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8155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8155B
CN108028155B CN201680052405.7A CN201680052405A CN108028155B CN 108028155 B CN108028155 B CN 108028155B CN 201680052405 A CN201680052405 A CN 201680052405A CN 108028155 B CN108028155 B CN 108028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pedestal
moving contact
contact portion
rai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24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8155A (zh
Inventor
藤村俊典
永田武
中川智之
太田崇宏
酒井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819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2455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819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9031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819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245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28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8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01H50/642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generally a slide plate, e.g. a c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6Details concerning isolation between driving and switch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2Different parts are assembled by insertion without extra mounting facilities like screws, in an isolated mounting part, e.g. stack mounting on a coil-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1)具备:基座(200);组装于基座(200)的电磁铁块(30);根据电磁铁块(30)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衔铁(40);以及伴随衔铁(40)的移动而进行滑动的卡件(50)。另外,在基座(200)形成有对卡件(50)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导轨部(290),在卡件(50)形成有沿着导轨部(290)进行滑动的滑动部(511)。并且,在导轨部(290)形成有抑制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脱离的防脱部(291)。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公知有如下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具备:根据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可动铁片;以及伴随该可动铁片的移动而进行滑动的卡件,通过使形成于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伴随卡件的滑动而移动,来使可动触点相对于形成于固定接触片的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从卡件的一端突出的引导轴部与形成于可动接触片的引导孔卡合,从而将卡件的一端侧保持于可动接触片。
另外,通过将在可动铁片的上端部形成的连结部插入在卡件的另一端形成的作为引导部的插通孔,从而将卡件的另一端侧保持于可动铁片。此时,使在可动铁片的连结部形成的卡止突起卡止于在插通孔的周缘部形成的卡止凹部。
这样,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卡件的一端与可动接触片卡合,且使另一端卡止于可动铁片,从而将卡件保持为能够滑动。
在先技術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50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在使卡件保持于可动接触片及可动铁片时,可能发生卡件被削刮而产生异物的状况。另外,在使卡件滑动时,还可能发生卡件磨损而产生异物的状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抑制因卡件的削刮而产生的异物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中的电磁继电器具备:基座;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电磁铁块;根据所述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衔铁;伴随所述衔铁的移动而进行滑动的卡件。
另外,电磁继电器具备:可动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卡件的滑动而进行移动的可动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以及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
而且,在所述基座形成有对所述卡件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导轨部,在所述卡件形成有沿着所述导轨部进行滑动的滑动部。
而且,在所述导轨部形成有用于抑制所述滑动部从所述导轨部脱离的防脱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可抑制因卡件的削刮而产生的异物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磁铁块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线圈架的图,(a)是从前后方向的一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前后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铁芯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轭铁的图,(a)是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下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铰接弹簧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衔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卡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可动触点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固定触点部的图,(a)是从前后方向的一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前后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的立体图,(c)是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固定触点部的图,(a)是从前后方向的一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前后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的立体图,(c)是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固定触点坯料的图,(a)是立体图,(b)是主视图,(c)是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基座的图,(a)是从前后方向的一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前后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基座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基座的俯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卡件的按压部与可动触点部的被按压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卡件按压可动触点的状态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基座上组装了可动触点部及第一固定触点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在图20所示的基座上组装了卡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说明在将卡件组装于图20所示的基座时引入部按压可动触点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在图21所示的基座上组装了电磁铁块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将衔铁载置于图23所示的卡件且使衔铁卡止于电磁铁块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在图24所示的基座上组装了第二固定触点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在图24所示的基座上组装了第二固定触点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将电磁继电器的长边方向(卡件的滑动方向、导轨部的延伸方向)作为前后方向(X方向)、将电磁继电器的短边方向(导轨部的并设方向、交界线的延伸方向)作为宽度方向(Y方向)来进行说明。并且,将电磁继电器的厚度方向(卡件及触点部的组装方向)作为上下方向(Z方向)来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将配置有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一侧作为前后方向前方、将配置有电磁铁块的一侧作为前后方向后方、将触点部的端子部突出的一侧作为上下方向下方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20。
壳体20具备:树脂制的基体200,其供触点装置10组装;树脂制的罩201,其呈一端开口的大致箱形状,以覆盖组装有触点装置10的基体200的方式配置。
并且,通过用罩201覆盖基座200,来将触点装置10收容于壳体20的内部。
该触点装置10包括:电磁铁块30;根据电磁铁块30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衔铁40;伴随衔铁40的移动而进行滑动的卡件50;具有可动触点部600及固定触点部700的触点部60(参照图2)。
并且,在将组装有触点装置10的基座200用罩201覆盖了的状态下,在基座200的背面侧涂敷粘接剂(未图示),从而将触点装置10固定于基座200,并且将基座200与罩201固定。
如图2及图3所示,电磁铁块30具备:线圈310;线圈架320,其具有中空圆筒状的筒状部324,线圈310被卷绕于该筒状部324。
另外,电磁铁块30具备:被插入到在线圈架320的筒状部324形成的插入孔324a中的铁芯330;固定于铁芯330的前端332a的大致L字状的轭铁350。
而且,电磁铁块30具备:线圈端子340,其安装于线圈架320,供线圈310缠绕;铰接弹簧360,其安装于轭铁350,对衔铁40进行施力。
如图4所示,线圈架320具备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供线圈310卷绕的圆筒状的筒状部324,例如能够通过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在该筒状部324形成有供铁芯330的轴部332插入的插入孔324a。
另外,在筒状部324的前端侧形成有前侧凸缘部321,在后端侧形成有后侧凸缘部3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凸缘部321及后侧凸缘部322的上部形成为随着朝向上侧而宽度方向(Y方向)的宽度变窄。这样,通过使前侧凸缘部321及后侧凸缘部322的上部形成为宽度窄,从而即使在使用了宽度窄的卡件50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卡件50与线圈架320的干涉。这样,能谋求电磁继电器1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小型化。
另外,在前侧凸缘部321的上端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突出的定位片321a。并且,通过将后述的轭铁350的上侧突部351b配置于这一对定位片321a、321a之间,从而来完成轭铁350的定位。此时,优选用一对定位片321a、321a夹持轭铁350的上侧突部351b来进行轭铁350的定位。这样,能够将轭铁350暂时固定于线圈架320,如后所述,在对铁芯330与轭铁350进行凿紧固定时,能够抑制轭铁350相对于线圈架320产生错位。
另一方面,在后侧凸缘部322形成有供铁芯330的头部331配置的圆形凹部322a。该圆形凹部322a形成为与插入孔324a大致同心,在使铁芯330的轴部332插入到插入孔324a内时,头部331被收容于该圆形凹部322a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圆形凹部322a内的插入孔324a的周围形成有多个进行头部331的定位的定位突起322b。
而且,在实施方式中,在后侧凸缘部322的下端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方突出的底座部323。该底座部323、323分别载置于后述的基座200的载置部232、232。另外,在各底座部323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Z方向)贯通的插通孔323a,通过将线圈端子340压入该插通孔323a,从而将线圈端子340固定于线圈架320。
而且,在各底座部323的后部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外侧分别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夹持片323b。并且,在将电磁铁块30组装于基座200时,后述的基座200的后侧突出部231的被夹持部231a由一对夹持片323b、323b夹持。
如图5所示,铁芯330使用磁性材料形成,具备大致圆板状的头部331以及从头部331的前侧的中心部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延伸设置的轴部332。并且,通过将轴部332的前端332a从圆形凹部322a侧向插入孔324a插入、并将头部331收容于圆形凹部322a内,从而将铁芯330插入线圈架320。需要说明的是,铁芯330的头部331在对线圈310通电了时作为磁极部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线圈端子340折弯为曲柄状,通过将线圈端子340的上端从下侧插入底座部323的插通孔323a内而将线圈端子340安装于线圈架320。此时,通过使线圈端子340的压入部341压入插通孔323a,而将线圈端子340压入固定于底座部323。
如图7所示,轭铁350由纵壁部351和横壁部352形成为大致L字状,在线圈310的周边形成磁通的磁路。该轭铁350例如能够通过对板状的磁性材料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
在纵壁部351的中央部,以沿前后方向(X方向、纵壁部351的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供铁芯330的轴部332的前端332a插入的插通孔351a。并且,通过将铁芯330的轴部332的前端332a插入该插通孔351a并进行凿紧固定,从而将铁芯330与轭铁350固定。另外,在纵壁部351的上部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部351b,通过将该上侧突部351b配置于一对定位片321a、321a之间,从而来抑制轭铁350相对于线圈架320的错位。
