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7304B -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97304B
CN107697304B CN201710775137.8A CN201710775137A CN107697304B CN 107697304 B CN107697304 B CN 107697304B CN 201710775137 A CN201710775137 A CN 201710775137A CN 107697304 B CN107697304 B CN 107697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goods
cargo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51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97304A (zh
Inventor
周鹏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751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97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97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730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2484 priority patent/WO2019042245A1/zh
Priority to US16/803,693 priority patent/US1196477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97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7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70/00Launching, take-off or landing arrangements
    • B64U70/30Launching, take-off or landing arrangements for capturing UAVs in flight by ground or sea-based arresting gear, e.g. by a cable or a n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9/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freight; Equipment for facilitating passenger embarkation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18Visual or acoustic landing a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70/00Launching, take-off or landing arrangements
    • B64U70/90Launching from or landing on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5Scissor linkages, i.e. X-configu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3/00Landing stages for helicopters, e.g. located above bui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32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handling fr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6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transporting passengers; for transporting goods other than weap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6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transporting passengers; for transporting goods other than weapons
    • B64U2101/64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transporting passengers; for transporting goods other than weapons for parcel delivery or retrieva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该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包括支承组件和阻隔组件,支承组件包括能够安装在建筑物上的起降平台,起降平台具有作业面,作业面上设有供无人机降落和货物放置的作业区域;阻隔组件包括阻隔板和活动门,阻隔板上开设有取放口,取放口供用户从阻隔板的一侧取放货物,活动门活动地安装在阻隔板上,并且活动门能够遮蔽取放口;其中,作业区域位于阻隔板的另一侧,而使阻隔板能够位于建筑物和作业区域之间,以使阻隔板和活动门能够共同隔离用户和无人机。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较为安全。

Description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已经应用到快递行业进行货物的配送,然而,目前的城市高层建筑家庭用户配套的无人机起降设施一般是在用户阳台的外侧、窗台的下方等安装供无人机起降的固定式平台,无人机在起降过程中存在着用户与无人机接触的可能性,具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较为安全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
此外,还提供一种货物的收取方法和一种货物的寄送方法。
一种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包括:
支承组件,包括能够安装在建筑物上的起降平台,所述起降平台具有作业面,所述作业面上设有供无人机降落和货物放置的作业区域;及
阻隔组件,包括阻隔板和活动门,所述阻隔板上开设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供用户从所述阻隔板的一侧取放所述货物,所述活动门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阻隔板上,并且所述活动门能够遮蔽所述取放口;其中,所述作业区域位于所述阻隔板的另一侧,而使所述阻隔板能够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以使所述阻隔板和所述活动门能够共同隔离所述用户和所述无人机。
由于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阻隔组件的阻隔板上开设有取放口,取放口供用户从阻隔板的一侧取放货物,活动门活动地安装在阻隔板上,并且活动门能够遮蔽取放口,而起降平台的供无人机降落和货物放置的作业区域位于阻隔板的另一侧,在安装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时,使阻隔板位于建筑物和作业区域之间,就能够使阻隔板和活动门能够共同隔离用户和无人机,从而降低了用户与无人机接触的可能性,更加的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板能够活动,以使所述阻隔板能够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所述阻隔板还能够位于所述作业区域的上方,而使所述阻隔板能够与所述活动门共同遮挡所述作业区域,并且阻止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作业区域;其中,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时,所述作业区域露出,而使所述无人机能够降落至所述作业区域,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作业区域的上方时,所述取放口的位置与所述作业区域的位置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能够安装在所述建筑物上的固定座,所述起降平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阻隔板为方形板状,所述阻隔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阻隔板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起降平台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伸缩件能够伸缩以驱动所述阻隔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能够伸缩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区域内,所述升降机构能够朝靠近所述取放口的方向伸长,所述升降机构能够承载所述货物,并且能够带动所述货物升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能够伸缩的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区域内,所述支撑架能够承载所述货物,并且能够带动所述货物升降;
推杆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架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控组件及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控组件能够接收控制信号,并且能够向所述无人机发送反馈信号,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均电连接,所述电控组件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伸缩,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升降机构上承载的重量,所述电控组件还能够根据所述重量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能够感应所述活动门的状态,并且能够将所述活动门的状态反馈给所述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还能够根据所述活动门的状态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降平台能够转动,以使所述作业面能够水平,而使所述作业区域能够供所述货物放置和所述无人机降落,所述作业面还能够竖直设置或者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起降平台能够贴近所述建筑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降平台为方形板状,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和驱动件,所述固定座能够固定在所述建筑物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起降平台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为伸缩杆,所述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起降平台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伸缩而驱动所述起降平台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降平台贴近所述建筑物时,所述阻隔板还能够活动至贴近所述起降平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板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上设有卡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能够卡合的卡合部,当所述阻隔板贴近所述起降平台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合部相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板具有阻隔面,所述阻隔面靠近所述作业区域设置,所述阻隔面上设有供所述无人机降落的定位信标,其中,所述取放口的一个开口位于所述阻隔面上。
