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3283B - 筒状针织物、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以及袜子 - Google Patents

筒状针织物、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以及袜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3283B
CN107893283B CN201710923467.7A CN201710923467A CN107893283B CN 107893283 B CN107893283 B CN 107893283B CN 201710923467 A CN201710923467 A CN 201710923467A CN 107893283 B CN107893283 B CN 107893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tubular knitted
sock
expanded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234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93283A (zh
Inventor
金田正利
福井隆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amot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kamot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amoto Corp filed Critical Okamot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93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3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93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3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9/4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8Gussets, e.g. pouches or heel or toe por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6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stock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4Needle cylind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9/4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 D04B9/5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heel or toe por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1/00Hosiery; Panti-h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500/00Materials for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500/10Knit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ocks And Pantyhose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筒状针织物、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以及袜子。袜子(50)的弯曲部(70)包括凸起部(20)和延伸部(11),其中所述凸起部具有包括纵行数减小的区域的区域的第一凸起区域(21),以及包括纵行数增大的区域的第二凸起区域(22),所述延伸部包括,纵行数增大的第一扩展区域(11p)以及纵行数减小的第二扩展区域(11q)。延伸部(11)相对于凸起部(20)位于弯曲方向侧,第一扩展区域(11p)和第二扩展区域(11q)之间的边界部(110)的弯曲方向侧的一端(110a)位于袜子(50)的横向方向的中心线上或距离该中心线的预定范围内。

Description

筒状针织物、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以及袜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侧不容易起皱的筒状针织物。
背景技术
人脚的形状与袜子的形状不同,穿上袜子后,踝关节前方部位出现褶皱。具体地,在直立姿势下,人的脚由脚部(自脚踝以下的部分)和小腿部分(自脚踝以上的部分)形成的角度基本为直角。因此,当袜子被织成包围脚部的第一部分与包围小腿的第二部分形成的角度大于90°时,在穿着袜子站立的情况下,袜子的踝关节前方部位脚背侧的织物变多,形成皱褶。这些褶皱使穿袜子的穿着舒适性变差,且影响美观。因此,需要一种在穿上时适合脚的形状,并且不会在踝关节前方部位产生褶皱的袜子。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使用专用针织机针织的,调整了目标线的长短,使身体部分和脚部形成所需的角度弯曲的袜子。图17(a)和17(b)为用于说明普通袜子的一个例子的袜子100的图。图17(a)为袜子100的右视图,17(b)为袜子100的展开图。专利文件1记载的袜子,如图17(a)、(b)所示,袜子100的目标线101,自脚底侧端部至位于脚背侧的位置,至脚背侧端部的点Q1延伸。因此,可以针织出包围脚部的第一部分和包围小腿的第二部分所成的角度接近直角的袜子。由此,袜子适合脚的形状,从而可以防止踝关节前部起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204378号公报(2004年7月22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当包围脚部的第一部分和包围小腿的第二部分所成的角度针织成直角时,需要调整脚的脚背侧端部的针数。
袜子的生产中通常使用通过用选针器升高和降低织针来针织筒状针织物的圆形针织机来生产袜子。使用让气缸往复运动的往复旋转针织法针织袜子的后跟等,使得不用于针织的一部分织针上提不工作,剩余的织针用于针织。在该圆形针织机中,由于选针器用于提升往复旋转编织的织针,因此,选针器进入的空间是气缸的往复运动被限制的区域,因此对于目标线101的长度的调整是有限度的,目标线101无法延伸到点Q1。因此,在该圆形针织机中,存在以下问题:通过调整目标线101的长度,不能针织出包围脚部的第一部分和包围小腿的第二部分所形成的角度几乎为直角的袜子。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装有选针器的圆形针织机进行针织的,能够在穿着袜子时,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侧难以起皱的筒状针织物。
