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9815B - 线束固定构造 - Google Patents

线束固定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9815B
CN108099815B CN201711179942.0A CN201711179942A CN108099815B CN 108099815 B CN108099815 B CN 108099815B CN 201711179942 A CN201711179942 A CN 201711179942A CN 108099815 B CN108099815 B CN 108099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wire harness
fixing structure
harness fix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99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9815A (zh
Inventor
川原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099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9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9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9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56Ladders or othe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65Shape of casings for other machine parts and purposes, e.g. utilisation purposes, safety
    • F02F7/0068Adaptations for other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87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with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6Joints for connecting lengths of protective tubing or channels, to each other or to casings, e.g. to distribution boxes; Ensur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in the joint
    • H02G3/0608Joints for connecting non cylindrical conduits, e.g.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线束从安装固定于安装对象的导管状的保持部件的开口部向外部飞出的线束固定构造。线束固定构造(20)具备:保持部件(78),其保持线束(76)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形成为在一侧面设置有开口部(82)的导管状;以及安装件(80),其将保持部件(78)安装固定于壳体(40)。使用了安装件(80)的将保持部件(78)向壳体(40)的安装固定以开口部(82)朝向壳体(40)的外表面的方式进行。

Description

线束固定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线束的线束固定构造。
本申请主张于2016年11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29213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其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固定线束的线束固定构造(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217226号公报)。该固定构造具备外装保护部件、锚定部与安装孔。外装保护部件在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为覆盖线束整体的大小以及形状。外装保护部件以剖面形状成为一端面开放的形状的方式形成为导管状,并且能够保持线束。外装保护部件具有底壁部、从底壁部的两端延伸的相互对置的2个侧壁部以及与底壁部对置的开口部。
锚定部沿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在外装保护部件配置于多个位置。锚定部在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于外装保护部件的2个侧壁部中的1个。锚定部被插入设置于安装对象的孔而被卡止。外装保护部件在2个侧壁部中的1个与安装对象接触的状态下经由锚定部安装固定于该安装对象。
然而,若外装保护部件在2个侧壁部中的1个与安装对象接触的状态下安装于该安装对象,则该外装保护部件的开口部未朝向安装对象的安装面,朝向相对于该安装面的法线正交的方向。因此,在该固定构造中存在如下担忧:在外装保护部件所保持的线束挠曲时,容易从该外装保护部件的开口部向外部飞出,该线束不必要地膨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线束从安装固定于安装对象的导管状的保持部件的开口部向外部飞出的线束固定构造。
本发明的1个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保持部件,其保持线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形成为在一侧面设置有开口部的导管状;以及安装件,其将上述保持部件安装固定于安装对象。使用了上述安装件的将上述保持部件向上述安装对象的安装固定以上述开口部朝向上述安装对象的外表面的方式进行。
