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8938B - 喷墨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8938B
CN107538938B CN201710494246.2A CN201710494246A CN107538938B CN 107538938 B CN107538938 B CN 107538938B CN 201710494246 A CN201710494246 A CN 201710494246A CN 107538938 B CN107538938 B CN 107538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signal
control unit
programmable logic
logic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42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8938A (zh
Inventor
高见徹
远藤宽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38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8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8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8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for detecting failure, e.g. clogging, malfunctioning actu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6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of a typ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41J2/04575 - B41J2/04585, or of an undefined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7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reduced idle time at the output device or increased asset utiliz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4Local printer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05Sharing resources or data with other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Preparing such data
    • G06K15/402Sharing data concerning the arrangement's configuration or current 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45Managing the interface to the data source, e.g. choosing an interface for data rece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8Handling exceptions, e.g. fau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002/16573Cleaning process logic, e.g. for determining type or order of clean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101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involving the use of ink j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喷墨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基于喷墨打印机的特性,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的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预定动作。喷墨打印机(2)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接口部(36),其与生成印刷数据的主机(3)进行通信;第二接口部(37),其与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进行通信;印刷装置控制部(30),其在基于经由第二接口(37)而接收的印刷动作指示信号所确定的时机,执行伴随着经由第一接口而接收的印刷数据的印刷的印刷动作,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基于经由第二接口(37)而接收的预定动作指示信号所确定的时机,执行无法与印刷并行地执行的预定动作。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如下的方法,即,在标签上实施印刷,并发行标签,并将所发行的标签粘贴在物品上的工序中,为了防止发生标签的掉落或松弛,从而以使标签在预定的时机发行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此,设想通过喷墨打印机而实施向标签的印刷的情况。喷墨打印机具有如下的特征,即,为了防止印刷品质的劣化,而需要进行清洁等利用喷墨头来执行预定的动作。而且,在喷墨打印机中,为了在适当的时机执行向标签的印刷,从而需要实施基于上述的喷墨打印机的特性而进行的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2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时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基于喷墨打印机的特性,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的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预定动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在标签上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并且具备:第一接口部,其与生成印刷数据的主机进行通信,所述印刷数据表示被印刷在所述标签上的图像;第二接口部,其与发送第一信号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通信,所述第一信号对执行伴随着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的印刷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控制部,其将经由所述第一接口部而接收的所述印刷数据展开,并在基于经由所述第二接口而接收的所述第一信号所确定的时机,并根据所展开的所述印刷数据,而执行所述印刷动作,所述第二接口部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对执行无法与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并行地执行的预定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所述控制部在基于经由所述第二接口部而接收的所述第二信号所确定的时机,执行所述预定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喷墨打印机基于存在有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预定动作并且需要执行该预定动作这一特性,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的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预定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动作为,伴随着从喷墨头喷出油墨的维护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喷墨打印机基于存在有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维护动作并且需要执行该维护动作这一特性,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的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维护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维护动作包括所述喷墨头的清洁动作,作为所述清洁动作,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喷墨头进行压盖,并执行所述喷墨头的抽吸。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喷墨打印机基于存在有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清洁动作并且需要执行该清洁动作这一特性,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的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清洁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维护动作包括所述喷墨头的喷嘴检查动作,作为所述喷嘴检查动作,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喷墨头的喷嘴喷出油墨,并对有无喷出不良进行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喷墨打印机基于存在有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喷嘴检查动作并且需要执行该喷嘴检查动作这一特性,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的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喷嘴检查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维护动作被执行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接口部向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送表示处于正在执行所述维护动作的状态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喷墨打印机能够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知处于正在执行维护动作的状态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部在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印刷动作被执行的情况下,向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送表示处于执行有所述印刷动作的状态的情况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喷墨打印机能够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知处于正在执行印刷动作的状态。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在标签上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主机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第一信号所确定的时机,展开所述印刷数据,并根据所展开的所述印刷数据,而执行所述印刷动作,所述第一信号对执行伴随着印刷数据的印刷的印刷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并且,在从主机接收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第二信号所确定的时机,而执行所述预定动作,所述第二信号为对执行无法与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并行地执行的预定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喷墨打印机基于存在有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预定动作并且需要执行该预定动作这一特性,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进行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预定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系统的图。
