CN1082005C - 一种在货箱装载机上用于将货箱底板拉合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货箱装载机上用于将货箱底板拉合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005C
CN1082005C CN96194417A CN96194417A CN1082005C CN 1082005 C CN1082005 C CN 1082005C CN 96194417 A CN96194417 A CN 96194417A CN 96194417 A CN96194417 A CN 96194417A CN 1082005 C CN1082005 C CN 108200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insert
hole
equipment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4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6469A (zh
Inventor
G·鲁滨逊
J·P·马迪根三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Rock Packaging Systems LLC
Original Assignee
Mea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8/421,11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5671587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ead Corp filed Critical Mea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6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0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0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1/00Packaging or unpacking of bottles
    • B65B21/24Enclosing bottles in wra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1/00Packaging or unpacking of bottles
    • B65B21/24Enclosing bottles in wrappers
    • B65B21/242Enclosing bottles in wrappers in collapsed carton slee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12Feeding flexible bags or carton blanks in flat or collapsed state; Feeding flat bags connected to form a series or chain
    • B65B43/14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 B65B43/16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 B65B43/18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by suction-operated grippers
    • B65B43/185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by suction-operated grip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rton bl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 Wrapping Of Specific Fragile Articl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Handcart (AREA)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容器装入底部装载式篮筐型货箱(3)内的设备(10),其包括:一个容器输入机构;一个货箱输入供应装置(30);一个将货箱从货箱输入供应装置上取下的货箱输入器(50);一个用于接收来自货箱输入供应装置的货箱(3)并使货箱开始在容器上方作同步平行移动的货箱定时-输送装置(60或260);一个将货箱(3)张开的夹持装置82;一个构成一个用于接受所述货箱横向延伸的底板的通道,从而将所述货箱向下运送到容器组上方的下倾式皮带装置(90);一个用于与货箱提手顶部配合使得在定位元件转动到最下方时与货箱提手的相应的顶部配合的定位装置(120);一个用于使两底板相互成锁止状态的底板封闭装置(130、140、182)。

Description

一种在货箱装载机上用于将货箱底板拉合的设备
发明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容装诸如酒瓶类货物的底部装载式篮筐型货箱。
发明背景
已有的将瓶子从底部装入到篮筐型货箱中的方法及装置已经公开在授予Wesselman的2,276,129号美国专利、授予Currie等的2,603,924号美国专利、授予Masch的3,521,427号美国专利、授予Helms的3,627,193号美国专利、授予Arneson的3,698,151号美国专利、授予Helms的3,751,872号美国专利、授予Calvert等的3,747,294号美国专利、授予Rossi的3,805,484号美国专利、授予Focke等的3,842,571号美国专利、授予Ganz的3,848,519号美国专利、授予Walter的3,924,385号美国专利、授予Ganz的3,940,907号美国专利、授予Crouch等的4,915,218号美国专利、授予Lashyro等的4,919,261号美国专利、授予Schuster的5,234,103号美国专利以及第RE27,624号美国再公告专利。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部装载式篮筐型货箱的连续打开和装载的方法及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一种用于将容器装入到底部装载式篮筐型货箱内的设备包括:一个第一容器输入传送装置;一个设置在第一容器输入传送装置附近用于将容器分成若干行的分配装置;一个将每行容器按预定容器数量分组的容器计数装置;一个第二容器传送装置,该装置上连接一个与每组容器中最后一个容器接合的元件;容器夹持传送装置上带有若干用于保持容器组的容器夹持器;一个货箱输入供应装置;一个将货箱从货箱输入供应装置上取下的货箱输入器;一个用于接收来自货箱输入器的货箱并开始在容器上方同步平行移动运输货箱的定时-输送装置;一个通过夹住货箱底板并相对于货箱中线向外拉底板从而将货箱张开的夹持装置;一个由一对向下倾斜纵向设置的环形皮带构成的下倾式皮带装置,该对皮带以面接触的关系构成一个用于容放货箱横向延伸的底板的通道,并将货箱向下运送到容器组上方;一个由若干元件构成的定位装置,所述元件上制有用于与货箱提手顶部配合的槽,所述各元件相对货箱是可旋转的,该元件放置在货箱的上方因而当所述各元件转动时最下方的元件与相应货箱提手的顶部相结合;以及一个两体式凸块装置用于使两底板相互成锁定状态。
附图简述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为一轴侧图,其中表示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适于由底部装载式篮筐型货箱装载设备装载的货箱;
图2为一平面图,其中表示了一个用于成型图1所示货箱的片材;
图3表示了图1所示货箱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
图4所示箱体用于容装在图3所示折叠状态下的图1所示货箱;
图4A所示箱体用于容装在图3所示折叠状态下的图1所示货箱,其构造适用于图5所示设备中的料斗具有自动装载货箱性能的情况;
图4B表示了图4A所示容器的另一种实施例;
图5为一示意图,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用于装载底部装载式篮筐型货箱的设备的最佳实施例;
图6为一轴侧图,其中表示了图5所示装置的料斗的结构;
图7为一个至少装有一个货箱的图6所示料斗的正视图;
图8为图5所示设备上的纸板输入装置的轴侧图;
图9为一平面图,其中表示了图5所示设备咬住一个货箱的夹持皮带装置部分;
图10为一轴侧图,其中表示了用于图5所示设备上的定时-传输部件的提手孔插入件;
图11为一轴侧图,其中表示了图10所示装置中的提手孔插入件;
图12为图1所示货箱的另一种提手结构;
图13为图10所示提手孔插入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表示了插入到货箱提手孔中的插入件及一个便于使插入件进入货箱提手孔中的限位导轨;
图14为具有图13所示提手孔插入装置特征的局部正示图;
图15、16为示意图,其中表示了图5所示设备的底板夹持器装置的工作状态;组件的正视图;
图18为一平面图,其中表示了图5所示设备的底板夹持器装置的布局;
图19为图5所示设备的底板夹持器与凸轮轨道啮合时的侧视图;
图19A表示了图19所示夹持器的另一种结构;
图19B为一货箱的示意图,该货箱上标出了与夹持器及带钩的接触点;
图20、21及22表示了图5所示设备的底板夹持器装置的张开滚轮与张开斜面之间的工作关系;
图23为一轴侧图,其中表示了图5所示设备上的瓶子传输传动器;
图24为图5所示设备的瓶子夹持器的后视图;
图25为图5所示设备的瓶子夹持器的俯视图;
图26为图5所示设备的下倾式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27及28为图5所示设备的下倾式皮带的侧视图;
图29为图5所示设备的下倾式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轴侧图;
图30为图5所示设备的货箱定位装置上的行星齿轮结构的正视图;
图31为图5所示设备的折叠—涂胶装置的轴侧图;
图32为图31所示折叠—涂胶装置的折叠单元的俯视图;
图33为图31所示折叠—涂胶装置的折叠单元的侧视图;
图34为图31所示折叠—涂胶装置的折叠单元的侧视图;
图35为图31所示折叠—涂胶装置的折叠单元与封闭单元的侧视图;
图36为底板对正装置的俯视图;
图37为图5所示装置的瓶子稳定器装置的轴侧图;
图38表示了图37所示的瓶子稳定器装置与货箱结合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9为一轴侧图,其中表示了图5所示设备的定时-传输部分的第二实施例。
优选实施例详述
