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7398B -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97398B CN107797398B CN201710136999.6A CN201710136999A CN107797398B CN 107797398 B CN107797398 B CN 107797398B CN 201710136999 A CN201710136999 A CN 201710136999A CN 107797398 B CN107797398 B CN 1077973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 particles
- electrostatic charge
- image
- white pig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2—Inorganic compound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5—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non-homogenuous distribution of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06—Polymers of alkenyl-aromatic compounds
- G03G9/087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G03G9/08711—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esters of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75—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82—Wax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2—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04—Carbon black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26—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包括:含有粘结剂树脂和白色颜料的调色剂颗粒,其中,由下述表达式(1)表示的该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为0.75至0.95,并且该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00:表达式(1):偏心度B=2d/D,其中D表示观察所述调色剂颗粒的截面时所述调色剂颗粒的当量圆直径(μm),并且d表示观察调色剂颗粒的截面时从所述调色剂颗粒的重心到白色颜料的重心的距离(μm)。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根据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中,调色剂用作成像材料,例如,广泛使用这样的调色剂,该调色剂包括含有粘结剂树脂、防粘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颗粒,以及外部添加到调色剂颗粒的外部添加剂。
迄今为止,在根据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中,应用调色剂的技术是已知的。
作为调色剂或相关技术的调色剂颗粒,使用了专利文献1或2中公开的调色剂或调色剂颗粒。
专利文献1公开了固定在转印材料上的白色调色剂,其中白色部分设定为芯,并且透明部分设置在其外侧。
专利文献2公开了包括白色颜料、抗氧化剂和粘结剂的白色调色剂颗粒,其中,白色颜料在颗粒外周部中的浓度低于颗粒内部中的浓度,或者不包含于颗粒外周部中,并且抗氧化剂在颗粒内部中的浓度低于颗粒外周部分中的浓度,或者不包含于颗粒内部中。
[专利文献1]JP-A-2002-108021
[专利文献2]JP-A-2006-3176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与由下述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小于0.75或超过0.95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显示出所得图像的优异的隐蔽性和层压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构造得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包括:
含有粘结剂树脂和白色颜料的调色剂颗粒,
其中,由下述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为0.75至0.95,并且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00:
表达式(1):偏心度B=2d/D
其中D表示观察所述调色剂颗粒的截面时所述调色剂颗粒的当量圆直径(μm),并且d表示观察调色剂颗粒的截面时从所述调色剂颗粒的重心到白色颜料的重心的距离(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该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5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相对于存在于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元素的总量,存在于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所述白色颜料的量为0.05重量%至1.5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该白色颜料的折射率Rw的值为2.00至2.9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白色颜料的体均粒径为100nm至500nm。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白色颜料包括二氧化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相对于所述调色剂颗粒的总含量,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为20重量%至6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调色剂颗粒包括作为粘结剂树脂的聚酯树脂和熔融温度为60℃至100℃的防粘剂,该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0℃至80℃。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调色剂颗粒的平均圆形度为0.95至0.98。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述调色剂颗粒的体均粒径为4μm至8μm。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其包括:
根据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色剂盒,其包括:
容纳根据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容器,
所述调色剂盒能够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其包括:
显影单元,其包括容纳有根据第十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的容器,并且利用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将形成在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盒能够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
图像保持部件;
充电单元,其对该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
静电荷成像单元,其在该图像保持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
显影单元,其包括容纳有根据第十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的容器,并且利用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将形成在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形成在该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以及
定影单元,其将转印到该记录介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方法,其包括:
对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
在该图像保持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
利用根据第十一方面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将在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将形成在该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以及
将转印到该记录介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四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与由下述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小于0.75或超过0.95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显示出所得图像的优异的隐蔽性和层压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与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超过-0.50以及0.00以下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显示出所得图像的优异的层压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与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白色颜料的含量超过1.50重量%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显示出所得图像的优异的层压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至第十五方面,提供了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装置或成像方法,其与由下述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小于0.75或超过0.95的情况相比,显示出所得图像的优异的隐蔽性和层压性。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实例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实例的示意性构造图;以及
图3是用于说明动力进给添加方法(power feeding addition method)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示例性实施方案。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也简称为“调色剂”)包括含有粘结剂树脂和白色颜料的调色剂颗粒,由下述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为0.75至0.95,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00。
表达式(1):偏心度B=2d/D
在表达式(1)中,D表示观察所述调色剂颗粒的截面时所述调色剂颗粒的当量圆直径(μm),并且d表示观察调色剂颗粒的截面时从所述调色剂颗粒的重心到白色颜料的重心的距离(μm)。
通过具有上述构造,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显示出所得图像的优异的隐蔽性和层压性。其原因尚不清楚,但是据推测如下所述。
近年来,为了提高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法而获得的图像的附加价值,进行了关于诸如标签或膜之类的记录介质的打印测试。标签和膜与现有技术的纸不同,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其材料是透明的或着色的。因此,在使用四色调色剂(例如,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的情况下,色彩再现性可能会变差。
因此,使用白色调色剂作为第五调色剂来形成彩色图像的基底,并且提高了色彩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基底的白色调色剂需要具有优异的隐蔽性,并且当入射光不能透过基底并且被基底散射和反射时,显示出隐蔽性。当入射光在图像中充分散射时,实现了优异的隐蔽性。
同时,其上形成有图像的标签或膜可以进行层压作为图像打印后的后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当颜料暴露于图像表面时,层压膜的密着性变差,并且层压性变差。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优化的结构,其中白色颜料尽可能地接近调色剂颗粒的表面层并且防止白色颜料暴露于调色剂颗粒表面。具体而言,在调色剂颗粒中,当由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为0.75至0.95,并且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00时,可以防止白色颜料暴露于图像表面,并且将白色颜料以高浓度设置于图像表面附近,并且形成了同时满足优异的隐蔽性和层压性的图像。
