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9302U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9302U
CN218269302U CN202222417000.4U CN202222417000U CN218269302U CN 218269302 U CN218269302 U CN 218269302U CN 202222417000 U CN202222417000 U CN 202222417000U CN 218269302 U CN218269302 U CN 218269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sub
duc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70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垒
张恒
王涛
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70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9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9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9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为解决由于除湿转轮是竖直设置于外壳内部,如此就会导致外壳的整体厚度较大,不够美观的问题。机壳内部形成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导风盒设置于机壳内部,导风盒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与新风通道串联,第二风道与回风通道串联;除湿转轮设置于导风盒内,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在第一位置时,处理区位于第一风道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二风道的通风路径上,在第二位置时,处理区位于第二风道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一风道的通风路径上,除湿转轮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0°<A≤90°。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空气。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一种家用电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空调器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室内温度。为了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一部分空调器还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对室内湿度的调节,会在空调器的外壳内部转动设置除湿转轮,在除湿转轮上具有处理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再生区(将水分释放至空气中),在除湿转轮转动的过程中,处理区和再生区会在空调器的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内进行转换,以实现对室内湿度的调节。
由于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一般是在外壳内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为使处理区和再生区在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之间顺利转换,一般会将除湿转轮竖直设置于外壳内,即除湿转轮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如此便可以使得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内的风能够顺利吹向除湿转轮的侧面(处理区和再生区),并穿过除湿转轮,以实现湿度的交换。但是由于除湿转轮是竖直设置的,如此便会导致外壳的整体厚度较大,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用于解决由于除湿转轮是竖直设置于外壳内部,如此就会导致外壳的整体厚度较大,不够美观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导风盒和除湿转轮,机壳内部形成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导风盒设置于机壳内部,导风盒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与新风通道串联,第二风道与回风通道串联;除湿转轮设置于导风盒内,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除湿转轮包括处理区和再生区,除湿转轮位于第一位置时,处理区位于第一风道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二风道的通风路径上,除湿转轮位于第二位置时,处理区位于第二风道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一风道的通风路径上,除湿转轮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0°<A≤90°;其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沿与除湿转轮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设置,室外的新鲜空气能够依次经过新风通道和第一风道进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的污浊空气也会依次经过回风通道和第二风道被排出至室外。由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沿与除湿转轮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空气均吹向除湿转轮的端面,又由于在除湿转轮上具有处理区和再生区,而处理区和再生区上又具有众多的通道,通道贯穿除湿转轮的两个端面,因此空气能够流经通道,在此过程中,流经处理区部分的通道内空气中的水分能够被通道内的吸水材料吸收,而流经再生区部分的通道内的空气能够将通道内吸水材料中的水分带走,以此实现湿量交换。故当除湿转轮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当除湿转轮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以此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或者加湿。
