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2026A - 跨骑型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2026A
CN107922026A CN201680046523.7A CN201680046523A CN107922026A CN 107922026 A CN107922026 A CN 107922026A CN 201680046523 A CN201680046523 A CN 201680046523A CN 107922026 A CN107922026 A CN 107922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storage battery
saddle
electric vehicl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65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2026B (zh
Inventor
小宫功士
武藤裕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22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2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 B62J25/04Floor-type foot 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4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e.g. article carriers,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蓄电池大型化也容易进行蓄电池的更换作业且容易进行踏板的安装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在主框架(12)的下方且在左右的踏板(50L、50R)之间配置有蓄电池(28),使蓄电池(28)与以设置于下框架(34)的盖支承部(36)为中心向车宽方向旋转的盖(40)一起倾斜,在踏板托架(51)上配置倾斜部(54L、54R)或避让部,以免与开放时的盖(40)干涉,由此将蓄电池向斜上方拉出。由于不用担心与主框架、踏板干涉,因此能够实现蓄电池的大型化。由于能够在蓄电池的车宽方向左右配置踏板,因此不用担心与蓄电池的干涉,能够容易将踏板安装于下框架。

Description

跨骑型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主框架的下方且在左右的踏板之间具备蓄电池的跨骑型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跨骑型电动车辆是通过从蓄电池接受供电的电动马达使驱动轮旋转而进行行驶的交通工具。
作为驱动能量源的蓄电池必然变得大型,这样的蓄电池的配置变得重要。作为一例,已知有将蓄电池配置于主框架的下方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
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那样,跨骑型电动车辆(1)(带括弧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符号。以下同样)是通过从蓄电池(21)供电的电动马达(15)来对后轮(11)进行驱动的形式的电动二轮车。
蓄电池(21)由从主框架(4)垂下的前托架(22)和后托架(23)悬吊支承。
在蓄电池(21)的更换时,由于在蓄电池(21)的上方存在主框架(4),并且在侧方存在盖罩,因此蓄电池(21)无法向上方或横向移动。因此,向下方移动。由于在蓄电池(21)的下方存在地板、路面,因此不容易进行拆卸作业。
当考虑行驶距离而采用大型的蓄电池(21)时,更换作业越发变得困难。
为了使地板与蓄电池(21)之间扩宽而需要减小蓄电池(21)或使主框架(4)升高,但若减小蓄电池(21)则影响到行驶距离,若使主框架(4)升高则影响到车身设计。
在要求蓄电池(21)的大型化的过程中,要求即便是大型的蓄电池也容易进行蓄电池的更换的蓄电池的安装结构。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蓄电池(21)的长边方向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因此难以设置供乘客放脚的踏板。要求即便蓄电池大型也容易进行踏板的配置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15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便蓄电池大型化也容易进行蓄电池的更换作业且容易进行踏板的安装的跨骑型电动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跨骑型电动车辆,其具备:主框架,其具备头管;转向轴,其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头管,且对前轮进行支承;座椅轨道,其从所述主框架向车辆后方延伸,且对座椅进行支承;后轮,其配置于该座椅轨道的下方;电动马达,其对跨骑型电动车辆进行驱动;以及蓄电池,其配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下方,且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