白色颜料的偏心度分布的最大频率值表示在调色剂颗粒的深度方向上白色颜料浓度最高的部分处的值,该值越大,在靠近调色剂外周部的部分中白色颜料的量越多。白色颜料的偏心度分布的偏斜度表示白色颜料在调色剂颗粒的深度方向上浓度梯度分布的偏差,其值为0,表明其是正态分布的。随着其在表达式(1)中的值变小,白色颜料的浓度偏向于调色剂的外周附近。
以下,将详细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中,从所得图像的隐蔽性和层压性的观点来看,由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为0.75至0.95,优选为0.78至0.92,更优选为0.80至0.90,进一步优选为0.82至0.88。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从所得图像的隐蔽性和层压性的观点来看,由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00,优选为-1.20至-0.25,更优选为-1.20至-0.50,进一步优选为-1.00至-0.60。
当由表达式(1)表示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50时,白色颜料在偏心度B为0以上0.75以下的范围内不均匀地分布,即,即使在从调色剂颗粒重心到调色剂颗粒外周部的包括有大量的白色颜料的部分中,白色颜料也以朝着重心而量减少的方式存在。
当白色颜料如上所述地分布时,白色图像的层压性和光泽均匀性优异。据信,呈现出该结果的原因如下所述。
在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以下的情况下,大量的白色颜料被设置在调色剂中,并且由于颜料的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定影时调色剂的熔融容易变得不充分。因此,定影后的图像的平滑性不足,并且相对于层压图像的密着性容易变得不足。同时,当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0.00以上时,防止了调色剂中颜料的网络效应,但是在某些区域中存在有过量的颜料,从而防止了防粘剂从调色剂的内部渗出。因此,在定影时的图像剥离中,在前端部出现微小的凹凸不平(roughness),并且与上述相同,相对于层压图像的密着性容易变得不足。
以下将对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测定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在使用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和硬化剂以包埋调色剂颗粒之后,制备了切削试样。然后,通过使用具有金刚石刀的切削机(例如,LEICA ULTRAMICROTOME(由Hitachi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制造))在-100℃下对切削试样进行切削,并且制备了观察试样。根据需要,将该观察试样保持在处于四氧化钌环境中的干燥器中,并进行染色。根据同时放置的带材的染色程度来进行染色的判定。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来观察如上所述获得的观察试样。
首先,以使一个调色剂颗粒的截面进入到视野的放大倍数来记录图像。通过使用图像分析软件(WinROOF,由MITANI Corporation制造)并在0.010000μm/像素的条件下进行所记录的图像的图像分析。通过该图像分析,利用包埋用环氧树脂与调色剂颗粒的粘结剂树脂之间的亮度差异(对比度)提取出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形状。基于所提取的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形状来获得投影面积。由投影面积获得当量圆直径。通过表达式2√(投影面积/π)来计算出当量圆直径。将所得当量圆直径设定为观察调色剂颗粒截面时的调色剂颗粒的当量圆直径D。
同时,基于所提取的调色剂颗粒的截面形状来获得重心位置。随后,使用粘结剂树脂和防粘剂与白色颜料之间的亮度差异(对比度)提取白色颜料的截面形状,并且得到了白色颜料的截面形状的重心位置。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各重心位置。当将所提取的调色剂颗粒或所提取的白色颜料的区域中的像素数量设置为n,并且将各像素的坐标xy设置为xi和yi(i=1,2,…,n)时,重心的x坐标为通过将坐标值xi的总和除以n所获得的值,并且重心的y坐标为通过将坐标值yi的总和除以n所获得的值。获得了调色剂颗粒截面的重心位置与白色颜料截面的形状的重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获得的距离设定为观察调色剂颗粒横截面时从调色剂颗粒的重心到白色颜料横截面的形状的重心的距离d。
最后,基于各当量圆直径D和距离d并通过使用表达式(1)(偏心度B=2d/D)获得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类似地,对一个调色剂颗粒的截面中的多个白色颜料的每一个均进行上述操作,由此获得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
接下来,将描述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的计算方法。
首先,如上所述,对200个调色剂颗粒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进行测定。针对所获得的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数据,由0开始以0.01的增量(increment)对数据段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获得偏心度B的分布。由此获得所获分布的最大频率值,即在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中出现最频繁的数据段的数值。将该数据段的值取为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中的最大频率值。
接下来,将描述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的计算方法。
首先,按照上述方法获得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分布。基于下式获得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在下式中,偏斜度设为Sk,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数据个数为n,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数据值设为xi(i=1,2,...,n),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全部数据的平均值设为x(x上方有一条横线),并且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全部数据的标准偏差设为s。
表达式1
将在稍后描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描述用于满足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分布特性的方法。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从所得图像的层压性的观点来看,就表面上的元素的重量比例来说,即相对于存在于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元素的总重量,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白色颜料的量优选为0.05重量%至1.50重量%,更优选为0.06重量%至1.20重量%,特别优选为0.07重量%至1.00重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白色颜料的量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将调色剂颗粒分散在液体中,使用超声波处理除去调色剂颗粒的外部添加剂,再次进行干燥,并取出调色剂母粒。此时,在液体中的分散液中使用分散剂的情况下,进行分散剂的洗涤从而进行调色剂母粒的收集操作。对于所得调色剂母粒的表面,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来计算作为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白色颜料的元素的重量比例。对于通过后述的白色颜料提取方法而获得的白色颜料,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获得元素信息。在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元素的重量比例当中,将来自颜料的元素的重量%设定为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白色颜料的量。可以根据由白色颜料提取方法获得的白色颜料的荧光X射线分析结果确定白色颜料的元素信息。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从所得图像的隐蔽性的观点来看,白色颜料的折射率Rw的值优选为2.00至2.90,更优选为2.20至2.90,特别优选为2.40至2.90。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白色颜料的折射率测定方法如下。
使用超声波处理除去调色剂颗粒的外部添加剂,使用可以溶解调色剂母粒的粘结剂树脂的溶剂(例如丙酮或甲基乙基酮)来溶解所得的调色剂母粒,并且使用离心分离器分离出高密度的白色颜料。使用(例如)JIS K 7142中公开的测定方法来测定所得白色颜料的折射率。
调色剂颗粒的体均粒径(D50v)优选为2μm至10μm,更优选为4μm至8μm。
通过使用COULTER MULTISIZER II(由Beckman Coulter,Inc.制造)和ISOTON-II(由Beckman Coulter,Inc.制造)作为电解质,测定调色剂颗粒的各种平均粒径和各种粒度分布指数。
在测定中,将0.5mg至50mg的测定试样加入到作为分散剂的2ml的表面活性剂(优选烷基苯磺酸钠)的5%水溶液中。将所得材料加入到100ml至150ml的电解质中。
使用超声波分散器对悬浮有试样的电解液进行分散处理1分钟,通过COULTERMULTISIZER II并且使用孔径为100μm的孔来测定粒径为2μm至60μm的颗粒的粒度分布。对50,000个颗粒进行取样。
基于测得的粒径分布而划分的粒径范围(通道),从最小直径一侧开始绘制体积和数量的累积分布。将累积百分率变为16%时的粒径相应定义为体均粒径D16v和数均粒径D16p,将累积百分率比变为50%时的粒径相应定义为体均粒径D50v和数均粒径D50p。此外,将累积百分率变为84%时的粒径相应定义为体均粒径D84v和数均粒径D84p。
利用这些,由(D84v/D16v)1/2来计算体均粒度分布指数(GSDv),并且由(D84p/D16p)1/2来计算数均粒度分布指数(GSDp)。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包括调色剂颗粒,并且根据需要,还包括外部添加剂。
调色剂颗粒
调色剂颗粒包括粘结剂树脂和白色颜料,并且根据需要,还包括防粘剂和其他添加剂。
白色颜料
白色颜料的具体颗粒包括无机颜料(例如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二氧化钛、氢氧化铝、缎光白、滑石、硫酸钙、硫酸钡、氧化锌、氧化镁、碳酸镁、无定形二氧化硅,胶态二氧化硅、白炭黑、高岭土、煅烧高岭土、脱层高岭土、铝硅酸盐、绢云母、膨润土和蒙脱石)以及有机颜料(例如聚苯乙烯树脂颗粒和脲-甲醛树脂颗粒)。
这些当中,优选使用二氧化钛。
白色颜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白色颜料,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经表面处理的白色颜料,并且可以与分散剂组合使用。
从所得图像的隐蔽性和白色度(whiteness)的观点来看,白色颜料的体均粒径优选为100nm至1,000nm,更优选为100nm至500nm,进一步优选为120nm至380nm。
关于白色颜料的体均粒径,相对于使用粒径分布而划分的粒径范围(通道),从最小直径一侧开始绘制体积的累积分布,其中该粒径分布由激光衍射型粒径分布测定装置(例如,LA-700,由Horiba,Ltd.制造)的测定而获得,并且将当累积百分率相对于全部颗粒变为50%时的粒径测定为体均粒径D50v。
从所得图像的隐蔽性和白色度以及调色剂颗粒的造粒性的观点来看,相对于调色剂颗粒的总含量,白色颜料的含量优选为20重量%至60重量%,更优选为25重量%至55重量%,特别优选为30重量%至50重量%。
粘结剂树脂
粘结剂树脂的例子包括:由以下单体的均聚物形成的乙烯基树脂,例如苯乙烯类(例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烯键式不饱和腈类(例如,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乙烯基醚类(例如,甲基乙烯基醚和乙烯基异丁醚)、乙烯基酮类(例如,甲基乙烯基酮、乙基乙烯基酮、和乙烯基异丙烯基酮)、烯烃类(例如,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或组合这些单体中的两种以上得到的共聚物所构成的乙烯基树脂。
粘结剂树脂的例子还包括:非乙烯基树脂,例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醚树脂、和改性松香;这些树脂与上述乙烯基树脂的混合物;或者在这些非乙烯基树脂共存的情况下使乙烯基单体聚合而获得的接枝聚合物。
这些粘结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粘结剂树脂,聚酯树脂是合适的。
作为聚酯树脂,例如,包括公知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作为聚酯树脂,可以使用与非晶性聚酯树脂一起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在此,相对于粘结剂树脂的总含量,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可以在2重量%至40重量%(优选2重量%至20重量%)的范围内。