作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案的方法及设备10特别适用于装载诸如图1所示的底部装载式篮筐型货箱3。尽管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10并不仅限于用在下面将要描述的货箱3,但借助于对图中所示的货箱3的处理或装载的描述可以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图2表示了一个用于成型货箱3的片材906。图3为图1所示货箱3处于折叠状态的平面图。
货箱3具有08/326,987号美国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性质。该申请与本申请的所有人相同。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以下将描述货箱3及用于成型货箱3的片材906。首先,同时参照图1及图2。图中所示的货箱3通常是为容装两列瓶子设计的。此处作为举例描述的货箱3是用来描述用在本发明设备上的三瓶两列式或四瓶两列式货箱,即6包装或8包装货箱。不过,本发明实际上也可容装其他瓶数的多列瓶。货箱的两侧相同,因而针对图1所示一侧描述的特征与未表示出的一侧相同。侧壁920、930上有一切除部分,由此通常划分出侧壁下部921、931及侧壁上部923、933。侧壁下部921、931及侧壁上部923、933分别由相应的折角连片922、932、924、934与相应的端壁940、942、950、952可折叠地连接。折角连片922、932、924、934分别在侧壁920、930与端壁940、942、950、952相交处构成斜角。切除区还限定出一个侧壁中部928、938,该中部在侧壁920、930上保持整体。在货箱各侧的中央腔室是由腔室条板925、935、可折叠地连接到该腔室条板的折角连片926、936及与侧壁920、930成一体的腔室中部927、937构成的。立板960、962、970、972延伸在货箱3的底部与由板980、982、990、992构成的手柄结构之间。从图中还可看到手柄折片984。在侧壁920、930的中央腔室部分与手柄部分相应的板980、982、990、992之间的切割线终止于各自的切割弧线986、988、996、998处。在各自侧壁920、930的上条板923、933与相应的中央腔室之间的切割线分别终止于切割弧线987、989、997、999。在折叠状态下(如图3所示),货箱3在靠近斜角连片处的侧壁与中央腔室之间的切割线上有目的地设置若干缺口929、939。该特征在货箱完全装起来时不明显,但在图2所示的片材906及图3所示的折叠的货箱3上可以看出。片材906相对于划分手柄部分980、982、990、992及货箱3的两半部分的有孔折线基本上对称。两底板910、912中的一个在横向大于另一个。为方便起见,将底板912指定为较大的一个,另一底板910指定为较小的。在各侧壁920、930上均有一切除或切开部分,由此有助于限定邻近于折角连片922、932的侧壁下部921、931与邻近于折角连片924、934的侧壁上部923、933。构成中央腔室的部件为中央腔室条板925、935、中央腔室折角连片926、936及与相应的侧壁920、930成一体的中央腔室中部927、937。缺口929、939的实体部分与侧壁上部923、933及相应的中央腔室折角连片926、937相连。端壁940、942、950、952与相邻的侧壁920、930之间是通过相应的侧壁折角连片922、932、924、934连接的。立板沿着有孔折线与相应的端壁940、942、950、952相连。用于连接到底板910、912上的支承连片961、963、971、973与相应的立板960、962、970、972可折叠地连接。适用于用本发明设备装载的货箱也可设置出支承连片沿着折叠线与相应的端壁940、942、950、952连接而不与该区分开。中央腔室条板925、935沿着有孔折线与相应的手柄板980、982、990、992的下部连接。在手柄板980、982、990、992上分别制有手柄孔981、983、991、993.将中央腔室条板925、935及相连的中央腔室折角连片926、936与相应的手柄板分割开的切割线终止于切割弧线986、988、996、998处。将上条板923、933及相连的折角连片924、934与相应的中央腔室条板925、935及相连的中央腔室折角连片926、936分割开的切割线终止于侧壁920、930上的切割弧线987、989、997、999处。手柄折片984、994沿着有孔折线与相应的手柄板980、990连接于相应的手柄孔981、991区域内。切割弧线986,987,988,989,996,997,998,999有助于减少在货箱3上切割线终止处的直接应力。
如前所述,这里所描述的方法及设备特别适合于装载具有上面所述的基本特征的货箱。构成货箱3的各个单元使得货箱可以在折叠的状态下成型、传输并装入到所述设备上,随后被撑开并将瓶子装入货箱。虽然有几种瓶子都可用本发明设备处理和装载,不过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将所谓的PET型瓶子装载于所示的货箱3中。
货箱3是以图3所示的折叠的状态输送到本发明设备上的,此时其底板910、912翻上去贴在货箱3的侧壁上。在此状态下,货箱3很容易装到本发明设备上并随后被撑开并装载。不过,支承连片961、963、971、973被暴露在外,因而在以这种状态传输货箱时可能会被损坏。本发明包括一个用于准备货箱3使其便于装载的装置。为防止货箱3的支承连片961、963、971、973在传输到装载场地过程中被损坏并便于将货箱3装入到本发明设备(下面将述及)上,货箱3被基本倒置着地装在贮存箱5中,即如图4所示的箱子中。在此条件下,手柄部分朝下、底部则朝上。装货箱3的贮存箱5的端壁2及侧壁4高于暴露在外的、突出的支承连片961、963、971、973,因而可保护连片961、963、971、973在传输到装载场地的过程中不被损坏。贮存箱5可放在靠近设备的料斗30的地方并将货箱30倒立地放入到料斗30的滑槽中,以备设备的操作。如图4A所示,作为用于容装折叠的货箱3的贮存箱205的另一实施例,端壁202和侧壁204仍然延伸在货箱的突出连片之上,但此外各端壁202上还有一个延伸在向上突出的连片之间的槽口208。该带槽口的贮存箱205与下面将述及的具有自动装载特性的料斗共同使用。现参照图4B,图4A所示的贮存箱205在各端壁有一孔203。各孔相互对齐。孔203的作用是检查货箱的贮存箱,以保证在相互对齐的孔203之间为货箱的传输和观测提供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例如,从图2、3中可见,货箱在相对的条板921与923、931与933之间的部分在货箱成型时是敞开的。货箱和片材也可以设计成在折叠的货箱成形时其他部分保持完整无缺。这样,当孔203与这些无障碍的开口对齐时,或者用探测器或者用传感器确定通道是否畅通无阻,从而折叠的货箱可适当的成形,使货箱的贮存箱适于使用。
设备和方法的概述
图5示意地表示本发明设备10的最佳实施例的全貌。设备10被制造在一个纵向框架上。在图中,瓶子1和货箱3的移动方向是从左至右。从总体布置看,瓶子是以两列沿着基本上为直线的路径穿过设备10。随着瓶子沿其确定的路径移动,货箱(呈折叠状态且底板向上翻贴在折叠的货箱侧壁上)沿着料斗30移动到与货箱输入器50交界处。输入器50将各个货箱3从料斗30移到定时-传送装置60中。定时-传送装置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及预定的速率定量地传送货箱。在一个实施例中,定时-传送装置包括两组相继的组件,其中第一部分是定时部分60,在该部分将各个货箱3从输入器50的吸盘54上取下并以一定的步进速度被送到设备10的后续部件上。在被称为定时-传送装置的传送部分上,在一对垂直布置的皮带之间限定了一个通道。更特别地是,该部分被称作夹持皮带装置70。垂直夹持皮带72是一对相对的环形皮带,该对皮带夹紧,或“夹持”各货箱的手柄区(位于货箱的最上方)并沿着一个确定的直线路径将货箱移动到设备10的后续部分。在定时-传送部分的另一实施例中,在定时与传输功能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在第二实施例中,货箱3是通过其手柄部分上的手柄孔与其他部件配合从而被输送的。通过安装在与凸轮啮合的杆上的手柄孔插入件的往复运动可实现定时及传输作用。该杆还与一条环形链可滑动配合。当货箱3处于料斗30中时,它们呈折叠状态并且其底板910、912向上翻转平贴在货箱3的两侧。一旦从料斗30上移下,货箱3的底板910、912从其平贴在货箱3两侧的位置上落下。随着货箱3移过定时部分,底板910、912被夹住并被向外拉开从而将货箱3撑开以便装载瓶子。随着货箱3沿着设备10的货箱移动路径被拉开,瓶子沿着货箱下方的一条路径移动。在下面的路径(即瓶子的移动路径)上,设备10的各侧上的一个棘轮105将一列瓶子按预定的数量分成各组输送,以便装入货箱中。例如,每列以三个或四个瓶子为一组。在瓶子被棘轮105分组后,一条带有凸块的环形链条是输送瓶子的一种方法。瓶子夹持器113(以传送方式移动,如在环形链条上移动)紧跟在棘轮114之后并保持各组瓶子之间相互有一定间隔并相互对齐。当瓶子3进一步沿着设备10的纵向移动时,瓶子夹持器113可保证在瓶子1与各组瓶子之间的间隔。与此同时,货箱3移到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各底板910、912被带到一对下倾的皮带92、94和93、95之上。一个上置传送机构、如一条位于上方的环形链条100与位于中心部的货箱3手柄对齐并平行对准于下倾皮带90。在该上述链条上安装有部件102,该部件与货箱3的手柄顶部结合。下倾皮带90与上置链条100使货箱3在双列瓶子组上方朝前下方移动。下倾皮带90和上置链条100将货箱降下的工作是通过一个推进轮机构120完成的。推进轮机构120上有若干个安装在其上的压块122,压块向下压货箱3的手柄顶部,从而将货箱完全降到相应的各组瓶子上。当货箱3脱离推进轮机构120之后,一个包装传送机构130、如两条安有侧凸块134的相对布置的环形链条132配合货箱3/包装件7的后端壁使其继续沿设备10的运行方向移动。在货箱3被包装传送机构130推动的同时,一个底板锁止部分140将货箱支承连片961、963、971、973及底板910、912折叠到使支承连片961、963、971、973与底板910、912相连位置,从而将货箱3的底部封闭。在货箱3的底部被一个转动着的锁止机构封锁的同时,底板910、912被拉到一起用于相互对齐并固定在那个位置。而后,装载完毕并被完全封闭的货箱从设备10上被输出。
瓶输入传送装置
如图5所示,瓶子1被一个输入传送装置20送到设备10上。该输入传送装置可采用通常用在饮料包装业的输入传送机构。在图示的最佳实施例中,传送装置20有用于将进来的瓶子分成两列的隔板22。诸如环形带或链条的传送机构使瓶子在设备10上移动以便装入到货箱3中。可采用不同的环形链条或带或不同的环形链条或带的组合。货箱3与瓶子1在穿过设备10的部分路径中是在各自不同的轨道上同步移动,货箱3移动轨道高于瓶子1的移动轨道。而后,如下面将述及的,当货箱3向下移到各组瓶子1上时,两条轨道并轨。
料斗装置
如图5、6、7所示,料斗装置30提供了可用于装载纸板的合适装置。料斗装置30的最佳实施例基本上是一个驱动传送槽。在图6、7中,所示料斗装置30是从其装载端表示的即纸板将被送往设备10的下一装置的一端。在料斗装置中,一对相对的侧壁31、32构成一槽。一对相对的带37、38构成纸板3的传送机构。带37、38在已知的驱动机构带动下,绕着安装在支撑杆41、42或类似机构上的辊子运转。辊子支撑杆41、42又安装在支座43、44或类似机构之上。该支座如同侧壁支座33、34一样永久地或可移动地装在一个支撑杆36上。支座33、34、43、44沿侧壁31、32的纵向及辊子支撑杆41、42的纵向安装。如图7给出的视图所示,适于设备10及料斗30操纵的折叠的瓶子货箱3被装到料斗上。在此之上货箱与料斗30的侧壁31、32及带37、38相接。料斗30是可调整的以适应各种尺寸的货箱3,如6包装或8包装货箱。料斗30可通过改变支座33、34、43、44在支撑杆36上的位置来调整。箭头45、47表示支座可移动的方向、即根据容放的货箱3的尺寸向内或向外移动。例如,一个6瓶包装箱的尺寸要小于一个8瓶包装箱的。用于6瓶包装箱的支座及与其相连的侧壁及带之间的距离应当小于用于8瓶包装箱的距离。虽然可以通过向两边移动侧壁和辊子支杆进行调整,不过更简单的方法是在沿箭头45、47的方向移动其中一个侧壁和带的同时将另一侧壁和带固定不动。如图7所示,带被设置成在临近于突出的连片961、963、971、973处与各货箱3接合。一旦货箱3被装入到料斗30中,传送带37、38将直立的折叠货箱沿着料斗侧壁31、32移到料斗30的“出口”处。
