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8117B -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8117B
CN107998117B CN201711355149.1A CN201711355149A CN107998117B CN 107998117 B CN107998117 B CN 107998117B CN 201711355149 A CN201711355149 A CN 201711355149A CN 107998117 B CN107998117 B CN 107998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danshensu
combination
leak syndrome
do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551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8117A (zh
Inventor
王全政
朱会娟
孙振秋
姚蕾
张玉清
李月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LONG PHARMACEUT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姚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姚蕾 filed Critical 姚蕾
Priority to CN2017113551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8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8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8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8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8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2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romatic groups, e.g. sulindac, 2-aryl-propionic acids, ethacryn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445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 A61K31/4468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having a nitrogen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4, e.g. clebopride, fentany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6Agglomerates; Granulates; Microbeadlets ; Microspheres; Pellets; Solid products obtained by spray drying, spray freeze drying, spray congealing,(multip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or extraction
    • A61K9/1605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1629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9/1652Polysaccharides, e.g. alginate, cellulose derivatives; Cyclodextr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由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和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制成;其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2~24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1~5重量份。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优选为颗粒剂。组合物中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对丹参素具有增效作用,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大鼠模型的毛细血管渗透性具有显著降低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 CLS )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突发的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会使危重患者病情恶化,救治难度加大,甚至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部分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假说(尔启东.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疑难病杂志2010,9(1):77-79.)。如:
细胞因子介导假说:认为肿瘤坏死因子、IL-1、IL-8等促炎性反应因子介导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展。
血管内皮损伤假说:认为血管内皮损伤和凋亡,一氧化氮、血管生成素-2等也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全身炎性反应假说:认为某些因素导致某些炎性介质释放,引发血管内皮损伤,使得大量蛋白质和体液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引发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补体介导假说:认为补体激活可能导致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中大分子物质渗透性提高的问题。
临床上目前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但皮质激素类药物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另有研究显示,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对对重度子痫前期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李智泉, 王晨虹.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665-667.)。治疗急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的药物乌司他丁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抑制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截至目前,由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清等问题,相关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度缓慢,缺乏针对性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含有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和丹参素。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由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和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制成;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2~24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1~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5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2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7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4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20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3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23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4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的人体每日给药剂量以酒石酸匹莫范色林计算为0.1~0.3mg/kg体重。
优选的,上述颗粒剂的药用辅料由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硬脂酸镁、聚维酮K30 和水组成。
优选的,上述颗粒剂中乳糖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8~2.3倍;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0~1.3倍;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1~0.14倍;硬脂酸镁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010~0.014倍;聚维酮K30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6~0.19倍;水的用量为聚维酮K30重量的32.1~32.8倍。
优选的,上述颗粒剂中乳糖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2.2倍;微晶纤维素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2倍;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3倍;硬脂酸镁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012倍;聚维酮K30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8倍;水的用量为聚维酮K30重量的32.5倍。
上述技术方案中:
丹参素,英文名Salvianic aid A,也称为丹参酸A,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
酒石酸匹莫范色林,英文名Pimavanserin tartrate,是一种选择性5-HT2A反向激动剂,有证据显示该药在治疗帕金森病精神异常方面有效。
