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8017A -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8017A
CN108018017A CN201810033577.0A CN201810033577A CN108018017A CN 108018017 A CN108018017 A CN 108018017A CN 201810033577 A CN201810033577 A CN 201810033577A CN 108018017 A CN108018017 A CN 108018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olyurethane
aqueous
adhes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35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8017B (zh
Inventor
郭合平
郭瑞
李保琼
易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heng Ya Sport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heng Ya Spor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heng Ya Sport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heng Ya Spor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35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8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8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8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8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8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0Prepolymer processes involving reac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a first reaction step
    • C08G18/12Prepolymer processes involving reac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a first reaction step using two or more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the first polymeris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6Hydroxylated esters of higher fatty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009Two or mor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of groups C08G18/42 - C08G18/64
    • C08G18/4018Mixtures of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18/4236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groups
    • C08G18/4238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group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18/44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25Polyethers containing two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29Polyether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54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alkylene groups having four carbon atoms in the alkylene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6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29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6 or hydroxylated esters of higher fatty acids of C08G18/38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350/00Acoustic or vibration damp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高分子预铺材料技术领域。该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30~50份、蓖麻油15~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60份、扩链剂6~20份、扩链交联剂1~10份、催化剂0.01~1份和水200~300份。本发明缓解了传统溶剂型胶黏剂毒性大,水性胶黏剂粘接强度差、耐水性不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胶黏剂无毒、安全环保,不仅粘接性和附着力好、强度高,而且胶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水性能,使用本发明的胶黏剂获得的塑胶跑道底层耐磨性好、强度高,吸水率低、耐水性好。

Description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预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多家幼儿园、中小学相继发生毒跑道事件,引起人们对跑道材料的关注。跑道材料多采用聚醚型聚氨酯现场浇筑成型,一般聚醚型聚氨酯强度较低,耐磨性差,一般要加入大量的填料,由于填料的加入,体系粘度迅速增加,为了进一步降低粘度,又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如短链氯化石蜡和溶剂如二甲苯、醋酸丁酯等,然后和EPDM颗粒混合,制备聚氨酯球场跑道。
目前的跑道底层通常使用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和黑色橡胶颗粒混合制成,往往会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其蒸汽压较低,容易挥发,并且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NCO含量比较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伤害仍然较大,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小孩伤害很大。
使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代替溶剂型胶黏剂更加环保安全,对环境和人体伤害小。一般水性胶黏剂粘接强度比溶剂型胶黏剂差,为了达到有效粘接强度,通常使用聚酯多元醇制备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但是聚酯多元醇制备的水性聚氨酯通常在户外使用时,耐水性不强,在雨水多、湿度高的情况下,容易水解,耐用性差。
因此,开发一种安全环保、无毒、无味、成本可控并且性能良好且耐水性好、粘接性好的胶膜显得十分必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以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蓖麻油以及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为基础原料制得,通过选择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进行复配,使胶膜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粘接性,而且通过选用稳定的疏水性聚醚物质蓖麻油,使胶膜具有优异的耐水性。此外,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选用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复配使用,不仅不影响交联效果,而且胶黏剂中没有游离的异氰酸酯,环保无毒。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先将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反应得到预聚体,再与扩链交联剂和水反应得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工艺简单、环保,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在制备塑胶跑道材料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30~50份、蓖麻油15~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60份、扩链剂6~20份、扩链交联剂1~10份、催化剂0.01~1份和水200~300份。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40~50份、蓖麻油20~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50份、扩链剂8~20份、扩链交联剂3~10份、催化剂0.1~1份和水220~300份。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40~45份、蓖麻油20~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15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50份、扩链剂10~20份、扩链交联剂3~8份、催化剂0.1~0.5份和水250~300份。
