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1069A - 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1069A
CN108121069A CN201711134409.2A CN201711134409A CN108121069A CN 108121069 A CN108121069 A CN 108121069A CN 201711134409 A CN201711134409 A CN 201711134409A CN 108121069 A CN108121069 A CN 108121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raction element
image
light
plane
inci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344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口俊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21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3Diffractive elements, e.g. holograms or gr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02B27/003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with diffracting elements
    • G02B27/004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with diffracting elements in projection exposure systems, e.g. microlithographic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7/0103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holograph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233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a non-imaging application
    • G02B27/4238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a non-imaging application in optical recording or readout devi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correct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s, distor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 G02B2027/0116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comprising devices for correcting chromatic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205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image formation, e.g. whereby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r optical aberrations are relevant
    • G02B27/4211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image formation, e.g. whereby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r optical aberrations are relevant correcting chromatic aberr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205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image formation, e.g. whereby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r optical aberrations are relevant
    • G02B27/4216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image formation, e.g. whereby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r optical aberrations are relevant correct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 Holo 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即使在影像光具有光谱宽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显示抑制了分辨率的下降的良好的影像。影像显示装置具有:影像光生成部,其生成影像光;投射系统光学部,其投射所述影像光;校正系统光学部,其对像差进行校正;第1衍射元件,所述影像光入射到该第1衍射元件的第1入射面而被偏转;以及第2衍射元件,所述影像光入射到该第2衍射元件的第2入射面而被偏转,沿着所述影像光的行进方向,依次配置有所述影像光生成部、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所述第2衍射元件、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所述第1衍射元件,被所述第2衍射元件按照每个波长进行偏转而分散的所述影像光被所述第1衍射元件会聚。

Description

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衍射元件来显示影像的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了全息元件等衍射元件的装置,可列举全息记录再现装置、以及通过衍射元件使影像光入射到使用者的瞳孔中的影像显示装置。作为影像显示装置的例子,能够例示佩戴于观察者的头部并将影像引导到观察者的瞳孔的头戴显示器(HMD)等,全息元件配置于观察者的眼睛前方并具有使影像光向观察者的瞳孔偏转的功能。在全息元件中,使干涉条纹最优化,使得在特定波长得到最优的衍射角度和衍射效率。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全息元件的HMD,在HMD的结构中,为了抑制颜色不均,提出了利用导光板和2个衍射元件来引导影像光的显示装置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3026号公报
但是,在影像光以特定波长为中心而具有光谱宽度的情况下,相对于特定波长偏离的波长的光成为使影像的分辨率下降的原因。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示装置中,将激光作为光源,考虑了由于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的各个波长的光的偏差导致的颜色不均,但未考虑各色光具有光谱宽度的情况。
例如,在将以特定波长为中心而具有光谱宽度的发光二极管元件(LED)或有机电致发光元件(OLED)等用作光源的情况下,针对由于相对于特定波长偏离的波长的光导致影像的分辨率下降这样的课题,未公开或暗示任何其解决方法。
图10是示出由LED或OLED等生成的影像光具有光谱宽度的说明图。
在图10中,横轴为波长,纵轴为光的强度,示出了OLED所射出的影像光L0的波长分布的例子。如图10所示,影像光L0具有以下的波长分布:以大约535nm为中心而具有光谱宽度。
图11是示出具有光谱宽度的影像光被眼睛前方的全息元件偏转的说明图。
图11示出了影像显示装置的眼睛前方部分,示出了由全息元件构成的第一衍射元件61、观察者的眼睛E(瞳孔E1以及视网膜E2)以及构成影像光L0的特定波长的光L1(实线)、相对于特定波长的光L1处于长波长侧的光L2(点划线)和相对于特定波长的光L1处于短波长侧的光L3(虚线)的光线的图。
