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9034A - 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9034A
CN107869034A CN201710881105.6A CN201710881105A CN107869034A CN 107869034 A CN107869034 A CN 107869034A CN 201710881105 A CN201710881105 A CN 201710881105A CN 107869034 A CN107869034 A CN 107869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irection
air
changing unit
direction changing
b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11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本亮太
堀达也
下田博树
参纳彩
藤井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890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465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074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837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62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827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62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902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62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563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83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14391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69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90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0Drying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其目的在于实现洗涤后的衣物的干燥速度的进一步提高。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3)的主体壳设置于主体壳的除湿部;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部向吹出口(3)送风的送风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吹出口的第1风向变更部(16)和第2风向变更部(17);使第1风向变更部(16)转动的第1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17)转动的第2转动部;和控制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具有第1控制,该第1控制进行控制以使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与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不同。

Description

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例如作为用于衣物干燥用的除湿装置,包括:在上部具有送风口的主体壳;设置在该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和送风部;和设置在送风口的风向变更部。在主体壳内设置有除湿部的除湿装置因为除湿能力高所以被积极地用于衣物的干燥用途。
即,通过利用除湿部使室内空气成为干燥空气,并将该干燥空气向洗涤后的衣物送风,实现干燥的效率化。这样的除湿装置特别是在下雨时和冬季低温时那样洗涤物不容易干时非常有用。(另外,作为与之相关联的现有文献存在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25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5912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67203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875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现有例中的问题在于实现洗涤后的衣物的干燥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现有的除湿装置利用送风部将室内的空气吸入主体壳内,利用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利用送风部将该除湿空气向洗涤后已弄干的衣物送风。此处,在使洗涤后的衣物干燥的情况下,干燥速度由送风空气的干燥度和送风的送风量、以及受到送风的衣物的表面积决定。特别是在未受到送风的部分,干燥速度非常慢,所以尽量向衣物送风,加大受到送风的衣物的表面积是重要的。作为加大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的方法,现有技术使用使从送风口吹出的风自动可动的风向变更部。但是,由于风向变更部只发挥固定节奏的风向变化和风速变化的作用,所以对于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的扩大存在界限。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洗涤后的衣物的干燥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于主体壳的除湿部和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除湿部向吹出口吹送的送风部。进一步,包括在吹出口可转动地设置的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1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2转动部、和控制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具有第1控制,该第1控制进行控制以使得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与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不同,由此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1风向变更部与第2风向变更部的位置关系由于彼此的动作速度不同而连续地变得无规则。因此,经由它们吹出的送风的风向和风速连续地无规则地改变。其结果是,通过使吹向被弄干的衣物的风向和风速无规则地变化,发挥使衣物晃动的作用,并通过使衣物晃动,进一步产生使得吹向衣物的风向和风速无规则地变化的作用。由此,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除侧面壳以外的风向变更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除侧面壳以外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图6的B-B线截面图。
图8是图6的C-C线截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D-D线截面图。
图11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除侧面壳以外的风向变更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除侧面壳以外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送风部的截面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E-E线截面图。
图18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的外观立体图。
图19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除第1侧面壳以外的吹出口的立体图。
图20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除第1侧面壳以外的主体壳上部的立体图。
图21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上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22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上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23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上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24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上部的平面图。
图25是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6是图25的F-F线截面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8是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转子支承部周边的G-G线截面图。
图29是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转子支承部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实施方式5的转子支承部周边的H-H线截面图。
图31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2是图31的I-I线截面图。
图33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的立体图。
图34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除第1侧面壳以外的风向变更部的立体图。
图35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除第1侧面壳以外的主体壳上部的立体图。
图36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
图37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第3侧面壳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01、301、401、501、601 主体壳
2、202、302、402、502、602 吸入口
3、203、303、403、503、603 吹出口
4、204、304、404、504、604 压缩机
5、205、305、405、505、605 散热器
6、206、306、406、506、606 膨胀器
7、207、307、407、507、607 吸热器
8、208、308、408、508、608 送风部
9、209、309、409、509、609 吸湿部
10、210、310、410、510、610 放湿部
11、211、311、411、511、611 除湿转子
12、212、312、412、512、612 加热部
13、213、313、413、513、613 驱动部
14、214、314、414、514、614 集水部
15、215、315、415、515、615 集水箱
16、316、416、616 第1风向变更部
17、317、417、617 第2风向变更部
18、318、418、618 第1转动部
20、320、420、620 第1风向板
21、321、421、621 第1轴部分
22、322、422、622 第1支承部分
23、323、423、623 第1齿轮
24、324、424、624 第1电动机
25、325、425、625 第1电动机齿轮
26、326、426、626 第2风向板
28、328、428、628 第2支承部分
32a、332a、432a、632a 第1侧面壳
32b、332b、432b、632b 第2侧面壳
32c、332c、432c、632c 第3侧面壳
33、333、433、633 操作部
34、334、434、634 控制部
202R 第1吸入口
202L 第2吸入口
201A、301A、401A、501A、601A 第1送风路
201B、301B、401B、501B、601B 第2送风路
201C、301C、401C、501C、601C 第3送风路
201D 第4送风路
220 连通风路
221 缓冲空间
221R 第1缓冲空间
221L 第2缓冲空间
222 第1分隔板
223 第1中央连通路
224 第1前面侧连通路
225 第2分隔板
226 第2中央连通路
227 第2前面侧连通路
228 管道
308a 壳体
308b 电动机
308c 风扇
308d 舌部
308e 吸入面
308f 吸入相对面
308g 涡旋面
335 第1另一整流板
336 第2一个整流板
337 第1一个整流板
338 第2另一整流板
519 转子支承部
520 上方风路
521 下方风路
522 下分隔面
523 下方空间
524 第1下方风路
525 第2下方风路
526 扩大风路
527 第1下方连通路
528 第2下方连通路
529 横长风路
530 上分隔面
531 整流板
635 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
635a 突起
636 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
636a 突起
637 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
637a 突起
638 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
638a 突起
639 第1变形部
640 第2变形部
641 第1突起
642 第2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于主体壳的除湿部、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除湿部向吹出口吹送的送风部、在吹出口可转动地设置的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1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2转动部、和控制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具有第1控制,该第1控制进行控制以使得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与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不同。
由此,第1风向变更部与第2风向变更部的位置由于彼此的动作速度不同而连续地成为无规则的位置关系,经由它们吹出的送风的风向和风速连续地无规则地改变。因此,吹向被弄干的衣物的风向和风速无规则地变化。由此,发挥使衣物晃动的作用,并通过使衣物晃动,进一步产生使得吹向衣物的风向和风速无规则地变化的作用。其结果是,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此外,控制部也可以具备第2控制,该第2控制是使第1控制中的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和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每隔一定时间变化的控制。
由此,第1风向变更部的与第2风向变更部的位置连续地更加无规则的位置关系。因此,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进一步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此外,控制部还可以具有第3控制,该第3控制是每隔一定时间切换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和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的控制。
由此,第1风向变更部的与第2风向变更部的位置连续地更加无规则的位置关系。因此,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进一步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此外,还可以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将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与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控制为相同动作速度的第4控制。
由此,第1风向变更部与第2风向变更部的位置按相同速度一致,由此,在将移动的第1风向变更部与第2风向变更部的位置固定于固定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在希望的位置使风向变更部断电(OFF)而停止。因此,能够获得能够提高风向变更部的易用性的效果。
此外,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也可以相对于动作方向在垂直方向上排列。
由此,在第1风向变更部与第2风向变更部接近的部分,改变后的风向和风速由于其位置关系而相互影响,所以作为结果能够使风向和风速大幅无规则地变化。因此,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得更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获得能够实现衣物干燥速度的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1、图2如所示,主体壳1为箱型,在该主体壳1的侧面,在左右均配置有吸入口2,在上部配置有吹出口3。吹出口3为横长的四边形,向上方开口。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1内设置有压缩机4、散热器5、膨胀器6、吸热器7和送风部8。压缩机4、散热器5、膨胀器6和吸热器7依次连结成环状,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此外,送风部8具有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向吹出口3吹送的功能。进一步,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9和将水分向空气中释放的放湿部10的除湿转子11,并对包括向放湿部10供给的空气和放湿部1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2。
而且,在主体壳1内,依次按除湿转子11、吸热器7、散热器5、送风部8的顺序排列设置。以吸热器7与散热器5的上端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除湿转子11形成为圆板状,以中心轴处于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由驱动部13驱动旋转。进一步,加热部12设置在除湿转子11的放湿部10的上风侧。放湿部10与吸热器7相对地配置。
此外,在主体壳1内,在吸热器7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部14。进一步,在集水部14的下方,相对于主体壳1可拆装地配置有集水箱15。即,在吸热器7部分使水分结露,使其结露水汇集于漏斗状的集水部14而流入到集水箱15。