又由于除湿转轮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0°<A≤90°,即除湿转轮为倾斜设置或者水平设置,如此一来,在沿竖直方向上,除湿转轮便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可以降低机壳的厚度,提高机壳的美观程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隔板,隔板将导风盒的内腔分割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除湿转轮穿过隔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内通风方向与第二风道内的通风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盒包括密封盒、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除湿转轮设置于密封盒内,沿除湿转轮的轴向,密封盒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开设有与除湿转轮正对的第一开口,第二表面上开设有与除湿转轮正对的第二开口;第一盒体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第一盒体扣合于第一表面上,第一开口的一部分与第一子风道的一端正对,第一开口的另一部分与第二子风道的一端正对;第二盒体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三子风道和第四子风道,第二盒体扣合于第二表面上,第二开口的一部分与第三子风道正对,第二开口的另一部分与第四子风道的一端正对;其中,第一子风道和第三子风道组成第一风道,第二子风道和第四子风道组成第二风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通道包括第一新风段和第二新风段,第一新风段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第一新风段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的进风端连通;第二新风段的进风端与第一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第二新风段的出风端与室内连通;其中,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一新风段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回风通道包括第一回风段和第二回风段,第一回风段的进风端与室内连通,第一回风段的出风端与第二风道的进风端连通;第二回风段的进风端与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第二回风段的出风端与室外连通;其中,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第一回风段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内部还形成有第一旁通风道,第一旁通风道的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一旁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新风段连通;空调器还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一调节件设置于第一旁通风道内,用于控制第一旁通风道的通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设置于机壳内,全热交换器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串联于第一新风段上,第二换热通道串联于第一回风段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新风段包括第一新风子管段和第二新风子管段,第一新风子管段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第一新风子管段的出风端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风端连通;第二新风子管段的进风端与第一换热通道的出风端连通,第二新风子管段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的进风端连通;第一回风段包括第一回风子管段和第二回风子管段,第一回风子管段的进风端与室内连通,第一回风子管段的出风端与第二换热通道的进风端连通;第二回风子管段的进风端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出风端连通,第二回风子管段的出风端与第二风道的进风端连通;其中,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二新风子管段内,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第二回风子管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内还形成有第二旁通风道和第三旁通风道,第二旁通风道的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二旁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回风子管段连通;第三旁通风道的一端与室内连通,第三旁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新风子管段连通;空调器还包括第二调节件和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设置于第二旁通风道内,用于控制第二旁通风道的通断;第三调节件设置于第三旁通风道内,用于控制第三旁通风道的通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一种外部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二种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三种外部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四种外部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五种外部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六种外部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七种外部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相关技术中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八种外部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九种外部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盒的第一种外部结构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盒的第二种外部结构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盒的爆炸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十种外部结构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十一种外部结构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十二种外部结构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十三种外部结构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十四种外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10-空调器;100-机壳;110-新风通道;111-第一新风段;1111-第一新风子管段;1112-第二新风子管段;112-第二新风段;120-回风通道;121-第一回风段;1211-第一回风子管段;1212-第二回风子管段;122-第二回风段;130-第一旁通风道;131-第一调节件;140-第二旁通风道;141-第二调节件;150-第三旁通风道;151-第三调节件;160-第一壁板;170-第二壁板;200-第一换热器;210-第二换热器;220-第三换热器;300-第一风机;310-第二风机;400-挡板;500-接水盘;510-压缩机;520-储液罐;530-电器盒;600-除湿转轮;700-导风盒;710-第一风道;711-第一子风道;712-第三子风道;720-第二风道;721-第二子风道;722-第四子风道;730-隔板;740-密封盒;741-第一表面;7411-第一开口;742-第二表面;7421-第二开口;750-第一盒体;760-第二盒体;800-全热交换器;810-第一换热通道;820-第二换热通道;900-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空调器作为一种家用电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将空调器安装在室内,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处理。
