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172B - 图像接收片材 - Google Patents

图像接收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172B
CN107615172B CN201680026565.4A CN201680026565A CN107615172B CN 107615172 B CN107615172 B CN 107615172B CN 201680026565 A CN201680026565 A CN 201680026565A CN 107615172 B CN107615172 B CN 107615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ceiving
image
resin
mas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65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172A (zh
Inventor
丰岛悠树
宫宅一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5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6Intermediate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03G7/0006Cover layers for image-receiving members; Strippable coversheets
    • G03G7/002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 G03G7/0026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being macromolecula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03G7/0006Cover layers for image-receiving members; Strippable coversheets
    • G03G7/002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 G03G7/0026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being macromolecular
    • G03G7/004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being macromolecula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03G7/0006Cover layers for image-receiving members; Strippable coversheets
    • G03G7/002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 G03G7/0026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being macromolecular
    • G03G7/0046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being macromolecular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03G7/0053Intermediate layers for image-receiv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03G7/006Substrates for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mage-receiving members comprising only one layer
    • G03G7/0073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 G03G7/008Organic components thereof being macromolecula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7/00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in image-receiving members, i.e. for reversal by physical contact; Manufacture thereof
    • G03G7/0086Back layers for image-receiving members; Strippable backshe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0Inorganic coating
    • B32B2255/205Metall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4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8Multiple coating on on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2Oxide or hydr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4Oxysalt, e.g. carbonate, sulfate, phosphate or nitrate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 B32B2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such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such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6Resistant to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02Coloured
    • B32B2307/4026Coloured within the layer by addition of a colorant, e.g. pigments, dy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4Oriented
    • B32B2307/516Oriented mono-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4Oriented
    • B32B2307/518Oriented bi-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6Flexural strength; Flexion stiff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paper or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32B27/281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comprising polyi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32B27/28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comprising poly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32B27/28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comprising polysulphones; polysulf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18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inorganic additives, e.g. pigments, c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27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e.g. UV-absorbers, plasticisers, surfact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54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63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41M5/5272Polyesters;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63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41M5/5281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接收片材,其在支承体的至少一个面上从支承体侧依次具有:图像接收层,包含树脂,且厚度为1μm以上;以及抗静电层,作为最外层,包含树脂以及选自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且厚度小于图像接收层。

Description

图像接收片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接收片材。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复印机或各种打印机的普及,逐渐兴起在涂设了包含树脂的图像接收层的铜版纸、透明薄膜等图像接收片材(以下,有时仅称作“图像接收片材”或“片材”。)上形成图像来获得高画质全彩色图像。
例如,在透明薄膜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将其通过OHP(高射投影仪)设为投影图像(透射图像)的方法作为简单地获取投影图像的方法而被广泛利用。
将透明薄膜等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装载到电子照相复印机的进纸用托盘上来进行复印时,尤其是从进纸用托盘送出图像接收片材时,有时会产生复送(多张薄膜同时被输送的现象)、斜送或者不进纸(miss feed,不输送薄膜的现象)。为防止这种故障,对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除了要求通过复印机等在图像接收片材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时的输送性(即行走性)以外,还要求在图像接收片材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不易剥离(即定影性)等。
以提高图像接收片材的输送性、定影性等作为目的,以往提出有各种图像接收片材。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84707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电子照相用被转印薄膜,其在支承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依次设置由导电粒子和树脂材料构成的导电性底涂层、以及由导电粒子和热塑性树脂构成且导电粒子以在每1cm2从表面突出20~5000个范围的状态存在的图像接收层而成。
在日本专利公告平7-69627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电子照相用透明薄膜,其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三乙酸纤维素等耐热性透明塑料薄膜的至少一个面上,将调色剂定影层设置成其厚度为1μm~10μm,所述调色剂定影层由包含选自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酯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成分的树脂成分25~90质量%、平均粒径3~100μm的硅胶和/或具有Si-O-R(R:树脂成分)键的硅胶和树脂成分的复合体10~75质量%、以及滑动性赋予剂0.05~5质量%构成,薄膜表面与背面重合时的动摩擦系数(基于ASTMD1894中所规定的测定方法)μK为0.55以下,且调色剂定影层的表面固有电阻值为109~1014
在日本特开2006-276841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在塑料薄膜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含有氧化锡的调色剂定影层而成的电子照相用被记录材料,所述电子照相用被记录材料中,作为氧化锡而使用二氧化锡,且在23℃的温度以及5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调色剂定影层的表面具有1×109~1×1014Ω的范围内的表面固有电阻值A(Ω),其与上述被记录材料的23℃的温度以及5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的体积固有电阻值B(Ω·cm)的比例(B/A)被调整为在1×102~1×105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近年来,按需印刷机得到发展,能够进行高速印刷的机器变多,尤其以高速进行电子照相印刷时出现了如下问题:形成于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力小,从印刷机输出而堆积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彼此粘贴而难以剥离。并且,通过喷墨方式进行高速印刷时,也存在从印刷机输出而堆积的喷墨用图像接收片材彼此粘贴而难以剥离的情况。(以下,有时将抑制从印刷机输出而堆积的图像接收片材彼此粘贴的性质记作“集成性”。印刷机包括电子照相印刷机、喷墨印刷机等印刷机。)
例如,关于电子照相印刷中的集成性的下降,可以认为其原因在于高速输送导致带电量上升,由静电引起的粘贴变强。因此可以考虑增加图像接收层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来减小表面电阻率。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高速印刷中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性,可以考虑增加图像接收层的厚度以使调色剂充分渗入到图像接收层。
然而,若通过图像接收层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增量来将表面电阻率抑制为较小,且增加图像接收层的厚度,则图像接收层整体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进一步增加。图像接收层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越增加,则由于浊度上升或色调加深等,即使例如在透明支承体上形成图像接收层也不适合OHP用途。
在日本特开平11-84707号公报、日本专利公告平7-69627号公报或者日本特开2006-27684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电子照相用被转印薄膜等图像接收片材中,未考虑到尤其以高速印刷连续进行图像形成时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性和图像接收片材的集成性,可以认为抗静电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对于在进行高速印刷时,仍提供图像的定影性优异且堆积的片材彼此的粘贴得到抑制的图像接收片材。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目的,本发明包含以下实施方式。
<1>一种图像接收片材,其在支承体的至少一个面上从支承体侧依次具有:
图像接收层,包含树脂,且厚度为1μm以上;以及
抗静电层,作为最外层,包含树脂以及选自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且厚度小于图像接收层。
<2>根据<1>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图像接收层以及抗静电层中作为树脂分别包含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树脂以及聚烯烃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且具有来源于选自噁唑啉交联剂、环氧交联剂、碳二亚胺交联剂以及异氰酸酯交联剂中的至少1种交联剂的交联结构。
<3>根据<1>或者<2>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抗静电层中作为树脂至少包含聚烯烃树脂,抗静电层中所包含的树脂中聚烯烃树脂的含量最多。
<4>根据<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具有图像接收层以及抗静电层的一侧的表面电阻率为107~1010Ω/sq。
<5>根据<1>~<4>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图像接收层的厚度为1~10μm,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01~1μm。
<6>根据<1>~<5>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支承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7>根据<1>~<6>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抗静电层中作为导电性材料包含在SnO2中掺杂了Sb的针状粒子。
<8>根据<1>~<7>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图像接收层中不包含导电性材料,或者与抗静电层的每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相比,图像接收层的每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更少。
<9>根据<1>~<8>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用于电子照相。