进一步,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在保护气氛下,将复合纳米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和环氧丙烷加入到充分干燥过的高压釜中,充入二氧化碳至3~4Mpa,升温至80~100℃,反应6~24h,真空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
其中,复合纳米催化剂为稀土元素Ce掺杂的由MnO、TiO2和SiO2组成的复合纳米材料,MnO、TiO2和SiO2的摩尔比为MnO:TiO2:SiO2=(1~5):(5~15):(5~15),Ce的掺杂量为1~2wt%;
复合纳米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按摩尔比将钛酸四丁酯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将硝酸锰加入无水乙醇溶解,依次加入水、正硅酸乙酯和冰醋酸,并调节pH为2~3,得到溶液B;在搅拌下,将A溶液缓慢滴入B溶液中,继续搅拌2~4h后,60~100℃干燥12~24h,研磨成粉体,400~900℃高温煅烧2~6h,得到复合纳米材料;将复合纳米材料置于Ce溶液中超声浸渍1~2h,在80~100℃下干燥,再于500~800℃下焙烧5~8h,得到复合纳米催化剂。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6000g/mol,优选为2000~4000g/mol,进一步优选为3000~4000g/mol;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优选为3~4;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分子内碳酸脂基团的摩尔分率为0.2~0.4,优选0.3~0.4。
进一步,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聚酯多元醇;
优选地,聚酯多元醇与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2):6;
优选地,聚酯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
优选地,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扩链剂为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的组合;
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的重量比为(1~1.5):1。
进一步,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1~5重量份的纳米氧化物;
优选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0.5~1重量份的成盐剂。
一种上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蓖麻油、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催化剂和任选的聚酯多元醇混合,反应,得到胶黏剂预聚体;
(b)将胶黏剂预聚体与扩链交联剂、任选的纳米氧化物、任选的成盐剂和水混合,反应,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70~85℃;和/或,
步骤(b)中反应温度为20~40℃。
一种上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在制备塑胶跑道材料中的应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以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蓖麻油以及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为基础原料制得,通过选择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进行复配,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组分内含有大量的碳酸酯键和醚键,这些键使得在制备聚氨酯时容易形成较强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并通过与聚醚多元醇的协同作用下,制备的胶黏剂得到的胶膜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粘接性,而且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同时通过加入蓖麻油,使分子链端基反应,更加容易形成交联网状结构,从而使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获得优异的耐水性能,使用本发明的胶黏剂不仅粘接性能好,附着力好,强度高,而且得到的胶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水性能。
(2)本发明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选用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复配使用,不仅不影响交联效果,而且胶黏剂中没有游离的异氰酸酯,NCO含量非常低,环保无毒,得到的胶黏剂更加安全环保。
(3)本发明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将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反应得到预聚体,再与扩链交联剂和水反应得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工艺简单、环保,适合大批量生产。
(4)本发明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适用于制备塑胶跑道底层材料,能够与底层粒料很好地结合,使得聚氨酯水性跑道底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耐水性能,且安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30~50份、蓖麻油15~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60份、扩链剂6~20份、扩链交联剂1~10份、催化剂0.01~1份和水200~300份。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
本发明对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即可,如可以采用其市售商品,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方法自行制备。在本发明中,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是以二氧化碳为起始原料,在引发剂、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丙烷共聚合成的。
本发明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原料包括60重量份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是指引发剂和至少一种环氧烷烃例如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丁烷(BO)等或其组合的反应产物。常规聚醚多元醇由至少一种环氧烷烃,优选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其组合形成,并且不具有源自植物或动物油的分子部分。聚醚多元醇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例如通过适宜的起始分子的烷氧基化反应制备,这样的方法通常包括使引发剂例如水、乙二醇、或丙二醇、甘油、山梨糖醇或其共混物与环氧烷烃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或这些氧化物的组合可以特别用于烷氧基化反应。聚醚多元醇例如聚氧乙烯多元醇可以包含烷基取代基。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可以包括环氧烷烃的混合物的非均匀进料,纯或几乎纯的环氧烷烃多元醇的连续进料从而制备具有单个组分的嵌段的多元醇、或封端有例如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的多元醇。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聚醚多元醇可列举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或聚四氢呋喃二醇等。聚醚多元醇优选选自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和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聚醚多元醇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30份、32份、34份、36份、38份、40份、42份、44份、46份、48份或50份。
[蓖麻油]
蓖麻油是脂肪酸的三甘油酯,蓖麻油存在于蓖麻的种子里,其含量为35~57%用榨取或溶剂萃取法制得蓖麻油。蓖麻油脂肪酸中含90%蓖麻酸(9-烯基-12羟基十八酸)羟值为163mgKOH/g、羟基含量为4.94%,按羟基算分子量为929.26,按羟基推算,蓖麻油含70%的三官能度和30%的二官能度,羟基平均官能度为2.7。
蓖麻油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或25份。
[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是分子结构中不含有苯环的一类二异氰酸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即可。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优选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
