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137A - 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马达 - Google Patents

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137A
CN107733137A CN201710684147.0A CN201710684147A CN107733137A CN 107733137 A CN107733137 A CN 107733137A CN 201710684147 A CN201710684147 A CN 201710684147A CN 107733137 A CN107733137 A CN 107733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lock
electric wire
inverter
sealing
inverte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41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3137B (zh
Inventor
任缟彬
金相勋
金泰完
朴熙权
郑敬勋
赵诚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516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73360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33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3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02K21/16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having annular armature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BLDC)马达,其中,逆变器壳体和盖彼此结合,连接器块置于逆变器壳体和盖之间,形成在连接器块中的密封部在连接器块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周缘与逆变器壳体和盖的内侧表面之间进行密封,以及在穿过电线通孔的电线与连接器块之间的空间进行密封,从而简化了用于形成水密结构的部分,在逆变器单元和连接器块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以及在连接器块和电线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并且减小了包括形成在逆变器单元和连接器块中的连接器块组装部分的封装尺寸。

Description

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马达
技术领域
以下公开的内容涉及一种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BLDC)马达,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能够通过利用连接到逆变器单元的电线形成水密性连接器块而简化用于形成水密结构的部分,并且能够在逆变器单元和连接器块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以及在连接器块和电线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BLDC)马达可以防止摩擦和磨损(现有DC马达的缺点),并且具有相对高的效率。因此,近来,混合动力车辆倾向于采用BLDC马达作为使冷却风扇旋转的马达。
BLDC马达是一种不具有DC马达所必需的电刷和换向器但其中安装有电子换向机构的马达。
此外,用于车辆的低电压冷却风扇的现有BLDC马达组件具有一体式形成的马达单元和逆变器单元,并因此被构造为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这里,如图1所示,逆变器壳体21结合到马达单元10的下侧,盖22结合到逆变器壳体21的下侧,PCB基板设置在由逆变器壳体21和盖22形成的内部空间中,从而形成逆变器单元20。此外,逆变器单元2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通过电源线和通信线将内部PCB基板和外部逆变器控制单元彼此连接的连接器块组装部分23,连接器块组装部分23设置有用于在连接器块组装部分23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进行连接的通孔24。此外,连接器块30设置有从其一个表面突出的连通管31,并由此通过紧固件等被紧固到连接器块组装部分23,以使连通管31插入到通孔24中。在这一点上,在将诸如O型圈的连接器密封橡胶40插入到连通管31的外侧的状态下,将连通管31插入到通孔24中,使得连通管31和通孔24之间的空间被密封。此外,电线通过连通管31和通孔24连接到逆变器单元20中的PCB基板,并且诸如线密封的密封橡胶用于在电线与连通管31的内周表面之间进行密封。
也就是说,由于现有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使用多个密封橡胶在逆变器单元20和连接器块30之间进行水密封以及在连接器块30与电线之间进行水密封,因此包括连接器块、密封橡胶等的连接器块封装结构是复杂的,使得生产和组装零件的过程会变得复杂并且会增加制造成本。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JP 2005-117708A(2005.04.2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能够通过利用连接到逆变器单元的电线形成水密性连接器块并简化用于形成水密结构的部分,而在逆变器单元和连接器块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以及在连接器块和电线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
在一个总的方面,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包括:逆变器壳体200,具有结合到马达100的一侧、形成为中空的内部以及形成为敞开的另一侧,逆变器壳体200设置有开口部240,通过开口部240,边缘壁230的一部分为敞开,并且在中空的部分中设置有PCB基板210;盖300,结合到逆变器壳体200的敞开的下侧,以密封接触逆变器壳体200的表面;连接器块400,被置于由逆变器壳体200的开口部240和盖300形成的空间中,并且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电线通孔440,以使电线500穿过电线通孔被插入;以及电线侧端子510,结合到电线500的穿过连接器块400的端部501。
