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883B - 离心式送风机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送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4883B CN107614883B CN201680026644.5A CN201680026644A CN107614883B CN 107614883 B CN107614883 B CN 107614883B CN 201680026644 A CN201680026644 A CN 201680026644A CN 107614883 B CN107614883 B CN 1076148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flow
- flow path
- fan
- axial direction
- centrifug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4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rotating diffu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在离心式送风机(1)的送风壳体(10、10A~10E)的内部在与离心风扇(20、20A~20C、20E)的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相比更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向旋转轴(20a)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排出空气流路(13)。排出空气流路(13)包含接近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接近空气流路(131、131A~131C)。并且,在将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叶片高度(Lb)、将离心风扇(20、20A~20C、20E)的后缘部(21b)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风扇高度(Lf)时,接近空气流路(131、131A~131C)的轴向上的长度(La)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为风扇高度(Lf)以下。
Description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在2015年5月14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5-99311号,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送空气的离心式送风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离心送风机,该离心送风机构成为在具有涡旋状的通风路的涡旋壳体的内部收纳离心风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内容:为了实现噪音降低,而以涡旋壳体中的最接近风扇的突出部为起点,使涡旋壳体中的与离心风扇相对的壁面的高度在周向上变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2164号公报
但是,本发明者们研究在离心式送风机中采用如下类型的送风壳体(即,整周吹出型壳体),该送风壳体并不是在涡旋壳体上而是在整周上开口从而从整周吹出空气。
本发明者们知晓了如下情况:在具有整周吹出型壳体的离心式送风机中,为了实现噪音降低而像专利文献1那样使与离心风扇相对的壁面的高度在周向上变化,但是反而会使噪音变大。
本发明者们对于原因进行详细研究的结果如下,若使与离心风扇相对的壁面的高度在周向上变化,则由壳体和离心风扇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产生急剧扩大、急剧缩小。并且,得到如下见解:由于由壳体与离心风扇形成的空气流路中的急剧扩大、急剧缩小而产生不稳定的涡旋,因而使噪音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离心式送风机:能够抑制由整周上开口的送风壳体和离心风扇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引起而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将离心式送风机作为对象,该离心式送风机具有:离心风扇,该离心风扇将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侧吸入的空气朝向旋转轴的径向外侧排出;以及送风壳体,该送风壳体收纳离心风扇,并且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整周上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观点中,离心式送风机的离心风扇具有:在旋转轴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多片叶片、将多片叶片的轴向的一侧连结起来的护罩、以及将多片叶片的轴向的另一侧连结起来并且与旋转轴连结的主板。
并且,在送风壳体的内部,在与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相比更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向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排出空气流路。此外,排出空气流路包含接近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的接近空气流路。
并且,在将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叶片高度、将离心风扇的在后缘部处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风扇高度时,
接近空气流路的轴向上的长度为叶片高度以上且风扇高度以下,
并且护罩和主板中的仅一方的部件具有比多片叶片的后缘部进一步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
送风壳体具有在所述轴向上相对的一对壁部,
接近空气流路是由延伸部和一对壁部中的一方形成的空气流路。
这样,如果将送风壳体中的接近离心风扇的空气流路的轴向上的长度设定在叶片的后缘部的叶片高度与风扇高度之间,则由离心风扇和送风壳体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成为不会实质上急剧扩大、急剧缩小的流路形状。
因此,在具有整周上开口的送风壳体和离心风扇的离心式送风机中,能够抑制由送风壳体和离心风扇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所引起产生的噪音。
这里,在“接近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的接近空气流路”中,不仅包含与叶片的后缘部直接接触的空气流路,而且还包含不与叶片的后缘部接触而隔开规定的间隔从而处于邻近关系的空气流路。
在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中,离心式送风机的离心风扇具有:在旋转轴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多片叶片、将多片叶片的轴向的一侧连结起来的护罩、以及将多片叶片的轴向的另一侧连结起来并且与旋转轴连结的主板。并且,在送风壳体的内部,在与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相比更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向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排出空气流路。此外,排出空气流路包含接近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的接近空气流路。并且,在将排出空气流路的最接近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的位置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空气流路高度、将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叶片高度、将离心风扇的在后缘部处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风扇高度。此时,接近空气流路的空气流路高度为叶片高度以上且风扇高度以下。
