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1198B -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1198B
CN107731198B CN201710655966.2A CN201710655966A CN107731198B CN 107731198 B CN107731198 B CN 107731198B CN 201710655966 A CN201710655966 A CN 201710655966A CN 107731198 B CN107731198 B CN 107731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creen
unit
control unit
composit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59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1198A (zh
Inventor
阿野尊洋
太田浩一郎
北林一良
山田健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31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1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1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1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by tracing or scanning a light beam on a 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ject the image of a two-dimensional display, such as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or a CR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3Display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the drivers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e.g. use of D/A conver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投影仪(10)具有: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合成图像,该合成图像包含基于第1图像信号的第1图像、基于第2图像信号的第2图像和表示作为第1图像与第2图像的边界的位置的边界线;投影部(90),其将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合成图像显示在屏幕(SC)上;位置检测部(20),其检测指示体(70)相对于屏幕(SC)的位置;以及控制部(80),其使图像生成部生成边界线根据位置检测部(20)检测出的指示体(70)的位置而移动后的合成图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投影仪: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生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将形成的图像放大并投影到屏幕上。
近年来,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公开了如下投影仪:从多个输入源受理图像信号,将与多个图像信号对应的多个图像投影到屏幕上。
在想要从这样的投影仪投影的多个图像中使关注的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得比其他图像大的情况下,用户将关注的图像所设定的优先度设定得比其他图像的优先度高。由此,投影仪根据所设定的优先度和图像的像素数,将关注的图像显示得比其他图像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4134号公报
但是,上述投影仪虽然能够通过提高优先度而显示得较大,但由于显示的图像的大小根据优先度和像素数来决定,所以用户无法明确地指示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投影多个图像的情况下,将投影的图像指示为期望的大小。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可作为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合成图像,该合成图像包含基于第1图像信号的第1图像、基于第2图像信号的第2图像和表示作为所述第1图像与所述第2图像的边界的位置的边界线;显示部,其将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合成图像显示在显示面上;检测部,其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以及控制部,其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所述边界线根据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移动后的所述合成图像。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投影有合成图像的显示面上,通过使指示体移动,生成并投影边界线移动后的合成图像,所以能够利用指示体的移动来明确地指示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大小,该合成图像包含基于第1图像信号的第1图像、基于第2图像信号的第2图像和表示作为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边界的位置的边界线。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的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如下的所述合成图像:在所述合成图像中的能够分割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多个分割位置中的、最接近所述边界线的所述分割位置处附加了参考线。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使参考线显示在能够分割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分割位置中的、最接近指示体位置的位置,所以能够视觉辨认可按照接近期望大小的大小分割两个图像的位置。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的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在所述边界上重叠了能够由所述指示体指示的指示区域后的所述合成图像,在检测出利用所述指示体点击了所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所述合成图像的所述指示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合成图像的所述边界线移动到所述多个分割位置中的、与所述边界相邻的第1分割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点击与边界重叠显示的指示区域,能够使边界线移动到对应于参考线的、与分割位置相邻的第1分割位置。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的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指示区域能够沿着所述边界线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指示区域能够沿着参考线移动,所以能够根据所投影的图像移动到不使视觉辨认性下降的位置。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的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从第1输入源输入了所述第1图像信号、且所述显示部将所述第1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面上而不将所述第2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面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边界线移动到了端部以外的位置时,使所述图像生成部根据移动后的所述边界线,生成包含基于所述第2图像信号的所述第2图像的所述合成图像,所述第2图像信号是从与所述第1输入源不同的第2输入源输入的。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显示部上显示第1图像、而不显示第2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移动后的边界的位置,生成了还包含基于第2输入源的第2图像的合成图像,所以能够生成根据参考线的位置对基于多个输入源的图像进行了合成的合成图像。