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可以包括:密封部600,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以封闭连接器块4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连接器块40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并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以及电线500的端部501,电线500的端部501从连接器块400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侧表面被引出,其中,密封部600可以形成为在连接器块400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周缘与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的内侧表面之间进行密封,并在通过穿过电线通孔440而结合的电线500与连接器块400之间进行密封。
密封部600可以包括:第一密封部610,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以封闭连接器块4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以及连接器块40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并且第一密封部610的长度和宽度等于或大于连接器块400的长度和宽度;第二密封部620,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以及电线500的端部501,电线500的端部501从该内侧表面被引出。
连接器块400可以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突出的凸缘415,第一密封部610可以形成为结合到凸缘4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表面,并且凸缘415可以设置有连通部分416,连通部分416连接凸缘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
逆变器壳体200可以具有凹入地形成在逆变器壳体200的内侧表面上的导向槽250,由此连接器块400的凸缘415和第一密封部610可以插入到导向槽250中并且安放在导向槽250上。
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插入在逆变器壳体200的设置有开口部240的边缘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端部232之间,结合槽231可以沿着逆变器壳体200的边缘壁230形成,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可以设置有连接到结合槽231的密封材料涂覆槽413,突起部分311可以沿着盖300的边缘壁310形成,以使突起部分311插入到结合槽231和密封材料涂覆槽413中。
密封部600可以通过插入注射或涂覆形成,或者由O型圈形成。
结合槽231和密封材料涂覆槽413可以填充有密封材料630以在结合槽231和突起部分311之间以及在密封材料涂覆槽413和突起部分311之间进行密封。
连接器块400可以具有从组装部分410沿宽度方向向逆变器壳体200的内部方向形成的阻挡板420,并且阻挡板420可以形成为封闭电线500的通过电线通孔440在宽度方向上朝向内部被引出的端部501,以在该内部形成空间部430,电线侧端子510可穿过阻挡板420被结合,并由此可以使电线500的端部501在空间部430中结合到电线侧端子510。
可以通过填充连接器块400的空间部430来形成第二密封部620。
逆变器壳体200可以设置有块紧固部分220,连接器块400可以设置有结合部421,结合部421可以通过紧固件422固定地紧固到块紧固部分220。
设置在逆变器壳体200中的PCB基板210可以设置有基板侧端子211,以便在基板侧端子211和电线侧端子510之间进行结合。
基板侧端子211的端部和电线侧端子510的端部可以向上弯曲成彼此面对,并且弯曲的弯曲部212和511可以在彼此表面接触的同时彼此结合。
设置在逆变器壳体200中的PCB基板210可以设置有基板侧PCB端子211a,设置在马达100中的定子110可以设置有三相端子120,定子110的三相端子120可以穿过逆变器壳体200和PCB基板210,以使基板侧PCB端子211a和三相端子在彼此表面接触的同时彼此结合。
根据以下的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的水密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的组装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处于翻转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中的连接器块组装在逆变器壳体中的状态的组装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壳体的组装连接器块的部分的局部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线和电线侧端子被组装在连接器块中并且形成密封部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示出密封部结合到图6中的连接器块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8和图9是图7的连接器块组装部分被组装到逆变器壳体的敞开侧的状态的透视图和俯视图。
图10和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在连接器块组装部分与逆变器壳体和盖组装之前的分解截面图以及组装之后的组装截面图。
图12至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子的三相端子与板侧PCB端子的结合结构的分解透视图、组装透视图和局部截面图。
[主要元件的详细说明]
1000: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
100:马达
110:定子 120:三相端子
200:逆变器壳体
210:PCB基板 211:基板侧端子
211a:基板侧PCB端子 212a:弯曲部
212:弯曲部 220:块紧固部分
230:边缘壁 231:结合槽
232:边缘壁的端部 240:开口部
241:台阶部分 250:导向槽
251:导向肋
300:盖
310:边缘壁 311:突起部分
400:连接器块
410:组装部分 413:密封材料涂覆槽
415:凸缘 416:连通部分
420:阻挡板 421:结合部
422:紧固件
430:空间部 440:电线通孔
500:电线 501:端部
510:电线侧端子 511:弯曲部
600:密封部
610:第一密封部 620:第二密封部
