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8579B -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8579B
CN108028579B CN201680051552.2A CN201680051552A CN108028579B CN 108028579 B CN108028579 B CN 108028579B CN 201680051552 A CN201680051552 A CN 201680051552A CN 108028579 B CN108028579 B CN 108028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hase
side power
potential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15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8579A (zh
Inventor
矢次富美繁
酒井俊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28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8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21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or near steering gear
    • B62D5/0424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or near steering gear the axes of motor and final driven element of steering gear, e.g. rack, being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9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he static converters being arranged for operation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Abstract

本发明构成为:从装配基板(19)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以该正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装配基板的两侧配设控制、驱动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36、37、44、45、46、47),并且,还在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装配基板上配设与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52,53)。由此,能够从装配基板的中央朝向周缘部配设电力转换电路,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能够缩小装配基板(19)的装配面积,从而能够抑制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

Description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了电子控制装置的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工业机械领域中,通过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但最近开始采用将由控制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转矩的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地装入电动马达的所谓的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
作为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在例如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构成为:检测通过驾驶员操作方向盘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矩,基于该检测值以向与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驱动电动马达,从而产生转向辅助扭矩。另外,为了控制该电动马达,在助力转向装置中设置电子控制装置(ECU:Electronic ControlUnit)。
作为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已知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6011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是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另外,电动马达收纳在具有由铝合金等制作的筒部的马达外壳中,电子控制装置收纳在配置于马达外壳的与轴向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的ECU外壳中。收纳在ECU外壳的内部的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电源电路部、具有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MOSFET或IGBT等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控制功率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经由汇流排电连接。
另外,从电源经由利用合成树脂制作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向收纳在ECU外壳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供应电力,并且从检测传感器类向收纳在ECU外壳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供应运转状态等的检测信号。连接端子组装体作为盖体起作用,其将形成于ECU外壳的开口部封闭并与电子控制装置连接,并且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ECU外壳的外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其他将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己知的是电动制动器、各种液压控制用的电动液压控制器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01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为了辅助转向操作,使用电动马达,为了控制、驱动该电动马达,使用由逆变器电路构成的电力转换电路。另外,按照以往存在一个电力转换电路时,如果发生接地等故障,则不能驱动电动马达,从而存在由辅助力下降导致转向操作性下降的风险。因此,最近需要进行冗长化,使用两个功能相同的电力转换电路,作为电力转换电路发生故障时的备用。
另外,实施该冗长化时,在目前为止的电力转换电路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同的电力转换电路,因此,可以考虑将电力转换电路装配在单独的装配基板上,但此时会产生如下课题,即,由于装配了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以在轴向上层叠的形态安装在ECU外壳上,因此轴向的长度变长。
为了应对该ECU外壳在轴向上变长的课题,可以考虑将两个电力转换电路装配在相同的装配基板上,由此,与使用单独的装配基板相比,能够缩短ECU外壳的轴向的长度。
然而,如果使用相同的装配基板,会产生如下新的课题,即,为了装配两个电力转换电路,ECU外壳的半径方向的长度变长,ECU外壳的外形尺寸变大。而且,ECU外壳的外径形状与马达外壳的外径形状相对应地是圆筒形状,因此,装配基板也必然需要形成为能够收纳在ECU外壳内的形状。
所以,如何将两个电力转换电路高密度地装配在同一个装配基板上是一个大课题,对解决该课题的装配技术的开发的需求很高。
本发明为了应对该需求,提出了新的装配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具备能够抑制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的新的电力转换电路部。需要说明的是,电力转换电路部由装配基板和装配在该装配基板上的电力转换电路构成。
本发明的基本特征在于,从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邻接地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负极侧电源路径,以这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及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装配基板的两周缘侧配设控制、驱动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并且,还在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装配基板上配设与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
根据本发明,能够从装配基板的中央朝向周缘部配设电力转换电路,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从而缩小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面积。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应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作为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电力转换电路的一个相位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成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的俯视图。
图6是将图5的电力转换电路的一部分放大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负电极侧电源路径附近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成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的俯视图。
图9是成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的俯视图。
图10是将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一部分纵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中的各种变形例、应用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前,使用图1、图2和图3对作为应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转向装置的结构以及作为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结构进行简单说明。
首先,对用于使汽车的前轮转向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转向装置1构成为如图1所示。在与未图示的方向盘连结的转向轴2的下端设置有未图示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在车体左右方向上伸长的未图示的齿条啮合。在该齿条的两端连结有用于将前轮在左右方向上转向的转向横拉杆3,齿条被齿条外壳4覆盖。另外,在齿条外壳4和转向横拉杆3之间设置有橡胶罩5。
为了辅助转动操作方向盘时的扭矩,设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即,设置有检测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矩的扭矩传感器7,并设置有电动马达部8和电子控制装置(ECU)部9,该电动马达部8基于扭矩传感器7的检测值经由齿轮10向齿条赋予转向辅助力,该电子控制装置(ECU)部9控制配置在电动马达部8的电动马达。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的电动马达部8的输出轴侧的外周部的三个部位经由未图示的螺栓与齿轮10连接,在电动马达部8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电子控制装置部9。
如图2所示,电动马达部8由马达外壳11A以及未图示的电动马达(三相直流电动马达)构成,该马达外壳11A具有由铝合金等制作的筒部,该电动马达收纳于该马达外壳11A中,电子控制装置部9由ECU外壳11B以及未图示的电子控制组装体构成,该ECU外壳11B配置在马达外壳11A的与轴向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利用铝合金等制作,该电子控制组装体收纳于该ECU外壳11B中。
马达外壳11A和ECU外壳11B在其对置端面处通过固定螺栓一体地固定。收纳在ECU外壳11B的内部的电子控制组装体由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和控制电路部构成,该电源电路部生成必要的电源,该电力转换电路具有由对电动马达部8的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的MOSFET、IGBT等构成的功率开关元件,该控制电路部控制该功率开关元件,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经由汇流排电连接。
兼用为连接端子组装体的合成树脂制的盖体12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ECU外壳11B的端面。盖体12上具备电力供应用的连接端子形成部12A、检测传感器用的连接端子形成部12B、将控制状态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状态发送用的连接端子形成部12C。另外,从电源经由利用合成树脂制作的盖体12的电力供应用的连接端子形成部12A向收纳在ECU外壳11B中的电子控制组装体供应电力,且从检测传感器类经由检测传感器用的连接端子形成部12B向收纳在ECU外壳11B中的电子控制组装体供应运转状态等的检测信号,并经由控制状态发送用的连接端子形成部12C向收纳在ECU外壳11B中的电子控制组装体发送出当前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控制状态信号。此处,盖体12为覆盖ECU外壳11B的整个开口部的形状,但也可以是使各连接端子形成为小型、贯穿插入形成于ECU外壳11B的插入孔从而与电子控制装组装体连接的结构。
在以上结构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中,当通过操作方向盘而将转向轴2向任意方向转动操作时,扭矩传感器7检测出该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矩,控制电路部基于该检测值运算出电动马达的驱动操作量。基于该运算出的驱动操作量利用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电动马达,使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向与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转向轴1。输出轴的转动从未图示的小齿轮经由齿轮10向未图示的齿条传递,从而使汽车转向。由于这些结构、作用已经众所周知,因此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而且,作为助力转向装置,除了上述所谓的小齿轮辅助型之外,也能够设置为所谓的柱辅助式,即,在旋转自如地保持着连接有方向盘的转向轴2的柱部上,与减速机一同配置电动马达部8以及电子控制部9,对柱部赋予辅助力。
图3表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马达外壳11A中通常收纳有电动马达。另外,虽然马达外壳11A和ECU外壳11B如上所述由独立的铝合金制作而成,但两个外壳也可以作为同一个外壳。
电子控制装置部9由ECU外壳11B和盖体(未图示)构成,该ECU外壳11B结合在马达外壳11A内的电动马达的与未图示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该盖体12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合在ECU外壳11B上。盖体兼用为连接端子组装体,由合成树脂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各种连接器配线部同时通过嵌件成型而埋设于该盖体。
在由ECU外壳11B和盖体构成的收纳空间内,设置有电源电路部13,在ECU外壳11B的收纳空间内,配置有电力转换电路部14、引导板(ガイドモール板)15、控制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3、电力转换电路部14、引导板15、控制电路部16构成电子控制组装体。