另外,在横壁部352的下表面352c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352a,通过使该突起部352a穿过铰接弹簧360的插通孔361a并进行凿紧固定,从而将铰接弹簧360固定于轭铁350。另外,在横壁部352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合突条352b、352b。该卡合突条352b、352b通过插入在后述的电磁铁块收容空间270内形成的卡合槽271、271内而卡合于卡合槽271、271。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突条352b、352b的前端部352d、352d形成为随着朝向前侧而厚度变薄,从而能够容易插入卡合槽271、271内。
如图8所示,铰接弹簧360具备:固定于轭铁350的横壁部352的固定部361;与固定部361的后端361b连设、折弯形成为侧视下大致J字状的弹簧部362。该铰接弹簧360例如能够通过对由弹簧材料构成的板材进行折弯成形而形成。并且,在固定部361形成有上述的插通孔361a,固定部361固定于横壁部352的下侧。
另外,在弹簧部362的中央部形成有孔部363以能获得足够的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部362构成为使两端362a、362a与固定部361的后端361b连设的大致U字状的板材折弯而成的形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簧部362的后端部362b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的卡止片362c,通过使该卡止片362c与后述的衔铁40的卡合凹部41a卡合,从而将衔铁40安装于铰接弹簧360。
形成为上述结构的电磁铁块30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组装。
首先,将线圈310卷绕于线圈架320的筒状部324。然后,将线圈端子340、340分别压入固定于底座部323、323。并且,在压入固定于底座部323、323的线圈端子340、340中的一方缠绕线圈310的一端,并且在另一方缠绕线圈310的另一端。
另外,在上述作业的前后,将在轭铁350的横壁部352形成的突起部352a穿过在铰接弹簧形成的插通孔361a并进行凿紧固定,从而将铰接弹簧360固定于轭铁350。
然后,将轭铁350的纵壁部351的上侧突部351b配置于一对定位片321a、321a之间,并且使插通孔351a与插入孔324a连通。此时,轭铁350被以如下状态配置:横壁部352的固定有固定部361这一侧(横壁部352的下表面352c)朝向与线圈架320相反的一侧(下侧)。
然后,将铁芯330的轴部332的前端332a从圆形凹部322a侧插入到插入孔324a内,将头部331收容于圆形凹部322a内。此时,轴部332的前端332a穿过轭铁350的插通孔351a而向前方突出。
然后,对向插通孔351a的前方突出的轴部332的前端332a进行凿紧固定,从而将铁芯330及轭铁350固定于线圈架320。
这样,组装成电磁铁块30。需要说明的是,各构件的组装顺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顺序。
如图9所示,衔铁40具备大致长方形状的衔铁主体41,例如能够使用板状的磁性材料来形成。该衔铁主体41构成为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状,在衔铁主体41的后侧的中央下部形成有卡合凹部41a。并且,将上述的铰接弹簧360的卡止片362c卡合于该卡合凹部41a,使卡止片362c与卡合凹部41a卡合,从而将衔铁40安装于铰接弹簧360。这样,衔铁40以根据电磁铁块30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摆动(往复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电磁铁块30。
另外,在衔铁主体41的上部,以向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突出部42、42。并且,通过将该突出部42、42载置于在卡件50形成的后述的载置部550、550,从而使卡件50与衔铁40的动作(摆动)连动地进行滑动。
卡件50是与衔铁40的往复移动连动而进行往复滑动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卡件50以沿前后方向(x方向)进行往复滑动的方式保持于基座200。
如图10所示,该卡件50具备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且沿着在后述的基座200形成的导轨部290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进行往复滑动的滑动片5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件50具备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且沿着在基座200形成的第一导轨部290A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进行往复滑动的第一滑动片510A。
另外,卡件50具备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且沿着在基座200形成的第二导轨部290B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进行往复滑动的第二滑动片510B。
并且,该第一滑动片510A及第二滑动片510B沿宽度方向(Y方向)并列设置。
这样,第一滑动片510A及第二滑动片510B设置为在沿宽度方向(Y方向)排列的状态下大致平行地延伸。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片510A及第二滑动片510B设置为在宽度方向(Y方向)上彼此对置,且通过沿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的连结片(连结部)540来连结。
即,第一滑动片510A及第二滑动片510B通过连结片(连结部)540形成为一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片(连结部)540具备将第一滑动片510A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前后方向前侧)与第二滑动片510B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前后方向前侧)连结的第一连结片(第一连结部)541。
另外,连结片(连结部)540具备将第一滑动片510A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前后方向后侧)与第二滑动片510B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前后方向后侧)连结的第二连结片(第二连结部)542。
这样,卡件50由第一滑动片510A、第二滑动片510B、第一连结片(第一连结部)541及第二连结片(第二连结部)542形成为大致框状,在大致框状的卡件50的内侧形成有供形成于基座200的卡件保持部280插入的插通孔580。
该卡件50例如能够通过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
另外,在卡件50形成有沿导轨部290滑动的滑动部511,通过使该滑动部511在导轨部290内滑动,而使保持于基座200的卡件50沿前后方向(X方向)往复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部511形成于滑动片510,借助该滑动部511使滑动片510在被导轨部290引导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X方向)往复滑动。
即,在第一滑动片510A形成第一滑动部511A,并且在第二滑动片510B形成第二滑动部511B,从而使第一滑动部511A沿着第一导轨部290A滑动,并且使第二滑动部511B沿着第二导轨部290B滑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滑动片510A,在前后方向(X方向:第一滑动片510A的延伸方向)上并列设置两个(多个)第一滑动部511A。另外,在第二滑动片510B,在前后方向(X方向:第二滑动片510B的延伸方向)上并列设置两个(多个)第二滑动部511B。
并且,两个第一滑动部511A在第一滑动片510A的内表面(插通孔580侧的面)分别形成为朝向插通孔580(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另外,两个第二滑动部511B也同样地在第二滑动片510B的内表面(插通孔580侧的面)分别形成为朝向插通孔580(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大致框状的卡件50的四个部位形成有滑动部511。需要说明的是,四个滑动部511设为: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侧的第一滑动部511A与第二滑动部511B在宽度方向(Y方向)上彼此对置,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的第一滑动部511A与第二滑动部511B在宽度方向(Y方向)上彼此对置。
另外,在卡件50形成有对可动触点部600的后述的被按压部622a进行按压的按压部520(参照图19)。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520包括:设于第一滑动片510A、比第一连结片(第一连结部)541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突出的第一按压部520A;设于第二滑动片510B、比第一连结片(第一连结部)541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突出的第二按压部520B。
这样,在卡件5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按压部520,各个按压部520对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进行按压,从而能够使可动触点部600的可动触点610更可靠地沿前后方向(x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卡件50沿上下方向(Z方向:与卡件50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
即,在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时,在使基座200位于卡件50的下方的状态下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平行移动)。
并且,在按压部520形成有引入部530,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该引入部530向下方突出。该引入部530为了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时、使可动触点部600的上端部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移动而将按压部520向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引入而形成。
具体而言,引入部530构成为在侧视下(从宽度方向观察的状态)随着朝向下方而宽度变窄的锥状,且形成为前端531位于比按压部520的前端521靠后方的位置。
即,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在引入部530的前侧(可动触点部600侧)形成有以随着朝向下方而从可动触点部600离开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53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倾斜面532形成为在侧视下(从宽度方向观察的状态)将按压部520的前端521与引入部530的前端531连结。
并且,该引入部530分别形成于各按压部520。即,在第一按压部520A形成有第一引入部530A,该第一引入部530A具有前端531A和将第一按压部520A的前端521A与前端531A连结的倾斜面532A。并且,在第二按压部520B形成有第二引入部530B,该第二引入部530B具有前端531B和将第二按压部520B的前端521B与前端531B连结的倾斜面532B。
另外,在卡件50形成有用于载置衔铁40的突出部42的载置部550,通过将突出部42载置于载置部550,而使卡件50与衔铁主体41的动作连动。
具体而言,以从第二连结片(第二连结部)542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载置部550、550,将一对突出部42、42载置于各载置部550、550。
该载置部550、550具备:从第二连结片(第二连结部)542的后端542a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前壁部551;形成于前壁部551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方、在前后方向上与前壁部551对置的后侧壁552;将前壁部551与后侧壁552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外侧连结的外侧壁553;与前壁部551、后侧壁552及外侧壁553的下端连设的底壁554。
即,载置部550、550通过前壁部551、后侧壁552、外侧壁553和底壁554而形成为上下方向(Z方向)的上方及宽度方向(Y方向)的内侧开口。并且,在载置部550、550之间形成有能供衔铁主体41通过的空间部560。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一对突出部42、42位于上侧且卡合凹部41a成为向后方开口的状态的方式配置衔铁40,在该状态下将一对突出部42、42从上方载置于载置部550、550,并且将衔铁主体41配置于空间部560(配置于载置部550、550之间),从而衔铁40以能够与卡件50彼此连动的方式载置于卡件5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第二连结片(第二连结部)542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中央部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圆弧状突起543,利用该圆弧状突起543能够抑制衔铁40的晃动。
触点部60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711、751的固定触点部700;形成有相对于固定触点711、751接触或分离的可动触点610的动触点部600。
如图11所示,可动触点部600具有:形成有可动触点610、被上述的按压部520(第一按压部520A及第二按压部520B)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620;被压入基座200而将可动触点部600固定于基座200的压入部630。该可动触点部600的除了可动触点610之外的部位例如能够通过对具有板厚及板宽的一张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变形部620具备:供可动触点610安装的主体部621;以从主体部621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侧向上方分支的方式形成的分支部622、6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主体部621形成有未图示的插通孔,通过将可动触点610固定于该插通孔,从而将可动触点610固定于主体部62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621的前后方向(X方向:板厚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可动触点610。
在分支部622、622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的面分别形成有成为由按压部520(第一按压部520A及第二按压部520B)按压的被按压部622a、622a的区域。
并且,通过按压部520(第一按压部520A及第二按压部520B)对该被按压部622a、622a进行按压,由此弹性变形部620(主体部621及分支部622、622)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弹性变形,可动触点610向前方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可动触点部600即使在卡件50位于往复滑动范围内的最后侧的位置的状态(电磁铁块30为非励磁的状态)时,也被按压部520(第一按压部520A及第二按压部520B)向前方按压。即,在将可动触点部600及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时,可动触点部600的弹性变形部620与自由状态(仅将可动触点部600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未被卡件50干涉的状态)时相比成为向前方位移了的状态。这样,可动触点部600在弹性变形部620被向后方施力的状态下组装于基座2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按压部520A及第二按压部520B各自的宽度(Y方向的宽度)比各分支部622、622的宽度(Y方向的宽度)宽。即,形成于各分支部622、622的被按压部622a、622a的大致整面与第一按压部520A、第二按压部520B抵接(面接触)。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622a中的与第一按压部520A及第二按压部520B抵接的端缘(Y方向两端的缘部)形成圆角部622b、622b(参照图18)。