<10>根据<1>~<8>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用于喷墨印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进行高速印刷时,图像的定影性仍优异且抑制了堆积的片材彼此的粘贴的图像接收片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层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层结构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层结构的又一例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的各附图表示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一例,但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并不限定于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在各附图中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的构成要件是指相同的构成要件。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于重复的说明以及符号有时进行省略。
并且,在以下说明中表示数值范围的“~”是指将作为下限值以及上限值而记载的数值包含在内的范围,仅上限值附有单位时,意味着下限值也为相同单位。
[图像接收片材]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在支承体的至少一个面(以下,有时称作“表面”或者“第1面”。)上从支承体侧依次具有包含树脂且厚度为1μm以上的图像接收层、以及作为最外层而包含树脂以及选自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且厚度小于图像接收层的抗静电层。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提供一种在进行高速印刷时,图像的定影性仍优异且抑制了堆积的片材彼此的粘贴的图像接收片材。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适合用于例如电子照相用途或者喷墨印刷用途。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进行高速印刷时,调色剂图像的定影性仍优异,且抑制了由堆积的片材彼此的静电引起的粘贴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
并且,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通过喷墨方式来进行高速印刷时,尤其在使用水性油墨来进行印刷时,图像的定影性仍优异,且抑制由堆积的片材彼此的静电引起的粘贴的喷墨用图像接收片材。
为了在高速印刷(例如印刷张数为50张/分钟以上)中仍获得高定影性,需要在支承体上设置厚度为1μm以上的树脂层。并且,例如在支承体上设置树脂层,并在树脂层上设置包含导电性材料且厚度大于树脂层的图像接收层,以此来设为总计厚度为1μm以上的2层结构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期待集成性和调色剂或者油墨的定影性的提高。然而此时越是为了在具有厚度的图像接收层中确保导电性材料彼此的接触而增加图像接收层的厚度,则导电性材料的需要量也越变大。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通过在靠近支承体侧设置具有1μm以上的厚度的图像接收层而能够取得厚度,例如在高速印刷时也可获得调色剂或者油墨的高定影性。另一方面,由于在作为最外层的厚度小于图像接收层的抗静电层中包含导电性材料,因此以比较少量的导电性材料也可确保导电性材料彼此的接触,且能够有效降低表面电阻率,并提高集成性。
图1概略表示本实施方式之一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层结构的一例(第1实施方式)。图1中所示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10在支承体12的一个面(第1面)上层叠有图像接收层14和抗静电层16。图像接收层14包含树脂,且具有1μm以上的厚度。抗静电层16的厚度小于图像接收层14,且包含树脂以及选自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
图2概略表示本实施方式之一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层结构的一例(第2实施方式)。图2中所示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20在支承体32的两个面上从支承体32侧分别层叠有图像接收层14和抗静电层16。另外,设为在支承体32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图像接收层14和抗静电层16而能够进行双面印刷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时,为了抑制在各面上形成的图像透过而从相反侧可见,优选使用白色的支承体32等透光性低的支承体。
图3概略表示本实施方式之一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层结构的一例(第3实施方式)。图3中所示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30在支承体12的一个面(第1面)上从支承体12侧层叠有图像接收层14和抗静电层16,且在另一面(第2面)上从支承体12侧层叠有包含树脂以及导电性材料的背面侧抗静电层22、以及包含树脂的背面侧平坦化层24。
以下,对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支承体>
支承体能够使用纸、在纸上涂布或层压树脂的耐水性纸、织物、树脂薄膜等。
尤其当树脂薄膜、耐水性纸等包含树脂层的耐水性基材为支承体时,易带电,存在集成性下降的倾向,但通过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接收层和抗静电层可有效地抑制带电,能够明显改善集成性。
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例如用作OHP薄膜时,作为支承体,能够适当地使用透明且具有对调色剂图像的定影时所施加的热具有耐性的树脂薄膜(以下,有时仅记作“薄膜”。)。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用图像接收片材也能够作为支承体而适当地使用树脂薄膜。
作为构成树脂薄膜的具体材料,例如能够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类;硝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类、以及聚砜、聚苯醚、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酰胺。由耐热性以及透明性优异的观点来看,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以下,有时仅记作“PET薄膜”。)。
支承体的厚度并无特别的限定,但具有50~300μm的厚度的支承体易操作因此优选。
例如在作为支承体而使用树脂薄膜时,优选在因调色剂图像的定影时的加热而软化时不易发生皱折的程度的厚度,具体而言,优选为50μm以上,更优选为75μm以上。考虑到保持基于柔软性的高输送性,树脂薄膜的厚度的上限优选为300μm以下,更优选为250μm以下。
另外,支承体无需一定要透明,例如可为白色的支承体。例如能够使用包含氧化钛、硫酸钡等白色粒子的白色的树脂薄膜。并且,也能够使用发生脱墨而成为白色的树脂薄膜。
支承体的制作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定,作为支承体例如使用树脂薄膜时,能够适当地使用未拉伸薄膜、单轴拉伸薄膜或者双轴拉伸薄膜。
<图像接收层>
图像接收层在支承体的至少一个面上至少包含树脂而形成,且具有1μm以上的厚度。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图像接收层”是指在图像接收片材中形成有图像(包含调色剂图像或者喷墨图像。)的一侧,配置于支承体和抗静电层之间的层。配置于支承体和抗静电层之间的图像接收层可为单层,也可层叠2层以上而构成。
并且,当图像接收层由2层以上构成时,构成图像接收层的层的组成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为组成相互不同的层。
(树脂)
作为包含于图像接收层的树脂,优选热塑性树脂。例如能够举出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氨基树脂、酚醛树脂等。图像接收层从支承体和抗静电层之间的密合的观点来看,优选包含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树脂以及聚烯烃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
图像接收层中的树脂的含量从支承体和抗静电层之间的密合的观点来看,优选相对于图像接收层总质量为50~95质量%,更优选为55~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90质量%。图像接收层可包含多种树脂。当图像接收层包含多种树脂时,优选树脂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
图像接收层中优选作为主树脂而包含聚烯烃树脂,更优选作为副树脂进一步包含丙烯酸类树脂。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主树脂”是指在特定的层中所包含的树脂中以质量为基准的含量最多的树脂,“副树脂”是指在特定的层中所包含的树脂中以质量为基准的含量第2多的树脂。
图像接收层通过将聚烯烃作为主树脂而包含在内,软化温度降低,且调色剂易被渗入。而且,图像接收层通过作为副树脂而包含丙烯酸类树脂,能够提高调色剂图像的密合力。当图像接收层包含聚烯烃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时,这些树脂的含有比率(即聚烯烃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为1:1~5:1,更优选为1:1~4:1。
作为图像接收层中所包含的树脂,可使用市售品。
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举出ARROWBASE(注册商标)SE1013N、SA1200、SB1200、SE1200、SD1200(UNITIKA Ltd.)、CHEMIPEARL(注册商标)S120、S650、S80N、A100、V100(MitsuiChemicals,Inc.)等。
作为丙烯酸类树脂,可举出AQUABRID(注册商标)AS563(Daicel FineChem Ltd.)、JURYMER(注册商标)ET-410(TOAGOSEI CO.,LTD.)、BONRON(注册商标)PS002(MitsuiChemicals,Inc.)等。
作为氨基甲酸酯树脂,可举出SUPERFLEX(注册商标)150HS、110、420(DKSCo.Ltd.)、HYDRAN(注册商标)HW350(DIC CORPORATION)、TAKELAC(注册商标)WS400、WS5100(Mitsui Chemicals,Inc.)等。
作为聚酯树脂,可举出PESRESIN(注册商标)A520、A615GW(TAKAMATSU OIL&FATCO.,LTD.)、VYLONAL(注册商标)MD1200、MD1245(TOYOBO CO.,LTD.)、FINETEX(注册商标)ES650、ES2200(DIC CORPORATION)、PLASCOAT(注册商标)Z687、Z592(GOO Chemical Co.,Ltd.)等。
(交联剂)
从耐水性的观点来看,图像接收层优选具有来源于交联剂的交联结构,尤其优选具有来源于选自噁唑啉交联剂、环氧交联剂、碳二亚胺交联剂以及异氰酸酯交联剂中的至少1种交联剂的交联结构。
作为噁唑啉交联剂,可举出EPOCROS(注册商标)WS700、WS300、K2010E、K2020E、K2030E(NIPPON SHOKUBAI CO.,LTD.)等。
作为环氧交联剂,可举出DENACOL(注册商标)EX614B、EX521(Nagase ChemteXCorporation)等。
作为碳二亚胺交联剂,可举出CARBODILITE(注册商标)V02、V02L2、SV02、V10(Nisshinbo Chemical Inc.)等。
作为异氰酸酯交联剂,可举出DURANATE(注册商标)WB40、WT20、WM44(AsahiChemical Co.,ltd.)等。
用于形成图像接收层的涂布液(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所包含的交联剂的含量与树脂的种类、交联剂的种类等有关,但相对于图像接收层固体成分总量通常为1~50质量%。
(表面活性剂)
图像接收层中可以以提高对支承体的润湿性且提高涂布液的流平性等目的而含有在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为阳离子系、阴离子系、非离子系等中的任一种,例如能够举出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的SURFLON(注册商标)S231W(AGC SEIMI CHEMICAL CO.,LTD.)、钠=1.2-{双(3,3,4,4,5,5,6,6,6-九氟己基羰基)}乙磺酸盐或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磺基琥珀酸盐类或烷基磺酸盐类、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等。
(其他材料)
图像接收层中可以根据需要在不严重损害图像接收片材的特性(定影性以及集成性)的范围内进一步包含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荧光增白剂等公知材料。
另外,图像接收层中可包含后述的导电性材料,但优选与抗静电层的每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相比,图像接收层的每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更少,或者不包含导电性材料。另外,这里的图像接收层的每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是以质量为基准的,能够通过用于形成各层的涂布液中的导电性材料的浓度(以质量为基准)来进行调整。
(厚度)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中的图像接收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图像接收层通过具有1μm以上的厚度,例如作为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或者喷墨印刷用图像接收片材时,在抗静电层上转印的调色剂或者喷射的油墨易充分地渗入至图像接收层的内部,能够大幅提高调色剂或者喷墨图像的定影性。
图像接收层的厚度优选在1~1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8μm的范围内。若图像接收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下,则定影时在图像接收层内不易引起凝聚破坏,不易发生偏移现象。
另外,当图像接收层在支承体和抗静电层之间以2层以上构成时,图像接收层整体的厚度为1μm以上即可,优选在1~10μm的范围内。
另外,图像接收片材的各层的厚度能够通过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厚度方向的切割面来进行测定。
(图像接收层的形成方法)
图像接收层的形成例如能够通过将使树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等分散或溶解于水或者有机溶剂中而获得的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于支承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并进行加热干燥来实施。
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根据用于形成图像接收层的树脂等的种类来制备即可,作为溶剂,能够使用有机溶剂或者水。从减轻环境负荷等的观点来看,作为溶剂优选使用了水的乳液。
关于支承体的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使用气刀涂布机、刮刀涂布机(blade coater)、棒式涂布机(rod coater)、刀式涂布机(knife coater)、挤压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来进行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
另外,对于形成有图像接收层的一侧的支承体的表面,为了提高支承体与图像接收层的粘合性,还优选预先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处理、火焰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等的表面处理。
<抗静电层>
抗静电层包含树脂以及选自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且作为图像接收片材的最外层而设置。
(树脂)
作为抗静电层中所包含的树脂,优选热塑性树脂,例如能够举出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氨基树脂、酚醛树脂等。
抗静电层中从与图像接收层或者调色剂的密合的观点来看,作为树脂优选包含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树脂以及聚烯烃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
并且,抗静电层中的树脂的含量从抗静电性和与调色剂的密合性的观点来看,相对于抗静电层的总质量优选为20~95质量%,更优选为25~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85质量%。抗静电层中可包含多种树脂,当包含多种树脂时,优选树脂的总含量在上述范围内。
抗静电层中优选作为主树脂包含聚烯烃树脂,更优选作为副树脂进一步包含丙烯酸类树脂。作为最外层的抗静电层通过作为主树脂而包含聚烯烃树脂,还能够实现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行走性的提高。
当抗静电层中包含聚烯烃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时,这些树脂的含有比率(聚烯烃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为1:1~10:1。
抗静电层中所包含的树脂可为市售品。