图3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除侧面壳以外的风向变更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3、图4所示,在向上方开口的吹出口3的上方,可转动地设置有第1风向变更部16和第2风向变更部17。第1风向变更部16通过第1转动部18在上下方向上以进行转动的方式移动,第2风向变更部17通过第2转动部(未图示)在上下方向上以进行转动的方式移动。
第1风向变更部16包括横长的四边形的大致平板形状的第1风向板20和从第1风向板20的左右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2个第1轴部分21。在吹出口3设置有支承2个轴部分的2个第1支承部分22。在第1轴部分21的一侧固定有第1齿轮23。
第1转动部18包括第1电动机24和固定于第1电动机24的旋转轴的第1电动机齿轮25。第1电动机齿轮25与第1齿轮23咬合,当驱动第1电动机24时,第1电动机齿轮25转动,通过第1齿轮23、第1轴部分21使第1风向板20转动。
第2风向变更部17包括横长的四边形的大致平板形状的第2风向板26和从第2风向板26的左右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2个第2轴部分(未图示)。在吹出口3设置有支承2个轴部分的2个第2支承部分28。在第2轴部分的一侧固定有第2齿轮(未图示)。
第2转动部(未图示)包括第2电动机(未图示)和固定于第2电动机的旋转轴的第2电动机齿轮(未图示)。第2电动机齿轮与第2齿轮咬合,当驱动第2电动机时,第2电动机齿轮转动,通过第2齿轮、第2轴部分使第2风向板26转动。
第1风向变更部16及第1转动部18与第2风向变更部17及第2转动部为关于主体左右的中心左右对称的结构。
第1风向变更部16和第2风向变更部17在与转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吹出口3的右侧设置有第1风向变更部16,在吹出口3的左侧设置有第2风向变更部17。作为第1风向变更部16的第1风向板20的第1轴部分21与作为第2风向变更部17的第2风向板26的第2轴部分在同轴上配置,在主体壳1的左右方向延伸。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吹出口3的右侧的端部设置有第1侧面壳32a,在第1侧面壳32a内设置有第1电动机24、第1电动机齿轮25和第1齿轮23。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第1侧面壳32a的左侧设置有支承第1风向板20的一侧的第1轴部分21的第1支承部分22(未图示)。
在吹出口3的左侧的端部设置有第2侧面壳32b,在第2侧面壳32b内设置有第2电动机、第2电动机齿轮和第2齿轮。在第2侧面壳32b的右侧设置有支承第2风向板26的一侧的第2轴部分的第2支承部分28。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第1侧面壳32a与第2侧面壳32b之间设置有从吹出口3向上方突出的第3侧面壳32c。第3侧面壳32c在右侧设置有支承第1风向板20的另一侧的第1轴部分21的第1支承部分22。第3侧面壳32c在左侧设置有支承第2风向板26的另一侧的第2轴部分的第2支承部分28。
图5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除侧面壳以外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1的上部设置有操作部33和控制部34。当通过操作部33设定运转模式时,控制部34控制第1电动机24的动作和第2电动机的动作。通过该控制部34,第1风向变更部16和第2风向变更部17进行反复以约90度的角度往返转动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控制部34具有将第1电动机24的动作速度与第2电动机的动作速度控制为不同的动作速度的第1控制。
作为一个例子,第1电动机24的动作速度为比第2电动机的动作速度快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第1风向变更部16与第2风向变更部17的位置由于彼此的动作速度不同而连续地成为无规则的位置关系。因此,以第1风向变更部16与第2风向变更部17接近的部分为中心,经第1风向变更部16和第2风向变更部17吹出的风的风向和风速被连续地无规则地改变。通过使吹向被弄干的衣物的风向和风速无规则地变化,发挥使衣物晃动的作用,并通过使衣物晃动,进一步产生使得吹向衣物的风向和风速无规则地变化的作用。由此,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另外,第1电动机24的动作速度为第1电动机24的角速度,第2电动机的动作速度为第2电动机的角速度。
此外,控制部34也可以设有使第1控制的第1电动机24的动作速度与第2电动机的动作速度每隔一定时间地变化的控制即第2控制。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1风向变更部16的位置与第2风向变更部17的位置连续地更加无规则的位置关系。因此,使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进一步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衣物干燥速度的提高。
此外,控制部34也可以设置每隔一定时间切换第1控制中的第1电动机24的动作速度和第2电动机的动作速度的控制即第3控制。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1风向变更部16的位置与第2风向变更部17的位置连续地更加无规则的位置关系。因此,使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进一步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衣物干燥速度的提高。
此外,控制部34也可以设置在一定时间内将第1控制的第1电动机24的动作速度与第2电动机的动作速度控制为相同动作速度的第4控制。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1风向变更部16与第2风向变更部17以相同速度动作,所以第1风向变更部16与第2风向变更部17的位置关系固定。此外,如果令第1风向变更部16的动作速度和第2风向变更部的动作速度为0,则能够将第1风向变更部16的位置与第2风向变更部17的位置固定于固定位置,所以能够提高风向变更部的易用性。
(实施方式2)
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中,作为除湿装置已知有如下结构,其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设置有: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而构成的制冷循环;利用吸湿部吸附水分、利用放湿部释放水分的除湿转子;对供给至放湿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和吹送空气的送风部。
而且,现有的除湿装置包括从吸入口吸引空气而向散热器供给并从吹出口排出的第1送风路和从吸入口吸引空气而向吸热器供给并从吹出口排出的第2送风路。而且,向第1送风路的散热器供给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从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通过,向第2送风路的吸热器供给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从除湿转子的放湿部通过(例如专利文献2)。
在上述现有例中,向散热器直接供给室内空气或者供给从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通过后的空气。
另一方面,从吸湿部通过后的空气会由于除湿转子吸湿时的吸附热、加热部在放湿部加热的余热等而温度上升。
即,在冷却制冷循环的散热器时,利用室温的空气或者温度自室温进一步上升后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不易使散热器与冷却空气的温度差变大,制冷循环的效率降低,进而招致除湿效率的下降。假如要维持除湿效率的情况下,为了将所需热量冷却,需要使向散热器供给的空气量增加,从而送风部变得大型化。
因此,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目的在于,使主体尺寸小型化并稳定地提高除湿效率。
所以,为了达到该目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设置有: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而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具有吸湿部和放湿部的除湿转子;和加热部。进一步设置有:从吸入口将空气供给至吸湿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1送风路;从吸入口吸引空气而依次供给至加热部、放湿部、吸热器、散热器并从吹出口排出的第2送风路;和从吸入口吸引空气供给至散热器而吹出口排出的第3送风路。在主体壳的第1方向上依次配置加热部、除湿转子、吸热器、散热器和送风部,在相对于主体壳的第1方向为直角方向的第2方向上,在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入口。
根据该结构,向制冷循环的散热器供给通过吸热器冷却至低于室温的温度的空气。因此,形成与通过除湿转子的吸湿部的温度上升后的空气的送风路不同的送风路,由此能够利用更低的温度的空气冷却散热器,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冷却效率,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进一步,因为能够利用低温的空气冷却散热器,所以能够利用少量的空气冷却所需的热量,能够降低风量,所以能够实现送风部的小型化。
此外,能够通过调整第3送风路的风量来调整制冷循环的散热量与吸热量的平衡,由此提高除湿效率。
进一步,因为吸入口相对于主体壳的第1方向为直角方向,所以对各风路的供给成为相同方向,各风路的风量平衡调整容易且稳定。特别是该吸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配置在第3送风路的附近,所以能够稳定地确保该第3送风路的风量,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
其结果是,能够使主体尺寸小型化并稳定地提高除湿效率。
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设置有: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而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具有吸湿部和放湿部的除湿转子;加热部;和送风部。此外,在主体壳内设置有:通过送风部从吸入口将空气供给至吸湿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1送风路;通过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空气而依次供给至加热部、放湿部、吸热器、散热器并从吹出口排出的第2送风路;和从吸入口吸引空气供给至散热器而吹出口排出的第3送风路。在主体壳的第1方向上依次配置加热部、除湿转子、吸热器、散热器和送风部,在相对于主体壳的第1方向为直角方向的第2方向上,在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入口。
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中,也可以在主体壳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设置有作为吸入口的第1吸入口,在主体壳的左右方向的右侧设置有作为吸入口的第2吸入口。
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中,也可以在吸入口的背风处设置有缓冲空间。
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中,也可以设置位于第1吸入口的背风处的第1缓冲空间、位于第2吸入口的背风处的第2缓冲空间以及连通第1缓冲空间与第2缓冲空间的管道。
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中,也可以利用控制部件形成管道的一部分。
图6是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图6的B-B线截面图。图8是图6的C-C线截面图。如图6所示,在主体壳2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203,在侧面配置有吸入口202。吸入口202包括第1吸入口202R和第2吸入口202L。第1吸入口202R设置在主体壳的右侧面,第2吸入口202L设置在主体壳的左侧面。
如图7所示,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201内设置有压缩机204、散热器205、膨胀器206、吸热器207和送风部208。压缩机204、散热器205、膨胀器206和吸热器207依次连结成环状,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此外,送风部208具有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02向吹出口203吹送的功能。进一步,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209和将水分向空气中释放的放湿部210的除湿转子211,并包括对向放湿部210供给的空气和放湿部21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212。
而且,在主体壳201内,依次按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散热器205、送风部208的顺序排列设置。以吸热器207与散热器205的上端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除湿转子211形成为圆板状,以中心轴处于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由驱动部213驱动旋转。进一步,加热部212设置在除湿转子211的放湿部210的上风侧。放湿部210与吸热器207相对地配置。
此外,在主体壳201内,在吸热器207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部214。进一步,在集水部214的下方,相对于主体壳201可拆装地配置有集水箱215。即,在吸热器207部分使水分结露,使其结露水汇集于漏斗状的集水部214而流入到集水箱215。
在主体壳201内,设置有第1送风路201A、第2送风路201B、第3送风路201C和第4送风路201D。
第1送风路201A是将从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吸湿部209,并通过送风部208向吹出口203排出的风路。在第1送风路201A中,从吸入口202吸入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211的吸湿部209。此时,室内空气的水分被吸湿部209吸附,成为干燥的空气。进一步,因为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以湿度下降、温度上升的状态,主要经散热器205和吸热器2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风部208,从吹出口203向室内吹送。
第2送风路201B是将从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气依次供给至加热部212、放湿部210、吸热器207、散热器205,并通过送风部208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风路。在第2送风路201B中,由加热部212加温后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211的放湿部210。在放湿部210,由吸湿部209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211的旋转驱动而向放湿部210移动,释放至由于加热部212的加热而变温暖的空气中。该高湿的空气被供给至吸热器207,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之后,冷却后的空气被供给至散热器205,对散热器205进行冷却。然后,被冷却后的空气从散热器205夺走热,温度上升。然后,温度上升后的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208。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205在冷却吸热器2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
第3送风路201C是将从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散热器205,并通过送风部208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风路。在第3送风路201C中,从吸入口202吸入的室内空气主要经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和吸热器207的下方被供给至散热器205,冷却散热器205,之后被吸引至送风部208。
对于吸热器207的冷却结露,根据其表面积和制冷循环的动作热量等存在最佳风量。另一方面,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205会在冷却吸热器2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通过如上述那样配置第3送风路201C,能够向散热器205供给更多的风量。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冷却效率,能够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
第4送风路201D是将从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气依次供给至放湿部210、吸热器207、散热器205,并通过送风部208从吹出口203排出的风路。在第4送风路201D中,从吸入口202吸入的室内空气主要经加热部212和除湿转子211的下方被供给至吸热器207,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之后,冷却后的空气被供给至散热器205,对散热器205进行冷却。然后,从散热器205夺走热而温度上升后的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208。
为了使放湿部210的出口的空气为更容易结露的空气(湿度高/温度低的空气),向除湿转子211的放湿部210吹送的风量存在最佳的风量。另一方面,对于吸热器207的冷却结露,也根据其表面积和制冷循环的动作热量等存在最佳风量。为了消除这些风量的不平衡,设置上述的第4送风路201D,由此能够使吹向吸热器207的最佳风量与吹向放湿部210的最佳风量平衡。
另外,在除湿转子211的放湿部210与吸热器207之间,也可以设置连通第2送风路201B与第3送风路201C的连通风路220。具体而言,连通风路220是除湿转子211的放湿部210的周缘与吸热器207的间隙。即,也可以是:在第4送风路201D中流动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经连通风路220从第2送风路201B流向吸热器7。
在第2送风路201B,从放湿部210流出的空气含有大量水分,又被追加加热部212的余热,温度也变高,显热的比率变大。但是,通过如上述那样经连通风路220向该空气中混合来自第4送风路201D的室内空气,第2送风路201B中的从放湿部210流向吸热器207的空气的温度会下降。因此,从放湿部210流出的空气的显热的比率下降,成为更容易结露的空气。这样,发挥作用的各送风路的风量的平衡由从吸入口202起自各个风路通过而被吸引至送风部208为止的通风阻力决定。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2点。第1点在于以下方面:在主体壳201的第1方向上,依次配置有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散热器205和送风部208。第2点在于以下方面:在相对于主体壳201的第1方向为直角方向的第2方向上,在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入口202。