课题的解决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筒状针织物至少具有一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凸起部和扩展部,所述凸起部包括:具有作为沿所述筒状针织物外周方向上的线圈的数量的纵行数自所述筒状针织物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的区域的第一凸起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的、所述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的第二凸起区域。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和所述第二凸起区域相对所述延伸部位于与所述筒状针织物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扩展部包括:所述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的第一扩展区域,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的所述另一端连为一体的的位置、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纵行数开始所述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减少的第二扩展区域。所述扩展部相对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弯曲方向侧。在从所述弯曲方向看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一扩展区域和所述第二扩展区域的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位于沿横向方向大致将所述筒状针织物二等分的中心线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是通过具备选针器的圆形针织机,针织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的筒状针织物的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该方法包括:针织第一凸起区域的第一凸起区域针织步骤,其中,第一凸起区域含有通过自所述筒状针织物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针的针织方法针织的区域;通过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先加针后连续减针的方法织成扩展部的扩展部针织步骤;以及在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织成第二凸起区域的第二凸起区域针织步骤,其中所述第二凸起区域包括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加针的针织方法针织的区域。所述扩展部相对所述第一凸起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凸起区域,位于弯曲方向侧,在从所述弯曲方向看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所述加针与所述减针针织的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位于沿横向方向大体将所述筒状针织物二等分的中心线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
发明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具备选针器的圆形针织机织成的、穿着时在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侧不容易起皱的筒状针织物。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袜子的脚背侧的说明图,图1(b)是上述袜子的左视图。
图2(a)是上述袜子的展开图,图2(b)是沿图1(b)中A-A线的截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a)的展开图各部分的所述袜子的左视图。
图4(a)以及图4(b)是用于说明凸起部的例子的图。
图5(a)以及图5(b)是用于说明凸起部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6(a)以及图6(b)是用于说明凸起部的又一例子的图。
图7(a)以及图7(b)是用于说明图2(a)的展开图左侧面的邻接关系的图。
图8(a)以及图8(b)是上述袜子的变形例1。
图9(a)以及图9(b)是上述袜子的变形例2。
图10(a)~(c)是上述袜子的变形例3。
图11(a)~(c)是上述袜子的变形例4。
图12(a)~(c)是上述袜子的变形例5。
图13(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袜子的左视图,图13(b)是上述袜子的右视图,图13(c)是上述袜子的展开图。
图14(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袜子的左视图,图14(b)是上述袜子的右视图,图14(c)是上述袜子的展开图。
图15用于说明横行数和纵行数的图。
图16(a)是用于说明小腿最小围度的图,图16(b)是用于说明短脚跟的围度的图。
图17(a)以及图17(b)是用于说明普通袜子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袜子50既适应左脚也适应右脚。
(袜子50的结构)
图1(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袜子50的脚背侧的说明图,图1(b)是袜子50的左视图。换言之,图1(a)是沿弯曲方向看到的袜子50的图。图2(a)是袜子50的展开图,图2(b)是沿图1(b)A-A线的截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图2(a)的展开图各部分的袜子50的左视图。此外,图1(b)中的箭头B表示袜子50的弯曲方向。弯曲方向与后述连接谷折部P1和山折部P2的线大致平行。
此外,基于图15,预先对用于各实施方式说明中的纵行数和横行数,进行说明。图15是用于说明横行数和纵行数的图。纵行数,如图15所示为沿袜子50的外周方向的连续的线圈数,换言之,即为袜子50外周方向上的线圈数。图15所示的织物的纵行数为4线圈。此外,横行数为袜子50纵向方向连续的线圈数,换言之,袜子50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的线圈数。图15所示的横行数为3线圈。
袜子50(筒状针织物)是通过具有选针器,并由选针器升降织针针织的圆形针织机(以下称为普通的圆形针织机)织成的筒状针织物。平织袜子50的弯曲部70。通过平织,织物上不会形成较大的凹凸不平,织物的厚度减小。由此,可以防止由于织物的厚度和不平性引起的褶皱的发生。
袜子50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其包括脚趾部30、脚圆筒部310、腿圆筒部320以及弯曲部70。按照脚趾部30、脚圆筒部310、弯曲部70以及腿圆筒部320的顺序织成一体。
脚趾部30覆盖插入的脚的脚趾。脚趾部30与脚圆筒部310邻接针织,其端部织成袋状。例如,脚趾部30可以通过在图2(a)中缝合脚部31的与腿部3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而进行针织。此外,袜子50也可以没有脚趾部30。此外,为简化说明,在图2~14中省略了脚趾部30。
脚圆筒部310覆盖插入的脚的脚趾以及除脚踝以外的脚部。脚圆筒部310一端邻接脚趾部30针织而成,另一端邻接弯曲部70针织而成。脚圆筒部310为细长中空的筒状织物。
腿圆筒部320覆盖插入的脚中的小腿部分。腿圆筒部320至少在一端具有开口部33,另一端与弯曲部70邻接针织。穿袜子的人可以将脚自开口部33插入袜子50中。腿筒状部320为细长中空的筒状织物。
(弯曲部)
对弯曲部70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a)、图1(b)以及图2(a)、图2(b)所示,从脚背侧观察袜子50时,左前方将被称为“右侧”,右前方称为“左侧”。此外,当从侧面观察袜子50时,脚背侧被称为“脚背侧(谷折侧,弯曲方向侧)”,脚底侧被称为“脚底侧(山折侧,与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
弯曲部70如图1(b)所示,位于脚筒状部310以及腿圆筒部320之间,覆盖自脚踝到脚后跟的部位。
弯曲部70是由后述线R1和线R2包围的区域。线R1包括(1)与腿圆筒部320接触的延伸部分11的端部的线圈自后述的延伸部11的边界部的弯曲方向侧的一端110a延伸到到同一路线上的线,(2)与腿圆筒部320接触的延伸部12的端部的线圈自延伸部12的边界部的弯曲方向侧的一端部110a延伸到同一路线上的线。线R2包括(1)与脚圆筒部310接触的延伸部11的端部的线圈自延伸部11的边界部分的弯曲方向侧的一端110a延伸到到同一路线上的线,(2)与脚圆筒部310接触的延伸部12的端部的线圈自延伸部12的边界部的弯曲方向侧的一端部110a延伸到同一路线上的线。
通过具有弯曲部70,脚圆筒部310自腿圆筒部320向弯曲方向弯曲,脚圆筒部310和腿圆筒部320形成的角度成为弯曲角度θ1。在袜子50中,优选使弯曲部70的弯曲角度θ1为90°。当从左侧表面看到袜子50时,弯曲部70大致为以延伸部11的延伸部12一侧的顶点为中心的扇形。