例如,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举出ARROWBASE(注册商标)SE1013N、SA1200、SB1200、SE1200、SD1200(UNITIKA Ltd.)、CHEMIPEARL(注册商标)S120、S650、S80N、A100、V100(Mitsui Chemicals,Inc.)等。
作为丙烯酸类树脂,可举出AQUABRID(注册商标)AS563(Daicel FineChem Ltd.)、JURYMER(注册商标)ET-410(TOAGOSEI CO.,LTD.)、BONRON(注册商标)PS002(MitsuiChemicals,Inc.)等。
作为氨基甲酸酯树脂,可举出SUPERFLEX(注册商标)150HS、110、420(DKSCo.Ltd.)、HYDRAN(注册商标)HW350(DIC CORPORATION)、TAKELAC(注册商标)WS400、WS5100(Mitsui Chemicals,Inc.)等。
作为聚酯树脂,可举出PESRESIN(注册商标)A520、A615GW(TAKAMATSU OIL&FATCO.,LTD.)、VYLONAL(注册商标)MD1200,MD1245(TOYOBO CO.,LTD.)、FINETEX(注册商标)ES650、ES2200(DIC CORPORATION)、PLASCOAT(注册商标)Z687、Z592(GOO Chemical Co.,Ltd.)等。
(导电性材料)
抗静电层中包含树脂以及选自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
抗静电层中的导电性材料可单独使用1种选自导电粒子以及导电聚合物中的导电性材料,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例如,可并用2种以上的导电粒子或者导电聚合物,也可并用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
关于抗静电层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优选以使表面电阻率成为后述的优选范围(107~1010Ω/sq)的方式包含导电性材料。与导电性材料的种类有关,除了表面电阻率以外,还考虑到膜的耐划伤性或浊度等,抗静电层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通常为5~70质量%的范围。
-导电粒子-
作为能够在抗静电层中用作导电性材料的导电粒子,可举出金属氧化物、含有异种元素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粉、金属纤维、碳纤维等。有时也能够使用被导电性材料包覆的粒子(以下,有时称作导电性材料包覆粒子。)。
作为金属氧化物,可举出ZnO、TiO、SnO2、Al2O3、In2O3、SiO2、MgO、BaO、MoO3等。这些金属氧化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这些的复合氧化物。
并且,优选使金属氧化物中含有异种元素,例如优选使ZnO含有Al、In等,使TiO含有Nb、Ta等,使SnO2含有Sb、Nb、卤元素等。这些之中,尤其优选掺杂有Sb的SnO2
作为金属粉的例子,能够举出Ag、Cu、Ni、Fe等的粉末。
作为金属纤维的例子,能够举出钢纤维。
作为鳞片状的金属的例子,能够举出银箔。
被导电性材料包覆的粒子(即导电性材料包覆粒子)是在核材料(即核粒子)的表面上包覆导电性包覆材料的粒子,能够使用球状、针状、纤维状的粒子。
作为核材料的例子,能够举出金属氧化物、晶须(例如硼酸铝、钛酸钾或者金红石型氧化钛)、无机纤维(例如玻璃纤维)、云母片或者有机粒子。
作为导电性的包覆材料,能够举出金属(例如Ag、Au、Al、Cr、Cd、Ti、Ni或者Fe)、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以及碳。
包覆方法能够举出使导电性材料通过电镀、真空蒸镀法、机械化学法等来附着于核粒子的表面的方法。
作为导电性材料包覆粒子的优选例,能够举出在有机粒子的表面上包覆了导电性材料的导电粒子。
作为在有机粒子的表面上包覆导电性材料的方法,能够举出电镀、使导电性材料的包覆用粒子附着于有机材料的核粒子的表面的机械化学法等方法。
作为构成有机粒子的有机材料的例子,能够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淀粉、聚苯乙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氟树脂等。这些有机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包覆有机粒子的表面的导电性材料,优选体积固有电阻为1×10-5~1×104Ω的物质。例如能够举出Al、Cr、Cd、Ti、Fe、Cu、In、Ni、Pd、Pt、Rh、Ag、Au、Ru、W、Sn、Zr等金属;不锈钢、黄铜、Ni-Cr等合金;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钒、氧化钌、氧化钽等金属氧化物;碘化银等金属化合物。
作为导电性材料包覆粒子的尤其优选的例子,能够举出对有机粒子的表面进行金属电镀的导电粒子。在此,作为金属优选Au、Ni以及Sn,尤其优选Au。
导电性材料包覆粒子中的有机粒子和导电性物质的质量比通常为1:20~20:1的范围,优选为1:5~5:1的范围。
导电粒子的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使用球状、针状、纤维状、鳞片状等的导电粒子。另外,从易获得导电粒子彼此的接触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针状、纤维状的导电粒子。尤其优选在SnO2中掺杂了Sb的针状粒子。
导电粒子的平均粒径从确保导电粒子彼此的接触的观点来看,优选大于抗静电层的膜厚的一半,从浊度或耐划伤性等的观点来看,优选小于抗静电层的膜厚的2倍。当使用例如针状或棒状、柱状、纤维状的导电粒子时,可得到短轴和长轴的平均粒子直径,优选短轴小于膜厚的2倍,长轴大于膜厚的一半。在此,平均粒径是以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来对任意20个粒子进行观察并取平均而求出的值。
作为导电粒子,能够使用市售品。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在金红石型针状TiO2中带有导电性的“TIPAQUE FT”系列(ISHIHARA SANGYO KAISHA,LTD.)、FS-10D(针状的掺杂Sb的SnO2的水分散体)等“TIPAQUE FS”系列(ISHIHARA SANGYO KAISHA,LTD.)、“PASSTRAN”系列(MITSUI MINING&SMELTING CO.,LTD.)、在钛酸钾晶须(K2O·8TiO2)中带有导电性的“DENTOL BK、WK”系列(Otsuka Chemical Co.,Ltd.)等的高纵横比的针状金属氧化物。并且,也能够适当地使用TDL-1(粒状的掺杂Sb的SnO2的水分散体,Japan ElectronicMonetary Claim Organization)等。
-导电聚合物-
作为在抗静电层中能够用作导电性材料的导电聚合物,可举出聚乙炔系聚合物、聚吡咯系聚合物、聚噻吩系聚合物、聚苯胺系聚合物等。
作为导电聚合物,能够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Orgacon(注册商标)HBS(聚乙烯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Agfa Materials Japan,Limited)等。
另外,导电聚合物可以以粒子的形态包含于抗静电层中。
(交联剂)
从耐水性的观点来看,优选抗静电层具有来源于交联剂的交联结构,尤其优选具有来源于选自噁唑啉交联剂、环氧交联剂、碳二亚胺交联剂以及异氰酸酯交联剂中的至少1种交联剂的交联结构。
作为噁唑啉交联剂,可举出EPOCROS(注册商标)WS700、WS300、K2010E、K2020E、K2030E(NIPPON SHOKUBAI CO.,LTD.)等。
作为环氧交联剂,可举出DENACOL(注册商标)EX614B、EX521(Nagase ChemteXCorporation)等。
作为碳二亚胺交联剂,可举出CARBODILITE(注册商标)V02、V02L2、SV02、V10(Nisshinbo Chemical Inc.)等。
作为异氰酸酯交联剂,可举出DURANATE(注册商标)WB40、WT20、WM44(AsahiChemical Co.,ltd.)等。
用于形成抗静电层的涂布液(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所含的交联剂的含量与树脂的种类、交联剂的种类等有关,通常相对于抗静电层的固体成分总量为1~50质量%。
(表面活性剂)
抗静电层中可以以提高对图像接收层的润湿性且提高涂布液的流平性等目的而含有在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为阳离子系、阴离子系、非离子系等中的任一种,例如能够举出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的SURFLON(注册商标)S231W(AGC SEIMI CHEMICAL CO.,LTD.)、钠=1.2-{双(3,3,4,4,5,5,6,6,6-九氟己基羰基)}乙磺酸盐或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磺基琥珀酸盐类或烷基磺酸盐类、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等。
(其他材料)
抗静电层可包含脱模剂、填充剂等添加剂。
可包含于抗静电层中的脱模剂例如能够从硅酮化合物、氟化合物、蜡以及消光剂中选择。脱模剂能够单独使用这些中的1种或者并用2种以上,可优选举出硅油、聚乙烯蜡、巴西棕榈蜡、硅酮粒子、聚乙烯蜡粒子等。
并且,作为可包含于抗静电层中的填充剂,例如可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等。作为填充剂,尤其优选二氧化硅或者氧化铝,更优选胶体状的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填充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厚度)
抗静电层的厚度只要小于图像接收层的厚度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从有效抑制带电的观点来看,优选0.01~1μm的范围,更优选0.02~0.5μm的范围。
(抗静电层的形成方法)
抗静电层的形成例如能够通过将包含树脂、选自导电粒子以及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以及交联剂等的水分散液(即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在例如图像接收层上之后进行加热干燥,以此来实施。
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根据用于形成图像接收层的树脂等的种类来制备即可,作为溶剂,能够使用有机溶剂或者水。从减轻环境负荷的等的观点来看,作为溶剂优选使用了水的乳液。
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以气刀涂布机、刮刀涂布机、棒式涂布机、刀式涂布机、挤压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线棒涂布机、刮棒涂布机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来进行。
加热干燥例如通过热风干燥机,优选以90~200℃干燥0.1~10分钟,更优选以130~200℃干燥0.5~5分钟。
<表面电阻率>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具有图像接收层以及抗静电层的一侧的表面电阻率(以下,有时称作“图像接收侧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7~1010Ω/sq。若图像接收侧表面电阻率为が107Ω/sq以上,则能够以例如电子照相方式来形成图像,若为1010Ω/sq以下,则能够有效地抑制静电的蓄积(带电)。根据相关观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侧表面电阻率更优选为107.1~109.5Ω/sq,进一步优选为107.2~108.8Ω/sq。
另外,当在支承体的两个面上分别形成图像接收层以及抗静电层时,优选图像接收片材的两个面的表面电阻率均为107~1010Ω/sq,更优选均为107.1~109.5Ω/sq,进一步优选均为107.2~108.8Ω/sq。
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接收片材的表面电阻率(以下,有时简单记作“SR”。)是在25℃且20%RH的环境下,利用数字静电计(8252,ADC CORPORATION制)和电阻率测试盒(RESISTIVITY CHAMBER,12704A,ADC CORPORATION制),施加100V并根据60秒后的电流值来计算了表面电阻率的值。
在支承体的未设置有图像接收层以及抗静电层的一侧的面(以下,有时称作“背面”或者“第2面”。)上,可如图2所示那样与第1面相同地设置图像接收层以及抗静电层。
并且,本发明的图像接收片材在背面侧未形成图像时,可如图3所示设置用于防止背面侧带电的背面侧抗静电层、以及用于使背面侧平滑的背面侧平坦化层。
<背面侧抗静电层>
背面侧抗静电层是在树脂材料中分散有导电粒子等的层。
作为导电粒子,例如能够举出ZnO、TiO、SnO2、Al2O3、In2O3、SiO2、MgO、BaO、MoO3等金属氧化物。这些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这些的复合氧化物。并且,优选金属氧化物进一步含有异种元素,例如优选使ZnO含有(掺杂)Al、In等,使TiO含有(掺杂)Nb、Ta等,使SnO2含有(掺杂)Sb、Nb、卤元素等。在这些之中,尤其优选掺杂有Sb的SnO2。并且,导电粒子的粒径优选为0.2μm以下。
作为背面侧抗静电层的树脂材料,能够举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羟乙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氨基甲酸酯、水溶性尼龙、水溶性环氧树脂、明胶、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等水溶性树脂;水分散丙烯酸类树脂、水分散聚酯等水分散型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乳液、聚乙酸乙烯酯乳液、SB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乳液等乳液;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等有机溶剂可溶型树脂。
优选水溶性树脂、水分散型树脂以及乳液。
在这些树脂中可进一步添加表面活性剂、消光剂,且优选进一步添加选自噁唑啉交联剂、环氧交联剂、碳二亚胺交联剂以及异氰酸酯交联剂中的至少1种交联剂。
背面侧抗静电层的形成例如能够通过将包含树脂、交联剂等的水分散液(即背面侧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于支承体的背面上,并进行加热干燥,以此来实施。
涂布例如能够以气刀涂布机、刮刀涂布机、棒式涂布机、刀式涂布机、挤压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线棒涂布机、刮棒涂布机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来进行。
干燥通过热风干燥机,通常以90~200℃干燥0.3~10分钟。优选以130~200℃干燥0.5~5分钟。
背面侧抗静电层的厚度通常优选为0.01~2μm的范围,更优选为0.1~1μm的范围。
并且,对于形成有背面侧抗静电层的支承体的背面(第2面),为了提高与支承体和与背面侧抗静电层的粘合性,可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处理、火焰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等表面处理。
<背面侧平坦化层>
背面侧平坦化层以防止在背面侧抗静电层中所包含的粒子等的脱落以及平坦化为目的而设置。
背面侧平坦化层中优选包含树脂、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可包含于背面侧平坦化层中的树脂,能够举出低密度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甲基)丙烯酸/烯烃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乙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烯烃共聚物(例如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离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金属盐/乙烯共聚物(作为金属,Zn、Na、K、Li、Ca、Mg;优选Na以及Zn));氟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以及氟系丙烯酸类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的氟醇酯的聚合物)。优选包含聚烯烃以及烯烃单位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烯烃共聚物、乙酸乙烯酯/烯烃共聚物以及离聚物),尤其优选离聚物。
这些树脂用作水分散体从生产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当这些树脂用作水分散体时,优选使用如能够以150℃以下的加热温度形成膜的造膜性优异的树脂的水分散体。
背面侧平坦化层通常通过将包含这些树脂等的涂布液进行涂布干燥来形成。
背面侧平坦化层中优选含有消光剂。消光剂的添加能够提高滑动性,因此能够带来耐磨性以及耐划伤性的良好的效果。
作为在消光剂中使用的材料,能够举出氟系树脂、低分子量聚烯烃系树脂(例如聚乙烯系消光剂、石蜡系或者微晶系的蜡乳液),作为大致球状的在消光剂中使用的材料,能够举出珠状塑料粉末(材料例如交联型PMMA、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或者聚苯乙烯)、以及无机粒子(例如SiO2、Al2O3、滑石或者高岭土)。
优选消光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为0.1~10质量%。
背面侧平坦化层中可以以提高对支承体的润湿性且提高涂布液的流平性等目的而含有在背面侧平坦化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为阳离子系、阴离子系、非离子系等中的任一种,例如能够举出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的SURFLON(注册商标)S231W(AGC SEIMI CHEMICAL CO.,LTD.)、钠=1.2-{双(3,3,4,4,5,5,6,6,6-九氟己基羰基)}乙磺酸盐或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磺基琥珀酸盐类或烷基磺酸盐类、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等。
