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3243A -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3243A
CN107603243A CN201710978123.6A CN201710978123A CN107603243A CN 107603243 A CN107603243 A CN 107603243A CN 201710978123 A CN201710978123 A CN 201710978123A CN 107603243 A CN107603243 A CN 107603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ilm
food packaging
edible food
antibacteria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81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文明
许蘅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9781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03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0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3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研制的产品是由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磷脂和多巴胺等物质组成,在制备过程中,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搅拌溶解,再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超声分散,得分散液再向分散液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搅拌混合后,静置溶胀,再经加热搅拌溶解,得成膜液,将所得成膜液流延成膜后,热压,再经干燥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其力学性能及阻湿性能也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可食性薄膜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等)为原料,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人们很早就采用天然的可食原料来包装食物,如使用动物肠衣来包装制作香肠,用豆浆煮沸后凝结的豆腐衣来包裹馅料,用糯米纸来包装糖果等。塑料薄膜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取代这些天然的材料。但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把目光又重新注视到这些以可消化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为基料制成的一种不影响被包装食品风味的透明的食品包装薄膜的研究上来。与其他可食性包装薄膜相比,由于无论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都可以作为可食膜的原料,蛋白质本身又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安全性好,因此,蛋白基可食性包装薄膜以其独特的优势而在食品包装领域备受青睐。
随着可食用性薄膜的研究不断深入,针对可食用性薄膜原材料的选择、成膜工艺和薄膜性质改进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包装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卫生、安全的可食用性包装薄膜的需求日益增加,可食性薄膜的研究实用性要求大大提高。
首先,性能应进一步优化。可食性薄膜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吸湿性,易导致被包食物发生霉变或变质腐化。因此,应深入研究不同薄膜的理化性质,并有针对性地对被包装产品进行相应的保鲜防护性能改善,以达到真正环保保鲜的防护需求。并且可食性膜应当有效阻隔食品与微生物的接触,同时调节食品包装内的微环境,提高可食性膜的抑菌性,从而以期达到更好的保藏效果。
因此,如何改善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阻湿性能及抑菌性不佳的缺点,同时提高其力学性能,以获取更高综合性能的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是其推广与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阻湿性能、力学性能及抑菌性不佳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植物蛋白 20~50份
小分子壳聚糖 10~30份
植物蜡 8~15份
植物精油 8~15份
抗坏血酸 3~5份
羟基磷灰石 4~6份
鳞片状纳米氧化镁 1~3份
甘油 0.3~0.5份
多巴胺 0.03~0.05份
磷脂 3~5份
水 100~150份
所述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制备步骤为:
(1)按原料组成称量各组分;
(2)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再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超声分散,得分散液;
(3)再向分散液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搅拌混合后,静置溶胀,再经加热搅拌溶解,得成膜液;
(4)将所得成膜液流延成膜后,热压,再经干燥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椰蛋白或花生蛋白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小分子壳聚糖制备步骤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为1:8~1:12混合后,静置溶胀,再加入壳聚糖质量1~3%的壳聚糖酶,恒温搅拌酶解后,灭酶,浓缩,干燥,得小分子壳聚糖。
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米糠蜡或甘蔗蜡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玫瑰精油或茉莉花精油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芝麻卵磷脂或葵花籽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小分子壳聚糖与植物蛋白复配作为成膜物质,并加入羟基磷灰石,部分羟基磷灰石可在水中电离产生钙离子,带有正电荷的钙离子可与植物蛋白中的负电荷发生结合,从而提高蛋白质分子间结合力,且钙离子的产生可有效降低蛋白质中巯基数量,使大量巯基转变成-S-S-或-S-Ca-S-,从而使蛋白质分子的凝胶特性有效增强,使产品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高,而部分未电离的羟基磷灰石可作为增强填料填充于蛋白质和小分子壳聚糖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中,实现对体系内部孔隙结构的致密填充,从而提高产品成膜致密度,使产品力学性能提升的同时,阻湿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2)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植物蜡和植物精油,其中,植物蜡可在热压过程中,携带体系中纳米尺寸的片状氧化镁上浮到产品表面,在产品表面形成阻水抑菌层,且植物蜡的加入可提高产品的可塑性,且植物蜡和植物精油在加工过程中,可占据蛋白质和壳聚糖交联网络中部分官能团的位置,降低交联网络分子中共价键的振动强度,在提高产品力学性能的同时可使膜中亲水自由基减少,使产品阻水性能进一步提升;
