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9178B - 除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9178B
TWI769178B TW106131756A TW106131756A TWI769178B TW I769178 B TWI769178 B TW I769178B TW 106131756 A TW106131756 A TW 106131756A TW 106131756 A TW106131756 A TW 106131756A TW I769178 B TWI769178 B TW I7691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rection changing
wind direction
main body
out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1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4225A (zh
Inventor
河本亮太
堀達也
下田博樹
参納彩
藤井泰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890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465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074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837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62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563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62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902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62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827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383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14391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4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9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91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0Drying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課題]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除濕裝置之發明,其目的在於謀求進一步提升洗滌後的衣物的乾燥速度。 [解決手段]除濕裝置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本體殼體;送風部,將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除濕部朝吹出口送風;第1風向變更部及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吹出口;第1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第2旋動部,使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及控制部,控制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控制部具備第1控制,該第1控制是進行控制以使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不同。

Description

除濕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除濕裝置之發明。
發明背景
以往,在例如作為衣物乾燥用而使用的除濕裝置方面,存在一種具備:上部有送風口的本體殼體、設置在此本體殼體內的除濕部與送風部、及設置在送風口的風向變更部的裝置。本體殼體內設置有除濕部的除濕裝置由於除濕能力高,因而作為衣物乾燥用而被積極地活用。
亦即,是一種將室內空氣藉由除濕部變為乾燥空氣,再將此乾燥空氣朝向洗滌後的衣物送風,藉此想謀求乾燥效率化的裝置。這樣的除濕裝置特別在像是下雨時或冬天低溫時,在洗滌物不易乾時,是非常受到重視的裝置。(此外,作為與此相關的先前文獻,有下述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0257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許第459124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2-26720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16-87585號公報
發明概要
上述以往例子中的課題是將洗滌後的衣物的乾燥速度進一步提升。
以往的除濕裝置是將室內的空氣藉由送風部吸入本體殼體內,並藉由設置在本體殼體內的除濕部將室內的空氣除濕,接著將此除濕空氣藉由送風部朝向洗滌後已晾起來的衣物送風。此處,在使洗滌後的衣物乾燥時,乾燥的速度是由送風空氣的乾燥度、送風的送風量、及送風吹達衣物的表面積來決定。特別是送風吹不到的部分中,乾燥速度會變得非常慢,因此使送風盡量吹達衣物並加大送風吹達衣物的表面積是重要的。作為加大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之方法,從以往就有在使用令送風口吹出的送風會自動可動的風向變更部。然而,風向變更部僅產生一定節奏的風向變化及風速變化的作用,對於擴大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有其極限。
於是,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謀求進一步提升洗滌後的衣物的乾燥速度。
並且,為達成此目的,本發明的除濕裝置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本體殼體;及送風部,將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除濕部朝吹出口送風。此外,還具備:第1風向變更部及第2風向變 更部,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吹出口;第1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第2旋動部,使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及控制部,控制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控制部具備第1控制,該第1控制是進行控制以使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不同,藉此達成所期望的目的。
藉由本發明,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之位置關係會因為彼此的動作速度不同而成為連續隨機。因此,透過該等風向變更部吹出的送風,其風向與風速會連續隨機地變更。其結果,會產生如下之作用:吹達已晾起來的衣物之風向與風速會隨機變化,因而產生衣物搖動的作用,且會因為搖動而進一步使吹達衣物之風向與風速隨機變化。藉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1、201、301、401、501、601:本體殼體
2、202、302、402、502、602:吸入口
3、203、303、403、503、603:吹出口
4、204、304、404、504、604:壓縮機
5、205、305、405、505、605:散熱器
6、206、306、406、506、606:膨脹器
7、207、307、407、507、607:吸熱器
8、208、308、408、508、608:送風部
9、209、309、409、509、609:吸濕部
10、210、310、410、510、610:放濕部
11、211、311、411、511、611:除濕轉子
12、212、312、412、512、612:加熱部
13、213、313、413、513、613:驅動部
14、214、314、414、514、614:集水部
15、215、315、415、515、615:集水槽
16、316、416、616:第1風向變更部
17、317、417、617:第2風向變更部
18、318、418、618:第1旋動部
20、320、420、620:第1風向板
21、321、421、621:第1軸部分
22、322、422、622:第1支撐部分
23、323、423、623:第1齒輪
24、324、424、624:第1馬達
25、325、425、625:第1馬達齒輪
26、326、426、626:第2風向板
28、328、428、628:第2支撐部分
32a、332a、432a、632a:第1側面殼體
32b、332b、432b、632b:第2側面殼體
32c、332c、432c、632c:第3側面殼體
33、333、433、633:操作部
34、334、434、634:控制部
202R:第1吸入口
202L:第2吸入口
201A、301A、401A、501A、601A:第1送風路
201B、301B、401B、501B、601B:第2送風路
201C、301C、401C、501C、601C:第3送風路
201D:第4送風路
220:連通風路
221:緩衝空間
221R:第1緩衝空間
221L:第2緩衝空間
222:第1隔離板
223:第1中央連通路
224:第1前面側連通路
225:第2隔離板
226:第2中央連通路
227:第2前面側連通路
228:導管
229:控制基盤
230:控制箱
308a:罩殼
308b:馬達
308c:風扇
308d:舌部
308e:吸入面
308f:吸入對向面
308g:渦旋面
335:第1另一整流板
336:第2一整流板
337:第1一整流板
338:第2另一整流板
519:轉子支撐部
520:上方風路
521:下方風路
522:下隔離面
523:下方空間
524:第1下方風路
525:第2下方風路
526:擴大風路
527:第1下方連通路
528:第2下方連通路
529:橫長風路
530:上隔離面
531:整流板
603a:橫檔
627:第2軸部分
635: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
635a、636a、637a、638a:突起
636: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
637: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
638: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
639:第1變形部
640:第2變形部
641:第1突起
642:第2突起
圖1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圖2是圖1的A-A線截面圖。
圖3是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圖4是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除去側面殼體後之風向變更部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圖5是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除去側面殼體後之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圖6是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圖7是圖6的B-B線截面圖。
圖8是圖6的C-C線截面圖。
圖9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圖10是圖9的D-D線截面圖。
圖11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圖12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除去側面殼體後之風向變更部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圖13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除去側面殼體後之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圖14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圖15是實施形態3的送風部的截面立體圖。
圖16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圖17是圖16的E-E線截面圖。
圖18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的外觀立體圖。
圖19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除去第1側面殼體後之吹出口的立體圖。
圖20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除去第1側面殼體後之本體殼體上部的立體圖。
圖21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上部的外觀 立體圖。
圖22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上部的外觀立體圖。
圖23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上部的外觀立體圖。
圖24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上部的平面圖。
圖25是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圖26是圖25的F-F線截面圖。
圖27是顯示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的內部構成的立體圖。
圖28是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的轉子支撐部周邊的G-G線截面圖。
圖29是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的轉子支撐部周邊的分解立體圖。
圖30是實施形態5的轉子支撐部周邊的H-H線截面圖。
圖31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圖32是圖31的I-I線截面圖。
圖33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的立體圖。
圖34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除去第1側面 殼體後之風向變更部的立體圖。
圖35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除去第1側面殼體後之本體殼體上部的立體圖。
圖36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的截面圖。
圖37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的第3側面殼體的立體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本發明之一個態樣的除濕裝置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本體殼體;送風部,將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除濕部朝吹出口送風;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吹出口;第1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第2旋動部,使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及控制部,控制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控制部具有的構成是具備第1控制,該第1控制是進行控制以使前述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前述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不同。
藉此,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之位置會因為彼此的速度不同而成為連續隨機的位置關係,透過該等風向變更部吹出的送風,其風向與風速會連續隨機地變更。因此,會產生如下之作用:吹達已晾起來的衣物之風向與風速會隨機變化。藉此產生衣物搖動的作用,且會因為搖動而進一步使吹達衣物之風向與風速隨機變化。其結果,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 因此會達成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的效果。
又,控制部也可構成為具備第2控制,該第2控制是使第1控制中之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每隔一定時間變化的控制。
藉此,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之位置會成為進一步連續隨機的位置關係。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進一步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會達成可以進一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的效果。
又,控制部也可構成為具備第3控制,該第3控制是使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每隔一定時間交替的控制。
藉此,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之位置會成為進一步連續隨機的位置關係。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進一步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會達成可以進一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的效果。
又,也可構成為具備第4控制,該第4控制是將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在一定時間控制成相同動作速度。