料斗的操作
货箱3被装入到料斗的“装载”端,其货箱3的底部朝下。如图4所示,为便于将多个货箱3同时装入料斗30中,货箱3可以“头朝下”地被装入到贮存器5中,从而贮存箱可以简单地将货箱3“底朝下”地倒到料斗30中。用这种倒置的方式包装折叠的货箱3进行传输有助于贮存箱5保护连片961、963、971、973在传输过程中免予损坏。用倒置的方式进行包装使货箱3在便于传输的同时又可使支承连片免于损坏,从而可容易地被装入到料斗30中。
为保证料斗具有最大长度的同时,还为装置留有一定量的地板空间,料斗槽的角度应当与纵向的设备10的主要部分对齐。
货箱输入装置
现参照图5,如前所述,设备的布置应当大体为直线形,在设备10的部分轨道中瓶子1及货箱3沿着各自不同的上下两条直线轨道移动,然后由装载完毕的货箱构成的包装箱沿着单一轨道在设备10的剩余轨道部分内移动。如图5、8所示,货箱输入器50将货箱3从料斗30上取下,并将其沿着一条位于瓶子轨道上方的直线轨道传送到其他部件处。货箱输入装置50是一个转动型装置,其上有三个相互分开的吸盘支撑座52。各吸盘支撑座52支撑吸盘54,用于吸附折叠的货箱3,并将其从料斗30的出口端取下。支撑座52沿着箭头57的方向绕轴线59转动。例如支撑座52可以借助于支承连杆53可滑动地绕轴线57转动。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案,各连杆53的一端固定在位于轴线59处的一个部件上,而其另一端则连接到相应的支撑座52上。支撑座52的转动可借助于机械业中已知的机构来实现。例如,可通过采用4,625,575;5,019,029;5,102,385及5,104,369号美国专利中公开的、由驱动轴、凸轮杆、曲线表面和深凸轮轨道及凸轮辊构成的凸轮机构。在此,上述专利均作为参考。最佳实施例中包含有三个吸盘支撑座52。不过,支撑座也可采用少至一个或比三个多。三个支撑座可有效地将货箱3沿水平轨道移动到设备10的定时部分60或260处。为清楚表示其它特征,图8中没有表示实际的吸盘54。不过,图中表示了吸盘54装于其上的吸嘴55。吸盘54相互隔开,从而可在重要表面各点处吸附待处理的货箱3。采用典型的气动元件为操作吸盘52提供抽吸或真空作用。与定时特征有关的导轨56用以将货箱3从吸盘支撑座52上取下,以下将具体描述其细节。
定时-传输部分
以下将描述定时-传输部分的其他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如前所述,定时-传输部分将货箱3从输入器50移到设备10的后续部分处。定时-传输装置将货箱3以预定的间隔分开,并以预定的速率开始传输。货箱3的定时输送使得当货箱3与瓶子1向后续部件移动时,货箱3与相应的各组瓶子1开始同步地、对准移动。
定时-传输部分:第一实施例
定时-传输部分的第一实施例是通过两个不同的部件实现定时及传输工作的,即通过一个定时装置60及一个传输部分,为便于理解,将其称为夹持带装置70。定时装置60有若干个被传送器驱动的货箱支撑销钉,用于与货箱3结合,并以预定的时间间隔移动货箱,从而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将货箱插入到夹持带之间。货箱支撑传送带60是由一对上、下环状定时链条61及63构成的。各定时链条61、63上均设有相应的凸块或销钉,在货箱被输入器50上的吸盘54释放后,凸块或销钉与折叠的货箱3接合。上定时链条61上有一系列上啮合凸块62,其中之一与一个被结合的货箱3的手柄部分的后边缘啮合。在图示的最佳实施例中,上啮合凸块62与货箱3在手柄部分与侧壁部分相交处啮合。在该相交处形成的折角为啮合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接触点。下定时链条63有一组下啮合凸块64、65、66,其与上链条61上的上啮合凸块64共同将货箱3稳定夹持并将其导入到夹持带装置70中。虽然有几种下啮合凸块的组合均可采用,不过在图示的最佳实施例中,每组有三个下啮合凸块64、65、66。三个凸块64、65、66均从底部支撑货箱。下啮合凸块中的最后一个凸块66在推动折叠货箱3向前移动时特别有用。夹持带装置70接受来自输入器50及定时装置60的折叠货箱3。夹持带装置70使得由定时部分60按预定间隔启动的货箱3继续移动,与此同时,货箱3的底板910、912被夹住并向外拉动,从而将货箱3的底部张开以便装载货物。如图5、9所示,夹持带装置70有一对安装在辊子74的相应长杆之上的环形带72。该皮带72被共同压在一个纵向垂直平面中,该平面的移动方向71相对被夹住的货箱3是指向该设备的后续部分。货箱3手柄的最上面部分被夹在带72之间,并沿着移动的带72之间的通道移动。上皮带导轨76将货箱3的手柄顶部引导到带72之间的通道中。下皮带导轨78沿着带72长度方向延伸。下皮带导轨78上的开口将货箱3上的下垂着的支承连片961、971、963、973引导到导轨78中。如图17所示,随着货箱3的手柄顶部被带72夹持并传送,支承连片961、971、963、973沿着下皮带导轨78移动。
定时-传输部分:另一个实施例
定时一传输部分的另一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相比在获得空间间隔及启动定时传输方面有几个不同的特征。如同前述的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货箱3也是在图3的折叠状态下被啮合。如图10所示,另一实施例采用了一个安装在链条上的插入件260装置来限定各货箱之间的间隔,并使货箱与设备的后续元件同步输送。如图11及12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了一个手柄孔插入件264和货箱3的手柄部分的手柄孔983的一侧(另一侧与之相同)。手柄孔983为U形孔,其上有一个可折叠地从其上部延伸的U形折片984。插入件264有一个端部为锥形的U形突出件,其对应于手提孔983及折片984的形状。在孔983的上角中,手柄折片984与孔983的二侧面之间的间隙可略微加长,以便提供更加稳定的啮合点。插入件262的U形突出件的上角中的相应部分具有相互匹配的尺寸。插入件262的内底面的前部266为斜面,以便易于容放手柄折片984。如图10所示,插入件262被安装在沿箭头277方向运行的环形链条276上。其上安装着插入件262的杆270被安装在支座268上的辊子269之间。支座268随着环形链条276沿环形封闭轨道移动。在环形链条276运行循环的尽头,杆270连同安装在其上的插入件262被传送到链条276的外侧面(横向地)向着限位导轨56及278。用于使杆270横向移动的合适的装置可采用设置在杆270上的凸轮随动件(如图13所示),该随动件以已知的方式与一个凸轮杆或凸轮轨道共同作用,从而可在沿轨道上的预定位置完成运动。V形辊子269与一个与辊子啮合的、具有相应的V形边缘的元件共同作用,从而使杆270沿着图13中所示箭头275的方向往复移动。如图8所示,插入件262首先与已被货箱输入器50啮合并转动的货箱3啮合,以致其支座52面向先移出的插入件262,安装在输入器的各支座52上的限位导轨56在插入件262就位的过程中,为货箱的手柄部分提供支撑。插入件262与输入器上的限位导轨56共同作用,从而有助于插入件完全插入到货箱的手柄孔中,以便在安装在链条上的插入件262将货箱3向后传输的过程中提供一个稳定的反力。图13表示了插入件262与货箱3的手柄接合的状态,此时插入件262被限位导轨278导向,而货箱3被限位导轨压向插入件262。插入件262,货箱3及输入器的限位导轨56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配合关系似乎相同。如图10所示,一旦输入器50上的货箱3被插入件262接合,插入件262向后移动到限位导轨的槽中。为便于理解,以下将借助于图14的视图于以说明。该图表示了插入件262前面的凸出部264,或前端。
定时-传输部分:又一实施例
如图39所示,在定时传输元件的又一实施例中,一个中间限位导向件280位于支撑座52与槽形导向限位件278之间。在图示的最佳实施例中,中间限位导向件280包括两根相互隔开的杆,由此构成了一个通道,以便在支撑座52与中间导向件之间及在支撑座52与槽形导轨之间嵌套。如上所述中间限位导向件280组合了位于支座上的限位导轨56与槽形导向限位件278的功能,在货箱的手柄孔被手柄孔插入件262插入时为货箱的手柄区提供阻挡面。图39还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可适用于所有实施例的特征。即当货箱被向后传送时,连片导轨282接收并引导支承连片961、963、971、973。在连片导轨282的任一侧,装置还可设置若干用于折叠纸板的导向件,如在纸盒领域中常采用的、用于将纸板或折片折叠到预定位置的弧形杆。在本发明方案中,这种导向件将货箱的底板910、912从其基本上直立的位置折到图3所示的大致水平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底板将被纸板夹持装置80中的夹持器夹住(以下将描述其细节)。
底板夹持器
如图5所示,在底板夹持装置80上,底板夹持器撑开折叠的货箱3,以做好装货的准备。当货箱3移过任一种定时—传输部分(如前所述)时,位于定时部分下方并在传送带上沿着与其平行的通道移动的货箱板夹持器82夹住底板910、912并将其向外拉从而张开货箱3。各货箱夹持器82是一个夹住相应的底板910、912的夹头。如图9和13所示,货箱3处于将被夹持器82夹住的状态。如图5所示,夹持器82安装在两组传送机构(环形链条)84、86之上。各组链条84、86是由一对相互对置地、分别位于移动通过该定时机构中的折叠货箱3两侧的环形链条。如图15、16所示,其中示意性地表示了夹持装置的元件的张开运动。在两组夹持链条84、86上的夹持器82相对于货箱3的中轴线901向外移动,即沿着箭头81所示方向移动。同时,各链条84、86沿着箭头83所示方向转向后方。夹持器82与第一组链条84的链条通过向外拉货箱的底板910、912使货箱3撑开。第一组链条84与夹持器82将货箱3从图9及图13所示的完全折叠的状态张开到撑开的状态。第一组链条84中的链条的移动速度大于货箱3的速度,因为货箱是由夹持带72或插入件262等传动机构移动的。(货箱3被本装置的定时—传输机构的移动与位于其下方、沿着与其平行的轨道移动的瓶子以安排好的时间顺序进行。)如图15所示,折叠货箱3的折叠方式如同手风琴的皱折,其中,折叠货箱的前部向外突出,而其后部则被向内折叠。具有较大相对速度的第一组链条84使底板910、912向前拉动的速度大于货箱3本身的前移速度。该运动使货箱被张成矩形状态,而底板910、912可“跟上”货箱3的中间部分。在货箱3已经在第一夹持链条84部分被撑开后,第二组夹持链条86的底板夹持器82夹住货箱3的底板910、912并将其进一步张开到图16、17所示的最大张开状态。夹持装置的第二组链条86还将张开的货箱3传送到设备10的下一处理工位上,即传送到降低货箱机构90上。第二组夹持链条的夹持器82与链条84的相对移动速度不大于货箱传输机构的速度,而与夹持带72或插入件262同步地向后移动(即箭头83所示方向)。在移动过程中,夹持器82仍继续保持相应的底板910、912向外拉的状态。图16、17表示了货箱3的张开终结,此时货箱3完全张开并准备送往下倾皮带装置90上。图17为一个完全张开的货箱3的主视图,该货箱被夹持皮带装置70及底板夹持器82夹住。如图5所示,一对由环形链条88构成的相对的传送带协助将张开的货箱3从第一组链条84传送到第二组链条86上。在货箱3离开第一组链条84时,安装在链条88上的的凸块89卡住张开的货箱的前端及后端,以帮助货箱在其底板910、912再被第二组链条86上的夹持器82夹住时仍保持张开的状态。