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框架上安装有对所述蓄电池进行支承的下框架,在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的下方以能够向车辆侧方开闭的方式安装有对所述蓄电池的车身侧方进行覆盖的盖,在所述下框架上安装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踏板托架,在该踏板托架上安装有供乘客放脚的踏板,
所述踏板配置成,在车辆侧视下所述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蓄电池重叠,
所述踏板托架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向上方倾斜并同时延伸的倾斜部,以便形成对全开状态的所述盖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倾斜部以在车辆正面观察下与全开状态的盖平行的方式设定倾斜角。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盖设置于蓄电池的车宽方向一侧,
下框架具有向车宽方向另一侧鼓出的鼓出部,
该鼓出部设置于在车辆仰视下至少一部分与蓄电池及踏板托架重叠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踏板托架包括:中央部,其与下框架抵接;左右的水平部,它们从该中央部向车宽方向外侧水平地延伸;倾斜部,其从所述水平部延伸;以及踏板支承部,其从所述倾斜部的上端水平地延伸而对踏板进行支承,
在中央部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供将中央部紧固连结于下框架的紧固连结构件贯通,
至少中央部、水平部及倾斜部由一体的板构件构成。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中央部包括在车身前后分离配置的前中央部和后中央部,
水平部包括在车身前后分离配置的前水平部和后水平部,
倾斜部包括在车身前后分离配置的前倾斜部和后倾斜部,
前水平部与前中央部相连,前倾斜部与该前水平部相连,
后水平部与后中央部相连,后倾斜部与该后水平部相连。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下框架上具备对中央部进行收纳的收纳槽部,
在该收纳槽部和中央部中的一方具备凹部,且在另一方具备与凹部嵌合的凸部。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踏板托架的中央部附设有对全闭状态的盖进行锁定的锁定构件。
技术方案8的发明为跨骑型电动车辆,其具备:主框架,其具备头管;转向轴,其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头管,且对前轮进行支承;座椅轨道,其从所述主框架向车辆后方延伸,且对座椅进行支承;后轮,其配置于该座椅轨道的下方;电动马达,其对跨骑型电动车辆进行驱动;以及蓄电池,其配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下方,且向所述电动马达供电,
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框架上安装有对所述蓄电池进行支承的下框架,在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的下方以能够向车辆侧方开闭的方式安装有对所述蓄电池的车身侧方进行覆盖的盖,在所述下框架上安装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踏板托架,在该踏板托架上安装有供乘客放脚的踏板,
所述踏板配置成,在车辆侧视下所述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蓄电池重叠,
所述踏板托架具有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弯曲形成的避让部,以便避开全开状态的所述盖。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下框架包括在车宽方向左右配置的左下框架和右下框架,从车宽中心到左下框架的中心的左偏移量与从车宽中心到右下框架的中心的右偏移量设定为不相等,在偏移量小的一方的左下框架或右下框架上设置有将支承为能够开闭的盖支承部。
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踏板托架为管或棒。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即便将蓄电池配置在主框架的下方,也能够使盖向车辆侧方开放来将蓄电池向斜上方拉出。由此,蓄电池的更换变得容易。