藉此,由於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之位置會因為相同速度而一致,在將移動之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之位置固定在規定位置時,可以輕易地在希望的位置關閉(OFF)風向變更部而停止。因此,會達成可以提升風向變更部的使用性的效果。
又,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也可構 成為並排在相對於動作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
藉此,在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接近之部分中,變更後之風向與風速會因為其位置關係而相互地影響,因此其結果是可以使風向與風速有很大的隨機變化。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進一步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會達成可以進一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的效果。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1)
圖1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圖1的A-A線截面圖。
如圖1、圖2所示,本體殼體1為箱型,在此本體殼體1的側面,左右都配置有吸入口2,且在上部配置有吹出口3。吹出口3是橫長四角形狀且在上方開口。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本體殼體1內具備:壓縮機4、散熱器5、膨脹器6、吸熱器7、及送風部8。壓縮機4、散熱器5、膨脹器6、及吸熱器7依序連結成環狀,並構成循環冷媒的冷凍循環。又,送風部8具有將室內空氣從吸入口2送風至吹出口3之功能。此外,除濕裝置具備有除濕轉子11,該除濕轉子11具有從空氣中吸附水分的吸濕部9、以及對空氣放出水分的放濕部10,且具備有加熱部12,該加熱部12可將供給至放濕部10之空氣及放濕部10加熱。
並且,在本體殼體1內,依序以除濕轉子11、吸熱器7、散熱器5、送風部8的順序並排設置。吸熱器7與散熱器5的上端配置為會成為相同的高度。除濕轉子11是形成為圓板狀,且可旋轉地豎立設置成使中心軸在水平方向,並藉由驅動部13而旋轉。此外在除濕轉子11之放濕部10的迎風側設置有加熱部12。放濕部10及吸熱器7被配置成互相面對。
又,在本體殼體1內,在吸熱器7的下方設置有漏斗狀的集水部14。此外,在集水部14的下方配置有可對著本體殼體1裝卸自如的集水槽15。亦即,構成為在吸熱器7部分使水分凝結,且以漏斗狀的集水部14收集該凝結水並使其流入集水槽15。再者,冷凍循環、除濕轉子11、加熱部12、及驅動部13為除濕部。
圖3是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圖4是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除去側面殼體後之風向變更部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如圖3、圖4所示,在上方開口的吹出口3之上方,旋動自如地設置有第1風向變更部16及第2風向變更部17。第1風向變更部16是藉由第1旋動部18而移動成會在上下方向旋動,第2風向變更部17是藉由第2旋動部(圖中未示)而移動成會在上下方向旋動。
第1風向變更部16具備:橫長四角形的略平板形狀的第1風向板20、及從第1風向板20的左右端部向外朝水平方向延伸的2支第1軸部分21。在吹出口3設置有支 撐2支軸部分的2個第1支撐部分22。在第1軸部分21的一側固定有第1齒輪23。
第1旋動部18具備:第1馬達24、及固定在第1馬達24之旋轉軸的第1馬達齒輪25。第1馬達齒輪25與第1齒輪23咬合,若第1馬達24驅動,則第1馬達齒輪25會旋動,且透過第1齒輪23、第1軸部分21而使第1風向板20旋動。
第2風向變更部17具備:橫長四角形的略平板形狀的第2風向板26、及從第2風向板26的左右端部向外朝水平方向延伸的2支第2軸部分(圖中未示)。在吹出口3設置有支撐2支軸部分的2個第2支撐部分28。在第2軸部分的一側固定有第2齒輪(圖中未示)。
第2旋動部(圖中未示)具備:第2馬達(圖中未示)、及固定在第2馬達之旋轉軸的第2馬達齒輪(圖中未示)。第2馬達齒輪與第2齒輪咬合,若第2馬達驅動,則第2馬達齒輪會旋動,且透過第2齒輪、第2軸部分而使第2風向板26旋動。
第1風向變更部16及第1旋動部18、與第2風向變更部17及第2旋動部是在本體左右的中心呈左右對稱的構成。
第1風向變更部16與第2風向變更部17並排在相對於旋動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吹出口3的右側具備有第1風向變更部16,且在吹出口3的左側具備有第2風向變更部17。第1風向變更部16之第1 風向板20的第1軸部分21、與第2風向變更部17之第2風向板26的第2軸部分是配置在相同軸上,且在本體殼體1的左右方向延伸。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吹出口3的右側端部具備有第1側面殼體32a,且在第1側面殼體32a內具備有第1馬達24、第1馬達齒輪25、及第1齒輪23。又,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第1側面殼體32a的左側具備有第1支撐部分22(圖中未示),該第1支撐部分22會支撐第1風向板20之一側的第1軸部分21。
在吹出口3的左側端部具備有第2側面殼體32b,且在第2側面殼體32b內具備有第2馬達、第2馬達齒輪、及第2齒輪。在第2側面殼體32b的右側具備有第2支撐部分28,該第2支撐部分28會支撐第2風向板26之一側的第2軸部分。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第1側面殼體32a與第2側面殼體32b之間,具備有從吹出口3朝上方突出的第3側面殼體32c。第3側面殼體32c在右側具備有第1支撐部分22,該第1支撐部分22會支撐第1風向板20之另一側的第1軸部分21。第3側面殼體32c在左側具備有第2支撐部分28,該第2支撐部分28會支撐第2風向板26之另一側的第2軸部分。
圖5是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除去側面殼體後之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如圖5所示,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本體 殼體1的上部具備有操作部33及控制部34。藉由操作部33設定運轉模式後,控制部34會控制第1馬達24的動作及第2馬達的動作。藉由此控制部34,第1風向變更部16及第2風向變更部17會以約90度的角度重複進行來回旋轉運動的動作。
本實施形態的特徵是控制部34具備第1控制,該第1控制是將第1馬達24的動作速度與第2馬達的動作速度控制成不同的動作速度。
一個例子是第1馬達24的動作速度比第2馬達的動作速度還快的控制。藉由這樣的構成,第1風向變更部16與第2風向變更部17之位置會因為彼此的動作速度不同而成為連續隨機的位置關係。因此,以第1風向變更部16與第2風向變更部17接近的部分為中心,透過該等風向變更部吹出的送風,其風向與風速會連續隨機變更。會產生如下之作用:吹達已晾起來的衣物之風向與風速會隨機變化,因而產生衣物搖動的作用,且會因為衣物搖動而進一步使吹達衣物之風向與風速隨機變化。藉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此外,第1馬達24的動作速度是指第1馬達24的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第2馬達的動作速度是指第2馬達的角速度。
又,控制部34也可以設置第2控制,該第2控制是使第1控制中之第1馬達24的動作速度與第2馬達的動作速度每隔一定時間變化的控制。
藉由這樣的構成,第1風向變更部16的位置與第2風向變更部17的位置會成為進一步連續隨機的位置關係。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進一步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進一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又,控制部34也可以設置第3控制,該第3控制是使第1控制中之第1馬達24的動作速度與第2馬達的動作速度每隔一定時間交替的控制。
藉由這樣的構成,第1風向變更部16的位置與第2風向變更部17的位置會成為進一步連續隨機的位置關係。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進一步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進一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又,控制部34也可以設置第4控制,該第4控制是將第1控制中之第1馬達24的動作速度與第2馬達的動作速度在一定時間控制成相同動作速度。
藉由這樣的構成,由於第1風向變更部16與第2風向變更部17是以相同速度動作,因此第1風向變更部16與第2風向變更部17之位置關係為固定。又,若第1風向變更部16的動作速度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動作速度為0,則可以將第1風向變更部16的位置與第2風向變更部17的位置固定在規定位置,因此可以提升風向變更部的使用性。
(實施形態2)
接著,針對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進行說明。
以往,在除濕裝置方面,已知有一種裝置在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之本體殼體內具備:冷凍循環,將壓 縮機、散熱器、膨脹器、與吸熱器依序連接成環狀;除濕轉子,在吸濕部吸附水分且在放濕部放出水分;加熱部,將供給至放濕部的空氣加熱;及送風部,將空氣送風。
並且,以往的除濕裝置具備:第1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供給至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及第2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供給至吸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並且,形成為如下之構成:第1送風路中的供給至散熱器之空氣的至少一部分會通過除濕轉子的吸濕部,且,第2送風路中的供給至吸熱器之空氣的至少一部分會通過除濕轉子的放濕部(例如專利文獻2)。
在上述以往例子中,形成為如下之構成:室內空氣直接供給至散熱器,或是通過除濕轉子的吸濕部之空氣供給至散熱器。
另一方面,已通過吸濕部的空氣將會因為除濕轉子在吸濕時的吸附熱,或是在放濕部中因加熱部之加熱所產生的餘熱等,而使得溫度上升。
也就是說,為了冷卻冷凍循環的散熱器,將要利用室溫的空氣,或是溫度從室溫進一步升高的空氣。在此情況下,要擴大散熱器與冷卻空氣之間的溫度差是困難的,因而形成冷凍循環的效率降低,從而造成除濕效率的降低之結果。若要維持除濕效率時,為了冷卻必要的熱量,必須使供給至散熱器的空氣量増加,而造成送風部大型化。
於是,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之目的在於將 本體尺寸做成小型化(compact),並且穩定地提高除濕效率。
並且,為了達成此目的,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在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之本體殼體內具備:冷凍循環,將壓縮機、散熱器、膨脹器、與吸熱器依序連接成環狀並循環冷媒;除濕轉子,具有吸濕部及放濕部;及加熱部。此外,設置有:第1送風路,從吸入口將空氣供給至吸濕部且從吹出口排出;第2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依序供給至加熱部、放濕部、吸熱器、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及第3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供給至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其構成為在本體殼體中的第1方向中,依序配置加熱部、除濕轉子、吸熱器、散熱器、及送風部,且在相對於本體殼體中的第1方向為直角方向的第2方向中,在至少一側設置吸入口。
藉由此種構成,冷凍循環的散熱器中,就會被供給藉由吸熱器冷卻成比室溫還低的溫度之空氣。因此,藉由作成與通過除濕轉子的吸濕部且溫度已上升之空氣的送風路不同的送風路,可將散熱器用更低溫度的空氣冷却,因此可以提升冷凍循環的冷卻效率且提升除濕裝置的除濕效率。此外,由於可以用低溫的空氣冷卻散熱器,因此可用少量的空氣冷卻需要的熱量,從而可以減低風量,因此可使送風部小型化。
又,藉由調整第3送風路的風量來調整冷凍循環的散熱量及吸熱量的平衡,可以提升除濕效率。
此外,吸入口相對於本體殼體中的第1方向為直角方向,因此朝各風路的供給會成為相同方向,各風路的風量平衡調整很容易且穩定。特別是此吸入口相較於以往是設置在第3送風路的附近,因此可以穩定地確保此第3送風路的風量,提升除濕裝置的除濕效率。
其結果,可以將本體尺寸做成小型化,並且穩定地提高除濕效率。
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之特徵在於:在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之本體殼體內具備:冷凍循環,將壓縮機、散熱器、膨脹器、與吸熱器依序連接成環狀並循環冷媒;除濕轉子,具有吸濕部及放濕部;加熱部;及送風部。又,在本體殼體內設置有:第1送風路,藉由送風部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供給至吸濕部且從吹出口排出;第2送風路,藉由送風部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依序供給至加熱部、放濕部、吸熱器、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及第3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供給至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在本體殼體中的第1方向中,依序配置有加熱部、除濕轉子、吸熱器、散熱器、及送風部,且在相對於本體殼體中的第1方向為直角方向的第2方向中,在至少一側設置有吸入口。
又,在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中,在本體殼體中的左右方向的左側設置吸入口之第1吸入口,且在本體殼體中的左右方向的右側設置吸入口之第2吸入口亦可。
又,在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中,在吸入口 的背風處設置緩衝空間亦可。
又,在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中,也可以設置:第1緩衝空間,具備在第1吸入口的背風處;第2緩衝空間,具備在第2吸入口的背風處;及導管,將第1緩衝空間與第2緩衝空間連通。
又,在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中,導管的一部分是藉由控制零件所形成亦可。
圖6是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圖7是圖6的B-B線截面圖。圖8是圖6的C-C線截面圖。如圖6所示,在本體殼體2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203,在側面配置有吸入口202。吸入口202具備有第1吸入口202R及第2吸入口202L。第1吸入口202R設置在本體殼體的右側面,第2吸入口202L設置在本體殼體的左側面。
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如圖7所示,在本體殼體201內具備:壓縮機204、散熱器205、膨脹器206、吸熱器207、及送風部208。壓縮機204、散熱器205、膨脹器206、及吸熱器207依序連結成環狀,並構成循環冷媒的冷凍循環。又,送風部208具有將室內空氣從吸入口202送風至吹出口203之功能。此外,除濕裝置具備有除濕轉子211,該除濕轉子211具有從空氣中吸附水分的吸濕部209、以及對空氣放出水分的放濕部210,且具備有加熱部212,該加熱部212可將供給至放濕部210之空氣及放濕部210加熱。
並且,在本體殼體201內,依序以除濕轉子 211、吸熱器207、散熱器205、送風部208的順序並排設置。吸熱器207與散熱器205的上端配置為會成為相同的高度。除濕轉子211是形成為圓板狀,且可旋轉地豎立設置成使中心軸在水平方向,並藉由驅動部213而旋轉。此外在除濕轉子211之放濕部210的迎風側設置有加熱部212。放濕部210及吸熱器207被配置成互相面對。
又,在本體殼體201內,在吸熱器207的下方設置有漏斗狀的集水部214。此外,在集水部214的下方配置有可對著本體殼體201裝卸自如的集水槽215。亦即,構成為在吸熱器207部分使水分凝結,且以漏斗狀的集水部214收集該凝結水並使其流入集水槽215。
在本體殼體201內設置有第1送風路201A、第2送風路201B、第3送風路201C、及第4送風路201D。
第1送風路201A是將從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吸濕部209,且透過送風部208排出至吹出口203的風路。在第1送風路201A中,從吸入口202吸入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211的吸濕部209。此時,室內空氣由於空氣中的水分被吸濕部209所吸附,而成為乾燥的空氣。此外,由於產生吸附水分時的吸附熱,所以室內空氣將會在濕度已降低且溫度已上升的狀態下,主要透過散熱器205及吸熱器2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風部208,並從吹出口203往室內送風。
第2送風路201B是將從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氣依序供給至加熱部212、放濕部210、吸熱器207、及散 熱器205,且透過送風部208從吹出口203排出的風路。在第2送風路201B中,已藉由加熱部212加溫過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211的放濕部210。在放濕部210中,以吸濕部209吸附的水分會藉由除濕轉子211的旋轉驅動而移動到放濕部210,並被放出至已藉由加熱部212的加熱而加溫的空氣。將此高濕度的空氣供給至吸熱器207,且藉由被冷卻而凝結,水分就會作為水滴而被取出。之後,已冷卻的空氣會被供給至散熱器205,並將散熱器205冷卻。並且,已冷卻的空氣會從散熱器205取走熱能而使得溫度上升。並且,溫度已上升的空氣會被吸引至送風部208。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2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2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
第3送風路201C是將從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散熱器205,且透過送風部208從吹出口203排出的風路。在第3送風路201C中,從吸入口202吸入的室內空氣主要透過加熱部212、除濕轉子211與吸熱器207的下方供給至散熱器205,並在將散熱器205冷卻之後,被吸引至送風部208。