背面侧平坦化层中能够在不明显损害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的特性的范围内,根据需要进一步使用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交联剂、抗氧化剂、亲水化剂等公知的材料。
背面侧平坦化层的形成例如能够通过使树脂、消光剂、表面活性剂等分散或者溶解于水或者有机溶剂中,并将所获得的涂布液(即背面侧平坦化层形成用溶液)涂布于背面侧抗静电层上并进行加热干燥,以此来实施。
涂布例如能够以气刀涂布机、刮刀涂布机、棒式涂布机、刀式涂布机、挤压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来进行。
作为树脂而使用水分散物时,需要在干燥时加热至树脂的造膜温度(通常为80~150℃左右)。加热时间通常为10秒~5分钟。
背面侧平坦化层的厚度优选0.01~1μm的范围,尤其优选0.02~0.5μm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的背面侧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7~1010Ω/sq的范围。图像接收片材的背面侧的表面电阻率主要能够通过背面侧抗静电层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来进行调整。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除了电子照相用途以外,还能够适当地使用于喷墨印刷用途。
作为用于喷墨印刷用途的油墨,只要能够应用于基于喷墨方式的印刷则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水性油墨、溶剂系油墨等。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尤其在使用水性油墨来进行高速印刷时,图像的定影性仍优异,且可抑制堆积的片材彼此的静电引起的粘贴,因此能够作为应用于使用水性油墨的印刷中的喷墨印刷用图像接收片材而适当地使用。
以下,对可适当地应用于喷墨印刷用图像接收片材的水性油墨、使用了水性油墨的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作为本实施方式之一的应用于喷墨印刷用图像接收片材的油墨、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并不限定于这些。
[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包含着色剂、树脂粒子、水以及水溶性高沸点有机溶剂。
水性油墨可根据需要而包含除上述以外的成分。例如可举出表面活性剂、胶体二氧化硅、尿素、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消泡剂、蜡粒子等。
(着色剂)
水性油墨包含着色剂的至少1种。
作为在水性油墨中包含的着色剂,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从颜料、染料等中适当地选择。作为着色剂,优选颜料,更优选具有颜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树脂(以下称作“包覆树脂”)包覆的结构的树脂包覆颜料。由此,水性油墨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提高,所形成的图像的品质得到提高。
-颜料-
作为颜料,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根据目的来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为有机颜料或者无机颜料中的任一种。并且,作为着色颜料可使用炭黑颜料、品红颜料、青色颜料以及黄色颜料。颜料为几乎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的颜料,这从水性油墨的着色性的观点来看优选。
作为有机颜料,例如可举出偶氮颜料、多环式颜料、染料螯合物、硝基颜料、亚硝基颜料、苯胺黑。其中优选偶氮颜料以及多环式颜料。
作为无机颜料,例如可举出氧化钛、氧化铁、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钡黄、镉红、铬黄、炭黑。
颜料的平均一次粒径从颜色再现性的观点来看小为好,而从耐光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大。兼顾这些观点,优选平均一次粒径为10nm~200nm,更优选为10nm~150nm,进一步优选为10nm~120nm。并且,关于颜料的粒度分布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为广粒度分布或者单分散性粒度分布中的任一种。并且,可将具有单分散粒度分布的颜料混合2种以上来使用。
平均一次粒径以及粒度分布采用通过利用了光散射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Nikkiso Co.,Ltd.制的Microtrac UPA(注册商标)EX150)来测定的值。
颜料可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颜料在水性油墨中的含量从图像浓度的观点来看,优选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为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10质量%。
-包覆树脂-
作为树脂包覆颜料中的包覆树脂,优选分散剂,更优选聚合物分散剂。聚合物分散剂可为水溶性分散剂或者非水溶性分散剂中的任一种。
在聚合物分散剂中,作为水溶性分散剂可举出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在天然的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中可举出阿拉伯胶、黄蓍胶、瓜尔胶、刺梧桐胶、刺槐豆胶、阿拉伯半乳聚糖、果胶、榅桲籽淀粉(quince seed starch)等植物性高分子、海藻酸、角叉菜胶、琼脂等海藻系高分子、明胶、酪蛋白、白蛋白、胶原蛋白等动物系高分子、黄原胶、葡聚糖等微生物系高分子。
并且,在将天然物修饰为原料的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中,可举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系高分子、淀粉羟乙酸钠、淀粉磷酸酯钠等淀粉系高分子、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等海藻系高分子。
而且,作为合成系的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可举出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基甲基醚等乙烯系高分子、非交联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或者其碱金属盐、水溶性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等的丙烯酸系树脂、水溶性苯乙烯马来酸树脂、水溶性乙烯基萘丙烯酸类树脂、水溶性乙烯基萘马来酸树脂、聚乙烯醇、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碱金属盐、在侧链上具有四级铵或氨基等阳离子性官能基的盐的高分子化合物、虫胶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优选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的均聚物、以及其他与具有亲水基的单体的共聚物等那样导入有羰基的水溶性分散剂。
在聚合物分散剂中,作为非水溶性的分散剂,能够使用具有疏水部和亲水部这两个的聚合物。作为亲水部,优选为具有酸性基团的结构单元,更优选为具有羰基的结构单元。作为非水溶性的分散剂,例如可举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酸乙烯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
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在日本特开2005-4199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738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08449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9113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不溶于水的树脂。
优选聚合物分散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000~100,000,更优选为5,000~50,000,进一步优选为5,000~40,000,尤其优选为10,000~40,000。
另外,重量平均分子量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来进行测定。
GPC能够利用HLC-8020GPC(TOSOH CORPORATION制),作为管柱使用3个TSKgel(注册商标)、Super Multipore HZ-H(TOSOH CORPORATION制,4.6mmID×15cm),且作为洗脱液使用THF(四氢呋喃)来进行。
并且,GPC能够将试样浓度设为0.45质量%,将流速设为0.35ml/min,将样品注入量设为10μl,将测定温度设为40℃,并利用示差折射率(RI)检测器来进行。
校准曲线能够根据TOSOH CORPORATION的“标准试样TSK standard,polystyrene”:“F-40”、“F-20”、“F-4”、“F-1”、“A-5000”、“A-2500”、“A-1000”以及“正丙苯”这8个样品来制作。
聚合物分散剂从自分散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具有羰基,优选具有羰基且酸值为130mgKOH/g以下,更优选酸值为25mgKOH/g~120mgKOH/g。具有羰基且酸值为25mgKOH/g~100mgKOH/g的聚合物分散剂尤其有效。
作为颜料(p)和分散剂(s)的混合质量比(p:s),优选为1:0.06~1:3的范围,更优选为1:0.125~1:2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0.125~1:1.5。
优选包覆颜料的包覆树脂相对于水性油墨总质量的含量为0.5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2.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2质量%~2.5质量%。
作为树脂包覆颜料(分散状态下的颜料)的体积平均粒径(二次粒径),优选为10nm~200nm,更优选为10nm~150nm,进一步优选为10nm~100nm。若体积平均粒径为200nm以下,则颜色再现性变得良好,以喷墨法进行喷射时的喷射特性变得良好。若体积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则耐光性变得良好。
体积平均粒径(二次粒径)采用通过利用了光散射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Nikkiso Co.,Ltd.制的Microtrac UPA(注册商标)EX150)来测定的值。
并且,关于树脂包覆颜料的粒度分布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为广粒度分布或者单分散性粒度分布中的任一种。并且,可将具有单分散性粒度分布的着色剂混合2种以上来使用。在这里,分散状态下的颜料的体积平均粒径表示在已油墨化的状态下的平均粒径,但关于进行油墨化的前一阶段所谓浓缩油墨分散物也是相同的。
并且,在树脂包覆颜料中包覆颜料的树脂优选通过交联剂而被交联。
即优选树脂包覆颜料为通过以交联剂交联的树脂而使颜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包覆的树脂包覆颜料。
关于通过以交联剂交联的树脂而使颜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包覆的树脂包覆颜料,能够适当参考日本特开2012-162655号公报的0029~0048段、0110~0118段以及0121~0129段、以及日本特开2013-47311号公报的0035~0071段的记载。
水性油墨中的颜料的分散除了使用上述聚合物分散剂的方法以外,还可举出使用低分子的表面活性剂型分散剂的方法。作为低分子的表面活性剂型分散剂,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11-178029号公报的0047~0052段中所记载的公知的低分子的表面活性剂型分散剂。
作为交联剂,只要为具有2个以上与树脂进行反应的部位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定,其中从与羰基的反应性优异的观点来看,优选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2官能以上的环氧化合物)。
作为交联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等,优选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者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
作为交联剂能够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能够使用Denacol(注册商标)EX-321、EX-821、EX-830、EX-850、EX-851(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等。
交联剂的交联部位(例如环氧基)与树脂的被交联部位(例如羰基)的摩尔比从交联反应速度、交联后的树脂包覆含量的分散液稳定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1:1~1:10,更优选为1:1~1:5,最优选为1:1~1:1.5。
(树脂粒子)
水性油墨中含有至少1种树脂粒子。由此,易使图像在图像接收片材上定影。
作为树脂粒子,例如能够使用选自热塑性树脂以及热固性树脂中的树脂的粒子。
这些树脂可为改性的树脂。
作为树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醚、聚酰胺、不饱和聚酯、聚烯烃、酚醛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聚乙烯基(例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或者聚乙烯醇缩丁醛等)、醇酸树脂、聚酯(例如邻苯二甲酸树脂等)、氨基树脂(例如三聚氰胺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氨基醇酸共缩合树脂、脲醛树脂、尿素树脂等)等。
树脂可为包含2种以上的构成上述例示出的树脂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也可为2种以上的树脂的混合物。树脂粒子自身不仅由2种以上的树脂的混合物构成,而且可为2种以上的树脂例如如核/壳那样层叠而成的复合树脂粒子。
树脂粒子可仅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作为树脂粒子,优选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醚、聚酯以及聚烯烃的粒子,从稳定性以及所形成的膜(图像)的膜质的观点来看,更优选丙烯酸类树脂的粒子或者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粒子。
水性油墨例如为包含树脂粒子的水分散物,能够以所谓乳胶的形态包含树脂粒子。
树脂的玻璃转变温度(Tg)优选为30℃以上。
树脂的玻璃转变温度的上限优选为250℃。
树脂的玻璃转变温度优选为50℃以上且230℃以下的范围。
树脂粒子的玻璃转变温度能够通过通常使用的方法来适当地控制。例如通过适当地选择形成树脂粒子的单体(聚合性化合物)的种类、构成比率、以及形成树脂粒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等,能够将树脂粒子的玻璃转变温度控制在所希望的范围内。
作为树脂粒子,优选为通过转相乳化法获得的树脂粒子,更优选为下述自分散性聚合物的粒子(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
在这里,自分散性聚合物是指在不存在表面活性剂的前提下,通过转相乳化法来设为分散状态时,通过聚合物本身所具有的官能团(尤其是羰基等酸性基团或者其盐),在水性介质中可成为分散状态的不溶于水的聚合物。
在这里,分散状态包括不溶于水的聚合物在水性介质中以液体状态分散的乳化状态(乳液)、以及不溶于水的聚合物在水性介质中以固体状态分散的分散状态(悬浮液)这两种状态。
并且,“不溶于水”是指相对于水100质量份(25℃)的溶解量小于5.0质量份。
作为转相乳化法,例如可举出以下方法:使聚合物在溶剂(例如水溶性溶剂等)中溶解或者分散后,不添加表面活性剂而是直接投入到水中,并以对聚合物所具有的成盐基团(例如,酸性基团)进行中和的状态进行搅拌、混合并去除溶剂后,得到成为乳化或者分散状态的水性分散物。
作为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能够从日本特开2010-64480号公报的0090~0121段或者日本特开2011-068085号公报的0130~0167段所记载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中选择。尤其优选从上述公报中记载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中,选择玻璃转变温度为100℃以上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来使用。
如前述,作为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优选具有羰基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
具有羰基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的更优选的形态为由包含来源于不饱和羧酸(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形成的粒子的形态。
具有羰基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的更优选的形态为由包含具有脂环族基的结构单元、具有烷基的结构单元、来源于不饱和羧酸(优选(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形成的粒子的形态。