由此,由离心风扇和送风壳体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也成为实质上不会急剧扩大、急剧缩小的流路形状。因此,在具有整周上开口的送风壳体和离心风扇的离心式送风机中,能够抑制由送风壳体和离心风扇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所引起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部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比较例的离心式送风机的主要部分的空气流动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的主要部分的空气流动的放大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10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事项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有时省略其说明。并且,在各实施方式中,在只说明结构要素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关于结构要素的其他部分可以应用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要素。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进行说明。图2中的箭头AD表示后述的离心风扇20的旋转轴20a的轴向。并且,图2中的箭头RD表示后述的离心风扇20的旋转轴20a的径向。这在图2以外的附图中也相同。另外,在图2中,图示出沿着图1所示的II-II将离心式送风机1切断时的截面形状的一部分。
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作为应用于作为移动体的车辆的送风单元而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例如作为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空调装置、设置在座椅内的座椅空调装置的送风单元而使用。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在车辆上的搭载性的提高,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构成为旋转轴20a的径向RD上的尺寸比旋转轴20a的轴向AD上的尺寸大的扁平型的送风机。
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具有构成外壳的送风壳体10、收纳在送风壳体10中的离心风扇20以及电动机30来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
送风壳体10是对离心风扇20和电动机30进行收纳的收纳壳体。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具有风扇罩11和电机罩12。风扇罩11和电机罩12在旋转轴20a的轴向AD上隔着间隔地相对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罩11和电机罩12构成在旋转轴20a的轴向AD上相对的一对壁部。
风扇罩11配置在旋转轴20a的轴向AD的一侧。风扇罩11是从轴向AD的一侧覆盖离心风扇20的一部分的罩。风扇罩11由中央部开口的圆环状的部件构成。风扇罩11大致分为风扇侧内周部111、风扇侧台阶部112以及风扇侧外周部113。
风扇侧内周部111是风扇罩11中的与离心风扇20的叶片21在轴向AD上重合的内侧的部位。风扇侧内周部111具有沿着径向RD延伸的形状以覆盖离心风扇20的叶片21。在风扇侧内周部111在其中央部形成有沿轴向AD贯穿的圆形状的空气吸入口111a。
风扇侧外周部113是风扇罩11中的比风扇侧内周部111更靠近径向RD的外侧的部位。风扇侧外周部113具有沿着径向RD延伸的形状。在风扇侧外周部113在径向RD的外侧形成有多片突起部113a。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风扇侧外周部113沿其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有三个突起部113a。
多片突起部113a向轴向AD上的电机罩12侧突出。多片突起部113a在电机罩12侧的端部形成有供将风扇罩11和电机罩12连结的未图示的螺钉插入的螺孔。
返回图2,风扇侧台阶部112是将风扇侧内周部111和风扇侧外周部113连接的部位。风扇侧台阶部112具有沿着轴向AD延伸的形状,以在风扇侧内周部111与风扇侧外周部113之间形成有台阶差。
电机罩12被配置在旋转轴20a的轴向AD的另一侧。电机罩12是从轴向AD的另一侧覆盖电动机30的罩。电机罩12由圆盘状的部件构成。电机罩12大致分为电机侧内周部121、电机侧台阶部122以及电机侧外周部123。
电机侧内周部121是电机罩12中的与电动机30在轴向AD上重合的内侧的部位。在电机侧内周部121在其中央部形成有沿轴向AD贯穿的贯通孔121a。
电机侧外周部123是电机罩12中的比电机侧内周部121更靠近径向RD的外侧的部位。在电机侧外周部123在与形成于风扇侧外周部113的多片突起部113a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供未图示的螺钉插入的螺孔。
电机侧台阶部122是将电机侧内周部121和电机侧外周部123连接的部位。电机侧台阶部122具有沿着轴向AD延伸的形状以在电机侧内周部121与电机侧外周部123之间形成台阶差。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在风扇罩11的多片突起部113a接触到电机罩12的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螺钉将风扇罩11和电机罩12紧固连结。
这里,风扇罩11和电机罩12也可以通过螺钉以外的部件来紧固连结。并且,风扇罩11和电机罩12也可以不是彼此连结的结构,而是例如使离心式送风机1与安装于设备的支架等连结。
并且,在送风壳体10中,在风扇侧外周部113和电机侧外周部123之间形成有供从离心风扇20排出的空气流动的排出空气流路13。排出空气流路13是在送风壳体10内部在比离心风扇20的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更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位置向径向RD外侧延伸的空气流路。关于排出空气流路13的详细情况后述说明。
并且,在风扇侧外周部113和电机侧外周部123的外侧端部之间形成有向外部吹出空气的空气吹出部14。在离心式送风机1的侧面,空气吹出部14在以旋转轴20a为中心的送风壳体10的整周上开口。另外,在设置有突起部113a的部位,来自送风壳体10的空气的吹出被突起部113a妨碍。因此,空气吹出部14在送风壳体10的整周上开口是指包含在大致整周上开口的状态。
离心风扇20是使从旋转轴20a的轴向AD的一侧吸入的空气朝向旋转轴20a的径向RD外侧排出的风扇。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离心风扇20采用风扇的出口侧相对于风扇的旋转方向朝后的后向风扇(即,涡轮风扇)。
离心风扇20具有:沿旋转轴20a的周向排列配置的多个叶片21、将各叶片21的轴向AD的一侧连结起来的护罩22、以及将各叶片21的轴向AD的另一侧连结起来的主板23。
关于各叶片21,在相邻的叶片21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各叶片21具有构成空气的流入部的前缘部21a、构成空气的流出部的后缘部21b。
护罩22由中央部开口的圆环状的部件构成。在护罩22中形成有供从空气吸入口111a吸入的空气导入到离心风扇20的内部的空气导入口221。并且,护罩22在与风扇侧内周部111分开的状态下,在与主板23相对的内表面侧连结有各叶片21的轴向AD的一侧。