[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是指带有环状烷烃结构的二异氰酸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即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优选选自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CHDI)中的一种或几种。
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40份、42份、44份、46份、48份、50份、52份、54份、56份、58份或60份。
[扩链剂]
扩链剂是指能促使分子链延伸、扩展的化合物,在聚氨酯聚合物的生成过程中,主要为双官能团的化学品,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扩链剂即可。本发明的扩链剂可选用亲水扩链剂或非亲水扩链剂,亲水扩链剂优选选自乙二胺基乙磺酸钠、1,4-丁二醇-2-磺酸钠、二羟甲基丁酸半酯、二羟甲基丙酸和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或几种。非亲水扩链剂优选选自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6-己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和三甲基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扩链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4份、16份、18份或20份。
[扩链交联剂]
扩链交联剂通常指能使链状分子结构产生支化和交联的官能度大于2的低分子化合物,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扩链交联剂即可。扩链交联剂优选选自二正丁胺、乙二胺、三甲基己二胺、四乙烯五胺、二乙烯三胺和异氟尔酮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扩链交联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
[催化剂]
本发明的催化剂可采用聚氨酯制备常用的催化剂,聚氨酯催化剂的实例包括叔胺例如三乙胺、1,4-二偶氮双环[2.2.2.]辛烷(DABCO)、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N,N,N′,N′-四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2-二甲基咪唑;和锡化合物例如乙酸亚锡(II)、辛酸亚锡(II)、月桂酸亚锡(II)、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马来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辛基锡和二氯化二丁基锡,催化剂任选地单独使用或以混合物形式使用。
催化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0.01份、0.05份、0.1份、0.2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或1份。
添加少量催化剂,可促进反应发生,提高反应速率。
[水]
水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200份、220份、240份、260份、280份或300份。
本发明所述的“主要由”,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组分,这些其它组分赋予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主要由”,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
例如,还优选添加抗氧化剂、防老剂、着色剂、防霉剂、抗菌剂、阻燃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组分。
本发明的胶黏剂是以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蓖麻油以及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为基础原料,并加入扩链剂、扩链交联剂、催化剂和水制得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基础原料多元醇通过选择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进行复配,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组分内含有大量的碳酸酯键和醚键,这些键使得在制备聚氨酯时容易形成较强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并通过与聚醚多元醇的协同作用下,制备的胶黏剂得到的胶膜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粘接性,而且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同时通过加入蓖麻油成分,蓖麻油是一种稳定的疏水性聚醚物质,使分子链端基反应,更加容易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得到的胶黏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和优异的耐水解性。基础原料异氰酸酯选用不含有苯环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进行复配,不仅大大降低了使用传统TDI可能带来的毒性,而且保证了聚氨酯的交联性和其他性能。胶黏剂中NCO含量非常低,环保无毒,得到的胶黏剂更加安全环保。
本发明的胶黏剂不仅粘接性能好,附着力好,强度高,而且得到的胶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水性能。使用本发明的胶黏剂制备得到的塑胶跑道底层耐磨性好、强度高,吸水率低、耐水性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40~50份、蓖麻油20~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50份、扩链剂8~20份、扩链交联剂3~10份、催化剂0.1~1份和水220~300份。
进一步优选,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40~45份、蓖麻油20~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15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50份、扩链剂10~20份、扩链交联剂3~8份、催化剂0.1~0.5份和水250~300份。
通过进一步地优化各组分含量配比关系,可以进一步提高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性能,特别是耐磨性和防水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在保护气氛下,将复合纳米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和环氧丙烷加入到充分干燥过的高压釜中,充入二氧化碳至3~4Mpa,升温至80~100℃,反应6~24h,真空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
其中,复合纳米催化剂为稀土元素Ce掺杂的由MnO、TiO2和SiO2组成的复合纳米材料,MnO、TiO2和SiO2的摩尔比为MnO:TiO2:SiO2=(1~5):(5~15):(5~15),Ce的掺杂量为1~2wt%;
复合纳米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按摩尔比将钛酸四丁酯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将硝酸锰加入无水乙醇溶解,依次加入水、正硅酸乙酯和冰醋酸,并调节pH为2~3,得到溶液B;在搅拌下,将A溶液缓慢滴入B溶液中,继续搅拌2~4h后,60~100℃干燥12~24h,研磨成粉体,400~900℃高温煅烧2~6h,得到复合纳米材料;将复合纳米材料置于Ce溶液中超声浸渍1~2h,在80~100℃下干燥,再于500~800℃下焙烧5~8h,得到复合纳米催化剂。
优选地,分子量调节剂为小分子醇类化合物、低分子聚醚多元醇化合物、含羟基的酚类化合物或硫醇类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丙三醇。
优选地,复合纳米催化剂用量为环氧丙烷质量的0.05~0.5%;分子量调节剂用量为环氧丙烷质量的2~6%。
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反应压力为3Mpa、3.5Mpa或4Mpa,温度为80℃、85℃、90℃、95℃或100℃,反应时间为6h、8h、12h、14h、16h、18h、20h、22h或24h。
优选地,MnO、TiO2和SiO2的摩尔比为3:10:10,Ce的掺杂量为1.5wt%。
本发明利用一种特定稀土Ce掺杂的MnO、TiO2和SiO2组成的复合纳米材料作为制备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催化剂,催化共聚反应,并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共聚获得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产物纯度高,副产物的含量低于5%,碳酸酯键含量可达50%以上,得到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具备更优秀的韧性和耐磨性,可直接用于制备聚氨酯胶黏剂,最终获得的聚氨酯胶黏剂的耐磨性与粘接性优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6000g/mol,优选为2000~4000g/mol,进一步优选为3000~4000g/mol;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优选为3~4;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分子内碳酸脂基团的摩尔分率为0.2~0.4,优选0.3~0.4。