根据该结构,由于线束被导管状的保持部件以及安装对象的外表面围起,所以能够限制线束的路径,能够将该线束收容于保持部件内,而不会使线束产生较大挠曲地膨胀。因此,能够防止线束从导管状的保持部件的开口部向保持部件的外部飞出。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其中,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的侧视图。
图4是从开口部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与开口部相反一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从开口部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时的侧视图。
图8是从长度方向外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时的侧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保持部件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中的各部分的配置位置关系的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1个变形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的图。
图1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1个变形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在多个相互连结的基础上使用的连结形状的立体图。
图14是从长度方向观察图13所示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1个变形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1个变形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具备的保持部件的形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线束固定构造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20的装置22的整体结构图。装置22是通过电动马达带来的辅助扭矩能够辅助转向操纵扭矩的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装置22具备方向盘24、转向操纵轴26、转向轴28、滚珠丝杠机构30、转向操纵辅助装置32与轴承部34。装置22是通过使转向轴28沿该转向轴28的轴向A移动而使与该转向轴28的两端分别连结的转向轮38转向的装置。
方向盘24配设于车室内,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方向盘24通过车辆驾驶员的旋转操作而旋转。在方向盘24连结转向操纵轴26的一端。转向操纵轴26被固定于车体的壳体40保持为能够旋转。转向操纵轴26随着方向盘24的旋转而旋转。
在转向操纵轴26的另一端形成有构成齿轮齿条机构的小齿轮42。另外,在转向轴28形成有齿条44,该齿条44与上述小齿轮42一起构成齿轮齿条机构。齿条44设置于偏向转向轴28的任一端的位置。转向操纵轴26的小齿轮42与转向轴28的齿条44相互啮合。转向操纵轴26将通过车辆驾驶员的旋转操作施加于方向盘24的扭矩向转向轴28传递。转向轴28在车宽方向延伸。转向轴28随着转向操纵轴26的旋转在其轴向A移动,即在车宽方向移动。
在转向轴28的两端,横拉杆52经由球接头50被连结为能够摆动。在横拉杆52经由转向节臂54连结有转向轮38。通过转向轴28的向轴向A的移动,转向轮38被转向。通过该转向轮38的转向,车辆被向左右转向。
滚珠丝杠机构30具备滚珠丝杠部58与滚珠丝杠螺母(未图示)。滚珠丝杠部58是在转向轴28的外周面螺旋状卷绕多圈地形成的外周槽。
转向轴28能够向轴向A移动地插通于壳体40并被保持于该壳体40。壳体40形成为筒状。壳体40具有小径部60与大径部62。小径部60具有比转向轴28的外径稍微大的内径。在小径部60连结有供转向操纵轴26插通的转向操纵轴插通部64。大径部62具有比小径部60的内径大的内径。在大径部62收容有滚珠丝杠机构30,并且收容有后述驱动力传递机构。
转向操纵辅助装置32主要配置于滚珠丝杠机构30的径向。转向操纵辅助装置32具有扭矩传感器66、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称为ECU)68、电动马达70以及驱动力传递机构72。扭矩传感器66配设于转向操纵轴26。ECU68以及电动马达70收容于在壳体40的大径部62附近被固定的外壳74。ECU68与电动马达70在外壳74内邻接地配设。电动马达70以其输出轴相对于转向轴28的轴向A平行的方式配置。扭矩传感器66经由缠绕有电源线以及信号线的线束76与ECU68电连接。扭矩传感器66的输出信号被供给至ECU68。
ECU68基于从扭矩传感器66输入的信号对施加于方向盘24的扭矩进行检测。并且,ECU68基于检测扭矩设定电动马达70带来的辅助扭矩对电动马达70的输出进行控制。电动马达70根据来自ECU68的指令产生辅助扭矩。通过电动马达70产生的辅助扭矩被传递至驱动力传递机构72。
驱动力传递机构72具有输入侧与电动马达70的输出轴连接并且输出侧与滚珠丝杠螺母的外周侧连接的构造。若从电动马达70向驱动力传递机构72传递辅助扭矩,则滚珠丝杠机构30的滚珠丝杠螺母被驱动旋转,从而转向轴28经由多个滚珠在轴向A被移动。
在上述装置22中,若方向盘24被操作,则转向操纵扭矩被传递至转向操纵轴26,经由具备小齿轮42与齿条44的齿轮齿条机构,使转向轴28在轴向移动。另外,被传递至转向操纵轴26的转向操纵扭矩通过使用扭矩传感器66而被ECU68检测出。ECU68基于转向操纵扭矩以及电动马达70的旋转位置等进行电动马达70的输出控制。电动马达70根据来自ECU68的指令产生辅助扭矩。该辅助扭矩经由滚珠丝杠机构30被变换为使转向轴28在轴向移动的驱动力。
若转向轴28在轴向被移动,则经由球接头50、横拉杆52以及转向节臂54变更转向轮38的方向。因此,根据该装置22,能够将对应于向转向操纵轴26的转向操纵扭矩的电动马达70带来的辅助扭矩施加于转向轴28的轴向移动,因此能够减少驾驶员操作方向盘24时的转向操纵力。
针对线束固定构造20,不仅参照图1,而且参照图2~图11进行说明。线束固定构造20是将保持部件安装固定于装置22的安装对象的构造,其中,上述保持部件保持将装置22中的扭矩传感器66与ECU68电连接的线束76。供线束76安装固定的安装对象位于壳体40的转向操纵轴插通部64与供收容ECU68的外壳74固定的大径部62附近之间,其中,上述转向操纵轴插通部64供配设扭矩传感器66的转向操纵轴26插通。线束76主要沿壳体40的长度方向部分布线,该长度方向部分覆盖在轴向A延伸的转向轴28。即,线束76沿将转向操纵轴插通部64与大径部62相连的筒状的小径部60布线。