主板23由向轴向AD上的空气吸入口111a侧凹入的圆锥状的部件构成。在主板23中在中央部形成有与旋转轴20a连结的凸部231。并且,主板23在与电机侧内周部121分开的状态下,在与护罩22相对的表面侧连结有各叶片21的轴向AD的另一侧。
旋转轴20a由圆柱形状的棒状的部件构成。旋转轴20a经由配置在电机罩12的贯通孔121a中的轴承20b相对于电机罩12被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旋转轴20a从贯通孔121a朝向主板23侧突出。旋转轴20a中的向主板23侧突出的部位与主板23连结,以使得主板23与旋转轴20a一体旋转。
电动机30是驱动离心风扇20旋转的电动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0被配置在主板23中的与叶片21和护罩22相对的表面的背面侧。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0被配置于在主板23与电机罩12的电机侧内周部12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机30采用外转子型的无刷DC电机。电动机30具有:与电机罩12连结的定子31、卷绕于定子31的线圈32、与主板23的背面连结的转子33、配置在转子33的与线圈32相对的内周侧的永磁铁34。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0中,定子31、线圈32、转子33、永磁铁34分别以与轴承20b在径向RD上重合的方式在径向RD上排列配置。由此,电动机30的轴向AD上的体格较小。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以轴向AD上的长度在径向RD的整个区域中大致一样的方式沿着径向RD延伸。
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具有接近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接近空气流路131。具体而言,接近空气流路131是排出空气流路13中的比空气吹出部14更接近风扇侧台阶部112和电机侧台阶部122的空气流路。
对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进行设定,以使得在由离心风扇20和送风壳体10形成的空气流路中不会产生急剧扩大、急剧缩小。
如图3所示,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以各叶片21中的后缘部21b的轴向AD上的尺寸(即,叶片高度Lb)以及离心风扇20的在后缘部21b处的轴向AD上的尺寸(即,风扇高度Lf)为基准来设定。另外,风扇高度Lf是相对于叶片高度Lb添加了护罩22和主板23的轴向AD上的厚度量而得到的高度。并且,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是排出空气流路13中的最接近离心风扇20的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位置处的轴向AD上的长度。以下,有时仅将排出空气流路13中的最接近离心风扇20的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位置处的轴向AD上的长度作为空气流路高度La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被设定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Lf以下。换言之,接近空气流路131的空气流路高度La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以下。即,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被设定在满足以下的数学式F1的范围中。
Lb≤La≤Lf……(F1)
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优选被设定为相比于接近风扇高度Lf更接近叶片高度Lb的尺寸。即,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优选被设定在满足以下的数学式F2的范围中。
La-Lb<Lf-La……(F2)
并且,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更优选为与叶片高度Lb实质上同等(La≒Lb)。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当对电动机30提供电力,电动机30驱动离心风扇20进行旋转。由此,离心风扇20绕旋转轴20a旋转,而如图2的粗线箭头所示,经由空气吸入口111a从轴向AD的一侧吸入空气。然后,离心风扇20朝向径向RD外侧吹出从空气吸入口111a吸入的空气。
这里,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离心式送风机中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比较例的离心式送风机的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比风扇高度Lf大。并且,在比较例的离心式送风机中,由离心风扇20和送风壳体10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急剧扩大。在具有这样的流路形状的离心式送风机中,离心风扇20的出口侧(即,后缘部21b附近)产生作为噪音的出现原因的不稳定的涡旋。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接近空气流路131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被设定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Lf以下。换言之,接近空气流路131的空气流路高度La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以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如图5所示,能够抑制接近空气流路131中的不稳定的涡旋的产生。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将送风壳体10中的接近离心风扇20的空气流路的轴向上的尺寸(即,长度)设定在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叶片高度Lb与风扇高度Lf之间。换言之,接近空气流路131的空气流路高度La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以下。
由此,由离心风扇20和送风壳体10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实质上为不会急剧扩大、急剧缩小的流路形状。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在具有整周上开口的送风壳体10和离心风扇20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能够抑制由送风壳体10和离心风扇20形成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形状引起产生的噪音。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接近空气流路131由送风壳体10中的轴向AD上相对的一对壁部(即,风扇侧外周部113、电机侧外周部123)形成。由此,能够在轴向AD上抑制送风壳体10中的构成接近空气流路131的部位的体格。这样的结构在像车辆的座椅内部那样设置空间被限制的位置上配置离心式送风机1的情况下优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动机30配置在主板23的背面侧。由此,电动机30自身不会成为扰乱空气的流动的要因,因此与在主板23的表面侧配置电动机3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排出空气流路13采用以使轴向AD上的长度在径向RD的整个区域中大致一样的方式沿着径向RD延伸的流路形状。因此,排出空气流路13的整个区域设定在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叶片高度Lb与风扇高度Lf之间。由此,能够抑制离心式送风机1的体格,并且抑制噪音的产生。