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3827B - 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3827B
CN107533827B CN201580071170.1A CN201580071170A CN107533827B CN 107533827 B CN107533827 B CN 107533827B CN 201580071170 A CN201580071170 A CN 201580071170A CN 107533827 B CN107533827 B CN 107533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backlight
branch
duty cycl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11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3827A (zh
Inventor
帅俊卿
张浩靖
褚建飞
王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3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3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3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3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05B45/1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using optical feedback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33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of the brightness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by time modulation of the brightness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所述背光电路包括:背光电源芯片(260)和可调电阻电路(270);背光电源芯片(260)包括用于设置参考电流的设置引脚(ISET)、输入引脚(IN)和输出引脚(OUT);可调电阻电路(270)的一端与所述设置引脚(ISET)相连;可调电阻电路(270)还包括:控制端(C1),控制端(C1)用于接收切换信号,根据切换信号将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电阻支路从第一电阻支路(272)切换为第二电阻支路(274);背光电源芯片(260),用于以参考电流为基准,根据输入引脚(IN)接收到的PWM信号的占空比生成驱动电流;通过输出引脚(OUT)输出驱动电流。通过不同电阻支路改变背光电源中的参考电流,从而实现在更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使得背光强度达到更低亮度或更高亮度。

Description

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电子设备,均采用液晶显示屏(英文: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作为显示组件。
LCD需要使用背光电路提供背光才能正常显示。背光电路被背光控制器所控制。背光电路包括:背光电源芯片和与背光电源芯片相连的背光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在工作过程中,背光电源芯片接收背光控制器发送的脉宽调制(英文:Pulse-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信号,背光电源芯片根据脉宽调制信号向背光LED输出驱动电流,背光LED根据驱动电流发出背光。其中,驱动电流的大小与背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也即驱动电流越大,背光强度越高;驱动电流越小,背光强度越低。
受限于背光电源芯片的硬件性能,背光电源芯片输出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大小属于有限范围,导致背光LED输出的背光亮度也属于有限亮度范围。换句话说,背光LED输出的最低亮度或最高亮度并不是开发人员在设计时所期望的理想亮度或背光LED实际所能输出的极限亮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受限于背光电源芯片的硬件性能,背光电源芯片只能在有限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导致背光LED输出的亮度也属于有限亮度范围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电路,所述背光电路包括:背光电源芯片和可调电阻电路;所述背光电源芯片包括:用于设置参考电流的设置引脚、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具有不同的电阻值,用于产生不同的所述参考电流;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控制端,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切换信号,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将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在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之间切换;所述背光电源芯片,用于以所述参考电流为基准,根据所述输入引脚接收到的PWM信号的占空比生成驱动电流;通过所述输出引脚输出所述驱动电流,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背光光源发送背光。
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背光电路,通过将背光电源芯片的设置引脚与可调电阻电路相连,由可调电阻电路根据切换信号将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在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之间切换,从而改变背光电源芯片中的参考电流,由于驱动电流是基于参考电流产生的,所以进而会改变驱动电流的电流值调节范围;解决了受限于背光电源芯片的硬件性能,背光电源芯片只能在有限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导致背光光源输出的亮度也属于有限亮度范围的问题;达到了通过不同电阻支路改变背光电源中的参考电流,从而实现在更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使得背光强度达到更低亮度或更高亮度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选择开关和至少两条电阻支路;所述至少两条电阻支路中的任意一条电阻支路为所述第一电阻支路,所述至少两条电阻支路中的另一条电阻支路为所述第二电阻支路;所述选择开关包括:所述控制端和选择端;所述选择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端接收到的所述切换信号,将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在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之间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可调电阻电路中设置选择开关和至少两条电阻支路,能够在可调电阻电路中实现三支电阻支路,四支电阻支路甚至更多,从而针对驱动电流实现更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形成所述第一电阻支路;所述第二电阻形成所述第二电阻支路;或,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形成所述第二电阻支路;所述第二电阻形成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串联电路实现可调电阻电路中的电阻支路,电路形式简易,容易在电路板上设计和生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形成所述第一电阻支路;所述第四电阻形成所述第二电阻支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并联电路实现可调电阻电路中的电阻支路,电路形式简易,容易在电路板上设计和生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信号是背光控制器在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时发送的;所述期望亮度值用于表示期望所述背光光源发出的背光亮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背光控制器、存储器、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背光电路、以及背光光源;所述存储器与所述背光控制器相连,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背光控制器的可执行程序;
所述背光控制器与所述背光电路中的所述输入引脚相连,用于向所述背光电源芯片发送所述PWM信号;所述背光控制器与所述背光电路中的所述控制端相连,用于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发送所述切换信号;
