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0339A - 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0339A
CN107540339A CN201710722040.0A CN201710722040A CN107540339A CN 107540339 A CN107540339 A CN 107540339A CN 201710722040 A CN201710722040 A CN 201710722040A CN 107540339 A CN107540339 A CN 107540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dosage
preparation
warm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20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贤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EMINENT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EMINENT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EMINENT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EMINENT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20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0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0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0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混合,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熔融状态,在50‑70℃下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沥青原料;将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纤维材料、聚乙烯树脂、酚醛树脂和甲基丙烯腈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纺丝处理得到原丝;将原丝经加热炭化后得到抗静电保温板;解决了现有的沥青基碳纤维的热导率较高,使得其保温能力较弱,同时其抗静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静电保温板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基碳纤维是一种以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为原料,经沥青的精制、纺丝、预氧化、碳化或石墨化而制得的含碳量大于92%的特种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a亦高于钢,是航空航天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另在交通、机械、体育娱乐、休闲用品、医疗卫生和土木建筑方面也有广泛应用,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沥青基碳纤维也广泛应用于抗静电保温板,但是利用传统的工艺制备的抗静电保温板的热导率较高,使得其保温能力较弱,同时其抗静电能力不足。
因此,提供一种在保证其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的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抗静电保温板的热导率较高,使得其保温能力较弱,同时其抗静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保温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混合,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熔融状态,在50-70℃下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沥青原料;
(2)将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纤维材料、聚乙烯树脂、酚醛树脂和甲基丙烯腈混合得到混合物M;
(3)将混合物M经纺丝处理得到原丝;其中,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50-170℃,再以10-2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90-210℃;
(4)将原丝经加热炭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其中,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1-2h,加热的时间为220-240℃;
(5)将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异氰酸酯、二氧化硅和乙醇混合后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热压成型得到抗静电保温板;其中,热压成型的条件包括:热压的压力为0.4-0.6MPa,热压的温度为150-2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静电保温板,其中,所述抗静电保温板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混合,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熔融状态,在50-70℃下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沥青原料;将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纤维材料、聚乙烯树脂、酚醛树脂和甲基丙烯腈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纺丝处理得到原丝;其中,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50-170℃,再以10-2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90-210℃;将原丝经加热炭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其中,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1-2h,加热的时间为220-240℃;将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异氰酸酯和二氧化硅和乙醇混合后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热压成型得到抗静电保温板;其中,热压成型的条件包括:热压的压力为0.4-0.6MPa,热压的温度为150-200℃。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不仅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同时也具备优良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能够广泛应用于抗静电保温板领域,同时用于制备该抗静电保温板的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保温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混合,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熔融状态,在50-70℃下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沥青原料;
(2)将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纤维材料、聚乙烯树脂、酚醛树脂和甲基丙烯腈混合得到混合物M;
(3)将混合物M经纺丝处理得到原丝;其中,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50-170℃,再以10-2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90-210℃;
(4)将原丝经加热炭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其中,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1-2h,加热的时间为220-240℃;
(5)将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异氰酸酯、二氧化硅和乙醇混合后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热压成型得到抗静电保温板;其中,热压成型的条件包括:热压的压力为0.4-0.6MPa,热压的温度为150-200℃。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的用量为5-15重量份,纤维材料的用量为20-40重量份,聚乙烯树脂的用量为10-30重量份,酚醛树脂的用量为25-55重量份,甲基丙烯腈的用量为25-60重量份;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的用量为20-30重量份,异氰酸酯的用量为10-40重量份,二氧化硅的用量为10-20重量份,乙醇的用量为50-8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的用量为8-12重量份,纤维材料的用量为25-35重量份,聚乙烯树脂的用量为15-25重量份,酚醛树脂的用量为35-45重量份,甲基丙烯腈的用量为40-50重量份;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的用量为24-26重量份,异氰酸酯的用量为20-30重量份,二氧化硅的用量为14-16重量份,乙醇的用量为60-7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在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500-550℃,加热的时间为0.5-1h。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按照质量比为1:1-2的比例进行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纤维材料选自玻璃纤维、硼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聚乙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6000,酚醛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7000-8000。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的保温能力和抗静电能力,沥青减粘剂选自酚醛树脂、聚丙烯酰胺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静电保温板,其中,所述抗静电保温板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聚乙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6000,酚醛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7000-8000。