这样,通过形成圆角部622b、622b,能够抑制在与第一按压部520A、第二按压部520B抵接的(面接触的)区域形成锐缘(edge)。这样,能够抑制第一按压部520A、第二按压部520B由于被按压部622a、622a而被削刮。
因此,优选圆角部622b、622b至少从被按压部622a、622a的上下方向(Z方向)的下端形成到上端。
而且,优选圆角部一直形成到分支部622、622的前端(上端),即在被按压部622a、622a及分支部622、622中的比被按压部622a、622a靠上部的端缘(Y方向两端的缘部)也形成有圆角部。这样,在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时(将按压部520向被按压部622a引入时),能够抑制第一按压部520A、第二按压部520B被分支部622、622的端缘削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在可动触点部600的比被按压部622a靠上侧的部位形成有向从引入部530离开的方向折弯的折弯部622c。
即,在分支部622、622的比被按压部622a、622a靠上侧的部位分别形成有前端向从引入部530离开的方向折弯的折弯部622c、622c。
这样,能够增大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由引入部530A、530B对分支部622、622施加力时产生的水平方向分力(以使分支部622、622向前方移动的方式起作用的力)。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使弹性变形部620(主体部621及分支部622、622)向前后方向(X方向)前方弹性变形,而使可动触点610向前方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为,在分支部622、622的比被按压部622a、622a靠上侧的部位形成向后侧上方(引入部530侧)凸出的圆角部。即,也可以使分支部622、622的比被按压部622a、622a靠上侧的部位以前端位于前方的方式弯曲。
在压入部630形成有压入突起631,通过将压入部630压入固定于基座200的可动触点部压入部223,从而将可动触点部600组装于基座200。
另外,在压入部63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下方突出、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可动侧端子部640、640。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可动侧端子部640、640的厚度(x方向:板厚方向的厚度)比弹性变形部620的厚度(x方向:板厚方向的厚度)厚。这样,容易使弹性变形部620弹性变形,且能够确保可动侧端子部640、640的强度。
作为加厚可动侧端子部640、640的厚度的方法,例如有将板状构件的相当于可动侧端子部的部位折弯的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变形部620的压入部630侧(下侧),沿着弹性变形部620与压入部630的交界线L、即沿着Y方向(可动触点部600的宽度方向)排列地形成有两个(多个)孔650、650。
并且,两个(多个)孔650、650形成为在上下方向(Z方向:与交界线L交叉的方向)上细长。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两个(多个)孔650、650形成为下侧位于压入部630。即,各孔650、650形成为在包含交界线L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细长地延伸。
这样,通过沿着弹性变形部620与压入部630的交界线L并列设置两个(多个)孔650、650,从而在使弹性变形部620弹性变形时,能够分散在弹性变形部620与压入部630的交界线L附近产生的应力,能够抑制可动触点部600的塑性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变形部620与压入部630的交界线L实际上无法明确地示出,但整体上沿着Y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将可动触点部600的下部的比宽度宽的部分靠下侧的部位作为压入部630,为了便于说明,将形成在宽度宽的部分上的直线(假想线)作为弹性变形部620与压入部630的假想的交界线L。并且,沿着弹性变形部620与压入部630的交界线L是指沿着Y方向(沿着可动触点部600的宽度方向)。
就形成为该结构的可动触点部600而言,通过使可动侧端子部640、640的前端从基座200的上侧分别穿过后述的可动侧端子插通孔214、214,且将压入部630压入固定于可动触点部压入部223,从而在可动侧端子部640、640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状态下将可动触点部600组装于基座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可动侧端子部640电连接有印制基板等对象侧构件。
另一方面,固定触点部700具备第一固定触点部710,该第一固定触点部710配置于基座200的比可动触点部600靠后侧(卡件50侧)的位置,且具有伴随可动触点610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610接触或分离的第一固定触点711。
另外,固定触点部700具备第二固定触点部750,该第二固定触点部750配置于基座200的比可动触点部600靠前侧(与卡件50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且具有伴随可动触点610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610接触或分离的第二固定触点75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部60具备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以及配置于第一固定触点部710与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之间的可动触点部600。
并且,在通过使电磁铁块30励磁或非励磁而使卡件50沿前后方向(x方向)往复滑动时,可动触点部600的可动触点610与第一固定触点711及第二固定触点751中的任一个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第一固定触点部710为常闭触点。即,在电磁铁块30为非励磁的状态下,第一固定触点711与可动触点610接触,通过使电磁铁块30励磁,而使第一固定触点711从可动触点610离开。另一方面,设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为常开触点。即,在电磁铁块30为非励磁的状态下,第二固定触点751与可动触点610分离,通过使电磁铁块30励磁,而使第二固定触点751与可动触点610接触。
如图12所示,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具备:形成有第一固定触点711、且具有板厚及板宽的主体部712;与主体部712连设且向下方突出的第一固定侧端子部(端子部)713、713。该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的除了第一固定触点711之外的部位例如能够通过对一张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使其折弯来形成。另外,在主体部712的上部形成有插通孔712a,通过将第一固定触点711固定于该插通孔712a,从而将第一固定触点711固定于主体部712。
并且,就第一固定触点部710而言,通过使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的前端从基座200的上侧分别穿过后述的第一固定侧端子插通孔213、213,并且将主体部712的下部压入固定于第一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1,从而在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状态下将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组装于基座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电连接有印制基板等对象侧构件。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第二固定触点部750具备:形成有第二固定触点751、且具有板厚及板宽的主体部752;与主体部752连设且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固定侧端子部(端子部)753、753。该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的除了第二固定触点751之外的部位也能够通过例如对一张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使其折弯来形成。另外,在主体部752的上部形成有插通孔752a,通过将第二固定触点751固定于该插通孔752a,从而将第二固定触点751固定于主体部752。
并且,就第二固定触点部750而言,通过使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的前端从基座200的上侧分别穿过后述的第二固定侧端子插通孔215、215,并且将主体部752的下部压入固定于第二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2,从而在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状态下将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组装于基座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电连接有印制基板等对象侧构件。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相同形状的固定触点坯料800来使该固定触点坯料800折弯,从而形成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及第二固定触点部750。
即,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的主体部712及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通过使厚度大致固定的板状的固定触点坯料800折弯来形成。并且,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的主体部752及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也同样地通过使板状的固定触点坯料800折弯来形成。
这样,用于形成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及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的固定触点坯料800具备成为主体部712、主体部752的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参照图14)。另外,固定触点坯料800具备成为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的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参照图1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的基部821与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下侧(一端侧)连结。而且,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形成为前端822位于比基部821靠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上侧(另一端侧)的位置。
具体而言,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的基部821与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下端811连设,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形成为比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构成为以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方式折弯的形状。另外,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位形成为在中途向宽度方向内侧及上方折弯的曲柄状。
即,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具备:具有与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下端811连设的基部821、且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水平延伸设置部823;从第一水平延伸设置部823的外端823a朝向上侧延伸的第一垂直延伸设置部824;从第一垂直延伸设置部824的上端824a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延伸的第二水平延伸设置部825;具有前端822、且从第二水平延伸设置部825的内端825a朝向上侧延伸的第二垂直延伸设置部826。
这样,与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下端811连设的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构成为在中途向上方折弯的形状,以前端822朝向上方的方式形成。
并且,通过将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以前端822朝向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下侧(一端侧)突出的方式弯曲,从而形成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
具体而言,通过使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在第一弯曲部A1处折弯约90°并且在第二弯曲部A2处折弯约90°,从而形成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参照图12的(c)及图14的(b))。此时,在第一弯曲部A1处折弯的方向和第二弯曲部A2处折弯的方向为同一方向(参照图12的(c)的箭头a1、a2)。因此,朝向上方的前端82旋转180°而变成朝向下方。这样,通过使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向同一方向折弯两次,而使朝向上方的前端822朝向下方,且比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向下方突出。这样,形成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的主体部712及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
另外,通过使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在第一弯曲部B1处折弯约90°并且在第二弯曲部B2处折弯约90°,从而形成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参照图13的(c)及图14的(b))。此时,在第一弯曲部B1处折弯的方向和在第二弯曲部B2处折弯的方向为同一方向(参照图13的(c)的箭头b1、b2)。因此,朝向上方的前端822旋转180°而变成朝向下方。这样,通过使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向同一方向折弯两次,而使朝向上方的前端822朝向下方,且比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向下方突出。这样,形成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的主体部752及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及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使用相同形状的固定触点坯料800来形成主体部及端子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设计上的情况等,在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和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从主体部的位置到端子部的露出部分的位置为止的距离不同。因此,使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的弯曲位置在形成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的情况下和形成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的情况下不同。即,使第一弯曲部A1的位置和第一弯曲部B1的位置不同,并且使第二弯曲部A2的位置和第二弯曲部B2的位置不同。