630: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造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的组装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处于翻转状态的分解透视图,图4至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壳体、盖、连接器块、端子和密封部被分解或组装的透视图、平面图和截面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1000包括:逆变器壳体200,具有结合到马达100的一侧、形成为中空的内部以及形成为敞开的另一侧,逆变器壳体200设置有开口部240,通过该开口部240,边缘壁230的一部分为敞开,并且在中空的部分中设置有PCB基板210;盖300,结合到逆变器壳体200的敞开的下侧,以密封接触逆变器壳体200的表面;连接器块400,置于由逆变器壳体200的开口部240和盖300形成的空间中,并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电线通孔440,电线500穿过电线通孔440被插入;电线侧端子510,结合到电线500的穿过连接器块400的端部501;密封部600,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以封闭连接器块4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连接器块40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并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和电线500的端部501,其中,电线500的端部501从连接器块400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侧表面被引出,其中,密封部600形成为在连接器块400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周缘与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的内侧表面之间进行密封,并在通过穿过电线通孔440而结合的电线500与连接器块400之间进行密封。
首先,马达100可以是BLDC马达,并且可以是外部型BLDC马达,外部型BLDC马达的内侧设置有定子(驱动线圈围绕定子缠绕)且外侧以壳体形式覆盖,并且外部型BLDC马达具有结合到永磁体的转子以使转子在外侧旋转,马达100还可以是内部型BLDC马达,内部型BLDC马达的内侧设置有转子且外侧设置有定子以使转子在内侧旋转。
逆变器壳体200具有结合到马达100的上侧、形成为敞开的下侧以及形成为中空的内部。这里,中空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操作马达100的PCB基板210,用以在PCB基板210和马达100之间进行结合。此外,逆变器壳体200可以设置有沿着周缘向下突出的边缘壁230并设置有开口部240,通过开口部240,边缘壁230的一部分为敞开。
盖300可以结合到逆变器壳体200以在其中形成空间,PCB基板210可以设置在其中所形成的空间中。此外,盖300可以结合到逆变器壳体200的敞开的下侧,并且可以形成为使得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彼此结合的表面被密封。此时,在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结合的状态下,形成在逆变器壳体200中的开口部240可以处于敞开状态。
连接器块400设置在开口部240中,并且可以置于由逆变器壳体200的开口部240和盖300形成的空间中。也就是说,如图所示,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可以置于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之间,以堵住开口部240。此外,电线通孔440在宽度方向上穿过组装部分410的两个表面,使得电线500可以插入并穿过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电线500以包括电源线和通信线的多股线形成,因此可以形成多个电线通孔440。
电线侧端子510穿过形成在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中的电线通孔440,以连接到电线500的在组装部分410的宽度方向上朝向内侧表面被引出的端部501。此时,电线侧端子510可以形成为多个以结合到各个电线,并且可以通过钎焊等进行结合,使得电线500的端部501和电线侧端子510彼此重叠。
密封部600可以形成为封闭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并且密封部600可以结合到组装部分410。此外,密封部600可以形成为结合到组装部分41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和电线500的端部501,其中,组装部分41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是电线500的穿过电线通孔440的端部501被引出的部分。
因此,形成为封闭组装部分4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组装部分41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的密封部600可以在连接器块400与逆变器壳体200的内侧表面之间进行密封,以及在连接器块400和盖300的内侧表面之间进行密封。此外,形成为结合到组装部分41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该内侧表面是电线500的穿过电线通孔440的端部501被引出的部分)和电线500的端部501的密封部600可以在通过穿过电线通孔440而结合的电线500与连接器块400之间进行密封。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可以通过利用连接到逆变器单元的电线形成水密性连接器块并简化用于形成水密结构的部分而在逆变器单元和连接器块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并且在连接器块和电线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
此外,密封部600被插入注射,因此可以与连接器块400和电线500一体地形成。
也就是说,形成为封闭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的密封部600以及形成为结合到组装部分41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该内侧表面是电线500的穿过电线通孔440的端部501被引出的部分)的密封部600可以通过插入注射而与连接器块400和电线500一体地形成。例如,电线500被插入到连接器块400的电线通孔440中,由此电线500被插入为使得电线500的端部501穿过电线通孔440,然后密封部600可以通过插入注射而与连接器块400一体地形成。此时,在电线500的端部501通过钎焊结合到电线侧端子510的状态下,密封部被插入注射,使得连接器块400、电线500和电线侧端子510可以一体地形成。
