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4570A - 用于曲轴阻尼器盖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曲轴阻尼器盖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4570A
CN107654570A CN201710610057.7A CN201710610057A CN107654570A CN 107654570 A CN107654570 A CN 107654570A CN 201710610057 A CN201710610057 A CN 201710610057A CN 107654570 A CN107654570 A CN 107654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damper
insert
extens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00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4570B (zh
Inventor
S·夏
S·马修
C·R·克瓦斯尼卡
N·D·汉森
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7654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4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4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4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 F16F15/140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the rotation being limited with respect to the driving means
    • F16F15/1414Masses driven by elastic elements
    • F16F15/1435Elastomeric springs, i.e. made of plastic or rubber
    • F16F15/1442Elastomeric springs, i.e. made of plastic or rubber with a single m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4Elastomeric springs
    • F16F15/126Elastomeric springs consisting of at least one annular element surrounding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 F16H2055/366Pulleys with means providing resilience or vibration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用于发动机曲轴阻尼器的阻尼器盖的系统。在一个示例中,阻尼器盖可以包括框架和插入物,其中框架的延伸件适用于联接到发动机曲轴阻尼器的狭槽,并且其中插入物的多个部分定位在每个延伸件和每个对应狭槽之间。作为一个示例,框架可以由金属组成并且插入物可以由诸如泡沫或橡胶等阻尼材料组成。

Description

用于曲轴阻尼器盖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曲轴的曲轴阻尼器盖。
背景技术
诸如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包括经由发动机汽缸的往复操作旋转的曲轴。经由曲轴产生的扭矩从曲轴的一端传输至其中安装发动机的车辆的车轮。曲轴的另一端用于驱动各种辅助机器(例如,附属设备),如交流发电机、动力转向压缩机和空气调节压缩机。在发动机操作期间,由于汽缸中的可燃气体的相继激增,曲轴可以经历不同水平的扭转振动。如果曲轴以共振或者通过共振运行,则扭转振动可能大大地降低曲轴寿命并引起曲轴劣化或其他发动机组件的劣化。振动还可以引起噪声,如对车辆操作员可以是不期望的“呜呜声”或爆震。在一些示例中,阻尼器(例如,扭转振动阻尼器)定位在曲轴的一端(例如,曲轴的自由辅助驱动端)处,以便减少这些扭转振动。阻尼器可以包括直接地附接到曲轴的一端的内金属毂、一个或多个惯性板和将惯性板覆盖在毂内的一个或多个盖板。在一些示例中,附加盖,诸如美国专利No.4,794,816中所示的金属帽状构件,可以用于覆盖所组装的阻尼器的一端。
发明内容
然而,本发明人在此已经认识到关于此类系统和常规曲轴阻尼器的潜在问题。作为一个示例,单独的阻尼器或者联接到阻尼器的附加金属盖可能无法充分地减少来自于发动机曲轴的噪声、振动和刺耳声(NVH),从而导致组件劣化和由车辆操作员感受的不期望的噪声。此外,诸如盖等到阻尼器的机械固定组件(例如,经由螺栓连接),可以导致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因此导致组件成本增加。此外,以这种方式将组件固定在一起可能要求增加的组装时间和增大的劳动力成本。
在一个示例中,上面描述的问题可以由一种系统解决,该系统包括曲轴阻尼器盖,该曲轴阻尼器盖包括:框架,其包括围绕框架的周边布置并在盖的中心线的方向上从框架的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件;和插入物,其围绕框架模制并包括与多个第一延伸件对准的多个第二延伸件。作为一个示例,插入物可以包括橡胶或泡沫材料,并且插入物可以与框架一体形成。以这种方式,插入物还可以减少来自于曲轴的NVH。作为另一示例,框架可以包括相对于插入物材料是刚性的材料(例如,金属),以便保持阻尼器盖的形状。此外,阻尼器盖可以容易地与曲轴阻尼器主体配合(例如,插入曲轴阻尼器主体中)并在没有附加机械固定器(如螺栓)协助的情况下联接到曲轴阻尼器主体。这可以降低用于曲轴的组件成本和组装时间。
应该理解的是,提供以上发明内容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选择的概念。它不意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主要或关键特征,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唯一限定。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上面或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所提及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包括曲轴阻尼器和联接到曲轴阻尼器的阻尼器盖的发动机的示例。
图2示出在发动机曲轴的一端联接到曲轴阻尼器的阻尼器盖的第一实施例。
图3示出来自第一角度的阻尼器盖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4示出来自第二角度的阻尼器盖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5示出来自第一角度的阻尼器盖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视图。
图6示出来自第二角度的阻尼器盖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视图。
图7示出联接到曲轴阻尼器的阻尼器盖的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8示出在发动机曲轴的一端联接到曲轴阻尼器的阻尼器盖的第二实施例。
图9示出来自第一角度的阻尼器盖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10示出来自第二角度的阻尼器盖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11示出来自第一角度的联接到曲轴阻尼器的阻尼器盖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12示出来自第二角度的联接到曲轴阻尼器的阻尼器盖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1至图12按比例示出,然而可以使用其他相对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描述涉及用于发动机中的曲轴的阻尼器的曲轴阻尼器盖的系统和方法。如由图1所示,发动机包括(由带、链等)联接到发动机的一个或多个滑轮的曲轴阻尼器。如由图2和图8所示,曲轴阻尼器联接到曲轴的自由辅助驱动端,以减少由于发动机操作引起的曲轴噪声、振动和刺耳声(NVH)。如由图2和图8所示,曲轴阻尼器包括用于进一步减少NVH并覆盖阻尼器的一端的阻尼器盖。阻尼器盖包括框架和插入物,其中框架和插入的形状经设定联接到曲轴阻尼器,如由图3至图4和图9至图10所示。插入物和框架模制在一起(例如,永久地联接以形成阻尼器盖),并且插入物部分地环绕框架的多个延伸件,如由图5至图7和图11至图12所示。在一个示例中,曲轴阻尼器包括沿靠近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定位的曲轴阻尼器的表面布置的多个细长狭槽,并且框架的延伸件的形状经设定安装在细长狭槽内,以将阻尼器盖联接到阻尼器。插入物在其中阻尼器盖联接到阻尼器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环绕框架,如由图7所示。在另一个示例中,多个细长狭槽沿靠近曲轴阻尼器的最内平面表面定位的表面布置,并且阻尼器盖的形状经设定安装在阻尼器内,以经由框架的延伸件联接到曲轴阻尼器。插入物在其中框架的延伸件联接到阻尼器的每个位置处部分地环绕框架的每个延伸件以便进一步减少NVH。在这些实施例中,阻尼器和/或框架上的结构特征可以提供用于将阻尼器盖锁定在阻尼器内的机构。以这种方式,阻尼器盖可以直接地联接(例如,固定)到阻尼器,而不使用附加机械固定实施装置(例如,螺栓、螺丝或粘合剂),并且可以通过盖的插入物的橡胶或泡沫材料进一步减少NVH。
图1至图12中的类似组件被类似地标记,并且可以在下面仅解释一次并且不参照每个图被重新介绍。
图1示出包括发动机101、曲轴阻尼器102(例如,扭转振动阻尼器)和曲轴阻尼器盖104(例如,噪声、振动和刺耳声(NVH)盖)的发动机组装件100的示意图。曲轴阻尼器102通过螺栓连接装置106被固定到发动机101的曲轴的一端103。具体地,由发动机101的汽缸驱动的曲轴包括驱动其中安装发动机组装件100的车辆的车轮的第一端和自由的并经由联接到诸如第一辅助滑轮108和第二辅助滑轮110等一个或多个辅助滑轮的拉紧装置112(例如,带、链等)驱动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例如,辅助设备)的第二端103(在本文指代曲轴的辅助驱动端、自由端或暴露端)。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可以包括凸轮轴、交流发电机、动力转向压缩机、空气调节压缩机等。如图1中所示,曲轴阻尼器102直接地联接到曲轴的自由端103。
图2示出联接到曲轴202的阻尼器210的阻尼器盖200的第一实施例。在一个示例中,由图2示出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在发动机组装件内,如由图1所示的发动机组装件100内,并且曲轴202可以联接到发动机,诸如发动机101。阻尼器盖200和阻尼器210的同一实施例在图2至图7中的每个中示出。参考轴线201包括在图2至图7中的每个中,用于由图2至图7所示的透视图的比较。
曲轴202包括第一端206和第二端204,其中第一端206沿曲轴202的组装轴线208与第二端204相对地定位。第一端206驱动其中安装曲轴的车辆的车轮,并且第二端204是自由端,如参照图1在上面描述。阻尼器210联接到自由端204,并且包括第一外表面218(例如,最外平面表面)和正时环216。第一外表面218是在阻尼器210内部的外部的表面,并且当阻尼器210联接到曲轴202时绕(例如,围绕)组装轴线208周向地定位。如图2中所示,第一外表面218是平面的并且与第一外表面218正交的线平行于组装轴线208。此外,第一外表面218在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从曲轴向外面向。
组装轴线208是延伸穿过曲轴202的整个长度220并作为曲轴202的中心轴线定位的轴线。例如,当包括曲轴202的发动机(如由图1所示的发动机101)正在操作(例如,正在开启和运行)时,组装轴线208用作曲轴202和阻尼器210的旋转轴线。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组装轴线208还可以是阻尼器盖200的旋转轴线(还被称为中心轴线)。