弯曲部70包括延伸部11、12以及凸起部20。
(凸起部)
凸起部20包括:(1)第一凸起区域21,其包括作为袜子50外周方向上的线圈数的纵行数从袜子50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的区域,和(2)位于第一凸起区域21的上述另一端侧的第二凸起区域22,其包括纵行数从上述一端侧向上述另一端侧增加的区域。
凸起部20覆盖脚后跟。第一凸起区域21和第二凸起区域22相对延伸部11、12位于与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
在袜子50中,脚圆筒部310以及腿圆筒部320,通过使用圆形针织机全周针织成筒状。与此相对,弯曲部70通过全周针织以及往复循环针织而成。
往复循环针织,例如针织袜子50的腿圆筒部320的一部分织针,通过选针器将其上升的方式让其停止用于针织,圆形针织机的气缸往复运动利用剩余的织针编织织物。
凸起部20通过减针以及加针针织而成。
减针是织成梯形的针织宽度逐渐减小的织物,其中通过在转半针时,气缸的每一个行程,依次减少针织处的两个织针来逐渐减小针织宽度。
加针是织成梯形的针织宽度逐渐增加的织物,其中通过在转半针时,与减针相反依次增加气缸往复活动范围的端部处的两个织针来增加针织宽度。
(凸起部的种类)。
根据其针织方式,凸起部20包括正常脚跟型,大脚跟型以及Y形脚跟型,并且根据目的分别适用于袜子50。以下基于图4~图6,对凸起部20的类型进行说明。图4(a)、图4(b)为用于说明凸起部20的例子的图,图4(a)为具有正常脚跟型的凸起部20a的袜子60的左视图,图4(b)为具有凸起部20a的袜子60的展开图。图5(a)、图5(b)为用于说明凸起部20的另一例子的图,图5(a)为具有大脚跟型的凸起部20b的袜子61的左视图,图5(b)为具有凸起部20b的袜子61的展开图。图6(a)、图6(b)为用于说明凸起部20的又一例子的图,图6(a)为具有Y形脚跟型的凸起部20c的袜子62的左视图,图6(b)为具有凸起部20c的袜子62的展开图。
(正常脚跟)
如图4(a)、图4(b)所示,在凸起部20a上,凸起部20a弯曲方向侧的端部位于脚底侧或脚背侧与脚底侧之间的边界。在凸起部20a上,通过减针针织第一凸起区域21a,之后通过加针针织第二凸起区域22a。通过使用凸起部20a,脚底侧的布料面积比脚背侧的布料面积增加了,因此,穿着袜子60时能够减少谷折部一侧的褶皱。
(大脚跟)
如图5(a)、图5(b)所示,在凸起部20b中,凸起部20b弯曲方向侧的端部位于脚背侧。因此,凸起部20b与凸起部20a相比,脚底侧的布料面积增加了。袜子61与袜子60相比,脚底侧的布料面积与脚背侧的布料面积的比值变大了,因此,穿着袜子61时能够减少谷折部一侧的褶皱。
在凸起部20b中,通过减针针织第一凸起区域21b,之后通过加针针织第二凸起区域22b。凸起部20b通过往复旋转180度以上针织而成。
(Y形脚跟)
如图6(a)、图6(b)所示,凸起部20c包括第一凸起区域21c以及第二凸起区域22c。
第一凸起区域21c,包括(1)纵行数自袜子62的一端向另一端减小的区域,以及(2)在纵行数自所述一端向另一端减小的区域与第二凸起区域22c之间的、纵行数自所述一端向另一端增加的区域。换言之,通过减针之后加针的针织方法针织第一凸起区域21c。
此外,第二凸起区域22c,包括(1)纵行数自袜子62的一端向另一端增加的区域,以及(2)在纵行数自所述一端向另一端增加的区域与第一凸起区域21c之间的、纵行数自所述一端向另一端减小的区域。换言之,通过减针之后加针的针织方法针织第二凸起区域22c。
第一凸起区域21c在针织开始时的纵行数(第一凸起区域21c的开口部33侧的纵行数)多于第一凸起区域21c针织结束时的纵行数(第一凸起区域21c的脚趾部30的纵行数)。此外,第二凸起区域22c在针织结束时的纵行数(第二凸起区域22c的脚趾部30的纵行数)多于第二凸起区域22c针织开始时的纵行数(第二凸起区域22c的开口部33侧的纵行数)。凸起部20c与凸起部20a相比,脚底侧的布料面积增加了,因此,袜子62相比袜子60,脚底侧布料面积与脚背侧布料面积的比值增大了,因此,穿着袜子62时能够减少谷折部一侧的褶皱。
图1(b)中示出的本实施方式的凸起部20结合了大脚跟型和Y形脚跟型。具体地,凸起部20被针织到鞋底侧,以跨越弯曲部70的左右两侧,并且凸起部分20的弯曲方向侧的端部位于脚背侧。此外,通过往复旋转针织,通过减针之后加针来针织第一凸起区域21,之后,再通过减针之后加针来针织第二凸起区域22。减针和加针可以是连续的也可是不连续的。
(凸起部的设计)
以下,基于图7(a)、图7(b)说明使用针数为144的普通圆形针织机编织时的最佳针数的设定。圆形针织机的针数与筒状针织物外周的纵行数相同。此外,图7(a)、图7(b)中的线L1~L4是目标线。
图7(a)、图7(b)所示的目标线的纵行数(线L1和线L2或线L3和线L4的总的纵行数)优选为圆形针织机针数的15%~20%。具体地,当针数为144时,目标线的纵行数优选为25。
如果目标线的纵行数太大,覆盖脚后跟的区域太大,无法适应脚后跟。如果目标线的纵行数太少,覆盖脚后跟的区域太小,无法适应脚后跟。此外,在通常的大脚跟(没有延伸部11和12)的情况下,凸出部20一侧的目标线的纵行数约为圆形针织机针数的18%。具体地,当针数为144时,通常的大脚跟型袜61的目标线的纵行数约为25。
(延伸部)
如图1(a)、图1(b)所示,延伸部11(扩展部)包括(1)纵行数自袜子50的一端侧(开口部33侧)向另一端侧(脚趾部30)增加的第一扩展区域11p,以及(2)第二扩展区域11q,其位于与第一扩张区域11p的所述另一端侧连为一体的位置,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11p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纵行数开始,纵行数从所述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延伸部11相对于凸起部20位于弯曲方向侧。
此外,延伸部11中的第一扩展区域11p和第二扩展区域11q之间的边界部110的弯曲方向侧的一端110a,在从沿弯曲方向看袜子50的情况下,大致位于将袜子50在横向方向上大致二等分的中心线上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因此,在中心线S上或在距离该中心线S预定范围内的范围是指自中心线S的纵行数为0至袜子50周围的纵行数的17%以下的范围。具体地,当圆形针织机的针数为144时,这意味着一端110a位于自中心线S的纵行数为0~24针的范围内。自中心线S的纵行数为0针的位置表示中心线S上的位置。在上述范围内,如果一端110a接近中心线S,则可以以织成左右均衡的美观的袜子50。在上述范围内,如果一端部110a远离中心线S,则可以织成沿弯曲的踝关节部分直径的膨胀部分与弯曲方向侧的顶点匹配的脚部的形状的编织袜子50。
第一扩展区域11p由加针的方法针织而成,第二扩展区域11q由减针的方法针织而成。即边界部110为加针和减针的切换部分。
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在袜子50的外周方向上相邻针织。具体地,穿过在脚踝的后表面移动到脚底的边界的自右侧向左侧移动的点(图1(b)中的山折部P2),以及小腿前面和脚背的边界处(图1(b)中的谷折部P1)在袜子50的周围邻接针织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即延长部11和延伸部12在中心线S附近彼此邻接。
此外,延伸部11位于脚背侧的左侧,延伸部12位于脚背侧的右侧。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通过全周编织部41(参照图2(a))彼此相邻地编织。
此外,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在上述外周方向上位于以谷折部P1为中心的基本对称的位置,凸起部20也在上述外周方向上以谷折部P1为中心大致对称。
优选在与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邻近的线圈上进行针织。这里的“相近线圈”是指例如彼此相邻的线圈或具有全周编织部40的线圈互相隔开的多个线圈。
延伸部11大致为六边形的形状,首先,通过加针针织第一扩展区域11p,然后通过减针针织第二扩展区域11q。
优选使第一扩展区域11p以及第二扩展区域11q中的各最大横行数相同。此外,优选使在第一扩展区域11p以及第二扩展区域11q中,相应的各纵行数也相同。由此,在延伸于第一扩展区域11p的腿部32(参照图3,对应于腿圆筒部320)和延伸于第二扩展区域11q的脚部31(参照图3,对应于脚圆筒部310))可以织成第一扩展区域11p和第二扩展区域11q之间的边界部110对称弯曲的袜子50。通过边界部110在其间对称弯曲,袜子50具有平衡的美丽外观。
