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0515A - 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及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及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60515A CN108060515A CN201711108365.6A CN201711108365A CN108060515A CN 108060515 A CN108060515 A CN 108060515A CN 201711108365 A CN201711108365 A CN 201711108365A CN 108060515 A CN108060515 A CN 1080605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ffline
- spool
- sewing machine
- winding
- outer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9/00—Applications of bobbin-winding or -changing devices; Indicating or control devi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 D05B59/02—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indicating the length of thread still on the bobb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更准确地对线轴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检测。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50)具有:卷线轴(53),其对线轴(B)进行保持;以及驱动机构,其对卷线轴(53)赋予旋转力,在该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50)中,具有:计时部,其对针对线轴(B)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进行计时;以及下线卷绕量取得部,其根据由计时部计时得到的针对线轴(B)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线轴的下线卷绕量。根据该下线卷绕量取得部,基于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下线卷绕量,因此不会受到下线的类别、粗细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取得在线轴卷绕的下线卷绕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及缝纫机。
背景技术
当前,搭载于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具有:驱动车轮,其外周与在缝纫机的上轴装备的驱动带轮抵接;卷线轴,其与驱动车轮一体地进行旋转;转动腕,其将卷线轴可旋转地支撑;卷线杆,其与在卷线轴设置的线轴上卷绕的下线外接;凸轮部件,其与卷线杆在同轴上进行转动动作;以及凸轮从动体,其具有与凸轮部件的凸起嵌合的凹部,与转动腕一体地连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在上述下线卷绕装置中,如果针对在卷线轴设置的线轴,从缝纫机的上轴经由驱动带轮及驱动车轮而传递扭矩,进行下线的卷绕,则与其卷绕量相对应地卷线杆逐渐地转动,如果达到规定量,则凸轮部件的凸起与凸轮从动体的凹部嵌合,凸轮从动体和转动腕转动,驱动车轮从驱动带轮分离,使得卷线结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38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下线卷绕装置中,仅是将在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均一化。
因此,由于在线轴卷绕的下线卷绕量随着下线的类别、粗细而变动,所以无法准确地掌握线轴的下线卷绕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掌握线轴的下线卷绕量,具有下面的(1)~(4)的任意的特征。
(1)
一种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其具有:
卷线轴,其对线轴进行保持;以及
驱动机构,其对所述卷线轴赋予旋转力,
该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
计时部,其对针对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进行计时;以及
下线卷绕量取得部,其根据由所述计时部计时得到的针对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量。
(2)
在上述(1)记载的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有下线外径检测部,该下线外径检测部对在由所述卷线轴保持的所述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达到限定的大小进行检测,
所述下线卷绕量取得部根据直至通过所述下线外径检测部检测出下线的外径达到所述限定的大小为止的、针对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量。
(3)
上述(1)记载的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
