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5250B - 非接触供电装置和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供电装置和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5250B
CN107925250B CN201580082443.2A CN201580082443A CN107925250B CN 107925250 B CN107925250 B CN 107925250B CN 201580082443 A CN201580082443 A CN 201580082443A CN 107925250 B CN107925250 B CN 107925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il
recess
contactless
magnet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4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5250A (zh
Inventor
板垣一也
日隈慎二
深井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25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5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2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当地配置供电对象设备的操作容易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供电装置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在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1)中,非接触供电装置(10)具有供电线圈(11)、收纳供电线圈(11)的框体(12)、和卷绕供电线圈(11)的绕线管(13)。框体(12)具有可收纳供电对象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12a)。凹部(12a)的载置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面。凹部(12a)的弯曲了的内表面防止供电对象设备的直立。作为供电对象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凹部(12a)内。

Description

非接触供电装置和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非接触方式向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供电对象设备供电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供电装置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包含耳机、耳麦、助听器等可佩戴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随着小型化的发展,电源的二次电池化也逐步进展。在使电源为二次电池的情况下,考虑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插入充电线缆的接头进行充电的方法,但插入接头的操作较为繁杂。另外,当接头的插入为简单的结构时,防水就会变得困难。与此相对,如果为利用非接触电力传送的充电,则既不存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插入接头的繁杂操作,也容易实现防水结构。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非接触电力传送技术应用于助听器的例子。就该助听器而言,受电模块(受电线圈等)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助听器主体的外壁部件、耳模的外壁部件和连结部的外壁部件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表面形状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11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从非接触供电装置的供电线圈向供电对象设备的受电线圈高效地传送电力,需要以受电线圈相对于供电线圈处于适当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非接触供电装置配置供电对象设备。在专利文献1中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一旦成为难以将供电对象设备适当地配置于非接触供电装置的结构,使用者的负担就会增大,有损于便利性,还可能会因配置失误而不能执行电力传送。
本发明是认识到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当地配置供电对象设备的操作容易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供电装置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
该非接触供电装置具有供电线圈和收纳上述供电线圈的框体,上述框体具有可收纳供电对象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上述供电线圈呈螺旋状环绕上述凹部的周围。
上述凹部可以具有宽度从开口部侧朝向底部侧变窄的部分。
上述凹部的载置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为弯曲面。
上述凹部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上述弯曲面的曲率从开口部侧朝向底部侧变小的部分。
上述凹部可以具有以在自身载置有供电对象设备时形成上述供电对象设备的受电线圈的轴向与上述供电线圈的轴向不正交的姿势的方式支承上述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形状。
上述凹部的开口宽度可以大于供电对象设备的主体部的最大长度。
可以具有覆盖所述供电线圈的外周的第一磁性体。
可以具有在上述框体内设置于与上述凹部的底部相对的位置的第二磁性体,上述第二磁性体的与上述凹部的中央底部相对的部分贯通。
可以具有在上述框体内设置于与上述凹部的底部相对的位置、且平面地进行环绕的辅助供电线圈。
可以在上述辅助供电线圈的与上述凹部的底部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磁性体。
可以在上述凹部的中央底部设置有突起部。
上述供电线圈可以以从上述凹部的底部侧朝向开口部侧向外侧扩展的方式进行环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该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具有上述非接触供电装置、和至少一部分被收纳在上述非接触供电装置的上述凹部内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包含二次电池和受电线圈的非接触受电装置。
上述受电线圈呈螺旋状环绕上述二次电池的周围。