通过对选用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羟基官能度及碳酸脂基团的摩尔分率进行优化选择,能够进一步提升胶黏剂的耐磨性和耐水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可通过二醇或醚和二元羧酸或羧酸酐等通过脱水缩合得到。列举适宜本发明使用的用于制备聚酯多元醇的具体化合物,作为饱和或不饱和二醇的实例,可列举各种二醇,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已二醇、辛二醇、1,4-丁炔二醇、二丙二醇;作为醚的实例,可列举烷基缩水甘油醚,如正丁基缩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醚,以及,单羧酸缩水甘油基酯,如有叔羧酸缩水甘油基酯;作为二元羧酸和酸酐的实例,可列举二元酸,如己二酸、马来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琥珀酸、乙二酸、丙二酸、戊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癸二酸、辛二酸、对应的酸酐、二聚酸、蓖麻油和其脂肪酸等。除了通过脱水缩合得到的聚酯多元醇之外,还可以列举通过环状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得到的聚酯多元醇。
使用的聚酯多元醇可作为市售产品容易地得到,作为实例,可举出聚[3-甲基-1,5-戊二醇]-交替-(己二酸)],其通过3-甲基-1,5-戊二醇和己二酸的脱水缩合来制得。
聚酯多元醇优选选自聚碳酸酯-1,6-己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6-己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通过加入聚酯多元醇,能够进一步提升胶黏剂的粘接强度以及耐磨性能。
优选地,聚酯多元醇与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2):6。
聚酯多元醇与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重量比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1:6、1.2:6、1.4:6、1.5:6、1.6:6、1.8:6或1:3。
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对反应生成的聚氨酯产品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如聚酯多元醇分子中的酯基反应后可形成较强的分子内氢键,因此用聚酯多元醇反应生成的聚氨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而聚醚多元醇中的醚键不易水解且较为柔韧,制得的聚氨酯产品稳定、柔韧性好。通过加入占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1/6~1/3的聚酯多元醇,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通过与一定比例的聚酯多元醇进行复配,能够使胶黏剂获得高粘接强度、高耐磨性和稳定性优异的聚氨酯胶黏剂。
优选地,聚酯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
优选地,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
[羟基官能度为2~4的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只要是官能度为2~4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市售的官能度为2~4的聚酯多元醇。
官能度为2~4,在使用两种以上的聚酯多元醇的情况下,也优选每种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均为2~4,但是也可以用一部分在上述范围之外的聚酯多元醇,此时,聚酯多元醇整体的官能度用聚酯多元醇的加权平均官能度来表示,平均官能度优选为2~4。
[羟基官能度为2~4的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只要是官能度为2~4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市售的官能度为2~4的聚醚多元醇。
官能度为2~4,在使用两种以上的聚醚多元醇的情况下,也优选每种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均为2~4,但是也可以用一部分在上述范围之外的聚醚多元醇,此时,聚醚多元醇整体的官能度用聚醚多元醇的加权平均官能度来表示,平均官能度优选为2~4。
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适宜本发明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代表例可列举聚氧烯多元醇、可以由四氢呋喃的开环聚合制得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等。
聚氧烯多元醇可通过以具有羟基、伯氨基、仲氨基或其它含活泼氢的基团中的两个以上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等作为起始原料,使环氧烷进行开环加成反应来制得,另外,所述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对于聚氧烯多元醇的起始原料,可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多元醇;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等烷醇胺;乙二胺、1,3-丙二胺、1,6-己二胺、异氟尔酮二胺等多元胺;这些化合物的改性体等,它们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在制造聚氧烯多元醇时,用于进行开环加成反应的环氧烷可列举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2,3-环氧丁烷、氧化苯乙烯等,它们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适宜的聚醚多元醇的例子可列举使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进行集成反应而得到的(二)乙二醇型聚醚多元醇、(二)丙二醇型聚醚多元醇、甘油型聚醚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型聚醚多元醇、季戊四醇型聚醚多元醇、单(二、三)乙醇胺型聚醚多元醇、乙二胺型聚醚多元醇等聚氧化烯多元醇等,它们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通过对聚酯多元醇和/或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进行优选,能够很好地控制反应位点,提高与异氰酸酯聚合的反应性,增强反应后聚氨酯胶黏剂的综合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扩链剂为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的组合;
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的重量比为(1~1.5):1,例如为1:1、1.1:1、1.2:1、1.3:1、1.4:1或1.5:1。
亲水扩链剂优选选自乙二胺基乙磺酸钠、1,4-丁二醇-2-磺酸钠、二羟甲基丁酸半酯、二羟甲基丙酸和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或几种。非亲水扩链剂优选选自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6-己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和三甲基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扩链剂的选择对水性聚氨酯性能具有影响,通过采用重量比为(1~1.5):1的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复配使用,有利于亲水结构和非亲水结构的扩链,能够进一步提升涂膜的力学性能,且有利于获得均一稳定的胶黏剂乳液体系。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1~5重量份的纳米氧化物。
纳米氧化物优选选自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铁、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钴、纳米氧化钨和纳米氧化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纳米氧化物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或5份。
纳米氧化物具有丰富的羟基官能团,通过加入1~5重量份的纳米氧化物能促使交联网状结构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耐水性能。
优选的纳米氧化物为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钴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钴的重量比为1:(0.5~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0.5~1重量份的成盐剂。
成盐剂优选选自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氢氧化钠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成盐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例如为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或1份。
成盐剂作为辅助催化剂,能够中和体系中酸性物质成盐,有利于保证体系的反应性和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蓖麻油、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催化剂和任选的聚酯多元醇混合,反应,得到胶黏剂预聚体;
