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7437A - 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7437A
CN107787437A CN201680038778.9A CN201680038778A CN107787437A CN 107787437 A CN107787437 A CN 107787437A CN 201680038778 A CN201680038778 A CN 201680038778A CN 107787437 A CN107787437 A CN 107787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transfer
fluid
sheetpile
transf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87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7437B (zh
Inventor
H.拉斯森
F.龙德特
A.乔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fa Laval Vicarb SAS
Alfa Laval AB
Original Assignee
Alfa Laval Vicarb SAS
Alfa Laval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fa Laval Vicarb SAS, Alfa Laval AB filed Critical Alfa Laval Vicarb SAS
Publication of CN10778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7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74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1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apparatus having an annular fo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7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 F28F9/0075Supports for plates or plate assembl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25/00Reinforcing means
    • F28F2225/04Reinforcing means for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30/00Sea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06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by using means for draining heat exchange media from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26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for allowing differential expansion betwee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壳(2)、流体分离装置(40)、多个传热板(21‑23),该多个传热板耐久地彼此联接且具有中心开口(31),中心开口形成板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24)且流体分离装置(40)布置在其中,使得对于第一流体(F1),中心开口(31)的第一部分(34)可用作流体入口且中心开口(31)的第二部分(35)可用作流体出口,板(21‑23)的相对侧部(36,37)用作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进入口和退出口,其中两个端板(71,72)在板堆叠(20)的端部具有中心通孔(73,74),各个端板(71,72)比传热板(21‑23)厚,对于板堆叠(20)提供增大的机械支承且具有较慢的热膨胀。

Description

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接纳流体分离装置的中心开口的类型的板式换热器,其允许中心开口的第一部分用作流体入口且中心开口的第二部分用作流体出口。
背景技术
现今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且取决于其类型用于各种应用。一些类型的板式换热器由壳组装成,壳形成密封的封壳,联接的传热板布置在密封的封壳中。传热板形成传热板的堆叠,其中用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在传热板之间形成。
对于一种类型的板式换热器(所谓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各个传热板均具有用于第一流体通路的中心开口(中心端口)。第一流体通路中的流体在传热板中的中心开口的入口区段处进入传热板,流过板,且在相同的中心开口的出口区段处离开板。出口区段与入口区段相对,且流体分离装置插入中心开口中,以用于将流至入口区段的流体流与来自出口区段的流体流分离。因此,由于分离装置,相同的端口用作用于流过传热板的流体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基本上,第一流体在传热板上进行180°转向,使得第一流体在跨过中心开口所见的与第一流体进入板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处离开板。
第二流体在板的外周的入口区段处进入传热板,流过板,且在板的外周的出口区段处离开板,该出口区段与入口区段相对。
