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9397B - 防止接触构件共振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止接触构件共振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9397B
CN107959397B CN201710975364.5A CN201710975364A CN107959397B CN 107959397 B CN107959397 B CN 107959397B CN 201710975364 A CN201710975364 A CN 201710975364A CN 107959397 B CN107959397 B CN 107959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or
contact member
contact
vibration motor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53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9397A (zh
Inventor
大泽一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959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9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9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9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005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non-specific motion;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covered by H02N2/02 - H02N2/16
    • H02N2/001Driving devices, e.g. vibrators
    • H02N2/0045Driving devices, e.g. vibrators using longitudinal or radial modes combined with torsion or shear mod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005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non-specific motion;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covered by H02N2/02 - H02N2/16
    • H02N2/001Driving devices, e.g. vib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005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non-specific motion;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covered by H02N2/02 - H02N2/16
    • H02N2/001Driving devices, e.g. vibrators
    • H02N2/002Driving devices, e.g. vibrators using only longitudinal or radial mod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005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non-specific motion;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covered by H02N2/02 - H02N2/16
    • H02N2/005Mechan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 H02N2/0055Supports for driving or driven bodies; Means for pressing driving body against driven body
    • H02N2/006Elastic elements, e.g.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005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non-specific motion;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covered by H02N2/02 - H02N2/16
    • H02N2/005Mechan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 H02N2/0065Friction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26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by pressing one or more vibrators against the driven body

Abstract

防止接触构件共振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小型的振动马达。该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压电元件的振子、与振子摩擦接触的接触构件以及供接触构件固定的固定构件。通过压电元件的高频振动使振子和接触构件在驱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接触构件包括:滑动部,其为当使振子和接触构件在驱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时与振子摩擦接触的区域;和固定部,接触构件经由固定部固定到固定构件。固定部形成于在与第一预定方向正交的第二预定方向上与滑动部并排的部位处,固定部在第一预定方向上还处于接触构件的端的内侧。

Description

防止接触构件共振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接触构件共振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在例如作为一种电子设备的摄像设备的镜筒中使用的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振动马达(也称为超声波马达)是相对小型但具有高输出性能和静音性的特征的马达,例如,振动马达用于作为一种摄像设备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的可更换镜头使用的透镜驱动马达。