此外,如图1(b)所示,延伸部11的脚底侧端部(边界部110的另一端110b)位于第一扩展区域21和第二扩展区域22之间。
包括边界部110的一端110a的第一端部110c(参照图1(a))具有自边界部110的另一端部110b向边界部110的一端部110a逐渐变细的形状。包括边界部110的另一端部110b的第二端部110d(参照图1(a))具有自边界部110的一端110a向边界部110的另一端110b逐渐变细的形状。边界部110的第一端部110c为边界部110的脚背侧的端部,第二端部110d为边界部110的脚底侧的端部。根据第一端部110c和第二端部110d的形状以及凸起部20的形状,在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中,弯曲方向侧的面积与其相反侧的面积相比相对较小。因此,谷折部的织物不会剩余,从而可以减少穿着袜子50时的谷折部的褶皱。
优选使第一端部110c,以边界部110的一端110a为中心所成的角θ2约为90°。这里的约90°是指可以将其视为大致90°的范围,例如90°~120°。由此,可以织成弯曲部弯曲90°,可以沿着脚的形状、在穿着袜子时在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侧难以产生褶皱的袜子50。
延伸部12以与延伸部11相同的方式织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的形状相同,相对应的纵行数和横行数相同。即,在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中最大横行数和最大纵行数相同。由此,左右的各个延伸部11和12的面积相同,因此可以在袜子50不向左右弯曲的状态下织成袜子50。
此外,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在谷折部P1(参照图1(b))处邻接。由此,可以良好的防止脚背侧谷折部因布料多余而产生褶皱。
(延伸部的效果)
弯曲部70整体上在弯曲方向侧(弯曲部70的脚背侧)的面积比其相反的一侧(弯曲部70的脚底侧)的面积相对较窄,同时在弯曲部70的弯曲方向侧(弯曲部70的脚背侧),弯曲方向侧的面积比其相反侧的面积相对较窄,由此可以使得在穿着袜子50时能够减少弯曲部70弯曲方向侧的褶皱。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袜子50中,弯曲部70的脚底侧设置有凸起部20,脚背侧设置有延伸部11、12。因此,通过凸起部20,可以使得在与弯曲部70中的延伸部11、12与弯曲方向侧相反的一侧(弯曲部70的脚底侧)上,弯曲方向侧的面积比与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的面积相对较窄。此外,通过延伸部11、12以及凸起部20,与弯曲部70的凸起部20相比,在弯曲方向侧(弯曲部70的脚背侧)上,弯曲方向侧的面积比弯曲方向的相反侧的面积相对较窄。
即,当观察袜子50的左侧时,在由线R1和线R2包围的区域的弯曲部70中,在延伸部11的延伸部12侧的顶点谷折部P1中的线圈数K1(图中未示出)和延伸部11中的最大横行数K3(参照图1(b))变成横行数K1<横行数K3。此外,横行数K3小于山折部P2的横行数K2(在脚底侧自右侧向左侧移动的部分的凸起部20的横行数,参照图1(b))。即,横行数K1<横行数K3<横行数K2。
此外,已经调整了线圈数量的范围(延伸部11和凸起部20)的弯曲方向侧的顶点(一端110a)延伸到中心线S的附近。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脚圆筒部310和腿圆筒部320所成的角度大致为直角。
此外,基于图16(a)、(b)描述另一效果。图16(a)是用于说明小腿的最小围度S1的图,图16(b)是用于说明短脚跟的围度S2的图。短脚跟的围度S2为通过脚踝的后表面移动到脚底面的点、以及小腿前面和脚背的边界的脚的周长。如图16(a)和(b)所示,短脚跟的围度S2由于脚踝等的凸起,大于小腿的最小围度S1。因此,不仅可以使线圈数自山折部P2向谷折部P1减少,而且通过增大延伸部11、12左右两侧的面积,使山折部一侧与谷折部一侧产生面积差,可以织出更适合于脚形状的袜子50。
(延伸部的设计)
以下对当使用具有144针数的普通圆形针织机针织时的最佳针数的设置进行说明。
延伸部11的两端部分(第一端部110c和第二端部110d)的纵行数,即增加和减少的纵行数以及延伸部11的横行数之间是连动的。可以随着横行数的增加,从谷折部P1向脚底侧增加要减少的纵行数的数量。因此,随着逐渐减少的纵行数的增加,弯曲部70的脚背侧的面积比脚底侧的面积相对变窄,能够减少踝关节前方部分的褶皱。然而,当延伸部11的横行数等于凸起部20的横行数(第一凸起区域21和第二凸起区域22的总横行数)时,弯曲部70不会弯曲。因此,延伸部分11的横行数需要小于凸起部20的横行数。
延伸部11的横行数,优选为袜子50外周方向上的纵行数的17%左右。具体地,在针数为144的圆形针织机的情况下,延伸部11的横行数优选为28线圈。即,第一扩展区域11p的横行数优选为14线圈,第二扩展区域11q的横行数优选为14线圈。不限于上述,第一扩展区域11p的横行数也可以是
Figure BDA0001427158690000131
线圈,第一扩展区域11p的最小横行数可以设定为2线圈以上,最大横行数设定为36线圈以下的范围。
延伸部11的最大纵行数W2(参照图2(a))优选为袜子50外周方向上的纵行数的约20%至30%。此外,延伸部11的最小纵行数W1(参照图2(a))优选为袜子50外周方向上纵行数的约4%至20%。具体地,在针数为144的圆形针织机的情况下,优选将延伸部11的最大纵行数W2设定在
Figure BDA0001427158690000141
的范围内,最小纵行数W1设定在
Figure BDA0001427158690000142
的范围内。此外,为了织出具有更好平衡性的延伸部11,延伸部11的最大纵行数W2优选为36,最小纵行数W1优选为20。
如果延伸部11的纵行数太大,则延伸部11变得太大,不适合脚。如果纵行数太小,则脚圆筒部310与腿圆筒部320之间所成的角度变得比直角大,不适合脚。
此外,延伸部12以相同的方式设置。而且,可以在附近的线圈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延伸部11、12。
(展开图)
以下,基于图2(a)、图3以及图7(a)、图7(b)来说明袜子50的针织方法。图7(a)、图7(b)是用于在说明图2(a)的展开图中的左侧面的邻接关系的图。
如图2(a)、图7(a)、图7(b)所示,在袜子50中,脚部31和腿部32使用圆形针织机通过全周针织而成,第一凸起区域21、第二凸起区域22、延伸部11以及延伸部12通过往复旋转针织而成。此外,在展开图中,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编织在第一凸起区域21和第二凸起区域22之间。
图7(a)所示的线L1~L5,通过全周编织部40,41和42,具有相同标号的被缝合在一起。图7(a)所示的线
Figure BDA0001427158690000143
与图7(b)所示的相同标号的线相对应。
在图2(a)和图7(a)中,展开图上的相邻部分被连续编织。尽管它们在展开图上彼此分开的,但在袜子50中,邻接部分是粘合成一体的。暗织是指将线圈和线圈织成一体。
例如,图7(a)中的第一凸起区域21的线L1通过全周编织部40和全周编织部41与延伸部11的线L1接合,由此第一凸起区域21和延伸部11可以被针织为一体。
这样,延伸部11以及延伸部分12和凸起部20经由全周编织部40,41,42被缝合在一起。由此,可以用普通圆形针织机编织延伸部11、12,即使是普通圆形针织机,也可以织出脚圆筒部310和腿圆筒部320所成的角接近为直角的袜子。
此外,即使不是普通的圆形针织机,通过设置延伸部分11和12,也可以织出脚圆筒部310和腿圆筒部320所成的角接近为直角的袜子。在这种情况下,延伸部11以及延伸部12和凸起部20不是通过全周编织部40,41,42缝合在一起。
(袜子50的针织方法)
以下,对袜子50的针织方法进行总结。本发明设涉及的袜子50的针织方法为,通过具有选针器的圆形针织机编织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70的袜子50的编织方法,该方法包括(1)针织第一凸起区域21的第一凸起区域针织步骤,其中,第一凸起区域含有通过自袜子50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针的针织方法针织的区域;(2)通过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先加针后连续减针的方法针织延伸部11的扩展部针织步骤;(3)在第一凸起区域21的所述另一端侧针织第二凸起区域22的第二凸起区域针织步骤,其中所述第二凸起区域包括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通过加针的针织方法针织的区域。此外,延伸部11相对第一凸起区域21以及第二凸起区域22,位于弯曲方向侧,在沿弯曲方向看袜子50的情况下,在延伸部11上的加针与所述减针针织的边界部110的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位于沿横向方向大致将袜子50二等分的中心线S或距离该中心线S的预定范围内。
