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2975B - 卡扣 - Google Patents

卡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2975B
CN107542975B CN201610492991.9A CN201610492991A CN107542975B CN 107542975 B CN107542975 B CN 107542975B CN 201610492991 A CN201610492991 A CN 201610492991A CN 107542975 B CN107542975 B CN 107542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ain body
clamping piece
clamp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929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2975A (zh
Inventor
刘超
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929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2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2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2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2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2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线缆等制件进行装卡的卡扣。其包括安装部;环形的弹性主体,固连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性主体具有开口,于构成所述开口的所述弹性主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构成所述弹性主体于所述开口处的闭合连接;第一弹性夹持片和第二弹性夹持片,分别连接在所述弹性主体的环形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之间形成容纳间距;所述制件由所述开口处压入到所述容纳间距内,且所述弹性主体因作用力而形成闭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之间的容纳间距变小以构成对所述制件的夹持。本发明所述的卡扣,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制件的装卡,其结构简单,通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卡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线缆等制件进行装卡的卡扣。
背景技术
卡扣,做为制件安装时所用的结构,其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在车辆线束、管件等装卡中,其可以将线束相对于车辆稳固设置。然而现有的卡扣结构,其主要为单一形式,对于不同截面面积的制件,需要对应不同的卡扣,其通用性较差。
为解决卡扣通用性较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卡扣结构,其包括与车身钣金贴合的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线束卡孔,所述线束卡孔内设有用于卡不同直径的线束或管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弹性卡件。该卡扣的线束卡孔内三个或三个以上弹性卡件设计,可卡不同直径的线束或管路,使线束或管路牢固不易晃动;其设置的耳形倒刺结构能实现与钣金件的紧固作用,且不易松脱;其设置的定位柱可防止产品因晃动导致功能失效风险;设置有至少两种管径设计的管夹,可卡不同直径的管件。如上结构,主要是对应不同直径的管件设置相应数量的管夹,以确保卡扣的通用性问题,其整体结构复杂,且不能实现对应不同直径管件的装卡。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卡扣,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制件进行卡装,提高卡扣的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卡扣,用于对制件的卡装,其包括:
安装部;
环形的弹性主体,固连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性主体具有开口,于构成所述开口的所述弹性主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构成所述弹性主体于所述开口处的闭合连接;
第一弹性夹持片和第二弹性夹持片,分别连接在所述弹性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之间形成容纳间距;所述制件由所述开口处压入到所述容纳间距内,且所述弹性主体因作用力而形成闭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之间的容纳间距变小以构成对所述制件的夹持。
进一步的,于所述弹性主体上设有向所述弹性主体内部突出的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因承接所述制件的压入力而产生驱使所述弹性主体形成闭合连接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部为V形。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固连于所述形变部上;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固连于构成所述开口的弹性主体上,并向所述形变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固连于构成所述开口的所述弹性主体其中一端的卡孔,以及固连于构成所述开口的所述弹性主体另一端的、适于卡入所述卡孔内的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卡孔内形成有多级阶梯状的卡层,以使所述弹性主体形成闭合连接时,所述卡接头构成与所述卡层之一卡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弹性主体上贴覆有加强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弹性主体的外部设有弹性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而与所述弹性主体形成固连,以使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弹性主体之间形成间距;所述安装部固连于所述弧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卡扣,通过弹性主体、第一弹性夹持片和第二弹性夹持片等结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制件的装卡,其结构简单,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使用状态下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使用状态下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使用状态下的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对不同直径的制件卡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部,101-卡头,102-支撑板,2-安装板,3-弹性主体,301-开口,302-卡孔,303-卡接头,304-卡层,305-卡爪,306-加强板,307-弧形板,308-连接板,309-间距,310-形变部,4-第一弹性夹持片,5-第二弹性夹持片,6-容纳间距,7-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扣,其用于对制件的卡装,制件可以是具有圆形截面直径的线缆、管路等,也可以是具有非规则截面形状的其他制件结构,卡扣的主要结构主要包括安装部、环形的弹性主体、第一弹性夹持片和第二弹性夹持片;其中,安装部的作用是将整个卡扣固定在其他的构件上;环形的弹性主体,固连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性主体具有开口,于构成所述开口的所述弹性主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构成所述弹性主体于所述开口处的闭合连接;第一弹性夹持片和第二弹性夹持片,分别连接在所述弹性主体的环形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之间形成容纳间距;所述制件由所述开口处压入到所述容纳间距内,且所述弹性主体因作用力而形成闭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之间的容纳间距变小以构成对所述制件的夹持。