阻尼器盖200包括框架214和插入物212。框架214和插入物212模制在一起(例如,形成在一起和/或永久地联接),以形成阻尼器盖200。在一个示例中,框架214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由一种或多种刚性材料(例如,金属)组成,并且插入物212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由一种或多种阻尼材料(例如,泡沫、橡胶等)组成。以这种方式,框架214可以与阻尼器210接合并形成与阻尼器210的强连接(如参照图3至图7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同时插入物212可以吸收来自发动机的噪声、振动和刺耳声。
阻尼器包括与外表面218的外径对应的、在垂直于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从组装轴线208开始的阻尼器第一半径222。类似地,阻尼器盖200包括与阻尼器盖200的半径对应的、在垂直于阻尼器盖200的中心轴线(参照图3在下面描述)(例如,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与组装轴线208垂直)的方向上从组装轴线208开始的盖半径224。在由图2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阻尼器第一半径222大于盖半径224。然而,在可替代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盖半径可以大于阻尼器第一半径(例如,阻尼器盖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可以延伸超过由图2所示的盖半径)。
图3以分解视图示出来自第一角度的阻尼器盖200的插入物212和框架214,其中插入物212和框架214沿组装轴线208与阻尼器210对准。换句话说,插入物212的插入物轴线304、框架214的框架轴线302和阻尼器210的阻尼器轴线300每个均平行于组装轴线208,并被定位在与组装轴线208相同(例如,与组装轴线208对准)的位置中。插入物轴线304是插入物212的中心轴线,框架轴线302是框架214的中心轴线,并且阻尼器轴线300是阻尼器210的中心轴线。组件的“中心轴线”(如插入物212的插入物轴线304、框架214的框架轴线302和阻尼器210的阻尼器轴线300)在本文指代和组件的中点相交并围绕其布置组件的圆周(例如,周边)半径的轴线。当阻尼器盖200被组装时(例如,当插入物212在框架214内并围绕框架214模制时),插入物轴线304与框架轴线302平行和对准(例如,与框架轴线302在相同的位置中)。当以此布置组装(例如,当插入物轴线304和框架轴线302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定位)时,插入物轴线304和框架轴线302可以被统称为阻尼器盖200的中心线。相对于组件(参照由图2至图7所示并在本文所述的组件)的轴向方向指代与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例如,与由参考轴线201所示的x轴线平行的方向)。相对于组件(参照由图2至图7所示并在本文所述的组件)的径向方向指代与组件的轴向方向和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并且是从组件的中心轴线到组件的外圆周(例如,沿组件的半径)的方向。
阻尼层340被包括在阻尼器210内并被定位在第二外表面331和第一外表面218之间。阻尼层340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由一种或多种阻尼材料(例如,泡沫、橡胶等)组成,并可以减少发动机曲轴(例如,由图2所示的曲轴202)的NVH。
第二外表面331(其在本文可以被称为平面狭槽表面331)平行于第一外表面218布置,但是相对于阻尼器轴线300向第一外表面内定位。平面狭槽表面331(其在本文可以被称为平面狭槽表面)具有作为阻尼器第二半径336被示出的外径,其中阻尼器第二半径336比阻尼器第一半径222更小(例如,更小的长度量)。平面狭槽表面331还包括作为阻尼器第三半径338示出的内径。因此,平面狭槽表面331相对于阻尼器轴线300向第一外表面218内定位。阻尼器210还包括由联接到平面狭槽表面331的侧壁329形成的圆柱形腔体328。侧壁329在平行于阻尼器轴线300的方向上延伸远离平面狭槽表面331并朝向正时环216。侧壁329以与阻尼器第三半径338的长度对应的距离围绕阻尼器轴线300周向地定位。阻尼器第三半径338比阻尼器第二半径336和阻尼器第一半径222中的每个更小(例如,更小的长度量)。阻尼器210的内平面表面330(例如,联接到侧壁329并沿阻尼器轴线300远离第一外表面218定位的表面)可以经配置经由螺栓连接设备(如由图1所示的螺栓连接设备106)将阻尼器210联接到曲轴202(由图2示出)。螺栓连接设备的第一端可以插入曲轴中,而螺栓连接设备的第二端(例如,头部)可以联接到内平面表面330。
以此布置,平面狭槽表面331远离内平面表面330定位并与第一外表面218近似地一致(例如,沿阻尼器轴线300与第一外表面218在相同的位置中)。阻尼器第一半径、阻尼器第二半径336和阻尼器第三半径338中的每个在垂直于阻尼器轴线300的方向上从阻尼器轴线300向外延伸(例如,延伸远离阻尼器轴线300)。换句话说,每个半径的末端沿阻尼器轴线300定位,并且由半径描述的表面(例如,第一外表面218、平面狭槽表面331)在垂直于阻尼器轴线300的方向上远离阻尼器轴线300定位。
平面狭槽表面331包括定位在平面狭槽表面331内并围绕阻尼器210的阻尼器轴线300周向地取向的多个细长狭槽308(例如,孔)。每个细长狭槽308与每个其他细长狭槽间隔开(例如,位于距每个其他细长狭槽一定的距离处)。细长狭槽308具有不大于阻尼器第二半径336和阻尼器第三半径338之间的差(例如,平面狭槽表面331的宽度)的宽度。在一个示例中,每个细长狭槽308的相对端可以成圆角。由于每个细长狭槽308绕平面狭槽表面331的圆周围绕阻尼器轴线300弯曲,因此每个细长狭槽2308沿狭槽的长度337弯曲,。每个细长狭槽308的侧壁311在平行于阻尼器轴线300的方向上由平面狭槽表面331形成,并且可以联接到阻尼器盖200,如参照图7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在由图2至图7所示的阻尼器210和阻尼器盖200的实施例中,阻尼器210具有布置在平面狭槽表面331内的三个细长狭槽308。在可替代的实施例(未示出)中,平面狭槽表面可以包括不同于三个的可替换数量的细长狭槽,诸如两个、四个、五个等。
框架214可以配置有与细长狭槽308的数量相同数量的框架延伸件306。例如,由图3所示的阻尼器210包括三个细长狭槽308。框架214对应地包括三个框架延伸件306。每个框架延伸件306沿框架214定位,使得当框架214联接到阻尼器210时(例如,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每个延伸件与单独的细长狭槽308对准(例如,在与单独的细长狭槽308距离组装轴线相同的位置中)。换句话说,框架延伸件306在平行于框架轴线302的方向上从框架214的底座345延伸并经配置以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插入细长狭槽308中。每个框架延伸件306包括与闭合引导端360相对地定位的敞开接头端307,其中接头端307包括锯齿状表面(indented surface)309(其在本文可以被称为锯齿状锁定元件或锯齿状物),该锯齿状表面309适用于围绕对应细长狭槽308锁定以便将阻尼器盖200固定到阻尼器210,如参照图7在下面进一步描述。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敞开接头端307与底座345间隔开,并且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闭合引导端360将敞开接头端307连接到底座345。
框架214包括底座表面342,并且框架轴线302与底座表面342的中点305相交。底座表面342具有第一半径320和第二半径318,其中第一半径320对应于从中点305到底座表面342的最外边缘315的长度,并且第二半径318对应于从中点305到底座表面342的最内边缘317(例如,最接近框架轴线302的边缘)的长度。底座表面343是近似盘状表面,并且可以包括沿底座表面342的第一圆周312(例如,第一周边)定位的多个开口343(例如,洞)。在一个示例中,每个开口343沿第一圆周312布置在框架214的两个不同框架延伸件306之间。换句话说,在由图2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框架214的底座表面342与三个框架延伸件306联接并包括三个开口343,其中每个开口343定位在不同的一对对应的框架延伸件306之间。每个开口343可以沿底座表面342在一对对应的框架延伸件306之间并朝向框架轴线302弯曲。每个开口343的宽度可以对应于第一半径320和第二半径318之间的长度差。
框架214的每个框架延伸件306包括第一接头表面313,其平行于底座表面342布置并与底座表面342径向地远离间隔开(例如,在垂直于框架轴线302的径向方向上)。换句话说,第一接头表面313由框架延伸件306形成并以大于第一半径320的长度的距框架轴线302的距离围绕底座表面342周向地定位。每个第一接头表面313的宽度可以对应于第三半径332和第四半径334之间的长度,其中第四半径334的长度大于第一半径320的长度并小于第三半径332的长度,并且第三半径332是从中点305到每个第一接头表面313的长度。换句话说,每个第一接头表面313的外边缘沿圆周314定位(沿框架轴线302圆周布置),而每个第一接头表面313的内边缘沿圆周316定位(也沿框架轴线302圆周布置),其中圆周314大于圆周316。
插入物212被示为具有联接到插入物212的外表面335(例如,平面外表面)(并相对于插入物轴线304从插入物212的外表面335向外延伸)的多个插入物接头303。外表面335的中点333由插入物轴线304相交,并且插入物接头303围绕外表面335的圆周322布置。外表面335的圆周322围绕插入物轴线304以与半径321的长度相等的距离定位。每个插入物接头303的宽度是在半径323和半径321之间的长度。换句话说,每个插入物接头303沿圆周322接合到外表面335并在垂直于插入物轴线304的方向上朝向圆周324延伸,其中圆周324距离插入物轴线304以与半径323的长度相等的距离定位。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插入物接头303的宽度大约与框架214的每个第一接头表面313的宽度相同。
插入物212还包括多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其中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在平行于插入物轴线304的方向上远离外表面335延伸。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联接到插入物212的插入物底座351(例如,由插入物底座351形成),并围绕插入物轴线304周向地定位。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插入物轴线326布置在由插入物212的插入物主体351形成的两个不同插入物接头303之间,并经配置以与框架214的对应框架延伸件306对准。换句话说,在由图2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入物212包括三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并包括三个插入物接头303,其中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定位在一对对应的插入物接头303之间。
在上面所述的配置中,框架214的框架延伸件306经定位与细长狭槽308对准,并且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的形状经设定以安装在对应框架延伸件306的一部分内并环绕对应框架延伸件306的一部分。通过在此配置中一起形成插入物212和框架214作为阻尼器盖200,框架可以提供刚性并保持阻尼器盖200的形状,而插入物212可以增加阻尼器210的阻尼特征。此外,通过将框架延伸件306与细长狭槽308对准(如参照图4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阻尼器盖200可以联接到阻尼器210,而不使用紧固件(例如,螺栓)。在可替代的实施例(未示出)中,插入物和框架可以每个包括经定位及设定形状以增加联接到阻尼器的螺栓连接设备(如上所述)的可接入性的中央孔。
图4以分解视图示出来自第二角度的连同阻尼器210一起的阻尼器盖200的插入物212和框架214,其中第二角度近似地垂直于由图3所示的第一角度,如由参考轴线201指示的。
