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4388A - 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4388A
CN108024388A CN201710998762.9A CN201710998762A CN108024388A CN 108024388 A CN108024388 A CN 108024388A CN 201710998762 A CN201710998762 A CN 201710998762A CN 108024388 A CN108024388 A CN 108024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n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control division
systems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87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4388B (zh
Inventor
笹代孝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024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4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15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4Key input means, e.g. buttons or keyp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防止无线LAN的资源不足。由通信控制部(112)对借助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和P2P方式的通信(P2P通信)进行控制,由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对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和表示收到基于无线通信的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进行管理,由系统控制部(119)在连接信息管理部(113)管理着请求收到信息的情况下,使连接信息管理部对连接信息进行变更。而且,在通过无线通信收到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通过变更接入点的连接信息,从而使在移动终端(300B)侧选择了通信断后执行的自动连接为不能,不受理来自移动终端(300B)侧的不希望的连接请求。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的连接的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具备基于P2P(Peer To Peer,对等)方式(例如,作为无线LAN的Wi-FiDirect(注册商标))的通信(以下称为P2P(Peer To Peer,对等)通信)功能的P2P通信对应的移动终端或图像形成装置等的设备彼此之间,即使没有Wi-Fi(注册商标)通信中的接入点(AP),也能够直接进行数据的接收发送(Ad-hoc(点对点)模式)。
作为与这样的P2P通信有关的通信装置,典型的技术是,判断已确定的通信对方的外部装置是否满足特定的条件,在不是满足特定的条件的装置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的指示判断是否执行无线通信,在判断为是满足特定的条件的装置的情况下,决定是作为接入点进行动作还是作为客户端进行动作。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典型的通信装置中,在已确定的通信对方是满足特定的条件的装置的情况下,建立无线通信,因此,不会有将用户不希望的通信装置作为通信对方而确定的情况发生。
然而,在P2P通信对应的设备中搭载有与接入点(AP)相当的功能,因此,如果一方的设备是P2P通信对应,即使另一方的设备(与通常的Wi-Fi(注册商标)标准对应的设备)是P2P通信非对应,也能够进行通信。
另外,在P2P通信对应的设备彼此,由于任一个设备都是与接入点(AP)相当的设备(群主(GO:Group Owner)),从而,利用群主(GO)的群内的多个设备(Client,客户端)与Wi-Fi(注册商标)中的无线LAN的接入点(AP)同样,能够经由群主(GO)与其他设备通信(Infrastructure(基础架构)模式)。
另外,在P2P通信对应的设备彼此,例如若在客户端侧选择了通信断,则与群主(GO)之间的通信结束。与此相对,在是P2P通信非对应的客户端的情况下,若选择了通信断,则暂时与群主(GO)之间的通信结束,然而,有时会再次自动连接。即,在是P2P通信非对应的客户端的情况下,基于接入点(AP)进行与群主(GO)之间的通信。因此,即使在客户端侧选择了通信断的情况下,若Wi-Fi(注册商标)的通信功能有效,则只要不删除接入点(AP)的历史记录,就基于接入点(AP)的历史记录被自动连接。
由于这样的情况,在群主(GO)侧,会受理来自客户端侧的不希望的连接请求,产生无线LAN的资源不足的问题。
顺便一说,在客户端侧选择通信断时,通过使Wi-Fi(注册商标)的通信功能无效,或删除接入点的历史记录,能够使来自客户端侧的不希望的自动连接停止。然而,在每次利用Wi-Fi(注册商标)的通信功能时,需要进行使Wi-Fi(注册商标)的通信功能有效,或选择设定接入点(AP)的操作。这种情况下,若考虑用户的便利性,在群主(GO)侧将来自客户端侧的不希望的连接请求切断是有效的。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消除上述问题点的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通信控制部,其对借助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和P2P方式的通信进行控制;连接信息管理部,其对所述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和表示收到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进行管理;以及系统控制部,其在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管理着所述请求收到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对所述连接信息进行变更。
本发明的存储介质是存储通信设备的计算机能够执行的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在所述通信程序被执行时,所述计算机通过通信控制部,对借助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和P2P方式的通信进行控制。而且,通过连接信息管理部,对所述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和表示收到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进行管理。而且,通过系统控制部,在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管理着所述请求收到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对所述连接信息进行变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和通信存储介质,构成为不受理来自客户端侧的不希望的连接请求,因此能够防止无线LAN的资源不足。
附图简要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系统的一例。
图2表示图1的MFP和移动终端的构成的一例。
图3是表示图1的MFP的面板部所显示的内容的一例的图,图3中(a)示出对MFP催促是否作为GO启动P2P通信功能的确认画面,图3中(b)示出显示MFP的当前的接入点的连接信息的确认画面。
图4表示图1的MFP侧中的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处理的步骤。
图5表示图1的MFP侧中的连接信息的变更处理的步骤。
图6表示图1的MFP侧中的无线通信的受理处理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作为图1所示的通信设备,设为,例如搭载有印刷功能、复印功能、FAX功能、和经由网络400的数据发送接收功能等的作为复合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
