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6096B - 牙嵌式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牙嵌式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6096B
CN108006096B CN201710958807.XA CN201710958807A CN108006096B CN 108006096 B CN108006096 B CN 108006096B CN 201710958807 A CN201710958807 A CN 201710958807A CN 108006096 B CN108006096 B CN 108006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ntal inlay
tooth
inlay tooth
protrusion
cir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88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06096A (zh
Inventor
吉村知浩
市川晶彦
竹内伸一
薮田润
盐津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I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I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I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 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06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6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06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60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6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therwise than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4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08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actuated by moving a non-rotating part axially
    • F16D11/1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actuated by moving a non-rotating part axially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4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with a shaft carrying a number of rotatable transmission members, e.g. gears, each of which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shaft by a clutching member or members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hub of the transmission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2011/002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using an external and axially slidable sleeve for coupling the teeth of both coupling components toge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2011/006Locking or detent means, i.e. means to keep the clutch in engaged cond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25Synchro 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牙嵌式离合器包括包含第一牙嵌齿的旋转构件、包含第二牙嵌齿的环形牙嵌圈以及环形牙嵌套。所述旋转构件包括第一突起,其从所述第一牙嵌齿的峰部或谷部的外圆周径向向外地突出,所述牙嵌套包括第二突起,其构造成当所述牙嵌套在轴线方向上朝向所述旋转构件移动时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并且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彼此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牙嵌齿和所述第二牙嵌齿布置在如下位置处:在所述位置处,所述第一牙嵌齿和所述第二牙嵌齿能够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彼此啮合。

Description

牙嵌式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车辆中的牙嵌式离合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设置有牙嵌式离合器的车辆,该牙嵌式离合器构造成通过将形成在第一旋转构件中的牙嵌齿与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中的牙嵌齿啮合来连接。牙嵌式离合器的一个实例是设置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127471(JP 2012-127471 A)号描述的变速器中的啮合式离合器。在JP 2012-127471 A中,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其构造成包括多个牙嵌式离合器(啮合式离合器)并且通过在牙嵌式离合器的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来变换多个档位。
发明内容
在设置有如JP 2012-127471 A中的牙嵌式离合器的变速器中,当包括在牙嵌式离合器中的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彼此啮合时,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需要在第一牙嵌齿的峰部和第二牙嵌齿的谷部彼此对齐的时间啮合。由此,该时间的时间段短。与此相反,牙嵌齿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能够通过增加第一牙嵌齿的谷部的圆周长度而增加。然而,由于谷部的圆周长度上的增加,牙嵌齿的峰部的圆周长度变短。在此,当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彼此啮合时,冲击载荷施加至牙嵌齿。由此,考虑到牙嵌齿的耐久性,对牙嵌齿的峰部的圆周长度的减小存在限制。于是,变得难以增加牙嵌齿能够啮合的时间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嵌式离合器,其中,牙嵌齿能够啮合的时间段能够增加,而不使设置在车辆中的牙嵌式离合器中的牙嵌齿的耐久性劣化。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牙嵌式离合器,包括:旋转构件,其包括第一牙嵌齿;环形牙嵌圈,其包括第二牙嵌齿,所述第二牙嵌齿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牙嵌齿啮合;以及环形牙嵌套,其配合到所述牙嵌圈使得所述牙嵌套不能够相对于所述牙嵌圈旋转并且能够在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地移动。所述旋转构件包括第一突起,其从所述第一牙嵌齿的峰部或谷部的外圆周径向向外地突出。所述牙嵌套包括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构造成当所述牙嵌套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朝向所述旋转构件移动时,在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圆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所述第一突起中的每个的圆周长度比定位有所述第一突起的所述第一牙嵌齿的所述峰部或所述谷部中的每个的圆周长度短。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彼此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牙嵌齿和所述第二牙嵌齿布置在如下位置处,在所述位置处,所述第一牙嵌齿和所述第二牙嵌齿构造成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彼此啮合。
在根据本方案的牙嵌式离合器中,所述旋转构件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牙嵌齿的所述峰部的所述外圆周突出的第一突起。所述第二突起可以比所述第二牙嵌齿中的每个的峰部的圆周长度短。
在根据本方案的牙嵌式离合器中,所述旋转构件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牙嵌齿的所述谷部的所述外圆周突出的所述第一突起。所述第二突起可以比所述第二牙嵌齿中的每个的谷部的圆周长度短。
根据本方案的牙嵌式离合器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在所述牙嵌圈的内圆周侧上的毂。所述毂可以构造成连接至旋转轴,使得所述毂的内圆周部不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毂可以包括从所述毂的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外地突出的柱形部。所述牙嵌圈可以包括容纳所述柱形部的长孔。所述长孔可以相对于所述牙嵌圈的所述圆周方向以预定倾斜度倾斜。