一种货物的收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无人机降落至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作业区域上;
所述无人机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上;
所述无人机飞离所述作业区域;
打开所述活动门,以使所述取放口露出;及
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板能够活动;
其中,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使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以使所述作业区域露出的步骤;
在所述无人机飞离所述作业区域的步骤之后,在所述打开所述活动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作业区域的上方,所述阻隔板与所述活动门共同遮蔽所述作业区域上的货物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降平台能够转动;
其中,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转动所述起降平台,以使所述起降平台的作业面水平的步骤;
所述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关闭所述活动门以使所述活动门遮蔽所述取放口,转动所述起降平台以使所述起降平台贴近所述建筑物和活动所述阻隔板以使所述阻隔板贴近所述起降平台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伸缩,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区域内;
其中,所述无人机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为:所述升降机构伸长,直至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无人机上的所述货物相抵接;所述无人机卸载所述货物;待所述货物卸载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后,所述升降机构缩短,所述货物随所述升降机构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的步骤为:所述升降机构伸长以带动所述货物运动至所述取放口,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
所述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关闭所述活动门和所述升降机构缩短的步骤。
一种货物的寄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如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活动门,以使所述取放口露出;
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上;
关闭所述活动门以使所述活动门遮蔽所述取放口;
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作业区域上;及
所述无人机收取所述货物,并携带所述货物飞离所述作业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板能够转动;
其中,所述打开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活动门,以使所述取放口露出的步骤之前,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作业区域的上方,以使所述阻隔板与所述活动门共同遮蔽所述作业区域的步骤;
所述关闭所述活动门以使所述活动门遮蔽所述取放口的步骤之后,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使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以使所述作业区域露出的步骤;
所述无人机收取所述货物,并携带所述货物飞离所述作业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转动所述起降平台,以使所述起降平台贴近所述建筑物和活动所述阻隔板以使所述阻隔板贴近所述起降平台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伸缩,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区域内;
其中,所述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为:所述升降机构朝靠近所述取放口的方向伸长;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缩短,所述货物随所述升降机构运动;
所述无人机收取所述货物,并携带所述货物飞离所述作业区域的步骤为:所述升降机构伸长,直至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所述货物与所述无人机相抵接;所述无人机固定所述货物;所述升降机构缩短;所述无人机携带所述货物飞离所述作业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全展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待机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电连接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阻隔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阻隔组件的I部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半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Ⅱ部的放大图;
图8为图6所示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Ⅲ部的放大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方式的货物的收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一实施方式的货物的寄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半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用于快递的临时存储,以供无人机将货物卸载在该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上,用户收取;或者,用户将货物放置在该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上,无人机取件。该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能够安装在建筑物20的外部,例如用户的阳台围栏的外侧、窗台的下方等等。其中,该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包括支承组件100、电控组件200、阻隔组件300和升降机构400。
支承组件100能够固定在建筑物20上。支承组件100为整个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支撑结构,该支承组件100能够供无人机降落和货物的存放。其中,支承组件100包括固定座110和起降平台120。
固定座110能够固定在建筑物20上,例如,阳台围栏的外侧、窗台的下方等等。固定座110为整个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支撑和固定结构。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座110包括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固定柱112,两个固定柱112均能够固定在建筑物20上。
起降平台120具有作业面122,作业面122上设有供无人机降落和货物放置的作业区域(未标示)。其中,起降平台120大致为方形板状,作业区域位于作业面122的中部。
请一并参阅图2,具体地,起降平台120能够转动,以使作业面122能够水平,而使作业区域能够供货物放置和无人机降落,作业面122还能够竖直设置或者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使起降平台120能够贴近建筑物20,从而使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在待机状态时,起降平台120能够贴近建筑物20。
进一步地,为了起降平台120能够更加稳固地贴近建筑物20,而不被风力吹动,可以在起降平台120上设置卡持部(图未标),固定座110上设置与卡持部配合的配合装置(图未标),通过卡持部与配合配相卡合以将起降平台120固定在建筑物20上。例如,配合装置可以为电子锁,可根据无人机或用户的客户端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解锁。
具体地,起降平台120的一侧与固定座110转动连接,支承组件100还包括驱动件130,驱动件130为伸缩杆,驱动件13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110和起降平台120的中部转动连接,驱动件130能够伸缩而驱动起降平台120转动。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起降平台120的一侧与两个固定柱112均转动连接。
具体地,驱动件130为伸缩式液压缸或电动撑杆。
进一步地,驱动件130为两个,两个驱动件13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12转动连接,另一端均与起降平台120的相对的两侧的中部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驱动件130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三个,当驱动件130为一个时,驱动件130不安装在固定座110上,驱动件130的两端分别与建筑物20和阻隔板的中部转动连接;当驱动件130的数量大于三个时,可以使部分驱动件130转动连接固定座110和起降平台120,另一部分驱动件130转动连接起降平台120和建筑物20。
或者,驱动件130也不限于设置为伸缩杆,例如,驱动件130还可以为步进电机,此时,驱动件130与连接固定座110和起降平台120的转轴传动连接,以实现起降平台120的转动;此时,为了起降平台120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支承组件100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110和起降平台120转动连接,支撑杆能够支撑作业面122水平设置时的起降平台120;或者,支撑杆远离起降平台120的一端也可以直接与建筑物20转动连接。支撑杆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其中,支撑杆为伸缩杆。