乳糖属于常用药用辅料,用作填充剂和矫味剂等,其标准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微晶纤维素为纤维素植物的纤维浆制得的α-纤维素在无机酸的作用下部分解聚纯化而得,属于常用药用辅料,用作填充剂和崩解剂等,其标准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交联聚维酮为N –乙烯-2-吡咯烷酮合成交联的不溶于水的均聚物,属于常用药用辅料,用作崩解剂和填充剂等,其标准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聚维酮K30,为吡咯烷酮和乙烯在加压下生成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得到的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属于常用药用辅料,用作黏合剂和助溶剂等,其标准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丹参素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毛细血管渗透性。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对毛细血管渗透性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丹参素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丹参素与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组合物经口给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应当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颗粒剂及其制备
表1
制备方法:
A:取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
B:取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其中乳糖的用
量为丹参素重量的2.2倍;微晶纤维素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2倍;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3倍。
C:将步骤A和步骤B所得粉末混合均匀。
D:取聚维酮K30加水搅匀,制成液体分散体系。其中聚维酮K30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8倍;水的用量为聚维酮K30重量的32.5倍。
E :将步骤D所得液体分散体系加入步骤C所得粉末,制粒,干燥,干颗粒过20目筛。
F:向步骤E所得干燥颗粒中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后再次粉碎过50目筛分装即可。其中硬脂酸镁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012倍。
实施例2 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颗粒剂及其制备
表2
制备方法:
A:取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
B:取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其中乳糖的用
量为丹参素重量的2.2倍;微晶纤维素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2倍;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3倍。
C:将步骤A和步骤B所得粉末混合均匀。
D:取聚维酮K30加水搅匀,制成液体分散体系。其中聚维酮K30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8倍;水的用量为聚维酮K30重量的32.5倍。
E :将步骤D所得液体分散体系加入步骤C所得粉末,制粒,干燥,干颗粒过20目筛。
F:向步骤E所得干燥颗粒中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后再次粉碎过50目筛分装即可。其中硬脂酸镁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012倍。
实施例3 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颗粒剂及其制备
表3
制备方法:
A:取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
B:取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其中乳糖的用
量为丹参素重量的2.2倍;微晶纤维素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2倍;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3倍。
C:将步骤A和步骤B所得粉末混合均匀。
D:取聚维酮K30加水搅匀,制成液体分散体系。其中聚维酮K30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8倍;水的用量为聚维酮K30重量的32.5倍。
E :将步骤D所得液体分散体系加入步骤C所得粉末,制粒,干燥,干颗粒过20目筛。
F:向步骤E所得干燥颗粒中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后再次粉碎过50目筛分装即可。其中硬脂酸镁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012倍。
实施例4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颗粒剂及其制备
表4
制备方法:
A:取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
B:取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其中乳糖的用
量为丹参素重量的2.2倍;微晶纤维素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2倍;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3倍。
C:将步骤A和步骤B所得粉末混合均匀。
D:取聚维酮K30加水搅匀,制成液体分散体系。其中聚维酮K30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8倍;水的用量为聚维酮K30重量的32.5倍。
E :将步骤D所得液体分散体系加入步骤C所得粉末,制粒,干燥,干颗粒过20目筛。
F:向步骤E所得干燥颗粒中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后再次粉碎过50目筛分装即可。其中硬脂酸镁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012倍。
实施例5 药物组合物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动物药效学实验
SPF 级雄性健康SD大鼠,体重220~28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大鼠购入后检疫7日,自由饮水,饲喂美国NIH41标准的大鼠标准日粮型饲料(购自河南天驰实验动物饲料有限公司)。
检疫期结束,取检疫合格的大鼠6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大鼠模型:大鼠水合氯醛腹腔内行注射麻醉,固定在木板上,腹部剃毛,铺无菌巾。沿腹壁正中线作约1.5cm 的切口,取出盲肠后,从根部结扎盲肠,避免结扎回肠和盲肠系膜血管。18 号针穿刺盲肠3 次,形成盲肠漏,挤压盲肠致有粪便溢出。然后将盲肠还纳腹腔,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即刻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l,防止出现脱水及脓毒症休克。
造模后随机抽取42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各组动物给药组方见下表即表5。表中剂量及体积均为单次给药的剂量和体积。药物均采用生理盐水制成等体积的溶液后给药。给药途径为灌胃给药,给药频率为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日。
表5
即第一组为模型组;第二至第五组为实验药物组,其组方分别与实施例1至4的颗粒剂中原料组方配比相同;第六、七组为对比药物组,分别采用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单组份作为阳性对照。
上述各组中,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大鼠每日给药剂量按照体重计算为0.71~1.82mg/kg体重,即0.2mg/0.28kg~0.4mg/0.22 kg。换算为人的等效给药剂量(大鼠剂量为人体等效剂量的6.3倍)为0.11~0.29 mg/ kg体重。
末次给药后4小时,每只大鼠按照2mg/kg 剂量尾静脉注射伊文思兰。注射后1小时颈动脉放血处死动物,立即用生理盐水经颈静脉冲洗除去血管的伊文思兰,至颈动脉处无血性液体流出为止。
冲洗完毕后,取右上肺组织0.3~0.5g称重记录,碾碎后按100g组织样品加入1ml甲酰胺的比例加入甲酰胺萃取肺组织中的伊文思兰。萃取液置37℃水浴箱中水浴孵育24小时,然后5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620nm 波长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上清液中伊文思兰的提取量。
用单位组织中伊文思兰提取量来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即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上清液中伊文思兰的提取量,然后以伊文思兰的提取量与对应肺组织样品的湿重比值 (μg/g湿重)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比值越高肺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越高,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症状会越严重。
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7. 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各组大鼠组织中伊文思兰含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ost Hoc检验。P<0. 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6
与第一组相比 A:P<0.05; B:P<0.01; 与第六组相比C:P<0.05; D:P<0.01。
由上表即表6可见,第二至五组(即本发明的复方组合物)、第六组(即丹参素)给药后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第一组),第七组(即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给药后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说明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对毛细血管渗漏无治疗效果,而丹参素及丹参素与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组合物对毛细血管渗漏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进一步比较第二至五组与第六组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可见,第二至五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极显著(P<0.01)低于第六组,说明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加入极大的提高了丹参素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6 药物组合物的体内安全性研究
SPF 级雄性健康SD大鼠,体重220~28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大鼠购入后检疫7日,自由饮水,饲喂美国NIH41标准的大鼠标准日粮型饲料(购自河南天驰实验动物饲料有限公司)。
检疫期结束,取检疫合格的大鼠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如下药物。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