針對吸熱器207中的冷卻凝結,會依其表面積或冷凍循環的動作熱量等,而存在最適當的風量。另一方面,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2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2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藉由如上述地配置第3送風路201C,就可以供給散熱器5更多風量。因此,可以提升冷凍循環的冷卻效率,且可以提升除濕裝置 的除濕效率。
第4送風路201D是將從吸入口202吸引的空氣依序供給至放濕部210、吸熱器207、及散熱器205,且透過送風部208從吹出口203排出的風路。在第4送風路201D中,從吸入口202吸入的室內空氣主要透過加熱部212與除濕轉子211的下方供給至吸熱器207,且藉由被冷卻而凝結,水分就會作為水滴而被取出。之後,已冷卻的空氣會被供給至散熱器205,並將散熱器205冷卻。然後,從散熱器205取走熱能而使得溫度上升了的空氣會被吸引至送風部208。
在送風到除濕轉子211的放濕部210之風量中,存在最適當的風量,用以將放濕部210的出口的空氣形成為更容易凝結的空氣(濕度高且溫度低的空氣)。另一方面,針對吸熱器207中的冷卻凝結,也會依其表面積或冷凍循環的動作熱量等,而存在最適當的風量。為了解決這些風量的不平衡,藉由設置上述第4送風路201D,可以使對吸熱器207的最適當風量、和對放濕部210的最適當風量取得平衡。
再者,在除濕轉子211的放濕部210與吸熱器207之間,亦可設置連通第2送風路201B與第3送風路201C的連通風路220。具體而言,連通風路220是除濕轉子211的放濕部210的周緣與吸熱器207之間的間隙。也就是說,亦可使流經第4送風路201D的室內空氣的一部分透過連通風路220從第2送風路201B朝吸熱器7流動。
在第2送風路201B中,從放濕部210流出的空氣含有許多水分,且也被追加了加熱部212的餘熱,因此溫度也變高,而造成顯熱的比率變大。然而,如同上述,藉由將來自第4送風路201D的室內空氣透過連通風路220與此空氣混合,在第2送風路201B中的從放濕部210朝吸熱器207流動之空氣的溫度就會下降。因此,從放濕部210流出的空氣,其顯熱的比率下降而成為更容易凝結的空氣。像這樣,作用的各送風路之風量的平衡是藉由從吸入口202通過各自的風路被吸引至送風部208為止的通風阻力來決定。
本實施形態中的特徵有2點。第1點是在本體殼體201中的第1方向中,依序配置有加熱部212、除濕轉子211、吸熱器207、散熱器205、及送風部208。第2點是在相對於本體殼體201中的第1方向為直角方向的第2方向中,在至少一側設置有吸入口202。
具體來說,是指在本體外殼201中的第1水平方向中,依序配置有加熱部212、除濕轉子211、吸熱器207、散熱器205、及送風部208這點。另外是指在相對於本體殼體201中的第1水平方向為直角方向的第2水平方向中,在至少一側設置有吸入口202這點。即,在本體殼體第201中的前後方向中,從本體殼體201的前面側朝向背面側,依序配置有加熱部212、除濕轉子211、吸熱器207、散熱器205、及送風部208。又,在本體殼體201中的左側面或右側面之至少一側設置有吸入口202。再者,第1方向 是指在本體殼體1中的前後方向中,從本體殼體1的前面側朝向背面側的方向。
藉此,由於吸入口202離第3送風路201C很近,因此可以容易確保第3送風路201C的風量,使冷凍循環的冷卻效率提升。具體來說,由於吸入口202接近散熱器205與吸熱器207之間的間隙,因此從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氣會容易流向散熱器205。以往是一種藉由在本體殼體201中的前面設置吸入口202,使得從吸入口202到加熱部212、或除濕轉子211的距離變短,但是吸入口202與散熱器205的距離卻變長的構成。
又,由於吸入口202是構成在第1吸入口202R、第2吸入口202L這兩側面,因此左右的風速分佈不會偏於一方,可以平衡良好地確保風量。
又,如圖8所示,在吸入口202的背風處設置有緩衝空間221。具體來說,在第1吸入口202R的本體內部側設置有第1緩衝空間221R,在第2吸入口202L的本體內部側設置有第2緩衝空間221L。進入本體殼體201內的空氣會暫時進入緩衝空間221作緩衝,藉此可以將朝第3送風路201C與除此以外之風路的分流平衡穩定化。又,藉由從此緩衝空間221調整各風路的開口部面積,可以容易地調整各風路的風量平衡。
第1緩衝空間221R是設置在第1吸入口202R與加熱部212、除濕轉子211、吸熱器207、及散熱器205之間的空間。第1緩衝空間221R與加熱部212、除濕轉子 211、吸熱器207、及散熱器205是藉由第1隔離板222而被隔離。第1隔離板222具備有第1中央連通路223及第1前面側連通路224。第1中央連通路223是將第1緩衝空間221R與散熱器205連通的通路。第1前面側連通路224是將第1緩衝空間221R與加熱部212或除濕轉子211連通的通路。從第1吸入口202R吸入的空氣會被分到2個風路。第1個風路是從第1緩衝空間221R透過第1中央連通路223流向散熱器205而通過第3送風路201C的風路。第2個風路是從第1緩衝空間221R透過第1前面側連通路224而通過第1送風路201A、第2送風路201B、或第4送風路201D的風路。
同樣地,第2緩衝空間221L是設置在第2吸入口202L與加熱部212、除濕轉子211、吸熱器207、及散熱器205之間的空間。第2緩衝空間221L與加熱部212、除濕轉子211、吸熱器207、及散熱器205是藉由第2隔離板225而被隔離。第2隔離板225具備有第2中央連通路226及第2前面側連通路227。第2中央連通路226是將第2緩衝空間221L與散熱器205連通的通路。第2前面側連通路227是將第2緩衝空間221L與加熱部212或除濕轉子211連通的通路。從第2吸入口202L吸入的空氣會被分到2個風路。第1個風路是從第2緩衝空間221L透過第2中央連通路226流向散熱器205而通過第3送風路201C的風路。第2個風路是從第2緩衝空間221L透過第2前面側連通路227而通過第1送風路201A、第2送風路201B、或第4送風路201D的風路。
又,在本體殼體201內,如圖7所示,有別於 風路而另外設置有將第1緩衝空間221R與第2緩衝空間221L連結進行均壓的導管228。藉此,可以調整左右的風量平衡,即使單側的吸入口被牆壁等堵塞時,也可以從未被堵塞側通過此導管228而供給空氣至堵塞側,因此不會大幅失去左右風量的平衡,可以確保風量。
如同上述,實施形態2的除濕裝置中,在本體殼體201中,第1吸入口202R與第2吸入口202L是設置在並排設置之加熱部212、除濕轉子211、吸熱器207、散熱器205、送風部208的橫側。又,在本體殼體201內,分別設置有將空氣的流動予以緩衝的第1緩衝空間221R及第2緩衝空間221L。並且,用導管228將第1緩衝空間221R與第2緩衝空間221L進行均壓。藉由此種構成,左右的風速分佈不會偏於一方,使朝第3送風路201C與除此以外之風路的分流平衡穩定,從而可以使冷凍循環的冷卻效率提升,且可以使除濕裝置的除濕效率提升。其結果,可以將本體尺寸做成小型化,並且穩定地提高除濕效率。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導管228的一部分是藉由控制零件所形成。控制零件是由例如控制機器的控制基盤229或內藏控制基盤229的控制箱230所構成。
藉此,在恆定時不用說,即使在吸入口202被堵塞而溫度容易上升的狀況,特別是單側的吸入口被牆壁等堵塞時,可以從未被堵塞側通過此導管228而供給空氣至被堵塞側。因此,除了不會大幅失去左右風量的平衡,可以確保風量以外,還可以將控制基盤229冷卻,以防止 控制基板229的溫度上升。
(實施形態3)
接著,針對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進行說明。
以往,在除濕裝置方面,已知有一種具備:上部有送風口的本體殼體、設置在此本體殼體內的除濕部與送風部、及設置在送風口的風向變更部的裝置。本體殼體內設置有除濕部的除濕裝置由於除濕能力高,因而作為衣物乾燥用而被積極地活用。
亦即,是一種將室內空氣藉由除濕部變為乾燥空氣,再將此乾燥空氣朝向洗滌後的衣物送風,藉此想謀求乾燥效率化的裝置,特別在像是下雨時或冬天低溫時,在洗滌物不易乾時,是非常受到重視的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
在上述以往例子中,是將室內的空氣藉由送風部吸入本體殼體內,並藉由設置在本體殼體內的除濕部將室內的空氣除濕,接著將此除濕空氣藉由送風部朝向洗滌後已晾起來的衣物送風。此處,在使洗滌後的衣物乾燥時,乾燥的速度是由送風空氣的乾燥度、送風的送風量、及送風吹達衣物的表面積來決定。特別是送風吹不到的部分中,乾燥速度會變得非常慢,因此使送風盡量吹達衣物並加大送風吹達衣物的表面積是重要的。作為加大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之方法,從以往就有在使用令送風口吹出的送風會自動可動的風向變更部。然而,風向變更部僅產生一定節奏的風向變化及風速變化的作用,對於擴大吹達 衣物的送風表面積有其極限。
於是,在實施形態3中,其目的在於謀求進一步提升洗滌後的衣物的乾燥速度。
並且,為達成此目的,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上方開口的橫長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本體殼體內;及送風部,將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除濕部朝吹出口送風。此外,還具備:第1風向變更部及第2風向變更部,朝上下方向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吹出口的上方;第1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第2旋動部,使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及控制部,控制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控制部進行控制以使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不同,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並排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第1風向變更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第2風向變更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並且,構成為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旋動軸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延伸,第1風向變更部設置有第1另一整流板,該第1另一整流板是從第1風向變更部之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吹出口的短邊方向延伸。
藉由此種構成,抑制從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流入第2風向變更部,藉此防止從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之流動受到阻礙。又,抑制從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流入第1風向變更部,藉此防止從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之流動受到阻礙。藉此,從吹出口吹出的送風空氣會有效 率地透過第1風向變更部及第2風向變更部被吹出,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上方開口的橫長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本體殼體內;及送風部,將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除濕部朝吹出口送風。此外,還具備:第1風向變更部及第2風向變更部,朝上下方向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吹出口的上方;第1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第2旋動部,使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及控制部,控制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控制部進行控制以使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不同。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並排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第1風向變更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第2風向變更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旋動軸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延伸,第1風向變更部設置有第1另一整流板,該第1另一整流板是從第1風向變更部之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吹出口的短邊方向延伸。
又,在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2風向變更部設置有第2一整流板,該第2一整流板是從第2風向變更部之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吹出口的短邊方向延伸。
又,在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1風向變更部設置有第1一整流板,該第1一整流板是 從第1風向變更部之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吹出口的短邊方向延伸。
又,在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2風向變更部設置有第2另一整流板,該第2另一整流板是從第2風向變更部之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前述吹出口的短邊方向延伸。
又,在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送風部具有渦旋形狀的罩殼、固定在罩殼的馬達、及固定在馬達旋轉軸的風扇,馬達的旋轉軸在吹出口的短邊方向延伸,罩殼在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具有舌部。
圖9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圖10是圖9的D-D線截面圖。
如圖9、圖10所示,本體殼體301為箱型,在此本體殼體301的側面,左右都配置有吸入口302,且在上部配置有吹出口303。吹出口303是橫長四角形狀且在上方開口。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本體殼體301內具備:壓縮機304、散熱器305、膨脹器306、吸熱器307、及送風部308。壓縮機304、散熱器305、膨脹器306、及吸熱器307依序連結成環狀,並構成循環冷媒的冷凍循環。又,送風部308具有將室內空氣從吸入口302送風至吹出口303之功能。此外,除濕裝置具備有除濕轉子311,該除濕轉子311具有從空氣中吸附水分的吸濕部309、以及對空氣放出水分的放濕部310,且具備有加熱部312,該加熱 部312可將供給至放濕部310之空氣及放濕部310加熱。
並且,在本體殼體301內,依序以除濕轉子311、吸熱器307、散熱器305、送風部308的順序並排設置。吸熱器307與散熱器305的上端配置為會成為相同的高度。除濕轉子311是形成為圓板狀,且可旋轉地豎立設置成使中心軸在水平方向,並藉由驅動部313而旋轉。此外在除濕轉子311之放濕部310的迎風側設置有加熱部312。放濕部310及吸熱器307被配置成互相面對。
又,在本體殼體301內,在吸熱器307的下方設置有漏斗狀的集水部314。此外,在集水部314的下方配置有可對著本體殼體301裝卸自如的集水槽315。亦即,構成為在吸熱器307部分使水分凝結,且以漏斗狀的集水部314收集該凝結水並使其流入集水槽315。
如圖10所示,在本體殼體301內設置有第1送風路301A、第2送風路301B、及第3送風路301C。
第1送風路301A是藉由送風部308將從吸入口30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吸濕部309,且透過送風部308排出至吹出口303的風路。在第1送風路301A中,從吸入口302吸入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311的吸濕部309。此時,室內空氣由於空氣中的水分被吸濕部309所吸附,而成為乾燥的空氣。此外,由於產生吸附水分時的吸附熱,所以室內空氣將會在濕度已降低且溫度已上升的狀態下,主要透過散熱器305及吸熱器3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風部308,並從吹出口303往室內送風。
第2送風路301B是藉由送風部308將從吸入口302吸引的空氣依序供給至加熱部312、放濕部310、吸熱器307、及散熱器305,且透過送風部308從吹出口303排出的風路。在第2送風路301B中,已藉由加熱部312加溫過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311的放濕部310。在放濕部310中,以吸濕部309吸附的水分會藉由除濕轉子311的旋轉驅動而移動到放濕部310,並被放出至已藉由加熱部312的加熱而加溫的空氣。將此高濕度的空氣供給至吸熱器307,且藉由被冷卻而凝結,水分就會作為水滴而被取出。之後,已冷卻的空氣會被供給至散熱器305,並將散熱器305冷卻。並且,已冷卻的空氣會從散熱器305取走熱能而使得溫度上升。並且,溫度已上升的空氣會被吸引至送風部308。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3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3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
第3送風路301C是藉由送風部308將從吸入口30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散熱器305,且透過送風部308從吹出口303排除的風路。在第3送風路301C中,從吸入口302吸入的室內空氣主要透過加熱部312、除濕轉子311與吸熱器307的下方供給至散熱器305,並在將散熱器305冷卻之後,被吸引至送風部308。
針對吸熱器307中的冷卻凝結,會依其表面積或冷凍循環的動作熱量等,而存在最適當的風量。另一方面,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3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3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藉由如上述 地配置第3送風路301C,就可以供給散熱器305更多風量。因此,可以提升冷凍循環的冷卻效率,且可以提升除濕裝置的除濕效率。再者,冷凍循環、除濕轉子311、加熱部312、及驅動部313為除濕部。
圖11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圖12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除去側面殼體後之風向變更部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如圖11、圖12所示,在上方開口的吹出口303之上方,旋動自如地設置有第1風向變更部316及第2風向變更部317。第1風向變更部316是藉由第1旋動部318而移動成會在上下方向旋動,第2風向變更部317是藉由第2旋動部(圖中未示)而移動成會在上下方向旋動。