线束固定构造20具备:保持部件78,其保持将扭矩传感器66与ECU68电连接的线束76;以及安装件80,其将该保持部件78安装固定于壳体40的小径部60。
保持部件78具有直线状延伸从而覆盖线束76的长度方向整体中的一部分(具体而言,转向操纵轴插通部64侧与大径部62侧之间的部位)外周面的大小以及形状。保持部件78由容易成型的树脂等构成。保持部件78以沿壳体40的小径部60的表面向转向轴28的轴向A延伸的方式配置。保持部件78具有通过遍及长度方向覆盖线束76的一部分从而防止该线束76产生较大挠曲地膨胀的功能。
保持部件78形成为剖面中的一边被切口的剖面U字状,并且形成为在一侧面设置有开口部82的导管状。开口部82遍及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全域设置于相同侧面。保持部件78的4个侧面具备开口部82、与该开口部82对置的底部84以及从底部84的两端分别延伸的侧壁部86。此外,保持部件78也可以构成为与开口部82对置的底部84成为完全没有缝隙的壁面,另外,若在能够确保将线束76保持于该保持部件78内的强度的范围,则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构成为该底部84成为缝隙散布的面。
安装件80具备与保持部件78一体成型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以及与壳体40的小径部60一体成型的壳体侧安装件90。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在保持部件78设置于1个位置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在一方的侧壁部86设置于两个位置,例如分别设置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两端。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是从侧壁部86向该侧壁部86的法线方向延伸的筒状或者柱状的突出部,例如形成为箭头形、楔形。
在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外周面,爪部92设置于多个位置。爪部92例如分别设置于隔着轴中心对置的两个位置。各爪部92形成为在常态下从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主体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各爪部92能够相对于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主体向径向内侧挠曲。各爪部92例如与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主体的前端侧连接并且延伸以使至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根侧向径向外侧突出。爪部92是为了将保持部件78定位固定于壳体40而需要的突起。
突起部94分别在保持部件78的隔着开口部82的2个侧壁部86设置于1个位置以上。突起部94在2个侧壁部86每个空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各保持部件78的突起部94例如在4个位置各设置1个,具体而言,分别设置于该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并且在长度方向中央部隔着中央位置在对称位置设置于2个位置。突起部94设置于侧壁部86的开口部82侧的前端内侧,并且向关闭该开口部82的方向(即,缩窄该开口部82的开口宽度的方向)突出。
突起部94形成为如下形状:在车辆制造时等,容易将线束76插入保持部件78内,而在该插入后,使该线束76难以向保持部件78外飞出。突起部94形成于能够相对于保持部件78的侧壁部86主体向外侧挠曲的板状的挠曲部96。挠曲部96具有在车辆制造时等容易将线束76插入保持部件78内的功能。
壳体侧安装件90是从筒状的壳体40的小径部60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板状的凸缘部。壳体侧安装件90在壳体40被配置形成为其凸缘面水平地扩展。壳体侧安装件90设置有与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数量对应的数量,并且设置于与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在壳体侧安装件90的凸缘面设置有安装贯通孔98。安装贯通孔98是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能够插通的孔并且具有如下直径,该直径与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主体的外径相同或者比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主体的外径稍微大,另一方面,该直径比包裹该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多个爪部92的顶点的圆筒面的直径小。
保持部件78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从壳体40的壳体侧安装件90的下方插通于该壳体侧安装件90的安装贯通孔98。在进行了该插通的状态下,若该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爪部92钩挂于环绕安装贯通孔98的壳体侧安装件90,则该保持部件78与壳体侧安装件90的下侧邻接并且相对于壳体40被安装固定。使用了该安装件80的将保持部件78向壳体40的安装固定以保持部件78的开口部82朝向壳体40的表面即朝向壳体40的外表面的方式进行。
在该安装固定中,保持部件78以其2个侧壁部86的开口部82侧的前端分别与壳体40的外表面接近且该开口部82与壳体40的外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另外,在该配置中,侧壁部86的开口部82侧的前端与壳体40的外表面未紧贴,在之间形成缝隙。该缝隙沿转向轴28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遍及该长度方向具有大致均匀的大小。