图18表示了夹持器82、链条84、86、88及凸块89的平面布置。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随着夹持器82在由夹持器链条84、86确定的环形回路中移动,通过采用安装在夹持器82上的凸轮随动件,该夹持器运行在凸轮槽,或凸轮轨道292中,可使夹持器82被移到面向相对的夹持器组的外侧位置上,而后又被移向背离相对的夹持器组的内侧位置上(因此朝向货箱中轴线901外侧)。
以下将参照图19,详细描述可用于上述底板夹持器装置的底板夹持器82的结构。在夹持器82中,一个上臂284与一个下臂286构成了一对夹持钳口。该对钳口通过枢轴283相互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在其夹持点处相碰,在该夹持点处各臂284、286终止于各自的衬板285、287。制作各夹持衬板285、287所用的材料具有相对于货箱的平滑面的高磨擦系数。一种可选择的材料是橡胶。衬板285、287也可以带有一个皱折面或有一个带有肋条或其他突出结构的表面,以增加磨擦。臂284、286受弹簧288的弹力作用,从而使夹持器82处于环形的夹紧状态。臂284、286安装在一个支座296上,而该支座又被安装在夹持器链条84或86上并随其传动。借助于安装在该支座上的V形辊子294与连接在下夹持臂286上的、带有V形棱边的辊子配合件298之间的配合运动,臂284、286可相对于支座296移动。凸轮随动件290与下臂286相连并位于凸轮槽(或轨道)292中,由此限定了臂284、286的直线运动。
以下将借助于图20、21和22描述夹持器82的上臂284相对于下臂286转动从而张开或闭合,以实现对货箱3的底板910、912夹紧或释放。图20、21及22表示了夹持器82在随安装链条84、86运转时的运动状况。这些视图是从高处朝向上臂284的后面看夹持器82的前端,张开辊子300装在此处。当夹持器沿着箭头301所示方向移动时,通过张开辊子300与张开斜面体302的相互作用,上臂284的后部被推向下方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下方位置上,而后又回到最上方位置。构成张开斜面的元件可以是板件、杆件或其他结构,其横截面在前导区为下倾斜面303、其终止区为上倾斜面305。在两斜面303、305之间可插入一段水平部分304,以保证夹持器82的钳口(臂284、286)张开一较短时间。图20表示了在张开辊子300与前斜面303接触前,辊子300与斜面元件30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图21中,随着夹持器82沿着箭头301所示方向移动,辊子300与前斜面303接合,从而沿箭头306所示方向转动。于是,上臂284被推向箭头307所示的下方,使夹头的钳口张开。若斜面元件302上包括一段水平部分304,则在辊子300与该水平部分接触的期间,夹持器82的钳口保持在张开的位置上。当辊子300移动到后斜面305处时,夹持器82的钳口闭合。
如图2及15所示,货箱3上可以设置缺口部分929、939,以便于以特定的方式张开折叠的货箱。缺口部分929、939是中央腔室折角连片926、936与侧壁上部923、933之间延伸的较弱连接。缺口929、939可延迟上部侧壁923、933与中央腔室板925、935之间的分离。该延迟使得在直立的货箱上的中央腔室板925、935与相应的中央腔室角连片926、936之间的夹角更尖。
在第一组夹持器中的各夹持器82上也可以带有一钩形件,从而在夹持器夹住相应的底板910、912将货箱张开时,该钩形件钩住折叠货箱各侧的上部923、933。如图19A所示,其中表示了一个从夹持器80顶部延伸出来的钩子302。如图19B所示,当底板分别被位于“X”所示位置上的夹持器306、308夹住时钩子302在箭头310、312所示的位置上钩住货箱的上部923、933。位于第一夹持机构上的一对相对的夹持器80上的钩子302相互错开(如在其接合位置上所示状态)以避免相互干涉。
在夹持器装置上还可采用另一种导向机构,以帮助货箱维持在“正方形”状态,并保持底板位于水平位置上。尽管图中没有表示,但一种可用的导向件可以是一种向设备的前方延伸的L形长形件,其中垂直侧壁与水平底板相交的直角抵在该L形导轨的正交拐角处。该导轨与货箱和设备的各侧对齐。各导轨在第二夹持器处略微偏离设备的中心,以适应货箱在被夹持器进一步拉开时产生的额外宽度,由此形成上述的货箱的斜角。
瓶的计数和传送
如前所述,棘轮105将瓶子定数分组,从瓶子输入器传送到货箱内。在计数之后,借助于一个在瓶子下方运行的传送器106及一个夹住瓶子两侧的瓶子夹持器传送器112可定时并间隔地传送各组瓶子。如图23所示,瓶子传送器106有一对空间分开的环形链条107,在该链条上安装有夹持瓶子的凸块108。各链条被夹在一对瓶子支撑轨道109中。轨道109的作用是支撑瓶子底部的外边缘。凸块108卡在各组瓶子的最后一个瓶子后面。尽管可以采用一个凸块推动各行中的最后一个瓶子,不过若采用一对凸块108可为瓶子提供更稳定的接触,因为在瓶子上将有两个而不是一个接触点。沿纵向延伸在链条结构之间的槽或间隙110在货箱被降落到各组瓶子之上时为连片961、971、963、973提供一个运行通道。以下将对此作详细解释。
如图5、24及25所示,通过一对瓶子夹持传送器112保持由棘轮105计数的各组瓶子之间的间隔。瓶子夹持传送器112与前面刚描述的瓶底接触式瓶子传送器共同配合以输送瓶子。各瓶子夹持传送器112上有若干个安装在环形链条111上的瓶子夹持器113。各瓶子夹持器113是一个块状元件,其上带有一系列相邻的C状凹槽,各凹槽对应于待接受的瓶子1。C状凹槽的数量等于将被放置在货箱3各列中的瓶子的数量。例如,一个6瓶货箱每列有3个瓶子,而一个8瓶货箱则每列有4个瓶子。本发明采用一条链条111循环瓶子夹持器,同时保持夹持器113始终面向设备10的中心。如图24所示,在夹持器113的后视图中,各夹持器113有一个安装在夹持器113一端上表面的凸轮随动件114,其另一端铰接在瓶子夹持器链条116上。如图25所示,各夹持器113的下部铰接在夹持器链条111上。各瓶子夹持器上的凸轮随动件114放置在一个凸轮轨道(或凸轮槽)中,以保证瓶子夹持器113在由链条111确定的环形轨道上运行的同时保持面向内侧。在链条111带动夹持器113绕链轮117转动时,链轮116为凸轮随动件114提供导向。链轮116与凸轮随动件114配合以及随动件113在链条111上的枢轴连接118可使夹持器113在夹持器链条111带着夹持器绕链轮117转动时始终保持一定的方向。
货箱下降部分
在货箱3张开之后,货箱被降落到正沿着与货箱3运行轨道平行且在其下方的轨道移动的各组瓶子1上。如图5、26所示,货箱的降落是通过一个下倾的皮带装置90及一个设置在其上方的下倾块设备100的共同作用实现的。当直立的货箱3离开夹持带70及夹持器80时,货箱是直立的且其底板910、912相对货箱3的中心线901向外延伸。当直立的货箱3离开夹持带70及安装在第二夹持链条86上的夹持器82时,货箱移向下倾装置。此时,延伸的底板910、912分别被左右两对相对的下倾皮带92、94、及93、95支撑。从图5和26、特别是从图27、28中可以看出,下倾皮带装置90的两对皮带92、94、及93、95相互隔开一定距离,从而使货箱能够在二者之间通过。作为参考,一对上皮带92及下皮带94被称为“右”下倾带,而另一对上皮带93和下皮带95被称为“左”下倾皮带。每个皮带92、93、94、95均为环形带。图中所示的各对带相对面之间的间隙仅为图示之用。各对皮带92、94及93、95的相对面之间应足够靠近,以使货箱3的底板910、912被夹在各对移动的皮带之间,由此使货箱3被运行的带带动沿着设备10移动。
尽管图中仅仅表示了皮带装置90的总体结构,但可以认为采用了通常使用在已有技术中的环形皮带运行装置。例如,可以采用设置在皮带端部的圆柱形辊子机构91以及设置在两端之间的用于保持相对的皮带面对面接触的附加辊(如图9中所示的位于夹持皮带装置70中的辊子74)。皮带92、94及93、96的运动应当与瓶子组输送机构(即瓶子夹持传送器112)同步运动。各货箱3被下倾皮带支撑,从而使各货箱3套到各组瓶子5上。如图26所示的侧视图,两对皮带92、94(及图26中看不到但与92、94平行的93、95)与各组瓶子5的水平面之间的最佳下倾角为4度以角“A”表示。下倾皮带92、94及93、96的倾斜方向使货箱3可逐渐地落在各组瓶子5上。在设置在上方的下倾块设备100的作用下,货箱3被降落。其中,一系列手柄啮合块102被安装在一条环形链条上,该链条与下倾皮带对齐并同步运行。如图27所示,各块形件102上有一条槽或槽口103,用于容放货箱3的手柄。设置在上方的装置相对于下倾皮带92、94及93、96的位置应当保证当货箱随皮带92、94及93、96移动时,货箱3的最高点、亦即手柄部分的顶部,嵌入到槽或槽口103中,从而有助于稳定和加强货箱向下的移动。各块形元件可以相互分开并同步运动。不过,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如图所示块形元件102一个靠着一个,由此构成一个基本上连续的槽或槽口。
如图28所示,为进一步保证货箱3的稳定运动,在另一种下倾皮带装置90中还包括导向件98、99。该导向件处于货箱3的各底板910、912与相邻的侧壁之间形成的折线接合的地方。导向件98、99平行并与皮带92、94及93、96的长度共同延伸。这样,导向件98、99可进一步帮助降低货箱3,并在降低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货箱3的稳定性。
为通过设备10获得最佳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在货箱底板910、912离开下倾皮带92、94及93、96并且手柄部分离开上置的下倾块形件102之前,各货箱并不是完全地,而是基本上降到各组瓶子5上。
通过设置于下倾皮带装置90及上置的下倾块100后面的定位轮装置120,货箱3被完全降落到一组瓶子5上。货箱3及瓶子组5从下倾皮带90及其上方的下倾块100退出,其作为一个整体由图26中的标号6表示。货箱-瓶子单元6是一个整体包装,其中,完全张开的货箱3基本上但不是完全地套在瓶子组5上。货箱3由于其在瓶子5上的角位移既可以相对瓶子组5有角度地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因为当它退出下倾部分时货箱手柄的最后端要被最后一倾斜块102接触。如图30所示,定位轮装置120是一个转轮式结构。其中,定位块122连接在一个旋转的轮或鼓124上。其连接方式应当保证定位块总是朝下(即手柄接受槽朝下)。定位块122在沿轮124的环形轨迹运行时始终保持相同的方向。保证定位块122在轮124转动时方向不变的措施是容许定位块122相对于轮自由转动。该方案已经简单地表示在图26中。图30中表示了一种更精密的保持对正的装置。图30表示了用行星齿轮系来保持定位块始终保持朝下。在图30中,定位块122被安装在“行星”齿轮127上。该行星齿轮127以已知的机械方式绕着设置在中心的“恒星”齿轮126转动。