第三磁性体可以在上述受电线圈与上述二次电池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或延伸存在。
上述第三磁性体可以形成具有收纳上述二次电池的内部空间的箱形形状。
上述第三磁性体可以在上述受电线圈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凸缘部。
上述第三磁性体可以为在内侧收纳上述二次电池的、两端开口的空心筒状。
可以具有覆盖上述第三磁性体的一个开口的第四磁性体。
可以具有覆盖上述第三磁性体的另一个开口的第五磁性体。
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具有转换上述二次电池的输出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上述电压转换电路包含电压转换用线圈,上述受电线圈和上述电压转换用线圈的一方的中心轴处于另一方的内尺寸范围内。
上述电压转换用线圈可以呈螺旋状环绕上述二次电池的周围。
磁性体可以在上述电压转换用线圈与上述二次电池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或延伸存在。
上述受电线圈和上述电压转换用线圈可以为双线绕组的一方和另一方。
此外,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在方法或系统等之间转换本发明的表现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地作为本发明的方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适当地配置供电对象设备的操作容易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供电装置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作为供电对象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立体图。
图2是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3是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一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二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立体图。
图6是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透视框体12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1、且在非接触供电装置10中安置有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8是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1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2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3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4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5的第一截面示意图。
图13是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5的第二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6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7的截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第三结构例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截面示意图。
图18是实施方式8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充电时的电路图。
图19是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使用时的电路图。
图20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四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1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五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2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六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3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七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4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八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部件等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是示例而并不能限定发明,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特征或其组合并不一定是发明的本质。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电子设备80是助听器,在从壳体81引出的线缆82的前端具有对耳朵的插入部83。壳体81能够利用未图示的夹子等卡合部件固定在使用者的衣服上。此外,便携式电子设备80可以为挂在耳朵上或插入耳朵内的类型。便携式电子设备80在壳体81的内部具有图3或图4所示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和未图示的麦克等的功能零件。其中,图2所示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是将图3所示的第一结构例以分解立体示意图表示的装置。
如图3所示,第一结构例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二次电池84、受电线圈85和作为第三磁性体的外壳86和盖87。外壳86和盖87例如为铁氧体等的磁性粉的烧结体。受电线圈85呈螺旋状环绕二次电池84的周围。受电线圈85的轴向与壳体81的厚度方向平行。不过也存在二次电池84在壳体81内相对于厚度方向倾斜配置的情况,包括这种情况在内,还存在受电线圈85的轴向与壳体81的厚度方向不平行的情况。外壳86为具有收纳二次电池84的内部空间的箱形形状,且覆盖二次电池84的底面和外周面(侧面)。外壳86的侧面介于受电线圈85与二次电池84的外周面之间。盖87盖在外壳86上并覆盖外壳86的上部开口(覆盖二次电池84的上表面)。外壳86在底面部具有从侧面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86a。盖87具有从外壳86的侧面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87a。凸缘部86a、87a分别位于受电线圈85的轴向的两端部,防止在外壳86的侧面卷绕受电线圈85时的错位。
