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204A - 减压阀 - Google Patents
减压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5204A CN107615204A CN201680028234.4A CN201680028234A CN107615204A CN 107615204 A CN107615204 A CN 107615204A CN 201680028234 A CN201680028234 A CN 201680028234A CN 107615204 A CN107615204 A CN 1076152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valve element
- vibration suppression
- spring
- throttle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3—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the fluid pressure, e.g. by the pressure of the refrigerant
- F25B41/335—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the fluid pressure, e.g. by the pressure of the refrigerant via diaphrag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diaphragm, bellows, or the like
- F16K31/126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diaphragm, bellows, or the like one side of the diaphragm being acted upon by the circulating flui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0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16/0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 G05D16/06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 G05D16/063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membrane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0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16/0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 G05D16/06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 G05D16/0638—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obtu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1/00—Details of ejectors not being used as compression device; Details of flow restrictors or expansion valves
- F25B2341/06—Details of flow restrictors or expansion valves
- F25B2341/068—Expansion valves combined with a sensor
- F25B2341/0683—Expansion valves combined with a sensor the sensor is disposed in the suction line and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or the pressure of the suction ga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3—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压阀,能够在节流通路的微小开度区域中通过振动抑制部件来抑制阀芯的摆动并且能够抑制由于振动抑制部件抑制阀芯的摆动而导致的阀主体的磨损。在减压阀中,在阀主体(51)形成有供压力流体通过的节流通路(51h)。阀芯(521)通过沿一轴心(AXv)的轴向(DRax)位移而增减节流通路的开度。阀芯施力部件(54)对阀芯向使节流通路的开度减少的闭阀侧施力。动作部件(525)使作用力(Fv)作用于阀芯,该作用力(Fv)的朝向是使阀芯向使节流通路的开度增加的开阀侧移动的方向。振动抑制部件(60)通过在阀主体与阀芯之间产生对该阀主体进行按压的按压力(Fp)来抑制阀芯的向与轴向交差的方向上的振动。阀芯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而解除振动抑制部件的按压力。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5年6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码2015-116370号,并在此通过参照将其记载的内容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压力流体进行减压的减压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减压阀,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容。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压阀具备阀主体和阀芯单元。在该减压阀的阀主体形成有阀室和与阀室连通的节流通路(例如,节流孔),在减压阀中,作为压力流体的制冷剂从阀室向节流通路流动。另外,在阀芯单元中,阀芯通过沿一轴心的轴向位移来增减节流通路的开度。并且,阀芯由阀支承体支承,并通过压缩螺旋弹簧而被向关闭节流通路的闭阀方向施力。阀支承体具备支承阀芯的阀按压部和与阀按压部一体形成并沿着阀室的侧壁面向与阀开闭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弹簧臂部。
并且,各弹簧臂部分别具有向阀室的径向外侧即阀室的侧壁面侧突出的突起部分,并在该突起部分与阀室的侧壁面弹性抵接。因此,阀支承体在弹簧臂部的突起部分与阀室的侧壁面一直接触,并且该突起部分伴随阀芯的移动而相对于阀室的侧壁面滑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8368号公报
在节流通路的开度由阀芯调节的减压阀中,有时会在节流通路以小于规定开度的开度打开的微小开度区域中产生异响。作为该异响产生的原因,认为是由阀芯周围的压力流体的流动导致流体力作用于阀芯,进而该阀芯在与上述一轴心的轴向交差的轴交差方向上摆动。
对此,专利文献1的减压阀具有阀支承体,因此可认为能够一定程度地抑制阀芯的上述摆动。但是,发挥作为抑制阀芯的振动(例如,摆动)的振动抑制部件功能的阀支承体在阀支承体的突起部分一直与阀室的侧壁面接触。并且,该突起部分伴随阀芯的移动而一边按压阀室的侧壁面,一边相对于该侧壁面滑动。因此,可以设想产生如下情况:由于阀支承体的突起部分相对于阀室的侧壁面的滑动重复进行,阀主体的一部分即该侧壁面被突起部分切削而磨损。通过发明者的详细研究的结果,发现了如上那样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压阀,能够在节流通路的微小开度区域中通过振动抑制部件来抑制阀芯的摆动,并能够抑制由振动抑制部件抑制阀芯的摆动而导致的阀主体的磨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具备:
阀主体,该阀主体形成有供压力流体通过,并对该压力流体的流动进行节流的节流通路;
阀芯,该阀芯通过沿一轴心的轴向位移来增减节流通路的开度;
阀芯施力部件,该阀芯施力部件对阀芯向使节流通路的开度减少的闭阀侧施力;
动作部件,该动作部件使作用力作用于阀芯,所述作用力的朝向是使阀芯向使节流通路的开度增加的开阀侧移动的方向;以及
振动抑制部件,该振动抑制部件通过在阀主体与阀芯之间产生对该阀主体进行按压的按压力,从而抑制阀芯的向与轴向交差的方向上的振动,
阀芯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从而解除振动抑制部件的按压力。
根据上述的发明,振动抑制部件通过在阀主体与阀芯之间产生对阀主体进行按压的按压力而抑制阀芯的向与上述轴向交差的方向的振动。此外,阀芯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而解除振动抑制部件的按压力。因此,在阀芯不超过规定位移位置的节流通路的微小开度区域中,能够通过振动抑制部件抑制阀芯的振动。另一方面,若从该微小开度区域脱离而节流通路的开度增大,则上述按压力变得不必要,在该情况下该按压力被解除。由此,即使该按压力是产生阀主体的磨损的原因,也能够通过解除按压力来抑制阀主体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减压阀即温度式膨胀阀的剖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中的阀室及节流通路的放大图,即图1中的II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沿着阀轴心从节流通路侧看图2的防振弹簧的防振弹簧单体的图。
图4是图3中的IV-IV剖视图。
图5A是图2中的V部分的放大图,与图2不同,是表示防振弹簧的顶端面从主体部的弹簧接触面离开的状态的图。
图5B是表示与图5A相同部位的图,是表示阀芯从图5A的状态向闭阀侧移动而防振弹簧的顶端面开始与主体部的弹簧接触面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5C是表示与图5A相同部位的图,是表示在阀芯从图5B的状态进一步向闭阀侧移动而变为阀芯堵塞节流通路的闭阀状态时的防振弹簧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2中的V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与图2相同部分的剖视图,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阀芯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的图。
图8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放大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即放大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中的阀室及节流通路的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的图。
图9是沿着阀轴心从节流通路侧看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的防振弹簧单体的图。
图10是图9中的X-X剖视图。
图11A是图8中的XI部分的放大图,与图8不同,是表示防振弹簧从主体部的弹簧接触面离开的状态的图。
图11B是表示与图11A相同部位的图,是表示阀芯从图11A的状态向闭阀侧移动而防振弹簧开始与主体部的弹簧接触面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11C是表示与图11A相同部位的图,是表示阀芯从图11B的状态进一步向闭阀侧移动而变为阀芯堵塞节流通路的闭阀状态时防振弹簧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的图,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与图8相同部分,且表示阀芯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放大图1的II部分放大图,即放大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中的阀室及节流通路的图,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8的图。
