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505A - 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及使用该含乳饮料分配方法的饮料调和器 - Google Patents

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及使用该含乳饮料分配方法的饮料调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505A
CN107708505A CN201680031783.7A CN201680031783A CN107708505A CN 107708505 A CN107708505 A CN 107708505A CN 201680031783 A CN201680031783 A CN 201680031783A CN 107708505 A CN107708505 A CN 107708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k
stoste
steam
steam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17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505B (zh
Inventor
永吉贤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08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96Means to produce beverage with a layer on top, e.g. of cream, foam or fro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52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 A23C9/1524Inert gases, noble gases, oxygen, aerosol gases; Processes for foam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85Nozzles dispensing heated and foamed milk, i.e. milk is sucked from a milk container, heated and foamed inside the device, and subsequently dispensed from the nozz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89Steam nozzles, e.g. for introducing into a milk container to heat and foam mil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15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 B67D1/0021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being mixed at the time of dispensing, i.e. post-mix dispensers
    • B67D1/0022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being mixed at the time of dispensing, i.e. post-mix dispensers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to be dispensed
    • B67D1/0034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the beverage being prepared by mixing at least two liquid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being mixed at the time of dispensing, i.e. post-mix dispensers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to be dispensed for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each compon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042Details of specific parts of the dispensers
    • B67D1/0043Mixing devices for liquids
    • B67D1/0044Mixing devices for liquids for mixing inside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67D1/0046Mixing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1/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on draught
    • B67D1/08Details
    • B67D1/0857Cooling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22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dairy products
    • A23C2210/25Separating and blending
    • A23C2210/252Separating a milk product in at least two fractions followed by treatment of at least one of the fractions and remixing at least part of the two fra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22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dairy products
    • A23C2210/30Whipping, foaming, frothing or aerating dairy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将混合加热后的蒸汽、牛奶原液和空气而制造出的泡沫状的牛奶泡沫以及混合加热后的蒸汽和牛奶原液而制造出的液态的蒸热奶向杯子C分配,提供在杯子C内的上层装满牛奶泡沫而得的包含牛奶泡沫和蒸热奶的含乳饮料,利用控制部90执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后,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在牛奶泡沫的层之上分配蒸热奶,由此抑制蒸热奶与杯子C直接碰撞而产生泡沫。

Description

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及使用该含乳饮料分配方法的饮料调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配含有将冷藏的牛奶原液与蒸汽混合而制得的液态的蒸热奶、以及在冷藏的牛奶原液中混入蒸汽和空气而制得的泡沫状的牛奶泡沫的含乳饮料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销售含乳饮料的饮料调和器。
背景技术
销售这种含乳饮料的饮料调和器的初始机械以如下方式构成:由于不能保温贮存生牛奶,因此,制成奶粉保存于贮藏库中,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将从贮藏库供给的奶粉与热水混合而制得的液态的牛奶分配至饮料容器中,但在为奶粉的情况下,存在风味缺失的问题。因此,出现了一种技术,在将生牛奶浓缩并进行冷却保存之后,将冷藏的牛奶原液与蒸汽混合并加热而销售(例如,专利文献1)。根据该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将冷藏的牛奶原液与蒸汽混合而制造液态的蒸热奶,另外,通过在冷藏的牛奶原液和蒸汽的基础上混合空气而制造泡沫状的牛奶泡沫,将液态的蒸热奶和泡沫状的牛奶泡沫供给至杯子(饮料容器)中,能够作为热牛奶(含乳饮料)进行销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250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分配至饮料容器内的含乳饮料根据视觉印象(外观)决定饮料品质。在为添加了液态的蒸热奶和泡沫状的牛奶泡沫的热牛奶时,在液态的蒸热奶的层之上装满牛奶泡沫时,在含乳饮料的上层,大小一致的均匀的泡沫整面扩展的话视觉印象(外观)好,因此饮料质量得以保证。这样,为了保证饮料质量,即为了在液态的蒸热奶的层之上装满泡沫状的牛奶泡沫,通常在向饮料容器分配液态的蒸热奶之后,分配泡沫状的牛奶泡沫。