如图4所示,第二结构例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在图3所示的外壳86和盖87变更为具有挠性的磁性片88、89a、89b这一点上有所不同,其它点是一致的。作为第三磁性体的磁性片88为在内侧收纳二次电池84的、两端开口的空心筒状(例如圆筒状)。磁性片88设置于受电线圈85与二次电池84的外周面之间。作为第四磁性体的磁性片89a覆盖磁性片88的一个开口(在此为上部开口)。作为第五磁性体的磁性片89b覆盖磁性片88的另一个开口(在此为下部开口)。
如图5和图6所示,非接触供电装置10具备供电线圈(送电线圈)11、收纳供电线圈11的框体(壳体)12和卷绕供电线圈11的绕线管13。框体12例如为树脂成型体,具有可收纳供电对象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12a。凹部12a的上部开口和任意深度的横截面的形状优选圆形。凹部12a的载置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凹部12a的整个内表面弯曲成球面状。凹部12a的内表面也可以弯曲成椭圆体面状,还可以弯曲成与球面或椭圆体面不同的碗状。凹部12a的内表面的倾斜角度越靠近中央底部越小。凹部12a的弯曲了的内表面防止供电对象设备的直立(供电对象设备的受电线圈的轴向与供电线圈11的轴向正交)。即,凹部12a具有以在自身载置有供电对象设备时供电对象设备的受电线圈的轴向与供电线圈11的轴向不正交的姿势的方式支承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形状。绕线管13例如为圆筒状的树脂成型体,以包围凹部12a的周围的方式设置。供电线圈11卷绕于绕线管13的外周面,呈螺旋状环绕凹部12a的周围。绕线管13在供电线圈11的两端可以分别具有凸缘部。在图8的例子中,供电线圈11和绕线管13通过嵌入成型埋设(一体化)于框体12,但也可以不通过嵌入成型而保持在框体12的内部空间。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1具备非接触供电装置10、和至少一部分被收纳于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凹部12a内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凹部12a的最大宽度(开口宽度)L1大于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主体部的最大长度L2。此外,在图8中,不包括非接触受电装置90,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内部结构的图示省略(在图9~图16中也同样)。另外,图7和图8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姿势是一个示例,还能够以其它的各种姿势对便携式电子设备80进行充电。能够对便携式电子设备80进行充电的条件为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受电线圈85的轴向与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供电线圈11的轴向彼此不正交,即,便携式电子设备80不直立在凹部12a的内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凹部12a的内表面弯曲,所以便携式电子设备80直立的可能性极小,如果将便携式电子设备80置于凹部12a的内表面,大多情况下,便携式电子设备80均稳定于倾斜状态(位置自由,position free)而与放置方式无关。当在供电线圈11中流通的电流变化时,供电线圈11的内侧、即凹部12a内的磁场发生变化,受电线圈85产生感应电压。利用该感应电压,执行二次电池84的充电。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非接触供电装置10中供电线圈11呈螺旋状环绕收纳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12a的周围,所以能够在整个凹部12a内产生磁场,如果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受电线圈85处于凹部12a内,则除受电线圈85与供电线圈11的轴向正交的部分情况外,均能够与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放置方式无关地进行充电。另外,通过凹部12a的内表面形状的研究,也能够适当地避免受电线圈85与供电线圈11的轴向的正交。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便携式电子设备80适当地(以可充电的姿势)配置于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操作容易,使用者无需特别地留意便携式电子设备80相对于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配置方式,伴随充电的负担小且便利性高。另外,因便携式电子设备80相对于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配置失误而不能执行电力传送的风险也大幅降低。
另外,即使存在二次电池84的上下不能获得线圈配置空间等的限制,也能够配置受电线圈85,小型化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中也能够实现非接触受电功能。在此,便携式电子设备80具备非接触受电功能,因此不再需要用于更换电池的空间(盖开闭的闩锁等)、或插入充电用的线缆的空间,受电线圈85的配置中能够利用因此而空出的空间。
实施方式2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2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比,在非接触供电装置10还具有作为第一磁性体的圆筒状磁性体14这一点有所不同,其它点是一致的。圆筒状磁性体14例如为铁氧体烧结体,以接近供电线圈11的外周并将其覆盖的方式设置(保持于框体12)。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圆筒状磁性体14,能够强化在供电线圈11的内侧产生的磁场,供电效率提高。
实施方式3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3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2相比,非接触供电装置10还具有作为第二磁性体的平板状磁性体15这一点有所不同,其它点是一致的。平板状磁性体15例如为铁氧体烧结体,在框体12内设置于与凹部12a的底部相对的位置,覆盖圆筒状磁性体14的下部开口。平板状磁性体15为圆板状,且中央部(与凹部12a的中央底部相对的部分)贯通,形成环状。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平板状磁性体15,能够强化磁场容易减弱的凹部12a的中央底部附近的磁场。此外,也可以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不追加圆筒状磁性体14而追加平板状磁性体15。