优选上述聚合物中的具有脂环族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存在2种以上时为总含量)相对于聚合物的总量为3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7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
优选上述聚合物中的具有烷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存在2种以上时为总含量)相对于聚合物的总量为5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7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75质量%。
优选上述聚合物中的来源于不饱和羧酸(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存在2种以上时为总含量)相对于聚合物的总量为2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15质量%。
并且,作为具有羰基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的形态,还优选在上述“具有羰基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的进一步优选的形态”中,将具有脂环族基的结构单元变更为具有芳香族基的结构单元的形态,或者除了具有脂环族基的结构单元以外还包含具有芳香族基的结构单元的形态。
无论在任何形态中,具有脂环族基的结构单元以及具有芳香族基的结构单元的总含量相对于聚合物的总量优选为3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7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
优选具有上述脂环族基的结构单元为来源于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
作为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单环式(甲基)丙烯酸酯、2环式(甲基)丙烯酸酯以及3环式(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单环式(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环丙酯、(甲基)丙烯酸环丁酯、(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庚酯、(甲基)丙烯酸环辛酯、(甲基)丙烯酸环壬酯、(甲基)丙烯酸环癸酯等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3~10的(甲基)丙烯酸环烷酯。
作为2环式(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等。
作为3环式(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乙酯等。
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能够分别单独使用,或者混合2种以上来使用。
在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中,从定影性、耐粘连性以及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的分散稳定性的观点来看,优选2环式(甲基)丙烯酸酯或者3环式以上的多环式(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或者(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酯。
优选具有芳香族基的结构单元为来源于含有芳香族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作为含有芳香族基的单体,例如可举出含有芳香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苯乙烯类单体。
其中,从聚合物链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平衡、以及油墨定影性的观点来看,优选芳香族基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更优选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或者(甲基)丙烯酸苯酯,进一步优选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者(甲基)丙烯酸苄酯。
优选具有烷基的结构单元为来源于含有烷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作为含有烷基的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烷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羟基己酯等具有羟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二烷基氨基烷基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酰胺等N-羟烷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正,异)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正,异)丁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等N-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酰胺等的(甲基)丙烯酸酰胺。
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烷酯,更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甲基)丙烯酸烷酯,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或者(甲基)丙烯酸丁酯,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
以下,作为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的具体例,举出例示化合物P-1~P-5,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括号内表示共聚成分的质量比。
·P-1: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70/20/10)
·P-2: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48/42/10)
·P-3: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65/25/10)
·P-4: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50/40/10)
·P-5: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60/30/10)
形成树脂粒子(优选为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以下相同。)的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200,000,更优选为5,000~15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100,000。
若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000以上,则能够有效地抑制水溶性成分量。并且,通过将重量平均分子量设为20万以下,能够提高自分散稳定性。
重量平均分子量采用通过已述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出的值。
形成树脂粒子的聚合物从自分散性的观点来看,优选酸值为100mgKOH/g以下的聚合物,更优选酸值为25mgKOH/g~100mgKOH/g的聚合物。
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1nm~2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1nm~15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nm~100nm的范围,尤其优选为1nm~10nm的范围。若体积平均粒径为1nm以上则制造适应性得到提高。并且,若体积平均粒径为200nm以下则保存稳定性得到提高。并且,关于树脂粒子的粒度分布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为广粒度分布或者单分散性粒度分布中的任一种。并且,可混合2种以上的树脂粒子来使用。
体积平均粒径采用通过已述的方法进行测定的值。
对于树脂粒子(优选为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在水性油墨中的含量(当为2种以上时为总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相对于水性油墨的总量为0.3质量%~15.0质量%,更优选为4.0质量%~1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9.0质量%。
若水性油墨中的树脂粒子的含量为0.3质量%以上,则能够更加提高图像的耐擦性,且更加抑制图像斑点。
若水性油墨中的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5.0质量%以下,则能够更加提高油墨的喷出性。
(水)
水性油墨包含水。水性油墨中所包含的水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将水的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的总量设为例如50质量%以上。
优选水性油墨中所包含的水的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
(水溶性高沸点溶剂)
水性油墨包含水溶性高沸点溶剂的至少1种。
水性油墨通过包含水溶性高沸点溶剂,可确保喷头的喷出性以及保存稳定性。
“水溶性”是指相对于水100质量份(25℃)的溶解量为5.0质量份以上。
优选水溶性高沸点溶剂的沸点为200℃以上,更优选为200℃以上4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以上400℃以下。
若沸点为200℃以上,则水性油墨的喷出性以及保存稳定性更加优异。另一方面,若沸点为400℃以下,则水性油墨的粘度不会变得过高,喷出性更加优异。
沸点能够通过沸点测定器(Titan Technologies K.K.制,沸点测定器DosaTherm300)来求出。
作为水溶性高沸点溶剂,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公知的水溶性高沸点溶剂。
作为水溶性高沸点溶剂,例如除了丙三醇、1,2,6-己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五乙二醇、二丙二醇等乙二醇类、2-丁烯-1,4-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1,2-辛二醇、1,2-己二醇、1,2-戊二醇、4-甲基-1,2-戊二醇等烷二醇等的多元醇类以外,还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1-42150号公报的0116段所记载的糖类或糖醇类、糖醛酸类、碳原子数1~4的烷基醇类、乙二醇酯类、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等。
这些溶剂能够适当选择1种或者2种以上来使用。多元醇类作为防干燥剂或润湿剂也有用,例如还可举出日本特开2011-42150号公报的0117段中所记载的例子。并且,多元醇化合物作为渗透剂而优选,作为脂肪族二醇,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11-42150号公报的0117段中所记载的例子。
并且,作为其他水溶性高沸点溶剂,例如能够从日本特开2011-46872号公报的0176~0179段中所记载的水溶性溶剂、或日本特开2013-18846号公报的0063~0074段中所记载的水溶性溶剂中适当地进行选择。
优选水溶性高沸点溶剂的水性油墨中的含量(当为2种以上时为总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的总量为2质量%~20质量%。
通过上述总含量为2质量%以上,更加提高喷头的喷出性以及保存稳定性。
水溶性高沸点溶剂的总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的总量更优选为3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18质量%。
水性油墨作为水溶性高沸点溶剂更优选含有以下述结构式(I)表示的溶剂A、以及作为选自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以及五乙二醇中的至少1种的溶剂B。
通过设为这种组成,更加提高喷出性以及保存稳定性。
当水性油墨包含溶剂A以及溶剂B时,优选溶剂A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的含量为1.0质量%~10.0质量%,且溶剂B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的含量(以质量为基准)为溶剂A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的含量(以质量为基准)的0.05倍~20.0倍。
在本说明书中,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的溶剂B的含量(以质量为基准)是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的溶剂A的含量(以质量为基准)的a倍~b倍(例如0.05倍~20.0倍),有时将此称作“比率〔溶剂B的质量/溶剂A的质量〕为a~b(例如0.05~20.0)”。
比率〔溶剂B的质量/溶剂A的质量〕优选为0.1~15.0,更优选为0.2~10.0。
并且,当水性油墨中包含溶剂A以及溶剂B时,优选溶剂A以及溶剂B的总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为2.0质量%~30.0质量%,更优选为3.0质量%~2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15.0质量%。
并且,当水性油墨中包含溶剂A以及溶剂B时,优选溶剂B的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为0.5质量%~20.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1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10.0质量%。
-溶剂A-
溶剂A是选自以下述结构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溶剂A可为由选自以下述结构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构成的(单一成分的)溶剂,也可为由选自以下述结构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2种以上构成的混合溶剂。
[化1]
Figure BDA0001459740550000281
结构式(I)中,p、m以及n分别独立地表示0以上的整数,且满足p+m+n=0~15。其中,优选p+m+n为3~12的范围,更优选为3~10的范围。结构式(I)中,AO表示亚乙氧基或者亚丙氧基。其中,优选亚丙氧基。当p+m+n≥2时,2以上的AO可相同也可不同。
作为以结构式(I)表示的化合物,优选丙三醇或者丙三醇的环氧烷加成物。
以下,示出以结构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例子。然而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2]
Figure BDA0001459740550000291
·nC4H9O(AO)4-H
(AO=EO或者PO(EO:PO=1:1))
·nC4H9O(AO)10-H
(AO=EO或者PO(EO:PO=1:1))
·HO(A'O)40-H
(A'O=EO或者PO(EO:PO=1:3))
·HO(A”O)55-H
(A”O=EO或者PO(EO:PO=5:6))
·HO(PO)3-H
·HO(PO)7-H
·1,2-己二醇
另外,EO、PO分别表示亚乙氧基、亚丙氧基。
丙三醇的环氧烷加成物可使用市售品。例如作为聚氧丙基化丙三醇(聚丙二醇和丙三醇的醚),可举出SANNIX(注册商标)GP-250(平均分子量250)、GP-400(平均分子量400)、GP-600(平均分子量600)〔以上,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LEOCON(注册商标)GP-250(平均分子量250)、GP-300(平均分子量300)、GP-400(平均分子量400)、GP-700(平均分子量700)〔以上,Lion Corporation制〕、聚丙三醇二醇·三醇型(平均分子量300,平均分子量700)〔以上,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等。
-溶剂B-
溶剂B为选自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例如,后述的PEG-200)、五乙二醇、丙二醇以及甲基丙烯基三乙二醇(MFTG)中的至少1种。优选溶剂B包含三乙二醇以及四乙二醇中的至少一个。
溶剂B可为由1种构成的(单一成分的)溶剂,也可为由2种以上构成的混合溶剂。
作为溶剂B,可使用市售品。
可举出例如PEG-200(平均分子量200)、PEG-300(平均分子量300)、PEG-400(平均分子量400)〔以上,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PEG#200(平均分子量200)、PEG#300(平均分子量300)、PEG#400(平均分子量400)〔以上,Lion Corporation制〕、PEG#200(平均分子量200)、PEG#300(平均分子量300)、PEG#400(平均分子量400)〔以上,NOFCORPORATION制〕、PEG200(平均分子量200)、PEG300(平均分子量300)、PEG400(平均分子量400)〔以上,DKS Co.Ltd.制〕等。
(表面活性剂)
