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9728B - 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9728B
CN107949728B CN201680049397.0A CN201680049397A CN107949728B CN 107949728 B CN107949728 B CN 107949728B CN 201680049397 A CN201680049397 A CN 201680049397A CN 107949728 B CN107949728 B CN 107949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pressure
pulley
oil passage
hydraulic
check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93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9728A (zh
Inventor
江藤贵光
相良文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Powertrai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49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9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9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97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6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 F16H59/70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dependent on the ratio establish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6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 F16H61/6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载液压供给装置,是能够通过控制带轮宽度改变减速比的无级变速器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包括:封闭油路,其设置于主带轮与次带轮之间;止回阀,其设置于封闭油路与供给液压的主泵之间;辅助泵,其使经由止回阀施加了从主泵供给的液压的封闭油路内的工作油从主带轮及次带轮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带轮宽度检测部,其检测带轮宽度的状态;以及控制部,其根据被输入的变速指令和带轮宽度检测部检测的带轮宽度的状态,确定正方向以及负方向中的任一移动方向和工作油向正方向或负方向移动的移动速度,基于所确定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对辅助泵进行驱动控制,该正方向是使工作油从主带轮向次带轮移动的方向,该负方向是使工作油从次带轮向主带轮移动的方向。

Description

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提出了如日本特开2005-180561号公报所示地包括第一泵(pump)和第二泵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该第一泵向主带轮(Primary pulley)与次带轮(Secondary pulley)之间的油路供给压力液,该第二泵在主带轮的液压室与次带轮的液压室之间进行压力液的供排。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无谓的能量消耗而降低被消耗的能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车载液压供给装置是能够通过控制主带轮以及次带轮各自的带轮宽度来改变减速比的无级变速器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主带轮以及次带轮的带轮宽度能够通过被施加了从液压产生源供给的液压的工作油改变,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包括:封闭油路,其设置于所述主带轮与所述次带轮之间;止回阀,其设置于所述封闭油路与所述供给液压的主泵之间;辅助泵,其使经由所述止回阀被施加了从所述主泵供给的液压的所述封闭油路内的工作油从所述主带轮以及所述次带轮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带轮宽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带轮宽度的状态;以及控制部,其根据被输入的变速指令和所述带轮宽度检测部检测的所述带轮宽度的状态,确定正方向以及负方向中的任一移动方向和所述工作油向所述正方向或所述负方向移动的移动速度,并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移动方向以及所述移动速度对所述辅助泵进行驱动控制,其中,所述正方向是使所述工作油从所述主带轮向所述次带轮移动的方向,所述负方向是使工作油从所述次带轮向所述主带轮移动的方向,封闭油路包括双向止回阀,双向止回阀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并列配置有正向止回阀和负向止回阀,正向止回阀使工作油向正方向通过而不向负方向通过,负向止回阀使工作油向负方向通过而不向正方向通过。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双向止回阀具有正向止回阀和负向止回阀均不打开的液压范围。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止回阀包括:第一止回阀,其对主带轮与辅助泵之间的封闭油路供给来自主泵的液压;以及第二止回阀,其对次带轮与辅助泵之间的封闭油路供给来自主泵的液压。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带轮宽度检测部包括位置检测传感器,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主带轮和次带轮中的至少一个带轮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包括检测封闭油路内的工作油的压力的液压传感器,控制部还根据液压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对辅助泵进行驱动控制。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具有双向止回阀而作为止回阀,双向止回阀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并列配置有以下止回阀:使工作油沿着从主泵向封闭油路的顺向通过而不沿着从封闭油路向主泵的反向通过的止回阀;以及使工作油沿着反向通过而不沿着顺向通过的止回阀。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包括旁通(bypass)油路,旁通油路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与辅助泵并列配置,在封闭油路内的液压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旁通油路使工作油通过,在液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旁通油路不使工作油通过。