但是,存在如下课题,当向空的饮料容器中分配液态的蒸热奶时,蒸热奶飞溅,产生比牛奶泡沫的泡沫更大的泡沫,该泡沫彼此纵横地结合,成为山那样堆积的一块泡沫群(例如,像螃蟹吹的泡沫块的样子),即使利用接着分配的牛奶泡沫,一块的泡沫群也不会掩埋,而以从牛奶泡沫的表面突出的方式残留,损坏外观。为了解决该课题,考虑抑制液态的蒸热奶的每单位时间的分配量、分配速度,但当以不产生一块的泡沫群的方式抑制每单位时间的分配量或分配速度时,引起销售时间变长的另一问题。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还考虑将向饮料容器中分配液态的蒸热奶的喷嘴设为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的可动式,在向饮料容器分配液态的蒸热奶时,使喷嘴下降至饮料容器的底面附近的结构,或以使喷嘴的角度倾斜而使液态的蒸热奶与饮料容器的侧壁碰撞的方式构成,但在为前者的情况下,需要用于使喷嘴为可动式的机构,在为后者的情况下,需要以饮料容器不会由于液态的蒸热奶的碰撞而倾倒的方式把持饮料容器的机构,因此,具有避免不了成本上升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所述课题,能够维持规定的销售时间且通过简单的结构保证饮料质量的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饮料调和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人等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是,着眼于在将蒸热奶分配至空的饮料容器时产生泡沫的机理是由于蒸热奶与饮料容器碰撞而飞溅时卷入空气而产生泡沫的点,完成了抑制蒸热奶与饮料容器碰撞时的飞溅,并且防止空气的卷入引起的泡沫的产生的下述发明。
即,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合加热后的蒸汽、牛奶原液和空气而制得的泡沫状的牛奶泡沫和混合加热后的蒸汽和牛奶原液而制得的液态的蒸热奶注入到饮料容器中,以提供在饮料容器内的上层盛装(堆高,大量地堆积)牛奶泡沫而得的包含牛奶泡沫和蒸热奶的含乳饮料,在将牛奶泡沫注入至饮料容器后,将液态的蒸热奶注入至饮料容器。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饮料调和器,其包括:冷却保存牛奶原液的原液贮存机构;供给加热后的蒸汽的蒸汽供给机构;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供给机构;混合机构,其以能被供给来自蒸汽供给机构的蒸汽、来自原液贮存机构的牛奶原液和来自空气供给机构的压缩空气的方式形成,在被供给蒸汽和牛奶原液时,将蒸汽和牛奶原液混合而制造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在被供给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时,将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混合,制造利用蒸汽加热并且利用压缩空气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分配由混合机构制造出的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的喷嘴机构;起泡机构,其增大从混合机构供给的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的起泡程度而制造牛奶泡沫;分配由起泡机构制造出的牛奶泡沫的喷嘴机构;和控制机构,其能够实现下述工序:将蒸汽和牛奶原液供给至混合机构,将由该混合机构制造出的液态的蒸热奶经由喷嘴机构进行分配的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和将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供给至混合机构,将由该混合机构制造出的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供给至起泡机构,将由该起泡机构制造出的牛奶泡沫经由喷嘴机构进行分配的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向饮料容器中注入含乳饮料,该饮料调和器中,所述控制机构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执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此后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所记载的饮料调和器中,其特征在于,喷嘴机构作为将从混合机构或起泡机构供给的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暂时贮存并脱蒸汽的容器形成,该容器的底部以随着从作为被供给液态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的部位的基部起向隔开间隔的前端去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其前端形成有分配液态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的喷嘴部,所述容器中的液态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所碰撞的壁面的角度形成为锐角。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所记载的饮料调和器中,其特征在于,相比于连接起泡机构和喷嘴机构的容器的管的管径,向容器排出的排出口的口径较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牛奶饮料分配方法,将混合加热后的蒸汽、牛奶原液和空气而制得的牛奶泡沫以及混合加热后的蒸汽和牛奶原液而制得的液态的蒸热奶注入到饮料容器中,以提供在饮料容器内的上层装满牛奶泡沫而得的包含牛奶泡沫和蒸热奶的含乳饮料,其中,将牛奶泡沫注入至饮料容器之后,将液态的蒸热奶注入至饮料容器,由此,在将液态的蒸热奶向饮料容器注入的阶段,牛奶泡沫以层的形式堆积在饮料容器内,利用该牛奶泡沫的层,能够抑制向饮料容器注入的液态的蒸热奶与饮料容器直接碰撞而飞溅,另外,即使液态的蒸热奶由于穿过层状的牛奶泡沫而与饮料容器碰撞导致飞溅,也被牛奶泡沫的层覆盖,因此,能够抑制卷入空气而成为泡沫,至少防止产生一块的泡沫群。而且,分配到层状的牛奶泡沫之上的液态的蒸热奶穿过牛奶泡沫而潜入牛奶泡沫之下,因此,饮料容器内的热牛奶的表面被优质的牛奶泡沫覆盖,因此具有能够保证良好的饮料品质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饮料调和器,其包括:冷却保存牛奶原液的原液贮存机构;供给加热后的蒸汽的蒸汽供给机构;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供给机构;混合机构,其以能被供给来自蒸汽供给机构的蒸汽、来自原液贮存机构的牛奶原液和来自空气供给机构的压缩空气的方式形成,在被供给蒸汽和牛奶原液时,将蒸汽和牛奶原液混合而制造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在被供给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时,将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混合,制造利用蒸汽加热并且利用压缩空气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分配由混合机构制造出的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的喷嘴机构;起泡机构,其增大从混合机构供给的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的起泡程度而制造牛奶泡沫;分配由起泡机构制造出的牛奶泡沫的喷嘴机构;和控制机构,其能够实现下述工序:将蒸汽和牛奶原液供给至混合机构,将由该混合机构制造出的液态的蒸热奶经由喷嘴机构进行分配的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和将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供给至混合机构,将由该混合机构制造出的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供给至起泡机构,将由该起泡机构制造出的牛奶泡沫经由喷嘴机构进行分配的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向饮料容器中注入含乳饮料,该饮料调和器中,所述控制机构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执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此后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由此具有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相同的效果,即,在将液态的蒸热奶向饮料容器注入的阶段,牛奶泡沫以层的形式堆积在饮料容器内,利用该牛奶泡沫的层,能够抑制注入到饮料容器的液态的蒸热奶与饮料容器直接碰撞而飞溅,另外,即使液态的蒸热奶由于穿过层状的牛奶泡沫而与饮料容器碰撞导致飞溅,也被牛奶泡沫的层覆盖,因此,能够抑制卷入空气而成为泡沫,至少防止产生一块的泡沫群。而且,分配到层状的牛奶泡沫之上的液态的蒸热奶穿过牛奶泡沫而潜入牛奶泡沫之下,因此,饮料容器内的热牛奶的表面被优质的牛奶泡沫覆盖,因此具有能够保证良好的饮料品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乳饮料供给机构的饮料调和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乳饮料供给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从后侧观察图1所示的饮料调和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构成原液供给部的插头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插头和插座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构成原液供给部的止回阀结构部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止回阀结构部的横截面图。