首先,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包括:MFP100、中继装置200、和移动终端300A、300B。MFP100至少具有基于Wi-Fi(注册商标)和Wi-Fi Direct(注册商标)标准的无线LAN中的通信功能等。此外,在下面,将借助于Wi-Fi通信的接入点的通信简称为无线通信,将基于Wi-Fi Direct(注册商标)的通信称为P2P(Peer To Peer,对等)通信。
中继装置200是无线LAN的接入点。移动终端300A至少具有无线通信和P2P通信的功能等。也就是,移动终端300A是P2P通信对应。另一方面,移动终端300B至少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等,但是不具有P2P通信的功能。也就是,移动终端300B是P2P通信非对应。此外,移动终端300A、300B能够经由中继装置200与MFP100或网络400连接。
下面,参照图2,对MFP100和移动终端300A、300B的构成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由于移动终端300A、300B的构成大致相同,因此以移动终端300A为代表进行说明。
首先,MFP100具备对打印机部101、I/F102、发送接收部103、面板部104、及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105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10。此外,MFP100也可以具备扫描仪部、FAX部等。
打印机部101是基于从控制部110输出的印刷数据在未图示的纸张上印刷图像的器件。I/F102通过网络400负责与移动终端300A之间的通信。另外,I/F102通过发送接收部103负责与移动终端300A之间的通信。此外,对于I/F102,需要分开地设置担任通过网络400的通信的、和担任通过发送接收部103的通信的I/F102,但是,为了说明方便,设为一个示出。另外,I/F102也可以负责与未图示的内容服务器或网站服务器等之间的通信。
发送接收部103接收或发送基于无线通信和P2P通信的电波。面板部104是进行MFP100的印刷功能、复印功能、FAX功能、经由网络的数据发送接收功能、或用于各种设定的显示的触摸面板等器件。另外,面板部104更详细的内容将后述,但是,显示催促是否作为GO(Group Owner)启动P2P通信功能的确认画面104A、或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的确认画面104B。
HDD105是存储用于提供MFP100的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等的存储器件。另外,HDD105具有对例如从移动终端300A、300B或未图示的用户终端登记的印刷作业进行存储的用户框等。
控制部110是执行图像形成程序和控制程序等对MFP10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处理器。控制部110具备打印机控制部111、通信控制部112、连接信息管理部113、RAM114、ROM115、图像处理部116、面板操作控制部117、HDD控制部118、及系统控制部119。另外,这些与数据总线120连接。打印机控制部111对打印机部101的印刷动作进行控制。通信控制部112通过I/F102对经由网络400的通信、和经由发送接收部103的通信进行控制。此外,对于通信控制部112,需要分开地设置担任通过网络400的通信的、和担任通过发送接收部103的通信的通信控制部112,但是为了说明方便,设为一个示出。
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对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专用软件、用于执行P2P通信的P2P通信专用软件、和无线通信中的接入点的连接信息进行管理。另外,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按照系统控制部119的指示,启动无线通信专用软件和P2P通信专用软件。此外,作为连接信息,包括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密码、加密密钥、MAC地址等。另外,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在收到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保持表示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设备的连接请求的标志等请求收到信息。
另外,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按照系统控制部119的指示,变更当前的连接信息。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在变更连接信息时,对SSID、密码、加密密钥、MAC地址中的、例如SSID和密码进行变更。此外,连接信息管理部113也可以对SSID和密码中的任意一者进行变更。由此,能够使在移动终端300B侧选择了通信断后执行的自动连接为不能,能够不受理来自移动终端300B侧的不希望的连接请求。另外,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按照系统控制部119的指示,在变更了连接信息时,删除已经保持的请求收到信息。
RAM114是用于执行程序的工作存储器。在ROM115中存储着进行各部的动作检查等的控制程序。图像处理部116例如进行针对在HDD105的用户框中登记的印刷作业的图像处理(光栅化)。此外,系统控制部119将经图像处理部116图像处理后的印刷数据暂时存储在RAM114中。
面板操作控制部117对面板部104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另外,面板操作控制部117通过面板部104接受印刷、复印、FAX、经由网络的数据发送接收等的开始的设定等。另外,面板操作控制部117通过面板部104借助于后述的确认画面104A受理是否作为GO启动P2P通信功能的选择。另外,面板操作控制部117通过面板部104使后述的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在确认画面104B中显示。HDD控制部118对针对HDD105的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等进行控制。
系统控制部119对各部的协作动作进行控制。另外,系统控制部119基于通信控制部112已受理的连接请求,对是否是P2P通信对应进行判断,在是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保持表示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设备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另外,系统控制部119在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对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进行变更。另外,系统控制部119向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指示删除已经保持的请求收到信息。
另一方面,移动终端300A具备对天线301、面板部302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10。天线301在与中继装置200之间和在与MFP100的发送接收部103之间对电波进行发送接收。面板部302是进行移动终端300A的各种功能的选择等的触摸面板等器件。
控制部310是执行控制程序等对移动终端300A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处理器。控制部310具备通信控制部311、RAM312、ROM313、连接信息管理部314、面板操作控制部315、及系统控制部316。另外,这些与数据总线317连接。