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包括:第二旁通油路,其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与辅助泵并列配置;第二辅助泵,其设置于第二旁通油路,并使封闭油路内的工作油从主带轮以及次带轮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以及阀,在第二旁通油路内的液压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阀阻止第二旁通油路内的工作油的移动,在第二旁通油路内的液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阀使工作油能够在第二旁通油路内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所消耗的能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向止回阀的开阀液压阈值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主泵的控制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泵的控制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故障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改变。
参照图1至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该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根据从上位单元2输出的变速指令向车辆的无级变速装置3供给液压。
无级变速装置3包括主带轮PP、次带轮SP以及传送带VT。原动机(未图示)输出的旋转力被传递到主带轮PP。传送带VT卷绕于主带轮PP与次带轮SP之间,将传递到主带轮PP的旋转力向传递至次带轮SP。次带轮SP将从传送带VT传递来的旋转力借助旋转力的传递机构(未图示)传递至车辆的车轮(未图示)。
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均能改变。具体地说,主带轮PP包括固定侧主带轮PP1和可动侧主带轮PP2。主带轮PP的带轮宽度通过可动侧主带轮PP2在带轮的旋转轴线方向、即图中的箭头AX1的方向上移动而发生变化。
并且,次带轮SP包括固定侧次带轮SP1和可动侧次带轮SP2。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通过可动侧次带轮SP2在带轮的旋转轴线方向、即图中的箭头AX2的方向上移动而发生变化。这些带轮的卷绕传送带VT的面呈圆锥状。在带轮宽度宽的状态下,传送带VT与带轮的内周部分接触。在带轮宽度窄的状态下,传送带VT与带轮的外周部分接触。减速比通过改变主带轮PP的带轮宽度和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而发生变化。具体地说,若扩大主带轮PP的带轮宽度并缩小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则减速比就会变大。相反,若缩小主带轮PP的带轮宽度并扩大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则减速比就会变小。
可动侧主带轮PP2以及可动侧次带轮SP2均包括油室(未图示)。在这些可动侧带轮中,根据油室中存在的工作油的量而决定带轮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位置。油室中存在的工作油的量越多,则这些可动侧带轮越向带轮宽度扩大的方向移动,而工作油的量越少,则该两个可动侧带轮越向带轮宽度缩小的方向移动。相反,这些可动侧带轮也可以是以下结构:油室中存在的工作油的量越多,则越向带轮宽度缩小的方向移动,而工作油的量越少,则越向带轮宽度扩大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固定侧、可动侧的区别以及油室的记载。例如,将向可动侧主带轮PP2的油室供给工作油的情况简单地记载为向主带轮PP供给工作油。并且,将向可动侧次带轮SP2的油室供给工作油的情况简单地记载为向次带轮SP供给工作油。
通过传送带VT的张力,向扩大带轮宽度的方向起作用的力从传送带VT施加到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为了抵抗该力,向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供给被加压成规定压力的工作油。在以下说明中,将该规定压力还记载为初压。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例中,初压的设定范围是4~5Mpa左右。即,向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供给被加压成4~5Mpa左右的工作油。
接下来,对控制这些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包括封闭油路10、带轮宽度检测部20、控制单元30以及液压供给部40。
带轮宽度检测部20检测主带轮PP或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的状态。在此,带轮宽度的状态是指可动侧带轮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位置和固定侧带轮与可动侧带轮之间的间隔等。带轮宽度检测部20可以对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这两个带轮检测带轮宽度的状态,也可以对任一带轮检测带轮宽度的状态。
作为一例,带轮宽度检测部20包括位置检测传感器201。该位置检测传感器201配置于主带轮PP或次带轮SP的附近,通过利用磁或光学系统进行测量而检测可动侧带轮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带轮宽度检测部20将检测出的带轮宽度的状态输出至控制单元30。
封闭油路10设置于主带轮PP与次带轮SP之间,使工作油在主带轮PP与次带轮SP之间移动。另外,在封闭油路10中不具有在内部的工作油超过规定压力的情况下排出工作油的机构。因而,除了从油路的接缝或阀的间隙等漏出这样的情况以外,封闭油路10的内部的工作油的油量不变。
封闭油路10包括辅助泵P2、液压传感器PS2以及双向止回阀V2。在以下说明中,需要时将主带轮PP与双向止回阀V2之间的封闭油路10记载为封闭油路101。将双向止回阀V2与辅助泵P2之间的封闭油路10记载为封闭油路102。将辅助泵P2与液压传感器PS2之间的封闭油路10记载为封闭油路103。将液压传感器PS2与次带轮SP之间的封闭油路10记载为封闭油路104。即,封闭油路10包括封闭油路101、封闭油路102、封闭油路103以及封闭油路104,它们按照该记载顺序依次连接。另外,主带轮PP与次带轮SP之间的辅助泵P2、液压传感器PS2以及双向止回阀V2的配置顺序只是一例,并不限于图示的顺序。
辅助泵P2使封闭油路10的内部的工作油在主带轮PP与次带轮SP之间移动。辅助泵P2能够正转以及反转。辅助泵P2正转,使工作油从主带轮PP向次带轮SP、即图中的箭头A方向移动。在以下说明中,还将该箭头A方向记载为正方向。并且,辅助泵P2反转,使工作油从次带轮SP向主带轮PP、即图中的箭头B方向移动。在以下说明中,还将该箭头B方向记载为负方向。即,辅助泵P2通过改变旋转方向而改变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在以下说明中,对辅助泵P2是电动泵的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辅助泵P2根据控制单元30的控制而工作。
另外,在该一例中,对辅助泵P2改变旋转方向而改变工作油的移动方向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组合工作油的排出方向是相互反向的两台辅助泵而使任一辅助泵工作来改变工作油的移动方向的结构。
液压传感器PS2检测封闭油路10的内部的工作油的压力。液压传感器PS2将检测出的压力输出至控制单元30。