定位块122上有一个用于容放手柄的槽或槽口123,其形状类似于上置的下倾块102上设置的用于容放手柄的槽或槽口102。由于定位块122上的用于容放手柄的部分123在图5中不能完全看出并且在图26中也不能看出,因而块102、122在此方面可以被认为是相同的。轮124的转动与货箱-瓶子单元6的运动同步,从而使相继的定位块122与单元5的相继货箱的手柄接合。轮124与货箱-瓶子单元传送器的运动同步,从而使货箱-瓶子单元6的手柄与轮124的角位移轨迹相交,而此时定位块124上的手柄容放部分123也到达该交叉点。于是,在定位块122与货箱手柄接合后,轮子的转动将块122带到前下方。这样,完成了货箱3在瓶子组5上的位移,同时货箱完全“坐在”瓶子组5上。瓶子组5与完全置于其上的货箱构成的单元在图26中用标号7表示。此时,单元7准备封闭。
定位块122也可以由弹簧施力。这样,如果定位块接合的是瓶子而不是货箱手柄,则该阻力将定位块推回到其结合点处。用此方式可防止在定位块122接触到某错位的瓶子时所产生的损坏或塞堵。
在图26和27中,瓶子1是以两排三列分组中表示,一组总共六个瓶子。不过,如前所述,本发明装置可用于包装各种数量的瓶装。为强调这点,在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及图示中,既采用了6瓶包装也采用了8瓶包装。例如,在图5中的透视图中所表示的瓶子夹持器114用于8瓶包装而在其他图中所表示的货箱及瓶子则对应于6瓶包装。本发明原理既可适用于6瓶包装或8瓶包装也可适用于其他数量的瓶子的包装。
如图29所示,在上置下倾块102a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其底部设置有两个斜面101a,该斜面引向用于容放货箱手柄的槽或槽口103a。
折叠与胶粘
如图5所示,一旦离开设备10的定位部分120,各包装箱7被包装凸块装置130抓住并从而随其一起移动。包装凸块装置130主要是包括一对相互对置的环形链条132,与各包装箱7接合的凸块134安装在该链条之上。各包装7的纸箱3的封闭是在包装件随包装件凸块134移动到设备10的折叠、粘贴区域时被完成的。
图31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装载下装载式篮筐形货箱3的设备中的折叠-粘贴装置140的最佳实施例。其中,粘贴操作将在下面叙述。不过,为便于理解,应当指出胶水是被涂敷在货箱3上所谓较大的底板912的内侧(即面向直立的货箱3内侧的一侧)。涂敷胶水以便将立板的支承片961、963、971、973粘到较大底板912的内侧。在不带支承片961、963、971、973的货箱上,自然不需要折叠和粘贴支承片。折叠-粘贴装置140各元件的放置应当能够依次地折叠货箱3的各个元件。除了在图31的图示外,同时参照包括折叠-粘贴特征的视图32,33,34和35以及前述任何说明底板910,912及支承片961,963,971,973的图。折叠器140的折叠单元为固定单元,在包装件7被包装凸块134沿箭头71所示方向向前推移的过程中,该固定单元可用于接合货箱3上的板及折片。当包装件接近折叠区域时,底板910、912通常更近似水平地倾斜而不是向下垂直。在折叠区,首先将底板910、912垂直向下折叠,然后在货箱3下进入面对面状态以备以后锁定之用。支承片961、963、971、973被折叠到水平位置上。为方便在被称作连片折叠块141的装置中包括折叠支承片的元件。如前所述,两底板910,912中的较大的底板912先被啮合。较大底板912与第一垂直折叠板楔块162上的斜面接触从而被垂直向下折叠。第一垂直折叠板楔块162将较大的底板912折叠到垂直向下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底板被夹在楔块162与折叠块141之间。折叠块141上设置有可将支承片分开并折叠的边缘及平面以及处理支承片时容放其的间隔。每对位于货箱相对端的长、短支承片961、971和963、973被块141同时接合(图3表示的是带有支承片、即长片961及短片971的货箱的正面)。从面向支撑块141前方看,特别是如图34所示,块141的右侧的形状应能接合并容放长片961、971,而其左侧的形状应当能接触并容放长片963、973。块141首先将各长片961、963与相邻的短片971、973分开。水平面142和垂直面143构成一个用于容放长片或主片961、963的楔形凹部159。斜面152与垂直面153构成一个用于容放小片的凹槽154。在面143和152交界处的一个向上倾斜的边缘155与主支撑片961、963接触。随着货箱向前移动,主支承片961、963沿着边缘155移动从而与小支承片971、973分开。主片折叠前缘155与主片折叠后缘144相交。主片折叠后缘144形成在主片垂直面143与上斜面145相交处。随着货箱3继续移动,主支承片961、971继续沿着主片折叠后缘144移动。由于主片斜面145及主片折叠后缘144均向外、向上倾斜,因而主支承片961、971最终被移动到与主片斜面145面对面接触的位置上。随着货箱继续移动,主支承片961、971也进入到与折叠块上的水平面156面对面接触的状态。当主支承片961、963被折叠到折叠块141的右侧时,小支承片971、973被向左折叠。块141上的小片凹槽154为货箱3的小片971、973提供容放空间,从而使之开始与主片961、963分开。小片971、973开始与小片折叠前缘160接合。小片折叠前缘160形成在小片垂直面147与主片斜面145相交处,该边缘与小片折叠后缘148相交。小片折叠后缘148形成在小片垂直面147与小片斜面149相交处。小片971、973在向外、向上倾斜的边缘148的导向下也相对货箱3向外、向上移动。货箱3的继续向后移动使小片971、973进入与小片斜面面接触的状态。随着货箱3开始在折叠块141上移动,货箱内的瓶子3的瓶子在其下侧也被支撑边158顶起。当包装箱7移到折叠块上的水平面156时,主片961、963及小片971、973已经被向外折,并与各包装箱7中的瓶子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中。随着传送器继续向后传输包装箱7,胶液以通常的方式如用喷胶枪被涂敷在如上所述的向下延伸的较大的底板912上。胶液被涂在底板912的中心部分,以便当较大的底板被向上折叠到与包装箱7底部位于相同平面时支承片961、963、971、973可被粘在该位置上。胶液应当放到方便的位置上,例如胶液储槽157中。
如图31、35所示,在胶液已经被涂敷到底板912上之后,货箱3的底部环形并在后续工步中被固定。设置在折叠块141之后的固定板161提供了一个合适的静止平面。包装箱7及位于该包装箱中的瓶子3在继续传输过程中由该平面导向。第二个底板折叠垂直楔块164与较小底板910接合并按照与第一底板折叠垂直楔块162折叠较大底板912相同的方式将该较小底板向下折叠。较大底板912与较小底板910被夹在相应的第一底板折叠楔块162与第二底板折叠楔块164以及固定板161之间。第一与第二水平底板折叠楔块166、168将相应的底板912、910折叠到平面相互重叠的闭合位置上。由图35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第一水平底板折叠楔块166较长,其与含有胶液的较大底板912接合并将该底板在处理较小底板之前折叠到其下面。这样较小底板910便成为两底板中的最外面的底板。
在固定板161后面设置有底板的密封板170。该密封板提供了一个支撑面174 。在该支撑面上,支承片961、963、971、973及含有胶液的底板912被相互压在一起,由此将支承片961、963、971、973粘到较大的底板912上。位于密封板170前方的倾斜面172可帮助包装箱7无障碍地进入密封板170。为保证从固定板161到密封板170之间的平滑过渡,密封板170上的斜面172的位置低于固定板161及水平折叠楔块166、168。密封板170本身的位置应当足够靠近固定板161,以便容许底板910、912无障碍地进入斜面172上。密封板170的侧壁176向内推压货箱3的侧壁,从而使其到达一理想的位置并保证运输的货箱7在输送过程中成一行。各侧壁176的前端向内倾斜,以便进一步引导包装箱进入两壁176之间密封板170上。
货箱的封闭
货箱3的底部可通过几种方法封闭。例如,用粘接剂将底板910、912相互粘接。另一种有效的封闭方法是采用包装业中称作“冲压锁止”的锁止机构。其中,两底板中的最外面的底板上有一个锁止凸件,该件插入到内底板上形成的凹孔及锁止件上。为有效地封闭货箱3的底部,特别是在采用冲压锁止封闭货箱的情况下,可以向内拉两底板910、912,以便于两底板910、912相互对齐。这在采用凸凹锁止件时特别有用和必要。这对于保证货箱3处于最佳正方形状态且其底板910、912相互有一定重叠量也十分有用。如图36所示,通过底板对正装置中安装在传送器上的凸块组182,底板910、912被拉到预定的面对面对齐的位置上。凸块组182插入到在货箱3底板910、912中设置的拉孔(也被称作校正孔或张紧孔)914(如图3所示)中。各凸块组182上均有一个推向外偏斜可动的凸块元件184及一个固定凸块元件186。向外的推力是由所示的弹簧196或其他适合的机构提供的。一对相互对置的凸块组182被安装在一对支撑杆190上。这对凸块组182被安装在诸如环形链条188等传送带上,各可动凸块件184在弹簧的推力下向外倾并通过与凸轮轨道192的动接触沿支撑杆190向内移动。凸块组182中的可动凸块件184在沿斜面194向内移动前处于收缩位置。在可动凸块件184被收缩时(即进入斜面194之前),货箱3上的张紧孔914开始与凸块组182咬合。各可动凸块件184有一个尖角状凸出部分185,其形状应当与三角形张紧孔914的顶部相对应,从而可与之紧密配合。各固定凸块件186有一个唇形直线凸出部分187,其形状应当与三角形张紧孔914的底部相对应从而可与之紧密配合。如前所述,在包装箱7离开设备10的折叠及粘结区140时,货箱3的底板910、912处于面对面地部分重叠状态。当可动凸块件184在前斜面194上移动时,凸块将底板910、912向内拉到预定位置上。固定凸块件186有助于防止底板910、912被拉得太向内。前斜面194可按照已知的方式制成阶梯状,从而为可动凸块件184提供两阶斜面。这样,前、后可动凸块件可以基本上同时向内移动,以便防止底板910、912被拉到一起时产生“剪切”效果。在该方案中,前可动凸块件上的凸轮随动件仅与上阶斜面接触。上阶斜面比下阶斜面更陡。较缓的下阶斜面仅与后可动凸块上的凸轮随动件接触。由于两斜面的坡度不同,前凸块件向内的移动延迟到后凸块也开始向内移动为止。在底板910、912被凸块组182张紧一定量并保持在其张紧位置之后,可通过常用的转动指销200获得冲压锁止效果。该指销通过校正装置180同步地向上凸出。在位于凸轮轨道192尾端(出口处)的斜面195的作用下,动凸块件184可被拉回到其最外侧的位置上。然后用常用方法将已经完全封闭好的包装箱7从设备上取下。
如图37、38所示,当货箱3的底板910、912被拉到一起时,瓶子的底部与一个瓶子稳定器装置400的带402接触。该皮带402的运转方向及速度均同于货箱的方向及速度。瓶子稳定器400的作用是防止在底板910、912被拉到一起时瓶子从货箱上方冒出。
在不偏离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及实质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对前述进行其它改动。

Claims (18)

1、一种用于传送货箱的设备,该货箱上有一个具有预定形状的手柄孔,该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插入件,该插入件上有一个前凸部,其横截面与货箱孔的形状相匹配;及