通信控制部311通过天线301进行与中继装置200或MFP100之间的数据等的发送接收的控制。RAM312是用于执行程序的工作存储器。在ROM313中存储着进行各部的动作检查等的控制程序。连接信息管理部314对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专用软件、用于执行P2P通信的P2P通信专用软件、和连接信息进行管理。另外,连接信息管理部314按照系统控制部316的指示,启动无线通信专用软件和P2P通信专用软件。此外,作为连接信息,包括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密码、加密密钥、MAC地址等。另外,移动终端300B的情况下的连接信息管理部314不对用于执行P2P通信的P2P通信专用软件进行管理,但是,对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专用软件、和连接信息进行管理。面板操作控制部315对面板部302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
系统控制部316对各部的协作动作进行控制。另外,若面板操作控制部315通过面板部302受理了针对MFP100的连接请求,则系统控制部316通过通信控制部311向MFP100发送连接请求。
下面,参照图3,对MFP100的面板部104所显示的内容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图3中(a)示出对MFP100催促是否作为GO启动P2P通信功能的确认画面104A。此外,该确认画面104A在通过用户的操作,在一定时间能够受理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显示。即,若操作了未图示的例如GO启动按钮,则在面板部104显示确认画面104A。在确认画面104A中显示:“是否作为GO启动P2P通信功能?”这样的内容;在催促启动的情况下进行触摸操作的OK按钮104a;和在不催促启动的情况下进行触摸操作的NO按钮104b。
图3中(b)示出若图3中(a)的OK按钮104a被触摸操作则在面板部104显示的确认画面104B。在确认画面104B中显示:对作为MFP100的当前的接入点的连接信息的、SSID和密码进行表示的内容;和在确认了连接请求时进行触摸操作的确认按钮104c。
即,如上述那样,在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对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进行变更。这种情况下,在移动终端300B侧,在选择了与MFP100之间的通信断后执行的自动连接,由于连接信息的变更而变得不能。这样,通过使移动终端300B侧的自动连接为不能,从而针对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不希望的连接请求,是有效的。但是,即使用户要从移动终端300B发出连接请求,由于MFP100侧的连接信息变更了,从而无法发出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
因此,与用户的要求相应,例如在操作了GO启动按钮时,系统控制部119使面板部104显示图3中(a)的确认画面104A。在此,若触摸操作了NO按钮104b,则系统控制部119切换到确认画面104A不图示的初始画面,但是若触摸操作了OK按钮104a,则使图3中(b)的确认画面104B显示。
由于在确认画面104B中显示了连接信息管理部113进行变更后的作为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的SSID和密码,因此,用户能够确认变更后的连接信息。另外,在移动终端300B侧,通过检测出从MFP100的发送接收部103发送的电波,从而在面板部302所显示的接入点一览表中显示在MFP100侧被变更后的连接信息。在此,通过确认在确认画面104B显示的连接信息,选择在接入点一览表中显示的在MFP100侧被变更后的连接信息,从而能够从移动终端300B向MFP100发出连接请求。此外,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变更当前的连接信息。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在变更连接信息时,变更SSID、密码、加密密钥、MAC地址中的例如SSID和密码。此外,连接信息管理部113也可以不变更密码而只变更SSID。另外,关于详细内容将后述,但是,若确认画面104A的OK按钮104a被触摸操作,则系统控制部119作为GO启动P2P通信功能。
下面,参照图4,对MFP100侧的连接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以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未保持有表示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设备的连接请求的上述的请求收到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
(步骤S101)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是否有连接请求。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没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受理了移动终端300A或300B的连接请求的通知,则判断为没有连接请求(步骤S101:“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受理了移动终端300A或300B的连接请求的通知,则判断为有连接请求(步骤S101:“是”),转移到步骤S102。
(步骤S102)
系统控制部119对请求内容进行检查。
(步骤S103)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请求内容中是否有直接连接信息。
此外,所谓直接连接信息,例如是P2P IE(Peer-to-Peer Information Element,对等信息元素)等。
系统控制部119若判断为在请求内容中有直接连接信息(步骤S103:“是”),则转移到步骤S104。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19若判断为在请求内容中没有直接连接信息(步骤S103:“否”),则转移到步骤S105。
(步骤S104)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为是P2P通信对应的设备。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判断为,P2P通信对应的设备是移动终端300A。
此外,系统控制部119对连接请求进行应答,建立基于P2P通信的与移动终端300A之间的连接,结束处理。
(步骤S105)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为是P2P通信非对应的设备。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判断为,P2P通信非对应的设备是移动终端300B,转移到步骤S106。
(步骤S106)
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保持表示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设备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对连接请求进行应答,建立基于无线通信的与移动终端300B之间的连接,结束处理。
此外,移动终端300B在连接请求之后,向MFP100发送连接信息管理部314进行管理的连接信息。MFP100的系统控制部119在步骤S106对从移动终端300B发送来的连接信息与连接信息管理部113进行管理的连接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一致,则建立基于无线通信的与移动终端300B之间的连接。在此,也可以将从面板部302所显示的接入点一览表选择的连接信息,向MFP100发送。例如,移动终端300B也可以通过面板部302从在移动终端300B登记的连接信息之中,选择由用户选择的连接信息,并进行发送。另外,移动终端300B也可以通过检测出从MFP100的发送接收部103发送的电波(例如信标),来获得检测出的电波中包含的连接信息,通过面板部302选择MFP100发送的电波(例如信标)中包含的连接信息,并进行发送。
下面,参照图5,对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的变更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
(步骤S201)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是否有连接中的设备。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没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没有基于无线通信和/或P2P通信的连接的通知,则判断为有连接中的设备(步骤S201:“是”)。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没有基于无线通信和/或P2P通信的连接的通知,则判断为没有连接中的设备(步骤S201:“否”),转移到步骤S202。