双向止回阀V2包括正向止回阀V21和负向止回阀V22。正向止回阀V21使工作油向图中的箭头A1方向、即正方向通过,而不向图中的箭头B1方向、即负方向通过。负向止回阀V22使工作油向图中的箭头B2方向、即负方向通过,并而不向图中的箭头A2方向、即正方向通过。这些正向止回阀V21以及负向止回阀V22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并列地配置。在工作油向正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正向止回阀V21打开,负向止回阀V22关闭。在工作油向负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正向止回阀V21关闭,负向止回阀V22打开。
如图2所示,该双向止回阀V2也可以具有正向止回阀V21和负向止回阀V22均不打开的液压范围。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向止回阀V2的开阀液压阈值的一例的曲线图。在封闭油路101的工作油的液压比封闭油路102的工作油的液压大的情况下,正向止回阀V21打开。具体地说,如图2(a)所示,在封闭油路101的液压与封闭油路102的液压之差向正方向超过阈值Th1的情况下,正向止回阀V21打开。并且,在封闭油路102的工作油的液压比封闭油路101的工作油的液压大的情况下,负向止回阀V22打开。具体地说,如图2(b)所示,在封闭油路101的液压与封闭油路102的液压之差向负方向超过阈值Th2的情况下,负向止回阀V22打开。如图2所示,在阈值Th1从差压为0(零)的基准位置向正方向偏离且阈值Th2从差压为0(零)的基准位置向负方向偏离的情况下,产生正向止回阀V21和负向止回阀V22均不打开的液压范围。
在此,对为不存在正向止回阀V21和负向止回阀V22均不打开的液压范围的情况、即封闭油路101与封闭油路102之间产生差压时一个止回阀打开的结构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一例,对阈值Th1和阈值Th2均为0(零)的情况进行说明。如上述,向扩大带轮宽度的方向起作用的力从传送带VT施加到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若通过施加该力而使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发生变化,则封闭油路10的各部中的工作油的压力就会发生变化。
在工作油欲从主带轮PP向次带轮SP、即正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封闭油路101的液压相对于封闭油路102的液压增高。在此,若正向止回阀V21打开的阈值Th1为0(零),则封闭油路101的液压相对于封闭油路102的液压增高之后马上打开。
并且,在工作油欲从次带轮SP向主带轮PP、即负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封闭油路102的液压相对于封闭油路101的液压增高。在此,若负向止回阀V22打开的阈值Th2为0(零),则封闭油路102的液压相对于封闭油路101的液压增高之后马上打开。
即,在阈值Th1和阈值Th2均为0(零)的情况下,双向止回阀V2不抑制工作油的移动。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使辅助泵P2向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来抑制工作油在主带轮PP与次带轮SP之间的移动。但是,若为了抑制工作油的移动而使辅助泵P2工作,则产生驱动辅助泵P2的能量的消耗。
另一方面,在具有正向止回阀V21和负向止回阀V22均不打开的液压范围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双向止回阀V2抑制工作油的移动。因而,在具有正向止回阀V21和负向止回阀V22均不打开的液压范围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用于抑制工作油的移动的能量消耗。而且,即使从传送带VT向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施加力,只要将各阈值设定成正向止回阀V21和负向止回阀V22均不打开的值,则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的能量消耗。
液压供给部40包括油盘(oil pan)OP、主泵P1、液压传感器PS1、止回阀V1以及止回阀V3,并将通过主泵P1加压的工作油供给至封闭油路10。
主泵P1设置于油路501与油路601之间,将油盘OP中储存的工作油经由油路501吸上来,并向油路601排出。即,主泵P1使工作油向图中的箭头C方向移动。在以下说明中,对主泵P1是电动泵的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主泵P1根据控制单元30的控制而进行工作。
止回阀V3设置于油路601与油路602之间,使工作油向向图中的箭头C方向通过,而不向图中的箭头D方向通过。即使主泵P1停止,也能够通过该止回阀V3保持油路602的内部的工作油的液压。
液压传感器PS1设置于油路602与油路603之间,检测油路602的内部的工作油的液压。液压传感器PS1将检测出的压力输出至控制单元30。
止回阀V1设置于油路603与封闭油路10之间。止回阀V1包括止回阀V11和止回阀V12。还将止回阀V11记载为第一止回阀。还将止回阀V12记载为第二止回阀。
止回阀V11设置于油路603与封闭油路101之间,使工作油向图中的箭头C1方向通过,而不向图中的箭头D1方向通过。止回阀V12设置于油路603与封闭油路103之间,使工作油向图中的箭头C2方向通过,而不向图中的箭头D2方向通过。
另外,止回阀V11也可以设置于油路603与封闭油路102之间。
并且,止回阀V12也可以设置于油路603与封闭油路104之间。
止回阀V1向封闭油路10供给通过主泵P1加压后的工作油,并且抑制工作油从封闭油路10向油路603侧流入。封闭油路10的内部的工作油的液压通过该止回阀V1保持在规定值以上。
另外,液压供给部40也可以包括储压器(accumulator)ACC。储压器ACC储存被施加了主泵P1产生的液压的工作油。液压供给部40通过包括储压器ACC,能够降低主泵P1的工作引起的液压的脉动或波动(surge)。并且,液压供给部40通过包括储压器ACC,能够在主泵P1停止的状态下对工作油施加压力。
并且,液压供给部40也可以包括止回阀V4。在油路603的内部的液压超过安全压力的情况下,该止回阀V4将油路603的内部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油路502向油盘OP排出。即,止回阀V4也可以作为安全阀(Relief valve)发挥功能。液压供给部40通过包括安全阀,能够在油路603的内部的液压异常上升时排出工作油而降低液压。
另外,该安全阀在油路603的内部的工作油的液压充分高于初压的设定范围的情况下打开。换句话说,该安全阀在初压的设定范围内不打开。即,该安全阀在油路603的内部的工作油的液压异常上升的情况下打开。
另外,该止回阀V4也可以作为用于将供给到封闭油路10的工作油的液压调整到初压的设定范围内的压力控制阀发挥功能。液压供给部40通过包括压力控制阀,即使不精密地控制由主泵P1供给的液压,也能够将供给到封闭油路10的工作油的液压调整到初压的设定范围内。
[关于控制单元30]
接下来,参照图3对控制单元3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30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框图。控制单元30包括控制部301、主泵驱动电路302以及辅助泵驱动电路303。控制单元30的输入侧与上位单元2、液压传感器PS1、位置检测传感器201以及液压传感器PS2连接。并且,控制单元30的输出侧与主泵P1以及辅助泵P2连接。
控制单元30从上位单元2获取无级变速装置3的变速指令。该变速指令中包含变速比的目标值和变速所需的时间的目标值。还将“变速比的目标值”记载为“目标变速比”。还将“变速所需的时间的目标值”记载为“目标变速时间”。