图2为表示卷筒纸的图。
图3为表示喷墨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4为表示印刷系统的各装置的功能的结构的框图。
图5为表示喷墨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6为表示专用端口的针脚排列的图。
图7为对输入至喷墨打印机或从喷墨打印机输出的信号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表示印刷系统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喷墨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系统1的图。
如图1所示,印刷系统1具备喷墨打印机2、主机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喷墨打印机2以可通信的方式与主机3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连接。主机3以可通信的方式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连接。
印刷系统1为,通过主机3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的控制而喷墨打印机2在被收纳于该打印机的筐体中的卷筒纸R(参照图2。)的标签R2上印刷图像的系统。
图2为表示被收纳于喷墨打印机2中的卷筒纸R的图。
如图2所示,卷筒纸R为在长条状的剥离纸R1(衬纸)上隔开间隔而粘贴有多个标签R2的标签用纸。标签R2的背面成为密封状态,标签R2能够从剥离纸R1上剥离。各标签R2的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的长度是固定的。另外,相邻的标签R2的间隔是固定的。在卷筒纸R中,与标签R2对应的区域为能够实施图像的印刷(点的形成)的区域。喷墨打印机2通过喷墨头10(参照图3。)而在标签R2上形成点,从而通过点的组合来印刷图像。如图2所示,在卷筒纸R的背面上,与各个标签R2相对应地形成有作为黑色的标识的黑色标识BM。
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系统1例如以如下的方式而被使用。
例如,印刷系统1被设置于制造电气化产品的工厂中,并且在该工厂中,被使用于将印刷有表示序列号的图像的标签R2粘贴在电气化产品上的工序中。在该工厂,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放置所制造出的多个电气化产品,并设置有向预定的方向进行输送的输送带。在输送带的附近设置有喷墨打印机2。另外,在喷墨打印机2的附近设置有如下专用的装置,该专用的装置将通过喷墨打印机2而印刷有表示序列号的图像的标签R2自动地从剥离纸R1上剥离,并且将从剥离纸R1上剥离的标签R2在输送带上的预定的位置处粘贴在电气化产品上。专用的装置反复执行从剥离纸R1上剥离通过喷墨打印机2而印刷有图像的标签R2并在输送带上的预定的位置处将所剥离的标签R2粘贴的动作,由此,连续地将标签R2粘贴在通过输送带而被输送的多个电气化产品的各个电气化产品上。
在印刷系统1被设置于该工厂的情况下,需要准确地对喷墨打印机2在标签R2上印刷图像的时机进行控制,以便在不使由输送带实施的电气化产品的输送停止的情况下连续地实施标签R2向电气化产品的粘贴。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一个标签R2上印刷图像的处理(包括伴随该处理而实施的处理。)称为“印刷动作”。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2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在使用了图3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以在图3中用箭头标记表示的方向为准。
喷墨打印机2为,对卷筒纸R进行收纳并将所收纳的卷筒纸R向输送方向H进行输送并且通过串行式的喷墨头10而喷出油墨从而印刷图像的串行喷墨打印机。
如图3所示,喷墨打印机2具备对卷筒纸R进行收纳的卷筒纸收纳部11。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卷筒纸R中的被收纳在卷筒纸收纳部11内的卷筒状的部分表述为“卷筒体RB”。另外,将卷筒纸R中的从被收纳于卷筒纸收纳部11内的卷筒体RB被放卷并被输送的部分表述为“输送卷筒纸RH”。
如图3所示,在喷墨打印机2中,形成有作为对输送卷筒纸RH进行输送的路径的输送路径13。从卷筒体RB被放卷的输送卷筒纸RH沿着输送路径13而向输送方向H被输送。
如图3所示,在输送路径13上,从输送方向H上的上游朝向下游,而设置有四个输送辊141、142、143、144。在与各个输送辊141、142、143、144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随着输送辊141、142、143、144的旋转而从动旋转的从动辊151、152、153、154。输送卷筒纸RH被输送辊141、142、143、144和从动辊151、152、153、154夹持,且随着输送辊141、142、143、144的旋转而向输送方向H被输送。
如图3所示,在输送辊141的输送方向H上的下游,设置有引导部件17。引导部件17与输送卷筒纸RH的背面接触,并使朝向上方而被放卷的输送卷筒纸RH以朝向前方的方式弯曲。引导部件17通过与输送卷筒纸RH接触而使输送卷筒纸RH弯曲,从而对输送卷筒纸RH赋予张力,从而对输送卷筒纸RH产生松弛的情况进行抑制。
在引导部件17的输送方向H上的下游,设置有黑色标识传感器18。黑色标识传感器18为,对被形成于卷筒纸R的背面上的黑色标识BM进行光学检测的传感器。印刷装置控制部30(图4)根据黑色标识传感器18的检测值,并在黑色标识BM位于该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处的情况下,检测出黑色标识BM位于检测位置处的情况。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检测结果而对卷筒纸R的位置进行管理。
在黑色标识传感器18的输送方向H上的下游,设置有印刷单元19。
印刷单元19具备滑架20和搭载于滑架20上的喷墨头10。
滑架20被支承于沿着与输送方向H正交的主扫描方向而延伸的滑架轴20a上,并沿着滑架轴20a,而使喷墨头10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
喷墨头10具备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与输送方向H对应的方向。)上延伸的多种颜色(在本实施方式中,青绿色(C)、黄色(Y)、品红色(M)、黑色(K)这四种颜色。)的喷嘴列。喷墨头10从未图示的墨盒接受油墨的供给,并通过从设置于各个喷嘴列上的喷嘴喷出油墨而在输送卷筒纸RH上形成点,从而印刷图像。
在与喷墨头10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压印板25。输送路径13位于喷墨头10与压印板25之间。压印板25跨及通过喷墨头10而能够实现点的形成的范围而延伸,并以使位于压印板25上的输送卷筒纸RH的表面相对于从喷墨头10被喷出的油墨的喷出方向而垂直的方式使输送卷筒纸RH平坦化并对其进行支承。
在印刷单元19的输送方向H上的下游,设置有排纸口24。输送卷筒纸RH经由排纸口24而被排出至喷墨打印机2的筐体之外。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系统1的功能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4所示,印刷系统1具备喷墨打印机2、主机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
喷墨打印机2为通过串行式的喷墨头10而喷出油墨从而印刷图像的串行喷墨打印机。
如图4所示,喷墨打印机2具备印刷装置控制部30(控制部)、印刷装置输入部31、印刷装置存储部32、印刷部33、输送部34、位置检测部35、第一接口36、第二接口37。
印刷装置控制部30具备CPU和ROM、RAM、ASIC、信号处理电路等,并对喷墨打印机2的各部进行控制。印刷装置控制部30中,例如,CPU将被存储于ROM中的程序读取至RAM而执行处理、或通过安装于ASIC中的功能而执行处理、或通过信号处理电路来实施信号处理从而执行处理等,通过硬件以及软件而执行处理。
印刷装置输入部31具备操作开关或触摸面板等输入单元,并且对针对输入单元的输入进行检测,并向印刷装置控制部30输出。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来自印刷装置输入部31的输入,而执行与针对输入单元的输入相对应的处理。
印刷装置存储部32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
印刷部33具备喷墨头10、对喷墨头10进行驱动的头驱动电路、滑架20、经由动力传递机构而使滑架20进行扫描的滑架电机、对滑架电机进行驱动的电机驱动电路、以及其他的与印刷相关的要素,并通过印刷装置控制部30的控制而在标签R2上印刷图像。
输送部34具备输送辊141、142、143、144、经由动力传递机构而使输送辊141、142、143、144旋转的输送电机、对输送电机进行驱动的电机驱动电路、以及其他的与卷筒纸R的输送相关的要素,并通过印刷装置控制部30的控制而向输送方向H或向输送方向H的相反的方向对卷筒纸R进行输送。
位置检测部35具备黑色标识传感器18,并向印刷装置控制部30输出黑色标识传感器18的检测值。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从位置检测部35的输入,而检测出与黑色标识传感器18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存在有一个黑色标识BM的情况,并对与该一个黑色标识BM对应的一个标签R2于输送路径13上的位置进行管理。
第一接口36具备具有与USB对应的USB端口的接口板、其他的与USB对应的通信相关的要素,并在印刷装置控制部30控制下遵照USB而进行通信。主机3经由USB线缆而与第一接口36连接。
并且,喷墨打印机2与主机3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标准并不限定于USB,可以为USB以外的串行通信标准(RS232C等。)或、并行通信标准(IEEE1284等。)、有线LAN所涉及的通信标准(以太网(注册商标)等。)、无线LAN所涉及的通信标准(Wi-Fi(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蓝牙(注册商标)等。)等任意的标准。