此外,在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后,若在移动终端300B侧选择了通信断,则暂时结束与MFP100之间的通信,但是,如上述那样,有时再次自动连接。在该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系统控制部119也判断为没有连接中的设备。
(步骤S202)
系统控制部119使切断处理执行。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使通信控制部112执行切断处理,以不受理来自移动终端300A、300B的连接请求。
(步骤S203)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切断处理是否结束。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没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切断处理结束的通知,则判断为切断处理未结束(步骤S203:“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切断处理结束的通知,则判断为切断处理已结束(步骤S203:“是”),转移到步骤S204。
(步骤S204)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是否有请求收到信息。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确认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是否保持着表示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标志等请求收到信息,如果未保持着请求收到信息,则判断为没有请求收到信息(步骤S204:“否”),转移到步骤S206。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19确认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是否保持着表示收到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标志等请求收到信息,如果保持着请求收到信息,则判断为有请求收到信息(步骤S204:“是”),转移到步骤S205。
(步骤S205)
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信息变更。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对作为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的SSID和密码进行变更。由此,能够使在移动终端300B侧选择了通信断后执行的自动连接为不能,在MFP100作为GO进行了启动的情况下,能够不受理来自移动终端300B侧的不希望的连接请求。此外,系统控制部119也可以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对作为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的、SSID或密码的任意一者进行变更。
另外,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删除已经管理的请求收到信息。由此,系统控制部119在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被变更后从移动终端300B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能够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新保持表示收到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
而且,系统控制部119通过确认连接信息管理部113保持着请求收到信息,能够可靠地判断在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被变更后,从移动终端300B收到连接请求这一情况。
(步骤S206)
系统控制部119使切断处理停止。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使通信控制部112停止切断处理,以能够受理来自移动终端300A、300B的连接请求。
下面,参照图6,对MFP100侧的无线通信的受理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以有来自P2P通信非对应的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进行说明。
(步骤S301)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是否设定了GO的启动。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没有来自面板操作控制部117的表示图3中(a)所示的确认画面104A中的OK按钮104a被触摸操作的通知,则判断为未设定GO的启动(步骤S301:“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有来自面板操作控制部117的表示图3中(a)所示的确认画面104A中的OK按钮104a被触摸操作的通知,则判断为设定了GO的启动(步骤S301:“是”),转移到步骤S302。
(步骤S302)
系统控制部119使作为GO的启动进行。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启动无线通信专用软件和P2P通信专用软件,并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执行连接处理。
(步骤S303)
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信息显示。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对面板操作控制部117指示显示连接信息。这时,面板操作控制部117使面板部104显示图3中(b)所示的确认画面104B。
在此,确认画面104B中显示的连接信息是在图5的步骤S205被变更的内容。此外,在移动终端300B侧,检测出从MFP100的发送接收部103发送的电波(例如信标),从而在面板部302所显示的接入点一览表中显示在MFP100侧被变更的连接信息。用户通过确认在确认画面104B中显示的连接信息,选择在接入点一览表中显示的在MFP100侧被变更的连接信息,从而能够从移动终端300B向MFP100发出连接请求。
(步骤S304)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是否有连接请求。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没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受理了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通知,则判断为没有连接请求(步骤S304:“否”),转移到步骤S305。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受理了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通知,则判断为有连接请求(步骤S304:“是”),转移到步骤S306。
(步骤S305)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间。
即,系统控制部119在步骤S301中确认画面104A的OK按钮104a被触摸操作后启动未图示的定时器,如果未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例如30秒),则判断为未超过一定时间(步骤S305:“否”),返回到步骤S304。
相对于此,如果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例如30秒),则系统控制部119判断为超过一定时间(步骤S305:“是”),转移到步骤S308。
此外,在此,将作为预先设定的时间的一定时间,例如设为30秒,但是,不限定于30秒,可以任意地进行设定变更。