[应用例6]
在上述应用例的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不对所述第1图像信号实施信号判别处理,而对所述第2图像信号实施所述信号判别处理。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不对第1图像信号实施信号判别处理,所以能够在不再次生成根据第1图像信号而生成的第1图像的情况下进行显示。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的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在能够从包括第1源和第2源在内的多个源选择所述第2输入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配置有第1指示区域、和与所述第1指示区域不同的第2指示区域的所述合成图像,所述第1指示区域与所述第1源对应,所述第2指示区域与所述第2源对应。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输入源的选择。
[应用例8]
在上述应用例的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根据所述边界而将所述第2图像配置到配置有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合成图像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设定的信息,决定优先显示所述第1图像的区域。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第2图像配置到配置有第1图像的合成图像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况下,能够设定优先显示第1图像的区域。
[应用例9]
本应用例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生成合成图像,该合成图像包含基于第1图像信号的第1图像、基于第2图像信号的第2图像和表示作为所述第1图像与所述第2图像的边界的位置的边界线;将生成的所述合成图像显示在显示面上;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以及生成所述边界线根据检测出的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移动后的所述合成图像。
根据这样的方法,在投影有合成图像的显示面上,通过使指示体移动,生成并投影边界线移动后的合成图像,所以能够利用指示体的移动来明确地指示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大小,该合成图像包含基于第1图像信号的第1图像、基于第2图像信号的第2图像和表示作为第1图像与第2图像的边界的位置的边界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使用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二分割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二画面按钮的拖动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二分割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多个参考线的位置的图。
图7A是示出基于外部输入模式的第1投影画面的图。
图7B是示出基于外部输入模式的第1投影画面上的引导线的移动的图。
图7C是示出基于外部输入模式的第1投影画面上的引导线的移动的图。
图7D是示出基于外部输入模式的第1投影画面上的引导线的移动的图。
图7E是示出基于外部输入模式的第1投影画面上的引导线的移动的图。
图7F是示出基于外部输入模式的第1投影画面上的引导线的移动的图。
图8A是示出以左部放大的尺寸进行了二分割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8B是示出以等倍的尺寸进行了二分割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8C是示出以右部放大的尺寸进行了二分割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8D是示出以1个画面进行了投影的例子的图。
图9A是示出从进行了二分割显示的状态起的引导线的移动的图。
图9B是示出从进行了二分割显示的状态起的引导线的移动的图。
图9C是示出从进行了二分割显示的状态起的引导线的移动的图。
图10是示出在二分割显示的情况下决定显示源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显示第2投影画面的方向的图。
图12是示出显示有多个指示区域的第1投影画面的图。
标号说明
10:投影仪;12:图像数据输入部;14:信号切换部;16:WB功能部;18:操作检测部;19:操作面板;20:位置检测部;22:坐标计算部;24:指示体检测部;26:摄像部;30:图像处理部;35:帧存储器;40:注解描绘部;50:GUI生成部;60:影像合成部;62:光调制装置驱动部;64:投影光学系统驱动部;66:光源驱动部;70:指示体;71:轴部;72:操作开关;80:控制部;85:存储部;90:投影部;92:照明光学系统;94:光调制装置;96:投影光学系统;200:描绘图像;210:第1投影画面;215A:UI图像;215B:UI图像;215C:UI图像;215D:UI图像;220:第2投影画面;230:二画面按钮;230A:第1二画面按钮;230B:第2二画面按钮;230C:第3二画面按钮;230D:第4二画面按钮;230E:第5二画面按钮;240:引导线;250:参考线;250A:第5个参考线;250B:第4个参考线;250C:第3个参考线;250D:第2个参考线;250E:第1个参考线;SC: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的使用例的图。该投影仪10是显示装置之一,设置在作为显示面的屏幕SC的正上方,是朝向斜下方投影图像的短焦点型。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屏幕SC是固定于壁面或竖立设置于地面的平板或幕。另外,还能够使用壁面作为屏幕SC。在该情况下,可以将投影仪10安装在作为屏幕SC而使用的壁面的上部。
作为外部输入模式,投影仪10能够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投影到屏幕SC。
此外,该投影仪10具有供用户(操作者)使用指示体70在投影图像的屏幕SC上指示规定操作的功能(交互功能)。指示体70例如是笔型的输入设备,操作者把持轴部71,以将前端按压到屏幕SC的方式进行使用。在指示体70的前端设置有检测按压操作的操作开关72,在操作者将指示体70的前端按压到了屏幕SC的情况下,操作开关72接通。操作者能够通过在屏幕SC上的任意位置将指示体70的前端按压到屏幕SC,进行位置指示操作。
如后所述,投影仪10具有检测屏幕SC上的指示体70的位置的功能。在操作者进行了位置指示操作的情况下,投影仪10检测指示体70的前端与屏幕SC接触的位置作为操作位置,操作者能够受理由指示体70进行的位置指示操作,将该操作反映到投影图像中。具体而言,投影仪10根据用户的描绘动作、即被用户保持的指示体70在被按压到了屏幕SC上的状态下进行移动的动作,描绘直线、曲线、多边形的图形或文字等描绘图像200,将描绘图像200投影到屏幕SC。
例如,投影仪10具有如下的功能(白板(WB)功能):在如图1那样不具有投影到屏幕SC的图像的情况下,通过白色光将第2投影画面220投影到屏幕SC而设为如白板的状态,并在屏幕SC上描绘出描绘图像200。将执行这样的WB功能的形式称作WB模式。
此外,投影仪10具有如下的功能(注解功能):在将任意一个投影图像投影到屏幕SC的情况下,能够与投影图像重叠地描绘出描绘图像200。
此外,如后所述,在利用指示体70指示了投影到屏幕SC的二画面按钮230的情况下,投影仪10对投影到屏幕SC的区域进行二分割,能够在分割后的区域上同时投影不同的模式的图像、例如WB模式和外部输入模式的图像。
此外,投影仪10能够保存描绘在屏幕SC上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在该情况下,可以仅保存描绘图像200作为图像数据,并且还能够保存将在描绘时投影到屏幕SC的投影图像和描绘图像200重叠而成的1个图像作为图像数据。
该投影仪10在外装壳体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9。操作面板19具有各种开关或指示灯,指示灯根据投影仪10的工作状态或设定状态而点亮或闪烁。
图2是构成投影仪10的各部件的功能框图。
该投影仪10具有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输入部12。
图像数据输入部12例如可以是USB接口、有线或无线LAN接口等通信接口。例如,可以经由图像数据输入部12具备的LAN接口,连接作为输入源的计算机装置或其他投影仪。
图像数据输入部12可以具有输入模拟影像信号或数字影像信号的输入端子。输入端子是VGA端子、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S影像端子、RCA端子、D端子、基于HDMI(注册商标)标准的HDMI连接器等。图像数据输入部12可以具有与这些输入端子对应的接口电路或图像处理电路。