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包括机壳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210、第一风机300和第二风机310,将机壳100安装于房间内,例如可以是吊于房间的天花板上,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合适的地方;如图2所示,在机壳100的内部形成有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新风通道110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例如可以通过管道将新风通道110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新风通道110的出风端与室内连通;回风通道120的进风端与室内连通,回风通道120的出风端与室外连通;第一换热器200设置于新风通道110内;第二换热器210设置于回风通道120内;第一风机300设置于新风通道110内;第二风机310设置于回风通道120内。
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风机300的作用下,室外空气能够进入新风通道110内,并在第一换热器200处进行换热,在换热结束之后,然后再进入室内;同时在第二风机310的作用下,室内的污浊空气也会进入回风通道120内,并在第二换热器210处进行换热,然后再被排出至室外。以此对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节。
能够理解的是,利用第一换热器200和第二换热器210对经过的空气进行换热是指,将第一换热器200和第二换热器210连通,使得冷媒能够在二者之间进行流动,利用冷媒传递能量,实现换热。
例如,在夏季需要制冷时,第一换热器200作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10作为冷凝器,当室外的高温空气进入新风通道110并经过第一换热器200时,第一换热器200会将高温空气中的热量吸收,此时高温空气转化为低温空气,并进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的制冷;同时第一换热器200内的液态冷媒由于吸收热量会转化为气态冷媒,并向第二换热器210流动,此时室内的低温空气会经过第二换热器210,第二换热器210中的气态冷媒中的热量会释放至低温空气中,并转化为液态冷媒,再次向第一换热器200流动,同时低温空气转化为高温空气,并被排出至室外,以此循环实现对室内的制冷。
又如,在冬季需要制热时,第一换热器200作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210作为蒸发器,当室外的低温空气进入新风通道110并经过第一换热器200时,第一换热器200内的气态冷媒会将其中的热量释放至低温空气中,低温空气转化为高温空气,并进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的制热;同时第一换热器200内的气态冷媒由于放出热量会转化为液体冷媒,并向第二换热器210流动,此时室内的高温空气会经过第二换热器210,第二换热器210中的液态冷媒会吸收高温空气中的热量,并转化为气态冷媒,再次向第一换热器200流动,同时高温空气转化为低温空气,并被排出至室外。以此循环实现对室内的制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第三换热器220,第三换热设置于回风通道120内,在进入回风通道120内的空气经过第二换热器210后,再让其经过第三换热器220,进一步对即将被排出至室外的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以提高热量的回收率,降低能源的损耗。
能够理解的是,第三换热器220应和第二换热器210的状态保持一致,即在夏季制冷时,第三换热器220和第二换热器210皆作为冷凝器,第一换热器200作为蒸发器;在冬季制热时,第三换热器220和第二换热器210皆作为蒸发器,第一换热器200作为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将机壳100安装于室内,如图4所示,将机壳100设计为立方体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并使得新风通道110的进风端和回风通道120的进风端位于机壳100的第一壁板160上,使得新风通道110的出风端和回风通道120的出风端位于机壳100的第二壁板170上,第一壁板160和第二壁板170相对,并且沿第一壁板160和第二壁板170的排列方向,使得新风通道110的进风端和回风通道120的出风端依次排列,使得回风通道120的进风端和新风通道110的出风端依次排列。
如此在实际安装中,可以使得需要连接室外的新风通道110的进风端和回风通道120的出风端位于同一侧,便于连接室外,使得需要连接室内的回风通道120的进风端和新风通道110的出风端位于另一侧,便于连接室内。
其中,为在机壳100内部形成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挡板400,利用挡板400将机壳100的内腔分割为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如此设置仅仅只需要对机壳100的内腔分割一次,更加便捷,另外也节省了形成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的材料。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将挡板400与机壳100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保证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的整体结构强度。具体在加工时,首先规划出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的位置以及形状,然后再利用切削加工等技术加工出挡板400、新风通道110以及回风通道120。
或者,也可以将挡板400与机壳100设计为分体结构,单独生产出挡板400和机壳100,然后利用螺钉紧固等方式将挡板400固定于机壳100的内部。将挡板400和机壳100设计为分体结构,在进行加工时,可以单独制造挡板400和机壳100,在生产方面较为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机壳100的内腔内设置两块挡板400,其中两块挡板400中的一块与机壳100的内壁围成新风通道110,两块挡板400中的另一块与机壳100的内壁围成回风通道120。利用两块挡板400分别与机壳100的内壁围成回风通道120和新风通道110,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的设置互不影响,可以根据机壳100内部的空间各自进行合理性设置。或者也可以设置多块挡板400,以将机壳100的内腔分割为多条通道,其中两条作为回风通道120和新风通道110。
另外,第一风机300设置于新风通道110内,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将第一风机300设置于新风通道110内靠近其出风端的一段,或者也可以设置于新风通道110内其它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新风通道110的中部或者靠近新风通道110进风端的一段。
将第二风机310设置于回风通道120内,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将第二风机310设置于回风通道120内靠近其出风端的一段,或者也可以设置于回风通道120内其它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回风通道120的中部或者靠近回风通道120进风端的一段。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接水盘500,接水盘500设置于第一换热器200和第二换热器210的下方,当第一换热器200和第二换热器210表面产生凝露时,接水盘500可以收集滴落下的水,避免水滴落至机壳100的内部并渗透至外部,避免漏水。