图14是沿着阀轴心从节流通路侧看第三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的防振弹簧单体的图。
图15是图14中的XV-XV剖视图。
图16A是图13中的XVI部分的放大图,与图13不同,是表示防振弹簧从主体部的角部离开的状态的图。
图16B是表示与图16A相同部位的图,是表示阀芯从图16A的状态向闭阀侧移动而防振弹簧开始与主体部的角部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16C是表示与图16A相同部位的图,是表示阀芯从图16B的状态进一步向闭阀侧移动而变为阀芯阻塞节流通路的闭阀状态时的防振弹簧的状态的图。
图17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2的图,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与图13相同部分且表示阀芯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放大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即放大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中的阀室及节流通路的图,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8的图。
图19是沿着阀轴心从节流通路侧看第四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的防振弹簧单体的图。
图20是图19中的XX-XX剖视图。
图21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2的图,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与图18相同部分且表示阀芯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2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放大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即放大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中的阀室及节流通路的图,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8的图。
图23是沿着阀轴心从节流通路侧看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的防振弹簧单体的图。
图24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2的图,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与图22相同部分且表示阀芯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5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沿着阀轴心从节流通路侧看防振弹簧的防振弹簧单体的图,是相当于图9的图。
图26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沿着阀轴心从节流通路侧看防振弹簧的防振弹簧单体的图,是相当于图9的图。
图27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沿着阀轴心从节流通路侧看防振弹簧的防振弹簧单体的图,是相当于图9的图。
图28是图27中的XXVIII-XXVII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互之间,在图中,对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减压阀即温度式膨胀阀5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该温度式膨胀阀5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1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在图1中,也对温度式膨胀阀5与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1的各构成设备的连接关系进行了示意性图示。
在该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1中,采用氟利昂系制冷剂(例如,R134a)作为制冷剂,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1包含高压侧制冷剂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循环。在图1所示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1中,压缩机2经由电磁离合器等从未图示的车辆行驶用发动机得到驱动力,从而吸入并压缩制冷剂。
散热器3是使从压缩机2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与由未图示的冷却风扇吹送的外部气体(即,车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高压制冷剂散热冷凝的散热用热交换器。在散热器3的出口侧连接有温度式膨胀阀5。此外,也可以在该散热器3的出口侧与温度式膨胀阀5之间设置未图示的液体接收器作为接收器,该液体接收器的入口侧与散热器3的出口侧连接,液体接收器的出口侧与温度式膨胀阀5连接。该液体接收器将从散热器3流出的流出制冷剂分离成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储存循环内的剩余液相制冷剂。
温度式膨胀阀5是使作为压力流体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阀。具体而言,该温度式膨胀阀5使从散热器3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减压膨胀。并且,温度式膨胀阀5基于从蒸发器6流出的流出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而使节流通路面积(换言之,阀开度)变化,以使该蒸发器6的流出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预先规定的值,从而调整向蒸发器6的入口侧流出的制冷剂流量。此外,在之后对温度式膨胀阀5的详细结构进行叙述。
蒸发器6是使在温度式膨胀阀5减压膨胀后的低压制冷剂与由未图示的送风风扇吹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低压制冷剂蒸发而发挥吸热作用的吸热用热交换器。更进一步,蒸发器6的出口侧经由形成于温度式膨胀阀5的内部的第二制冷剂通路51f而与压缩机2的吸入侧连接。
接着,对温度式膨胀阀5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该温度式膨胀阀5是所谓的外部均压式的膨胀阀,且如图1所示,构成为包含阀主体即主体部51、阀单元部52、元件部53及螺旋弹簧54等。
温度式膨胀阀5的主体部51是对圆柱状或棱柱状的金属块实施开孔加工等而形成的部件,构成温度式膨胀阀5的外壳及温度式膨胀阀5内的制冷剂通路等。在主体部51中形成有第一流入口51a、第一流出口51b、第一制冷剂通路51c、第二流入口51d、第二流出口51e、第二制冷剂通路51f、连通室51i、安装孔51j及动作棒插通孔51k等。
第一制冷剂通路51c是从第一流入口51a到第一流出口51b的制冷剂通路。第一流入口51a与散热器3的制冷剂出口连接,使来自散热器3的高压制冷剂向第一制冷剂通路51c流入。另一方面,第一流出口51b与蒸发器6的制冷剂入口连接,使第一制冷剂通路51c内的制冷剂向蒸发器6流出。
另外,第二制冷剂通路51f是从第二流入口51d到第二流出口51e的制冷剂通路。第二流入口51d与蒸发器6的制冷剂出口连接,使从蒸发器6流出的低压制冷剂向第二制冷剂通路51f流入。另一方面,第二流出口51e与压缩机2的吸入侧连接,使第二制冷剂通路51f内的制冷剂向压缩机2流出。
第一制冷剂通路51c包含作为该第一制冷剂通路51c的一部分的阀室51g和节流通路51h。将图1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的阀室51g及节流通路51h放大表示的放大图,即图1中的II部分的放大图被作为图2表示。在图1及图2中,温度式膨胀阀5在球阀部522堵塞节流通路51h的闭阀时的状态下被图示。
如该图1及图2所示,阀室51g是收容阀芯521、防振弹簧60、螺旋弹簧54的空间。阀室51g构成第一制冷剂通路51c的一部分,因此阀室51g与节流通路51h连通。并且,阀室51g设置于该节流通路51h的上游侧。即,在第一制冷剂通路51c中,第一流入口51a、阀室51g、节流通路51h及第一流出口51b从制冷剂流上游侧开始,以第一流入口51a、阀室51g、节流通路51h、第一流出口51b的顺序排列连结。
详细而言,阀室51g是与节流通路51h同轴的圆柱状的空间。并且,主体部51具有弹簧接触面511和阀室侧壁面512。弹簧接触面511作为露出于阀室51g内并供防振弹簧60接触的接触部。阀室侧壁面512绕阀轴心AXv以包围阀室51g的方式形成。该弹簧接触面511是面向阀室51g并供防振弹簧60接触的接触面,是以阀轴心AXv为中心的周向连续的环状面。具体而言,弹簧接触面511形成为绕阀轴心AXv设置的锥形形状。并且,该弹簧接触面511的锥形形状是如下的形状: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弹簧接触面511的直径随着向远离节流通路51h的一侧即向阀芯521的开阀侧而逐渐扩大。总之,弹簧接触面511由在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朝向斜内侧的锥面构成。
阀室侧壁面512形成为例如圆筒的内表面形状,并且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相对于弹簧接触面511配置在与节流通路51h侧相反的一侧。另外,在阀室51g连结有入口连通路51m,该入口连通路51m包含于第一制冷剂通路51c,并将阀室51g和第一流入口51a连接起来,在阀室侧壁面512的一部分形成有连通口51n,该连通口51n形成入口连通路51m的连接端。
节流通路51h是供从阀室51g流入的制冷剂通过,并将该制冷剂的流动节流的制冷剂通路。详细而言,节流通路51h是使从第一流入口51a向阀室51g流入的制冷剂减压膨胀并将其从阀室51g侧向第一流出口51b侧引导的制冷剂通路。
连通室51i是以与第二制冷剂通路51f及形成于主体部51上表面的安装孔51j连通的方式设置的空间。在该安装孔51j,从主体部51的外部安装有后述的元件部53。
阀单元部52构成为包含阀芯521、感温动作棒525及止动件526,阀芯521设置于阀单元部52中的一方的端部,感温动作棒525是传导第二制冷剂通路51f内的制冷剂的热,并与阀芯521抵接而使该阀芯521动作的动作部件。该止动件526配置于感温动作棒525与元件部53的膜片53b之间。
阀芯521包含呈球形状的球阀部522和球阀支承部523,球阀支承部523通过焊接或粘结等与球阀部522固定为一体。该阀芯521通过在沿主体部5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轴心AXv的轴向DRax上位移而增减节流通路51h的开度。换言之,阀芯521通过在该一轴心AXv的轴向DRax上位移而调整节流通路51h的制冷剂通路面积。该制冷剂通路面积越大,节流通路51h的开度越大。此外,上述一轴心AXv也是感温动作棒525的轴心。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一轴心AXv也称为阀轴心AXv,将一轴心AXv的轴向DRax也称为阀轴心方向DRax。