在保持部件78向壳体40安装固定后,在可靠地防止保持于该保持部件78的线束76向该保持部件78外飞出的基础上,优选上述缝隙(更具体而言,未设置有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侧壁部86侧的上述缝隙)的大小(即,该侧壁部86的开口部82侧的前端与壳体40的外表面的距离)D比线束76的外径OD小。
但由于线束76具有柔软性而能够挠曲,所以考虑线束76的保持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范围的挠曲量,上述缝隙的大小D也可以比线束76的外径OD大。这是因为即便上述缝隙的大小D比线束76的外径OD大,如图11所示,若线束76挠曲,线束76的保持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范围内的任意部位与保持部件78的侧壁部86的内壁抵接,也会避免线束76向保持部件78外飞出的情况。
因此,具体而言,上述缝隙的大小D设定为小于将线束76的外径OD、和在线束76的保持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范围产生的挠曲量T相加得到的相加值。此外,上述挠曲量T也可以基于线束76的收容保持于保持部件78的部分的长度方向长度、线束76的柔软度(即刚性度、挠度)等确定。线束76在保持于保持部件78之后,通过该保持部件78安装固定于壳体40而沿装置22的壳体40被布线。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构造20中,将对在一侧面设置有开口部82且形成为导管状的保持线束76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78,以其开口部82朝向壳体40的外表面的方式配置,从而将线束76安装固定于壳体40。更具体而言,通过将在保持部件78的侧壁部86突出设置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插通于在壳体40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壳体侧安装件90的安装贯通孔98,将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爪部92钩挂于该壳体侧安装件90的凸缘面,将保持部件78以其开口部82朝向壳体40的外表面的方式安装固定。
根据线束固定构造20,由于线束76的前后左右被保持部件78的底部84以及侧壁部86和壳体40的外表面围起,所以能够将该线束76收容于保持部件78内而不会使其挠曲较大地膨胀,从而能够限制该线束76的路径。因此,能够防止线束76从形成为导管状的保持部件78的开口部82向保持部件78的外部飞出。
另外,虽然在保持部件78的侧壁部86的前端与壳体4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缝隙,但该缝隙的大小D小于将线束76的外径OD和线束76的被保持部件78保持的长度方向范围的挠曲量T相加得到的相加值。在该构造中,线束76在保持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范围挠曲时,其长度方向范围内的任意部位能够与保持部件78的侧壁部86的内壁抵接,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线束76向保持部件78外飞出。
保持部件78是能够将线束76覆盖长度方向的一定程度长度地、向壳体40的长度方向、转向轴28的轴向A延伸的导管状部件。因此,能够相对于壳体40可靠并且稳定地安装线束76,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线束76与位于装置22的周边的车辆部件、地面等发生干扰。
另外,也可以在将导管状延伸的保持部件78安装固定于壳体40的基础上,将与该保持部件78一体成型的筒状或者柱状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插通于与壳体40的小径部60一体成型的壳体侧安装件90的安装贯通孔98,并且将该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的爪部92钩挂于环绕该安装贯通孔98的壳体侧安装件90。因此,与在多个位置使用带型的扣片将在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束76安装固定于壳体40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并且在将线束76、保持部件78安装固定于壳体40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组装性的简化。
在线束固定构造20中,保持部件78具有设置于开口部82侧的前端内侧并且向关闭开口部82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94。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突起部94使保持于保持部件78的线束76难以向保持部件78外飞出。
在线束固定构造20中,突起部94可以至少分别设置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另外也可以至少设置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与线束76在保持部件78内的挠曲配合地使用配置有突起部94的保持部件78来保持线束76,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该线束76向保持部件78外飞出。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线束固定构造20具备保持线束76的保持部件78以及将该保持部件78安装固定于壳体40的安装件80,安装件80由从保持部件78的侧壁部86筒状或柱状突出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和具有从壳体40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面的壳体侧安装件90构成,该筒状或者柱状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插通于在壳体侧安装件90的凸缘面挖出的安装贯通孔98。