通过根据本方案的牙嵌式离合器,当牙嵌套在轴线方向上朝向旋转构件移动时,第二突起也朝向旋转构件移动。由此,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进入能够在圆周方向上彼此接触的状态。另外,当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随着旋转构件和牙嵌套相对于彼此旋转而彼此接触时,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进入能够彼此啮合的状态。在此,因为第一突起的圆周长度比形成有第一突起的第一牙嵌齿的峰部或谷部的圆周长度短,所以第一突起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大于第一牙嵌齿的峰部或谷部的圆周长度。在此,第二突起能够插入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突起之间的时间段大致变成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于是,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能够变得比现有技术中的时间段长。在现有技术中,因为第一牙嵌齿的峰部和第二牙嵌齿的谷部彼此对齐的时间对应于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该时间段非常短。
通过根据本方案的牙嵌式离合器,在第一突起从第一牙嵌齿的谷部的外圆周突出的情况下,因为第二突起形成为比第二牙嵌齿的峰部的圆周长度短,所以第二突起能够插入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突起之间的时间段增加。而且,在第一突起从第一牙嵌齿的谷部的外圆周突出的情况下,因为第二突起形成为比第二牙嵌齿的谷部的圆周长度短,所以第二突起能够插入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突起之间的时间段增加。由此,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能够进一步增加。
通过根据本方案的牙嵌式离合器,当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彼此接触时,牙嵌套和牙嵌圈的转速变得等于具有第一牙嵌齿形成其中的旋转构件的转速。此时,施加至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冲击载荷与在转速上有变化的牙嵌套和牙嵌圈的惯性质量成比例。在此,因为牙嵌套和牙嵌圈的惯性质量足够小于旋转轴等的惯性质量,所以冲击载荷减小。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耐久性的减小。另外,当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彼此接触时,毂和旋转轴彼此一体地旋转,而同时牙嵌圈和旋转构件彼此一体地旋转,使得牙嵌圈和毂相对于彼此旋转。当牙嵌圈和毂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容纳在长孔中的柱形部朝向长孔在长孔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在此,因为长孔相对于圆周方向以预定倾斜度倾斜,所以通过调整长孔在长孔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和倾斜度,牙嵌圈能够朝向旋转构件移动,并因此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能够在柱形部于长孔内移动时彼此啮合。
附图说明
将在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变速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出图1中的第一牙嵌式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示出图1中的第一牙嵌式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示出图2中的牙嵌套的结构的零件图;
图5是图示出图2中的三销式毂、牙嵌圈和滑行锁定键装配后的状态的视图;
图6是图示出在从N速度档位向(N+1)速度档位的升档期间的变速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顺序地图示出在升档到(N+1)速度档位期间连接的第一牙嵌式离合器的连接状态的视图;
图8是图示出图1中的第一变速器齿轮的齿轮侧牙嵌齿和牙嵌圈的牙嵌齿彼此啮合的状态的视图;
图9是图示出图1中的形成在第一变速器齿轮中的齿轮侧牙嵌齿、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中的向外突起、形成在牙嵌圈中的牙嵌齿和形成在牙嵌套中的向内突起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10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牙嵌式离合器的结构的视图;以及
图11是图示出图10中的形成在第一变速器齿轮中的齿轮侧牙嵌齿、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中的向外突起、形成在牙嵌圈中的牙嵌齿和形成在牙嵌套中的向内突起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适当地简化或修改了附图,并且不总是精确地绘制每部分的尺寸比例、形状等。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变速器10(此后,被称作变速器10)的示意图。变速器10是平行双轴式变速器,其设置在发动机(未图示出)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并且通过以预定变速比γ减小或增加来自发动机的转速输入来变换多个档位(变速段)。在图1中,仅仅图示出了变速器10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仅仅图示了用于建立两个档位的构造。然而,事实上,变速器10进一步包括齿轮和牙嵌式离合器(未图示出)等,并且变速器10被构造成变换档位。
变速器10包括:输入轴18,其经由离合器(未图示出)等连接至发动机以传递动力;以及副轴20,其布置成与输入轴18平行,并且连接至驱动轮以传递动力至驱动轮。输入轴18对应于本发明的旋转轴。
输入轴18设置有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第二变速器齿轮30b,所述第一变速器齿轮30a能够相对于输入轴18旋转,所述第二变速器齿轮30b能够相对于输入轴18旋转。齿轮侧牙嵌齿38a形成在第一变速器齿轮30a中,所述齿轮侧牙嵌齿38a用作包括在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这将在后面进行描述)中的牙嵌齿的一侧。齿轮侧牙嵌齿38b形成在第二变速器齿轮30b中,所述齿轮侧牙嵌齿38b用作包括在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中的牙嵌齿的一侧,这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和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对应于本发明的牙嵌式离合器,并且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第二变速器齿轮30b对应于本发明的旋转构件。
副轴20设置有第一副轴齿轮32a和第二副轴齿轮32b,所述第一副轴齿轮32a固定至副轴20以便相对于副轴20不能旋转,所述第二副轴齿轮32b固定至副轴20以便相对于副轴20不能旋转。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第一副轴齿轮32a彼此啮合,并且第二变速器齿轮30b和第二副轴齿轮32b彼此啮合。
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在轴线CL方向上邻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位置处设置在输入轴18上。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在轴线CL方向上邻近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的位置处设置在输入轴18上。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和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中的每个构造成包括一对牙嵌齿(啮合式齿),通过将该对牙嵌齿的牙嵌齿彼此啮合而连接,并且通过释放这种啮合而断开。
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是啮合式离合器(连接和断开机构),其设置于在轴线CL方向上邻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位置处(在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相对于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的相反侧),用于在输入轴18和第一变速器齿轮30a之间连接和断开。当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输入轴18切换到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输入轴18经由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彼此连接的状态时,输入轴18和副轴20经由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第一副轴齿轮32a连接以传递动力,由此变速到预定档位。此后,当变速器10在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连接时形成的档位被限定为(N+1)速度档位。