入射到第1衍射元件61的影像光L0被第1衍射元件61衍射而向观察者的眼睛E方向偏转。影像光L0经由眼睛E的瞳孔E1到达视网膜E2,从而使观察者识别到影像。
被第1衍射元件61衍射的角度根据所入射的波长而不同,在以特定波长的光L1的衍射角度为基准的情况下,长波长侧的光L2的衍射角度大,短波长侧的光L3的衍射角度小。因此,如图11所示,被第1衍射元件61衍射而向观察者的眼睛E方向偏转的角度根据波长而不同。其结果,视网膜E2上的成像位置偏移,引起了分辨率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即使在影像光具有光谱宽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显示抑制了分辨率的下降的影像,从而能够进行良好的影像显示。
[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影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影像光生成部,其生成并射出影像光;投射系统光学部,其投射所述影像光;校正系统光学部,其对所述影像光的像差进行校正;第1衍射元件,其对入射到第1入射面的所述影像光进行偏转;以及第2衍射元件,其对入射到第2入射面的所述影像光进行偏转,沿着从所述影像光生成部射出的所述影像光的行进方向,依次配置有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所述第2衍射元件、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所述第1衍射元件,经由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入射到所述第2入射面、并被所述第2衍射元件按照每个波长进行偏转而分散的所述影像光经由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入射到所述第1入射面,并被所述第1衍射元件偏转而会聚。
根据本应用例,将影像光生成部所生成的影像光经由投射系统光学部、第2衍射元件、校正系统光学部、第1衍射元件引导至观察者的瞳孔,从而能够观察到影像。这里,被第2衍射元件按照每个波长而以不同的衍射角度分散的(偏转的)影像光被第1衍射元件会聚而成为大致平行,然后射出到观察者的瞳孔。因此,能够对基于波长的衍射角度的偏差进行补偿,由此,能够提供分辨率没有劣化的影像。此外,由于使影像光经由投射系统光学部入射到第2衍射元件,因此,能够使第2衍射元件成为与第2衍射元件的面内方向的位置对应的合适的结构。
因此,能够提供可显示良好的影像的影像显示装置。
[应用例2]优选的是,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所述第1入射面以及所述第2入射面是在所述影像光的入射方向上,中央部相对于周边部凹陷而弯曲的形状。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使第1入射面以及第2入射面成为中央部相对于周边部凹陷而弯曲的形状,具有了与聚光透镜等效的功能,因此,使影像光朝向观察者的眼睛会聚的功能得以增强。因此,能够得到视场角大、且能够显示高画质的影像的效果。
[应用例3]优选的是,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所述第1衍射元件以及所述第2衍射元件是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能够选择性地仅对构成影像光的波长进行衍射,因此,得到了高的透射性,影像显示装置能够得到可同时视觉辨认到外部光(背景)和影像的效果。
[应用例4]优选的是,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所述第1衍射元件以及所述第2衍射元件设置有间距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干涉条纹。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设置与影像光的RGB各色对应的多个种类的干涉条纹,影像显示装置能够得到可显示彩色的影像的效果。
[应用例5]优选的是,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所述第1衍射元件是当从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方向入射光时,在第1方向上衍射效率最高的元件,所述第2衍射元件是当从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方向入射光时,在第2方向上衍射效率最高的元件,所述第1衍射元件以及所述第2衍射元件被配置为:在从所述第2衍射元件到所述第1衍射元件之间的光的反射次数与中间图像的生成次数之和为偶数的情况下,从包含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和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的假想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所述第1方向相对于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对于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为彼此相同的方向,在从所述第2衍射元件到所述第1衍射元件之间的光的反射次数与中间图像的生成次数之和为奇数的情况下,从包含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和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的假想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所述第1方向相对于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对于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为彼此不同的方向。
根据本应用例,当在第1衍射元件与第2衍射元件之间配置光学元件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对按照每个波长而不同的衍射角度的偏差进行补偿的效果。
[应用例6]优选的是,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所述影像光生成部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
根据本应用例,能够采用小型且高精度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小型且能够显示高画质的影像的影像显示装置。
[应用例7]优选的是,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所述影像光生成部是照明光源和液晶显示元件。
根据本应用例,能够进行照明光源的选择,因此,能够得到影像光的波长特性的自由度变大的效果。
[应用例8]本应用例的导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投射系统光学部,其投射影像光;校正系统光学部,其对所述影像光的像差进行校正;第1衍射元件,其对入射到第1入射面的所述影像光进行偏转;以及第2衍射元件,其对入射到第2入射面的所述影像光进行偏转,沿着从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投射的所述影像光的行进方向,依次配置有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所述第2衍射元件、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所述第1衍射元件,经由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入射到所述第2入射面、并被所述第2衍射元件按照每个波长进行偏转而分散的所述影像光经由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入射到所述第1入射面,并被所述第1衍射元件偏转而会聚。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将影像光经由投射系统光学部、第2衍射元件、校正系统光学部、第1衍射元件引导至观察者的瞳孔,从而能够观察到影像。这里,被第2衍射元件按照每个波长而以不同的衍射角度分散的(偏转的)影像光被第1衍射元件会聚而成为大致平行,然后射出到观察者的瞳孔。因此,能够对基于波长的衍射角度的偏差进行补偿,由此,能够提供分辨率没有劣化的影像。此外,通过配置校正系统光学部,能够抑制畸变等像差。