在该固定构造20中,在将保持部件78配置于与壳体侧安装件90的凸缘面对置一侧的基础上,使该保持部件78相对于壳体侧安装件90在该凸缘面的法线方向移动,以使保持部件侧安装件88插通于安装贯通孔98,由此能够实现保持部件78向壳体40的组装。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2所示,也可以为,线束固定构造20的安装件80由从保持部件78的侧壁部86突出的剖面L字状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100和从壳体40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筒状的壳体侧安装件102构成,并且在剖面L字状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100的筒状或者柱状的前端部的外周面设置爪部104,在筒状的壳体侧安装件102设置凸台孔106。该凸台孔106具有与保持部件侧安装件100的筒状或者柱状的前端部的外径吻合的直径。另外,在凸台孔106设置有爪部104嵌合的扩径部。
在该第一变形方式的固定构造20中,在将保持部件78配置于壳体侧安装件102的径向外侧的基础上,使该保持部件78相对于壳体侧安装件102向径向内侧移动,以使保持部件侧安装件100的筒状或者柱状的前端部被插入壳体侧安装件102的凸台孔106,由此能够实现保持部件78向壳体40的组装。
接下来,对第二变形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线束76通过单一的保持部件78被保持。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线束76也可以通过2个以上的保持部件78被保持。在该情况下,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各保持部件78具有用于与其他保持部件78连结的连结部200即可。
在该第二变形方式中,连结部200设置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端部。连结部200包含设置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一端面的凸部202、以及设置于保持部件78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面的凹部204。凸部202与凹部204相互吻合从而形成为凸部202与凹部204嵌合的形状。凸部202以及凹部204也可以分别在长度方向端面设置多个。在该情况下,优选长度方向一端面中的多个凸部202的配置以及长度方向另一端面中的多个凹部204的配置分别设定为,即便改变相位(即,以轴向A为中心轴的旋转方向的配置角度,例如90°、180°、270°)地配置也能够连接两保持部件78彼此。根据该第二变形方式,能够改变相位地连结保持部件78彼此。
接下来,对第三变形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8是直线状延伸的导管状部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保持部件也可以是曲线状延伸的导管状部件。例如,曲线状延伸的保持部件也可以是如图15所示那样形成为1/4圆弧状的部分圆弧形的保持部件300、如图16所示那样形成为S字状的S字形的保持部件302。根据该第三变形方式,能够提高线束76的布线的自由度,并且能够使保持该线束76的保持部件300、302沿筒状的壳体40的外表面延伸。
该第三变形方式中的保持部件300、302也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二变形方式中的用于连结保持部件78彼此的连结部200相同的连结部。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经由连结部连结部分圆弧形的保持部件300彼此或者S字形的保持部件302彼此,所以能够更加提高线束76的布线的自由度,并且能够使保持该线束76的保持部件300、302沿筒状的壳体40的外表面适当地延伸。
另外,并不限定于形状相同的相同种类的保持部件78、300、302彼此经由连结部连结,形状不同的不同种类的保持部件78、300、302彼此也可以经由连结部连结。即,也可以对应于线束76的所希望的布线位置,将形成为直线状的直形的保持部件78、部分圆弧形的保持部件300与S字形的保持部件302的任意组合两种以上进行连结。即,也可以组合多个不同种类的保持部件78、300、302而构成线束固定构造20。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线束76的布线的自由度的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使保持该线束76的保持部件78、300、302沿筒状的壳体40的外表面延伸,从而能够对应于线束76的各种路径限制。
此外,在部分圆弧形的保持部件300中,优选用于安装固定于壳体40的筒状或柱状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310分别设置于内表面侧侧壁部312a以及外表面侧侧壁部312b双方,这是基于对应于将保持部件300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维持为一方并且能够上下反转地配置保持部件300。在该情况下,优选保持部件侧安装件310在其侧壁部312a、312b的1/4圆弧中央部(即,长度方向中央部)仅设置于1个位置,这是基于能够通过该简易构造将保持部件300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维持为一方并且能够上下反转地配置保持部件300。但是,保持部件侧安装件310也可以设置于保持部件300的长度方向端部。
另外,优选S字形的保持部件302设置为两种形状,即,形成为从开口部侧观察从左上侧向右下侧延伸的形状;以及形成为从开口部侧观察从左下侧向右上侧延伸的形状,这是基于对应于线束76的各种路径限制。在该情况下,用于安装固定于壳体40的筒状或柱状的保持部件侧安装件320按照两种保持部件302的每种,设置于2个侧壁部322a、322b中的任一方即可。另外,优选保持部件侧安装件320在其侧壁部322a、322b的S字中央部(即,长度方向中央部)仅设置于1个位置,这是基于通过该简易构造确保保持部件302向壳体40的安装固定。但是,保持部件侧安装件320也可以设置于保持部件302的长度方向端部。
