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9259B -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9259B
CN107579259B CN201710690586.2A CN201710690586A CN107579259B CN 107579259 B CN107579259 B CN 107579259B CN 201710690586 A CN201710690586 A CN 201710690586A CN 107579259 B CN107579259 B CN 107579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elt
preparation
graphene
valv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05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79259A (zh
Inventor
孙立东
丁美
贾传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6905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79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79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9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79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9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用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高性能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解决现阶段钒电池用商业化碳毡电极电导率差、比表面积低、电化学活性低、钒离子电对催化性能差及单电池性能低和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以商业化碳毡为原料,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碳毡具有良好的电导率、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优越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VRB电池性能和低成本等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产品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生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用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高性能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可再生清洁能源因为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是目前科学研究和工业开发的热点。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显现出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为此,亟待开发高效、环保、低成本和安全可靠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因其功率和能量独立、设计简单灵活、循环寿命长、可快速充放电、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过程的大规模储能设备。同时,VRB近几年也是电站储能、电网调峰等领域广泛试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然而,目前钒电池商业化进展受到高成本的制约。其中,电极材料是决定电堆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一种适用于钒电池的电极材料应具备优良的电导率、高比表面积、优越的电化学活性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传统金属材料电极的电化学可逆性差,且易被酸性电解液钝化;而铂、铱等贵金属虽然具有电化学活性高、催化性能好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但这类材料价格昂贵,制约其在钒电池中大规模应用。现阶段,钒电池应用最广泛采用的电极材料为碳类材料,如:石墨毡、石墨、碳布和碳纤维等。然而,这类碳材料直接应用过程中存在电导率低,电化学活性差以及电池性能差等问题。鉴于此,必须对此类碳基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电极的电导率和电化学活性。截至目前,仍然没有一种合适方法能够解决这些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钒电池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毡电导率差、化学活性低、比表面积低、稳定性差、在VRB中性能差以及造成VRB成本高等问题。采用该方法可获得低成本高性能的复合碳毡,其具有电导率高、比表面积高、电化学活性高、对钒离子催化性能好、稳定性好,以及VRB电池应用中性能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将干燥处理的碳毡浸泡在酸溶液中,常温浸泡一定时间,随后超声震荡一定时间;其中,在酸溶液中浸泡碳毡的时间为18-24h,超声震荡时间为0.5-1.5h;
(2)将步骤(1)中的碳毡,反复用去离子水清洗;
(3)将清洗后的碳毡进行干燥处理;
(4)将步骤(3)中的碳毡放入管式腔体中,并将腔体推至石英管中心加热区域;
(5)将石英管密封,关闭空气阀,随后开启真空泵抽真空,直至真空度低至30-50Pa;
(6)开启CH4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4-8sccm;
(7)气体流量稳定后,关闭CH4阀门,抽真空,直至真空度低至1-4Pa;
(8)开启H2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8-12sccm;
(9)气体流量稳定后,关闭H2阀门,抽真空,直至真空度低至1-4Pa;
(10)重复步骤(8)和(9)两次以上;
(11)开启H2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8-12sccm,加热石英管真空腔至第一目标温度,第一目标温度为700±10℃,升温时间为40-50min;
(12)升温至第一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1-3h;
(13)保温结束后,将温度升至第二目标温度,并在升温开始一段时间后,调整H2流量;其中,第二目标温度为750±10℃,升温时间为20-30min,调整气体流量开始的时间点为升温开始10-15min,调整气体流量2-5sccm;
(14)升温至第二目标温度后,打开CH4阀门,开启射频开关,并维持反应时间为1-30min;
(15)关闭射频开关,关闭CH4阀门,提高H2流量到6-12sccm,随炉冷却;
(16)温度降至室温后,关闭H2阀门,关闭真空泵;
(17)开启空气阀门,获得石墨烯改性碳毡样品。
所述步骤(1)中,碳毡干燥处理温度为400-500℃。
所述步骤(1)中,酸为硫酸、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酸溶液浓度为1-3mol/L。
所述步骤(2)中,清洗次数为10-15次。
所述步骤(3)中,碳毡干燥温度为80-120℃。
所述步骤(4)中,碳毡的放置方式为水平平行、倾斜平行和倾斜交错排列方式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10)中,重复次数为2-5次。
所述步骤(14)中,控制气体流量比为CH4:H2=1:1-2:1。
所述步骤(14)中,射频功率为150-300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商业碳毡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具有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钒离子催化性能好、稳定性好、电化学催化活性高等优点。
2.本发明所用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的方法,原料易得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发展。
3.本发明整个制备过程中具有设备价格低廉、原料成本低廉易得、操作流程简单便捷等工业实用化特点,有助于VRB的商业化用电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总之,本发明以商业化碳毡为原料,采用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复合电极,提高了碳毡的电导率、比表面积、电化学活性、稳定性和电化学催化性能。与未改性商业化碳毡组装的VRB电池对比,采用石墨烯改性碳毡的VRB电池具有高的功率密度(如图1所示),以及高的效率、优越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如图2所示)。利用气相沉积法将高比表面积和高电导率的石墨烯均匀沉积到商业化碳毡表面,制备高性能的石墨烯改性碳毡复合电极。这类方法所用原料成本低廉易得,操作简单便捷,并适合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有望制备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钒电池用商业化电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商业碳毡和石墨烯改性碳毡钒电池功率密度对比。