此外,图像数据输入部12可以具有读取闪存等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的读取功能。输入到图像数据输入部12的图像信号(第1图像信号)经由输入信号切换部14被发送到图像处理部30。
此外,投影仪10具有位置检测部20,该位置检测部20检测指示体70相对于屏幕SC的位置。位置检测部(检测部)20构成为具有摄像部26、指示体检测部24和坐标计算部22。
摄像部26具有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元件、接口电路等,拍摄投影光学系统96的投影方向。摄像部26的摄像光学系统配置为朝向与投影光学系统96相同的方向,具有视场角,该视场角覆盖投影光学系统96在屏幕SC上投影图像的范围。此外,可列举CCD或CMOS,作为摄像元件。接口电路读出并输出摄像元件的检测值。
摄像部26拍摄投影到屏幕SC上的图像,并且拍摄在屏幕SC上或其附近进行操作的指示体70。摄像部26的摄像元件可以在可见光线的波长范围内具有感光度,还可以在红外光或红外光和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具有感光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部26输出红外光的拍摄图像数据。
指示体检测部24根据摄像部26输出的拍摄图像数据来检测指示体70的位置。指示体检测部24从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近似于指示体70的形状并执行剪切指示体70的图像的处理,确定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指示体70的位置。这里,指示体检测部24可以确定指示体70的前端朝向的方向。另外,指示体70的检测方法不限定于检测近似于指示体70的形状的方法,还能够假设利用光幕的反射光的检测方法。
利用光幕的反射光的检测方法例如可以是,向屏幕SC的表面整体的范围内射出层状(或幕状)的检测光(例如,红外光),拍摄由具有反射红外光的部位的指示体70反射的反射光,根据拍摄的图像中的反射光的位置检测指示体70的位置。利用光幕的反射光的检测方法的详细内容不是本发明的主旨,所以省略(关于该方式,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5-159523号公报)。
坐标计算部22根据指示体检测部24所确定的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指示体70的位置,计算指示体70的前端在屏幕SC上指示的位置的坐标、即操作位置的坐标。具体而言,坐标计算部22根据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操作位置,计算以投影部90在屏幕SC上投影图像的区域(投影范围)为基准的坐标。坐标计算部22将表示计算出的操作位置的坐标、操作开关72的操作状态等的数据输出到WB功能部16、注解描绘部40和控制部80。
WB功能部16在WB模式下,如所谓白板那样,将白色光投影到屏幕SC,并且根据指示体70的移动动作,在屏幕SC上生成描绘图像200。在本实施方式中,对WB功能部16假设用于实现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在投影仪10中独立的形式。WB功能部16生成的描绘图像200的图像信号(第2图像信号)经由输入信号切换部14被发送到图像处理部30。
输入信号切换部14根据控制部80的指示,切换由图像处理部30处理的图像信号的输入源。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信号切换部14根据控制部80的指示,从WB功能部16所生成的图像信号或输入到图像数据输入部12的图像信号中选择图像数据,并将选择出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部30。
投影仪10能够大致划分为进行光学图像的形成的投影部90、和处理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系统。
投影部90构成为具有照明光学系统92、光调制装置94和投影光学系统96。投影部90相当于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面上的显示部。
照明光学系统92具有由氙灯、超高压汞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激光光源等构成的光源。此外,照明光学系统92也可以具有将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光调制装置94的反射器和辅助反射器。进而,也可以具有用于提高投影光的光学特性的透镜组(省略图示)、偏振片、或使光源发出的光的光量在到达光调制装置94的路径上降低的调光元件等。
光调制装置94例如具有与RGB的三原色对应的3张透射型液晶面板,对透过该液晶面板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来自照明光学系统92的光被分离成RGB的3个颜色的颜色光,各颜色光入射到对应的各液晶面板。通过十字分色棱镜等合成光学系统对穿过各液晶面板而被调制的颜色光进行合成,并射出到投影光学系统96。
投影光学系统96具有进行投影图像的放大/缩小和焦点调整的变焦镜头、调整变焦的程度的变焦调整用电机、进行对焦的调整的对焦调整用电机、朝向屏幕SC反射投影光的凹面镜等。投影光学系统96进行被光调制装置94调制后的图像光的变焦调整和对焦调整,利用凹面镜向屏幕SC方向引导通过镜头组后的光,使其在屏幕SC上成像。在投影部90连接有:投影光学系统驱动部64,其通过按照控制部80的控制来驱动投影光学系统96具备的各电机,进行对焦调整或变焦调整;以及光源驱动部66,其按照控制部80的控制来驱动照明光学系统92具备的光源。另外,投影光学系统96的具体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还能够通过不使用包含凹面镜在内的反射镜的结构,利用透镜将被光调制装置94调制后的光投影到屏幕SC,使其成像。
另一方面,图像处理系统以控制投影仪10整体的控制部80为中心,具有存储部85、操作检测部18、图像处理部30、注解描绘部40、GUI生成部50、影像合成部60和光调制装置驱动部62。
存储部85存储控制部80执行的控制程序、和以控制部80为代表的各功能部处理的数据。
操作检测部18检测从操作面板19或遥控器(省略图示)发送的操作指示,将检测出的操作指示的信息发送到控制部80。
图像处理部30处理经由输入信号切换部14发送的、通过WB功能生成的图像信号或输入到图像数据输入部12的图像信号。
图像处理部30对所输入的图像信号适当执行隔行/逐行转换、分辨率转换、颜色转换等各种转换处理,生成预先设定的格式的图像数据,在帧存储器35中展开每个帧的图像。将帧存储器35所展开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影像合成部60。
注解描绘部40具有如下的功能:与基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重叠地描绘利用指示体70描绘出的图像对象。例如,在计算机装置为输入源(第1输入源)的情况下,在计算机装置执行的应用程序所显示的窗口中重叠地描绘线或图形(注解)等。将利用注解描绘部40追加了图像对象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影像合成部60。
GUI生成部50生成投影到屏幕SC上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画面。例如,在投影仪10在WB模式或外部输入模式下,投影了基于从1个输入源(第2输入源)供给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情况下,GUI生成部50生成二画面按钮230,作为可利用指示体70指示基于多个输入源的二分割显示的指示区域(GUI画面)。将所生成的二画面按钮230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影像合成部60。
影像合成部60以从图像处理部30发送的每个帧的图像数据为基础,合成了从注解描绘部40发送的图像数据和从GUI生成部50发送的图像数据,从而生成合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光调制装置驱动部62。
上述图像处理部30、注解描绘部40、GUI生成部50和影像合成部60相当于将多个图像合成而生成合成图像的图像生成部。
另外,控制部80可以对影像合成部60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梯形失真校正或枕形失真校正。
光调制装置驱动部62根据从影像合成部60输出的图像数据,驱动光调制装置94而进行描绘。
接着,图3~图5是示出二分割显示的处理(控制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另外,适当参照图6、图7A~图7F、图8A~图8D和图9A~图9C进行说明,使得容易理解二分割显示的处理。
例如,如图7A那样,假设如下状态:将包含UI图像215A的第1投影画面210投影到屏幕SC,在第1投影画面210的左端部包含第1二画面按钮230A、在第1投影画面210的右端部包含第2二画面按钮230B。图7A所示的第1投影画面210是如下画面:作为外部输入模式,将根据计算机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第1图像信号)而生成的图像(第1图像)投影到屏幕SC。这里,未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该第2投影画面220是根据WB功能部16输出的图像信号(第2图像信号)而生成的图像(第2图像)。