显然,用于第一流体的入口和出口位于每隔一对的板之间,而用于第二流体的入口和出口位于每隔另一对板之间。因此,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每隔一对传热板之间流过传热板的相应侧。具有用于第一流体的入口和出口的板对中的板沿它们的整个外周彼此密封,而具有用于第二流体的入口和出口的板对中的板在它们的中心开口处彼此密封。
由于传热板由壳包绕,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相比于许多其它类型的板式换热器可经得起高压力水平。依然,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是紧凑的,其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且可经得起严酷的操作状态而不破坏。
联接的传热板有时称为板组或传热板的堆叠。传热板的堆叠具有对于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特有的带有内部中心通孔的大致圆柱形形状。传热板的堆叠可为完全焊接的,使得可在传热板之间省去橡胶衬垫。这使得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在高温和高压下的宽范围的侵蚀性流体的情况下操作。
在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维护期间,传热板的堆叠可通过例如除去壳体的顶盖或底盖以及通过用清洁剂冲洗传热板的堆叠来接近和清洁。还有可能用与之前的堆叠相同或不同的新堆叠来替换传热板的堆叠,只要其能够适当地布置在壳体内。
大体上,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不但适合用作常规的换热器,而且还适合用作冷凝器或重沸器。在后两个情况下,壳体可包括用于冷凝物的额外的入口/出口,这可消除对特殊分离器单元的需要。
具有其传热板的堆叠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如指出的那样提供了对于该类型非常特殊的优点和性质。已经公开了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许多实施例,诸如专利文献EP2002193A1中发现的那些。相比于若干其它类型的板式换热器,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具有紧凑设计,且可经得起高压力水平。然而,估计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可关于其处理换热器的操作期间发生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内部应力的能力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改善的耐久性。具体而言,目的在于改进处理引起换热器的部分由于热膨胀而改变体积的温度变化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目的,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该板式换热器包括:壳;流体分离装置;以及彼此联接以形成板堆叠的多个传热板,板堆叠布置在密封的封壳内,且在传热板之间具有用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传热板具有:中心开口,中心开口形成板堆叠中的中心空间且流体分离装置布置在其中,使得对于第一流体,中心开口的第一部分可用作流体入口且中心开口的第二部分可用作流体出口;以及用作用于第二流体的流体进入口的第一侧部,以及与第一侧部相对且用作用于第二流体的流体退出口的第二侧部。具有中心通孔的第一端板布置在板堆叠的第一端处。端板比传热板更厚,以用于对板堆叠提供增强的机械支承,端板从而响应于温度的变化且由于热膨胀而比传热板膨胀得更慢。
本发明的还有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以及从附图出现。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举例参照附随的示意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如沿图2中的线B-B所见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的截面顶视图,
图2为如沿图1中的线A-A看的图1的换热器的截面侧视图,
图3为如从第一侧看的布置在图1的换热器中的分流器的截面侧视图,
图4为如从第二侧看的图3的分流器的侧视图,
图5为传热板的主要顶视图,其与类似传热板一起可形成用于图1的换热器的板堆叠,
图6为图5中所示的类型的四个传热板的主要截面侧视图,
图7为用于图1的换热器的板堆叠的截面侧视图,
图8a为图7的区段D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板堆叠的一部分,包括热膨胀捕集器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
图8b为图8a的区段G的放大视图,
图9a为图7的区段D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板堆叠的一部分,包括热膨胀捕集器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
图9b为图9a的区段H的放大视图,
图10a为图7的区段D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板堆叠的一部分,包括热膨胀捕集器的第一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
图10b为图10a的区段I的放大视图,
图11a为图7的区段D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板堆叠的一部分,包括热膨胀捕集器的第一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但没有中间元件,以及