所述至少一个插入件安装在传送机构上,从而使所述的至少一个插入件相对于其传输轨道作横向往复运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插入件通过孔在所述至少一个插入件横向外移到某预定点处插入货箱,在货箱移动了某预定距离之后,将所述至少一个插入件从孔中抽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篮筐型货箱在折叠状态下的手柄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U形孔,其上有一个与U形孔两端相互隔开的U形折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所述的前凸部为锥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所述的前凸部为锥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还包括一个相对所述插入件对置的导向件,该导向件配合货箱沿某轨道移动,以保持所述插入件插在货箱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所述导向件包括一个长形槽件。
8、一种传送货箱的方法,其包括:
在货箱上设置一个具有预定结构形状的孔;
支承和定位货箱,从而使插件可通过所述孔插入货箱;
将一个横截面形状与该孔的预定形状相配的插入件插入到该手柄孔中;
而后传动所述插入件沿预定轨道、以预定速度移动;及
在移动到某预定点时将所述插入件从孔中抽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一手柄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孔为U形孔,其上有一个与U形孔两端相互隔开的U形折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为锥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为锥形。
13、一种将容器装入底部开口的货箱的设备,所述货箱有一对相互对置且分别与侧壁相连的底板,及一个具有预定形状的手柄孔,该设备包括:
一个容器输入装置具有传送机构,它用于传送至少一列由预定数量的容器构成的若干容器组沿着第一层轨道移动;
一个用于从货箱输入供应器上取下货箱的货箱输入器;
一个与所述货箱输入器运行关联的货箱定时-传送装置,其用于接受来自所述货箱输入器的货箱,并使货箱与在第一层轨道上面的第二阶轨道上的至少一组以预定数量容器构成的容器组作同步平行移动,从而保证货箱可与由预定数量的容器构成的容器组对齐,该定时-传送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带有前凸部分且该部分的横截面与货箱上的孔形状相应的插入件;及
所述至少一个插入件安装在传送机构上,从而使所述的至少一个插入件相对于传输轨道横向往复运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插入件通过孔在所述至少一个插入件横向外移到某预定点处插入货箱,在货箱移动了某预定距离之后,将所述至少一个插入件从孔中抽出;
一个通过夹住货箱底板并相对于货箱中线向外拉底板,从而使该底板在货箱传送过程中,保持在与货箱侧壁垂直的位置上的夹持器装置;
一个由一对向下倾斜且相互对置成面对面关系的长形环形皮带构成的下倾式皮带装置,在该对皮带之间形成一个可容放货箱横向延伸的底板的通道,并由此带动货箱在所述的预定数量容器构成的容器组上方作下倾直线同步移动;及
一个将各货箱底板固定在一起的底板封闭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插入件包括至少一个U形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所述的前凸部为锥形。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所述的前凸部为锥形。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一个相对所述插入件对置的导向件,该导向件配合货箱沿传送轨道移动,以保持所述插入件插在货箱孔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所述导向件包括一个长形槽件。
CN96194417A 1995-04-13 1996-04-15 一种在货箱装载机上用于将货箱底板拉合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0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421,113 1995-04-13
US08/421,113 US5671587A (en) 1995-04-13 1995-04-1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bottom-loading basket-style carrier
US45032395A 1995-05-25 1995-05-25
US08/450,323 1995-05-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469A CN1186469A (zh) 1998-07-01
CN1082005C true CN1082005C (zh) 2002-04-03

Family

ID=2702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44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526C (zh) 1995-04-13 1996-04-15 将容器组装入底部开口的篮筐式货箱的设备和方法
CN96194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527C (zh) 1995-04-13 1996-04-15 一种在货箱装载机上用于将货箱底板拉合的设备
CN961944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005C (zh) 1995-04-13 1996-04-15 一种在货箱装载机上用于将货箱底板拉合的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44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526C (zh) 1995-04-13 1996-04-15 将容器组装入底部开口的篮筐式货箱的设备和方法
CN96194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527C (zh) 1995-04-13 1996-04-15 一种在货箱装载机上用于将货箱底板拉合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5)

Country Link
EP (6) EP0817747B1 (zh)
JP (5) JP3917180B2 (zh)
KR (5) KR100454352B1 (zh)
CN (3) CN1073526C (zh)
AR (3) AR001625A1 (zh)
AT (6) ATE189655T1 (zh)
AU (6) AU5545096A (zh)
BR (5) BR9604962A (zh)
CA (5) CA2218071C (zh)
CZ (1) CZ294073B6 (zh)
DE (6) DE69606702T2 (zh)
DK (6) DK0817746T3 (zh)
ES (6) ES2180763T3 (zh)
GR (3) GR3032869T3 (zh)
HK (1) HK1008200A1 (zh)
HU (1) HUP9900893A3 (zh)
IL (3) IL117898A0 (zh)
MX (3) MX9707470A (zh)
MY (1) MY123046A (zh)
NZ (1) NZ306815A (zh)
PL (1) PL179609B1 (zh)
PT (6) PT817746E (zh)
TR (1) TR199701089T1 (zh)
TW (3) TW325450B (zh)
WO (6) WO199603232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625294D0 (en) * 1996-12-05 1997-01-22 Riverwood Int Corp Overhead boom arrangement
GB9710639D0 (en) * 1997-05-23 1997-07-16 Mead Corp Packag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carton set up
GB9719950D0 (en) * 1997-09-19 1997-11-19 Mead Corp Carton loading mechanism
KR100746136B1 (ko) * 2006-08-25 2007-08-03 이익재 용기 멀티 패킹장치
WO2012035919A1 (ja) 2010-09-17 2012-03-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Tn液晶パネルの前面板
CN103534178B (zh) 2011-05-06 2015-09-23 印刷包装国际公司 具有物品保护特征的纸箱
US9205939B2 (en) 2011-10-19 2015-12-08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activating article protection features of a carton
DE102012209978A1 (de) * 2012-06-14 2013-12-19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von Packmitteln
DE102012209987A1 (de) 2012-06-14 2013-12-19 Robert Bosch Gmbh Verpack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Kartonverpackungsanordnung
US9840358B2 (en) 2013-03-14 2017-12-12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Inc. Carton with article protection feature
MX363062B (es) 2013-04-10 2019-03-06 Graphic Packaging Int Llc Caja de carton con elemento de proteccion de articulo.
US9701436B2 (en) 2013-04-10 2017-07-11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Inc. Carton with article protection feature
JP6226448B2 (ja) * 2013-04-29 2017-11-08 日本テトラパック株式会社 紙容器用搬送装置
CN105799969B (zh) * 2016-03-22 2018-01-16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理瓶机构
CN106314858B (zh) * 2016-11-04 2018-06-19 河北金环包装有限公司 自动收瓶机
US20200369420A1 (en) * 2019-05-20 2020-11-26 Westrock Packaging Systems, Llc Folding upper retention wings