另外,在阀室51g内,收容有沿阀轴心方向DRax被压缩的螺旋弹簧54,该螺旋弹簧54发挥作为对阀芯521施力的阀芯施力部件的功能。具体而言,螺旋弹簧54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相对于阀芯521配置在与节流通路51h侧相反的一侧。并且,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螺旋弹簧54的一端与球阀支承部523抵接,螺旋弹簧54的另一端与调整螺纹部56抵接。通过这样的配置,螺旋弹簧54对阀芯521向使节流通路51h的开度减少的闭阀侧施力。
详细而言,球阀支承部523具有与球阀部522接合的轴部523a和从该轴部523a向阀轴心AXv的径向凸缘状地伸出的凸缘部523b。并且,该凸缘部523b具有环状面523c,该环状面523c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朝向与节流通路51h侧相反的一侧,并且该环状面523c绕阀轴心AXv形成为环状。球阀支承部523通过该环状面523c承受螺旋弹簧54的施加力,螺旋弹簧54将球阀支承部523的环状面523c沿着阀轴心方向DRax向节流通路51h侧按压。此外,调整螺纹部56是螺合于主体部51并堵塞阀室51g的一部分的螺纹部件,螺旋弹簧54对阀芯521施加的施加力能够通过调整螺纹部56调整。
感温动作棒525形成为大致圆柱状,该感温动作棒525的一端紧靠阀芯521的球阀部522,感温动作棒525的另一端嵌入到止动件526并且紧靠止动件526。因此,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膜片53b的位移经由止动件526传递到感温动作棒525,感温动作棒525根据该膜片53b的位移而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按压阀芯521。即,感温动作棒525使作用力Fv作用于阀芯521的球阀部522,该作用力Fv朝向使阀芯521向使节流通路51h的开度增加的开阀侧移动的方向。
另外,在沿阀轴心AXv的径向DRr(参照图2)延伸的第二制冷剂通路51f内,感温动作棒525沿阀轴心方向DRax横切地延伸。即,感温动作棒525以该感温动作棒525的外周面暴露于第二制冷剂通路51f内的制冷剂及连通室51i内的制冷剂的方式配置。由此,感温动作棒525能够将在第二制冷剂通路51f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向元件部53侧传递。
另外,感温动作棒525插通动作棒插通孔51k和节流通路51h地配置,动作棒插通孔51k在第一制冷剂通路51c与第二制冷剂通路51f之间沿着阀轴心AXv贯通主体部51。感温动作棒525形成为:在感温动作棒525与节流通路51h的通路壁面之间形成径向间隙,且制冷剂流经该径向间隙。此外,设置有密封部件即O型圈58,以使制冷剂不会通过动作棒插通孔51k与阀单元部52的感温动作棒525的间隙而在第一制冷剂通路51c与第二制冷剂通路51f之间流通。
防振弹簧60是抑制阀芯521沿与阀轴心方向DRax交差的方向振动的振动抑制部件。具体而言,防振弹簧60是金属制成的,通过对薄壁的板簧材料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图3是沿着阀轴心AXv从节流通路51h侧看防振弹簧60的防振弹簧60单体的图,图4是该图3中的IV-IV剖视图。此外,阀轴心AXv的径向DRr是上述与阀轴心方向DRax交差的方向的一例,但在该与阀轴心方向DRax交差的方向中,也包含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以外的方向。
如图3及图4所示,防振弹簧60具有夹压部601和多个延伸设置部602。夹压部601形成为以阀轴心方向DRax为厚度方向,并以阀轴心AXv为中心的周向连续的圆环形状。并且,如图2所示,防振弹簧60的夹压部601被球阀支承部523的环状面523c与螺旋弹簧54夹压。该环状面523c与螺旋弹簧54之间的夹压力即螺旋弹簧54的施加力大到足以将夹压部601与球阀支承部523的凸缘部523b一体地保持。即,防振弹簧60通过螺旋弹簧54的施加力而被相对于阀芯521固定。因此,若阀芯521沿阀轴心方向DRax位移,则防振弹簧60与该阀芯521一起位移。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防振弹簧60的延伸设置部602合计设置有四个,且延伸设置部602分别从夹压部601起始以阀轴心AXv为中心呈倾斜放射状地延伸设置。详细而言,延伸设置部602从与夹压部601连接的基端部一直到顶端部,朝向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的外侧,并朝向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节流通路51h侧延伸。
并且,防振弹簧60以该延伸设置部602的一部分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参照图2)接触。具体而言,在延伸设置部602的顶端部设置有以沿着弹簧接触面511的方式形成的作为抑制部件侧接触面的顶端面602a,该顶端面602a与弹簧接触面511接触。准确地说,该顶端面602a包含于延伸设置部602。
详细而言,如图5A所示,在顶端面602a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分离的防振弹簧60的自由状态下,顶端面602a相对于弹簧接触面511不完全平行。具体而言,在防振弹簧60的自由状态下,顶端面602a相对于弹簧接触面511的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相互间隔以随着向径向DRr的内侧而扩大的方式稍微倾斜。
因此,如图5B所示,在防振弹簧60的顶端面602a伴随阀芯521的向闭阀侧位移而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时,从该顶端面602a中的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的外侧开始与弹簧接触面511接触。总之,在顶端面602a中的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位于最外侧的径向外侧端602e最先向弹簧接触面511接触。
并且,如图5B那样,在防振弹簧60的顶端面602a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开始接触之后,在阀芯521的闭阀侧的行程端中,防振弹簧60如图5C所示挠曲。即,在顶端面602a与弹簧接触面511开始接触之后,防振弹簧60以阀芯521越向闭阀侧位移则顶端面602a相对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所成的倾斜角度A1(换言之,接触面角度A1)越减小的方式挠曲。
此外,在防振弹簧60的自由状态下,顶端面602a相对于弹簧接触面511所成的倾斜角度A1与在没有防振弹簧60的情况下温度式膨胀阀5的异响容易发生的阀芯521的轴向移动范围对应地由实验确定。并且,后述的阀芯521的规定位移位置根据该倾斜角度A1确定。
另外,在图5A~5C中,为了展示出容易判断的图示,仅摘取主体部51及防振弹簧60来图示。这在后述的图11A~11C及图16A~16C中也相同。
如此,在图2、5A~5C中,防振弹簧60向主体部51接触,此时,伴随由螺旋弹簧54的施加力导致的防振弹簧60的弹性变形,防振弹簧60的顶端面602a被向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按压。并且,当像这样顶端面602a被向弹簧接触面511按压时,防振弹簧60在主体部51与阀芯521之间产生按压该主体部51的按压力Fp(参照图6)。这里所说的主体部51与阀芯521之间是指力的传递路径中的主体部51与阀芯521之间。
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朝向形成锥形形状的弹簧接触面511的法线方向而作用于弹簧接触面511。因此,若分别观察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的一方侧及另一方侧,则如图2中的V部分的放大图即图6所示,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成为相对于阀轴心方向DRax倾斜的力。因此,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具有朝向阀轴心方向DRax的分力Fpa和朝向阀轴心AXv的径向DRr(参照图2)的分力Fpr。如图6所示,该按压力Fp是从防振弹簧60的延伸设置部602作用到主体部51的力。
从例如图2可知,在阀芯521的闭阀时,防振弹簧60的弹性变形最大,因此该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在闭阀时最大,随着阀芯521向开阀侧位移,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逐渐变小。并且,阀芯521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而使防振弹簧60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分离,从而解除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在图7中,表示防振弹簧60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分离的状态。该图7是与图2相同部分的剖视图,表示阀芯521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
并且,回到图2,在产生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参照图6)的情况下,阀芯521的径向振动由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与防振弹簧60的顶端面602a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防振弹簧60的夹压部601与球阀支承部523的环状面523c之间的摩擦力抑制。换言之,防振弹簧60通过产生按压主体部51的按压力Fp(参照图6)来抑制阀芯521的径向振动。该阀芯521的径向振动是指向阀轴心AXv的径向DRr的阀芯521的振动(例如,摆动)。
另外,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具有朝向阀轴心AXv的径向DRr的分力Fpr(参照图6),因此该分力Fpr也有助于抑制阀芯521的径向振动。此外,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除了抑制阀芯521的径向振动的功能之外,可以具有抑制向阀轴心方向DRax的阀芯521的振动即轴向振动的功能,也可以不具有抑制该轴向振动的功能。
另外,如图2及图7所示,在阀室51g内,无论阀芯521位移到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哪个位置,防振弹簧60的外径尺寸Dpv都被维持为小于阀室侧壁面512的内径尺寸Dvr。并且,无论阀芯521位移到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哪个位置,防振弹簧60都被设置为与阀室侧壁面512分离。换言之,这是指,在从阀轴心方向DRax看时,将防振弹簧60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投影得到的轴向投影形状的整体与阀室侧壁面512空开间隔地处于径向内侧。
此外,换言之,阀室侧壁面512的内径尺寸Dvr是指与阀轴心AXv正交的剖面为圆形的阀室51g的内径尺寸。另外,如图3所示,防振弹簧60的外径尺寸Dpv是指以阀轴心AXv为中心与防振弹簧60外接的外接圆的直径。
如图1所示,元件部53包含通过紧固螺纹部等安装于安装孔51j的元件壳体53a、压力响应部件即膜片53b、形成元件部53的外壳的一部分的元件罩53c。该元件壳体53a及元件罩53c夹持膜片53b的外缘部地形成元件部53的外壳。
元件壳体53a及元件罩53c利用不锈钢(例如,SUS304)等的金属形成为杯状,在夹持膜片53b的外缘部的状态下通过焊接或钎焊等一体地将该外周端部之间接合。因此,由元件壳体53a及元件罩53c形成的元件部53的内部空间由膜片53b划分为两个空间。