树脂的“结晶性”并不是表示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中吸热量的阶梯式变化,而是表示明确的吸热峰,具体而言,其表示在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进行测定时,吸热峰的半值宽度在10℃以内。
同时,树脂的“非晶性”表示半值宽度超过10℃,显示出吸热量的阶梯式变化,或者未确认到明确的吸热峰。
非晶性聚酯树脂
非晶性聚酯树脂的例子包括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聚物。市售可得的产品或合成产品可以用作非晶性聚酯树脂。
多元羧酸的例子包括脂肪族二羧酸(例如,草酸、丙二酸、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琥珀酸、烯基琥珀酸、己二酸、和癸二酸)、脂环族二羧酸(例如,环己烷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萘二甲酸)、这些酸的酸酐、或这些酸的低级烷基酯(例如,具有1至5个碳原子)。在这些物质中,(例如)优选芳香族二元羧酸作为多元羧酸。
作为多元羧酸,可将具有交联结构或分支结构的三元以上的羧酸和二元羧酸一起组合使用。三元以上的羧酸的例子包括偏苯三酸、均苯四酸、这些酸的酸酐、或者这些酸的低级烷基酯(例如,具有1至5个碳原子)。
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多元羧酸,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多元羧酸。
多元醇的例子包括脂肪族二醇(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和新戊二醇)、脂环族二醇(例如,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和氢化双酚A)、和芳香族二醇(例如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合物和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合物)。其中,作为多元醇,例如优选使用芳香族二醇和脂环族二醇,并且更优选使用芳香族二醇。
作为多元醇,可将具有交联结构或分支结构的三元以上的多元醇和二元醇一起组合使用。三元以上的多元醇的例子包括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
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多元醇、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多元醇。
非晶性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0℃至80℃,更加优选为50℃至65℃。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根据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得到的DSC曲线而获得的,更具体而言,是根据JIS K7121-1987中“塑料的转变温度测定方法”的获得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中所描述的“外推玻璃化转变起始温度”来获得的。
非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0至1,000,000,更加优选为7,000至500,000。
非晶性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2,000至100,000。
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1.5至100,更加优选为2至60。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利用GPC的分子量测量是使用由Tosoh公司制造的HLC-8120GPC作为测量装置,并使用由Tosoh公司制造的TSK gelSuper HM-M(15cm)作为柱,THF作为溶剂进行的。使用由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试样获得的分子量校准曲线,由上述测量结果计算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
可以通过公知的制备方法获得聚酯树脂。其具体例子包括这样的方法:在将聚合温度设为180℃至23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根据需要降低反应体系中的压力,并除去在缩合过程中产生的水或醇。
在原料的单体在反应温度下不溶解或不相容的情况下,可以添加高沸点溶剂作为增溶剂来溶解单体。在这种情况下,在蒸馏除去增溶剂的同时进行缩聚反应。在共聚反应中存在相容性差的单体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容性差的单体和将要与单体缩聚的酸或醇预先缩合,然后再与主组分缩聚。
结晶性聚酯树脂
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例子包括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聚物。可以使用市售产品或合成产品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
在此,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为了易于形成结晶结构,使用包括直链脂肪族基团的可聚合单体而获得的缩聚物优选于使用包括芳基的可聚合单体而获得的缩聚物。
多元羧酸的例子包括脂肪族二羧酸(例如草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9-壬烷二羧酸、1,10-癸烷二羧酸、1,12-十二烷二羧酸、1,14-四癸烷二羧酸和1,18-十八烷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萘-2,6-二羧酸的二元酸)、这些酸的酸酐、或这些酸的低级烷基酯(例如,具有1至5个碳原子)。
作为多元羧酸,可将具有交联结构或分支结构的三元以上的羧酸和二元羧酸一起组合使用。三元羧酸的例子包括芳香族羧酸(例如,1,2,3-苯三甲酸、1,2,4-苯三甲酸和1,2,4-萘三甲酸)、这些酸的酸酐、或这些酸的低级烷基酯(例如,具有1至5个碳原子)。
作为多元羧酸,可以与上述二羧酸组合使用具有磺酸基的二羧酸和具有烯属双键的二羧酸。
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多元羧酸,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多元羧酸。
多元醇的例子包括脂肪族二醇(例如,主链部分具有7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二醇)。脂肪族二醇的例子包括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3-十三烷二醇、1,14-十四烷二醇、1,18-十八烷二醇和1,14-二十烷二醇。这些当中,作为脂肪族二醇,优选1,8-辛二醇、1,9-壬二醇和1,10-癸二醇。
作为多元醇,可将具有交联结构或分支结构的三元以上的醇和二元醇组合使用。三元以上的多元醇的例子包括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
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多元醇,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多元醇。
在此,在多元醇中,脂肪族二醇的含量可以为80摩尔%以上,优选为90摩尔%以上。
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优选为50℃至100℃,更优选为55℃至90℃,甚至更优选为60℃至85℃。
根据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DSC曲线,并根据在JIS K 7121-1987“塑料的转变温度测量方法”中获得熔融温度的方法中描述的“熔融峰温度”,从而获得熔融温度。
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6,000至35,000。
结晶性聚酯树脂通过使用公知的制造方法(例如,与非晶性聚酯树脂相同的方法)来获得。
相对于调色剂颗粒的总量,粘结剂树脂的含量(例如)优选为40重量%至95重量%,更优选为50重量%至9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至85重量%。
防粘剂
防粘剂的例子包括烃蜡;天然蜡,例如巴西棕榈蜡、米糠蜡和小烛树蜡;合成蜡或矿物和石油蜡,例如褐煤蜡;以及酯蜡,例如脂肪酸酯和褐煤酸酯。防粘剂不限于这些例子。
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优选为50℃至110℃,更优选为60℃至100℃。
根据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DSC曲线,并根据在JIS K 7121-1987“塑料的转变温度测量方法”中获得熔融温度的方法中描述的“熔融峰温度”,从而获得熔融温度。
相对于调色剂颗粒的总量,防粘剂的含量(例如)优选为1重量%至2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至15重量%。
其他添加剂
其他添加剂的例子包括公知的添加剂,例如磁性材料、电荷控制剂和无机颗粒。调色剂颗粒包括这些添加剂作为内部添加剂。
调色剂颗粒的特性
调色剂颗粒可以是具有单层结构的调色剂颗粒,或具有由核(核颗粒)和包覆在核上的涂层(壳层)组成的所谓核/壳结构的调色剂颗粒。
在此,具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颗粒可以由(例如)包含粘结剂树脂和根据需要的诸如着色剂和防粘剂之类的其他添加剂的核、以及包括粘结剂树脂的涂层构成。
调色剂颗粒的平均圆形度优选为0.94至1.00,更优选为0.95至0.98。
调色剂颗粒的平均圆形度由以下表达式确定:(当量圆直径的圆周长度)/(周长)[(具有与颗粒图像相同的投影面积的圆的周长)/(颗粒投影图像的周长)]。具体而言,其平均圆形度为使用以下方法而测定的值。
首先,吸入并收集作为测定对象的调色剂颗粒,形成扁平流,立即进行频闪发光,从而获得作为静止图像的颗粒图像,并且使用流动型颗粒图像分析装置(FPIA-2100,由Sysmex公司制造)来进行颗粒图像的图像分析,从而确定平均圆形度。当确定平均圆形度时,对3,500个颗粒进行取样。
在调色剂包括外部添加剂的情况下,将作为测定对象的调色剂(显影剂)分散在包括表面活性剂的水中,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以获得除去了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颗粒。
外部添加剂
作为外部添加剂,使用(例如)无机颗粒。无机颗粒的例子包括SiO2、TiO2、Al2O3、CuO、ZnO、SnO2、CeO2、Fe2O3、MgO、BaO、CaO、K2O、Na2O、ZrO2、CaO·SiO2、K2O·(TiO2)n、Al2O3·2SiO2、CaCO3、MgCO3、BaSO4和MgSO4。
作为外部添加剂的无机颗粒的表面可以用疏水化剂进行处理。疏水化处理通过(例如)将无机颗粒浸渍在疏水化剂中来进行。对于疏水化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其例子包括硅烷偶联剂、硅油、钛酸酯偶联剂以及铝偶联剂。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通常而言,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无机颗粒,疏水化剂的量为(例如)1重量份至10重量份。
外部添加剂的例子还包括树脂颗粒(诸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三聚氰胺树脂之类的树脂颗粒)以及清洁助剂(例如,由硬脂酸锌为代表的高级脂肪酸金属盐,以及氟聚合物颗粒)。
相对于调色剂颗粒的量,外部添加的外部添加剂的量(例如)优选为0.01重量%至5重量%,更优选为0.01重量%至2.0重量%。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通过以下方法而获得,即,在制备调色剂颗粒之后,再根据需要将外部添加剂外部添加到调色剂颗粒。
调色剂颗粒可以通过干法(例如,捏合粉碎法)或湿法(例如,聚集凝结法、悬浮聚合法和溶解悬浮法)中的任意一种来制备。调色剂颗粒的制备方法并不限定于这些方法,并且可采用已知的方法。
这些当中,调色剂颗粒可以通过聚集凝结法来获得。
特别地,从获得的调色剂颗粒的偏心度分布的最大频率值和偏斜度满足上述范围观点来看,优选通过下述的聚集凝结法来制备调色剂颗粒。
接下来,将对聚集凝结法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调色剂颗粒优选通过以下工序来制备:各分散液的制备工序(分散液制备工序);工序(第一聚集颗粒形成工序);工序(第二聚集颗粒形成工序);以及工序(凝结工序)。在第一聚集颗粒形成工序中,通过混合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得到的分散液中的颗粒发生聚集,由此形成第一聚集颗粒。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通过将对应于粘结剂树脂的第一树脂颗粒分散而获得,防粘剂颗粒分散液通过将防粘剂的颗粒(下面也称作“防粘剂颗粒”)分散而获得。在第二聚集颗粒形成工序中,制备了将对应于粘结剂树脂的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的颗粒(下面也称作“白色颜料颗粒”)分散于其中的分散液混合物。制备了其中分散有第一聚集颗粒的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之后,在分散液混合物中白色颜料的浓度缓慢增加的同时,将分散液混合物按顺序加入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由此,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聚集在第一聚集颗粒表面上,从而形成了第二聚集颗粒。在凝结工序中,加热其中分散有第二聚集颗粒的第二聚集颗粒分散液,以凝结第二聚集颗粒,从而形成调色剂颗粒。
制备调色剂颗粒的方法不限于上述说明。例如,在通过混合树脂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而获得的分散液混合物中,发生颗粒聚集。然后,在缓慢增加添加速度的同时,或者在增加白色颜料的浓度的同时,在聚集工序中将白色颜料剂颗粒分散液添加到分散液混合物中。因此,颗粒的聚集更多地进行,从而形成聚集颗粒。调色剂颗粒可以通过将聚集颗粒凝结而形成。
