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6474A - 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6474A
CN107726474A CN201710615929.9A CN201710615929A CN107726474A CN 107726474 A CN107726474 A CN 107726474A CN 201710615929 A CN201710615929 A CN 201710615929A CN 107726474 A CN107726474 A CN 107726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using
path
discharge por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59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6474B (zh
Inventor
林昌秀
蒋承桓
金成泰
金锺太
朴定善
尹胜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26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6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6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6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60H1/00521Mounting or fastening of components in housings, e.g. heat exchangers, fans, electronic reg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35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n air stream of uniform temperature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60H1/00042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n air stream of uniform temperature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the air passing only one heat exchang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60H1/00528Connections between hous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57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该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包括:壳体;多个路径部分,在壳体中彼此分离并具有同一排放端口;电子单元,布置在多个路径部分上;以及空气循环器,布置在多个路径部分的排放端口上,以通过壳体的多个路径部分使壳体中的空气强制循环到壳体外部。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该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包括通过形成多个流动路径部分而有效地散热的控制箱。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空调机是可以使用制冷循环来调节适合于人类活动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并且去除室内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的装置。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被设置为构成制冷循环的主要构成要素。
空调机分类成用作冷凝器的热量交换器通过空气冷却以使制冷剂冷凝的气冷式空调机,以及热量交换器由水冷却以使制冷剂冷凝的水冷式空调机。
气冷式空调机具有低热量交换效率,并且为了获得充分的冷却效果,热量交换器应具有较大尺寸。此外,应另外安装用于强制气流的鼓风机。
相反,使用水冷式热量交换器的水冷式空调机具有较高的热量交换效率,并且因此热量交换器可具有较小尺寸。然而,冷却水管应连接到热量交换器以连续供应冷却水,并且由于其安装在气密空间中,所以可能难以进行散热。
具体地,如果在水冷式空调机的室外单元的气密空间中安装其中构建多个电子单元的控制箱,那么电子单元可能不显示其自身的功能,或者其寿命可能由于控制箱的自身热效应而缩短。
此外,虽然电子单元由于空调机的操作而产生热量,但是电子单元的这种热量无法适当消散从而引起装置故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包括具有用于电子单元的有效冷却结构的控制箱。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该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设置有空气循环器,该空气循环器通过空气流动的多个路径部分来有效地散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包括:壳体;多个路径部分,多个路径部分在壳体中彼此分离并具有同一排放端口;电子单元,布置在多个路径部分上;以及空气循环器,布置在多个路径部分的排放端口上,以通过壳体的多个路径部分使壳体内的空气强制循环到壳体外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包括:壳体;多个电子单元,安装在壳体内;空气循环器,包括使壳体的内部空气强制循环到外部的风扇;至少一个进气端口,设置成使空气通过风扇流入壳体中;排放端口,设置成使通过进气端口流入的空气排放到壳体外部;第一路径部分,通过风扇流入壳体中的空气的一部分流过第一路径部分;以及第二路径部分,第二路径部分与第一路径部分分离。
本公开的附加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以下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公开来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单元的视图;
图3和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控制箱的视图;以及