为了保证冷媒在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210、第三换热器220之间进行正常的流动,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压缩机510,压缩机510设置于机壳100内,用于驱动冷媒流动,保证制冷制热的稳定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储液罐520,储液罐520设置于机壳100内部。当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210以及第三换热器220之间流通的冷媒由于漏液等原因减少时,储液罐520可以补充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210以及第三换热器220之间流通的冷媒,从而确保制冷制热的稳定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风机300、第二风机310、储液罐52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210以及第三换热器220的正常工作,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电器盒530,电器盒530固定在机壳100的外表面上,电器盒530内具有众多的电器组件,用于控制上述部件的工作。
通过上述设置,空调器10能够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以使得室内人员体验到舒适的室内温度。但是由于室内温度的变化,随之也会使得室内湿度发生变化,即夏季室内的湿度高,冬季室内的湿度低,如此也会使得室内人员感觉到不舒服。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除了包括上述中的机壳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210、第一风机300和第二风机310外,还包括除湿转轮600,除湿转轮600转动设置于机壳100内,在除湿转轮600上具有处理区和再生区,在处理区和再生区上具有多条通道,在通道内具有吸水材料,通道贯穿除湿转轮600的两个端面,将除湿转轮600的伸入新风通道110内,并使得处理区和再生区中的一个伸入新风通道110内,处理区和再生区中的另一个伸入回风通道120内。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进入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内的空气能够吹向除湿转轮600的端面,并流经除湿转轮600上的通路,当空气流经通道内时,位于处理区部分的通道能够吸收水分,而当吸收有水分的通道转动至再生区内时,又会被经过此部分通道中的空气带走其中的水分。以此实现新风通道110内空气中的水分与回风通道120内空气中的水分之间的交换,从而对进入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调节,以此实现对室内湿度的调节。
由于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一般是在机壳100内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为了使得除湿转轮600上的处理区和再生区能够在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之间顺利转换,因此一般将除湿转轮600竖直设置于机壳100内,即除湿转轮600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如此可以使得新风通道110和回风通道120内的空气顺利经过再生区和处理区,从而顺利实现湿度交换。
但是如此一来,机壳100的整体厚度就会很大,不够美观。特别是在实际安装中,机壳100一般是吊于天花板上的,如果机壳100很厚,就会显得距离地面很近,很突兀,会占用室内的高度方向的空间。
基于此,如图9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不仅包括除湿转轮600,还包括导风盒700,导风盒700设置于机壳100内部,在导风盒700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如图10所示,第一风道710与新风通道110串联,第二风道720与回风通道120串联;如图9所示,除湿转轮600设置于导风盒700内,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除湿转轮600上具有处理区和再生区,除湿转轮600位于第一位置时,处理区位于第一风道710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路径上,除湿转轮600位于第二位置时,处理区位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一风道710的通风路径上,除湿转轮600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0°<A≤90°;其中,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均沿与除湿转轮600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设置,室外的新鲜空气能够依次经过新风通道110和第一风道710进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的污浊空气也会依次经过回风通道120和第二风道720被排出至室外。由于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均沿与除湿转轮60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因此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内的空气均能够经过除湿转轮600的端面。又由于在除湿转轮600上具有处理区和再生区,而处理区和再生区上又具有众多的通道,通道贯穿除湿转轮的两个端面,因此空气能够流经通道,在此过程中,流经处理区部分的通道内空气中的水分能够被吸水材料吸收,而流经再生区部分的通道内的空气能够将通道内吸水材料中的水分带走,以此实现湿量交换。故当除湿转轮600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当除湿转轮600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以此实现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或者加湿。
又由于除湿转轮600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0°<A≤90°,即除湿转轮600为倾斜设置或者水平设置,如此一来,在沿竖直方向上,除湿转轮600便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可以减小机壳100的厚度,提高机壳100的美观程度。将厚度较小的机壳100吊于天花板上,在高度方向不会占用室内过多的空间。
而且由于除湿转轮600是倾斜设置或者水平设置的,因此降低了除湿转轮600的重心,如此可以将除湿转轮600更加稳定的固定在机壳100内。且由于除湿转轮600是倾斜或者水平放置的,因此在机壳100竖直方向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除湿转轮600的直径,以增加除湿转轮600的除湿和增湿效果。
示例性地,在夏季需要制冷除湿时,具体除湿过程为:室外空气经过新风通道110并进入第一风道710内,在第一风道710内,空气会流经处理区,并经过处理区中的通道,在经过通道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被通道内的吸附材料吸附,然后转化干燥空气,并最终进入室内,以此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同时室内空气也会经过回风通道120进入第二风道720内,在第二风道720内,空气会流经再生区,并经过再生区中的通道,在经过通道的过程中,空气会将再生区中的水分带走,并排出至室外。如此不断循环,通过除湿转轮600的转动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持续的除湿。