(变形例1)
基于图8(a)、图8(b)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图8(a)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袜子50a的左视图,图8(b)是袜子50a的展开图。如图8(a)、图8(b)所示,袜子50a在凸起部20的开口部33一侧(一端侧)上设置有延伸部11、12。在这种情况下,当针织袜子50a时,可以不在针织第一凸起区域21和第二凸起区域22之间针织延伸部11、12。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编织顺序在筒状针织物上针织延伸部11、12。
(变形例2)
基于图9(a)、图9(b)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图9(a)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袜子50b的左视图,图9(b)是袜子50b的展开图。如图9(a)、图9(b)所示,袜子50b在凸起部20的脚趾部30一侧(另一端侧)上设置有延伸部11、12。在这种情况下,当针织袜子50b时,可以不在针织第一凸起区域21和第二凸起区域22之间针织延伸部11、12。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编织顺序在筒状针织物上针织延伸部11、12。
基于图10(a)~图10(c)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进行说明。图10(a)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袜子50c的左视图,图10(b)是袜子50c的右视图,图10(c)是袜子50c展开图。
如图10(a)~图10(c)所示,袜子50c的延伸部11c和12c在左侧脚背侧邻接。具体地,延伸部11c的延伸部12c侧的端部位于左侧脚背侧,延伸部分12c的延伸部11c侧的端部也位于左侧脚背侧。
延伸部11c和12c的最大纵行数相同。延伸部分11c和延伸部分12c的最大纵行数均小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延伸部11和延伸部12的最大纵行数。此外,延伸部12c的凸起部20侧的端部未到达凸起部20。
此外,延伸部11c和12c也可以在右侧脚背侧邻接,可以在左侧或右侧的任一侧的脚背侧邻接。
在袜子50c中,与延伸部11c和12c邻接的部分是弯曲方向侧(谷折部侧)的顶点。弯曲的踝关节部分的脚的形状变为在位于腓骨的外侧或距骨的位置左侧比右侧直径更大的的形状。可以通过将弯曲的踝关节部分的直径凸起部分与弯曲方向侧的顶点对准来防止褶皱的发生。
(变形例4)
基于图11(a)~11(c)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进行说明。图11(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袜子50d的左视图,图11(b)是袜子50d的右视图,图11(c)是袜子50d是的展开图。
如图11(a)、图11(b)所示,在袜子50d的左侧脚背侧,延伸部11d和延伸部12d邻接。具体地,延伸部11d的延伸部12d侧的端部位于左侧脚背侧,延伸部12d的延伸部11d侧的端部也位于左侧脚背侧。
延伸部分12d的最大纵行数大于延伸部11d的最大纵行数。延伸部11d的最大纵行数小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延伸部11的最大纵行数。此外,延伸部分12d的脚底侧端部被编织于第一凸起区域21和第二凸起区域22之间。
此外,延伸部11d和延伸部12d可以在右侧脚背侧邻接,或者可以在左侧或右侧任一侧的脚背侧邻接。
在袜子50d中,延伸部11d和延伸部12d邻接的部分变为弯曲方向侧(谷折部侧)的顶点。弯曲的踝关节部分的脚的形状变为在位于腓骨的外侧或距骨的位置左侧比右侧直径更大的的形状。可以通过对准弯曲的踝关节部分的直径凸起部分与弯曲方向侧的顶点来防止褶皱的发生。此外,可以通过调整各个延伸部的最大纵行数,根据脚的形状编织袜子50d。
(变形例5)
基于图12(a)~(c)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进行说明。图1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袜子50e的左视图,图12(b)是袜子50e的右视图,图12(c)是袜子50e的展开图。
如图12(a)、(b)所示,袜子50e的延伸部11e和延伸部12e的最大横行数不同。在该变形例中,延伸部11e的最大横行数大于延伸部12e的最大横行数。
在袜子50e中,延伸部的横行数越多,面积越大。袜子50e向面积狭窄的区域弯曲。因此,例如,当延伸部11e、12e在袜子50e外周方向上彼此邻接时,可以通过调整延伸部11e、12e的横行数,使对延伸部11e、12e的邻接位置的袜子50e左右弯曲的程度的调整变得容易。
(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13(a)~13(c)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袜子51的左视图,图13(b)是袜子51的右视图,图13(c)是袜子51的展开图。在袜子51中,仅设置一个延伸部111。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11的脚底侧端部不位于第一凸起区域21和第二凸起区域22之间,延伸部111的脚底侧端部可以位于第一凸起区域21和第二凸起区域22之间。
在袜子51中仅设置一个延伸部的情况下,袜子51向不设置延伸部的一侧弯曲。由此,可以通过根据右脚或左脚弯曲的方向设置延伸部111,根据右脚和左脚的形状编织袜子。
(第三实施方式)
基于图14(a)~图14(c)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a)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袜子52的左视图,图14(b)是袜子52的右视图,图14(c)是袜子52的展开图。
在袜子52中,延伸部211和延伸部212以相同的纵行数针织。也就是说,延伸部212在相对于延伸部211的袜子52的另一端侧邻接延伸部211针织。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结合。具体地,例如,可以在右侧设置一个延伸部111,在左侧设置延伸部211和延伸部212。
此外,在本发明中,不一定必须是袜子。本发明例如可以是护膝或护肘等关节用保护物。本发明优选用于以90度弯曲状态持续穿戴的物品。例如,最适用于跑步用臂套、跑步用护膝等。在关节用护膝的情况下,弯曲部70包覆关节。此外,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弯曲部70,可以根据用途来设置多个弯曲部70。
(补充)
本发明涉及的筒状针织物至少具有一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凸起部和扩展部,所述凸起部包括:含有作为沿所述筒状针织物外周方向上的线圈的数量的纵行数自所述筒状针织物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的区域的第一凸起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的第二凸起区域。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和所述第二凸起区域相对所述扩展部位于与所述筒状针织物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扩展部包括:所述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的第一扩展区域,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连为一体的位置、从位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时的纵行数开始,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减少的第二扩展区域。所述扩展部相对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弯曲方向侧,在从所述弯曲方向看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所述扩展部的所述第一扩展区域和所述第二扩展区域的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位于沿横向方向大致将所述筒状针织物二等分的中心线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