图5是沿图3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空调机的室外单元中的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提供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本公开的技术特征。然而,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不受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为了表明本公开可以由下文将要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
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帮助理解如下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也将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元件。
根据本公开的水冷式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由压缩机2、冷凝器4、膨胀阀和蒸发器构成。制冷循环可以循环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一系列过程,并且可以在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之后在室内供应经调节空气。
压缩机2在高温和高压状态下压缩制冷剂气体以排放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并且排放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制冷剂管8流入冷凝器4中。冷凝器使压缩的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并通过冷凝过程将热量排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由冷凝器冷凝的高温且高压液体制冷剂膨胀成低压液体制冷剂。蒸发器使由膨胀阀膨胀的制冷剂蒸发。蒸发器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潜热与冷却物体进行热量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并将低温且低压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2。通过用于连接上述装置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的制冷剂管8,空调机可调节室内空间中的空气。
空调机的室外单元1意指由制冷循环的压缩机2和室外热量交换器4构成的部分。膨胀阀可位于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1中的任一个中,并且室内热量交换器位于室内单元中。为了空气调节的目的,室外热量交换器10和室内热量交换器可以操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
在本公开中,室外热量交换器4对应于与水而不是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水冷式空调机。室内热量交换器设置有用于强制吹送室内空气的鼓风机,并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冷却效果。在室外热量交换器4中,安装有连接到供水源(未示出)的冷却水管6,以与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
因此,被压缩机2压缩的高温且高压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8送到室外热量交换器4,并且与沿冷却水管6流动的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通过室外热量交换器(冷凝器)4进行热量交换的环境温度和高压液体制冷剂穿过膨胀阀而改变成低温且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如上改变的低温且低压液体制冷剂连续地穿过室内热量交换器(蒸发器)的内部。低温且低压液体制冷剂通过从经由室内热量交换器(蒸发器)的室内空气吸收热量而改变成低压气体制冷剂,并且随后流至压缩机2以再次改变成高温且高压制冷剂。通过重复上述过程,可冷却穿过室内热量交换器(蒸发器)的空气。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单元1。图1是空调机的室外单元1的透视图,并且图2示出处于前表面12、右表面14和上表面16的外壳被移除的状态下的室外单元1。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室外热量交换器4对应于与水而不是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水冷式空调机。空调机的室外单元1可包括形成外观的外壳10、压缩并排放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2、通过制冷剂气体与通过冷却水管6的冷却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使从压缩机2排放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制冷剂液体的室外热量交换器4以及其中安装有用于控制空调机的电子单元的控制箱100。
外壳10可具有呈形成可安装压缩机2、室外热量交换器4和控制箱100的内部空间的矩形箱形式的外观。
外壳10可包括至少一个气孔17a和17b,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可通过气孔17a和17b循环。多个气孔17a和17b可形成在外壳10的右表面14上。通过气孔17a和17b,室外空气可流入外壳10中,并且在外壳10内部产生的热量可排放到外部。
室外热量交换器4固定至外壳10的一侧,并且室外热量交换器4连接到冷却水管6和制冷剂管8。室外热量交换器4设置有冷却水入口部分6a和冷却水出口部分6b,以用于接收从外部供应的水以使制冷剂冷凝。联接到室外热量交换器4的冷却水管6可朝向外壳10的前表面12连接,并且可连接到用于冷却冷却水的冷却塔。连接到室外热量交换器4的后表面的制冷剂管8可在穿过压缩机2和外壳10的前表面12的上部部分之后连接到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制冷剂在室外单元1与室内单元之间流动。
控制箱100包括安装在其中以控制空调机的电子单元,以及使控制箱100的室内空气循环以冷却电子单元的空气循环器300。
控制箱100可设置成其上部部分固定至外壳10的一侧的状态。固定构件102可设置在控制箱100的上部部分上,并且固定构件102连接到外壳10的框架11以固定控制箱100。此外,控制箱100的下部部分上可形成有固定端109,以将控制箱100更稳定地固定至室外单元1。