这里,密封部600可以以不同于如上所述的插入注射的各种方法和形式形成。例如,密封部600可以通过利用液体或凝胶型硅等涂覆或填充空间(在该空间中需要形成密封部600)并随后固化硅来密封填充有硅的部分以及与硅接触的部分。此时,可以在电线500穿过电线通孔440而组装在连接器块400中的状态下填充硅,也可以在电线侧端子510结合到电线500的端部501的状态下填充硅,将结合到电线500和电线侧端子510的连接器块400组装在逆变器壳体200中,然后填充硅,然后利用盖300覆盖连接器块400以使连接器块400结合到逆变器壳体200,从而可以形成密封部600。此外,马达100设置在下侧,逆变器壳体200设置在上侧并且逆变器壳体200的敞开表面朝上,连接器块400(电线500、电线侧连接器510和密封部600组装在其中)组装在逆变器壳体200的开口部240中,然后连接器块400的上侧可以被盖300覆盖,以结合到逆变器壳体200。
因此,连接器块40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和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彼此结合以被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封闭,并且密封部600可以在逆变器壳体200和连接器块400之间以及在盖300和连接器块400之间进行密封。此外,密封部600可以在穿过电线通孔440被插入的电线500和连接器块400之间进行密封。此外,电线通孔440的内侧可以用形成密封部600的材料部分地填充,并且密封部600还可以形成在电线500的外侧和电线通孔440之间。
此外,密封部600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以封闭连接器块4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并且密封部600可以包括:第一密封部610,形成为等于或大于连接器块400的长度和宽度;第二密封部620,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和电线500的端部501,其中,电线500的端部501从连接器块400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侧表面被引出。
也就是说,第一密封部610可以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封闭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密封部610可以形成为封闭组装部分4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组装部分41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因此,第一密封部610形成为如所示出的矩形环状,以使第一密封部610的内侧可以结合到组装部分410,并且第一密封部610的外侧可以附连到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以密封接触表面。此外,第二密封部620可以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40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电线500的端部501从该内侧表面被引出)和电线500的端部501。因此,可以密封电线500与电线通孔440之间的空间。
此外,连接器块400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突出的凸缘415,并且第一密封部610形成为结合到凸缘4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表面。
也就是说,如所示出的,连接器块400具有从组装部分4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和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凸缘415,并且第一密封部610可以结合到凸缘4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中的朝向逆变器壳体200的外侧的宽度方向上的表面。
因此,凸缘415可以用于支撑第一密封部610,特别是提高凸缘415抵抗可在宽度方向上施加到第一密封部610的力的结构刚度。
此外,凸缘415可以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之间进行连接的连通部分416。
也就是说,第一密封部610和第二密封部620可以通过双注射而与连接器块400一体地形成,使得第一密封部610和第二密封部620可以通过连接在凸缘4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之间的连通部分416而一体地形成以彼此连接成为一体。此时,可以以各种方式形成连通部分416。例如,如所示出的,连通部分416可以以使在凸缘的高度方向上的上侧的一部分和下侧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式形成,还可以以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穿过凸缘415的连通孔而形成。
以这种方式,还可以简化用于双注射的模具的形式,并且密封部600可以更牢固地结合到连接器块400以保持长时间的密封力。
此外,逆变器壳体200可以具有凹入地形成在逆变器壳体200的内侧表面上的导向槽250,并由此使连接器块400的凸缘415和第一密封部610可以插入并且安放在导向槽250上。
也就是说,如示例所示出的,在形成逆变器壳体200的开口部240的部分处的边缘壁的端部232的一部分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突出,形成台阶部分241,导向肋251形成为在逆变器壳体200的内侧表面上突出,同时与边缘壁的端部232在宽度方向上向内隔开,使得导向槽250可以形成在边缘壁的端部232和台阶部241与导向肋251之间。此时,导向槽250在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形成,连接器块400的凸缘415以及第一密封部6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和第一密封部610的高度方向上的下侧可插入并安放在图中的导向槽250上。
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从上方沿着导向槽250插入凸缘415和第一密封部610而将设置有密封部600的连接器块400容易地组装在逆变器壳体200中。通过这样做,可以提高逆变器壳体200、盖300和连接器块400之间的密封力。