对其他变形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8的突起部94沿长度方向空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保持部件78的突起部94本身也可以沿长度方向延伸。
并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线束固定构造20设置于作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装置22。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线束固定构造20应用于除该装置22以外的装置。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实施各种变更。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固定构造,包括:
保持部件,其保持线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形成为在一侧面设置有开口部的导管状;以及
安装件,其将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固定于安装对象,其中,
使用了所述安装件的将所述保持部件向所述安装对象的安装固定以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安装对象的外表面的方式进行,
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开口部侧的前端与所述安装对象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将所述线束的外径和所述线束的被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长度方向范围的挠曲量相加得到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所述开口部侧的前端内侧并且向关闭该开口部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所述突起部至少分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所述突起部至少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设置于长度方向端部、用于与其他所述保持部件连结的连结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相同种类或者不同种类的所述保持部件彼此经由所述连结部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所述连结部能够改变相位地连接相同种类或者不同种类的所述保持部件彼此。
8.根据权利要求1、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组合多个不同种类的所述保持部件而构成所述线束固定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所述不同种类的所述保持部件为形成为直线状的直形、形成为圆弧状的部分圆弧形以及形成为S字状的S字形中的任意两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3、4、6、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构造,其中,
所述安装对象是将转向装置中的转向轴收容为能够在轴向移动的筒状壳体,
所述安装件将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固定于作为所述安装对象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CN201711179942.0A 2016-11-25 2017-11-23 线束固定构造 Active CN1080998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9213A JP6862634B2 (ja) 2016-11-25 2016-11-25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JP2016-229213 2016-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9815A CN108099815A (zh) 2018-06-01
CN108099815B true CN108099815B (zh) 2023-07-14

Family

ID=6045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79942.0A Active CN108099815B (zh) 2016-11-25 2017-11-23 线束固定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0985B2 (zh)
EP (1) EP3326866B1 (zh)
JP (1) JP6862634B2 (zh)
CN (1) CN1080998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22180A (ja) * 2022-08-05 2024-02-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FR3142524A1 (fr) * 2022-11-28 2024-05-31 Renault S.A.S Agrafe de fixation de câble pour paroi habillé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53569U (en) * 1997-10-14 2001-09-01 Nifco Inc Bar-like member holder
JP2014052028A (ja) * 2012-09-06 2014-03-20 Nifco Inc 配設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015776U (de) 1970-04-27 1970-11-26 Niedax Gmbh Registerschienenelement.