此外,在踏板托架上设置倾斜部,由该倾斜部形成收纳空间,在该收纳空间收纳盖,由此能够使盖开放。其结果是,能够不与蓄电池干涉地设置踏板托架及踏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蓄电池大型化也容易进行蓄电池的更换作业且容易进行踏板的安装的跨骑型电动车辆。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通过以在开放时与盖平行的方式在踏板托架上配置倾斜部,由此能够使盖更大地开口。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在下框架上具有向车宽方向鼓出的鼓出部,由该鼓出部对蓄电池进行支承,且对踏板托架进行支承。通过鼓出部,能够以宽的面积进行支承,能够容易提高支承强度、支承刚性。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使踏板托架的至少中央部、水平部及倾斜部由一体的板构件构成,因此能够实现冲压品化,能够减少制造成本。通过在主框架的下方使用板构件,从而能够使厚度比较薄,能够从地面离开距离。而且,由于中央部平坦,因此能够容易与下框架抵接,能够实现踏板托架的结构的简单化。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由于踏板托架由在前后分离的构件构成,因此使分离距离增加,由此能够容易提高刚性。即,由于分离,因此不伴随重量的增加就能够提高刚性。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使凸部与凹部嵌合,由此能够实施踏板托架相对于下框架的定位,容易进行踏板托架向下框架的安装作业。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在踏板托架的中央部附设有对全闭状态的盖进行锁定的锁定构件。踏板托架的中央部通过紧固连结构件而紧固连结于下框架,从而刚性高。由于在刚性高的踏板托架的中央部设置有锁定构件,因此能够以强力对盖进行锁定。
另外,踏板托架的中央部为距车辆侧方最远的部位。由于在这样的部位设置有锁定构件,因此工具等不容易进入,不容易受到损害。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即便将蓄电池配置于主框架的下方,也能够使盖向车辆侧方开放来将蓄电池向斜上方拉出。由此,蓄电池的更换变得容易。
此外,在踏板托架上设置避让部,通过该避让部来避开与盖的干涉。其结果是,能够不与蓄电池干涉地设置踏板托架及踏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蓄电池大型化也容易进行蓄电池的更换作业且容易进行踏板的安装的跨骑型电动车辆。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下框架包括左下框架和右下框架,从车宽中心到左下框架的中心的左偏移量与从车宽中心到右下框架的中心的右偏移量设定为不相等,在偏移量小的一方的下框架设置有盖支承部。
由于在偏移量小的一方的下框架设置有盖支承部,因此避让部能够设置于与车宽中心接近的位置,能够使避让部小型。
此外,能够在使左下框架和右下框架充分分离的部位对蓄电池进行支承,并对踏板托架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容易提高支承强度、支承刚性。
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中,踏板托架为管或棒。若为管或棒,则为大致圆形,因此能够在整周使强度增强。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优点根据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变得清楚。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在相同或同样的结构上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于说明书,构成其一部分,用于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其记述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跨骑型电动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的2-2向视图。
图3是踏板托架及踏板的立体图。
图4是下框架及踏板托架的仰视图。
图5是图1的5向视图。
图6是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图1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跨骑型电动车辆的变更例的左侧视图。
图9是图8的9-9向视图。
图10是变更例的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前、后、左、右以就坐于座椅的乘客为基准来确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跨骑型电动车辆10为电动二轮车,其具备:主框架12,其在前部具备头管11;转向轴14,其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头管11,且对前轮13进行支承;车把15,其固定于该转向轴14的上端;设置于车把15的方向指示灯16L、16R(L为表示左的尾标,R为表示右的尾标,以下相同)及前照灯17;座椅轨道21,其从主框架12向车辆后方延伸,且对座椅18及载物架19进行支承;枢轴框架22,其从主框架12的后部向下方延伸;后摆臂23,其从该枢轴框架22向车辆后方延伸;电动马达25,其设置于该后摆臂23,且对后轮24进行驱动;后缓冲件26,其架设于后摆臂23和座椅轨道21;停车架27,其设置于枢轴框架22;蓄电池28,其配置于主框架12的下方且枢轴框架22的前方,向电动马达25供电;盖40,其从车身侧方覆盖该蓄电池28;以及踏板50L、50R(实际上,符号50R配置于蓄电池28的里侧),其供乘客放脚。