但是,在使从主体部的位置到端子部的露出部分的位置为止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在同一部位折弯,能够形成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及第二固定触点部750。在该情况下,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的形状与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的形状为相同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和第二固定触点部750时,不需要使用相同形状的固定触点坯料800,也可以使用与各自的形状相应的形状(不同的形状)的固定触点坯料。
如图15~图17所示,基座200具备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基底部210,在该基底部210组装电磁铁块30及触点部60。
另外,在基座200的基底部210形成有用于确保电磁铁块30与触点部60之间的绝缘距离的绝缘壁240。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壁240一体地形成于基底部210。
该基座200例如能够通过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
并且,基座200的基底部210被绝缘壁240划分为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和电磁铁块安装部(电磁铁块配置区域)230。此时,在基底部210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侧形成有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并且在基底部210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形成有电磁铁块安装部(电磁铁块配置区域)230。
在基底部21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形成有供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的主体部712的下部压入的第一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1。
另外,在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中的第一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1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以沿基底部210的厚度方向(Z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供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穿过的第一固定侧端子插通孔213、213。该第一固定侧端子插通孔213、213分别形成于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
并且,在基底部21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供可动触点部600的压入部630压入的可动触点部压入部223。
另外,在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中的可动触点部压入部223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以沿基底部210的厚度方向(Z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分别供可动侧端子部640、640穿过的可动侧端子插通孔214、214。
而且,在基底部21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侧,形成有供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的主体部752的下部压入的第二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2。
另外,在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中的第二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2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侧,以沿基底部210的厚度方向(Z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供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穿过的第二固定侧端子插通孔215、215。该第二固定侧端子插通孔215、215分别形成于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
并且,在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中的第一固定触点部710与可动触点部600之间,以沿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且朝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上方立起的方式立设有隔壁211。并且,通过利用该隔壁211来分隔第一固定触点部710与可动触点部600,从而来确保第一固定触点711与可动触点610之间的绝缘距离。另外,通过设置隔壁211,能够抑制由于第一固定触点711与可动触点610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消耗粉而导致第一固定触点部710与可动触点部600发生短路或者基底部210发生绝缘劣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隔壁211形成有朝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方、即第一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1侧突出的压入突起211a、以及朝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即可动触点部压入部223侧突出的压入突起211b。
另外,在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中的可动触点部600与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之间,以沿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且朝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上方立起的方式立设有隔壁212。并且,通过利用该隔壁212来分隔可动触点部600与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从而来确保可动触点610与第二固定触点751之间的绝缘距离。另外,通过设置隔壁212,能够抑制由于可动触点610与第二固定触点751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消耗粉而导致可动触点部600与第二固定触点部750发生短路或基底部210发生绝缘劣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隔壁212形成有朝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即第二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2侧突出的压入突起212a。另外,在基底部210形成有朝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方、即可动触点部压入部223侧突出的压入突起212b。
另外,将基底部210划分为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与电磁铁块安装部(电磁铁块配置区域)230的绝缘壁240具备隔壁部260。
该隔壁部260以在基底部210中的电磁铁块30与触点部60之间的部位沿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且朝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上方立起的方式立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从前后方向(x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电磁铁块30及触点部60不从隔壁部260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在基底部210形成该隔壁部26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底部210被隔壁部260在前后方向上划分为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与电磁铁块安装部(电磁铁块配置区域)230。
另外,绝缘壁240具备覆盖组装于基座200的电磁铁块30的周壁部2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250形成为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周壁部250的前端250a与隔壁部260的外周缘260a连设。另外,周壁部25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一端250b与基底部210的一端侧的长边部210a连设,并且周壁部25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另一端250c与基底部210的另一端侧的长边部210b连设。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基底部210、周壁部250和隔壁部260划分出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开口的电磁铁块收容空间270。并且,通过使电磁铁块30从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向前侧移动(平行移动),从而电磁铁块30在收容于电磁铁块收容空间270内的状态下组装于基座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250仅形成在电磁铁块安装部(电磁铁块配置区域)230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侧。即,在电磁铁块安装部(电磁铁块配置区域)230的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形成有比周壁部250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突出的后侧突出部231。
在该后侧突出部231形成有供底座部323、323载置的载置部232、232、以及由形成于底座部323、323的夹持片323b、332b夹持的被夹持部231a。
另外,在被夹持部231a形成有用于抑制与弹簧部362发生干涉的退避槽233、233。
周壁部250具备分别与基底部210的长边部210a、210b连设、以从长边部210a、210b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且朝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上方立起的方式立设的第一侧壁(下部侧壁)251、251。另外,周壁部250具备在比第一侧壁(下部侧壁)251、251靠宽度方向(Y方向)的内侧的部位以朝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上方立起的立设的第二侧壁(上部侧壁)252、252。
而且,周壁部250具备将第一侧壁(下部侧壁)251、251的上端251b、251b与第二侧壁(上部侧壁)252、252的下端252a、252a连结的连结壁253、253、以及将第二侧壁(上部侧壁)252、252的上端252b、252b彼此连结的顶壁部254。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壁253、253构成为向宽度方向(Y方向)的内侧折弯的形状。
另外,在第一侧壁(下部侧壁)251、251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内侧的下部形成有朝向宽度方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的突条251a、251a,在该突条251a、251a与基底部210之间形成有供卡合突条352b、352b插入的卡合槽271、27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的第一侧壁(下部侧壁)251、251、第二侧壁(上部侧壁)252、252、连结壁253、253以及顶壁部254形成周壁部250。并且,隔壁部260的外周形状(从前后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与上述的周壁部250的外周形状(从前后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的轮廓形状)对应的形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绝缘壁240的上部形成对卡件50进行保持的卡件保持部280。
该卡件保持部280是绝缘壁240(基座200)中的、组装卡件50时穿过上述的卡件50的插通孔580的部分。
并且,在该卡件保持部280形成有对卡件50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导轨部290。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90形成于周壁部250的上侧(与基底部210相反的一侧)。
该导轨部290通过第二侧壁(上部侧壁)252、252和连结壁253、253而形成为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且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上方及宽度方向(Y方向)的外侧开口。
即,导轨部290具有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导轨部290A以及第二导轨部290B。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轨部290形成防脱部291,能够使卡件50更可靠地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
该防脱部291具有抑制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脱离的功能。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抑制在将卡件50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的状态下使该卡件50往复滑动时,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脱出,而设置防脱部291。
即,无论卡件50存在于使卡件50往复滑动时的一端侧的位置到另一端侧的位置之间的哪个位置,都能利用防脱部291抑制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使卡件50往复滑动时的一端侧的位置是在组装成了电磁继电器1的状态下使电磁铁块30励磁而使卡件50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滑动到最前侧的状态下的卡件50的位置。另一方面,另一端侧的位置是在组装成了电磁继电器1的状态下使电磁铁块30为非励磁而使卡件50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滑动到最后侧的状态下的卡件50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脱部291在导轨部290的上侧以向宽度方向(Y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将卡件50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的状态下该防脱部291位于滑动部511的上方。