图8是表示构成图6和图7所示的止回阀结构部的止回阀主体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左侧观察图8所示的止回阀主体的情况的纵截面图。
图10是表示从前侧观察图8所示的止回阀主体的情况的纵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插座的立体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将插头安装于插座时的各个主要部分的图,(a)表示插头脱离插座的状态,(b)表示插头进入插座的状态。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插头和插座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图2所示的混合部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2所示的混合部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图2所示的起泡部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2所示的起泡部的截面图。
图18是表示图2所示的喷嘴部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2所示的喷嘴部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图18和图19所示的喷嘴主体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图20所示的饮料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起泡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喷嘴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饮料调和器的实施方式。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饮料调和器的立体图,图2中示意性地表示其结构。在此示例的饮料调和器1是向作为饮料容器的杯子C(参照图2)分配含乳饮料的设备。
如图1所示,饮料调和器1具有:形成为前面具有开口的箱体的调和器主体1a;和以关闭调和器主体1a的前面开口的方式支承于该调和器主体1a的前表面的一侧的前门1b,在前门1b的表面(前表面)配置有具有饮料选择按钮1c的操作面板。在调和器主体1a的饮料选择按钮1c的下方配置成为作为饮料容器的杯子C(参照图2)的载置台的杯支承台1d,在该杯支承台1d的上方部位设置有供给含乳饮料的喷嘴收纳部700。
在上述调和器主体1a内,安装有图2所示的饮料调和器的构成部件,即蒸汽供给部(蒸汽供给机构)10、原液贮存部(原液贮存机构)20、空气供给部(空气供给机构)40、混合部(混合机构)50及起泡部(起泡机构)60等构成部件,并且内置有包括将总括地控制各个构成部件的程序(工序)存储于存储器的CPU的控制部(控制机构)90。此外,构成饮料调和器1的构成部件之一的喷嘴部(喷嘴机构)70收纳于在调和器主体1a的前表面设置的喷嘴收纳部700。另外,在上述调和器主体1a内安装有将收纳于冷藏库2内(参照图3)的BIB(Bag InBox,盒中袋)21的牛奶进行规定量加压输送的管式泵等。如图3所示,上述冷藏库2作为隔热结构的室形成于饮料调和器1的调和器主体1a的内部,利用能够摆动地设置于调和器主体1a的后表面的隔热结构的后面门3能够开闭,BIB21在使后面门3开放的状态下进行补充。此外,2a是冷冻机的冷凝单元。
接着,参照图2说明饮料调和器1的构成部件。蒸汽供给部10具有蒸汽罐11、第一蒸汽供给管12及第二蒸汽供给管13。蒸汽罐11是目前公知的结构,生成加压蒸汽。
第一蒸汽供给管12的一端连接于蒸汽罐11,另一端连接于混合部50,将蒸汽罐11与混合部50连接。在该第一蒸汽供给管12的中途配置有第一蒸汽供给阀14。该第一蒸汽供给阀14根据由未图示的控制机构赋予的指令进行开闭。在第一蒸汽供给阀14打开时,允许加压蒸汽通过第一蒸汽供给管12。另外,在第一蒸汽供给阀14关闭时,限制加压蒸汽通过第一蒸汽供给阀14。
第二蒸汽供给管13的一端连接于蒸汽罐11,另一端连接于构成原液贮存部20的止回阀结构部30,将蒸汽罐11与止回阀结构部30连接。另外,在后面对止回阀结构部30进行说明。
在该第二蒸汽供给管13的中途配置有第二蒸汽供给阀15。该第二蒸汽供给阀15根据由控制机构赋予的指令进行开闭。在第二蒸汽供给阀15打开时,允许加压蒸汽通过第二蒸汽供给管13。另外,在第二蒸汽供给阀15关闭时,限制加压蒸汽通过第二蒸汽供给阀15。
原液贮存部20具有BIB21、管泵23、插头24及止回阀结构部30而构成。
BIB21将封入有用于向杯子C供给的含乳饮料(热牛奶)的原液(以下,均称为牛奶原液)的袋状容器收纳于箱状容器中而构成。该BIB21贮存在内置于上述饮料调和器1的冷藏库2中,通过开放后面门3进行补充。
管泵23在冷藏库2的内部设置于BIB21的下侧。该管泵23根据由控制机构赋予的指令进行驱动,在驱动时,以用多个辊等压扁连接于BIB21的管22的方式,加压输送规定量的BIB21内的牛奶原液。
插头24安装于与BIB21连接的管22的前端部。图4是表示构成原液贮存部20的插头24的立体图。如该图4所示,插头24具有插头主体24a和插头盖体24b。
插头主体24a成为上部和前方部开放、且在后方部形成有U字状的后面槽241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形态。在该插头主体24a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有以左右一对的方式向上方突出的卡止片242。在这些左右一对的卡止片242分别形成有卡止槽243。另外,在插头主体24a的左右两侧部的前侧上部形成有左右一对的轴支孔244。进而,如图5所示,在插头主体24a的底部设置有以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向上方突出的长条状的主体侧夹紧部245。
插头盖体24b为大致平板状的部件,形成有贯通孔246(参照图5)、卡合突部247、卡止突部248及盖侧夹紧部249。贯通孔246在插头盖体24b的前侧以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在该贯通孔246中,贯通有长杆状的插头销25,该插头销25的左右两端部插通在插头主体24a的轴支孔244中。即,插头盖体24b以能够绕插头销25的中心轴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插头主体24a。
卡合突部247以比插头盖体24b的上表面更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卡止突部248以比插头盖体24b的左右两端部更向外侧(左侧、右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盖侧夹紧部249是在插头盖体24b的下表面,以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向下方突出而形成的长条状的部件。该盖侧夹紧部249形成于在插头盖体24b以接近插头主体24a的方式摆动时,相对于主体侧夹紧部245对置的部位。
这样的插头24以下述方式安装于管22的前端部。首先,使插头盖体24b以离开插头主体24a的方式摆动,在插头主体24a与插头盖体24b之间,以管22的前端面比插头主体24a的前方部更向前方突出、并且管22的一部分通过后面槽241的方式配置管22。
接着,使插头盖体24b以接近插头主体24a的方式摆动,插头盖体24b的卡止突部248进入插头主体24a的卡止片242的卡止槽243而与该卡止片242卡止,由此能够将插头24安装于管22的前端部。
此时,插头盖体24b的盖侧夹紧部249与插头主体24a的主体侧夹紧部245对置,且与该主体侧夹紧部245一起夹住管22的规定部位而使该管22封闭。即,插头24成为封闭姿态。
图6是表示构成原液贮存部20的止回阀结构部30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止回阀结构部30的横截面图。在此示例的止回阀结构部30经由原液供给管26连接于混合部50,如图6及图7所示,具有止回阀主体30a。