图2是采用商业碳毡和石墨烯改性碳毡钒电池效率对比。
图3是本发明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装置示意图。图中,1控制面板;2加热炉;3阀门;4碳毡样品;5压力表;6石英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发明以商业化碳毡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电极。该电极材料具有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钒离子催化性能好、稳定性好、电化学催化活性高等优点。
如图3所示,本发明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装置主要包括:控制面板1、加热炉2、阀门3、碳毡样品4、压力表5、石英管6等,具体结构如下:
加热炉2中设置石英管6,石英管6中放置碳毡样品4,石英管6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和抽气管,进气管上设置压力表5,抽气管上设置阀门3,加热炉2上设置控制面板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碳毡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面积为5cm×6cm的碳毡在400-500℃条件下干燥处理20-30min。
(2)将干燥的碳毡放入2mol/L的硫酸溶液中浸泡20h,随后超声震荡0.5h。
(3)将浸泡后的碳毡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12次。
(4)将清洗后碳毡在100℃干燥12h。
2.石墨烯改性碳毡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处理后的碳毡放入管式腔体中,并将腔体推至石英管中心加热区域。
(2)将石英管密封,关闭空气阀,随后开启真空泵抽真空至50Pa。
(3)开启CH4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6sccm。
(4)气体流量稳定后,关闭CH4阀门,抽真空至2-3Pa。
(5)开启H2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10sccm。
(6)气体流量稳定后,关闭H2阀门,抽真空至2-3Pa。
(7)重复步骤(5)和(6),重复5次。
(8)开启H2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10sccm,加热石英管真空腔至700℃,升温时间为50min。
(9)在700℃,保温1h;
(10)保温结束后,将温度升至750℃,升温时间为20min。
(11)升温开始10min后,调整H2流量为4sccm。
(12)温度升至750℃后,打开CH4阀门,开启射频开关,射频功率为250W,气体流量为CH4:H2=6:4,反应时间2min。
(13)关闭射频开关,关闭CH4阀门,提高H2流量为10sccm,随炉冷却。
(14)温度降至室温后,关闭H2阀门,关闭真空泵。
(15)开启空气阀门,获得石墨烯改性碳毡样品。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改性碳毡中石墨烯分布均匀,未出现聚集现象。
本实施例的相关性能数据如下:
室温下测得碳毡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内阻为0.66Ω·cm2,此比例制备的复合电极面电阻小于商业碳毡(0.72Ω·cm2),VRB中的电池效率高于商业碳毡,适应VRB的应用要求,可以促进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工业化发展。但石墨烯的沉积量需要增加,以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1、步骤2中(12)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时间为5min。
2、采用实施例1其余同样步骤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
室温下测得碳毡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内阻为0.6Ω·cm2,此比例制备的复合电极面电阻低于商业碳毡(0.72Ω·cm2),VRB中的电池性能比商业碳毡相比实施例1进一步提高。石墨烯均匀分布在碳毡碳纤维表面,但石墨烯沉积量还是相对较少,长时间循环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1、步骤2中(12)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时间为10min。
2、采用实施例1其余同样步骤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
由于石墨烯沉积时间增加,在相同条件下,改性电极上石墨烯负载量增加,因此该复合电极电导率提高,高于实施例2和3。因此,室温下测得改性电极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内阻为0.5Ω·cm2,此比例制备的复合电极面电阻低于原碳毡(0.72Ω·cm2),VRB中的电池电压效率高于原碳毡,如图1所示。同时,电池的功率密度显著提高,约为装有商业碳毡钒电池的120%。由于石墨烯对钒离子的催化作用,改性碳毡能有效提高钒电池能量密度近15%,如图2所示。经过多次循环,其电池效率没有明显衰减。改性碳毡在VRB电池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所以,该复合碳毡能够很好的适应钒电池体系,其低廉的成本,良好的电池性能能够促进钒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1、步骤2中(12)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时间为20min。
2、采用实施例1其余同样步骤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
由于石墨烯沉积时间进一步增加,在相同条件下,改性电极上石墨烯负载量增加,因此该复合电极电导率提高,高于实施例1,2和3。但由于石墨烯负载量增加,在碳毡碳纤维表面出现团聚现象,影响该改性碳毡在钒电池中性能。同时由于沉积时间长,碳毡制备成本提高,不利于钒电池产业化发展。
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以碳毡为原料,采用实施例3中步骤,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石墨烯改性碳毡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改性电极具有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钒离子催化性能好、稳定性好、电化学催化活性高等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环境友好,原料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可广泛地应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商业化领域。

Claims (9)

1.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将干燥处理的碳毡浸泡在酸溶液中,常温浸泡一定时间,随后超声震荡一定时间;其中,在酸溶液中浸泡碳毡的时间为18-24h,超声震荡时间为0.5-1.5h;
(2)将步骤(1)中的碳毡,反复用去离子水清洗;
(3)将清洗后的碳毡进行干燥处理;
(4)将步骤(3)中的碳毡放入管式腔体中,并将腔体推至石英管中心加热区域;
(5)将石英管密封,关闭空气阀,随后开启真空泵抽真空,直至真空度低至30-50Pa;
(6)开启CH4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4-8sccm;
(7)气体流量稳定后,关闭CH4阀门,抽真空,直至真空度低至1-4Pa;
(8)开启H2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8-12sccm;
(9)气体流量稳定后,关闭H2阀门,抽真空,直至真空度低至1-4Pa;
(10)重复步骤(8)和(9)两次以上;
(11)开启H2阀门,调整气体流量为8-12sccm,加热石英管真空腔至第一目标温度,第一目标温度为700±10℃,升温时间为40-50min;
(12)升温至第一目标温度后,保温时间1-3h;
(13)保温结束后,将温度升至第二目标温度,并在升温开始一段时间后,调整H2流量;其中,第二目标温度为750±10℃,升温时间为20-30min,调整气体流量开始的时间点为升温开始10-15min,调整气体流量2-5sccm;
(14)升温至第二目标温度后,打开CH4阀门,开启射频开关,并维持反应时间为1-30min;
(15)关闭射频开关,关闭CH4阀门,提高H2流量到6-12sccm,随炉冷却;
(16)温度降至室温后,关闭H2阀门,关闭真空泵;