而且,在一个导轨部290,沿前后方向(X方向: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排列地设有两个(多个)防脱部291、291。
而且,在导轨部290的相邻的防脱部291、291之间形成有容许滑动部511通过的空间部29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前侧的防脱部291的前方也形成有容许滑动部511通过的空间部292。
并且,通过如以下那样使卡件50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从而利用防脱部291来进行滑动部511的防脱。
首先,使卡件50向上下方向(Z方向:与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下方侧移动,而将滑动部511从空间部292导入到导轨部290内。
并且,在将滑动部511导入到导轨部290内的状态下使卡件50向前后方向(X方向: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后侧移动。此时,从上下方向(Z方向:与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滑动部511与防脱部291在至少一部分重合。
这样,卡件50在被防脱部291防止了滑动部511的脱离的状态下能往复滑动地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基座2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滑动部511与用于抑制该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脱离的防脱部291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防脱部291形成有锥形部291a。具体而言,在使卡件50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时有可能与滑动部511发生干涉的防脱部291的前侧上部,以向下方且向前方倾斜的方式形成锥形部291a。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防脱部291的前侧上部形成圆角部。另外,也可以在滑动部511的后侧下部形成锥形部、圆角部。
这样,通过在滑动部511与用于抑制该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脱离的防脱部291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锥形部、圆角部,从而在将卡件50向基座200组装时,能够更顺利地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另外,在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时,能够抑制滑动部511与防脱部291接触而导致卡件50被削刮而产生的异物。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脱部291具备形成于第一导轨部290A且用于抑制第一滑动部511A从第一导轨部290A脱离的第一防脱部291A。
另外,防脱部291具备形成于第二导轨部290B且用于抑制第二滑动部511B从第二导轨部290B脱离的第二防脱部291B。
并且,在第一导轨部290A,沿前后方向(X方向:第一导轨部290A的延伸方向)排列地设有两个(多个)第一防脱部291A、291A,在第一导轨部290A的相邻的第一防脱部291A、291A之间形成有容许第一滑动部511A通过的第一空间部292A。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前侧的第一防脱部291A的前方也形成有容许第一滑动部511A通过的第一空间部292A。
另外,在第二导轨部290B,沿前后方向(x方向:第二导轨部290B的延伸方向)排列地设有两个(多个)第二防脱部291B、291B,在第二导轨部290B的相邻的第二防脱部291B、291B之间形成有容许第二滑动部511B通过的第二空间部292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前侧的第二防脱部291B的前方也形成有容许第二滑动部511B通过的第二空间部292B。
并且,两个(多个)第一滑动部511A中的任一个(前侧的第一滑动部511A)被两个(多个)第一防脱部291A中的任一个(前侧的第一防脱部291A)抑制从第一导轨部290A脱离。
另外,两个(多个)第一滑动部511A中的另一个(后侧的第一滑动部511A)被两个(多个)第一防脱部291A中的另一个(后侧的第一防脱部291A)抑制从第一导轨部290A脱离。
另一方面,两个(多个)第二滑动部511B中的任一个(前侧的第二滑动部511B)被两个(多个)第二防脱部291B中的任一个(前侧的第二防脱部291B)抑制从第二导轨部290B脱离。
并且,两个(多个)第二滑动部511B中的另一个(后侧的第二滑动部511B)被两个(多个)第二防脱部291B中的另一个(后侧的第二防脱部291B)抑制从第二导轨部290B脱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大致框状的卡件50的前后左右分开的四个部位形成有滑动部511,在卡件保持部280的前后左右分开的四个部位形成有防脱部291。并且,在将卡件50组装于卡件保持部280时,形成于卡件保持部280的四个部位的防脱部291分别一对一地与四个部位的滑动部511对应,各滑动部511由分别与之对应的防脱部291来防止脱离。
另外,在四个防脱部291分别形成有上述的锥形部291a。
具体而言,在使卡件50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时有可能分别与第一滑动部511A发生干涉的两个第一防脱部291A各自的前侧上部,以向下方且向前方倾斜的方式形成锥形部291aA。另一方面,在使卡件50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时有可能分别与第二滑动部511B发生干涉的两个第二防脱部291B各自的前侧上部,以向下方且向前方倾斜的方式形成锥形部291aB。
接下来,对构成为上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1的组装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使第一固定触点部710以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的前端朝向下方的状态从上方向下方移动,从而将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组装于基座20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参照图20)。
具体而言,使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的前端从基座200的上侧分别穿过第一固定侧端子插通孔213、213,并且将主体部712的下部从上侧压入固定于第一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1。
这样,在第一固定侧端子部713、713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状态下,将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组装于基座20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
接着,使可动触点部600以可动侧端子部640、640的前端朝向下方的状态从上方向下方移动,从而将可动触点部600组装于基座20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参照图20)。
具体而言,使可动侧端子部640、640的前端从基座200的上侧分别穿过可动侧端子插通孔214、214,并且将压入部630从上侧压入固定于可动触点部压入部223。
这样,在可动侧端子部640、640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状态下,将可动触点部600组装于基座20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
需要说明的是,就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向基座200的组装以及可动触点部600向基座200的组装而言,可以先进行可动触点部600向基座200的组装,也可以两者同时进行。
然后,使卡件50从上方向下方移动,从而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的卡件保持部280(参照图21)。
具体而言,将基座200配置为卡件保持部280位于上方,并且将卡件50配置为位于卡件保持部280的上方(参照图22)。
此时,前侧的第一滑动部511A与在形成于前侧的第一防脱部291A的前方形成的第一空间部292A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
另一方面,前侧的第二滑动部511B与在形成于前侧的第二防脱部291B的前方形成的第二空间部292B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
另外,后侧的第一滑动部511A与在两个第一防脱部291A之间形成的第一空间部292A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
另一方面,后侧的第二滑动部511B与在两个第二防脱部291B之间形成的第二空间部292B对置。
并且,各引入部530的前端531分别与分支部622的折弯部622c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对置。
然后,使处于该状态的卡件50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下方平行移动(参照图22的箭头c1)。
于是,各引入部530的前端531分别与分支部622的折弯部622c抵接,从而使弹性变形部620(主体部621及分支部622、622)发生弹性变形而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移动(参照图22的箭头d)。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变形部620(主体部621及分支部622、622)被引入部530按压而以使卡件50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下方平行移动的程度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弹性变形(移动)。
并且,使卡件50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下方平行移动一直到四个滑动部511经由空间部292而收容到导轨部290内,由此按压部520被向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引入。即,按压部520在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与被按压部622a抵接。
然后,在使四个滑动部511收容于导轨部290内的状态下使卡件50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平行移动(滑动)(参照图22的箭头c2)。该卡件50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的平行移动(滑动)能够利用弹性变形部620(主体部621及分支部622、622)的弹性复原力来进行(参照图22的箭头d)。
并且,使卡件50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平行移动(滑动),直到从上下方向(Z方向:与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滑动部511与防脱部291至少一部分重合。
这样,卡件50在被防脱部291防止了滑动部511的脱离的状态下能够往复滑动地保持于卡件保持部280(基座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卡件50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侧平行移动(滑动)时,第一连结片(第一连结部)541的后端、引入部530的后端与隔壁部260的前表面抵接,从而能够限制进一步的移动。
接着,使在其他工序中预先组装好的电磁铁块30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前方平行移动,从而将电磁铁块30组装于基座200的电磁铁块安装部(电磁铁块配置区域)230(参照图23)。
具体而言,使电磁铁块30以轭铁350的横壁部352成为下侧、且铰接弹簧360的弹簧部362朝向后方的状态与电磁铁块收容空间270的开口对置。
然后,一边将设于横壁部352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的卡合突条352b、352b插入卡合槽271、271一边将电磁铁块30收容于电磁铁块收容空间270内。此时,电磁铁块30在卡合突条352b、352b卡合于卡合槽271、271、被夹持部231a被一对夹持片323b、323b夹持、且底座部323、323分别载置于载置部232、232的状态下组装于基座200。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铁块30向基座200的组装也可以在卡件50向基座200的组装之前进行,也可以与卡件50向基座200的组装同时进行。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向基座200的组装或可动触点部600向基座200的组装之前进行电磁铁块30向基座200的组装。
另外,也不需要预先组装电磁铁块30,可以与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可动触点部600及卡件50向基座200的组装并行地进行电磁铁块30的组装。
接着,使衔铁40的一对突出部42载置于载置部550、且使弹簧部362的卡止片362c卡合于衔铁40的卡合凹部41a,从而使卡件50与衔铁主体41的动作连动(参照图24)。
具体而言,将成为一对突出部42、42位于上侧且卡合凹部41a向后方开口的状态的衔铁40配置于卡件50的上方,并使处于该状态的衔铁40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下方平行移动。
然后,使一对突出部42、42从上方载置于载置部550、550,并且使衔铁主体41穿过空间部560,使弹簧部362的卡止片362c卡合于衔铁40的卡合凹部41a。这样,衔铁40以能够与卡件50彼此连动的方式载置。
接着,使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以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的前端朝向下方的状态从上方向下方移动,从而将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组装于基座20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参照图25及图26)。
具体而言,使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的前端从基座200的上侧分别穿过第二固定侧端子插通孔215、215,并且将主体部752的下部从上侧压入固定于第二固定触点部压入部222。
这样,在第二固定侧端子部753、753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状态下,将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组装于基座200的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
然后,从上方安装罩201并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进行固定,从而组装成电磁继电器1。
需要说明的是,各构件的组装顺序不限于上述的顺序,但优选卡件50至少在将可动触点部600及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组装于基座200之后组装于基座200。
另外,衔铁40优选至少在将卡件50及电磁铁块30组装于基座200之后组装于卡件50及电磁铁块30。
并且,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优选在将衔铁40组装于卡件50及电磁铁块30之后组装于基座200。
接着,说明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
首先,在未对线圈310施加电压(未通电)的情况下,电磁铁块30处于非励磁的状态,衔铁40在铰接弹簧360的弹簧部362的作用力下与磁极部(铁芯330的头部331)分离。即,成为使衔铁40的上端向前后方向(x方向)的后方转动的状态。因此,第一固定触点711与可动触点610抵接,并且可动触点610与第二固定触点751分离。
然后,当对线圈310施加电压(通电)而使电磁铁块30励磁时,在衔铁40的前表面与磁极部(铁芯330的头部331)的磁极面(后表面)之间产生磁力,从而使衔铁40被磁极部(铁芯330的头部331)的磁极面(后表面)吸引。即,衔铁40以下部为中心向前方转动。