因此,能够提供可显示良好的影像的导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观的一个方式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影像显示装置的光学系统的一个方式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第1衍射元件以及第2衍射元件的构造的一个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通过应用了本发明的影像显示装置而得到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5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的图。
图5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的图。
图6是示出第1衍射元件以及第2衍射元件的构造的另一方式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影像光为彩色影像的情况下的波长分布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第1衍射元件以及第2衍射元件的构造的又一方式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1衍射元件以及第2衍射元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具有光谱宽度的影像光的波长分布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具有光谱宽度的影像光被全息元件偏转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21:校正系统光学部;31:第2衍射元件;41:投射系统光学部;61:第1衍射元件;100:影像显示装置;101:导光装置;310、610: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311、611:干涉条纹;315:第2入射面;560:有机电致发光元件;56b: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615:第1入射面;D1:第1方向;D2:第2方向;L0:影像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附图中,为了使各层或各部件成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各层或各部件的尺寸和角度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外观的一个方式的外观图。
在图1中,影像显示装置100是头部佩戴型的影像显示装置,该影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右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a;右眼用偏转部件61a,其使从右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a射出的影像光偏转而入射到观察者的右眼Ea;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以及左眼用偏转部件61b,其使从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射出的影像光偏转而入射到观察者的左眼Eb。影像显示装置100例如形成为眼镜那样的形状。具体而言,影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对右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a、右眼用偏转部件61a、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以及左眼用偏转部件61b进行保持的框架60,框架60佩戴于观察者的头部。框架60具有对右眼用偏转部件61a以及左眼用偏转部件61b进行支承的前部分65,在框架60的右侧的脚架62a以及左侧的脚架62b分别设置有右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a以及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在右眼用偏转部件61a以及左眼用偏转部件61b上设置有后述的第1衍射元件61。
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影像显示装置100的光学系统的一个方式的说明图。
右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a以及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的基本结构相同,在图2中,仅对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右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a的说明。
如图2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沿着从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射出的影像光的行进方向,依次配置有投射系统光学部41、第2衍射元件31、校正系统光学部21以及第1衍射元件61。这里,图2中的投射系统光学部41、第2衍射元件31、校正系统光学部21以及第1衍射元件61是形成影像光的光路的导光装置101。
在图2中,记载了影像光的中央和两端的视场角的光线。另外,关于第2衍射元件31以后的光线,为了附图的简化,仅记载各视场角的中心光线,而省略其他的光线。
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所生成的影像光L0借助(经由)投射系统光学部41向第2衍射元件31的第2入射面315入射。入射到第2衍射元件31的影像光L0被第2衍射元件31衍射而偏转。被第2衍射元件31偏转后的影像光L0经由校正系统光学部21向第1衍射元件61的第1入射面615入射。入射到第1衍射元件61的影像光L0被第1衍射元件61衍射而偏转。而且,影像光L0经由眼睛E的瞳孔E1到达视网膜E2,由此,使观察者识别到影像。
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由OLED 560构成,生成影像光L0。另外,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可以由照明光源(LED等)和液晶显示元件构成。
投射系统光学部41由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构成。投射系统光学部41具有对影像光L0的放射角度进行控制的功能,将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所生成的影像光L0调整为具有与生成影像光L0的位置对应的角度的平行状态的光束。由此,能够高效地将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所生成的影像光L0向第2衍射元件31引导。
校正系统光学部21由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构成。校正系统光学部21具有对影像光L0的畸变等像差进行校正的功能。由此,能够将被第2衍射元件31偏转后的影像光L0高效地向第1衍射元件61引导。
(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1中,在左眼用偏转部件61b中设置有由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610构成的第1衍射元件61。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610是部分反射型衍射光学元件,左眼用偏转部件61b是部分透射反射性的合成器。因此,由于外部光也经由左眼用偏转部件61b(合成器)入射到眼睛E,因此,观察者能够对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所形成的影像光L0与外部光(背景)重叠后的图像进行识别。这里,第1衍射元件61与观察者对置,影像光L0所入射的第1衍射元件61的第1入射面615是朝向远离眼睛E的方向凹陷的凹曲面。换言之,第1入射面615是在影像光L0的入射方向上,中央部相对于周边部凹陷而弯曲的形状。因此,能够朝向观察者的眼睛E高效地会聚影像光L0。