如圖11、圖12所示,第1風向變更部316與第2風向變更部317配置在相對於旋動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具體來說,第1風向變更部316與第2風向變更部317並排在吹出口303的長邊方向。在吹出口303的右側(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設置有第1風向變更部316,在吹出口303的左側(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設置有第2風向變更部317。第1風向變更部316與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旋動軸在吹出口303的長邊方向延伸。
第1風向變更部316具備:橫長四角形的略平板形狀的第1風向板320、及從第1風向板320的左右端部向外朝水平方向延伸的2支第1軸部分321。在吹出口303設置有支撐2支軸部分的2個第1支撐部分322。在第1軸部分 321的一側固定有第1齒輪323。
第1旋動部318具備:第1馬達324、及固定在第1馬達324之旋轉軸的第1馬達齒輪325。第1馬達齒輪325與第1齒輪323咬合,若第1馬達324驅動,則第1馬達齒輪325會旋動,且透過第1齒輪323、第1軸部分321而使第1風向板320旋動。
第2風向變更部317具備:橫長四角形的略平板形狀的第2風向板326、及從第2風向板326的左右端部向外朝水平方向延伸的2支第2軸部分(圖中未示)。在吹出口303設置有支撐2支軸部分的2個第2支撐部分328。在第2軸部分的一側固定有第2齒輪(圖中未示)。
第2旋動部(圖中未示)具備:第2馬達(圖中未示)、及固定在第2馬達之旋轉軸的第2馬達齒輪(圖中未示)。第2馬達齒輪與第2齒輪咬合,若第2馬達驅動,則第2馬達齒輪會旋動,且透過第2齒輪、第2軸部分而使第2風向板326旋動。
第1風向變更部316及第1旋動部318、與第2風向變更部317及第2旋動部是在本體左右的中心呈左右對稱的構成。
第1風向變更部316與第2風向變更部317並排在相對於旋動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在吹出口303的右側具備有第1風向變更部316,且在吹出口303的左側具備有第2風向變更部317。第1風向變更部316之第1風向板320的第1軸部分321、與第2風向變更部317之第2風向板 326的第2軸部分是配置在相同軸上,且在本體殼體3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吹出口303的右側端部具備有第1側面殼體332a,在第1側面殼體332a內具備有第1馬達324、第1馬達齒輪325、及第1齒輪323。在第1側面殼體332a的左側具備有第1支撐部分322(圖中未示),該第1支撐部分322會支撐第1風向板320之一側的第1軸部分321。
在吹出口303的左側端部具備有第2側面殼體332b,在第2側面殼體332b內具備有第2馬達、第2馬達齒輪、及第2齒輪。在第2側面殼體332b的右側具備有第2支撐部分328,該第2支撐部分328會支撐第2風向板326之一側的第2軸部分。
在第1側面殼體332a與第2側面殼體332b之間,具備有從吹出口303朝上方突出的第3側面殼體332c。第3側面殼體332c的右側具備有第1支撐部分322,該第1支撐部分322會支撐第1風向板320另一側的第1軸部分321,第3側面殼體332c的左側具備有第2支撐部分328,該第2支撐部分328會支撐第2風向板326另一側的第2軸部分。
圖13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除去側面殼體後之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如圖13所示,在本體外殼301的上部具備有操作部333及控制部334。藉由操作部333設定運轉模式後,控制部334會控制第1馬達324及第2馬達的動作。藉由 此控制部334,第1風向變更部316及第2風向變更部317會以約90度的角度重複進行來回旋轉運動的動作。
圖14是實施形態1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附近的外觀立體圖。
本實施形態的特徵有2點。第1點是如圖14所示,將第1風向變更部316設置在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301的後面側來看為右側),將第2風向變更部317設置在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1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第2點是設置橫長板形狀的第1另一整流板335,該第1另一整流板335是從第1風向變更部316之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前面側來看為左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吹出口303的短邊方向延伸。
藉由這樣的構成,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首先,考量第1風向變更部316比第2風向變更部317開啟更多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第1另一整流板335會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右側)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另一側(第2風向變更部317側)朝第2風向變更部317側漏出。因此,可以將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前端側有效率地送風。
接著,考量第1風向變更部316比第2風向變更部317關閉更多的情況、以及第1風向變更部316與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位置一致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第1另一整流板335會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 空氣從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另一側(第2風向變更部317側)朝第2風向變更部317側漏出。因此,可以將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前端側有效率地送風。此外,抑制送風空氣流入第2風向變更部317,可以防止阻礙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吹出的送風空氣之流動。
藉此,從吹出口303吹出的送風空氣會透過第1風向變更部316及第2風向變更部317有效率地送風,因此抑制風量降低,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又,第2風向變更部317也可以設置橫長板形狀的第2一整流板336,該第2一整流板336是從第2風向變更部317之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右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吹出口303的短邊方向延伸。
藉由這樣的構成,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首先,考量第2風向變更部317比第1風向變更部316開啟更多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第2一整流板336會抑制從另一吹出口303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一側(第1風向變更部316側)朝第1風向變更部316側漏出。因此,可以將從另一吹出口303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前端側有效率地送風。
接著,考量第2風向變更部317比第1風向變更部316關閉更多的情況、以及第2風向變更部317與第1 風向變更部316的位置一致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第2一整流板336會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301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一側(第1風向變更部316側)朝第1風向變更部316側漏出。因此,可以將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前端側有效率地送風。此外,抑制送風空氣流入第1風向變更部316,可以防止阻礙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之流動。
藉此,從吹出口303吹出的送風空氣會透過第1風向變更部316及第2風向變更部317有效率地被吹出,因此抑制風量降低,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又,第1風向變更部316也可以設置橫長板形狀的第1一整流板337,該第1一整流板337是從第1風向變更部316之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吹出口303的短邊方向延伸。
藉由這樣的構成,第1一整流板337會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301的後面側來看為右側)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一側(第1側面殼體側)漏出。因此,可以將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前端側有效率地送風。因此,從吹出口303吹出的送風空氣會透過第1風向變更部316有效率地被吹出,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 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又,第2風向變更部317也可以設置橫長板形狀的第2另一整流板338,該第2另一整流板338是從第2風向變更部317之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的端部往下方及吹出口303的短邊方向延伸。
藉由這樣的構成,第2另一整流板338會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301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另一側(第2側面殼體側)漏出。因此,可以將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前端側有效率地送風。因此,從吹出口303吹出的送風空氣會有效率地透過第2風向變更部317被吹出,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圖15是實施形態3的除濕裝置的送風部的截面立體圖。
如圖15所示,送風部308具有渦旋形狀的罩殼308a、固定在罩殼308a的馬達308b、及固定在馬達308b的旋轉軸的風扇308c。可構成為馬達308b的旋轉軸在吹出口303的短邊方向(本體殼體1中的前後方向)延伸,罩殼308a在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設置有舌部308d。具體來說,如圖15所示,罩殼308a具有:吸入面308e,將馬達308b固定且具有吸入口;吸入對向面308f,與此吸入面308e相對向;及渦旋 面308g,夾在吸入面308e與吸入對向面308f之間。舌部308d配置在渦旋面308g之吹出口303的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右側)或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
藉此,風扇308c的旋轉軸方向成為本體殼體301的前後方向,因此可以將本體殼體301的水平截面形成為橫長四角形狀。藉此,吹出口303的橫長四角形狀的長邊方向與本體殼體301的水平截面的長邊方向可以配置在同一方向,因此可以將本體殼體301小型化。
作為一個例子,針對舌部308d配置在渦旋面308g之吹出口303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的構成進行說明。藉由這樣的構成,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首先,對於偏向舌部308d側流動的送風空氣,考量第1風向變更部316比第2風向變更部317開啟更多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第1另一整流板335會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右側)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另一側(第2風向變更部317側)漏出。因此,可以將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前端側有效率地送風。又,第2一整流板336抑制送風空氣流入第2風向變更部317,可以防止阻礙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吹出的送風空氣之流動。又,第2另一整流板338可以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 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另一側漏出,並朝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前端側送風。
接著,考量第1風向變更部316比第2風向變更部317關閉更多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第1另一整流板335會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的後面側來看為右側)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另一側(第2風向變更部側)漏出。因此,可以將從吹出口303中的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1風向變更部316的前端側有效率地送風。又,抑制送風空氣流入第2風向變更部317,可以防止阻礙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1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吹出的送風空氣之流動。此外,第2另一整流板338會抑制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從本體殼體1的後面側來看為左側)吹出的送風空氣從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另一側(第2側面殼體側)漏出。因此,可以使從吹出口303中的另一短邊側吹出的送風空氣朝第2風向變更部317的前端側送風。
藉此,從吹出口303吹出的送風空氣會透過第1風向變更部316及第2風向變更部317有效率地被吹出,因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實施形態4)
接著,針對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進行說明。
作為使居住空間的濕度降低,並增加舒適性 之構成,除濕裝置已經被實用化。以往,在除濕裝置方面,已知有一種具備:上部有送風口的本體殼體、設置在此本體殼體內的除濕部與送風部、及設置在前述送風口的風向變更部的裝置(例如專利文獻3)。
在上述以往例子中,曾有如下之情況:在成為設定濕度以下,進而在待機運轉時已令風向變更部關閉的狀態下,一旦風向變更部的動作停止,使用者就會誤認機器本身已停止而誤解為故障。
又,在具有複數個風向變更部時,曾有如下之情況:在成為設定濕度以下,進而在待機運轉時已令複數個風向變更部朝向不同方向的狀態下,一旦風向變更的動作停止,就會因為看起來不協調而誤解為故障。
於是,在實施形態4中,其目的在於防止因誤認而誤解為故障。
並且,為達成此目的,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上方開口的橫長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本體殼體內;及送風部,將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除濕部朝吹出口送風。此外,還具備: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朝上下方向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吹出口的上方;第1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第2旋動部,使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濕度測量部,測量濕度;及控制部,因應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控制除濕部、送風部、第1旋動部、及第2旋動部。控制部在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比規定值大時,會進行除濕運轉,使除濕部與送風部 動作,且進行控制以使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不同。又,在除濕運轉中,若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比規定值小,則控制部會進行待機運轉,停止除濕部的動作,並藉由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在規定的同一角度停止。
藉由此種構成,可以不會因為待機運轉時看起來不協調而誤解為故障。
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上方開口的橫長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本體殼體內;及送風部,將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除濕部朝吹出口送風。此外,還具備: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朝上下方向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吹出口的上方;第1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第2旋動部,使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濕度測量部,測量濕度;及控制部,因應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控制除濕部、送風部、第1旋動部、及第2旋動部。控制部在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比規定值大時,會進行除濕運轉,使除濕部與送風部動作,且進行控制以使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動作不同。在除濕運轉中,若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比規定值小,則控制部會進行待機運轉,停止除濕部的動作,並藉由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在規定的同一角度停止。