而且,如图1所示,在车辆侧视下,踏板50L、50R与蓄电池28重叠。当要将蓄电池28向附图近前拉出时,蓄电池28与踏板50L碰撞。
以下说明能够不与踏板50L碰撞地将蓄电池28拉出的结构。
如图2所示,在主框架12上焊接有一对板31L、31R,下框架34以通过螺栓-螺母32而紧固连结于上述的板31L、31R的方式垂下,由该下框架34支承盖40及踏板50L、50R。需要说明的是,踏板50L、50R经由踏板托架51而安装于下框架34。
踏板托架51包括:中央部52,其与下框架34抵接;左右的水平部53L、53R,它们从该中央部52向车宽方向外侧水平地延伸;倾斜部54L、54R,它们从上述的水平部53L、53R在车宽方向上向上方(即,斜上方)延伸;以及踏板支承部55L、55R,它们从上述的倾斜部54L、54R的上端水平地延伸而对踏板进行支承。
盖40形成为上方开放的箱形状,形成为能够从上方收纳蓄电池28的结构。即,盖40包括底部41、从该底部41向上方延伸的前壁部42及后壁部43(实际上,符号43配置于蓄电池28的里侧)、以及从底部41向上方延伸的外壁部44及内壁部45,外壁部44成为外观构件。
支承件35从下框架34的下部向车宽方向左(或右)侧延伸,在该支承件35上设置有盖支承部36。该盖支承部36对前壁部42及后壁部43的下部进行支承。其结果是,盖40被支承为能够向车宽方向左侧或右侧旋转。
优选的是,从下框架34延伸出圆弧板37,在设置于该圆弧板37的圆弧槽38中嵌合从前壁部42延伸的销39。圆弧槽38的弧长考虑盖40的全闭位置和全开位置来确定。
倾斜部54L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θ1设定为与全开位置处的盖40的外壁部44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θ2相同。由于二者相同,因此倾斜部54L与全开位置处的外壁部44平行。在平行的状态下,在盖40的外壁部44与倾斜部54L之间能够确保几mm程度的间隙。通过成为平行的情况及圆弧槽38的限位作用,不用担心盖40与踏板托架51碰撞。需要说明的是,盖限位的结构只是示出一例的结构,也可以变更为其他结构。
如图3所示,踏板托架51可以包括对一张板构件进行冲压成形而得到的左侧的托架半体60L及对一张板构件进行冲压成形而得到的右侧的托架半体60R。
中央部52例如包括:左右的前中央部52Lf、52Rf(f为表示前的尾标),它们具有贯通孔56;以及左右的后中央部52Lr、52Rr(r为表示后的尾标),它们与上述的前中央部52Lf、52Rf分离而配置于车辆后方,且具有贯通孔56。
左侧的水平部53L包括前水平部53Lf和与该前水平部53Lf分离而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水平部53Lr。
右侧的水平部53R包括前水平部53Rf和与该前水平部53Rf分离而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水平部53Rr。
左侧的倾斜部54L包括前倾斜部54Lf和与该前倾斜部54Lf分离而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倾斜部54Lr。
右侧的倾斜部54R包括前倾斜部54Rf和与该前倾斜部54Rf分离而配置于车辆后方的后倾斜部54Rr。
即,左侧的托架半体60L包括前中央部52Lf、与该前中央部52Lf连续的前水平部53Lf、与该前水平部53Lf连续的前倾斜部53Lf、与该前倾斜部54Lf连续的环状的踏板支承部55L、与该踏板支承部55L连续的后倾斜部54Lr、与该后倾斜部54Lr连续的后水平部53Lr、以及与该后水平部53Lr连续的后中央部52Lr,因此能够从一张板构件进行冲压成形。
右侧的托架半体60R也同样,能够从一张板构件进行冲压成形。
左侧的踏板50L是在厚度方向中央具备收纳左侧的踏板支承部55L的周向槽57的橡胶板。
向打开的状态的左侧的踏板支承部55L安置左侧的踏板50L。接着,使螺栓58通过左侧的前倾斜部54Lf和左侧的后倾斜部54Lr,并将螺栓58向焊接螺母59拧入,且使左侧的踏板支承部55L与周向槽57嵌合而将左侧的踏板支承部55L关闭。
同样也使右侧的踏板50R与右侧的踏板支承部55R嵌合。
也可以使用小螺钉、粘接剂将左右的踏板50L、50R固定于踏板支承部55L、55R,但若为图3所示的结构,则不需要小螺钉、粘接剂,能够减少踏板50L、50R的制造费用及安装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左侧的托架半体60L的后中央部52Lr一体形成有锁定构件引导槽62。另外,在右侧的托架半体60R的前中央部52Rf一体形成有向上方突起的凸部63。除此以外,右侧的托架半体60R与左侧的托架半体60L相同,因此省略右侧的托架半体60R的详细说明。
并且,左侧的托架半体60L与右侧的托架半体60R重叠并通过小螺钉64等紧固连结而一体化。根据以上的结构,左侧的托架半体60L和右侧的托架半体60R分别能够从一张板构件进行冲压成形,尽管形状复杂,也能够降低踏板托架51的加工工时。
如图4所示,下框架34具有向车宽方向鼓出的鼓出部66。以位于该鼓出部66的方式在下框架34上凹陷设置有将踏板托架51的一部分收纳的前收纳槽67f及后收纳槽67r。在前收纳槽67f一体形成有供凸部63嵌合的凹部68。