图8~图10分别表示构成图6及图7所示的止回阀结构部30的止回阀主体30a,图8是立体图,图9是表示从左侧观察图8所示的止回阀主体30a时的纵截面图,图10是表示从前侧观察图8所示的止回阀主体30a时的纵截面图。
如这些图8~图10所示,止回阀主体30a具有插座收纳部31、蒸汽流入部32、原液流出部33及阀体收纳部34。插座收纳部31是构成于止回阀主体30a的后方部分,允许插座27(参照图6及图7)通过后面开口31a进入,并收纳该插座27的部位。
如图11所示,插座27具有后面开放的箱状的插座主体27a。该插座27构成为,卡止爪片271、限制孔272、原液引导部273及引导槽部274、275形成于插座主体27a。
卡止爪片271分别设于插座主体27a的左右两侧部,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在这些卡止爪片271的前侧形成有卡止爪271a。限制孔272是形成于插座主体27a的上方部的矩形形状的孔。
原液引导部273是在插座主体27a的前方部以向前方和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且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筒状体。该原液引导部273的外径比上述管22的内径稍大。在该原液引导部273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原液通路273a。
引导槽部274、275以左右一对的方式形成于插座主体27a的下方部的后侧。在左侧的引导槽部274,右端部与插座主体27a的左侧部对置且向前方延伸的第一右侧前延部274a、与该第一右侧前延部274a的前端部连续且随着向前方去而逐渐向左方倾斜的右侧倾斜部274b、与该右侧倾斜部274b的前端部连续且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右侧前延部274c连续地形成。
在右侧的引导槽部275,左端部与插座主体27a的右侧部对置且向前方延伸的第一左侧前延部275a、与该第一左侧前延部275a的前端部连续且随着向前方去而逐渐向右方倾斜的左侧倾斜部275b、与该左侧倾斜部275b的前端部连续且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左侧前延部275c连续地形成。
如图6及图7所示,插座主体27a的前方部通过止回阀主体30a的后面开口31a而进入插座收纳部31,且插座主体27a的卡止爪片271的卡止爪271a与设置于止回阀主体30a的左右两侧部的卡止突起311卡止,由此这样的插座27被收纳于插座收纳部31。在此,插座27的原液引导部273的前端部分进入止回阀主体30a中的圆筒部312的中空部312a。在该圆筒部312的前端部形成有原液流入口313,原液引导部273的原液通路273a面向原液流入口313。
这样插座27收纳于插座收纳部31中,由此构成止回阀结构部30,而且,如上所述,止回阀结构部30连接于原液供给管26,因此,该插座27安装于用于供给牛奶原液的配管。
蒸汽流入部32是与上述第二蒸汽供给管13连接的部位,具有蒸汽流入通路321。该蒸汽流入通路321通过设置于止回阀主体30a的蒸汽流入口322与第二蒸汽供给管13连通。
原液流出部33是与上述原液供给管26连接的部位,具有原液流出通路331。该原液流出通路331通过设置于止回阀主体30a的原液流出口332与原液供给管26连通。
阀体收纳部34是在止回阀主体30a的中央区域划分出的室,与上述蒸汽流入通路321和上述原液流出通路331连通,并且经由原液流入口313与收纳于插座收纳部31的插座27的原液引导部273的原液通路273a连通。在该阀体收纳部34设置有滚珠引导件35。
滚珠引导件35构为成圆筒状的形式,具有第一开口351及第二开口352。第一开口351形成于后侧,与上述原液流入口313连通。第二开口352形成于前侧,面向上述原液流出通路331,由此与上述原液流出口332连通。
在上述滚珠引导件35的内部设置有球阀36。球阀36例如被弹簧等施力机构37总是向后方施力,在常态下,通过封闭滚珠引导件35的第一开口351,而封闭原液流入口313。
另外,在滚珠引导件35形成有多个喷出孔353。这些喷出孔353在滚珠引导件35的周面沿着其周向每隔规定间隔地形成,分别通过上述蒸汽流入通路321与蒸汽流入口322连通。另外,这些喷出孔353相对于常态的球阀36即封闭第一开口351而封闭原液流入口313的状态的球阀36,形成于面向该球阀36的比正中面(将球阀36均等地分割成前后对象的平面)38靠第二开口352侧(前侧)的表面的位置。
这样的原液贮存部20中,插头24与插座27如下连结。如图5所示,通过使插头24从后侧接近插座27,使插头24从后面进入插座主体27a。插头24进入插座主体27a的内部时,如图12所示,左右一对卡止片242进入分别对应的引导槽部274、275。这样卡止片242进入对应的引导槽部274、275,结果是左侧的卡止片242与左侧的引导槽部274的右侧倾斜部274b滑动接触后与第二右侧前延部274c滑动接触,由此向左方移位,另一方面,右侧的卡止片242与右侧的引导槽部275的左侧倾斜部275b滑动接触后与第二左侧前延部275c滑动接触,由此向右方移位。这样,左侧的卡止片242向左方位移,且右侧的卡止片242向右方位移时,进入各卡止片242的卡止槽243的卡止突部248从该卡止槽243相对脱离,由此插头盖体24b成为自由的状态。
插头盖体24b成为自由的状态时,由于管22的弹性恢复力,插头盖体24b以离开插头主体24a的方式摆动。如图13所示,该插头盖体24b的卡合突部247进入限制孔272,由此插头24与插座27成为卡合状态地连结于该插座27。此时,插座27的原液引导部273的一部分进入管22的内部,原液引导部273的原液通路273a与管22的内部成为连通状态。另外,通过插头盖体24b的摆动,盖侧夹紧部249离开主体侧夹紧部245,在它们封闭的管22的规定部位开放。即,插头24通过与插座27成为卡合状态而成为开放姿态。
使插头24脱离插座27时,如下处理即可。使插头盖体24b以接近插头主体24a的方式摆动,使卡合突部247脱离限制孔272。在使插头盖体24b以接近插头主体24a的方式摆动后的状态下,使插头24向后方移动。
这样使插头24向后方移动时,左右一对卡止片242在分别对应的引导槽部274、275中相对地向后方移动。即,左侧的卡止片242与左侧的引导槽部274的右侧倾斜部274b滑动接触之后与第一右侧前延部274a滑动接触,由此向右方移位,另一方面,右侧的卡止片242与右侧的引导槽部275的左侧倾斜部275b滑动接触之后与第一左侧前延部275a滑动接触,由此向左方移位。这样,左侧的卡止片242向右方位移,且右侧的卡止片242向左方位移时,卡止突部248进入各卡止片242的卡止槽243而与该卡止片242卡止,插头24成为上述的封闭姿态。
这样,插头24和插座27处于彼此能够装卸的关系,插头24在脱离插座27时成为封闭姿态,另一方面,在与插座27连结时成为开放姿态。在插座27与插头24连结时,使插头24强制性地成为开放姿态。另外,插座27在与自身连结的插头24成为封闭姿态时,允许该插头24脱离。
空气供给部40具有空气供给管41。空气供给管41的一端连接于气泵42,另一端连接于混合部50,将气泵42与混合部50连接。气泵42根据由控制机构赋予的指令进行驱动,在进行驱动时,压缩空气并通过空气供给管41送出压缩空气。
图14及图15分别表示图2所示的混合部50,图14是立体图,图15是截面图。在此示例的混合部50与第一蒸汽供给管12、原液供给管26及空气供给管41连接,且还与饮料送出管80连接。在此,饮料送出管80的一端连接于混合部50,且另一端连接于起泡部60,将混合部50与起泡部60连接。这种混合部50具有:蒸汽导入部51、饮料混合部52、原液导入部53及空气导入部54。
蒸汽导入部51是与上述第一蒸汽供给管12连接的部位,具有蒸汽导入通路511。该蒸汽导入通路511通过蒸汽导入口512与第一蒸汽供给管12连通。
饮料混合部52是与上述饮料送出管80连接的部位,具有混合通路521。该混合通路521通过孔口部55与蒸汽导入通路511连通,并且通过饮料送出口522与饮料送出管80连通。
原液导入部53是与上述原液供给管26连接的部位,具有原液导入通路531。该原液导入通路531的一端通过原液导入口532与原液供给管26连通。另外,原液导入通路531的另一端与混合通路521连通。
空气导入部54是与上述空气供给管41连接的部位,具有空气导入通路541。该空气导入通路541的一端通过空气导入口542与空气供给管41连通。另外,空气导入通路541的另一端与混合通路521连通。在此,空气导入通路541连通混合通路521的部位位于比原液导入通路531连通混合通路521的部位靠下游侧的位置。
图16及图17分别表示图2所示的起泡部60,图16是立体图,图17是截面图。在此示例的起泡部60与饮料送出管80连接,并且与喷嘴部70连结。这种起泡部60具有饮料导入部61和饮料导出部62。
饮料导入部61是与上述饮料送出管80连接的部位,具有饮料导入通路611。该饮料导入通路611通过饮料导入口612与饮料送出管80连通。该饮料导入通路611形成为在其中途弯曲。在此,弯曲部位611a的上游侧的饮料导入通路611与下游侧的饮料导入通路611所成的角度α优选为锐角。
饮料导出部62是与喷嘴部70连接的部位,具有饮料导出通路621。该饮料导出通路621通过饮料导出口622与喷嘴部70连通。另外,饮料导出通路621与饮料导入通路611连通。
图18及图19分别表示图2所示的喷嘴部70,图18是立体图,图19是截面图。在此示例的喷嘴部70如图1所示,收纳在设置于调和器主体1a的前面的喷嘴收纳部700,且具有喷嘴主体70a和喷嘴盖体70b。
如图20所示,喷嘴主体70a是顶部开放的容器,底部随着从基端向前端去而逐渐向下方倾斜。在该喷嘴主体70a形成有喷嘴室711、喷出通路712和释放通路713。喷嘴室711占据喷嘴主体70a的大部分。