示例性地,在冬季需要制热加湿时,具体加湿过程为:室内空气经过回风通道120并进入第二风道720内,在第二风道720内,空气会流经处理区,并经过处理区中的通道,在经过通道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被通道内的吸附材料吸收,然后转化为干燥空气,并最终被排出至室外。同时室外的空气也会经过新风通道110进入第一风道710内,在第一风道710内,空气会流经再生区,并经过再生区中的通道,在经过通道的过程中,空气会将再生区中的水分带走,并最终进入室内,以此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如此不断循环,通过除湿转轮600的转动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持续的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除湿转轮600的转动,本申请的空调器10还包括电机和皮带,将皮带套设于除湿转轮600上,利用电机驱动皮带转动,从而利用皮带带动除湿转轮600进行转动。为确保除湿和加湿的效果,一般将除湿转轮600的转速控制在10转每小时至30转每小时之间、例如15转每小时。从而保证除湿和加湿为一个连续缓慢的过程,以使得空气与除湿转轮600之间具有充足的接触时间进行除湿和加湿。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驱动除湿转轮60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可以将除湿转轮600水平放置,即A=90°,此时可以将除湿转轮600的厚度降到最低,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机壳100的厚度,通过具体的生产实践,此时可以使得机壳100的整体厚度减小150mm左右。
在此基础上,为了在导风盒700内形成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如图1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隔板730,隔板730将导风盒700的内腔分割为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此时除湿转轮600穿过隔板730。利用隔板730将导风盒700的内腔分割为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仅仅需要分割一次,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尽可能降低形成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所用材料的消耗。
在此种情况下,处理区和再生区可以各占除湿转轮600的一半,即沿除湿转轮600的径向,将除湿转轮600分割为相等的两部分,此时可以使得经过除湿转轮600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风量一致,可以使得除湿和加湿处于平衡的状态。
或者,为形成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也可以设置两块隔板730,利用两块隔板730中的一块与导风盒700的内壁形成第一风道710,利用两块隔板730中的另一块与导风盒700的内壁形成第二风道720,使得除湿转轮600依次穿过两块隔板730。利用两块隔板730形成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不会相互影响,可以根据具体地需求对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各自进行设计。
由于第一风道710是串联于新风通道110上的,第二风道720是串联于回风通道120上的,因此如图12所示,第一风道710内的风的风向可以与第二风道720内的风的风向一致,或者如图11所示,第一风道710内的风的风向也可以与第二风道720内的风的风向相反。在此种情况下,可以更提高除湿或者加湿的效果。
例如在需要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时,首先室外空气进入第一风道710内,当第一风道710内的水分被吸附在除湿转轮600的处理区上时,水分主要沉积在处理区的进风面一侧,如此,当处理区转动至第二风道720内时,第二风道720内的相反方向的风便能够更加容易将处理区中的水分带走,可以保证除湿的效率。同理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也是相同的道理,在此不做赘述。
为便于描述以及附图示意,以下皆以第一风道710的通风方向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方向相反的情况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处理区位于第一风道710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路径上,或者处理区位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一风道710的通风路径上,如图13所示,上述导风盒700包括密封盒740、第一盒体750和第二盒体760,除湿转轮600设置于密封盒740内,沿除湿转轮600的轴向,密封盒7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741和第二表面742,第一表面741上开设有与除湿转轮600正对的第一开口7411,第二表面742上开设有与除湿转轮600正对的第二开口7421;第一盒体750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子风道711和第二子风道721,第一盒体750扣合于第一表面741上,第一开口7411的一部分与第一子风道711的一端正对,第一开口7411的另一部分与第二子风道721的一端正对;第二盒体760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三子风道712和第四子风道722,第二盒体760扣合于第二表面742上,第二开口7421的一部分与第三子风道712正对,第二开口7421的另一部分与第四子风道722的一端正对;
其中,第一子风道711和第三子风道712组成第一风道710,第二子风道721和第四子风道722组成第二风道720,在除湿转轮600位于第一位置时,处理区位于第一子风道711和第三子风道712之间,再生区位于第二子风道721和第四子风道722之间,在除湿转轮600位于第二位置时,处理区位于第二子风道721和第四子风道722之间,再生区位于第一子风道711和第三子风道712之间。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密封盒740将第一风道710分割为两部分,并利用第一开口7411和第二开口7421将第一风道710的两部分连通,以使得新风通道110内的空气能够依次经过第一子风道711、第一开口7411,处理区中的通道、第二开口7421、第三子风道712内,从而达到将处理区设置于第一风道710的通风路径上的目的。
同理,利用第二风道720将第二风道720分割为两部分,并利用第一开口7411和第二开口7421将第二风道720的两部分连通,以使得回风通道120内的风能够依次经过第四子风道722、第二开口7421、再生区中的通道、第一开口7411和第二子风道721,从而达到将再生区设置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路径上的目的。
由于密封盒740的存在,当室外空气进入第一子风道711时,仅仅能够从第一开口7411处经过处理区,进行除湿;而室内空气进入第四子风道722时,仅仅能够从第二开口7421处进入再生区,进行加湿,可以确保进入第三子风道712的空气皆是经过除湿的,进入第二子风道721的空气皆经过加湿。
同理当室外空气进入第一子风道711时,仅仅能够从第一开口7411处经过再生区,进行加湿;而室内空气进入第四子风道722时,仅仅能够从第二开口7421处经过过处理区,进行除湿,可以确保进入第三子风道712的空气皆是经过加湿的,进入第二子风道721的空气皆是经过除湿的。能够保证除湿和加湿的效果。
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保证除湿效果,除湿转轮600的边沿与第一开口7411和第二开口7421的边沿应密封设置,例如通过密封圈等进行密封设置,避免第一开口7411与除湿转轮600接触的地方漏风,避免第二开口7421和除湿转轮600接触的地方漏风,以使得经过第一开口7411和第二开口7421的空气均能够经过除湿转轮600,以保证除湿效果。