并且,伴随该衔铁40的转动(移动、摆动),卡件50的按压部520向前方滑动,该按压部520按压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而使弹性变形部620(主体部621及分支部622、622)向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侧(前方)弹性变形。这样,安装于弹性变形部620的主体部621的可动触点610与第一固定触点711分离,而与第二固定触点751抵接。
另一方面,当解除向线圈310的电压施加(解除通电)时,在弹簧部362的作用力下,衔铁40以下部为中心向后方转动,可动触点610与第二固定触点751分离,而与第一固定触点711抵接。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基座200;组装于基座200的电磁铁块30;根据电磁铁块30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衔铁40;伴随衔铁40的移动而滑动的卡件50。
另外,电磁继电器1具备:可动触点部600,其具有伴随卡件50的滑动而移动的可动触点610,且组装于基座200;固定触点部700,其具有伴随可动触点610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610接触或分离的固定触点711、751,且组装于基座200。
而且,在基座200形成有对卡件50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导轨部290,在卡件50形成有沿导轨部290进行滑动的滑动部511。
并且,在导轨部290形成有用于抑制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脱离的防脱部291。
这样,不需要使卡件50与可动触点部600卡合,因此,能够抑制在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时等卡件50被削刮而产生的异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件50以能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基座200。
并且,无论卡件50存在于使卡件50往复滑动时一端侧的位置到另一端侧的位置之间的哪个位置,防脱部291都会抑制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的脱离。
这样,在电磁继电器1的通常的使用时,能够抑制卡件50从基座200脱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轨部290,沿X方向(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多个防脱部291,并且在导轨部290的相邻的防脱部291之间形成有容许滑动部511通过的空间部292。
并且,通过使卡件50沿Z方向(与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将滑动部511从空间部292导入导轨部290内,在将滑动部511导入到导轨部290内的状态下使卡件50沿X方向(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在从Z方向(与导轨部29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时滑动部511与防脱部291至少一部分重合,从而将卡件50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保持于基座200。
这样,能够更容易地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防脱部291(滑动部511以及用于抑制该滑动部511从导轨部290脱离的防脱部291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锥形部291a(锥形部及圆角部中的至少任一方)。
这样,在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时,能够抑制滑动部511与防脱部291发生干涉,能够更顺利地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290具有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导轨部290A及第二导轨部290B。
另一方面,滑动部511具有沿第一导轨部290A滑动的第一滑动部511A和沿第二导轨部290B滑动的第二滑动部511B。
并且,防脱部291具有:形成于第一导轨部290A且用于抑制第一滑动部511A从第一导轨部290A脱离的第一防脱部291A;形成于第二导轨部290B且用于抑制第二滑动部511B从第二导轨部290B脱离的第二防脱部291B。
这样,能够抑制使卡件50滑动时卡件50发生晃动,能够使卡件50更顺利地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件50具备:形成有第一滑动部511A、且沿X方向(第一导轨部290A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片510A;形成有第二滑动部511B、且沿X方向(第二导轨部290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片510B;以及将第一滑动片510A和第二滑动片510B连结的连结部540。
这样,通过使两个滑动片510一体化,能够加强滑动片510,能够抑制卡件50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使卡件50更顺利地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540具备将第一滑动片510A的X方向前侧(第一滑动片510A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和第二滑动片510B的X方向前侧(第二滑动片510B的延伸方向的一侧)连结的第一连结片(第一连结部)541。另外,连结部540具备将第一滑动片510A的X方向后侧(第一滑动片510A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和第二滑动片510B的X方向后侧(第二滑动片510B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连结的第二连结片(第二连结部)542。
这样,通过使两个滑动片510在两个部位一体化,能够加强滑动片510,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卡件50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使卡件50更顺利地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导轨部290A,沿X方向(第一导轨部290A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第一防脱部291A,并且在第一导轨部290A的相邻的第一防脱部291A之间形成有容许第一滑动部511A通过的第一空间部292A。
并且,在第二导轨部290B,沿X方向(第二导轨部290B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第二防脱部291B,并且在第二导轨部290B的相邻的第二防脱部291B之间形成有容许第二滑动部511B通过的第二空间部292B。
这样,仅使卡件50沿Z方向平行移动,能够使第一滑动部511A收容在第一导轨部290A内,且使第二滑动部511B收容在第二导轨部290B内,能够容易地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滑动片510A,沿X方向(第一滑动片510A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第一滑动部511A,并且在第二滑动片510B,沿X方向(第二滑动片510B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第二滑动部511B。
并且,前侧的第一滑动部511A(多个第一滑动部511A中的任一个)被前侧的第一防脱部291A(多个第一防脱部291A中的任一个)抑制从第一导轨部290A脱离。
另外,后侧的第一滑动部511A(多个第一滑动部511A中的另一个)被后侧的第一防脱部291A(多个第一防脱部291A中的另一个)抑制从第一导轨部290A脱离。
另一方面,前侧的第二滑动部511B(多个第二滑动部511B中的任一个)被前侧的第二防脱部291B(多个第二防脱部291B中的任一个)抑制从第二导轨部290B脱离。
而且,后侧的第二滑动部511B(多个第二滑动部511B中的另一个)被后侧的第二防脱部291B(多个第二防脱部291B中的另一个)抑制从第二导轨部290B脱离。
这样,由于卡件50在四个部位保持于基座200,因此,能够将卡件50更可靠地保持于基座200,能够进一步抑制卡件50滑动时的晃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200具备:供电磁铁块30、可动触点部600及固定触点部700组装的基底部210;将组装于基底部210的电磁铁块30与组装于基底部210的可动触点部600及固定触点部700绝缘的绝缘壁240。
而且,绝缘壁240具备:与基底部210连设而将该基底部210划分为电磁铁块安装部(电磁铁块配置区域)230和触点部安装部(触点部配置区域)220的隔壁部260;与隔壁部260及基底部210连设且覆盖组装于基底部210的电磁铁块30的周围的周壁部250。
并且,在周壁部250的上侧(周壁部250的与基底部210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导轨部290。
这样,通过使卡件50在与基底部210分离的位置保持于基座200,由此不会使结构复杂化而能够利用卡件50按压可动触点610的附近。即,能够进一步简化卡件50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件50形成有按压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的按压部520,在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中的与按压部520抵接的端缘形成有圆角部622b。
这样,通过形成圆角部622b,能够抑制在与按压部520抵接的区域形成锐缘,能够抑制按压部520被按压部622a削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40具备衔铁主体41以及从衔铁主体41朝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42,在卡件50形成有供突出部42载置、使卡件50与衔铁主体41的动作连动的载置部550。
这样,不需要使卡件50压入衔铁40就能够使衔铁40载置于卡件50,因此,能够抑制在组装卡件50时等卡件50被削刮而产生的异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触点部700具备第一固定触点部710,该第一固定触点部710配置于基座200的后侧(基座200上的比可动触点部600靠卡件50侧的部位),且具有伴随可动触点610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610接触或分离的第一固定触点711。
另外,固定触点部700具备第二固定触点部750,该第二固定触点部750配置于基座200的前侧(基座200上的比可动触点部600靠卡件50侧的相反侧的部位),且具有伴随可动触点610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610接触或分离的第二固定触点751。
并且,卡件50至少在将可动触点部600及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组装于基座200之后组装于基座200。
另外,衔铁40至少在将卡件50及电磁铁块30组装于基座200之后组装于卡件50及电磁铁块30。
并且,第二固定触点部750在将衔铁40组装于卡件50及电磁铁块30之后组装于基座200。
这样,在组装卡件50时,能够抑制向前方移动的可动触点部600与第二固定触点部750发生干涉。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第二固定触点部750发生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卡件50沿上下方向(与卡件50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来将卡件50组装于基座200。
另外,在卡件50形成有按压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的按压部520。
并且,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在按压部520形成有向下方突出、且使可动触点部600移动而将按压部520向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引入的引入部530。
这样,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时,在引入部530的作用下,可动触点部600向前方移动,因此,能够将按压部520容易地向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引入。其结果是,能够将卡件50更容易地组装于基座200。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时,不需要手动作业来使可动触点部600向前方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机械组装。另外,能够进一步加快电磁继电器1的组装速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在引入部530的前侧(引入部530的可动触点部600侧)形成有以随着朝向下方而从可动触点部600离开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532。
通过形成这样的倾斜面532,能够利用倾斜面532顺利地使可动触点部600向前方移动,能够更可靠地将按压部520向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引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在可动触点部600的比被按压部622a靠上侧的部位形成有向从引入部530离开的方向折弯的折弯部622c。
这样,能够更容易地将按压部520向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引入。特别是,通过做成为向从引入部530离开的方向折弯的折弯部622c,能够进一步增大从卡件50对折弯部622c施加的水平方向分力,因此,能够使可动触点部600更可靠地向前方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为,在使卡件50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在可动触点部600的比被按压部622a靠上侧的部位形成有向后侧(引入部530侧)凸出的圆角部。
这样,通过在可动触点部600的比被按压部622a靠上侧的部位形成圆角部,也能够更容易地将按压部520向可动触点部600的被按压部622a引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部600具备被压入基座200的压入部630和与该压入部630连设而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620。
并且,在弹性变形部620的下侧(压入部630侧),沿Y方向(沿弹性变形部620与压入部630的交界线L)并列设置多个孔650。
这样,能够使在弹性变形部620与压入部630的交界线L产生的应力分散,能够抑制可动触点部600的塑性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孔650形成为在Z方向(与交界线L交叉的方向)上细长。
这样,能够更容易使弹性变形部620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可动触点部600的塑性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触点部700具备安装有固定触点711、751的主体部712、752、以及与主体部712、752连设且插入基座200的端子部713、753。
另外,主体部712、752及端子部713、753通过将板状的固定触点坯料800折弯而形成。
该固定触点坯料800具备成为主体部712、752的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和成为端子部713、753的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
而且,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形成为基部821与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下侧(一端侧)连结、且前端822位于比基部821靠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上侧(另一端侧)的位置。
并且,通过将端子部形成予定部820以前端822朝向主体部形成予定部810的下侧(一端侧)突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端子部713、753。