排出通路712形成于喷嘴主体70a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该排出通路712通过排出连接口714与喷嘴室711连通,通过形成于喷嘴主体70a的排出口715与外部连通。在此,排出连接口714设置于喷嘴室711的下部。
释放通路713形成于喷嘴主体70a的前端部,以与排出通路712邻接的方式向下方延伸。该释放通路713通过释放连接口716与喷嘴室711连通,且通过形成于喷嘴主体70a的释放口717与外部连通。在此,释放连接口716设置于喷嘴室711的上部。
该喷嘴主体70a中,在喷嘴室711设置有饮料引导部72。饮料引导部72设置于喷嘴室711的下部即喷嘴主体70a的底部,并排设置有多个作为通路构成要素的平板状部件721,各个平板状部件721的上端部与共用的支承板722连结。如图21所示,该饮料引导部72中的各平板状部件721以随着接近排出连接口714(排出口715)而与彼此邻接的其它平板状部件721的间隔变小的方式设置。使饮料通过彼此邻接的平板状部件721之间后通过排出通路712。
喷嘴盖体70b以封闭喷嘴主体70a的顶部的方式安装于该喷嘴主体70a。在该喷嘴盖体70b具有连结管部73及蒸汽释放部74。连结管部73是比喷嘴盖体70b更向上方突出的圆筒状部位。在该连结管部73形成有与喷嘴主体70a的内部连通的中空部731,允许起泡部60的饮料导出部62的一部分进入地与该起泡部60连结。
蒸汽释放部74与连结管部73同样,是比喷嘴盖体70b更向上方突出的圆筒状部位。在该蒸汽释放部74形成有与喷嘴主体70a的内部连通的中空部741,用于释放送至喷嘴主体70a的内部的蒸汽的一部分。
具有以上结构的饮料调和器中,能够将通过存储于控制部90的下述的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蒸热奶的分配工序而制造出的牛奶泡沫和蒸热奶供给至杯子C。
(1)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
该工序中,利用控制部90,打开第一蒸汽供给阀14,并且驱动管泵23及气泵42,关闭第二蒸汽供给阀15。
根据控制部90的指令驱动管泵23时,原液贮存部20中,BIB21内的牛奶原液进行规定量的加压输送。从BIB21压送来的牛奶原液通过管22后,通过插座27的原液引导部273的原液通路273a而到达原液流入口313。原液流入口313由球阀36封闭,但通过从BIB21压送的牛奶原液的压力,球阀36抵抗施力机构37施加的力向前方进行退避移动。由此,原液流入口313及第一开口351被开放,牛奶原液通过原液流入口313及第一开口351到达原液流出通路331,通过该原液流出通路331后通过原液供给管26。通过该原液供给管26的牛奶原液到达混合部50的原液导入通路531。
通过打开第一蒸汽供给阀14,蒸汽罐11中生成的加压蒸汽通过第一蒸汽供给管12到达混合部50的蒸汽导入通路511。另外,通过驱动气泵42,压缩空气通过空气供给管41到达混合部50的空气导入通路541。
混合部50中,通过了蒸汽导入通路511的加压蒸汽通过孔口部55由此,以减压且流速增大的状态通过混合通路521,从而原液导入通路531的牛奶原液由于文丘里效应到达混合通路521,被加压蒸汽加热且浓度稀薄。
另外,该混合部50中,空气导入通路541的压缩空气进入混合通路521,由此与被加压蒸汽加热的牛奶原液混合,牛奶饮料成为由于压缩空气而起泡的状态。这样,在混合部50中生成的带泡沫的牛奶通过饮料送出管80到达起泡部60的饮料导入通路611。
起泡部60中,通过饮料导入通路611的带泡沫的牛奶在该饮料导入通路611的弯曲部位611a进行流路变更,通过与该弯曲部位611a的通路壁面抵接,带泡沫的牛奶的起泡量增大而成为起泡后的牛奶泡沫。这样起泡后的牛奶泡沫通过饮料导出通路621而向喷嘴部70送出。
送出至喷嘴部70的起泡后的牛奶泡沫暂时贮存于喷嘴室711,通过饮料引导部72的平板状部件721之间。在此,平板状部件721以随着接近排出口715而彼此的间隔变小的方式排列设置,因此,起泡较大的牛奶泡沫不能通过平板状部件721间而滞留,仅起泡较小的牛奶泡末通过平板状部件721间。
从设置于喷嘴盖体70b的蒸汽释放部74、释放通路713释放蒸汽等的一部分,因此,暂时贮存于喷嘴室711的牛奶泡沫在通过平板状部件721间之后通过排出通路712,从排出口715向杯子C排出,这样供给优质的牛奶泡沫。
这样供给规定量的牛奶泡沫后,利用控制部90打开第二蒸汽供给阀15,使管泵23驱动停止。此外,维持气泵42的驱动,并且也打开第一蒸汽供给阀14。
通过打开第二蒸汽供给阀15,蒸汽罐11中生成的加压蒸汽通过第二蒸汽供给管13而到达止回阀结构部30的蒸汽流入通路321。在此,止回阀结构部30中,由于管泵23的驱动停止,不会从BIB21加压输送牛奶原液,因此原液流入口313被球阀36封闭。
止回阀结构部30中,蒸汽流入通路321的加压蒸汽到达阀体收纳部34,通过滚珠引导件35的周围且从喷出孔353向球阀36的表面喷出。喷出至球阀36的表面的加压蒸汽与附着于球阀36的表面的牛奶原液一起经由原液流出通路331通过原液供给管26,到达混合部50的原液导入通路531。
原液导入通路531的加压蒸汽(与牛奶原液一起从止回阀结构部30供给的加压蒸汽)与经由第一蒸汽供给管12供给至混合部50的加压蒸汽、经由空气供给管41供给至混合部50的压缩空气混合,与附着于通路上的牛奶一起通过起泡部60。
这样通过了起泡部60的加压蒸汽等与在喷嘴部70的喷嘴室711滞留的泡沫一起使牛奶流动,从排出口715向杯子C供给。
由此,在从止回阀结构部30到喷嘴部70的排出口715的各部位残留的牛奶也能够向杯子C供给,能够进行这些路径上的清洁。
然后,利用控制部90关闭第一蒸汽供给阀14和第二蒸汽供给阀15,并且使气泵42驱动停止,由此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即将蒸汽、牛奶原液、压缩空气向混合机构(混合部50)供给,将由该混合机构(混合部50)制造出的起泡后的牛奶泡沫向起泡机构(起泡部60)供给,将该起泡机构(起泡部60)制造出的牛奶泡沫经由喷嘴机构(喷嘴部70)分配的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结束。
(2)蒸热奶的分配工序
该工序中,利用控制部90打开第一蒸汽供给阀14并且驱动管泵23,关闭第二蒸汽供给阀15并且使气泵42停止。
根据控制部90的指令驱动管泵23时,原液贮存部20中,BIB21内的牛奶原液进行规定量加压输送。从BIB21加压输送来的牛奶原液通过管22后,通过插座27的原液引导部273的原液通路273a而到达原液流入口313。原液流入口313由球阀36封闭,但通过从BIB21加压输送的牛奶原液的压力,球阀36抵抗施力机构37施加的力向前方进行退避移动。由此,原液流入口313和第一开口351被开放,牛奶原液通过原液流入口313和第一开口351到达原液流出通路331,通过该原液流出通路331后通过原液供给管26。通过该原液供给管26的牛奶原液到达混合部50的原液导入通路531。
通过打开第一蒸汽供给阀14,蒸汽罐11中生成的加压蒸汽通过第一蒸汽供给管12到达混合部50的蒸汽导入通路511。另外,通过驱动气泵42,压缩空气通过空气供给管41到达混合部50的空气导入通路541。
混合部50中,通过了蒸汽导入通路511的加压蒸汽由于通过孔口部55而以减压且流速增大的状态通过混合通路521,由此,原液导入通路531的牛奶原液由于文丘里效应到达混合通路521,被加压蒸汽加热并且与蒸汽混合而成为蒸热奶。此时,气泵42停止,压缩空气不会从空气导入通路541进入,即,与蒸汽混合而制造出的液态的蒸热奶不会与空气混合,因此,液态的蒸热奶不会起泡。这样在混合部50生成的蒸热奶通过饮料送出管80到达起泡部60的饮料导入通路611。
起泡部60中,通过饮料导入通路611的蒸热奶在该饮料导入通路611的弯曲部位611a进行流路变更,并与该弯曲部位611a的通路壁面抵接,但由于蒸热奶不含泡沫,因此不会起泡。即,起泡部60的饮料导入通路611和弯曲部位611a被蒸热奶填满,并且蒸热奶不含空气,因此不会起泡。蒸热奶通过饮料导出通路621后向喷嘴部70送出。
送出至喷嘴部70的蒸热奶暂时贮存于喷嘴室711,通过饮料引导部72的平板状部件721之间。从设置于喷嘴盖体70b的蒸汽释放部74、释放通路713释放蒸汽等的一部分,因此,暂时贮存于喷嘴室711的蒸热奶通过平板状部件721之间后通过排出通路712,从排出口715向杯子C排出。
这样供给规定量的蒸热奶后,利用控制部90打开第二蒸汽供给阀15并且驱动气泵42。此外,第一蒸汽供给阀14维持打开。
通过打开第二蒸汽供给阀15,蒸汽罐11中生成的加压蒸汽通过第二蒸汽供给管13而到达止回阀结构部30的蒸汽流入通路321。在此,止回阀结构部30中,由于管泵23的驱动停止,不会从BIB21加压输送牛奶原液,因此,原液流入口313被球阀36封闭。止回阀结构部30中,蒸汽流入通路321的加压蒸汽到达阀体收纳部34,通过滚珠引导件35的周围且从喷出孔353向球阀36的表面喷出。喷出至球阀36的表面的加压蒸汽与附着于球阀36的表面的牛奶原液一起经由原液流出通路331通过原液供给管26,到达混合部50的原液导入通路531。原液导入通路531的加压蒸汽(与牛奶原液一起从止回阀结构部30供给的加压蒸汽)与经由第一蒸汽供给管12供给到混合部50的加压蒸汽、经由空气供给管41供给到混合部50的压缩空气混合,与附着在通路上的牛奶一起通过起泡部60。
这样,通过了起泡部60的加压蒸汽等与滞留在喷嘴部70的喷嘴室711的泡沫一起使牛奶流动,从排出口715向杯子C供给。由此,在从止回阀结构部30到喷嘴部70的排出口715的各部位残留的牛奶也能够向杯子C供给,能够进行这些路径上的清洁。