此外,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可以插入在逆变器壳体200的设置有开口部240的边缘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端部232之间,结合槽231可以沿着逆变器壳体200的边缘壁230形成,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可以设置有连接到结合槽231的密封材料涂覆槽413,突起部分311可以沿着盖300的边缘壁310形成,以使突起部分311插入到结合槽231和密封材料涂覆槽413中。
也就是说,为了提高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彼此接触的部分处的结合力和密封力以及盖300和连接器块400彼此接触的部分处的结合力和密封力,结合槽231可以沿着逆变器壳体200的边缘壁230形成在上侧,并且与结合槽231连接的密封材料涂覆槽413可以形成在连接器块400的组装部分410处,使得形成在盖300上的突起部分311可以插入到结合槽231和密封材料涂覆槽413中。
此外,密封部600可以通过插入注射或涂覆形成,或者可以由O型圈形成。
也就是说,密封部600可以通过插入注射或涂覆一体地形成,以便于在连接器块400和电线500组装之后进行密封。或者,还可以结合O型圈以封闭连接器块400,以便密封连接器块400接触逆变器壳体200和盖3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甚至,连接器块400和电线500彼此接触的部分可以通过在其间插入O型圈而进行密封。
此外,结合槽231和密封材料涂覆槽413可以填充有密封材料630,以在结合槽231和突起部分311之间以及在密封材料涂覆槽413和突起部分311之间进行密封。
也就是说,结合槽231和密封材料涂覆槽413被涂覆或嵌入密封材料630,然后被结合到盖300以实现可靠的密封。这里,逆变器壳体200的结合槽231和连接器块400的密封材料涂覆槽413可以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高度和宽度以彼此连接,从而容易在同一时间涂覆密封材料630。
此外,连接器块400可以具有从组装部分410沿宽度方向向逆变器壳体200的内部方向形成的阻挡板420,阻挡板420可以形成为封闭电线500的通过电线通孔440在宽度方向上朝向内部被引出的端部501以在内部形成空间部430,电线侧端子510可穿过阻挡板420被结合,并由此使电线500的端部501可以在空间部430中连接到电线侧端子510。
也就是说,如所示出的,连接器块400从组装部分410沿宽度方向向内形成有阻挡板420,并且阻挡板420可以以字形形成,使得从组装部分4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沿宽度方向朝向内部延伸的端部在长度方向上彼此连接。以这种方式,电线500的端部501可以位于空间部430中,空间部430是由组装部分410和阻挡板420形成的内部空间。此时,电线侧端子510可以结合到被布置为面向组装部分410的阻挡板420,并且电线侧端子510穿过阻挡板420被结合,以使电线500的端部501和电线侧端子510的一侧可以在空间部430中通过焊接等彼此结合。
此外,第二密封部620可以通过填充连接器块400的空间部430而形成。
也就是说,第二密封部620形成为在电线500的端部501和电线侧端子510的一侧通过焊接等被结合的状态下填充空间部430,以使电线500的端部501和电线侧端子510的一侧彼此结合的焊接部分由第二密封部620封闭以被密封和固定。
此外,逆变器壳体200可以设置有块紧固部分220,连接器块400可以设置有结合部421,结合部421可以通过紧固件422固定地紧固到块紧固部分220。
也就是说,如所示出的,逆变器壳体200可以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块紧固部分220,并且连接器块400可以形成有设置有通孔的结合部421,以使连接器块400可以通过诸如螺栓的紧固件422而牢固地固定到逆变器壳体200。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结合部421可以形成在连接器块400的阻挡板420上,并且结合部421可以设置在空间部430中。结合部421可以设置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因此连接器块400可以通过一个紧固件422固定到逆变器壳体200。这里,形成有结合部421的部分可以不设置第二密封部620。
此外,设置在逆变器壳体200中的PCB基板210可以设置有基板侧端子211,以便在基板侧端子211和电线侧端子510之间进行结合。
也就是说,基板侧端子211可以形成在设置在逆变器壳体200中的PCB基板210上,以与电线侧端子510对应,使得当电线500、电线侧端子510和密封部600一体地形成在其中的连接器块400组装在逆变器壳体200中时,基板侧端子211和电线侧端子510可以在彼此靠近的同时彼此重叠或彼此面对,并且可以通过钎焊等彼此结合。
此时,基板侧端子211的端部和电线侧端子510的端部可以向上弯曲成彼此面对,并且弯曲的弯曲部212和511可以在彼此表面接触的同时彼此结合。
也就是说,如所示出的,基板侧端子211的端部和电线侧端子510的端部向上弯曲成彼此面对,使得基板侧端子211和电线侧端子510可以通过端子的弹力彼此表面接触。此外,弯曲部212和511可以通过钎焊、激光焊接、电阻焊接等而容易地结合,从而可以提高组装性能。
此外,设置在逆变器壳体200中的PCB基板210设置有基板侧PCB端子211a,设置在马达100内部的定子110设置有三相端子120,定子110的三相端子120穿过逆变器壳体200和PCB基板210,以使基板侧PCB端子211a和三相端子120可以在彼此表面接触的同时彼此结合。
也就是说,参照图12至图14,连接到逆变器壳体200的马达100的内部设置有定子110,驱动线圈围绕定子110缠绕,使得定子110可以设置有突起形式的三相端子120。此外,设置在逆变器壳体200中的PCB基板210可以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基板侧PCB端子211a。以这种方式,定子110的三相端子120穿过逆变器壳体200和PCB基板210,以使基板侧PCB端子211a和三相端子120在彼此表面接触的同时容易地彼此结合。此时,三相端子120穿过逆变器壳体200的部分可以使用密封材料等进行密封。
此外,基板侧PCB端子211a从PCB基板210向上延伸,并且基板侧PCB端子211a的上端朝向与PCB基板210的侧面平行的方向弯曲,然后向上弯曲以形成弯曲部212a,并且弯曲部212a和三相端子120可以彼此表面接触。
也就是说,如所示出的,基板侧PCB端子211a可以通过使沿着宽度方向(其为水平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平面水平地形成的端部向上弯曲而设置弯曲部212a,三相端子120可以与弯曲部212a表面接触。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端子的弹性而有助于表面接触和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可以通过利用连接到逆变器单元的电线形成水密性连接器块并简化用于形成水密结构的部分,而在逆变器单元和连接器块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以及在连接器块和电线之间容易地进行密封。