振动马达包括振子和与振子摩擦接触的接触构件,如果接触构件由于振子的振动而共振,则有时会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和异常的噪音。因此,当驱动振动马达时,期望防止接触构件的共振。
为了防止接触构件的共振,已经提出了例如如下的振动马达:该振动马达被设计成防止驱动振动马达的驱动频率变得和摩擦构件(接触构件)的共振频率相等,从而抑制接触构件的共振(见日本特开平9-215348号公报)。
另一方面,振动马达的示例包括所谓的线性驱动型振动马达。在该线性驱动型振动马达中,摩擦构件(接触构件)的两相反端是固定的,结果,接触构件具有面外弯曲振动(out-of-plane bending vibration)、面内弯曲振动(in-plane bending vibration)和扭转振动(torsional vibration)这些共振模式(见日本特开2015-220911号公报)。
为了以防止驱动频率和接触构件的共振频率变得彼此相等的方式设计这种线性驱动型振动马达,由于接触构件的两相反端是固定的,所以接触构件的形状具有低的设计自由度,特别地,难以减小接触构件的厚度。另外,由于必须在接触构件的两相反端形成固定部,所以接触构件的全长增大,这增大了振动马达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小型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具有压电元件的振子、与所述振子摩擦接触的接触构件以及供所述接触构件固定的固定构件,所述振动马达通过所述压电元件的高频振动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在第一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接触构件包括:滑动部,其为当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时与所述振子摩擦接触的区域;和固定部,所述接触构件经由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所述固定部形成于在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正交的第二预定方向上与所述滑动部并排的部位处,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还处于所述接触构件的端的内侧。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振子;接触构件,其与所述振子接触,通过所述振子的高频振动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和固定构件,其供所述接触构件固定,所述接触构件具有平板形状并包括接触区域和固定部,所述接触区域在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所述振子移动时与所述振子接触,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所述固定部形成于在如下方向上与所述接触区域并排的部位处:该方向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接触的方向正交且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的相对移动方向正交。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振动马达;和从动构件,其通过所述振动马达的驱动而被驱动,所述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压电元件的振子、与所述振子摩擦接触的接触构件以及供所述接触构件固定的固定构件,所述振动马达通过所述压电元件的高频振动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在第一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接触构件包括:滑动部,其为当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时与所述振子摩擦接触的区域;和固定部,所述接触构件经由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所述固定部形成于在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正交的第二预定方向上与所述滑动部并排的部位处,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还处于所述接触构件的端的内侧。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振动马达;和从动构件,其通过所述振动马达的驱动而被驱动,所述振动马达包括:振子;接触构件,其与所述振子接触,通过所述振子的高频振动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和固定构件,其供所述接触构件固定,所述接触构件具有平板形状并包括接触区域和固定部,所述接触区域在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所述振子移动时与所述振子接触,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所述固定部形成于在如下方向上与所述接触区域并排的部位处:该方向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接触的方向正交且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的相对移动方向正交。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小接触构件的大小,从而能够减小振动马达自身的大小。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图。
图2A至图2D是用于说明传统振动马达的图。
图3A和图3B是用于说明图2A至图2D所示的传统振动马达的动作的图。
图4A至图4C是用于说明图3A所示的接触构件在共振模式下的形状的图。
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的动作的图。
图6A至图6C是用于说明图5A所示的接触构件在共振模式下的形状的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通过使用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获得的有益效果的图。
图8A至图8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图。
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图8A至图8D所示的振动马达的动作的图。