或者,固定座110也不限于为上述固定柱112的结构,例如固定座110还可以为板状结构、规则或不规则的块状结构等。
电控组件200用于控制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工作。其中,电控组件200能够接收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为无人机发出的控制信号,或者,控制信号也可以是用户的通过客户端发出的控制信号,其中,客户端可以为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电控组件200还能够向无人机或用户的客户端发出反馈信号,以使无人机能够根据反馈信号降落,卸货或取货,或使用户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放置货物。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控组件200安装在固定座110的一个固定柱112上。电控组件200和固定座110上设置的配合装置电连接,通过无人机或用户的客户端向电控组件200发出控制信号,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配合装置解锁。
可以理解,电控组件200不限于安装在固定座110上,例如,电控组件200还可以安装在建筑物20、起降平台120上等。
请一并参阅图3,电控组件200与驱动件130电连接,电控组件200能够控制驱动件130的工作。具体地,电控组件200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驱动件130的工作。
请一并参阅图4,阻隔组件300包括阻隔板310和活动门320。
阻隔板310上开设有取放口312,取放口312供用户从阻隔板310的一侧取放货物。其中,作业区域位于阻隔板310的另一侧,而使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具体地,阻隔板310大致为方形板状。阻隔板310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为阻隔面314,阻隔面314靠近作业区域设置,取放口312贯通该两个表面。
活动门320活动地安装在阻隔板310上,活动门320能够遮蔽取放口312,活动门320和阻隔板310能够共同隔离用户和无人机。具体地,活动门320安装在阻隔板310远离阻隔面314的表面上。
其中,活动门320和阻隔板310均为透明件,例如,玻璃、有机物等,从而降低阻隔板310和活动门320对用户视野的遮挡。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活动门320为两个,两个活动门320均活动地安装在阻隔板310上,且两个活动门320共同配合能够遮蔽取放口312。
请一并参阅图5,进一步地,两个活动门320上均开设有锁孔322,阻隔板310上安装有电子锁330,电子锁330能够插入到两个活动门320的锁孔322中,以实现两个活动门320的锁止。其中,电子锁330与电控组件200电连接,电控组件200能够控制电子锁330的解锁。具体地,电控组件200能够根据用户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子锁330解锁,以使用户能够推开活动门320。即在没有接收到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电子锁330保持锁止,以使活动门320不能被打开。
进一步地,阻隔组件300还包括滑轨340,滑轨340固定在阻隔板310上,活动门320安装在滑轨340上,并沿滑轨340能够滑动,通过滑动活动门320,而实现活动门320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滑轨340两个,两个滑轨340均设置在阻隔板310远离阻隔面314的表面上,且平行间隔,取放口312位于两个滑轨340之间,每个活动门320的相对的两侧分别沿两个滑轨340能够滑动。
可以理解,实现活动门320的打开和关闭也不限于采用滑动的方式,例如,还可以将活动门320与阻隔板310转动连接,此时,滑轨340可以省略,通过相对阻隔板310转动活动门320,以实现活动门320的打开和关闭;活动门320不限于为两个,例如,活动门320还可以为一个,活动门320和阻隔板310中的一个开设锁孔322,另一个安装电子锁330。或者,活动门320也可以采用自动感应开启功能,即设置活动门320的运动驱动器和人体感应装置,人体感应装置可以为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当人手在阻隔板310的上方时,活动门320自动打开,打开后人体感应装置检测不到人手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活动门320。
请一并参阅图6,进一步地,阻隔板310能够活动,以使阻隔板310能够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阻隔板310还能够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而使阻隔板310能够与活动门320共同遮挡作业区域,以防止作业区域内的货物被雨淋湿,并且阻止无人机降落至作业区域;其中,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时,作业区域露出,而使无人机能够降落至作业区域,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时,取放口312的位置与作业区域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并与活动门320共同遮挡作业区域时,阻隔面314与作业面122平行;且取放口312的位置与作业区域相对应。
进一步地,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时,阻隔板310还能够活动至贴近起降平台120,以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待机时,阻隔板310能够贴近建筑物20,以减少阻隔板310相对建筑物20突出的高度。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进一步地,阻隔板310远离固定座110的一侧上设有卡扣315,固定座110上设有与卡扣315能够卡合的卡合部114,当阻隔板310贴近起降平台120时卡扣315与卡合部114相卡合,以对阻隔板310和起降平台120进行限位。
具体地,卡合部114为开设于固定座110上的卡槽,卡扣315能够收容于卡合部114内而与卡合部114相卡合。或者,卡合部114还可以为设置在固定座110上的卡勾。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卡槽114为两个,两个卡槽114分别位于开设于两个固定柱112上,卡扣315对应为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卡槽114和卡扣315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两个,卡槽114和卡扣315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具体地,阻隔板310的一侧与固定座110转动连接,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还包括伸缩件500,伸缩件50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110和阻隔板310的中部转动连接,伸缩件500能够伸缩以驱动阻隔板310转动,以实现阻隔板310的上述活动。
具体地,伸缩件500为伸缩式液压缸或电动撑杆。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伸缩件500为两个,两个伸缩件50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12转动连接,另一端均与阻隔板310的相对的两侧的中部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伸缩件500远离阻隔板310的一端不限于与固定座110转动连接,例如,伸缩件500远离阻隔板310的一端也可以与起降平台120或建筑物20转动连接。伸缩件500的数量也不限于为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三个,当伸缩件500为一个时,此时,伸缩件500不与固定座110连接,伸缩件500的两端分别与阻隔板310的中部和建筑物20转动连接,或者,伸缩件500远离阻隔板310的一端也可以与起降平台120转动连接。当伸缩件500的数量大于三个时,可以使部分伸缩件500转动连接固定座110和阻隔板310,另一部分伸缩件500转动连接阻隔板310和建筑物20;或者,所有伸缩件500转动连接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
或者,实现阻隔板310的转动也不限于为上述伸缩件500的方式,例如,将阻隔板310与固定座11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座110上安装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与该转轴传动连接,即步进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实现阻隔板310地转动;或者,还可以直接采用转动机构连接将阻隔板310连接至固定座110、作业平台或建筑物20上,此时,该转动机构包括连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座110、作业平台或建筑物20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阻隔板310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固定座110、起降平台120或建筑物20上,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安装阻隔板310上,第二电机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以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能够分别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而带动连杆和阻隔板31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以带动阻隔板310转动;此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或者,实现阻隔板310能够活动,也不限于采用转动的方式,例如,还可以设置滑轨340,将阻隔板310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能够滑动地,滑轨340可以设置在建筑物20上或固定座110上,或者还可以设置一个支架,将滑轨340设置在支架上,当无人机需要降落至作业区域时,阻隔板310滑动至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上,以隔离用户和无人机。
升降机构400能够伸缩,升降机构400安装在起降平台120上,并位于作业区域内,升降机构400能够朝靠近取放口312的方向伸长,升降机构400能够承载货物,并且能够带动货物升降。其中,阻隔面314和作业面122平行时,升降机构400的位置与取放口312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地,升降机构400与电控组件200电连接,电控组件200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控制升降机构400伸缩,从而实现升降机构400的自动升降。
具体地,起降平台120上开设有收容槽124,收容槽124位于作业区域内,升降机构400安装在收容槽124内,且升降机构400能够伸出收容槽124。通过在起降平台120上设置收容槽124,将升降机构400设置在收容槽124内,不仅能够方便升降机构400的安装,也能够对升降机构400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还能够减小待机时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厚度,以达到减小待机时的无人机货物收发系统突出建筑物20的高度。