下面将详细说明该工序。
分散液的制备工序
首先,通过使用聚集凝结法来制备各个分散液。具体而言,制备了其中分散有对应于粘结剂树脂的第一树脂颗粒的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其中分散有防粘剂颗粒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其中分散有对应于粘结剂树脂的第二树脂颗粒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以及其中分散有白色颜料的白色颜料颗粒分散液。
在分散液制备工序中,将第一树脂颗粒和第二树脂颗粒统称为“树脂颗粒”来进行说明。
树脂颗粒分散液通过(例如)使用表面活性剂将树脂颗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来制备。
用于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分散介质的例子包括水性介质。
水性介质的例子包括诸如蒸馏水和离子交换水之类的水,以及醇。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硫酸酯盐、磺酸盐、磷酸酯和皂类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胺盐、季铵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诸如聚乙二醇、烷基苯酚环氧乙烷加合物类和多元醇类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些当中,特别优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使用。
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关于树脂颗粒分散液,作为将树脂颗粒分散到分散介质中的方法,使用常规的分散方法,例如,使用旋转剪切型均质机、或者带有介质的球磨机、砂磨机或Dyno磨。根据树脂颗粒的种类,可以通过(例如)转相乳化法将树脂颗粒分散到树脂颗粒分散液中。
转相乳化法包括:使将要分散的树脂溶解在可以溶解该树脂的疏水性有机溶剂中;向有机连续相(O相)中加入碱进行中和;通过加入水性介质(W相)将树脂从W/O转化到O/W(所谓的转相)从而形成非连续相,由此该树脂以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性介质中。
分散在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体均粒径优选为(例如)0.01μm至1μm,更优选为0.08μm至0.8μm,还更优选为0.1μm至0.6μm。
关于树脂颗粒的体均粒径,使用通过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量仪(例如,HoribaSeisakusho Co.,Ltd.制造的LA-700)测定的粒度分布,对于所划分的粒度范围(通道),从小直径一侧开始绘制体积累积分布,并且测量体积累积分布达到全部颗粒的50%处的粒径作为体均粒径D50v。其他分散液中的颗粒的体均粒径用同样的方法测定。
树脂颗粒分散液中所含的树脂颗粒的含量优选为(例如)5重量%至50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至40重量%。
例如,白色颜料颗粒分散液和防粘剂颗粒分散液也可以采用与树脂颗粒分散液相同的方法来制备。即,在体均粒径、分散介质、分散方法以及颗粒含量方面,分散在白色颜料分散液中的白色颜料和分散在防粘剂颗粒分散液中的防粘剂颗粒与树脂颗粒分散液中的颗粒相同。
第一聚集颗粒形成工序
接着,将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与防粘剂分散液混合在一起。
第一树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在分散液混合物中发生异质聚集,由此形成包含第一树脂颗粒和防粘剂颗粒的第一聚集颗粒。
具体而言,例如,往分散液混合物中添加聚集剂,并将分散液混合物的pH调节到酸性范围(例如,pH为2至5)。根据需要向其中添加分散稳定剂。然后,加热到第一树脂颗粒的玻璃转变温度(具体而言,例如,从低于第一树脂颗粒的玻璃转变温度30℃到低于其玻璃转变温度10℃)以使分散液混合物中分散的颗粒聚集,由此形成第一聚集颗粒。
在第一聚集颗粒形成工序中,例如,可以在室温(例如,25℃)下用旋转剪切型均质机搅拌下加入聚集剂,并且可将分散液混合物的pH调节为酸性(例如,pH为2至5),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分散稳定剂,然后可进行加热。
聚集剂的例子包括:具有与添加到分散液混合物中用作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表面活性剂、无机金属盐、和二价或更高价金属络合物。特别地,当金属络合物用作聚集剂时,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减少并且带电性能提高。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与聚集剂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或类似键的添加剂。螯合剂优选用作该添加剂。
无机金属盐的例子包括金属盐,例如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铝和硫酸铝;以及无机金属盐聚合物,例如聚氯化铝、聚氢氧化铝和聚硫化钙。
水溶性的螯合剂可用作螯合剂。螯合剂的例子包括:诸如酒石酸、柠檬酸和葡萄糖酸等羟基羧酸(oxycarboxylic acid)、亚氨基二乙酸(IDA)、次氮基三乙酸(NT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树脂颗粒,螯合剂的添加量优选(例如)优选在0.01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重量份以上且小于3.0重量份的范围内。
第二聚集颗粒形成工序
接着,在得到其中分散有第一聚集颗粒的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之后,在该分散液混合物中白色颜料的浓度缓慢增加的同时,将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的分散液混合物按顺序加入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
第二树脂颗粒可以是与第一树脂颗粒相同的种类或不同的种类。
另外,分散液混合物可进一步包含防粘剂颗粒。
在其中分散有第一聚集颗粒、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的分散液中,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聚集在第一聚集颗粒表面上。具体而言,例如,在第一聚集颗粒形成工序中,当第一聚集颗粒的粒径达到所需粒径时,在白色颜料的浓度缓慢增加的同时,将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分散于其中的分散液混合物加入到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将分散液加热至等于或低于第二树脂颗粒的玻璃转变温度的温度。
例如,分散液的pH基本上在6.5至8.5的范围内,因此停止了聚集的进行。
通过该工序,形成了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附着在第一聚集颗粒表面的聚集颗粒。即,形成了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的聚集体附着在第一聚集颗粒表面的第二聚集颗粒。此时,由于在分散液混合物中白色颜料的浓度缓慢增加的同时将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分散于其中的分散液混合物顺序加入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因此朝着颗粒径向向外方向白色颜料的浓度(丰度比)缓慢变大,并且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的聚集体附着在第一聚集颗粒表面。
作为添加分散液混合物的方法,可优选使用动力进料添加法(power feedingaddition method)。可以通过使用动力进料添加法将分散液混合物添加到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中,其中分散液混合物中白色颜料的浓度逐渐增加。
将参照附图描述使用动力进料添加法添加分散液混合物的方法。
图3示出了动力进料添加法中使用的装置。在图3中,附图标记311表示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附图标记312表示第二树脂分散液,附图标记313表示白色颜料分散液。
图3所示装置包括第一储存罐321、第二储存罐322、以及第三储存罐323。在第一储存罐321中,储存了第一聚集颗粒分散于其中的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在第二储存罐322中,储存了第二聚集颗粒分散于其中的第二聚集颗粒分散液。在第三储存罐323中,储存了白色颜料分散于其中的白色颜料分散液。
第一储存罐321和第二储存罐322通过第一液体输送管331相互连接。第一液体输送泵341设置在第一液体输送管331路径的中间。第一液体输送泵341的驱动导致储存在第二储存罐322内的分散液通过第一液体输送管331输送到储存在第一储存罐321内的分散液。
第一搅拌装置351设置在第一储存罐321中。当第一搅拌装置351的驱动导致储存在第二储存罐322内的分散液输送到储存在第一储存罐321内的分散液时,第一储存罐321内的分散液被搅拌并混合。
第二储存罐322和第三储存罐323通过第二液体输送管332相互连接。第二液体输送泵342设置在第二液体输送管332路径的中间。第二液体输送泵342的驱动导致储存在第三储存罐323内的分散液通过第二液体输送管332输送到储存在第二储存罐322内的分散液。
第二搅拌装置352设置在第二储存罐322中。当第二搅拌装置352的驱动导致储存在第三储存罐323内的分散液输送到储存在第二储存罐322内的分散液时,第二储存罐322内的分散液被搅拌并混合。
在图3中所示的装置中,首先,在第一储存罐321中进行第一聚集颗粒形成工序并由此制备了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储存在第一储存罐321中。可在另一个罐中进行第一聚集颗粒形成工序并由此可制备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然后,可将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储存在第一储存罐321中。
在这种状态下,驱动第一液体输送泵341和第二液体输送泵342。该驱动导致存储在第二储存罐322内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被输送到存储在第一储存罐321内的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第一搅拌装置351的驱动导致第一储存罐321内的分散液被搅拌并混合。
储存在第三储存罐323内的白色颜料分散液被输送到存储在第二储存罐322内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第二搅拌装置352的驱动导致第二储存罐322内的分散液被搅拌并混合。
此时,将白色颜料分散液顺序输送到存储在第二储存罐322内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由此白色颜料的浓度缓慢变高。因此,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分散于其中的分散液混合物存储在第二储存罐322内,并且该分散液混合物被输送到存储在第一储存罐321内的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持续输送该分散液混合物,且伴随着分散液混合物中白色颜料分散液的浓度提高。
以这种方式,通过使用动力进料添加法,可在白色颜料的浓度的逐渐增加的同时,将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分散于其中的分散液混合物添加到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中。
在动力进料添加法中,通过调节分别储存在第二储存罐322和第三储存罐323内的各分散液的液体输送起始时间和液体输送速度来调节调色剂颗粒中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在动力进料添加法中,还通过调节分别储存在第二储存罐322和第三储存罐323内的分散液的输送步骤中的液体输送速度,从而调节调色剂颗粒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
上述动力进料添加法并不限于以上方法。例如,1)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各种方法的例子包括:分别设置储存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的储存罐,以及储存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分散于其中的分散液混合物的储存罐,并且在改变液体输送速度的同时将各分散液从各自的储存罐输送到第一储存罐321的方法;分别设置储存白色颜料分散液的储存罐,以及储存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分散于其中的分散液混合物的储存罐,并且在改变液体输送速度的同时将各分散液从各自的储存罐输送到第一储存罐321的方法等。
如上所述,得到了其中第二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附着到第一聚集颗粒表面并聚集的第二聚集颗粒。
凝结工序
然后,将其中分散有第二聚集颗粒的第二聚集颗粒分散液加热到(例如)第一和第二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例如,比第一和第二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0℃至30℃的温度),以使第二聚集颗粒凝结。
当如上所述地制备调色剂颗粒时,表面附近的白色颜料的丰度比增加。
在获得第二聚集颗粒分散其中的第二聚集颗粒分散液之后,可以通过以下工序制备调色剂颗粒:进一步将第二聚集颗粒分散液与其中分散有作为粘结剂树脂的第三树脂颗粒的第三树脂颗粒分散液混合来进行聚集,从而使得第三树脂颗粒进一步附着于第二聚集颗粒分散液的表面,由此形成第三聚集颗粒;通过加热其中分散有第三聚集颗粒的第三聚集颗粒分散液,以使第二聚集颗粒凝结,从而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颗粒。