还具有下线外径检测部,该下线外径检测部对在所述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进行检测,
所述下线卷绕量取得部根据由所述下线外径检测部检测出的在所述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和针对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量。
(4)
具有上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还具有下线剩余量取得部,该下线剩余量取得部根据由所述下线卷绕量取得部求出的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量和所设定的缝制间距,求出所述线轴的下线的剩余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计时部对针对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进行计时,通过下线卷绕量取得部根据针对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线轴的下线卷绕量,因此,无论下线的类别、粗细等如何,都能够准确地对线轴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检测。
另外,无需基于在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和下线的类别、粗细由缝制作业者对线轴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推定,并将该推定值输入至缝纫机,能够减少缝制作业者的作业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斜视图。
图2是下线卷绕装置的斜视图。
图3(A)是下线卷绕的非执行状态的下线卷绕装置的仰视图,图3(B)是下线卷绕的执行状态的下线卷绕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表示在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及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和下线卷绕量的关系的表格的说明图。
图6是下线外径检测部的俯视图。
标号的说明
30 缝纫机电动机
31 编码器
33 上轴
50 下线卷绕装置
51 驱动带轮(驱动机构)
52 驱动车轮(驱动机构)
53 卷线轴
55 检测杆(下线外径检测部)
55A 光源(下线外径检测部)
56A 线性传感器(下线外径检测部)
54 转动腕
55 检测杆
56 转动体
57 微动开关(下线外径检测部)
90 控制装置
91 CPU(计时部、下线卷绕量取得部、下线剩余量取得部)
100 缝纫机
B 线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略]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进行说明。图1是缝纫机100的斜视图。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0能够进行所谓的自由移动缝制,即,由将作为被缝制物的衣料以水平地拉伸的状态进行保持的保持台,将上述缝纫机100可沿水平面任意移动地支撑,缝制作业者一边使缝纫机100任意地移动、一边对衣料进行缝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台的图示及构造的说明与公知的保持台相同,因此进行省略。
缝纫机100具有:针棒上下移动机构,其使在下端部对缝针12进行保持的针棒13上下移动;釜机构,其对穿过缝针的上线进行捕捉而与下线缠绕;挑线杆机构,其将上线提起而形成打结;线调节器,其对上线赋予规定的张力;缝纫机架11,其对这些部件进行收容或保持;下线卷绕装置50,其安装有空的线轴B,对下线进行卷绕;以及控制装置90,其作为进行各部的动作控制的控制部。
上述针棒上下移动机构、釜机构、挑线杆机构、线调节器及缝纫机架11与缝纫机中的公知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缝纫机架11由下述部件构成:缝纫机基座部,其位于缝纫机主体下部;纵向机体部,其从缝纫机基座部的一端部直立设置;以及缝纫机臂部,其从纵向机体部向与缝纫机基座部相同的方向伸出。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水平方向且沿缝纫机基座部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水平方向且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正交的铅垂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
另外,缝纫机100具有中压脚14,该中压脚14对衣料C进行按压,以使得缝针12在上升时从衣料C顺利地拔出。该中压脚14支撑于中压脚棒141的下端部。而且,中压脚14是可将缝针12松散插入的框体,从使针棒13上下移动的驱动源即缝纫机电动机30(参照图4)经由公知的传递机构而得到动力,以比针棒13小的振幅进行上下移动。此外,该中压脚14与针棒13相位偏移,在缝针12上升时中压脚14下降。另外,中压脚14设定为在其下止点位置相对于针板形成少许间隙,以使得不妨碍衣料C的移动。
另外,缝纫机100如图4所示,具有在缝制结束时将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43。该切线装置43具有:可动切刀,其以在针板的下侧经过针孔的正下方的方式可进行往复转动;固定切刀,其通过与可动切刀的协同动作而将缝线切断(均省略图示);切线电动机431,其使可动切刀往复转动;以及驱动电路432,其按照控制装置90的指令而驱动切线电动机431。
另外,缝纫机100在针棒13的周围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照相机21、22。这些照相机21、22以朝向下方的状态由缝纫机臂部固定支撑,任何照相机21、22均配置为将落针位置(针孔)包含于拍摄范围。