水性油墨能够根据需要而含有至少1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例如能够用作表面张力调整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地使用具有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水部和疏水部的结构的化合物,且能够使用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以及甜菜碱系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而且,上述的聚合物分散剂可用作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从抑制水性油墨的喷射干扰的观点来看,优选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其中更优选炔二醇衍生物(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例如能够举出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以及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等,优选为从这些之中选择的至少1种。作为这些化合物的市售品例如能够举出Nissin Chemical Co.,Ltd.的OLFINE E1010等E系列。
作为除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以外的表面活性剂,优选氟系表面活性剂。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可举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甜菜碱系表面活性剂,其中更优选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可举出CAPSTONE FS-63,CAPSTONE FS-61(Dupont公司制)、FTERGENT100、FTERGENT110、FTERGENT150(NeosCorporation制)、CHEMGUARD S-760P(Chemguard Inc.制)等。
当水性油墨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即表面张力调整剂)时,从通过喷墨方式来良好地进行水性油墨的喷出的观点来看,优选以能够将水性油墨的表面张力调整为20mN/m~60mN/m的范围的量来含有表面活性剂,从表面张力的观点来看更优选为20mN/m~45mN/m,进一步优选为25mN/m~40mN/m。
在这里,水性油墨的表面张力是指利用自动表面张力仪(Automatic SurfaceTensiometer)CBVP-Z(Kyowa Interface Science Co.,Ltd.制)在液温25℃的条件下测定出的值。
当水性油墨包含表面活性剂时,表面活性剂的具体的量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相对于水性油墨的总量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3质量%。
(胶体二氧化硅)
水性油墨可根据需要含有胶体二氧化硅。
由此,能够更加提高油墨在连续喷出时的稳定性。
胶体二氧化硅是由平均粒径为数100nm以下的含硅无机氧化物的粒子构成的胶体。胶体二氧化硅中作为主成分而包含二氧化硅(包括其水和物),且可作为少量成分而包含铝酸盐(铝酸钠、铝酸钾等)。
并且胶体二氧化硅中可包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铵等无机盐类或四甲基氢氧化铵等有机盐类。这些无机盐类以及有机盐类例如作为胶体的稳定剂而发挥作用。
关于胶体二氧化硅,例如能够适当参考日本特开2011-202117号公报的0043~0050段的记载。
并且,水性油墨可根据需要代替胶体二氧化硅或者除了胶体二氧化硅外还含有硅酸碱金属盐。关于硅酸碱金属盐,能够适当参考日本特开2011-202117号公报的0052~0056段的记载。
并且可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举出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的SNOWTEX(注册商标)XS。
当水性油墨包含胶体二氧化硅时,优选胶体二氧化硅的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的总量为0.0001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0.01质量%~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2质量%~0.5质量%,尤其优选为0.03质量%~0.3质量%。
(尿素)
水性油墨中可含有尿素。
尿素提高保湿功能,因此能够作为固体润湿剂而有效地抑制油墨的不期望的干燥或者凝固。
而且,水性油墨通过包含前述的胶体二氧化硅和尿素,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喷墨头等的保养性(即擦拭作业性)。
水性油墨中的尿素的含量从提高保养性(擦拭作业性)的观点等来看,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当水性油墨含有尿素和胶体二氧化硅时,作为尿素的含量与胶体二氧化硅的含量的比率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相对于胶体二氧化硅的尿素的含有比率(尿素/胶体二氧化硅)为5~1000,更优选为10~500,进一步优选为20~200。
当水性油墨含有尿素以及胶体二氧化硅时,作为尿素的含量与胶体二氧化硅的含量的组合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从提高擦拭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下述组合。
即优选尿素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胶体二氧化硅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的组合,更优选尿素的含量为1.0质量%~20质量%且胶体二氧化硅的含量为0.02质量%~0.5质量%的组合,尤其优选尿素的含量为3.0质量%~10质量%且胶体二氧化硅的含量为0.03质量%~0.3质量%的组合。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水性油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含有至少1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等公知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并且,作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可举出日本特开2013-001854号公报的0026~0080段中所记载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并且可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举出ISB CORPORATION制的PVP K-15等。
当水性油墨中含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时,优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为0.0001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0.01质量%~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2质量%~0.5质量%,尤其优选为0.03质量%~0.3质量%。
(消泡剂)
水性油墨中可根据需要而含有至少1种消泡剂。
作为消泡剂,例如可举出硅酮系化合物(即硅酮系消泡剂)、普朗尼克(Pluronic)类化合物(普朗尼克类消泡剂)等,其中优选硅酮系消泡剂。
作为硅酮系消泡剂,优选具有聚硅氧烷结构的硅酮系消泡剂。
作为消泡剂,能够使用市售品。
作为市售品,可举出BYK(注册商标)-012、017、021、022、024、025、038、094(以上,BYK Japan KK制)、KS-537、KS-604、KM-72F(以上,Shin-Etsu Chemica.Co.,Ltd.制)、TSA-739(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制)、OLFINE(注册商标)AF104(NissinChemical Co.,Ltd.制)等。
其中,优选作为硅酮系消泡剂的BYK-017、021、022、024、025、094、KS-537、KS-604、KM-72F、TSA-739,其中从油墨的喷出稳定性的观点来看最优选BYK-024。
当水性油墨中含有消泡剂时,优选消泡剂的含量相对于水性油墨总量为0.0001质量%~1质量%,更优选为0.001质量%~0.1质量%。
(蜡粒子)
水性油墨能够含有蜡粒子的至少1种。由此,能够更加提高耐擦性。
作为蜡粒子,例如可举出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candelilla wax)、蜂蜡、米糠蜡、羊毛脂等植物系蜡、动物系蜡、石蜡、微晶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矿酯等石油系蜡、褐煤蜡、地蜡等矿物系蜡、碳蜡、赫斯特蜡(Hoechst wax)、聚烯烃蜡、硬酯酸酰胺等合成蜡、α-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等天然蜡或者合成蜡的粒子、或者这些的混合粒子。
蜡粒子优选以分散物的形态添加,例如能够作为乳液等分散物而在水性油墨中含有。作为设为分散物时的溶剂优选水,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适当选择通常使用的有机溶剂来在分散时使用。关于有机溶剂,能够参考日本特开2006-91780号公报的0027段的记载。
蜡粒子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者混合多种来使用。
蜡粒子可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的例子,可举出NOPCOAT PEM17(San NopcoCo.,Ltd.制)、CHEMIPEARL(注册商标)W4005(Mitsui Chemicals,Inc.制)、AQUACER515、AQUACER593(均为BYK Japan KK制)、Chukyo Yushi Co.,Ltd.制的SELOSOL 524等。
上述之中作为优选的蜡,优选巴西棕榈蜡或者聚烯烃蜡,从耐擦性的观点来看,尤其优选巴西棕榈蜡。
当水性油墨中含有蜡粒子时,作为树脂粒子和蜡粒子的含有比率优选为树脂粒子:蜡粒子=1:5~5:1的范围(固体成分比)。若树脂粒子和蜡粒子的含有比率为上述的范围内,则能够形成耐擦性优异的图像。
(其他成分)
水性油墨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而含有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例如可举出固体润湿剂、防褪色剂、乳化稳定剂、渗透促进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剂、防霉剂、pH调整剂、粘度调整剂、防锈剂、螯合剂等公知的添加剂。
水性油墨可为至少含有1种聚合性化合物的活性能量射线(例如紫外线)固化型的水性油墨。
此时,优选水性油墨进一步包含聚合引发剂。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在日本特开2011-184628号公报的0128~0144段、日本特开2011-178896号公报的0019~0034段或者日本特开2015-25076号公报的0065~0086段等中所记载的聚合性化合物(例如2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酰胺化合物)。
作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在日本特开2011-184628号公报的0186~0190段、日本特开2011-178896号公报的0126~0130段或者日本特开2015-25076号公报的0041~0064段中所记载的公知的聚合引发剂。
[图像形成方法]
接着,对用于通过喷墨方式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以及水性油墨来形成图像的适当的图像形成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上使用水性油墨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以下称作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包含在图像接收片材上通过喷墨方式来赋予水性油墨的赋予工序、以及对所赋予的水性油墨进行干燥的干燥工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包含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工序等其他工序。
<赋予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中的赋予工序中,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上通过喷墨方式来赋予水性油墨。
~喷墨方式~
喷墨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方式例如利用静电引力来喷出油墨的电荷控制方式、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压力的按需喷墨方式(压力脉冲方式)、将电信号改变成声束来向油墨照射并利用放射压来喷出油墨的声波喷墨方式、以及加热油墨而形成气泡,并利用所产生的压力的热发泡式喷墨(Bubble Jet(注册商标))方式等中的任一种。作为喷墨法,尤其能够有效地利用日本特开昭54-5993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方法,该方法是使受到热能作用的油墨的体积产生急剧的变化,通过基于该变化的作用力而使油墨从喷嘴喷出的喷墨法。
作为喷墨头有如下方式:使用短尺寸的串行喷头,一边使喷头沿图像接收片材的宽度方向扫描一边进行记录的往复方式;以及使用了与图像接收片材的1边的整个区域对应地排列有记录元件的行喷头的单次经过(single pass)方式(行方式)。在单次经过方式中,沿与记录元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扫描图像接收片材,从而能够在图像接收片材的整个面上进行图像记录,不需要使短尺寸喷头进行扫描的滑架等输送系统。并且,不需要滑架的移动与图像接收片材之间的复杂的扫描控制,而是仅移动图像接收片材,因此与往复方式相比,能够实现记录速度的高速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的基于喷墨方式的图像的形成方法能够应用于这些之中的任一个,但通常应用于不进行虚喷的单次经过方式时,喷出精度以及图像的耐擦性的提高效果大,并且,能够以高速描绘,因此优选。
作为从喷墨头喷出的油墨的液滴量,从获得高精细图像的观点来看,优选为1pl~10pl(皮升),更优选为1.5pl~6pl,进一步优选为1.5pl~3pl。
并且,从改善连续色调的接续的观点来看,组合不同的液滴量来喷出也是有效的,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使用本发明。
并且,从形成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的观点来看,优选将水性油墨以1200dpi×1200dpi(每英寸点数,dot per inch)以上的分辨率来进行喷射。
尤其从印刷物的生产性以及获得高精细图像的观点来看,优选喷墨方式为单次经过方式,且以分辨率为1200dpi×1200dpi以上的喷出条件来喷出水性油墨。
而且,从获得高精细图像的观点来看,优选以最小液滴尺寸为3pl以下的喷出条件来喷出水性油墨。
作为能够以如上述的喷出条件喷出水性油墨的喷墨记录装置,能够适当地使用Fujifilm Corporation制Jet Press(注册商标)720。
<干燥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具有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的表面温度成为30℃以上的条件下使水性油墨干燥来形成图像的干燥工序。
在干燥工序中,主要以去除水性油墨中的水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全部)为目的,水性油墨中的水溶性高沸点溶剂可在干燥工序后残留于图像接收层中。
通过在干燥工序中的图像接收层的表面温度成为30℃以上的条件下使水性油墨干燥,干燥后水难以残留于水性油墨中,图像的定影性优异。
表面温度能够通过HORIBA,Ltd.制的便携放射温度计IT-540N来进行测定。
~干燥方法~
在干燥工序中,优选使水性油墨加热干燥。
作为用于进行加热干燥的机构,可举出加热器等公知的加热机构、吹风机等公知的送风机构、以及将这些进行了组合的机构。
作为进行加热干燥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将暖风或热风吹送至图像接收片材的形成有图像接收层的表面的方法、向图像接收片材的形成有图像接收层的面上以红外线加热器赋予热的方法以及将这些中的多个进行组合的方法。
图像的加热干燥时的加热温度为图像接收层的表面温度成为30℃以上的温度,更优选成为30℃以上且100℃以下的温度,进一步优选成为60℃以上且80℃以下的温度。
图像的加热干燥的时间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为1秒~60秒,更优选为1秒~30秒,尤其优选为1秒~20秒。
[喷墨记录装置]
关于能够使用于印刷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
首先,关于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喷墨记录装置是向记录介质喷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这4种颜色的油墨来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已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并且,油墨使用已述的水性油墨。
喷墨记录装置主要具备如下而构成:供给部,供给图像接收片材;图像记录部,在由供给部供给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以喷墨方式喷出水性油墨来描绘图像;油墨干燥处理部,对记录了图像的图像接收片材进行干燥处理;以及输出部,输出图像接收片材且进行回收。
-供给部-
供给部向堆积在供给台的图像接收片材1次1张地供给至图像记录部。供给部主要具备供给台、抽吸装置、供给辊对、送纸板以及供给鼓筒而构成。
-图像记录部-