另外,系统控制部119判断为超过一定时间并转移到步骤S308,从而系统控制部119在尽管例如在步骤S303对面板操作控制部117指示了显示连接信息,但是经过长时间没有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能够使连接请求的受理结束。此外,作为经过长时间没有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例如假设用户由于紧急呼叫等离开了MFP100的情况。
(步骤S306)
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请求受理。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通过使通信控制部112受理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在MFP100侧被变更的连接信息),来建立基于无线通信的与移动终端300B之间的连接。
(步骤S307)
系统控制部119判断通信是否已结束。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没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在移动终端300B侧选择了通信断的通知,则判断为通信未结束(步骤S307:“否”)。
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119如果有来自通信控制部112的表示在移动终端300B侧选择了通信断的通知,则判断为通信已结束(步骤S307:“是”),转移到步骤S308。
此外,系统控制部119也可以在一定时间(例如60秒)没有与移动终端300B之间的会话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已结束。另外,系统控制部119也可以如果MFP100侧的未图示的通信断的操作按钮被操作了,判断为通信已结束。
(步骤S308)
系统控制部119使作为GO的启动结束。
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19使连接信息管理部113结束基于无线通信专用软件和P2P通信专用软件的连接处理的执行。
这时,系统控制部119也可以执行图5所示的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的变更处理。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通信控制部112,对借助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和P2P方式的通信(P2P通信)进行控制,由连接信息管理部113,对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和表示收到基于无线通信的来自移动终端300B(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进行管理,由系统控制部119,在连接信息管理部113管理着请求收到信息的情况下,使连接信息管理部对连接信息进行变更。
这样,在通过无线通信收到来自移动终端300B(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通过变更接入点的连接信息,能够使在移动终端300B侧(客户端侧)选择了通信断后执行的自动连接为不能,由于不受理来自移动终端300B侧(客户端侧)的不希望的连接请求,因此能够防止无线LAN的资源不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次有基于无线通信的来自移动终端300B的连接请求时,通过变更接入点的连接信息,从而能够使在移动终端300B侧选择了通信断后执行的自动连接为不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通信设备示例了MFP100,但是不限于该例,移动终端300A当然也可以应用摄像机、电视、游戏机等P2P通信对应的其他设备。

Claims (5)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控制部,其对借助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和P2P方式的通信进行控制;
连接信息管理部,其对所述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和表示收到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进行管理;以及
系统控制部,其在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管理着所述请求收到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对所述连接信息进行变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控制部若收到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则使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对所述请求收到信息进行管理,
若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变更了所述连接信息,则所述系统控制部使所述请求收到信息删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基于所述无线通信和/或所述P2P方式的通信的连接消失了,则所述系统控制部使所述通信控制部将通信切断,对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指示变更所述连接信息,若由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进行的所述连接信息的变更完成了,则所述系统控制部使所述通信控制部将通信的切断停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面板部,
若通过所述面板部被指示了作为群主的启动,则所述系统控制部使所述通信控制部在一定时间内受理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来自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在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已结束的情况下、或在所述一定时间内没有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来自所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所述系统控制部使所述作为群主的启动结束。
5.一种存储介质,其是存储通信设备的计算机能够执行的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在所述通信程序被执行时,所述计算机通过通信控制部,对借助于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和P2P方式的通信进行控制,
所述计算机通过连接信息管理部,对所述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和表示收到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的请求收到信息进行管理,
所述计算机通过系统控制部,在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管理着所述请求收到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连接信息管理部对所述连接信息进行变更。
CN201710998762.9A 2016-10-28 2017-10-20 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0243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1874 2016-10-28
JP2016211874A JP6561965B2 (ja) 2016-10-28 2016-10-28 通信機器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4388A true CN108024388A (zh) 2018-05-11
CN108024388B CN108024388B (zh) 2021-07-23

Family

ID=6202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8762.9A Active CN108024388B (zh) 2016-10-28 2017-10-20 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5742B2 (zh)