又,在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並排在吹出口的長邊 方向,第1風向變更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第2風向變更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旋動軸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延伸。
又,在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規定的同一角度是從全閉狀態開啟30度到60度的角度。
圖16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圖17是圖16的E-E線截面圖。
如圖16、圖17所示,本體殼體401為箱型,在此本體殼體4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403,在側面配置有吸入口402。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本體殼體1內具備:壓縮機404、散熱器405、膨脹器406、吸熱器407、及送風部408。壓縮機404、散熱器405、膨脹器406、及吸熱器407依序連結成環狀,並構成循環冷媒的冷凍循環。又,送風部408具有將室內空氣從吸入口402送風至吹出口403之功能。此外,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具備有除濕轉子411,該除濕轉子411具有從空氣中吸附水分的吸濕部409、以及對空氣放出水分的放濕部410,且具備有加熱部412,該加熱部412可將供給至放濕部410之空氣及放濕部410加熱。
並且,在本體殼體401內,依序以除濕轉子411、吸熱器407、散熱器405、送風部408的順序並排設置。吸熱器407與散熱器405的上端配置為會成為相同的高度。除濕轉子411是形成為圓板狀,且可旋轉地豎立設置 成使中心軸在水平方向,並藉由驅動部413而旋轉。此外在除濕轉子411之放濕部410的迎風側設置有加熱部412。放濕部410及吸熱器407被配置成互相面對。
又,在本體殼體401內,在吸熱器407的下方設置有漏斗狀的集水部414。此外,在集水部414的下方配置有可對著本體殼體401裝卸自如的集水槽415。亦即,構成為在吸熱器407部分使水分凝結,且以漏斗狀的集水部414收集該凝結水並使其流入集水槽415。
在本體殼體401內設置有第1送風路401A、第2送風路401B、及第3送風路401C。
第1送風路401A是藉由送風部408將從吸入口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吸濕部409,且透過送風部408排出至吹出口403的風路。在第1送風路401A中,從吸入口402吸入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411的吸濕部409。此時,室內空氣由於空氣中的水分被吸濕部409所吸附,而成為乾燥的空氣。此外,由於產生吸附水分時的吸附熱,所以室內空氣將會在濕度已降低且溫度已上升的狀態下,主要透過散熱器405及吸熱器4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風部408,並從吹出口403往室內送風。
第2送風路401B是藉由送風部408將從吸入口402吸引的空氣依序供給至加熱部412、放濕部410、吸熱器407、及散熱器405,且透過送風部408從吹出口403排出的風路。在第2送風路401B中,已藉由加熱部412加溫過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411的放濕部410。在 放濕部410中,以吸濕部409吸附的水分會藉由除濕轉子411的旋轉驅動而移動到放濕部410,並被放出至已藉由加熱部412的加熱而加溫的空氣。將此高濕度的空氣供給至吸熱器407,且藉由被冷卻而凝結,水分就會作為水滴而被取出。之後,已冷卻的空氣會被供給至散熱器405,並將散熱器405冷卻。並且,從散熱器405取走熱能而使得溫度上升。並且,溫度已上升的空氣會被吸引至送風部408。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4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4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
第3送風路401C是藉由送風部408將從吸入口40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散熱器405,且透過送風部408從吹出口403排除的風路。在第3送風路401C中,從吸入口402吸入的室內空氣主要透過加熱部412、除濕轉子411與吸熱器407的下方供給至散熱器405,並在將散熱器405冷卻之後,被吸引至送風部408。
針對吸熱器407中的冷卻凝結,會依其表面積或冷凍循環的動作熱量等,而存在最適當的風量。另一方面,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4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4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藉由如上述地配置第3送風路401C,就可以供給散熱器405更多風量。因此,可以提升冷凍循環的冷卻效率,且可以提升除濕裝置的除濕效率。再者,冷凍循環、除濕轉子411、加熱部412、及驅動部413為除濕部。
圖18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的外 觀立體圖。圖19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除去第1側面殼體後之吹出口的立體圖。
如圖18、圖19所示,在上方開口的吹出口403之上方,旋動自如地設置有第1風向變更部416及第2風向變更部417。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配置在相對於旋動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具體來說,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並排在吹出口403的長邊方向。在吹出口403的右側(吹出口403中的一短邊側)設置有第1風向變更部416,在吹出口403的左側(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設置有第2風向變更部417。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的旋動軸在吹出口403的長邊方向延伸。
第1風向變更部416具備:略平板形狀的第1風向板420、及從第1風向板420的左右端部向外朝水平方向延伸的2支第1軸部分421。在吹出口403設置有支撐2支軸部分的2個第1支撐部分422。在第1軸部分421的一側固定有第1齒輪423。
第2風向變更部417具備:略平板形狀的第2風向板426、及從第2風向板426的左右端部向外朝水平方向延伸的2支第2軸部分(圖中未示)。在吹出口403設置有支撐2支軸部分的2個第2支撐部分428。在第2軸部分的一側固定有第2齒輪(圖中未示)。
第1風向變更部416是藉由第1旋動部418而移動成會在上下方向旋動,第2風向變更部417是藉由第2 旋動部(圖中未示)而移動成會在上下方向旋動。
第1旋動部418具備:第1馬達424、及固定在第1馬達424之旋轉軸的第1馬達齒輪425。第1馬達齒輪425與第1齒輪423咬合,若第1馬達424驅動,則第1馬達齒輪425會旋動,且透過第1齒輪423、第1軸部分421而使第1風向板420旋動。
第2旋動部具備:第2馬達(圖中未示)、及固定在第2馬達之旋轉軸的第2馬達齒輪(圖中未示)。第2馬達齒輪與第2齒輪咬合,若第2馬達驅動,則第2馬達齒輪會旋動,且透過第2齒輪、第2軸部分而使第2風向板426旋動。
第1風向變更部416及第1旋動部418、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及第2旋動部是在本體左右的中心呈左右對稱的構成。第1風向變更部416之第1風向板420的第1軸部分421、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之第2風向板426的第2軸部分是配置在相同軸上,且在本體殼體4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吹出口403的右側端部具備有第1側面殼體432a,在第1側面殼體432a內具備有第1馬達424、第1馬達齒輪425、及第1齒輪423。在第1側面殼體432a的左側具備有第1支撐部分422(圖中未示),該第1支撐部分422會支撐第1風向板420之一側的第1軸部分421。
在吹出口403的左側端部具備有第2側面殼體432b,在第2側面殼體432b內具備有第2馬達、第2馬達齒輪、及第2齒輪。在第2側面殼體432b的右側具備有第2 支撐部分428,該第2支撐部分428會支撐第2風向板426之一側的第2軸部分。
在第1側面殼體432a與第2側面殼體432b之間,具備有從吹出口403朝上方突出的第3側面殼體432c。在第3側面殼體432c的右側具備有第1支撐部分422,該第1支撐部分422會支撐第1風向板420另一側的第1軸部分421,在第3側面殼體432c的左側具備有第2支撐部分428,該第2支撐部分428會支撐第2風向板426另一側的第2軸部分。
圖20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除去第1側面殼體後之本體殼體上部的立體圖。如圖20所示,在本體外殼401的上部具備有操作部433及控制部434。又,在本體殼體401的下部具有濕度測量部(圖中未示)。
藉由操作部433設定自動運轉模式後,控制部434會因應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控制除濕部、送風部408、第1旋動部418、及第2旋動部的動作。
首先,控制部434在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比規定值大時,進行除濕運轉。在除濕運轉中,控制部434使除濕部及送風部408動作。此外,控制部434進行控制以使第1旋動部418與第2旋動部的動作不同。具體來說,控制部434使作為除濕部之冷凍循環、除濕轉子411、加熱部412、及驅動部413動作,並藉由送風部408朝第1送風路401A、第2送風路401B、及第3送風路401C送風空氣。控制部434使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以不 同的驅動速度並以約90度的角度重複進行來回旋轉運動的動作。一個例子是第1馬達424的旋動速度比第2馬達的旋動速度還快的控制。藉由這樣的構成,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之位置會因為彼此的速度不同而成為連續隨機的位置關係。並且,以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接近的部分為中心,透過該等風向變更部吹出的送風,其風向與風速會連續隨機變更。該構成會產生如下之作用:吹達已晾起來的衣物之風向與風速會隨機變化,因而產生衣物搖動的作用,且會因為搖動而進一步使吹達衣物之風向與風速隨機變化。藉此,吹達衣物的送風表面積將加大,減低乾燥不均勻,因此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
接著,在除濕運轉中,若濕度測量部的測量值比規定值小,則控制部434進行待機運轉。在待機運轉中,控制部434會繼續送風部408的動作,且使除濕部的動作停止,並藉由第1旋動部418與第2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在規定的同一角度停止。圖21~23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上部的外觀立體圖。圖24是實施形態4的除濕裝置的上部的平面圖。亦即,控制部434為了將濕度控制在設定值等,而在本體繼續運轉中停止除濕功能並轉移至暫時待機狀態時,會如圖21所示,進行控制以使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的角度一致並停止。
藉由這樣的構成,就不會如圖20所示,因為 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朝向不同方向而顯得除濕裝置唐突地停止,可以顯示出除濕裝置是被控制在規定的動作。藉此,可以防止使用者因為看起來不協調而誤解為故障。
又,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並排在吹出口403的長邊方向。又,第1風向變更部416設置在吹出口403的右側(吹出口403中的一短邊側),第2風向變更部417設置在吹出口403的左側(吹出口403中的另一短邊側)。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的旋動軸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延伸。
藉此,在待機運轉中,控制部434使除濕部的動作停止,並藉由第1旋動部418與第2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在規定的同一角度停止,因此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417看起來像是一片板子。其結果,顯示出除濕裝置是被控制在規定的動作,可進一步防止使用者因為看起來不協調而誤解為故障。
又,此處所說的規定的同一角度是從全閉狀態開啟30度到60度的角度。像這樣,若進行控制以在從全閉狀態開啟30度到60度的狀態下將角度一致並停止,則在暫時待機狀態中,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也不會如圖22所示地成為全閉狀態。又,反之也不會如圖23所示地成為全開狀態,因此會如圖24所示地,從上方來看將吹出口403的開口部覆蓋大約70%以上。因此,可以防止在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關閉的狀 態下,使用者誤認機器本身已停止而誤解為故障。此外,可以防止在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開啟的狀態下,塵埃或異物從吹出口403進入本體內而成為故障的原因。
又,如同本實施形態,為了將濕度控制在設定值等,而在本體繼續運轉中停止除濕功能並轉移至暫時待機狀態時,停止第1風向變更部416與第2風向變更部417這件事,從省能源性的觀點來看或是從驅動部耐久性的觀點來看都是有效的方法。
(實施形態5)
接著,針對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進行說明。
作為使居住空間的濕度降低,並增加舒適性之構成,除濕裝置已經被實用化。
在其構成方面,在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之本體殼體內具備:冷凍循環,將壓縮機、散熱器、膨脹器、與吸熱器依序連接成環狀;除濕轉子,在吸濕部吸附水分且在放濕部放出水分;加熱部,將供給至放濕部的空氣加熱;及送風部,將空氣送風。
以往,作為此種除濕裝置,已知有一種構成為具備:第1送風路,從吸入口將空氣供給至吸濕部且從吹出口排出;第2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依序供給至加熱部、放濕部、吸熱器、散熱器順且從吹出口排出;及第3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依序供給至吸熱器、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
在這種以往的除濕裝置中,構成為具備第1送風路、第2送風路、及第3送風路。並且,特別是以提升第1送風路與第2送風路中的除濕轉子的濕氣吸附及放濕效率,來提高除濕性能為佳。
於是,在實施形態5中,其目的在於提高除濕性能。
並且,為了達成此目的,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冷凍循環,將壓縮機、散熱器、膨脹器、與吸熱器依序連接成環狀並循環冷媒;及除濕轉子,具有吸濕部及放濕部。又,設置有:加熱部;送風部;第1送風路,藉由送風部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供給至吸濕部且從吹出口排出;第2送風路,藉由送風部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依序供給至加熱部、放濕部、吸熱器、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及第3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依序供給至吸熱器、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第1送風路具備:上方風路,在比吸濕部更為下游側中,配置在比吸熱器上端更上方處;及下方風路,在比吸濕部更為下游側中,在吸濕部與吸熱器之間,配置在比吸熱器上端更下方處。作出的構成為流通在下方風路的空氣在流過下方風路後會流往上方風路。
藉由作出這種構成,可以取得較廣之除濕轉子的吸濕部面積。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冷凍循環,將壓縮機、散 熱器、膨脹器、與吸熱器依序連接成環狀並循環冷媒;除濕轉子,具有吸濕部與放濕部;加熱部;送風部;及旋動部,使除濕轉子旋轉。在本體殼體內設置有:第1送風路,藉由送風部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供給至吸濕部且從吹出口排出;第2送風路,藉由送風部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依序供給至加熱部、放濕部、吸熱器、散熱器且從前述吹出口排出;及第3送風路,從吸入口吸引空氣並供給至散熱器且從吹出口排出。第1送風路具備:上方風路,在比吸濕部更為下游側中,配置在比吸熱器上端更上方處;及下方風路,在比吸濕部更為下游側中,在吸濕部與吸熱器之間,配置在比吸熱器上端更下方處。流通在下方風路的空氣在流過下方風路後會流往上方風路。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下方風路具有第1下方風路及第2下方風路,在第1下方風路與第2下方風路之間配置第2送風路的一部分。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2送風路中的通過除濕轉子的部分是配置在比吸熱器上端更下方處。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2送風路中的通過除濕轉子的部分是配置在除濕轉子中的下部中央部。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2送風路在除濕轉子與吸熱器之間,具有通過下方風路與吸熱器之間的擴大風路。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2送風路配置在比第3送風路更上方處。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除濕轉子的旋轉中心配置在比吸熱器上端更下方處。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在第1下方風路的下游側具有第1下方連通路,令流通在第1下方風路的空氣的一部分連通於吸熱器。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在第2下方風路的下游側具有第2下方連通路,令流通在第2下方風路的空氣的一部分連通於吸熱器。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第1送風路在吸濕部與吹出口之間具備有送風部,上方風路在送風部側具有相對於送風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之截面形狀為橫長開口的橫長風路,橫長風路的上端配置在從除濕轉子上端往下方至規定尺寸處。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規定尺寸比橫長風路之上下方向的尺寸還大。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在相對於送風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的面中,橫長風路之左右方向的尺寸比除濕轉子之左右方向的尺寸還大。