在这样的状态下,在操作者操作的指示体70点击了投影到屏幕SC的二画面按钮230(第1二画面按钮230A、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执行二分割显示的处理。
在执行该处理时,首先,控制部80判定二画面按钮230是否在已被点击的状态下移动超过了规定距离(步骤S100)。
这里,在判定为二画面按钮230在已被点击的状态下移动超过了规定距离的情况下(步骤S100中的“是”),执行二画面按钮230的拖动处理(步骤S120),并结束处理。另外,之后将叙述二画面按钮230的拖动处理(步骤S120)的详细情况。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二画面按钮230在已被点击的状态下未移动超过规定距离的情况下(步骤S100中的“否”),控制部80判定是否已释放(放开)所点击的二画面按钮230(步骤S102)。
这里,在判定为未释放所点击的二画面按钮230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的“否”),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已释放所点击的二画面按钮230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的“是”),控制部80判定是否是已将两个画面投影并显示在屏幕SC上的状态(步骤S104)。
这里,在判定为是已将两个画面投影并显示在屏幕SC上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4中的“是”),执行二分割显示中的释放处理(步骤S140),并结束处理。另外,之后将叙述二分割显示中的释放处理(步骤S140)的详细情况。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未将两个画面投影到屏幕SC上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4中的“否”),控制部80判定是否已释放在左端投影的第1二画面按钮230A(步骤S106)。
这里,在判定为已释放第1二画面按钮230A的情况下(步骤S106中的“是”),控制部80以从多个参考线250的左侧起假设的第2个参考线250D(图6)为边界,显示两个画面(图8C)(步骤S108),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已释放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步骤S106中的“否”),控制部80以从多个参考线250的右侧起假设的第2个参考线250B(图6)为边界,显示两个画面(图8A)(步骤S110),并结束处理。
这里,参照图6对参考线250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多个参考线250的位置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构成投影的画面的像素数,假设在横向上为1280像素、在纵向上为800像素,对显示的两个画面假设右部放大、等倍和左部放大的3个分割,但画面的大小、像素数不受限定。另外,参考线250的数量成为将分割数加上2(相当于两端部)后的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投影的画面的左端部为原点、右端部的位置为1280。此外,表示原点侧至第n个(其中,n为1以上且(分割数+2)以下的范围的自然数)参考线250的位置Mn如式(1)所示。该位置Mn表示可分割两个投影画面的分割位置。
Mn=(面板的横向宽度)×(n-1)/(分割数+1)……(1)
因此,根据式(1),第1个参考线250E成为原点。同样,第2个参考线250D的位置成为320、第3个参考线250C的位置成为640、第4个参考线250B的位置成为960、第5个参考线250A的位置成为1280。
并且切换到相邻的参考线250的切换范围R如式(2)所示。
R=(面板的横向宽度)×0.5/(分割数+1)……(2)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范围R成为160。在将该切换范围R应用于图6时,各参考线250之间的分支位置成为160、480、800和1120的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二画面按钮230的位置PX和所显示的参考线250的关系如式(3)所示。
(Mn-R)≤PX<(Mn+R)……(3)
因此,在二画面按钮230的位置PX处于式(3)所示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80显示原点侧起的第n个参考线250。
按照以上的说明,在步骤S108中,如图8C所示,以第2个参考线250D的位置成为边界的方式进行二分割显示。
控制部80根据外部输入模式下的第1投影画面210的大小来生成UI图像215D,并投影到屏幕SC。此外,控制部80按照第2投影画面220的大小,将在WB模式下可描绘的区域以白色投影到屏幕SC。
此外,控制部80使GUI生成部50生成的第3二画面按钮230C投影到第1投影画面210和第2投影画面220的边界位置。另外,第3二画面按钮230C与第1二画面按钮230A和第2二画面按钮230B同样,能够利用指示体70进行点击,在左右方向上拖动。并且,第3二画面按钮230C以能够识别被点击的部位是自身的左右哪一侧的方式生成。
同样,在步骤S110中,如图8A所示,以第4个参考线250B的位置成为边界的方式进行二分割显示。
控制部80根据外部输入模式下的第1投影画面210的大小来生成UI图像215B,并投影到屏幕SC。此外,控制部80按照第2投影画面220的大小,将在WB模式下可描绘的区域以白色投影到屏幕SC。
图4是示出二画面按钮230的拖动处理(步骤S12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如下状态:在图7A的状态下,操作者操作的指示体70拖动投影在第1投影画面210的右端部的第2二画面按钮230B,并如图7B~图7F所示那样移动超过了规定距离。
首先,控制部80在第1投影画面210中,在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横向的中央位置处,沿纵向描绘引导线240(步骤S122),该引导线240是表示作为第1投影画面210和第2投影画面220的边界的位置的边界线。
另外,在点击并拖动了二画面按钮230的情况下,引导线240追随移动的二画面按钮230而移动。此外,二画面按钮230能够沿上下方向在引导线240上移动。
接着,控制部80根据正在移动的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位置,描绘参考线250(步骤S124)。即,控制部80投影第1投影画面210,第1投影画面210在最接近引导线240的位置的分割位置处附加了参考线250。
在位于如图7B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第2二画面按钮230B相比第4个参考线250B和第5个参考线250A的分支位置(1120)靠右侧。因此,控制部80描绘第5个参考线250A。
接着,控制部80判定是否已释放第2二画面按钮230B(步骤S126)。
这里,在未释放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步骤S126中的“否”),结束处理。在该情况下,在经过规定时间以后,再次执行二画面按钮230的拖动处理(步骤S120)。
例如,如图7C那样,在第2二画面按钮230B在已被点击的状态下进一步朝左方移动、从而相比第4个参考线250B和第5个参考线250A的分支位置(1120)靠左侧的情况下,控制部80描绘第4个参考线250B来替代第5个参考线250A。
此外,如图7D那样,在第2二画面按钮230B在已被点击的状态下进一步朝左方移动、从而相比第2个参考线250D和第3个参考线250C的分支位置(480)靠右侧的情况下,控制部80描绘第3个参考线250C。
此外,如图7E那样,在第2二画面按钮230B在已被点击的状态下进一步朝左方移动、从而相比第2个参考线250D和第3个参考线250C的分支位置(480)靠左侧的情况下,控制部80描绘第2个参考线250D。
此外,如图7F那样,在第2二画面按钮230B在已被点击的状态下进一步朝左方移动、从而相比第1个参考线250E和第2个参考线250D的分支位置(160)靠左侧的情况下,控制部80描绘第1个参考线250E。
返回到图4,在步骤S126中已释放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步骤S126中的“是”),控制部80删除所描绘的引导线240和参考线250(步骤S128)。
接着,控制部80判定所删除的参考线250的位置是否是第1投影画面210的左端或右端(步骤S130)。
这里,在所删除的参考线250的位置是第1投影画面210的左端或右端的情况下(步骤S130中的“是”),控制部80通过1个画面仅显示当前的外部输入模式(步骤S134),并结束处理。
例如,在如图7B的状态下释放了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图7A那样将第1投影画面210投影到屏幕SC。
此外,在如图7F的状态下释放了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图8D那样将第2投影画面220投影到屏幕SC。