图10A至图10C是用于说明使用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的透镜驱动单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A至图1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图。图1A是振动马达的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而图1B是振动马达的从另一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1C是振动马达的主视图,图1D是振动马达的侧视图。
图示的由附图标记1表示的振动马达包括振子11、作为接触构件的摩擦构件12、振子保持构件13、加压构件14、被引导构件15、固定构件16、紧固构件17和滚动构件18。
振子11包括具有板形状的压电元件111,并且压电元件111具有安装到压电元件111的一个表面的具有板形状的弹性构件112。另外,如图1B所示,弹性构件112形成有均向下突出的两个突起112a,并且形成有从弹性构件112的两相对侧表面向外延伸的被保持部112b。
压电元件111例如由PZT(锆钛酸铅)制成,弹性构件112例如由诸如不锈钢等的金属制成。当向压电元件111施加高频AC电压时,振子11进行振动(高频振动),突起112a的末端均进行椭圆运动。
振子保持构件13粘接固定到被保持部112b,并且在防止振子11的振动受到抑制的状态下保持振子11。加压构件14是例如板簧,并且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变形的反作用力对振子保持构件13加压,从而使突起112a与摩擦构件12加压接触。
被引导构件15将加压构件14夹在振子保持构件13和被引导构件15自身之间,从而引起加压构件14的弹性变形。另外,被引导构件15形成有沿振动马达1的驱动方向(图1A和图1B中的X方向)延伸的两个引导槽15a。固定构件16包括第一固定区域部16A和与第一固定区域部16A形成为一体的第二固定区域部16B。另外,与被引导构件15一样,第一固定区域部16A形成有沿振动马达1的驱动方向(X方向)延伸的两个引导槽16a。
摩擦构件12具有平板形状,并且如图1C和图1D所示,摩擦构件12包括限定有下文提及的滑动部12a的第一摩擦区域部12A和与第一摩擦区域部12A形成为一体的第二摩擦区域部12B。第二摩擦区域部12B形成有一对固定部12b(见图5A)。第一摩擦区域部12A和第二摩擦区域部12B设置于同一平面。另外,作为紧固构件的螺钉17分别插穿固定部12b,由此将摩擦构件12的第二摩擦区域部12B固定到固定构件16的第二固定区域部16B。
注意,如图1A至图1D所示,作为滚动构件18的球夹在形成于被引导构件15的引导槽15a和形成于固定构件16的引导槽16a之间,并且被引导构件15被以相对于固定构件16仅能够在驱动方向(X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保持。
当振子11振动以使突起112a进行椭圆运动时,在突起112a和摩擦构件12之间的接触面上沿驱动方向(X方向)产生驱动力。此时,振子11、振子保持构件13、加压构件14和被引导构件15相对于摩擦构件12在驱动方向(X方向)上一致地被线性驱动。也就是,振子11和摩擦构件12相对于彼此移动。
这里,将通过与传统振动马达3进行比较来说明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1的动作。
图2A至图2D是用于说明传统振动马达的图。图2A是振动马达的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而图2B是传统振动马达的从另一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2C是振动马达的主视图,图2D是传统振动马达的侧视图。
图示的由附图标记3表示的振动马达包括振子31、摩擦构件32、振子保持构件33、加压构件34、被引导构件35、固定构件36、紧固构件37和滚动构件38。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1和图2A至图2D所示的振动马达3的区别在于接触构件12和32的形状以及固定构件16和36的形状,但是其它组件构造相同。
图3A和图3B是用于说明图2A至图2D所示的传统振动马达的动作的图。图3A是示出摩擦构件32的形状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摩擦构件32的在共振模式下振动的频率分布的图。
在图3A所示的摩擦构件32中,将当振子31移动时供突起312a摩擦滑动的区域定义为滑动部32a,将与固定构件36接触并固定的表面部定义为固定部32b。在传统振动马达3中,固定部32b形成在摩擦构件32的避开了振子31的移动行程(moving stroke)的两相反端处,并且这些固定部32b的位置彼此远离。
通常,在梁或板的形状中,远离固定部32b的部分更容易振动。因此,在图3A中,摩擦构件32的距固定部32b最远的位于中心和位于中心周围的部分(图3A中的与单点划线32c对应的部分)最容易振动。
参照图3B,横轴代表共振模式的次数,纵轴代表共振模式的频率。在预定频率范围内,摩擦构件32具有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扭转振动和伸缩振动这些共振模式。
图4A至图4C是用于说明图3A所示的摩擦构件32在各种共振模式下的形状的图。图4A示出了摩擦构件32在其一次共振模式下由于面外弯曲振动而变形的形状,图4B示出了摩擦构件32在其一次共振模式下由于面内弯曲振动而变形的形状,图4C示出了摩擦构件32在其一次共振模式下由于扭转振动而变形的形状。
如上所述,由于在摩擦构件32中,位于中心附近的与单点划线32c对应的部分容易振动,所以如图3B中的M1所示,一次共振模式的频率在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各个方向上都低。另外,由于一次共振模式的频率低,所以如M2所示,存在大量的高次共振模式。
这里,假设将向振子31施加的使振子31振动的高频电压的频率定义为驱动频率fd。期望驱动频率fd与摩擦构件32的共振频率不相等。因此,严格地设计具有多种共振模式的摩擦构件32的厚度和宽度,以确保对于驱动频率fd附近的各共振模式的频率的不小于预定值的频率差(df1和df2)。
然而,如果摩擦构件32的厚度被设计得薄,则共振频率变低,使得如上所述共振模式的数量增加。为此,难以在确保对于驱动频率fd附近的各共振模式的频率的不小于预定值的频率差的同时减小摩擦构件32的厚度。另外,如图3A所示,由于固定部32b形成在摩擦构件32的两相反端,所以摩擦构件32的全长增大。
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的动作的图。图5A是示出摩擦构件12的形状的立体图,图5B是示出摩擦构件12的在共振模式下振动的频率分布的图。
图示的摩擦构件12包括限定有作为滑动区域的滑动部12a的第一摩擦区域部12A和限定有固定部12b的第二摩擦区域部12B。第二摩擦区域部12B的在图5A中的X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摩擦区域部12A小。