并且,第一和第二照相机21、22均是光轴与Z轴方向平行,以包含针棒13的中心线及中压脚棒141的中心线的平面为基准而对称。
由此,第一照相机21及第二照相机22分别在对针板上的衣料C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其拍摄范围的一部分被针棒13及中压脚14等遮挡,但一个照相机21或22被遮挡的范围能够由另一个照相机22或21进行拍摄,能够相协同地对针棒13的周围整体进行拍摄。
[下线卷绕装置]
图2是下线卷绕装置50的斜视图,图3(A)及图3(B)是表示下线卷绕装置50的工作前后的仰视图。
下线卷绕装置50具有:驱动带轮51,其装备于通过缝纫机电动机30旋转驱动的上轴33;驱动车轮52,其与驱动带轮51的外周附近抵接而得到扭矩;卷线轴53,其保持线轴B,与驱动车轮52一体地旋转;转动腕54,其将卷线轴53可旋转地支撑;检测杆55,其与在保持于卷线轴53的线轴B上卷绕的下线的外周抵接;转动体56,其与检测杆55一体地转动;微动开关(microswitch)57,其作为对在转动体56设置的检测片561的位置变化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凸轮板58,其与转动腕54一体地转动;以及支撑板59,其对下线卷绕装置50的各结构进行支撑。
驱动带轮51是平坦的圆板状,在一侧的平坦面的外周附近抵接驱动车轮52的外周而赋予扭矩。
该驱动带轮51经由单向离合器511而装备于沿X轴方向的上轴33,在将上轴33的缝制时的旋转设为正旋转的情况下,仅在上轴33进行逆旋转的情况下对驱动带轮51传递扭矩。
卷线轴53在沿Z轴方向的状态下由转动腕54可旋转地支撑。卷线轴53的上端部装备有未图示的保持弹簧,在该保持弹簧插入至线轴B的中心孔的状态下能够对该线轴B进行保持,进行施力以使得线轴B与卷线轴53一起旋转。
另外,卷线轴53的下端部固定连结于驱动车轮52的中心部,由此,线轴B、卷线轴53和驱动车轮52一体地绕Z轴旋转。
转动腕54大致朝向沿Y轴方向的方向,其一端部以能够绕沿Z轴方向的支轴541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支撑板59。另外,转动腕54的另一端部将前述的卷线轴53可旋转地支撑。
因此,如果转动腕54绕支轴541进行转动,则支撑于其转动端部侧的卷线轴53沿X轴方向进行移动,位于卷线轴53的下端部的驱动车轮52相对于驱动带轮51进行接触或分离移动。
由此,能够进行从驱动车轮52向驱动带轮51的扭矩的切断状态(图3(A)的状态)和传递状态(图3(B)的状态)的切换。
检测杆55通过沿Z轴方向的支轴551在支撑板59可转动地被支撑,并且经由支轴551而与转动体56连结,这些部件一体地进行转动。
检测杆55沿水平方向伸出,其转动端部配置为能够与在由卷线轴53保持的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周抵接。
转动体56具有作为向转动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凸轮的凸起562及检测片561,这些部件以支轴551为中心而相互向反方向伸出。
凸轮板58向与转动腕54相同的方向延伸,与该转动腕54一起一体地进行转动。该凸轮板58的一端部被支撑于支撑板59的弹簧591,向由转动腕54支撑的驱动车轮52从驱动带轮51分离的方向按压。
另外,在凸轮板58形成有与转动体56的凸起562嵌合的凹部581,在凸起562与凹部581嵌合的状态下,如图3(A)所示,成为驱动车轮52从驱动带轮51分离的切断状态。
另外,凸轮板58的凹部581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用于使嵌合后的凸起562通过转动体56的转动而脱出,如果使检测杆55人为地转动,则能够使凸起562从凹部581脱出。
而且,从凹部581脱出的凸起562成为其前端部与凸轮板58的外缘部抵接的状态,使凸轮板58及转动腕54转动,如图3(B)所示,能够设为将驱动车轮52的外周与驱动带轮51抵接的传递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弹簧591的按压力,凸起562的前端部与凸轮板58的外缘部压接,通过压接部之间的摩擦,能够维持驱动车轮52的抵接状态。
另外,转动体56的检测片561在图3(A)的状态下,处于从微动开关57的检测部分离的状态,微动开关57成为输出了截止信号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图3(B)的状态下,检测片561对微动开关57的检测部进行按压,微动开关57成为输出了导通信号的状态。
即,将空的线轴B设置于卷线轴53,如果将检测杆55压入至线轴B的内侧,则成为图3(B)的状态,驱动车轮52与驱动带轮51抵接,成为能够从上轴33向线轴B传递扭矩的状态,微动开关57将该状态通过导通信号而通知给控制装置90。
而且,控制装置90通过驱动缝纫机电动机30而使上轴33旋转,从而下线在线轴B进行卷绕,如果其外径达到限定的大小,则检测杆55被推回,转动体56的凸起562在倾斜部滑动,在凹部581内嵌合。由此,成为图3(A)的状态,驱动车轮52从驱动带轮51分离,线轴B的旋转停止,微动开关57将该状态通过截止信号而通知给控制装置90,控制装置90将缝纫机电动机30的驱动停止。
[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图4示出缝纫机100的控制系统。
缝纫机100具有进行其各结构的动作控制的控制装置90,成为缝制动作的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30及对其输出轴角度(上轴角度)进行检测的编码器31经由驱动电路32与该控制装置90进行了连接。
另外,前述的切线装置43的切线电动机431经由驱动电路432与控制装置90进行了连接,针对通过前述的第一及第二照相机21、22得到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23与控制装置90进行了连接,下线卷绕装置50的微动开关57经由接口571与控制装置90进行了连接。