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除湿转轮600、电机以及皮带等均设置于密封盒740内。以便于除湿转轮600的转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使得处理区位于第一风道710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路径上,或者,处理区位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一风道710的通风路径上,也可以在直接使得除湿转轮600穿过第一风道710的侧壁和第二风道720的侧壁,使得处理区位于第一风道710内,使得再生区位于第二风道720内,或者,处理区位于第二风道720的通风路径上,再生区位于第一风道710的通风路径上。以此使得第一风道710内的空气能够经过除湿转轮600,第二风道720内的空气能够经过除湿转轮600。
在此种情况下,为实现除湿转轮600的转动,可以将驱动除湿转轮600转动的电机等部件固定在第一风道710或者第二风道720内,或者,当第一风道710和第二风道720是通过两块隔板730分割而成的时候,可以将电机等部件设置于两块隔板730之间的位置处,以确保电机的正常工作。
在实际设计中,为实现第一风道710与新风通道110之间的串联,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新风通道110包括第一新风段111和第二新风段112,第一新风段111的进风端与所述室外连通,第一新风段111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710的进风端连通;第二新风段112的进风端与第一风道710的出风端连通,第二新风段112的出风端与所述室内连通。
将新风通道110分割为两段,将第一风道710串联于新风通道110的两段之间,如此设置可以将第一风道710设置到机壳100内部任何合适的位置,可以便于机壳100内部的空间布局。
或者,也可以是直接将第一风道710连接于新风通道110的任意一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串联。
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回风通道120与第二风道720之间的串联,如图14所示,回风通道120包括第一回风段121和第二回风段122,第一回风段121的进风端与室内连通,第一回风段121的出风端与第二风道720的进风端连通;第二回风段122的进风端与第二风道720的出风段连通,第二回风段122的出风端与室外连通。
将回风通道120分割为两段,将第二风道720串联于回风通道120的两段之间,如此设置可以将第二风道720设置到机壳100内部任何合适的位置,可以便于机壳100内部的空间布局。
或者,也可以是直接将第二风道720连接于回风通道120的任意一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串联。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能量的回收再利用率,如图15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全热交换器800,全热交换器800设置于机壳100内,如图16所示,全热交换器800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换热通道810和第二换热通道820,第一换热通道810串联于第一新风段111(图16中的第一新风段111两端两段通道的总和)上,第二换热通道820串联于第一回风段121图16中的第一新风段111两端两段通道的总和)上。
在第一新风段111和第一回风段121上串联全热交换器800,使得第一新风段111内的空气和第一回风段121内的空气经过全热交换器800,在全热交换器800内部进行热交换,以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减低能源消耗。
例如,在夏季时,第一新风段111内的空气温度较高,但是需要进入室内,第一回风段121内的空气温度较低,但是需要被排出至室外,如果直接将低温空气排出至室外就会浪费能源,此时通过串联全热交换器800,当低温空气和高温空气中的热量经过全热交换器800时,低温空气会吸收高温空气中的能量,从而使得排出至室外中的空气温度升高,使得进入室内中的空气温度降低,以此实现能量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又如,在冬季时,第一新风段111内的空气温度较低,但是需要进入室内,第二回风段122内的空气温度较高,但是需要被排出至室外,如果直接将高温空气排出至室外就会浪费能源,此时通过串联全热交换器800,当低温空气和高温空气中的热量经过全热交换器800时,低温空气会吸收高温空气中的能量,从而使得排出至室外中的空气温度降低,使得进入室内中的空气温度升高,以此实现能量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为实现第一换热通道810与第一新风段111之间的串联,如图16所示,可以将第一新风段111分为两段,具体地,第一新风段111包括第一新风子管段1111和第二新风子管段1112,第一新风子管段1111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第一新风子管段1111的出风端与第一换热通道810的进风端连通;第二新风子管段1112的进风端与第一换热通道810的出风端连通,第二新风子管段1112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710的进风端连通。
将第一换热通道810串联于第一新风段111的两段之间,此种设置,全热交换器800可以设置于第一新风段111上任何合适的位置,如此可以便于根据机壳100内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性设计。
在此种情况下,为便于机壳100内部的空间布局,可以将第一换热器200设置于第二新风子管段1112内。
或者,也可以直接将第一换热通道810连接于第一新风段111的任意一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串联。
在此基础上,为实现第二换热通道820与第一回风段121之间的串联,如图16所示,可以将第一回风段121分割为两部分,具体地,第一回风段121包括第一回风子管段1211和第二回风子管段1212,第一回风子管段1211的进风端与室内连通,第一回风子管段1211的出风端与第二换热通道820的进风端连通;第二回风子管段1212的进风端与第二换热通道820的出风端连通,第二回风子管段1212的出风端与第二风道720的进风端连通。
将第二换热通道820串联于第一回风段121的两段之间,此种设置,全热交换器800可以设置于第一回风段121上任何合适的位置,如此可以便于根据机壳100内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性设计。
在此种情况下,为便于机壳100内部的空间布局,可以将第二换热器210设置于第二回风子管段1212内,将第三换热器220设置于第二回风段122上。
或者,也可以直接将第二换热通道820连接于第一回风段121的任意一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串联。
在春季或者秋季时,室内与室外的温差可能比较小,此时便不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和调湿,但是却依然需要能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更换,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基于此,如图17所示,在机壳100内部还形成有第一旁通风道130,第一旁通风道130的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一旁通风道130的另一端与第二新风段112连通;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还包括第一调节件131,第一调节件131设置于第一旁通风道130内,用于控制第一旁通风道130的通断。