此外,可以通过将电线容易地结合到PCB基板来提高组装性能。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进行各种应用,并且可以由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要点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4)

1.一种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BLDC)马达,包括:
逆变器壳体,具有结合到马达的一侧、形成为中空的内部以及形成为敞开的另一侧,所述逆变器壳体设置有开口部,通过所述开口部,边缘壁的一部分为敞开,在中空的部分中设置有PCB基板;
盖,结合到逆变器壳体的敞开的下侧,以密封接触逆变器壳体的表面;
连接器块,置于由逆变器壳体的所述开口部和盖形成的空间中,并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电线通孔,以使电线穿过电线通孔被插入;
电线侧端子,结合到电线的穿过连接器块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还包括:
密封部,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以封闭连接器块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连接器块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并结合到连接器块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和电线的端部,其中,电线的端部从连接器块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侧表面被引出,
其中,所述密封部形成为在连接器块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周缘与逆变器壳体和所述盖的内侧表面之间进行密封,并在通过穿过电线通孔而结合的电线与连接器块之间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密封部包括:
第一密封部,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以封闭连接器块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和连接器块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并且第一密封部的长度和宽度等于或大于连接器块的长度和宽度;
第二密封部,形成为结合到连接器块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表面和电线的端部,其中,电线的端部从连接器块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内侧表面被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所述连接器块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突出的凸缘,第一密封部形成为结合到所述凸缘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逆变器壳体具有凹入地形成在逆变器壳体的内侧表面上的导向槽,由此连接器块的凸缘和第一密封部插入并安放在所述导向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连接器块的组装部分插入在所述逆变器壳体的设置有开口部的边缘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端部之间,
结合槽沿着逆变器壳体的边缘壁形成,连接器块的组装部分设置有连接到所述结合槽的密封材料涂覆槽,突起部分沿着所述盖的边缘壁形成以使所述突起部分插入到所述结合槽和所述密封材料涂覆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所述密封部通过插入注射或涂覆形成,或者由O型圈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所述结合槽和所述密封材料涂覆槽填充有密封材料,以在所述结合槽和所述突起部分之间以及在所述密封材料涂覆槽和所述突起部分之间进行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所述连接器块具有从组装部分沿宽度方向向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内部方向形成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形成为封闭电线的通过电线通孔沿宽度方向朝向所述内部被引出的端部,以在所述内部形成空间部,
电线侧端子穿过阻挡板被结合,由此电线的端部在所述空间部中结合到电线侧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通过填充所述连接器块的空间部而形成第二密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所述逆变器壳体设置有块紧固部分,所述连接器块设置有结合部,所述结合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地紧固到所述块紧固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设置在逆变器壳体中的PCB基板设置有基板侧端子,以便在基板侧端子和电线侧端子之间进行结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基板侧端子的端部和电线侧端子的端部向上弯曲成彼此面对,并且弯曲的弯曲部在彼此表面接触的同时彼此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内置的BLDC马达,其中,设置在逆变器壳体中的PCB基板设置有基板侧PCB端子,设置在马达中的定子设置有三相端子,
定子的三相端子穿过逆变器壳体和PCB基板,以使基板侧PCB端子和三相端子在彼此表面接触的同时彼此结合。
CN201710684147.0A 2016-08-11 2017-08-11 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马达 Active CN107733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102084 2016-08-11
KR10-2016-0102084 2016-08-11
KR1020170051620A KR102173360B1 (ko) 2016-08-11 2017-04-21 인버터 일체형 bldc 모터
KR10-2017-0051620 2017-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137A true CN107733137A (zh) 2018-02-23
CN107733137B CN107733137B (zh) 2019-10-22

Family