另外,作为缝纫机的操作者进行针对缝纫机的操作输入的操作单元的操作面板41、开始缝制的启动按钮42、驱动缝纫机电动机30的踏板44分别经由未图示的接口而与控制装置90进行了连接。
从操作面板41例如进行针对每一针的线迹的长度即缝制间距的设定。另外,在操作面板41设置显示部,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
控制装置90主要具有:CPU 91,其进行缝纫机电动机30的控制;RAM 92,其成为CPU91的作业区域;ROM 93,其存储有由CPU 91处理的程序;以及作为存储部的EEPROM 94,其构成为对在运算处理中使用的数据进行存储,并且可对该数据进行擦写。
[下线卷绕量取得处理]
在下线卷绕装置50中的向线轴B进行的下线卷绕时,通过控制装置90进行下线卷绕量取得处理。
具体地说,空的线轴B设置于卷线轴53,在从下线供给源抽出的下线的前端部插入至在线轴B的中心轴形成的狭缝的状态下,如果由缝制作业者将检测杆55转动而压入至线轴B的内侧,则驱动车轮52与驱动带轮51抵接,成为能够从上轴33向线轴B传递扭矩的状态,导通信号从微动开关57通知给控制装置90(图3(B)的状态)。
此时,转动体56的凸起562从凸轮板58的凹部581脱出,成为其前端部与凸轮板58的外缘部抵接的状态,使凸轮板58及转动腕54转动,使驱动车轮52的外周与驱动带轮51抵接。
控制装置90的CPU 91接收来自微动开关57的导通信号,向与缝制时相逆的旋转方向开始缝纫机电动机30的驱动。由此,从上轴33经由单向离合器511向驱动带轮51赋予扭矩,并且从驱动车轮52向线轴B传递旋转。
另外,CPU 91开始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的计时。
如果缝纫机电动机30逆旋转地驱动,则在线轴B的中心轴卷绕下线,其外周的外径逐渐地变大,检测杆55逐渐地被推回。
而且,如果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达到限定的大小,则转动体56的凸起562滑入至凸轮板58的凹部581内,使凸轮板58及转动腕54转动,使驱动车轮52从驱动带轮51分离。
另外,转动体56的检测片561从微动开关57分离,截止信号从该微动开关57通知给控制装置90(图3(A)的状态)。
控制装置90的CPU 91接收来自微动开关57的截止信号,使缝纫机电动机30的驱动停止。
另外,CPU 91对从缝纫机电动机30的驱动开始至停止为止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进行计算。
在线轴B的下线卷绕动作中测定出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与线轴B的下线卷绕量具有相关关系,可以仅根据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而推定地求出线轴B的下线卷绕量。
但是,线轴B的下线卷绕量与卷绕的下线的外径也具有相关关系,因此对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和卷绕的下线的外径的两个参数的值进行确定的方式能够更准确地求出下线卷绕量(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全长)。
图5示出的表格为,在纵向示出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径的值,在横向示出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根据这些数据对下线卷绕量进行确定。控制装置90将该表格的数据登记于EEPROM 94内。而且,CPU 91根据下线卷绕装置50结束卷线的线轴B的下线的外径的限定的大小和测量出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从上述表格数据对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卷绕量进行确定。
而且,CPU 91在操作面板41的显示部中,对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显示。
[缝制间距调整控制]
接下来,对由缝纫机100的控制装置90进行的缝制间距调整控制进行说明。
如前述所示,缝纫机100支撑于支撑台,在面部的左右侧装备的一对手柄15由缝制作业者握持,针对水平地支撑于支撑台的衣料C,一边使落针位置任意地移动、一边进行缝制。
在该缝制间距调整控制中,针对通过缝纫机操作者的手而任意地在衣料C上进行移动操作的缝纫机100,对缝纫机电动机30进行控制,以使得维持从操作面板41设定出的一定的缝制间距而进行缝制。
控制装置90的CPU 91通过踏板44的踏入,开始缝纫机电动机30的驱动。
而且,以比针棒13的上下移动的周期充分短的限定的周期重复执行通过第一及第二照相机21、22实施的对衣料C的拍摄,依次输入至图像处理装置23。
在图像处理装置23中,分别对第一照相机21的拍摄图像和第二照相机22的拍摄图像单独地进行处理。
即,图像处理装置23关于依次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提取拍摄范围内的特征部分,将刚拍摄到的拍摄图像中的特征部分和位置进行比较,对缝纫机100的移动量进行计算。
此外,图像处理装置23分别基于第一照相机21的拍摄图像和第二照相机22的拍摄图像进行了缝纫机100的移动量的计算,但通常仅采用从任一个照相机得到的移动量,例如,在通过一个照相机实施的拍摄被遮挡而得不到拍摄图像的情况下,根据另一个照相机对移动量进行计算。
而且,CPU 91根据缝纫机100的移动量和拍摄周期对缝纫机100的移动速度进行计算,根据每次的缝纫机100的移动速度对用于得到所设定的缝制间距的缝纫机电动机30的目标旋转数进行计算,对缝纫机电动机30进行控制以使得成为该目标旋转数。
由此,即使在缝制作业者将缝纫机100任意地移动而进行缝制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一定的缝制间距进行缝制。
[下线剩余量取得处理]
另外,控制装置90的CPU 91在缝制时,与上述缝制间距调整控制并行地进行下线剩余量取得处理。