并且,控制单元30从液压传感器PS1获取表示液压传感器PS1检测出的油路602的内部的工作油的液压的信息。还将“液压传感器PS1检测出的液压”记载为“初压实测值”。还将“表示初压实测值的信息”记载为“初压信息”。
并且,控制单元30从位置检测传感器201获取表示位置检测传感器201检测出的可动侧带轮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信息。还将“表示位置检测传感器201输出的可动侧带轮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信息”简称为“位置信息”。
并且,控制单元30从液压传感器PS2获取表示液压传感器PS2检测出的封闭油路10的内部的工作油的液压的信息。还将“液压传感器PS2检测出的液压”记载为“封闭油路液压实测值”。还将“表示液压传感器PS2输出的封闭油路液压实测值的信息”记载为“封闭油路液压信息”。
控制部301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并包括主泵控制部311、辅助泵控制部312以及故障检测部313作为其功能部。
主泵控制部311根据从上位单元2获取的变速指令和从液压传感器PS1获取的初压信息进行主泵P1的控制。参照图4,对通过控制部301控制主泵P1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主泵P1的控制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主泵控制部311判断有无从上位单元2输出的变速指令(步骤S10),在判断为有变速指令的情况(步骤S10;是)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20。主泵控制部311在判断为无变速指令的情况(步骤S10;否)下,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等待变速指令。
主泵控制部311计算油路602的内部的工作油的目标压力(步骤S20)。还将该油路602的内部的工作油的目标压力记载为初压目标值。在此,初压目标值根据由变速指令中所含的目标变速比、目标变速时间等而预先规定。例如,在当前的变速比与目标变速比之差比较大的情况下或目标变速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较高地规定初压目标值。即,在大幅改变带轮宽度的情况或快速改变带轮宽度的情况下,较高地规定初压目标值。主泵控制部311根据该预先规定的初压目标值的条件和变速指令中所含的目标变速比、目标变速时间而计算初压目标值。
主泵控制部311从液压传感器PS1获取初压信息(步骤S30)。该初压信息表示液压传感器PS1检测出的初压实测值。
接下来,主泵控制部311对在步骤S20中计算出的初压目标值与在步骤S30中获取的初压信息所表示的初压实测值进行比较(步骤S40)。主泵控制部311在判断为初压实测值未达到初压目标值的情况(步骤S40;否)下,驱动主泵P1(步骤S5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30。主泵控制部311在判断为初压实测值达到初压目标值的情况(步骤S40;是)下,停止主泵P1(步骤S60)。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主泵控制部311向主泵驱动电路302输出主泵P1的驱动信号sig1。主泵驱动电路302包括逆变器等电流输出电路,根据驱动信号sig1向主泵P1输出驱动电流I1。若驱动电流I1供给到主泵P1,则主泵P1向图1所示的箭头C方向排出工作油。并且,若停止向主泵P1供给驱动电流I1,则主泵P1停止排出工作油。
另外,主泵控制部311也可以不等待上位单元2输出的变速指令,而是根据从液压传感器PS1获取的初压信息对主泵P1进行驱动控制。即,也可以省略上述的步骤S10。
[辅助泵P2的控制]
辅助泵控制部312根据变速指令和位置信息对辅助泵P2进行驱动控制。参照图5对通过辅助泵控制部312控制辅助泵P2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泵P2的控制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辅助泵控制部312判断有无从上位单元2输出的变速指令(步骤S100),在判断为有变速指令的情况(步骤S100;是)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辅助泵控制部312在判断为无变速指令的情况(步骤S100;否)下,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0,等待变速指令。
辅助泵控制部312从位置检测传感器201获取位置信息(步骤S110)。在此,将位置检测传感器201作为检测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并输出表示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的位置信息的传感器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还将位置检测传感器201输出的位置信息记载为“次带轮SP的当前宽度”,或者简单地记载为“当前宽度”。即,在步骤S110中,辅助泵控制部312从位置检测传感器201获取次带轮SP的当前宽度。
辅助泵控制部312根据在步骤S100中获取的变速指令中所含的目标变速比而计算次带轮SP的目标宽度(步骤S120)。
接下来,辅助泵控制部312根据在步骤S110中获取的次带轮SP的当前宽度和在步骤S120中计算出的目标宽度而计算次带轮SP的变化幅度。并且,辅助泵控制部312根据计算出的次带轮SP的变化幅度和在步骤S100中获取的变速指令中所含的目标变速时间而计算辅助泵P2的旋转方向和转速(步骤S130)。
在此,带轮宽度宽还是窄由封闭油路10的内部的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决定。即,带轮宽度的变化的方向由辅助泵P2的旋转方向决定。在次带轮SP的当前宽度比目标宽度窄的情况下,辅助泵控制部312向扩大带轮宽度的方向规定辅助泵P2的旋转方向。并且,在次带轮SP的当前宽度比目标宽度宽的情况下,辅助泵控制部312向缩小带轮宽度的方向规定辅助泵P2的旋转方向。
并且,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由封闭油路10的内部的工作油的移动速度、即辅助泵P2的旋转速度决定。在带轮宽度的目标变速时间短的情况下,辅助泵控制部312以与带轮宽度的目标变速时间长时相比辅助泵P2高速旋转的方式规定转速。
接下来,辅助泵控制部312根据在步骤S130中计算出的辅助泵P2的旋转方向以及转速而驱动辅助泵P2(步骤S140)。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辅助泵控制部312向辅助泵驱动电路303输出辅助泵P2的驱动信号sig2。辅助泵驱动电路303包括逆变器等电流输出电路,并根据驱动信号sig2向辅助泵P2输出驱动电流I2。若驱动电流I2供给到辅助泵P2,则辅助泵P2使工作油根据基于驱动电流I2的旋转方向以及转速向正方向或负方向移动。
返回到图5,辅助泵控制部312从位置检测传感器201获取位置信息(步骤S150),判断带轮宽度是否达到目标宽度(步骤S160)。辅助泵控制部312在判断为带轮宽度未达到目标宽度的情况(步骤S160;否)下,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继续驱动辅助泵P2。另一方面,辅助泵控制部312在判断为带轮宽度达到目标宽度的情况(步骤S160;是)下,停止驱动辅助泵P2(步骤S170)。此时,故障检测部313进行故障检测处理(步骤S210~步骤S250)。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故障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故障检测部313根据在步骤S150中辅助泵控制部312获取的位置信息而计算次带轮SP的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步骤S210)。