在ECU外壳11B的内部配置有由铝或铝合金等金属制造的散热基体17。该散热基体17与ECU外壳11B一体地结合。而且,在该散热基体17的两面上通过单面装配固定有金属制的第一装配基板18、第二装配基板19,该第一装配基板18、第二装配基板19上载置有构成电源电路部13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4的电气部件。
如上所述,金属制的第一装配基板18和金属制的第二装配基板19之间配置有具备规定厚度的由铝、铝合金构成的散热基体17,该散热基体17构成为,作为散热部件起作用,与ECU外壳11B一体地结合,能够从ECU外壳11B向外部空气散热。此处,金属制的装配基板18、19和散热基体17为了提高导热接触,在第一装配基板18、第二装配基板19和散热基体17之间夹装有导热性良好的散热粘接剂、散热片、散热油等散热功能材料。
在盖体和散热基体17之间配置有电源电路部13,该电源电路部13以生成直流电源为主要功能,该直流电源被驱动电动马达的逆变器装置所使用。
该电源电路部13在由铝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构成的第一装配基板18的单面上,装配有电容器、线圈、由MOSFET构成的开关元件、与来自电池的电源侧连接端子连接的电源侧连接器、与向电力转换电路部14供应高压电源的高压侧连接端子连接的高压侧连接器、与向控制电路部16供应低压电源的低压侧连接端子连接的低压侧连接器等电气部件。第一装配基板18构成为在铝基板上形成绝缘层并在该绝缘层上印刷由铜箔构成的配线图案,其上载置有电气部件且电气部件各自电连接。电源电路部13使用电容器、线圈、连接器等形状比较大(=高)的电气部件。而且,第一装配基板18的耗电量较小时,也能够设置为树脂基板。
另外,在散热基体17的与电源电路部13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有以电动马达的驱动为主要功能并执行逆变器控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4。该电力转换电路部14以散热基体17为分界线,以与作为电源电路部13的第一装配基板18相对置的方式,配置作为电力转换电路部14的第二装配基板19。
该第二装配基板19和第一装配基板18的对置面容易和散热基体17进行相互导热。而且,在第一装配基板18以及第二装配基板19与散热基体17之间夹装有导热性良好的散热粘接剂、散热片、散热油等散热功能材料。
电力转换电路部14在由铝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构成的装配基板19上装配有多个由MOSFET或IGBT构成的功率开关元件及其输出用的输出端子、以及用于将控制开关元件的栅极、漏极、源极等的输入信号的输入和开关元件的动作状况向控制电路部16反馈的连接端子等。而且,还设置有从电源电路部13接收电力供应的逆变器侧连接器。此处,电力转换电路部14由装配基板19和装配在该装配基板19上的电力转换电路构成。
在电力转换电路部14和马达外壳11A之间,配置有以电力转换电路部14的开关元件的开关控制等为主要功能的控制电路部16。
在ECU外壳11B上,朝向马达外壳11A侧形成有树脂基板安装凸台20,控制电路部16的树脂基板21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该树脂基板安装凸台20上。
控制电路部16在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树脂基板21上装配有控制电力转换电路部14的开关元件等的微型电脑等。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树脂基板21上配置有微型电脑32的周边电路等电气部件。而且,还装配有用于检测电动马达的转数、旋转相位的磁性检测元件(例如MR元件),与固定在电动马达的旋转轴上的传感器磁铁MG共同检测电动马达的转数、旋转相位。
像这样,从盖体朝向马达外壳11A侧依次配置有电源电路部13、散热基体17、电力转换电路部14以及控制电路部16。通过像这样与电源电路部13间隔距离地配置控制电路部16,能够在除去电源噪声以后向控制电路部16提供稳定的电源。
如上所述,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需要进行冗长化,使用两个功能相同的电力转换电路,作为电力转换电路发生故障时的备用。另外,实施该冗长化时,在目前为止的电力转换电路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同的电力转换电路,因此,可以考虑将两个电力转换电路装配在相同的装配基板上,由此,与将电力转换电路装配在单独的装配基板上相比,能够缩短ECU外壳的轴向的长度。
然而,如果使用相同的装配基板,会产生如下新的课题,即,为了装配两个电力转换电路,ECU外壳的半径方向的长度变长,ECU外壳的径向的外形尺寸变大。而且,ECU外壳的外径形状与马达外壳的外径形状相对应地是圆筒形状,因此,较理想的是装配基板也形成为能够收纳在ECU外壳内的形状。
所以,如何将两个电力转换电路高密度地装配在同一个装配基板上是一个大课题,对解决该课题的装配技术的开发的需求很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了应对该需求,提出了如下所述的装配技术。
本实施例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从电力转换电路部的装配基板的外缘朝向内侧在大致中央处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该正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装配基板的两侧配设负极侧电源路径、控制并驱动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并且,还在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装配基板上配设与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例,从装配基板的中央侧朝向周缘部配设了电力转换电路,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从而缩小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面积,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电动马达M是三相直流电动马达,在电动马达M内U相、V相、W相的线圈卷绕在定子上。另外,为了向该各相位的线圈供应被控制的电力,设置有电力转换电路部14。而且,作为功率开关元件使用MOSFET,因此,以下作为功率开关元件的代表标记为MOSFET。
电力转换电路部14的电力转换电路一般作为逆变器电路被知晓,逆变器电路基本上是如图4所示的结构。
图4表示一个相位的电路结构,在正极(=电源)侧电源路径22和负极(=接地)侧电源路径23之间,高电位侧MOSFET24和低电位侧MOSFET25串联连接。而且,设置有与电动马达M的一个线圈27连接的相序继电器用MOSFET26。
高电位侧MOSFET24具备漏极DA、栅极GA、源极SA,漏极DA与正极侧电源路径22连接。而且,低电位侧MOSFET25具备漏极DB、栅极GB、源极SB,源极SB与负极侧电源路径23连接。另外,高电位侧MOSFET24的源极SA与低电位侧MOSFET25的漏极DB连接。
相序继电器用MOSFET26具备漏极DC、栅极GC、源极SC,漏极DC与高电位侧MOSFET24的源极SA和低电位侧MOSFET25的漏极DB的连接点连接,源极SC与线圈27连接。
所以,通过从控制电路部16向高电位侧MOSFET24、低电位侧MOSFET25以及相序继电器用MOSFET26的各自的栅极GA、GB、GC赋予控制信号,能够向电动马达的线圈27供应被控制的电力。
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一个相位相关的电路结构,剩余两个相位也在正极侧电源路径22和负极侧电源路径23之间连接有相同的电路,形成三相桥电路。由这些电路构成的电力转换电路在第二装配基板19上装配有多个(电动马达M的绕组系统数)。
然后,基于图5对本实施例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4的电子部件的装配状态进行说明。此处,在图5中,高电位侧MOSFET用意思为High的“H”表示,低电位侧MOSFET用意思为Low的“L”表示,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用意思为Phase的“P”表示。
在图5中,电力转换电路部14的第二装配基板19是由铝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构成的装配基板,在该第二装配基板19上形成绝缘层之后,在绝缘层上印刷由铜箔构成的配线路径(配线图案),其上装配有多个MOSFET、以及其输出用的输出端子、以及控制MOSFET的栅极、漏极和源极等输入信号的输入端子、用于将MOSFET的动作状况反馈至控制电路部16的监控端子等。
另外,第二装配基板19的几乎整个表面上形成有绝缘区域28,以该第二装配基板19的大致中央C附近为基准,在两侧(图5中的左右)形成有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采用大致相同的结构,高电位侧MOSFET的配置位置不同。在后文对此进行说明。
另外,图4的附图标记27表示的马达的卷线在马达的框体内内置有两组,通过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向第一卷线通电,同时通过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向第二卷线通电。
由此,作为助力转向装置6正常起作用时,对于要求的辅助扭矩,由各个驱动系统以大约50%的输出进行电动马达M的驱动。
此处,例如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发生了元件的故障或马达电路的接地、短路等异常时,控制电路部16停止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动作,然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继续动作,继续向电动马达供应电力,从而能够供应正常情况下的最大电流的大约一半。另一方面,与第二卷线连接的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发生了故障时,进行相反的动作。
而且,也能够代替这样的控制,在正常状态下,切断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输入输出,通过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控制电动马达。
此时,能够以与要求的辅助扭矩相对应的输出(例如相对于辅助扭矩为100%的输出)来驱动电动马达M。
此处,当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中发生了接地等异常时,控制电路部16停止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动作,取而代之地开始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动作,从而能够向电动马达供应电力来执行备用。
在图5中,第二装配基板19的绝缘区域28的表面上印刷有与各MOSFET的漏极、源极、栅极等相连的各配线图案。另外,在第二装配基板19的大致中央C附近,在图5以纵向横切第二装配基板19的方式,将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配设为相互间隔地绝缘的状态。
该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和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具备规定宽度并形成为沿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形状,并配设为通过第二装配基板19的中央C附近。而且,这些各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与对应的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连接。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与未图示的电源电路部的正极连接。
换句话说,从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朝向中央C以横切基板的方式在绝缘状态下邻接地形成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和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该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在绝缘于第二装配基板19的周缘(端部侧)的状态下邻接地被形成。
而且,在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的两侧,邻接地配置有后述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和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39,并且,沿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和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的两侧,配线有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38和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39。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形成为连接焊盘。
另外,在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上,各相位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6V、36W配置为将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设为共同,从与配置有后述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的外周方向相反的外周方向(图5中的上侧),依次配置有高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36U、高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36V、高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36W。
同样地,在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上,各相位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6V、36W配置为将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设为共同,从图5中的上侧,依次配置有高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37U、高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37V、高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37W。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三相MOSFET的配置位置的顺序为任意,能够与电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子的位置对应地采取适当的配置位置。
此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作为图4所示的各相位的高电位侧MOSFET的共同的漏极DA的连接部起作用。
从各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向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侧(外侧),配设有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39。这些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和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39也沿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具备规定宽度并形成为沿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形状,与配设在装配基板19上的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邻接地配设。这些各个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与对应的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40、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41连接。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40、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41与未图示的电源电路部的负极连接。此处,各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也作为各相位的低电位侧MOSFET的共同的源极SB的连接部起作用。
在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39和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40、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41之间,在对称位置上形成有分流电阻29A、29B。
而且,正极侧电源端子34、35和负极侧电源端子40、41各自相邻地排列并配置为一条直线状。