该两个空间中的由元件罩53c与膜片53b形成的空间是封入有感温介质的封入空间53f,该感温介质根据第二制冷剂通路51f内的制冷剂温度而产生压力变化。
另一方面,由元件壳体53a与膜片53b形成的空间是与连通室51i连通并导入蒸发器6流出制冷剂的导入空间53g。因此,不仅是在第二制冷剂通路51f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经由感温动作棒525传递到被封入到封入空间53f的感温介质,被导入到导入空间53g的制冷剂的温度也经由膜片53b传递到被封入到封入空间53f的感温介质。
如此,封入空间53f的内压成为与在第二制冷剂通路51f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对应的压力。并且,膜片53b根据封入空间53f的内压与流入导入空间53g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差而位移。因此,膜片53b优选由富有弹性、热传导良好且强韧的材质形成。例如,膜片53b由不锈钢(例如,SUS304)等的金属薄板形成。
另外,如图1所示,在元件罩53c形成有用于将感温介质填充到封入空间的填充孔53d,在感温介质的填充之后,该填充孔53d的顶端由密封塞53e封闭。更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封入空间53f中,以成为预先规定的密度的方式封入有与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1中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组成相同的感温介质。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感温介质为R134a。
接着,对上述结构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当压缩机2通过车辆行驶用发动机的驱动力旋转驱动时,从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流入散热器3并与由冷却风扇吹送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散热并冷凝。
从散热器3流出的高压制冷剂从温度式膨胀阀5的第一流入口51a通过入口连通路51m而向阀室51g流入,并在节流通路51h减压膨胀。此时,如后所述,节流通路51的制冷剂通路面积被调整,以使从蒸发器6流出的蒸发器流出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预先规定的值。
在节流通路51h减压膨胀了的低压制冷剂从第一流出口51b流出并向蒸发器6流入。流入蒸发器6后的制冷剂从由送风风扇吹送的空气吸热而蒸发。更进一步,从蒸发器6流出的制冷剂从温度式膨胀阀5的第二流入口51d向第二制冷剂通路51f流入。
在此,当从第二流入口51d向连通室51i流入的蒸发器流出制冷剂的过热度上升时,被封入到封入空间53f的感温介质的饱和压力上升,封入空间53f的内压减去导入空间53g的压力所得的压差增大。由此,膜片53b向阀单元部52使节流通路51h开阀的开阀侧(具体而言,在图1中为下方)位移。
反之,当在第二制冷剂通路51f流动的蒸发器流出制冷剂的过热度降低时,被封入到封入空间53f的感温介质的饱和压力降低,封入空间53f的内压减去导入空间53g的压力所得的压差变小。由此,膜片53b向阀单元部52使节流通路51h闭阀的闭阀侧(具体而言,在图1中为上方)位移。
如此,元件部53(具体而言,膜片53b)对应于蒸发器流出制冷剂的过热度而使阀单元部52位移,由此,节流通路51h的通路面积被调整,以使蒸发器流出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预先规定的值。此外,通过调整螺纹部56来调整从螺旋弹簧54施加到阀芯521的负荷,由此能够改变阀芯521的开阀压并改变预先规定的过热度的值。
从第二流出口51e流出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而被再次压缩。另一方面,由送风风扇吹送的空气在蒸发器6被冷却,并进一步通过配置于蒸发器6的空气流下游侧的未图示的加热用热交换器(例如,温水加热器芯等)而调温到目标温度,并且被向空调对象空间即车室内吹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温度式膨胀阀5的防振弹簧60通过在主体部51与阀芯521之间产生按压该主体部51的按压力Fp(参照图6)而抑制向阀轴心AXv的径向DRr的阀芯521的振动即径向振动。并且,该阀芯521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而解除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因此,在阀芯521未超过规定位移位置的节流通路51h的微小开度区域中,能够通过防振弹簧60抑制阀芯521的径向振动。
另一方面,若节流通路51h的开度增大而脱离该微小开度区域,则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变得不必要,在该情况下,该按压力Fp被解除。即,防振弹簧60并不一直产生对阀芯521的径向振动的阻力,而是提供了一种使上述对径向振动的阻力发生在能产生该径向振动的节流通路51h的开度区域及其附近的结构。
因此,即使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能产生面向主体部51的阀室51g的任意面的磨损,也能够通过该按压力Fp的解除来抑制主体部51的磨损。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阀装置即膨胀阀中,在将具有作为防振弹簧的功能的阀支承体插入阀室内而组装时,该阀支承体跨过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连通口51n(参照图2)的入口端口地在阀室的侧壁面滑动。因此,专利文献1的膨胀阀有可能在阀支承体的组装时产生阀支承体与入口端口干涉的情况。也能够设想到例如由于该干涉而导致阀支承体变形。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膨胀阀中,为了在阀支承体的组装时使阀支承体不与入口端口干涉,考虑将阀室的侧壁面中的阀支承体的滑动范围设定在比入口端口更靠近调整螺纹部侧。但是,若如此设定,则导致阀室的轴向长度变长,膨胀阀的全长增大。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2及图7所示,防振弹簧60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但是,阀芯521移动到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任意位置,防振弹簧60的外径尺寸Dpv都被维持为小于阀室侧壁面512的内径尺寸Dvr。并且,阀芯521移动到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任意位置,防振弹簧60都被配置为从阀室侧壁面512分离。因此,能够避免在防振弹簧60的组装时防振弹簧60与主体部51的连通口51n的干涉。换言之,无需考虑防振弹簧60的组装时的防振弹簧60与连通口51n的干涉就能够将该连通口51n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阀室侧壁面512。由此,能够大幅度改善例如将防振弹簧60向阀室51g内组装时的制约。进一步,不会产生温度式膨胀阀5的全长增大的问题,能够响应温度式膨胀阀5的小型化。
此外,如上所述,在阀芯521到达规定位移位置为止,防振弹簧60与主体部51接触,以防止阀芯521的上述径向振动。另一方面,在阀芯521超过该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情况下,防振弹簧60不阻碍该阀芯521的移动,并且,能够防止防振弹簧60与阀室侧壁面512的滑动所引起的该阀室侧壁面512的磨削。更进一步,在阀芯521、螺旋弹簧54、调整螺纹部56及防振弹簧60被组装于主体部51时,不需要使防振弹簧60接触阀室侧壁面512,因此能够防止防振弹簧60卡挂并且能够改善组装性。因此,上述的防振弹簧60的外径尺寸Dpv相对于阀室侧壁面512的内径尺寸Dvr被相对地确定。例如,防振弹簧60的外径尺寸Dpv设定为即使在阀芯521及螺旋弹簧54等产生横向偏移的情况下防振弹簧60也不与阀室侧壁面512接触。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膨胀阀中,阀支承体在阀室的侧壁面滑动,因此不得不使径向的弹簧负荷(即,弹簧常数)减小,难以通过阀支承体充分地得到对阀芯的径向振动的减振效果。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振弹簧60本就不在阀室侧壁面512滑动,因此,能够设定防振弹簧60的弹簧负荷,从而能够对阀芯521的径向振动得到充分的减振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形成绕阀轴心AXv设置的锥形形状。因此,与例如弹簧接触面511是与阀轴心AXv正交的平面的情况相比较,相对于阀芯521的径向振动,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减振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5A~5C所示,在防振弹簧60的顶端面602a伴随阀芯521向闭阀侧位移而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时,从该顶端面602a中的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的外侧开始接触。并且,在开始该接触之后,防振弹簧60以阀芯521越向闭阀侧位移则顶端面602a相对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所成的倾斜角度A1越小的方式挠曲。因此,在阀芯521不超过规定位移位置的节流通路51h的微小开度区域中,在防振弹簧60产生图6的按压力Fp,在阀芯521超过该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情况下,能够解除该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温度式膨胀阀5的异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防振弹簧60具有由球阀支承部523的环状面523c与螺旋弹簧54夹压的夹压部601和从该夹压部601延伸设置的多个延伸设置部602。并且,该延伸设置部602分别以该延伸设置部602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为顶端面602a)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因此,能够利用螺旋弹簧54的施加力将防振弹簧60相对于阀芯521一体地固定,有不需要通过焊接等接合防振弹簧60与阀芯521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具有朝向阀轴心方向DRax的分力Fpa。因此,确定例如弹簧接触面511的锥角度,以使该分力Fpa成为适当的大小,从而与专利文献1的阀装置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阀芯521的径向振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4所示,防振弹簧60通过对例如薄壁的板簧材料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因此与专利文献1的阀装置所具有的阀支承体相比较,能够使防振弹簧60的形状简单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省略或简化地进行说明。在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之后也同样如此。