(3)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产品中添加少量抗坏血酸,一方面,抗坏血酸的加入可打断部分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使蛋白质分子充分舒展,促进蛋白质分子间二硫键的形成,有利于得到致密的网状结构,使产品力学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抗坏血酸的加入还可以降低蛋白质多肽链的分子量,使其内部疏水基团暴露,从而进一步增强产品阻水性能,在这抗坏血酸的加入还可以提升产品的抑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 拉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抗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具体检测结果。
图2 拉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阻湿性具体检测结果。
图3 拉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抑菌性具体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按质量比为1:8~1:12将壳聚糖与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3~5h,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1~3%的壳聚糖酶,并把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30~35℃,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60~80min后,加热升温至95~98℃,保温灭酶10~20min,得酶解液,并将所得酶解液趁热转入旋转蒸发仪,于温度为80~85℃条件下,旋蒸浓缩2~4h,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并将所得干燥物研磨成粉,得小分子壳聚糖;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50份植物蛋白,10~30份小分子壳聚糖,8~15份植物蜡,8~15份植物精油,3~5份抗坏血酸,4~6份羟基磷灰石,1~3份鳞片状纳米氧化镁,0.3~0.5份甘油,0.03~0.05份多巴胺,3~5份磷脂,100~150份水,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后,于温度为45~55℃,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10~20min,得多巴胺溶液,再向多巴胺溶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于超声频率为45~55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5~6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倒入混料机中,并向混料机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于温度为45~50℃,转速为1200~1800r/min条件下,恒温高速搅拌2~4h后,静置脱泡,得成膜液,再将所得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流延成膜后,于压力为8~12MPa,温度为75~80℃条件下,热压10~15min,再于温度为85~90℃条件下鼓风干燥45~60min,随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椰蛋白或花生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米糠蜡或甘蔗蜡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玫瑰精油或茉莉花精油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芝麻卵磷脂或葵花籽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
实例1
按质量比为1:12将壳聚糖与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5h,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3%的壳聚糖酶,并把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0min后,加热升温至98℃,保温灭酶20min,得酶解液,并将所得酶解液趁热转入旋转蒸发仪,于温度为85℃条件下,旋蒸浓缩4h,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并将所得干燥物研磨成粉,得小分子壳聚糖;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植物蛋白,30份小分子壳聚糖,15份植物蜡,15份植物精油,5份抗坏血酸,6份羟基磷灰石,3份鳞片状纳米氧化镁,0.5份甘油,0.05份多巴胺,5份磷脂,150份水,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后,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20min,得多巴胺溶液,再向多巴胺溶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于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倒入混料机中,并向混料机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于温度为50℃,转速为1800r/min条件下,恒温高速搅拌4h后,静置脱泡,得成膜液,再将所得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流延成膜后,于压力为12MPa,温度为80℃条件下,热压15min,再于温度为90℃条件下鼓风干燥60min,随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实例2
按质量比为1:12将壳聚糖与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5h,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3%的壳聚糖酶,并把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0min后,加热升温至98℃,保温灭酶20min,得酶解液,并将所得酶解液趁热转入旋转蒸发仪,于温度为85℃条件下,旋蒸浓缩4h,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并将所得干燥物研磨成粉,得小分子壳聚糖;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植物蛋白,30份小分子壳聚糖,15份植物蜡,15份植物精油,5份抗坏血酸,3份鳞片状纳米氧化镁,0.5份甘油,0.05份多巴胺,5份磷脂,150份水,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后,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20min,得多巴胺溶液,再向多巴胺溶液中加入鳞片状纳米氧化镁,于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倒入混料机中,并向混料机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于温度为50℃,转速为1800r/min条件下,恒温高速搅拌4h后,静置脱泡,得成膜液,再将所得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流延成膜后,于压力为12MPa,温度为80℃条件下,热压15min,再于温度为90℃条件下鼓风干燥60min,随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实例3