进一步地,收容槽124的底部为镂空结构,以便于进入收容槽124中的水的排出,而且还能够降低起降平台120重量的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9,具体在图示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00包括支撑架410和推杆电机420。
支撑架410能够伸缩,支撑架410安装在起降平台120上,并位于作业区域内,支撑架410能够承载货物,并且带动货物升降。具体地,支撑架410包括支撑板412、条形的第一支撑件414、铰接座415、条形的第二支撑件416和滑动座417。
支撑板412能够承载货物,并且能够带动货物升降。其中,支撑板412为平板结构,支撑板412与作业面122平行设置;支撑板412能够伸出收容槽124。
第一支撑件414的一端与起降平台120转动连接。
铰接座415与第一支撑件414远离起降平台120的一端铰接,交接座415与支撑板412相抵接,并在起降平台120上能够滑动。
第二支撑件416的中部与第一支撑件414的中部铰接,第二支撑件416的一端与支撑板412转动连接。
滑动座417与第二支撑件416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铰接,滑动座417与起降平台120相抵接,并在起降平台120上能够滑动而带动支撑板412升降。
具体地,升降机构400还包括导向轨430,导向轨430固定在起降平台120上,第一支撑件414远离铰接座415的一端与导向轨430转动连接,滑动座417沿导向轨430能够滑动。更具体地,导向轨430设置在收容槽124的底部上。
推杆电机420能够驱动支撑架410伸缩。推杆电机420与电控组件200电连接,以使电控组件200能够控制推杆电机420的工作。具体地,电控组件200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推杆电机420工作。
具体地,推杆电机420收容于收容槽124内。推杆电机420与第一支撑件414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第二支撑件416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推杆电机420能够驱动第二支撑件416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滑动。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400还包括第一连接轴440和第二连接轴450,第一连接轴440将第一支撑件414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和导向轨43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450与第二支撑件416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转动连接,推杆电机420与第一连接轴440、第二连接轴450均转动连接,从而通过推杆电机420的伸缩以推动第二连接轴450运动而带动第二支撑件416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滑动。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414和第二支撑件416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件414相对且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支撑件416相对且平行设置,一个第一支撑件414对应一个第二支撑件416。此时,导向轨430对应为两个,两个导向轨430平行且间隔设置,一个第二支撑件416对应一个导向轨430;第一连接轴440将两个第一支撑件414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分别和两个导向轨43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450与两个第二支撑件416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第一支撑件414和第二支撑件416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第一支撑件414和第二支撑件416也可以为一个,此时,导向轨430对应为一个;或者第一支撑件414和第二支撑件416也可以为三个以上,此时,导向轨430的数量与第二支撑件416的数量相等,第一连接轴440将多个第一支撑件414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导向轨43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450与多个第二支撑件416远离支撑板41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其中,导向轨430和支撑架41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或者,升降机构400也不限于采用上述结构,例如,升降机构400的结构还可以为仅包括支撑板412和推杆电机420,推杆电机420固定在收容槽124的底部,推杆电机420的推杆与支撑板412固定连接,通过推杆电机420的伸缩直接带动支撑板412升降。
进一步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还包括与电控组件200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600,压力传感器600安装在升降机构400上,压力传感器600能够检测升降机构400上承载的重量,电控组件200还能够根据升降机构400上承载的重量控制升降机构400伸缩。具体地,压力传感器600可以安装在支撑板412的底部,也可以安装在导向轨430上,并位于导向轨430和收容槽124的底部之间;其中,压力传感器600能够检测支撑架410的支撑板412上承载的重量,电控组件200还能够根据支撑架410上承载的重量控制推杆电机420的工作。
进一步地,阻隔组件300还包括与电控组件200电连接的感应器700,感应器700能够感应活动门320的状态。即感应器700能够感应活动门320是处于关闭状态,还是处于打开状态。其中,感应器700能够将活动门320的状态反馈给电控组件200,电控组件200还能够根据活动门320的状态控制升降机构400伸缩。具体地,感应器700为接触微动开关或接近开关。
进一步地,电控组件200还能够根据升降机构400上承载的重量和活动门320的状态控制驱动件130的工作。例如,当货物被取走后,升降机构400上承载的重量为零,若活动门320的状态为打开,电控组件200控制驱动件130不带动起降平台120转动;若当货物被取走后,升降机构400上承载的重量为零,且活动门320的状态为关闭,电控组件200控制驱动件130带动起降平台120转动,而使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
进一步地,阻隔组件300还包括警报器800,警报器800能够根据活动门320的状态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关闭活动门320。警报器800可以为蜂鸣器、震动器或闪烁灯。具体地,警报器800与电控组件200电连接,电控组件200根据感应器700反馈的活动门320的状态以及计时时间控制警报器800工作。其中,警报器800可以安装在阻隔板310上,也可以内置于电子锁330内。需要说明的是,警报器800也可以省略,此时,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不具有发出警报的功能。
进一步地,阻隔面314上设有供无人机降落的定位信标316,以便于无人机准确地降落至起降平台120的作业区域上。
具体地,定位信标316为两个,两个定位信标316均位于阻隔面314上,两个定位信标316设置在阻隔面314的对角线上,并分别靠近阻隔板310的两个对角设置。即当阻隔面314所在的平面能够与水平设置时的作业面122所在的平面相交时,定位信标316对于无人机而言是可见的,若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并与活动门320共同遮蔽作业区域时,定位信标316相对无人机不可见。
可以理解,定位信标316的数量也不限于为两个,定位信标316也可以为一个或大于两个,定位信标316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具体地,定位信标316为静态图案,阻隔板310上还开设有容置槽318,容置槽318的侧壁上安装有光源(图未示),定位信标316固定在容置槽318的底部上,以便于无人机在夜晚也能够准确地降落。更具体地,容置槽318位于阻隔板310上,且容置槽318的数量与定位信标316的数量相对应。
可以理解,定位信标316也不限于设置在阻隔板310上,例如还可以设置在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上,只要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对其可见即可。
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至少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阻隔组件300的阻隔板310上开设有取放口312,取放口312供用户从阻隔板310的一侧取放货物,活动门320活动地安装在阻隔板310上,并且活动门320能够遮蔽取放口312,而起降平台120的供无人机降落和货物放置的作业区域位于阻隔板310的另一侧,在安装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时,使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就能够使阻隔板310和活动门320能够共同隔离用户和无人机,从而降低了用户与无人机接触的可能性,更加的安全。
(2)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阻隔板310能够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而使阻隔板310能够与活动门320共同遮挡作业区域,从而能够对作业区域上的货物起到遮挡作用,以减少货物被雨水淋湿的可能性。
(3)由于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起降平台120能够转动,以作业面122还能够竖直设置或者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使起降平台120能够贴近建筑物20,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时,阻隔板310还能够活动至贴近起降平台120,从而使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能够在待机的时候,阻隔板310和起降平台120均能够与建筑物20贴近,从而实现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可折叠,以减少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相对建筑物20的凸出程度,而降低风,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的台风,对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损害。
(4)由于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具有能够伸缩的升降机构400,使得当无人机要卸载货物时,升降机构400能够将伸长以接住货物,而避免因为存在高度差而造成货物直接掉落在平台上;同时,当无人机要装载货物时,升降机构400能够将伸长以方便无人机装载货物。另外当用户需要取货时,升降机构400能够将伸长以方便用户收取货物。
(5)通过压力传感器600、感应器700辅助电控组件200控制阻隔板310、起降平台120和升降机构400的运动,有利于实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自动化控制,控制更加方面。
(6)定位信标316可以辅助无人机在起降过程中定位,以便于无人机准确地降落至起降平台120上。