第二接口37具备连接有专用线缆KB的专用连接器CT的专用端口PT(将在后文叙述。),通过印刷装置控制部30的控制,而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之间发送或接收信号。关于喷墨打印机2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之间进行的通信,将在后文详细叙述。
主机3为对喷墨打印机2进行控制的计算机。
如图4所示,主机3具备主机控制部40、主机输入部41、主机存储部42、主机显示部43、第一主机通信部44、第二主机通信部45。
主机控制部40具备CPU和、ROM、RAM、ASIC、信号处理电路等,并对主机3的各部进行控制。主机控制部40中,例如,CPU通过读取被存储于ROM中的程序并送至RAM而执行处理,而且通过安装于ASIC中的功能而执行处理,而且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信号处理从而执行处理等、通过硬件以及软件而执行处理。
主机输入部41对相对于输入装置、或操作开关等输入单元的输入进行检测,并向主机控制部40输出。
主机存储部42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主机显示部43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等的显示单元,并通过主机控制部40的控制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信息。
第一主机通信部44通过主机控制部40的控制,并根据USB而与喷墨打印机2进行通信。
第二主机通信部45通过主机控制部40的控制,并根据USB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进行通信。主机3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标准并不限定于USB,可以是任意的通信标准。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为对喷墨打印机2以及主机3进行控制的计算机。
如图4所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具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部5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存储部5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显示部53、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4、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5。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具备CPU和ROM、RAM、ASIC、信号处理电路等,并对喷墨打印机2的各部进行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中,例如,CPU将被存储于ROM中的程序读取至RAM而执行处理、或通过安装于ASIC中的功能而执行处理、或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而实施信号处理从而执行处理等,通过硬件以及软件而执行处理。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部51对相对于输入装置或操作开关等输入单元的输入进行检测,并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输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存储部52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显示部53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单元,并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的控制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信息。
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4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的控制并根据USB而与喷墨打印机2进行通信。
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5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的控制而与喷墨打印机2进行通信。
接下来,对喷墨打印机2能够执行的维护动作进行说明。
维护动作是指,为了防止印刷品质的劣化而实施的处理。维护动作是伴随着从喷墨头10喷出油墨而实施的处理,其无法与伴随着向标签R2印刷图像的印刷动作同时执行。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2能够执行清洁动作、及喷嘴检查动作,以作为维护动作。以下,依次对清洁动作以及喷嘴检查动作进行说明。
清洁动作
图5为表示以适于说明的方式模式化地表示喷墨头10以及初始位置HP的主要部分的图。在使用了图5的说明中,上下方向以在图5中用箭头标记表示的方向为准。
初始位置HP为与滑架20能够扫描的范围的一端对应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喷墨头1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喷嘴形成面10a。在喷嘴形成面10a上,设置有青绿色(C)、黄色(Y)、品红色(M)、以及、黑色(K)的各色的喷嘴列。
图5如所示,在初始位置HP处的喷墨头10的下方,设置有压盖装置60。
压盖装置60具备盖主体60a。盖主体60a为上表面开口的箱状的部件,并设置有能够在内部对喷墨头10的喷嘴形成面10a进行收纳的头收纳部60b。盖主体60a被构成为,根据由印刷装置控制部30控制的预定的电机的驱动而能够上升以及下降。盖主体60a在上升时将位于初始位置HP处的喷墨头10的喷嘴形成面10a收纳于头收纳部60b内。更加详细而言,盖主体60a的头收纳部60b的外周的形状被设为与喷墨头10的外周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当盖主体60a上升至预定的位置时,在喷墨头10的外周与头收纳部60b的外周接触的状态下,喷嘴形成面10a被收纳于头收纳部60b内。以下,将在头收纳部60b中收纳喷嘴形成面10a的情况表现为“对喷墨头10进行压盖”。
另外,在盖主体60a的下表面60c上,形成有贯穿下表面60c的排出孔60d。管60e与排出孔60d连接。管60e与对废油墨进行贮留的废油墨罐60f连接。管60e上连接有经由排出孔60d而抽吸油墨并喷出的泵60g。泵60g根据由印刷装置控制部30控制的预定的电机的驱动而被驱动。
清洁动作为,为了防止贮留于喷墨头10的喷嘴的空腔内的油墨的粘度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增加并由此而引起发生喷出不良的情况,从而强制性地对贮留于喷嘴的空腔内的油墨进行抽吸的动作。
印刷装置控制部30利用压盖装置60而执行清洁动作。详细而言,在清洁动作中,印刷装置控制部30使喷墨头10移动至初始位置HP。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使盖主体60a上升,并对喷墨头10进行压盖。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泵60g进行驱动。伴随着泵60g的驱动,空气从排出孔60d被抽吸,喷嘴形成面10a上施加有负压,从而贮留于喷嘴的空腔内的油墨强制性地从喷嘴被抽吸,并作为废油墨而被贮留于废油墨罐60f中。
喷嘴检查动作
喷嘴检查动作为,针对喷墨头10所具备的每个喷嘴,而进行对是否发生了喷出不良进行检测的处理。喷出不良除了因贮留于喷嘴的空腔内的油墨的粘度增加之外,还因气泡混入空腔、异物的附着于喷嘴等原因而发生。
印刷装置控制部30通过以下的方法而实施喷嘴检查动作。
在此,在喷嘴的空腔内设置有振动板并且设置有致动器,所述振动板使该空腔的容积发生变动,从而使贮留于该空腔内的油墨从喷嘴喷出,所述致动器使所述振动板振动。而且,印刷装置控制部30具有将从喷嘴喷出油墨时的振动板的残留振动作为波形而进行检测的功能。
在喷嘴检查动作中,印刷装置控制部30从各个喷嘴依次喷出预定量的油墨。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从一个喷嘴喷出预定量的油墨时,对振动板的残留振动的波形进行检测。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对所检测到的波形进行分析并使该波形的周期或振幅数值化的基础上,对该波形的特定的振动周期进行测量,并根据所测量到的特定的振动周期与基准波形(未发生喷出不良的情况下的基准的波形)的比较等,从而对在喷嘴中是否发生了喷出不良进行检测。
另外,喷嘴检查动作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印刷装置控制部30使以预定的方法而带电的油墨从喷嘴向导电材料喷出。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伴随着油墨向导电材料的喷落而产生的导电材料中的电流的状态的变化进行检测,并根据电流状态的变化的形式,而检测出在喷嘴中是否发生了喷出不良。
接下来,对在喷墨打印机2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之间被实施的通信进行说明。
如上文所述,喷墨打印机2的第二接口37具备专用端口PT。专用端口PT为与串行通信标准对应的端口,作为端子,以预定的方式排列有15个针脚P。
图6为表示专用端口PT的针脚P的排列的图。
如图6所示,在专用端口PT中,针脚编号为1号~15号的15个针脚P以预定的方式被排列。关于各个针脚P,而事先规定了经由所对应的信号线而被输入或输出的信号的内容。
图7为,用于对相对于专用端口PT的各个针脚P,经由与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而向喷墨打印机2输入、或从喷墨打印机2输出的信号的内容进行说明的表。
图7的表中,针对每个针脚P而具有记录。各记录具有栏F1~栏F4这四个栏。
栏F1表示针脚P的针脚编号。
栏F2表示对经由与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而被输入或输出的信号附上的名称。
栏F3表示针脚P是被使用于针对喷墨打印机2的输入、还是被使用于从喷墨打印机2的输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用于对喷墨打印机2的输入的针脚P表述为“输入用针脚”,将使用于从喷墨打印机2的输出的针脚P表述为“输出用针脚”。
关于输入用针脚,栏F4表示信号的形式,关于输出用针脚,栏F4表示信号的形式和信号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栏F4具备与电压电平为低电平的信号相关的栏F41、和与电压电平为高电平的信号相关的栏F4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相对于喷墨打印机2的输入,电压电平为高电平的信号作为脉冲信号而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单个地被输入至喷墨打印机2。基于这一情况,关于输入用针脚,在栏F42中表示为“高激活”的情况下,是指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的信号的输入是通过高电平的脉冲的输入而被实施的。