根据上述结构,(1)包括纵行数自筒状针织物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的第一扩展区域,以及位于与第一扩展区域的另一端侧连为一体的位置,纵行数自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的第二扩展区域的扩展部,(2)相对凸起部被配置于弯曲方向侧,其中,所述凸起部具备包括纵行数自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的区域的第一凸起区域,以及包括位于第一凸起区域,纵行数自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增加的区域的第二凸起区域(3)在沿弯曲方向看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扩展部中的第一扩展区域和第二扩展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弯曲方向侧的一端,大致位于将筒状针织物在横向方向上二等分的中心线上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因此,例如自中心线的线圈数为外周方向上的总线圈数的17%以下的范围是指中心线上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扩展部,筒状针织物在相对于凸起部的弯曲方向侧,可以设置弯曲方向侧、弯曲方向的相反侧的纵行数的差。
其结果是,与使用普通的圆形针织机仅针织凸起部的情况相比,在弯曲部上的弯曲方向侧(谷折部)的面积小于与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山折部侧)的面积。这使得穿着筒状针织物时,可以减少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侧的褶皱。因此,可以减少筒状针织物的弯曲方向侧的褶皱。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筒状针织物,包括所述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的所述扩展部的第一端部,优选具有自所述边界部的另一端向所述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逐渐变细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筒状针织物在弯曲部的相对于凸起部的弯曲方向侧,可以设置弯曲方向侧和与弯曲方向的相反侧的纵行数的差。由此,弯曲方向侧的面积小于与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的面积,因此,当穿着筒状针织物时,可以减小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侧的褶皱。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筒状针织物中,包括所述边界部另一端的所述扩展部的第二端部,优选具有自所述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向所述边界部的另一端逐渐变细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容易在第一凸起区域和第二凸起区域之间没有凸起的平面部分设置扩展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中,所述第一端部,优选在所述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互相连接的两侧形成的中心角约为90°。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编织例如包围脚部的部分和包围小腿的部分所形成的角度接近直角的袜子。由此,可以织成适合脚形状、并且可以减少踝关节前部的褶皱的袜子。此外,由于可以在针织物的编织中合并线圈数,因此可以形成美丽的外观。
此外,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中,所述扩展部的最大纵行数优选为所述筒状针织物周围的纵行数的20%~30%,所述扩展部的最小的纵行数优选为所述筒状针织物周围的纵行数的4%~20%。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编织出最合适的扩展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中,所述边界部的另一端,优选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与所述第二凸起区域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边界部的弯曲方向侧的一端、凸起部的筒状针织物的一端侧的一侧,以及筒状针织物的另一端侧的一侧沿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延伸而做的交点大体一致。因此,当穿着与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的顶点对称的位置的筒状针织物时,容易起皱的弯曲方向侧,设置扩展部,可以进一步减少褶皱。
此外,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中,所述弯曲部优选包括多个所述扩展部。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任意设定多个扩展部来编织符合插入筒状针织物的物体形状的筒状针织物。
此外,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中,优选在所述筒状针织物的外周方向上针织彼此相邻地多个扩展部。
根据上述结构,筒状针织物的外周方向上的多个相同的扩展部相邻的位置在中心线附近。由此,可以通过多个扩展部使弯曲方向侧的面积小于与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的面积,因此,可以减少在穿着筒状针织物时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侧产生的褶皱。
此外,在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中,优选在所述筒状针织物的纵向方向上彼此相邻地编织多个所述扩展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筒状针织物的另一端侧邻接多个扩展部的区域的面积变大。因此,通过在任意位置设置扩展部,可以针织符合插入筒状针织物的物体的形状的筒状针织物。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袜子优选使用筒状针织物织成。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将脚后跟配合到凸起部、并且能够减少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侧的踝关节的前部的褶皱的袜子。