又,在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中,其特徵在於除濕轉子的旋轉中心配置在比吸熱器上端更上方處。
圖25是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圖26是圖25的F-F線截面圖。在圖25、圖26中,本體 殼體501為箱型,在此本體殼體501的側面配置有吸入口502,且在上部配置有吹出口503。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本體殼體501內具備:壓縮機504、散熱器505、膨脹器506、吸熱器507、及送風部508。壓縮機504、散熱器505、膨脹器506、及吸熱器507依序連結成環狀,並構成循環冷媒的冷凍循環。又,送風部508具有將室內空氣從吸入口502送風至吹出口503之功能。此外,除濕裝置具備有除濕轉子511,該除濕轉子511具有從空氣中吸附水分的吸濕部509、以及對空氣放出水分的放濕部510,且具備有加熱部512,該加熱部512可將供給至放濕部510之空氣及放濕部510加熱。
並且,在本體殼體501內,從吸入口502依序以除濕轉子511、吸熱器507、散熱器505、送風部508的順序配置。除濕轉子511是形成為圓板狀,且可旋轉地豎立設置成使中心軸在水平方向,並藉由驅動部513而旋轉。此外在除濕轉子511之放濕部510的迎風側設置有加熱部512。放濕部510及吸熱器507被配置成互相面對。
又,在本體殼體501內,在吸熱器507的下方設置有漏斗狀的集水部514。此外,在集水部514的下方配置有可對著本體殼體501裝卸自如的集水槽515。亦即,構成為在吸熱器507部分使水分凝結,且以漏斗狀的集水部514收集該凝結水並使其流入集水槽515。
此外,在本體殼體501內設置有第1送風路501A、第2送風路501B、及第3送風路501C。第1送風路 501A是藉由送風部508將從吸入口50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吸濕部509,且透過送風部508排出至吹出口503的風路。第2送風路501B是藉由送風部508將從吸入口502吸引的空氣依序供給至加熱部512、放濕部510、吸熱器507、及散熱器505,且透過送風部508從吹出口503排出的風路。
詳細說明的話,在第1送風路501A中,從吸入口502吸入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此時,室內空氣由於空氣中的水分被吸濕部509所吸附,而成為乾燥的空氣。此外,由於產生吸附水分時的吸附熱,所以室內空氣將會在濕度已降低且溫度已上升的狀態下,主要透過散熱器505及吸熱器5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風部508,並從吹出口503往室內送風。
另一方面,在第2送風路501B中,已藉由加熱部512加溫過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511的放濕部510。在放濕部510中,以吸濕部509吸附的水分會藉由除濕轉子511的旋轉驅動而移動到放濕部510,並被放出至已藉由加熱部512的加熱而加溫的空氣。將此高濕度的空氣供給至吸熱器507,且藉由被冷卻而凝結,水分就會作為水滴而被取出。之後,已冷卻的空氣會被供給至散熱器505,並將散熱器505冷卻。並且,已冷卻的空氣會從散熱器505取走熱能而使得溫度上升。並且,溫度已上升的空氣會被吸引至送風部508。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5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5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
又,在第3送風路501C中,將從吸入口502吸引的空氣依序供給至吸熱器507、散熱器505,且透過送風部508從吹出口503排出。亦即,在第3送風路501C中,將從吸入口502吸入的室內空氣供給至吸熱器507,且藉由被冷卻而凝結,水分就會作為水滴而被取出。之後,已冷卻的空氣會被供給至散熱器505,並將散熱器505冷卻。然後,從散熱器505取走熱能而使得溫度上升了的空氣會被吸引至送風部508。
圖27是顯示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的內部構成的立體圖。在圖27中,若對內部構成進一步詳細說明,則在本體殼體501內設置有將除濕轉子511旋動自如地支撐的轉子支撐部519。在轉子支撐部519也具備加熱部512、驅動部513,此外,也形成第1送風路501A、第2送風路501B、第3送風路501C各個風路的一部分,且連通送風部508及吸熱器507。
圖28是圖27的G-G線截面圖。
本實施形態的特徵如圖28所示,是第1送風路501A在比吸濕部509更為下游側中,具備上方風路520及下方風路521這點。上方風路520在比吸濕部509更為下游側中,配置在比吸熱器507上端更上方處。下方風路521在比吸濕部509更為下游側中,在吸濕部509與吸熱器507之間,配置在比吸熱器507上端更下方處。流通在下方風路521的空氣在流過下方風路521後會流往上方風路520。亦即,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比吸濕部509更為下游側 中,具備:上方風路520,配置在比吸熱器507上端更上方處;及下方風路521,配置在比吸濕部509更下方處。又,構成為流通在下方風路521的空氣在流過下方風路521後會流往上方風路520。
在圖28中,針對上方風路520與下方風路521之風路構成進行說明。在下方風路521中之風路面的一部分,設置有配置在除濕轉子511與吸熱器507之間的下隔離面522。下隔離面522與除濕轉子511保持一定的距離,下隔離面522與除濕轉子511之間會成為下方風路521。下隔離面522與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相對向,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吸溫部509之空氣會碰撞下隔離面522而將風向朝上方改變,流入上方風路520。亦即,在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成為低濕空氣的空氣,會以通過下方空間523、下方風路521而被吸入上方風路520的形式,通過送風部508而從吹出口503供給至室內。
藉此,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中,不只與配置在比吸熱器507上端更上方處的上方風路520相對向的區域,與配置在比吸熱器507上端更下方處的下方風路521相對向的區域也會成為吸濕部509。藉此,可以取得更廣之吸濕部509的面積,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性能。
再者,使用圖29,針對下方風路521進行詳細說明。圖29是實施形態5的除濕裝置的轉子支撐部周邊的分解立體圖。如圖29所示,下方風路521是由第1下方風路524與第2下方風路525所構成。並且,在第1下方風路 524與第2下方風路525之間配置有第2送風路501B的一部分。亦即,第1下方風路524與第2下方風路525是藉由第2送風路501B的一部分而分開。亦即,在圓環形狀的除濕轉子511的風路中,可構成為第2送風路501B網羅半徑方向,可以將除濕轉子511全體充分放濕。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圖30是圖27的H-H線截面圖。在圖30中,第2送風路501B中的通過除濕轉子511的部分,可配置在比吸熱器507上端更下方處。亦即,可以將通過放濕部510之多濕空氣有效率地送入吸熱器507。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再者,使用圖29,針對第2送風路501B進行詳細說明。第2送風路501B的通過除濕轉子511的部分,可配置在除濕轉子511中的下部中央。如同前述,除濕轉子511中的第1下方風路524與第2下方風路525是藉由第2送風路501B隔離,藉著將第1下方風路524與第2下方風路525左右均等地配置,可以平衡良好地流入上方風路520。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如圖28所示,第2送風路501B在除濕轉子511與吸熱器507之間,具有通過下方風路521與吸熱器507之間的擴大風路526。在下方風路521中之風路面的一部分,具有配置在除濕轉子511與吸熱器507之間的下隔離面522。此下隔離面522與除濕轉子511有一定的距離,此外,下隔離面522與吸熱器7也有一定的距離並對向。此下 隔離面522與吸熱器507之間形成第2送風路501B的一部分之擴大風路526。
亦即,通過除濕轉子511的放濕部510的多濕空氣會在擴大風路526擴展,而可在吸熱器507中,將多濕空氣供給至比除濕轉子511的放濕部510的面積還廣的面積。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使用圖30,針對第2送風路501B與第3送風路501C的關係進一步詳細說明。第2送風路501B可配置在比第3送風路501C更上方處。第2送風路501B通過加熱部512後,會通過除濕轉子511的放濕部510並供給至吸熱器507,但是其空氣變得比室內空氣還要高溫多濕。另一方面,第3送風路501C將室內空氣直接供給至吸熱器507,因此會成為室內空氣的溫濕度空氣。在一般的的冷凍循環中,吸熱器507是從下方朝上方流動冷媒。這是因為冷媒從液體變化為氣體的緣故,冷媒慢慢地吸收熱而變化成氣體,且溫度會上升。
亦即,形成為如下之構成:使通過放濕部510的高溫多濕空氣通過吸熱器507後半的冷媒溫度較高的區域,且使第3送風路501C的室溫濕度空氣通過吸熱器507前半的冷媒溫度較低的區域。其結果可以有效率地使用吸熱器507,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又,若針對除濕轉子511與吸熱器507的關係進一步詳細說明,則除濕轉子511的旋轉中心可配置在比吸熱器507上端更下方處。亦即,如同本實施形態,藉由 形成下方風路521,可以擴大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因此即使將除濕轉子511形成在低的位置,也可以徹底使用除濕轉子511。其結果可以抑制本體高度,因而可以期待本體殼體501的小型化。
在圖29中,在第1下方風路524的下游側也可以設置第1下方連通路527,令流通在第1下方風路524的空氣的一部分連通於吸熱器507。若詳細說明,則是藉由將下隔離面522的一部分開口,而形成在通過除濕轉子511後會依序通過吸熱器507、散熱器505的風路。亦即,使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當中,剛接觸放濕部510且尚未被充分放濕的部分之空氣通過吸熱器507,藉此可以將比較高濕的空氣送至吸熱器507。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又,在第2下方風路525的下游側也可以設置第2下方連通路528,令流通在第2下方風路525的空氣的一部分連通於吸熱器507。亦即,使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當中,即將接觸放濕部510且已被充分吸濕的部分之正常濕度空氣通過吸熱器507,藉此可以將除濕轉子511未活用區域的空氣送至吸熱器507。使吸熱器507的風量增加,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此處,使用圖29及圖30,針對第1送風路501A及上方風路520進一步詳細說明。在第1送風路501A中,在吸濕部509與吹出口503之間設置有送風部508。又,在上方風路520中,在送風部508側設置有相對於送風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之截面形狀為橫長開口的橫長風路529。 可作成橫長風路529的上端配置在從除濕轉子511的上端往下方至規定尺寸處的構成。藉此,上方風路520的上端到橫長風路529的距離與下方風路521的下端到橫長風路529的距離之差會變小。因此,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上部的空氣與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下部的空氣會平衡良好,變得容易流入橫長風路529。
具體來說,在上方風路520中的風路面的一部分具有上隔離面530,該上隔離面530與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維持一定的距離,且與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相對向。在此上隔離面530的下方設置有橫長風路529。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上部的空氣的一部分會碰撞上隔離面530而將風向朝下方改變,流入橫長風路529。另一方面,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下部的空氣會碰撞下隔離面522而將風向朝上方改變,流入橫長風路529。其結果,變得容易活用吸濕部509全體,可以提升除濕性能。又,可以將比上方風路520更上側的空間活用為收納本體驅動等所需之構件(例如,控制部等)的空間。其結果,可以期待本體殼體501的小型化。
又,如圖30所示,規定尺寸可以比橫長風路529之上下方向的尺寸還大。藉此,上方風路520的上端到橫長風路529的距離與下方風路521的下端到橫長風路529的距離之差會變得更小。因此,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上部的空氣與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吸濕部509下部的空氣會平衡良好,變得容易流入橫長風路529。
若針對橫長風路529的形狀進一步詳細說明,在相對於送風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的面中,橫長風路529之左右方向的尺寸可以比除濕轉子511之左右方向的尺寸還大。藉此,可使第1送風路501A的風通過除濕轉子511的半徑方向全體,而可以活用除濕轉子511全體。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又,構成為將除濕轉子511的旋轉中心配置在比吸熱器507上端更上方處亦可。藉此,可以取得寬廣的上方風路520,而可以在壓力損失少的狀態下通風至吸濕部509。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如圖30所示,在吸濕部509與吸熱器507之間,也可設置從轉子支撐部519往吸熱器507方向延伸的整流板531。若詳細說明整流板531的形狀,是在第2送風路501B中,沿著除濕轉子511的外周而形成。又,如圖30,由於沒有與吸熱器507連通,可以將第2送風路501B的通過放濕部510的空氣與第3送風路501C的空氣平衡良好地吸入吸熱器507。亦即,整流板531是形成第2送風路501B及第3送風路501C的一部分的構件,具有使第2送風路501B的風量增加之效果。藉此,可以增加除濕轉子511的放濕部510的風量。其結果可以提升除濕能力。
(實施形態6)
接著,針對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進行說明。
以往,例如作為衣物乾燥用而使用的除濕裝置,是一種具備:上部有送風口的本體殼體、設置在此本 體殼體內的除濕部與送風部、及設置在送風口的風向變更部的裝置。本體殼體內設置有除濕部的除濕裝置由於除濕能力高,因而作為衣物乾燥用而被積極地活用。
亦即,是一種將室內空氣藉由除濕部變為乾燥空氣,再將此乾燥空氣透過自動轉動的風向變更部朝向洗滌後的衣物送風,藉此想謀求乾燥效率化的裝置。特別在像是下雨時或冬天低溫時,在洗滌物不易乾時,是非常受到重視的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
過往以來,關於除濕裝置在運轉停止時的風向變更部的停止位置,最好是能提升外觀品位。
亦即,以往的除濕裝置是將室內的空氣藉由送風部吸入本體殼體內,並藉由設置在本體殼體內的除濕部將室內的空氣除濕,接著將此除濕空氣藉由送風部透過自動轉動的風向變更部朝向洗滌後已晾起來的衣物送風。自動轉動的風向變更部是藉由配置在本體殼體內的吹出口附近被自動控制的馬達與連接於馬達的風向變更部而自動轉動。並且,若在衣物乾燥後停止運轉,風向變更部會自動轉動至堵塞送風的停止位置,其停止位置是由風向變更部中的與本體接觸之接觸部來決定。然而,若風向變更部存在2個以上的複數個時,在其風向變更部彼此接近的區域中,會因為由樹脂成型零件等構成的風向變更部的加工變形狀況等影響,容易在風向變更部彼此間產生高低差或間隙,而成為運轉停止時缺乏外觀品位的狀態。
於是,在實施形態6中,其目的在於將自動 轉動的複數個風向變更部在運轉停止時減少風向變更部彼此的高低差或間隙的程度,以謀求運轉停止時外觀品位的提升。
並且,為達成此目的,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上方開口的橫長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本體殼體內;及送風部,將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除濕部朝吹出口送風。此外,還具備:第1風向變更部及第2風向變更部,朝上下方向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吹出口的上方;第1旋動部,使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及第2旋動部,使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並排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第1風向變更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第2風向變更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旋動軸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延伸,在第1風向變更部與吹出口具有在第1風向變更部閉塞時作接觸的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在第2風向變更部與前述吹出口具有在第2風向變更部閉塞時作接觸的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設置在第1風向變更部的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配備在第2風向變更部的前述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