具体而言,在于以下方面:在主体壳201的第1水平方向上依次配置有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散热器205和送风部208。此外,在于以下方面:在相对于主体壳201的第1水平方向为直角方向的第2水平方向上,在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入口202这一点。即,在主体壳201的前后方向上,从主体壳201的前面侧向背面侧去依次配置有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散热器205和送风部208。此外,在主体壳20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入口202。另外,第1方向是在主体壳1的前后方向上、从主体壳1的前面侧向背面侧去的方向。
由此,吸入口202接近第3送风路201C,所以容易确保第3送风路201C的风量,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冷却效率。具体而言,因为吸入口202靠近散热器205与吸热器207之间的间隙,所以从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容易流向散热器205。现有技术将吸入口202设置在主体壳201的前面,由此从吸入口202至加热部212或除湿转子211的距离变短,而吸入口202与散热器205的距离变长。
此外,因为吸入口202在第1吸入口202R、第2吸入口202L的两个侧面构成,所以左右的风速分布不偏颇,能够平衡度高地确保风量。
此外,如图8所示,在吸入口202的背风处设置有缓冲空间221。具体而言,在第1吸入口202R的主体内部侧设置有第1缓冲空间221R,在第2吸入口202L的主体内部侧设置有第2缓冲空间221L。进入主体壳201内的空气临时进入缓冲空间221而缓冲,由此能够使流向第3送风路201C与第3送风路以外的风路的分流平衡稳定化。此外,能够通过调整该缓冲空间221至各风路的开口部面积而容易地调整各风路的风量平衡。
第1缓冲空间221R是设置在第1吸入口202R与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及散热器205之间的空间。第1缓冲空间221R与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及散热器205由第1分隔板222分隔。第1分隔板222设置有第1中央连通路223和第1前面侧连通路224。第1中央连通路223是连通第1缓冲空间221R与散热器205的通路。第1前面侧连通路224是连通第1缓冲空间221R与加热部212或除湿转子211的通路。从第1吸入口202R吸入的空气分为2个风路。第1个风路是从第1缓冲空间221R起经第1中央连通路223流向散热器205、并从第3送风路201C通过的风路。第2个风路是从第1缓冲空间221R起经第1前面侧连通路224、从第1送风路201A、第2送风路201B或第4送风路201D通过的风路。
同样,第2缓冲空间221L是设置在第2吸入口202L与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及散热器205之间的空间。第2缓冲空间221L与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及散热器205由第2分隔板225分隔。第2分隔板225设置有第2中央连通路226和第2前面侧连通路227。第2中央连通路226是连通第2缓冲空间221L与散热器205的通路。第2前面侧连通路227是连通第2缓冲空间221L与加热部212或除湿转子211的通路。从第2吸入口202L吸入的空气分为2个风路。第1个风路是从第2缓冲空间221L起经第2中央连通路226流向散热器205、并从第3送风路201C通过的风路。第2个风路是从第2缓冲空间221L起经第2前面侧连通路227、从第1送风路201A、第2送风路201B或第4送风路201D通过的风路。
此外,如图7所示,在主体壳201内,在风路之外设置有将第1缓冲空间221R与第2缓冲空间221L相连接而使压力均衡的管道228。由此,能够调整左右的风量平衡,即使在一侧的吸入口被壁等封闭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未被封闭的一侧、通过该管道228向被封闭的一侧供给空气,所以能够不大幅破坏左右的风量平衡地确保风量。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中,在主体壳201,第1吸入口202R和第2吸入口202L设置在排列设置的加热部212、除湿转子211、吸热器207、散热器205、送风部208的横向侧。此外,在主体壳201内,分别设置有缓冲空气的气流的第1缓冲空间221R和第2缓冲空间221L。而且,利用管道228使第1缓冲空间221R与第2缓冲空间221L压力均衡。根据该结构,左右的风速分布不偏颇,能够使流向第3送风路201C与第3送风路以外的风路的分流平衡稳定,提高制冷循环的冷却效率,能够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其结果是,能够使主体尺寸小型化并稳定地提高除湿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控制部件形成管道228的一部分。控制部件例如由控制设备的控制基盘229或内置控制基盘229的控制箱230构成。
由此,在通常时不用说,在吸入口202被封闭而温度容易上升的状况、特别是一侧的吸入口被壁等封闭的情况下,从未被封闭的一侧通过该管道228向被封闭的一侧供给空气。因此,不仅能够不大幅破坏左右的风量平衡地确保风量,而且能够防止控制基盘229被冷却而控制基板229的温度上升。
(实施方式3)
接着,对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中,作为除湿装置,已知有具备在上部具有送风口的主体壳、设置在该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和送风部和设置在送风口的风向变更部的结构。在主体壳内设置有除湿部的除湿装置因为除湿能力高所以被积极地用于衣物的干燥用途。
即,是要通过利用除湿部使室内空气成为干燥空气,将该干燥空气向洗涤后的衣物吹送,实现干燥的效率化,特别是在下雨时和冬季低温时那样洗涤物不容易干时,非常有用(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上述现有例中,通过送风部将室内的空气吸入主体壳内,通过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将室内的空气除湿,通过送风部将该除湿空气向洗涤后已弄干的衣物吹送。此处,在使洗涤后的衣物干燥的情况下,干燥速度由送风空气的干燥度和送风的送风量、以及受到送风的衣物的表面积决定。特别是在未受到送风的部分,干燥速度非常慢,所以尽量向衣物送风,加大受到送风的衣物的表面积是重要的。作为加大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的方法,现有技术使用使从送风口吹出的风自动可动的风向变更部。但是,由于风向变更部只发挥固定节奏的风向变化和风速变化的作用,所以对于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的扩大存在界限。
因此,实施方式3的目的在于实现洗涤后的衣物的干燥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于是,为了达到该目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向上方开口的横长的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和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除湿部向吹出口吹送的送风部。进一步包括:在吹出口的上方、在上下方向上可转动地设置的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1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2转动部;以及控制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对第1转动部与第2转动部以使得动作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在吹出口的长边方向上排列。第1风向变更部设置在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第2风向变更部设置在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而且,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的转动轴沿吹出口的长边方向延伸,第1风向变更部为如下结构:设置有从第1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的端部向下方和吹出口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第1另一整流板。
根据该结构,通过抑制使从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向第2风向变更部的流入,防止从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的气流被阻碍。此外,通过抑制使从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向第1风向变更部的流入,防止从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的气流被阻碍。由此,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经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被有效率地吹出,所以吹向衣物的送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衣物,由此提高干燥速度。
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向上方开口的横长的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以及利用除湿部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向吹出口吹送的送风部。进一步包括:在吹出口的上方、在上下方向上可转动地设置的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1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2转动部;以及控制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对第1转动部与第2转动部以使得动作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沿吹出口的长边方向排列,第1风向变更部设置在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第2风向变更部设置在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的转动轴沿吹出口的长边方向延伸,第1风向变更部设置有从第1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的端部向下方和吹出口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第1另一整流板。
此外,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2风向变更部设置有从第2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的端部向下方和吹出口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第2一个整流板。
此外,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1风向变更部设置有从第1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的端部向下方和吹出口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第1一个整流板。
此外,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2风向变更部设置有从第2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的端部向下方和上述吹出口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第2另一整流板。
此外,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送风部具有涡旋形状的壳体、固定于壳体的电动机和固定于电动机的旋转轴的风扇,电动机的旋转轴沿吹出口的短边方向延伸,壳体在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具有舌部。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10是图9的D-D线截面图。
如图9、图10所示,主体壳301为箱型,在该主体壳301的侧面,在左右均配置有吸入口302,在上部配置有吹出口303。吹出口303为横长的四边形,向上方开口。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301内设置有压缩机304、散热器305、膨胀器306、吸热器307和送风部308。压缩机304、散热器305、膨胀器306和吸热器307依次连结成环状,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此外,送风部308具有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302向吹出口303吹送的功能。进一步,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309和将水分向空气中释放的放湿部310的除湿转子311,并包括对向放湿部310供给的空气和放湿部31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312。
而且,在主体壳301内,依次按除湿转子311、吸热器307、散热器305、送风部308的顺序排列设置。以吸热器307与散热器305的上端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除湿转子311形成为圆板状,以中心轴处于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由驱动部313驱动旋转。进一步,加热部312设置在除湿转子311的放湿部310的上风侧。放湿部310与吸热器307相对地配置。
此外,在主体壳301内,在吸热器307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部314。进一步,在集水部314的下方,相对于主体壳301可拆装地配置有集水箱315。即,在吸热器307部分使水分结露,使其结露水汇集于漏斗状的集水部314而流入到集水箱315。
如图10所示,在主体壳301内,设置有第1送风路301A、第2送风路301B和第3送风路301C。
第1送风路301A是利用送风部308将从吸入口30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吸湿部309,并通过送风部308向吹出口303排出的风路。在第1送风路301A中,从吸入口302吸入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311的吸湿部309。此时,室内空气的水分被吸湿部309吸附,成为干燥的空气。进一步,因为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以湿度下降、温度上升的状态,主要经散热器305和吸热器3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风部308,从吹出口303向室内吹送。
第2送风路301B是利用送风部308将从吸入口302吸引的空气依次供给至加热部312、放湿部310、吸热器307、散热器305,并通过送风部308从吹出口303排出的风路。在第2送风路301B中,由加热部312加温后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311的放湿部310。在放湿部310,由吸湿部309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311的旋转驱动而向放湿部310移动,释放至由于加热部312的加热而变温暖的空气中。该高湿的空气被供给至吸热器307,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之后,被冷却后的空气被供给至散热器305,冷却散热器305。然后,被冷却后的空气从散热器305夺走热,温度上升。然后,温度上升后的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308。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305在冷却吸热器3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
第3送风路301C是利用送风部308将从吸入口30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散热器305,并通过送风部308从吹出口303排出的风路。在第3送风路301C中,从吸入口302吸入的室内空气主要经加热部312、除湿转子311和吸热器307的下方被供给至散热器305,冷却散热器305,之后被吸引至送风部308。
对于吸热器307的冷却结露,根据其表面积和制冷循环的动作热量等存在最佳风量。另一方面,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305会在冷却吸热器3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通过如上述那样配置第3送风路301C,能够向散热器305供给更多的风量。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冷却效率,能够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另外,制冷循环、除湿转子311、加热部312和驱动部313为除湿部。
图11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12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除侧面壳以外的风向变更部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1、图12所示,在向上方开口的吹出口303的上方,可转动地设置有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第1风向变更部316通过第1转动部318在上下方向上以进行转动的方式移动,第2风向变更部317通过第2转动部(未图示)在上下方向上以进行转动的方式移动。
如图11、图12所示,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配置在与转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体而言,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在吹出口303的长边方向上排列。在吹出口303的右侧(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设置第1风向变更部316,在吹出口303的左侧(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设置第2风向变更部317。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转动轴在吹出口303的长边方向延伸。
第1风向变更部316包括横长的四边形的大致平板形状的第1风向板320和从第1风向板320的左右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2个第1轴部分321。在吹出口303设置有支承2个轴部分的2个第1支承部分322。在第1轴部分321的一侧固定有第1齿轮323。
第1转动部318包括第1电动机324和固定于第1电动机324的旋转轴的第1电动机齿轮325。第1电动机齿轮325与第1齿轮323咬合,当驱动第1电动机324时,第1电动机齿轮325转动,通过第1齿轮323、第1轴部分321使第1风向板320转动。
第2风向变更部317包括横长的四边形的大致平板形状的第2风向板326和从第2风向板326的左右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2个第2轴部分(未图示)。在吹出口303设置有支承2个轴部分的2个第2支承部分328。在第2轴部分的一侧固定有第2齿轮(未图示)。
第2转动部(未图示)包括第2电动机(未图示)和固定于第2电动机的旋转轴的第2电动机齿轮(未图示)。第2电动机齿轮与第2齿轮咬合,当驱动第2电动机时,第2电动机齿轮转动,通过第2齿轮、第2轴部分使第2风向板326转动。