表7
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大鼠毛色、活动状态、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大便形状、小便排泄量、饲料及饮用水消耗量。
末次给药后24小时,大鼠四肢皮下插入电极连接BL-420S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持续记录Ⅱ导联心电图30分钟。心电图检测完毕后脱臼处死各组大鼠,取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睾丸和脑组织,常规制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
第一至第四组大鼠饲料、饮用水消耗量以及小便排泄量与第五组未见显著差异。
各组大鼠毛色、活动状态、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大便形状及脏器病理学观察结果未见异常。说明加倍剂量下连续给药30日,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Claims (9)

1.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由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和丹参素、酒石酸匹莫范色林制成;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2~24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5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2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17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4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20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3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中丹参素和酒石酸匹莫范色林的重量份比为:丹参素23重量份、酒石酸匹莫范色林4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所述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的人体每日给药剂量以酒石酸匹莫范色林计算为0.1~0.3mg/kg体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的药用辅料由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硬脂酸镁、聚维酮K30 和水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中乳糖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8~2.3倍;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0~1.3倍;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1~0.14倍;硬脂酸镁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010~0.014倍;聚维酮K30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6~0.19倍;水的用量为聚维酮K30重量的32.1~32.8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中乳糖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2.2倍;微晶纤维素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1.2倍;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3倍;硬脂酸镁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012倍;聚维酮K30的用量为丹参素重量的0.18倍;水的用量为聚维酮K30重量的32.5倍。
CN201711355149.1A 2017-12-16 2017-12-16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Active CN107998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5149.1A CN107998117B (zh) 2017-12-16 2017-12-16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5149.1A CN107998117B (zh) 2017-12-16 2017-12-16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8117A CN107998117A (zh) 2018-05-08
CN107998117B true CN107998117B (zh) 2018-09-18

Family

ID=6205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55149.1A Active CN107998117B (zh) 2017-12-16 2017-12-16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811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1513A (zh) * 2008-01-22 2009-07-29 北京申科联华科技有限公司 丹参素治疗小儿肺炎新用途
CN105111135A (zh) * 2015-09-09 2015-12-02 安徽省逸欣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取代的尿素衍生物制备方法
CN105153016A (zh) * 2015-10-12 2015-12-16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匹莫范色林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1513A (zh) * 2008-01-22 2009-07-29 北京申科联华科技有限公司 丹参素治疗小儿肺炎新用途
CN105111135A (zh) * 2015-09-09 2015-12-02 安徽省逸欣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取代的尿素衍生物制备方法
CN105153016A (zh) * 2015-10-12 2015-12-16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匹莫范色林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李智泉;《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0331;第28卷(第3期);665-667 *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符西波 等;《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0731;第5卷(第7期);669-67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8117A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5217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6823B (zh) 淫羊藿苷元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血小板减少症药物中的用途
CN1943757B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78718C (zh) 预防和治疗肠粘连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应用
CN101780227B (zh) 一种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8117B (zh)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CN107875144B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CN107951885B (zh) 一种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CN101757443A (zh) 一种治疗血友病的中药制剂
CN1298366C (zh)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712055A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制剂(溶石胶囊)
CN102961517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2716231B (zh) 一种治疗脑损伤和脑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494502A (zh) 一种用于血虚证补血的糖类组合物
CN1927282A (zh) 用于治疗关节炎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098A (zh) 一种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CN111544473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精制冠心颗粒提取制备工艺、中药及其提取物
CN1899385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复方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应用
CN110448562A (zh) 羽扇豆酮在制备治疗肾损害药物中的应用
CN103655969A (zh) 一种具有调节血压、血糖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450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10215474B (zh) 一种活血化瘀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43454A (zh) 一种治疗血栓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4119A (zh) 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352A (zh) 一种益气复脉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3

Address after: 201299 No. 4019 Chuansha Road, Chuansha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IANLO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62700 Second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ouguang people's Hospital, 1233 Jiankang street, Shouguang Ci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o L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