实施方式4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4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2相比,非接触供电装置10还具有辅助供电线圈16和作为第二磁性体的平板状磁性体17这一点有所不同,其它点是一致的。辅助供电线圈16在框体12内设置于与凹部12a的底部相对的位置(保持于框体12),且平面地环绕成螺旋状(涡旋状)。辅助供电线圈16的轴优选与供电线圈11的轴一致。辅助供电线圈16的中心部与凹部12a的中央底部相对。平板状磁性体17接近辅助供电线圈16的与凹部12a的底部相反的一侧设置(保持于框体12)。平板状磁性体17例如为圆板状的铁氧体烧结体。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辅助供电线圈16,能够强化磁场容易减弱的凹部12a的中央底部附近的磁场。另外,通过设置平板状磁性体17,能够强化供电线圈11的内侧产生的磁场,供电效率提高。此外,也可以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不追加圆筒状磁性体14而追加辅助供电线圈16和平板状磁性体17。
实施方式5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5的第一截面示意图。图13是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5的第二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比,在凹部12a的中央底部设置有突起部(凸部)12b这一点有所不同,其它点是一致的。突起部12b防止作为供电对象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直立(受电线圈85的轴向与供电线圈11的轴向的正交)。便携式电子设备80直立的情况是便携式电子设备80以直立姿势的状态置于凹部12a的中央底部的情况,但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突起部12b,能够使便携式电子设备80直立的很小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此外,在实施方式2~4的结构中也可以追加突起部12b。
实施方式6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6的截面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比,凹部12a具有圆锥台侧面状的第一内表面部12c、和弯曲成碗状的第二内表面部12d这一点有所不同,其它点是一致的。如图15所示,第二内表面部12d的从深度D0(凹部12a的最深部)到深度D1的范围内的曲率比从深度D1到深度D2的范围内的曲率小。即,凹部12a的内表面具有曲率从开口部侧朝向底部侧变小的部分。第二内表面部12d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内表面部12c的倾斜角度。并且,第二内表面部12d的倾斜角度越接近中央底部越小。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凹部12a的内表面形状也可适用于实施方式2~5的结构。
实施方式7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7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6相比,绕线管13为沿着凹部12a的第一内表面部12c的圆锥台侧面状,供电线圈11以从凹部12a的底部侧朝向开口部侧向外侧扩展的方式环绕,这一点有所不同,其它点是一致的。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供电线圈11以从凹部12a的底部侧朝向开口部侧向外侧扩展的方式环绕,能够强化磁场容易减弱的凹部12a的中央底部附近的磁场。此外,供电线圈11以从凹部12a的底部侧朝向开口部侧向外侧扩展的方式环绕的结构也可适用于实施方式1~5的结构。
实施方式8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第三结构例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截面示意图。图18是实施方式8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充电时的电路图。图19是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使用时的电路图。图18和图19彼此是相同的电路,但在图18中以虚线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充电时成为无效的电路块,在图19中以虚线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使用时成为无效的电路块。另外,在图18和图19中,从受电电路93和DC-DC转换器92的块分别选取受电线圈85和电压转换用线圈91表示。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受电装置90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不同,在受电线圈85成为双线绕组的一方这一点上有所差异,其它点是一致的。双线绕组的另一方是电压转换用线圈9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压转换用线圈91与受电线圈85一体构成(电压转换用线圈91和受电线圈85形成为一个结构体)。电压转换用线圈91为作为图18和图19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电压转换电路的DC-DC转换器92的一部分。受电线圈85与电压转换用线圈91的电感的差异能够通过改变两者的匝数而对应。
在便携式电子设备80充电时,非接触供电装置10的送电电路18驱动供电线圈11,通过由此产生的磁场使得受电线圈85产生感应电压,通过该感应电压,受电电路93和充电电路94向二次电池84供给充电电力。另一方面,在便携式电子设备80使用时,DC-DC转换器92将二次电池84的输出电压转换成用于驱动主体95的规定电压。DC-DC转换器92为开关电源电路,将与受电线圈85同轴卷绕的电压转换用线圈91用作电感器。根据本实施方式,电压转换用线圈91与受电线圈85一起呈螺旋状环绕二次电池84的周围,因此,相比于与二次电池84的周围分开地设置电压转换用线圈91的配置空间的情况,有利于节省空间。另外,通过将电压转换用线圈91和受电线圈85制成一个线圈单元,能够简化线圈的制作工艺。
以上所述,以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可以对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和各处理过程进行各种变形。下面,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20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四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表示在图17所示的第三结构例中将受电线圈85和电压转换用线圈91不制成双线绕组、而是同轴且上下分开地卷绕(呈螺旋状环绕)的例子。图21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五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表示在图20所示的第四结构例中将受电线圈85的内侧的磁性体与电压转换用线圈91的内侧的磁性体分开的例子。具体而言,外壳86的侧面介于受电线圈85与二次电池84之间,盖87的侧面介于电压转换用线圈91与二次电池84之间。
