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6661B -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6661B
CN107876661B CN201711036212.5A CN201711036212A CN107876661B CN 107876661 B CN107876661 B CN 107876661B CN 201711036212 A CN201711036212 A CN 201711036212A CN 107876661 B CN107876661 B CN 107876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ding wheel
gear
wheel
positive stop
stop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62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76661A (zh
Inventor
佘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Duoy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Jin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Jin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Jin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362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76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76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6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76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6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00Bending wire other than coiling; Straightening wire
    • B21F1/02Straigh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pparatuses And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包括机架、电机、动力机构、校直机构和传送机构;动力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传动轮、右齿轮、中心齿轮和左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轮连接;校直机构包括右挤压轮、中心挤压轮和左挤压轮;传送机构包括限位条和用于支撑变压器的支撑板,限位条一端与支撑板连接,限位条另一端设有啮齿,限位条通过啮齿与左齿轮啮合,支撑板与支架滑动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能有效防止在校直的时候针脚被拔出、刮伤或者损坏焊锡,同时提高校直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包括变压器、电子管、散热器等。其中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一般而言,变压器结构包括变压器本体和连接在变压器本体底部的针脚,针脚和变压器本体之间通过焊锡连接。针脚的数量视具体使用需要而定,应用最多的针脚数量为8个,包括左列针脚和右列针脚,每列包括4个针脚,且4个针脚等距离分布。
变压器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绕线、包胶带、配线、一次焊锡、装配、测试、包铜带、浸漆、烘烤、二次焊锡、测试、校脚、贴标签等。其中校脚工序的目的在于将变压器针脚校正、校直,以有利于整机装配插板。
现有技术中在校脚的时候,多是采用校脚钳或者校脚板进行校直的,校直的时候,操作人员一手拿着变压器本体,另一手手持校脚钳,用校脚钳的两个相对的钳头夹住变压器的针脚,让两手向相反的方向拉扯,从而校直变压器的针脚。
现有技术中的校脚工具和校脚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容易将针脚从变压器本体上拔出,或者损坏针脚与变压器连接的焊锡,又或者将针脚表面刮伤,提高了变压器的产品不良率;2、手工校直,需要一个一个针脚校直,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能有效防止在校直的时候针脚被拔出、刮伤或者损坏焊锡,同时提高校直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包括机架、电机、动力机构、校直机构和传送机构;动力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传动轮、右齿轮、中心齿轮和左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轮连接;校直机构包括右挤压轮、中心挤压轮和左挤压轮,右挤压轮和中心挤压轮之间形成用于校直右列针脚的右校直区,左挤压轮和中心挤压轮之间形成用于校直左列针脚的左校直区,右挤压轮和右齿轮之间连接有右转轴,中心挤压轮和中心齿轮之间连接有中心转轴,左挤压轮和左齿轮之间连接有左转轴,右转轴、中心转轴和左转轴均与机架转动连接;传送机构包括限位条和用于支撑变压器的支撑板,限位条一端与支撑板连接,限位条另一端设有啮齿,限位条通过啮齿与左齿轮啮合,支撑板与支架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过程在于:将变压器放置在支撑板上,并使变压器的左列针脚和右列针脚分别放置在左校直区和右校直区,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再将动力依次传递给右齿轮、中心齿轮和左齿轮,右齿轮、中心齿轮和左齿轮分别带动右挤压轮、中心挤压轮和左挤压轮转动;同时,左齿轮带动限位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变压器在支撑板的作用下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左挤压轮和中心挤压轮通过对针脚两侧施加压力,从而对左列针脚进行校直,右挤压轮和中心挤压轮通过对针脚两侧施加压力,对右列针脚进行校直,校直完毕后,将变压器取下即可。