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接近空气流路131A由离心风扇20A的护罩22和主板23构成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省略说明或者简单地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A中省略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风扇侧台阶部112和电机侧台阶部122。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A中,风扇侧内周部111与风扇侧外周部113连续地形成,并且电机侧内周部121与电机侧外周部123连续地形成。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20A的护罩22和主板23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朝向径向RD外侧延伸。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护罩22中设置有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朝向径向RD外侧延伸的护罩侧延伸部222。在本实施方式中,护罩侧延伸部222构成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向旋转轴20a的径向RD外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主板23中设置有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朝向径向RD外侧延伸的主板侧延伸部232。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板侧延伸部232构成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向旋转轴20a的径向RD外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包含接近空气流路131A在内的整个区域由形成在护罩侧延伸部222和主板侧延伸部232之间的空气流路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接近空气流路131A是排出空气流路13中的比空气吹出部14更接近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空气流路。本实施方式的接近空气流路131A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与叶片高度Lb实质上同等(La≒Lb)。换言之,接近空气流路131A的空气流路高度La与叶片高度Lb实质上同等。
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采用通过护罩22和主板23各自的延伸部222、232来形成接近空气流路131A的结构。由此,接近空气流路131A中的流路形状采用不断开的连续的流路形状。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由送风壳体10A和离心风扇20形成的空气的流路形状所引起产生的噪音。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从离心风扇20排出的空气经由在护罩22与送风壳体10A的风扇罩11之间形成的间隙而向离心风扇20的空气吸入口111a侧回流。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水等异物经由在主板23与送风壳体10A的电机罩12之间形成的间隙而浸入到电动机30侧。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近空气流路131B由离心风扇20B的主板23和送风壳体10B的风扇罩11构成的方面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省略说明或者简单地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B中省略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机侧台阶部122。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B中,电机侧内周部121与电机侧外周部123连续地形成。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20B的主板23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朝向径向RD外侧延伸。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主板23中设置有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朝向径向RD外侧延伸的主板侧延伸部232。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板侧延伸部232构成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向旋转轴20a的径向RD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罩11构成相比于接近主板23更接近护罩22的壁部。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包含接近空气流路131B在内的整个区域由形成在风扇侧外周部113和主板侧延伸部232之间的空气流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接近空气流路131B是排出空气流路13中的比空气吹出部14更接近风扇侧台阶部112的空气流路。
本实施方式的接近空气流路131B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被设定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Lf以下。换言之,接近空气流路131B的空气流路高度La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以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优选将接近空气流路131B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设定为相比于接近风扇高度Lf更接近叶片高度Lb的尺寸。
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采用通过送风壳体10B的风扇侧外周部113和主板23的主板侧延伸部232来形成接近空气流路131B的结构。
由此,接近空气流路131B中的主板23侧成为不断开的连续的流路形状。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由送风壳体10B和离心风扇20B形成的空气的流路形状所引起产生的噪音。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水等异物经由在主板23与送风壳体10B的电机罩12之间形成的间隙而浸入到电动机30侧。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近空气流路131C由离心风扇20C的护罩22和送风壳体10C的电机罩12构成的方面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省略说明或者简单地说明。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C中省略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风扇侧台阶部112。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C中,风扇侧内周部111与风扇侧外周部113连续地形成。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20C的护罩22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朝向径向RD外侧延伸。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护罩22中设置有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朝向径向RD外侧延伸的护罩侧延伸部222。