第1风向变更部316及第1转动部318与第2风向变更部317及第2转动部为关于主体左右的中心左右对称的结构。
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在与转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吹出口303的右侧设置有第1风向变更部316,在吹出口303的左侧设置有第2风向变更部317。作为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第1风向板320的第1轴部分321与作为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第2风向板326的第2轴部分在同轴上配置,在主体壳3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吹出口303的右侧的端部设置有第1侧面壳332a,在第1侧面壳332a内设置有第1电动机324、第1电动机齿轮325和第1齿轮323。在第1侧面壳332a的左侧设置有支承第1风向板320的一侧的第1轴部分321的第1支承部分322(未图示)。
在吹出口303的左侧的端部设置有第2侧面壳332b,在第2侧面壳332b内设置有第2电动机、第2电动机齿轮和第2齿轮。在第2侧面壳332b的右侧设置有支承第2风向板326的一侧的第2轴部分的第2支承部分328。
在第1侧面壳332a与第2侧面壳332b之间设置有从吹出口303向上方突出的第3侧面壳332c。在第3侧面壳332c的右侧设置有支承第1风向板320的另一侧的第1轴部分321的第1支承部分322,在第3侧面壳332c的左侧设置有支承第2风向板326的另一侧的第2轴部分的第2支承部分328。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除侧面壳以外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3所示,在主体壳301的上部设置有操作部333和控制部334。当通过操作部333设定运转模式时,控制部334控制第1电动机324的动作和第2电动机的动作。通过该控制部334,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进行反复以约90度的角度往返转动的动作。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2点。第1点在于以下方面:如图14所示那样,将第1风向变更部316设置在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主体壳301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右侧),将第2风向变更部317设置在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1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第2点在于以下方面:设置有从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前面侧看时的左侧)的端部向下方和吹出口30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横长板形状的第1另一整流板335。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首先,考虑第1风向变更部316比第2风向变更部317打开得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右侧)吹出的空气,第1另一整流板335抑制该空气从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另一侧(第2风向变更部317侧)漏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侧。因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前端侧吹送。
其次,考虑第1风向变更部316比第2风向变更部317关闭得多的情况和第1风向变更部316与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位置一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第1另一整流板335抑制该空气从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另一侧(第2风向变更部317侧)漏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侧。因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前端侧吹送。进一步,能够抑制送风空气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流入,防止对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吹出的空气的气流的阻碍。
由此,从吹出口303吹出的空气经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被有效率地吹送,由此风量的下降受到抑制,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此外,第2风向变更部317也可以设置从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右侧)的端部向下方和吹出口30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横长板形状的第2一个整流板336。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首先,考虑第2风向变更部317比第1风向变更部316打开得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从另一个吹出口303吹出的空气,第2一个整流板336抑制该空气从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一侧(第1风向变更部316侧)漏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侧。因此,能够将从另一个吹出口303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前端侧吹送。
其次,考虑第2风向变更部317比第1风向变更部316关闭得多的情况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与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位置一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301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吹出的空气,第2一个整流板336抑制该空气从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一侧(第1风向变更部316侧)漏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侧。因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前端侧吹送。进一步,能够抑制送风空气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流入,防止对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的气流的阻碍。
由此,从吹出口303吹出的空气经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被有效率地吹送,由此风量的下降受到抑制,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此外,第1风向变更部316也可以设置从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的端部向下方和吹出口30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横长板形状的第1一个整流板337。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1一个整流板337抑制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主体壳301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右侧)吹出的空气自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一侧(第1侧面壳侧)漏出。因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前端侧吹送。由此,从吹出口303吹出的空气经第1风向变更部316被有效率地吹送,所以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此外,第2风向变更部317也可以设置从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的端部向下方和吹出口30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横长板形状的第2另一整流板338。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2另一整流板338抑制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301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吹出的空气自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另一侧(第2侧面壳侧)漏出。因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前端侧吹送。由此,从吹出口303吹出的空气经第2风向变更部317被有效率地吹送,所以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送风部的截面立体图。
如图15所示,送风部308具有涡旋形状的壳体308a、固定于壳体308a的电动机308b和固定于电动机308b的旋转轴的风扇308c。也可以为如下结构:电动机308b的旋转轴沿吹出口303的短边方向(主体壳1的前后方向)延伸,壳体308a在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设置有舌部308d。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那样,壳体308a具有固定电动机308b并具有吸入口的吸入面308e、与该吸入面308e相对的吸入相对面308f和夹在吸入面308e与吸入相对面308f之间的涡旋面308g。舌部308d配置在涡旋面308g的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右侧)或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
由此,风扇308c的旋转轴方向成为主体壳301的前后方向,所以能够使主体壳301的水平截面成为横长的四边形。由此,吹出口303的横长的四边形的长边方向与主体壳301的水平截面的长边方向能够配置在同一方向上,所以能够实现主体壳301的小型化。
作为一个例子,对舌部308d配置在涡旋面308g的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的结构进行说明。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首先,考虑相对于偏向舌部308d侧的气流的送风空气、第1风向变更部316比第2风向变更部317打开得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1另一整流板335抑制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右侧)吹出的空气自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另一侧(第2风向变更部317侧)漏出。因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前端侧吹送。此外,能够抑制送风空气的第2一个整流板336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流入,防止对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吹出的空气的气流的阻碍。此外,对于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吹出的空气,第2另一整流板338能够抑制该空气从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另一侧漏出,而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前端侧送风。
接着,考虑第1风向变更部316比第2风向变更部317关闭得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1另一整流板335抑制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主体壳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右侧)吹出的空气自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另一侧(第2风向变更部侧)漏出。因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03的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向第1风向变更部316的前端侧吹送。此外,能够抑制送风空气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流入,防止对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1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吹出的空气的气流的阻碍。进一步,第2另一整流板338抑制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主体壳1的从后面侧看时的左侧)吹出的空气自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另一侧(第2侧面壳侧)漏出。因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03的另一个短边侧吹出的空气向第2风向变更部317的前端侧吹送。
由此,将吹出口303吹出的空气有效率地经第1风向变更部316和第2风向变更部317吹出,所以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实施方式4)
接着,对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进行说明。
除湿装置作为降低居住空间的湿度、增加舒适性的装置而实用化。现有技术中,作为除湿装置,已知有在上部具有送风口的主体壳、设置在该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和送风部和设置在上述送风口的风向变更部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3)。
在上述现有例中,存在当成为设定湿度以下、在待机运转时风向变更部的动作以关闭风向变更部的状态停止时,使用者误认为设备自身已经停止,错认成发生故障的情况。
此外,在具有多个风向变更部的情况下,存在当成为设定湿度以下、在待机运转时风向变更部的动作以多个风向变更部朝向不同方向的状态停止时,由于外观上的不协调感而错认成发生故障的情况。
因此,实施方式4的目的在于,防止因误认而错认成发生故障。
于是,为了达到该目的,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向上方开口的横长的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以及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除湿部向吹出口吹送的送风部。进一步包括:在吹出口的上方、在上下方向上可转动地设置的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1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2转动部;测定湿度的湿度测定部;以及根据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控制除湿部、送风部、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的控制部。在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大于规定的值时,控制部进行如下的除湿运转:使除湿部和送风部动作,对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以使得动作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此外,在除湿运转中,当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小于规定的值时,控制部进行如下的待机运转:停止除湿部的动作,利用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将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以规定的相同角度停止。
根据该结构,能够不由于待机运转中的外观上的不协调感而错认成发生故障。
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向上方开口的横长的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和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除湿部向吹出口吹送的送风部。进一步包括:在吹出口的上方、在上下方向上可转动地设置的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1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2转动部;测定湿度的湿度测定部;以及根据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控制除湿部、送风部、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的控制部。在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大于规定的值时,控制部进行如下的除湿运转:使除湿部和送风部动作,对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以使得动作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此外,在除湿运转中,当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小于规定的值时,控制部进行如下的待机运转:停止除湿部的动作,利用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将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以规定的相同角度停止。
此外,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在吹出口的长边方向上排列,第1风向变更部设置在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第2风向变更部设置在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的转动轴沿吹出口的长边方向延伸。
此外,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规定的相同角度为从全闭状态打开30度至60度的角度。
图16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17是图16的E-E线截面图。