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校脚钳手动校直的方式相比,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中心挤压轮和两侧的挤压轮对针脚施加的相对的挤压力对针脚进行校直,不仅校直得到的针脚垂直情况都很均匀,而且挤压力和针脚的轴向方向垂直,即在校直过程中不会对针脚产生轴向的拉力,能有效防止在校直的时候针脚被拔出、刮伤或者损坏焊锡。
2、本技术方案只需要启动一下电机,即可通过右挤压轮、中心挤压轮和左挤压轮将两列针脚都进行校直,校直效率高,有助于降低劳动强度。
3、本技术方案所需动力装置少,只需要一个电机,通过动力机构实现让右齿轮、中心齿轮和左齿轮同时转动进行校直的效果,同时,支撑板上的限位条也与左齿轮啮合,从而还实现了输送变压器的效果。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右齿轮、中心齿轮和左齿轮的直径相等。这样三个齿轮的转速一致,每列针脚的左右两侧受到的挤压力都相同,校直效果更佳。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右齿轮的直径为传动轮的直径的2~4倍。这样设计有助于降低与右齿轮连接的右挤压轮的转速,同时,中心挤压轮和左挤压轮的转速也相应的得到降低,防止转速过快,校直效果更好。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或者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变压器的凹槽。将变压器放置在凹槽内,不仅能让变压器的针脚很快对准左校直区和右校直区,而且对变压器也能达到限位的作用,防止针脚在校直过程中跑偏,校直效果更佳。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凹槽上设有橡胶层。橡胶层有助于提高变压器受到的摩擦力,提高支撑板对变压器的定位效果。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右挤压轮、中心挤压轮和左挤压轮的边缘均设有橡胶层。橡胶层可以防止针脚在受到挤压轮挤压的过程中被刮伤的情况,对针脚的保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电机2、传动轮3、右齿轮30、中心齿轮31、左齿轮32、右挤压轮4、中心挤压轮40、左挤压轮41、变压器本体5、左列针脚50、右列针脚51、支撑板6、限位条60、凹槽6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包括机架1、电机2、动力机构、校直机构和传送机构。支架的纵截面呈回字形。
动力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传动轮3、右齿轮30、中心齿轮31和左齿轮32,电机2的输出轴与传动轮3连接;右齿轮30、中心齿轮31和左齿轮32的直径相等,使得右齿轮30、中心齿轮31和左齿轮32的转速都相同;且右齿轮30的直径为传动轮3的直径的2~4倍,本实施例优选2倍,这样的目的在于降低右齿轮30、中心齿轮31和左齿轮32的转速,而不至于和电机2的转速一致。
校直机构包括右挤压轮4、中心挤压轮40和左挤压轮41,右挤压轮4和中心挤压轮40之间形成用于校直右列针脚51的右校直区,左挤压轮41和中心挤压轮40之间形成用于校直左列针脚50的左校直区,右校直区和左校直区的宽度都和常用的针脚的直径相等,本实施例优选1cm,右挤压轮4和右齿轮30之间连接有右转轴,中心挤压轮40和中心齿轮31之间连接有中心转轴,左挤压轮41和左齿轮32之间连接有左转轴,右转轴、中心转轴和左转轴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右挤压轮4、中心挤压轮40和左挤压轮41的边缘均设有橡胶层,用于防止针脚在受到挤压轮挤压的过程中被刮伤。
如图2所示,传送机构包括限位条60和用于支撑变压器的支撑板6,限位条60的低部焊接在支撑板6的表面,限位条60的顶部设有啮齿,限位条60通过啮齿与左齿轮32啮合;支撑板6与支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支撑板6上设有用于放置变压器的凹槽61,凹槽61上设有橡胶层。
校直针脚时,将变压器本体5放置在支撑板6的凹槽61内,并使变压器的左列针脚50和右列针脚51分别放置在左校直区和右校直区,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传动轮3转动,传动轮3再将动力依次传递给右齿轮30、中心齿轮31和左齿轮32,右齿轮30、中心齿轮31和左齿轮32分别带动右挤压轮4、中心挤压轮40和左挤压轮41转动;同时,左齿轮32带动限位条6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变压器在支撑板6的作用下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左挤压轮41和中心挤压轮40通过对针脚两侧施加压力,从而对左列针脚50进行校直,右挤压轮4和中心挤压轮40通过对针脚两侧施加压力,对右列针脚51进行校直,校直完毕后,将变压器取下即可。在校直下一个变压器的时候,使电机2反转,这样支撑板6能进行反向的移动,从而防止支撑板6在进一步移动过程中移出机架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动力机构、校直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传动轮、右齿轮、中心齿轮和左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轮连接;所述校直机构包括右挤压轮、中心挤压轮和左挤压轮,所述右挤压轮和中心挤压轮之间形成用于校直右列针脚的右校直区,所述左挤压轮和中心挤压轮之间形成用于校直左列针脚的左校直区,所述右挤压轮和右齿轮之间连接有右转轴,所述中心挤压轮和中心齿轮之间连接有中心转轴,所述左挤压轮和左齿轮之间连接有左转轴,所述右转轴、中心转轴和左转轴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限位条和用于支撑变压器的支撑板,所述限位条一端与支撑板连接,限位条另一端设有啮齿,所述限位条通过所述啮齿与左齿轮啮合,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变压器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齿轮、中心齿轮和左齿轮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齿轮的直径为传动轮的直径的2~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设有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挤压轮、中心挤压轮和左挤压轮的边缘均设有橡胶层。