在本实施方式中,护罩侧延伸部222构成比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进一步向旋转轴20a的径向RD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罩12构成相比于接近护罩22更接近主板23的壁部。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包含接近空气流路131C在内的整个区域由形成在电机侧外周部123和护罩侧延伸部222之间的空气流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接近空气流路131C是排出空气流路13中的比空气吹出部14更接近电机侧台阶部122的空气流路。
本实施方式的接近空气流路131C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被设定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Lf以下。换言之,接近空气流路131C的空气流路高度La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风扇高度以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优选将接近空气流路131C的轴向AD上的尺寸La设定为相比于接近风扇高度Lf更接近叶片高度Lb的尺寸。
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采用通过送风壳体10C的电机侧外周部123和护罩22的护罩侧延伸部222来形成接近空气流路131C的结构。由此,接近空气流路131C中的护罩22侧成为不断开的连续的流路形状。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由送风壳体10C和离心风扇20C形成的空气的流路形状所引起产生的噪音。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从离心风扇20C排出的空气经由在护罩22与送风壳体10C的风扇罩11之间形成的间隙而向离心风扇20的空气吸入口111a侧回流。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排出空气流路13的流路形状进行变更的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省略说明或者简单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D成为风扇侧外周部113和电机侧外周部123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的形状。即,风扇侧外周部113成为轴向AD上的位置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电机罩12的形状。同样,电机侧外周部123成为轴向AD上的位置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风扇罩11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朝向空气流下游侧而变大。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在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附近最小。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在空气吹出部14附近最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中,空气吹出部14附近的轴向AD上的长度Lc被设定为离心风扇20的轴向AD上的最大长度Lfmax以下(Lc<Lfmax)。
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使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朝向空气流下游侧而变大。由此,能够抑制排出空气流路13的出口侧与供空气排出的排出对象空间侧之间的急剧扩大。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在排出空气流路13的出口侧与供空气排出的排出对象空间侧之间的噪音的产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设定为离心风扇20的轴向AD上的最大长度以下。由此,能够抑制离心式送风机1的体格,并且抑制噪音的产生。这样的结构例如在像车辆的座椅内部那样设置空间被限制的位置上配置离心式送风机1的情况下优选。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排出空气流路13的流路形状进行变更的方面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省略说明或者简单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壳体10E成为风扇侧外周部113和电机侧外周部123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的形状。即,风扇侧外周部113成为轴向AD上的位置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电机罩12的形状。同样,电机侧外周部123成为轴向AD上的位置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风扇罩11的形状。
并且,与风扇侧外周部113和电机侧外周部123同样,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20E成为护罩侧延伸部222和主板侧延伸部232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的形状。即,护罩侧延伸部222与风扇侧外周部113同样成为轴向AD上的位置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电机罩12的形状。并且,主板侧延伸部232与电机侧外周部123同样成为轴向AD上的位置朝向径向RD外侧逐渐远离风扇罩11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朝向空气流下游侧而变大。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在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附近最小。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在空气吹出部14附近最大。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空气流路13在空气吹出部14附近的轴向AD上的长度Ld被设定为离心风扇20的轴向AD上的最大长度Lfmax以下(Ld<Lfmax)。
其他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送风机1中,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使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朝向空气流下游侧而变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实现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将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设定为离心风扇20的轴向AD上的最大长度以下。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实现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例如,能够像以下那样进行各种变形。