本发明涉及的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是通过具有选针器的圆形针织机,织成至少具有一个弯曲部的筒状针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织成第一凸起区域的第一凸起区域织成步骤,其中,第一凸起区域通过自所述筒状针织物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针的针织方法织成;通过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先加针后连续减针的方法织成扩展部的扩展部织成步骤;以及在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织成第二凸起区域的第二凸起区域织成步骤,其中所述第二凸起区域包括通过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加针的针织方法织成的区域。所述扩展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凸起区域,位于弯曲方向侧,在沿弯曲方向看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所述扩展部的所述加针与所述减针的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位于沿横向方向大致将所述筒状针织物二等分的中心线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的各种变形,通过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手段得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符号说明
11,11c,11d,11e,12,12c,12d,12e,111,211,212延伸部(扩展部)
11p第一扩展区域
11q第二扩展区域
20,20a,20b,20c凸起部
21,21a,21b,21c第一个凸起区域
22,22a,22b,22c第二凸起区域
30脚趾部
33开口部
50,50a,50b,50c,50d,50e,51,52,60,61,62袜子
70弯曲部
110边界部
110c第一端部
110d第二端部
θ1弯曲角度
θ2中心角
S中心线

Claims (11)

1.一种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针织物具有至少一个包括凸起部和扩展部的弯曲部,
所述凸起部包括:
第一凸起区域,其包括作为沿所述筒状针织物外周方向上的线圈的数量的纵行数自所述筒状针织物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少的区域;以及
第二凸起区域,其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包括所述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的区域,
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和所述第二凸起区域相对于所述扩展部位于与所述筒状针织物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
所述扩展部包括:
第一扩展区域,所述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增加;
第二扩展区域,其位于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连为一体的位置,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纵行数开始,纵行数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减少,
所述扩展部相对于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弯曲方向侧,
在从所述弯曲方向看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所述扩展部的所述第一扩展区域和所述第二扩展区域之间的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位于沿横向方向将所述筒状针织物二等分的中心线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部的第一端部具有自所述边界部的另一端向所述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逐渐变细的形状,其中,所述扩展部的第一端部包括所述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边界部的另一端的所述扩展部的第二端部具有自所述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向所述边界部的另一端逐渐变细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互相连接的两侧边形成的中心角为9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部的最大纵行数为所述筒状针织物的外周的纵行数的20%~30%,所述扩展部的最小纵行数为所述筒状针织物的外周的纵行数的4%~20%。
6.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和所述第二凸起区域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包括多个所述扩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扩展部在所述筒状针织物的外周方向上互相邻接针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扩展部在所述筒状针织物的纵向方向上互相邻接针织而成。
10.一种袜子,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筒状针织物针织而成。
11.一种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所述针织方法是一种通过具有选针器的圆形针织机来针织含有至少一个弯曲部的筒状针织物的织成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凸起区域针织步骤,针织包括通过自所述筒状针织物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减针的针织方法针织的区域的第一凸起区域;
扩展部针织步骤,通过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先加针后连续减针的针织方法针织扩展部;
第二凸起区域针织步骤,在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所述另一端侧针织第二凸起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凸起区域包括通过自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加针的针织方法织成的区域,
所述扩展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凸起区域,位于弯曲方向侧,
在沿所述弯曲方向看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情况下,所述扩展部的所述加针与所述减针针织的边界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侧的一端位于沿横向方向将所述筒状针织物二等分的中心线或距离该中心线预定范围内。
CN201710923467.7A 2016-10-03 2017-09-30 筒状针织物、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以及袜子 Active CN107893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5954 2016-10-03
JP2016195954A JP6667830B2 (ja) 2016-10-03 2016-10-03 筒状編地、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靴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3283A CN107893283A (zh) 2018-04-10
CN107893283B true CN107893283B (zh) 2020-05-22

Family