将凸部63与凹部68嵌合,并同时在前收纳槽67f中收纳前中央部52Lf、52Rf,在后收纳槽67r中收纳后中央部52Lr、52Rr。接着,使螺栓等紧固连结构件69通过贯通孔56并紧固连结于下框架34。由于前中央部52Lf、52Rf及后中央部52Lr、52Rr平坦,前收纳槽67f及后收纳槽67r也平坦,因此能够容易将踏板托架51安装于下框架34。
通过将凸部63与凹部68嵌合,由此踏板托架51的车宽方向的位置确定,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进行踏板托架51向下框架34的安装作业。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下框架34设置凹部68且在踏板托架51设置凸部63,但也可以在下框架34设置凸部63且在踏板托架51设置凹部68。
另外,通过设置鼓出部66,从而下框架34侧的支承面积(车宽方向长度)增大,能够更稳定地支承踏板托架5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盖支承部36设置于车宽方向左侧的情况下,鼓出部66设置于车宽方向右侧。其结果是,能够在车宽方向左侧确保盖40的收纳空间71。
另外,通过在下框架34上设置前收纳槽67f及后收纳槽67r,从而能够增加踏板托架51距地面的高度。
如图5所示,在车辆仰视下,鼓出部66设置于与蓄电池28及踏板托架51重叠的位置。如上所述,通过鼓出部66能够增大支承面积,尤其是能够容易提高对踏板托架51的支承强度、支承刚性。
另外,在踏板托架51的中央附设有锁定构件81。
如图6所示,盖锁定机构80包括以移动自如的方式收纳于锁定构件引导槽62的锁定构件81、将锁定构件81向锁定方向施力的压缩弹簧82、从锁定构件81延伸的拉索83、以及拉拽该拉索83的杆84。
如图7所示,コ状配件46从盖40的底部41向下方延伸。
如图6所示,锁定构件81的前端在上表面具备锥形面85。下降中的コ状配件46与锥形面85碰撞而使锁定构件81向锁定解除方向后退。当下降中的コ状配件46通过锁定构件81的前端面时,在压缩弹簧82的作用下,锁定构件81向图6的位置返回,卡挂于コ状配件46。当将杆84放倒到假想线的位置时,由拉索83拉拽的锁定构件81后退,锁定被解除。
如图7所示,当盖40成为全闭状态时,锁定构件81卡挂于コ状配件46,盖40被锁定。即,在刚性高的踏板托架51的中央部52设置有锁定构件81,因此能够以强力对盖40进行锁定。
另外,踏板托架51的中央部52是距车辆侧方最远的部位。由于在这样的部位设置有锁定构件81,因此工具等不容易进入,不容易受到损害。
需要说明的是,在盖40的全闭时,相对于从左右覆盖主框架12的左右的侧罩87L、87R,盖40的外壁部44与侧罩87L对齐,因此外观性良好。
如图7所示,蓄电池28配置于主框架12的正下方,因此无法向上方抽出。由于存在左右的踏板50L、50R,因此也无法将蓄电池28向正侧面(车辆侧方)抽出。而且,在下方存在下框架34,因此也无法将蓄电池28向下方抽出。
然而,如图2所示,通过将以车身一侧的下端为中心进行转动的盖40向车辆侧方打开,从而能够不与主框架12干涉地将蓄电池28向斜上方拉出。即,不用担心与主框架12、下框架34及踏板50L、50R干涉,因此能够容易实现蓄电池28的大型化。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8所示,下框架34、盖40及踏板托架51的结构与图1不同,但其他相同。相同的构成要素转用图1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9所示,踏板托架51通过对管或棒进行弯曲加工而成。在踏板托架51的两端安装有例如圆筒状且橡胶制的踏板50L、50R。
下框架34包括在车宽方向左右配置的左下框架34L和右下框架34R。在下部处使左下框架34L与右下框架34R分离,由此能够实现轻量化,且同时提高用于踏板托架51的支承刚性。
从车宽中心88到左下框架34L的中心的左偏移量δL与从车宽中心88到右下框架34R的中心的右偏移量8R设定为不同、即不相等。而且,在偏移量小的一方的右下框架34R上设置有将盖40支承为能够开闭的盖支承部36。而且,在该例子中,由盖40和蓄电池罩91包围蓄电池28的前后左右的面。
另外,在盖支承部36的附近,在踏板托架51上设置有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弯曲形成的一个避让部89。从盖支承部36到外壁部44的距离小。其结果是,如图10所示,即便使盖40为全开状态,外壁部44的下端也几乎不下降,因此能够使避让部89向下方的凹陷量较小。
尽管踏板托架51相对于车宽中心为非对称,避让部89也不显眼,因此不用担心踏板托架51的外观性受到损害。
如图10所示,能够打开盖40而将蓄电池28向斜上方抽出。由于设置有避让部89,因此不用担心盖40与踏板托架51碰撞。
使踏板托架51为管或棒。若为管或棒,则成为圆截面或大致圆截面,从而在整周上强度均匀或大致均匀。由于不存在方向性,因此在车身上下方向、车辆前后方向及它们之间的倾斜方向上均能够提高踏板托架51的强度,使踏板托架51的设计变得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适合于车宽尺寸的制约严格的电动二轮车,但也能够适用于被称作电动轻便车(buggy)的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及变形。因此,为了公开本发明的范围,记载有技术方案。