另外,作为从喷墨打印机2的输出,喷墨打印机2通过对施加于与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上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进行变更,从而输出不同的信号。基于这一情况,关于输出用针脚,栏F41表示施加于与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上的电压的电压电平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的信号的内容,栏F42表示施加于与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上的电压的电压电平为高电平的情况下的信号的内容。
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1号的针脚P为,用于输入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的输入用针脚。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为对上述的喷嘴检查动作的执行进行指示的信号。在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有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该信号的输入而开始进行喷嘴检查动作。
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相当于“预定动作指示信号(第二信号)”。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2号的针脚P为,用于输入清洁动作指示信号的输入用针脚。清洁动作指示信号为对上述的清洁动作的执行进行指示的信号。在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有清洁动作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该信号的输入而开始进行清洁动作。
清洁动作指示信号相当于“预定动作指示信号(第二信号)”。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3号的针脚P为,被输入标签馈送指示信号的输入用针脚。标签馈送指示信号为,对将卷筒纸R朝向输送方向H而输送预定的距离的情况进行指示的信号。在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有标签馈送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该信号的输入,而对输送部34进行控制,从而将标签R2朝向输送方向H而输送预定距离。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4号的针脚P为,用于输入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第一信号)的输入用针脚。印刷动作指示信号为对向标签R2印刷图像进行指示的信号。在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有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该信号的输入而对印刷部33以及输送部34进行控制,从而执行伴随着向标签R2印刷图像的印刷动作。关于根据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输入而由印刷装置控制部30实施的处理,将在后文详细叙述。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5号的针脚P为接地端子。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6号的针脚P为,用于输入取消指示信号的输入用针脚。取消指示信号为对取消向标签R2的图像的印刷进行指示的信号。在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有取消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该信号的输入而取消向标签R2的图像印刷。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7号的针脚P为,用于输入反向馈送指示信号的输入用针脚。反向馈送指示信号为,对将卷筒纸R朝向输送方向H的相反的方向而输送预定的距离进行指示的信号。在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有反向馈送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该信号的输入,而对输送部34进行控制,从而将卷筒纸R朝向输送方向H的相反的方向而输送预定距离。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8号的针脚P为,输出第一通知信号的输出用针脚。第一通知信号为对喷墨打印机2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或不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的信号。第一状态是指,例如,油墨的剩余量低于预定量的状态、卷筒纸R的剩余量低于预定量的状态、喷墨头10的温度超过阈值的状态等。即,第一状态为,虽然喷墨打印机2能够执行印刷动作但在喷墨打印机2中有可能发生故障的状态。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第一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8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低电平。另外,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第一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8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高电平。
并且,虽然省略了详细情况,但在喷墨打印机2中适当地设置用于对喷墨打印机2是否处于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后文叙述)进行判识的传感器。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9号的针脚P为,输出第二通知信号的输出用针脚。第二通知信号为,对喷墨打印机2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或不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的信号。第二状态为,例如,产生了油墨用尽的状态、产生了纸张用尽的状态、产生了卡纸的状态等。即,第二状态为,在喷墨打印机2中发生故障且印刷动作未被正常执行的状态。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第二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9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低电平。另外,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第二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9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高电平。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10号的针脚P为接地端子。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11号的针脚P为,输出印刷动作可否执行通知信号的输出用针脚。印刷动作可否执行通知信号为,对喷墨打印机2处于根据上述的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接收而即刻能够执行印刷动作的状态(以下,称为“印刷动作可执行状态”。)、或未处于该状态进行通知的信号。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印刷动作可执行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1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低电平。另外,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印刷动作可执行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1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高电平。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12号的针脚P为,输出是否已展开数据通知信号的输出用针脚。是否已展开数据通知信号为,对喷墨打印机2处于已将印刷数据在图像缓冲器中展开的状态(以下,称为“数据展开状态”。)、或未处于该状态进行通知的信号。关于将印刷数据(基于印刷数据的图像数据。)在图像缓冲器中展开的处理,将在后文详细叙述。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数据展开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2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低电平。另外,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数据展开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2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高电平。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13号的针脚P为,输出印刷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输出用针脚。印刷动作状态通知信号为,对喷墨打印机2处于执行伴随着基于在图像缓冲器中展开的印刷数据而得到的图像的印刷的印刷动作的过程中的状态(以下,称为“印刷动作状态”。)、或未处于该状态进行通知的信号。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印刷动作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3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低电平。另外,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印刷动作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3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高电平。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14号的针脚P为,输出维护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输出用针脚。维护状态通知信号为,对处于执行上述的维护动作(清洁动作、或、喷嘴检查动作。)的过程中的状态(以下,称为“维护动作状态”。)的情况、或未处于该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的信号。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维护动作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4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低电平。另外,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维护动作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4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高电平。