ID=61018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4147.0A Active CN107733137B (zh) 2016-08-11 2017-08-11 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马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4120B2 (zh)
JP (1) JP6492127B2 (zh)
CN (1) CN107733137B (zh)
DE (1) DE10201721223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280A (zh) * 2018-04-30 2019-11-05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逆变器的电子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CN110829739A (zh) * 2018-08-10 2020-02-21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机
CN111755875A (zh) * 2019-03-27 2020-10-09 翰昂系统巴德霍姆堡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单元、插头以及制造插头的方法
CN112075017A (zh) * 2018-04-25 2020-12-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3424419A (zh) * 2019-03-06 2021-09-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3675624A (zh) * 2020-05-14 2021-11-19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接触装置和电动机
CN114157099A (zh) * 2021-12-14 2022-03-08 深圳市唯真电机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5336B (zh) * 2014-09-24 2019-05-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电子控制装置以及马达驱动装置
JP1580830S (zh) * 2016-11-10 2017-07-10
KR101869951B1 (ko) * 2016-12-19 2018-06-21 뉴모텍(주) 팬 모터
JP7246001B2 (ja) * 2018-05-23 2023-03-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電動自転車
KR20200030296A (ko) * 2018-09-12 2020-03-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EP4120492A1 (en) * 2018-12-28 2023-01-18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Bushing module and device having lead-out wires
CN111384631B (zh) * 2018-12-28 2022-05-17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护线套组件和具有引出线的装置
USD936008S1 (en) * 2019-01-30 2021-11-16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Electric motor
CN113939981A (zh) * 2019-06-20 2022-01-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单元和移动体
USD914602S1 (en) * 2019-12-17 2021-03-30 Linear Labs, Inc. Motor
CN116547889A (zh) * 2020-11-26 2023-08-0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致动装置的电动马达和用于安装凸轮轴调节器的方法
DE102022207248A1 (de) * 2022-07-15 2024-01-18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omotor, insbesondere Kühlerlüftermotor
DE102022211669A1 (de) 2022-11-04 2024-05-08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teuergerät, Antriebseinheit mit einem Steuer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Antriebseinhei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7914A1 (en) * 2001-02-23 2002-08-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Brushless DC motor
CN1401530A (zh) * 2002-01-08 2003-03-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2009189178A (ja) * 2008-02-07 2009-08-20 Calsonic Kansei Corp シール構造
CN101702544A (zh) * 2009-11-06 2010-05-05 溧阳福思宝高速机械有限公司 可倾瓦轴承内置式电机
CN103486000A (zh) * 2012-06-08 2014-01-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WO2016075821A1 (ja) * 2014-11-14 2016-05-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7708A (ja) 2003-10-02 2005-04-28 Denso Corp 制御手段一体型交流モータ
JP5845224B2 (ja) * 2013-09-26 2016-01-2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ブラケットを有する固定子、固定子を備えた電動機、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6368936B2 (ja) * 2014-09-30 2018-08-0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838411B2 (ja) * 2016-02-10 2021-03-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7914A1 (en) * 2001-02-23 2002-08-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Brushless DC motor