这样,在由板状的部材形成固定触点坯料800时,能够减少浪费的区域(减少浪费的材料的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成品率,能够谋求削减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触点部700具备第一固定触点部710,该第一固定触点部710配置于基座200的后侧(基座200上的比可动触点部600靠卡件50侧的部位),且具有伴随可动触点610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610接触或分离的第一固定触点711。另外,固定触点部700具备第二固定触点部750,该第二固定触点部750配置于基座200的前侧(基座200上的比可动触点部600靠卡件50侧的相反侧的部位),且具有伴随可动触点610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610接触或分离的第二固定触点751。
并且,第一固定触点部710和第二固定触点部750使用相同形状的固定触点坯料800来形成主体部712、752及端子部713、753。即,使用固定触点坯料800来形成具备固定触点711、751、供固定触点711、751形成的主体部712、752以及与主体部712、752连设的端子部713、753的固定触点部700的主体部712、752及端子部713、753。
这样,不需要分别地准备用于形成第一固定触点部710的主体部712及端子部713的固定触点坯料与用于形成第二固定触点部750的主体部752及端子部753的固定触点坯料。这样,通过将固定触点坯料共用化,能够将脱模用的模具共通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削减成本。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例示地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能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能够适当地改变电磁铁块、触点部、其他细微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变形例)中包含解决下述课题的发明。
在日本特开2008-235064号公报(以下标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具备:根据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可动铁片;以及伴随该可动铁片的移动而进行滑动的卡件,通过使形成于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伴随卡件的滑动而移动,来使可动触点相对于形成于固定接触片的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从卡件的一端突出的引导轴部与形成于可动接触片的引导孔卡合,从而将卡件的一端侧保持于可动接触片。
另外,通过将在可动铁片的上端部形成的连结部插入在卡件的另一端形成的作为引导部的插通孔,从而将卡件的另一端侧保持于可动铁片。此时,使在可动铁片的连结部形成的卡止突起卡止于在插通孔的周缘部形成的卡止凹部。
这样,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卡件的一端卡合于可动接触片,且使另一端卡止于可动铁片,从而将卡件组装为能够滑动。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使卡件的一端卡合于可动接触片,且使另一端卡止于可动铁片,因此,卡件的组装花费劳力和时间。
因此,在包含各种变形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可更容易地组装卡件的电磁继电器。
具体而言,电磁继电器具备:基座;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电磁铁块;根据所述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衔铁;以及伴随所述衔铁的移动而进行滑动的卡件。另外,电磁继电器具备:可动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卡件的滑动而进行移动的可动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
而且,通过使所述卡件向与该卡件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将所述卡件组装于所述基座,在所述卡件形成有按压所述可动触点部的被按压部的按压部。并且,在使所述卡件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状态下,在所述按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且使所述可动触点部移动而将所述按压部向所述可动触点部的被按压部引入的引入部。
另外,也可以为,在使所述卡件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状态下,在所述引入部的所述可动触点部侧形成有以随着朝向下方而从所述可动触点部离开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另外,也可以为,在使所述卡件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状态下,在所述可动触点部的比所述被按压部靠上侧的部位形成有朝向所述引入部侧凸出的圆角部。
另外,也可以为,在使所述卡件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状态下,在所述可动触点部的比所述被按压部靠上侧的部位形成有向从所述引入部离开的方向折弯的折弯部。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可动触点部具备被压入所述基座的压入部以及与该压入部连设且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在所述弹性变形部的所述压入部侧,沿着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压入部的交界线并列设置有多个孔。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多个孔在与所述交界线交叉的方向上细长地形成。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变形例)中也包含解决下述的课题的发明。
在日本特开2008-235064号公报(以下标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具备:根据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可动铁片;伴随该可动铁片的移动而进行滑动的卡件,通过使形成于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伴随卡件的滑动而进行移动,由此能够使可动触点相对于形成于固定接触片的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
在该专利文献1中,固定接触片具备安装有固定触点的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连设的端子部,通过使板状的坯料折弯而形成主体部以及端子部。
并且,板状的坯料具备成为主体部的主体部形成予定部以及与该主体部形成予定部连设而成为端子部的端子部形成予定部,通过使端子部形成予定部折弯而形成固定接触片的主体部以及端子部。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端子部形成予定部设为从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一端侧朝向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外侧延伸。即,端子部形成予定部以前端向从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离开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
若做成为这样的形状,则在利用模具脱模出由板状构件构成的坯料时,会导致未作为坯料使用的区域变大。即,导致未作为坯料使用的浪费的部分变多。
这样,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存在材料的成品率降低、成本增大这样的问题。
因此,在包含各种变形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可实现成本的削减的固定触点坯料以及具备使用该固定触点坯料来形成的固定触点部的电磁继电器。
具体而言,电磁继电器具备:基座;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电磁铁块;根据所述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的衔铁;伴随所述衔铁的移动而进行滑动的卡件。
另外,电磁继电器具备:可动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卡件的滑动而进行移动的可动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
并且,所述固定触点部具备:安装有所述固定触点的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连设且插入所述基座的端子部,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端子部通过使板状的固定触点坯料折弯而形成。
所述固定触点坯料具有成为所述主体部的主体部形成予定部以及成为所述端子部的端子部形成予定部。
另外,所述端子部形成予定部形成为基部与所述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一端侧连结、且前端位于比所述基部靠所述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另一端侧的位置。
并且,通过将所述端子部形成予定部以所述前端朝向所述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一端侧突出的方式弯曲,从而形成所述端子部。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固定触点部具有:第一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一固定触点,且配置于所述基座的比所述可动触点部靠所述卡件侧的部位;第二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二固定触点,且配置于所述基座的比所述可动触点部靠所述卡件侧的相反侧的部位,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使用相同形状的固定触点坯料来形成主体部及端子部。
另外,固定触点坯料用于形成具备固定触点、形成有所述固定触点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设的端子部的固定触点部的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端子部。
所述固定触点坯料具备成为所述主体部的主体部形成予定部以及成为所述端子部的端子部形成予定部。
并且,所述端子部形成予定部形成为基部与所述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一端侧连结、且前端位于比所述基部靠所述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另一端侧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变形例)中包含卡件向基座的安装方法的发明。
具体而言,包含电磁继电器中的所述卡件向所述基座的安装方法,所述电磁继电器具备:基座;电磁铁块,其组装于所述基座;衔铁,其根据所述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卡件,其伴随所述衔铁的移动而进行滑动;可动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卡件的滑动而进行移动的可动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
在上述电磁继电器的所述基座形成有对所述卡件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导轨部,在所述卡件形成有沿着所述导轨部进行滑动的滑动部。
另外,在所述导轨部,沿导轨部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用于抑制所述滑动部从所述导轨部脱离的防脱部,在所述导轨部的相邻的防脱部之间形成有容许所述滑动部通过的空间部。
并且,具有上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中的所述卡件向所述基座的安装方法包括下述(1)及(2)的工序。
(1)使所述卡件沿着与所述导轨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将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空间部向所述导轨部内导入。
(2)在将所述滑动部导入到所述导轨部内的状态下使所述卡件沿着所述导轨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在从与所述导轨部的延伸方向交又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防脱部至少一部分重合,从而将所述卡件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基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变形例)中还包含使用固定触点坯料来形成固定触点部的主体部及端子部的方法的发明。
具体而言,固定触点坯料具备成为固定触点部的主体部的主体部形成予定部和成为所述固定触点部的端子部的端子部形成予定部。
另外,所述端子部形成予定部形成为基部与所述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一端侧连结、且前端位于比所述基部靠所述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另一端侧的位置。
并且,使用上述固定触点坯料来形成固定触点部的主体部及端子部的方法包括下述的工序。
通过将所述端子部形成予定部以所述前端朝向所述主体部形成予定部的一端侧突出的方式弯曲来形成所述固定触点部的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端子部的工序
本申请基于2015年9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81967号、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81974号及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81980号而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到本申请说明书中。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可抑制因卡件的削刮而产生的异物的电磁继电器。

Claims (18)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座;
电磁铁块,其组装于所述基座;
衔铁,其根据所述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往复移动;
卡件,其伴随所述衔铁的移动而进行滑动;
可动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卡件的滑动而进行移动的可动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
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触点,且组装于所述基座,
在所述基座形成有对所述卡件的滑动进行引导的导轨部,
在所述卡件形成有沿着所述导轨部进行滑动的滑动部,
在所述导轨部形成有用于抑制所述滑动部从所述导轨部脱离的防脱部,
在所述导轨部,沿着该导轨部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防脱部,并且在所述导轨部的相邻的防脱部之间形成有容许所述滑动部通过的空间部,
使所述卡件沿着与所述导轨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将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空间部向所述导轨部内导入,在将所述滑动部导入到所述导轨部内的状态下使所述卡件沿着所述导轨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在从与所述导轨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防脱部至少一部分重合,从而将所述卡件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件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座,