另外,如图7的表所示,针脚编号为15号的针脚P为,输出喷出不良有无通知信号的输出用针脚。喷出不良有无通知信号为,对处于通过上述的喷嘴检查动作而检测出超过容许数量的个数的喷嘴发生喷出不良之后喷出不良未消除的状态(以下,称为“喷出不良状态”。)、或未处于该状态进行通知的信号。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不处于喷出不良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5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低电平。另外,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喷出不良状态的期间内,将与针脚编号为15号的针脚P对应的信号线的电压的电压电平设为高电平。
如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能够向喷墨打印机2输出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并在该信号被输入至喷墨打印机2的时机,执行喷嘴检查动作。另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能够向喷墨打印机2输出清洁动作指示信号,并在该信号被输入至喷墨打印机2的时机,执行清洁动作。另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能够向喷墨打印机2输出印刷动作指示信号,并在该信号被输入至喷墨打印机2的时机,执行印刷动作。如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能够使喷墨打印机2在任意的时机执行清洁动作、喷嘴检查动作以及印刷动作的任意的动作。
由于采用了如下的机构,因此实现以下的效果。
即,为了防止印刷品质的劣化,必需在预定的时机执行维护动作(清洁动作、喷嘴检查动作)。另一方面,由于维护动作是伴随着喷墨头10的喷出而被实施的处理,因此,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基于这一情况,根据上述结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能够使喷墨打印机2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地执行清洁动作、喷嘴检查动作以及印刷动作。
尤其,在上述的工厂中设置有印刷系统1的情况下,要求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严格地对喷墨打印机2执行清洁动作、喷嘴检查动作以及印刷动作的时机进行控制。
即,在通过输送带而对多个电气化产品进行输送的期间内,需要在与通过上述的专用的装置而实施标签R2的剥离的时机同步的时机,连续地执行印刷动作(向标签R2的图像印刷)。这是为了在不用停止输送带的运转的情况下连续地向多个电气化产品粘贴标签R2。
而且,该期间内需要设为不通过喷墨打印机2而执行维护动作。这是因为,在该期间内,在一个印刷动作完成之后、且开始进行下一个印刷动作之前执行了维护动作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该下一个印刷动作的时机会发生延迟,从而可能发生无法在与通过专用的装置来执行标签R2的剥离的时机同步的时机执行印刷动作的情况。
而且,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由输送带来输送电气化产品的期间内,在与由专用的装置而实施的标签R2的剥离的时机同步的时机执行印刷动作,以及在该期间内不执行维护动作。
另外,为了抑制印刷品质的劣化,要求在未进行由输送带而实施的电气化产品的输送的期间内执行维护动作。而且,根据上述结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能够在未进行由输送带而实施的电气化产品的输送的期间内执行维护动作。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能够与对输送带进行控制的专用的控制装置通信,并定期地使输送带的运转停止,并在输送带的运转停止的期间内,执行维护动作。
接下来,对喷墨打印机2、主机3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的动作进行说明。
以下,喷墨打印机2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联动地执行维护关联处理(后文叙述),之后,以每隔“10秒”执行“10次”向标签R2的图像的印刷(印刷动作)的情况为例,而对印刷系统1的各个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8为表示印刷系统1的各个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图8中,流程图FA为表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的动作的流程图,流程图FB为表示主机3的动作的流程图,流程图FC为表示喷墨打印机2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流程图FA所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根据从喷墨打印机2输入的第一通知信号以及第二通知信号,而对喷墨打印机2是否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进行判识(步骤SA1)。
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A1中为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执行所对应的处理(步骤SA2)。作为在步骤SA2中被执行的处理,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显示部53进行控制,从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喷墨打印机2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情况,并向用户报告该情况。由此,用户识别到喷墨打印机2处于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的情况,根据该识别,能够实施与故障的消除等对应的处置。
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第一状态且未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A1中为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以及喷墨打印机2的印刷装置控制部30联动地执行维护关联处理(步骤SA3、步骤SC1)。
图9为,表示维护关联处理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以及喷墨打印机2的动作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图9中,流程图FD表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的动作,流程图FE表示喷墨打印机2的动作。
如流程图FD所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对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5进行控制,从而向喷墨打印机2发送清洁动作指示信号(步骤SD1)。
如流程图FE所示,喷墨打印机2的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第二接口37进行控制,从而接收清洁动作指示信号(步骤SE1)。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根据清洁动作指示信号的接收,在接收到该信号的时机,开始进行清洁动作(步骤SE2)。
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应于清洁动作的开始而使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出的维护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发生变化,从而对处于维护动作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步骤SE3)。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清洁动作是否完成进行监视(步骤SE4)。
在清洁动作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E4中为是),印刷装置控制部30使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出的维护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发生变化,并对未处于维护动作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步骤SE5)。
如流程图FD所示,在发送了清洁动作指示信号之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根据维护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的变化,而对喷墨打印机2的清洁动作是否完成进行监视(步骤SD2)。
在喷墨打印机2的清洁动作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D2中为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对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5进行控制,从而向喷墨打印机2发送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步骤SD3)。
如流程图FE所示,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第二接口37进行控制,从而接收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步骤SE6)。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与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的接收适应地,在接收到该信号的时机,开始进行喷嘴检查动作(步骤SE7)。
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应于喷嘴检查动作的开始而使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出的维护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发生变化,从而对处于维护动作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步骤SE8)。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喷嘴检查动作是否完成进行监视(步骤SE9)。
在喷嘴检查动作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E9中为是),印刷装置控制部30使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出的维护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发生变化,从而对未处于维护动作状态进行通知(步骤SE10)。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是否通过喷嘴检查动作而检测出超过容许数量的个数的喷嘴发生喷出不良进行判识(步骤SE11)。