图3和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控制箱100。图3是示出处于其前壳体112被移除的状态下的控制箱100的视图,并且图4是控制箱100的分解透视图。
形成控制箱100的外观的控制箱壳体可具有用于第一路径部分S1、第二路径部分S2和第三路径部分S3的空间。因此,控制箱壳体包括形成第一路径部分S1的管道200,以及形成第二路径部分S2和第三路径部分S3的壳体110。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本公开,描述了形成作为控制箱100壳体的部分的第二路径部分S2和第三路径部分S3的部分是壳体110,以便于壳体110和管道200之间的区分。
参考图3,控制箱100包括:壳体110;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电子单元140、150和160;布置在壳体110的一侧上以形成空气流过的空间的管道200;以及布置在壳体110的一侧上并且包括用于使壳体110的室内空气强制循环的风扇310的空气循环器300。
在控制箱100中,管道200和空气循环器300可以在侧表面方向上层叠布置(依次布置)在壳体110的外部上。也就是说,管道200联接到壳体110的右表面118,并且空气循环器300联接到管道200的右表面218,以在壳体110内部和管道200内部形成空气流动空间。空气流动空间由通过管道200和壳体110的联接而形成的第一路径部分S1和形成在壳体110内部的第二路径部分S2来提供。
管道200的一端联接到壳体110以形成第一路径部分S1。管道200的下端形成为开放型,以形成外部新鲜空气通过其而流入的第一进气端口220。管道200的另一端可联接到空气循环器300,并且与空气循环器300连通的第一排放端口230(参见图4)可形成在右表面218处。空气通过形成在管道200内部的第一路径部分S1从第一进气端口220流到第一排放端口230,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散热器142(参见图4)可布置在第一路径部分S1上,该散热器142用于第一部件140的散热,该第一部件140是电子单元中的随后描述的主要产热体。第一排放端口230可位于第一部件140的下游侧上、在沿着第一路径部分S1流动的空气的流动路径部分上。在本文,下游侧意指气流的下侧。
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可以直接冷却第一部件140,并且在管道200中,用于冷却作为主要产热体的第一部件140的第一路径部分S1与第二路径部分S2和第三路径部分S3分开形成,使得控制箱100的内部散热变得更有效。
壳体110是形成控制箱100的外观的控制箱壳体的一部分,并且形成用于容纳电子单元的空间。此外,壳体110可包括与控制箱100的外部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进气端口120和至少一个第二排放端口130(参见图4),以使壳体110的室内空气循环通过空气循环器300。
至少一个第二进气端口120位于壳体110的下部部分上,并且至少一个第二排放端口130位于壳体110的上部部分上,使得流入壳体110的下部部分中的空气可以在穿过壳体110的内部之后被排放到上部部分。外部空气通过其流入的第二进气端口120可形成在壳体110的一个表面114上,并且用于排放壳体110内部的空气的第二排放端口130可形成在面向一个表面114的另一表面118上。如图3所示,一个表面114是第二路径部分S2的左表面,并且另一表面118可以是第二路径部分S2的右表面118。管道200可布置在另一表面118上,并且第二排放端口130可以与管道200连通,以将壳体110内的空气排放到管道200。壳体110内的空气可在穿过管道200之后通过空气循环器300排放到外部。
在壳体110中,可形成具有空气通过其从第二进气端口120流动到第二排放端口130的流动路径部分的第二路径部分S2,并且可形成用于容纳电子单元160的第三路径部分S3。在这种情况下,可在第二路径部分S2上布置后续描述的第一部件140和第二部件150。第二排放端口130可在沿着第二路径部分S2流动的空气的流动路径部分上位于第二部件150的下游。因此,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直接冷却第二部件150。虽然第一部件140的热量被传递到位于第一路径部分S1上的散热器142,但是第一部件140还可以另外由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来冷却。
通过第二进气端口120流入第二路径部分S2中的空气被通过第二排放端口130排放到第一路径部分S1,并且随后连同流入第一路径部分S1中的空气一起通过第一排放端口230排放到主排放端口330。第二路径部分S2和第一路径部分S1共用一个用于将空气排放到壳体110外部的主排放端口330。
壳体110可在长度方向上形成为较长,以便有效地位于室外单元1内部的空间中。此外,壳体110可形成为在一侧上弯曲并且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形状,以容纳多个电子单元160。壳体110可划分为由分别包括第二进气端口120和第二排放端口130的一侧114和另一侧118形成的第二路径部分S2,以及通过向一侧弯曲而形成的第三路径部分S3。为了控制箱100的高效空间使用,多个电子单元160可布置在第三路径部分S3上,并且位于第三路径部分S3上的电子单元160可以是具有比位于第一路径部分S1和第二路径部分S2上的部件的产热速率低的产热速率的部件。在图中,示出了壳体110的一侧弯曲,但不限于此。壳体110可被多样地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空气流动空间。
在壳体110的上表面116上,固定构件102可被联接以固定到壳体110。在壳体110的一侧上,可设置开口104,其中,用于将位于壳体110内的电子单元160连接到外部装置的电线穿过开口104。
功耗与电子单元140、150和160的开发成比例地增加,并且因此具有高功耗的电子单元140、150和160的产热速率可能变得非常高。如果从电子单元140、150和160产生的热量未适当地处理,那么可能发生操作失败或故障。此外,由于电子单元140、150和160的温度升高,寿命可能缩短,并且性能可能劣化。因此,为了确保产品可靠性,需要用于冷却电子单元的管道200的结构和空气循环器300。
产生热量的电子单元140、150和160可布置在壳体110的一个内侧壁上。在电子单元140、150和160中,作为主要产热体的第一部件140可布置在第一路径部分S1上。第一路径部分S1是管道200和壳体110彼此联接以冷却第一部件140的空间。作为主要产热体的第一部件140可以是逆变器控制器,并且根据空调机的室内状况或用户的操作来控制压缩机2执行高速运转或低速运转的逆变器控制器可在电子单元之间具有最高的产热速率。
第二部件150可布置在第二路径部分S2上。第二部件150的产热速率低于第一部件140的产热速率,但对应于主要产热体。第二部件150可以是反应器。