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是啮合式离合器(连接和断开机构),其设置在邻近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的位置处(在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相对于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相反侧),用于在输入轴18和第二变速器齿轮30b之间连接和断开。当第二变速器齿轮30b和输入轴18切换到第二变速器齿轮30b和输入轴18经由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彼此连接的状态时,输入轴18和副轴20经由第二变速器齿轮30b和第二副轴齿轮32b连接并传递动力,由此变速到预定档位。此后,变速器10在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连接时形成的档位被限定为N速度档位。
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由第一换档拨叉54a操作。将在下面描述的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牙嵌套66a配合到第一换档拨叉54a,并且当第一换档拨叉54a经由致动器(未图示出)等在轴线CL方向上移动时,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牙嵌套66a也在轴线CL方向上移动。此时,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被操作。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由第二换档拨叉54b操作。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牙嵌套66b配合到第二换档拨叉54b,并且当第二换档拨叉54b经由致动器(未图示出)等在轴线CL方向上移动时,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牙嵌套66b也在轴线CL方向上移动。此时,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被操作。
如上所述,当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连接时,变速器10变速到(N+1)速度档位,并且当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连接时,变速器10变速到N速度档位。对于从N速度档位向(N+1)速度档位的升档,在档位之间变换期间,第一换档拨叉54a和第二换档拨叉54b被控制成使得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断开而同时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连接。对于从(N+1)速度档位向N速度档位的降档,在档位之间变换期间,第一换档拨叉54a和第二换档拨叉54b被控制成使得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断开而同时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连接。
具体地,第一换档拨叉54a在轴线CL方向上建立(N+1)速度档位的位置以及第二换档拨叉54b在轴线CL方向上建立N速度档位的位置,是预定的。当输出用于从N速度档位向(N+1)速度档位的升档的指令时,第一换档拨叉54a和第二换档拨叉54b被控制成使得第一换档拨叉54a移动到建立(N+1)速度档位的位置,并且第二换档拨叉54b移动到未建立N速度档位的位置(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断开位置;空档位置)。当输出用于从(N+1)速度档位向N速度档位的降档的指令时,第一换档拨叉54a和第二换档拨叉54b被控制成使得第一换档拨叉54a移动到未建立(N+1)速度档位的位置(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断开位置;空档位置),并且第二换档拨叉54b移动到建立N速度档位的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结构。在后面的描述中,尽管描述了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结构,因为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基本上具有与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结构的描述。图2和图3是图示出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分解立体图。图2对应于当从轴线CL方向上的第一侧观看时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立体图,并且图3对应于当从轴线CL方向上的第二侧观看时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立体图。
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构造成包括形成在第一变速器齿轮30a中的齿轮侧牙嵌齿38a、三销式毂62a、牙嵌圈64a、牙嵌套66a、滑行锁定键68a和弹簧69a(参见图1)。三销式毂62a对应于本发明的毂。
齿轮侧牙嵌齿38a构造成包括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多个(在实施例中,六个)峰部40a(此后,牙嵌齿的峰部40a)以及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多个(在实施例中,六个)谷部42a(此后,牙嵌齿的谷部42a),其中峰部40a在垂直于轴线CL方向的方向上突出,并且峰部40a和谷部42a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在图2和图3中,省略了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然而,齿轮侧牙嵌齿38a与第一变速器齿轮30a一体地形成。当在轴线CL方向上观看时,牙嵌齿的峰部40a形成为扇形,并且形成为在轴线CL方向上具有预定厚度。
另外,向外突起70a分别形成在如下表面上:所述表面为从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峰部40a的从轴线CL径向向外形成的表面(外圆周表面)向外突起70a从所述表面径向向外突出。向外突起70a形成为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一部分,并且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峰部40a在圆周方向上的中心附近。当在与轴线CL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看时,向外突起70a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形成为具有与牙嵌齿的峰部40a在轴线CL方向上的厚度相同的尺寸。向外突起70a的圆周长度比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峰部40a的圆周长度短。当在轴线CL方向上观看时,牙嵌齿的谷部42a形成为扇形,并且形成为具有能够容纳牙嵌齿78a的峰部79a的尺寸。齿轮侧牙嵌齿38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牙嵌齿的峰部40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的峰部,牙嵌齿的谷部42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的谷部,并且向外突起70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突起。
三销式毂62a形成为环形形状并且连接至输入轴18以便不相对于输入轴18旋转。花键齿72a形成在三销式毂62a的内圆周侧上以便配合到输入轴18。另外,三销式毂62a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在实施例中,三个)柱形部74a,其形成为具有柱状并径向向外地突出。柱形部74a在圆周方向上以有规则的角度形成。柱形部74a以如图3中所图示出地装配到牙嵌圈64a的状态容纳在牙嵌圈64a的长孔76a中,这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牙嵌圈64a包含多个部分,并且通过将这些部分连接而形成为环形形状。牙嵌圈64a的内径被设定为能够在内圆周侧上容纳三销式毂62a的尺寸。牙嵌圈64a设置有多个(在实施例中,三个)长孔76a,其具有用于容纳三销式毂62a的柱形部74a的细长形状,所述长孔76b在圆周方向上以有规则的角度形成。长孔76a在径向方向上穿过牙嵌圈64a,并且当在径向向内方向上观看时形成为细长形状。当在径向向内方向上观看时,长孔76a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线相对于圆周方向(旋转方向)以预定倾斜度倾斜。如图3中所图示出的,三销式毂62a的柱形部74a容纳在长孔76a中。因为牙嵌圈64a通过连接这些部件来构造,牙嵌圈64a以柱形部74a容纳在长孔76a中的状态整体地装配。另外,在牙嵌圈64a中,装配有将在后面描述的滑行锁定键68a的键部90a的键槽77a邻近长孔76a形成。
另外,能够啮合齿轮侧牙嵌齿38a的牙嵌齿78a形成在牙嵌圈64a的面对齿轮侧牙嵌齿38a的表面上。牙嵌齿78a构造成包括牙嵌齿78a的多个(在实施例中,六个)峰部79a以及牙嵌齿78a的多个(在实施例中,六个)谷部80a,所述峰部79a在与轴线CL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出,并且峰部79a和谷部80a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当在轴线CL方向上观看时,牙嵌齿78a的峰部79a形成为扇形,并且形成为具有与牙嵌齿的峰部40a在轴线CL方向上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当在轴线CL方向上观看时,牙嵌齿78a的谷部80a形成为扇形,并且形成为具有能够容纳牙嵌齿的峰部40a的尺寸。牙嵌齿78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牙嵌齿,牙嵌齿的峰部79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牙嵌齿的峰部,并且牙嵌齿的谷部80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牙嵌齿的谷部。