即,CPU 91在将在前述的下线卷绕量取得处理中进行了下线卷绕的线轴B设置于釜而执行缝制的情况下,如果缝制开始,则从在缝纫机电动机30附设的编码器31对缝纫机100的针数进行计数,针对每针而从在下线卷绕量取得处理中取得的下线卷绕量减去所设定的缝制间距量的长度。而且,该相减值成为线轴B的下线的剩余量,因此将求出的线轴B的下线的剩余量在操作面板41的显示部进行显示。
此外,可以以每一针为单位更新线轴B的下线的剩余量而进行显示,但考虑难以读取数值的情况,也可以以多针为单位更新线轴B的下线的剩余量而进行显示。
另外,也可以在将下线剩余量以一定的数值单位相减后更新显示。
或者,也可以在下线剩余量低于规定的下限值的情况下进行通知下线用尽的显示。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上述缝纫机100的下线卷绕装置50具有:卷线轴53,其对线轴B进行保持;作为驱动机构的驱动带轮51及驱动车轮52,它们对卷线轴53赋予旋转力;以及作为下线外径检测部的检测杆55及微动开关57,它们对在由卷线轴53保持的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达到限定的大小进行检测,控制装置90的CPU 91作为下线卷绕量取得部起作用,即,根据直至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达到限定的大小为止的、针对线轴B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线轴的下线卷绕量,因此,无论下线的类别、粗细等如何,都能够更准确地对线轴B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检测。
另外,无需基于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径和下线的类别、粗细由缝制作业者对线轴B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推定,并将该推定值输入至缝纫机,能够减少缝制作业者的作业负担。
另外,缝纫机100的CPU 91作为下线剩余量取得部起作用,即,根据通过下线卷绕量取得处理求出的线轴B的下线卷绕量和所设定的缝制间距,求出缝制时的线轴B的下线的剩余量。
因此,缝纫机的缝制作业者在缝制过程中,能够始终掌握下线的剩余量,能够容易地避免发生中断的缝制,因此能够减少发生衣料的浪费、减少返工的作业负担。
[其他]
此外,在下线卷绕量取得处理中,例示了从将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径和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设为参数得到的表格数据取得下线卷绕量的情况,但如该下线卷绕装置50这样,在卷绕于线轴B的下线的外径始终成为一定的规定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仅将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设为参数的表格数据。
另外,也可以如图6所示,针对保持于卷线轴53的线轴B,设置下线外径检测部,该下线外径检测部设置有从水平方向以大于或等于线轴B的整个宽度的范围照射由平行光构成的检测光的光源55A、以及以隔着线轴B的配置对检测光进行受光的线性传感器56A,根据被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遮挡的检测光的宽度,对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进行检测。
在上述下线外径检测部的结构的情况下,在线轴B进行下线卷绕的期间也能够实时地对下线的外径的变化进行检测。
因此,CPU 91例如在下线卷绕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周期性地从下线外径检测部对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进行检测,并且对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进行测量,根据这两个参数而参照前述的表格数据,周期性地对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检测。
由此,预先对线轴B设定所需的目标下线卷绕量,通过上述周期性的下线卷绕量的检测,在达到目标下线卷绕量的时刻使缝纫机电动机30停止,由此能够以任意的量进行针对线轴B的下线卷绕。
或者,也可以进行下述控制,即,周期性地对在线轴B卷绕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检测,周期性地在操作面板41的显示部依次对检测出的下线卷绕量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优选构成为具有输入部,以用于在操作面板41的显示部看到检测出的下线卷绕量的缝制作业者任意地使下线卷绕停止。
此外,关于通过控制装置90和下线卷绕装置50实现的下线卷绕量取得处理,并不限于进行自由移动缝制的缝纫机,也能够应用于具有下线卷绕装置的所有种类的缝纫机。
关于下线剩余量取得处理,并不限于进行自由移动缝制的缝纫机,也能够应用于可对每次的落针位置的移动量进行检测的所有种类的缝纫机。
Claims (4)
1.一种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其具有:
卷线轴,其对线轴进行保持;以及
驱动机构,其对所述卷线轴赋予旋转力,
该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计时部,其对针对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进行计时;以及
下线卷绕量取得部,其根据由所述计时部计时得到的针对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下线外径检测部,该下线外径检测部对在由所述卷线轴保持的所述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达到限定的大小进行检测,