作为主要产热体的第一部件140和第二部件150可位于壳体110的上部部分上,并且空气循环器300可位于壳体110的上部部分的一侧上,以用于电子单元的散热。剩余的电子单元160可以布置在第三路径部分S3上。布置在第三路径部分S3上的电子单元160可以是EMI等。为了有效冷却,作为主要产热体的第一部件140和第二部件150可集中在壳体110的另一侧118上,并且空气循环器300可一起布置在壳体110的另一侧118上。
空气循环器300可联接到管道200的右表面218,并且可定位成与形成在管道200上的第一排放端口230邻近。空气循环器300可使用风扇310使控制箱100的室内空气循环。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室外单元1可仅使用风扇310来排放控制箱100内的热量,所以可有效地冷却电子单元140、150和160。
与一起使用制冷剂冷却装置的相关技术不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单元1可使控制箱100中的热量消散,并且可通过管道200和形成在壳体110中的多个流动路径的结构来使控制箱100的室内空气循环,以仅使用空气循环器300来优化空气循环。基于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结构,由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1不需要冷却制冷剂的部件,所以可节省材料成本,并且室外单元1的尺寸可以减小以实现紧凑的室外单元设计。此外,由于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8和控制箱100彼此分离,所以当室外单元1出现故障时,可容易地提供服务。
参考图4,可以在控制箱100内形成用于冷却电子单元的多个路径部分。具体地,第一路径部分S1可通过将管道200联接到壳体110的外部而形成,并且第二路径部分S2可通过壳体110的结构而形成在壳体110的内部上。
第一路径部分S1是空气通过其从形成在管道200上的第一进气端口220流向第一排放端口230的路径。为了使具有最高产热速率的第一部件140的热量消散,通过将管道200联接到壳体110的外部来形成第一路径部分S1。根据管道200的结构,单独形成作为主要产热体的第一部件140的散热空间,以实现有效散热。由于通过管道200的结构来处理由第一部件140产生的热量,因此可确保产品可靠性。
第二路径部分S2是空气通过其从形成在壳体110上的第二进气端口120流向第二排放端口130的路径。第二进气端口120可形成在壳体110的一个侧表面114的下部部分上,并且第二排放端口130可形成在与一个侧表面114相对的另一侧表面118的上部部分上。可以根据第二进气端口120的尺寸以及第二进气端口120所在的位置处壳体110的一侧114与另一侧118之间的间隙来调节流入第二进气端口120中的空气量。第二进气端口120的面积可大于第二排放端口130的面积。
第二路径部分S2不仅可执行布置在第二路径部分S2上的第二部件150的散热,还可执行由布置在第三路径部分S3上的电子单元160产生的热量向外部的消散。在壳体110中,第二部件150可由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直接冷却。由电子单元160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空气循环器300流入第二路径部分S2中以使第三路径部分S3的热量消散,并且因此布置在第三路径部分S3上的电子单元160可以被间接冷却。
使空气强制循环通过第一路径部分S1和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循环器300可布置在管道200的一个侧表面上。为了电子单元的有效散热,第一部件140可布置成与空气循环器300最接近。
为了有效散热,第一部件140可联接到散热器142而穿透壳体110,散热器142与第一部件140直接接触。第一部件140可联接到散热器142并且可固定到壳体110的一侧118。散热器142可包括:第一部分142a,第一部分142a布置成与第一部件140直接接触以从第一部件140吸收热量;以及第二部分142b,第二部分142b布置在第一路径部分S1上以使热量消散到壳体110的外部。
由于第一部件140的温度高于从第一进气端口220流向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的温度,所以可在第一部件140与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之间执行热量交换。
由于在第一部件140与散热器142的第一部分142a之间不存在耐热机械结构,所以热量可直接消散以提高传热效率。散热器142的第一部分142a和第二部分142b可由不具有任何紧固装置的一个构件构成。
散热器142呈宽平板的形式,并且可使用其充分的表面积来提高传热效率。第一部分142a的面积可设置成小于第二部分142b的面积,并且散热器142可在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第一路径部分S1上与第一部件140接触。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电子单元全部安装在控制箱100中之后,也可以容易地安装管道200和空气循环器300。
为了有效散热,第二部件150可位于壳体110的一侧118上以与第二排放端口130相邻。用于固定第二部件150的多个固定孔152可形成在壳体110的一侧118上。第二部件150可通过单独的紧固板156联接到壳体110。可使用壳体110的固定孔152和螺钉154来固定第二部件150。
由于第二部件150的温度高于从第二进气端口120流向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的温度,所以可在第二部件150与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之间执行热量交换。
由于在第二部件150与壳体110的固定有第二部件150的一侧118之间不存在耐热机械结构,所以热量可直接消散以提高传热效率。第二部件150和壳体110的热导率较高,并且第二部件150可通过经由单独的紧固板156螺纹联接到形成在壳体110上的多个固定孔152的结构而由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间接地冷却。散热器142的第一部分142a和第二部分142b可由不具有任何紧固装置的一个构件构成。根据第二部件150的这种固定结构,可有效地冷却第二部件150。
空气循环器300使用风扇310使控制箱100中的空气循环,并且可位于管道200的外部上以与第一排放端口230相邻。风扇310可使用前盖320和风扇盖340安装在位于外侧表面218上的第一排放端口230的前方。
风扇310可以以其旋转中心可旋转的状态安装在风扇盖340上。风扇盖340可包括可将风扇310和电动机(未示出)彼此连接的电动机连接部分312。风扇盖340可安装在前盖320上。在前盖320的前方,螺钉332安装成穿透风扇盖340而联接到壳体110。主排放端口330可形成在前盖320上。控制箱100内的空气可借助于风扇310通过主排放端口330排放到外部。