CN201711036212.5A 2017-10-30 2017-10-30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Active CN107876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212.5A CN107876661B (zh) 2017-10-30 2017-10-30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212.5A CN107876661B (zh) 2017-10-30 2017-10-30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6661A CN107876661A (zh) 2018-04-06
CN107876661B true CN107876661B (zh) 2019-04-02

Family

ID=6178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6212.5A Active CN107876661B (zh) 2017-10-30 2017-10-30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766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5187B (zh) * 2018-06-22 2024-05-14 东莞市镤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引脚校正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3038A (ko) * 2004-09-08 2006-03-13 화신공업주식회사 스테플러 철침의 직선 보정장치
CN203565719U (zh) * 2013-11-13 2014-04-30 深圳市斯普雷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元器件校正治具
CN204018594U (zh) * 2014-08-06 2014-12-17 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引脚的矫正装置
CN104284572A (zh) * 2013-07-05 2015-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c引脚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CN204276744U (zh) * 2014-11-19 2015-04-22 杭州南华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变压器针脚矫正机
CN204792400U (zh) * 2015-07-27 2015-11-18 福建创四方电子有限公司 整位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3038A (ko) * 2004-09-08 2006-03-13 화신공업주식회사 스테플러 철침의 직선 보정장치
CN104284572A (zh) * 2013-07-05 2015-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c引脚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CN203565719U (zh) * 2013-11-13 2014-04-30 深圳市斯普雷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元器件校正治具
CN204018594U (zh) * 2014-08-06 2014-12-17 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引脚的矫正装置
CN204276744U (zh) * 2014-11-19 2015-04-22 杭州南华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变压器针脚矫正机
CN204792400U (zh) * 2015-07-27 2015-11-18 福建创四方电子有限公司 整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6661A (zh) 2018-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0788B (zh) 一种在筷子上卷贴防漆贴纸的设备及专用纸带
CN104691075B (zh) 一种全自动贴合机
CN105730734A (zh) 一种自动绕胶带机构
CN109483397A (zh) 一种手机外壳圆弧面自动打磨方法
US20150183079A1 (en) Cylinder-type polishing machine
CN107876661B (zh)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CN203887959U (zh) 板料刨边砂光一体机
CN107160165A (zh) 一种电机销钉压入设备
CN110963352A (zh) 电池串贴胶带机
CN207071490U (zh) 自动点胶贴片装置
CN107486883A (zh) 一种pvc管材加工固定装置
CN203973340U (zh) 一种砂带机
CN112517778B (zh) 一种多角度液压弯管机及弯管控制方法
CN207480412U (zh) 全自动抛光盘插皮机
CN207494662U (zh) 一种建筑施工钢材高效切割装置
CN206351102U (zh) 一种涂布机
CN216175577U (zh) 一种建筑工程建设用弯管机
CN202283683U (zh) 带钢抛光机
CN113829064B (zh) 一种预成型焊片生产用的毛刺处理装置
CN205966388U (zh) 旋转点胶装置
CN204235944U (zh) 可调拼灰板机
CN204604103U (zh) 一种导轨式板材抛光打磨机
CN209367541U (zh) 一种橡胶胶条的牵引收料设备
CN207682163U (zh) 全自动打磨装置
CN207930503U (zh) 一种机械工件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7

Address after: No.69-2, Huanghai Road, Weih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hai Duoyi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64307 Guizhou city in Zunyi Province, Wuchuan yilao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 Town Street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JIN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