图11b为图11a的区段J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2,示出了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1。换热器1具有壳2,其包括圆柱形壳体3、顶盖4和底盖5。顶盖4具有圆盘形状,且顶盖4的外周附接到圆柱形壳体3的上缘。底盖5具有圆盘形状,且底盖5的外周附接到圆柱形壳体3的下缘。盖4,5在所示实施例中焊接至圆柱形壳体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盖4,5经由螺栓附接至圆柱形壳3,螺栓接合圆柱形壳体3和盖4,5的凸缘(未示出)。耐久地彼此联接的多个传热板21,22,23形成板堆叠20,其布置在壳2内的封壳14中。堆叠20在传热板21,22,23之间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和用于第二流体F2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11和第二流动通路12,即,第一流体F1在每隔一对传热板之间流动。
顶盖4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体入口6,第一流体F1经由第一流动通路11穿过换热器1。该流体入口6称为第一流体入口6。底盖5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体出口7,第一流体F1经由第一流动通路11穿过换热器1。该流体出口7称为第一流体出口7。第一流体入口6位于顶盖4的中心处,且第一流体出口7位于底盖5的中心处。因此,第一流体入口6和第一流体出口7彼此相对地位于壳2中。
圆柱形壳体3具有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入口8,第二流体F2经由第二流动通路12穿过换热器1。该流体入口8称为第二流体入口8。圆柱形壳体3还具有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出口9,第二流体F2经由第二流动通路12穿过换热器1。出口9称为第二流体出口9。第二流体入口8位于圆柱形壳体3的一侧上,在圆柱形壳体3的上缘与圆柱形壳体3的下缘之间的中部。第二流体出口9位于与第二流体入口8相对的圆柱形壳体3的一侧上,在圆柱形壳体3的上缘与圆柱形壳体3的下缘之间的中部。
壳2(即,在所示实施例中,圆柱形壳体3)、顶盖4和底盖5形成封壳14或内部空间14,传热板的堆叠20布置在其中。堆叠20中的传热板(诸如传热板21,22和23)耐久地联接且布置在密封的封壳中,使得第一流动通路11和第二流动通路12在传热板之间的相应交错流动通路中流动。堆叠20中的各个传热板均具有中心开口31。堆叠20中的若干传热板的中心开口一起形成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24。
进一步参看图3和4,流体分离装置40插入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24中。分离装置40具有圆筒41的形式,其紧密配合至堆叠20中的传热板21,22,23的中心开口31。分离装置40的高度与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24的高度相同。分流器42从圆筒41的上部对角地延伸至圆筒41的下部,且将圆筒41的内部分成第一圆筒区段43和第二圆筒区段44。分流器42将第一圆筒区段43与第二圆筒区段44分开,使得流体不会在圆筒区段43,44之间直接地流动(除一些泄漏外,如果这发生)。作为替代,流体从第一圆筒区段43经由堆叠20中的传热板流至第二圆筒区段44。
分离装置40在第一圆筒区段43中具有第一开口45且在第二圆筒区段44中具有第二开口46。第一开口45布置成与第二开口46相对,其中分流器42对称地布置在开口45,46之间。
参看图5,示出了用于堆叠20的传热板21中的一个。传热板21具有中心开口31,以及带有交错的凸脊和凹槽的多个排32,33。平板区段38使排32,33彼此分开。传热板21具有中心开口31,其与堆叠20中的其它传热板的中心开口一起形成板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24,且流体分离装置40布置在其中。因而,中心开口31的第一部分34用作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体入口34,且中心开口31的第二部分35用作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体出口34。分离装置40的第一开口45面向流体入口34,且分离装置40的第二开口46面向流体出口46。
入口34允许第一流体F1进入每隔一个传热板之间的空间,且出口35允许流体退出每隔一个传热板之间的相同空间。如跨过传热板21的中心C所见,出口35定位成与入口34相对。传热板21还具有用作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进入口的第一侧部36,以及用作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退出口37的第二侧部37。流体退出口37布置成与流体进入口36相对。堆叠20中的所有传热板均可具有图5中所示的传热板21的形式,其中每隔一个传热板围绕轴线A1转向180°,轴线A1沿传热板的平面延伸且延伸穿过传热板的中心C。
进一步参看图6,与另一个传热板一起沿截面示出了三个传热板21,22,23的主视图,该截面从传热板21的中心C延伸至传热板21的周缘(外周)39。传热板21的外周39沿其整个长度与下部传热板23的对应外周联接。板22,23具有对应于板21的中心平面P1的中心平面P2,P3。板21,22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第二流体F2的第一流动通路12的一部分。中心平面P1延伸穿过传热板21,平行于传热板21的顶面(图5中所见)和底面。