阻尼器210被示为包括平行于平面狭槽表面331(由图3所示)布置的最内平面表面447。沿组装轴线208,阻尼器210的平面狭槽表面331相比阻尼器210的最内平面表面447更接近阻尼器210的第一外表面218定位。换句话说,最内平面表面447在平行于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远离平面狭槽表面331定位。正时环216联接到最内平面表面447(并由最内平面表面447形成)。
插入物212包括平行于外表面335并在沿插入物轴线304的方向上与外表面335相对定位。内表面420具有与框架214的底座342的第一圆周312近似相同的圆周426。通过用近似相同的圆周配置内表面420和底座表面342,当框架214和插入物212作为阻尼器盖200一起形成时,框架214的底座表面342与插入物212的内表面420共面接触。框架214的内表面445平行于底座表面342并与底座表面342相对定位,并且不与插入物212共面接触。
插入物212的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的一部分经配置以联接到并安装在框架214的单独框架延伸件306内。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可以用由插入物212形成的插入物突出部422部分地环绕对应框架延伸件306的锯齿状表面309。换句话说,插入物延伸件326安装在框架延伸件306内,并且插入物延伸件326的一部分(例如,插入物突出部422)封装框架延伸件306的一部分(例如,锯齿状表面309),使得插入物212和框架214永久地联接在一起,以形成阻尼器盖200。
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包括锯齿状表面409(例如,锯齿状物)。锯齿状表面409由框架延伸件306的表面形成(如参照图7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锯齿状表面409由插入物延伸件326的第二表面407环绕,其中第二表面407具有大于弧长度408的弧长度406。因此,插入物212的弧长度406还大于框架214的弧长度414。
当插入物212和框架214联接在一起以形成阻尼器盖200时,由于弧长度406大于弧长度414,因此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的一部分在围绕插入物轴线304和框架轴线302的方向(例如,成弧形围绕插入物轴线304的方向)上定位在对应框架延伸件306的外部。弧长度406可以是与细长狭槽308的狭槽长度337(由图3所示)近似相同的长度,但是可以相对于狭槽长度337的减小一定量,使得插入物延伸件326可以插入细长狭槽308中。此外,弧长度414相对于弧长度424更小(例如,减小的长度量)。换句话说,围绕框架轴线302的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接头端307比围绕框架轴线302的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引导端360更长。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框架延伸件306,框架214(和因此阻尼器盖200)可以更容易地插入阻尼器210中。相对于接头端307的弧长度414减小的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引导端360的弧长度424增加每个框架延伸件306可以插入细长狭槽308中的容易性。例如,随着阻尼器盖200插入阻尼器210,每个引导端360的弧长度424经配置以安装在对应细长狭槽308的狭槽长度337内并将阻尼器盖200与阻尼器210对准。每个引导端360的弧长度424相对于每个接头端的弧长度414减小(例如,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弧长度从对应接头端307到对应引导端360逐渐变细),使得每个框架延伸件306更容易地安装在对应细长狭槽308内。换句话说,每个框架延伸件306在圆周方向上(例如,围绕组装轴线208)从接头端307到引导端360变窄。以这种方式,阻尼器盖200到阻尼器210中的安装的容易性增加。
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在平行于插入物轴线304的方向上延伸长度412并远离内表面420和外表面335延伸。框架延伸件306在平行于框架轴线302的方向上也具有长度416并远离底座表面342延伸。长度412和长度416经配置使得当插入物212联接到框架214时(例如,当插入物212的内表面420与底座表面342共面接触时),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在平行于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安装在对应框架延伸件306中。此外,框架延伸件306可以经配置使得长度416在平行于阻尼器轴线300的方向上小于阻尼器210的内部419的长度418。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长度,如参照图7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框架延伸件306和插入物延伸件326可以安装在阻尼器210的内部419内。
每个插入物接头303围绕圆周324彼此分离(例如,每个插入物接头303与每个相邻插入物接头303分离)一弧长度410,并且每个弧长度410可以与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弧长度424近似相同(例如,相同的长度量)。换句话说,如由图3所示,沿圆周322的在每个插入物接头303之间的长度可以与沿圆周316的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长度近似相同,并且沿圆周324的在每个插入物接头303之间的长度可以与沿圆周314的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长度近似相同。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例如,其中阻尼器210的细长狭槽308围绕阻尼器轴线300不对称地定位的实施例)中,在每个插入物接头之间的长度可以是不相同的,并且在每个框架延伸件之间的长度可以是不相同的。然而,在相邻插入物接头之间的每个长度可以匹配在框架延伸件之间的每个对应长度(例如,与其近似相同的长度)。
通过配置在每对插入物接头303之间的弧长度410以匹配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弧长度424,当插入物212和框架214组装以形成如由图5所示并在下面所述的阻尼器盖200时,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一部分(例如,包括第一接头表面313的一部分)安装在每对相邻插入物接头303之间的空间内。
图5示出作为阻尼器盖200组装在一起(例如,形成在一起)的框架214和插入物212的透视图。如参照图3至图4在上面所述,当阻尼器盖200组装时,框架轴线302和插入物轴线304是平行的并同轴地对准(例如,沿插入物轴线304的位置也是沿框架轴线302的位置)。
每个框架延伸件306被示为与插入物212的表面共面接触。例如,第一接头表面313具有与每个插入物接头303的宽度500(例如,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近似相同的宽度502并经配置以沿插入物212的圆周324安装在每个插入物接头303之间的空间内。换句话说,在每个插入物接头303之间的弧长度410沿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第二接头表面504与弧长度424近似相同。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第一接头表面313经布置与外表面335平齐(例如,与外表面335平行和共面),并且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第二接头504沿圆周524与插入物表面506平齐布置(例如,匹配插入物表面506的曲率)。
图6示出阻尼器盖200的另一透视图,其中阻尼器盖200的视图相对于由图5所示的视图旋转(由参考轴线201指示)。
框架214的每个框架延伸件306包括第一接头表面313(参照图3和图5在上面描述)、第二接头表面504(参照图5在上面描述)、第三接头表面600、第四接头表面604、第五接头表面602和第六接头表面606。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第三接头表面600联接到第二接头表面504,近似垂直于第二接头表面504布置,并形成锯齿状物309的一部分。第四接头表面604环绕插入物212的锯齿状表面409并沿插入物延伸件326的第二表面407定位。第五接头表面602近似垂直于第二接头表面504并平行于第一接头表面313布置,并联接到第四接头表面604。第六接头表面606联接到内表面445和第五接头表面602。第六接头表面606垂直于内表面445布置并在内表面445和第五接头表面602之间延伸。这些表面(例如,第一接头表面313、第二接头表面504、第三接头表面600、第四接头表面604、第五接头表面602和第六接头表面606)中的每个参照图7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
插入物212的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延伸到形成在对应的框架延伸件306的上述表面之间的空间中(例如,每个插入物延伸件326的一部分安装在对应框架延伸件306的接头端307和引导端360内)。当框架214的框架延伸件306被示为部分地环绕插入物212的插入物延伸件326时,插入物212的一部分也被示为沿框架延伸件306的每个锯齿状物309部分地环绕框架214。在此配置中,插入物212和框架214永久地联接在一起并形成阻尼器盖200。环绕每个锯齿状物309的插入物212的每个插入物突出部422还可以通过如由图7所示并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联接到阻尼器减少来自于发动机曲轴(例如,由图2所示的曲轴202)的NVH。
图7示出联接到阻尼器210的阻尼器盖200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地,框架214的框架延伸件306和插入物212的插入物延伸件326被示为插入阻尼器210的细长狭槽308中并联接到阻尼器210的表面。阻尼器盖200的框架延伸件306和插入物延伸件326经配置使得阻尼器盖200的长度718安装在每个细长狭槽308内,并且阻尼器盖200不接触每个细长狭槽308的每个侧壁311的内表面701(例如,最接近阻尼器轴线300的细长狭槽的表面)。然而,阻尼器盖200的一部分接触每个侧壁311的外表面703(例如,与内表面701相对地布置的细长狭槽的表面)。(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靠近每个细长狭槽308的阻尼器盖200的表面在下面描述。
阻尼器盖200的框架214包括底座表面342和内表面445。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内表面445平行于底座表面342并经布置垂直于组装轴线208。框架延伸件306和插入物延伸件326中的每个通过阻尼器210的细长狭槽308插入。
第六接头表面606联接到内表面445并经布置近似地平行于组装轴线208。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第六接头表面606不接触侧壁311的内表面701。第六接头表面606在近似平行于组装轴线208并与外表面335相对的方向上延伸。第五接头表面602联接到第六接头表面606并经布置垂直于第六接头表面606。第五接头表面602远离组装轴线208延伸。第四接头表面604联接到第五接头表面602并相对于第五接头表面602以第一角度708布置。第四接头表面604在朝向第一接头表面313的方向上(例如,在远离组装轴线208并朝向外表面335的方向上)从第五接头表面602延伸。第四接头表面604在平行于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延伸长度709,所述长度709小于在相同方向上的第六接头表面606的长度707。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第四接头表面604的整体定位在阻尼器210的内部419内。