此外,在第2衍射元件31中设置有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310。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310是部分反射型衍射光学元件。这里,第2衍射元件31与校正系统光学部21对置,影像光L0所入射的第2衍射元件31的第2入射面315是凹陷的凹曲面。换言之,第2入射面315是在影像光L0的入射方向上,中央部相对于周边部凹陷而弯曲的形状。因此,能够使影像光L0朝向校正系统光学部21高效地偏转。
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基本结构相同,这里,仅对第1衍射元件61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第2衍射元件31的说明。
图3是示出第1衍射元件61的构造的剖视图。第1衍射元件61使影像光L0朝规定的方向衍射而偏转。如图3示意性地示出那样,第1衍射元件61具有干涉条纹611,干涉条纹611具有与特定波长对应的间距。干涉条纹611作为折射率等的差而记录于全息感光层,干涉条纹611以与特定入射角度对应的方式,相对于第1衍射元件61的第1入射面615朝一个方向倾斜。这里,特定波长以及特定入射角度与影像光L0的波长和入射角度对应。上述结构的干涉条纹611能够使用参照光Lr以及物体光Ls对全息感光层进行干涉曝光而形成。
以上,对实施方式1的影像显示装置100的结构进行了叙述。接下来,对在影像光L0具有光谱宽度的情况下,可通过上述影像显示装置100来抑制影像的分辨率的下降的理由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影像显示装置100得到的作用的说明图。另外,仅对中央视场角的光线和效果进行了记载,在其他的视场角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因此省略记载。在图4中,图示了影像光L0的特定波长的光L1(实线),例如是影像光L0的强度峰值的波长(例如,图10中的535nm)的光。此外,在图4中,图示了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长波长侧的光L2(点划线)以及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短波长侧的光L3(虚线)。另外,在从第2衍射元件31至第1衍射元件61之间,为了附图的简化,仅记载了特定波长的光线L1。
入射到第2衍射元件31的影像光L0被第2衍射元件31衍射而偏转。此时,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长波长侧的光L2的衍射角度比特定波长的光L1的衍射角度大。此外,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短波长侧的光L3的衍射角度比特定波长的光L1的衍射角度小。
因此,从第2衍射元件31射出的影像光L0按照每个波长被偏转并分散。
从第2衍射元件31射出的影像光L0经由校正系统光学部21入射到第1衍射元件61,并被第1衍射元件61衍射而偏转。当设影像光L0与第1衍射元件61的入射面法线之间的角度为入射角时,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长波长侧的光L2为比特定波长的光L1大的入射角,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短波长侧的光L3为比特定波长的光L1小的入射角。
此时,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长波长侧的光L2的衍射角度比特定波长的光L1的衍射角度大。此外,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短波长侧的光L3的衍射角度比特定波长的光L1的衍射角度小。
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长波长侧的光L2以比特定波长的光L1大的入射角入射到第1衍射元件61,但由于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长波长侧的光L2的衍射角度比特定波长的光L1的衍射角度大,因此,结果为,当从第1衍射元件61射出时,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长波长侧的光L2为与特定波长的光L1大致平行的光。
同样地,虽然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短波长侧的光L3以比特定波长的光L1小的入射角入射到第1衍射元件61,但由于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短波长侧的光L3的衍射角度比特定波长的光L1的衍射角度小,因此,结果为,当从第1衍射元件61射出时,相对于特定波长处于短波长侧的光L3为与特定波长的光L1大致平行的光。
因此,从第1衍射元件61射出的影像光L0被会聚,并作为大致平行的光而入射到观察者的瞳孔。其结果,抑制了每个波长的光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的偏差。
这里,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优选被制作为使得基于波长的衍射角度的偏差抵消。
例如,当使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干涉条纹611、311的间距以及倾斜度在面内方向相等时,能够抵消基于波长的衍射角度的偏差。但是,当考虑到配置于第1衍射元件61与第2衍射元件31之间的光学部件所造成的影响时,有时也优选采用干涉条纹611、311的间距以及倾斜度在面内方向不同的方式。在该情况下,为了使从第1衍射元件61射出的影像光L0会聚,在考虑了由光学部件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使干涉条纹611、311的间距以及倾斜度稍微不同。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由于入射到第2衍射元件31的影像光L0都被调整为具有与经由投射系统光学部41而生成影像光L0的位置对应的角度的平行状态的光束,因此,能够以根据第2衍射元件31的面内方向的位置而分别抵消基于波长的衍射角度的偏差的方式,使干涉条纹311的间距以及倾斜度成为合适的结构。
(作用/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1的影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光谱宽度的影像光L0被第2衍射元件31按照每个波长而偏转并分散,然后被第1衍射元件61会聚,并作为大致平行的光而入射到观察者的瞳孔。因此,能够显示视网膜E2上的成像位置的偏差减少、并且抑制了分辨率的下降的影像。
此外,由于校正系统光学部21能够具有对影像光L0的畸变等像差进行校正的功能,因此,能够提供可显示抑制了畸变等像差的、更良好的影像的影像显示装置100。
图5A以及图5B是用于对实施方式1的分辨率的下降抑制的效果进行说明的图。图5A示出了实施方式1的观察者的瞳孔位置处的显示影像,图5B示出了未应用实施方式1的(例如,图11的状态下的)观察者的瞳孔位置处的显示影像。对于如图5B所示的、分辨率由于基于波长的衍射角度的偏差而下降的显示影像,通过应用本发明,而如图5A所示那样,抑制了分辨率的下降而成为良好的显示影像。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1,能够对实施方式1施加各种变更和改良等。以下叙述变形例。
(变形例1)
在变形例1中,示出了影像光为彩色影像的情况下的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一个方式。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使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仅对第1衍射元件61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第2衍射元件31的说明。
图6是示出变形例1的第1衍射元件61的剖视图。在变形例1中,第1衍射元件61构成为将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610R、610G、610B层叠,分别具有干涉条纹611R、611G、611B。
图7是示出影像光L0为彩色影像的情况下的波长分布的例子的说明图,是示出影像光L0在多个波段具有光的强度的图。如图7所示,由于影像光L0为彩色影像,因此,在红色光区域(λR)、绿色光区域(λG)、蓝色光区域(λB)的与各个颜色对应的波段具有光的强度峰值。这里,λR为波长400nm至500nm,λG为波长500nm至580nm,λB为580nm至700nm。
