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9733U -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9733U
CN208649733U CN201821217168.8U CN201821217168U CN208649733U CN 208649733 U CN208649733 U CN 208649733U CN 201821217168 U CN201821217168 U CN 201821217168U CN 208649733 U CN208649733 U CN 208649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enerator
compressor
cooling system
hea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71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秀
徐玉高
谢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71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9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9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9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冷却系统用于具有壳体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压缩机,设于壳体的压缩腔内;换热组件,与压缩机管路连接,且换热组件设于壳体的换热腔内;回热器,回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换热组件和压缩机管路连接,且回热器设于压缩腔内,以使冷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通过回热器降低压缩腔内的温度。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回热器对压缩腔进行降温,以避免冷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因压缩机的工作而使压缩腔的温度升高,进而达到保护压缩机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却风扇对压缩腔进行降温,回热器能够明显提升压缩腔的降温效果,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和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热泵式干衣机采用压缩机工作原理,利用冷凝器、蒸发器循环流动产生的热流向盛放衣物的桶内,完成干衣物功能。压缩机在工作中会发热,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热泵式干衣机均采用安装冷却风扇10来降低压缩机升温,这样成本高,而且冷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以降低压缩机空间环境温度,来达到防止压缩机升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用回热器替代降温风扇,完成降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用于具有壳体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压缩机,设于壳体的压缩腔内;换热组件,与压缩机管路连接,且换热组件设于壳体的换热腔内;回热器,回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换热组件和压缩机管路连接,且回热器设于压缩腔内,以使冷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通过回热器降低压缩腔内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回热器对压缩腔进行降温,以避免冷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因压缩机的不断工作而向压缩腔内释放热量,进而使得压缩腔内温度过高,以达到保护压缩机正常运行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却风扇对压缩腔进行降温,回热器能够明显提升压缩腔的降温效果,且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换热组件具体包括:冷凝器,与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蒸发器,蒸发器分别与冷凝器以及回热器相连,且蒸发器与冷凝器相邻设于换热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中冷媒流经冷凝器和蒸发器,利用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者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对桶内衣物进行烘干。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冷凝器对由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转化为液态,同时将释放出的热量向桶内排出以实现烘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节流阀,设于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位于管路上的节流阀,能够控制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气体的流量与流速等,从而控制流向盛放衣物的桶内的热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风扇,设于回热器靠近压缩机的一侧,以将回热器产生的冷量吹至压缩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于在压缩腔内设有回热器的基础上,将风扇设于压缩机的一侧,能够将回热器产生的冷气吹向压缩机,从而对压缩机进行降温处理,避免压缩机的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工作性能,进而防止压缩机升温。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采用风扇和回热器的共同作用,使得压缩腔内的温度下降速度更快,降温效果更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散热部,设于壳体对应于压缩机的位置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上对应压缩机的位置处设置散热部,风扇能够将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吹出壳体,从而避免压缩机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而影响回热器的降温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回热器呈板状,设于压缩腔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回热器设置为板状,能够有效利用壳体内的空间,从而对压缩机、换热组件以及回热器等部件进行合理化布局,且板状的回热器占用的空间较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压缩机在回热器的板面的投影在回热器的散热面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回热器自身呈板状,通过限定压缩机在上述板面的投影与散热面的关系,可使回热器产生的冷气能够完全作用压缩机上,从而对压缩机进行降温,进而保证回热器对压缩机的降温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隔离板,设于壳体的底板上,以将壳体分隔呈压缩腔和换热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离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出多个腔体,并将压缩机和换热组件分别安装在该腔体内,从而实现压缩机与换热组件隔开,从而避免在冷却系统工作时换热组件释放的热量流入压缩腔内,以在压缩机与换热组件之间产生热量干涉从而降低整个冷却系统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的底板上的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冷却系统,用回热器替代降温风扇,完成降温效果。