传热板21可在传热板21的中心开口31处与上部传热板22部分地联接,即,传热板21的中心开口31与上部传热板22的类似中心开口部分地联接。除第一部分(区段)34和第二部分(区段)35外,传热板21的中心开口31与下部传热板23联接。未联接的中心开口的部分34,35由相应的角度α限定(角度α仅对于第二部分35示出)。部分34,35对称地彼此相对布置,且形成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体入口34和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体出口35。可选地,板21,23未在其中心开口31处联接。因而,分离装置40中的开口45,46限制第一流体F1流,使得流体在流体入口34处进入板且在流体出口35处退出板。分离装置40的开口45,46因而对着相应的角度α°。
传热板21的中心开口31沿其整个长度与上部传热板22的对应中心开口联接。板21,22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第二流体F2的第二流动通路12的一部分。
传热板21还可在传热板21的外周39处与下部传热板23部分地联接,即,传热板21的外周39与上部传热板22的类似外周部分地联接。外周39的第一部分(区段)36和第二部分(区段)37并未与上部传热板22联接。未联接的部分36,37由β度的相应角度限定。部分36,37是对称的且布置成彼此相对,且形成用作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进入口的前述第一侧部36,以及用作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退出口37的第二侧部37。不需要使传热板21,22在其外周处联接。在此情况下,即使第二流体F2中的一些可在板的指出的侧部36,37外的区段处进入和退出板,第一侧部36仍用作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进入口36,且第二侧部37用作用于第二流体F2的流体退出口37。
为了防止过多的第二流体F2经过板堆叠20,例如,通过在圆柱形壳体3与板堆叠20之间的可能间隙中流过,衬垫或一些其它旁路阻隔物(未示出)可布置在壳体3与板堆叠20之间。这些衬垫或阻隔物应当位于流体进入口36和流体退出口37外。
传热板21,22,23的联接通常通过焊接实现。传热板21可具有中心边缘52,其朝下部相邻传热板23的对应折叠的中心边缘折叠且与其联接。传热板21还可具有周缘51,其朝上部相邻传热板22的对应折叠的周缘折叠且与其联接。
传热板21,22,23因而可在其折叠边缘处彼此联接。密封件可布置在分离装置40与传热板之间,以用于在除入口34和出口35外的所有区段处将板(比如板21和23)沿其中心开口31密封。密封件还可布置在圆柱形壳体3与传热板之间,以用于在除入口36和出口37外的所有外周区段处将板(比如板21和22)沿其外周39密封。
往回转到图1-4,可见传热板上的流。第一流体流遵循由"F1"指出的通路。由于分离装置40和其分流器42,第一流体F1流经过第一流体入口6,进入第一圆筒区段43,且通过分离装置40中的第一开口45流出,进入堆叠20中的传热板21的第一板入口34中。因而第一流体F1在其流过传热板时"转向",如图1中的通路F1所示,经由堆叠20中的传热板21的第一板出口35离开传热板,且经由第二开口46进入第二圆筒区段44。第一流体F1从第二圆筒区段44流至第一流体出口7,在该处其离开换热器1。
第二流体流遵循由"F2"指出的通路。第二流体F2流经过第二流体入口8且进入堆叠20中的传热板21的第二板入口36。为了便于流体分配到传热板的所有第二板入口36中,换热器1可在第二流体入口8处包括分配器,其形成为壳体3与板堆叠20之间的通道。该分配器或通道可通过将切口28(见图1)布置在传热板21中来达成,使得空间在传热板21与入口8处的壳体3之间产生。以类似方式,具有与分配器类似的形状的收集器可布置在第二流体出口7处。收集器因而形成为壳体3与板堆叠20之间的通道,且可通过将切口29布置在传热板21中来实现,使得空间在传热板21与出口9处的壳体3之间产生。第一侧部36或传热板21的流体进入口36因而形成在切口28中,且第二侧部37或流体退出口37因而形成在切口29中。
当第二流体F2进入板的流体进入口36时,其流过堆叠20中的板(见图1中的通路F2),经由流体退出口37离开堆叠20中的传热板,且随后经由第二流体出口9离开换热器1。
参看图7,具有中心通孔73(即,中心开口73)的第一端板71布置在板堆叠20的第一端处。也具有中心通孔74的第二端板72布置在板堆叠20的第二端处。当堆叠20安装在板式换热器1中时,第一端板71抵靠顶盖4,且第二端板5抵靠底盖5。进一步参看图8a和8b,各个端板71,72均具有环形凹槽,衬垫布置在其中,优选在端板的外圆周和端板的中心孔两者处,诸如第一端板72中的通孔73处的凹槽75和衬垫76。板堆叠20围绕轴线A3定心,轴线A3延伸穿过入口6,穿过传热板的中心C,且穿过出口7。
基本上,端板71,72具有与图5中所示的传热板21相同的形状,即,在盘的中心具有圆形通孔的圆盘形式。各个端板71,72均比板堆叠20中的传热板21-23更厚,这对于板堆叠20提供了增大的机械支承和改善的耐用性。由于端板71,72比传热板21,22,23更厚,故端板71,72响应于温度的变化和由于热膨胀改变其体积相比传热板21-23改变其体积更慢。
转到图8a和8b,板式换热器1具有布置在第一端板71与板堆叠20之间的热膨胀捕集器81。热膨胀捕集器81捕集沿平行于堆叠20中的传热板21的平面(诸如平面P1,P2或P3(见图6))的方向S的应力。例如,这些应力在传热板21由于温度上升期间的热膨胀改变其独立体积时出现,因为它们相比较厚的端板71由于具有较低质量而膨胀得较快。
膨胀捕集器81具有增强传热板85,其比传热板21-23厚,但比端板71,72薄。除增强传热板85的厚度外,其可具有与传热板21相同的形状。例如,传热板21可为1mm厚,且增强传热板85可为2mm厚。膨胀捕集器81可具有额外的增强传热板86,其布置在增强传热板85与板堆叠20之间。额外的增强传热板86比传热板21-23厚,但比增强传热板85薄。除额外的增强传热板86的厚度外,其可具有与传热板21相同的形状。额外的增强传热板86可为1.5mm厚。端板71通常至少10mm厚。
由于板21,85,86的厚度决定板的质量,故由于响应于温度变化的较慢热膨胀,较厚的板相比较薄的板更慢改变其体积。这意味着板的外周和中心开口处的焊接接头处的应力相比于例如传热板21直接地焊接至端板71的情况经历较小应力。增强传热板85和额外的增强传热板86以刚好类似于传热板21-23焊接到彼此上的方式焊接至相邻的传热板。增强传热板85通常在其中心开口处焊接至端板71。然而,在所示实施例中,增强传热板85在其中心开口处焊接至位于端板71与增强传热板85之间的中间元件88或平板88。因此,如图可见,端板71直接地或经由热膨胀捕集器81沿中心通孔73焊接至板堆叠20。