然后,利用控制部90关闭第一蒸汽供给阀14和第二蒸汽供给阀15,并且使气泵42驱动停止,由此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即将蒸汽和牛奶原液向混合机构(混合部50)供给,将由该混合机构(混合部50)制造出的液态的蒸热奶经由喷嘴机构(喷嘴部70)进行分配的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结束。
该结构的饮料调和器1(参照图1)中,利用设置于前门1b的饮料选择按钮1c选择含乳饮料(热牛奶)时,控制部90执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之后,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由此,在杯子C内,首先注入的牛奶泡沫以层的形式堆积,随后注入的液态的蒸热奶分配在作为层堆积的牛奶泡沫之上。由此,在将液态的蒸热奶向杯子C注入的阶段,在杯子C内堆积有牛奶泡沫,因此,能够抑制液态的蒸热奶与杯子C的底面直接碰撞而飞溅。另外,即使液态的蒸热奶由于穿过层状的牛奶泡沫与杯子C的底面碰撞而飞溅,也被牛奶泡沫覆盖,因此能够抑制卷入空气而成为泡沫,假设即使产生泡沫,也至少不会产生一块的泡沫群。分配至层状的牛奶泡沫之上的液态的蒸热奶穿过牛奶泡沫而潜入牛奶泡沫之下,因此,杯子C内的热牛奶的表面被优质的牛奶泡沫覆盖,由此能够保证良好的饮料品质。
在此,上述的饮料调和器1作为提供热牛奶的设备进行了叙述,但通过追加装备众所周知的咖啡单元,能够提供卡布奇诺咖啡、欧蕾咖啡等的含乳饮料。此时,咖啡单元将从咖啡豆盒取出的规定量的咖啡豆利用研磨机进行粉碎而形成咖啡粉,之后向耐压结构的提取室供给,在对提取室进行了加压的状态下,使压缩的咖啡粉通过由泵加压后的高温的热水,由此能够提取浓厚的咖啡液,将该咖啡液经由咖啡喷嘴向杯子C分配。在选择了卡布奇诺咖啡时,按照牛奶泡沫、蒸热奶的顺序注入至杯子C后,从咖啡单元将咖啡液向杯子C注入,另一方面,在选择了欧蕾咖啡时,将蒸热奶注入至杯子C后,从咖啡单元将咖啡液向杯子C注入。
接着,图22是表示起泡部60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在此示例的起泡部60A与图16、图17所示的起泡部60同样,具有与饮料送出管80连接的饮料导入部61和与喷嘴部70连接的饮料导出部62,对与图16、图17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2所示的起泡部60A与图16、图17所示的起泡部60的不同点在于,作为饮料导出部62的前端部位的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的壁厚大于比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靠上游的饮料导出通路621的壁厚。即,相比于比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靠上游的饮料导出通路621的管径φD1,使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的管径φD0较小。该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进入喷嘴主体70a的内部(喷嘴室711),成为蒸热奶或泡沫牛奶的排出口,将起泡部60与喷嘴部70连接。
这样,使起泡部60A的饮料导出部62的前端部位即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的管径φD0,相比于比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靠上游的饮料导出通路621的管径φD1较小,因此,能够抑制向喷嘴主体70a的内部(喷嘴室711)排出的蒸热奶或泡沫牛奶中产生多余的泡沫。即,在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的管径较大时(管径φD1以上),蒸热奶或泡沫牛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变大,因此卷入空气而产生多余的泡沫,与之不同,当使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的管径φD0比φD1小时,蒸热奶或泡沫牛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变小,因此能够抑制产生多余的泡沫。
接着,图23是表示喷嘴部70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在此示例的喷嘴部70A与图18~图20所示的喷嘴部70同样,喷嘴主体70a的底部随着从基端朝向前端去而逐渐向下方倾斜,并且在设置于喷嘴盖体70b的连结管部73形成有与喷嘴主体70a的内部连通的中空部731,允许起泡部60A的饮料导出部62的前端部位即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的进入,对与图18~图20所示的喷嘴部7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3所示的喷嘴部70A与图18~图20所示的喷嘴部70的不同点在于,在喷嘴主体70a的基端部位侧的底部设置有倾斜面70aa。即,上述倾斜面70aa相当于与起泡部60A的饮料导出部62的前端部位即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相对的部位,以从上述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排出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所碰撞的角度为至少比45度小的锐角的方式形成。
这样通过在喷嘴主体70a的基端部位侧的底部中的、与起泡部60A的饮料导出部62的前端部位即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相对的部位设置倾斜面70aa,以从上述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排出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所碰撞的角度为至少比45度小的锐角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抑制蒸热奶或牛奶泡沫的碰撞所引起的过量的泡沫的产生。即,如图18~图20所示的喷嘴部70那样,在从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排出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所碰撞的部位的角度为直角时,蒸热奶或牛奶泡沫由于碰撞而产生过量的泡沫,与之不同,通过以成为至少比45度小的锐角的方式形成从饮料导出口(排出口)622排出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碰撞的角度,能够抑制蒸热奶或牛奶泡沫的碰撞引起的过量的泡沫的产生。
如上所述,该实施方式的饮料调和器具有:原液贮存机构(原液贮存部20),其冷却保存牛奶原液;蒸汽供给机构(蒸汽供给部10),其供给加热后的蒸汽;空气供给机构(空气供给部40),其供给压缩空气;混合机构(混合部50),其以被供给来自蒸汽供给机构(蒸汽供给部10)的蒸汽、来自原液贮存机构(原液贮存部20)的牛奶原液、来自空气供给机构(空气供给部40)的压缩空气的方式形成,在被供给蒸汽和牛奶原液时,将蒸汽和牛奶原液混合,制造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另一方面,在被供给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时,将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混合,制造利用蒸汽加热并且利用压缩空气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喷嘴机构(喷嘴部70),其分配由混合机构(混合部50)制造出的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起泡机构(起泡部60),其增大从混合机构(混合部50)供给的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的起泡程度而制造牛奶泡沫;喷嘴机构(喷嘴部70),其分配由起泡机构(起泡部60)制造的牛奶泡沫;控制机构(控制部90),其能够实现下述工序:将蒸汽和牛奶原液供给至混合机构(混合部50),将由该混合机构(混合部50)制造出的液态的蒸热奶经由喷嘴机构(喷嘴部70)进行分配的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和将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向混合机构(混合部50)供给,将由该混合机构(混合部50)制造出的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向起泡机构(起泡部60)供给,将由该起泡机构(起泡部60)制造出的牛奶泡沫经由喷嘴机构(喷嘴部70)进行分配的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向饮料容器(杯子C)中注入含乳饮料,该饮料调和器中,上述控制机构(控制部90)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执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此后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由此在将液态的蒸热奶向饮料容器注入的阶段,牛奶泡沫以层的形式堆积在饮料容器内,利用该牛奶泡沫的层,能够抑制向饮料容器分配的液态的蒸热奶与饮料容器直接碰撞而飞溅,另外,即使液态的蒸热奶由于穿过层状的牛奶泡沫与饮料容器碰撞而飞溅,也被牛奶泡沫覆盖,因此能够抑制卷入空气而成为泡沫,至少能够防止产生一块的泡沫群。分配至层状的牛奶泡沫之上的液态的蒸热奶穿过牛奶泡沫而潜入牛奶泡沫之下,因此,饮料容器内的热牛奶的表面被优质的牛奶泡沫覆盖,因此能够保证良好的饮料品质。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由混合部50制造出的蒸热奶经由制造牛奶泡沫的起泡部60从喷嘴部70向杯子C分配的情况,但也能够在饮料送出管80设置切换阀,利用从该饮料送出管80分支的分支管将蒸热奶不经由起泡部60地向杯子C分配。因此,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饮料调和器、2……冷藏库、10……蒸汽供给部(蒸汽供给机构)、20……原液贮存部(原液贮存机构)、40……空气供给部(空气供给机构)、50……混合部(混合机构)、60……起泡部(起泡机构)、70……喷嘴部(喷嘴机构)、90……控制部(控制机构)、C……杯子(饮料容器)。