接下来,故障检测部313从液压传感器PS2获取表示封闭油路10的液压的封闭油路液压信息(步骤S220)。
接下来,故障检测部313根据在步骤S210中计算出的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和在步骤S220中获取的封闭油路液压信息而判断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与封闭油路液压之间的关系是否恰当(步骤S230)。在此,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与封闭油路液压之间存在规定的关系。具体地说,在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快的情况下,封闭油路液压成为较高的值。并且,在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慢的情况下,封闭油路液压成为较低的值。因而,在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比较慢但是封闭油路液压比基准值高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封闭油路10的堵塞或者有可能发生了位置检测传感器201的错误动作等故障。
故障检测部313在判断为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与封闭油路液压之间的关系恰当的情况(步骤S230;是)下,对于上位单元2通知“无故障”(步骤S240)。另一方面,故障检测部313在判断为带轮宽度的变化速度与封闭油路液压之间的关系不恰当的情况(步骤S230;否)下,对于上位单元2通知“有故障”(步骤S250)。
上位单元2在接到有故障的通知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或无级变速装置3并未正常工作,进行例如使变速比不变而固定的控制等故障发生时控制。
另外,辅助泵控制部312也可以根据液压传感器PS2检测的封闭油路液压而控制辅助泵P2。具体地说,存在液压传感器PS2比位置检测传感器201不易损坏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位置检测传感器201的检测值与液压传感器PS2的检测值之间的关系不恰当的情况、即故障检测部313判断为有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依赖液压传感器PS2的检测值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在故障检测部313判断为有故障的情况下,辅助泵控制部312根据液压传感器PS2检测的封闭油路液压而控制辅助泵P2。通过这样构成,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即使在位置检测传感器201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变变速比。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不包括压力控制阀等排出工作油的机构而控制初压。假设是包括压力控制阀等排出工作油的机构的结构,则为了控制压力而向油盘等排出通过主泵P1加压成初压以上的工作油。在包括这样的压力控制阀的结构中,由于将工作油加压成初压以上,因此主泵P1变得大型。并且,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将暂时被加压成初压以上的工作油不利用其压力而排出,因此主泵P1的消耗能量的一部分变得无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由于不排出工作油而控制初压,因此能够使主泵P1小型化,并且能够降低主泵P1的消耗能量。另外,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由于通过利用液压传感器PS1的压力反馈而驱动主泵P1,因此能够精密地控制初压。
并且,在从液压供给部40供给到封闭油路10的液压下降了的情况下,通过驱动主泵P1,弥补下降量的液压。因而,在从封闭油路10排出工作油的结构的情况下,每进行一次排出,使封闭油路10的液压下降,为了弥补下降量的液压而驱动主泵P1。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不包括从封闭油路10排出工作油的机构。因而,根据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能够降低主泵P1的驱动频度,因此能够降低主泵P1的消耗能量。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在封闭油路10与主泵P1之间设置有止回阀V1。该止回阀V1抑制封闭油路10的工作油向液压供给部40逆流。因此,根据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即使在液压供给部40侧的液压比封闭油路10内的液压低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封闭油路10内的液压下降。由此,即使主泵P1不工作,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也能够维持封闭油路10内的液压。即,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由于能够通过包括止回阀V1而降低主泵P1的驱动频度,因此能够降低主泵P1的消耗能量。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不从封闭油路10排出工作油而通过辅助泵P2控制工作油的压力,由此使工作油在主带轮PP与次带轮SP之间移动。在此,假设是通过利用压力控制阀等从封闭油路10排出工作油来控制工作油的压力的结构,则为了控制压力而向油盘等排出工作油。在包括这样的压力控制阀的结构中,由于将工作油加压成工作油的移动所需的压力以上,因此辅助泵P2变得大型。并且,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将暂时被加压的工作油不利用其压力而进行排出,因此辅助泵P2的消耗能量的一部分变得无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不排出工作油而控制工作油在主带轮PP与次带轮SP之间的移动。因此,根据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能够使辅助泵P2小型化,并且能够降低辅助泵P2的消耗能量。另外,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由于根据被输入的变速指令和由带轮宽度检测部20检测出的带轮宽度的状态的结果而驱动辅助泵P2,因此能够精密地控制带轮宽度。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包括第一止回阀以及第二止回阀这两个止回阀V1。具体地说,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相对于主带轮PP与辅助泵P2之间的封闭油路10具有止回阀V11。并且,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相对于次带轮SP与辅助泵P2之间的封闭油路10具有供给来自主泵P1的液压的止回阀V12。即,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在辅助泵P2与两个带轮之间分别具有供给初压的机构。因此,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能够对辅助泵P2与两个带轮之间施加均等的初压,因此能够精密地控制带轮宽度。