图8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大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即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的阀室51g及节流通路51h的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防振弹簧60的形状简单化。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是朝向阀轴心方向DRax的面,换言之,是与阀轴心AXv正交的面。并且,防振弹簧60与该弹簧接触面511接触而产生按压力Fp(参照图6)。因此,该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不包含朝向阀轴心AXv的径向DRr的分力Fpr(参照图6),仅具有朝向阀轴心方向DRax的分力Fpa。
图9是沿着阀轴心AXv从节流通路51h侧看本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60的防振弹簧60单体的图,图10是该图9中的X-X剖视图。如图9及图10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60具有夹压部601和多个延伸设置部602。另外,夹压部601与第一实施方的相同形成为圆环形状,并被球阀支承部523的环状面523c与螺旋弹簧54夹压。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延伸设置部602合计设置有四个,延伸设置部602分别从夹压部601起始以阀轴心AXv为中心呈倾斜放射状地延伸设置。详细而言,从与夹压部601连接的基端部一直到顶端部,延伸设置部602朝向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的外侧,并朝向阀轴心方向DRax中的节流通路51h侧地延伸。
但是,延伸设置部602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不具有顶端面602a(参照图4),而是在设置于延伸设置部602的顶端的顶端端缘602b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详细而言,延伸设置部602具有作为该顶端端缘602b中的弹簧接触面511侧的边缘而形成的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和相对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倾斜的倾斜部602g。并且,防振弹簧60在该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与弹簧接触面511接触,倾斜部602g从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向径向DRr(参照图8)的内侧延伸设置。
如此,防振弹簧60具有倾斜部602g,因此如图11A所示,在防振弹簧60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分离的自由状态下,防振弹簧60中的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最接近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
因此,如图11B所示,防振弹簧60在随着阀芯521向闭阀侧位移而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时,在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与弹簧接触面511接触。
并且,在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伴随阀芯521向闭阀侧位移而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之后,在阀芯521的闭阀侧的行程端,防振弹簧60如图11C所示那样挠曲。即,在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之后,防振弹簧60以阀芯521越向闭阀侧位移则倾斜部602g相对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所成的倾斜角度A2越小的方式挠曲。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芯521也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而例如图12那样使防振弹簧60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分离,从而解除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该图12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的图。即,图12是表示与图8相同部分的剖视图,表示阀芯521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
并且,回到图8,在产生有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参照图6)的情况下,阀芯521的径向振动由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与防振弹簧60的顶端端缘602b(参照图10)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防振弹簧60的夹压部601与球阀支承部523的环状面523c之间的摩擦力抑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朝向阀轴心方向DRax,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形成容易吸收例如弹簧接触面511与防振弹簧60之间的中心偏移的结构。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1A~11C所示,在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伴随阀芯521向闭阀侧位移而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之后,防振弹簧60以阀芯521越向闭阀侧位移则图11B的倾斜角度A2越小的方式挠曲。因此,在阀芯521不超过规定位移位置的节流通路51h的微小开度区域中,在防振弹簧60产生按压力Fp(参照图6),在阀芯521超过该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情况下,能够解除该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有效地抑制温度式膨胀阀5的异响。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图13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大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即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的阀室51g及节流通路51h的图,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8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较,防振弹簧60中的从夹压部601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602的延伸设置方向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相反。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防振弹簧60的多个延伸设置部602分别从夹压部601起始以阀轴心AXv为中心呈倾斜放射状地延伸设置。在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602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如图13~15所示,从与夹压部601连接的基端部直到顶端部,本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602朝向与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节流通路51h侧相反的一侧且朝向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的外侧地延伸。在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602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602构成为包含倾斜部602h,该倾斜部602h以越位于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的外侧则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越向阀芯521的开阀侧偏移的方式相对于阀轴心AXv倾斜(参照图16A)。
因此,主体部51在露出于阀室51g内且绕阀轴心AXv形成为圆环状的台阶的角部513与防振弹簧60的延伸设置部602接触。即,该角部513是供防振弹簧60接触的接触部。并且,防振弹簧60的倾斜部602h以该倾斜部602h所具有的角部513侧的角部侧表面602i(参照图16A)中的一部分与主体部51的角部513接触。此外,延伸设置部602包含或不包含倾斜部602h以外的部位均可。另外,图14是沿着阀轴心AXv从节流通路51h侧看本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60的防振弹簧60单体的图,图15是该图14中的XV-XV剖视图。
如此,防振弹簧60的倾斜部602h以该倾斜部602h的一部分与主体部51的角部513接触,因此在防振弹簧60从主体部51的角部513分离的自由状态下,成为图16A所示那样的状态。并且,如图16B所示,防振弹簧60在伴随阀芯521向闭阀侧位移而与主体部51的角部513接触时,以倾斜部602h的角部侧表面602i的一部分与主体部51的角部513接触。
此外,在防振弹簧60的倾斜部602h伴随阀芯521向闭阀侧位移而与主体部51的角部513接触之后,在阀芯521的闭阀侧的行程端,防振弹簧60如图16C所示那样挠曲。即,在倾斜部602h与主体部51的角部513接触之后,防振弹簧60以阀芯521越向闭阀侧位移则倾斜部602h相对于阀轴心AXv所成的倾斜角度A3越小的方式挠曲。