JP (1) JP6561965B2 (zh)
CN (1) CN10802438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6475A1 (en) * 2010-10-27 2012-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lan network sharing data of wi-fi p2p group
WO2013052653A1 (en) * 2011-10-04 2013-04-11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ducing wi-fi scanning using cellular network to wi-fi access point mapping information
US20140219194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Apple Inc. Management of multiple radio links for wireless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CN104581716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CN104798432A (zh) * 2012-12-11 2015-07-22 英特尔公司 无需通过云鉴权的设备对设备发现
CN104871598A (zh) * 2012-09-24 2015-08-26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
US20160066361A1 (en) * 2014-08-27 2016-03-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450330A (zh) * 2014-06-16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站点、通信系统及管理实体
CN105682182A (zh) * 2014-11-19 2016-06-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设备发现与设备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60219329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0198B2 (ja) * 2003-05-16 2006-07-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549613A (zh) * 2003-05-19 2004-11-24 �ʼҷ����ֵ��ӹɷ����޹�˾ 在无线通信系统的p2p通信模式与传统通信模式之间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JP4182946B2 (ja) * 2004-12-09 2008-11-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の管理方法
WO2006125183A2 (en) * 2005-05-19 2006-11-23 Fusionone, Inc. Mobile device address book builder
JP4327142B2 (ja) * 2005-09-29 2009-09-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トンネル通信装置、トンネル通信方法、代理応答装置、及び代理応答方法
JP4118294B2 (ja) * 2005-10-18 2008-07-16 株式会社ウィルコム 移動通信用の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
US9025536B2 (en) * 2009-03-26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whitespace communication
JP2012198487A (ja) * 2011-03-07 2012-10-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3415864A (zh) * 2011-04-21 2013-11-27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使用移动装置的方位社交网络
US9137751B2 (en) * 2011-08-17 2015-09-15 Mediatek Inc. Concurrent control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embedded with Wi-Fi direct
KR101760349B1 (ko) * 2011-09-02 2017-07-21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P2p 연결을 지원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것의 사용자 인증을 통한 화상형성작업의 수행 방법
KR101840725B1 (ko) * 2011-09-02 2018-03-21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P2p 연결을 지원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것의 p2p 연결 제어 방법
US9258172B2 (en) * 2012-10-24 2016-02-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alling an unready terminal
KR20140088354A (ko) * 2013-01-02 2014-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액세스 포인트 접속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JP6056558B2 (ja) * 2013-03-08 2017-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再接続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881178B2 (ja) * 2013-03-12 2016-03-09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の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88939B2 (ja) 2013-04-26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28309B2 (en) * 2013-10-02 2018-07-17 Apple Inc. Cloud phone notifications
US9191349B2 (en) * 2014-01-22 2015-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invites with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displays
JP6387698B2 (ja) * 2014-06-16 2018-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9774614B2 (en) * 2014-06-24 2017-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ide channel analysis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JP6439301B2 (ja) * 2014-07-10 2018-12-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6476661B2 (ja) * 2014-08-29 2019-03-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US10149335B2 (en) * 2014-11-10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nectivity modul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JP6582406B2 (ja) * 2014-12-25 2019-10-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US9807540B2 (en) * 2015-02-05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group owner multi-channel concurrent operation and associated absence period indication for legacy client devices