牙嵌圈64a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在实施例中,六个)外圆周配合齿82a,其在圆周方向上以有规则的角度形成而配合到牙嵌套66a。外圆周配合齿82a分别形成在与牙嵌齿78a的谷部80a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
牙嵌套66a具有环形形状并且以装配到牙嵌圈64a的状态布置在牙嵌圈64a的外圆周侧上。图4是图示出牙嵌套66a的结构的零件图。牙嵌套66a的内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在实施例中,六个)内圆周配合齿84a,其在圆周方向上以有规则的角度形成而以装配到牙嵌圈64a的状态配合到牙嵌圈64a的外圆周配合齿82a。由此,在牙嵌圈64a和牙嵌套66a彼此装配的状态下,牙嵌套66a不能相对于牙嵌圈64a旋转而能够在轴线CL方向上相对地移动。配合到第一换档拨叉54a的环形槽86a形成在牙嵌套66a的外圆周侧上。
设置了多个(在实施例中,六个)向内突起88a。在与牙嵌套66a的内圆周配合齿84a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该向内突起88a在圆周方向上以有规则的角度形成,以从牙嵌套66a的内圆周表面径向向内地突出。向内突起88a和内圆周配合齿84a形成为在轴线CL方向上对齐。
当在与轴线CL方向垂直的方向观看上,向内突起88a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在轴线CL方向上具有预定尺寸。向内突起88a的圆周长度比牙嵌齿78a的峰部79a的圆周长度短。向内突起88a构造成当牙嵌套66a在轴线CL方向上朝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时在圆周方向上接触向外突起70a。具体地,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相对于轴线CL形成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而且,当牙嵌套66a在轴线CL方向上朝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时,向外突起70a的至少一部分和向内突起88a的至少一部分在轴线CL方向上重叠。向内突起88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突起。
牙嵌套66a的内圆周侧由具有不同内径的两个内圆周表面形成,内圆周配合齿84a以较小直径形成在内圆周表面上(径向向内),并且向内突起88a以较大直径形成在内圆周表面上(径向向外)。向内突起88a的径向向内地形成的表面(顶表面)在径向方向上形成在与具有较小直径的内圆周表面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由此,向内突起88a的径向高度为牙嵌套66a的较大直径侧和较小直径侧之间的尺寸差。
滑行锁定键68a形成为环形形状,并且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以有规则的角度形成的多个(在实施例中,六个)键部90a。键部90a形成为当在与轴线CL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看时大致矩形的形状。每个键部90a形成为以滑行锁定键68a装配到牙嵌圈64a的状态配合到牙嵌圈64a的键槽77a中。该滑行锁定键68a和牙嵌圈64a经由弹簧69a彼此连接(参见图1),并且被设定成如图3中图示出的、以无外力施加至滑行锁定键68a的状态配合到牙嵌圈64a的键槽77a中。
图5图示出了三销式毂62a、牙嵌圈64a和滑行锁定键68a装配的状态。如图5中所图示出的,在元件装配的状态下,三销式毂62a的柱形部74a容纳在牙嵌圈64a的长孔76a中。当三销式毂62a和牙嵌圈64a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柱形部74a沿着长孔76a在长孔76a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当柱形部74a在纵向方向上于长孔76a内移动时,三销式毂62a和牙嵌圈64a在轴线CL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改变。
接下来,将参照图1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和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因为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结构为与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将省略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结构的描述。然而,为了将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与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进行区分,包括在第二牙嵌式离合器中的三销式毂、牙嵌圈、牙嵌套和滑行锁定键以及弹簧分别由附图标记62b、64b、66b、68b和69b。另外,齿轮侧牙嵌齿(峰部和谷部)、柱形部、长孔、键槽、牙嵌齿(峰部和谷部)以及键部分别类似地由附图标记38b(40b、42b)、74b、76b、77b、78b(79b、80b)、90b表示。齿轮侧牙嵌齿38b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牙嵌齿的峰部40b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的峰部,牙嵌齿的谷部42b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的谷部,牙嵌齿78b对应于第二牙嵌齿,牙嵌齿的峰部79b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牙嵌齿的峰部,并且牙嵌齿的谷部80b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牙嵌齿的谷部。
图1图示出了在以N速度档位行驶期间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和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连接状态(啮合状态)。如图1中所图示出的,在以N速度档位行驶期间,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牙嵌齿78b和形成在第二变速器齿轮30b中的齿轮侧牙嵌齿38b彼此啮合。另外,在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中,牙嵌齿脱离。
针对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当换档拨叉54a在轴线CL方向上远离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时,牙嵌套66a和牙嵌圈64a也在轴线CL方向上远离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此时,当在径向向内方向上观看长孔76b时,三销式毂62a的柱形部74a在轴线CL方向朝向长孔76b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靠近第二变速器齿轮30b定位的端部移动。在这种状态下,滑行锁定键68a的键部90a通过弹簧69a的偏置力配合到键槽77a中,使得柱形部74a在长孔76a的纵向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键部90a阻碍。
针对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当换档拨叉54b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移动时,牙嵌套66b和牙嵌圈64b也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移动。此时,当在径向向内方向上观看长孔76b时,三销式毂62b的柱形部74b在纵向方向上朝向长孔76b的在轴线CL方向上远离第二变速器齿轮30b定位的端部移动。在这种状态下,滑行锁定键68b的键部90b通过弹簧69b的偏置力配合到键槽77b中,使得柱形部74b在长孔76b的纵向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键部90b阻碍。
将对从图1中图示出的N速度档位的状态向(N+1)速度档位的升档的变速操作进行描述。图6是图示出在从N速度档位向(N+1)速度档位的升档期间的变速操作的流程图。图7顺序地图示出在向(N+1)速度档位的升档期间所连接的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连接状态。图7图示出了如下状态:第一变速器齿轮30a以及包括在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中的牙嵌圈64a和牙嵌套66a的部件在旋转方向上线性地布置。
图7的上部图示出了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齿轮侧牙嵌齿38a与牙嵌圈64a的牙嵌齿78a在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开始连接之前的啮合状态。此时,因为形成在牙嵌齿的峰部40a上的向外突起70a和形成在牙嵌套66a中的向内突起88a处于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不能在轴线CL方向上彼此啮合的位置,所以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牙嵌套66a相对于彼此旋转。在图7的上部的状态下,基于图6中图示出的流程图执行向(N+1)速度档位的升档。