图8D所示的第2投影画面220是将根据WB功能部16输出的图像信号(第2图像信号)而生成的图像(第2图像)投影到了屏幕SC的画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第2投影画面220进行单画面显示的情况下,在左端部显示第4二画面按钮230D,在右端部显示第5二画面按钮230E。
另一方面,在所删除的参考线250的位置不是第1投影画面210的左端也不是右端的情况下(步骤S130中的“否”),控制部80按照与参考线250的位置对应的尺寸显示两个画面(步骤S132),并结束处理。
例如,如图7C所示那样显示有第4个参考线250B的状态下释放了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控制部80将第1投影画面210和第2投影画面220二分割为如图8A的左部放大的尺寸,并投影到屏幕SC。
此外,如图7D所示那样显示有第3个参考线250C的状态下释放了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控制部80将第1投影画面210和第2投影画面220二分割为如图8B的等倍的尺寸,并投影到屏幕SC。
此外,如图7E所示那样显示有第2个参考线250D的状态下释放了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情况下,控制部80将第1投影画面210和第2投影画面220二分割为如图8C的右部放大的尺寸,并投影到屏幕SC。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点击了第2二画面按钮230B的状态下,使其从右端部向左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但在点击了第1二画面按钮230A的状态下,使其从左端部向右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控制投影的处理的流程也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此外,上述的二画面按钮230的拖动处理(步骤S120)不限定于以如图7A的单画面显示的状态为起点的形式,还能够如图8B那样,假设以将包含UI图像215C的第1投影画面210和第2投影画面220以等倍的尺寸进行了二分割显示的状态为起点的形式。
例如,如图9A那样,在第3二画面按钮230C在被点击的状态下朝左方移动、从而相比第2个参考线250D和第3个参考线250C的分支位置(480)靠右侧的情况下,控制部80描绘第3个参考线250C。
此外,如图9B那样,在第3二画面按钮230C在被点击的状态下朝左方移动、从而相比第2个参考线250D和第3个参考线250C的分支位置(480)靠左侧的情况下,控制部80描绘第2个参考线250D来替代第3个参考线250C。
此外,如图9C那样,在第3二画面按钮230C在被点击的状态下进一步朝左方移动、从而相比第1个参考线250E和第2个参考线250D的分支位置(160)更靠左侧的情况下,控制部80描绘第1个参考线250E来替代第2个参考线250D。
图5是示出在显示有2个画面的情况下显示的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释放处理(步骤S14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如图8C那样,控制部80判定描绘有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位置是否位于第2个参考线250D(步骤S142)。
这里,在描绘有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位置位于第2个参考线250D的情况下(步骤S142中的“是”),在向左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图8D那样通过1个画面进行显示,在向右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图8B那样,按照第3个参考线250C进行二分割显示(步骤S146),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描绘有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位置不位于第2个参考线250D的情况下(步骤S142中的“否”),控制部80判定描绘有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位置是否位于第(n-2)个参考线250(步骤S148)。
这里,在描绘有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位置位于第(n-2)个参考线250的情况下(步骤S148中的“是”),在向左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按照第(n-3)个参考线250进行二分割显示,在向右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按照第(n-1)个参考线250进行二分割显示(步骤S150),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描绘有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位置不位于第(n-2)个参考线250的情况下(步骤S148中的“否”),在向左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按照第(n-2)个参考线250进行二分割显示,在向右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通过1个画面进行显示,并结束处理。
在以上说明的处理中,通过利用指示体70点击并拖动二画面按钮230并在期望的位置进行释放,描绘引导线240和参考线250,对单画面显示或二分割显示进行了切换,但不限定于该方法。
例如,如图8A所示,在按照第4个参考线250B进行了二分割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80在检测出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右侧部分的单击时,转变为如图7A的外部输入模式的单画面显示。
另一方面,控制部80在检测出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左侧部分的单击时,如图8B那样转变为按照左侧的第3个参考线250C进行了二分割的状态。
同样,控制部80在图8B中检测出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左侧部分的单击时,如图8C那样转变为按照左侧的第2个参考线250D进行了二分割的状态。
并且,控制部80在图8C中检测出第3二画面按钮230C的左侧部分的单击时,如图8D那样,转变为WB模式的单画面显示。
这样,控制部80根据二画面按钮230的点击,使边界线移动到与表示当前的分割位置的参考线250相邻的第1分割位置(参考线250)。
图10是示出决定在二分割显示的情况下显示的源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80判定正在进行单画面显示的当前的源是否是期望的源(步骤S172)。在本实施方式中,期望的源假设为基于WB模式的输入源,但不限于此。还能够假设通过用户的设定来变更期望的源的形式。
这里,在正在进行单画面显示的当前的源是期望的源的情况下(步骤S172中的“是”),控制部80取得与投影期望的源之前、即最后投影的源相关的信息,将期望的源和最后投影的源左右分割地进行二分割显示(步骤S176),并结束处理。另外,与最后投影的源相关的信息可以存储到存储部85中。
另一方面,在正在进行单画面显示的当前的源不是期望的源的情况下(步骤S172中的“否”),控制部80将当前的源和期望的源左右分割地进行二分割显示(步骤S174),并结束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D那样,在选择了与WB模式对应的第2投影画面220的单画面显示的情况下,通过点击并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第4二画面按钮230D或第5二画面按钮230E,能够利用基于其他源(例如,外部输入模式)的第1投影画面210和第2投影画面220进行二分割显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投影仪10能够设定优先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的方向。
图11是说明优先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的方向的图。操作者能够利用方向来设定“左方”、“右方”和“无方向设定”中的任意一个,作为优先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的区域。与所设定的显示方向相关的信息可以存储到存储部85中。
首先,说明设定了“左方”的情况。屏幕图像SC1示出操作者操作指示体70而在单画面显示的第2投影画面220上进行了描绘的状态。
这里,在操作者利用指示体70点击第4二画面按钮230D并使其朝右方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屏幕图像SC4那样,在优先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的左侧的区域的状态下使第2投影画面220朝右方移动,并与由于第2投影画面220的移动而空出的区域的大小对应地,在左侧显示第1投影画面210。