图像记录部向图像接收片材的表面喷出水性油墨(例如青色油墨(C)、品红色油墨(M)、黄色油墨(Y)以及黑色油墨(K)),以此在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描绘图像。该图像记录部主要具备如下而构成:图像记录鼓筒,输送图像接收片材;基材按压辊,按压通过图像记录鼓筒输送的图像接收片材来使图像接收片材密合于图像记录鼓筒的周面;以及喷头单元,向图像接收片材喷出C、M、Y以及K各色的墨滴来记录图像。
喷头单元具备如下而构成:喷墨头C,以喷墨方式喷出青色(C)的墨滴;喷墨头M,以喷墨方式喷出品红色(M)的墨滴;喷墨头Y,以喷墨方式喷出黄色(Y)的墨滴;以及喷墨头K,以喷墨方式喷出黑色(K)的墨滴。各喷墨头C、M、Y以及K沿着基于图像记录鼓筒的图像接收片材的输送路径,隔着一定的间隔而配置。
各喷墨头C、M、Y以及K由行喷头构成,且以与最大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宽度对应的长度形成。各喷墨头C、M、Y以及K配置成喷嘴面(排列喷嘴的面)与图像记录鼓筒的周面相向。
各喷墨头C、M、Y以及K通过从形成于喷嘴面的喷嘴朝向图像记录鼓筒喷出油墨的液滴,在由图像记录鼓筒输送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记录图像。
-油墨干燥处理部-
油墨干燥处理部对图像记录后的图像接收片材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在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中残留的液体成分(主要是水)。油墨干燥处理部具备如下而构成:输送部,输送记录了图像的图像接收片材;以及油墨干燥处理单元,对由输送部输送的图像接收片材进行干燥处理。
油墨干燥处理单元设置于输送部的内部,对于在第1水平输送路径A上输送的图像接收片材实施干燥处理。该油墨干燥处理单元向在第1水平输送路径A上输送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的表面吹送热风来进行干燥处理。油墨干燥处理单元沿第1水平输送路径A配置有多台。该设置数量根据油墨干燥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和图像接收片材的输送速度(=印刷速度)等来设定。即设定成从图像记录部接收的图像接收片材能够在第1水平输送路径A上输送的期间干燥。因此,第1水平输送路径A的长度也考虑该油墨干燥处理单元的能力而设定。
另外,通过进行干燥处理,油墨干燥处理部的湿度上升。若湿度上升,则无法有效地进行干燥处理,因此优选在油墨干燥处理部设置油墨干燥处理单元以及排气机构,将由干燥处理产生的湿润的空气强制排出。排气机构例如能够设为将排气管道设置于油墨干燥处理部,并通过该排气管道来排出油墨干燥处理部的空气的结构。
从图像记录部的图像记录鼓筒移交来的图像接收片材由输送部接收。输送部以夹持器D把持图像接收片材的前端,并沿着平面状的导引板输送图像接收片材。移交到输送部的图像接收片材首先在第1水平输送路径A上输送。在该第1水平输送路径A上输送的过程中,图像接收片材通过设置于输送部的内部的油墨干燥处理单元而被实施干燥处理。即热风吹送至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在图像接收层的表面温度成为30℃以上的条件下实施干燥处理。
在油墨干燥处理部,能够与干燥处理一同进行油墨定影处理。油墨定影处理与上述的干燥处理同样地向在第1水平输送路径上输送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吹送热风来进行。油墨定影处理在图像接收层的表面温度成为3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
-输出部-
输出部输出进行了一系列的图像记录处理的图像接收片材,且进行回收。该输出部主要具备如下而构成:输送部,输送图像接收片材;以及输出台,将堆积的图像接收片材进行回收。
[实施例]
以下例举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分别制备出用于形成各层的具有下述组成的涂布液。
[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
·水420质量份
·聚烯烃乳液(ARROWBASE(注册商标)SE1013N,UNITIKA Ltd.,固体成分20质量%)268质量份
·丙烯酸乳液(AQUABRID(注册商标)AS563,Daicel FineChem Ltd.,固体成分28质量%)140质量份
·噁唑啉交联剂(EPOCROS(注册商标)WS700,NIPPON SHOKUBAI CO.,LTD.,固体成分25质量%)168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钠=1.2-{双(3,3,4,4,5,5,6,6,6-九氟己基羰基)}乙磺酸盐,固体成分2质量%)4.3质量份
[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
·水491质量份
·聚烯烃乳液(ARROWBASE(注册商标)SE1013N,UNITIKA Ltd.,固体成分20质量%)169质量份
·丙烯酸乳液(AQUABRID(注册商标)AS563,Daicel FineChem Ltd.,固体成分28质量%)30质量份
·噁唑啉交联剂(EPOCROS(注册商标)WS700,NIPPON SHOKUBAI CO.,LTD.,固体成分25质量%)43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钠=1.2-{双(3,3,4,4,5,5,6,6,6-九氟己基羰基)}乙磺酸盐,固体成分2质量%)2.4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NAROACTY(注册商标)CL95,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1质量%)10质量份
·导电粒子(FS-10D(商品名),ISHIHARA SANGYO KAISHA,LTD.,固体成分17质量%,掺杂了Sb的针状SnO2的水分散体)255质量份
[背面侧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
·水666质量份
·丙烯酸乳液(JURYMER(注册商标)ET410,TOAGOSEI CO.,LTD.)19质量份
·导电粒子(TDL-1(商品名),氧化锡-氧化锑分散物,Japan ElectronicMonetary Claim Organization,固体成分17质量%)181质量份
·碳二亚胺交联剂(CARBODILITE(注册商标)V-02-L2,Nisshinbo HoldingsInc.,固体成分10质量%)18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SANDEDDO(注册商标)BL,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10质量%)6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钠=1.2-{双(3,3,4,4,5,5,6,6,6-九氟己基羰基)}乙磺酸盐,固体成分0.1质量%)88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NAROACTY(注册商标)CL-95,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5质量%)12质量份
[背面侧平坦化层形成用涂布液]
·水707质量份
·聚烯烃乳液(CHEMIPEARL(注册商标)S120,Mitsui Chemicals,Inc.,固体成分27质量%)23质量份
·环氧交联剂(DENACOL(注册商标)EX614B,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固体成分1质量%)222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SANDEDDO(注册商标)BL,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10质量%)8质量份
·聚苯乙烯磺酸Na(固体成分3质量%)11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NAROACTY(注册商标)CL95,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1质量%)14质量份
·胶体二氧化硅(SNOWTEX(注册商标)C,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20质量%)15质量份
[图像接收片材的制造]
在厚度100μm的透明的双轴拉伸PET支承体(以下也称作透明PET薄膜或者透明PET。)的一个面上,将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以34mL/m2进行涂布,并以150℃进行干燥来形成了图像接收层。进一步在图像接收层上将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以3.7mL/m2进行涂布,并以150℃进行干燥来形成抗静电层。
另一方面,在与透明PET薄膜的相反的一侧的面(即背面)上,将背面侧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以7.1mL/m2进行涂布,并以150℃进行了干燥。进一步在其上将背面侧平坦化层形成用涂布液以5.7mL/m2进行涂布,并以150℃进行了干燥。
由此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厚度)
将所得到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厚度方向的切割面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来测定了各层的厚度,结果如下。
图像接收层:4μm
抗静电层(图像接收层侧):0.2μm
背面侧抗静电层:0.1μm
背面侧平坦化层:0.05μm
(表面电阻率)
对于所得到的图像接收片材,在25℃20%RH的环境下测定了图像接收层侧和背面侧的表面电阻率。具体而言,使用数字静电计(Digital Electrometer)(8252,ADCCORPORATION制)和电阻率测试盒(12704A,ADC CORPORATION制),施加100V并根据60秒后的电流值来计算出表面电阻率(SR)。
图像接收层侧的表面电阻率的对数值(LogSR)为8.6,背面侧的LogSR为8.2。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设为2倍,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的图像接收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量设为17mL/m2,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中的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导电粒子的添加量改变为146质量份,且将水的添加量改变为600质量份,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实施例5>
作为白色颜料而配合氧化钛(PF739(商品名),ISHIHARA SANGYO KAISHA,LTD.)16质量%,从而制作出厚度100μm的双轴拉伸白色PET支承体(以下也称作白色PET薄膜或者白色PET。)。PET薄膜的光泽度(60度)为99。
在所得到的白色PET薄膜的两个面上分别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设置图像接收层以及抗静电层,从而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图像接收片材的光泽度(60度)为94。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中的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设为下述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水730质量份
·聚烯烃乳液(ARROWBASE(注册商标)SE1013N,UNITIKA Ltd.,固体成分20质量%)15质量份
·丙烯酸乳液(AQUABRID(注册商标)AS563,Daicel FineChem Ltd.,固体成分28质量%)10质量份
·噁唑啉交联剂(EPOCROS(注册商标)WS700,NIPPON SHOKUBAI CO.,LTD.,固体成分8质量%)22质量份
·导电粒子(TDL-1(商品名),氧化锡-氧化锑分散物(掺杂了Sb的粒状SnO2的水分散物),Japan Electronic Monetary Claim Organization,固体成分17质量%)181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SANDEDDO(注册商标)BL,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3质量%)21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NAROACTY(注册商标)CL-95,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3质量%)21质量份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中的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设为下述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水826质量份
·聚烯烃乳液(ARROWBASE(注册商标)SE1013N,UNITIKA Ltd.,固体成分20质量%)16质量份
·丙烯酸乳液(AQUABRID(注册商标)AS563,Daicel FineChem Ltd.,固体成分28质量%)8质量份
·噁唑啉交联剂(EPOCROS(注册商标)WS700,NIPPON SHOKUBAI CO.,LTD.,固体成分25质量%)3质量份
·胶体二氧化硅(SNOWTEX(注册商标)C,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20质量%)5质量份
·巴西棕榈蜡(SELOSOL(注册商标)524,Chukyo Yushi Co.,Ltd.,固体成分3质量%)8质量份
·导电聚合物(Orgacon(注册商标)HBS,Agfa Materials Japan,Limited,固体成分1.2质量%,聚乙烯二氧基噻吩(PEDOT)/聚苯乙烯磺酸盐(PSS))66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NAROACTY(注册商标)CL95,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固体成分1质量%)68质量份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中的图像接收层的厚度设为0.5μm,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中的抗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制备中不添加导电粒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比较例3>
以与日本特开平11-84707号公报的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图像接收片材。
<作为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评价>
[集成性]
使用在各例中制作的图像接收片材,利用DC1450GA以及Color1000(Fuji XeroxCo.,Ltd.制)分别连续地形成10张样品彩色图像。
之后,对从各印刷机分别输出的10张样品的基于静电的粘贴程度,通过能否将图像接收片材的端部用手对齐来进行了评价。
A:良(能够与图像形成前同样地对齐。)
B:可(有轻微的粘贴但能够对齐。)
C:不可(粘贴住而无法对齐。)
[定影性]
使用在各例中制作的图像接收片材,通过DC1450GA以及Color1000(Fuji XeroxCo.,Ltd.制)分别形成1张样品彩色图像,并用指甲搓了图像。
G:2张均未发生图像的剥落。
NG:至少1张图像发生了剥落。
在表1中示出支承体、图像接收层、抗静电层的主要结构以及评价结果。另外,关于图像接收层侧的表面电阻率,取对数,并记作LogSR。
[表1]
Figure BDA0001459740550000451
如表1所示,实施例的图像接收片材与比较例的图像接收片材相比,集成性以及定影性均优异。尤其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4中,抗静电层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的不同导致表面电阻率不同,除了实施例1以外,LogSR为9.0以下的实施例中,与LogSR为9.5的实施例4相比,集成性优异。
<作为喷墨印刷用图像接收片材的评价>
(青色油墨的制备)
将下述青色油墨的组成中所示的成分进行混合的溶液利用搅拌机(Silverson公司制,L4R)在室温中以5,0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从而制备出青色油墨。
将制备出的青色油墨的粘度利用VISCOMETER TV-22(TOKI SANGYO CO.LTD制)来进行测定,在30℃中为6mPa·s。
将制备出的青色油墨的表面张力利用自动表面张力仪CBVP-Z(Kyowa InterfaceScience Co.,Ltd.制)来进行测定,在25℃中为38mN/m。
关于后述的其他油墨的粘度以及表面张力也以与青色油墨相同的方法进行了测定。
-青色油墨的组成-
·青色颜料分散物……18质量%
(着色剂的分散物,Projet Cyan APD 3000,Fujifilm Imaging ColorantsLimited制,颜料浓度14质量%)
·丙三醇……8质量%
(水溶性高沸点溶剂,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沸点290℃)
·聚乙二醇单甲醚……8质量%
(水溶性高沸点溶剂,HIMOL PM,TOH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沸点290℃~310℃)
·OLFINE(注册商标)E1010……0.3质量%
(Nissin Chemical Co.,Ltd.制,表面活性剂)
·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P-1……8质量%
(树脂粒子)
·PVP K-15……0.2质量%
(ISB CORPORATION制)
·尿素……5质量%
·SELOSOL 524……3质量%
(Chukyo Yushi Co.,Ltd.制)
·氯化锂……0.01质量%
·SNOWTEX(注册商标)XS……0.3质量%
(胶体二氧化硅,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
·CAPSTONE(注册商标)FS-63……0.01质量%
(表面活性剂,Dupont公司制)
·BYK(注册商标)-024……0.01质量%
(消泡剂,BYK Japan KK制)