由于第一旁通风道130连通室外与第二新风段112,因此在不需要进行除湿和热交换时,关闭全热交换器80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210、第三换热器220、除湿转轮600以及第二风机310,开启第一风机300,同时调节第一调节件131,使得第一旁通风道130导通,此时室外的新风能够通过第一旁通风道130进入第二新风段112,由于第二新风段112与室内连通,因此经过第一旁通风道130的室外新风能够在不经过全热交换器800、第一换热器200和除湿转轮600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室内。以此实现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更换。此时为了保证室内外的气压平衡,室内的污浊空气能够通过室内的窗户、门缝等被挤压至室外。
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旁通风道130的一端与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将此端与室外连通。或者也可以是将此端连接于第一新风段111上,由于第一新风段111与室外连通,因此第一旁通风道130便可以通过连通第一新风段111,实现与室外的连通。在此种情况下,不用在机壳100的表面上再开设新的进风口,可以降低加工难度,简化机壳100的外观。
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新风段111的侧壁上开设缺口以连通第一新风段111和第一旁通风道130。
其中,第一调节件131可以是风阀,利用风阀控制第一旁通风道130的通断,风阀的价格比较便宜,安装使用方便。或者第一调节件131也可以包括风门和电机,电机用于驱动风门的打开和关闭,利用风门控制第一旁通风道130的通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在机壳100内还形成有第二旁通风道140和第三旁通风道150,第二旁通风道140的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二旁通风道140的另一端与第二回风子管段1212连通;第三旁通风道150的一端与室内连通,第三旁通风道150的另一端与第二新风子管段1112连通;空调器10还包括第二调节件141和第三调节件151,第二调节件141设置于第二旁通风道140内,用于控制第二旁通风道140的通断;第三调节件151设置于第三旁通风道150内,用于控制第三旁通风道150的通断。
通过上述设置,当室内的空气质量较好,但是湿度却较高时,可以关闭全热交换器800,同时启动第二调节件141和第三调节件151从而使得室内的空气能够经过第三旁通风道150,然后进入第二新风子管段1112,并依次经过第二新风子管段1112内的第二换热器210、除湿转轮600,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被除湿转轮600吸附,并转化为干燥空气,然后再次进入室内。
同时室外的空气能够经过第二旁通风道140,然后进入第二回风子管段1212,并依次经过第二回风子管段1212内的第一换热器200和第三换热器220、除湿转轮600,此时除湿转轮600中的水分会被室外空气吸附带走,然后排出至室外。如此周而复始实现对室内空气的除湿。由于在此种模式中,室内的空气并没有被排出至室外,而是在经过除湿后再次进入室内,因此适合室内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
能够理解的是,第二旁通风道140的一端与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将此端与室外连通。或者也可以将此端连接于第一新风子管段1111上,在此种情况下,不需要在机壳100上再多余开设进风口,只需将第二旁通风道140连接于第一新风子管道上,借助第一新风子管段1111的进风口即可,可以使得机壳100的整体外形简洁,从而降低机壳100的加工难度。
第三旁通风道150的一端与室内连通,可以是直接将此端与室内连通,或者也可以是将此端连接于第一回风子管段1211上,在此种情况下,不需要在机壳100上再多余开设回风口,只需要利用第一回风子管段1211的回风口即可,可以使得机壳100的整体外形简洁,从而降低机壳100的加工难度。
能够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新风子管段1111的侧壁上开设缺口,以连通第一新风子管段1111和第二旁通风道140。可以在第一回风子管段1211的侧壁上开设缺口,以连通第一回风子管段1211和第三旁通风道150。
其中,第二调节件141可以是风阀,利用风阀控制第二旁通风道140的通断,风阀的价格比较便宜,安装使用方便。或者第二调节件141也可以包括风门和电机,电机用于驱动风门的打开和关闭,利用风门控制第二旁通风道140的通断。
第三调节件151可以是风阀,利用风阀控制第三旁通风道150的通断,风阀的价格比较便宜,安装使用方便。或者第三调节件151也可以包括风门和电机,电机用于驱动风门的打开和关闭,利用风门控制第三旁通风道150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形成第一旁通风道130、第二旁通风道140、第三旁通风道150、新风通道110以及回风通道120,如图19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10包括多块挡风板900,利用挡风板900将机壳100的内腔分割为以上多条通道,并将第一调节件131、第二调节件141和第三调节件151设置于对应的挡风板900上,当需要连通对应的通道时,打开对应的第一调节件131、第二调节件141或者第三调节件15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内部形成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
导风盒,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导风盒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新风通道串联,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回风通道串联;
除湿转轮,设置于所述导风盒内,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所述除湿转轮包括处理区和再生区,所述除湿转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处理区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通风路径上,所述再生区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通风路径上,所述除湿转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处理区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通风路径上,所述再生区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通风路径上,所述除湿转轮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0°<A≤90°;
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沿与所述除湿转轮轴线平行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导风盒的内腔分割为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除湿转轮穿过所述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通风方向与所述第二风道的通风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盒包括:
密封盒,所述除湿转轮设置于所述密封盒内,沿所述除湿转轮的轴向,所述密封盒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除湿转轮正对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除湿转轮正对的第二开口;
第一盒体,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盒体扣合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子风道的一端正对,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子风道的一端正对;