这样,各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和各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邻接地配设,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从而缩小装配面积。而且,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和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邻接地配线,由此,能够缩短配线从而降低电感、噪声。而且,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正极侧电源端子34、35和负极侧电源端子40、41各自相邻地排列地配置,因此,能够集中与电源电路部13连接的电源端子,从而能够集中装配基板19的连接所需的面积。而且,也能够简化其结构。
从各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向装配基板19的更加外周缘侧(与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配设有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W、第二连接配线区域43U~43W。该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W、第二连接配线区域43U~43W与各相位对应,被分割成三部分并分别绝缘,各个配线区域内配置有各相位的低电压侧MOSFET和相序继电器用MOSFET。
而且,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V、42W(第二连接配线区域43U、42V、43W)的配置相对于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的配线方向,与各相位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7U)、36V(37V)、36W(36W)的排列顺序对应。
也就是说,在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W上,以分别绝缘的状态配置有各相位的低电压侧MOSFET,在图5中从上侧依次配置有低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44U、低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44V、低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44W。
同样地,在第二连接配线区域43U~43W上,以分别绝缘的状态配置各相位的低电压侧MOSFET,在图5中从上侧依次配置有低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45U、低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45V、低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45W。
而且,在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W上,与各相位的低电位侧MOSFET一同地以绝缘的状态配置有各相位的各个相序继电器用MOSFET。在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上,在图5中从上侧依次配置有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U相)46U、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V相)46V、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W相)46W。
同样地,在第二连接配线区域43U~43W上,配置有各相位的相序继电器用MOSFET,在图5中从上侧依次配置有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U相)47U、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V相)47V、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W相)47W。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W、第二连接配线区域43U~43W具备图4所述的源极SA、漏极DB、漏极DC的连接部的功能。
由图5可知,各相位的高电位侧MOSFET和低电位侧MOSFET以及相序继电器用MOSFET分别沿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的配线方向排列,配线的布线变得容易,有利于装配基板19的小型化。
更优选地,通过在平行于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的状态下配置在大致同一条线上,配线的布线变得更容易,也有利于装配基板19的小型化。
而且,在配置有高电位侧MOSFET的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和配置有低电位侧MOSFET的连接配线区域42U~42W、43U~43W之间,配设有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因此,需要越过高电位侧MOSFET和低电位侧MOSFET之间的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来连接高电位侧MOSFET和低电位侧MOSFET。
所以,在高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36U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44U之间设置有跳线48U,在高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36V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44V之间设置有跳线48V,在高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36W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44W之间设置有跳线48W。
同样地,在高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37U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45U之间设置有跳线49U,在高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37V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45V之间设置有跳线49V,在高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37W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45W之间设置有跳线49W。
此处,在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侧,高电位侧MOSFET36U~36W和低电位侧MOSFET44U~44W相互在相同的位置上相对置地配置,跳线48U~48W在图5中在各MOSFET的上侧连接相互的MOSFET。
与此相对地,在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侧,对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侧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6W,高电位侧MOSFET37U~37W配置在与高电位侧MOSFET36U~36W相互正好偏移一个MOSFET的上侧(与配置有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以及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41的外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外周方向)的位置处。而且,高电位侧MOSFET37U~37W和低电位侧MOSFET45U~45W在相互正好偏移一个MOSFET的下侧(配置有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以及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41的外周方向)的位置上相对置地配置。
而且,高电位侧MOSFET37U~37W的跳线49U~49W的连接部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侧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6W不同,如图5所示在下侧与低电位侧MOSFET45U~45W连接。所以,各跳线48U~48W、49U~49W在相同的位置上对称地配置。
从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W、第二连接配线区域43U~43W向装配基板19的更加外周缘侧(与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配设有第一输出配线区域50U~50W、第二输出配线区域51U~51W。该第一输出配线区域50U~50W、第二输出配线区域51U~51W与各相位对应,被分割成三部分并分别绝缘,各个配线区域内配置有各相位的输出端子。
第一输出配线区域50U~50W内作为连接焊盘分别绝缘地配置有各相位的输出端子部,在图5中从上侧依次配置有第一U相输出端子部52U、第一V相输出端子部52V、第一W相输出端子部52W。同样地,第二输出配线区域51U~51W内分别绝缘地配置有各相位的输出端子部,在图5中从上侧(与配置有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以及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41的外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外周方向)依次配置有第二U相输出端子部53U、第二V相输出端子部53V、第二W相输出端子部53W。
所以,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以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为基准,配置有高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36U、高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36V、高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36W,由此在周缘侧(=外侧)与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平行地配置有低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44U、低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44V、低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44W,而且,由此在周缘侧(=外侧)与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平行地配置有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U相)46U、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V相)46V、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W相)46W,进一步地,由此在周缘侧(=外侧)与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平行地配置有第一U相输出端子52U、第一V相输出端子52V、第一W相输出端子52W。
同样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以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为基准,配置有高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37U、高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37V、高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37W,由此在周缘侧(=外侧)与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平行地配置有低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45U、低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45V、低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45W,而且,由此在周缘侧(=外侧)与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平行地配置有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U相)47U、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V相)47V、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W相)47W,进一步地,由此在周缘侧(=外侧)与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平行地配置有第二U相输出端子53U、第二V相输出端子53V、第二W相输出端子53W。
像这样,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以将配线在装配基板19的中央附近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和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33作为基准形成为左右大致对称的方式展开。另外,由于各元件朝向周缘侧(=外侧)按照高压侧MOSFET、低压侧MOSFET、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的顺序配置在正交于正极侧电源路径的伸长方向(图5中的纵向)的方向上,因此能够缩短配线的长度从而能够缩小装配面积。而且,正极侧电源路径32、33和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邻接地配线,由此,能够降低电感、噪声。
回到图5,如图5中的虚线VL所示,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各输出端子部52U、52V、52W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各输出端子部53U、53V、53W沿纵向在同一条线上平行地配置。而且,如图5中的虚线HL所示,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35和负极侧电源端子部40、41沿横向在同一条线上平行地配置。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各输出端子52U、52V、52W以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各输出端子部53U、53V、53W的配置方向(虚线VL)以正交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35和负极侧电源端子部40、41的状态配置。
通过这样的结构,沿圆筒状的ECU外壳11B的形状形成装配基板19的外形形状,因此,能够与圆筒形状相对应地配置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各输出端子52U、52V、52W、53U、53V、53W和各电源端子34、35、40、41,因此,能够实现第二装配基板19的缩小化。
而且,在图5中,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6V、36W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MOSFET37U、37V、37W正好偏移一级地配置。通过这样的配置,一方的电力转换电路的端侧的MOSFET位于上侧或下侧,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沿ECU外壳11B的圆筒形状的形状的装配基板19的装配面。
即,当使高电位侧MOSFET36U、36V、36W和高电位侧MOSFET37U、37V、37W相互交错并集中在装配基板19的中央附近时,由于端侧的高电位侧MOSFET的部分靠近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不能获得充足的装配面积。因此,为了确保该部分的装配面积,需要将装配基板设置得较大。与此相对地,如果采用图5所示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6V、36W和高电位侧MOSFET37U、37V、37W的配置结构,靠近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的部分仅