CN110510183A (zh) * 2019-09-30 2019-11-29 广东利事丰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拆彩箱合盖装置
US11752723B2 (en) 2019-11-07 2023-09-12 H. J. Paul Lang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ecting cartons and for order fulfilment and packing
US11390049B2 (en) 2019-11-07 2022-07-19 H. J. Paul Lang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ecting cartons
EP3943423A1 (en) * 2020-07-24 2022-01-26 WestRock Packaging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grouping of containers
CN116513716B (zh) * 2023-06-21 2024-01-30 江苏盛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输送机用的耐磨衬板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6129A (en) * 1940-02-20 1942-03-10 Wesselman Alber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US3627193A (en) * 1970-04-22 1971-12-14 Container Corp Carriers formed from sleeves and having gusset folded bottom closure panels
US3698151A (en) * 1970-09-08 1972-10-17 Federal Paper Board C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bottled products in basket-style carriers
US4641740A (en) * 1982-11-06 1987-02-10 W. Schlafhorst & Co. Bobbin tube magazine
US4907689A (en) * 1986-09-23 1990-03-13 Focke & Co., (Gmbh & Co.)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reels of packaging material in a packaging machine pla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3924A (en) 1947-11-28 1952-07-22 Dacam Corp Means for placing bottles in open bottomed cartons
US2998685A (en) * 1958-11-20 1961-09-05 Continental Can Co Method and machine for packaging articles
GB1152321A (en) * 1965-07-12 1969-05-14 Jacob White &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arton Handling
FR1538892A (fr) * 1966-10-24 1968-09-06 Mead Corp Mécanisme rotatif pour le verrouillage de boîtes du type enveloppant
US3521427A (en) 1967-08-30 1970-07-21 Fibreboard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 carrier
DE1586235A1 (de) * 1967-09-07 1970-08-06 Peters Maschf Werner H K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packen von Behaeltnissen,z.B. Flaschen
US3540185A (en) * 1968-07-24 1970-11-17 Mead Corp Packaging machine
US3766704A (en) * 1969-08-01 1973-10-23 Continental Can Co Package forming machine
GB1361976A (en) * 1970-10-31 1974-07-30 Metal Box Co Ltd Wrapping of articles
US3701230A (en) * 1971-02-01 1972-10-31 Mead Corp Packaging machine
US3805484A (en) 1971-09-24 1974-04-23 A Rossi High speed automatic casing machine
US3751872A (en) 1971-09-27 1973-08-14 Container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losing of container groups
US3747294A (en) 1971-11-08 1973-07-24 Mead Corp Packaging mechanism
DE2209370C3 (de) 1972-02-28 1979-04-12 Focke & Pfuhl, 3090 Verden Vorrichtung zum Aufschieben von faltbaren Behältern auf Gegenstandsgruppen
USRE27624E (en) 1972-03-29 1973-04-17 Carriers formed from sleeves and having gusset folded bottom closure panels
US3848519A (en) 1973-05-14 1974-11-19 R Ganz Packaging machine
US3940907A (en) 1974-05-15 1976-03-02 Federal Paper Board Company, Inc. Bottle packaging machine
US3955496A (en) * 1974-09-17 1976-05-11 Crown Cork & Seal Company, Inc. Linear can printer
US3924385A (en) 1975-04-07 1975-12-09 Container Corp Apparatus for enclosing container groups
US4100715A (en) * 1977-06-13 1978-07-18 Federal Paper Board Co., Inc. Bottle packaging machine
EP0148545A1 (en) * 1984-01-10 1985-07-17 The Mead Corporation Applicator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fitting sleeves onto articles
GB8428644D0 (en) 1984-11-13 1984-12-19 Mead Corp Cam assembly for feeder mechanism
US4953495A (en) * 1989-02-01 1990-09-04 Blodgett & Blodgett Article coating system
US4915218A (en) 1989-05-23 1990-04-10 Minnesota Automation Inc. Basket carrier with two piece blank
US4919261A (en) 1989-05-23 1990-04-24 Minnesota Automation Inc. Bottom loading basket carrier
US5019029A (en) 1989-11-13 1991-05-28 The Mead Corporation Machine for erecting sleeve type cartons
US5104369A (en) 1989-11-13 1992-04-14 The Mead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recting sleeve type carton
US5102385A (en) 1991-03-05 1992-04-07 The Mead Corporation Feeder mechanism for sleeve type cartons
US5234103A (en) 1992-08-21 1993-08-10 Riverwood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nclosed basket-style carrier
IT1257448B (it) * 1992-09-30 1996-01-25 Apparato per l'alimentazione continua di astucci ad una cosiddetta astucciatrice
US5547074A (en) 1994-10-21 1996-08-20 The Mead Corporation Article carri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6129A (en) * 1940-02-20 1942-03-10 Wesselman Alber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US3627193A (en) * 1970-04-22 1971-12-14 Container Corp Carriers formed from sleeves and having gusset folded bottom closure panels
US3698151A (en) * 1970-09-08 1972-10-17 Federal Paper Board C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bottled products in basket-style carriers
US4641740A (en) * 1982-11-06 1987-02-10 W. Schlafhorst & Co. Bobbin tube magazine
US4907689A (en) * 1986-09-23 1990-03-13 Focke & Co., (Gmbh & Co.)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reels of packaging material in a packaging machine pl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20403B1 (en) 2002-07-17