(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关于将离心式送风机1应用于车辆的送风单元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离心式送风机1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在家庭、工厂等中使用的直立型的空调装置的送风单元。
(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关于作为离心风扇20采用后向风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离心风扇20例如也可以采用风扇的出口侧朝向径向RD的径向风扇。
(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关于作为电动机30采用外转子型的无刷DC电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电动机30也可以采用内转子型。并且,电动机30也可以采用AC电机。
(4)优选像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将电动机30配置在主板23的背面侧,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主板23的表面侧配置有电动机30。并且,电动机30也可以不是配置在送风壳体10的内部,而是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外部。
(5)在上述的第五、第六实施方式中,关于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使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朝向空气流下游侧而变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三,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使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朝向空气流下游侧而变大。
(6)优选像上述的第五、第六实施方式那样将排出空气流路13的轴向AD上的长度设定为离心风扇20的轴向AD上的最大长度以下,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排出空气流路13的一部分使轴向AD上的长度比离心风扇20的轴向AD上的最大长度长。
(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当然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指明是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确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未必一定必要。并且,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可以的范围中适当组合。
(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指明是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确限定在特定的数量的情况等之外,不限于该特定的数量。
(9)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到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指明的情况以及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不限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Claims (12)
1.一种离心式送风机,该离心式送风机吹送空气,其特征在于,具有:
离心风扇(20、20A~20C、20E),该离心风扇(20、20A~20C、20E)将从旋转轴(20a)的轴向的一侧吸入的空气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排出;以及
送风壳体(10、10A~10E),该送风壳体(10、10A~10E)收纳所述离心风扇,并且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整周上开口,
所述离心风扇具有: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多片叶片(21)、将所述多片叶片的所述轴向的一侧连结起来的护罩(22)、以及将所述多片叶片的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连结起来并且与所述旋转轴连结的主板(23),
在所述送风壳体的内部,在与所述多片叶片的后缘部(21b)相比更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排出空气流路(13),
所述排出空气流路包含接近所述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的接近空气流路(131、131A~131C),
在将所述多片叶片的所述后缘部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设为叶片高度(Lb),将所述离心风扇的在所述后缘部处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设为风扇高度(Lf)时,
所述接近空气流路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La)为所述叶片高度以上且所述风扇高度以下,
所述护罩(22)和所述主板(23)中的仅一方的部件具有比所述多片叶片(21)的所述后缘部(21b)进一步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222、232),
所述送风壳体(10B、10C)具有在所述轴向上相对的一对壁部(113、123),
所述接近空气流路(131B、131C)是由所述延伸部(222、232)和所述一对壁部(113、123)中的一方形成的空气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部件是所述主板,
所述接近空气流路(131B)是由所述主板的所述延伸部(232)、以及所述一对壁部中的相比于接近所述主板更接近所述护罩的壁部形成的空气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部件是所述护罩,
所述接近空气流路(131C)是由所述护罩的所述延伸部(222)、以及所述一对壁部中的相比于接近所述护罩更接近所述主板的壁部形成的空气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该离心式送风机具有驱动所述离心风扇进行旋转的电动机(30),
所述电动机被配置在所述主板的与所述叶片和所述护罩相对的表面的背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空气流路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朝向所述空气流下游侧而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空气流路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所述离心风扇的所述轴向上的最大长度(Lfmax)以下。
7.一种离心式送风机,该离心式送风机吹送空气,其特征在于,具有:
离心风扇(20、20A~20C、20E),该离心风扇(20、20A~20C、20E)将从旋转轴(20a)的轴向的一侧吸入的空气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排出;以及
送风壳体(10、10A~10E),该送风壳体(10、10A~10E)收纳所述离心风扇,并且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整周上开口,
所述离心风扇具有: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多片叶片(21)、将所述多片叶片的所述轴向的一侧连结起来的护罩(22)、以及将所述多片叶片的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连结起来并且与所述旋转轴连结的主板(23),