第四接头表面604附加地联接到第七接头表面710,其中第七接头表面710平行于第五接头表面602布置并在朝向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延伸。在此布置中,第四接头表面604(相对于第五接头表面602成角度)在第五接头表面602和第七接头表面710之间延伸。在平行于底座表面342的方向上从第六接头表面606到其中第四接头表面604联接到第七接头表面710的位置的长度718小于在细长狭槽308的外表面703和内表面701之间的长度717。第七接头表面710由第八接头表面713联接到第三接头表面600。第八接头表面713平行于组装轴线208布置并在第七接头表面710和第三接头表面600之间延伸。换句话说,锯齿状物309通过经由第八接头表面713将第七接头表面710联接到第三接头表面600而形成。第三接头表面600平行于第七接头表面710布置并在远离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延伸。第二接头表面504垂直于第三接头表面600布置并在平行于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朝向外表面335延伸。第二接头表面504联接到第一接头表面313,其中第一接头表面313平行于外表面335布置并与外表面335平齐(如参照图5在上面描述)。
每个框架延伸件306的接头端307适用于经由锯齿状物309(如上所述由第三接头表面600、第七接头表面710和第八接头表面713)围绕阻尼器210的对应细长狭槽308锁定。例如(如在下面所述),当阻尼器盖200插入阻尼器210中时,压缩力可以压缩每个接头端307,并当压缩力释放时,每个接头端307的锯齿状物309的表面(如上所述)经配置以环绕对应细长狭槽308的侧壁311。插入物212的一部分定位在每个锯齿状物309内,以便减少在每个锯齿状物309和每个对应侧壁311之间的接触量,如在下面所述。
插入物212的插入物突出部422定位在锯齿状物309(例如,在由第七接头表面710、第八接头表面713和第三接头表面600形成的框架延伸件306内的凹槽)内。当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时,插入物突出部422填充锯齿状物309的整体,并经布置与细长狭槽308的外表面703联接并接触外表面703。当插入物突出部422联接到细长狭槽308的外表面703时,插入物突出部422可以减少来自发动机曲轴(例如,由图2所示的曲轴202)的NVH。例如,来自于曲轴的振动可以导致阻尼器210的振动。通过将阻尼器盖200布置在阻尼器210内使得插入物突出部422与细长狭槽308的外表面703直接地联接(例如,共面接触)并定位在框架延伸件306的外表面703和锯齿状物309之间,插入物突出部422可以减少由阻尼器210的振动引起的阻尼器盖200的振动。此外,通过配置长度718小于长度717,在第六接头表面606和细长狭槽308的内表面701之间产生空间(例如,间隙)。这还可以通过减少框架214的与阻尼器210的表面直接接触(例如,共面接触)的量来减少由阻尼器210的振动产生的阻尼器盖200的振动。
为了将阻尼器盖200插入阻尼器210中,阻尼器盖200在垂直于组装轴线208并朝向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压缩。例如,随着框架延伸件306的第五接头表面602通过细长狭槽308插入,由于在第五接头表面602和第四接头表面604之间的第一角度708,第四接头表面604将框架延伸件306引导到阻尼器210的内部419。换句话说,随着插入力(例如,插入力721)在近似平行于组装轴线208并朝向阻尼器210的方向上施加于阻尼器盖200,第四接头表面604接触细长狭槽308的外表面703。插入力721和在第四接头表面604与细长狭槽308的外表面703之间的接触产生从外表面703抵靠第四接头表面604的压缩力723。随着阻尼器盖200插入阻尼器210中,压缩力723朝向组装轴线208推动框架延伸件306(例如,将外表面703与第四接头表面604接合)。压缩力723施加于第四接头表面604,直到框架延伸件306插入到在阻尼器210的内部419内的深度(由轴线725指示),其中第七接头表面710在所述深度处完全地定位在内部419内。第四接头表面604然后与外表面703脱离(例如,不再接触),并且抵靠第四接头表面604的压缩力723抵靠插入物突出部422被重新定向。换句话说,当阻尼器盖200插入阻尼器210中到第四接头表面604不再接触外表面703的深度时,框架延伸件306从其之前压缩(例如,朝向组装轴线208压缩)的位置弹回来。在此位置中,锯齿状物309用作锁定元件,其中插入物突出部422在锯齿状物309和外表面703之间形成接合。框架延伸件306的回复力(例如,在与压缩力723相对的方向上的力)将插入物突出部422压下(例如,夹紧)到细长狭槽308的外表面703中并将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在此位置中,阻尼器盖200固定地联接(例如,锁定)到阻尼器210。
通过在参照图2至图7在上面描述的配置中将阻尼器盖200联接到阻尼器210,框架214与阻尼器210接触的量可以减少并且插入物212与阻尼器210接触的量可以增加。例如,通过将每个插入物突出部322定位在细长狭槽308的对应外表面703和框架214的锯齿状表面309之间,框架214不接触外表面703。以这种方式,由于框架214和阻尼器210之间的接触产生的噪声、振动和刺耳声减小。因此,框架214增大阻尼器盖200的刚性,使得阻尼器盖200可以容易地安装到阻尼器210中并固定地联接到阻尼器210,同时插入物212增加阻尼器盖200的噪声、振动和刺耳声减少特征。
图8示出联接到发动机曲轴的一端的阻尼器盖(例如,阻尼器盖800)和阻尼器(例如,阻尼器810)的第二实施例。在一个示例中,由图8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在发动机组装件,诸如由图1所示的发动机组装件100内,并且曲轴802可以联接到发动机,诸如发动机101。阻尼器盖800和阻尼器810的同一实施例在图8至图12中的每个中示出。参考轴线801被包括在图8至图12中的每个中用于由图8至图12所示的透视图的比较。
曲轴802包括第一端806和第二端804,其中第一端806沿曲轴802的组装轴线808与第二端804相对地定位。第一端806驱动其中安装曲轴的车辆的车轮,并且第二端804是如参照图1在上面描述的自由端。阻尼器810由螺栓连接设备803联接到自由端804,并包括第一外表面818(例如,最外平面表面)和正时环816。当阻尼器810联接到曲轴802时,第一外表面818是在阻尼器810内部的外面的表面,并围绕组装轴线808周向地定位。换句话说,当阻尼器810联接到曲轴802时,第一外表面818相对于组装轴线808径向地布置。
组装轴线808是延伸通过曲轴802的整个长度820的轴线并作为曲轴802的中心轴线(例如,参照图3在上面描述的中心轴线)定位。例如,当包括曲轴802的发动机(如由图1所示的发动机101)正在操作(例如,正在开启和运行)时,组装轴线808用作曲轴802和阻尼器810的旋转轴线。当阻尼器盖800联接到阻尼器810时,组装轴线808还可以是阻尼器盖800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组件(参照由图8至图12所示并在本文所述的组件)的轴向方向是指平行于该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例如,平行于由参考轴线801所示的x轴线的方向)。相对于组件(参照由图8至图12所示并在本文所述的组件)的径向方向是指垂直于该组件的轴向方向和中心轴线的方向以及从该组件的中心轴线到该组件的外圆周(例如,沿该组件的半径)的方向。
阻尼器盖800包括框架814和插入物812。框架814和插入物812模制在一起(例如,永久地联接),以形成阻尼器盖800。在一个示例中,框架814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由一种或多种刚性材料(例如,金属)组成,并且插入物812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由一种或多种阻尼材料(例如,泡沫、橡胶等)组成。以这种方式,阻尼器盖800可以与阻尼器810接合并形成到阻尼器810的强连接(如参照图9至图12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同时插入物812可以吸收来自于发动机的噪声、振动和刺耳声。
阻尼器810在垂直于组装轴线808的方向上具有与外表面818的外径对应的阻尼器第一半径822。类似地,阻尼器盖800在垂直于阻尼器盖800的中心轴线(例如,当阻尼器盖800联接到阻尼器810时垂直于组装轴线808)的方向(例如,径向方向,如参照图9在下面描述)上具有与阻尼器盖800的长度对应的盖半径824。在由图8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阻尼器第一半径822大于盖半径824。然而,在可替代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盖半径可以大于阻尼器第一半径(例如,阻尼器盖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可以延伸超过盖半径)。
图9以分解视图示出来自第一角度的阻尼器盖800的插入物812和框架814,其中插入物812和框架814沿组装轴线808与阻尼器810对准。换句话说,插入物812的插入物轴线904、框架814的框架轴线902和阻尼器810的阻尼器轴线900每个均平行于组装轴线808并定位在与组装轴线808相同的位置中。插入物轴线904是插入物812的中心轴线,框架轴线902是框架814的中心轴线,并且阻尼器轴线900是阻尼器810的中心轴线。当阻尼器盖800被组装时(例如,当插入物812在框架814内并围绕框架814模制时),插入物轴线904平行于框架轴线902并与框架轴线902对准。当在此布置中组装时(例如,当插入物轴线904和框架轴线902相对于彼此同轴地定位时),插入物轴线904和框架轴线902可以被统称为阻尼器盖800的中心线。
阻尼器810包括第二外表面931(其在本文可以被称为平面狭槽表面931),所述第二外表面931近似平行于第一外表面818定位并相对于第一外表面818被压入阻尼器810中。平面狭槽表面931相对于阻尼器轴线900向第一外表面818内定位。平面狭槽表面931还平行于阻尼器810的最内平面表面(由图10所示并在下面描述)定位,并相比第一外表面818更接近最内平面表面(例如,距最内平面表面更小的距离量)定位。平面狭槽表面931在平行于阻尼器轴线900并朝向正时环816的方向上以距离941远离第一外表面818定位。第一外表面818和平面狭槽表面931由阻尼器810的第一侧壁933联接(例如,接合在一起)。平面狭槽表面931具有阻尼器第二半径936,其中阻尼器第二半径936比阻尼器第一半径822更小(例如,更小的长度量)。平面狭槽表面931联接到第二侧壁943,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平面狭槽表面931布置并在平行于阻尼器轴线900的方向上远离平面狭槽表面931和第一外表面818延伸。第二侧壁943联接到平行于平面狭槽表面931布置的具有半径939的平面表面927(例如,内平面表面)。平面表面927沿阻尼器轴线900远离平面狭槽表面931和第一外表面818定位。换句话说,平面狭槽表面931经由第二侧壁943联接到平面表面927,并且平面狭槽表面931和平面表面927彼此平行。
平面表面927联接到在远离平面狭槽表面931的方向上平行于阻尼器轴线900延伸的圆柱形腔体913。圆柱形腔体913由平面表面927部分地形成。换句话说,圆柱形腔体913直接地联接(接合)到平面表面927。圆柱形腔体913在垂直于阻尼器轴线900的方向上具有阻尼器第三半径938。阻尼器第三半径938小于阻尼器第二半径936和阻尼器第一半径822。在一个示例中,圆柱形腔体913可以经配置以通过将螺栓连接设备联接到阻尼器810的平面表面927经由螺栓连接设备803(由图8所示)将阻尼器810联接到曲轴802。在阻尼器盖800和阻尼器810的可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插入物和框架可以每个均包括经定位及设定形状以增加联接到阻尼器的螺栓连接设备(如上所述)的易进入性的中央孔。
在此布置中,平面狭槽表面931定位在平面表面927和第一外表面818之间并在与阻尼器轴线900垂直的(例如,径向)方向上延伸。圆柱形腔体913、平面狭槽表面931和第一外表面818经定位使得阻尼器轴线900与阻尼器第一半径822、阻尼器第二半径936和阻尼器第三半径938中的每个相交。当阻尼器810联接到曲轴(例如,由图8所示的曲轴802)时,组装轴线808也与阻尼器第一半径822、阻尼器第二半径936和阻尼器第三半径938相交。
阻尼器层940被包括在阻尼器810内并在垂直于阻尼器轴线900的方向上被定位在平面狭槽表面931和第一外表面818之间。阻尼层940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由一种或多种阻尼材料(例如,泡沫、橡胶等)组成,并且可以减少发动机曲轴(例如,由图8所示的曲轴802)的NVH。