EP0820403A4 (en) 1999-06-30
ES2180762T3 (es) 2003-02-16
JP3830516B2 (ja) 2006-10-04
ES2143192T3 (es) 2000-05-01
KR19980703754A (ko) 1998-12-05
KR19980703753A (ko) 1998-12-05
WO1996032324A1 (en) 1996-10-17
DE69622388T2 (de) 2003-02-20
DK0817746T3 (da) 2000-05-15
AR001627A1 (es) 1997-11-26
DE69622388D1 (de) 2002-08-22
BR9604963A (pt) 1998-07-14
GR3033202T3 (en) 2000-08-31
CA2218035A1 (en) 1996-10-17
KR100454352B1 (ko) 2004-12-17
ATE220628T1 (de) 2002-08-15
CA2218071C (en) 2001-07-31
BR9604962A (pt) 1998-07-14
DK0820403T3 (da) 2002-09-02
DE69606704D1 (de) 2000-03-23
EP0817747A1 (en) 1998-01-14
HK1008200A1 (en) 1999-05-07
TR199701089T1 (xx) 1998-03-21
CN1186471A (zh) 1998-07-01
EP0820404A4 (en) 1999-07-07
DK0817747T3 (da) 2000-06-05
TW315353B (zh) 1997-09-11
AU5545096A (en) 1996-10-30
EP0817748B1 (en) 2000-02-16
IL117897A (en) 2000-02-17
IL117899A (en) 2000-02-17
EP0817747B1 (en) 2000-02-16
WO1996032322A1 (en) 1996-10-17
JP3830517B2 (ja) 2006-10-04
AU5548196A (en) 1996-10-30
CZ322297A3 (cs) 1998-05-13
WO1996032321A1 (en) 1996-10-17
CA2218046A1 (en) 1996-10-17
GR3032869T3 (en) 2000-07-31
CA2218065A1 (en) 1996-10-17
BR9604964A (pt) 1998-07-14
JPH11503694A (ja) 1999-03-30
ATE189794T1 (de) 2000-03-15
KR100454354B1 (ko) 2004-12-17
CA2218046C (en) 2006-01-24
BR9604939A (pt) 1998-06-09
GR3033378T3 (en) 2000-09-29
PT820404E (pt) 2002-11-29
DE69622699D1 (de) 2002-09-05
KR19980703751A (ko) 1998-12-05
AR001625A1 (es) 1997-11-26
EP0817746B1 (en) 2000-02-09
AU706228B2 (en) 1999-06-10
CN1073527C (zh) 2001-10-24
KR19980703752A (ko) 1998-12-05
EP0817745B1 (en) 2002-07-31
DK0817745T3 (da) 2002-11-18
WO1996032320A1 (en) 1996-10-17
PL179609B1 (pl) 2000-10-31
PT817747E (pt) 2000-06-30
CZ294073B6 (cs) 2004-09-15
BR9605000A (pt) 1999-02-02
DE69606702T2 (de) 2000-06-21
ATE221016T1 (de) 2002-08-15
JP3917180B2 (ja) 2007-05-23
ES2143195T3 (es) 2000-05-01
IL117897A0 (en) 1996-08-04
DE69622549D1 (de) 2002-08-29
HUP9900893A2 (hu) 1999-07-28
CA2218041A1 (en) 1996-10-17
JPH11503693A (ja) 1999-03-30
EP0820404B1 (en) 2002-07-24
DE69606629D1 (de) 2000-03-16
CA2218041C (en) 2005-11-22
AU5546296A (en) 1996-10-30
EP0820403A1 (en) 1998-01-28
KR100454353B1 (ko) 2004-12-17
DE69606702D1 (de) 2000-03-23
EP0817745A1 (en) 1998-01-14
MY123046A (en) 2006-05-31
KR100493786B1 (ko) 2005-09-15
WO1996032327A3 (en) 1997-02-27
NZ306815A (en) 1999-01-28
TW307730B (zh) 1997-06-11
IL117898A0 (en) 1996-08-04
EP0817748A2 (en) 1998-01-14
CN1073526C (zh) 2001-10-24
MX9707471A (es) 1997-11-29
JPH11503697A (ja) 1999-03-30
PT820403E (pt) 2002-11-29
ATE189655T1 (de) 2000-02-15
EP0817745A4 (en) 1999-07-07
JP3923523B2 (ja) 2007-06-06
MX9707470A (es) 1997-11-29
JP3923522B2 (ja) 2007-06-06
CA2218065C (en) 2005-11-29
CN1186470A (zh) 1998-07-01
DE69622549T2 (de) 2003-03-06
IL117899A0 (en) 1996-08-04
CA2218071A1 (en) 1996-10-17
ES2180766T3 (es) 2003-02-16
DE69606629T2 (de) 2000-06-21
CA2218035C (en) 2007-06-26
KR19980703755A (ko) 1998-12-05
PT817745E (pt) 2002-10-31
PL322762A1 (en) 1998-02-16
WO1996032325A1 (en) 1996-10-17
AU5485796A (en) 1996-10-30
CN1186469A (zh) 1998-07-01
DE69606704T2 (de) 2000-06-21
KR100454351B1 (ko) 2004-12-17
EP0820404A1 (en) 1998-01-28
JPH11503695A (ja) 1999-03-30
JPH11503696A (ja) 1999-03-30
PT817746E (pt) 2000-05-31
WO1996032327A2 (en) 1996-10-17
ATE221488T1 (de) 2002-08-15
TW325450B (en) 1998-01-21
PT817748E (pt) 2000-06-30
AU5546196A (en) 1996-10-30
AR001626A1 (es) 1997-11-26
DK0820404T3 (da) 2002-10-28
DE69622699T2 (de) 2003-06-12
DK0817748T3 (da) 2000-06-05
MX9707468A (es) 1997-11-29
ATE189793T1 (de) 2000-03-15
MX9707467A (es) 1997-11-29
EP0817746A1 (en) 1998-01-14
HUP9900893A3 (en) 2000-01-28
AU5664496A (en) 1996-10-30
ES2143196T3 (es) 2000-05-01
ES2180763T3 (es) 2003-02-16
MX9707469A (es) 1997-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05C (zh) 一种在货箱装载机上用于将货箱底板拉合的设备
US3842571A (en) Apparatus for filling cartons and the like with objects,for example bottles
US567158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bottom-loading basket-style carrier
US3848519A (en) Packaging machine
JP2005138871A (ja) 包装装置
AU20032006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Bottom-loading Basket-style Carrier
AU2002323705B2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Bottom-Loading Basket-Style Carrier
AU7502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containers into open- bottomed basket-style carrier
KR20240029387A (ko) 즉석 식품용기 자동 번들 절반 포장장치
AU2762300A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bottom-loading basket-style carrier
AU2007200455A1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bottom-loading basket-style carrier
MXPA97007469A (es) Aparato para extraer conjuntamente los paneles de fondo de un portador en una maquina de carga de portador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EADWESTVACO PACKAGING SYSTEMS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HE MEAD CORP.

Effective date: 200410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41022

Address after: Connecticut, USA

Patentee after: Mead Westvack Package System Inc.

Address before: Ohio, USA

Patentee before: Mead Corp.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