另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图17那样,阀芯521也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而使防振弹簧60从主体部51的角部513分离,从而解除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参照图6)。此外,图17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2的图。即,图17是表示与图13相同部分的剖视图,表示阀芯521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与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6A~16C所示,在防振弹簧60的倾斜部602h伴随阀芯521向闭阀侧位移而与主体部51的角部513接触之后,防振弹簧60以阀芯521越向闭阀侧位移则图16B的倾斜角度A3越小的方式挠曲。因此,在阀芯521不超过规定位移位置的节流通路51h的微小开度区域中,在防振弹簧60产生按压力Fp(参照图6),在阀芯521超过该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情况下,能够解除该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由此,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有效地抑制温度式膨胀阀5的异响。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图18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大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即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的阀室51g及节流通路51h的图,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8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较,防振弹簧60的安装位置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防振弹簧60代替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夹压部601而具有接合部603。该接合部603形成为以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为厚度方向且以阀轴心AXv为中心的周向连续的圆环形状。并且,如图18所示,在防振弹簧60的接合部603的内侧嵌入有球阀部522,接合部603通过焊接或粘结等一体地固定于该球阀部522。
另外,如图19及图20所示,防振弹簧60的延伸设置部602合计设置有四个,且延伸设置部602分别从接合部603起始以阀轴心AXv为中心呈放射状地延伸设置。并且,如图18所示,在闭阀时及节流通路51h的微小开度区域中,防振弹簧60在延伸设置部602的顶端部分602d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此外,图19是沿着阀轴心AXv从节流通路51h侧看本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60的防振弹簧60单体的图,图20是该图19中的XX-XX剖视图。
另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图21那样,阀芯521也通过超过规定位移位置的向开阀侧位移而使防振弹簧60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分离,从而解除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参照图6)。该图21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2的图。即,图21是表示与图18相同部分的剖视图,表示阀芯521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与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防振弹簧60的接合部603通过焊接或粘接等固定于球阀部522。因此,在温度式膨胀阀5的组装时,能够预先将防振弹簧60与球阀部522固定为一体,从而降低温度式膨胀阀5的组装时的工时。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图22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大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即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的阀室51g及节流通路51h的图,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8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温度式膨胀阀5中,如图22所示那样,防振弹簧60固定于主体部51,相对于阀芯521接触分离。并且,防振弹簧60与阀芯521接触而在主体部51与阀芯521之间产生对该主体部51进行按压的按压力Fp。这一点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详细而言,防振弹簧60具有固定部604和多个延伸设置部605(参照图23)。该固定部604形成为以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为厚度方向,并以阀轴心AXv为中心的周向连续的圆环形状。并且,通过压入等固定到主体部51所具有的弹簧安装面514的内侧。该弹簧安装面514是筒状面,该筒状面成为例如圆筒的内表面形状,并且与阀室侧壁面512一同以绕阀轴心AXv包围阀室51g的方式形成。并且,弹簧安装面514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配置在阀室侧壁面512的节流通路51h侧,且形成为直径小于阀室侧壁面512。
如图23所示,防振弹簧60的延伸设置部605合计设置有四个,且延伸设置部605在阀轴心AXv的径向DRr上分别从固定部604朝向内侧地延伸设置。图23是沿着阀轴心AXv从节流通路51h侧看本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60的防振弹簧60单体的图。
并且,如图22所示,在闭阀时及节流通路51h的微小开度区域中,防振弹簧60在延伸设置部605的顶端部分605a以对阀芯521向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开阀侧施力的方式与阀芯521的球阀部522接触。换言之,防振弹簧60的顶端部分605a与球阀部522的表面整体中法线向量的阀轴心方向DRax成分朝向节流通路51h侧的表面部位接触,由此,防振弹簧60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对阀芯521向开阀侧施力。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图24那样,阀芯521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而使防振弹簧60从阀芯521分离,从而解除对主体部51进行按压的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在此,防振弹簧60相对于主体部51固定在固定部604,因此该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是从固定部604作用到主体部51的力。此外,图24是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2的图。即,图24是表示与图22相同部分的剖视图,表示阀芯521超过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与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防振弹簧60固定于主体部51,与阀芯521接触而产生对主体部51的按压力Fp。并且,阀芯521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开阀侧位移而使防振弹簧60从阀芯521分离,从而解除防振弹簧60的按压力Fp。因此,在将阀芯521组装到主体部51的阀芯组装时,能够将防振弹簧60预先组装到主体部51而固定为一体。因此,例如阀芯521、螺旋弹簧54及调整螺纹部56的组装变得容易,能够降低温度式膨胀阀5的组装时的工时。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弹簧接触面511的锥形形状是如下的形状:在阀轴心方向DRax上越向远离节流通路51h的一侧则弹簧接触面511越扩径,但这仅是一例。例如反之,也考虑弹簧接触面511的锥形形状是如下的形状:越向远离节流通路51h的一侧则弹簧接触面511越缩径。
(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阀室侧壁面512形成例如圆筒的内表面形状,但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阀室侧壁面512也可以是直径根据阀轴心方向DRax上的位置而不同的形状,也可以是与阀轴心AXv正交的剖面形状为矩形形状。
(3)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防振弹簧60的延伸设置部602分别从夹压部601起始以阀轴心AXv为中心呈倾斜放射状地延伸设置,但这仅是一例。例如,不需要使延伸设置部602相对于阀轴心AXv倾斜地延伸,也可以沿着如下的平面延伸:该平面是沿着夹压部601,并与阀轴心AXv正交的平面。
(4)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防振弹簧60的延伸设置部602合计设置有四个,但不限定于该个数,例如图25那样,延伸设置部602也可以合计设置有六个。该图2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图,是相当于图9的图。图25中的X-X剖视图与图10相同。
(5)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60中,多个延伸设置部602在其基端部经由夹压部601而相互连接,但除此之外,也可以是,在延伸设置部602的顶端部如图26那样相互连接。该图2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图,是相当于图9的图。图26中的X-X剖视图与图10相同。在图26所示的防振弹簧60中,在以阀轴心AXv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延伸设置部602彼此之间,形成有贯通孔602c。在防振弹簧60与弹簧接触面511接触的情况下,制冷剂通过该贯通孔602c向节流通路51h流动。
(6)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振弹簧60中,延伸设置部602在该延伸设置部602的顶端端缘602b与主体部51的弹簧接触面511接触,但这仅是一例。例如图27及图28所示那样,延伸设置部602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具有顶端面602a,并在该顶端面602a与弹簧接触面511面接触。该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图,是相当于图9的图。另外,图28是图27中的XXVIII-XXVIII剖视图。在图27及图28所示的防振弹簧60中,延伸设置部602合计设置有两个。
(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阀芯521的球阀部522形成为球形状,但阀芯521的形状没有限定,例如,与阀芯521中的主体部51的阀座抵接的阀芯表面也可以是圆錐面形状。
(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温度式膨胀阀5是使作为压力流体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阀,但该被减压的压力流体不限于制冷剂,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的任意一种。因此,本发明的减压阀的用途也可以不是空调装置。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均等范围内的变形。另外,显而易见,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除了明确表示是必须的情况及原理上必不可少的情况等,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并不是必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数值的情况下,除了明确表示是必须的情况及原理上为特定的数的情况等,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当提及构成要素等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明确表示的情况及原理上被限定为特定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不限定于该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