藉由此種構成,在運轉停止時,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閉塞吹出口時,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與前述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的位置設置在吹出口中央部且相互接近的位置。因此,可以減少第1風向變更 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高低差,可以提高閉塞吹出口的精度。其結果,在運轉停止時,由於減少風向變更部彼此間高低差的程度,因此可以提升外觀品位。
又,在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中,可構成為:在第1風向變更部與吹出口具有在第1風向變更部閉塞時作接觸的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設置在第1風向變更部的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在第2風向變更部與吹出口具有在第2風向變更部閉塞時作接觸的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設置在第2風向變更部的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在第1風向變更部閉塞時,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會在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作接觸後才作接觸,在第2風向變更部閉塞時,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會在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作接觸後才作接觸。
藉此,在運轉停止時,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閉塞吹出口時,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與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的位置設置在吹出口端部且相互接近本體的位置,因此可以減少第1風向變更部與本體、第2風向變更部與本體的高低差,可以進一步提升閉塞吹出口的精度。其結果,達成運轉停止時進一步提升外觀品位的效果。
又,在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中,可構成為:第1旋動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第1風向變更部在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與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之間具有第1變形部。第2旋動部設置在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 第2風向變更部在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與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之間具備第2變形部。
藉此,在運轉停止時,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閉塞吹出口時,在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與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接觸吹出口後,第1變形部與第2變形部會因為第1旋動部與第2旋動部的扭矩(torque)而變形。藉此,由於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與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會接觸吹出口,因此無需對第1風向變更部的旋動軸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旋動軸等施加大的負荷或應力即可閉塞。因此,達成提升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耐久性的效果。
又,在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中,可構成為:在吹出口中,在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之間設有支柱,在第1風向變更部具有從第1風向變更部的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朝支柱側延伸的第1突起,在第2風向變更部設有從第2風向變更部的吹出口中的一短邊側朝支柱側延伸的第2突起。在第1風向變更部閉塞時,支柱與第1突起具有間隙並對向,在第2風向變更部閉塞時,支柱與前述第2突起具有間隙並對向。
藉此,在運轉停止時,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閉塞吹出口時,藉由支柱與第1突起的間隙以及支柱與第2突起的間隙,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無法在吹出口的長邊方向上移動該間隙以上的距離。因此,藉由限定第1風向變更部與第2風向變更部的間隙的程 度,可以提升閉塞吹出口的精度,因此可以減少塵埃的侵入。其結果,達成在運轉停止時進一步提升外觀品位及進一步提升耐久性的效果。圖31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的外觀立體圖。圖32是圖31的I-I線截面圖。
在圖31、圖32中,本體殼體601為箱型,在此本體殼體601的上部配置有吹出口603,在側面配置有吸入口602。在吹出口603具有配置成格子狀的多數個橫檔603a。此多數個橫檔603a具有不讓曬在吹出口603上方的洗滌物從吹出口603進入的效果。
本實施形態的除濕裝置在本體殼體601內具備:壓縮機604、散熱器605、膨脹器606、吸熱器607、及送風部608。壓縮機604、散熱器605、膨脹器606、及吸熱器607依序連結成環狀,並構成循環冷媒的冷凍循環。又,送風部608具有將室內空氣從吸入口602送風至吹出口603之功能。此外,除濕裝置具備有除濕轉子611,該除濕轉子611具有從空氣中吸附水分的吸濕部609、以及對空氣放出水分的放濕部610,且具備有加熱部612,該加熱部612可將供給至放濕部610之空氣及放濕部610加熱。
並且,在本體殼體601內,依序以除濕轉子611、吸熱器607、散熱器605、送風部608的順序並排設置。吸熱器607與散熱器605的上端配置為會成為相同的高度。除濕轉子611是形成為圓板狀,且可旋轉地豎立設置成使中心軸在水平方向,並藉由驅動部613而旋轉。此外在除濕轉子611之放濕部610的迎風側設置有加熱部612。 放濕部610及吸熱器607被配置成互相面對。
又,在本體殼體601內,在吸熱器607的下方設置有漏斗狀的集水部614。此外,在集水部614的下方配置有可對著本體殼體601裝卸自如的集水槽615。亦即,構成為在吸熱器607部分使水分凝結,且以漏斗狀的集水部614收集該凝結水並使其流入集水槽615。
在本體殼體601內配備有第1送風路601A、第2送風路601B、及第3送風路601C。
第1送風路601A是藉由送風部608將從吸入口60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吸濕部609,且透過送風部608排出至吹出口603的風路。在第1送風路601A中,從吸入口602吸入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611的吸濕部609。此時,室內空氣由於空氣中的水分被吸濕部609所吸附,而成為乾燥的空氣。此外,由於產生吸附水分時的吸附熱,所以室內空氣將會在濕度已降低且溫度已上升的狀態下,主要透過散熱器605及吸熱器607的上方被吸引至送風部608,並從吹出口603往室內送風。
第2送風路601B是藉由送風部608將從吸入口602吸引的空氣依序供給至加熱部612、放濕部610、吸熱器607、及散熱器605,且透過送風部608從吹出口603排出的風路。在第2送風路601B中,已藉由加熱部612加溫過的室內空氣會被供給至除濕轉子611的放濕部610。在放濕部610中,以吸濕部609吸附的水分會藉由除濕轉子611的旋轉驅動而移動到放濕部610,並被放出至已藉由加 熱部612的加熱而加溫的空氣。將此高濕度的空氣供給至吸熱器607,且藉由被冷卻而凝結,水分就會作為水滴而被取出。之後,已冷卻的空氣會被供給至散熱器605,並將散熱器605冷卻。並且,已冷卻的空氣會從散熱器605取走熱能而使得溫度上升。並且,溫度已上升的空氣會被吸引至送風部608。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6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6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
第3送風路601C是藉由送風部608將從吸入口602吸引的空氣供給至散熱器605,且透過送風部608從吹出口603排除的風路。在第3送風路601C中,從吸入口602吸入的室內空氣主要透過加熱部612、除濕轉子611與吸熱器607的下方供給到散熱器605,並在將散熱器605冷卻之後,被吸引至送風部608。
針對吸熱器607中的冷卻凝結,會依其表面積或冷凍循環的動作熱量等,而存在最適當的風量。另一方面,就冷凍循環而言,有效地冷卻散熱器605之作法,可以在冷卻吸熱器607時,使冷卻效率上升。藉由如上述地配置第3送風路601C,就可以供給散熱器605更多風量,因此可以提升冷凍循環的冷卻效率,且可以提升除濕裝置的除濕效率。再者,冷凍循環、除濕轉子611、加熱部612、及驅動部613為除濕部。
圖33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的吹出口的立體圖。圖34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除去第1側面殼體後之風向變更部的立體圖。如圖33、圖34所示,在上方開口的 吹出口603之上方,旋動自如地設置有第1風向變更部616及第2風向變更部617。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配置在相對於旋動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具體來說,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並排在吹出口603的長邊方向。在吹出口603的右側(吹出口603中的一短邊側)設置有第1風向變更部616,在吹出口603的左側(吹出口中的另一短邊側)設置有第2風向變更部617。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旋動軸在吹出口603的長邊方向延伸。
第1風向變更部616具備:略平板形狀的第1風向板620、及從第1風向板620的左右端部向外朝水平方向延伸的2支第1軸部分621。在吹出口603設置有支撐2支軸部分的2個第1支撐部分622。在第1軸部分621的一側固定有第1齒輪623。
第2風向變更部617具備:略平板形狀的第2風向板626、及從第2風向板626的左右端部向外朝水平方向延伸的2支第2軸部分(圖中未示)。在吹出口603設置有支撐2支軸部分的2個第2支撐部分628。在第2軸部分的一側固定有第2齒輪(圖中未示)。
第1風向變更部616是藉由第1旋動部618而移動成會在上下方向旋動,第2風向變更部617是藉由第2旋動部(圖中未示)而移動成會在上下方向旋動。
第1旋動部618具備:第1馬達624、及固定在第1馬達624之旋轉軸的第1馬達齒輪625。第1馬達齒輪 625與第1齒輪623咬合,若第1馬達624驅動,則第1馬達齒輪625會旋動,且透過第1齒輪623、第1軸部分621而使第1風向板620旋動。
第2旋動部具備:第2馬達(圖中未示)、及固定在第2馬達之旋轉軸的第2馬達齒輪(圖中未示)。第2馬達齒輪與第2齒輪咬合,若第2馬達驅動,則第2馬達齒輪會旋動,且透過第2齒輪、第2軸部分而使第2風向板626旋動。
第1風向變更部616及第1旋動部618、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及第2旋動部是在本體左右的中心呈左右對稱的構成。第1風向變更部616之第1風向板620的第1軸部分621、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之第2風向板626的第2軸部分是配置在相同軸上,且在本體殼體601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吹出口603的右側端部具備有第1側面殼體632a,在第1側面殼體632a內具備有第1馬達624、第1馬達齒輪625、及第1齒輪623。在第1側面殼體632a的左側具備有第1支撐部分622(圖中未示),該第1支撐部分622會支撐第1風向板620之一側的第1軸部分621。
在吹出口603的左側端部具備有第2側面殼體632b,在第2側面殼體632b內具備有第2馬達、第2馬達齒輪、及第2齒輪。在第2側面殼體632b的右側具備有第2支撐部分628,該第2支撐部分628會支撐第2風向板626之一側的第2軸部分。
在第1側面殼體632a與第2側面殼體632b之 間,具備有從吹出口603朝上方突出的第3側面殼體632c。在第3側面殼體632c的右側具備有第1支撐部分622,該第1支撐部分622會支撐第1風向板620另一側的第1軸部分621,在第3側面殼體632c的左側具備有第2支撐部分628,該第2支撐部分628會支撐第2風向板626另一側的第2軸部分。
圖35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除去第1側面殼體後之本體殼體上部的立體圖。如圖35所示,在本體外殼601的上部具備有操作部633及控制部634。藉由操作部633設定運轉模式後,控制部634會控制第1馬達624及第2馬達(圖中未示)的動作。藉由此控制部634,第1風向變更部616及第2風向變更部617會以約90度的角度重複進行來回旋轉運動的動作。
如圖34所示,本實施形態的特徵是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吹出口603設有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閉塞時作接觸的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與吹出口603設有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時作接觸的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這點。
具體來說,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是從第1風向變更部616往下方突出的突起635a及設置在吹出口603的橫檔603a的一部分。若第1風向變更部616關閉,則突起635a的下端會接觸橫檔603a的上端。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設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的吹出口603的左側(吹出口3中的另一短邊側),且設在離第1軸部分621較 遠的區域。
又,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是從第2風向變更部617往下方突出的突起636a及設置在吹出口603的橫檔603a的一部分。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設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吹出口603的右側(吹出口3中的一短邊側),且設在離第2軸部分627較遠的區域。再者,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與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被設置成夾著第3側面殼體632c且左右對稱地接近。再者,突起635a及突起636a會接觸在長邊方向延伸的同一橫檔603a。
藉由這樣的構成,在運轉停止時,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吹出口603時,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與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的位置設置在第3側面殼體632c附近且相互接近的位置。藉此,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與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的位置與從第3側面殼體632c離開時相比,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停止位置之偏差的差會減少。因此,可以減少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高低差,可以提升閉塞吹出口603的精度,因此可以減少塵埃的侵入。其結果,在運轉停止時,由於減少風向變更部彼此間高低差的程度,因此可以提升外觀品位,並且減少塵埃侵入而可以提升耐久性。
又,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吹出口603設有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閉塞時作接觸的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與吹出口603設有在第2風向 變更部617閉塞時作接觸的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
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設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的吹出口603的右側(吹出口3中的一短邊側),且設在離第1軸部分621較遠的區域。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是從第1風向變更部616往下方突出的突起637a及設置在吹出口603的橫檔603a的一部分。若第1風向變更部616關閉,則突起637a的下端會接觸橫檔603a的上端。
又,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設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吹出口603的左側(吹出口3中的另一短邊側),且設在離第2軸部分627較遠的區域。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是從第2風向變更部617往下方突出的突起638a及設置在吹出口603的橫檔603a的一部分。若第2風向變更部617關閉,則突起638a的下端會接觸橫檔603a的上端。突起638a及突起637a會接觸在長邊方向延伸的同一橫檔603a。再者,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與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被設置成夾著第3側面殼體632c且左右對稱地接近。