实施例1
将100g煤焦沥青和100g石油沥青混合,并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加热的温度为500℃,加热的时间为0.5h)至熔融状态,在50℃下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沥青原料;将100g混合沥青原料、8g酚醛树脂、25g玻璃纤维、15g聚乙烯树脂、35g酚醛树脂和40g甲基丙烯腈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纺丝处理得到原丝;其中,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50℃,再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90℃;将原丝经加热炭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其中,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1h,加热的时间为220℃;将100g沥青基碳纤维材料、24g珍珠岩、20g异氰酸酯、14g二氧化硅和60g乙醇混合后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热压成型得到抗静电保温板A1;其中,热压成型的条件包括:热压的压力为0.4MPa,热压的温度为150℃。
实施例2
将100g煤焦沥青和200g石油沥青混合,并在氦气保护下加热(加热的温度为550℃,加热的时间为1h)至熔融状态,在70℃下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沥青原料;将100g混合沥青原料、12g聚丙烯酰胺、35g硼纤维、25g聚乙烯树脂、45g酚醛树脂和50g甲基丙烯腈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纺丝处理得到原丝;其中,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70℃,再以2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210℃;将原丝经加热炭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其中,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2h,加热的时间为240℃;将100g沥青基碳纤维材料、26g珍珠岩、30g异氰酸酯、16g二氧化硅和70g乙醇混合后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热压成型得到抗静电保温板A2;其中,热压成型的条件包括:热压的压力为0.6MPa,热压的温度为200℃。
实施例3
将100g煤焦沥青和150g石油沥青混合,并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加热的温度为520℃,加热的时间为0.8h)至熔融状态,在60℃下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沥青原料;将100g混合沥青原料、10g乙撑双硬脂酰胺、30g陶瓷纤维、20g聚乙烯树脂、40g酚醛树脂和45g甲基丙烯腈混合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纺丝处理得到原丝;其中,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7℃/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60℃,再以15℃/min的升温速度升至200℃;将原丝经加热炭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其中,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1.5h,加热的时间为230℃;将100g沥青基碳纤维材料、25g珍珠岩、25g异氰酸酯和15g二氧化硅和65g乙醇混合后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热压成型得到抗静电保温板A3;其中,热压成型的条件包括:热压的压力为0.5MPa,热压的温度为180℃。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的用量为5g,纤维材料的用量为20g,聚乙烯树脂的用量为10g,酚醛树脂的用量为25g,甲基丙烯腈的用量为25g,相对于100g的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的用量为20g,异氰酸酯的用量为10g,二氧化硅的用量为10g,乙醇的用量为50g,得到抗静电保温板A4。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相对于100g的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的用量为15g,纤维材料的用量为40g,聚乙烯树脂的用量为30g,酚醛树脂的用量为55g,甲基丙烯腈的用量为60g,相对于100g的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的用量为30g,异氰酸酯的用量为40g,二氧化硅的用量为20g,乙醇的用量为80g,得到抗静电保温板A5。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3℃/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40℃,再以7℃/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70℃,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0.5h,加热的时间为200℃,得到抗静电保温板D1。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15℃/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80℃,再以22℃/min的升温速度升至220℃,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2.5h,加热的时间为250℃,得到抗静电保温板D2。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原料中不包括甲基丙烯腈,得到抗静电保温板D3。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原料中不包括二氧化硅,得到抗静电保温板D4。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原料中不包括珍珠岩,得到抗静电保温板D5。
表1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得到,在本发明范围内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A1-A5不仅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同时有着优越的抗静电能力和保温能力,而在本发明范围外制得的抗静电保温板D1-D,其力学性能、抗静电能力和保温能力相对较弱。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抗静电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混合,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熔融状态,在50-70℃下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沥青原料;
(2)将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纤维材料、聚乙烯树脂、酚醛树脂和甲基丙烯腈混合得到混合物M;
(3)将混合物M经纺丝处理得到原丝;其中,纺丝处理中的升温条件包括: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50-170℃,再以10-2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90-210℃;
(4)将原丝经加热炭化后得到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其中,加热炭化的条件包括:加热的温度为1-2h,加热的时间为220-240℃;