(17)开启空气阀门,获得石墨烯改性碳毡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碳毡干燥处理温度为400-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酸为硫酸、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酸溶液浓度为1-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清洗次数为10-15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碳毡干燥温度为8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碳毡的放置方式为水平平行、倾斜平行和倾斜交错排列方式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0)中,重复次数为2-5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4)中,控制气体流量比为CH4:H2=1:1-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4)中,射频功率为150-300W。
CN201710690586.2A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579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0586.2A CN107579259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0586.2A CN107579259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9259A CN107579259A (zh) 2018-01-12
CN107579259B true CN107579259B (zh) 2019-08-16

Family

ID=6103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0586.2A Active CN107579259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792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8900B (zh) * 2018-06-20 2021-06-11 湖南国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CN109473685A (zh) * 2018-11-12 2019-03-15 湖南国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碳毡的制备方法
CN109921036B (zh) * 2019-02-26 2021-11-23 天津大学 一种tempo/mv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前处理方法
CN110444798A (zh) * 2019-08-21 2019-11-12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设备及其方法
TWI702752B (zh) * 2019-12-02 2020-08-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經石墨烯改質之碳氈電極及其製備方法及包含該碳氈電極之液流電池
CN111155302B (zh) * 2020-01-20 2022-07-01 重庆信合启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碳纤维及其pecvd制备方法
CN111509238B (zh) * 2020-03-20 2021-09-24 山东奥德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宏量石墨烯改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47035B (zh) * 2021-04-16 2023-04-25 重庆信合启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复合碳毡的高温制备方法
CN113550142B (zh) * 2021-07-20 2022-04-26 重庆信合启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大批量生产直立式石墨烯复合碳毡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9630A (zh) * 2012-07-18 2014-02-1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94791A (zh) * 2014-01-22 2014-05-14 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相海绵状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154A (zh) * 2016-11-30 2017-0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铝集流体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9630A (zh) * 2012-07-18 2014-02-1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94791A (zh) * 2014-01-22 2014-05-14 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相海绵状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154A (zh) * 2016-11-30 2017-0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铝集流体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raphene-Nanowall-Decorated Carbon Felt with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Toward VO 2 + /VO 2+ Couple for All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Wenyue Li等;《Adv.Sci.》;20160430;第3卷;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9259A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9259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CN108878900A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改性碳毡的制备方法
CN103440998B (zh) 一种钴酸锌纳米片列阵/泡沫镍复合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923629A (zh) 浸渍重结晶碳化生物质制备过渡金属复合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CN104192830A (zh) 一种水热法制备氮硫共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CN106784704A (zh) 一种氮掺杂生物炭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29471A (zh) 全钒液流电池电极的处理方法
CN111509238B (zh) 一种宏量石墨烯改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80060A (zh) 一种氮、硫或氯掺杂三维多孔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4269281A (zh) 非对称式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CN103007926A (zh) 一种铂/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07146915A (zh) 一种多孔铋‑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55934A (zh) 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8649251B (zh) 基于整体式碳质自呼吸阴极的无膜甲酸燃料电池制备方法
CN107887174A (zh) 利用植物根系制备多孔碳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5449230A (zh) 一种LaCoO3/N-rGO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11628188B (zh) 一种硼掺杂气凝胶构建的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576258A (zh) 一种Ir0.08Ti0.92O2纳米粉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477163A (zh) 铁/氮共掺杂单原子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16551A (zh) 一种用于双电层电容器的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25315B (zh) 一种改性lscm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6343B (zh) 一种高性能复合碳毡
CN112023944A (zh) 一种原位合成铼与二硫化铼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62622B (zh) 一种碳负极电极板的制备方法
CN110255561A (zh) 一种氮掺杂生物质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