如上所述,当在第二聚集颗粒的表面上进一步形成由粘结剂树脂(或者,即使当包括有白色颜料时,也具有少量的白色颜料)形成的壳层时,暴露于调色剂颗粒表面的白色颜料的量减少。
当如上所述地制备调色剂颗粒时,容易满足调色剂颗粒中白色颜料的偏心度分布的最大频率值和偏斜度的范围。
在凝结工序结束之后,对于溶液中形成的调色剂颗粒进行公知的洗涤工序、固液分离工序和干燥工序,从而获得干燥的调色剂颗粒。
在洗涤工序中,从带电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充分进行使用离子交换水的置换洗涤。另外,对固液分离工序没有特别的限定,从生产率的观点来看,可以进行抽吸过滤、加压过滤等。对干燥工序的方法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从生产率的观点来看,可以进行冷冻干燥、气流干燥、流动干燥、振动型流动干燥等。
然后,可以通过向所获得的干燥调色剂颗粒中添加外部添加剂并混合这些材料,从而制备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混合可以通过使用V型混合器、HENSCHEL混合器、混合器等来进行。此外,根据需要,可以通过使用振动分级器、风力分级器等来除去粗大的调色剂颗粒。
静电荷图像显影剂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至少包含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可以是只包含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或者可以是通过将调色剂与载体混合得到的双组份显影剂。
对于载体没有特别的限定,并可列举周知的载体。载体的例子包括:包覆载体,其中,由磁性颗粒制成的芯材的表面包覆有包覆树脂;磁性颗粒分散型载体,其中,磁性颗粒分散并混合于基体树脂中;以及树脂浸渍型载体,其中,多孔磁性颗粒浸渍有树脂。
磁性颗粒分散型载体以及树脂浸渍型载体可以是这样的载体:其中载体的构成颗粒为芯材,并且该芯材包覆有包覆树脂。
磁性颗粒的例子包括这些材料的颗粒:磁性金属,如铁、镍和钴;以及磁性氧化物,如铁氧体和磁铁矿。
包覆树脂和基体树脂的例子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氯乙烯、聚乙烯基醚、聚乙烯基酮、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包含有机硅氧烷键的直链有机硅树脂或其改性产物、氟树脂、聚酯、聚碳酸酯、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
包覆树脂和基体树脂可含有其他添加剂,如导电性颗粒等。
导电性颗粒的例子包括:金属颗粒(诸如金、银和铜等)、炭黑颗粒、氧化钛颗粒、氧化锌颗粒、氧化锡颗粒、硫酸钡颗粒、硼酸铝颗粒和钛酸钾颗粒。
在此,使用包覆层形成溶液的包覆方法用包覆树脂包覆芯材的表面,其中在所述包覆层形成溶液中,包覆树脂以及根据需要的各种添加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可以通过考虑所使用的包覆树脂、涂布适应性等来选择。
树脂包覆方法的具体例子包括:将芯材浸渍在包覆层形成用溶液中的浸渍法;将包覆层形成用溶液喷洒至芯材的表面上的喷雾法;在通过流动空气使芯材漂浮的状态下喷洒包覆层形成用溶液的流化床法;以及在捏合涂布机中将载体的芯材与包覆层形成用溶液混合并随后除去溶剂的捏合机涂布法。
在双组分显影剂中,调色剂与载体之间的混合比(重量比)优选为1:100至30:100,并且更优选为3:100至20:100(调色剂:载体)。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将对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进行说明。
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保持部件;充电单元,其对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其在已充电的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容纳有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并且利用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使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作为调色剂图像而显影;转印单元,其将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以及定影单元,其使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作为静电荷图像显影剂,采用了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实施了如下成像方法(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方法),所述成像方法包括这些工序:对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利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使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将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以及使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使用了已知的成像装置,例如,直接转印式装置,其中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中间转印式装置,其中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的表面上,并且将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的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设置有清洁单元的装置,该清洁单元在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和充电之前对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清洁;或者设置有除电单元的装置,在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充电之前,该除电单元用除电光照射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以进行除电。
在中间转印型装置的情况下,转印单元被构造成具有(例如)中间转印部件,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其表面上;一次转印单元,其将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的表面上;以及二次转印单元,其将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上。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中,例如,包括显影单元的部分可以具有能够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的盒结构(处理盒)。作为处理盒,例如,适宜使用包括容纳有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的容器并设有显影单元的处理盒。
以下,将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例子。然而,成像装置不限于此。将描述图中所示的主要部分,但是将省略对其他部分的描述。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成像装置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1所示的成像装置包括第一至第四电子照相成像单元10Y、10M、10C和10K(成像单元),它们根据分色的图像数据分别输出包括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各色图像。这些成像单元(以下,也可简称为“单元”)10Y、10M、10C和10K在水平方向上以预定间隔的方式并排布置。这些单元10Y、10M、10C和10K可以是能够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的处理盒。
作为中间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带20被安装为延伸并穿过图中各单元10Y、10M、10C和10K的上方。中间转印带20缠绕在驱动辊22和与中间转印带20的内表面接触的支撑辊24上,所述驱动辊22和支撑辊24在图中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被安排为彼此远离,并且中间转印带20沿着从第一单元10Y至第四单元10K的方向运行。通过弹簧等(未示出)将支撑辊24推向远离驱动辊22的方向,从而向缠绕在驱动辊22和支撑辊24上的中间转印带20施加张力。另外,在中间转印带20的图像保持部件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与驱动辊22相对的中间转印部件清洁装置30。
将包括4种彩色调色剂的调色剂供给到单元10Y、10M、10C和10K的显影装置(显影单元)4Y、4M、4C和4K,其中,上述4种彩色调色剂为分别容纳在调色剂盒8Y、8M、8C和8K中的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
第一至第四单元10Y、10M、10C和10K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这里将只对布置在中间转印带的运行方向的上游侧、并且形成黄色图像的第一单元10Y进行代表性的描述。与第一单元10Y中相同的部分将通过加入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参考符号代替黄色(Y)来表示,而省略对第二至第四单元10M、10C和10K的描述。
第一单元10Y具有充当图像保持部件的感光体1Y。在感光体1Y周围依次设置有下列部件:充电辊2Y(充电单元的例子),其将感光体1Y的表面充电至预定电位;曝光装置(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的例子)3,其基于分色的图像信号,使用激光束3Y将带电的表面曝光,从而形成静电荷图像;显影装置(显影单元的例子)4Y,其将带电的调色剂供应到静电荷图像上从而使该静电荷图像显影;一次转印辊(一次转印单元的例子)5Y,其将被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0上;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清洁单元的例子)6Y,其在一次转印之后除去残余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的调色剂。
将一次转印辊5Y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内侧,并且设置在面对感光体1Y的位置。此外,将用于施加一次转印偏压的各个偏压电源(未示出)连接至各个一次转印辊5Y、5M、5C和5K。各偏压电源在控制部分(未示出)的控制下改变施加至各一次转印辊的转印偏压。
下文将描述在第一单元10Y中形成黄色图像的操作。
首先,在操作前,通过充电辊2Y将感光体1Y的表面充电至-600V至-800V的电位。
感光体1Y是通过在导电基体(例如,20℃下的体积电阻率:1×10-6Ωcm以下)上层叠感光层而形成的。该感光层通常具有高电阻(与普通树脂的电阻大约相同),并且具有这样的性质:其中,当被激光束3Y照射时,被激光束照射的部分的电阻率发生变化。因此,根据从控制器(未示出)发送出的黄色图像数据,通过曝光装置3将激光束3Y输出到感光体1Y的已充电表面。采用激光束3Y照射位于感光体1Y的表面上的感光层,由此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形成黄色图案的静电荷图像。
静电荷图像是通过充电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形成的图像,并且其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所谓的负潜像(negative latent image):采用激光束3Y照射到感光层上使得被照射部分的电阻率降低,从而电荷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流动,同时电荷停留在未被激光束3Y照射的部分上。
随着感光体1Y的运行,在感光体1Y上形成的静电荷图像被旋转至预定的显影位置。在这个显影位置处,感光体1Y上的静电荷图像通过显影装置4Y可视化(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显影装置4Y容纳有(例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该显影剂至少含有黄色调色剂和载体。通过在显影装置4Y中搅拌该黄色调色剂从而使之摩擦带电,从而具有与感光体1Y上的充电电荷相同极性(负极性)的电荷并将该黄色调色剂保持于显影剂辊(显影剂保持部件的例子)上。通过使感光体1Y的表面经过显影装置4Y,黄色调色剂静电附着在感光体1Y表面上的经过除电的潜像部分上,从而通过黄色调色剂使该潜像显影。接着,其上形成有黄色调色剂图像的感光体1Y随后以预定的速度运行,并将在感光体1Y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传送至预定的一次转印位置。
当感光体1Y上的黄色调色剂图像被传送至一次转印位置时,将一次转印偏压施加至一次转印辊5Y,并且由感光体1Y朝向一次转印辊5Y的静电力作用于调色剂图像,由此感光体1Y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0上。此时施加的转印偏压的极性(+)与调色剂极性(-)相反,并且例如,通过控制部分(未示出)将第一单元10Y中的该转印偏压控制为+10μA。
另一方面,残余在感光体1Y上的调色剂通过感光体清洁装置6Y除去并收集。
以与第一单元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同样控制施加至第二单元10M以及后续单元的一次转印辊5M、5C和5K上的一次转印偏压。