Claims (4)

1.一种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混合加热后的蒸汽、牛奶原液和空气而制得的泡沫状的牛奶泡沫和混合加热后的蒸汽和牛奶原液而制得的液态的蒸热奶注入到饮料容器中,以提供在饮料容器内的上层盛装牛奶泡沫而得的包含牛奶泡沫和蒸热奶的含乳饮料,
在将牛奶泡沫注入至饮料容器后,将液态的蒸热奶注入至饮料容器。
2.一种饮料调和器,其包括:
冷却保存牛奶原液的原液贮存机构;
供给加热后的蒸汽的蒸汽供给机构;
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供给机构;
混合机构,其以能被供给来自蒸汽供给机构的蒸汽、来自原液贮存机构的牛奶原液和来自空气供给机构的压缩空气的方式形成,在被供给蒸汽和牛奶原液时,将蒸汽和牛奶原液混合而制造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在被供给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时,将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混合,制造利用蒸汽加热并且利用压缩空气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
分配由混合机构制造出的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的喷嘴机构;
起泡机构,其增大从混合机构供给的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的起泡程度而制造牛奶泡沫;
分配由起泡机构制造出的牛奶泡沫的喷嘴机构;和
控制机构,其能够实现下述工序:将蒸汽和牛奶原液供给至混合机构,将由该混合机构制造出的液态的蒸热奶经由喷嘴机构进行分配的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和
将蒸汽、牛奶原液和压缩空气供给至混合机构,将由该混合机构制造出的起泡后的带泡沫的牛奶供给至起泡机构,将由该起泡机构制造出的牛奶泡沫经由喷嘴机构进行分配的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
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向饮料容器中注入含乳饮料,
该饮料调和器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选择了含乳饮料时,执行牛奶泡沫的分配工序,此后执行液态的蒸热奶的分配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调和器,其特征在于:
喷嘴机构作为将从混合机构或起泡机构供给的加热后的液态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暂时贮存并脱蒸汽的容器形成,
该容器的底部以随着从作为被供给液态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的部位的基部起向隔开间隔的前端去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其前端形成有分配液态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的喷嘴部,
所述容器中的液态的蒸热奶或牛奶泡沫所碰撞的壁面的角度形成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调和器,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连接起泡机构和喷嘴机构的容器的管的管径,向容器排出的排出口的口径较小。
CN201680031783.7A 2015-06-02 2016-04-27 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及使用该含乳饮料分配方法的饮料调和器 Active CN107708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2130 2015-06-02
JP2015112130A JP6620429B2 (ja) 2015-06-02 2015-06-02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PCT/JP2016/063195 WO2016194526A1 (ja) 2015-06-02 2016-04-27 ミルク入り飲料注出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505A true CN107708505A (zh) 2018-02-16
CN107708505B CN107708505B (zh) 2021-11-12

Family

ID=5744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1783.7A Active CN107708505B (zh) 2015-06-02 2016-04-27 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及使用该含乳饮料分配方法的饮料调和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78084A1 (zh)
JP (1) JP6620429B2 (zh)
KR (1) KR102458026B1 (zh)
CN (1) CN107708505B (zh)
MY (1) MY188716A (zh)
PH (1) PH12017502127A1 (zh)
SG (1) SG11201709622SA (zh)
WO (1) WO201619452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7936A (zh) * 2021-01-08 2022-07-1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装置
CN115003198A (zh) * 2020-06-25 2022-09-02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5591B2 (ja) * 2015-03-03 2019-01-2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乳飲料供給装置
USD846934S1 (en) * 2017-06-14 2019-04-30 Barsys LLC Beverage mixer dispenser
CN111356388B (zh) * 2017-10-19 2022-01-11 卡里马里股份公司 饮料自动售货机
EP4169004A1 (en) * 2020-06-17 2023-04-26 Lavazza Professional North America, LLC Beverage dispensing system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7694A1 (en) * 2002-12-09 2004-09-30 Cai Edward Z. Holder for pressure-brewing coffee drink
CN1633937A (zh) * 2004-12-07 2005-07-06 广东亿龙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的喷嘴
US20070031558A1 (en) * 2003-05-02 2007-02-08 M. Schaerer A.G. Device for dispensing milk and/or milk froth