在本示例中,固定部12b配置于在振动马达1的驱动方向(图5A中的X方向)上以尺寸L1比第一摩擦区域部12A的两相反端12c靠内侧的相应部位处。另外,固定部12b配置成在图5A中的Y方向(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尺寸L2远离滑动部12a。也就是,固定部12b配置于在Y方向上与滑动部12a并排的相应部位处。另外,各固定部12b配置于在相对移动方向上比滑动部12a的相关联的端靠近滑动部12a的中心的部位处。
例如,假设将第一摩擦区域部12A的各端12c和相关联的那个固定部12b的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3,则距离L3比图3A所示的摩擦构件32的由单点划线32c表示的中心和各固定部32b之间的距离L4短。
参照图5B,横轴代表共振模式的次数,纵轴代表共振模式的频率。图5B示出了处于与图3B所示的共振模式所在的频率范围相同的频率范围内的共振模式。
在本示例中,摩擦构件12的厚度(在图3A和图5A中由厚度L6表示)被设计成比摩擦构件32薄大约30%。在摩擦构件12中,从固定部12b到摩擦构件12的其它部分的距离比从固定部32b到摩擦构件32的其它部分的距离小。
为此,如图5B中的M1所示,一次共振模式的频率在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下高。另外,由于一次共振模式的频率高,所以如M2所示,高次共振模式的数量减少。
图6A至图6C是用于说明图5A所示的摩擦构件12在各种共振模式下的形状的图。图6A示出了摩擦构件12在其一次共振模式下由于面外弯曲振动而变形的形状,图6B示出了摩擦构件12在其一次共振模式下由于面内弯曲振动而变形的形状,图6C示出了摩擦构件12在其一次共振模式下由于扭转振动而变形的形状。
图5A所示的摩擦构件12具有比图3A所示的摩擦构件32复杂的形状(即,不具有简单的形状),因此摩擦构件12具有与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这些共振模式不同的其它共振模式。
另一方面,该其它共振模式不伴随着高次共振模式。另外,当比较摩擦构件12和摩擦构件32之间的共振模式的频率分布时,显然,尽管摩擦构件12的厚度较薄,但是摩擦构件12具有较少数量的共振模式。
结果,在摩擦构件12中,能够使振子11被振动的驱动频率fd和驱动频率fd附近的共振模式的频率之间的频率差(df1和df2)不小于通过传统振动马达3获得的频率差。另外,在摩擦构件12中,固定部12b不配置在摩擦构件12的两相反端(即,第一摩擦区域部的两相反端)处,因此能够减小摩擦构件12的在振动马达1的驱动方向(X方向)上的长度(图5A中的长度L5)。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通过使用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1获得的有益效果的图。图7A是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1的立体图,图7B是传统振动马达3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振动马达1中使用的摩擦构件12的驱动方向(X方向)上的长度比传统振动马达3中使用的摩擦构件32小(见各图7A和图7B中的长度L5)。另外,摩擦构件12的厚度比摩擦构件32小(见各图7A和图7B中的厚度L6)。
结果,振动马达1的驱动方向(X方向)上的长度比振动马达3小(见各图7A和图7B中的长度L7)。另外,振动马达1的厚度比振动马达3小(见各图7A和图7B中的厚度L8)。
另一方面,振动马达1的在与驱动方向(X方向)和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图7A和图7B中的Y方向)上的长度比传统振动马达3大(见各图7A和图7B中的L9)。如下所述,这对实际使用几乎没有影响。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摩擦构件12由限定有滑动部12a的第一摩擦区域部12A和与第一摩擦区域部12A形成为一体且沿与滑动部12a正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摩擦区域部12B形成,并且第二摩擦区域部12B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摩擦区域部12A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小。另外,固定部12b限定在第二摩擦区域部12B中。
这使得限定有滑动部12a的第一摩擦区域部12A的长度能够减小,从而减小了接触构件自身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进而减小了振动马达的大小。
这里,将给出用于在使用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1时获得更有益的效果的结构的说明。
在图5A所示的摩擦构件12中,将沿驱动方向(X方向)向外延伸的部分称为延伸部12c。由图5B中的M3表示的扭转振动的一次共振模式是如图6C所示的延伸部12c被扭曲的共振模式。如图5B所示,在摩擦构件12中,延伸部12c被扭曲的共振模式M3的频率比驱动频率fd高。
如上所述,传统摩擦构件32具有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这许多共振模式。对于一次共振模式的频率比驱动频率fd低的共振模式,必须将摩擦构件32设计成:驱动频率fd处于包括一次共振模式和高次共振模式的多种共振模式的频率分布的间隙中。
然而,对于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的所有共振模式,难以将驱动频率fd配置在共振模式的频率分布的间隙中,这大幅地降低了设计摩擦构件32的自由度。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摩擦构件12的扭转振动的一次共振模式的频率相对高。因此,如果摩擦构件12被设计成扭转振动的在一次共振模式下的频率M3比驱动频率fd高,则对于扭转振动这一共振模式不必将驱动频率fd配置在共振模式的频率分布的间隙中。
结果,仅对于面外弯曲振动和面内弯曲振动这两种共振模式需要将振动马达1设计成驱动频率fd处在共振模式的频率分布的间隙中。
注意,由于振动马达1具有提高的设计自由度,并且摩擦构件12的厚度能够减小,所以期望使延伸部12c被扭曲的扭转振动这一共振模式的频率比驱动频率fd高。
这里,在摩擦构件12中,将与形成有滑动部12a的表面平行且与驱动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宽度方向(Y方向)。如上所述,摩擦构件12包括多个固定部12b,并且在固定部12b之间沿驱动方向(X方向)延伸的区域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L10与各延伸部(端)12c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L11不同。