按质量比为1:12将壳聚糖与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5h,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3%的壳聚糖酶,并把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0min后,加热升温至98℃,保温灭酶20min,得酶解液,并将所得酶解液趁热转入旋转蒸发仪,于温度为85℃条件下,旋蒸浓缩4h,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并将所得干燥物研磨成粉,得小分子壳聚糖;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植物蛋白,30份小分子壳聚糖,15份植物蜡,15份植物精油,5份抗坏血酸,6份羟基磷灰石,0.5份甘油,0.05份多巴胺,5份磷脂,150份水,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后,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20min,得多巴胺溶液,再向多巴胺溶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于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倒入混料机中,并向混料机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于温度为50℃,转速为1800r/min条件下,恒温高速搅拌4h后,静置脱泡,得成膜液,再将所得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流延成膜后,于压力为12MPa,温度为80℃条件下,热压15min,再于温度为90℃条件下鼓风干燥60min,随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实例4
按质量比为1:12将壳聚糖与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5h,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3%的壳聚糖酶,并把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0min后,加热升温至98℃,保温灭酶20min,得酶解液,并将所得酶解液趁热转入旋转蒸发仪,于温度为85℃条件下,旋蒸浓缩4h,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并将所得干燥物研磨成粉,得小分子壳聚糖;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植物蛋白,30份小分子壳聚糖,15份植物精油,5份抗坏血酸,6份羟基磷灰石,3份鳞片状纳米氧化镁,0.5份甘油,0.05份多巴胺,5份磷脂,150份水,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后,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20min,得多巴胺溶液,再向多巴胺溶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于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倒入混料机中,并向混料机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于温度为50℃,转速为1800r/min条件下,恒温高速搅拌4h后,静置脱泡,得成膜液,再将所得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流延成膜后,于压力为12MPa,温度为80℃条件下,热压15min,再于温度为90℃条件下鼓风干燥60min,随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实例5
按质量比为1:12将壳聚糖与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5h,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3%的壳聚糖酶,并把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0min后,加热升温至98℃,保温灭酶20min,得酶解液,并将所得酶解液趁热转入旋转蒸发仪,于温度为85℃条件下,旋蒸浓缩4h,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并将所得干燥物研磨成粉,得小分子壳聚糖;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植物蛋白,30份小分子壳聚糖,15份植物蜡,5份抗坏血酸,6份羟基磷灰石,3份鳞片状纳米氧化镁,0.5份甘油,0.05份多巴胺,5份磷脂,150份水,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后,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20min,得多巴胺溶液,再向多巴胺溶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于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倒入混料机中,并向混料机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于温度为50℃,转速为1800r/min条件下,恒温高速搅拌4h后,静置脱泡,得成膜液,再将所得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流延成膜后,于压力为12MPa,温度为80℃条件下,热压15min,再于温度为90℃条件下鼓风干燥60min,随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实例6
按质量比为1:12将壳聚糖与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5h,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3%的壳聚糖酶,并把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0min后,加热升温至98℃,保温灭酶20min,得酶解液,并将所得酶解液趁热转入旋转蒸发仪,于温度为85℃条件下,旋蒸浓缩4h,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并将所得干燥物研磨成粉,得小分子壳聚糖;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植物蛋白,30份小分子壳聚糖,15份植物蜡,15份植物精油,6份羟基磷灰石,3份鳞片状纳米氧化镁,0.5份甘油,0.05份多巴胺,5份磷脂,150份水,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后,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20min,得多巴胺溶液,再向多巴胺溶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于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倒入混料机中,并向混料机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甘油和磷脂,于温度为50℃,转速为1800r/min条件下,恒温高速搅拌4h后,静置脱泡,得成膜液,再将所得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流延成膜后,于压力为12MPa,温度为80℃条件下,热压15min,再于温度为90℃条件下鼓风干燥60min,随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实例7