以此方式,中间转印带20(黄色调色剂图像从第一单元10Y转印至其上)被依次传送经过第二至第四单元10M、10C和10K,并以叠加的方式多次转印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带20(通过第一至第四单元将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多次转印至其上)到达二次转印部分,该二次转印部分由中间转印带20、支撑辊24和二次转印辊26(二次转印单元的例子)构成,其中支撑辊24与该中间转印带内表面接触,且二次转印辊26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图像保持表面一侧上。与此同时,通过供给机构在预定的时间将记录纸P(记录介质的例子)供给至二次转印辊26与中间转印带20彼此接触的间隙处,并且将二次转印偏压施加至支撑辊24。此时所施加的转印偏压具有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同的极性,并且从中间转印带20朝向记录纸P的静电力作用于调色剂图像,由此将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P上。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通过电阻检测器(未示出)(其用于检测二次转印部分的电阻)检测到的电阻来确定二次转印偏压,并且是电压控制的。
其后,将记录纸P供应到定影装置28(定影单元的例子)中的一对定影辊之间的压接部分(辊隙部分)处,使得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纸P上,由此形成定影图像。
转印调色剂图像于其上的记录纸P的例子包括用于电子照相复印机、打印机等的普通纸。作为记录介质,除了记录纸P之外,还列举OHP纸。
为了进一步提高进行了定影之后图像表面的平滑性,记录纸P的表面优选是光滑的。例如,优选使用通过用树脂等包覆普通纸的表面而获得的包覆纸或印刷用铜板纸等。
将在其上完成了彩色图像定影的记录纸P排出到排出部,一系列的彩色图像形成操作结束。
处理盒/调色剂盒组
将对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理盒进行说明。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理盒设置有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包括这样的容器,该容器容纳有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并且利用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剂使形成于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该处理盒能够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
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理盒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其可被构造为包括显影装置,并且根据需要还可包括选自诸如图像保持部件、充电单元、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和转印单元等其他单元中的至少一者。
以下,将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例子。然而,处理盒不限于此。将对图中示出的主要部件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其他部件的说明。
图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示意构造图。
图2所示出的处理盒200包括感光体107(图像保持部件的例子)和设置在感光体107的周围的充电辊108(充电单元的例子)、显影装置111(显影单元的例子)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113(清洁单元的例子),所有的这些整体地组合并由(例如)具有安装导轨116和曝光用开口部118的壳体117支持以形成盒子。
在图2中,参考符号109表示曝光装置(静电荷图像形成单元的例子),参考符号112表示转印装置(转印单元的例子),参考符号115表示定影装置(定影单元的例子),并且参考符号300表示记录纸(记录介质的例子)。
接着,将对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盒进行说明。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盒包括这样的容器,该容器容纳有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调色剂,并且该调色剂盒能够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调色剂盒包括这样的容器,该容器容纳有补给用调色剂,以供应至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单元。
图1所示出的成像装置是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成像装置,其中,调色剂盒8Y、8M、8C和8K可被拆卸下来,并且显影装置4Y、4M、4C和4K通过调色剂供应管(未示出)而与对应于各显影装置(颜色)的调色剂盒相连接。另外,当容纳在各调色剂盒中的调色剂的量变少时,更换调色剂盒。
实施例
以下,将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不限于以下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特别指出,否则“份”是基于重量的。
结晶性聚酯树脂(其颗粒分散液)的制备
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合成
将266份的1,12-十二烷二羧酸、169份的1,10-癸二醇以及作为催化剂的0.035份的四丁氧基钛酸酯添加到加热干燥的三颈烧瓶中,通过进行减压操作,利用氮气将容器中的空气置换为惰性气氛,将混合物在180℃下通过机械搅拌进行搅拌6小时。之后,通过减压蒸馏将温度缓慢升高至220℃,搅拌2.5小时,当混合物处于粘性状态时测定树脂酸值。当树脂酸值为15.0mgKOH/g时,停止减压蒸馏,随后进行空气冷却,从而获得结晶性聚酯树脂。
当通过上述方法来测定所得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时,其重均分子量为13,000。当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来测定所得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时,其熔融温度为73℃。
接着,将180份的所得结晶性聚酯树脂和585份去离子水加入不锈钢烧杯中,将烧杯置于温浴中,并加热至95℃。当结晶性聚酯树脂熔融时,使用均化器(ULTRA TURRAX T50,由IKA Works,Inc.制造)在8,000rpm下搅拌混合物,同时添加稀释的稀氨水溶液,并将pH调节至7.0。添加将0.8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由DKS Co.,Ltd.制造)滴加到20份的稀释的20份水溶液,添加该水溶液的同时进行乳液分散,由此制得体均粒径为0.23μm的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树脂颗粒浓度:40重量%)。
非晶性聚酯树脂(其颗粒分散液)的制备
将74份的己二酸二甲酯、192份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216份的双酚A环氧乙烷加合物、38份的乙二醇以及作为催化剂的0.037份四丁氧基钛酸酯投入到加热干燥的双颈烧瓶中,在升温的同时,将氮气引入容器中以将气氛维持在惰性气氛,并且在160℃下进行共缩聚约7小时。之后,将温度升至220℃,同时缓慢减压至10托(Torr),并将混合物保持4小时。将压力暂时恢复到常压(大气压,以下相同),加入9份的偏苯三酸酐,再次缓慢减压至10托,保持1小时,从而得到非晶性聚酯树脂。1托为(101,325/760)Pa。
通过上述测定方法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来测定所得非晶性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当通过上述测定方法并采用GPC来测定所得非晶性聚酯树脂的分子量时,其重均分子量(Mw)为12,000。当测定所得非晶性聚酯树脂的酸值时,其酸值为25.0mgKOH/g。
将115份的所得非晶性聚酯树脂、180份的去离子水以及5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由DKS Co.,Ltd.制造)彼此混合,加热至120℃,并使用均化器(ULTRA TURRAXT50,由IKA Works,Inc.制造)进行充分分散,使用压力排放型GAULIN均质器进行1小时的分散处理,由此制得非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分散液(树脂颗粒浓度:40重量%)。
白色颜料分散液1的制备
·白色颜料1(二氧化钛,A-220,由Ishihara Sangyo Kaisha,Ltd.制造,平均一次粒径为0.16μm):10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由DKS Co.,Ltd.制造):15份
·离子交换水:400份
使用高压冲击式分散机ULTIMIZER(HJP30006,由SUGINO MACHINE LIMITED制造)将上述组分彼此混合、溶解并分散约3小时,从而制备白色着色剂分散液1。
当使用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来测定所得白色颜料分散液1的着色剂(二氧化钛)的体均粒径时,其体均粒径为0.240μm。白色颜料分散液1的固体含量比为23重量%。
白色颜料分散液2的制备
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获得白色颜料分散液2,不同之处在于,将白色颜料1变为白色颜料2(二氧化钛,JR-301,由Tayca Corporation制造,平均一次粒径为0.30μm)。
当使用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来测定所得白色颜料分散液2的着色剂(二氧化钛)的体均粒径时,其体均粒径为0.330μm。
防粘剂颗粒分散液的制备
将90份的Fischer Tropsch Wax HNP 9(熔融温度为72℃:由Nippon Seiro Co.,Ltd.制造)、3.6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由DKS Co.,Ltd.制造)以及360份的离子交换水彼此混合,加热至100℃,并使用均化器(ULTRA TURRAX T50,由IKA Works,Inc.制造)进行充分分散,使用压力排放型GAULIN均质器进行分散处理,由此制得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当使用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来测定所得防粘剂颗粒分散液中防粘剂颗粒的体均粒径时,其体均粒径为0.23μm。防粘剂颗粒分散液的固体含量比为20重量%。
实施例1
调色剂颗粒的制备
准备一种装置(见图3),其中圆形不锈钢烧瓶和容器A通过管泵A彼此连接,容器A中所含的溶液通过管泵A的驱动而被传送到烧瓶,容器A和容器B通过管泵B彼此连接,并且容器B中所含的溶液通过管泵B的驱动而被传送到容器A。使用该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49.4份
·非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450.6份
·防粘剂颗粒分散液:4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TaycaPower,由Tayca Corporation制造):2份
将上述材料放入圆形不锈钢烧瓶中,向其中加入0.1N的硝酸以将pH调节至3.5,接着向其中加入30份的具有10重量%的聚氯化铝浓度的硝酸水溶液。然后,使用均化器(ULTRA TURRAX T50,由IKA Works,Inc.制造)在30℃下分散所得材料,并且在加热油浴中以1℃/30分钟的速率升高温度,从而增加聚集颗粒的粒径。
同时,将150份的非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和15份的白色颜料分散液1投入到聚酯瓶的容器A中,并将40份白色颜料分散液1以相同的方式投入到容器B中。然后,将管泵A的送液速率设定为0.68份/1分钟,将管泵B的送液速率设定为0.13份/1分钟,当在形成聚集颗粒期间圆形不锈钢烧瓶中的温度达到37.0℃时,驱动管泵A和管泵B,使得开始传送各分散液。因此,将其中分散有树脂颗粒和白色颜料颗粒的混合分散液从容器A传送到形成聚集颗粒的圆形不锈钢烧瓶中,同时缓慢增加白色颜料颗粒的浓度。
在将各分散液传送到烧瓶中之后,将所得材料保持30分钟,并将烧瓶中的温度变为48℃,从而形成第二聚集颗粒。
然后,缓慢加入50份的非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并保持1小时,向其中加入0.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以将pH调节至8.5,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至85℃,并保持5小时。然后,以20℃/分钟的速率将温度降低至20℃,过滤所得物质,用离子交换水充分洗涤,并干燥,从而得到体均粒径为6.0μm的调色剂颗粒(1)。
调色剂的制备
使用亨舍尔混合机(HENSCHEL MIXER)将100份的调色剂颗粒(1)和0.7份的经二甲基硅油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RY200,Nippon Aerosil co.,Ltd.)彼此混合,从而获得调色剂1。
显影剂的制备
·铁氧体颗粒(平均粒径为50μm):100份
·甲苯:14份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共聚比:15/85(重量比)):3份
·炭黑:0.2份
通过砂磨机将上述除铁氧体颗粒以外的组分分散,从而制备分散液,将该分散液和铁氧体颗粒投入到减压脱气型捏合机中,在减压下搅拌的同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载体。
将8份的调色剂1与100份的载体混合,由此获得显影剂1。
实施例2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2),不同之处在于,当在形成聚集颗粒期间圆形不锈钢烧瓶中的温度达到34℃时,驱动管泵A和B。