面外弯曲振动和面内弯曲振动这些共振模式的频率对于各延伸部12c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L11的变化相对不敏感,而扭转振动这一共振模式的频率是敏感的。在设计摩擦构件12时,优选的是,独立于面外弯曲振动和面内弯曲振动这些共振模式地调节延伸部12c被扭曲的扭转振动这一共振模式的频率M3。
为此,在摩擦构件12中,期望通过使在固定部12b之间沿驱动方向(X方向)延伸的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10与各延伸部12c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11不同,来调节扭转振动这一共振模式的频率。
如果在固定部12b之间延伸的区域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L10比各延伸部12c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L11长,则能够将摩擦构件12设计成:特别地,仅使扭转振动这一共振模式的频率M3选择性地高。因此,期望使在固定部12b之间延伸的区域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L10比各延伸部12c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L11长。
尽管在上述振动马达1中,给出了摩擦构件12固定、振子11移动的示例的说明,但是振子11可以固定、摩擦构件12可以移动。
接下来,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说明。
图8A至图8D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图。图8A是振动马达的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而图8B是振动马达的从另一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8C是振动马达的主视图,图8D是振动马达的侧视图。
图示的由附图标记2表示的振动马达包括振子21、摩擦构件22、振子保持构件23、加压构件24、被引导构件25、固定构件26、紧固构件27和滚动构件28。
振子21包括具有板形状的压电元件211,并且压电元件211具有安装到压电元件211的一个表面的具有板形状的弹性构件212。另外,如图8B所示,弹性构件212形成有均向下突出的两个突起212a,并且形成有从弹性构件212的两相对侧表面向外延伸的被保持部212b。
注意,振子21、振子保持构件23、加压构件24和被引导构件25被构造成分别与出现在图1A至图1D中的振子11、振子保持构件13、加压构件14和被引导构件15相同,并且被引导构件25形成有两个引导槽25a。
摩擦构件22包括限定有下文提及的滑动部22a的第一摩擦区域部22A以及与第一摩擦区域部22A形成为一体的第二摩擦区域部22B和第三摩擦区域部22C。第一摩擦区域部22A设置在第二摩擦区域部22B和第三摩擦区域部22C之间。第二摩擦区域部22B和第三摩擦区域部22C均形成有一对固定部22b。
固定构件26包括第一固定区域部26A以及与第一固定区域部26A形成为一体的第二固定区域部26B和第三固定区域部26C。另外,与被引导构件25相同,第一固定区域部26A形成有沿振动马达1的驱动方向(X方向)延伸的两个引导槽26a。作为紧固构件27的螺钉插穿固定部22b,由此将摩擦构件22的第二摩擦区域部22B和第三摩擦区域部22C分别固定到固定构件26的第二固定区域部26B和第三固定区域部26C。
注意,如图8A至图8D所示,作为滚动构件28的球夹在形成于被引导构件25的引导槽25a和形成于固定构件26的引导槽26a之间,并且被引导构件25被以相对于固定构件26仅能够在驱动方向(X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保持。
如上所述,图8A至图8D所示的振动马达2与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1的区别在于摩擦构件22和固定构件26的形状。
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图8A至图8D所示的振动马达的动作的图。图9A是示出摩擦构件22的形状的立体图,图9B是示出摩擦构件22的共振模式的频率分布的图。
图示的摩擦构件22包括限定有滑动部22a的第一摩擦区域部22A、限定有固定部22b的第二摩擦区域部22B和限定有固定部22b的第三摩擦区域部22C。第二摩擦区域部22B和第三摩擦区域部22C的在图9A中的X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摩擦区域部22A小。
在本示例中,限定在第二摩擦区域部22B和第三摩擦区域部22C中的固定部22b配置成在振动马达2的驱动方向(图9A中的X方向)上以尺寸L1比第一摩擦区域部22A的两相反端22c靠内侧。另外,限定在第二摩擦区域部22B和第三摩擦区域部22C中的固定部22b配置于在图9A中的Y方向上以尺寸L2远离滑动部22a的相应部位处。
例如,假设将第一摩擦区域部22A的各端22c和相关联的那个固定部22b的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3,则距离L3比图3A所示的摩擦构件32的由单点划线32c表示的中心和各固定部32b之间的距离L4短。
参照图9B,横轴代表共振模式的次数,纵轴代表共振模式的频率。图9B示出了在与图3B所示的共振模式所在的频率范围相同的频率范围内的共振模式。
在本示例中,摩擦构件22的厚度(在图3A和图9A中由厚度L6表示)被设计成比摩擦构件32薄大约30%。在摩擦构件22中,从固定部22b到摩擦构件22的其它部分的距离比从固定部32b到摩擦构件32的其它部分的距离小。
为此,如图9B中的M1所示,一次共振模式的频率在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下高。另外,由于一次共振模式的频率高,所以如M2所示,高次共振模式的数量减少。
尽管摩擦构件22还具有与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这些共振模式不同的其它共振模式,但是振动马达2与振动马达1相同的地方在于作为整体共振模式的数量较小。
因此,在摩擦构件22中,能够使振子11被振动的驱动频率fd和在驱动频率fd附近的共振模式的频率之间产生的频率差(df1和df2)不小于通过传统振动马达3获得的频率差。另外,在摩擦构件22中,固定部22b不配置在摩擦构件22的两相反端(即,第一摩擦区域部的两相反端22c)处,因此能够减小摩擦构件22的在振动马达2的驱动方向(X方向)上的长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摩擦构件22中,由于固定部22b不配置在摩擦构件22的两相反端,所以减小了振动马达2的驱动方向(图5A中的X方向)上的长度。
这使得能够减小限定有滑动部22a的第一摩擦区域部22A的长度,从而减小了接触构件自身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进而减小了振动马达的大小。