在所述送风壳体的内部,在与所述多片叶片的后缘部(21b)相比更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排出空气流路(13),
所述排出空气流路包含接近所述多片叶片的后缘部的接近空气流路(131、131A~131C),
在将所述排出空气流路的最接近所述多片叶片的所述后缘部的位置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设为空气流路高度(La),将所述多片叶片的所述后缘部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设为叶片高度(Lb)、将所述离心风扇的在所述后缘部处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设为风扇高度(Lf)时,
所述接近空气流路的所述空气流路高度为所述叶片高度以上且所述风扇高度以下,
所述护罩(22)和所述主板(23)中的仅一方的部件具有比所述多片叶片(21)的所述后缘部(21b)进一步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222、232),
所述送风壳体(10B、10C)具有在所述轴向上相对的一对壁部(113、123),
所述接近空气流路(131B、131C)是由所述延伸部(222、232)和所述一对壁部(113、123)中的一方形成的空气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部件是所述主板,
所述接近空气流路(131B)是由所述主板的所述延伸部(232)、以及所述一对壁部中的相比于接近所述主板更接近所述护罩的壁部形成的空气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部件是所述护罩,
所述接近空气流路(131C)是由所述护罩的所述延伸部(222)、以及所述一对壁部中的相比于接近所述护罩更接近所述主板的壁部形成的空气流路。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该离心式送风机具有驱动所述离心风扇进行旋转的电动机(30),
所述电动机被配置在所述主板的与所述叶片和所述护罩相对的表面的背面侧。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空气流路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朝向所述空气流下游侧而变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心式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空气流路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所述离心风扇的所述轴向上的最大长度(Lfmax)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99311 | 2015-05-14 | ||
JP2015-099311 | 2015-05-14 | ||
PCT/JP2016/063008 WO2016181821A1 (ja) | 2015-05-14 | 2016-04-26 | 遠心式送風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4883A CN107614883A (zh) | 2018-01-19 |
CN107614883B true CN107614883B (zh) | 2020-01-14 |
Family
ID=57248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26644.5A Active CN107614883B (zh) | 2015-05-14 | 2016-04-26 | 离心式送风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149158A1 (zh) |
JP (1) | JPWO2016181821A1 (zh) |
CN (1) | CN107614883B (zh) |
DE (1) | DE112016002180T5 (zh) |
WO (1) | WO201618182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47554B2 (ja) | 2018-04-06 | 2022-04-05 | 株式会社Soken | 遠心送風機 |
JP6827486B2 (ja) * | 2019-02-25 | 2021-02-10 |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 送風機 |
CN112081762B (zh) * | 2019-06-13 | 2023-01-31 | 苏州凯航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CN111878453A (zh) * | 2020-08-06 | 2020-11-03 | 苏州工业园区星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高功率吸尘器马达风机及其设计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2745A (zh) * | 1986-04-14 | 1987-12-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风机 |
CN101793268A (zh) * | 2005-06-06 | 2010-08-04 | 格布尔·贝克尔有限责任公司 | 离心鼓风机 |
JP2012251530A (ja) * | 2011-06-07 | 2012-12-20 | Panasonic Corp | 電動送風機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
CN202900768U (zh) * | 2011-09-29 | 2013-04-24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离心式鼓风机 |
CN103998790A (zh) * | 2012-01-17 | 2014-08-20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离心式压缩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14919A (en) * | 1931-10-30 | 1933-06-20 | Allis Chalmers Mfg Co | Centrifugal pump |
US2144417A (en) * | 1937-01-11 | 1939-01-17 | Claude B Schneible | Sludge pump |
US3071077A (en) * | 1958-11-25 | 1963-01-01 | Ingersoll Rand Co | Centrifugal pump |
US3162135A (en) * | 1961-02-20 | 1964-12-22 | Sundstrand Corp | Centrifugal pumps |
JPS53122906A (en) * | 1977-04-04 | 1978-10-26 | Komatsu Ltd | Impeller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 |
US4236871A (en) * | 1978-01-03 | 1980-12-02 | Johnston Brothers (Engineering) Limited | Centrifugal fan impellers with blades secured between plates |
JPS5596398A (en) * | 1979-01-12 | 1980-07-22 | Toshiba Corp | Diffuser of electric blower for cleaner |
JP3777765B2 (ja) * | 1997-12-16 | 2006-05-2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
ES2391759T3 (es) * | 1998-05-13 | 2012-11-29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Ventilador impulsor eléctrico y aspiradora que incluye dicho ventilador impulsor |