根据本公开,由于仅通过空气循环器300的风扇310而使控制箱200的散热成为可能,所以可有效地冷却控制箱100,可减小室外单元1的尺寸,并且可节省材料成本。
具有最高产热速率的第一部件140可布置在管道200中的第一路径部分S1上以与空气循环器300邻近,并且与第一部件140相邻的具有高产热速率的第二部件150可布置在壳体110中的第二路径部分S2上。
为了有效冷却电子单元,第一部件140和第二部件150可定位成分别与第一排放端口230和第二排放端口130邻近。
图5是沿图3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空调机的室外单元1中的气流。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进气端口和排放端口,以清楚地表示空气流动,并且针对图3所示的线V-V在前表面上形成的第三路径部分S3由虚线示出。从第二进气端口120流入的空气是从壳体110的外部流入的外部空气。
参考图5,在壳体110的外部上布置有第一路径部分S1和第二路径部分S2,其中,强制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第一路径部分S1传输并且第一路径部分S1与空气循环器300连通,第二路径部分S2与第一路径部分S1分离,强制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第二路径部分S2传输并且第二路径部分S2与管道200连通。
通过空气循环器300的风扇310,外部空气的一部分可通过第一进气端口220流入第一路径部分S1中,并且其余部分的一部分可通过第二进气端口120流入第二路径部分S2中,以流入控制箱100中。流入控制箱100中的空气在穿过第一路径部分S1或第二路径部分S2以用于冷却电子单元时与电子单元进行热量交换,被通过排放端口130和230排放到空气循环器300,并且随后通过主排放端口330排放到外部。
在形成第一路径部分S1的管道200上形成有吸入外部空气的第一进气端口220以及与空气循环器300连通的第一排放端口230,并且第一部件140布置在第一路径部分S1中。从外部流入的空气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第一路径部分S1的一端与第一进气端口220连通以吸入外部空气,并且第一路径部分S1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放端口230连通,以使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通过第一排放端口230和空气循环器300排放到外部。排放到第一排放端口230的空气可与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混合来进行流动。
第一部件140可布置在第一路径部分S1中,并且具体地,吸收来自第一部件140的热量的散热器142可布置在第一路径部分S1中。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必然流过第一部件140的散热器142。由于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的温度低于第一部件140的温度,所以在第一部件140与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之间执行热量交换,以冷却第一部件140。
第一路径部分S1是用于消散作为主要产热体的第一部件140的热量的流动路径,并且使用管道200的结构形成为在壳体110的外部上的独立空间,以执行控制箱100中的有效散热。
在形成第二路径部分S2的壳体110上形成有吸入外部空气的第二进气端口120以及与管道200连通的第二排放端口130,并且第二部件150布置在第二路径部分S2中。从外部流入的空气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第二路径部分S2的一端与第二进气端口120连通,以吸入外部空气,并且第二路径部分S2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放端口130连通,以使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通过第二排放端口130、第一排放端口230和空气循环器300排放到外部。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可排放到第一排放端口230,并且可与流过第一路径部分S1的空气混合以流向主排放端口330。
第二部件150可布置在第二路径部分S2中。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必然流过第二部件150。由于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的温度低于第二部件150的温度,所以在第二部件150与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之间执行热量交换,以冷却第二部件150。
第二路径部分S2是用于冷却壳体110的内部的流动路径,并且不仅冷却第二部件150,而且还将壳体110中的热量排放到外部。第二部件150可以由流过第二路径部分S2的空气直接冷却,第三路径部分S3的空气也随着由剩余电子单元160产生的热量由风扇310抽吸而循环,并且因此也可冷却布置在第三路径部分S3上的电子单元160。
如上所述,作为主要产热体的第一部件140和第二部件150可位于第一路径部分S1和第二路径部分S2上,并且空气循环器300可使外部空气强制循环通过第一路径部分S1和第二路径部分S2以实现有效散热。
根据本公开,作为用于冷却控制箱100的优化流动路径的管道200包括用于冷却电子单元之中具有最高产热速率的第一部件140的第一路径部分S1以及用于冷却壳体110的内部的第二路径部分S2,并且因此可有效地冷却控制箱100。
从控制箱100的内部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一进气端口220和第二进气端口120位于控制箱100的下部部分上并且第一排放端口230和第二排放端口130位于控制箱100的上部部分上的结构而有效地排放。由于热空气轻且趋向于上升,所以热空气可通过空气从下部部分到上部部分的循环在不在控制箱100的内部循环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外部。
因此,两个进气端口120和220设置在控制箱100的下部部分上,并且主排放端口330设置在控制箱100的上部部分上。主排放端口330连接到空气循环器300,并且通过风扇310的操作将空气排放到控制箱100的外部。为了匹配第一进气端口220和主排放端口330的位置,外壳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下部部分的一侧上的气孔17a和设置在其上部部分的一侧上的气孔17b。通过气孔17a和17b,在外壳10中循环的空气可通过进气端口120和220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主排放端口330而在控制箱100中循环。