此外,衣物处理装置还具有上述冷却系统的任一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桶体组件,设于冷却系统的上方,且经冷却系统的冷凝器加热的气体流入桶体组件,以干燥桶体组件内的衣物。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中气体流经冷凝器和蒸发器,利用冷凝器、蒸发器循环流动产生的热流向盛放衣物的桶内,从而完成干衣物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回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冷却风扇,100壳体,102底板,200压缩机,300换热组件,302冷凝器,304蒸发器,306节流阀,400回热器,500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具有壳体100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压缩机200,设于壳体100的压缩腔内;换热组件300,与压缩机200管路连接,且换热组件300设于壳体100的换热腔内;回热器400,回热器400的两端分别与换热组件300和压缩机200管路连接,且回热器400设于压缩腔内,以使冷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通过回热器400降低压缩腔内的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回热器对压缩腔进行降温,以避免冷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因压缩机200的不断工作而向压缩腔内释放热量,进而使得压缩腔内温度过高,以达到保护压缩机200正常运行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却风扇对压缩腔进行降温,回热器能够明显提升压缩腔的降温效果,且成本低。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00具体包括:冷凝器302,与压缩机200的出气口相连;蒸发器304,蒸发器304分别与冷凝器302以及回热器400相连,且蒸发器304与冷凝器302相邻设于换热腔内。
在该实施例中,压缩机200中冷媒流经冷凝器302和蒸发器304,利用冷媒在压缩机200、冷凝器302和蒸发器304三者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对桶内衣物进行烘干。
可以理解的是,冷凝器302对由压缩机20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转化为液态,同时将释放出的热量向桶内排出以实现烘干。
其中,冷凝器302与蒸发器304相邻设置为并列设置在换热腔内,从而使换热组件形成单排结构,以减小换热组件300的高度;或者冷凝器302与蒸发器304的设置为上下堆叠在一起,从而是换热组件形成双排结构,以减少换热组件300的长度或宽度,达到节省壳体100空间的目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节流阀306,设于连接冷凝器302与蒸发器304之间的管路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位于管路上的节流阀306,能够控制冷凝器302与蒸发器304之间的气体的流量与流速等,从而控制流向盛放衣物的桶内的热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扇(未图示),设于回热器400靠近压缩机200的一侧,以将回热器400产生的冷量吹至压缩机200。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在压缩腔内设有回热器的基础上,将风扇设于压缩机的一侧,能够将回热器400产生的冷气吹向压缩机200,从而对压缩机200进行降温处理,避免压缩机200的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工作性能,进而防止压缩机200升温。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采用风扇和回热器400的共同作用,使得压缩腔内的温度下降速度更快,降温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部(未图示),设于壳体100对应于压缩机200的位置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100上对应压缩机200的位置处设置散热部,风扇能够将压缩机2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吹出壳体100,从而避免压缩机200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而影响回热器400的降温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其中,散热部为开设在壳体100上的散热孔或者设置在壳体100上的散热格栅,从而壳体100内因压缩机200运行产生的热量能够从散热孔或散热格栅处排出。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回热器400呈板状,设于压缩腔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将回热器400设置为板状,能够有效利用壳体100内的空间,从而对压缩机200、换热组件300以及回热器400等部件进行合理化布局,且板状的回热器400占用的空间较少。
进一步地,压缩机200在回热器400的板面的投影在回热器400的散热面内。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回热器自身呈板状,通过限定压缩机在上述板面的投影与散热面的关系,可使回热器400产生的冷气能够完全作用压缩机200上,从而对压缩机200进行降温,进而保证回热器400对压缩机200的降温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散热面为板状的回热器400面向压缩机200的一面,回热器400产生的冷气通过该散热面向压缩机200扩散,并通过风扇将冷气吹向压缩机200形成气流,从而加速冷气的流动,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离板500,设于壳体100的底板102上,以将壳体100分隔呈压缩腔和换热腔。
在该实施例中,隔离板500将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分隔出多个腔体,并将压缩机200和换热组件300分别安装在该腔体内,从而实现压缩机200与换热组件300隔开,从而避免在冷却系统工作时换热组件300释放的热量流入压缩腔内,以在压缩机200与换热组件300之间产生热量干涉,从而降低整个冷却系统的换热效率。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00;以及设于壳体100的底板上的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冷却系统设在壳体100的底板上,用回热器400替代降温风扇,完成降温效果,此外,衣物处理装置还具有上述冷却系统的任一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干衣机或洗衣机,也适用于其他种类的衣物处理装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这些实施例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桶体组件,设于冷却系统的上方,且经冷却系统的冷凝器302加热的气体流入桶体组件,以干燥桶体组件内的衣物。