按质量比为1:12将壳聚糖与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20min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5h,再向烧杯中加入壳聚糖质量3%的壳聚糖酶,并把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3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80min后,加热升温至98℃,保温灭酶20min,得酶解液,并将所得酶解液趁热转入旋转蒸发仪,于温度为85℃条件下,旋蒸浓缩4h,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物,并将所得干燥物研磨成粉,得小分子壳聚糖;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植物蛋白,30份小分子壳聚糖,15份植物蜡,15份植物精油,5份抗坏血酸,6份羟基磷灰石,3份鳞片状纳米氧化镁,0.5份甘油,0.05份多巴胺,150份水,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后,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混合20min,得多巴胺溶液,再向多巴胺溶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于超声频率为55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倒入混料机中,并向混料机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和甘油,于温度为50℃,转速为1800r/min条件下,恒温高速搅拌4h后,静置脱泡,得成膜液,再将所得成膜液转入流延机料斗,流延成膜后,于压力为12MPa,温度为80℃条件下,热压15min,再于温度为90℃条件下鼓风干燥60min,随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
将实例1至7所得的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拉抗强度(TS):按照GB/T13022对试件拉抗强度(TS)进行检测,将膜制成长75mm,宽25mm的试样。测量其厚度(d)后,在质构分析仪上读取膜破裂时的拉力F数值,设定膜的初始夹距为40mm,拉引速度为1mm/s,按(1)式计算膜的抗拉强度:
TS=F/S (1)
式中:TS为抗拉强度(MPa);F为膜所受拉力(N);S为膜的横截面积(m2);
2.断裂伸长率(E):将膜制成长7.5cm,宽2.5cm的试样。仪器上样品的测量长度为L=5cm,在抗拉强度测定仪上读取膜破裂时的数值,即延伸长度(L0),按(2)式计算膜的断裂伸长率:
E=(L0/L)×100% (2)
3.阻湿性:按照GB1037,用透湿杯辅以调温调湿箱测定,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按照(3)式进行计算:
WVP=∆m·d/(A·t·∆p)
式中:WVP—水蒸气透过系数,g·mm/(kPa·m2·d);Δm—t时间内的质量增重,g;d—试样厚度,mm;A—试样透水蒸气的面积,m2;t—质量增重稳定后的两次间隔时间,h;Δp—试样两侧的水蒸气压差,kPa;
4.抑菌性:将试件分别包装肉后采用4℃的冷藏条件下冷藏10d,并对10d后细菌总数进行测定。
和断裂伸长率具体检测结果见附图说明图1。
阻湿性具体检测结果见附图说明图2。
抑菌性具体检测结果见附图说明图3。
由图1、图2和图3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其力学性能及阻湿性能也显著提高,在包装材料行业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Claims (6)

1.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植物蛋白 20~50份
小分子壳聚糖 10~30份
植物蜡 8~15份
植物精油 8~15份
抗坏血酸 3~5份
羟基磷灰石 4~6份
鳞片状纳米氧化镁 1~3份
甘油 0.3~0.5份
多巴胺 0.03~0.05份
磷脂 3~5份
水 100~150份
所述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制备步骤为:
(1)按原料组成称量各组分;
(2)先将多巴胺与水混合,再加入羟基磷灰石和鳞片状纳米氧化镁,超声分散,得分散液;
(3)再向分散液中依次加入植物蛋白、小分子壳聚糖、植物蜡、植物精油、抗坏血酸、甘油和磷脂,搅拌混合后,静置溶胀,再经加热搅拌溶解,得成膜液;
(4)将所得成膜液流延成膜后,热压,再经干燥后收卷成膜,即得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分离蛋白、椰蛋白或花生蛋白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壳聚糖制备步骤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为1:8~1:12混合后,静置溶胀,再加入壳聚糖质量1~3%的壳聚糖酶,恒温搅拌酶解后,灭酶,浓缩,干燥,得小分子壳聚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蜡为蓖麻籽蜡、米糠蜡或甘蔗蜡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精油为薰衣草精油、玫瑰精油或茉莉花精油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芝麻卵磷脂或葵花籽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
CN201710978123.6A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Pending CN107603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8123.6A CN107603243A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8123.6A CN107603243A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3243A true CN107603243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77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8123.6A Pending CN107603243A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3243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5979A (zh) * 2018-04-02 2018-09-04 吴伟华 一种青贮饲料专用细菌冻干保护剂
CN108976735A (zh) * 2018-06-21 2018-12-11 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021262A (zh) * 2018-05-04 2018-12-1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固载皮克林乳液抑菌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29781A (zh) * 2018-09-21 2019-01-04 佛山市森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用防霉剂
CN109775831A (zh) * 2019-02-25 2019-05-21 黄旭东 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用复合混凝剂
CN111019361A (zh) * 2019-12-11 2020-04-17 宁波大学 一种多分子层可食性生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14468015A (zh) * 2022-03-15 2022-05-13 重庆大学 一种高肉粘性的胶原肠衣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176837A (zh) * 2022-09-06 2022-10-14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冷鲜肉类保鲜剂
CN115304801A (zh) * 2021-05-07 2022-11-08 西安理工大学 可食昆虫蛋白在包装膜中的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3554A (zh) * 2012-05-08 2012-08-22 福州大学 一种可食性鱼皮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7272A (zh) * 2014-04-18 2014-07-23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可食性花生分离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0760A (zh) * 2015-01-15 2015-05-13 安徽巢湖南方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花生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性果蔬包装膜