(b)将胶黏剂预聚体与扩链交联剂、任选的纳米氧化物、任选的成盐剂和水混合,反应,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本发明将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蓖麻油、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混合,反应,得到胶黏剂预聚体;将胶黏剂预聚体和水、扩链交联剂混合,乳化反应,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原料中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蓖麻油、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催化剂、扩链交联剂和水的种类和来源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反应可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反应釜中进行。
本发明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将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反应得到预聚体,再与扩链交联剂和水反应得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工艺简单、环保,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优选将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脱水后再与聚醚多元醇、蓖麻油、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混合。
步骤(a)反应温度优选70~85℃,例如70℃、75℃、80℃或85℃,反应时间优选1~4h,例如1h、2h、3h或4h。
优选将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蓖麻油、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反应产物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20~40℃(例如20℃、25℃、30℃、35℃或40℃)后再和扩链交联剂、水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优选2~5h,例如2h、3h、4h或5h。
优选将胶黏剂预聚体中加入丙酮进行降粘,乳化反应结束后,优选通过减压的方法将乳化反应产物中的丙酮除去,除去丙酮的乳化反应产物和扩链交联剂混合,反应,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在制备塑胶跑道材料中的应用。
优选地,上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用于制备塑胶跑道底层材料。将黑色橡胶颗粒与本发明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混合,得到塑胶跑道材料,将该塑胶跑道材料压制得到塑胶跑道底层,塑胶跑道底层的厚度优选5~10mm。
使用本发明的胶黏剂制备得到的塑胶跑道底层耐磨性好、强度高,吸水率低、耐水性好,经试验,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磨耗为0.011~0.013cm3/(1.61km),拉伸强度为1.1~1.3MPa,吸水率为2.6~3.2%。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和效果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各原料均可通过商购获取。
实施例和对比例所用到的黑色橡胶颗粒的粒径为2~4mm。
其中,实施例1~12以及对比例1~12中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在氮气气氛下,将1kg复合纳米催化剂、30kg丙三醇和1000kg环氧丙烷加入到充分干燥过的高压釜中,充入二氧化碳至3Mpa,升温至90℃,反应12h,真空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
其中,复合纳米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按MnO、TiO2和SiO2摩尔比3:10:10的量将钛酸四丁酯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将硝酸锰加入无水乙醇溶解,依次加入水、正硅酸乙酯和冰醋酸,并调节pH为2,得到溶液B;在搅拌下,将A溶液缓慢滴入B溶液中,继续搅拌2h后,80℃干燥12h,研磨成粉体,800℃高温煅烧4h,得到复合纳米材料;按Ce掺杂量占复合纳米材料1wt%的量将复合纳米材料置于Ce溶液中超声浸渍1h,在90℃下干燥,再于800℃下焙烧5h,得到复合纳米催化剂。
实施例1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氧化丙烯二醇30份、蓖麻油25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60份、乙二胺基乙磺酸钠6份和辛酸亚锡1份混合,升温至70℃,反应4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20℃,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乙二胺1份和去离子水300份乳化反应5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实施例2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氧化丙烯三醇50份、蓖麻油15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0份、1,4-丁二醇-2-磺酸钠20份和月桂酸亚锡0.01份混合,升温至85℃,反应1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40℃,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三甲基己二胺10份和去离子水200份乳化反应2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实施例3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四氢呋喃二醇40份、蓖麻油2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份、1,4-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0份、二羟甲基丁酸半酯13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份混合,升温至75℃,反应2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30℃,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四乙烯五胺5份和去离子水250份乳化反应3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实施例4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四氢呋喃二醇40份、蓖麻油18份、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8份、1,4-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5份、乙二醇8份和二马来酸二丁基锡0.1份混合,升温至80℃,反应3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25℃,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二乙烯三胺3份、去离子水220份和抗菌剂10份,乳化反应4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实施例5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氧化丙烯三醇45份、蓖麻油22份、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2份、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5份、丁二醇15份和二乙酸二辛基锡0.15份混合,升温至72℃,反应2.5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35℃,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异氟尔酮二胺3份、去离子水260份和防霉剂10份,乳化反应2.5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实施例6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氧化丙烯二醇34份、蓖麻油24份、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份、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8份、1,6-己二醇10份和二氯化二丁基锡0.2份混合,升温至73℃,反应3.5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30℃,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二正丁胺7份、去离子水280份和紫外线吸收剂10份乳化反应2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实施例7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替换为60份分子量3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制备胶黏剂预聚体时还加入聚碳酸酯-1,6-己二醇酯二醇10份,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9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制备胶黏剂预聚体时还加入聚己二酸-1,4-丁二醇20份,