此外,在操作者利用指示体70点击第5二画面按钮230E并使其朝左方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屏幕图像SC5那样,在优先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的左侧的区域的状态下,使第1投影画面210的左端部朝左方移动,并与移动后的区域的大小对应地,在右侧显示第1投影画面210。
接着,说明设定了“右方”的情况。
与“左方”同样,从屏幕图像SC1的状态起,在操作者利用指示体70点击第4二画面按钮230D并使其朝右方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屏幕图像SC2那样,在优先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的右侧区域的状态下仅使左端部朝右方移动,并与通过第2投影画面220的左端部的移动而决定的区域的大小对应地,在左侧显示第1投影画面210。
此外,在操作者利用指示体70点击第5二画面按钮230E并使其朝左方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屏幕图像SC3那样,在优先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的右侧区域的状态下,使第2投影画面220朝左方移动,并与由于移动而空出的区域的大小对应地,在右侧显示第1投影画面210。
通过设定为上述的“右方”或“左方”,在基于WB模式的第2投影画面220的右侧或左侧追加记载笔记等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此外,在设定了“无方向设定”的情况下,从屏幕图像SC1的状态起,在操作者利用指示体70点击第4二画面按钮230D并使其朝右方移动时,控制部80如屏幕图像SC2那样,在显示了第2投影画面220的状态下仅使左端部朝右方移动,并与通过第2投影画面220的左端部的移动而决定的区域的大小对应地,使第1投影画面210覆盖显示在第2投影画面220的左侧。
并且,在操作者利用指示体70点击第5二画面按钮230E并使其朝左方移动的情况下,控制部80如屏幕图像SC5那样,在显示了第2投影画面220的状态下仅使右端部朝左方移动,并与通过第2投影画面220的右端部的移动而决定的区域的大小对应地,使第1投影画面210覆盖显示在第2投影画面220的右侧。
另外,GUI生成部50根据存储部85所存储的数据来生成二画面按钮230。此时,GUI生成部50与显示形式、即单画面显示或二分割显示相应地确定二画面按钮230上显示的图标。例如,如图8D那样,在基于WB模式的单画面显示的情况下,GUI生成部50采用与通过使二画面按钮230移动而新显示的输入源(例如,外部输入模式)对应的图标。此外,如图7A那样,在基于外部输入模式的单画面显示的情况下,GUI生成部50采用与通过使二画面按钮230移动而新显示的WB模式对应的图标。
另外,在具有多个可选择的输入源的情况下,GUI生成部50可以生成包含与各输入源对应的图标的二画面按钮230,控制部80将所生成的多个二画面按钮230排列在第2投影画面220上,并以可由指示体70选择的方式进行显示。
例如,如图7A那样,在基于外部输入模式的单画面显示时,在能够选择WB模式(第1源)和计算机装置(第2源)作为可选择的输入源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除包含与WB模式对应的图标的第1二画面按钮230A、第2二画面按钮230B(第1指示区域)以外,还可以显示包含以下图标的第6二画面按钮230F和第7二画面按钮230G(第2指示区域),其中,该计算机装置(第2源)与连接有输出图像信号的计算机装置的输入端子以外的输入端子连接,该图像信号是第1投影画面210所显示的图像的基础,上述图标与输出图像信号的计算机装置以外的计算机装置(或者连接有该计算机装置的输入端子)对应,该图像信号是第1投影画面210所显示的图像的基础。
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起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1)操作者把持指示体70,利用指示体70点击并移动投影仪10投影到屏幕SC上的二画面按钮230,由此根据移动后的位置而显示表示可分割的位置的参考线250,并释放指示体70,由此将所显示的参考线250作为分割位置,利用2个输入源进行双画面显示。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设定进行双画面显示的分割位置,能够进行在期望的分割位置处进行了分割的双画面显示。
(2)每次利用指示体70点击二画面按钮230时,可变更双画面显示的分割位置,所以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变更双画面显示的分割位置。
(3)在投影仪10进行双画面显示的情况下,在一个画面上投影基于期望的源的图像,所以操作者能够容易地使得显示出基于期望的源的图像。
(4)操作者能够利用方向设定“左方”、“右方”和“无方向设定”中的任意一个,作为优先显示第2投影画面220的区域,所以能够根据第2投影画面220所显示的内容,灵活地设定优先显示的部位。
以上,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还能够假设如下所述的变形例。
(1)在进行了单画面显示的状态下指示二画面按钮230而转变为双画面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80不将来自单画面显示的输入源的影像信号作为主信号来实施信号判别处理,而将通过双画面显示追加的影像信号作为子信号来实施信号判别处理并进行切换。由此,能够避免来自单画面显示的输入源的影像闪烁而使视觉辨认性下降的情况。
(2)投影仪10设置在屏幕SC的正上方,采用了朝向斜下方投影图像的短焦点型,但只要能够实现交互功能,则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与屏幕SC相对设置的长焦点型。
(3)在进行双画面显示的情况下,假设两个画面相对于屏幕SC在左右方向上配置的形式,但还能够假设在上下方向上配置的形式。此外,还能够假设操作者指示配置方向的形式。此外,分割不限定于两个画面,也可以是3个画面以上。
(4)作为光调制装置94,举例说明了使用与RGB的各颜色对应的3张透射型液晶面板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用3张反射型液晶面板的结构,还可以使用组合了1张液晶面板和色轮的方式。或者,还可以通过使用了3张数字微镜器件(DMD)的方式、组合了1张数字微镜器件和色轮的DMD方式等来构成。在仅使用1张液晶面板或DMD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情况下,不需要十字分色棱镜等相当于合成光学系统的部件。此外,除了液晶面板和DMD以外,只要是能够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则都能够采用。
此外,实施如上所述的手法的装置有时利用单独的装置实现,还有时组合多个装置来实现,包含各种形式。
此外,对于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系统的各功能部,示出利用硬件和软件的协作来实现的功能结构,具体的安装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因此,不是必须安装与各功能部单独对应的硬件,当然也可以是通过由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多个功能部的功能的结构。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
于2016年8月12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58444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以引用方式被明确并入本文。

Claims (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合成图像,该合成图像包含基于第1图像信号的第1图像、基于第2图像信号的第2图像和表示作为所述第1图像与所述第2图像的边界的位置的边界线;
显示部,其将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合成图像显示在显示面上;
检测部,其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其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所述合成图像,所述边界线根据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移动,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所述合成图像的情况下,如下进行控制:
在所述合成图像中的能够分割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多个分割位置处附加多个参考线,使所述合成图像的所述边界线移动到所述多个参考线中的、最接近所述指示体的位置的一个参考线处,
在所述一个参考线的位置是所述合成图像的端部的情况下,显示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任意一个,