本申请以2015年8月31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5-170617为基础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记载内容的全部援引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合于电动二轮车。
符号说明:
10…跨骑型电动车辆
11…头管
12…主框架
13…前轮
14…转向轴
18…座椅
21…座椅轨道
24…后轮
25…电动马达
28…蓄电池
34…下框架
34L…左下框架
34R…右下框架
36…盖支承部
40…盖
50L、50R…左右的踏板
51…踏板托架
52…中央部
52Lf、52Rf…左右的前中央部
52Lr、52Rr…左右的后中央部
53L、53R…左右的水平部
53Lf、53Rf…左右的前水平部
53Lr、53Rr…左右的后水平部
54L、54R…左右的倾斜部
54Lf、54Rf…左右的前倾斜部
54Lr、54Rr…左右的后倾斜部
55L、55R…左右的踏板支承部
56…贯通孔
63…凸部
66…鼓出部
67f、67r…收纳槽(前收纳槽及后收纳槽)
68…凹部
69…紧固连结构件
71…收纳空间
81…锁定构件
88…车宽中心
89…避让部
δL…左偏移量
δR…右偏移量
θ1…倾斜角

Claims (10)

1.一种跨骑型电动车辆,其具备:主框架(12),其具备头管(11);转向轴(14),其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头管,且对前轮(13)进行支承;座椅轨道(21),其从所述主框架(12)向车辆后方延伸,且对座椅(18)进行支承;后轮(24),其配置于该座椅轨道(21)的下方;电动马达(25),其对跨骑型电动车辆进行驱动;以及蓄电池(28),其配置于所述主框架(12)的下方,且向所述电动马达(25)供电,
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10)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框架(12)上安装有对所述蓄电池(28)进行支承的下框架(34),在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10)的下方以能够向车辆侧方开闭的方式安装有对所述蓄电池(28)的车身侧方进行覆盖的盖(40),在所述下框架(34)上安装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踏板托架(51),在该踏板托架(51)上安装有供乘客放脚的踏板(50L、50R),
所述踏板(50L、50R)配置成,在车辆侧视下所述踏板(50L、50R)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蓄电池(28)重叠,
所述踏板托架(51)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向上方倾斜并延伸的倾斜部(54L、54R),以便形成对全开状态的所述盖(40)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54L、54R)以在车辆正面观察下与全开状态的所述盖(40)平行的方式设定倾斜角(θ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40)设置于所述蓄电池(28)的车宽方向一侧,
所述下框架(34)具有向车宽方向另一侧鼓出的鼓出部(66),
该鼓出部(66)设置于在车辆仰视下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蓄电池(28)及所述踏板托架(51)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托架(51)包括:中央部(52),其与所述下框架(34)抵接;左右的水平部(53L、53R),它们从该中央部(52)向车宽方向外侧水平地延伸;所述倾斜部(54L、54R),其从所述水平部(53L、53R)延伸;以及踏板(50L、50R)支承部,其从所述倾斜部(54L、54R)的上端水平地延伸而对所述踏板(50L、50R)进行支承,
在所述中央部(52)设置有贯通孔(56),该贯通孔(56)供将所述中央部(52)紧固连结于所述下框架(34)的紧固连结构件(69)贯通,
至少所述中央部(52)、所述水平部(53L、53R)及所述倾斜部(54L、54R)由一体的板构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部(52)包括在车身前后分离配置的前中央部(52Lf、52Rf)和后中央部(52Lr、52Rr),
所述水平部(53L、53R)包括在车身前后分离配置的前水平部(53Lf、53Rf)和后水平部(53Lr、53Rr),
所述倾斜部(54L、54R)包括在车身前后分离配置的前倾斜部(54Lf、54Rf)和后倾斜部(54Lr、54Rr),
所述前水平部(53Lf、53Rf)与所述前中央部(52Lf、52Rf)相连,所述前倾斜部(54Lf、54Rf)与该前水平部(53Lf、53Rf)相连,
所述后水平部(53Lr、53Rr)与所述后中央部(52Lr、52Rr)相连,所述后倾斜部(54Lr、54Rr)与该后水平部(53Lr、53Rr)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框架(34)上具备对所述中央部(52)进行收纳的收纳槽部(67f、67r),