是一个MOSFET,因此,能获得充足的装配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与马达框体的曲面相对应地将第二装配基板19设置为圆形时,可以沿马达框体的曲面使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各输出端子52U、52V、52W以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各输出端子53U、53V、53W的配置、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4、35和负极侧电源端子部40、41的配置位移。
而且,如图5所示,在各电力转换电路30、31的周围配置有各MOSFET的栅极输入端子。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6V、36W对应的栅极输入端子部作为高电位侧第一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4U、高电位侧第一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4V、高电位侧第一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4W,配置为靠近附图上侧的高电位侧MOSFET36U。
同样地,与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高电位侧MOSFET37U、37V、37W对应的栅极输入端子部作为高电位侧第二U相栅极输入端子55U、高电位侧第二V相栅极输入端子55V、高电位侧第二W相栅极输入端子55W,配置为靠近附图上侧的高电位侧MOSFET37U。
像这样,高电位侧第一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4U、高电位侧第一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4V、高电位侧第一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4W、以及高电位侧第二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5U、高电位侧第二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5V、高电位侧第二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5W配置为靠近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
而且,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低电位侧MOSFET44U、44V、44W对应的栅极输入端子部作为低电位侧第一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6U、高电位侧第一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6V、高电位侧第一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6W,配置为靠近附图上侧及下侧的低电位侧MOSFET44U、44W。
同样地,与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低电位侧MOSFET45U、45V、45W对应的栅极输入端子部作为低电位侧第二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7U、低电位侧第二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7V、低电位侧第二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7W,配置为靠近附图上侧及下侧的低电位侧MOSFET45U、45W。
这样,低电位侧第一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6U、低电位侧第一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6V、低电位侧第一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6W、以及低电位侧第二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7U、低电位侧第二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7V、低电位侧第二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7W配置为靠近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
而且,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相序继电器用MOSFET46U、46V、46W对应的栅极输入端子部作为相序继电器用第一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8U、相序继电器用第一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8V、相序继电器用第一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8W,配置为靠近附图上侧的相序继电器用MOSFET46U~46W。
同样地,与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相序继电器用MOSFET47U、47V、47W对应的栅极输入端子部作为相序继电器用第二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9U、相序继电器用第二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9V、相序继电器用第二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9W,配置为靠近附图上侧的相序继电器用MOSFET46U~46W。
像这样,相序继电器用第一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8U、相序继电器用第一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8V、相序继电器用第一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8W、以及相序继电器用第二U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9U、相序继电器用第二V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9V、相序继电器用第二W相栅极输入端子部59W配置为靠近第二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
如上所述,高电位侧MOSFET36U~36W、37U~37W、低电位侧MOSFET44U~44W、45U~45W、以及相序继电器用MOSFET46U~46W、47U~47W的各栅极输入端子部54U~54W、55U~55W、56U~56W、57U~58W、58U~58W、59U~59W沿第二装配基板19上的各MOSFET的排列方向配置在第二装配基板19的周缘部。由此,容易对连结各栅极输入端子和各MOSFET的栅极信号线沿负极侧电源路径38、39、连接配线区域42U~42W、43U~43W进行配线,从而能够缩短配线距离。
而且,关于高电位侧MOSFET36U~36W、37U~37W以及低电位侧MOSFET44U~44W、45U~45W的栅极信号线的配置等,设置为图6所示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图6(第一转换部的详细图示)示出了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但是,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也是同样的结构。
在图6中,与高电位侧MOSFET36U~36W的栅极信号线相连的栅极、形成有对应的源极的各相位的第一高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0U~60W在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和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之间以规定的间隔,优选以相等间隔配置。另外,第一高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0U~60W的端子方向朝向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配置。
由此,对于电动马达的线圈的每个相位,能够沿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配置第一高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0U~60W,从而能够抑制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32的形状的复杂化。
同样地,在与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W相对置的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上,沿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在与配置有第一高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0U~60W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配设有第一低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2U~62W。
也就是说,各相位的第一低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2U~62W以规定的间隔,优选以相等间隔配置在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上。另外,第一低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2U~62W的端子方向朝向低电位侧MOSFET44U~44W配置。
由此,对于电动马达的线圈的每个相位,能够沿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配置第一低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2U~62W,从而能够抑制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38的形状的复杂化。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在第一低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2U~62W和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42W之间配置低电位MOSFET44U~44W的栅极信号线64的结构。由此,特别能够不使用跳线地对低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44V的栅极信号线64V进行配线。由图6可知,低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44V的栅极信号线64V以越过并横切低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44U的方式配线。因此,需要以不干涉低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44U的方式配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采用在第一低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2U和第一连接配线区域42U之间配置低电位MOSFET(第一V相)44的栅极信号线64V的结构。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低电位侧MOSFET连接区域62U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44通过由Cu材料构成的端子引线66V以跨过栅极信号线64V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减少跳线,并且能够实现与此相伴的装配面积的减小、成本降低、电感成分的增加的抑制。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构成为,在装配基板的大致中央处邻接地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负极侧电源路径,以这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及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装配基板的两侧以正交于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方式配设构成控制、驱动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的各相位的MOSFET,并且,还在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装配基板上配设与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从装配基板的中央朝向周缘部大致对称地配设冗长型的电力转换电路,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从而缩小电路基板的装配面积。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
实施例2
以下基于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但是,区别在于,高电位侧MOSFET的配置位置、以及连结高电位侧MOSFET和低电位侧MOSFET的跳线的配置位置不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本作用、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以下对除此以外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而且,由于图8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对于附图标记,省略了必要的构成部件之外的标记。如有需要请参照图5。
在图8中,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另一方面,在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中,高电位侧MOSFET37U~37W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高电位侧MOSFET36U~36W彼此在相同的位置上相对置地配置。不过,跳线49U~49W的连接位置在图8中与实施例1相反,设定为高电位侧MOSFET37U~37W的下侧(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负极侧电源端子部41侧)。
同样地,高电位侧MOSFET37U~37W与低电位侧MOSFET45U~45W彼此在相同的位置上相对置地配置。不过,此处,跳线49U~49W的连接位置也在图8中与实施例1相反,设定为低电位侧MOSFET45U~45W的下侧。另外,跳线49U~49W在高电位侧MOSFET37U~37W和低电位侧MOSFET45U~45W的下侧将彼此连接。
所以,对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各跳线48U~48W,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跳线49U~49W配置为正好向下侧(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部35、负极侧电源端子部41侧)偏移一个MOSFET。通过这样的配置,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跳线49U~49W位于下侧,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沿ECU外壳11B的圆筒形状的形状的装配基板19的装配面。
例如,当使高电位侧MOSFET36U、36V、36W和高电位侧MOSFET37U、37V、37W以相互交错,并在相同的位置使跳线集中在装配基板19的中央附近时,由于端侧的跳线靠近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因此不能获得充足的装配面积。因此,为了确保该部分的装配面积,需要将装配基板设置得较大。与此相对地,如果采用图8所示的跳线的配置结构,靠近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的部分仅是一个跳线,因此,能获得充足的装配面积。
实施例3
以下基于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更换了实施例1所示的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负极侧电源路径的关系,区别在于,以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配置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与此相伴地高电位侧MOSFET和低电位侧MOSFET的配置方向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本作用、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以下对除此以外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而且,在图9中,省略了对说明而言必要的构成部件之外的附图标记。栅极信号线等的结构基本上与实施例1相同或等同,因此省略了说明。