在所述一个参考线的位置不是所述合成图像的端部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一个参考线的位置对应的尺寸分割显示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在所述边界上重叠了能够由所述指示体指示的指示区域后的所述合成图像,在检测出利用所述指示体点击了所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所述合成图像的所述指示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合成图像的所述边界线移动到所述多个分割位置中的、与所述边界相邻的第1分割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区域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在所述边界线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第1输入源输入了所述第1图像信号、且所述显示部将所述第1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面上而不将所述第2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面上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边界线移动到了不是端部的位置时,使所述图像生成部根据移动后的所述边界线,生成包含基于所述第2图像信号的所述第2图像的所述合成图像,所述第2图像信号是从与所述第1输入源不同的第2输入源输入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不对所述第1图像信号实施信号判别处理,而对所述第2图像信号实施所述信号判别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能够从包括白板模式和外部输入模式在内的多个模式选择所述第2输入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配置有第1指示区域、和与所述第1指示区域不同的第2指示区域的所述合成图像,所述第1指示区域与所述白板模式对应,所述第2指示区域与所述外部输入模式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边界而将所述第2图像配置到配置有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合成图像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设定的信息,决定优先显示所述第1图像的区域。
8.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生成合成图像,该合成图像包含基于第1图像信号的第1图像、基于第2图像信号的第2图像和表示作为所述第1图像与所述第2图像的边界的位置的边界线;
将生成的所述合成图像显示在显示面上;
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以及
所述边界线根据检测出的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移动来生成所述合成图像,
在生成所述合成图像的步骤中,
在所述合成图像中的能够分割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多个分割位置处附加多个参考线,使所述合成图像的所述边界线移动到所述多个参考线中的、最接近所述指示体的位置的一个参考线处,
在所述一个参考线的位置是所述合成图像的端部的情况下,显示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的任意一个,
在所述一个参考线的位置不是所述合成图像的端部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一个参考线的位置对应的尺寸分割显示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
CN201710655966.2A 2016-08-12 2017-08-03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7311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8444 2016-08-12
JP2016158444A JP6816402B2 (ja) 2016-08-12 2016-08-12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1198A CN107731198A (zh) 2018-02-23
CN107731198B true CN107731198B (zh) 2022-07-01

Family

ID=6115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5966.2A Active CN107731198B (zh) 2016-08-12 2017-08-03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283029B2 (zh)
JP (1) JP6816402B2 (zh)
CN (1) CN107731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10639B4 (de) 2018-06-28 2023-12-07 Airbus Operations Gmbh Kabinenanordnung für ein Luftfahrzeug und Luftfahrzeug
JP7135721B2 (ja) * 2018-10-25 2022-09-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JP2021099430A (ja) * 2019-12-23 2021-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2022099487A (ja) * 2020-12-23 2022-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4271A (ja) * 1999-12-21 2001-06-29 Kenwood Corp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09064110A (ja) * 2007-09-04 2009-03-26 Canon Inc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672648A (zh) * 2008-09-12 2010-03-17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
JP2011154533A (ja) * 2010-01-27 2011-08-11 Casio Computer Co Ltd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2096032A1 (ja) * 2011-01-12 2012-07-19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029607A (ja) * 2011-07-27 2013-02-07 Aisin Aw Co Ltd 情報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65293A (zh) * 2011-08-24 2014-04-30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7490A1 (de) * 1987-03-09 1988-09-22 Siemens Ag Anordnung zum gleichzeitigen darstellen von mehreren bildern auf dem bildschirm eines sichtgeraetes
JPH09204288A (ja) * 1996-01-29 1997-08-05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
JP3611956B2 (ja) * 1997-10-28 2005-01-19 株式会社山武 画面ウィンドウの表示方法
CN1268122C (zh) 2002-07-23 2006-08-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方法及投影机
JP4010198B2 (ja) 2002-07-23 2007-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対応表示装置、ネットワーク対応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4318823A (ja) * 2003-03-28 2004-11-11 Seiko Epson Corp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ポインティング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ポインタマーク表示方法