CN1401530A (zh) * 2002-01-08 2003-03-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2009189178A (ja) * 2008-02-07 2009-08-20 Calsonic Kansei Corp シール構造
CN101702544A (zh) * 2009-11-06 2010-05-05 溧阳福思宝高速机械有限公司 可倾瓦轴承内置式电机
CN103486000A (zh) * 2012-06-08 2014-01-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WO2016075821A1 (ja) * 2014-11-14 2016-05-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5017A (zh) * 2018-04-25 2020-12-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0417280A (zh) * 2018-04-30 2019-11-05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逆变器的电子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CN110417280B (zh) * 2018-04-30 2021-08-24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逆变器的电子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CN110829739A (zh) * 2018-08-10 2020-02-21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机
CN110829739B (zh) * 2018-08-10 2022-06-07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机
CN113424419A (zh) * 2019-03-06 2021-09-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1755875A (zh) * 2019-03-27 2020-10-09 翰昂系统巴德霍姆堡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单元、插头以及制造插头的方法
US11211740B2 (en) 2019-03-27 2021-12-28 Hanon Systems Bad Homburg GmbH Electric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with a plug-in connection, plug for a plug-in connection on an electric un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lug for a plug-in connection on an electric unit
CN113675624A (zh) * 2020-05-14 2021-11-19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接触装置和电动机
CN114157099A (zh) * 2021-12-14 2022-03-08 深圳市唯真电机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137B (zh) 2019-10-22
US10574120B2 (en) 2020-02-25
DE102017212238A1 (de) 2018-02-15
US20180048218A1 (en) 2018-02-15
JP2018027005A (ja) 2018-02-15
JP6492127B2 (ja) 2019-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3137A (zh) 逆变器内置的无刷直流马达
KR102173360B1 (ko) 인버터 일체형 bldc 모터
TWI437799B (zh) 封膠定子
JP5683536B2 (ja) 電動圧縮機
US7786635B2 (en) Motor for high moisture applications
US8368262B2 (en) Motor
KR20140143232A (ko) 전기 모터, 특히 라디에이터 팬 모터
KR200467469Y1 (ko) Bldc모터의 방수형 커넥터 및 이를 위한 몰드
CN107946021B (zh) 用于电机的充磁头和具有其的充磁设备
KR102444446B1 (ko) 인버터 일체형 bldc 모터
CN106898592A (zh) 功率转换器和旋转电机
KR101998253B1 (ko) 밀봉 기능이 향상된 브러시리스 모터용 하네스 설치 구조 및 그 하네스의 설치 방법
JP7089486B2 (ja) モーターコネクター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モーター
KR20190006600A (ko) 회전 전기 기기의 고정자 구조 및 회전 전기 기기의 고정자 구조의 조립 방법
JP5713975B2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電動機、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回転機械
KR102325134B1 (ko) 인버터 일체형 bldc 모터
JP6893444B2 (ja) 電線引出部品、モータ、及び電線引出部品の製造方法
JP5619250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整流装置
CN205243852U (zh) 压缩机及其接线机构
KR100605380B1 (ko) 자동차용 발전기의 브러시 홀더 어셈블리
JP2022528574A (ja) 密閉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JP2010220430A (ja) モータの防滴構造
KR100793783B1 (ko) 밀폐구조의 아우터 로터형 모터
JP2017093034A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WO2023286136A1 (ja)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アルミニウム巻線とリード線と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