可以理解,固定座110也可以省略,此时,驱动件130直接安装在建筑物20上,即驱动件130远离起降平台120的一端与建筑物20转动连接;或者,驱动件130也可以省略,此时,起降平台120可以不具有转动功能;或者,阻隔板310也可以为不能活动,此时,伸缩件500也可以省略;或者,升降机构400也可以省略,此时,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不具有带动货物升降的功能;或者,定位信标316也可以省略,只要能够能够使无人机准确降落即可。
如图10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货物的收取方法,为基于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一种货物的收发方法,该货物的收取方法可用于无人机送件,用户取件。该货物的收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水平,和使阻隔板310相对起降平台120活动,直至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以使作业区域露出。
如图2所示,图2为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起始状态,即待机状态为: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均贴近建筑物20,且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远离固定座110的一侧均朝下,此时,阻隔面314朝向建筑物20,活动门320和电子锁330都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转动起降平台120和使阻隔板310相对起降平台120活动是电控组件200根据无人机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无人机需要降落时,无人机发出控制信号A1,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A1控制驱动件130带动起降平台120转动,直至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与水平方向平行;同时,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A1控制伸缩件500伸长,以使阻隔板310转动,而使阻隔板310远离固定座110的一侧转动,直至阻隔板310远离固定座110的一侧朝上设置。此时,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为全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1也不限于为上述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只有阻隔板310能够活动,阻隔板310的起始状态为贴近建筑物20,且阻隔面314朝向建筑物20,而起降平台120的起始状态即为作业面122水平,此时,步骤S31为:使阻隔板310相对起降平台120活动,直至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以使作业区域露出。若只有起降平台120为能够转动的,且起降平台120的起始状态为贴近建筑物20设置,而阻隔板310不能活动,阻隔板310的起始状态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阻隔面314远离建筑物20,此时,步骤S31为: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水平。若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均是不能活动的,或者说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的起始状态即为: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水平,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且作业区域露出,那么,步骤S31也可以省略。
步骤S32:无人机降落至作业区域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人机根据电控组件200发出的反馈信号进行降落。即当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完成步骤S31时,电控组件200向无人机发出反馈信号B1,无人机接收到反馈信号B1后降落至作业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若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的起始状态即为: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水平,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且作业区域露出,则无人机直接降落至作业区域即可。
进一步地,无人机根据阻隔板310的阻隔面314上的定位信标316进行降落。
进一步地,无人机降落至作业区域时,无人机上携带的货物位于升降机构400的上方。
步骤S33:无人机将货物放置在作业区域上。
具体地,步骤S33为:升降机构400伸长,直至升降机构400与无人机上的货物相抵接;无人机卸载货物;待货物卸载在升降机构400上后,升降机构400缩短,货物随升降机构400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无人机降落至作业区域时,无人机发出的控制信号,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升降机构400伸长。当升降机构400伸长到与无人机上的货物相抵接时,压力传感器600检测到的升降机构400上承载的重量发生变化,电控组件200控制推杆电机420停止驱动支撑架410伸长,电控组件200发出反馈信号,无人机根据反馈信号将货物卸载至升降机构400上。待货物卸载在升降机构400上后,无人机发出控制信号,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升降机构400缩短,货物随升降机构400运动。
即:当无人机降落至作业区域时,无人机发出控制信号A2,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A2控制推杆电机420驱动支撑架410伸长,并使支撑板412伸出收容槽124,如图1所示;当支撑架410伸长到支撑板412与无人机上的货物相抵接时,压力传感器600检测到的升降机构400上承载的重量发生变化,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推杆电机420停止驱动支撑架410伸长,此时,电控组件200向无人机发出反馈信号B2,无人机根据反馈信号B2将货物卸载至支撑板412上;待货物卸载在升降机构400上后,无人机发出控制信号A3,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A3控制升降机构400缩短,货物随升降机构400运动,直至支撑板412与作业面122平齐。
需要说明的是,若没有升降机构400,无人机可以直接将货物卸载在作业区域上。
步骤S34:无人机飞离作业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无人机发出控制信号A3后,无人机停留一端时间后再飞离作业区域,以给升降机构400提供缩短的时间。
步骤S35:阻隔板310相对起降平台120活动,直至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阻隔板310与活动门320共同遮蔽作业区域上的货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人机飞离起降平台120后,电控组件200控制伸缩件500缩短,而带动阻隔板310朝靠近作业区域的方向转动,直至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阻隔板310与活动门320共同遮挡作业区域上的货物,即为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半展开状态,如图6所示。
具体地,无人机飞离起降平台120时发出控制信号A4,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A4控制伸缩件500缩短。
进一步地,当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阻隔板310与活动门320共同遮挡作业区域上的货物时,阻隔面314与作业面122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若阻隔板是不能活动的,步骤S35可以省略。
步骤S36:打开活动门320,以使取放口312露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用户需要取件时,用户向电控组件200发出控制信号C,此时,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C控制电子锁330解锁,用户将活动门320打开,以使取放口312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采用上述方式打开活动门以使取放口312露出,例如,可以不用电子锁330,此时,用户直接将活动门320打开即可。
步骤S37:从取放口312取出货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400伸长以带动货物运动至取放口312,从取放口312取出货物。
具体地,活动门320打开之后,电控组件200控制升降机构400伸长,货物随升降机构400上升至取放口312,用户从取放口312将货物取出。
进一步地,感应器700检测到活动门320为打开状态,并将反馈至电控组件200,电控组件200根据该反馈控制升降机构400伸长。
进一步地,电控组件200控制推杆电机420驱动支撑架410伸长。
需要说明的是,若没有升降机构400,用户直接从取放口312取出货物即可。
步骤S38:关闭活动门320以使活动门320遮蔽取放口312,升降机构400缩短,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和活动阻隔板310以使阻隔板310贴近起降平台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货物取出后,用户将活动门320关闭,以使电子锁330锁止,压力传感器600检测到支撑板412上承载的重量为零,电控组件200确认货物已被取走,电控组件200控制推杆电机420驱动支撑架410缩短,以使支撑板412收容于收容槽124中;同时,感应器700确认活动门320处于关闭状态,使电子锁330锁止。此时,电控组件200控制驱动件130带动起降平台120逆时针转动,和控制伸缩件500缩短以带动阻隔板310逆时针转动,以使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贴近建筑物20,回到待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若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均不能活动,那么,无需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转动阻隔板310以使阻隔板310贴近建筑物20,只需关闭活动门320以使活动门320遮蔽取放口312即可;若起降平台120不能转动,只需关闭活动门320以使活动门320遮蔽取放口312,转动阻隔板310以使阻隔板310贴近建筑物20即可;若阻隔板310不能活动,只需关闭活动门320以使活动门320遮蔽取放口312,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即可。
上述货物的收取方法通过使用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能够方便快递的收取,实现无人机送件,用户取件,且能够降低了用户与无人机接触的可能性,更加的安全。
如图1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货物的寄送方法,为基于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一种货物的寄送方法,该货物的寄送方法可用于用户寄件,无人机取件。该货物的寄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水平,和使阻隔板310相对起降平台120活动,直至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阻隔板310与活动门320共同遮蔽作业区域。