虽然描述了壳体110和管道200彼此分离,但是形成控制箱100的外观的整个控制箱壳体包括壳体110和管道200。
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本教导内容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此外,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包括:
壳体;
多个路径部分,在所述壳体中彼此分离,并且共用一个主排放端口,所述主排放端口用于将空气排放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电子单元,布置在所述多个路径部分上;以及
空气循环器,布置在所述多个路径部分的排放端口中的一个上,以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多个路径部分使所述壳体中的空气强制循环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多个路径部分具有形成在不同位置中的进气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进气端口中的一个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下部部分处,所述排放端口中的一个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上部部分处,并且所述空气循环器将流入所述壳体的下部部分中的空气排放到所述壳体的上部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管道,并且所述多个路径部分包括:
第一路径部分,形成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管道之间,并且流过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排放端口来排放;以及
第二路径部分,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流过所述第二路径部分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二部分的排放端口来排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部分布置成比所述第二路径部分更邻近所述空气循环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电子单元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一路径部分上的第一部件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二路径部分上的第二部件,并且所述第一部件是产热速率比所述第二部件的产热速率高的产热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排放端口形成在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空气流动路径的下游侧上,使得流过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空气在经过所述第一部件时冷却所述第一部件,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排放端口来排放。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路径部分的排放端口形成在所述第二路径部分的空气流动路径的下游侧上,使得流过所述第二路径部分的空气在经过所述第二部件时冷却所述第二部件,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路径部分的排放端口来排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空气循环器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用于迫使所述壳体中的空气排放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10.一种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包括:
壳体;
多个电子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空气循环器,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迫使所述壳体的内部空气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至少一个进气端口,用于通过所述风扇将空气引入所述壳体中;
排放端口,经由所述进气端口引入的空气在所述排放端口处排放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第一路径部分,形成在所述壳体中,通过所述风扇引入所述壳体中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一路径部分;以及
第二路径部分,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与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相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外单元,还包括管道,所述管道配置为容纳所述电子单元的一部分,所述管道具有用于引入空气以冷却所述电子单元的所述一部分的进气端口和用于将所述管道内流动的空气排放到所述壳体外部的排放端口,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部分和所述第二路径部分通过所述管道彼此分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部分布置成比所述第二路径部分更邻近所述空气循环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电子单元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一路径部分上的第一部件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二路径部分上的第二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部件是产热速率比所述第二部件的产热速率高的产热体。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进气端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部分上,并且所述排放端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部分上,使得通过所述风扇引入所述进气端口的、流动的空气从所述下部部分移动至所述上部部分,从而穿过所述多个电子单元以冷却所述多个电子单元。