在该收纳槽部(67f、67r)和所述中央部(52)中的一方具备凹部(68),且在另一方具备与所述凹部(68)嵌合的凸部(63)。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踏板托架(51)的所述中央部(52)附设有对全闭状态的所述盖(40)进行锁定的锁定构件(81)。
8.一种跨骑型电动车辆,其具备:主框架(12),其具备头管(11);转向轴(14),其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头管,且对前轮(13)进行支承;座椅轨道(21),其从所述主框架(12)向车辆后方延伸,且对座椅(18)进行支承;后轮(24),其配置于该座椅轨道(21)的下方;电动马达(25),其对跨骑型电动车辆进行驱动;以及蓄电池(28),其配置于所述主框架(12)的下方,且向所述电动马达(25)供电,
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10)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框架(12)上安装有对所述蓄电池(28)进行支承的下框架(34),在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10)的下方以能够向车辆侧方开闭的方式安装有对所述蓄电池(28)的车身侧方进行覆盖的盖(40),在所述下框架(34)上安装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踏板托架(51),在该踏板托架(51)上安装有供乘客放脚的踏板(50L、50R),
所述踏板(50L、50R)配置成,在车辆侧视下所述踏板(50L、50R)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蓄电池(28)重叠,
所述踏板托架(51)具有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弯曲形成的避让部(89),以便避开全开状态的所述盖(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框架(34)包括在车宽方向左右配置的左下框架(34L)和右下框架(34R),从车宽中心(88)到所述左下框架(34L)的中心的左偏移量(δL)与从车宽中心(88)到所述右下框架(34R)的中心的右偏移量(δR)设定为不相等,在偏移量小的一方的所述左下框架(34L)或所述右下框架(34R)上设置有将所述盖(40)支承为能够开闭的盖支承部(36)。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托架(51)为管或棒。
CN201680046523.7A 2015-08-31 2016-08-30 跨骑型电动车辆 Active CN1079220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0617 2015-08-31
JP2015-170617 2015-08-31
PCT/JP2016/075339 WO2017038820A1 (ja) 2015-08-31 2016-08-30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2026A true CN107922026A (zh) 2018-04-17
CN107922026B CN107922026B (zh) 2020-02-18

Family

ID=58187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6523.7A Active CN107922026B (zh) 2015-08-31 2016-08-30 跨骑型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03895B2 (zh)
CN (1) CN107922026B (zh)
MY (1) MY196466A (zh)
WO (1) WO20170388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247A (zh) * 2020-09-10 2022-03-1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摩托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180B (zh) * 2018-01-31 2019-03-1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車的電池盒構造
CN112606937B (zh) * 2021-01-19 2022-11-22 河南利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电动自行车、电池箱体及电池
JP2022027936A (ja) * 2021-12-15 2022-02-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7305Y (zh) * 2003-08-11 2004-09-01 刘奥宇 跨式电动摩托车
US20100078247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Taiki Sasage Saddle-ride type electric vehicle