中间元件88具有平的圆盘形状,具有穿过其中心的孔。中间元件88的尺寸对应于包括在中央的孔(其对应于传热板的中心开口31)的传热板21的尺寸。中间元件88在其周缘处焊接至端板71,见焊接接头97。当使用中间元件88时,其优选比传热板21-23厚,但比端板71,72薄。在与增强传热板85,86组合使用时,其优选比那些板85,86厚。由于中间元件88关于其它元件具有此厚度,故其也作用为膨胀捕集器,且其可与本文所述的其它膨胀捕集元件以任何组合使用。
热膨胀捕集器81可单独使用,即,增强传热板85可焊接至中间元件88或直接焊接至端板71(如果省略中间板),但在所示实施例中与第二热膨胀捕集器82组合。第二热膨胀捕集器82具有外周唇部91,其从端板71朝板堆叠20延伸,且经由中间元件88延伸到与板堆叠20接触,唇部91经由中间元件88固定地附接至板堆叠20。因此,外周唇部91经由中间元件88与板堆叠20接触且连接。凹槽92位于唇部91后方,以用于在传热板21-23由于热膨胀而改变其体积时允许唇部91沿方向S屈挠。通道93从凹槽92延伸。第二热膨胀捕集器82可单独使用,即,没有(第一)热膨胀捕集器81。因而,外周唇部91直接地焊接至中间元件88,其继而又焊接至板堆叠20中的相邻传热板。如果省略中间元件88,则外周唇部91直接地焊接至板堆叠20中的相邻传热板。
参看图9a和9b,示出了第三热膨胀捕集器83,其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热膨胀捕集器81,82中的一者或两者组合使用。第三热膨胀捕集器83具有衬垫96,其位于朝板堆叠20定向的凹槽95中。衬垫96和凹槽95位于中心通孔73附近。对应的衬垫和凹槽位于端板的周缘处。当使用第三热膨胀捕集器83时,则端板71并未焊接至中间元件88。作为替代,端板71可关于中间元件88沿屈挠方向S移动,即,应当捕集热膨胀的方向S。
参看图10a和10b,与第一膨胀捕集器81一起示出了第四热膨胀捕集器84。第四热膨胀捕集器84具有位于端板71的通孔73处的环98的形式。环98具有与端板71的通孔73对准的孔。第四热膨胀捕集器84具有外周唇部91,其从端板71朝板堆叠20延伸,且与从环98延伸的凸起99接触。凸起99和外周唇部91在其接触表面处焊接到彼此上,使得环形焊缝围绕端板71的通孔73形成。环98具有表面100,其抵靠端板71,且可关于端板71移动。环98经由中间元件88固定地附接至板堆叠20。具体而言,环98在所示实施例中由焊缝97焊接至中间元件88。中间元件88由围绕板85的中心开口31的焊缝焊接至最上方的传热板85。凹槽92位于唇部91和凸起99后方,以用于允许唇部91和凸起99两者在传热板21-23由于热膨胀改变其体积时沿方向S屈挠。如在唇部91和凸起99屈挠的方向S上所见,另一个凹槽101位于环98与端板71之间。方向S因此是应当捕集热膨胀的方向。
第四热膨胀捕集器84可单独使用,即,没有第一热膨胀捕集器81。还有可能省略中间元件88。因而,膨胀捕集器81可如图11a和11b中所示的那样布置,其中环98在其凸起99处直接地焊接至端板71,且在其下侧处(即,在焊缝97处(见图11a和11b))焊接至最上方的传热板85,该下侧抵靠传热板85的形成板85的中心开口31的边缘。中间元件88也可对于其它热膨胀捕集器81,82,83省略,在此情况下,端板71直接地焊接至板堆叠20中的最上方传热板,即,焊接至与端板71相邻的传热板。当省略中间元件88时,则抵靠端板的传热板可给定围绕其中心开口的平的部分,使得平的部分紧密抵靠相邻的端板。如果该处也使用热膨胀捕集器,则对应的平的部分可布置在板的外周处。
用于端板71和热膨胀捕集器的所有衬垫和凹槽通常具有圆环的形状。描述为位于通孔73处的相同类型的热膨胀捕集器可位于端板的外周处,但也布置成位于通孔73处的膨胀捕集器的镜面反射。相同的膨胀捕集器优选针对第二端板72实施,即,除位于板堆叠20的另一端之外,第二端板71可与第一端部71以相似方式布置。第二端板72因此可包括与第一端板相同的特征,这意味着如上文所述的膨胀捕集器81-84的一个或多个膨胀捕集器可布置在第二端板72与板堆叠20之间。
即使有可能在传热板21的中心开口31和外周39两者处具有膨胀捕集器,但在中心开口31和外周39的一者处具有膨胀捕集器可能就足够了。对于所示的中心-端口板式换热器1,在板堆叠20与使用的一个或两个端板71,72之间在中心开口31处具有膨胀捕集器就足够了。
从以上描述得出的是,已经描述和示出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还可体现为以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的范围内的其它方式。

Claims (12)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
形成封壳(14)的壳(2),
流体分离装置(40),
多个传热板(21-23),其彼此联接以形成板堆叠(20),所述板堆叠(20)布置在所述封壳(14)内且在所述传热板(21-23)之间具有用于第一流体(F1)和第二流体(F2)的交错的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11,12),
所述传热板(21-23)具有
-中心开口(31),所述中心开口(31)形成所述板堆叠(20)中的中心空间(24)且所述流体分离装置(40)布置在其中,使得对于所述第一流体(F1),所述中心开口(31)的第一部分(34)可用作流体入口且所述中心开口(31)的第二部分(35)可用作流体出口,
-用作用于所述第二流体(F2)的流体进入口的第一侧部(36),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部(36)相对且用作用于所述第二流体(F2)的流体退出口的第二侧部(37),
其中,
具有中心通孔(73)的端板(71)布置在所述板堆叠(20)的第一端处,
所述端板(71)比所述传热板(21-23)厚,以用于对于所述板堆叠(20)提供增强的机械支承,所述端板(71)由此响应于温度的变化且由于热膨胀而比所述传热板(21-23)膨胀得更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热膨胀捕集器(81-84)布置在所述端板(71)与所述板堆叠(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捕集器(81)包括增强传热板(85),其比所述传热板(21-23)厚且比所述端板(71)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捕集器(81)包括相应的额外增强传热板(86),其布置在所述增强传热板(85)与所述板堆叠(20)之间,且其比所述传热板(21-23)厚且比所述增强传热板(85)薄。