在图9中,装配基板19的绝缘区域28的表面上印刷有与各MOSFET的漏极、源极、栅极等连接的各配线图案。另外,在装配基板19的大致中央附近,在图9中以从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72、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73朝向相反的一侧的周缘部纵向横切第二装配基板19的方式,将第一电力转换电路30的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70和第二电力转换电路31的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71配设为相互间隔地绝缘的状态。
该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70和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71具备规定宽度并形成为沿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形状,配设在装配基板19的中央附近。此处,各负极侧电源路径70、71作为图4所示的各相位的低电位侧MOSFET的共同的源极SB的连接部起作用。而且,这些各负极侧电源路径70、71与对应的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部72、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部73连接。
而且,从各负极侧电源路径70、71向装配基板19的外周缘侧(外侧),配设有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4、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5。该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4和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5形成为与负极侧电源路径70、71平行的部分、以及从该平行部分以正交的方式具备规定的宽度且大致直线状地与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4、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5平行地向外周缘侧延伸的形状,配设在第二装配基板19上。
即,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4和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5具备:在负极侧电源路径70、71的两侧配线的第一配线部74a;从第一配线部74a向配置有后述第一U相输出端子86U、第一V相输出端子86V、第一W相输出端子86W乃至第二U相输出端子87U、第二V相输出端子87V、第二W相输出端子87W的外周缘侧改变朝向并弯曲地配线的第二配线部75b;隔着绝缘区域与该第二配线部75b相对置,沿负极侧电源路径70、71的配线方向配线的第三配线部74cU,74cV、74cW、75cU,75cV、75cW。
而且,第三配线部74cU,74cV、74cW、75cU,75cV、75cW在马达M的每个卷线相位上配线。
这些各正极侧电源路径74、75与对应的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76、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77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6、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7作为图4所示的各相位的高电位侧MOSFET的共同的漏极DA的连接部起作用。
另外,在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4的第二配线部74b上,配置有各相位的高电位侧MOSFET,在图9中以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70为基准,朝向外周侧依次排列并配置有高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78W、高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78V、高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78U。
同样地,在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5的第二配线部75b上,配置有各相位的高电位侧MOSFET3,在图9中以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71为基准,朝向外周侧依次排列并配置有高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79W、高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79V、高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79U。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三相MOSFET的配置位置的顺序为任意,能够与电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子的位置对应地采取适当的配置位置。
而且,在从高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78W、高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78V、高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78U延伸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4的第三配线部74cW、74cV、74cU上,分别以绝缘的状态配置有各相位的低电压侧MOSFET,在图9中以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70为基准,朝向外周侧依次排列并配置有低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80W、低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80V、低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80U。
同样地,在从高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79W、高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79V、高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79U延伸的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5的第三配线部75cW、75cV、75cU上,分别以绝缘的状态配置有各相位的低电压侧MOSFET,在图9中以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71为基准,朝向外周侧依次排列并配置有低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81W、低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81V、低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81U。
而且,在第二装配基板19的外周侧,与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70大致平行地以绝缘的状态分别配置有各相位的相序继电器用MOSFET。在图9中,从上侧(与配置有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部72以及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部73的外周侧相反的一侧的外周侧)依次配置有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U相)82U、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V相)82V、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W相)82W。
同样地,在装配基板19的外周侧,与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71大致平行地以绝缘的状态分别配置有各相位的相序继电器用MOSFET。在图9中从上侧依次配置有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U相)83U、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V相)83V、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W相)83W。
而且,高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78W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80W之间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4的第三配线部74cW、以及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W相)82W经由跳线84W连接。
而且,高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78V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一V相)80V之间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74的第三配线部74cV、以及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一V相)82V经由跳线84W连接。
同样地,高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79W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81W之间的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5的第三配线部75cW、以及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W相)83W经由跳线85W连接。而且,高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79V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二V相)81V之间的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75的第三配线部75cV、以及相序继电器用MOSFET(第二V相)83V经由跳线85V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70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一U相)80U~低电位侧MOSFET(第一W相)80W的负极侧通过跳线88A连接,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71和低电位侧MOSFET(第二U相)81U~低电位侧MOSFET(第二W相)81W的负极侧通过跳线88B连接。
而且,与实施例1相同,在第二装配基板19的最外周附近,从上侧(与配置有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部72以及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部73的外周侧相反的一侧的外周侧)依次配置有第一U相输出端子86U、第一V相输出端子86V、第一W相输出端子86W。而且,从上侧(与配置有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部72以及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部73的外周侧相反的一侧的外周侧)依次配置有第二U相输出端子87U、第二V相输出端子87V、第二W相输出端子87W。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从装配基板的中央朝向周缘部配设电力转换电路,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从而缩小电路基板的装配面积。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还装配有用于检测电动马达的转数、旋转相位的磁性检测元件,与固定在电动马达的旋转轴上的传感器磁铁MG共同检测电动马达的转数、旋转相位。另外,在电动马达的旋转轴SH的前端固定有传感器磁铁MG。而且,在该传感器磁铁MG的附近的控制电路部16上设置有磁性检测元件MR。由于传感器磁铁MG固定在旋转轴SH上,因此磁性检测元件MR也位于该旋转轴SH附近。
另外,磁性检测元件MR对于电噪声可能受到影响。例如,电力转换电路的MOSFET位于附近时,该MOSFET的开关产生的电噪声对磁性检测元件MR施加影响的程度变高。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和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存在于中央,高电位侧MOSFET、低电位侧MOSFET的配置位置配置在远离磁性检测元件MR的位置。由此,能够降低MOSFET的开关产生的电噪声对磁性检测元件MR施加影响的程度。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构成为,在装配基板的大致中央处邻接地设置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负极侧电源路径,以这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及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装配基板的两侧配设控制、驱动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并且,还在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装配基板上配设与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
根据本发明,能够从装配基板的中央朝向周缘部设置电力转换电路,因此,能够缩短配线距离,从而缩小电路基板的装配面积。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装配有冗长化的电力转换电路的装配基板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
而且,还能够将第二装配基板19设置为与ECU外壳11B的外形对应的形状,例如能够比本实施例更加圆形化。而且,作为其他形状,能够设置为矩形或它们的组合的形状。
而且,关于MOSFET的数量,在构成逆变器电路的基础上,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都是6个,但是,也能够减少相序继电器MOSFET。
而且,可以更换控制电路部16、第一装配基板18、第二装配基板19相对于马达M的层叠顺序(配置顺序)。
能够将控制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电路、电子部件高密度地装配在第二装配基板18上并使其一体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其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为了使本发明的说明便于理解而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不一定限于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而且,可以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为其他的实施例的结构,而且,也可以向某实施例的结构添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而且,可以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追加/删除/替换其他结构。