图22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六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表示在图21所示的第五结构例中磁性体不介于电压转换用线圈91与二次电池84的外周面之间的例子。在二次电池84的周围设置有圆筒状的绕线管96,外壳86的侧面位于绕线管96的下部的周围,电压转换用线圈91卷绕于绕线管96的上部的周围。图23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七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表示将电压转换用线圈91经由绕线管96卷绕于二次电池84的周围(呈螺旋状环绕)、将受电线圈85经由外壳86的侧面卷绕于电压转换用线圈91的周围(呈螺旋状环绕)的例子。
图24是非接触受电装置90的第八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表示将电压转换用线圈91和受电线圈85在平板状磁性体97上分别平面地环绕成螺旋状(涡旋状)的例子。在本结构例中,需要大电感的受电线圈85环绕电压转换用线圈91的外侧配置。本结构例可以在二次电池84的上下的任一处能够获得空间的情况下利用。此外,在图24中,省略二次电池84的图示。在图17和图20~图24中例示了受电线圈85和电压转换用线圈91同轴的情况,但即使不同轴,也可以为一方线圈的轴处于另一方线圈的内尺寸范围内的结构。
在非接触供电装置10中,凹部12a的内表面可以弯曲成圆筒面状或楕圆筒面状。在该情况下,凹部12a的上部开口和任意深度的横截面可以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从位置自由的观点来看,优选碗状的弯曲面,但即使是圆筒面状或楕圆筒面状的弯曲面,在充电时便携式电子设备80的配置容易性方面,也能够提升一定的效果。另外,凹部12a的内表面形状可以为圆锥侧面形状或椭圆锥侧面形状,也可以为棱锥侧面形状那样的不具有弯曲面的形状,还可以通过凹部12a具有例如宽度从开口部侧朝向底部侧变窄的部分来防止供电对象设备的直立(供电对象设备的受电线圈的轴向与供电线圈11的轴向正交)。另外,实施方式2(图9)的圆筒状磁性体14可以替换为圆锥台侧面状、方筒状或棱锥台侧面状的磁性体。
符号说明
1~7: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10:非接触供电装置;11:供电线圈(送电线圈);12:框体;12a:凹部;12b:突起部(凸部);12c:第一内表面部;12d:第二内表面部;13:绕线管;14:圆筒状磁性体(第一磁性体);15:平板状磁性体(第二磁性体);16:辅助供电线圈;17:平板状磁性体(第二磁性体);80:便携式电子设备;81:壳体;82:线缆;83:插入部;84:二次电池;85:受电线圈;86:外壳;86a:凸缘部;87:盖;87a:凸缘部;88、89a、89b:磁性片(第三~第五磁性体);90:非接触受电装置;91:电压转换用线圈;92:DC-DC转换器(电压转换电路);93:受电电路;94:充电电路;95:主体;96:绕线管;97:平板状磁性体。

Claims (29)

1.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供电线圈和收纳所述供电线圈的框体,
所述框体具有可收纳供电对象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
所述供电线圈呈螺旋状环绕所述凹部的周围,
所述非接触供电装置具有在所述框体内设置于与所述凹部的底部相对的位置的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的与所述凹部的中央底部相对的部分贯通。
2.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供电线圈和收纳所述供电线圈的框体,
所述框体具有可收纳供电对象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
所述供电线圈呈螺旋状环绕所述凹部的周围,
具有在所述框体内设置于与所述凹部的底部相对的位置、且平面地进行环绕的辅助供电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辅助供电线圈的与所述凹部的底部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磁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宽度从开口部侧朝向底部侧变窄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载置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内表面具有所述弯曲面的曲率从开口部侧朝向底部侧变小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以在自身载置有供电对象设备时形成所述供电对象设备的受电线圈的轴向与所述供电线圈的轴向不正交的姿势的方式支承所述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开口宽度大于供电对象设备的主体部的最大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覆盖所述供电线圈的外周的第一磁性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宽度从开口部侧朝向底部侧变窄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载置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内表面具有弯曲面的曲率从开口部侧朝向底部侧变小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以在自身载置有供电对象设备时形成所述供电对象设备的受电线圈的轴向与所述供电线圈的轴向不正交的姿势的方式支承所述供电对象设备的内表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开口宽度大于供电对象设备的主体部的最大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的中央底部设置有突起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线圈以从所述凹部的底部侧朝向开口部侧向外侧扩展的方式进行环绕。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的中央底部设置有突起部。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线圈以从所述凹部的底部侧朝向开口部侧向外侧扩展的方式进行环绕。
19.一种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非接触供电装置、和至少一部分被收纳在所述非接触供电装置的凹部内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所述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具有供电线圈和收纳所述供电线圈的框体,
所述框体具有可收纳供电对象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