参照图7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A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A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A能够通过主泵P1A的正反转而改变初压,在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A包括液压供给部40A。该液压供给部40A代替上述的止回阀V1而包括双向止回阀V10。该双向止回阀V10包括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并列配置的两个止回阀,即顺向止回阀V101和反向止回阀V102。
顺向止回阀V101使工作油沿着从主泵P1A向封闭油路10的顺向、即图7的箭头C1方向通过,而不沿着从封闭油路10向主泵P1A的反向、即图7的箭头D1方向通过。
反向止回阀V102使工作油沿着反向通过,而不沿着顺向通过。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主泵P1A正反转。主泵P1A通过正转向图7的箭头C方向排出工作油,通过反转向图7的箭头D方向排出工作油。
通过这样构成,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A能够比第一实施方式更加精密地进行带轮宽度的控制。
另外,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A也可以包括图7所示的节流孔(Orifice)ORF。该节流孔ORF从油路601经由油路502向油盘OP排出工作油。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A通过包括该节流孔ORF,在主泵P1加压成所希望的初压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初压的上升。即,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A通过包括节流孔ORF,即使不周密地进行主泵P1的控制,也能够将初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参照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B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B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另外,在本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B包括两个双向止回阀,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B包括液压供给部40B。该液压供给部40B包括双向止回阀V10A。该双向止回阀V10A包括两组顺向止回阀以及反向止回阀的组。即,双向止回阀V10A除了包括上述的顺向止回阀V101以及反向止回阀V102,还包括顺向止回阀V103以及反向止回阀V104。
具体地说,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B相对于主带轮PP与辅助泵P2之间的封闭油路10具有顺向止回阀V103以及反向止回阀V104。并且,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B相对于次带轮SP与辅助泵P2之间的封闭油路10包括顺向止回阀V101以及反向止回阀V102。即,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B在辅助泵P2与两个带轮之间分别包括供给初压的机构。因此,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B能够向辅助泵P2与两个带轮之间施加均等的初压,因此能够精密地控制带轮宽度。
参照图9,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C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C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C在封闭油路10上具有旁通油路BP1,在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旁通油路BP1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与辅助泵P2并列配置,包括旁通阀VBP1和节流孔ORF2。
在封闭油路10内的液压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旁通阀VBP1使工作油通过,在液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不使工作油通过。
节流孔ORF2抑制通过旁通油路BP1的工作油的流量。另外,也可以在旁通油路BP1的节流孔ORF2的前后设置抑制节流孔ORF2堵塞的滤油器F1、滤油器F2。
在辅助泵P2小于规定转速的情况下,封闭油路10内的液压小于规定值。在该情况下,旁通阀VBP1打开,使工作油通过。在此,辅助泵P2小于规定转速的情况是指带轮宽度的变化幅度小的情况或者带轮宽度的目标变速时间长的情况。即,辅助泵P2小于规定转速的情况是指带轮宽度的变化缓慢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辅助泵P2为规定转速以上的情况下,封闭油路10内的液压成为规定值以上。在该情况下,旁通阀VBP1关闭,不使工作油通过。在此,辅助泵P2为规定转速以上的情况是指带轮宽度的变化幅度大的情况或者带轮宽度的目标变速时间短的情况。即,辅助泵P2为规定转速以上的情况是指带轮宽度的变化急剧的情况。
在此,假设上位单元2输出了使带轮宽度缓慢地改变的变速指令。在该情况下,辅助泵P2为了使带轮宽度缓慢地改变而低速旋转。其结果是,封闭油路10内的液压的上升缓慢,旁通阀VBP1不关闭。由此,封闭油路10内的工作油在从一方的带轮向另一方的带轮移动时,一部分经由旁通油路BP1再次流入到辅助泵P2。即,若旁通阀VBP1是开阀状态,则即使辅助泵P2排出工作油,也并非所有工作油向另一方的带轮移动,只有一部分工作油向另一方的带轮移动。因而,即使不周密地进行辅助泵P2的转速的控制,也能够使带轮宽度缓慢地改变。即,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C通过包括旁通油路BP1,能够提高带轮宽度的控制性。
另一方面,假设上位单元2输出了使带轮宽度急剧改变的变速指令。在该情况下,辅助泵P2为了使带轮宽度急剧改变而高速旋转。其结果是,封闭油路10内的液压急剧上升,旁通阀VBP1关闭。由此,封闭油路10内的工作油从一方的带轮不经由旁通油路BP1而是经由辅助泵P2而向另一方的带轮移动。因而,工作油的移动速度通过旁通阀VBP1关闭而加快。即,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C通过具有旁通阀VBP1,能够提高带轮宽度的控制速度。
即,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C通过具有旁通油路BP1和旁通阀VBP1,能够兼顾带轮宽度的控制性的提高和带轮宽度的控制速度的提高。
参照图10,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D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D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D在封闭油路10还包括旁通油路BP2,在这一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旁通油路BP2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与辅助泵P2并列配置,包括旁通阀VBP2和辅助泵P3。
在旁通油路BP2内的液压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旁通阀VBP2阻止工作油在旁通油路BP2内的移动,在旁通油路BP2内的液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使工作油能够在旁通油路BP2内移动。