作为基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可以考虑例如以下所述的方式的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在一个方式中,电动驱动装置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该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该电子控制装置配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ECU外壳和电力转换电路部,该ECU外壳与收纳有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外壳结合,该电力转换电路部收纳在所述ECU外壳的内部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至少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从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邻接地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以所述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所述装配基板的两侧分别配设控制、驱动所述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并且,还在所述两个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上分别配设与所述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
而且,从其他观点出发,该电动驱动装置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该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该电子控制装置配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ECU外壳和电子控制组装体,该ECU外壳与收纳有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外壳结合,该电子控制组装体收纳在所述ECU外壳的内部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将所述电子控制组装体分割为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以电源的生成为主要功能,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电动马达的驱动为主要功能,所述控制电路部以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控制为主要功能,并且,至少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从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邻接地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以所述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所述装配基板的两侧分别配设控制、驱动所述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并且,还在所述两个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上分别配设与所述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
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从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并且,以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邻接地配设各个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在所述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上配设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各个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配设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而且,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在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和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之间串联连接,以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所述输出端子,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之间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力的供应。
在其他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所述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以分割所述装配基板的方式形成为线状,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由控制向卷绕于所述电动马达的U相、V相、W相的线圈供应的电力的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所述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所述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连接,由低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由相序继电器用U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V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沿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而且,所述输出端子由U相输出端子、V相输出端子、W相输出端子构成,这些三相的输出端子沿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
在其他更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相对于配置在一方的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配置在另一方的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在所述另一方的正极侧电源路径上配置在向配设方向偏移的位置。
在其他更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连接所述一方的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以及连接所述另一方的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配置在相对于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大致对称的位置。
在其他更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分别与配置在所述另一方的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相对置地配置。
在其他更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连接所述一方的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以及连接所述另一方的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配置在向所述各个正极侧电源路径配设方向偏移的位置。
在其他更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从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配设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并且,以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邻接地配设各个正极侧电源路径,在所述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上配设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并且,沿各个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配设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而且,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在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和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之间串联连接,以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所述输出端子,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之间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力的供应。
在其他更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所述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以分割所述装配基板的方式形成为线状,所述各个正极侧电源路径具备第一配线部、第二配线部、第三配线部,该第一配线部沿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配设,该第二配线部从该第一配线部改变配设方向,该第三配线部隔着绝缘区域与该第二配线部相对置,沿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设置,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由控制向卷绕于所述电动马达的U相、V相、W相的线圈供应的电力的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配设在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第二配线部并与所述第三配线部连接,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由配设在所述第三配线部的低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由相序继电器用U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V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在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上沿配设方向依次配置,而且,所述输出端子由U相输出端子、V相输出端子、W相输出端子构成,这些三相的输出端子在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上沿配设方向依次配置。
在一个方式中,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该电动马达对转向轴赋予转向辅助力,该电子控制装置配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ECU外壳和电子控制组装体,该ECU外壳与收纳有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外壳结合,该电子控制组装体收纳在所述ECU外壳的内部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将所述电子控制组装体分割为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以电源的生成为主要功能并装配在金属基板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电动马达的驱动为主要功能并装配在金属基板上,所述控制电路部以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控制为主要功能并装配在树脂基板上,并且,至少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从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邻接地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以所述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所述装配基板的两侧分别配设控制、驱动所述电动马达的电力转换电路,并且,还在所述两个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上分别配设与所述电动马达相连的输出端子。
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从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配设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并且,以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邻接地配设各个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在所述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上配设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各个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配设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而且,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在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和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之间串联连接,以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所述输出端子,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之间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力的供应。
在其他更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所述两个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两个负极侧电源路径以分割所述装配基板的方式形成为线状,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由控制向卷绕于所述电动马达的U相、V相、W相的线圈供应的电力的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所述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所述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连接,由低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由相序继电器用U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V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沿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而且,所述输出端子由U相输出端子、V相输出端子、W相输出端子构成,这些三相的输出端子在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上沿配设方向配置。
在其他更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相对于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配置在所述另一方的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在所述另一方的正极侧电源路径上配置在向配设方向偏移的位置。
在其他更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连接所述一方的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以及连接所述另一方的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配置在相对于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大致对称的位置。
在其他更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分别与配置在所述另一方的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相对置地配置。
在其他更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方式的任意一个中,连接所述一方的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以及连接所述另一方的三相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三相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配置在向所述各个正极侧电源路径配设方向偏移的位置。