无论所述卡件存在于使所述卡件往复滑动时的一端侧的位置到另一端侧的位置之间的哪个位置,所述防脱部都抑制所述滑动部从所述导轨部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动部及用于抑制该滑动部从所述导轨部脱离的防脱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有锥形部及圆角部中的至少任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部具有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导轨部及第二导轨部,
所述滑动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导轨部进行滑动的第一滑动部以及沿着所述第二导轨部进行滑动的第二滑动部,
所述防脱部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导轨部且用于抑制所述第一滑动部从所述第一导轨部脱离的第一防脱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导轨部且用于抑制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第二导轨部脱离的第二防脱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轨部,沿着该第一导轨部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防脱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导轨部的相邻的第一防脱部之间形成有容许所述第一滑动部通过的第一空间部,
在所述第二导轨部,沿着该第二导轨部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防脱部,并且在所述第二导轨部的相邻的第二防脱部之间形成有容许所述第二滑动部通过的第二空间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件具备:形成有所述第一滑动部且沿着所述第一导轨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滑动片;形成有所述第二滑动部且沿着所述第二导轨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片;以及将所述第一滑动片与所述第二滑动片连结的连结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具备:将所述第一滑动片的延伸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滑动片的延伸方向的一侧连结的第一连结部;以及将所述第一滑动片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滑动片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连结的第二连结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滑动片,沿着该第一滑动片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滑动部,并且在所述第二滑动片,沿着该第二滑动片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滑动部,
所述多个第一滑动部中的任一个被所述多个第一防脱部中的任一个抑制从所述第一导轨部脱离,并且所述多个第一滑动部中的另一个被所述多个第一防脱部中的另一个抑制从所述第一导轨部脱离,
所述多个第二滑动部中的任一个被所述多个第二防脱部中的任一个抑制从所述第二导轨部脱离,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滑动部中的另一个被所述多个第二防脱部中的另一个抑制从所述第二导轨部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具备:供所述电磁铁块、所述可动触点部及所述固定触点部组装的基底部;以及将组装于所述基底部的电磁铁块与组装于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可动触点部及所述固定触点部绝缘的绝缘壁,
所述绝缘壁具备:与所述基底部连设且将该基底部划分为电磁铁块配置区域与触点部配置区域的隔壁部;以及与所述隔壁部及所述基底部连设且覆盖组装于所述基底部的电磁铁块的周围的周壁部,
在所述周壁部的与所述基底部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所述导轨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件形成有按压所述可动触点部的被按压部的按压部,
在所述可动触点部的被按压部的与所述按压部抵接的端缘形成有圆角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铁具备衔铁主体以及从所述衔铁主体朝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
在所述卡件形成有供所述突出部载置且使所述卡件与所述衔铁主体的动作连动的载置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触点部具备:第一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一固定触点,且配置于所述基座的比所述可动触点部靠所述卡件侧的部位;以及第二固定触点部,其具有伴随所述可动触点的移动而相对于该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第二固定触点,且配置于所述基座的比所述可动触点部靠所述卡件侧的相反侧的部位,
所述卡件至少在将所述可动触点部及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组装于所述基座之后组装于所述基座,
所述衔铁至少在将所述卡件及所述电磁铁块组装于所述基座之后组装于所述卡件及所述电磁铁块,
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在将所述衔铁组装于所述卡件及所述电磁铁块之后组装于所述基座。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卡件沿着与该卡件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将所述卡件组装于所述基座,
在所述卡件形成有按压所述可动触点部的被按压部的按压部,
在使所述卡件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状态下,在所述按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且使所述可动触点部移动而将所述按压部向所述可动触点部的被按压部引入的引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卡件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状态下,在所述引入部的所述可动触点部侧形成有以随着朝向下方而从所述可动触点部离开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卡件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状态下,在所述可动触点部的比所述被按压部靠上侧的部位形成有向所述引入部侧凸出的圆角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卡件向下方移动而组装于所述基座的状态下,在所述可动触点部的比所述被按压部靠上侧的部位形成有向从所述引入部离开的方向折弯的折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点部具备被压入所述基座的压入部以及与该压入部连设而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
在所述弹性变形部的所述压入部侧,沿着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压入部的交界线并列设置有多个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孔在与所述交界线交叉的方向上细长地形成。
CN201680052405.7A 2015-09-15 2016-09-01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8028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1967A JP6624553B2 (ja) 2015-09-15 2015-09-15 電磁リレー
JP2015181980A JP6590314B2 (ja) 2015-09-15 2015-09-15 固定接点素材および当該固定接点素材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た固定接点部を備える電磁リレー
JP2015-181980 2015-09-15
JP2015-181967 2015-09-15
JP2015181974A JP6624554B2 (ja) 2015-09-15 2015-09-15 電磁リレー
JP2015-181974 2015-09-15
PCT/JP2016/003992 WO2017047028A1 (ja) 2015-09-15 2016-09-01 電磁リ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8155A CN108028155A (zh) 2018-05-11
CN108028155B true CN108028155B (zh) 2019-08-23

Family

ID=5828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2405.7A Active CN108028155B (zh) 2015-09-15 2016-09-01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6604B2 (zh)
EP (1) EP3352194B1 (zh)
CN (1) CN108028155B (zh)
WO (1) WO20170470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2443B2 (ja) * 2016-08-16 2020-11-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US10720526B2 (en) * 2018-06-29 2020-07-2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tress modulation for dielectric layers
DE112020005406T5 (de) * 2019-11-01 2022-08-18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6702A (ja) * 1994-04-21 1995-11-10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AT411303B (de) * 1994-02-15 2003-11-25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Relais
JP2008210776A (ja) * 2007-01-31 2008-09-11 Fujitsu Component Ltd 有極電磁継電器及びコイル組立
WO2010098082A1 (ja) * 2009-02-24 2010-09-0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制御装置
JP2013229296A (ja) * 2012-03-30 2013-11-07 Fujitsu Component Ltd 有極電磁継電器
CN204088212U (zh) * 2014-09-12 2015-01-07 浙江凡华电子有限公司 推动块安装方便的电磁继电器
CN104377084A (zh) * 2014-11-28 2015-02-25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9008B1 (en) * 1998-12-07 2006-05-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20020024412A1 (en) * 2000-08-23 2002-02-28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lay
JP4168733B2 (ja) * 2002-11-12 2008-10-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07273289A (ja) * 2006-03-31 2007-10-18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JP4742954B2 (ja) * 2006-03-31 2011-08-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952325B2 (ja) 2007-03-22 2012-06-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411303B (de) * 1994-02-15 2003-11-25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Relais
JPH07296702A (ja) * 1994-04-21 1995-11-10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JP2008210776A (ja) * 2007-01-31 2008-09-11 Fujitsu Component Ltd 有極電磁継電器及びコイル組立
WO2010098082A1 (ja) * 2009-02-24 2010-09-0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制御装置
JP2013229296A (ja) * 2012-03-30 2013-11-07 Fujitsu Component Ltd 有極電磁継電器
CN204088212U (zh) * 2014-09-12 2015-01-07 浙江凡华电子有限公司 推动块安装方便的电磁继电器
CN104377084A (zh) * 2014-11-28 2015-02-25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36604B2 (en) 2020-04-28
CN108028155A (zh) 2018-05-11
EP3352194A1 (en) 2018-07-25
WO2017047028A1 (ja) 2017-03-23
US20180261414A1 (en) 2018-09-13
EP3352194B1 (en) 2020-11-04
EP3352194A4 (en) 2018-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8155B (zh) 电磁继电器
KR102012843B1 (ko) 커넥터 단자 어셈블리
US7616082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9717156B2 (en) Electrical socket connector with guide frame IC chip placement
US20160248184A1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8801451B2 (en) Connector
US9064665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20120149224A1 (en) Detection Switch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KR101727363B1 (ko) 평형 도체용 전기 커넥터
CN101872696B (zh) 电磁接触器
CN104916495B (zh) 电磁接触器
CN104103965A (zh) 连接器
CN101271799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5934809B (zh) 电磁接触器
CN205488802U (zh) 卡托及具有其的移动设备
CN202076639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13167405B (zh) 电磁阀
CN104217899B (zh) 一种具有l型底座的印制板式电磁继电器
CN103370761A (zh) 电磁继电器
JP6624554B2 (ja) 電磁リレー
KR200414534Y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홀딩장치
KR101847783B1 (ko) 용이하게 조립되고 사용이 편리하면서 안전하게 통행요금이 징수되는 하이패스 단말기.
CN206340700U (zh) Ic卡座
JP4826682B1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7059353A (ja) 電磁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