所述下线卷绕量取得部根据直至通过所述下线外径检测部检测出下线的外径达到所述限定的大小为止的、针对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下线外径检测部,该下线外径检测部对在所述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进行检测,
所述下线卷绕量取得部根据由所述下线外径检测部检测出的在所述线轴卷绕的下线的外径、和针对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的执行时间,求出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量。
4.一种缝纫机,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具有下线剩余量取得部,该下线剩余量取得部根据由所述下线卷绕量取得部求出的所述线轴的下线卷绕量和所设定的缝制间距,求出所述线轴的下线的剩余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18533 | 2016-11-09 | ||
JP2016218533A JP6867139B2 (ja) | 2016-11-09 | 2016-11-09 | ミシンの下糸巻き装置及びミシ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60515A true CN108060515A (zh) | 2018-05-22 |
CN108060515B CN108060515B (zh) | 2021-10-22 |
Family
ID=62065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08365.6A Active CN108060515B (zh) | 2016-11-09 | 2017-11-09 | 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及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72753B2 (zh) |
JP (1) | JP6867139B2 (zh) |
CN (1) | CN10806051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52121A (zh) * | 2019-09-10 | 2019-12-10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底线余量检测的方法 |
TWI816132B (zh) * | 2020-06-26 | 2023-09-21 |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
TWI817149B (zh) * | 2020-06-29 | 2023-10-01 |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9129881A (ja) * | 2018-01-29 | 2019-08-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下糸巻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3471A (ja) * | 1991-07-22 | 1993-02-02 | Brother Ind Ltd | 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出装置 |
CN1084233A (zh) * | 1992-07-15 | 1994-03-2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缝纫机的梭芯线剩余量测量装置 |
JPH0810483A (ja) * | 1994-06-30 | 1996-01-16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糸巻き装置 |
CN1132277A (zh) * | 1994-10-26 | 1996-10-02 | 重机公司 | 梭心线绕线机 |
US5911186A (en) * | 1997-09-16 | 1999-06-15 | Kinoshita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 Under thread detection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
CN1348028A (zh) * | 2000-10-06 | 2002-05-08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 |
EP1700941A1 (de) * | 2005-03-11 | 2006-09-13 | Fritz Gegauf Aktiengesellschaft | Näh-oder Stickmaschine |
JP5965371B2 (ja) * | 2013-09-10 | 2016-08-03 | 株式会社松屋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 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45320A (en) * | 1973-03-26 | 1974-10-29 | R Winberg | Method and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approaching end of a thread and a bobbin therefor |
ATE30929T1 (de) * | 1983-02-23 | 1987-12-15 | Nikolaos Kosmas | Austauschvorrichtung fuer greiferspule bei naehmaschine und leergangdetektor dafuer. |