平面狭槽表面931包括多个细长狭槽908(例如,孔),其定位在平面狭槽表面931内并围绕阻尼器810的阻尼器轴线900周向地取向且彼此间隔开。细长狭槽908具有不大于在阻尼器第二半径936和阻尼器第三半径938之间的长度的宽度。在一个示例中,细长狭槽908中的每个的相对端可以成圆角。由于每个细长狭槽908绕平面狭槽表面931的圆周围绕阻尼器轴线900弯曲,因此每个细长狭槽908沿狭槽的长度937弯曲。每个细长狭槽908的侧壁911由平面狭槽表面931形成,并且如参照图11至图12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可以由阻尼器盖800联接。在由图8至图12所示的阻尼器810和阻尼器盖800的实施例中,阻尼器810具有布置在平面狭槽表面931中的三个细长狭槽908。在可替代的实施例(未示出)中,平面狭槽表面可以包括与三个数量交替的细长狭槽,如两个、四个、五个等。
框架814可以配置有与细长狭槽908的数量相同数量的框架延伸件906。例如,阻尼器810由图9示出具有三个细长狭槽908。框架814对应地被示为具有三个框架延伸件906。每个框架延伸件906沿框架814定位,使得当框架联接到阻尼器时(例如,当阻尼器盖联接到阻尼器时),每个延伸件在平行于组装轴线808的方向上与单独的细长狭槽对准。换句话说,框架延伸件906在平行于框架轴线902的方向上从框架814延伸,并经配置当阻尼器盖联接到阻尼器810时插入细长狭槽908中。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包括与闭合引导端960相对定位的敞开接头端907,其中接头端907包括锯齿状物909,以便如参照图11至图12在下面进一步所述,将阻尼器盖800固定到阻尼器810。与由图2至图7所示的括靠近框架214的底座345定位的接头端307和远离框架214的底座345定位的引导端360的阻尼器盖200的实施例相比较,由图8至图12所示的阻尼器盖800包括远离框架814的框架底座952定位的接头端907和靠近框架814的框架底座952定位的引导端960。
框架814的框架底座952包括底座表面942(例如,最外平面表面),并且框架轴线902与底座表面942的中点945相交。底座表面942具有第一半径920和第二半径919,其中第一半径920对应于从中点945到底座表面942的外边缘947的长度,并且第二半径919对应于从中点945到底座表面942的内边缘949(例如,相对地比外表面947更接近框架轴线902的边缘)的长度。底座表面942是近似环状形状(例如,环形)表面,并且可以包括定位在底座表面942的内圆周953(例如,最接近框架轴线902的沿底座表面942的周边)和外圆周916(例如,相对于内圆周952距框架轴线902更远的沿底座表面942的周边)之间的多个开口(例如,孔)。在一个示例中,每个开口951布置在框架814的两个不同的框架延伸件906之间(例如,单独的开口951布置在每对框架延伸件906之间)。在由图8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框架814的底座表面942与三个框架延伸件906联接并包括三个开口951,其中每个开口951定位在不同的一对对应的框架延伸件906之间。每个开口951可以沿底座表面942弯曲,其中每个开口的最接近框架轴线902的边缘朝向框架轴线902弯曲。每个开口951的宽度可以对应于在半径918和半径920之间的长度,其中半径920对应于从中点945到外圆周916的距离,并且半径918对应于从中点945到沿底座表面942的在内圆周953和外圆周916之间的位置的距离。
底座表面942联接到框架814的框架侧壁970。框架侧壁970垂直于底座表面942并平行于框架轴线902布置。框架侧壁970在平行于框架轴线902的方向上远离底座表面942延伸并联接到框架内表面972。框架内表面972平行于底座表面942布置并围绕框架轴线902周向地定位。框架内表面972沿框架侧壁970定位并朝向框架轴线902延伸到半径974,其中半径974相对于第二半径919更小(例如,减小的长度量)。如在下面所述,框架侧壁970和框架内表面972适用于安装在插入物812的内圆周956(例如,内周边)内。
框架814的每个框架延伸件包括相对于底座表面942成角度(如由图11至图12所示并在下面所述)并联接到底座表面942的第一引导表面955。每个第一引导表面955远离底座表面942和框架轴线902并朝向框架814的与底座表面942相对的一端延伸。第一引导表面955由框架延伸件906形成并围绕底座表面942周向地(例如,沿外圆周916)定位。每个第一引导表面955的宽度可以对应于在第二半径932和第一半径920之间的长度差,其中第二半径932的长度大于第一半径920的长度。换句话说,每个第一引导表面955的宽度可以是在引导圆周914和外圆周916之间的长度。每个第一引导表面955的外边缘沿引导圆周914定位(周向地布置到框架轴线902),而每个第一引导表面955的内边缘沿外圆周916定位(也周向地布置到框架轴线902),其中引导圆周914大于外圆周916。框架814的表面参照图10至图12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
插入物812的插入物底座954包括具有近似环状(例如,环形)形状的平面外表面901(其在本文可以被称为最外平面表面)。插入物轴线904与插入物812的中点957相交,并且平面外表面901围绕插入物轴线904周向地定位。平面外表面901的外圆周961(例如,外周边)沿平面外表面901的外边缘(例如,距插入物轴线904最远定位的平面外表面901的边缘)以距插入物轴线904的径向距离923定位。平面外表面901的内圆周956沿平面外表面901的内边缘(例如,最接近插入物轴线904定位的平面外表面901的边缘)以距插入物轴线904的径向距离921定位。平面外表面901的宽度对应于在径向距离921和径向距离923之间的长度差。
平面外表面901联接到第二外表面903,其中第二外表面903相对于平面外表面901成角度。第二外表面903的内边缘(例如,最接近插入物轴线904布置的边缘)联接到平面外表面901并沿外圆周961定位,而外边缘(例如,距插入物轴线904最远布置的边缘)沿圆周963定位(例如,以距插入物轴线904的径向距离925定位)。
平面外表面901联接到插入物812的第一侧壁912。第一侧壁912垂直于平面外表面901布置并在平行于插入物904的方向上(例如,当阻尼器盖800联接到阻尼器810时在阻尼器810的平面狭槽表面931的方向上)远离平面外表面901延伸。第一侧壁912联接到插入物812的内表面922(例如,内平面表面),其中内表面922平行于平面外表面901布置并在平行于插入物轴线904的方向上远离平面外表面901定位。内表面922联接到插入物812的第二侧壁905。第二侧壁905平行于第一侧壁912(例如,第一侧壁912和第二侧壁905均围绕插入物轴线904周向地布置)布置并远离平面外表面901和内表面922延伸。第一侧壁912以径向距离921远离插入物轴线904定位,而第二侧壁905以径向距离917远离插入物轴线904定位。
插入物812还包括多个插入物延伸件965,其中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在平行于插入物轴线904的方向上远离插入物812(例如,远离平面外表面901)延伸。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联接到插入物812(例如,由插入物812形成),并绕插入物轴线904周向地定位。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围绕插入物轴线904对称地布置并经配置以与框架814的对应框架延伸件906对准。在由图8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入物812包括三个插入物延伸件965,并且框架814包括三个对应框架延伸件906。可替代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不同数量和/或布置的插入物延伸件,其中插入物延伸件的数量和布置匹配框架延伸件906的数量和布置(例如,插入物延伸件可以围绕插入物不对称地布置,以与围绕框架不对称地布置的延伸件对应)。插入物延伸件965和插入物812的表面参照图10至图12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上述的配置中,框架814的框架延伸件906被定位以与细长狭槽908对准,并且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的形状经设定安装在对应框架延伸件906的一部分内并环绕对应框架延伸件906的一部分。通过在此配置中一起形成插入物812和框架814作为阻尼器盖800,框架可以保持阻尼器盖800的形状,而插入物812可以增加阻尼器810的阻尼特征。例如,阻尼器盖800可以定位在阻尼器810内,使得插入物812与平面狭槽表面931共面接触。此外,通过将框架延伸件906与细长狭槽908对准(如参照图11至图12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阻尼器盖800可以联接到阻尼器810,而不使用紧固件(例如,螺栓)。
图10以分解视图示出来自第二角度的连同阻尼器810一起的阻尼器盖800的插入物812和框架814,其中第二角度近似垂直于由图9所示的第一角度,如由参考轴线801指示。
阻尼器810被示为包括平行于平面狭槽表面931(由图9所示)布置的最内平面表面1029。沿组装轴线808,阻尼器810的平面狭槽表面931相比阻尼器810的第一外表面818更接近阻尼器810的最内平面表面1029定位。换句话说,平面狭槽表面331在平行于组装轴线208的方向上远离第一外表面818并朝向最内平面表面1029定位。正时环816联接到最内平面表面1029(并由最内平面表面1029形成)。
插入物812包括第三外表面1020和第四外表面1022。第三外表面1020联接到第二外表面903并垂直于插入物轴线904布置。第四外表面1022联接到第三外表面1020并相对于平行于底座表面942的表面成角度(如参照图11至图12在下面描述)。第二外表面903、第三外表面1020和第四外表面1022适用于匹配框架814的形状。具体地,如下所述,第二外表面903、第三外表面1020和第四外表面1022的相对布置类似于第一引导表面955、第二引导表面1024和第三引导表面1026的相对布置。
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包括细长表面1028,其具有沿第一圆周1003定位的内边缘和沿第二圆周1004定位的外边缘。换句话说,每个细长表面1028远离插入物轴线904第一半径1000定位并远离插入物轴线904延伸到第二半径1001。每个细长表面1028在围绕插入物轴线904的方向上具有弧长度1002。在一个示例中,弧长度1002与细长狭槽908的长度937近似相同(例如,相同的长度量)。弧长度1002可以稍微小于细长狭槽908的长度937,使得当阻尼器盖800联接到阻尼器810时,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可以插入对应细长狭槽908中。
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联接到环形表面1023,其在平行于插入物轴线904的方向上与底座表面942相对地定位。如由图11至图12所示,当阻尼器盖800联接到阻尼器810时,环形表面1023经配置以安装在阻尼器810内(例如,经配置以与平面狭槽表面931共面接触)。
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包括第一引导表面955、第二引导表面1024和第三引导表面1026。如上所述,第一引导表面955联接到底座表面942并相对于底座表面942成角度。第二引导表面1024联接到第一引导表面955并垂直于第一引导表面955布置。第三引导表面1026联接到第二引导表面1024并远离底座表面942和以一定角度朝向框架轴线902延伸。如参照图11至图12在下面描述,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包括锯齿状物909,其适用于将框架延伸件906联接到对应细长狭槽908。
在围绕框架轴线902的方向上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细长狭槽1015的弧长度1014可以与如上所述的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的每个细长表面1028的弧长度1002近似相同。每个细长表面1015的弧长度1014(例如,沿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接头端907的弧长度1014)可以相对于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对应引导端960的弧长度1027(例如,沿第三引导表面1026的长度)更小(例如,减小的长度量)。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框架延伸件906,框架814(和因此阻尼器盖800)可以更容易地插入阻尼器810中。相对于引导端960的弧长度1027减小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接头端907的弧长度1014增加其中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可以插入细长狭槽908中的容易性。换句话说,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在弧长度方面从对应引导端960到对应接头端907逐渐变细(例如,变窄),使得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可以更容易地插入对应细长狭槽908内。