US20050047943A1 (en) * | 2003-08-29 | 2005-03-03 | Jarrah Yousef M. | Compressor surge prevention via distinct blade shapes |
EP2020509B1 (en) * | 2007-08-03 | 2014-10-15 | Hitachi, Ltd. |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
US8419358B2 (en) * | 2009-06-17 | 2013-04-16 | Sundyne, Llc | Flow output nozzle for centrifugal pump |
JP5566663B2 (ja) * | 2009-11-09 | 2014-08-06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多翼遠心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JP5769978B2 (ja) * | 2011-01-27 | 2015-08-26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遠心式ファン |
JP5727833B2 (ja) * | 2011-03-30 | 2015-06-03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遠心式ファン |
JP5809859B2 (ja) * | 2011-06-30 | 2015-11-11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遠心式ファン |
JP5940266B2 (ja) * | 2011-08-29 | 2016-06-29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遠心式ファン及び遠心式ファンの製造方法 |
JP5888494B2 (ja) * | 2011-12-15 | 2016-03-22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遠心ファン装置 |
JP5705945B1 (ja) * | 2013-10-28 | 2015-04-22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遠心式ファン |
WO2015190077A1 (ja) * | 2014-06-11 | 2015-12-1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温度調和ユニット、温度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温度調和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車両 |
JP2016061241A (ja) * | 2014-09-18 | 2016-04-25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遠心羽根車及び遠心圧縮機 |
JP2016223428A (ja) * | 2015-05-29 | 2016-12-28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
-
2016
- 2016-04-26 CN CN201680026644.5A patent/CN107614883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26 JP JP2017517867A patent/JPWO2016181821A1/ja active Pending
- 2016-04-26 WO PCT/JP2016/063008 patent/WO201618182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4-26 DE DE112016002180.1T patent/DE112016002180T5/de not_active Ceased
- 2016-04-26 US US15/572,185 patent/US2018014915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2745A (zh) * | 1986-04-14 | 1987-12-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风机 |
CN101793268A (zh) * | 2005-06-06 | 2010-08-04 | 格布尔·贝克尔有限责任公司 | 离心鼓风机 |
JP2012251530A (ja) * | 2011-06-07 | 2012-12-20 | Panasonic Corp | 電動送風機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
CN202900768U (zh) * | 2011-09-29 | 2013-04-24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离心式鼓风机 |
CN103998790A (zh) * | 2012-01-17 | 2014-08-20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离心式压缩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81821A1 (ja) | 2016-11-17 |
DE112016002180T5 (de) | 2018-01-25 |
CN107614883A (zh) | 2018-01-19 |
US20180149158A1 (en) | 2018-05-31 |
JPWO2016181821A1 (ja) | 2017-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07774B2 (en) | Centrifugal fan and casing thereof | |
TWI402427B (zh) | 逆轉之軸流式風扇 | |
CN107614883B (zh) | 离心式送风机 | |
EP1707822B1 (en) | Centrifugal fan | |
EP2343458B1 (en) | Blower and heat pump utilizing said blower | |
JP5131093B2 (ja) | 遠心式送風機 | |
US9702373B2 (en) | Single suction type centrifugal fan | |
US20210277910A1 (en) | Compact diagonal fan with outlet guide vane device | |
JP2010124534A (ja) | 電動機用斜流ファンと該斜流ファンを備えた電動機 | |
US20190390676A1 (en) | Centrifugal blower device | |
US20190389344A1 (en) | Centrifugal blower device | |
US20150337855A1 (en) |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drive motor of double suction blower | |
US7255533B2 (en) | Centrifugal fan | |
US20120156025A1 (en) | Centrifugal fan | |
JPH11264396A (ja) | 送風機 | |
JP5675298B2 (ja) | 多翼遠心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
WO2018016198A1 (ja) | 遠心式送風機 | |
JP2017122403A (ja) | 渦流ブロワ | |
JP6297467B2 (ja) | 遠心ファン | |
JP6588999B2 (ja) | 遠心式ファン | |
JP2017044133A (ja) | 遠心送風機及び換気扇 | |
CN111608937A (zh) | 送风机 | |
JPH08338396A (ja) | 遠心式送風機 | |
EP4317703A1 (en) | Electric blower | |
JP7134053B2 (ja) | 軸流ファ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