如图2所示,图2为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起始状态,即待机状态为: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均贴近建筑物20,且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远离固定座110的一侧均朝下,此时,阻隔面314朝向建筑物20,活动门320和电子锁330都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转动起降平台120和使阻隔板310相对起降平台120活动是电控组件200根据用户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用户需要寄件时,用户发出控制信号D1,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D1控制驱动件130带动起降平台120转动,直至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与水平方向平行;同时,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D1控制伸缩件500伸长,以使阻隔板310转动,而使阻隔板310远离固定座110的一侧逆时针转动,直至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阻隔板310与活动门320共同遮蔽作业区域。此时,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为半展开状态,如图6所示。
进一步地,当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阻隔板310与活动门320共同遮挡作业区域时,阻隔面314与作业面122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1也不限于为上述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只有阻隔板310能够活动,阻隔板310的起始状态为贴近建筑物20,且阻隔面314朝向建筑物20,而起降平台120的起始状态即为作业面122水平,此时,步骤S31为:使阻隔板310相对起降平台120活动,直至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阻隔板310与活动门320共同遮蔽作业区域。或者,阻隔板310不能活动,阻隔板310的起始状态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阻隔面314远离建筑物20,起降平台120为能够转动的,且起降平台120的起始状态为贴近建筑物20设置,此时,步骤S31为: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水平。若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均是不能活动的,或者,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的起始状态为:起降平台120的作业面122水平,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20和作业区域之间,且作业区域露出,那么,步骤S31也可以省略。
步骤S42:打开活动门320,以使取放口312露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为半展开状态时,电控组件200向用户反馈信号E1,以提示用户可以放置货物;用户发出控制信号D2,电控组件200控制电子锁330解锁,用户将活动门320打开,以使取放口312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2不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在阻隔板310位于作业区域的上方时,电控组件200控制电子锁330解锁。
步骤S43:将货物放置在作业区域上。
具体地,在用户将活动门320打开之后,电控组件200控制升降机构400朝靠近取放口312的方向伸长;用户将货物放置在升降机构400上;升降机构400缩短,货物随升降机构400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将活动门320打开之后,电控组件200控制推杆电机420驱动支撑架410伸长,并使支撑板412伸出作业区域112。
进一步地,在用户将活动门320打开之后,电控组件200控制升降机构400朝靠近取放口312的方向伸长的步骤为:在用户将活动门320打开之后,感应器700检测到活动门320处于打开状态,并将该打开状态反馈给电控组件200,电控组件200控制推杆电机420驱动支撑架410伸长,并使支撑板412伸出作业区域112。
具体地,升降机构400缩短,货物随升降机构400运动的步骤为:用户将货物放置在升降机构400上后,压力传感器600检测到的升降机构400上承载的重量发生变化,电控组件200货物已放置在升降机构400上,此时,电控组件200控制升降机构400缩短。更具体地,电控组件200控制推杆电机420驱动支撑架410缩短,直至支撑板412与作业面122平齐,此时,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状态仍然为图6所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若没有升降机构400,用户打开活动门320之后可以直接将货物放置在作业区域上。
步骤S44:关闭活动门320,以使活动门320遮蔽取放口312。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放置货物后,用户关闭活动门320,以使活动门320遮蔽取放口312,电子锁330锁止。
步骤S45:使阻隔板310相对起降平台120活动,直至阻隔板310位于建筑物和作业区域之间,以使作业区域露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无人机需要取件时,无人机向电控组件200发出控制信号F1,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F1控制伸缩件500伸长,以使阻隔板310转动,而使阻隔板310远离固定座110的一侧逆时针转动,直至阻隔板310远离固定座110的一侧朝上设置。此时,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为全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若阻隔板不能活动,步骤S45可以省略。
步骤S46:无人机降落至作业区域上。
在本实施例中,待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为全展开状态时,电控组件200向无人机发出反馈信号E2,无人机确认可以降落后,再降落至作业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若阻隔板不能活动,电控组件200无需向无人机发出反馈信号E2,无人机直接降落至作业区域上即可。
步骤S47:无人机固定货物,并携带货物飞离作业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人机降落至作业区域后,无人机发出控制信号F2,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F2控制升降机构400伸长,此时状态如图1所示,直至升降机构400上的货物与无人机底部相抵接;无人机固定货物;升降机构400缩短;无人机携带货物飞离作业区域。
具体地,当升降机构400上的货物与无人机底部相抵接时,压力传感器600检测到升降机构400上的承载的重量发生变化,确认货物已经升降机构400与无人机机身底部的货物固定装置相抵接,电控组件200控制升降机构400停止伸长。
具体地,无人机固定货物的步骤为:在升降机构400与无人机机身底部的货物固定装置相抵接时,电控组件200向无人机发出反馈信号E3,反馈货物已经与无人机机身底部的货物固定装置相抵接,此时,无人机将货物固定。
具体地,无人机固定货物的步骤之后,升降机构400缩短,无人机飞离作业区域的步骤为:待无人机固定好货物后,无人机向电控组件200发出控制信号F3,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F3控制升降组件400缩短,无人机飞离作业区域。更具体地,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F3控制推杆电机420驱动支撑架410缩短,直至支撑板412收容于收容槽124中,无人机携带货物飞离作业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无人机固定货物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无人机可以自带伸缩固定装置,直接将固定伸起和固定,此时,无需升降机构400带动货物上升固定。
步骤S48: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和活动阻隔板310以使阻隔板310贴近起降平台120。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分离作业区域时,发出控制信号F4,电控组件200根据控制信号F4控制驱动件130带动起降平台120转动,和控制伸缩件500缩短以使阻隔板310转动,回到待机状态,以使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贴近建筑物20,回到待机状态,即图2所示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若起降平台120和阻隔板310均不能活动,那么,无需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转动阻隔板310以使阻隔板310贴近建筑物20,该步骤S48可以省略;若起降平台120不能转动,只需转动阻隔板310以使阻隔板310贴近建筑物20即可;若阻隔板310不能活动,只需转动起降平台120以使起降平台120贴近建筑物20即可。
上述货物的寄件方法通过使用上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能够方便快递的收取,实现用户寄件,无人机取件,且能够降低了用户与无人机接触的可能性,更加的安全。
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另一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40与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伸缩件41远离阻隔板42的一端与起降平台43转动连接。
由于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40与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也具有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10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组件,包括能够安装在建筑物上的起降平台,所述起降平台具有作业面,所述作业面上设有供无人机降落和货物放置的作业区域;及