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细长表面1015在(例如,围绕)框架轴线902的周定位,并以由半径1017所指示的距离远离框架轴线902。半径1017具有大于插入物812的第二半径1001的长度。因此,当插入物812和框架814联接在一起作为阻尼器盖800时,框架814的每个细长表面1015比插入物812的细长表面1028更远离框架轴线902定位。以这种方式,插入物812的一部分安装在框架814内。此外,框架814的第一引导表面955、第二引导表面1024和第三引导表面1026相对于插入物812的第二外表面903、第三外表面1020和第四外表面1022的类似布置允许框架814部分地环绕插入物812。插入物812的一部分环绕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每个锯齿状物909。以这种方式,如参照图11至图12在下面描述,阻尼器盖800可以安装在阻尼器810内并联接到阻尼器810。
图11至图12示出安装在阻尼器810内的阻尼器盖800的透视图,其中阻尼器810和阻尼器盖800以横截面示出。如在下面所述,阻尼器盖800经由框架延伸件906被固定(例如,锁定)在阻尼器810内。
框架814的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包括对应细长表面1015,其如上所述平行于底座表面942布置并在平行于框架轴线902的方向上远离底座表面942定位。细长表面1015还远离框架轴线902定位并在垂直于框架轴线902的方向上远离框架轴线902延伸。
细长表面1015联接到第二框架表面1104,所述第二框架表面1104平行于框架轴线902布置并朝向底座表面942延伸。第二框架表面1104联接到第三框架表面1105,所述第三框架表面1105垂直于框架轴线902布置并朝向框架轴线902延伸。第三框架表面1105联接到第四框架表面1102,所述第四框架表面1102平行于框架轴线902布置并朝向底座表面942延伸。第四框架表面1103联接到第五框架表面1110,所述第五框架表面1110垂直于框架轴线902布置并远离框架轴线902延伸。一起地,第三框架表面1105、第四框架表面1102和第五框架表面1110形成锯齿状物909。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接头端907适用于经由锯齿状物909围绕阻尼器810的对应细长狭槽908锁定。例如(如下所述),当阻尼器盖800插入阻尼器810中时,压缩力可以压缩每个接头端907,并且当压缩力被释放时,每个接头端907的锯齿状物909的表面(如上所述)经配置以环绕对应细长狭槽908的侧壁911。插入物812的一部分定位在每个锯齿状物909内,以便减少在每个锯齿状物909和每个对应侧壁911之间的接触量。换句话说,锯齿状物909由插入物812的突出部1108环绕。如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当阻尼器盖800联接到阻尼器810时,突出部1108与侧壁911的外表面1109共面接触。
第五框架表面1110联接到第三引导表面1026,其中第三引导表面1026相对于第五框架表面1110以第一角度1123布置。第三引导表面1026远离框架轴线902延伸并定位在第五框架表面1110和第二引导表面1024之间。
第二引导表面1024平行于框架轴线902布置并远离第三引导表面1026延伸。第二引导表面1024远离框架轴线902以第二半径932定位。
第二引导表面1024联接到第一引导表面955,其中第一引导表面955在框架轴线902和底座表面942两者的方向上延伸。换句话说,第一引导表面955定位在底座表面942和第二引导表面1024之间,并将底座表面942联接到第二引导表面1024。第一引导表面955通过第二角度1122相对于底座表面942成角度。
如参照图9在上面描述,底座表面942联接到框架侧壁970。框架侧壁970相对于底座表面942以第三角度1124布置并将底座表面942联接到框架内表面972。
在上面描述的配置中,阻尼器盖800可以联接到阻尼器810内并固定到阻尼器810内,而不使用紧固件(例如,螺栓)。例如,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可以在垂直于组装轴线808并朝向组装轴线808的方向上由压缩力1111压缩。在一个示例中,压缩力1111可以是来自于将阻尼器盖800安装到阻尼器810上的人员的按压力。压缩力1111可以施加于阻尼器盖800,使得每个插入物延伸件965暂时地变形(例如,压缩),并且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可以安装到阻尼器810的对应细长狭槽908中。换句话说,压缩力1111将阻尼器盖800的一部分(例如,包括插入物延伸件965和框架延伸件906的一部分)从第一长度1107压缩到第二长度1103,其中第二长度1103是比第一长度1107更小的长度量。每个框架延伸件906可以插入阻尼器810中到其中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第三框架表面1105的整体在平行于组装轴线808的方向上定位超过内表面1113(例如,联接到细长狭槽908的外表面1109并在平行于组装轴线808的方向上与平面狭槽表面931相对布置的表面)的深度。如上所述,当每个框架延伸件906插入阻尼器810中时,压缩力1111可以被释放(例如,移除),并且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回复力(例如,在与压缩力1111相对的方向上并由阻尼器盖800的解压引起的力)可以环绕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锯齿状物909的突出部1108压下(例如,夹紧)到与对应外表面1109的共面接触中。
以这种方式,阻尼器盖800可以联接和固定(例如,锁定)到阻尼器810而不使用紧固件。通过配置每个框架延伸件906的锯齿状物909以由插入物812的突出部1108环绕,框架814与阻尼器810接触的量可以减少。此外,当阻尼器盖800联接到阻尼器810时,插入物812的环形表面1023与平面狭槽表面931共面接触。在环形表面1023和平面狭槽表面931之间的接触还可以减少框架814与阻尼器810接触的量。
减少在阻尼器810和框架814之间的接触量的技术效果是增加阻尼器盖800的噪声、振动和刺耳声阻尼特征。此外,通过不使用紧固件将阻尼器盖固定到阻尼器,简化阻尼器盖的安装并且可以增加安装的速度。
图1至图12示出具有各种组件的相对定位的示例配置。如果被示为直接地彼此接触或直接地联接,则此类元件可以至少在一个示例中指分别地直接地接触或直接地联接。类似地,被示为彼此连续或相邻的元件可以至少在一个示例中分别彼此连续或相邻。作为示例,彼此共面接触放置的组件可以指共面接触。作为另一示例,用仅其间的空间彼此间隔开的元件或其他组件可以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如此指代。作为另一示例,被示为在另一个上面/下面、在彼此相对的侧面处或者到彼此的左边/右边的元件可以相对于彼此如此指代。此外,如在图中所示,在至少一个示例中,最顶元件或元件的点可以指组件的“顶部”,并且最底部元件或元件的点可以指组件的“底座”。如本文所用,上部/底座、上/下、在上面/在下面可以是相对于图的垂直轴线并用于描述相对于彼此的附图的元件的定位。因此,在一个示例中,被示为在其他元件上面的元件垂直地定位在其他元件上面。作为另一示例,在附图中所示的元件的形状可以指具有那些形状(例如,如圆形的、直线的、平面的、弯曲的、成圆角的、倒角的等)。此外,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被示为彼此相交的元件可以指相交元件或相交彼此。此外,在一个示例中,被示为在另一元件内或者被示为在另一元件外部的元件可以如此称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曲轴阻尼器盖,其包括:框架,其包括围绕框架的周边布置并在盖的中心线的方向上从框架的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件;和插入物,其围绕框架模制并包括与多个第一延伸件对准的多个第二延伸件。在系统的第一示例中,该系统包括曲轴阻尼器,所述曲轴阻尼器包括平面狭槽表面,所述平面狭槽表面包括围绕曲轴阻尼器的中心轴线布置的多个细长狭槽,其中中心轴线与盖的中心线对准。系统的第二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并且还包括其中多个第一延伸件和多个第二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延伸穿过并夹紧到多个细长狭槽中的一个狭槽,其中多个第二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的一部分被定位在多个第一延伸件的对应延伸件和一个狭槽的侧壁之间。系统的第三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中的一个或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多个第一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包括适用于围绕多个细长狭槽中的一个狭槽锁定的接头端,所述接头端包括锯齿状表面,并且其中当曲轴阻尼器盖联接到曲轴阻尼器时,多个第二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的一部分定位在锯齿状表面上方并与一个狭槽的侧壁共面接触。系统的第四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至第三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曲轴阻尼器的平面狭槽表面沿中心轴线相比曲轴阻尼器的最内平面表面更接近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定位,其中平面狭槽表面、最外平面表面和最内表面平行于彼此并垂直于中心轴线布置。系统的第五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至第四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插入物包括在插入物底座的外表面处围绕插入物的周边布置的多个接头,并且其中多个第二延伸件从插入物的底座向外延伸远离插入物底座的外表面。系统的第六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至第五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多个第一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的一部分定位在多个接头的两个相邻接头之间。系统的第七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至第六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曲轴阻尼器的平面狭槽表面压入曲轴阻尼器中并沿中心轴线相比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更接近曲轴阻尼器的最内平面表面定位,其中平面狭槽表面、最外平面表面和最内表面平行于彼此并垂直于中心轴线布置。系统的第八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至第七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插入物包括围绕中心线布置并在插入物的最外平面表面和插入物的最内平面表面之间联接的插入物侧壁。系统的第九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至第八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框架包括围绕中心线定位并在框架底座和框架的最内平面表面之间联接的框架侧壁,其中框架侧壁与插入物侧壁联接并且与框架的最内平面表面正交的线平行于中心线。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曲轴阻尼器盖,其包括:框架,其包括围绕框架的周边布置并从框架的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件,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包括具有靠近底座定位的锯齿状锁定元件的敞开接头端和远离底座定位的闭合引导端;和插入物,其围绕框架模制并由阻尼材料组成。