CN104725673A (zh) * 2015-03-20 2015-06-24 东华大学 一种原位生成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膜的方法
CN106750580A (zh) * 2017-01-09 2017-05-31 福州大学 一种新型可食性抗菌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3554A (zh) * 2012-05-08 2012-08-22 福州大学 一种可食性鱼皮胶原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7272A (zh) * 2014-04-18 2014-07-23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可食性花生分离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0760A (zh) * 2015-01-15 2015-05-13 安徽巢湖南方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花生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性果蔬包装膜
CN104725673A (zh) * 2015-03-20 2015-06-24 东华大学 一种原位生成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膜的方法
CN106750580A (zh) * 2017-01-09 2017-05-31 福州大学 一种新型可食性抗菌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5979A (zh) * 2018-04-02 2018-09-04 吴伟华 一种青贮饲料专用细菌冻干保护剂
CN109021262A (zh) * 2018-05-04 2018-12-1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固载皮克林乳液抑菌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21262B (zh) * 2018-05-04 2021-03-3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固载皮克林乳液抑菌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76735B (zh) * 2018-06-21 2021-01-26 深圳市绿源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976735A (zh) * 2018-06-21 2018-12-11 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食性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129781A (zh) * 2018-09-21 2019-01-04 佛山市森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板用防霉剂
CN109775831A (zh) * 2019-02-25 2019-05-21 黄旭东 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用复合混凝剂
CN111019361A (zh) * 2019-12-11 2020-04-17 宁波大学 一种多分子层可食性生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11019361B (zh) * 2019-12-11 2021-08-03 宁波大学 一种多分子层可食性生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15304801A (zh) * 2021-05-07 2022-11-08 西安理工大学 可食昆虫蛋白在包装膜中的应用
CN114468015A (zh) * 2022-03-15 2022-05-13 重庆大学 一种高肉粘性的胶原肠衣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468015B (zh) * 2022-03-15 2023-10-17 重庆大学 一种高肉粘性的胶原肠衣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176837A (zh) * 2022-09-06 2022-10-14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冷鲜肉类保鲜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3243A (zh) 一种抑菌型蛋白基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Glicksman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hydrocolloids
Huang et 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gg white protein/κ-Carrageenan composite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oil packaging
CN105646951B (zh) 功能性可溶可食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WO2010082053A3 (en) Expanded food product and process of preparation
CN103937272B (zh) 一种可食性花生分离蛋白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1975B (zh) 一种阻水阻氧可食用膜的制备方法
KR20110110802A (ko) 저수분 함량의 꿀 제품
CN106262112A (zh) 一种豆腐柴叶干粉的制备方法
CN105111511A (zh) 一种抗菌纳米复合可食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56585A (zh) 一种秋葵凝胶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5779A (zh) 一种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CN108193551A (zh) 一种复合芹菜基包装纸的制备方法
KR101706991B1 (ko) 용기에 들어있는 고형 식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602941A (zh) 一种对pH敏感的皂荚多糖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Gupta et al. The scope of biopolymers in food industry
RU2655740C1 (ru) Съедобная пищевая пленка
CN111329041B (zh) 一种即食型糍粑及其制造方法
RU2487548C1 (ru) Состав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жировой начинки
CN109122857A (zh) 一种常温成型原味椰汁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1326A (zh) 一种果蔬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Thombare et al. Multipurpose applications of tamarind seed and kernel powder
CN104982631A (zh) 一种耐高温奶糖
KR100311901B1 (ko) 두부비지 또는 유청을 이용한 가식분해성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81578A (zh) 无花果蜜饯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