CN201710615929.9A 2016-08-12 2017-07-26 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Active CN107726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03045 2016-08-12
KR1020160103045A KR102328715B1 (ko) 2016-08-12 2016-08-12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외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6474A true CN107726474A (zh) 2018-02-23
CN107726474B CN107726474B (zh) 2021-02-02

Family

ID=5915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5929.9A Active CN107726474B (zh) 2016-08-12 2017-07-26 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9617B2 (zh)
EP (1) EP3282200A1 (zh)
KR (1) KR102328715B1 (zh)
CN (1) CN1077264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28080B2 (en) * 2015-11-09 2021-02-23 Carrier Corporation Climate control outdoor unit with inverter coolin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7684A (ja) * 2003-02-17 2004-09-02 Toyota Motor Corp 放熱板および放熱装置
CN101013256A (zh) * 2006-02-03 2007-08-0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投射装置
CN101440982A (zh) * 2007-11-23 2009-05-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外机
CN101535074A (zh) * 2006-11-02 2009-09-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以及汽车
CN101576291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外机
JP5488964B2 (ja) * 2009-09-15 2014-05-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装品箱
CN103827587A (zh) * 2011-09-29 2014-05-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JP5532623B2 (ja) * 2009-02-24 2014-06-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電装装置
CN103984396A (zh) * 2014-03-21 2014-08-13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3984849U (zh) * 2014-06-13 2014-12-03 南京新和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箱冷却增强系统
EP2040008B1 (en) * 2007-09-21 2015-03-11 LG Electronics, Inc.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88964A (en) 1977-12-27 1979-07-14 Maruichi Kazai Kk Method of making packing ring
JPS5532623A (en) 1978-08-31 1980-03-07 Ricoh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JPH05118671A (ja) 1991-10-30 1993-05-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電気品箱
JPH05118672A (ja) 1991-10-30 1993-05-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電気品箱
US6366461B1 (en) * 1999-09-29 2002-04-02 Silicon Graph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KR20010056511A (ko) 1999-12-15 2001-07-04 구자홍 인버터 히트 펌프용 피씨비 및 컴프레서의 방열 구조
US7651811B2 (en) * 2004-01-28 2010-01-26 Aker Wade Power Technologies, Llc Thermal management of fast charging high capacity batteries
KR100598215B1 (ko) 2004-02-25 2006-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에어컨 실외기의 배관 구조
KR100954358B1 (ko) * 2006-01-25 2010-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의 컨트롤박스
CN101441982A (zh) 2007-11-20 2009-05-27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腔室内衬及等离子体加工装置
KR101457692B1 (ko) * 2008-03-12 2014-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컨트롤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2009222327A (ja) 2008-03-18 2009-10-01 Panasonic Corp 電装品箱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空気調和装置