CN101048096A (zh) * 2004-08-31 2007-10-03 雀巢技术公司 用于来自液态浓缩物的热饮和冷饮的杯内分配、混合和起泡沫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02704A (zh) * 2005-01-20 2008-01-09 可口可乐公司 用于由浓缩奶生产奶泡和蒸奶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00378A (zh) * 2006-12-11 2009-12-09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由可溶配料和稀释剂生产泡沫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CN101810439A (zh) * 2009-02-24 2010-08-25 优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牛奶和/或奶沫的分配装置及含该分配装置的咖啡机
CN102223828A (zh) * 2008-09-24 2011-10-19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用于饮料的杯内制备的设备
US20120260807A1 (en) * 2005-01-27 2012-10-18 Sara Lee/De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Beverage Suitable for Consump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39008A (en) * 1939-04-06 1941-04-22 Crown Can Company Method of food processing
JP4410102B2 (ja) * 2002-07-09 2010-02-03 ザ・コカ−コーラ・カンパニー 熱い飲料用のフォームミルク及びスチームミルクを作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1785074B1 (en) * 2005-11-11 2008-01-23 Gruppo Cimbali S.p.A. Automatic apparatus for heating and frothing milk
JP4922655B2 (ja) * 2006-05-01 2012-04-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ミルクフォーマー
GB2504947B (en) * 2012-08-13 2015-01-14 Kraft Foods R & D Inc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s
DE102013104339A1 (de) * 2013-04-29 2014-10-30 Melitta Professional Coffee Solutions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Milchprodukten, insbesondere Milchschaum
US9642488B2 (en) * 2013-07-03 2017-05-0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Beverage producing machine with a jug
ES2753385T3 (es) * 2014-08-14 2020-04-08 Nestle Sa Conjunto de montaje para un recipiente y envase para preparar una bebida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7694A1 (en) * 2002-12-09 2004-09-30 Cai Edward Z. Holder for pressure-brewing coffee drink
US20070031558A1 (en) * 2003-05-02 2007-02-08 M. Schaerer A.G. Device for dispensing milk and/or milk froth
CN101048096A (zh) * 2004-08-31 2007-10-03 雀巢技术公司 用于来自液态浓缩物的热饮和冷饮的杯内分配、混合和起泡沫的方法和系统
CN1633937A (zh) * 2004-12-07 2005-07-06 广东亿龙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机的喷嘴
CN101102704A (zh) * 2005-01-20 2008-01-09 可口可乐公司 用于由浓缩奶生产奶泡和蒸奶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260807A1 (en) * 2005-01-27 2012-10-18 Sara Lee/De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Beverage Suitable for Consumption
CN101600378A (zh) * 2006-12-11 2009-12-09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由可溶配料和稀释剂生产泡沫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CN102223828A (zh) * 2008-09-24 2011-10-19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用于饮料的杯内制备的设备
CN101810439A (zh) * 2009-02-24 2010-08-25 优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牛奶和/或奶沫的分配装置及含该分配装置的咖啡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3198A (zh) * 2020-06-25 2022-09-02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装置
CN114747936A (zh) * 2021-01-08 2022-07-1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709622SA (en) 2017-12-28
PH12017502127B1 (en) 2018-05-07
CN107708505B (zh) 2021-11-12
WO2016194526A1 (ja) 2016-12-08
JP2016221085A (ja) 2016-12-28
US20180078084A1 (en) 2018-03-22
JP6620429B2 (ja) 2019-12-18
MY188716A (en) 2021-12-25
PH12017502127A1 (en) 2018-05-07
KR102458026B1 (ko) 2022-10-21
KR20180014705A (ko) 2018-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8505A (zh) 含乳饮料分配方法及使用该含乳饮料分配方法的饮料调和器
TWI277403B (en) Dairy-based beverage dispenser, method for dispensing hot, dairy-based beverages and disposable container for dairy-based liquids
CN101026981B (zh) 用于可消费粉末的还原和起泡的方法和装置
US5803320A (en) Carbonated coffee beverage dispenser
CN104135901B (zh) 具有液滴管理的饮料制备机
JP6113169B2 (ja) 温かい飲料および冷たい飲料のためのディスペンサ
US8424446B2 (en) Frothing device
CN110312453A (zh) 具有平行分配路径的分配器
CN109952049A (zh) 包括混合室的饮料制备装置
CN105658120A (zh) 饮料分配机器
CN107108192A (zh) 饮料供应设备
CN106715322A (zh) 包括至少两个荚包或胶囊接纳装置的饮料分配设备
CN104068751B (zh) 一种发泡蒸汽杆
JP2006260429A (ja) 飲料自動販売機の飲料調合方法及び飲料自動販売機
CN107207236A (zh) 乳饮料供给装置
CA2122055C (en) Device for enriching water with co_ gas in order to generate carbonated water
US20180317699A1 (en)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
US20050241487A1 (en) Heated substance reservoir baffle
CN106660772A (zh) 高碳酸饮料的供给装置
CN109528003B (zh) 一种氮气冷萃饮料机
KR101681971B1 (ko) 액상음료의 냉각크림제조장치
JP2008296995A (ja) 発泡性飲料サーバー
JP2013128559A (ja) ミルクフォーミング装置
JPH0568758B2 (zh)
JP5534068B2 (ja)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