阻隔组件,包括阻隔板和活动门,所述阻隔板上开设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供用户从所述阻隔板的一侧取放所述货物,所述活动门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阻隔板上,并且所述活动门能够遮蔽所述取放口;其中,所述阻隔板能够活动,且当所述无人机需要降落至所述作业区域时,所述阻隔板活动到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以使所述阻隔板和所述活动门能够共同隔离所述用户和所述无人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还能够位于所述作业区域的上方,而使所述阻隔板能够与所述活动门共同遮挡所述作业区域,并且阻止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作业区域;其中,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作业区域的上方时,所述取放口的位置与所述作业区域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能够安装在所述建筑物上的固定座,所述起降平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阻隔板为方形板状,所述阻隔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阻隔板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起降平台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伸缩件能够伸缩以驱动所述阻隔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伸缩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区域内,所述升降机构能够朝靠近所述取放口的方向伸长,所述升降机构能够承载所述货物,并且能够带动所述货物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能够伸缩的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区域内,所述支撑架能够承载所述货物,并且能够带动所述货物升降;
推杆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架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组件及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控组件能够接收控制信号,并且能够向所述无人机发送反馈信号,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均电连接,所述电控组件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伸缩,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升降机构上承载的重量,所述电控组件还能够根据所述重量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能够感应所述活动门的状态,并且能够将所述活动门的状态反馈给所述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还能够根据所述活动门的状态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能够转动,以使所述作业面能够水平,而使所述作业区域能够供所述货物放置和所述无人机降落,所述作业面还能够竖直设置或者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起降平台能够贴近所述建筑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为方形板状,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和驱动件,所述固定座能够固定在所述建筑物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起降平台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为伸缩杆,所述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起降平台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伸缩而驱动所述起降平台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贴近所述建筑物时,所述阻隔板还能够活动至贴近所述起降平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上设有卡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扣能够卡合的卡合部,当所述阻隔板贴近所述起降平台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合部相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具有阻隔面,所述阻隔面靠近所述作业区域设置,所述阻隔面上设有供所述无人机降落的定位信标,其中,所述取放口的一个开口位于所述阻隔面上。
13.一种货物的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无人机降落至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作业区域上;
所述无人机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上;
所述无人机飞离所述作业区域;
打开所述活动门,以使所述取放口露出;及
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
其中,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使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货物的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人机飞离所述作业区域的步骤之后,在所述打开所述活动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作业区域的上方,所述阻隔板与所述活动门共同遮蔽所述作业区域上的货物的步骤;
所述使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时,所述作业区域露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货物的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能够转动;
其中,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转动所述起降平台,以使所述起降平台的作业面水平的步骤;
所述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关闭所述活动门以使所述活动门遮蔽所述取放口,转动所述起降平台以使所述起降平台贴近所述建筑物和活动所述阻隔板以使所述阻隔板贴近所述起降平台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货物的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伸缩,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区域内;
其中,所述无人机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为:所述升降机构伸长,直至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无人机上的所述货物相抵接;所述无人机卸载所述货物;待所述货物卸载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后,所述升降机构缩短,所述货物随所述升降机构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货物的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的步骤为:所述升降机构伸长以带动所述货物运动至所述取放口,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
所述从所述取放口取出所述货物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关闭所述活动门和所述升降机构缩短的步骤。
18.一种货物的寄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活动门,以使所述取放口露出;
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上;
关闭所述活动门以使所述活动门遮蔽所述取放口;
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作业区域上;及
所述无人机收取所述货物,并携带所述货物飞离所述作业区域;
其中,所述关闭所述活动门以使所述活动门遮蔽所述取放口的步骤之后,所述无人机降落至所述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使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货物的寄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的活动门,以使所述取放口露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作业区域的上方,以使所述阻隔板与所述活动门共同遮蔽所述作业区域的步骤;
所述使所述阻隔板相对所述起降平台活动,直至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作业区域之间时,所述作业区域露出;
所述无人机收取所述货物,并携带所述货物飞离所述作业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转动所述起降平台,以使所述起降平台贴近所述建筑物和活动所述阻隔板以使所述阻隔板贴近所述起降平台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货物的寄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伸缩,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区域内;
其中,所述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上的步骤为:所述升降机构朝靠近所述取放口的方向伸长;将所述货物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缩短,所述货物随所述升降机构运动;
所述无人机收取所述货物,并携带所述货物飞离所述作业区域的步骤为:所述升降机构伸长,直至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所述货物与所述无人机相抵接;所述无人机固定所述货物;所述升降机构缩短;所述无人机携带所述货物飞离所述作业区域。
CN201710775137.8A 2017-08-31 2017-08-31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Active CN107697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5137.8A CN107697304B (zh) 2017-08-31 2017-08-31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PCT/CN2018/102484 WO2019042245A1 (zh) 2017-08-31 2018-08-27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US16/803,693 US11964778B2 (en) 2017-08-31 2020-02-27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parcel by dron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5137.8A CN107697304B (zh) 2017-08-31 2017-08-31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7304A CN107697304A (zh) 2018-02-16
CN107697304B true CN107697304B (zh) 2021-01-05

Family