在该实施例中,压缩机200中气体流经冷凝器302和蒸发器304,利用冷凝器302、蒸发器304循环流动产生的热流向盛放衣物的桶内,从而完成干衣物功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回热器对压缩腔进行降温,以避免冷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因压缩机200的工作而使压缩腔的温度升高,进而达到保护压缩机200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却风扇对压缩腔进行降温,回热器能够明显提升压缩腔的降温效果,且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却系统,用于具有壳体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设于所述壳体的压缩腔内;
换热组件,与所述压缩机管路连接,且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换热腔内;
回热器,所述回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压缩机管路连接,且所述回热器设于所述压缩腔内,以使所述冷却系统在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回热器降低所述压缩腔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具体包括:
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分别与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回热器相连,且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相邻设于所述换热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流阀,设于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扇,设于所述回热器靠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以将所述回热器产生的冷量吹至所述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部,设于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压缩机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呈板状,设于所述压缩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在所述回热器的板面上的投影在所述回热器的散热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离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底板上,以将所述壳体分隔呈所述压缩腔和所述换热腔。
9.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
设于所述壳体的底板上的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桶体组件,设于所述冷却系统的上方,且经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凝器加热的气体流入所述桶体组件,以干燥所述桶体组件内的衣物。
CN201821217168.8U 2018-07-30 2018-07-30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649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7168.8U CN208649733U (zh) 2018-07-30 2018-07-30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7168.8U CN208649733U (zh) 2018-07-30 2018-07-30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9733U true CN208649733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7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7168.8U Active CN208649733U (zh) 2018-07-30 2018-07-30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9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915A (zh) * 2019-09-19 2019-11-29 苏州佳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用热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915A (zh) * 2019-09-19 2019-11-29 苏州佳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用热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1777B (zh)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
KR101316859B1 (ko) 차량용 컨덴서
KR101989522B1 (ko) 의류건조기
CN108458534A (zh) 冰箱及其运行方法
CN206113173U (zh) 一种动力式热管空调一体机
CN105937791B (zh) 一种机组外置式机房散热系统
CN104457004A (zh) 具有通过两段蒸发器回收废热结构的热泵系统
WO2013135048A1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一种机柜
KR102563521B1 (ko) 차량용 열관리 시스템
CN1987264A (zh) 空调器
CN106332514A (zh) 用于高发热密度机柜的热管冷却系统
CN208649733U (zh) 冷却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US10612798B2 (en)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 pump tower with energy efficient arrangement
CN110816206A (zh) 一种带闪发器的具有并联回路的电动汽车空调热泵系统
EP2165135B1 (en) Refrigerating system
CN207990944U (zh) 一种移动除湿烘干冷暖空调机
CN206919283U (zh) 一种一体化机房空调
CN101303151B (zh) 沸腾冷却装置
CN107429955A (zh) 吸附式制冷机
JP2006038306A (ja) 冷凍装置
CN111251812A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JP2013257115A (ja) 冷凍冷蔵庫
KR20130055790A (ko) 고효율 히터펌프식 냉난방장치
US20210002812A1 (en) Appliance for drying laundry
KR20200099342A (ko) 열관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0

Address after: 214028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Sw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028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Wuxi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Xiaotianer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