辅助泵P3设置于旁通油路BP2,使封闭油路10内的工作油从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
在上位单元2输出了使带轮宽度急剧改变的变速指令的情况下,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D驱动辅助泵P3。其结果是,旁通油路BP2内的液压上升,使旁通阀VBP2打开。由此,封闭油路10内的工作油从一方的带轮经由旁通油路BP2以及辅助泵P3向另一方的带轮移动。因而,工作油的移动速度通过旁通阀VBP2打开而加快。即,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D通过具有旁通油路BP2和辅助泵P3,能够提高带轮宽度的控制速度。
并且,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D通过具有旁通油路BP2和辅助泵P3,能够由辅助泵P2和辅助泵P3分担排出工作油的能力。因而,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辅助泵P2小型化。并且,关于辅助泵P2和辅助泵P3,也能够进行零部件的共用化,与包括一台大型泵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零部件成本。
并且,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D通过具有旁通阀VBP2,能够在使带轮宽度缓慢地改变的情况下停止辅助泵P3,因此能够降低辅助泵P3的消耗能量。
换言之,车载液压供给装置1D包括:相对于工作油的移动方向与辅助泵P2并列配置的第二旁通油路;设置在第二旁通油路,使封闭油路10内的工作油从主带轮PP以及次带轮SP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第二辅助泵P3;阀,该阀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第二旁通油路内的液压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阻止第二旁通油路内的工作油的移动,在所述第二旁通油路内的液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工作油能够在所述第二旁通油路内移动。
另外,上述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在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结构。

Claims (8)

1.一种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其是能够通过控制主带轮以及次带轮各自的带轮宽度来改变减速比的无级变速器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所述主带轮以及次带轮的带轮宽度能够通过被施加了从液压产生源供给的液压的工作油改变,所述车载液压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封闭油路,其设置于所述主带轮与所述次带轮之间;
止回阀,其设置于所述封闭油路与供给液压的主泵之间;
第一辅助泵,其使经由所述止回阀被施加了从所述主泵供给的液压的所述封闭油路内的工作油从所述主带轮及所述次带轮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
带轮宽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带轮宽度的状态;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被输入的变速指令和所述带轮宽度检测部检测的所述带轮宽度的状态,确定正方向及负方向中的任一移动方向和所述工作油向所述正方向或所述负方向移动的移动速度,并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移动方向以及所述移动速度对所述第一辅助泵进行驱动控制,所述正方向是使所述工作油从所述主带轮向所述次带轮移动的方向,所述负方向是使所述工作油从所述次带轮向所述主带轮移动的方向,
所述封闭油路包括相对于所述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并列配置了正向止回阀和负向止回阀的双向止回阀,其中,所述正向止回阀使所述工作油向所述正方向通过而不向所述负方向通过,所述负向止回阀使所述工作油向所述负方向通过而不向所述正方向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止回阀具有所述正向止回阀和所述负向止回阀均不打开的液压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回阀包括:
第一止回阀,其对所述主带轮与所述第一辅助泵之间的所述封闭油路供给来自所述主泵的液压;以及
第二止回阀,其对所述次带轮与所述第一辅助泵之间的所述封闭油路供给来自所述主泵的液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轮宽度检测部包括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主带轮和所述次带轮中的至少一个带轮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封闭油路内的工作油的压力的液压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还根据所述液压传感器检测的所述压力而对所述第一辅助泵进行驱动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具有双向止回阀而作为所述止回阀,所述双向止回阀相对于所述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并列配置有以下止回阀:使所述工作油沿着从所述主泵向所述封闭油路的顺向通过而不沿着从所述封闭油路向所述主泵的反向通过的止回阀;以及使所述工作油沿着所述反向通过而不沿着所述顺向通过的止回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包括第一旁通油路,所述第一旁通油路相对于所述工作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辅助泵并列配置,在所述封闭油路内的液压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旁通油路使所述工作油通过,在所述液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旁通油路不使所述工作油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液压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旁通油路,其相对于所述工作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辅助泵并列配置;
第二辅助泵,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旁通油路,并使所述封闭油路内的工作油从所述主带轮以及所述次带轮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以及
阀,在所述第二旁通油路内的液压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阀阻止所述第二旁通油路内的所述工作油的移动,在所述第二旁通油路内的液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阀使所述工作油能够在所述第二旁通油路内移动。
CN201680049397.0A 2015-08-24 2016-08-22 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49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5161 2015-08-24