注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期望使延伸部(端)22c被扭曲的扭转振动这一共振模式的频率比驱动频率fd高。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期望使宽度L10比各延伸部22c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L11长。另外,仍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振子21可以固定,摩擦构件22可以移动。
这里,将给出作为使用上述振动马达的电子设备的透镜驱动单元的说明。尽管以下给出了使用振动马达1的由附图标记4表示的透镜驱动单元的说明,但是透镜驱动单元还能够通过使用振动马达2而构成。
图10A至图10C是用于说明使用图1A至图1D所示的振动马达1的透镜驱动单元4的图。图10A是透镜驱动单元4的分解立体图,图10B是透镜驱动单元4的主视图,图10C是透镜驱动单元的侧视图。
透镜驱动单元4包括上述振动马达1、光学透镜(以下简称为透镜)41、透镜保持构件42和引导构件43。透镜41是例如用于摄像设备的镜筒的聚焦透镜。在本示例中,透镜41沿着光轴(在图10A中由附图标记O1表示)前后移动,从而进行聚焦。透镜41由具有环形状的透镜保持构件42保持。注意,透镜41和透镜保持构件42构成从动构件。
透镜保持构件42由例如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周缘的两相对部位处的一对孔部42a。各引导构件43均是例如由金属制成的导杆,并且其两相反端固定到壳体(未示出)。引导构件43分别插穿孔部42a,由此使透镜保持构件42以能够沿着光轴O1移动的方式被引导构件43引导和保持。
在图示的振动马达1中,被引导构件15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突起部15b,另外,固定构件16形成有倒角部16b。另外,透镜保持构件42形成有槽42b,并且突起部15b与槽42b接合。
在图示的透镜驱动单元4中,通过驱动振动马达1,使透镜41、即透镜保持构件42沿着光轴O1前后移动。振动马达1的图10B所示的厚度L8和图10C所示的驱动方向上的长度L7比传统振动马达3小。
透镜驱动单元4通常配置在诸如镜筒等的具有圆筒形状的壳体内。也就是,如图10A至图10C所示,透镜驱动单元4配置在以光轴O1为中心的圆筒内。现在,以光轴O1为中心的圆筒是由图10B和图10C中的虚线表示、由C1限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振动马达1的厚度L8影响圆筒C1的直径Φ,振动马达1的驱动方向上的长度L7影响圆筒C1的长度H。对于振动马达1的宽度L9,通过形成倒角部16b,能够抑制振动马达1的宽度L9影响圆筒C1的直径Φ。
如上所述,由于振动马达1的厚度L8和驱动方向上的长度L7减小,所以能够减小在内部配置透镜驱动单元4的圆筒C1的大小。也就是,通过使用振动马达1,能够提供可以配置在小型的圆筒状镜筒中的透镜驱动单元。尽管给出了作为使用上述振动马达的电子设备的示例的透镜驱动单元的说明,但是上述振动马达可以使用在诸如摄像设备等的其它电子设备中。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这些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0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0353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12)

1.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具有压电元件的振子、与所述振子摩擦接触的接触构件以及供所述接触构件固定的固定构件,所述振动马达通过所述压电元件的高频振动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在第一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构件包括:
滑动部,其为当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时与所述振子摩擦接触的区域;和
固定部,所述接触构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
所述固定部形成于在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正交并且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彼此并排配置的方向正交的第二预定方向上与所述滑动部并排的部位处,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还处于所述接触构件的端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中,所述接触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伸出的延伸部,并且所述延伸部被扭曲的共振模式的共振频率比向所述振子施加的AC电压的频率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中,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部,并且所述接触构件的在所述两个固定部之间的部分的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的宽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中,所述接触构件的在所述两个固定部之间的部分的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的宽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中,所述接触构件包括限定有所述滑动部的第一摩擦区域部和限定有所述固定部的第二摩擦区域部,并且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的长度方面,所述第二摩擦区域部比所述第一摩擦区域部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中,所述接触构件包括限定有所述滑动部的第一摩擦区域部、限定有所述固定部的第二摩擦区域部和限定有所述固定部的第三摩擦区域部,并且
所述第一摩擦区域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摩擦区域部和所述第三摩擦区域部之间。
7.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
振子;
接触构件,其与所述振子接触,通过所述振子的高频振动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和
固定构件,其供所述接触构件固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构件具有平板形状并包括接触区域和固定部,所述接触区域在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所述振子移动时与所述振子接触,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