干涉条纹611R、611G、611B具有与构成影像光L0的λR、λG、λB的各个波段的光的强度峰值(例如,图7中的615nm、535nm、460nm)对应的间距。干涉条纹611R、611G、611B作为折射率等的差而记录于全息感光层,干涉条纹611R、611G、611B相对于第1衍射元件61的入射面朝一个方向倾斜,使得按照影像光的入射角度而产生衍射。上述结构的干涉条纹611R、611G、611B能够通过使用参照光LrR、LrG、LrB以及物体光LsR、LsG、LsB对全息感光层进行干涉曝光并层叠而形成。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变形例1,除了实施方式1中的效果之外,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和效果。
第1衍射元件61具有与构成影像光L0的λR的光、λG的光、λB的光各自的波长对应的干涉条纹611R、611G、611B,由此,得到了将构成影像光L0的λR的光、λG的光、λB的光偏转的作用。因此,可得到能够使观察者识别到彩色影像的效果。
另外,如图7所示,λR的光、λG的光、λB的光分别具有光谱宽度,但能够同样地得到实施方式1中叙述的作用/效果。即,通过如下作用得到了能够显示抑制了分辨率下降的影像的效果:具有光谱宽度的影像光L0被第2衍射元件31按照每个波长而偏转并分散,然后,被第1衍射元件61会聚,并作为大致平行的光而入射到观察者的瞳孔。
(变形例2)
在变形例2中,示出了影像光为彩色影像的情况下的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又一方式。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使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仅对第1衍射元件61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第2衍射元件31的说明。
图8是示出变形例2的第1衍射元件61的剖视图。在变形例2中,第1衍射元件61由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610构成,具有干涉条纹611R、611G、611B重叠的结构。
与变形例1同样地,干涉条纹611R、611G、611B具有与影像光L0对应的间距以及倾斜度,并作为折射率等的差而记录于全息感光层。上述结构的干涉条纹611R、611G、611B能够通过使用参照光LrR、LrG、LrB以及物体光LsR、LsG、LsB对全息感光层同时进行干涉曝光而形成。
(作用/效果)
根据变形例2,除了变形例1以及实施方式1中的效果之外,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和效果。
即,第1衍射元件61具有与构成影像光L0的λR的光、λG的光、λB的光各自的波长对应的干涉条纹611R、611G、611B,由此,能够得到使构成影像光L0的λR的光、λG的光、λB的光偏转的作用,与变形例1同样地,能够显示彩色影像。
此外,具有光谱宽度的影像光L0被第2衍射元件31按照每个波长而偏转并分散,然后,被第1衍射元件61按照每个波长而会聚,并作为大致平行的光而入射到观察者的瞳孔。因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可得到能够显示抑制了分辨率下降的影像的效果。
在变形例2中,除了上述效果之外,由于具有干涉条纹611R、611G、611B重叠的结构,而无需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610层叠的结构,因此,能够基于比变形例1少的部件数量来显示彩色影像。
(变形例3)
在构成本发明的影像显示装置100时,有时根据显示性能、尺寸、设计等情况而追加或者削减反射镜、透镜等光学元件。在变形例3中,关于对实施方式1追加或者削减反射镜、透镜等光学元件的情况,示出了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配置的一个方式。
图9示出了实施方式1和变形例3中的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配置。另外,在图9中,为了对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的配置进行说明,省略结构部件而变形地示出。具体而言,省略左眼用影像光生成部56b、投射系统光学部41以及校正系统光学部21,在平面上记载了第1衍射元件61以及第2衍射元件31。这里,由中间图像生成透镜71进行在第1衍射元件61与第2衍射元件31之间产生的中间图像的生成,由反射镜M1以及反射镜M2进行校正系统光学部21内的反射。变形例3示出了相对于实施方式1而言,在第1衍射元件61与第2衍射元件31之间追加反射镜M2的配置。
这里,设当从第1衍射元件61的第1入射面615的法线方向入射了光时,衍射效率最高的方向为第1方向D1,从第2衍射元件31的第2入射面315的法线方向入射了光时,衍射效率最高的方向为第2方向D2。
在实施方式1中,将第1衍射元件61和第2衍射元件31配置为:第1方向D1相对于第1入射面615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为CW方向,并且第2方向D2相对于第2入射面315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也为CW方向。
在变形例3中,将第1衍射元件61和第2衍射元件31配置为:第1方向D1相对于第1入射面615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为CW方向,第2方向D2相对于第2入射面315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为CCW方向。
即,根据从第2衍射元件31到第1衍射元件61之间的光的反射次数与中间图像的生成次数之和为偶数还是奇数,第2衍射元件31以及第1衍射元件61的配置不同。
具体而言,在反射次数与中间图像的生成次数之和为偶数的情况下(实施方式1),将第2衍射元件31以及第1衍射元件61配置为:从包含第1入射面615的法线和第2入射面315的法线的假想面的法线方向(图9的俯视方向)观察,第1方向D1相对于第1入射面615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与第2方向D2相对于第2入射面315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为彼此相同的方向(CW方向)。
另一方面,在反射次数与中间图像的生成次数之和为奇数的情况下(变形例3),将第2衍射元件31以及第1衍射元件61配置为:从上述假想面的法线方向(图9的俯视方向)观察,上述第1方向D1的朝向与上述第2方向D2的朝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CW方向以及CCW方向)。
由此,具有光谱宽度的影像光L0被第2衍射元件31按照每个波长而偏转并分散,然后,被第1衍射元件61按照每个波长而会聚,并作为大致平行的光而入射到观察者的瞳孔。
在变形例3中,示出了在第1衍射元件61与第2衍射元件31之间追加反射镜M2的一个方式,但光学元件的追加或者削减不限于此。例如,能够列举进一步追加透镜、反射镜的情况以及削减反射镜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根据从第2衍射元件31到第1衍射元件61之间的光的反射次数与中间图像的生成次数之和为偶数还是奇数,第1方向D1相对于第1入射面615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与第2方向D2相对于第2入射面315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也与上述例子同样地构成即可。
(作用/效果)
如以上叙述的那样,根据变形例3,即使在根据显示性能、尺寸、设计等情况而追加或者削减反射镜、透镜等光学元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实施方式1中叙述的、抑制了由具有光谱宽度的影像光L0导致的分辨率下降的影像显示,因此,影像显示装置100的设计以及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Claims (8)

1.一种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影像光生成部,其生成并射出影像光;
投射系统光学部,其投射所述影像光;
校正系统光学部,其对所述影像光的像差进行校正;
第1衍射元件,其对入射到第1入射面的所述影像光进行偏转;以及
第2衍射元件,其对入射到第2入射面的所述影像光进行偏转,