(5)将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异氰酸酯、二氧化硅和乙醇混合后得到混合物M,将混合物M经热压成型得到抗静电保温板;其中,热压成型的条件包括:热压的压力为0.4-0.6MPa,热压的温度为150-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的用量为5-15重量份,纤维材料的用量为20-40重量份,聚乙烯树脂的用量为10-30重量份,酚醛树脂的用量为25-55重量份,甲基丙烯腈的用量为25-60重量份;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的用量为20-30重量份,异氰酸酯的用量为10-40重量份,二氧化硅的用量为10-20重量份,乙醇的用量为50-8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沥青原料,沥青减粘剂的用量为8-12重量份,纤维材料的用量为25-35重量份,聚乙烯树脂的用量为15-25重量份,酚醛树脂的用量为35-45重量份,甲基丙烯腈的用量为40-50重量份;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珍珠岩的用量为24-26重量份,异氰酸酯的用量为20-30重量份,二氧化硅的用量为14-16重量份,乙醇的用量为60-7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500-550℃,加热的时间为0.5-1h。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按照质量比为1:1-2的比例进行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纤维材料选自玻璃纤维、硼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聚乙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6000,酚醛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7000-8000。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沥青减粘剂选自酚醛树脂、聚丙烯酰胺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抗静电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保温板由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CN201710722040.0A 2017-08-22 2017-08-22 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540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2040.0A CN107540339A (zh) 2017-08-22 2017-08-22 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2040.0A CN107540339A (zh) 2017-08-22 2017-08-22 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0339A true CN107540339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5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2040.0A Pending CN107540339A (zh) 2017-08-22 2017-08-22 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03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1407A (zh) * 2018-03-21 2018-08-17 青岛美卡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长纤、短纤混合型碳碳保温毡加工工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7331A (zh) * 2014-07-18 2014-10-08 上海交通大学 中间相沥青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高性能碳纤维上的应用
CN104151532A (zh) * 2014-08-12 2014-11-19 上海交通大学 制备高模量高导热碳纤维用的中间相沥青原料及制备方法
CN105217602A (zh) * 2015-11-09 2016-01-06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沥青基碳晶材料制备方法
CN105220274A (zh) * 2015-11-09 2016-01-06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沥青基碳纤维碳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39207A (zh) * 2015-11-17 2016-01-13 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化复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6409A (zh) * 2015-11-17 2016-01-20 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5426A (zh) * 2015-11-06 2016-02-10 沈阳化工大学 复合沥青基碳晶材料制备方法及由该材料制备碳晶板材
CN106013482A (zh) * 2016-06-21 2016-10-12 安英居 无机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7331A (zh) * 2014-07-18 2014-10-08 上海交通大学 中间相沥青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高性能碳纤维上的应用
CN104151532A (zh) * 2014-08-12 2014-11-19 上海交通大学 制备高模量高导热碳纤维用的中间相沥青原料及制备方法
CN105315426A (zh) * 2015-11-06 2016-02-10 沈阳化工大学 复合沥青基碳晶材料制备方法及由该材料制备碳晶板材
CN105217602A (zh) * 2015-11-09 2016-01-06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沥青基碳晶材料制备方法
CN105220274A (zh) * 2015-11-09 2016-01-06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沥青基碳纤维碳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39207A (zh) * 2015-11-17 2016-01-13 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化复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6409A (zh) * 2015-11-17 2016-01-20 安徽弘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3482A (zh) * 2016-06-21 2016-10-12 安英居 无机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祥忠等: "《现代塑料成型工程》", 30 September 200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1407A (zh) * 2018-03-21 2018-08-17 青岛美卡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长纤、短纤混合型碳碳保温毡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8892A (zh) 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3009A (zh) 一种具有规整表面沟槽的高强度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1648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52674A (zh) 石墨烯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
CN108166101B (zh) 耐高温含锂碳化硅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2028B (zh) 石墨烯-碳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772A (zh) 类石墨烯g‑C3N4阻燃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4918B (zh) 一种煤系通用级沥青炭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277644A (zh) 一种酚醛树脂改性的聚丙烯腈基原丝及制备方法
CN102212965B (zh) 一种液态聚丙烯腈低聚物上浆剂及其在碳纤维上的应用
CN102701771A (zh) 一种SiBNC纤维/SiB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02997A (zh) 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9934B (zh) 一种纳米Cr3C2晶须的制备方法
CN107540339A (zh) 抗静电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244A (zh) 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0275A (zh) 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1729B (zh)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高亲水性和放热性纺丝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9200A (zh) 一种防切割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808241A (zh) 物理共混改性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的方法
CN106633651A (zh) 一种含有玄武岩纤维的复合隔热板
CN105624916B (zh) 一种绗缝成型的碳纤维隔热材料的制作工艺
CN109321994B (zh)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干湿法纺丝原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5749A (zh) 秸秆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2235B (zh) 一种含硅丙烯腈共聚物纺丝原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4238A (zh) 一种碳化硅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