所述固定部形成于在如下方向上与所述接触区域并排的部位处:该方向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接触的方向正交且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的相对移动方向正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马达,其中,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在所述相对移动方向上比所述接触区域的端靠近所述接触区域的中心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马达,其中,所述接触区域和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同一平面。
10.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振动马达;和
从动构件,其通过所述振动马达的驱动而被驱动,
所述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压电元件的振子、与所述振子摩擦接触的接触构件以及供所述接触构件固定的固定构件,所述振动马达通过所述压电元件的高频振动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在第一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构件包括:
滑动部,其为当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时与所述振子摩擦接触的区域;和
固定部,所述接触构件经由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
所述固定部形成于在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正交并且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彼此并排配置的方向正交的第二预定方向上与所述滑动部并排的部位处,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上还处于所述接触构件的端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从动构件是光学透镜。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振动马达;和
从动构件,其通过所述振动马达的驱动而被驱动,
所述振动马达包括:
振子;
接触构件,其与所述振子接触,通过所述振子的高频振动使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和
固定构件,其供所述接触构件固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构件具有平板形状并包括接触区域和固定部,所述接触区域在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所述振子移动时与所述振子接触,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固定构件,并且
所述固定部形成于在如下方向上与所述接触区域并排的部位处:该方向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接触的方向正交且与所述振子和所述接触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的相对移动方向正交。
CN201710975364.5A 2016-10-17 2017-10-16 防止接触构件共振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7959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3534 2016-10-17
JP2016203534A JP6849381B2 (ja) 2016-10-17 2016-10-17 振動型モータ、電子機器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9397A CN107959397A (zh) 2018-04-24
CN107959397B true CN107959397B (zh) 2020-11-06

Family

ID=6190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5364.5A Active CN107959397B (zh) 2016-10-17 2017-10-16 防止接触构件共振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4037B2 (zh)
JP (1) JP6849381B2 (zh)
CN (1) CN1079593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95233A (ja) * 2018-05-01 2019-1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波モータ及び振動波モータ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JP7406888B2 (ja) 2019-08-19 2023-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型モータ及び駆動装置
JP2022133014A (ja) 2021-03-01 2022-09-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型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光学機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384A (zh) * 2007-06-11 2008-12-1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超声波电动机
CN104753390B (zh) * 2013-12-27 2018-04-27 佳能株式会社 超声波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8767B1 (en) * 1996-01-08 2001-04-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ibration device
JP3728606B2 (ja) 1996-01-31 2005-12-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振動モータ