JPS6284558U (zh) * 1985-11-19 1987-05-29
JPH0453135Y2 (zh) * 1987-03-06 1992-12-14
JPS647979U (zh) * 1987-07-03 1989-01-17
US5271585A (en) * 1990-10-01 1993-12-21 Zetena Jr Maurice F Modular fiber optics raceway permitting flexible installation
JP2964445B2 (ja) 1994-11-08 1999-10-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JPH09243861A (ja) * 1996-03-12 1997-09-19 Yazaki Corp 光伝導部材用連結具および構造体に対する接続構造
EP0998000A3 (en) 1998-10-23 2000-12-06 Lear Corporation Modular wire harness protector
EP1363375B1 (en) * 2002-05-14 2010-11-17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protector
DE10313411B3 (de) * 2003-03-25 2004-08-26 Newfrey Llc, Newark Halter, insbesondere für Rohre, Kabel oder dergleichen
JP2007242283A (ja) * 2006-03-06 2007-09-20 Jtekt Corp コネクタ取付装置
JP4470932B2 (ja) * 2006-09-28 2010-06-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
JP2012217226A (ja) 2011-03-31 2012-11-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具
JP2012235575A (ja) * 2011-04-28 2012-11-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プロテクタ
JP5943668B2 (ja) * 2012-03-23 2016-07-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一体型組付用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保護部材の製造方法
US9303792B2 (en) * 2012-07-23 2016-04-05 Tracy M Heims Pipe block support
JP6131913B2 (ja) * 2013-07-29 2017-05-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固定装置およびハーネスモジュール
EP2879252B1 (en) * 2013-11-28 2016-02-03 AIRBUS HELICOPTERS DEUTSCHLAND GmbH Raceway for fastening, guiding and/or protecting electric cable means
JP6134681B2 (ja) * 2014-03-24 2017-05-2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JP6368176B2 (ja) * 2014-07-04 2018-08-01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保持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53569U (en) * 1997-10-14 2001-09-01 Nifco Inc Bar-like member holder
JP2014052028A (ja) * 2012-09-06 2014-03-20 Nifco Inc 配設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26866B1 (en) 2020-01-01
EP3326866A1 (en) 2018-05-30
US20180152011A1 (en) 2018-05-31
JP6862634B2 (ja) 2021-04-21
CN108099815A (zh) 2018-06-01
JP2018085895A (ja) 2018-05-31
US10490985B2 (en)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02232B1 (en) Electric telescopic steering apparatus
CN108099815B (zh) 线束固定构造
US20170097071A1 (en)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threaded rod and spindle nut
CN108706045B (zh) 电动转向装置的减速器
US10935126B2 (en) Shift device
US20080277178A1 (en)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with centrally located stationary support member
JP2007242283A (ja) コネクタ取付装置
US20120097473A1 (en) Motor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CN110775144A (zh) 转向柱组件
JP2013545665A (ja) ワイパ装置
JP5207032B2 (ja) 電動機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0211541A (ja) 車両用操舵制御装置
US8777265B2 (en) Steer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CN108263342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和组装过程
KR101261094B1 (ko) 전동식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의 감속기
US7780176B2 (en) Center take-off rack-and-pinion steering apparatus
JP5217173B2 (ja) 車両の操舵装置
JP2007300739A (ja) モータハーネス固定部材、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電動位置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21127037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5003006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450621A (zh) 用于控制机动车促动器的控制踏板
EP3323678A1 (en) Vehicle visual confirmation device
WO2020170816A1 (ja) 取付ベース、取付ユニット、操作装置、及び移動体
JP2020075638A (ja) 操舵装置
KR101204204B1 (ko) 전동식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의 감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JTEKT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JTEKT Corp.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