DE8516211U1 (de) * | 1985-06-03 | 1985-07-18 |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6750 Kaiserslautern | Nähmaschine mit einem Fadenwächter für den Unterfaden |
DE8701858U1 (de) * | 1987-02-07 | 1987-03-26 |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6750 Kaiserslautern | Nähmaschine mit einem Fadenwächter für den Faden der Spule |
IL92066A (en) * | 1989-10-20 | 1993-04-04 | Orisol Original Solutions Ltd | Sew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arrangement for automatically monitoring the bobbin thread, and a bobbin particularly useful in such apparatus |
JP2675902B2 (ja) * | 1990-05-22 | 1997-11-12 |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出装置 |
JP3041046B2 (ja) * | 1990-08-07 | 2000-05-15 | デュルコップ・アドレル・・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 本縫いミシンの下糸の貯蔵量を監視する装置 |
JP2836252B2 (ja) * | 1990-12-14 | 1998-12-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出装置 |
JPH07204378A (ja) * | 1994-01-17 | 1995-08-08 | Takehiro Tanaka | ミシンにおけるボビン糸の残量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
JPH0884882A (ja) * | 1994-07-19 | 1996-04-02 | Juki Corp | 機械装置の検知装置および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知装置 |
DE19510808C1 (de) * | 1995-03-24 | 1996-06-05 | Pfaff Ag G M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kennen einer Restmenge des Greiferfadens bei einer Nähmaschine |
JP3740188B2 (ja) * | 1995-07-10 | 2006-02-01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知装置 |
JPH0924176A (ja) * | 1995-07-12 | 1997-01-28 | Kinoshita Seimitsu Kogyo Kk | ミシン下糸検出装置 |
JP3926454B2 (ja) * | 1998-02-02 | 2007-06-06 | Juki株式会社 | 下糸巻回装置 |
US6092478A (en) * | 1999-10-14 | 2000-07-25 | The Singer Company Nv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sumption of sewing thread supply |
JP4913292B2 (ja) * | 2001-05-31 | 2012-04-11 | Juki株式会社 | 下糸糸巻き装置付き刺繍ミシン |
JP2002355472A (ja) * | 2001-05-31 | 2002-12-10 | Juki Corp | 下糸糸巻き装置および下糸糸巻き量制御装置 |
CH709887B1 (de) * | 2002-05-30 | 2016-01-29 | Bernina Int Ag | Näh- oder Stickmaschine. |
ATE358202T1 (de) * | 2002-09-02 | 2007-04-15 | Gegauf Fritz Ag |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s unterfadenvorrats und eine nähmaschine mit einer unterfadenvorrats- uberwachung |
JP2007222555A (ja) * | 2006-02-27 | 2007-09-06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出装置 |
JP2008029381A (ja) * | 2006-07-26 | 2008-02-14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糸巻き装置 |
DE102008007998A1 (de) * | 2008-02-07 | 2009-08-20 | Dürkopp Adler AG | Nähmaschine sowie Spuleinrichtung für eine derartige Nähmaschine |
KR20120026432A (ko) * | 2010-09-09 | 2012-03-19 | 주식회사 보빈텔 | 재봉기 밑실끝단 감지 장치 |
-
2016