沿着从所述影像光生成部射出的所述影像光的行进方向,依次配置有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所述第2衍射元件、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所述第1衍射元件,
经由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入射到所述第2入射面、并被所述第2衍射元件按照每个波长进行偏转而分散的所述影像光经由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入射到所述第1入射面,并被所述第1衍射元件偏转而会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入射面以及所述第2入射面是在所述影像光的入射方向上,中央部相对于周边部凹陷而弯曲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衍射元件以及所述第2衍射元件是反射型体积全息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衍射元件以及所述第2衍射元件设置有间距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干涉条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衍射元件是当从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方向入射光时,在第1方向上衍射效率最高的元件,
所述第2衍射元件是当从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方向入射光时,在第2方向上衍射效率最高的元件,
所述第1衍射元件以及所述第2衍射元件被配置为:
在从所述第2衍射元件到所述第1衍射元件之间的光的反射次数与中间图像的生成次数之和为偶数的情况下,从包含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和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的假想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所述第1方向相对于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对于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为彼此相同的方向,
在从所述第2衍射元件到所述第1衍射元件之间的光的反射次数与中间图像的生成次数之和为奇数的情况下,从包含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和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的假想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所述第1方向相对于所述第1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对于所述第2入射面的法线方向的朝向为彼此不同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光生成部由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光生成部由照明光源和液晶显示元件构成。
8.一种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投射系统光学部,其投射影像光;
校正系统光学部,其对所述影像光的像差进行校正;
第1衍射元件,其对入射到第1入射面的所述影像光进行偏转;以及
第2衍射元件,其对入射到第2入射面的所述影像光进行偏转,
沿着从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投射的所述影像光的行进方向,依次配置有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所述第2衍射元件、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所述第1衍射元件,
经由所述投射系统光学部入射到所述第2入射面、并被所述第2衍射元件按照每个波长进行偏转而分散的所述影像光经由所述校正系统光学部入射到所述第1入射面,并被所述第1衍射元件偏转而会聚。
CN201711134409.2A 2016-11-30 2017-11-16 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 Pending CN1081210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2194A JP6992251B2 (ja) 2016-11-30 2016-11-30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導光装置
JP2016-232194 2016-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1069A true CN108121069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193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34409.2A Pending CN108121069A (zh) 2016-11-30 2017-11-16 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6021B2 (zh)
JP (1) JP6992251B2 (zh)
CN (1) CN108121069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3516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1142249A (zh) * 2018-11-01 2020-05-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1736345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1736342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光学元件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12313557A (zh) * 2018-06-25 2021-02-02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移动体用影像投影系统、影像投影装置、影像显示光衍射用光学元件、头盔及影像投影方法
CN112444990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2444987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光学系统的调整方法
CN112882231A (zh) * 2019-11-29 2021-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WO2021109957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795776A (zh) * 2019-05-09 2021-12-1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光元件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2926B (zh) 2018-01-26 2022-04-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7091674B2 (ja) 2018-01-26 2022-06-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導光装置