在图6的步骤S1中,与N速度档位对应的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的牙嵌套66b(N速度侧相位同步牙嵌套)和滑行锁定键68b(N速度侧滑行锁定键)移动到空档位置(远离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的位置)。此时,滑行锁定键68b由牙嵌套66b挤压并且在轴线CL方向上移动,使得长孔76b和键部90b之间的配合被释放并且柱形部74b被允许在长孔76b内移动。然而,驱动力在N速度档位处于牙嵌圈64b(牙嵌齿78b)和第二变速器齿轮30b(齿轮侧牙嵌齿38b)之间传递的状态被维持,使得牙嵌圈64b和三销式毂62b不相对于彼此旋转。由此,柱形部74b不朝向长孔76b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并且牙嵌圈64b的牙嵌齿78b和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的齿轮侧牙嵌齿38b之间的啮合被维持。即,甚至当牙嵌套66b和滑行锁定键68b在轴线CL方向上移动时,牙嵌圈64b也不在轴线CL方向上移动。
在步骤S2中,对应于(N+1)速度档位的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牙嵌套66a((N+1)速度侧相位同步牙嵌套)移动到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的连接位置(啮合位置)。连接位置(啮合位置)是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向外突起70a和牙嵌套66a的向内突起88a能够彼此接触的位置,并且对应于图7的中间部。即,图7的中间部图示出了如下状态:牙嵌套66a经由换档拨叉54a而在由箭头标示的方向上移动,并因此移动到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向外突起70a和牙嵌套66a的向内突起88a能够彼此接触(啮合)的位置。
在步骤S3中,当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牙嵌套66a相对于彼此旋转时,牙嵌套66a的向内突起88a和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向外突起70a彼此接触。图7的下部对应于S3的状态。如图7的下部中图示出的,当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牙嵌套66a相对于彼此旋转时,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向外突起70a和牙嵌套66a的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
在此,当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时,具有向内突起88a形成其中的牙嵌套66a、配合到牙嵌套66a的牙嵌圈64a以及滑行锁定键68a仅仅在转速上有变化。即,三销式毂62a、输入轴18以及与输入轴18一起旋转的构件(第二牙嵌式离合器28b等)甚至当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时在转速上无变化。而且,因为牙嵌套66a、牙嵌圈64a和滑行锁定键68a的惯性质量足够小于输入轴18等的惯性质量,所以关于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的冲击载荷在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时小。由此,抑制了由关于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的冲击载荷引起的耐久性的减小。另外,因为无冲击载荷施加至齿轮侧牙嵌齿38a,通过减小齿轮侧矩形齿38的峰部40a的圆周尺寸,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彼此相邻的峰部40a之间的间隔(即,齿轮侧牙嵌齿38a的谷部42a的圆周长度)能够变得比现有技术大。
如图7的下部中图示出的,在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的状态下,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在圆周方向彼此啮合的位置处。即,在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的状态下,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峰部40a和牙嵌齿78a的谷部80a被设定成在圆周方向(旋转方向)上彼此对齐,并且齿轮侧牙嵌齿38a的谷部42a和牙嵌齿78a的峰部79a被设定成在圆周方向(旋转方向)上彼此对齐。由此,当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时,到达了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圈64a的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的旋转位置(相位)。即,在这种状态下,当牙嵌圈64a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时,齿轮侧牙嵌齿38和牙嵌齿78彼此啮合,使得第一牙嵌式离合器28a连接。
在步骤S4中,由于牙嵌圈64a((N+1)速度侧旋转牙嵌圈)和三销式毂62a((N+1)速度侧三销式毂)的相对旋转,牙嵌圈64a的牙嵌齿78a和齿轮侧牙嵌齿38彼此啮合。当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时,牙嵌圈64a和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彼此一体地旋转,而同时三销式毂62a和输入轴18彼此一体地旋转。由此,在三销式毂62a和牙嵌圈64a之间发生相对旋转。由于该相对旋转,如由图1中的虚线所示,三销式毂62a的柱形部74a挤压滑行锁定键68a的键部90a并移动到长孔76a的另一侧。此时,牙嵌圈64a在轴线CL方向上朝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在柱形部74a于长孔76a内移动的过渡时期,在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之间没有转矩传递。
在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的状态下,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处于能够彼此啮合的状态。由此,当牙嵌圈64a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时,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彼此可靠地啮合。当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彼此啮合时,转矩传递路径从经由第二变速器齿轮30b和第二副轴齿轮32b(N速度档位侧)的路径切换到经由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第一副轴齿轮32a((N+1)速度档位侧)的路径。另外,长孔76a的形状(倾斜角度和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被调整成使得当三销式毂62a和牙嵌圈64a相对于彼此旋转时,牙嵌圈64a朝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到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彼此啮合处的位置。另外,弹簧69a的刚性也被调整成当三销式毂62a和牙嵌圈64a相对于彼此旋转时,被柱形部74a挤压并且弹性地变形。
图8图示出了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圈64a的牙嵌齿78a彼此啮合时的状态。当三销式毂62a的柱形部74a如图8中所图示出的朝向长孔76a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时,牙嵌圈64a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使得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彼此啮合。另外,在三销式毂62a的柱形部74a在长孔76a内移动的过渡时期,柱形部74a移动以抵抗弹簧69a的偏置力挤压键部90a(参见图5),并且当柱形部74a移动到长孔76a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时,如图8中所图示出的,键部90a恢复到通过弹簧69a的偏置力而配合到键槽77a中的状态。
在步骤S5中,对应于(N+1)速度档位,在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圈64a的牙嵌齿78a之间传递转矩。由此,在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的齿轮侧牙嵌齿38b和牙嵌圈64b的牙嵌齿78b之间没有传递对应于N速度档位的转矩。此时,在三销式毂62b以对应于(N+1)速度档位的转速旋转时,三销式毂62b和牙嵌圈64b(N速度侧旋转牙嵌圈)相对于彼此旋转。当三销式毂62b和牙嵌圈64b相对于彼此旋转时,三销式毂62b的柱形部74b沿着长孔76b移动到由图1中的虚线标示的位置。即,牙嵌圈64b在轴线CL方向上远离第二变速器齿轮30b移动,使得齿轮侧牙嵌齿38b和牙嵌齿78b彼此脱离。
图9中图示出了形成在第一变速器齿轮30a中的齿轮侧牙嵌齿38a、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38a中的向外突起70a、形成在牙嵌圈64a中的牙嵌齿78a与形成在牙嵌套66a中的向内突起88a之间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图9的上下方向对应于每个齿的旋转方向。如图9中所图示出的,因为向外突起70a形成在牙嵌齿38a的峰部40a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且向外突起70a的圆周长度比牙嵌齿38a的峰部40a的圆周长度短,所以向外突起70a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β大于牙嵌齿38a的谷部42a的圆周长度α(β>α)。
在实施例中,当向内突起88a插入在于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向外突起70a之间且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时,到达了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处的旋转位置。由此,在向内突起88a能够插入彼此相邻的向外突起70a之间的时间段大致变成牙嵌齿能够啮合的时间段。由此,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显著增加。而且,因为向内突起88a的圆周长度比牙嵌齿78a的峰部79a的圆周长度短,所以向内突起88a能够插入向外突起70a之间的时间段进一步增加。由此,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进一步增加。