·离子交换水……总计100质量%中的剩余量
(品红色油墨、黄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的制备)
将在上述青色油墨的制作中使用的青色颜料分散物改变成以下所示的颜料分散物的种类以及量,除此以外以同样的方式制备出品红色油墨、黄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
制备出的品红色油墨的粘度为6mPa·s,表面张力为38mN/m。
制备出的黄色油墨的粘度为6mPa·s,表面张力为38mN/m。
制备出的黑色油墨的粘度为6mPa·s,表面张力为38mN/m。
·品红色油墨
品红颜料分散物……40质量%
(着色剂的分散物,Projet Magenta APD 3000,Fujifilm Imaging ColorantsLimited制,颜料浓度14质量%)
·黄色油墨
黄色颜料分散物……25质量%
(着色剂的分散物,Projet Yellow APD 3000,Fujifilm Imaging ColorantsLimited制,颜料浓度14质量%)
·黑色油墨
黑色颜料分散物……21质量%
(着色剂的分散物,Projet Black APD 3000,Fujifilm Imaging ColorantsLimited制,颜料浓度14质量%)
(图像形成条件)
将Fujifilm Corporation制的Jet Press(注册商标)720用作打印机。Jet Press(注册商标)720的规格以及印刷条件在以下示出。
·描绘方式:单次经过描绘
·图像形成速度:2880张/hr(线速:30m/min)
·分辨率:1200dpi×1200dpi
·油墨液滴体积
小滴:2pl、中滴:7pl、大滴:10pl
·印刷系统压印滚筒输送系统:在3个压印滚筒上从上游起分别配置有1)图像记录部、2)油墨干燥处理部。各工序的顺序从上游起为1)图像记录→2)干燥以及定影/干燥条件
滚筒温度:70℃、热风以及碳加热器:70℃、图像接收层表面温度50℃
·定影温度
滚筒温度:45℃、热风:70℃、图像接收层表面温度50℃
·使用材料
水性油墨:上述的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青色油墨、黑色油墨
使用上述装置,在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通过Jet Press(注册商标)的RIP(光栅图像处理器,Raster image processor)XMF(Fujifilm Corporation制)而喷出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青色油墨、黑色油墨,并以上述干燥条件进行了干燥。由此获得了在尺寸636mm×469mm的图像接收片材的图像接收层上形成有图像的印刷物。
成为如下结构:通过了JetPress(注册商标)的RIP时,低浓度侧使用小滴,随着浓度上升,中滴比率上升。
(评价)
通过上述的图像形成条件,对在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5中制作的各图像接收片材形成了喷墨图像。关于图像形成后的图像接收片材,根据与前述的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的评价相同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基准,进行了集成性以及定影性的评价。其结果,任意图像接收片材的集成性的评价均为“A”,且定影性的评价均为“G”。
2015年6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12629的公开的全部通过参考纳入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全部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均以与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通过参考被纳入时具体且分别被记入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考纳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9)

1.一种电子照相用图像接收片材,其在支承体的至少一个面上,从所述支承体侧依次具有:
图像接收层,包含树脂,且厚度为1μm以上;以及
抗静电层,作为最外层,包含树脂以及选自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且厚度小于所述图像接收层,
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层所包含的所述树脂由聚烯烃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构成,
所述抗静电层所包含的所述树脂由聚烯烃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构成,在所述抗静电层中所包含的所述树脂中,所述聚烯烃树脂的含量最多。
2.一种喷墨印刷用图像接收片材,其在支承体的至少一个面上,从所述支承体侧依次具有:
图像接收层,包含树脂,且厚度为1μm以上;以及
抗静电层,作为最外层,包含树脂以及选自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且厚度小于所述图像接收层,
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层所包含的所述树脂由聚烯烃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构成,
所述抗静电层所包含的所述树脂由聚烯烃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构成,在所述抗静电层中所包含的所述树脂中,所述聚烯烃树脂的含量最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
所述图像接收层所包含的树脂具有来源于选自噁唑啉交联剂、环氧交联剂、碳二亚胺交联剂以及异氰酸酯交联剂中的至少1种交联剂的交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
具有所述图像接收层以及所述抗静电层的一侧的表面电阻率为107~1010Ω/sq。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
所述图像接收层的厚度为1~10μm,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01~1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
所述支承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
所述抗静电层中,包含在SnO2中掺杂了Sb的针状粒子作为所述导电性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
所述图像接收层中不包含所述导电性材料,或者与所述抗静电层的每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所述导电性材料的含量相比,所述图像接收层的每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所述导电性材料的含量更少。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接收片材,其中,
所述抗静电层具有来源于选自噁唑啉交联剂、环氧交联剂、碳二亚胺交联剂以及异氰酸酯交联剂中的至少1种交联剂的交联结构。
CN201680026565.4A 2015-06-02 2016-06-02 图像接收片材 Active CN107615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2629 2015-06-02
JP2015-112629 2015-06-02
PCT/JP2016/066476 WO2016195041A1 (ja) 2015-06-02 2016-06-02 受像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172A CN107615172A (zh) 2018-01-19
CN107615172B true CN107615172B (zh) 2020-09-29

Family

ID=5744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6565.4A Active CN107615172B (zh) 2015-06-02 2016-06-02 图像接收片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43719A1 (zh)
JP (1) JP6416396B2 (zh)
KR (1) KR102009589B1 (zh)
CN (1) CN107615172B (zh)
WO (1) WO20161950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1936A1 (ja) * 2018-03-09 2019-09-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チキュラーシート、及び、レンチキュラー印刷物
US10613449B2 (en) * 2018-03-29 2020-04-07 Solenis Technologies, L.P.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 substrate and for improving adhesion of an image to a treated substrate
CN110703551B (zh) 2018-07-09 2021-07-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元件、投影装置及波长转换元件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2531A (en) * 1990-04-11 1993-10-12 Oji Paper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US5589324A (en) * 1993-07-13 1996-12-31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Antistatic layer for photographic elements comprising polymerized polyfunctional aziridine monomers
US6025119A (en) * 1998-12-18 2000-02-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Antistatic layer for imaging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624A (ja) * 1993-06-15 1995-01-13 Toray Ind Inc ラベル用積層体
JPH09136482A (ja) * 1995-11-14 1997-05-27 Sony Corp セピア調画像の形成方法
JPH10207100A (ja) * 1997-01-17 1998-08-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用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1152604A (ja) * 1997-08-06 1999-02-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記録シート
JP2000122331A (ja) * 1998-10-15 2000-04-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受像シート
JP2000122332A (ja) * 1998-10-20 2000-04-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受像シート
JP2002079747A (ja) * 2000-07-07 2002-03-19 Teijin Ltd インク受像層易接着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GB0108199D0 (en) * 2001-04-02 2001-05-23 Dupont Teijin Films Us Ltd Multilayer film
JP3788326B2 (ja) * 2001-11-19 2006-06-21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転写シート
US20030134212A1 (en) * 2001-12-26 2003-07-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ment with antistat layer
US20030232210A1 (en) * 2002-06-18 2003-12-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k-receptive foam article
US6566033B1 (en) * 2002-06-20 2003-05-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ductive foam core imaging member
JP2005266748A (ja) * 2004-02-19 2005-09-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表面処理材料及び表面処理方法
JP2006227473A (ja) * 2005-02-21 2006-08-31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カラー電子写真用受像材料
JP4686216B2 (ja) * 2005-03-04 2011-05-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95822B2 (ja) * 2009-03-08 2013-09-18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性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0256908A (ja) * 2010-05-07 2010-11-11 Fujifilm Corp 映画用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2531A (en) * 1990-04-11 1993-10-12 Oji Paper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US5589324A (en) * 1993-07-13 1996-12-31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Antistatic layer for photographic elements comprising polymerized polyfunctional aziridine monomers
US6025119A (en) * 1998-12-18 2000-02-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Antistatic layer for imaging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09589B1 (ko) 2019-08-09
JP6416396B2 (ja) 2018-10-31
KR20170141789A (ko) 2017-12-26
CN107615172A (zh) 2018-01-19
WO2016195041A1 (ja) 2016-12-08
US20180043719A1 (en) 2018-02-15
JPWO2016195041A1 (ja) 2018-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30509B2 (ja) 透明樹脂基材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US6857733B2 (en) Ink jet printing with uniform gloss
JP510118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記録物
JP5170508B2 (ja) 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記録装置
EP3290486B1 (en) Ink se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090195579A1 (e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inting
WO2015125368A1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7615172B (zh) 图像接收片材
CN107533282B (zh) 立体光栅印刷物的制造方法及立体光栅印刷物
JP5552217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用染料受容層組成物
US8567944B2 (en) Printing method
WO2017138394A1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シート、レンチキュラー印画物、及びレンチキュラー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WO2020195211A1 (ja) インクセット、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記録物
JP201017951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130220531A1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glossy image
JP6257451B2 (ja) 画像記録方法
JP7367672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WO2020203088A1 (ja)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US10858529B2 (en) Aqueous pre-treatment compositions for inkjet printing
US10858530B2 (en) Inkjet receiving media
EP2328761B1 (en) Fusible inkjet recording media
WO2023095710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