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10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四氢呋喃二醇40份、蓖麻油18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8份、1,4-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5份、乙二胺基乙磺酸钠4份、乙二醇4份和二马来酸二丁基锡0.1份混合,升温至80℃,反应3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25℃,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二乙烯三胺3份、去离子水220份和抗菌剂10份,乳化反应4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实施例11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氧化丙烯三醇45份、蓖麻油22份、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2份、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5份、丁二醇15份和二乙酸二辛基锡0.15份混合,升温至72℃,反应2.5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35℃,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异氟尔酮二胺3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纳米氧化钴0.5份、去离子水260份和防霉剂10份,乳化反应2.5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实施例12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脱水后,加入聚氧化丙烯二醇34份、蓖麻油24份、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份、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8份、1,6-己二醇10份和二氯化二丁基锡0.2份混合,升温至73℃,反应3.5h,得到胶黏剂预聚体;降温至30℃,加入10重量份的丙酮降低粘度,再加入二正丁胺7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氨水1份、去离子水280份和紫外线吸收剂10份乳化反应2h,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将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与黑色橡胶颗粒按重量比例1:8在搅拌机中混合,然后摊铺,再在模具中压实成型,得到1cm厚度的塑胶跑道底层。
对比例1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不含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不含30份的聚氧化丙烯二醇,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不含25份的蓖麻油,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不含60份分子量1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和25份的蓖麻油,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不含30份的聚氧化丙烯二醇和25份的蓖麻油,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不含20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7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不含40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8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将20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40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替换为60份的2,6-甲苯二异氰酸酯,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9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聚四氢呋喃二醇为20份,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0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聚四氢呋喃二醇为60份,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1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蓖麻油为5份,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2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30份、1,4-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份,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13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在氮气气氛下,将1kg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30kg丙三醇和1000kg环氧丙烷加入到充分干燥过的高压釜中,充入二氧化碳至3Mpa,升温至90℃,反应12h,真空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按照专利CN 103865052A中实施例的方法得到,具体为:将100g氯化锌溶解于1000g去离子水,加入100g叔丁醇(TBA),200g分子量1000的聚丙二醇,30℃下搅拌2h,逐渐滴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钴氰化钾溶液200g,分离、洗涤反应生成的沉淀。加入1500g二丙二醇,在50℃,20Pa真空条件下干燥12h,升温至80℃,真空条件下用超声波活化12h,得到乳白色液体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4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在氮气气氛下,将1kg复合纳米催化剂、30kg丙三醇和1000kg环氧丙烷加入到充分干燥过的高压釜中,充入二氧化碳至3Mpa,升温至60℃,反应12h,真空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5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在氮气气氛下,将1kg复合纳米催化剂、30kg丙三醇和1000kg环氧丙烷加入到充分干燥过的高压釜中,充入二氧化碳至3Mpa,升温至120℃,反应12h,真空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6
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中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在氮气气氛下,将1kg复合纳米催化剂、30kg丙三醇和1000kg环氧丙烷加入到充分干燥过的高压釜中,充入二氧化碳至1.5Mpa,升温至90℃,反应12h,真空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其余组分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试验例
对实施例1~12及对比例1~12制得的塑胶跑道底层进行耐水性、耐磨性和拉伸强度的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耐磨性测试:采用GB/T 1689-1998对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得的塑胶跑道底层进行耐磨性测试;
耐水性测试:采用GB/T 8810-2005对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得的塑胶跑道底层进行耐水性测试;
拉伸强度测试:采用GB/T 14833对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得的塑胶跑道底层进行拉伸强度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塑胶跑道底层的性能测试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胶黏剂通过使用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蓖麻油以及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为基础原料,并加入扩链剂、扩链交联剂、催化剂和水制得安全环保、粘接性好,胶膜耐磨和耐水性好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的胶黏剂与橡胶颗粒混合压制得到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拉伸强度和耐水性。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磨耗为0.011~0.013cm3/(1.61km),拉伸强度为1.1~1.3MPa,吸水率为2.6~3.2%。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相比,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选用分子量为3000g/mol的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耐磨性和耐水性较实施例1有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出,通过优选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能够获得更好的耐磨和耐水性能。