所述供电线圈呈螺旋状环绕所述凹部的周围,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包含二次电池和受电线圈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并具有转换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出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含电压转换用线圈,所述受电线圈和所述电压转换用线圈的一方的中心轴处于另一方的内尺寸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线圈呈螺旋状环绕所述二次电池的周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受电线圈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或延伸存在有第三磁性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磁性体形成具有收纳所述二次电池的内部空间的箱形形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磁性体在所述受电线圈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凸缘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磁性体为在内侧收纳所述二次电池的、两端开口的空心筒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覆盖所述第三磁性体的一个开口的第四磁性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覆盖所述第三磁性体的另一个开口的第五磁性体。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转换用线圈呈螺旋状环绕所述二次电池的周围。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压转换用线圈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或延伸存在有磁性体。
29.根据权利要求19~2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线圈和所述电压转换用线圈为双线绕组的一方和另一方。
CN201580082443.2A 2015-08-28 2015-08-28 非接触供电装置和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5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74541 WO2017037811A1 (ja) 2015-08-28 2015-08-28 非接触給電装置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5250A CN107925250A (zh) 2018-04-17
CN107925250B true CN107925250B (zh) 2021-03-19

Family

ID=5818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244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5250B (zh) 2015-08-28 2015-08-28 非接触供电装置和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9424B2 (zh)
JP (1) JP6537616B2 (zh)
CN (1) CN107925250B (zh)
DE (1) DE112015006853T5 (zh)
TW (1) TWI691139B (zh)
WO (1) WO20170378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74427B2 (en) * 2016-11-01 2022-06-28 Tdk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TW201917990A (zh) * 2017-10-20 2019-05-01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模組化感測裝置及其無線充電結構
CN107994687B (zh) * 2017-11-27 2021-05-25 江苏傲能科技有限公司 异物探测系统和方法
JP6625689B2 (ja) * 2018-05-24 2019-12-25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材、非接触型電力伝送装置、電磁波照射/受信装置、電力伝送/情報通信装置及び自律可動型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JP7117540B2 (ja) 2018-07-31 2022-08-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水中給電システム
CN212392089U (zh) 2019-05-03 2021-01-22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模块
US11527912B2 (en) * 2021-02-01 2022-12-13 Nucurrent, Inc. Shaped coil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upl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4324A (ja) * 2003-10-17 2005-05-12 Kami Electronics Ind Co Ltd 非接触式乾電池型充電器
JP2012157219A (ja) * 2011-01-28 2012-08-16 Hitachi Maxell Energy Ltd 受電ユニット、該受電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充電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機器
JP2012165553A (ja) * 2011-02-07 2012-08-30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充電装置、電子機器、電力供給装置、充電システム、及び充電方法
JP2014230441A (ja) * 2013-05-24 2014-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コイル及び非接触充電装置
WO2015112029A1 (en) * 2014-01-22 2015-07-30 Powerbyproxi Limited Coupled-coil power control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7279A (ja) 1999-01-26 2000-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接触電源装置
US7612528B2 (en) * 1999-06-21 2009-11-03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Vehicle interface
JP4011875B2 (ja) * 2001-09-04 2007-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内蔵携帯装置