在系统的第一示例中,该系统包括曲轴阻尼器,所述曲轴阻尼器包括第一平面表面,所述第一平面表面包括围绕曲轴阻尼器的中心轴线布置的多个细长狭槽,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并平行于最外平面表面布置。系统的第二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并且还包括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从框架的底座朝向第一表面延伸,并且其中锯齿状锁定元件相对于轴向方向靠近底座定位。系统的第三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中的一个或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底座定位在插入物的平面外平面和第一表面之间,插入物的外面平行于底座和第一表面布置。系统的第四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至第三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在圆周方向从接头端到引导端变窄。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曲轴阻尼器盖,其包括:框架,其包括围绕框架的周边布置并从框架的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件,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包括具有远离底座定位的锯齿状锁定元件的敞开接头端和定位在底座处的闭合引导端;和插入物,其与框架模制并由阻尼材料组成,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的引导端围绕插入物的环形底座形成。在系统的第一示例中,该系统包括曲轴阻尼器,所述曲轴阻尼器包括平面狭槽表面,所述平面狭槽表面从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压入曲轴阻尼器的内部中,并包括定位在平面狭槽表面内并围绕曲轴阻尼器的中心轴线布置的多个狭槽。系统的第二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并且还包括其中当曲轴阻尼器盖与曲轴阻尼器联接时,每个第一延伸件的接头端延伸穿过多个狭槽中的每个狭槽。系统的第三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中的一个或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插入物包括从环形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二延伸件。系统的第四示例可选地包括第一示例至第三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每个,并且还包括其中多个第二延伸件中的每个第二延伸件的突出部环绕多个第一延伸件的对应第一延伸件的锯齿状锁定元件。
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包括的示例控制和估计程序可以与各种发动机和/或车辆系统配置一起使用。本文中公开的控制方法和程序可以作为可执行指令被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器中,并且可以被包括与各种传感器、致动器和其他发动机硬件组合的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执行。此处所描述的具体程序可以表示任意数量的处理策略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事件驱动、中断驱动、多任务、多线程等。因此,所示的各种动作、操作或功能可以按照所示的顺序执行,并行地执行,或在某些情况下被省略。同样地,处理顺序并非是实现本文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所必需的,而是被提供以便于说明和描述。根据所使用的具体策略,所示的动作、操作和/或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反复地执行。此外,所描述的动作、操作和/或功能可以以图形方式表示将被编程到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非暂时性存储器内的代码,其中所描述的动作通过执行包括与电子控制器组合的各种发动机硬件组件的系统内的指令而被执行。
应当理解,本文公开的配置和程序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这些具体实施例并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因为多种变化是可能的。例如,以上技术可以被应用于V-6、I-4、I-6、V-12、对置4缸以及其它发动机类型。本公开的主题包括本文公开的各种系统和配置以及其他特征、功能和/或特性的所有新颖且非显而易见的组合和子组合。
随附的权利要求具体指出被认为新颖且非显而易见的某些组合及子组合。这些权利要求可能提到“一个/一”元件或“第一”元件或其等价物。这些权利要求应当被理解为包含一个或多个这种元件的组合,既不要求也不排除两个或更多个这种元件。所公开的特征、功能、元件和/或特性的其它组合和子组合可以通过修改权利要求来主张,或者通过在本申请或相关申请中提出新的权利要求来主张。这些权利要求,不管在范围上比原权利要求更宽、更窄、相同或不同,都被认为包含在本公开的主题内。

Claims (20)

1.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曲轴阻尼器盖,所述曲轴阻尼器盖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围绕所述框架的周边布置并在所述盖的中心线的方向上从所述框架的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件;和
插入物,所述插入物围绕所述框架模制并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延伸件对准的多个第二延伸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曲轴阻尼器,所述曲轴阻尼器包括平面狭槽表面,所述平面狭槽表面包括围绕所述曲轴阻尼器的中心轴线布置的多个细长狭槽,其中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盖的所述中心线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延伸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延伸穿过所述多个细长狭槽中的一个狭槽并夹紧至所述多个细长狭槽中的所述一个狭槽,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的一部分定位在所述多个第一延伸件中的对应延伸件和一个狭槽的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包括适用于围绕所述多个细长狭槽中的一个狭槽锁定的接头端,所述接头端包括锯齿状表面,并且其中当所述曲轴阻尼器盖被联接到所述曲轴阻尼器时,所述多个第二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的所述一部分定位在所述锯齿状表面上方并与所述一个狭槽的所述侧壁面共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所述平面狭槽表面沿所述中心轴线比起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最内平面表面更接近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定位,其中所述平面狭槽表面、所述最外平面表面和所述最内表面彼此平行并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插入物包括在所述插入物的底座的外表面处围绕所述插入物的周边布置的多个接头,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延伸件从所述插入物的所述底座向外延伸远离所述插入物的所述底座的所述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延伸件中的每个延伸件的一部分定位在所述多个接头中的两个相邻接头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所述平面狭槽表面沿所述中心轴线压入到所述曲轴阻尼器中,并且比起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更接近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最内平面表面定位,其中所述平面狭槽表面、所述最外平面表面和最内表面彼此平行并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插入物包括围绕所述中心线布置并联接在所述插入物的最外平面表面和所述插入物的最内平面表面之间的插入物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围绕所述中心线定位并联接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底座和所述框架的最内平面表面之间的框架侧壁,其中所述框架侧壁与所述插入物侧壁联接,并且与所述框架的所述最内平面表面正交的线平行于所述中心线。
11.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曲轴阻尼器盖,所述曲轴阻尼器盖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围绕所述框架的周边布置并从所述框架的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件,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包括具有靠近所述底座定位的的锯齿状锁定元件的敞开接头端和远离所述底座定位的闭合引导端;和
插入物,所述插入物围绕所述框架模制并由阻尼材料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曲轴阻尼器,所述曲轴阻尼器包括第一平面表面,所述第一平面表面包括围绕所述曲轴阻尼器的中心轴线布置的多个细长狭槽,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并与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所述最外平面表面平行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从所述框架的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并且其中所述锯齿状锁定元件相对于轴向方向靠近所述底座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底座定位在所述插入物的平面外面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所述插入物的所述外面平行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表面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在圆周方向上从所述接头端到所述引导端变窄。
16.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曲轴阻尼器盖,所述曲轴阻尼器盖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围绕所述框架的周边布置并从所述框架的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件,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包括具有远离所述底座定位的锯齿状锁定元件的敞开接头端和在所述底座处定位的闭合引导端;和