所得调色剂颗粒(2)的体均粒径为5.9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2和显影剂2,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2)。
实施例3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3),不同之处在于,当在形成聚集颗粒期间圆形不锈钢烧瓶中的温度达到40℃时,驱动管泵A和B。
所得调色剂颗粒(3)的体均粒径为6.1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3和显影剂3,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3)。
实施例4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4),不同之处在于,将管泵A的送液速率变为0.55份/1分钟,将管泵B的送液速率变为0.15份/1分钟。
所得调色剂颗粒(4)的体均粒径为5.8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4和显影剂4,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4)。
实施例5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5),不同之处在于,将管泵A的送液速率变为0.83份/1分钟,将管泵B的送液速率变为0.11份/1分钟。
所得调色剂颗粒(5)的体均粒径为5.6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5和显影剂5,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5)。
实施例6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6),不同之处在于,将管泵A的送液速率变为0.77份/1分钟。
所得调色剂颗粒(6)的体均粒径为5.9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6和显影剂6,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6)。
实施例7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7),不同之处在于,将管泵A的送液速率变为0.74份/1分钟。
所得调色剂颗粒(7)的体均粒径为5.8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7和显影剂7,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7)。
实施例8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8),不同之处在于,将形成第二聚集颗粒后的非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的添加量变为80份。
所得调色剂颗粒(8)的体均粒径为6.2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8和显影剂8,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8)。
实施例9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9),不同之处在于,将形成第二聚集颗粒后的非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的添加量变为10份。
所得调色剂颗粒(9)的体均粒径为5.5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9和显影剂9,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9)。
实施例10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10),不同之处在于,将白色颜料分散液1变为白色颜料分散液2。
所得调色剂颗粒(10)的体均粒径为5.9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10和显影剂10,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10)。
实施例11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11),不同之处在于,将添加到聚酯瓶的容器A中的白色颜料分散液1的量变为20份,以及将添加到聚酯瓶的容器B中的白色颜料分散液2的量变为50份。
所得调色剂颗粒(11)的体均粒径为6.0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11和显影剂1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11)。
比较例1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C1),不同之处在于,当在形成聚集颗粒期间圆形不锈钢烧瓶中的温度达到33℃时,驱动管泵A和B。
所得调色剂颗粒(C1)的体均粒径为5.8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C1和显影剂C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C1)。
比较例2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C2),不同之处在于,当在形成聚集颗粒期间圆形不锈钢烧瓶中的温度达到41℃时,驱动管泵A和B。
所得调色剂颗粒(C2)的体均粒径为6.4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C2和显影剂C2,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C2)。
比较例3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C3),不同之处在于,将管泵A的送液速率变为0.50份/1分钟,将管泵B的送液速率变为0.18份/1分钟。
所得调色剂颗粒(C3)的体均粒径为6.2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C3和显影剂C3,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C3)。
比较例4
按照与实施例1中的调色剂颗粒(1)相同的制备方式来获得调色剂颗粒(C4),不同之处在于,将管泵A的送液速率变为0.89份/1分钟,将管泵B的送液速率变为0.08份/1分钟。
所得调色剂颗粒(C4)的体均粒径为5.5μm。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调色剂C4和显影剂C4,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调色剂颗粒(C4)。
各种测定
对于各实施例中获得的调色剂,通过上述方法来测定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和偏斜度,以及其在表面上的量。结果示于表1。
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各种评价。结果示于表1。
隐蔽性的评价
使用各实施例中获得的调色剂,在OHP膜(用于PPC激光的OHP膜,由Fuji XeroxCo.,Ltd.制造)上印刷调色剂施加量为12g/m2的实心图像,并根据JIS K 5600-4-1的方法进行隐蔽性试验。具体而言,将印刷的图像粘附到隐蔽力试验纸的白色部分和黑色部分上,使用分光光度计X-rite 938(由X-Rite制造)在白色部分和黑色部分的各部分上分别获得D65光源下的Y值,并且将相对于所得Y值的(黑色部分)/(白色部分)×100[%]的值作为隐蔽性评价的结果。评价结果如下确定。
A:隐蔽性为80%以上
B:隐蔽性为70%以上且小于80%
C:隐蔽性为60%以上且小于70%
D:隐蔽性小于60%
层压性的评价
使用各实施例中获得的调色剂,以2mm的前端余量的方式将调色剂施加量为12g/m2的实心图像印刷在整个涂布纸(coated sheet)(OS Coat 127gsm,由Fuji Xerox Co.,Ltd.制造)上,并使用层压装置(LAMI M1M,由KOKUYO Co.,Ltd.制造)在其上层压层压膜(OPP#40Standard Adhesion White GS,由Maruu Secchaku Corporation制造)。使用剥离试验机(STROGRAPH VG,由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造)固定层压膜的前端,在与纸成90°角的方向上施加力,测定剥离时所施加的力,将其最大值设定为层压性的评价结果。如下所示确定评价结果。
A:2N以上
B:1.5N以上且小于2.0N
C:1.0N以上且小于1.5N
D:小于1.0N
光泽均匀性的评价
在层压性的评价中,使用印刷在涂布纸上的图像来评价光泽均匀性。具体而言,通过60℃光泽计(由BYK-Gardner制造)对于以下五个部位进行测定,即,距离图像前边缘1cm部位处的两端、图像的中心部位以及距离图像后边缘1cm部位处的两端,并获得光泽值的标准偏差σ,将其作为光泽均匀性的评价结果。如下所示确定评价结果。
A:小于1.0
B:1.0以上且小于3.0
C:3.0以上且小于5.0
D:5.0以上
在上文中,从实施例的结果可以发现,所得图像获得了优异的隐蔽性和层压性。
提供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上述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明显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许多变型和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这些实施方案为的是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案,并且其多种变型适用于所预期的特定用途。本发明的范围期望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包括:
含有粘结剂树脂和白色颜料的调色剂颗粒,
其中由下述表达式(1)表示的所述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分布的最大频率值为0.75至0.95,并且所述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00:
表达式(1):偏心度B=2d/D,
其中D表示观察所述调色剂颗粒的截面时所述调色剂颗粒的当量圆直径,并且d表示观察调色剂颗粒的截面时从所述调色剂颗粒的重心到白色颜料的重心的距离,其中D和d的单位均为μm,
其中,基于下式获得所述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
在上式中,偏斜度设为Sk,所述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数据个数设为n,各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数据值设为xi,i=1,2,...,n,所述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全部数据的平均值设为并且所述白色颜料的偏心度B的全部数据的标准偏差设为s,
所述调色剂颗粒通过聚集凝结法来制备,该方法包括:
分散液制备工序,其中,制备了其中分散有第一树脂颗粒的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其中分散有防粘剂颗粒的防粘剂颗粒分散液、其中分散有第二树脂颗粒的第二树脂颗粒分散液、以及其中分散有所述白色颜料的白色颜料颗粒分散液,
第一聚集颗粒形成工序,其中,通过混合所述第一树脂颗粒分散液和所述防粘剂颗粒分散液而得到的分散液中的颗粒发生聚集,由此形成第一聚集颗粒,
第二聚集颗粒形成工序,其中,在得到其中分散有所述第一聚集颗粒的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之后,在分散液混合物中所述白色颜料的浓度缓慢增加的同时,将其中分散有所述第二树脂颗粒和所述白色颜料的分散液混合物按顺序加入至所述第一聚集颗粒分散液,从而形成了第二聚集颗粒,以及
凝结工序,其中,加热其中分散有所述第二聚集颗粒的第二聚集颗粒分散液,以凝结所述第二聚集颗粒,从而形成调色剂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所述偏心度B分布的偏斜度为-1.20至-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相对于存在于所述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元素的总量,存在于所述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所述白色颜料的量为0.05重量%至1.5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所述白色颜料的折射率Rw的值为2.00至2.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所述白色颜料的体均粒径为100nm至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所述白色颜料包括二氧化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相对于所述调色剂颗粒的总含量,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为20重量%至6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包括作为粘结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0℃至80℃的聚酯树脂,以及熔融温度为60℃至100℃的防粘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的平均圆形度为0.95至0.9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的体均粒径为4μm至8μm。
11.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12.一种调色剂盒,其包括:
容纳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容器,
其中所述调色剂盒能够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
13.一种处理盒,其包括:
显影单元,其包括容纳有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的容器,并且利用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将形成在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的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盒能够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下来。
14.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
图像保持部件;
充电单元,其对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
静电荷成像单元,其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
显影单元,其包括容纳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的容器,并且利用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将形成在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的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以及
定影单元,其将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
15.一种成像方法,其包括:
对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
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荷图像;
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将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形成的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将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以及
将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75018 | 2016-09-07 | ||
JP2016175018A JP6776745B2 (ja) | 2016-09-07 | 2016-09-07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97398A CN107797398A (zh) | 2018-03-13 |
CN107797398B true CN107797398B (zh) | 2021-12-03 |
Family
ID=6128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36999.6A Active CN107797398B (zh) | 2016-09-07 | 2017-03-09 |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46182B2 (zh) |
JP (1) | JP6776745B2 (zh) |
CN (1) | CN1077973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9113684A (ja) * | 2017-12-22 | 2019-07-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潜像現像用白色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6988452B2 (ja) * | 2017-12-22 | 2022-01-05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白色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7327959B2 (ja) * | 2019-03-15 | 2023-08-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白色トナー |
US11747744B2 (en) | 2020-02-28 | 2023-09-05 |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ing carrier,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7447547B2 (ja) * | 2020-02-28 | 2024-03-12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24040062A (ja) | 2022-09-12 | 2024-03-25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セット、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4795A (zh) * | 2005-03-16 | 2006-09-20 | 株式会社理光 |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方法 |
CN102109780A (zh) * | 2009-12-25 | 2011-06-2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白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60085165A1 (en) * | 2014-09-19 | 2016-03-24 | Fuji Xerox Co., Ltd. | Electrostatic image-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and toner cartridge |
US9367001B1 (en) * | 2015-05-29 | 2016-06-14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CN105911823A (zh) * | 2015-02-24 | 2016-08-3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和调色剂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08021A (ja) | 2000-09-28 | 2002-04-10 | Konica Corp | 白色トナーと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317601A (ja) | 2005-05-11 | 2006-11-24 | Kyocera Chemical Corp | 白色トナー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3015708A (ja) * | 2011-07-05 | 2013-01-2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60808B2 (ja) * | 2012-06-11 | 2018-01-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静電荷像現像用白色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該白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6331856B2 (ja) * | 2014-08-06 | 2018-05-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方法、トナーセットおよび白色トナー |
JP6543903B2 (ja) * | 2014-09-26 | 2019-07-1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2016
- 2016-09-07 JP JP2016175018A patent/JP6776745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2-06 US US15/425,215 patent/US99461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3-09 CN CN201710136999.6A patent/CN1077973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4795A (zh) * | 2005-03-16 | 2006-09-20 | 株式会社理光 |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方法 |
CN102109780A (zh) * | 2009-12-25 | 2011-06-2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白色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60085165A1 (en) * | 2014-09-19 | 2016-03-24 | Fuji Xerox Co., Ltd. | Electrostatic image-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and toner cartridge |
CN105911823A (zh) * | 2015-02-24 | 2016-08-3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白色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和调色剂盒 |
US9367001B1 (en) * | 2015-05-29 | 2016-06-14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946182B2 (en) | 2018-04-17 |
CN107797398A (zh) | 2018-03-13 |
JP2018040952A (ja) | 2018-03-15 |
JP6776745B2 (ja) | 2020-10-28 |
US20180067414A1 (en) | 2018-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97398B (zh) |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 |
CN107239010B (zh) |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和色调剂盒组 | |
JP6543903B2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CN106200318B (zh) |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 |
JP202014901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7044785A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CN111752116A (zh) | 静电荷图像显影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和调色剂盒 | |
JP2016070986A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6539970B2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CN107561884B (zh) | 成像装置 | |
JP2016070983A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CN109557780B (zh) | 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及其应用、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 | |
CN107976876B (zh) | 白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06200287B (zh) | 静电电荷图像显影色调剂、静电电荷图像显影剂和色调剂盒 | |
US11067913B1 (en) |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2016050961A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CN113126458A (zh) | 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成像装置以及成像方法 | |
CN107870529B (zh) |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组、静电图像显影剂组、调色剂盒组、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 |
CN112526839A (zh) | 静电图像显影色调剂、静电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
US10429755B2 (en) | White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ment,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6708284B2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CN107561893B (zh) | 成像装置 | |
CN107561892B (zh) | 成像装置 | |
US20220308492A1 (en) |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ing carrier,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US20220373922A1 (en) |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