第二盒体,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三子风道和第四子风道,所述第二盒体扣合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三子风道正对,所述第二开口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四子风道的一端正对;
其中,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三子风道组成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子风道和所述第四子风道组成所述第二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包括:
第一新风段,所述第一新风段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新风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端连通;
第二新风段,所述第二新风段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二新风段的出风端与室内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通道包括:
第一回风段,所述第一回风段的进风端与所述室内连通,所述第一回风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端连通;
第二回风段,所述第二回风段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二回风段的出风端与所述室外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部还形成有第一旁通风道,所述第一旁通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室外连通,所述第一旁通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新风段连通;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旁通风道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全热交换器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串联于所述第一新风段上,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串联于所述第一回风段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风段包括:
第一新风子管段,所述第一新风子管段的进风端与所述室外连通,所述第一新风子管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风端连通;
第二新风子管段,所述第二新风子管段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二新风子管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端连通;
所述第一回风段包括:
第一回风子管段,所述第一回风子管段的进风端与所述室内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子管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风端连通;
第二回风子管段,所述第二回风子管段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二回风子管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还形成有第二旁通风道和第三旁通风道,所述第二旁通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室外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风子管段连通;所述第三旁通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室内连通,所述第三旁通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新风子管段连通;
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调节件和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旁通风道的通断;所述第三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旁通风道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旁通风道的通断。
CN202222417000.4U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空调器 Active CN218269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7000.4U CN218269302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7000.4U CN218269302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9302U true CN21826930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7000.4U Active CN218269302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9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2008U (zh) 用于调湿的装置
KR101916315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113012U (zh)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CN107120733A (zh) 空调器
CN108266800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814501U (zh) 新风机
KR20180079570A (ko) 공기 조화기
CN206846919U (zh) 空调器
CN107143922A (zh)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TWM627662U (zh) 移動式空調機
CN102003747A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8269302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7327920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TWI769178B (zh) 除濕裝置
CN218328392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597610U (zh) 水洗新风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3810879U (zh) 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402695U (zh) 空调一体机
CN215336792U (zh) 湿度调节器
WO2024083198A1 (zh)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
CN218936531U (zh) 新风调湿机
CN101898073B (zh) 可以调节出风温度的除湿机
CN215216577U (zh) 一种通风系统
CN221172417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