在现有技术中,因为没有形成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是当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峰部40a与牙嵌齿78a的谷部80a在旋转方向上对齐的时候(换言之,齿轮侧牙嵌齿38a的谷部42a和牙嵌齿78a的峰部79a在旋转方向上彼此对齐),因此是非常短的时间段。因为啮合需要在短的时间段内实现,所以需要通过传感器检测每个齿的相位、基于该相位的变速时间的操作和高速的变速操作,并且需要高性能控制装置(ECU)和高性能致动器。在该实施例中,在不使用高性能控制装置和高性能致动器的情况下,能够增加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在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且到达了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处的相位的状态下,开始牙嵌齿的啮合。由此,以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彼此啮合的状态的牙嵌齿之间形成的间隙(齿隙)能够减小。因此,能够在车辆从加速向减速来变速时或从减速向加速来变速时减小牙嵌齿的相对移动量,并且在当从加速向减速来切换或从减速向加速来切换期间牙嵌齿彼此碰撞时施加的冲击能够减小。由此,在牙嵌齿的刚性和耐久性方面有优势,并且还减少了由于碰撞导致的车辆行为的改变,这改善了乘坐的舒适性和驾驶性能。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当牙嵌圈64a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时,向内突起88a也朝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并因此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进入能够彼此接触的状态。另外,当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在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和牙嵌圈64a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彼此接触时,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进入能够彼此啮合的状态。在此,向外突起70a的圆周长度比形成有向外突起70a的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峰部40a的圆周长度短,向外突起70a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β比齿轮侧牙嵌齿38a的谷部42a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β大。在此,向内突起88a能够插入到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向外突起70a之间的时间段大致变成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于是,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能够变得比现有技术中的时间段长。
另外,根据实施例,因为向内突起88a形成为比牙嵌齿78a的峰部79a的圆周长度短,向内突起88a能够插入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向外突起70a之间的时间段能够进一步增大。由此,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能够进一步增大。
而且,根据实施例,当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时,牙嵌套66a和牙嵌圈64a的转速变得等于具有齿轮侧牙嵌齿38a形成其中的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的转速。此时,施加至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的冲击载荷与在转速上有变化的牙嵌套66a和牙嵌圈64a的惯性质量成比例。在此,因为牙嵌套66a和牙嵌圈64a的惯性质量足够小于输入轴18等的惯性质量,所以冲击载荷减小。由此,能够抑制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的耐久性的减小。另外,当向外突起70a和向内突起88a彼此接触时,三销式毂62a和输入轴18彼此一体地旋转,而同时牙嵌圈64a和第一变速器齿轮30a彼此一体地旋转,使得牙嵌圈64a和三销式毂62a相对于彼此旋转。当牙嵌圈64a和三销式毂62a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容纳在长孔76a中的柱形部74a朝向长孔76a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在此,因为长孔76a相对于圆周方向以预定倾斜度倾斜,因此通过调整长孔76a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和倾斜度,牙嵌圈64a能够朝向第一变速器齿轮30a移动,并因此齿轮侧牙嵌齿38a和牙嵌齿78a能够当柱形部74a在长孔76a内移动时彼此啮合。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后面的描述中,与上述实施例共同的相同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共有部件的描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向外突起70a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峰部40a上,并且向内突起88a在当沿轴线CL方向观看时与牙嵌齿78a的谷部80a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形成在牙嵌套66a中。在实施例中,向外突起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的谷部的外圆周上,并且向内突起在与牙嵌齿的峰部在圆周方向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形成在牙嵌套中。
图10图示出了对应于实施例的牙嵌式离合器98的结构,并且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图7的下部。如图10中所图示出的,齿轮侧牙嵌齿102形成在变速器齿轮100中。齿轮侧牙嵌齿102构造成使得牙嵌齿的峰部104和牙嵌齿的谷部106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变速器齿轮100对应于本发明的旋转构件,齿轮侧牙嵌齿102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牙嵌齿的峰部10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的峰部,并且牙嵌齿的谷部106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牙嵌齿的谷部。
另外,形成了多个向外突起108,其从牙嵌齿的谷部106的外圆周径向向外地突出。向外突起108是长方体构件,其形成在变速器齿轮100中,从齿轮侧牙嵌齿102的谷部106的外圆周的位置径向向外地突出,并且与轴线CL平行地延伸。向外突起108形成在牙嵌齿的谷部106在圆周方向上的中心附近。当在与轴线CL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看时,向外突起108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从变速器齿轮100在轴线CL方向上延伸到与牙嵌齿的峰部104在轴线CL方向上的端面相同的位置。向外突起108的圆周长度比齿轮侧牙嵌齿102的谷部106的圆周长度短。向外突起108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突起。
能够与齿轮侧牙嵌齿102啮合的牙嵌齿112形成在形成为环形形状的牙嵌圈110中。牙嵌齿112构造成使得牙嵌齿112的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变速器齿轮100突出的峰部114和牙嵌齿112的谷部116交替地布置。牙嵌齿112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牙嵌齿,牙嵌齿的峰部11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牙嵌齿的峰部,并且牙嵌齿的谷部116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牙嵌齿的谷部。
形成为环形形状的牙嵌套120布置在牙嵌圈110的外圆周侧上,并且配合到牙嵌圈110以便能够在轴线CL方向上移动而不相对于牙嵌圈110旋转。多个向内突起122形成在牙嵌套120中以从牙嵌套120的内圆周表面径向向内地突出。向内突起122分别形成在当在轴线CL方向上观看时与牙嵌齿112的峰部114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具体地,当在轴线CL方向上观看向内突起122时,向内突起122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在与牙嵌圈110中形成的牙嵌齿112的峰部114在圆周方向上的中心附近相同的位置处。另外,当牙嵌套120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变速器齿轮100移动时,向内突起122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与向外突起108接触。另外,向内突起122的圆周长度比牙嵌齿112的谷部116的圆周长度(即,牙嵌齿112的彼此相邻的峰部114之间的间隔)短。向内突起122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突起。