JP2005084088A (ja) * 2003-09-04 2005-03-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比較表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画像比較表示プログラム
JP4599898B2 (ja) * 2004-06-11 2010-12-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面表示制御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方法及び携帯情報機器
JP4913163B2 (ja) * 2007-10-16 2012-04-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5213500B2 (ja) * 2008-04-04 2013-06-19 任天堂株式会社 画像変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変換装置
JP5125981B2 (ja) * 2008-10-17 2013-0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68322B2 (ja) * 2010-06-23 2013-03-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5682497B2 (ja) * 2011-07-29 2015-03-1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型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フレクター基板
US9134814B2 (en) * 2012-04-05 2015-09-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display system and input method
US9122378B2 (en) * 2012-05-07 2015-09-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projector device
US9774778B2 (en) * 2012-05-22 2017-09-26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amera,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 display program, including filter processing
JP6215534B2 (ja) 2013-01-07 2017-10-18 サター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エルエルシーSaturn Licensing LL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2015088085A (ja) * 2013-11-01 2015-05-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2015194795A (ja) 2014-03-31 2015-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6442893B2 (ja) * 2014-07-15 2018-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タラクティブ制御方法
JPWO2016021022A1 (ja) 2014-08-07 2017-06-1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653522B2 (ja) * 2015-02-04 2020-02-26 シナプティ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ドライバ、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4271A (ja) * 1999-12-21 2001-06-29 Kenwood Corp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09064110A (ja) * 2007-09-04 2009-03-26 Canon Inc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672648A (zh) * 2008-09-12 2010-03-17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
JP2011154533A (ja) * 2010-01-27 2011-08-11 Casio Computer Co Ltd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2096032A1 (ja) * 2011-01-12 2012-07-19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029607A (ja) * 2011-07-27 2013-02-07 Aisin Aw Co Ltd 情報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65293A (zh) * 2011-08-24 2014-04-30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26742A (ja) 2018-02-15
US20200365068A1 (en) 2020-11-19
US10283029B2 (en) 2019-05-07
US10769974B2 (en) 2020-09-08
JP6816402B2 (ja) 2021-01-20
US20190221147A1 (en) 2019-07-18
US20180047322A1 (en) 2018-02-15
US11282422B2 (en) 2022-03-22
CN107731198A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7515B2 (en) Display device, projector, and display method
JP5585505B2 (ja) 画像供給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94846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for setting a projection range based on a location specified by an electronic pe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731198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32429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US1002540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US9524574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015457B2 (en)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with a starting reference position in a lower part of a target image
CN106851234B (zh)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09307973B (zh)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JP5970700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JP6286814B2 (ja) 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JP2019028441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6273671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US9438873B2 (en) Projector
JP7238878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079240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6056447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7198779A (ja) 投影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8025665A (ja)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制御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