CN201677995U (zh) * 2010-04-30 2010-12-22 杭州冠豪车业实业有限公司 轻便型电动助力自行车
EP2586686A1 (en) * 2011-10-28 2013-05-01 Wayel S.r.l. Motorized vehicle
JP2013209054A (ja) * 2012-03-30 2013-10-10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式鞍乗り型車両
CN103359215A (zh) * 2012-03-30 2013-10-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单元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9953B2 (ja) * 2012-03-29 2016-09-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7305Y (zh) * 2003-08-11 2004-09-01 刘奥宇 跨式电动摩托车
US20100078247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Taiki Sasage Saddle-ride type electric vehicle
CN201677995U (zh) * 2010-04-30 2010-12-22 杭州冠豪车业实业有限公司 轻便型电动助力自行车
EP2586686A1 (en) * 2011-10-28 2013-05-01 Wayel S.r.l. Motorized vehicle
JP2013209054A (ja) * 2012-03-30 2013-10-10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式鞍乗り型車両
CN103359215A (zh) * 2012-03-30 2013-10-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单元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247A (zh) * 2020-09-10 2022-03-1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摩托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96466A (en) 2023-04-12
CN107922026B (zh) 2020-02-18
JP6403895B2 (ja) 2018-10-10
WO2017038820A1 (ja) 2017-03-09
JPWO2017038820A1 (ja)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2026A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04903184B (zh) 跨骑式车辆的电源供给结构
CN101925506B (zh) 踏板型车辆
EP2168864B1 (en) Saddle-ride type electric vehicle
CN102069873A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JP546052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WO2013180199A1 (ja) 鞍乗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US9409615B2 (en) Motorcycle
CN101468679B (zh) 机动两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CN101423083B (zh) 车辆的物品收纳结构
CN1974305B (zh) 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
CN1171346A (zh) 小型车辆的车身壳体结构
JPH0746617Y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2001390A (zh) 鞍乘型车辆的座椅下罩结构
CN104554536A (zh) 跨乘式车辆
CN101712349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8394508A (zh) 后双轮可倾斜悬挂机构及后双轮可倾斜三轮车
CN100383008C (zh) 车辆用筐结构
JP5114232B2 (ja) 自動2輪車の車体構造
JP7513933B1 (ja) 鞍乗型車両
CN105584571B (zh) 跨坐型车辆
CN104144846B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4554530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14213824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開閉構造
CN105501342B (zh) 鞍乘式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