基于如上整体描述,由图1结合图2所示,安装部1可以采用现有的卡接结构,如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用于将整个卡扣安装至具有通透的安装孔的安装板2内,主要包括锥形的卡头101以及与卡头101固连的支撑板102,支撑板102整体呈碗状,其与卡头101连接的部位形成有卡槽,图1和图2示出了卡扣与安装板2的卡接状态,在卡接安装时,安装板2由卡头101的头部套入并最终被限制在卡槽内,其状态如图2所示。此外,安装部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能将卡扣和安装板连接的结构,其主要是适配安装板2的结构而被设置。
弹性主体3整体成环状,由弹性材质或可发生形变的塑形材质制成,其上形成有开口301,以供待卡装的制件进入到弹性主体3的内部。在形成开口301的两个弹性主体3的自由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作用是将弹性主体3的两个自由端连接在一起,以使弹性主体3形成一个闭合状。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效果,改善对如下描述的制件的卡接稳固性,连接部包括固连于构成所述开口301的所述弹性主体3其中一端的卡孔302,以及固连于构成所述开口301的所述弹性主体3另一端的卡接头303,卡接头303可以插入到卡孔302内,以形成连接。为了清楚的对本实施例中卡孔302的结构,图1示出了卡孔302的内部结构,由图1可以看出,卡孔302内形成有多级阶梯状的卡层304,卡接头303上设有卡爪305,在卡接头303伸入卡孔302内时,卡爪305可以与卡层304之一构成卡接,进而实现弹性主体3形成闭合连接时,卡接头303构成与所述卡层304之一的卡接。通过卡爪、卡层的设置,可以改变卡接头303进入到卡孔302内的深度,以改变弹性主体3形成闭合连接时围构成的面积。为了进一步确保弹性主体3的使用效果,在开口301两侧的弹性主体3的外部,设有加强板306。
弹性主体3与安装部1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形式。具体来讲,为了增强弹性主体3在形成闭合连接时对之间的卡接效果,于弹性主体3的外部设有弹性的弧形板307,弧形板307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308而与弹性主体3的外表面形成固连,通过连接板308的设置,可以使弧形板307和弹性主体3之间形成间距309,间距309确保了弹性主体3变形时所需的形变空间,而安装部1则固连在弧形板307上,同时,连接板308与弹性主体3的连接点,可以形成弹性主体3于此连接点处的变形点,实现更好的变形效果。为了更好的确保安装效果以及对制件夹紧效果,安装部1与开口301相对设置,所谓相对设置,即安装部1和开口301大致位于弹性主体3的径向线上。
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第二弹性夹持片5分别连接在弹性主体3的环形内壁上,二者成板状结构,且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第二弹性夹持片5之间,形成容纳间距6,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第二弹性夹持片5在弹性主体3闭合连接过程中,随着弹性主体3的围构面积越来越小,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第二弹性夹持片5之间的容纳间距6会发生变化,以能够将制件夹持。
基于如上的夹持片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卡扣的使用效果,于弹性主体3上,设有向弹性主体3内部突出的形变部310,该形变部301的作用,是用于承接位于容纳间距6内的制件的压入力,并基于该压入力,促使弹性主体3闭合连接。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形变部310为V形结构,其与开口301同样相对设置,以进一步提高弹性主体3的闭合连接效果。
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不采用形变部310,此时,对弹性主体3施加的闭合连接作用力,可以是人为操作的、对构成开口301的弹性主体3两个自由端向内的挤压力。
基于如上形变部310的结构描述,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两个夹持片对制件的夹持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夹持片4的一端固连于形变部310上,另一端向卡接头303所在位置方向延伸;第二弹性夹持片5的一端固连于构成卡孔302所在处的弹性主体3上,并向所述形变部310所在位置延伸。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两个夹持片对制件的夹持效果,第一弹性夹持片4的板状平面与形变部310的其中一个斜边,于初始的图1所示状态,处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第二弹性夹持片5于图1及图2的初始状态,二者之间形成的容纳间距6,于空间上呈类似的V形结构。
在使用时,以车辆线缆为例,做为如上描述的制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线缆7,由开口301处进入到容纳间距6内,其状态如图3所示,随后,下压线缆7,使线缆7与形变部310接触,其状态如图4所示。继续下压线缆7,使线缆7压迫形变部310,形变部310发生形变,进而使弹性主体3围构的面积逐渐变小,并形成闭合连接,同时,线缆7进一步下压形变部310,使容纳间距6变小,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第二弹性夹持片5也发生变形,进而实现两个夹持片对线缆7稳固夹持的同时,卡爪305与其中一个卡层304卡接,以使弹性主体3形成闭合连接,并最终将线缆7稳固夹持,其状态如图5所示。
基于如上描述,图6示出了直径较大的线缆7被稳固夹持的状态示意图,由图6可以看出,对于直径较大的线缆7,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第二弹性夹持片5的形变量较大。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的卡扣结构,适用于对不同端面形状、直径等制件的稳固夹持,其整体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卡扣,用于对制件的卡装,其特征在于:
安装部(1);
环形的弹性主体(3),固连于所述安装部(1)上,所述弹性主体(3)具有与所述安装部(1)相对设置的开口(301),于构成所述开口(301)的所述弹性主体(3)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构成所述弹性主体(3)于所述开口(301)处的闭合连接,且所述连接部包括固连于构成所述开口(301)的所述弹性主体(3)其中一端的卡孔(302),以及固连于构成所述开口(301)的所述弹性主体(3)另一端的、适于卡入所述卡孔(302)内的卡接头(303);