在以上的構成中,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閉塞時,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會在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作接觸後才作接觸。換言之,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閉塞時,突起637a與橫檔603a會在突起635a與橫檔603a作接觸後才作接觸。又,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時,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會在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作接觸後才作接觸。換言之,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 時,突起638a與橫檔603a會在突起636a與橫檔603a作接觸後才作接觸。
藉此,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閉塞時,第1旋動部618會動作到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及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作接觸為止。同樣地,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時,第2旋動部會動作到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及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作接觸為止。並且,在運轉停止時,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吹出口603時,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與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的位置設置在吹出口603端部且接近第1側面殼體632a及第2側面殼體632b的位置。藉此,可以得到減少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高低差之效果。又,在維持此效果的狀態下,可以進一步減少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1側面殼體632a的高低差、以及第2風向變更部617與第2側面殼體632b的高低差,而可以提升閉塞吹出口603的精度。又,可以進一步減少塵埃的侵入。其結果,可以在運轉停止時進一步提升外觀品位,並且進一步提升耐久性。
圖36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的截面圖。
具體來說,如圖34、圖36所示,第1風向變更部616閉塞吹出口603時,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的突起635a與橫檔603a之上下方向的距離比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的突起637a與橫檔603a之上下方向的距離還短。第1旋動部618設置在吹出口603的右側(吹出口603中 的一短邊側)。又,第1風向變更部616在第1風向板620中且在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與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之間具有第1變形部639。第1變形部639是沒有格子等形狀之只是平板形狀的部分。
同樣地,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吹出口603時,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的突起636a與橫檔603a之上下方向的距離比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的突起638a與橫檔603a之上下方向的距離還短。第2旋動部設置在吹出口603的左側(吹出口603中的另一短邊側)。又,第2風向變更部617在第2風向板626中且在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與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之間具有第2變形部640。第2變形部640是沒有格子等形狀之只是平板形狀的部分。
在以上的構成中,針對運轉停止時,第1風向變更部616閉塞吹出口603的動作進行說明。首先,第1旋動部618將第1風向變更部616朝閉塞的方向旋轉後,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會作接觸(突起635a與橫檔603a會作接觸)。接著,由於第1旋動部618進一步使第1風向變更部616旋轉,因此第1變形部639會變形。這是因為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與第1旋動部618都設在吹出口603的右側(吹出口603中的一短邊側),且第1變形部639是平板形狀,在風向變更部中是最容易因為外部應力而變形的緣故。最後,第1旋動部618使第1變形部639變形,並且進一步使第1風向變更部616旋轉後,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 637會作接觸(突起637a與橫檔603a會作接觸)。
藉此,由於可以使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與第1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7確實地作接觸,因此可以提升閉塞吹出口3的精度。此外,由於無需對第1軸部分621施加大的負荷或應力即可閉塞,因此可以提升第1風向變更部616的耐久性。
同樣地,針對運轉停止時,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吹出口603的動作進行說明。首先,第2旋動部將第2風向變更部617朝閉塞的方向旋轉後,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會作接觸(突起636a與橫檔603a會作接觸)。接著,由於第2旋動部進一步使第2風向變更部617旋轉,因此第2變形部640會變形。這是因為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與第2旋動部都設在吹出口603的右側(吹出口603中的一短邊側),且第2變形部640是平板形狀,在風向變更部中是最容易因為外部應力而變形的緣故。最後,第2旋動部使第2變形部640變形,並且進一步使第2風向變更部617旋轉後,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會作接觸(突起638a與橫檔603a會作接觸)。
藉此,由於可以使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與第2外側閉旋動接觸部638確實地作接觸,因此可以提升閉塞吹出口603的精度。此外,由於無需對第2軸部分627施加大的負荷或應力即可閉塞,因此可以提升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耐久性。
圖37是實施形態6的除濕裝置的第3側面殼 體的立體圖。
又,如圖34、圖37所示,在吹出口603中,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之間設有支柱。支柱的一個例子為第3側面殼體632c。在第1風向變更部616設有從第1風向變更部616的吹出口603左方(吹出口603中的另一短邊側)朝第3側面殼體632c延伸的第1突起641。又,在第2風向變更部617設有從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吹出口603右方(吹出口603中的一短邊側)朝第3側面殼體632c延伸的第2突起642。
第1突起641是相對於第1軸部分621為同心圓形狀的突起,設在第1軸部分621與第1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5之間。此外還設置成無論第1風向變更部616因為旋動而位在哪個位置,第1突起641的一部分與第3側面殼體632c都會具有一定的間隙並對向。
第2突起642是相對於第2軸部分627為同心圓形狀的突起,設在第2軸部分627與第2中央側閉旋動接觸部636之間。此外還設置成無論第2風向變更部617因為旋動而位在哪個位置,第2突起642的一部分與第3側面殼體632c都會具有一定的間隙並對向。
第1突起641與第2突起642被設置成夾著第3側面殼體632c且左右對稱。
藉此,在運轉停止時,第1風向變更部16閉塞吹出口603時,藉由第3側面殼體632c與第1突起641的間隙,無論第1風向變更部616因為旋動而位在哪個位置, 都無法在吹出口603的長邊方向上移動該間隙以上的距離。又,在運轉停止時,第2風向變更部617閉塞吹出口603時,藉由第3側面殼體632c與第2突起642的間隙,無論第2風向變更部617因為旋動而位在哪個位置,都無法在吹出口603的長邊方向上移動該間隙以上的距離。因此,第1風向變更部616與第2風向變更部617的間隙的程度被限定,可以提升閉塞吹出口603的精度,因此可以減少塵埃的侵入。其結果,可以在運轉停止時進一步提升外觀品位及進一步提升耐久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除濕裝置,由於減低乾燥不均勻,可以提升衣物乾燥速度,因此作為使用於衣物乾燥用的除濕裝置等是有用的。
3‧‧‧吹出口
16‧‧‧第1風向變更部
17‧‧‧第2風向變更部
22‧‧‧第1支撐部分
28‧‧‧第2支撐部分
32a‧‧‧第1側面殼體
32b‧‧‧第2側面殼體
32c‧‧‧第3側面殼體

Claims (5)

  1. 一種除濕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本體殼體,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除濕部,設置在前述本體殼體;送風部,將從前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透過前述除濕部朝前述吹出口送風;第1風向變更部及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自如地設置在在上方開口之前述吹出口的上方;第1旋動部,使前述第1風向變更部旋動;第2旋動部,使前述第2風向變更部旋動;及控制部,控制前述第1旋動部與前述第2旋動部,前述控制部具備第1控制,該第1控制是進行控制成使前述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前述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不同,以使吹達已晾起來之衣物的風向與風速隨機變化來使衣物搖動。
  2. 如請求項1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具備第2控制,該第2控制是使前述第1控制中之前述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前述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每隔一定時間變化的控制。
  3. 如請求項1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具備第3控制,該第3控制是使前述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前述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每隔一定時間交替的控制。
  4. 如請求項1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具備第4控制,該第4控制是將前述第1旋動部的動作速度與前述第2旋動部的動作速度在一定時間控制成相同動作速度。
  5. 如請求項1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第1風向變更部與前述第2風向變更部在相對於旋動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並排。
TW106131756A 2016-09-28 2017-09-15 除濕裝置 TWI769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9084A JP6846591B2 (ja) 2016-09-28 2016-09-28 除湿装置
JP2016-189084 2016-09-28
JP2016-207451 2016-10-24
JP2016207451A JP6883727B2 (ja) 2016-10-24 2016-10-24 除湿装置
JP2017-036245 2017-02-28
JP2017-036243 2017-02-28
JP2017036245A JP6956311B2 (ja) 2017-02-28 2017-02-28 除湿装置
JP2017-036244 2017-02-28
JP2017036244A JP6890250B2 (ja) 2017-02-28 2017-02-28 除湿装置
JP2017036243A JP6982721B2 (ja) 2017-02-28 2017-02-28 除湿装置
JP2017038344A JP2018143915A (ja) 2017-03-01 2017-03-01 除湿装置
JP2017-038344 2017-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225A TW201814225A (zh) 2018-04-16
TWI769178B true TWI769178B (zh) 2022-07-01

Family

ID=6175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756A TWI769178B (zh) 2016-09-28 2017-09-15 除濕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9034A (zh)
HK (1) HK1252920A1 (zh)
TW (1) TWI7691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1983A (zh) * 2019-05-28 2020-12-01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JP2021101786A (ja) * 2019-12-24 2021-07-15 青島海爾洗衣机有限公司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Ltd. 衣類処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269A (zh) * 2005-12-20 2007-06-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风向变换装置以及使用其的除湿机
TWI445911B (zh) * 2010-01-29 2014-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ehumidifier
WO2014136286A1 (ja) * 2013-03-04 2014-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2016075441A (ja) * 2014-10-08 2016-05-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8971B2 (ja) * 1999-01-29 2002-02-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JP2004218960A (ja) * 2003-01-16 2004-08-05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1625143B (zh) * 2008-07-07 2011-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功能换气扇
JP5115385B2 (ja) * 2008-07-31 2013-0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装置
JP5489756B2 (ja) * 2010-01-29 2014-05-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JP6248281B2 (ja) * 2014-01-22 2017-12-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6390003B2 (ja) * 2014-11-10 2018-09-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269A (zh) * 2005-12-20 2007-06-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风向变换装置以及使用其的除湿机
TWI445911B (zh) * 2010-01-29 2014-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ehumidifier
WO2014136286A1 (ja) * 2013-03-04 2014-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2016075441A (ja) * 2014-10-08 2016-05-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9034A (zh) 2018-04-03
TW201814225A (zh) 2018-04-16
HK1252920A1 (zh) 2019-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31139A1 (ja) 除湿装置
KR101939586B1 (ko) 공기 조화기
US7363770B2 (en) Air conditioner
JP3627091B2 (ja) 除湿機
TWI769178B (zh) 除濕裝置
CN206410246U (zh) 除湿空调一体机
JP6307701B2 (ja) 除湿装置
JP2000234761A5 (zh)
JP6998502B2 (ja) 除湿装置
KR101420873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JP2018161629A (ja) 除湿装置
JP6890250B2 (ja) 除湿装置
CN207455805U (zh) 变水温湿帘空调机
JP7170184B2 (ja) 除湿装置
KR100849549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KR20150078558A (ko) 제습기
JP6982721B2 (ja) 除湿装置
JP7015982B2 (ja) 除湿装置
JP6956311B2 (ja) 除湿装置
KR101362664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JP6846591B2 (ja) 除湿装置
JP2020159595A (ja) 調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CN218269302U (zh) 一种空调器
JP201921915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560088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