ID=61171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5137.8A Active CN107697304B (zh) 2017-08-31 2017-08-31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4778B2 (zh)
CN (1) CN107697304B (zh)
WO (1) WO2019042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8606B1 (en) * 2017-05-04 2018-07-24 John K. Ritchie Protected unmanned vehicle delivery receptacle
CN107697304B (zh) 2017-08-31 2021-01-05 周鹏跃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WO2020037661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周鹏跃 在无人机与自动驾驶车辆之间进行货物传输的方法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09018364B (zh) * 2018-09-29 2024-02-09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箱及含其的物流无人机
CN109795694B (zh) * 2019-01-21 2021-01-08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接收设备、无人机投递系统和方法
CN109733630A (zh) * 2019-02-27 2019-05-10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无人机库及消防车
CN109847229A (zh) * 2019-02-27 2019-06-07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无人机库系统、消防车及无人机放飞或回收控制方法
CN111986394A (zh) * 2019-05-21 2020-11-24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货件配送的安全系统及方法
WO2020253548A1 (zh) * 2019-06-17 2020-12-24 彭文平 一种用于无人机物流的收发货装置
CN110271686B (zh) * 2019-07-05 2021-07-13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自动回收平台
CN112390194B (zh) * 2019-08-14 2022-08-16 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装卸货小车
CN112796237B (zh) * 2019-11-14 2022-05-1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驻停装置及系统
CN112012542B (zh) * 2020-07-29 2021-04-16 成都震风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机机库的库门及其使用方法
CN112576073B (zh) * 2020-11-20 2022-09-09 宁波大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泳池多层升降系统
JP6902308B1 (ja) * 2021-03-02 2021-07-14 株式会社エアロネクスト ポート、移動体、複数ポート設置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7321A (en) * 1970-03-24 1972-08-29 Stanray Corp Load carrying vehicle
US5927664A (en) * 1994-12-09 1999-07-27 Schmidt; Charles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tilt-in, double-hung windows
DE10038530B4 (de) * 2000-08-08 2011-02-24 Wilhelm Karmann Gmbh Cabriolet-Fahrzeug mit einem unter einem Deckelteil ablegbaren Dach
US20150158599A1 (en) * 2013-12-10 2015-06-11 Michael Sisko Robotic aerial vehicle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WO2015117216A1 (ru) * 2014-02-06 2015-08-13 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АВЫДОВ Площадка для посадки беспилотн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US20160068277A1 (en) * 2014-07-08 2016-03-10 Salvatore Manitta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Ground Support Platform
KR101527210B1 (ko) * 2014-12-01 2015-06-09 이병철 드론 이착륙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 방법
US10501205B1 (en) * 2015-04-27 2019-12-10 Bradley Siewert Drone delivery interface
KR20170023423A (ko) * 2015-08-23 2017-03-06 박정철 드론 배송 시스템
CN105701636A (zh) * 2016-03-15 2016-06-2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人机快递自动接收系统
CN205396552U (zh) * 2016-03-26 2016-07-27 秦震堃 一种送快递用的飞行器
CN105825652A (zh) * 2016-04-18 2016-08-03 汪禹 一种用于无人机传递物件的收发装置
CN205675246U (zh) * 2016-06-22 2016-11-09 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货物输送装置
CN205971863U (zh) * 2016-08-02 2017-02-22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无人机阳台快递接收装置
CN206166555U (zh) * 2016-08-30 2017-05-17 冉春林 一种室外无人机抽屉式自动货物收发系统
CN106275447A (zh) * 2016-08-31 2017-01-04 马彦亭 一种用于无人机快递的自动收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87328U (zh) * 2016-08-31 2017-04-12 马彦亭 一种用于无人机快递的自动收货装置
US10661916B2 (en) * 2017-08-03 2020-05-26 Brian Janssen System, method and software based medium for providing a safe and secure delivery platform for a drone including real time data communication incorporating any of video, RFID and process step notification
CN107697304B (zh) * 2017-08-31 2021-01-05 周鹏跃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CN207227977U (zh) * 2017-08-31 2018-04-13 周鹏跃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
WO2019071293A1 (en) * 2017-10-12 2019-04-18 Zambelli Imagineering Pty Ltd SYSTEM, METHOD AND LANDING STATION OF A DRO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42245A1 (zh) 2019-03-07
US20200198803A1 (en) 2020-06-25
CN107697304A (zh) 2018-02-16
US11964778B2 (en) 202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7304B (zh)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及货物的收取和寄送方法
CN207227977U (zh)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
KR102613798B1 (ko) 무인 비행체에서 편지와 소포를 발송 또는 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를 구비한 윈도우, 도어, 경사 지붕, 또는 파사드용 요소
US20200207485A1 (en) Windshield
EP0774243A2 (en) Retractable wheelchair lift mechanism for storage compartment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US20140311051A1 (en) Automatically deployable mobile structure
KR101205211B1 (ko) 솔레노이드에 의해 해제되는 래치를 이용한 버티컬 도어잠금장치
US20140157685A1 (en) Automatically deployable energy efficient mobile structure
US20210309363A1 (en) Parcel transport system and insta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8438245A (zh) 抽屉式无人机巢
JP2012509227A (ja) 小型且つ高さが延長可能なコンテナおよびシェルタ
CN207226563U (zh) 无人机用货物收发系统
US20220266976A1 (en) Aircraft security do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ty door handling
CN111674278A (zh) 一种地下式移动充电桩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EP1363804B1 (en) Sheltered aircraft supply vehicle
KR101992065B1 (ko) 탑차의 측면 도어 자동 오픈 및 폐쇄장치
CN103010241B (zh) 一种轨道车辆乘客紧急疏散梯
US7185382B2 (en) Airport baggage lift system
CN110615113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物流的收发货装置
CN209974051U (zh) 室内加装电梯
US11396357B2 (en) Aircraft security do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ty door handling
US6804917B2 (en) Storage structure for sailplanes and small aircraft
CN220434552U (zh) 用于停靠无人机的窗户
CN218347017U (zh) 一种可停放多台飞机的自动停机库
CN210734521U (zh) 一种应用于指挥车的无人机起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