在未检测出超过容许数量的个数的喷嘴发生喷出不良的情况下(步骤SE10中为否),印刷装置控制部30结束维护关联处理。
在检测出超过容许数量的个数的喷嘴发生出喷出不良的情况下(步骤SE11中为是),印刷装置控制部30使喷出不良有无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发生变化,从而对处于喷出不良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步骤SE12)。
如流程图FD所示,在发送了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之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根据喷出不良有无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的变化,而对喷墨打印机2是否处于喷出不良状态进行判识(步骤SD4)。
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喷出不良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D4中为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结束维护关联处理。
在喷墨打印机2处于喷出不良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D4中为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执行所对应的处理(步骤SD5)。在步骤SD5中,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发送清洁动作指示信号以及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从而使喷墨打印机2以预定的次数为限度,反复执行清洁动作以及喷嘴检查处理。通过以预定的次数或少于预定的次数的次数来执行清洁处理,从而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喷出不良状态的情况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结束维护关联处理。即使以预定的次数执行清洁动作,在喷墨打印机2也处于喷出不良状态的情况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显示部53进行控制,从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喷墨打印机2处于喷出不良状态的情况,并将该情况通知用户。
如图8的流程图FA所示,在执行了维护关联处理之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对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4进行控制,从而向主机3发送印刷数据发送指示命令(步骤SA4)。
印刷数据发送指示命令为,向主机3指示为向喷墨打印机2的印刷数据(后文所述)的发送的命令。
如流程图FB所示,主机3的主机控制部40对第二主机通信部45进行控制,从而接收印刷数据发送指示命令(步骤SB1)。
接下来,主机控制部40生成印刷数据(步骤SB2)。
印刷数据为,在一个标签R2上进行印刷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为,位图数据等的、以点矩阵状配置点且针对每个点而保持表示颜色的值的数据。
在主机3中,针对每个在标签R2上印刷的图像,而事先登记有生成印刷数据而需要的信息。在步骤SB2中,主机控制部40取得与在标签R2上印刷的图像对应的信息,并根据该取得的信息来生成印刷数据。
接下来,主机控制部40对第一主机通信部44进行控制,从而将在步骤SB2中生成的印刷数据向喷墨打印机2发送(步骤SB3)。
如流程图FC所示,喷墨打印机2的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第一接口36进行控制,从而接收印刷数据(步骤SC2)。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参照一览表,将所接收的印刷数据转换为图像数据,并在图像缓冲器中展开(步骤SC3)。图像数据为,以点矩阵状配置点且针对每个点而保持表示各色的油墨的量的值的数据。步骤SC3的处理相当于“展开印刷数据的处理”。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使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出的展开数据有无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发生变化,并对处于数据展开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步骤SC4)。
如流程图FA所示,在发送了印刷数据发送指示命令之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对向喷墨打印机2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是否到来进行监视(步骤SA5)。
在本示例中,每隔“10秒”,通过喷墨打印机2而执行印刷动作。基于这一情况,在步骤SA5中,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尚未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即刻判识为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已到来。另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在过去发送了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在从上一个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起经过“10秒”时,判识为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已到来。
并且,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在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到来时,根据从喷墨打印机2输入的展开数据有无通知信号的状态,而对喷墨打印机2是否处于数据展开状态进行判识。在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数据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喷墨打印机2处于无法执行基于印刷动作指示信号而进行的印刷动作的状态,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执行所对应的处理。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待机,直到喷墨打印机2成为数据展开状态为止。另外,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在停止了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发送的基础上,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显示部53进行控制,从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数据展开状态,并向用户通知喷墨打印机2未处于数据展开状态。
在步骤SA5中判识为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已到来的情况下(步骤SA5中为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对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5进行控制,从而向喷墨打印机2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步骤SA6)。
接下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对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发送是否完成了“10次”进行判识(步骤SA7)。在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A7中为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将处理程序向步骤SA4转移。在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A7中为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0结束处理。
如流程图FC所示,对应于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实施的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发送,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第二接口37进行控制,以接收印刷动作指示信号(步骤SC5)。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应于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接收,在接收到了该信号的时机,根据在图像缓冲器中被展开的印刷数据,而对印刷部33以及输送部34进行控制,从而开始印刷动作(步骤SC6)。作为在印刷动作中的向标签R2进行图像的印刷时,喷墨头10的驱动或卷筒纸R的输送适当地被执行的动作,省略对其详细的说明。
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应于印刷动作的开始,使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出的印刷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发生变化,从而对处于印刷动作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步骤SC7)。
接下来,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印刷动作是否完成进行监视(步骤SC8)。
在印刷动作已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C8中为是),印刷装置控制部30使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出的印刷动作状态通知信号的电压电平发生变化,从而对未处于印刷动作状态的情况进行通知(步骤SC9)。