插入物,所述插入物与所述框架模制并由阻尼材料组成,其中每个第一延伸件的所述引导端围绕所述插入物的环形底座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曲轴阻尼器,所述曲轴阻尼器包括平面狭槽表面,所述平面狭槽表面从所述曲轴阻尼器的最外平面表面压入到所述曲轴阻尼器的内部中,并包括定位在所述平面狭槽表面内并围绕所述曲轴阻尼器的中心轴线布置的多个狭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曲轴阻尼器盖与所述曲轴阻尼器联接时,每个第一延伸件的所述接头端延伸穿过所述多个狭槽中的每个狭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插入物包括从所述环形底座延伸的多个第二延伸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延伸件中的每个第二延伸件的突出部环绕所述多个第一延伸件中的对应第一延伸件的所述锯齿状锁定元件。
CN201710610057.7A 2016-07-25 2017-07-25 用于曲轴阻尼器盖的系统 Active CN107654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18,941 US10145444B2 (en) 2016-07-25 2016-07-25 Systems for a crankshaft damper cover
US15/218,941 2016-07-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4570A true CN107654570A (zh) 2018-02-02
CN107654570B CN107654570B (zh) 2021-02-09

Family

ID=60890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0057.7A Active CN107654570B (zh) 2016-07-25 2017-07-25 用于曲轴阻尼器盖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5444B2 (zh)
CN (1) CN107654570B (zh)
DE (1) DE10201711654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3084A (zh) * 2020-02-06 2022-09-13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齿轮和配备有这种齿轮的压缩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80616B2 (en) * 2017-10-25 2019-1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rankshaft damp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2441083B1 (ko) * 2018-03-08 2022-09-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크랭크샤프트용 댐퍼풀리
GB2577096B (en) * 2018-09-13 2021-06-02 Ford Global Tech Llc A pulley insert
JP2022139454A (ja) * 2021-03-12 2022-09-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クランクスプロケット及びクランクスプロ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9030A (zh) * 2004-09-02 2007-11-07 哈瑟&弗雷德有限公司 具有用金属薄板制成的外壳的粘性阻尼器
US20090000421A1 (en) * 2007-06-28 2009-01-01 Hillsdale Automotive, Llc Compressed hub damper
CN102216639A (zh) * 2008-11-17 2011-10-12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包括致动器以实现螺旋线圈式离合器与离合器表面的接合的螺旋线圈式离合器组件
CN102753774A (zh) * 2010-02-12 2012-10-2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阻尼器
CN102906464A (zh) * 2010-04-06 2013-01-30 盖茨公司 隔离器
CN103415721A (zh) * 2011-04-27 2013-11-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CN103883672A (zh) * 2012-12-20 2014-06-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中的曲轴的皮带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4983A (en) 1950-06-13 1955-11-29 Houdaille Hershey Corp Tuned housing crankshaft vibration dampers
US4794816A (en) 1985-10-15 1989-01-03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Dual-type damper device
US6875113B2 (en) 2001-09-26 2005-04-05 Eagle-Picher Industries, Inc.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US20060038333A1 (en) 2004-08-23 2006-02-23 Hwang Shu W Explosion proof harmonic balancer
US8485331B2 (en) * 2008-11-17 2013-07-16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Driven accessory with low-power clutch for activating or de-activating same
US8287390B2 (en) 2010-06-23 2012-10-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amper assembly with engine-side cover plate directly connected to engine crankshaft and powertrain having same
JP5662131B2 (ja) * 2010-12-17 2015-01-28 アスモ株式会社 回転伝達装置及びモータ
EP2592296B1 (en) * 2011-11-09 2014-01-1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clutch
US9599209B2 (en) * 2014-03-05 2017-03-21 Dayco Ip Holdings, Llc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s
CN103883673A (zh) 2014-04-02 2014-06-25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曲轴减振器
EP3175140B1 (en) 2014-08-01 2019-07-17 Dayco IP Holdings, LLC A two-part hub for 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4295663A (zh) 2014-11-07 2015-01-2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曲轴减振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9030A (zh) * 2004-09-02 2007-11-07 哈瑟&弗雷德有限公司 具有用金属薄板制成的外壳的粘性阻尼器
US20090000421A1 (en) * 2007-06-28 2009-01-01 Hillsdale Automotive, Llc Compressed hub damper
CN102216639A (zh) * 2008-11-17 2011-10-12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包括致动器以实现螺旋线圈式离合器与离合器表面的接合的螺旋线圈式离合器组件
CN102753774A (zh) * 2010-02-12 2012-10-2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阻尼器
CN102906464A (zh) * 2010-04-06 2013-01-30 盖茨公司 隔离器
CN103415721A (zh) * 2011-04-27 2013-11-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磁离合器
CN103883672A (zh) * 2012-12-20 2014-06-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中的曲轴的皮带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3084A (zh) * 2020-02-06 2022-09-13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齿轮和配备有这种齿轮的压缩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116542A1 (de) 2018-01-25
US10145444B2 (en) 2018-12-04
US20180023658A1 (en) 2018-01-25
CN107654570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4570A (zh) 用于曲轴阻尼器盖的系统
JP5225603B2 (ja) 防振装置
JP2001327105A (ja) 電動機の回転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12213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結束具
US10763710B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3872847B (zh) 轴向间隙型发电体
MXPA05001721A (es) Ensamble de jaula y tuerca con soldadura dividida.
US8310116B2 (en) Brushless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696482B1 (en) Claw pole type motor
US10113611B2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engine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60226234A1 (en) Apparatus for leading out cable from housing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uch electronic device
US5453056A (en) Belt pulley
CN107131251A (zh) 用于曲轴阻尼器的阻尼器覆盖件和附接界面
KR101996459B1 (ko) 와이어링 하네스 고정 구조
JPH0716586U (ja) 磁石発電機の回転子
WO2022186259A1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7519135U (zh) 半轴减震阻尼套
JP2024021598A (ja) トーショナルダンパ
US11431210B2 (en) Lamination, stator and electric motor having tip pairs for stator teeth
KR101927750B1 (ko) 조립이 용이한 자동차 배기관 고정용 행거
JPH0528744Y2 (zh)
JP2021063533A (ja) プーリダンパ
JP4134586B2 (ja) エンジンカバーの取付方法
JPS60118042A (ja) 磁石発電機の回転子
KR20210156603A (ko) 접착식 댐퍼 풀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