JP2015-165161 2015-08-24
PCT/JP2016/074381 WO2017033888A1 (ja) 2015-08-24 2016-08-22 車載油圧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9728A CN107949728A (zh) 2018-04-20
CN107949728B true CN107949728B (zh) 2020-01-14

Family

ID=5810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939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49728B (zh) 2015-08-24 2016-08-22 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87322B2 (zh)
CN (1) CN107949728B (zh)
WO (1) WO2017033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04093A1 (de) * 2018-02-23 2019-08-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uidsystem mit einem Druckspeicher zur Anpressung von Scheibensätzen in einem stufenlos verstellbaren Umschlingungsgetriebe; sowie stufenlos verstellbares Umschlingungsgetriebe
DE102018104558A1 (de) * 2018-02-28 2019-08-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altanordnung zur Verstellung eines ersten Scheibensatzes und eines zweiten Scheibensatzes eines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s
DE102018117737A1 (de) 2018-07-23 2020-01-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uidsystem für stufenlos verstellbares Getrieb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5690A (zh) * 2012-01-26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流体压力供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5082B2 (ja) * 1990-10-16 1999-11-1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NL1009954C1 (nl) * 1998-08-27 2000-02-29 Gear Chain Ind Bv Regelsysteem voor een continu variabele transmissie met twee door een eindloos transmissiemiddel gekoppelde in loopstraal instelbare kegelschijfparen.
JP3498901B2 (ja) * 1998-12-25 2004-02-2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4038349B2 (ja) * 2001-04-27 2008-01-23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4254516B2 (ja) * 2003-12-18 2009-04-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JP2005282694A (ja) * 2004-03-29 2005-10-13 Toyota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を備えた車両の制御装置
JP2010261536A (ja) * 2009-05-08 2010-11-18 Nissan Motor Co Ltd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変速比演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5690A (zh) * 2012-01-26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流体压力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33888A1 (ja) 2018-07-05
CN107949728A (zh) 2018-04-20
WO2017033888A1 (ja) 2017-03-02
JP6787322B2 (ja) 2020-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9728B (zh) 车载液压供给装置
US9284719B2 (en) Hydraulic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having electronic hydraulic pump
JP2004293628A (ja) 液圧シリンダの制御装置
EP2238371B1 (e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EP1654465B1 (en)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and hydraulic control method
CN110621887A (zh) 油压系统
EP2963303B1 (en) Actuator unit
JP2019035428A (ja) 油圧制御装置
JP6496367B2 (ja) 油圧制御装置
JP6304881B2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を備えた流体回路の制御装置
JP5985907B2 (ja) 流体圧制御装置
CN109563914B (zh) 无级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JP4727183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09250044A (ja) ジェットポンプ
CN110023652B (zh) 无级变速器的控制方法以及无级变速系统
JP4727488B2 (ja) 作業車両の操舵制御装置
EP1172565B1 (en) Hydraulic circuit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JP5092550B2 (ja) 油圧駆動装置
JPH06117411A (ja) 建設機械の制御回路
US20240191475A1 (en) Hydraulic motor unit
JP4710324B2 (ja) 障害判定手段を伴う油圧サーボ装置用油圧制御装置
JP4483321B2 (ja) 油圧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219023A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4962143B2 (ja) 油圧駆動装置
JP2008298183A (ja) 油圧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