US9536072B2 (en) * 2015-04-09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chine-learning behavioral analysis to detect device theft and unauthorized device usage
JP6376109B2 (ja) * 2015-11-19 2018-08-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4999B2 (ja) * 2016-02-29 2018-09-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接続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531730B2 (ja) * 2016-07-21 2019-06-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6475A1 (en) * 2010-10-27 2012-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lan network sharing data of wi-fi p2p group
WO2013052653A1 (en) * 2011-10-04 2013-04-11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ducing wi-fi scanning using cellular network to wi-fi access point mapping information
CN104871598A (zh) * 2012-09-24 2015-08-26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
CN104798432A (zh) * 2012-12-11 2015-07-22 英特尔公司 无需通过云鉴权的设备对设备发现
US20140219194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Apple Inc. Management of multiple radio links for wireless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CN105450330A (zh) * 2014-06-16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站点、通信系统及管理实体
US20160066361A1 (en) * 2014-08-27 2016-03-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682182A (zh) * 2014-11-19 2016-06-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设备发现与设备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581716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US20160219329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Procedures of the remote U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with CN via a relay UE",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95 R2-16546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61965B2 (ja) 2019-08-21
US20180124841A1 (en) 2018-05-03
JP2018074381A (ja) 2018-05-10
US10375742B2 (en) 2019-08-06
CN108024388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8834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4689339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用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方法
CN100512176C (zh) 通信控制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JP4844611B2 (ja) 無線通信装置、接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690406B1 (ko) 정보처리장치 및 그 접속 제어 방법
CN102469226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JP2011029820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62413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suitable for connection to wireless LAN (local area network)
CN108024388A (zh) 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304295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接続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089041A (ja) 通信システム
EP2062450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36052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20584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serving as an access point based on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connection, print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7089040A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225140A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7142704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68587A (ja) 情報処理装置
KR100222688B1 (ko) 팩시밀리에서 메모리 수신된 팩스 메시지 선택 폴링 송신 및 수신방법
JP2019129368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58501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装置
JP6048260B2 (ja) 通信装置
JP2007142522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1029819A (ja)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57856A (ja) 複合機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