- 2016-11-09 JP JP2016218533A patent/JP6867139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08 US US15/806,706 patent/US1047275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09 CN CN201711108365.6A patent/CN1080605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3471A (ja) * | 1991-07-22 | 1993-02-02 | Brother Ind Ltd | 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出装置 |
CN1084233A (zh) * | 1992-07-15 | 1994-03-2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缝纫机的梭芯线剩余量测量装置 |
JPH0810483A (ja) * | 1994-06-30 | 1996-01-16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糸巻き装置 |
CN1132277A (zh) * | 1994-10-26 | 1996-10-02 | 重机公司 | 梭心线绕线机 |
US5911186A (en) * | 1997-09-16 | 1999-06-15 | Kinoshita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 Under thread detection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
CN1348028A (zh) * | 2000-10-06 | 2002-05-08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 |
EP1700941A1 (de) * | 2005-03-11 | 2006-09-13 | Fritz Gegauf Aktiengesellschaft | Näh-oder Stickmaschine |
JP5965371B2 (ja) * | 2013-09-10 | 2016-08-03 | 株式会社松屋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 ミシンの下糸残量検出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沈志明: "适于最佳筒子纱造型的技术卷绕", 《棉纺织技术》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52121A (zh) * | 2019-09-10 | 2019-12-10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底线余量检测的方法 |
CN110552121B (zh) * | 2019-09-10 | 2022-03-22 |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底线余量检测的方法 |
TWI816132B (zh) * | 2020-06-26 | 2023-09-21 |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
TWI817149B (zh) * | 2020-06-29 | 2023-10-01 |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 下線捲繞裝置及縫紉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472753B2 (en) | 2019-11-12 |
US20180127907A1 (en) | 2018-05-10 |
CN108060515B (zh) | 2021-10-22 |
JP6867139B2 (ja) | 2021-04-28 |
JP2018075158A (ja) | 2018-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60515A (zh) | 缝纫机的下线卷绕装置及缝纫机 | |
CN106995986A (zh) | 缝纫机 | |
CN108321038A (zh) | 一种断路器手柄扭簧自动装配装置 | |
CN107227566B (zh) | 布料把持装置 | |
CN104422783B (zh) | 转管器 | |
KR101726347B1 (ko) | 상하 이송 재봉기 | |
CN104005189A (zh) | 双针缝纫机 | |
CN103061047B (zh) | 缝纫机 | |
CN106000903A (zh) | 一种用于检测织布机布铗刀口缝隙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9295618A (zh) | 缝纫机 | |
KR101767110B1 (ko) | 돔 스위치 하중 검사기 | |
CN106567197A (zh) | 缝纫机 | |
CN109295617A (zh) | 缝纫机 | |
CN109295616A (zh) | 缝纫机 | |
CN210953769U (zh) | 烟支滤嘴激光打孔的离线检测装置 | |
JP6529115B2 (ja) | 自動縫製装置及び自動縫製方法 | |
CN106053487B (zh) | 轴承外观全方位视觉检测装置 | |
US11536636B2 (en) | Hardness tester and program | |
CN108277581A (zh) | 缝纫机 | |
CN205384234U (zh) | 一种显示屏全自动光学检测机器人 | |
CN106400320A (zh) | 孔锁边缝纫机 | |
CN210131816U (zh) | 一种残次零件筛选装置 | |
CN106637721A (zh) | 一种自动对边装置及缝纫机 | |
CN1116464C (zh) |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 |
CN1101491C (zh) | 缝纫机的线张力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