如图16、图17所示,主体壳401为箱型,在该主体壳4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403,在侧面配置有吸入口402。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1内设置有压缩机404、散热器405、膨胀器406、吸热器407和送风部408。压缩机404、散热器405、膨胀器406和吸热器407依次连结成环状,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此外,送风部408具有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402向吹出口403吹送的功能。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409和将水分向空气中释放的放湿部410的除湿转子411,并包括对向放湿部410供给的空气和放湿部41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412。
而且,在主体壳401内,依次按除湿转子411、吸热器407、散热器405、送风部408的顺序排列设置。以吸热器407与散热器405的上端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除湿转子411形成为圆板状,以中心轴处于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由驱动部413驱动旋转。进一步,加热部412设置在除湿转子411的放湿部410的上风侧。放湿部410与吸热器407相对地配置。
此外,在主体壳401内,在吸热器407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部414。进一步,在集水部414的下方,相对于主体壳401可拆装地配置有集水箱415。即,在吸热器407部分使水分结露,使其结露水汇集于漏斗状的集水部414而流入到集水箱415。
在主体壳401内,设置有第1送风路401A、第2送风路401B和第3送风路401C。
第1送风路401A是利用送风部408将从吸入口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吸湿部409,并通过送风部408向吹出口403排出的风路。在第1送风路401A中,从吸入口402吸入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411的吸湿部409。此时,室内空气的水分被吸湿部409吸附,成为干燥的空气。进一步,因为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以湿度下降、温度上升的状态,主要经散热器405和吸热器4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风部408,从吹出口403向室内吹送。
第2送风路401B是利用送风部408将从吸入口402吸引的空气依次供给至加热部412、放湿部410、吸热器407、散热器405,并通过送风部408从吹出口403排出的风路。在第2送风路401B中,由加热部412加温后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411的放湿部410。在放湿部410,由吸湿部409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411的旋转驱动而向放湿部410移动,释放至由于加热部412的加热而变温暖的空气中。该高湿的空气被供给至吸热器407,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之后,被冷却后的空气被供给至散热器405,冷却散热器405。然后,被冷却后的空气从散热器405夺走热,温度上升。然后,温度上升后的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408。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405在冷却吸热器4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
第3送风路401C是利用送风部408将从吸入口40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散热器405,并通过送风部408从吹出口403排出的风路。在第3送风路401C中,从吸入口402吸入的室内空气主要经加热部412、除湿转子411和吸热器407的下方被供给至散热器405,冷却散热器405,之后被吸引至送风部408。
对于吸热器407的冷却结露,根据其表面积和制冷循环的动作热量等存在最佳风量。另一方面,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405会在冷却吸热器4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通过如上述那样配置第3送风路401C,能够向散热器405供给更多的风量。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冷却效率,能够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另外,制冷循环、除湿转子411、加热部412和驱动部413为除湿部。
图18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观立体图。图19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第1除侧面壳以外的吹出口的立体图。
如图18、图19所示,在向上方开口的吹出口403的上方,可转动地设置有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配置在与转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体而言,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在吹出口403的长边方向上排列。在吹出口403的右侧(吹出口403的一个短边侧)设置第1风向变更部416,在吹出口403的左侧(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设置第2风向变更部417。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的转动轴在吹出口403的长边方向延伸。
第1风向变更部416包括大致平板形状的第1风向板420和从第1风向板420的左右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2个第1轴部分421。在吹出口403设置有支承2个轴部分的2个第1支承部分422。在第1轴部分421的一侧固定有第1齿轮423。
第2风向变更部417包括大致平板形状的第2风向板426和从第2风向板426的左右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2个第2轴部分(未图示)。在吹出口403设置有支承2个轴部分的2个第2支承部分428。在第2轴部分的一侧固定有第2齿轮(未图示)。
第1风向变更部416通过第1转动部418在上下方向以进行转动的方式移动,第2风向变更部417通过第2转动部(未图示)在上下方向上以进行转动的方式移动。
第1转动部418包括第1电动机424和固定于第1电动机424的旋转轴的第1电动机齿轮425。第1电动机齿轮425与第1齿轮423咬合,当驱动第1电动机424时,第1电动机齿轮425转动,通过第1齿轮423、第1轴部分421使第1风向板420转动。
第2转动部包括第2电动机(未图示)和固定于第2电动机的旋转轴的第2电动机齿轮(未图示)。第2电动机齿轮与第2齿轮咬合,当驱动第2电动机时,第2电动机齿轮转动,通过第2齿轮、第2轴部分使第2风向板426转动。
第1风向变更部416及第1转动部418与第2风向变更部417及第2转动部为关于主体左右的中心左右对称的结构。作为第1风向变更部416的第1风向板420的第1轴部分421与作为第2风向变更部417的第2风向板426的第2轴部分在同轴上配置,在主体壳4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吹出口403的右侧的端部设置有第1侧面壳432a,在第1侧面壳432a内设置有第1电动机424、第1电动机齿轮425和第1齿轮423。在第1侧面壳432a的左侧设置有支承第1风向板420的一侧的第1轴部分421的第1支承部分422(未图示)。
在吹出口403的左侧的端部设置有第2侧面壳432b,在第2侧面壳432b内设置有第2电动机、第2电动机齿轮和第2齿轮。在第2侧面壳432b的右侧设置有支承第2风向板426的一侧的第2轴部分的第2支承部分428。
在第1侧面壳432a与第2侧面壳432b之间设置有从吹出口403向上方突出的第3侧面壳432c。在第3侧面壳432c的右侧设置有支承第1风向板420的另一侧的第1轴部分421的第1支承部分422,在第3侧面壳432c的左侧设置有支承第2风向板426的另一侧的第2轴部分的第2支承部分428。
图20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第1除侧面壳以外的主体壳上部的立体图。如图20所示,在主体壳401的上部设置有操作部433和控制部434。此外,在主体壳401的下部具有湿度测定部(未图示)。
当通过操作部433设定自动运转模式时,控制部434根据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控制除湿部、送风部408、第1转动部418和第2转动部的动作。
首先,控制部434在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大于规定的值时进行除湿运转。在除湿运转中,控制部434使除湿部和送风部408进行动作。进一步,控制部434对第1转动部418与第2转动部以使得动作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434使作为除湿部的制冷循环、除湿转子411、加热部412和驱动部413进行动作,通过送风部408向第1送风路401A、第2送风路401B和第3送风路401C吹送空气。控制部434使第1风向变更部416与第2风向变更部417进行反复以不同的驱动速度、并以约90度的角度往返转动的动作。作为一个例子,第1电动机424的转动速度为比第2电动机的转动速度快的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第1风向变更部416与第2风向变更部417的位置由于彼此的速度不同而成为连续地无规则的位置关系。而且,以第1风向变更部416与第2风向变更部417接近的部分为中心,经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吹出的风的风向和风速被连续地无规则地改变。通过使吹向被弄干的衣物的风向和风速无规则地变化,发挥使衣物晃动的作用,并通过使衣物晃动,进一步产生使得吹向衣物的风向和风速无规则地变化的作用。由此,吹向衣物的风的表面积变大,减少干燥不均,由此能够提高衣物干燥速度。
接着,在除湿运转中,控制部434在湿度测定部的测定值小于规定的值时进行待机运转。在待机运转中,控制部434继续送风部408的动作,使除湿部的动作停止,通过第1转动部418和第2转动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以规定的相同角度停止。图21~图23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上部的外观立体图。图24是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上部的平面图。即,在为了将湿度控制为设定值等而在主体继续运转中停止除湿功能、过渡为临时待机状态时,控制部434如图21所示那样进行控制,使第1风向变更部416与第2风向变更部417的角度一致地停止。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如图20那样使第1风向变更部416与第2风向变更部417朝向不同的方向,展现出除湿装置不是突然停止,而是被以规定的动作控制。由此,能够防止使用者由于外观上的不协调感而错认成发生故障。
此外,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在吹出口403的长边方向上排列。此外,第1风向变更部416设置在吹出口403的右侧(吹出口403的一个短边侧),第2风向变更部417设置在吹出口403的左侧(吹出口403的另一个短边侧)。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的转动轴在吹出口的长边方向延伸。
由此,在待机运转中,控制部434使除湿部的动作停止,通过第1转动部418和第2转动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以规定的相同角度停止,所以第1风向变更部416与第2风向变更部417看起来是一个板。作为结果,能够展现出除湿装置被以规定的动作控制,进一步防止使用者由于外观上的不协调感而错认成发生故障。
此外,此处所谓的规定的相同角度是从全闭状态打开30度至60度的角度。这样,如果按照使角度以从全闭状态打开30度至60度的状态一致地停止的方式进行控制,则在临时待机状态下,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也不会如图22所示那样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此外,也不会反之如图23所示那样成为全开状态,所以如图24所示那样从上方看吹出口403的开口部时约覆盖70%以上。因而,在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关闭的状态下,能够防止使用者误认为设备自身停止而错认成发生故障。进一步,在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打开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尘埃和异物从吹出口403进入主体内而成为故障的原因。
此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为了将湿度控制为设定值等而在主体运转继续中停止除湿功能过渡为临时待机状态时,将第1风向变更部416和第2风向变更部417停止无论从节能性的观点出发还是从驱动部的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均为有效的方法。(实施方式5)
接着,对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进行说明。
除湿装置作为降低居住空间的湿度、增加舒适性的装置而实用化。
作为其结构,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设置有: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而构成的制冷循环;利用吸湿部吸附水分、利用放湿部释放水分的除湿转子;对向放湿部供给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和吹送空气的送风部。
现有技术中,作为这种除湿装置,已知有如下结构,其包括:将空气从吸入口供给至吸湿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1送风路;从吸入口吸引空气依次供给至加热部、放湿部、吸热器、散热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2送风路;和从吸入口吸引空气依次供给至吸热器、散热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3送风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在这样的现有的除湿装置中,包括第1送风路、第2送风路、第3送风路。而且,特别优选提高利用第1送风路和第2送风路的除湿转子进行的湿气的吸附和去湿的效率,提高除湿性能。
因此,实施方式5的目的在于提高除湿性能。
于是,为了达到该目的,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和具有吸湿部和放湿部的除湿转子。此外,设置有加热部;送风部;通过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空气至供给吸湿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1送风路;通过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空气依次供给至加热部、放湿部、吸热器、散热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2送风路;从吸入口吸引空气依次供给至吸热器、散热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3送风路。第1送风路包括在吸湿部的下游侧、配置在比吸热器的上端靠上方的上方风路;和在吸湿部的下游侧、在吸湿部与吸热器之间配置在比吸热器的上端靠下方的下方风路。在下方风路流动的空气在流过下方风路后流向上方风路。
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使除湿转子的吸湿部面积宽。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具有吸湿部和放湿部的除湿转子;加热部;送风部;以及使除湿转子旋转的转动部。在主体壳内设置有:通过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空气至供给吸湿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1送风路;通过送风部从吸入口吸引空气依次供给至加热部、放湿部、吸热器、散热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2送风路;从吸入口吸引空气供给至散热器而从吹出口排出的第3送风路。第1送风路包括在吸湿部的下游侧、配置在比吸热器的上端靠上方的上方风路;和在吸湿部的下游侧、在吸湿部与吸热器之间配置在比吸热器的上端靠下方的下方风路。在下方风路流动的空气在流过下方风路后流向上方风路。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下方风路具有第1下方风路和第2下方风路,在第1下方风路与第2下方风路之间配置有第2送风路的一部分。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2送风路的通过除湿转子的部分配置在比吸热器的上端靠下方。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2送风路的令除湿转子通过的部分配置在除湿转子的下部中央部。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2送风路在除湿转子与吸热器之间具有从下方风路与吸热器之间通过的扩大风路。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2送风路相比第3送风路配置在上方。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除湿转子的旋转中心配置在比吸热器的上端靠下方。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1下方风路的下游侧,具有使得在第1下方风路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与吸热器连通的第1下方连通路。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2下方风路的下游侧,具有使得在第2下方风路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与吸热器连通的第2下方连通路。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第1送风路在吸湿部与吹出口之间设置有送风部,上方风路在送风部侧具有相对于送风方向为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横长的开口的横长风路有,横长风路的上端相比除湿转子的上端配置在规定尺寸下方。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规定尺寸比横长风路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相对于送风方向为垂直方向的面,横长风路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除湿转子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
此外,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除湿转子的旋转中心配置在比吸热器的上端靠上方。
图25是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6是图25的F-F线截面图。在图25、图26,主体壳501为箱型,在该主体壳501的侧面配置有吸入口502,上部配置有吹出口503。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501内设置有压缩机504、散热器505、膨胀器506、吸热器507和送风部508。压缩机504、散热器505、膨胀器506和吸热器507依次连结成环状,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此外,送风部508具有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502向吹出口503吹送的功能。进一步,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509和将水分向空气中释放的放湿部510的除湿转子511,并包括对向放湿部510供给的空气和放湿部51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512。