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化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捕集器(82)包括外周唇部(91),其从所述端板(71)朝所述板堆叠(20)延伸,且延伸到直接地或经由中间元件(88,98)间接地与所述板堆叠(20)接触,所述唇部(91)直接地或经由所述中间元件(88,98)固定地附接至所述板堆叠(20),凹槽(92)位于所述唇部(91)后方,以用于在所述传热板(21-23)由于热膨胀而改变其体积时允许所述唇部(91)屈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捕集器(84)包括环(98),所述外周唇部(91)连接到其上,所述环(98)具有抵靠所述端板(71)且可关于所述端板(71)移动的表面,所述环(98)直接地或经由所述中间元件(88)固定地附接至所述板堆叠(20)。
7.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捕集器(83)包括衬垫(96),所述衬垫(96)位于朝所述板堆叠(20)定向的凹槽(95)中。
8.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捕集器(81-83)包括比所述传热板(21-23)厚且比所述端板(71)薄的平板(88)。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71)直接地或经由所述热膨胀捕集器(81-83)焊接至所述板堆叠(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71)直接地或经由所述热膨胀捕集器(81-83)沿所述端板(71)的中心通孔(73)焊接至所述板堆叠(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热板(21-23)由于热膨胀而改变其体积时,所述热膨胀捕集器(81-83)沿平行于所述传热板(21-23)的平面(P1)的方向捕集应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中心通孔(74)的第二端板(72)布置在所述板堆叠(20)的第二端处。
CN201680038778.9A 2015-07-01 2016-06-13 板式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874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74726.8 2015-07-01
EP15174726.8A EP3112788B1 (en) 2015-07-01 2015-07-01 Plate heat exchanger
PCT/EP2016/063475 WO2017001177A1 (en) 2015-07-01 2016-06-13 Plate heat exchan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7437A true CN107787437A (zh) 2018-03-09
CN107787437B CN107787437B (zh) 2019-12-31

Family

ID=53496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877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87437B (zh) 2015-07-01 2016-06-13 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54348A1 (zh)
EP (1) EP3112788B1 (zh)
JP (1) JP2018519492A (zh)
KR (1) KR20180022916A (zh)
CN (1) CN107787437B (zh)
DK (1) DK3112788T3 (zh)
WO (1) WO20170011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79767B1 (da) * 2017-11-22 2019-05-14 Danfoss A/S Varmeoverføringsplade til plade-og-skal-varmeveksler og plade-og-skal-varmeveksler med sam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6561A (en) * 1973-01-10 1974-12-04 Modine Mfg Co Plate heat exchangers
US20030000688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Mathur Achint P. Shell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645030A (zh) * 2004-01-08 2005-07-27 巴尔克-迪尔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热交换器
CN101416013A (zh) * 2006-04-06 2009-04-22 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
CN103328914A (zh) * 2011-01-14 2013-09-25 贝洱两合公司 热交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5435A (en) * 1972-11-15 1974-01-15 Avco Corp Thermal damper for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s