另外,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构造成:当牙嵌套120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变速器齿轮100移动并且变速器齿轮100和牙嵌套120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彼此接触。具体地,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形成在相对于轴线CL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并且当牙嵌套120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变速器齿轮100移动时,向外突起108的至少一部分和向内突起12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在轴线CL方向上重叠。
而且,如图10中所图示出的,齿轮侧牙嵌齿102和牙嵌齿112成形为使得:在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彼此啮合的状态下,齿轮侧牙嵌齿102和牙嵌齿112能够彼此啮合。即,齿轮侧牙嵌齿102和牙嵌齿112成形为使得:当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彼此接触时,齿轮侧牙嵌齿102的峰部104和牙嵌齿112的谷部116被设定成在圆周方向(旋转方向)上彼此对齐,并且齿轮侧牙嵌齿102的谷部106和牙嵌齿112的峰部114在圆周方向(旋转方向)上彼此对齐。
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牙嵌圈110经由三销式毂连接至输入轴,并且在变速期间当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彼此接触并且牙嵌圈110和三销式毂相对于彼此旋转时,牙嵌圈110在轴线CL方向上朝向变速器齿轮100移动。由此,齿轮侧牙嵌齿102和牙嵌齿112彼此啮合。因为牙嵌圈110在变速期间的特定操作与牙嵌圈64a的特定操作基本上相同,将省略牙嵌圈110的操作的详细描述。
甚至在实施例中,牙嵌套120、牙嵌圈110和滑行锁定键(未图示出)仅仅当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彼此接触时在转速上有变化。因为元件的惯性质量足够小于输入轴等的惯性质量,在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彼此接触时,关于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的冲击载荷也小。
图11图示出了齿轮侧牙嵌齿102、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102中的向外突起108、形成在牙嵌圈110中的牙嵌齿112与形成在牙嵌套120中的向内突起122之间在旋转方向(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并且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图9。如图11中所图示出的,向外突起108形成在齿轮侧牙嵌齿102的谷部106在圆周方向上的中心附近,并且向外突起108的圆周长度比齿轮侧牙嵌齿102的谷部106的圆周长度短。因此,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向外突起108之间的间隔β大于齿轮侧牙嵌齿102的峰部104的圆周长度α(β>α)。
在实施例中,当向内突起122插入于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向外突起108之间且向外突起108和向内突起122彼此接触时,到达了齿轮侧牙嵌齿102和牙嵌齿112能够彼此啮合的圆周位置(旋转位置)。由此,向内突起122能够插入彼此相邻的向外突起108之间的时间段基本上变成牙嵌齿能够啮合的时间段。由此,齿轮侧牙嵌齿102和牙嵌齿112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能够显著地增大。而且,因为向内突起122的圆周长度比牙嵌齿112的谷部116的圆周长度短,向内突起122能够插入彼此相邻的向外突起108之间的时间段进一步增大。由此,齿轮侧牙嵌齿102和牙嵌齿112能够彼此啮合的时间段进一步增大。如上所述,甚至在实施例中,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还能应用至其他方面。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三销式毂62a的柱形部74a的数量是三个,但是柱形部74a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能够适当地改变。另外,齿轮侧牙嵌齿38a的峰部40a和谷部42a的数量、向外突起70a的数量和向内突起88a的数量都是六个,但是该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并且能够适当地改变。
在上述实施例中,牙嵌式离合器28a、28b设置在输入轴18上。然而,牙嵌式离合器28a、28b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还可以设置在副轴20侧。
上面的描述仅仅是实施例,并且本发明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以各种修改和改进的方式来实现。

Claims (4)

1.一种牙嵌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构件,其包括第一牙嵌齿;
环形牙嵌圈,其包括第二牙嵌齿,所述第二牙嵌齿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牙嵌齿啮合;以及
环形牙嵌套,其配合到所述牙嵌圈使得所述牙嵌套不能够相对于所述牙嵌圈旋转而能够在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其中:
所述旋转构件包括第一突起,其从所述第一牙嵌齿的峰部或谷部的外圆周径向向外地突出;
所述牙嵌套包括第二突起,其构造成当所述牙嵌套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朝向所述旋转构件移动时,在所述牙嵌式离合器的圆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起接触;
所述第一突起中的每个的圆周长度比定位有所述第一突起的所述第一牙嵌齿的所述峰部或所述谷部中的每个的圆周长度短;并且
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彼此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牙嵌齿和所述第二牙嵌齿布置在如下位置处:在所述位置处,所述第一牙嵌齿和所述第二牙嵌齿构造成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彼此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嵌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构件包括从所述第一牙嵌齿的所述峰部的所述外圆周突出的所述第一突起;并且
所述第二突起比所述第二牙嵌齿中的每个的峰部的圆周长度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嵌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构件包括从所述第一牙嵌齿的所述谷部的所述外圆周突出的所述第一突起;并且
所述第二突起比所述第二牙嵌齿中的每个的谷部的圆周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嵌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定位在所述牙嵌圈的内圆周侧上的毂,其中:
所述毂构造成连接至旋转轴,使得所述毂的内圆周部不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毂包括从所述毂的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外地突出的柱形部;
所述牙嵌圈包括容纳所述柱形部的长孔;并且
所述长孔相对于所述牙嵌圈的所述圆周方向以预定倾斜度倾斜。
CN201710958807.XA 2016-10-27 2017-10-16 牙嵌式离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060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1124 2016-10-27
JP2016211124A JP6577441B2 (ja) 2016-10-27 2016-10-27 ドグクラ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6096A CN108006096A (zh) 2018-05-08
CN108006096B true CN108006096B (zh) 2019-10-15

Family

ID=6191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880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06096B (zh) 2016-10-27 2017-10-16 牙嵌式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7506B2 (zh)
JP (1) JP6577441B2 (zh)
CN (1) CN108006096B (zh)
DE (1) DE102017218563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3666B2 (ja) 2017-03-22 2019-07-31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ドグクラッチおよび変速機
DE102018222006A1 (de) * 2018-12-18 2020-06-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Mehrfachkupplungsanordnung, Hybrid-Getriebeanordnung sowie Kraftfahrzeug