而且,在主体壳501内,从吸入口502起依次按除湿转子511、吸热器507、散热器505、送风部508的顺序排列配置。除湿转子511形成为圆板状,以中心轴处于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由驱动部513驱动旋转。进一步,加热部512设置在除湿转子511的放湿部510的上风侧。放湿部510与吸热器507相对地配置。
此外,在主体壳501内,在吸热器507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部514。进一步,在集水部514的下方,相对于主体壳501可拆装地配置有集水箱515。即,在吸热器507部分使水分结露,使其结露水汇集于漏斗状的集水部514而流入到集水箱515。
进一步,在主体壳501内,设置有第1送风路501A、第2送风路501B和第3送风路501C。第1送风路501A是利用送风部508将从吸入口50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吸湿部509,并通过送风部508向吹出口503排出的风路。第2送风路501B是利用送风部508将从吸入口502吸引的空气依次供给至加热部512、放湿部510、吸热器507、散热器505,并通过送风部508从吹出口503排出的风路。
详细而言,在第1送风路501A中,从吸入口502吸入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此时,室内空气的水分被吸湿部509吸附,成为干燥的空气。进一步,因为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以湿度下降、温度上升的状态,主要经散热器505和吸热器5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风部508,从吹出口503向室内吹送。
另一方面,在第2送风路501B中,由加热部512加温后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511的放湿部510。在放湿部510,由吸湿部509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511的旋转驱动而向放湿部510移动,释放至由于加热部512的加热而变温暖的空气中。该高湿的空气被供给至吸热器507,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之后,被冷却后的空气被供给至散热器505,冷却散热器505。然后,被冷却后的空气从散热器505夺走热,温度上升。然后,温度上升后的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508。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505在冷却吸热器5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
此外,在第3送风路501C,将从吸入口502吸引的空气依次供给至吸热器507、散热器505,并通过送风部508从吹出口503排出。即,在第3送风路501C中,从吸入口502吸入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吸热器507,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之后,被冷却后的空气被供给至散热器505,冷却散热器505。然后,从散热器505夺走热、温度上升后的温度上升后的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508。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在图27中,对内部结构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在主体壳501内设置有转子支承部519,该支承部519可可转动地支承除湿转子511。在转子支承部519还设置有加热部512、驱动部513,进一步,还形成第1送风路501A、第2送风路501B、第3送风路501C各自的风路的一部分,与送风部508及吸热器507连通。
图28是图27的G-G线截面图。
如图2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以下方面:第1送风路501A在吸湿部509的下游侧具备上方风路520和下方风路521。上方风路520配置在比吸湿部509靠下游侧、且比吸热器507的上端靠上方。下方风路521配置在比吸湿部509靠下游侧、且在吸湿部509与吸热器507之间比吸热器507的上端靠下方。在下方风路521流动的空气在流过下方风路521之后流向上方风路520。即,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吸湿部509的下游侧具备配置在比吸热器507的上端靠上方的上方风路520和相比吸湿部509配置在下方的下方风路521。此外,在下方风路521流动的空气在流过下方风路521之后流向上方风路520。
在图28中,对上方风路520和下方风路521的风路结构进行说明。在下方风路521的风路面的一部分,设置有配置于除湿转子511与吸热器507之间的下分隔面522。下分隔面522与除湿转子511保持固定的距离,下分隔面522与除湿转子511之间成为下方风路521。下分隔面522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相对,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通过的空气碰到下分隔面522,向上方改变风向,流入到上方风路520。即,在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成为低湿空气的空气从下方空间523、下方风路521通过,以被上方风路520吸引的方式通过送风部508,自吹出口503供给至室内。
由此,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不仅是与上方风路520相对的区域,而且与下方风路521相对的区域也成为吸湿部509,其中,该上方风路520配置在比吸热器507的上端靠上方,该下方风路521配置在比吸热器507的上端靠下方。由此,能够令吸湿部509的面积宽,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性能。
进一步,使用图29,对下方风路521进行详细说明。图29是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转子支承部周边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9所示,下方风路521由第1下方风路524和第2下方风路525构成。而且,在第1下方风路524与第2下方风路525之间配置有第2送风路501B的一部分。即,第1下方风路524与第2下方风路525被第2送风路501B的一部分分开。即,在圆环形状的除湿转子511的风路中,第2送风路501B覆盖整个半径方向,能够对整个除湿转子511充分地去湿即可。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图30是图27的H-H线截面图。在图30中,第2送风路501B的从除湿转子511通过的部分配置在比吸热器507的上端靠下方即可。即,能够有效率地将从放湿部510通过的多湿空气送入吸热器507。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进一步,使用图29,对第2送风路501B进行详细说明。第2送风路501B的从除湿转子511通过的部分配置在除湿转子511的下部中央即可。如上所述,除湿转子511的第1下方风路524与第2下方风路525由第2送风路501B分隔,将第1下方风路524与第2下方风路525左右均等地配置,由此能够平衡度高地使空气流入到上方风路520。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如图28所示,第2送风路501B在除湿转子511与吸热器507之间具有从下方风路521与吸热器507之间通过的扩大风路526。在下方风路521的风路面的一部分具有配置在除湿转子511与吸热器507之间的下分隔面522。该下分隔面522与除湿转子511具有固定的距离有,进一步,下分隔面522与吸热器7也具有固定的距离地相对。该下分隔面522与吸热器507之间成为作为第2送风路501B的一部分的扩大风路526。
即,从除湿转子511的放湿部510通过的多湿空气能够扩散至扩大风路526,在吸热器507中,向比除湿转子511的放湿部510的面积宽广的面积供给多湿空气。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使用图30,对第2送风路501B与第3送风路501C的关系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第2送风路501B与第3送风路501C相比配置在上方即可。第2送风路501B在从加热部512通过的后,从除湿转子511的放湿部510通过,供给至吸热器507,不过其空气与室内空气相比变得高温多湿。另一方面,第3送风路501C由于将室内空气直接供给至吸热器507,所以成为室内空气的温湿度空气。在一般的制冷循环中,在吸热器507中从下方向上方流动制冷剂。这是因为制冷剂从液体变为气体,制冷剂逐渐吸收热而变为气体,温度上升。
即,采用如下结构:使从放湿部510通过后的高温多湿空气从吸热器507后半的制冷剂温度在比较高的区域通过,使第3送风路501C的室温湿度空气在吸热器507前半的制冷剂温度比较低的区域通过。作为结果,能够有效率地利用吸热器507,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此外,当对除湿转子511与吸热器507的关系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除湿转子511的旋转中心配置在比吸热器507的上端靠下方即可。即,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下方风路521,能够扩大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所以即使将除湿转子511形成于低的位置,也能够完全充分地使用除湿转子511。作为结果,能够抑制主体高度,能够期待主体壳501的小型化。
在图29,也可以在第1下方风路524的下游侧设置有使得在第1下方风路524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与吸热器507连通的第1下方连通路527。详细而言,通过将下分隔面522的一部分开口,形成在从除湿转子511通过之后依次通过吸热器507、散热器505的风路。即,使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中、刚经过放湿部510的未被充分地去湿的部分的空气在吸热器507通过,由此能够将比较高湿的空气吹送至吸热器507。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此外,也可以在第2下方风路525的下游侧设置有使得在第2下方风路525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与吸热器507连通的第2下方连通路528。即,使通过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中、刚要经过放湿部510的被充分地吸湿后的部分后的常湿空气从吸热器507通过,由此,能够将除湿转子511的不能充分利用的区域的空气吹送至吸热器507。使吸热器507的风量增加,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此处,使用图29和图30,对第1送风路501A和上方风路520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第1送风路501A,在吸湿部509与吹出口503之间设置有送风部508。此外,在上方风路520,在送风部508侧设置有横长风路529,该横长风路529是相对于送风方向为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横长的开口。横长风路529的上端与除湿转子511的上端相比配置在规定尺寸下方即可。由此,上方风路520的上端至横长风路529的距离与下方风路521的下端至横长风路529的距离之差小。因此,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上部通过后的空气与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下部通过后的空气容易平衡度高地流入到横长风路529。
具体而言,在上方风路520的风路面的一部分,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保持固定的距离地具有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相对的上分隔面530。在该上分隔面530的下方设置有横长风路529。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上部通过后的空气的一部分碰到上分隔面530,向下方改变风向,流入到横长风路529。另一方面,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下部通过后的空气碰到下分隔面522,向上方改变风向,流入到横长风路529。作为结果,能够容易运用整个吸湿部509,提高除湿性能。此外,能够将与上方风路520相比上侧的空间利用作收纳主体的驱动等所需的部件(例如控制部等)的空间。作为结果,能够期待主体壳501的小型化。
此外,如图30所示,规定尺寸比横长风路529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即可。由此,进一步,上方风路520的上端至横长风路529的距离与下方风路521的下端至横长风路529的距离之差小。因此,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上部通过后的空气与从除湿转子511的吸湿部509下部通过后的空气容易平衡度高地流入到横长风路529。
对横长风路529的形状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在相对于送风方向为垂直方向的面,横长风路529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除湿转子511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即可。由此,能够使第1送风路501A的风在除湿转子511的整个半径方向上通过,能够实现整个除湿转子511的有效利用。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此外,也可以将除湿转子511的旋转中心配置在与吸热器507的上端相比的上方。由此,能够令上方风路520宽,能够以压力损失少的状态通风至吸湿部509。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如图30所示,也可以在吸湿部509与吸热器507之间设置有从转子支承部519向吸热器507方向延伸的整流板531。对整流板531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该整流板531沿第2送风路501B中、除湿转子511的外周形成。此外,如图30所示,通过不与吸热器507连通,能够将从第2送风路501B的放湿部510通过后的空气与第3送风路501C的空气平衡度高地取入吸热器507。即,整流板531形成第2送风路501B和第3送风路501C的一部分,具有使第2送风路501B的风量增加的效果。由此,能够使除湿转子511的放湿部510的风量增加。作为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实施方式6)
接着,对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中,例如作为用于衣物干燥用的除湿装置,包括:在上部具有送风口的主体壳;设置在该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和送风部;和设置在送风口的风向变更部。在主体壳内设置有除湿部的除湿装置因为除湿能力高所以被积极地用于衣物的干燥用途。
即,通过利用除湿部使室内空气成为干燥空气,并通过将该干燥空气经由自动活动的风向变更部向洗涤后的衣物送风,实现干燥的效率化。特别是在下雨时和冬季低温时那样洗涤物不容易干时,非常有用(例如,专利文献1)。
根据现有技术,优选在除湿装置的运转停止时的风向变更部的停止位置方面提高外观品质。
即,现有的除湿装置为如下结构:利用送风部将室内的空气吸入主体壳内,利用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利用送风部并借助自动运行的风向变更部将该除湿空气向洗涤后已弄干的衣物吹送。自动运行的风向变更部通过配置在主体壳内的吹出口附近的被自动控制的电动机和与电动机连接的风向变更部而自动地运行。于是,当在衣物的干燥后使运转停止时,风向变更部自动运转至封闭送风的停止位置,其停止位置由处于风向变更部的与主体的接触部决定。但是,在存在2个以上的多个风向变更部的情况下,在其风向变更部彼此接近的区域,由于由树脂成型部件等构成的风向变更部的加工完成的变形情况等的影响,容易在风向变更部彼此之间产生台阶差或间隙,成为运转停止时的外观品质差的状态。
因此,实施方式6的目的在于:对于自动运转的多个风向变更部,减少运转停止时风向变更部彼此的台阶差和间隙的程度,由此实现运转停止时的外观品质的提高。
于是,为了达到该目的,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向上方开口的横长的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以及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除湿部向吹出口吹送的送风部。进一步包括:在吹出口的上方、向上下方向可转动地设置的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使第1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1转动部;以及使第2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2转动部。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沿吹出口的长边方向排列,第1风向变更部设置在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第2风向变更部设置在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的转动轴沿吹出口的长边方向延伸,在第1风向变更部和吹出口,具有在第1风向变更部封闭时接触的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有,在第2风向变更部和上述吹出口,具有在第2风向变更部封闭时接触的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设置在第1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设置在第2风向变更部的上述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
根据该结构,在运转停止时、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封闭吹出口时,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与上述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的位置位于在吹出口中央部彼此接近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少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的台阶差,能够提高封闭吹出口的精度。其结果是,在运转停止时,减少风向变更部彼此的台阶差的程度,所以能够提高外观品质。