实施例8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9与实施例3相比,加入了一定比例的聚酯型多元醇,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耐磨性和强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是由于通过加入聚酯多元醇反应生成的聚氨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且加入一定比例的聚酯多元醇,与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及聚醚多元醇复配后,能够获得高粘接强度、高耐磨性和耐水性以及稳定性优异的聚氨酯胶黏剂。
实施例10与实施例4相比,扩链剂为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的组合,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拉伸强度有进一步提升,由此可以看出,通过采用含量相当的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复配使用,有利于亲水结构和非亲水结构的扩链,能够进一步提升涂膜的力学性能。
实施例11与实施例5相比,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纳米氧化物复配,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吸水率下降,耐水性能有所提升,实施例12与实施例6相比,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纳米氧化物,并加入了成盐剂,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不仅耐水性能提升,而且其他性能也有小幅提升,可见通过加入纳米氧化物能进一步增强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耐水性能,加入成盐剂,能调节体系pH,有助于成盐,使反应获得的胶黏剂综合性能更好。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原料中不含有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原料中不含有聚醚类多元醇,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原料中不含有蓖麻油,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原料中只以聚醚类多元醇作为多元醇基础原料,对比例5与实施例1相比,原料中只以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作为多元醇基础原料,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耐磨性、耐水性以及拉伸强度明显下降,可见本发明通过选择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复配,并在蓖麻油的协同作用下,制备的胶黏剂和材料具有优秀的耐磨性和耐水性。
对比例6与实施例2相比,异氰酸酯基础原料中不含有脂肪型异氰酸酯,对比例7与实施例2相比,异氰酸酯基础原料中不含有脂环型异氰酸酯,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性能也有所下降,而对比例8与实施例2相比,使用2,6-甲苯二异氰酸酯作为异氰酸酯基础原料,得到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性能与实施例2性能相近,可见通过采用一定比例的脂肪型异氰酸酯和脂环型异氰酸酯组合使用,不仅环保、安全,而且能够获得与使用2,6-甲苯二异氰酸酯相同甚至更好的性能。
对比例9与实施例3相比,聚醚型多元醇含量过多,对比例10与实施例3相比,聚醚型多元醇含量过少,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性能有所下降,可见只有采用一定量的聚醚型多元醇与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复配,才能使得到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获得优秀的粘接性、耐磨性和耐水性。
对比例11与实施例3相比,蓖麻油含量过少,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性能有所下降,对比例12与实施例3相比,脂肪型异氰酸酯含量多,脂环型异氰酸酯含量少,交联反应性有所下降,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性能有所下降。
对比例13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3中原料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是采用以双金属氰化物为催化剂制备得到的,最终获得的聚氨酯水性塑胶跑道底层的耐磨性和拉伸强度不如实施例1好,由此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复合纳米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得到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中碳酸酯键含量高,得到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具有更优秀的韧性和耐磨性,最终获得的聚氨酯胶黏剂的耐磨性能与粘接性能优异。
对比例14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5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6与实施例1相比,原料聚碳酸亚丙酯在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过程中采用的共聚温度和共聚压力不同,得到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的性能有所差异,使最终获得的聚氨酯胶黏剂的性能有所差异,可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才能获得碳酸酯键含量高且性能优秀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
因此,对于原料聚碳酸亚丙酯在采用特定催化剂和特定共聚条件下,能够获得碳酸酯键含量高、性能优异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采用这种高性能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和蓖麻油进行复配,以及对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进行组合使用,并加入扩链剂、扩链交联剂、催化剂和水制得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能够获得耐磨性和粘接性以及耐水性优异的胶膜,胶黏剂中NCO含量非常低,环保无毒,使用本发明胶黏剂得到的塑胶跑道底层耐磨性好、强度高,吸水率低、耐水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30~50份、蓖麻油15~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60份、扩链剂6~20份、扩链交联剂1~10份、催化剂0.01~1份和水200~300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40~50份、蓖麻油20~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20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50份、扩链剂8~20份、扩链交联剂3~10份、催化剂0.1~1份和水220~300份;
优选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60份、聚醚多元醇40~45份、蓖麻油20~25份、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15份、脂环族二异氰酸酯40~50份、扩链剂10~20份、扩链交联剂3~8份、催化剂0.1~0.5份和水250~300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在保护气氛下,将复合纳米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和环氧丙烷加入到充分干燥过的高压釜中,充入二氧化碳至3~4Mpa,升温至80~100℃,反应6~24h,真空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丙烷,得到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
其中,复合纳米催化剂为稀土元素Ce掺杂的由MnO、TiO2和SiO2组成的复合纳米材料,MnO、TiO2和SiO2的摩尔比为MnO:TiO2:SiO2=(1~5):(5~15):(5~15),Ce的掺杂量为1~2wt%;
复合纳米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按摩尔比将钛酸四丁酯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将硝酸锰加入无水乙醇溶解,依次加入水、正硅酸乙酯和冰醋酸,并调节pH为2~3,得到溶液B;在搅拌下,将A溶液缓慢滴入B溶液中,继续搅拌2~4h后,60~100℃干燥12~24h,研磨成粉体,400~900℃高温煅烧2~6h,得到复合纳米材料;将复合纳米材料置于Ce溶液中超声浸渍1~2h,在80~100℃下干燥,再于500~800℃下焙烧5~8h,得到复合纳米催化剂。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6000g/mol,优选为2000~4000g/mol,进一步优选为3000~4000g/mol;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优选为3~4;