JP2010175224A (ja) * 2009-02-02 2010-08-12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KR101189451B1 (ko) * 2010-12-24 2012-10-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버터 스택
JP5597571B2 (ja) * 2011-02-15 2014-10-01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パッケージ収納型エンジン作業機
US20120215359A1 (en) * 2011-02-21 2012-08-23 Amir Meir Michael Adaptive fan control based on server configuration
JP5805598B2 (ja) * 2012-09-12 2015-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170317B1 (ko) 2014-01-14 2020-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ES2571216B1 (es) 2014-11-24 2017-04-18 Antonio Daniel Torquemada Jiménez Sistema para transporte y alojamiento seguro de cosmético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7684A (ja) * 2003-02-17 2004-09-02 Toyota Motor Corp 放熱板および放熱装置
CN101013256A (zh) * 2006-02-03 2007-08-0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投射装置
CN101535074A (zh) * 2006-11-02 2009-09-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以及汽车
EP2040008B1 (en) * 2007-09-21 2015-03-11 LG Electronics, Inc.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1440982A (zh) * 2007-11-23 2009-05-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外机
CN101576291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外机
JP5532623B2 (ja) * 2009-02-24 2014-06-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電装装置
JP5488964B2 (ja) * 2009-09-15 2014-05-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装品箱
CN103827587A (zh) * 2011-09-29 2014-05-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103984396A (zh) * 2014-03-21 2014-08-13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3984849U (zh) * 2014-06-13 2014-12-03 南京新和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箱冷却增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69617B2 (en) 2020-02-25
EP3282200A1 (en) 2018-02-14
US20180043749A1 (en) 2018-02-15
KR102328715B1 (ko) 2021-11-19
KR20180018093A (ko) 2018-02-21
CN107726474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4182B2 (en) Control box,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CN101815917B (zh) 辅助冷却系统
US72343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porative cooling of a cooling fluid
KR20120135771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3432016U (zh) 台式便携半导体制冷空调
US20110167856A1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computer body by introducing cooling air therein
KR20080020817A (ko) 통신장비용 냉방장치
CN108139088B (zh) 空调
WO2011064972A1 (ja) 発熱体収納箱冷却装置
CN115585506A (zh) 空调器
JP4439410B2 (ja) 電子機器用冷却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ラック
CN107726474A (zh) 用于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CN218379667U (zh) 空调装置
CN208649733U (zh)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JP2013257115A (ja) 冷凍冷蔵庫
JPH05118671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電気品箱
JP2003254596A (ja) 空気調和機の熱交換器の取付構造
CN216814402U (zh) 空调器
CN219607223U (zh) 空调装置
KR101351857B1 (ko) 난방장치의 열교환기 배치구조
CN215216483U (zh) 空调室外机
KR102174514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218379665U (zh) 空调装置
JP2009074701A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209472946U (zh) 用于色选机的散热装置和具有其的色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