US20210215939A1 (en) * 2018-06-08 2021-07-15 Sony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7223248B2 (ja) 2018-11-01 2023-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7259462B2 (ja) * 2019-03-25 2023-04-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21033173A (ja) * 2019-08-28 2021-03-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2021086073A (ja) 2019-11-29 2021-06-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7380268B2 (ja) * 2020-01-31 2023-1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220010359A (ko) * 2020-07-17 2022-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증강 현실 표시 장치
KR102508931B1 (ko) 2020-07-23 2023-03-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홀로그래픽 hud
CN112180603B (zh) * 2020-09-30 2023-05-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智能眼镜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6135A1 (en) * 2001-04-13 2003-05-08 Tetsuhide Takeyama Observation optical system
CN1629003A (zh) * 2003-12-19 2005-06-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集成控制系统
CN1940610A (zh) * 2005-09-29 2007-04-04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器件与图像显示设备
CN101655605A (zh) * 2008-08-21 2010-02-24 索尼株式会社 头部安装型显示器
CN102472895A (zh) * 2010-04-20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2928981A (zh) * 2012-11-14 2013-02-13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全息光波导头盔显示器光学系统
KR101361096B1 (ko) * 2012-12-10 2014-02-12 (주)그린광학 투과형 헤드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광학시스템
CN104090372A (zh) * 2014-07-11 2014-10-08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波导式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系统
CN104280885A (zh) * 2014-09-27 2015-01-14 郑敏 大出瞳全息波导眼镜系统
CN104520751A (zh) * 2012-08-02 2015-04-15 卡尔蔡司股份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903774A (zh) * 2013-01-02 2015-09-09 谷歌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光组合器
CN105467586A (zh) * 2014-09-30 2016-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549150A (zh) * 2016-03-04 2016-05-04 东南大学 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
CN105572873A (zh) * 2014-10-29 2016-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像显示装置
CN105676454A (zh) * 2014-12-08 2016-06-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929535A (zh) * 2015-02-27 2016-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7118A (ja) * 1989-09-20 1991-05-07 Fujitsu Ltd 表示装置
JP2002529790A (ja) * 1998-11-12 2002-09-10 デジレン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映像を見るための頭部搭載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DE10316533A1 (de) * 2003-04-10 2004-11-04 Carl Zeiss Hybride HMD-Vorrichtung
JP4320713B2 (ja) 2003-05-06 2009-08-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DE102007021036A1 (de) * 2007-05-04 2008-11-06 Carl Zeiss Ag Anzeigevorrichtung und Anzeigeverfahren zur binokularen Darstellung eines mehrfarbigen Bildes
JP2010032997A (ja) 2008-06-30 2010-02-12 Hoya Corp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6111635B2 (ja) * 2012-02-24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JP6417589B2 (ja) * 2014-10-29 2018-1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電気光学装置、装着型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696236B2 (ja) * 2016-03-14 2020-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導光装置
JP6958178B2 (ja) * 2017-09-27 2021-11-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6135A1 (en) * 2001-04-13 2003-05-08 Tetsuhide Takeyama Observation optical system
CN1629003A (zh) * 2003-12-19 2005-06-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集成控制系统
CN1940610A (zh) * 2005-09-29 2007-04-04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器件与图像显示设备
CN101655605A (zh) * 2008-08-21 2010-02-24 索尼株式会社 头部安装型显示器
CN102472895A (zh) * 2010-04-20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4520751A (zh) * 2012-08-02 2015-04-15 卡尔蔡司股份公司 显示装置
CN102928981A (zh) * 2012-11-14 2013-02-13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全息光波导头盔显示器光学系统
KR101361096B1 (ko) * 2012-12-10 2014-02-12 (주)그린광학 투과형 헤드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광학시스템
CN104903774A (zh) * 2013-01-02 2015-09-09 谷歌公司 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光组合器
CN104090372A (zh) * 2014-07-11 2014-10-08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波导式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系统