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分子内碳酸脂基团的摩尔分率为0.2~0.4,优选0.3~0.4。
5.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聚酯多元醇;
优选地,聚酯多元醇与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2):6;
优选地,聚酯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
优选地,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
6.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扩链剂为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的组合;
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的重量比为(1~1.5):1。
7.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1~5重量份的纳米氧化物;
优选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中还包括:0.5~1重量份的成盐剂。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二氧化碳共聚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蓖麻油、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催化剂和任选的聚酯多元醇混合,反应,得到胶黏剂预聚体;
(b)将胶黏剂预聚体与扩链交联剂、任选的纳米氧化物、任选的成盐剂和水混合,反应,得到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70~85℃;和/或,
步骤(b)中反应温度为20~40℃。
10.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在制备塑胶跑道材料中的应用。
CN201810033577.0A 2018-01-12 2018-01-12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8018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3577.0A CN108018017B (zh) 2018-01-12 2018-01-12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3577.0A CN108018017B (zh) 2018-01-12 2018-01-12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8017A true CN108018017A (zh) 2018-05-11
CN108018017B CN108018017B (zh) 2020-11-13

Family

ID=6207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3577.0A Active CN108018017B (zh) 2018-01-12 2018-01-12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801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4772A (zh) * 2021-05-17 2021-08-06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262845A1 (en) * 2020-06-24 2021-12-30 Saudi Aramco Technologies Company Polyo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N116375970A (zh) * 2023-03-01 2023-07-04 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吸水率tpu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1052A (zh) * 2017-01-18 2017-06-09 广东达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多重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127559A1 (en) * 2016-01-19 2017-07-27 H.B. Fuller Company One-part polyurethane adhesive composition, method of making a laminate, and lamina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7559A1 (en) * 2016-01-19 2017-07-27 H.B. Fuller Company One-part polyurethane adhesive composition, method of making a laminate, and laminate
CN106811052A (zh) * 2017-01-18 2017-06-09 广东达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黄变多重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学良,孙炜: "蓖麻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其防蚀性能", 《广东化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62845A1 (en) * 2020-06-24 2021-12-30 Saudi Aramco Technologies Company Polyo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N113214772A (zh) * 2021-05-17 2021-08-06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375970A (zh) * 2023-03-01 2023-07-04 中山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吸水率tpu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8017B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3333B1 (ko) 2액 경화형 발포 폴리우레탄 수지 조성물, 그것을 사용하여 이루어지는 성형체, 및 신발창
CN100383178C (zh) 双组份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497426C (zh) 用于非吸收性基材的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制备方法
CN100595231C (zh) 高弹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
US8952093B2 (en) Bio-based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JP5769702B2 (ja) 二種のポリエーテルアミンと一種のプレポリマーから製造できるポリ尿素
CN108018017A (zh)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935098B1 (en)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WO2008067967A2 (en) Unsaturated polymers
CN111217992B (zh) 一种聚酯多元醇及使用其制备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
CN107022297A (zh) 一种耐水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0308A (zh) 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组合料及其透明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8314770A (zh) 二氧化碳基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制备方法及二氧化碳基水性聚氨酯压敏胶
Negim et al. Effects of NCO/OH ratios on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CN109721701A (zh)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18019A (zh) 水性负氧离子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3398B (zh) 一种软质耐水解低结晶度聚醚型沙发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7934A (zh) 轮胎的弹性体中的天然油多元醇
EP1664183A2 (en) Alloy blends of polyurethane and latex rubber
CN107226897A (zh) 一种可呼吸手术手套用水性聚氨酯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1497A (zh) 一种车衣用可剥离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方法
CN113372872B (zh) 一种高粘结牢度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001397A (ja) 脂肪族ポリウレア樹脂組成物及び脂肪族ポリウレア樹脂
US3697483A (en) Sequential process of preparing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CN116669961A (zh) 混合跑道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