JP3870922B2 (ja) * 2003-04-01 2007-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タグ用の電子回路及び非接触タグ
KR100724962B1 (ko) * 2005-08-18 2007-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접점 배터리 충전기
JP2010193701A (ja) * 2009-01-22 2010-09-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接触式充電器
JP2013085351A (ja) 2011-10-07 2013-05-09 Hitachi Maxell Ltd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2013118734A (ja) * 2011-12-01 2013-06-13 Panasonic Corp 非接触式電力伝送装置
JP5999328B2 (ja) * 2012-07-12 2016-09-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用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20140091636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JP6513895B2 (ja) 2013-02-20 2019-05-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及びその充電機器、携帯機器充電システム
JP2014233111A (ja) 2013-05-28 2014-12-1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方法
KR20150052367A (ko) * 2013-10-10 2015-05-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US20150188339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Evan R. Gre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having concave charging station
US20150245126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Alpha Audiotronics, Inc. Earbud charging case for mobi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4324A (ja) * 2003-10-17 2005-05-12 Kami Electronics Ind Co Ltd 非接触式乾電池型充電器
JP2012157219A (ja) * 2011-01-28 2012-08-16 Hitachi Maxell Energy Ltd 受電ユニット、該受電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充電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機器
JP2012165553A (ja) * 2011-02-07 2012-08-30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充電装置、電子機器、電力供給装置、充電システム、及び充電方法
JP2014230441A (ja) * 2013-05-24 2014-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コイル及び非接触充電装置
WO2015112029A1 (en) * 2014-01-22 2015-07-30 Powerbyproxi Limited Coupled-coil power control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39424B2 (en) 2019-10-08
WO2017037811A1 (ja) 2017-03-09
DE112015006853T5 (de) 2018-05-24
JPWO2017037811A1 (ja) 2018-08-02
TWI691139B (zh) 2020-04-11
US20190081496A1 (en) 2019-03-14
CN107925250A (zh) 2018-04-17
TW201717522A (zh) 2017-05-16
JP6537616B2 (ja) 2019-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5250B (zh) 非接触供电装置和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KR102107768B1 (ko) 보조 전원을 내장한 무선 충전 장치와 보조 전원 장치
JP5798407B2 (ja) 非接触充電対応型二次電池
CN109314287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CN103474709B (zh) 可反复充电的电池组
CN105594230B (zh) 助听器以及助听器充电系统
JP5717090B2 (ja) 受電ユニット、該受電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充電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機器
EP2899830B1 (en) Secondary coil module
JP2010098861A (ja) 携帯電子機器の充電装置
CN107800197B (zh) 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及具有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电子设备
JP3207135U (ja) 水槽の無線給電装置
KR101744590B1 (ko) 수직형 전력 전송 방식의 무선 전력 전송 및 충전 장치
US20160134959A1 (en) Magnetic transportable earbud charging system
CN109155526A (zh) 无线可再充电蓄能器
CN108886270B (zh) 非接触供电装置和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JP2018158644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KR101450115B1 (ko) 호환성을 갖는 무선충전용 전원수신코일모듈
US11264836B2 (en) Wireless kinetic charger
CN112817165B (zh) 一种智能眼镜和无线充电座
KR20160050445A (ko) 무선충전장치
JP2015002580A (ja) ワイヤレス充電装置
WO2020246067A1 (ja) 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の受電装置、電子機器
CN210517255U (zh) 户外电子设备的续电装置及户外电子设备
JP2022026100A (ja) 電子機器及び非接触式充電システム
JP2019071576A (ja) 補聴器用充電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