ID=6175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23467.7A Active CN107893283B (zh) 2016-10-03 2017-09-30 筒状针织物、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以及袜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7426B2 (zh)
JP (1) JP6667830B2 (zh)
CN (1) CN1078932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5051A (zh) * 2018-06-22 2019-03-22 松谷机械(惠州)有限公司 袜跟的编织方法
CN109881352B (zh) * 2019-04-02 2021-07-30 天津工业大学 三维立体结构经编针织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9989175B (zh) * 2019-04-02 2021-06-15 天津工业大学 具有袋状结构的筒形经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6064A (ja) * 2004-06-14 2004-11-11 Nakai Nitto Kk 筒状編成体の編成方法
CN101155953A (zh) * 2005-04-12 2008-04-0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849053A (zh) * 2007-11-06 2010-09-2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二重筒状编织物的端部连接方法
CN102234867A (zh) * 2010-04-20 2011-11-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CN102333912A (zh) * 2009-02-25 2012-01-2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3255554A (zh) * 2012-02-15 2013-08-21 冈本株式会社 具有不同毛绒长度的针织物、针织产品及该针织物制成的袜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2368A (en) * 1935-09-26 1937-12-14 Edgar J Martel Arch-supporting stocking
US2050535A (en) * 1935-11-26 1936-08-11 Edgar J Martel Stocking with elastic areas
US5103656A (en) * 1990-03-27 1992-04-14 Nk Mills, Inc. Split-heel sock
JPH06346301A (ja) 1993-06-03 1994-12-20 Yoshiro Seki 靴下の製造方法
JPH07150401A (ja) 1993-11-26 1995-06-13 Yasuo Fukurose 靴 下
JP2003119601A (ja) 2001-10-16 2003-04-23 Renaun:Kk ソックス
JP3090737U (ja) * 2002-06-14 2002-12-26 株式会社ユニバル テーピングソックス
JP3857226B2 (ja) 2002-12-25 2006-12-13 出井 佳津子 靴下
WO2007091304A1 (ja) * 2006-02-08 2007-08-16 Okamoto Corporation 靴下
US7775069B1 (en) * 2006-12-01 2010-08-17 Albahealth, LLC Therapeutic stocking
US7562541B2 (en) * 2006-12-01 2009-07-21 Albahealth, LLC Therapeutic stocking
JP5102611B2 (ja) * 2007-12-27 2012-12-19 岡本株式会社 靴下
JP2011144467A (ja) 2010-01-13 2011-07-28 Ichiro Tatsumoto 丸編靴下
TWI549616B (zh) * 2010-01-22 2016-09-21 Kowa Co Foot joint support belt
EP2640210B1 (en) * 2010-11-15 2017-10-25 Flagship Brands LLC Knit sock with targeted compression zone
US8603019B1 (en) * 2011-05-20 2013-12-10 Albahealth, LLC Joint compression wrap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6064A (ja) * 2004-06-14 2004-11-11 Nakai Nitto Kk 筒状編成体の編成方法
CN101155953A (zh) * 2005-04-12 2008-04-0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849053A (zh) * 2007-11-06 2010-09-2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二重筒状编织物的端部连接方法
CN102333912A (zh) * 2009-02-25 2012-01-2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2234867A (zh) * 2010-04-20 2011-11-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CN103255554A (zh) * 2012-02-15 2013-08-21 冈本株式会社 具有不同毛绒长度的针织物、针织产品及该针织物制成的袜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59223A (ja) 2018-04-12
JP6667830B2 (ja) 2020-03-18
US20180094367A1 (en) 2018-04-05
CN107893283A (zh) 2018-04-10
US10487426B2 (en)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8689B2 (ja) 男性用下着
US9611571B2 (en) Shoe upp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hoe upper
JP6104394B2 (ja) インステップカバー、およびインステップカバーの編成方法
KR101954655B1 (ko) 슈즈 어퍼 및 슈즈 어퍼의 제조방법
KR101934264B1 (ko) 풋웨어의 편성방법, 풋웨어의 제조방법 및 풋웨어
US11613832B2 (en) Open toe sock with toe anchor
JP6516563B2 (ja) シューズアッパーの編成方法
EP2157220B1 (en) Knitting method for tubular knitted fabric and tubular knitted fabric
CN107893283B (zh) 筒状针织物、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以及袜子
US20100235970A1 (en) Control Top Pantyhose
EP2394524B1 (en) Hosi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siery
JPH11350205A (ja) ほっそりしたまっすぐな脚の体形にする効果を有した、特にパンティストッキングタイプのストッキング
WO2012023208A1 (ja) ショーツ等の衣料
CN1754471B (zh) 袜类和制造袜类的方法
JP2004204378A (ja) 靴下
JP2003082502A (ja) くつ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56820U (ja) 新規な靴下類
JP3063340U (ja) 靴 下
TWI611772B (zh) 鞋面之製造方法
JP2001081604A (ja) 靴 下
JP2012224950A (ja) 靴下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