Claims (17)

1.一种电动驱动装置,该电动驱动装置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该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具有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该电子控制装置配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ECU外壳和电力转换电路部,该ECU外壳与收纳有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外壳结合,该电力转换电路部收纳在所述ECU外壳的内部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至少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中,
第一电源路径和第二电源路径邻接配设,所述第一电源路径由从一个装配基板的外缘侧向内侧配线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和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构成,第二电源路径由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和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构成,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与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的各个电源端子并列配置,
在并列配置的四个所述电源端子中,位于两侧的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的情况下,被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在位于两侧的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的情况下,被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
以与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连接的所述电源路径为边界,在所述装配基板的一侧配设有控制驱动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电力转换电路,在所述装配基板的另一侧配设有控制驱动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电力转换电路,并且,
在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配设有与所述第一线圈相连的第一输出端子,在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配设有与所述第二线圈相连的第二输出端子。
2.一种电动驱动装置,该电动驱动装置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该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具有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该电子控制装置配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ECU外壳和电子控制组装体,该ECU外壳与收纳有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外壳结合,该电子控制组装体收纳在所述ECU外壳的内部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子控制组装体分割为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以电源的生成为主要功能,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为主要功能,所述控制电路部以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控制为主要功能,并且,
在至少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中,
第一电源路径和第二电源路径邻接配设,所述第一电源路径由从一个装配基板的外缘侧向内侧配线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和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构成,第二电源路径由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和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构成,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与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的各个电源端子并列配置,
在四个所述电源端子中,位于两侧的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的情况下,被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在位于两侧的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的情况下,被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
以与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连接的所述电源路径为边界,在所述装配基板的一侧配设有控制驱动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电力转换电路,在所述装配基板的另一侧配设有控制驱动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电力转换电路,并且,
在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配设有与所述第一线圈相连的第一输出端子,在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配设有与所述第二线圈相连的第二输出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配设有从所述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配线的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并且,以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邻接地配设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
在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上连接有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比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更靠近外侧配设有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并与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串联连接,
以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之间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力的供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分割所述装配基板的配线区域的方式配线,
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由控制向卷绕于所述电动马达的U相、V相、W相的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供应的电力的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
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所述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所述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连接,由低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
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由相序继电器用U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V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相对于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
而且,各个所述输出端子由U相输出端子、V相输出端子、W相输出端子构成,这些三相的各个输出端子沿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在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上配置在向配设方向偏移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配置在相对于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大致对称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分别与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相对置地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配置在向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配设方向偏移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配设有从所述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配线的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并且,以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邻接地配设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
在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上连接有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并且,沿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配设并串联连接有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以及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串联连接,
以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之间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力的供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配设为分割所述装配基板的配设区域,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具备第一配线部、第二配线部、第三配线部,该第一配线部沿各个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配设,该第二配线部从所述第一配线部改变配设方向,该第三配线部隔着绝缘区域与所述第二配线部相对置,沿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配设,
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由控制向卷绕于所述电动马达的U相、V相、W相的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供应的电力的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配设在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所述第二配线部并与所述第三配线部连接,
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由配设在所述第三配线部的低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
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由相序继电器用U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V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在各个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上沿配设方向依次配置,
而且,各个所述输出端子由U相输出端子、V相输出端子、W相输出端子构成,这些三相的各个所述输出端子在所述负极侧电源路径上沿配设方向依次配置。
1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该电动马达对转向轴赋予转向辅助力,具有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该电子控制装置配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ECU外壳和电子控制组装体,该ECU外壳与收纳有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外壳结合,该电子控制组装体收纳在所述ECU外壳的内部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电子控制组装体分割为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以电源的生成为主要功能,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为主要功能,所述控制电路部以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控制为主要功能,并且,
在至少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中,
第一电源路径和第二电源路径邻接配设,所述第一电源路径由从一个装配基板的外缘侧向内侧配线的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和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构成,第二电源路径由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和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构成,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与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的各个电源端子并列配置,
在四个所述电源端子中,位于两侧的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的情况下,被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在位于两侧的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端子的情况下,被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为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端子,
以与夹在中间的两个所述电源端子连接的所述电源路径为边界,在所述装配基板的一侧配设有控制驱动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电力转换电路,在所述装配基板的另一侧配设有控制驱动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电力转换电路,并且,
在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配设有与所述第一线圈相连的第一输出端子,在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外侧的所述装配基板配设有与所述第二线圈相连的第二输出端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配设有从所述装配基板的外缘侧朝向内侧配线的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并且,以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为基准,在外侧邻接地配设所述第一负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负极侧电源路径,