JP3539163B2 (ja) * 1997-11-10 2004-07-07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JP2006106070A (ja) * 2004-09-30 2006-04-20 Olympus Corp 鏡枠
JP5246919B2 (ja) * 2008-04-24 2013-07-2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リニア駆動型超音波モータ
JP6021559B2 (ja) * 2012-09-28 2016-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型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6188366B2 (ja) * 2013-03-21 2017-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光学機器
JP5955347B2 (ja) * 2013-04-01 2016-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リニア超音波モ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JP6141106B2 (ja) * 2013-05-30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型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光学機器
JP6324208B2 (ja) 2014-05-20 2018-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超音波モータ
JP2016140180A (ja) * 2015-01-27 2016-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型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駆動源とする装置
JP6598488B2 (ja) 2015-04-10 2019-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波モータ
JP6700945B2 (ja) * 2016-04-28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波モ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装置
JP6829555B2 (ja) * 2016-06-23 2021-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波モータ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366674B2 (ja) * 2016-12-15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波モータ
DE102017102663B4 (de) * 2017-02-10 2019-05-29 Physik Instrumente (Pi) Gmbh & Co. Kg Piezomo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384A (zh) * 2007-06-11 2008-12-1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超声波电动机
CN104753390B (zh) * 2013-12-27 2018-04-27 佳能株式会社 超声波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9397A (zh) 2018-04-24
JP2018067983A (ja) 2018-04-26
JP6849381B2 (ja) 2021-03-24
US10924037B2 (en) 2021-02-16
US20180109205A1 (en) 2018-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2953B (zh) 马达和包括马达的电子设备
US10379313B2 (en) Vibration wave motor an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KR100703201B1 (ko) 렌즈 이송장치
EP1708287B1 (en) Driving mechanism
CN107959397B (zh) 防止接触构件共振的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US7732983B2 (en) Ultrasonic motor
JP6604749B2 (ja) 振動型モータ及び振動型モータを用いたレンズ駆動装置、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装置
EP1720049A2 (en) Driving mechanism
JP2006330053A (ja) レンズ鏡胴
JP2006330054A (ja) レンズ鏡胴
US10291155B2 (en) Vibration wave motor
CN211352077U (zh) 压电驱动结构、摄像机镜头及电子设备
US20140307113A1 (en) Vibration-type driving unit, two-dimensional driving apparatus, image-blur correction apparatus, interchangeable len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stage
JP6422248B2 (ja) 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122452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0723172B1 (ko) 렌즈 이송장치
CN109980986B (zh) 振动型马达、镜头设备和电子装置
US9933593B2 (en) Driv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device
CN109391169B (zh) 振动波马达和使用振动波马达的电子设备
JP6708472B2 (ja) 振動波モータ及び振動波モータが搭載された光学機器
JP7258675B2 (ja) 振動型モータおよび光学機器
US10763763B2 (en) Mo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motor
CN112468015B (zh) 振动型马达和驱动设备
JP7098438B2 (ja) 振動波モータ及び振動波モータ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JP6537482B2 (ja) 振動波モー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