Claims (9)
1.一种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具备:
阀主体(51),该阀主体形成有供压力流体通过,并对该压力流体的流动进行节流的节流通路(51h);
阀芯(521),该阀芯通过沿一轴心(AXv)的轴向(DRax)位移来增减所述节流通路的开度;
阀芯施力部件(54),该阀芯施力部件对所述阀芯向使所述节流通路的开度减少的闭阀侧施力;
动作部件(525),该动作部件使作用力(Fv)作用于所述阀芯,所述作用力(Fv)的朝向是使所述阀芯向使所述节流通路的开度增加的开阀侧移动的方向;以及
振动抑制部件(60),该振动抑制部件通过在所述阀主体与所述阀芯之间产生对该阀主体进行按压的按压力(Fp),从而抑制所述阀芯的向与所述轴向交差的方向上的振动,
所述阀芯通过超过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移位置地向所述开阀侧位移,从而解除所述振动抑制部件的按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抑制部件相对于所述阀芯固定,并且所述振动抑制部件与所述阀主体接触而产生所述按压力,
所述阀芯通过超过所述规定位移位置地向所述开阀侧位移而使所述振动抑制部件从所述阀主体分离,从而解除所述按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主体形成有阀室(51g),该阀室(51g)与所述节流通路连通,并设置于该节流通路的上游侧,且收容有所述阀芯和所述振动抑制部件,
所述阀主体具有接触部(511、513)和阀室侧壁面(512),所述接触部露出于所述阀室内并且供所述振动抑制部件接触,所述阀室侧壁面在所述轴向上相对于所述接触部配置在与所述节流通路侧相反的一侧,并且所述阀室侧壁面以绕所述一轴心包围所述阀室的方式形成,
无论所述阀芯位移到哪个位置,所述振动抑制部件的外径尺寸(Dpv)都小于所述阀室侧壁面的内径尺寸(Dvr),并且所述振动抑制部件都被配置为从所述阀室侧壁面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主体具有作为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511),该接触面供所述振动抑制部件接触,
所述接触面成为绕所述一轴心设置的锥形形状,
所述振动抑制部件具有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面接触的抑制部件侧接触面(602a),
该抑制部件侧接触面在伴随所述阀芯的位移而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面接触时,从所述抑制部件侧接触面中的所述一轴心的径向(DRr)上的外侧开始接触,在该接触开始之后,所述振动抑制部件以所述阀芯越向所述闭阀侧位移则所述抑制部件侧接触面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面所成的倾斜角度(A1)越小的方式挠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主体具有作为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511),该接触面供所述振动抑制部件接触,
所述接触面朝向所述轴向,
所述振动抑制部件具有抑制部件侧接触部(602f)和倾斜部(602g),所述抑制部件侧接触部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面接触,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接触面倾斜且从所述抑制部件侧接触部延伸设置,
在所述抑制部件侧接触部伴随所述阀芯向所述闭阀侧位移而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面接触之后,所述振动抑制部件以所述阀芯越向所述闭阀侧位移则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面所成的倾斜角度(A2)越小的方式挠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抑制部件具有倾斜部(602h),该倾斜部相对于所述一轴心以越位于所述一轴心的径向(DRr)上的外侧,则在所述轴向上越向所述开阀侧偏移的方式倾斜,
该倾斜部以该倾斜部中的一部分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部接触,
在所述倾斜部伴随所述阀芯向所述闭阀侧位移而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之后,所述振动抑制部件以所述阀芯越向所述闭阀侧位移则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一轴心所成的倾斜角度(A3)越小的方式挠曲。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具有环状面(523c),该环状面在所述轴向上朝向与所述节流通路侧相反的一侧,并且该环状面绕所述一轴心形成为环状,
所述阀芯施力部件由沿着所述轴向对所述环状面向所述节流通路侧按压的螺旋弹簧构成,
所述振动抑制部件具有夹压部(601)和延伸设置部(602),所述夹压部被所述环状面与所述螺旋弹簧夹压,所述延伸设置部从该夹压部延伸设置,所述振动抑制部件以该延伸设置部的一部分与所述阀主体的所述接触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抑制部件相对于所述阀主体固定,并与所述阀芯接触而产生所述按压力,
所述阀芯通过超过所述规定位移位置地向所述开阀侧位移而使所述振动抑制部件从所述阀芯分离,从而解除所述按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抑制部件的按压力具有朝向所述轴向的分力(Fp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16370 | 2015-06-09 | ||
JP2015116370 | 2015-06-09 | ||
PCT/JP2016/065888 WO2016199610A1 (ja) | 2015-06-09 | 2016-05-30 | 減圧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5204A true CN107615204A (zh) | 2018-01-19 |
CN107615204B CN107615204B (zh) | 2020-09-08 |
Family
ID=5750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28234.4A Active CN107615204B (zh) | 2015-06-09 | 2016-05-30 | 减压阀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36349B2 (zh) |
JP (1) | JP6327401B2 (zh) |
CN (1) | CN107615204B (zh) |
DE (1) | DE112016002623B4 (zh) |
WO (1) | WO201619961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8762A (zh) * | 2018-07-25 | 2020-02-11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压力调整阀 |
CN114645961A (zh) * | 2020-12-21 | 2022-06-21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压力调整阀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68780B2 (ja) * | 2016-01-26 | 2020-03-1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冷媒制御バルブ装置 |
JP6697976B2 (ja) * | 2016-08-09 | 2020-05-27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膨張弁 |
JP6697975B2 (ja) * | 2016-08-09 | 2020-05-27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膨張弁 |
JP6584456B2 (ja) * | 2017-06-29 | 2019-10-02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膨張弁 |
JP2019011885A (ja) * | 2017-06-29 | 2019-01-24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膨張弁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06478A (en) * | 1995-02-14 | 1998-09-15 | Oberg; Gordon D. | Valve actuator push rod having internal lash take-up spring and oil pump assembly |
JP2001082835A (ja) * | 1999-09-13 | 2001-03-30 | Denso Corp | 圧力制御弁 |
JP2003090648A (ja) * | 2001-09-17 | 2003-03-28 | Tgk Co Ltd | 膨張弁 |
CN1530603A (zh) * | 2003-03-12 | 2004-09-22 | ��ʽ���粻������ | 膨胀阀 |
CN1621766A (zh) * | 2003-11-27 | 2005-06-01 |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 膨胀阀 |
JP2005249300A (ja) * | 2004-03-04 | 2005-09-15 | Tgk Co Ltd | 膨張弁 |
JP2007322058A (ja) * | 2006-05-31 | 2007-12-13 | Fuji Koki Corp | 圧力制御弁 |
CN103075566A (zh) * | 2011-09-22 | 2013-05-01 |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 阀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78444A (en) * | 1938-02-21 | 1939-10-31 | Packard Motor Car Co | Valve spring dampener |
JPS58196481U (ja) * | 1982-06-25 | 1983-12-27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膨張弁 |
US4542852A (en) | 1984-03-05 | 1985-09-24 | The Singer Company |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for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s |
DE19649554B4 (de) * | 1996-11-29 | 2008-07-10 | Robert Bosch Gmbh | Membrandruckregelventilanordnung |
JP3576886B2 (ja) * | 1999-01-13 | 2004-10-13 |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 膨張弁 |
JP4142290B2 (ja) * | 2001-07-12 | 2008-09-03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膨張弁 |