FR2214873B1 (zh) * 1973-01-22 1976-04-09 Modine Mfg Co
JP2761517B2 (ja) * 1990-01-05 1998-06-04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3054646B2 (ja) * 1990-03-20 2000-06-19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H073160Y2 (ja) * 1991-07-17 1995-01-30 岩井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かき取り式熱交換器
DE4128153C2 (de) * 1991-08-24 1994-08-25 Behr Gmbh & Co Scheibenölkühler
JP3314433B2 (ja) * 1993-01-06 2002-08-12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ートフィン型熱交換器
JP2000329493A (ja) * 1999-05-20 2000-11-30 Toyo Radiator Co Ltd 積層型熱交換器
US6892797B2 (en) * 2001-12-21 2005-05-1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eat exchanger with biased and expandable core support structure
EP2199723B1 (en) * 2008-12-16 2012-04-11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Heat exchang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6561A (en) * 1973-01-10 1974-12-04 Modine Mfg Co Plate heat exchangers
US20030000688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Mathur Achint P. Shell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645030A (zh) * 2004-01-08 2005-07-27 巴尔克-迪尔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热交换器
CN101416013A (zh) * 2006-04-06 2009-04-22 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
CN103328914A (zh) * 2011-01-14 2013-09-25 贝洱两合公司 热交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54348A1 (en) 2019-05-23
KR20180022916A (ko) 2018-03-06
JP2018519492A (ja) 2018-07-19
DK3112788T3 (da) 2019-05-20
WO2017001177A1 (en) 2017-01-05
EP3112788A1 (en) 2017-01-04
CN107787437B (zh) 2019-12-31
EP3112788B1 (en) 2019-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600C (zh) 用于热交换器的倒置盖密封板
KR100394609B1 (ko) 플레이트 열 교환기
CN105431703B (zh) 热传递板
JP4690340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RU2557964C2 (ru)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108474626A (zh) 板式热交换器
JPH11510890A (ja) 3回路プレート熱交換器
US3825061A (en) Leak protected heat exchanger
CN107076520A (zh) 传热板和板式换热器
EP2361365A2 (en) Plate and gasket for a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07850397A (zh) 板式换热器
US20150096718A1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KR102266225B1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107787437A (zh) 板式换热器
CA2463795C (en) A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with double-walled heat transfer plates
EP3904816A1 (en) Multi-loop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02834687A (zh) 具有旁路止挡件的热交换器、油冷却系统以及用于冷却油的方法
JP2000018871A (ja) 熱交換器
WO2024061824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parting plate thereof
RU2529957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теплообменная пластина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а
JPH0614763U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熱交換器
JPH0590176U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