如上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能够利用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清洁动作指示信号以及印刷动作指示信号,而使喷墨打印机2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地执行清洁动作、喷嘴检查动作以及印刷动作。尤其是,关于印刷动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在向一个标签R2进行图像印刷时,在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之前,使主机3向喷墨打印机2发送印刷数据,并在向喷墨头10输入印刷动作指示信号之前,构筑印刷数据在图像缓冲器中被展开的状态。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在输出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能够使喷墨打印机2执行印刷动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打印机2具备:第一接口36,其与生成印刷数据的主机3进行通信,所述印刷数据表示在标签R2上被印刷的图像;第二接口37,其与发送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通信,所述印刷动作指示信号对执行伴随着印刷数据的印刷的印刷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印刷装置控制部30(控制部),其展开经由第一接口36而接收的印刷数据,并在基于经由第二接口37而接收的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根据所展开的印刷数据而执行印刷动作。而且,第二接口37对执行预定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的预定动作指示信号进行接收,印刷装置控制部30在基于经由第二接口37而接收的预定动作指示信号的时机,执行预定动作,所述预定动作为无法与印刷数据的印刷并行地执行的动作。
根据该结构,喷墨打印机2基于存在有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预定动作并且在需要执行该预定动作的特征,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接收到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进行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预定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打印机2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的预定动作指示信号,来执行维护动作。
根据该结构,喷墨打印机2基于存在有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维护动作并且需要执行该维护动作的特性,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接收到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进行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维护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打印机2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的清洁动作指示信号,来执行清洁动作。作为清洁动作,印刷装置控制部30对喷墨头10进行压盖,从而执行喷墨头10的抽吸。
根据该结构,喷墨打印机2基于存在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清洁动作并且需要执行该清洁动作的特性,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接收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进行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清洁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打印机2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输入的喷嘴检查动作指示信号,来执行喷嘴检查动作。作为喷嘴检查动作,印刷装置控制部30从喷墨头10的喷嘴喷出油墨,从而对有无喷出不良进行检测。
根据该结构,喷墨打印机2基于存在有无法与印刷动作并行地执行的喷嘴检查动作并且需要执行该喷嘴检查动作的特性,根据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接收的信号,而在适当的时机执行伴随着向标签进行印刷的印刷动作以及与印刷动作不同的喷嘴检查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于预定动作指示信号的维护动作被执行的情况下,第二接口37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发送表示处于正在执行维护动作的状态的信号。
根据该结构,喷墨打印机2能够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通知处于正在执行维护动作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37在基于印刷动作指示信号的印刷动作被执行的情况下,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发送表示处于正在执行刷动作的状态的情况的信号。
根据该结构,喷墨打印机2能够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通知处于正在执行印刷动作的情况。
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任意的变形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应用了印刷系统1的示例,例示了工厂。但是,应用了印刷系统1的施设并不限定于工厂。
另外,利用附图而进行说明的各个功能框通过硬件和软件而任意地实现,并不对特定的硬件结构进行启示。
另外,在上述的喷墨打印机2的控制方法(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利用喷墨打印机2所具备的计算机或与喷墨打印机2连接的外部装置而被实现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为了实现该方法而计算机所执行的程序、由计算机以可读取的方式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或传输该程序的传输介质的方式构成本发明。作为上述记录介质,能够使用磁力的、光学的记录介质或半导体存储器装置。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软盘、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DVD(Digital VersatileDisk,数字通用磁盘)、Blu-ray(注册商标)Disc、光磁盘、闪存、卡片式记录介质等的可运送型的、或者固定。另外,上述记录介质也可以为、喷墨打印机2、或与喷墨打印机2连接的外部装置所具备的作为内部存储装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HDD等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符号说明
1…印刷系统、2…喷墨打印机、3…主机、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0…印刷装置控制部、31…印刷装置输入部、32…印刷装置存储部、33…印刷部、34…输送部、35…位置检测部、36…第一接口、37…第二接口、40…主机控制部、41…主机输入部、42…主机存储部、43…主机显示部、44…第一主机通信部、45…第二主机通信部、5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5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部、5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存储部、5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显示部、54…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55…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部、CT…专用连接器、PT…专用端口。

Claims (7)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为在标签上实施印刷的喷墨打印机,并且具备:
第一接口,其与生成印刷数据的主机进行通信,且所述印刷数据表示被印刷在所述标签上的图像;
第二接口,其与发送第一信号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通信,且所述第一信号对执行伴随着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的印刷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
控制部,其将经由所述第一接口而接收的所述印刷数据展开,并在基于经由所述第二接口而接收的所述第一信号所确定的时机,根据所展开的所述印刷数据,而执行所述印刷动作,
所述第二接口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对执行无法与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并行地执行的预定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所述控制部在基于经由所述第二接口而接收的所述第二信号所确定的时机,执行所述预定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动作为,伴随着从喷墨头喷出油墨而进行的维护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动作包括所述喷墨头的清洁动作,
作为所述清洁动作,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喷墨头进行压盖,并执行所述喷墨头的抽吸。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动作包括所述喷墨头的喷嘴检查动作,
作为所述喷嘴检查动作,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喷墨头的喷嘴喷出油墨,并对有无喷出不良进行检测。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维护动作被执行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送表示处于正在执行所述维护动作的状态的信号。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印刷动作被执行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接口向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送表示处于正在执行所述印刷动作的状态的信号。
7.一种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标签上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在从主机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第一信号所确定的时机,展开印刷数据,并根据所展开的所述印刷数据,来执行印刷动作,所述第一信号为对执行伴随着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的所述印刷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的信号,
在从主机接收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第二信号所确定的时机,执行预定动作,所述第二信号为对执行无法与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并行地执行的所述预定动作的时机进行指示的信号。