此外,在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也可以为如下方式:在第1风向变更部和吹出口具有在第1风向变更部封闭时接触的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设置在第1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在第2风向变更部和吹出口具有在第2风向变更部封闭时接触的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设置在第2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在第1风向变更部封闭时,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在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接触之后接触,在第2风向变更部封闭时,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在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接触之后接触。
由此,在运转停止时、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封闭吹出口时,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与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的位置位于在吹出口端部彼此与主体接近的位置,所以能够减少第1风向变更部与主体、第2风向变更部与主体的台阶差,能够进一步提高封闭吹出口的精度。其结果是,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运转停止时外观品质的效果。
此外,在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也可以为如下结构:第1转动部设置在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第1风向变更部在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与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之间具有第1变形部。第2转动部设置在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第2风向变更部在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与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之间具有第2变形部。
由此,在运转停止时、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封闭吹出口时,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及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与吹出口接触后,第1变形部和第2变形部由于第1转动部和第2转动部的转矩而发生变形。由此,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及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与吹出口接触,所以能够不对第1风向变更部的转动轴和第2风向变更部的转动轴等施加大的负载和应力地进行封闭。因此,能够获得提高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的耐久性的效果。
此外,在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吹出口,在第1风向变更部与第2风向变更部之间设置有支柱,在第1风向变更部从具有第1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向支柱侧延伸的第1突起有,在第2风向变更部设置有从第2风向变更部的吹出口的一个短边侧向支柱侧延伸的第2突起。在进行第1风向变更部封闭时,支柱与第1突起具有间隙地相对,在进行第2风向变更部封闭时,支柱与上述第2突起具有间隙地相对。
由此,在运转停止时、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封闭吹出口时,由于支柱与第1突起的间隙及支柱与第2突起的间隙,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不能向吹出口的长边方向移动其间隙以上的距离。因此,第1风向变更部与第2风向变更部的间隙的程度被限定,由此能够提高封闭吹出口的精度,所以能够减少尘埃的进入。其结果是,能够获得在运转停止时进一步提高外观品质和进一步提高耐久性的效果。图31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2是图31的I-I线截面图。
在图31、图32中,主体壳601为箱型,在该主体壳6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603,在侧面配置有吸入口602。在吹出口603,具有呈栅格状配置的大量横梁603a。该大量横梁603a具有使得在吹出口603的上方弄干的洗涤物不从吹出口603进入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601内设置有压缩机604、散热器605、膨胀器606、吸热器607和送风部608。压缩机604、散热器605、膨胀器606和吸热器607依次连结成环状,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此外,送风部608具有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602向吹出口603吹送的功能。进一步,除湿装置包括具有从空气吸附水分的吸湿部609和将水分向空气中释放的放湿部610的除湿转子611,并包括对向放湿部610供给的空气和放湿部610进行加热的加热部612。
而且,在主体壳601内,依次按除湿转子611、吸热器607、散热器605、送风部608的顺序排列设置。以吸热器607与散热器605的上端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除湿转子611形成为圆板状,以中心轴处于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由驱动部613驱动旋转。进一步,加热部612设置在除湿转子611的放湿部610的上风侧。放湿部610与吸热器607相对地配置。
此外,在主体壳601内,在吸热器607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部614。进一步,在集水部614的下方,相对于主体壳601可拆装地配置有集水箱615。即,在吸热器607部分使水分结露,使其结露水汇集于漏斗状的集水部614而流入到集水箱615。
在主体壳601内,设置有第1送风路601A、第2送风路601B和第3送风路601C。
第1送风路601A是利用送风部608将从吸入口60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吸湿部609,并通过送风部608向吹出口603排出的风路。在第1送风路601A中,从吸入口602吸入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611的吸湿部609。此时,室内空气的水分被吸湿部609吸附,成为干燥的空气。进一步,因为产生吸附水分时的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以湿度下降、温度上升的状态,主要经散热器605和吸热器6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风部608,从吹出口603向室内吹送。
第2送风路601B是利用送风部608将从吸入口602吸引的空气依次供给至加热部612、放湿部610、吸热器607、散热器605,并通过送风部608从吹出口603排出的风路。在第2送风路601B中,由加热部612加温后的室内空气被供给至除湿转子611的放湿部610。在放湿部610,由吸湿部609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611的旋转驱动而向放湿部610移动,释放至由于加热部612的加热而变温暖的空气中。该高湿的空气被供给至吸热器607,被冷却,由此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取出。之后,被冷却后的空气被供给至散热器605,冷却散热器605。然后,被冷却后的空气从散热器605夺走热,温度上升,然后,温度上升后的空气被吸引至送风部608。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605在冷却吸热器6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
第3送风路601C是利用送风部608将从吸入口602吸引的空气供给至散热器605,并通过送风部608从吹出口603排出的风路。在第3送风路601C中,从吸入口602吸入的室内空气主要经加热部612、除湿转子611和吸热器607的下方被供给至散热器605,冷却散热器605,之后被吸引至送风部608。
对于吸热器607的冷却结露,根据其表面积和制冷循环的动作热量等存在最佳风量。另一方面,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地冷却散热器605会在冷却吸热器60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通过如上述那样配置第3送风路601C,能够向散热器605供给更多的风量。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冷却效率,能够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另外,制冷循环、除湿转子611、加热部612和驱动部613为除湿部。
图33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吹出口的立体图。图34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第1除侧面壳以外的风向变更部的立体图。如图33、图34所示,在向上方开口的吹出口603的上方,可转动地设置有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第2风向变更部617。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第2风向变更部617配置在与转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体而言,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第2风向变更部617在吹出口603的长边方向上排列。在吹出口603的右侧(吹出口603的一个短边侧)设置第1风向变更部616,在吹出口603的左侧(吹出口的另一个短边侧)设置第2风向变更部617。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转动轴在吹出口603的长边方向延伸。
第1风向变更部616包括大致平板形状的第1风向板620和从第1风向板620的左右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2个第1轴部分621。在吹出口603设置有支承2个轴部分的2个第1支承部分622。在第1轴部分621的一侧固定有第1齿轮623。
第2风向变更部617包括大致平板形状的第2风向板626和从第2风向板626的左右端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2个第2轴部分(未图示)。在吹出口603设置有支承2个轴部分的2个第2支承部分628。在第2轴部分的一侧固定有第2齿轮(未图示)。
第1风向变更部616通过第1转动部618在上下方向以进行转动的方式移动,第2风向变更部617通过第2转动部(未图示)在上下方向上以进行转动的方式移动。
第1转动部618包括第1电动机624和固定于第1电动机624的旋转轴的第1电动机齿轮625。第1电动机齿轮625与第1齿轮623咬合,当驱动第1电动机624时,第1电动机齿轮625转动,通过第1齿轮623、第1轴部分621使第1风向板620转动。
第2转动部包括第2电动机(未图示)和固定于第2电动机的旋转轴的第2电动机齿轮(未图示)。第2电动机齿轮与第2齿轮咬合,当驱动第2电动机时,第2电动机齿轮转动,通过第2齿轮、第2轴部分使第2风向板626转动。
第1风向变更部616及第1转动部618与第2风向变更部617及第2转动部为关于主体左右的中心左右对称的结构。作为第1风向变更部616的第1风向板620的第1轴部分621与作为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第2风向板626的第2轴部分在同轴上配置,在主体壳6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吹出口603的右侧的端部设置有第1侧面壳632a,在第1侧面壳632a内设置有第1电动机624、第1电动机齿轮625和第1齿轮623。在第1侧面壳632a的左侧设置有支承第1风向板620的一侧的第1轴部分621的第1支承部分622(未图示)。
在吹出口603的左侧的端部设置有第2侧面壳632b,在第2侧面壳632b内设置有第2电动机、第2电动机齿轮和第2齿轮。在第2侧面壳632b的右侧设置有支承第2风向板626的一侧的第2轴部分的第2支承部分628。
在第1侧面壳632a与第2侧面壳632b之间设置有从吹出口603向上方突出的第3侧面壳632c。在第3侧面壳632c的右侧设置有支承第1风向板620的另一侧的第1轴部分621的第1支承部分622,在第3侧面壳632c的左侧设置有支承第2风向板626的另一侧的第2轴部分的第2支承部分628。
图35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第1除侧面壳以外的主体壳上部的立体图。如图35所示,在主体壳601的上部设置有操作部633和控制部634。当通过操作部633设定运转模式时,控制部634控制第1电动机624和第2电动机(未图示)的动作。通过该控制部634,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第2风向变更部617进行反复以约90度的角度往返转动的动作。
如图3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吹出口603,设置有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封闭时接触的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有,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和吹出口603,设置有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时接触的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
具体而言,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是从第1风向变更部616向下方突出的突起635a和设置在吹出口603的横梁603a的一部分。当第1风向变更部616关闭时,突起635a的下端与横梁603a的上端接触。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设置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的吹出口603的左侧(吹出口3的另一个短边侧),设置于离第1轴部分621比较远的区域。
此外,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是从第2风向变更部617向下方突出的突起636a和设置在吹出口603的横梁603a的一部分。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设置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吹出口603的右侧(吹出口3的一个短边侧),设置于离第2轴部分627比较远的区域。另外,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与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夹着第3侧面壳632c左右对称接近地设置。另外,突起635a和突起636a与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同一横梁603a接触。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运转停止时、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吹出口603时,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与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的位置设置于在第3侧面壳632c附近彼此接近的位置。由此,与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及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的位置从第3侧面壳632c离开的情况相比,第1风向变更部616与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停止位置的不整齐的差会减少。因此,能够减少第1风向变更部616与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台阶差,能够提高封闭吹出口603的精度,所以能够减少尘埃的进入。其结果是,减少运转停止时风向变更部彼此的台阶差的程度,所以能够提高外观品质,并且减少尘埃的进入,由此能够提高耐久性。
此外,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吹出口603,设置有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封闭时接触的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和吹出口603,设置有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时接触的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
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设置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的吹出口603的右侧(吹出口3的一个短边侧),设置在离第1轴部分621比较远的区域。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是从第1风向变更部616向下方突出的突起637a和设置在吹出口603的横梁603a的一部分。当第1风向变更部616关闭时,突起637a的下端与横梁603a的上端接触。
此外,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设置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吹出口603的左侧(吹出口3的另一个短边侧),设置在离第2轴部分627比较远的区域。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是从第2风向变更部617向下方突出的突起638a和设置在吹出口603的横梁603a的一部分。当第2风向变更部617关闭时,突起638a的下端与横梁603a的上端接触。突起638a和突起637a与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同一横梁603a接触。另外,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与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夹着第3侧面壳632c左右对称接近地设置。
在以上的结构中,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封闭时,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在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接触之后接触。换言之,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封闭时,突起637a与横梁603a在突起635a与横梁603a接触之后接触。此外,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时,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在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接触之后接触。换言之,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时,突起638a与横梁603a在突起636a与横梁603a接触之后接触。