CN104280885A (zh) * 2014-09-27 2015-01-14 郑敏 大出瞳全息波导眼镜系统
CN105467586A (zh) * 2014-09-30 2016-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572873A (zh) * 2014-10-29 2016-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像显示装置
CN105676454A (zh) * 2014-12-08 2016-06-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929535A (zh) * 2015-02-27 2016-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549150A (zh) * 2016-03-04 2016-05-04 东南大学 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奥拉沃•索格尔德: "《光子微系统》", 30 June 201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韩军等: "《工程光学(第二版)》", 29 February 2016, 国防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3557B (zh) * 2018-06-25 2024-05-10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移动体用影像投影系统、影像投影装置、影像显示光衍射用光学元件、头盔及影像投影方法
CN112313557A (zh) * 2018-06-25 2021-02-02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移动体用影像投影系统、影像投影装置、影像显示光衍射用光学元件、头盔及影像投影方法
CN111123516B (zh) * 2018-10-31 2022-03-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1123516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1142249A (zh) * 2018-11-01 2020-05-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1142249B (zh) * 2018-11-01 2022-06-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1736345B (zh) * 2019-03-25 2022-10-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1736342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光学元件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US11656465B2 (en) 2019-03-25 2023-05-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
CN111736345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3795776A (zh) * 2019-05-09 2021-12-1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光元件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3795776B (zh) * 2019-05-09 2023-11-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光元件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2444987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光学系统的调整方法
CN112444990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2882231A (zh) * 2019-11-29 2021-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12882231B (zh) * 2019-11-29 2024-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WO2021109957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66021B2 (en) 2020-02-18
US20180151194A1 (en) 2018-05-31
JP2018087949A (ja) 2018-06-07
JP6992251B2 (ja)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1069A (zh) 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导光装置
US10394030B2 (en) System for waveguide projector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US1186790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near-eye display of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s
US10935807B2 (en) Display device
US6283597B1 (en) Method and facility for light-beam projection of images on a screen
US10209519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a collimated light beam
CN109597201A (zh) 用于眼睛跟踪系统中的光重定向的菲涅耳组件
CN211698430U (zh) 基于Micro LED的AR显示装置
CN104570353A (zh) 利用全息波导进行彩色目视显示的方法、光学系统及穿戴设备
US20200142193A1 (en) Projection Device for a Head-Mounted Display, Head-Mounted Display,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ymmetry of a Light Beam and/or Reducing the Diameter of the Light Beam
CN109557668A (zh) 显示装置
JP2004045496A (ja) 2次元光走査装置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US11442353B2 (en) Virtual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JP2020071417A (ja) 表示装置
JP2020071416A (ja) 表示装置
US11415804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063752A1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guiding device
JP7293993B2 (ja) 表示装置
KR20190033213A (ko) 도트사이트 장치
JP2021039344A (ja) 表示装置
US20240118546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137415A1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276476A1 (en) Optical uni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22013741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optical unit
JP2002296536A (ja) 映像表示装置の照明光学系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