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第二弹性夹持片(5),分别连接在所述弹性主体(3)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5)成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5)之间形成容纳间距(6);所述制件由所述开口(301)处压入到所述容纳间距(6)内,且所述弹性主体(3)因作用力而形成闭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4)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5)之间的容纳间距(6)变小以构成对所述制件的夹持;
于所述弹性主体(3)上设有向所述弹性主体(3)内部突出的形变部(310),所述形变部(310)因承接所述制件的压入力而产生驱使所述弹性主体(3)形成闭合连接的作用力;于所述弹性主体(3)的外部设有弹性的弧形板(307),所述弧形板(307)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308)而与所述弹性主体(3)形成固连,以使所述弧形板(307)和所述弹性主体(3)之间形成间距(309);所述安装部(1)固连于所述弧形板(307)上;
所述形变部(310)为向弹性主体内凹入的V形,所述形变部(310)与所述开口(30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4)一端固连于所述形变部(310)上,另一端向所述卡接头(303)所在位置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弹性夹持片(4)的板状平面与形变部(310)的其中一个斜边于初始状态下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弹性夹持片(5)一端固连于构成所述卡孔(302)所在处的弹性主体(3)上,并向所述形变部(310)所在位置延伸;所述弧形板(307)与形变部(310)相对布置,且两端的所述连接板(308)沿所述弹性主体(3)的圆周方向而分设于所述形变部(310)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302)内形成有多级阶梯状的卡层(304),以使所述弹性主体(3)形成闭合连接时,所述卡接头(303)构成与所述卡层(304)之一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弹性主体(3)上贴覆有加强板(3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件为车辆线缆。
CN201610492991.9A 2016-06-29 2016-06-29 卡扣 Active CN107542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92991.9A CN107542975B (zh) 2016-06-29 2016-06-29 卡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92991.9A CN107542975B (zh) 2016-06-29 2016-06-29 卡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2975A CN107542975A (zh) 2018-01-05
CN107542975B true CN107542975B (zh) 2020-08-18

Family

ID=6096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92991.9A Active CN107542975B (zh) 2016-06-29 2016-06-29 卡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297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14892B (en) * 1988-02-17 1991-12-04 Dev Technology Limited Cable markers
JP3291355B2 (ja) * 1993-04-15 2002-06-10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ケーブルホルダー
CA2164479C (en) * 1995-10-06 1999-05-18 Charles S. Hungerford, Jr. A pipe clamp
CN201797270U (zh) * 2010-06-09 2011-04-13 林景在 一种便捷隔离卡线座
CN201846027U (zh) * 2010-10-25 2011-05-25 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 一种椭圆形的线束卡扣
CN202371309U (zh) * 2011-12-19 2012-08-0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
CN204785093U (zh) * 2015-07-14 2015-11-1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束固定夹
CN204922228U (zh) * 2015-09-09 2015-12-3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管夹
CN204986027U (zh) * 2015-09-30 2016-01-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卡车及其管路夹持装置
CN205278550U (zh) * 2015-12-09 2016-06-01 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装置有限公司 管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2975A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60025A1 (en) Carpet clamp
US20130185916A1 (en) Component Connection Comprising a First and a Second Component and a Male and a Female Fixing Element
GB2532376A (en) Clamp for standing seam
CA2843531C (en) Universal mounting clamp
JP2009509861A (ja) 位置合わせ組立体
US5032047A (en) Barrel nut retention apparatus
CN107743563B (zh) 具有夹紧带及预定位件的夹具
CN204254036U (zh) 一种汽车管卡
TWM525431U (zh) 太陽能板的定位裝置
CN107542975B (zh) 卡扣
CN205325514U (zh) 一种万能夹具
US20170045067A1 (en) System composed of a sill panel and a fastening clip
CN202691284U (zh) 一种安装支架、管线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JP2019210981A (ja) 交差部支持金具
CN204954213U (zh) 一种用于碳化硅薄片的激光切割夹具
JPH0140268Y2 (zh)
CN210050401U (zh) 管路固定管夹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501838B (zh) 一种管线路固定装置
CN20304715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活动卡头的连接头
CN205244672U (zh) 一种分离式抱紧卡箍
JP2017220975A (ja) ハーネス用クランプ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02688427U (zh) 无压痕镜片全口径镀膜夹具
CN213072028U (zh) 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
JP7253734B2 (ja) 支柱固定器具
CN202338695U (zh) 一种管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