由此,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封闭时,第1转动部618进行动作至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和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接触为止。同样,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时,第2转动部进行动作至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和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接触为止。而且,在运转停止时、第1风向变更部616和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吹出口603时,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与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的位置位于在吹出口603端部与第1侧面壳632a及第2侧面壳632b接近的位置。由此,能够获得减少第1风向变更部616与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台阶差的效果。此外,能够在维持该效果的状态下,进一步减少第1风向变更部616与第1侧面壳632a的台阶差以及第2风向变更部617与第2侧面壳632b的台阶差,能够提高封闭吹出口603的精度。此外,能够进一步减少尘埃的进入。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转停止时的外观品质,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图36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而言,如图34、图36所示,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封闭吹出口603时,作为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的突起635a与横梁603a的上下方向的距离比作为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的突起637a与横梁603a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短。第1转动部618设置在吹出口603的右侧(吹出口603的一个短边侧)。此外,第1风向变更部616在第1风向板620中、在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与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之间具有第1变形部639。第1变形部639是没有栅格等形状的仅平板形状的部分。
同样,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吹出口603时,作为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的突起636a与横梁603a的上下方向的距离比作为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的突起638a与横梁603a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短。第2转动部设置在吹出口603的左侧(吹出口603的另一个短边侧)。此外,第2风向变更部617在第2风向板626中、在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与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之间具有第2变形部640。第2变形部640是没有栅格等形状的仅平板形状的部分。
对以上的结构中、运转停止时第1风向变更部616封闭吹出口603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第1转动部618使第1风向变更部616向封闭的方向旋转时,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进行接触的(突起635a与横梁603a与接触)。接着,因为第1转动部618,使第1风向变更部616进一步旋转,所以第1变形部639发生变形。这是因为,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和第1转动部618一起设置在吹出口603的右侧(吹出口603的一个短边侧),第1变形部639为平板形状,在风向变更部中最容易由于外部应力而变形。最后,当第1转动部618使第1变形部639变形并且进一步使第1风向变更部616旋转时,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进行接触的(突起637a与横梁603a接触)。
由此,能够使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与第1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7可靠地接触,所以能够提高封闭吹出口603的精度。进一步,能够不对第1的轴部分621施加大的负载和应力地进行封闭,所以能够提高第1风向变更部616的耐久性。
同样对运转停止时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吹出口603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第2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617向封闭的方向旋转时,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进行接触的(突起636a与横梁603a接触)。接着,第2转动部使第2风向变更部617进一步旋转,所以第2变形部640发生变形。这是因为,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和第2转动部一起设置在吹出口603的右侧(吹出口603的一个短边侧),第2变形部640为平板形状,在风向变更部中最容易由于外部应力而变形。最后,当第2转动部使第2变形部640变形并且进一步使第2风向变更部617旋转时,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进行接触的(突起638a与横梁603a接触)。
由此,能够使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与第2外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8可靠地接触,所以能够提高封闭吹出口603的精度。进一步,能够不对第2轴部分627施加大的负载和应力地进行封闭,所以能够提高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耐久性。
图37是实施方式6的除湿装置的第3侧面壳的立体图。
此外,如图34、图37所示,在吹出口603,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与第2风向变更部617之间设置有支柱。支柱的一个例子为第3侧面壳632c。在第1风向变更部616,设置有从第1风向变更部616的吹出口603的左(吹出口603的另一个短边侧)向第3侧面壳632c延伸的第1突起641。此外,在第2风向变更部617,设置有从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吹出口603的右(吹出口603的一个短边侧)向第3侧面壳632c延伸的第2突起642。
第1突起641是相对于第1轴部分621为同心圆形状的突起,设置在第1轴部分621与第1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5之间。进一步,以如下方式设置:无论第1风向变更部616由于转动而处于什么位置,第1突起641的一部分均与第3侧面壳632c与具有固定的间隙地相对。
第2突起642是相对于第2轴部分627为同心圆形状的突起,设置在第2轴部分627与第2中央侧关闭转动接触部636之间。进一步,以如下方式设置:无论第2风向变更部617由于转动而处于什么位置,第2突起642的一部分均与第3侧面壳632c具有固定的间隙地相对。
第1突起641与第2突起642夹着第3侧面壳632c左右对称地设置。
由此,在运转停止时、第1风向变更部16封闭吹出口603时,由于第3侧面壳632c与第1突起641的间隙,第1风向变更部616无论由于转动而处于什么位置,均不能向吹出口603的长边方向移动其间隙以上的距离。此外,在运转停止时、第2风向变更部617封闭吹出口603,由于第3侧面壳632c与第2突起642的间隙,第2风向变更部617无论由于转动而处于什么位置,均不能向吹出口603的长边方向移动其间隙以上的距离。因此,第1风向变更部616与第2风向变更部617的间隙的程度被限定,能够提高封闭吹出口603的精度,所以能够减少尘埃的进入。其结果是,在运转停止时,能够实现外观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和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能够通过减少干燥不均实现衣物干燥速度的提高,所以作为衣物干燥用途中使用的除湿装置等有用。

Claims (5)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
设置在所述主体壳中的除湿部;
将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经由所述除湿部向所述吹出口吹送的送风部;
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吹出口的第1风向变更部和第2风向变更部;
使所述第1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1转动部;
使所述第2风向变更部转动的第2转动部;
控制所述第1转动部和所述第2转动部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具有第1控制,该第1控制进行控制以使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与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第2控制,该第2控制是使所述第1控制中的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和所述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每隔一定时间变化的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第3控制,该第3控制是每隔一定时间切换所述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和所述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的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第4控制,该第4控制是将所述第1转动部的动作速度与所述第2转动部的动作速度在一定时间内控制为相同动作速度的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风向变更部和所述第2风向变更部排列在与动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CN201710881105.6A 2016-09-28 2017-09-26 除湿装置 Pending CN1078690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9084A JP6846591B2 (ja) 2016-09-28 2016-09-28 除湿装置
JP2016-189084 2016-09-28
JP2016207451A JP6883727B2 (ja) 2016-10-24 2016-10-24 除湿装置
JP2016-207451 2016-10-24
JP2017-036245 2017-02-28
JP2017036243A JP6982721B2 (ja) 2017-02-28 2017-02-28 除湿装置
JP2017-036244 2017-02-28
JP2017-036243 2017-02-28
JP2017036244A JP6890250B2 (ja) 2017-02-28 2017-02-28 除湿装置
JP2017036245A JP6956311B2 (ja) 2017-02-28 2017-02-28 除湿装置
JP2017-038344 2017-03-01
JP2017038344A JP2018143915A (ja) 2017-03-01 2017-03-01 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9034A true CN107869034A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5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1105.6A Pending CN107869034A (zh) 2016-09-28 2017-09-26 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9034A (zh)
HK (1) HK1252920A1 (zh)
TW (1) TWI7691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1983A (zh) * 2019-05-28 2020-12-01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WO2021129476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2415A (zh) * 1999-01-29 2000-08-0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机
JP2004218960A (ja) * 2003-01-16 2004-08-05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1625143A (zh) * 2008-07-07 2010-01-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功能换气扇
CN102141295A (zh) * 2010-01-29 2011-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机
JP5115385B2 (ja) * 2008-07-31 2013-0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装置
CN104791917A (zh) * 2014-01-22 2015-07-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05008813A (zh) * 2013-03-04 2015-10-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送风机以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空气调节机
JP2016075441A (ja) * 2014-10-08 2016-05-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5588219A (zh) * 2014-11-10 2016-05-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2489B2 (ja) * 2005-12-20 2011-08-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風向変更装置
JP5506436B2 (ja) * 2010-01-29 2014-05-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2415A (zh) * 1999-01-29 2000-08-0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机
JP2004218960A (ja) * 2003-01-16 2004-08-05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1625143A (zh) * 2008-07-07 2010-01-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功能换气扇
JP5115385B2 (ja) * 2008-07-31 2013-0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装置
CN102141295A (zh) * 2010-01-29 2011-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机
CN105008813A (zh) * 2013-03-04 2015-10-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送风机以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空气调节机
CN104791917A (zh) * 2014-01-22 2015-07-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2016075441A (ja) * 2014-10-08 2016-05-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5588219A (zh) * 2014-11-10 2016-05-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1983A (zh) * 2019-05-28 2020-12-01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WO2021129476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52920A1 (zh) 2019-06-06
TWI769178B (zh) 2022-07-01
TW201814225A (zh) 201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4871B (zh) 空调设备及控制回路
CN104713165B (zh) 除湿器
CN206173699U (zh) 一种大出风量的除湿机
CN2071465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375114A (zh) 冷冻装置用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分流装置
CN106716024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7869034A (zh) 除湿装置
CN106225083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5910175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7208924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206410246U (zh) 除湿空调一体机
TWI810248B (zh) 送風裝置、空氣調和機及除濕機
JP2013148346A (ja) 冷風機能を備えた除湿機
JP2000234761A5 (zh)
CN208886920U (zh) 空调机
CN208794584U (zh) 空调组件及空调
CN202133069U (zh) 一种除湿机的出风口结构
JP2018071792A (ja) 除湿装置
JP6890250B2 (ja) 除湿装置
CN110260403A (zh) 上下出风柜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206944598U (zh) 一种除湿热泵烘干机
JP6846591B2 (ja) 除湿装置
JP200416307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405986B (zh) 加湿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
JP3607844B2 (ja) 除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292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