CN201710494246.2A 2016-06-29 2017-06-26 喷墨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538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9053A JP6801261B2 (ja) 2016-06-29 2016-06-29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16-129053 2016-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8938A CN107538938A (zh) 2018-01-05
CN107538938B true CN107538938B (zh) 2020-09-22

Family

ID=6080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4246.2A Active CN107538938B (zh) 2016-06-29 2017-06-26 喷墨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2186B2 (zh)
JP (1) JP6801261B2 (zh)
CN (1) CN1075389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5638B2 (ja) * 2019-03-08 2021-08-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故障時期推測装置、機械学習装置、故障時期推測方法
JP7326949B2 (ja) * 2019-07-11 2023-08-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ー
CN114080322B (zh) * 2019-07-17 2023-05-12 东伸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9290A (ja) * 1987-11-25 1989-05-31 Nec Corp プリンタ
US4931955A (en) * 1987-04-28 1990-06-05 Juki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preprinting jet purging mechanism
CN1199190A (zh) * 1997-04-02 1998-1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一种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US6290322B1 (en) * 1993-09-10 2001-09-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508661A (zh) * 2002-12-10 2004-06-3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方法、打印系统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519123A (zh) * 2003-01-23 2004-08-11 夏普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US7559622B2 (en) * 2005-03-15 2009-07-14 Ricoh Company, Ltd Test operation for inkjet printer and multifunctional machine
CN102126364A (zh) * 2010-01-14 2011-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喷墨打印机
CN104943366A (zh) * 2014-03-25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1378B2 (ja) * 1993-12-27 2006-02-01 大阪シーリング印刷株式会社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2003300313A (ja) 2002-04-09 2003-10-2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479356B2 (ja) 2004-06-03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印刷装置
US7652787B2 (en) * 2005-10-27 2010-01-2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rchitecture and memory card for hand-held printer
JP2011098546A (ja) 2009-11-09 2011-05-19 Olympus Corp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2020518A (ja) * 2010-07-15 2012-02-02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準備動作制御方法
JP2014106817A (ja) 2012-11-28 2014-06-09 Fujitsu Frontech Ltd 補正印刷ヘッド付きプリンタ装置
JP6121754B2 (ja) 2013-03-08 2017-04-26 株式会社イシダ ラベル発行貼付装置
JP2016112731A (ja) * 2014-12-12 2016-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07517B2 (ja) * 2016-11-30 2021-07-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1955A (en) * 1987-04-28 1990-06-05 Juki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preprinting jet purging mechanism
JPH01139290A (ja) * 1987-11-25 1989-05-31 Nec Corp プリンタ
US6290322B1 (en) * 1993-09-10 2001-09-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99190A (zh) * 1997-04-02 1998-1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一种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508661A (zh) * 2002-12-10 2004-06-3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方法、打印系统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519123A (zh) * 2003-01-23 2004-08-11 夏普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US7559622B2 (en) * 2005-03-15 2009-07-14 Ricoh Company, Ltd Test operation for inkjet printer and multifunctional machine
CN102126364A (zh) * 2010-01-14 2011-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喷墨打印机
CN104943366A (zh) * 2014-03-25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控制方法以及打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01261B2 (ja) 2020-12-16
JP2018001503A (ja) 2018-01-11
US10442186B2 (en) 2019-10-15
US20180001622A1 (en) 2018-01-04
CN107538938A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8938B (zh) 喷墨打印机、以及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JP2009040007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0179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ヘッド検査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310337B2 (ja) 流体噴射装置、流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流体噴射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流体噴射ヘッド用の駆動波形生成装置
JP2010076113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332674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0507661B2 (en) Method for scheduling and controlling printer maintenance
JP2014111337A (ja) 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47584A (ja) 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6880753B2 (ja) チャート生成装置、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チャート生成プログラム
JP45838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962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60797A (ja) 記録装置
JP2016036916A (ja) 記録システム、及び、記録装置
JP2012035602A (ja) 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モジュール
JP20102148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13712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11020331A (ja) 流体噴射装置、流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流体噴射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流体噴射ヘッド用の噴射制御装置
JP2016112731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2002037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0179620A (ja) 印刷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558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61661A (ja) 記録装置及び吐出不良検知方法
JP2020023056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705665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