US20210239188A1 (en) * 2020-01-31 2021-08-05 Kyros Philippos Kontopoulos Dual mass dog collar and/or dual mass dog hub for a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21024304A1 (ja) * 2019-08-02 2021-02-11 株式会社ユニバンス かみ合いクラッチ
JP2021188704A (ja) * 2020-06-02 2021-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係合機構の制御装置
DE102021209376B4 (de) * 2021-08-26 2024-03-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Kopp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Getriebevor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0487A (zh) * 2003-12-02 2007-01-03 秦内蒂克有限公司 齿轮变速装置
US7222707B2 (en) * 2004-02-02 2007-05-29 Eingineering Center Steyr Gmbh & Co Kg Dog clutch and differential gear having same
CN202091383U (zh) * 2011-05-26 2011-12-2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轿车用变速器输入轴与离合器毂的联结结构
CN202732894U (zh) * 2012-05-03 2013-02-13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器装置
CN104349924A (zh) * 2012-06-14 2015-02-1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变速和差速器以及马达和传动器单元
CN105333026A (zh) * 2014-08-04 2016-02-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CN105383281A (zh) * 2014-08-25 2016-03-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电气化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离合器
JP2016508582A (ja) * 2013-01-30 2016-03-22 ボーグワーナ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マルチモードクラッチ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4592A (en) * 1958-08-13 1962-07-17 Maybach Motorenbau Gmbh Blocking mechanism for claw clutches
JP2010084938A (ja) * 2008-09-30 2010-04-15 Kazuo Isobe 自転車用に適したクラッチ機構
CN103299104B (zh) 2010-11-19 2015-12-09 池谷方程式株式会社 变速器及变速控制系统
JP5707119B2 (ja) 2010-12-17 2015-04-22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ミュラ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2013217490A (ja) * 2012-03-14 2013-10-24 Aisin Seiki Co Ltd 自動変速機用ドグクラッチ
JP6186789B2 (ja) * 2013-03-25 2017-08-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自動変速装置
JP5790701B2 (ja) * 2013-04-15 2015-10-07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クラッチ機構及び変速機
US9091994B2 (en) * 2013-08-13 2015-07-28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JP2015140892A (ja) 2014-01-30 2015-08-03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ミュラ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6251585B2 (ja) 2014-01-30 2017-12-20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ミュラ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6416568B2 (ja) 2014-09-19 2018-10-31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ミュラ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0487A (zh) * 2003-12-02 2007-01-03 秦内蒂克有限公司 齿轮变速装置
US7222707B2 (en) * 2004-02-02 2007-05-29 Eingineering Center Steyr Gmbh & Co Kg Dog clutch and differential gear having same
CN202091383U (zh) * 2011-05-26 2011-12-2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轿车用变速器输入轴与离合器毂的联结结构
CN202732894U (zh) * 2012-05-03 2013-02-13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器装置
CN104349924A (zh) * 2012-06-14 2015-02-1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变速和差速器以及马达和传动器单元
JP2016508582A (ja) * 2013-01-30 2016-03-22 ボーグワーナ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マルチモードクラッチモジュール
CN105333026A (zh) * 2014-08-04 2016-02-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CN105383281A (zh) * 2014-08-25 2016-03-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电气化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218563B4 (de) 2023-08-17
US10557506B2 (en) 2020-02-11
JP2018071633A (ja) 2018-05-10
DE102017218563A1 (de) 2018-05-03
US20180119750A1 (en) 2018-05-03
JP6577441B2 (ja) 2019-09-18
CN108006096A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6096B (zh) 牙嵌式离合器
US10982765B2 (en) Dual cam spring-loaded shifting transmission assembly
CN106170636B (zh) 用于多模式离合器模块的轴向作用致动器
US8365627B2 (en) Shifting apparatus for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US8505403B2 (en) Gear shifting actuator and method of shifting gear ratios
US7610829B2 (en) Transmission
US8127635B2 (en) Twin clutch transmission
US7669495B2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US20090038423A1 (en) Transmission
KR20020087428A (ko) 자동기어박스로 구성된 자동차
US20080242467A1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JP6438292B2 (ja) 車両用変速機
US10859139B2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JP5443766B2 (ja) 自動車のギア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同期係合用デバイス
JP5630578B2 (ja) 車両用手動変速機の操作機構
US7428854B2 (en) Gearbox
KR102001552B1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장치
US9534684B2 (en) Shift device having rotational free travel for the shift shaft, and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 having such shift device
JP6750166B2 (ja) 自動変速機
US20120186377A1 (en) Transmission shift device
JP6506655B2 (ja) 多段変速機
JP2019128016A (ja) シームレス機構用の駆動装置、および変速機
KR101592643B1 (ko) 기어 시프트 유닛
JP2009121656A (ja) 複数のインナーレバーを有する変速機のインターロック構造
KR101537785B1 (ko) 클러치 변속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