JP3949417B2 (ja) * | 2001-10-10 | 2007-07-25 |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 膨張弁 |
JP4136597B2 (ja) * | 2002-10-29 | 2008-08-20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膨張弁 |
JP4693403B2 (ja) * | 2003-12-16 | 2011-06-01 | オットー・エゲルホフ・ゲーエムベーハー・ウント・コンパニ・カーゲー | 遮断弁、遮断弁を有するキット、及び膨張弁 |
KR100692596B1 (ko) * | 2004-05-06 | 2007-03-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수신 성능이 향상된 디지털 방송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그의신호처리방법 |
DE602005001293T2 (de) * | 2004-05-17 | 2008-02-07 | Fujikoki Corp. | Entspannungsventil |
DE102005003968A1 (de) * | 2004-10-22 | 2006-04-27 | Otto Egelhof Gmbh & Co. Kg | Expansionsvent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Steuerung |
EP1666817A3 (en) * | 2004-12-01 | 2007-01-17 | Fujikoki Corporation | Pressure control valve |
JPWO2006090826A1 (ja) * | 2005-02-24 | 2008-07-24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圧力制御弁 |
JP2007240041A (ja) * | 2006-03-07 | 2007-09-20 | Tgk Co Ltd | 膨張弁 |
DE102009056281A1 (de) * | 2008-12-02 | 2010-09-16 | Denso Corporation, Kariya-City | Expansionsvent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JP5786225B2 (ja) * | 2011-03-14 | 2015-09-30 |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 膨張弁 |
JP5933210B2 (ja) | 2011-09-22 | 2016-06-08 |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 弁装置 |
US8875739B2 (en) * | 2011-12-22 | 2014-11-04 | The Dial Corporation | Plug valve with bowing rigid arms |
US9726406B2 (en) * | 2012-02-10 | 2017-08-08 | Kabushiki Kaisha Saginomiya Seisakusho | Expansion valve |
JP6064114B2 (ja) * | 2012-03-22 | 2017-01-25 |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 膨張弁 |
JP5974326B2 (ja) * | 2012-04-25 | 2016-08-23 |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 膨張弁および防振ばね |
US9206807B2 (en) * | 2012-09-06 | 2015-12-08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hina) Co., Ltd. | Preload disk spring,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and fan using same |
JP6142181B2 (ja) * | 2013-03-12 | 2017-06-07 |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 膨張弁および防振ばね |
US10240831B2 (en) * | 2013-09-11 | 2019-03-26 | Denso Corporation | Expansion valve |
JP6011498B2 (ja) * | 2013-09-11 | 2016-10-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膨張弁 |
JP6280361B2 (ja) | 2013-12-19 | 2018-02-14 | 株式会社伏見製薬所 | 化粧用スポンジ、ポリウレタン弾性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化粧料塗布具 |
-
2016
- 2016-05-30 WO PCT/JP2016/065888 patent/WO201619961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5-30 DE DE112016002623.4T patent/DE112016002623B4/de active Active
- 2016-05-30 CN CN201680028234.4A patent/CN107615204B/zh active Active
- 2016-05-30 JP JP2017523587A patent/JP6327401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5-30 US US15/572,655 patent/US1043634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06478A (en) * | 1995-02-14 | 1998-09-15 | Oberg; Gordon D. | Valve actuator push rod having internal lash take-up spring and oil pump assembly |
JP2001082835A (ja) * | 1999-09-13 | 2001-03-30 | Denso Corp | 圧力制御弁 |
JP2003090648A (ja) * | 2001-09-17 | 2003-03-28 | Tgk Co Ltd | 膨張弁 |
CN1530603A (zh) * | 2003-03-12 | 2004-09-22 | ��ʽ���粻������ | 膨胀阀 |
CN1621766A (zh) * | 2003-11-27 | 2005-06-01 |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 膨胀阀 |
JP2005249300A (ja) * | 2004-03-04 | 2005-09-15 | Tgk Co Ltd | 膨張弁 |
JP2007322058A (ja) * | 2006-05-31 | 2007-12-13 | Fuji Koki Corp | 圧力制御弁 |
CN103075566A (zh) * | 2011-09-22 | 2013-05-01 |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 阀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8762A (zh) * | 2018-07-25 | 2020-02-11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压力调整阀 |
CN110778762B (zh) * | 2018-07-25 | 2022-05-31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压力调整阀 |
CN114645961A (zh) * | 2020-12-21 | 2022-06-21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压力调整阀 |
CN114645961B (zh) * | 2020-12-21 | 2023-11-07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压力调整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6002623T5 (de) | 2018-03-01 |
JPWO2016199610A1 (ja) | 2017-10-12 |
CN107615204B (zh) | 2020-09-08 |
DE112016002623B4 (de) | 2019-12-24 |
US20180135775A1 (en) | 2018-05-17 |
US10436349B2 (en) | 2019-10-08 |
JP6327401B2 (ja) | 2018-05-23 |
WO2016199610A1 (ja) | 2016-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15204A (zh) | 减压阀 | |
US20070209387A1 (en) | Expansion valve | |
US6935128B2 (en) | Vapor-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 |
US20080141691A1 (en) |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 |
JP6367164B2 (ja) | 圧力作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
US20060150650A1 (en) | Expansion valve for refrigerating cycle | |
CN105531550B (zh) | 膨胀阀 | |
JP6231509B2 (ja) | 絞り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 |
WO2002077542A3 (en) |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using refrigerant mass flow | |
EP1096210A2 (en) | Accumulator/receiver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JP2010112616A (ja) | 温度式膨張弁 | |
WO2017094147A1 (ja) | 空調機 | |
CN105579793B (zh) | 膨胀阀 | |
JP6569061B2 (ja) | 制御弁 | |
JP2004142701A (ja) | 冷凍サイクル | |
JP6828532B2 (ja) | 温度式膨張弁 | |
JP6727792B2 (ja) | 車両用エアコンシステムの膨張バルブ及びこれを含む車両用エアコンシステム | |
JP2007298273A (ja) | 蒸気圧縮式冷凍機 | |
JP5369259B2 (ja) | 膨張弁 | |
JP2007046808A (ja) | 膨張装置 | |
KR102147693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JP3716378B2 (ja) | 温度式膨張弁のハンチング防止方法 | |
WO2018168698A1 (ja) | 熱交換装置および熱交換方法 | |
US11085676B2 (en) | Compressor protection against liquid slug | |
JP2002098443A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