在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上连接有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比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更靠近外侧配设有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并与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串联连接,
以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并且,以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为基准,在外侧配设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之间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力的供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以分割所述装配基板的配设区域的方式配设,
构成各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由控制向卷绕于所述电动马达的U相、V相、W相的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供应的电力的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
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高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所述高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所述高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连接,由低电位侧U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V相功率开关元件、低电位侧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相对于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沿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
构成所述第一电力转换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电路的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由相序继电器用U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V相功率开关元件、相序继电器用W相功率开关元件构成,这些三相的所述相序继电器用功率开关元件沿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的配设方向配置,而且,各个所述输出端子由U相输出端子、V相输出端子、W相输出端子构成,这些三相的各个输出端子在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上沿配设方向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在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上配置在向配设方向偏移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配置在相对于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大致对称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分别与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相对置地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正极侧电源路径连接的三相的所述高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和三相的所述低电位侧功率开关元件的跳线配置在向各个所述正极侧电源路径配设方向偏移的位置。
CN201680051552.2A 2015-09-07 2016-07-22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Active CN108028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5831A JP6595269B2 (ja) 2015-09-07 2015-09-07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5-175831 2015-09-07
PCT/JP2016/071484 WO2017043193A1 (ja) 2015-09-07 2016-07-22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8579A CN108028579A (zh) 2018-05-11
CN108028579B true CN108028579B (zh) 2020-07-10

Family

ID=58239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1552.2A Active CN108028579B (zh) 2015-09-07 2016-07-22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0444B2 (zh)
JP (1) JP6595269B2 (zh)
KR (1) KR102068425B1 (zh)
CN (1) CN108028579B (zh)
DE (1) DE112016004050T5 (zh)
WO (1) WO2017043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0360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0521093B (zh) 2017-03-31 2021-08-3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6728110B2 (ja) * 2017-07-21 2020-07-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114330B2 (ja) * 2017-07-26 202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電子機器
JP6940358B2 (ja) * 2017-09-29 2021-09-29 日本電産エレシス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9224873A1 (ja) * 2018-05-21 2019-11-28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操舵装置
WO2021080016A1 (ja) * 2019-10-25 2021-04-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を含む電子装置
WO2021223877A1 (en) * 2020-05-08 2021-11-11 HELLA GmbH & Co. KGaA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555A (zh) * 2006-07-21 2008-01-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变换装置
CN101174799B (zh) * 2006-11-02 2012-08-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转换装置
CN103987611A (zh) * 2012-01-25 2014-08-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WO2014171023A1 (ja) * 2013-04-16 2014-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及びインバータ一体化型電動機
JP2015116095A (ja) * 2013-12-13 2015-06-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車両
WO2015125543A1 (ja) * 2014-02-19 2015-08-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駆動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2409B2 (en) 2002-03-15 2006-01-31 Denso Corporation Liquid-coole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integrated with an inverter
JP3891559B2 (ja) * 2002-07-01 2007-03-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多相インバータモジュール
EP1826899A1 (en) * 2004-11-24 2007-08-29 NSK Steering Systems Co., Ltd. Non-connection motor, its drive control device and mortorized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ing drive control device of non-connection motor
JP4591294B2 (ja) * 2005-09-21 2010-1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動車両
JP4909961B2 (ja) * 2008-09-02 2012-04-0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制御装置
JP5263510B2 (ja) * 2008-09-26 2013-08-1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モータ回路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572508B2 (ja) * 2010-09-30 2014-08-1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5323895B2 (ja) * 2011-06-23 2013-10-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461493B2 (ja) 2011-09-14 2014-04-0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827157B2 (ja) * 2012-03-21 2015-12-0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の端子接続構造
JP5796257B2 (ja) 2012-05-31 2015-10-2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5672278B2 (ja) * 2012-08-29 2015-02-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3相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CN105722743B (zh) 2013-12-13 2018-01-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单元、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以及车辆
JP6160547B2 (ja) * 2014-04-10 2017-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電力変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555A (zh) * 2006-07-21 2008-01-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变换装置
CN101174799B (zh) * 2006-11-02 2012-08-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转换装置
CN103987611A (zh) * 2012-01-25 2014-08-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WO2014171023A1 (ja) * 2013-04-16 2014-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及びインバータ一体化型電動機
JP2015116095A (ja) * 2013-12-13 2015-06-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車両
WO2015125543A1 (ja) * 2014-02-19 2015-08-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駆動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23886A1 (en) 2020-01-23
CN108028579A (zh) 2018-05-11
DE112016004050T5 (de) 2018-05-30
JP6595269B2 (ja) 2019-10-23
KR20180021896A (ko) 2018-03-05
US10800444B2 (en) 2020-10-13
WO2017043193A1 (ja) 2017-03-16
KR102068425B1 (ko) 2020-01-20
JP2017055488A (ja)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8579B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6444495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駆動装置
JP6509359B2 (ja) 一体型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67679B2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US10759467B2 (en) Integrate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5201171B2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US8338998B2 (en) Electronic circuit-integrated motor apparatus
CN109586517B (zh) 电路板、马达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US20160094175A1 (en)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controller
CN110892614B (zh)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EP2571147A1 (en) Electric driving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JP2017189033A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362770B2 (ja) 制御装置
CN112039408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10892616B (zh)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2018061363A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モータシステム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2039350A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6866445B2 (ja) 電動駆動装置
US11532972B2 (en) Driving device
CN111971880B (zh)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US20220278587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CN112009562B (zh) 电动转向装置
JP2021061281A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6818903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2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