所述背光电路中的所述背光电源芯片的所述输出引脚与所述背光光源相连;所述背光光源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电流发出背光。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控制器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者,背光控制器220是图形处理器(英文: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或者,背光控制器220是LCD驱动集成电路(英文: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rive IC)。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背光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所述背光控制器通过执行指令来实现下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应用于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背光控制器中,所述方法包括:背光控制器获取期望亮度值,所述期望亮度值用于表示期望所述背光光源发出的背光亮度;所述背光控制器确定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所述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中的一个;当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时,所述背光控制器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切换信号;所述背光控制器向所述背光电源芯片发送PWM信号,该PWM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所述背光电源芯片用于以所述参考电流为基准,根据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生成驱动电流,向所述背光光源发送所述驱动电流,所述背光光源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电流发出背光。
第三方面所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通过由背光控制器获取期望亮度值,在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时,向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切换信号,由可调电阻电路根据切换信号将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在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之间切换,从而改变背光电源芯片中的参考电流,由于驱动电流是基于参考电流产生的,所以进而会改变驱动电流的电流值调节范围;解决了受限于背光电源芯片的硬件性能,背光电源芯片只能在有限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导致背光光源输出的亮度也属于有限亮度范围的问题;达到了通过不同电阻支路改变背光电源中的参考电流,从而实现在更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使得背光强度达到更低亮度或更高亮度的效果。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切换信号之前,还包括:若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增加至最大占空比1,所述最大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若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减小至最小占空比1,所述最小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若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减小至最小占空比2,所述最小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若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增大至最大占空比2,所述最大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得PWM信号在发送切换信号之前是逐渐变化的,不会引发背光亮度的突变,避免背光亮度的闪烁现象。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所述背光电源芯片发送PWM信号,该PWM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包括:查询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所述占空比;在切换后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所述PWM信号从最小占空比2逐渐增加至所述占空比,所述最小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在切换后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所述PWM信号从最大占空比2逐渐减小至所述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在切换后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所述PWM信号从最大占空比1逐渐减小至所述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在切换后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所述PWM信号的最小占空比1逐渐增大至所述占空比,所述最小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得PWM信号在发送切换信号之后是逐渐变化的,不会引发背光亮度的突变,避免背光亮度的闪烁现象。
结合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R1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R2满足如下条件:
R1≥R2*最大占空比2/最小占空比1
或者,R1≤R2*最小占空比1/最大占空比2
其中,所述最小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所述最小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令R1=R2*最大占空比2/最小占空比1,或者,R1=R2*最小占空比1/最大占空比2,能够使得第一电阻支路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和第二电阻支路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能够合并为一个连续的电流值调节范围,从而实现一个变化范围较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该变化范围较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使得将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之间进行切换时,没有闪烁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已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电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电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电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在进行背光调节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7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7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7C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7D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一种已有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包括:背光控制器120、存储器140、背光电源芯片160和背光光源180。
背光控制器12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者,背光控制器120也可以是图形处理器(英文: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或者,背光控制器120还可以是LCD驱动集成电路(英文: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rive IC)。
存储器140中存储有背光控制器120的可执行指令。存储器14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背光电源芯片160是一种基于PWM信号输出驱动电流的集成电路芯片。背光电源芯片160包括有:输入引脚IN、设置引脚ISET、输出引脚OUT。背光电源芯片160的内部包括:参考电流源电路162。
输入引脚IN与背光控制器120相连。
设置引脚ISET与背光电源芯片160内部的参考电流源电路162相连,设置引脚ISET还与背光电源芯片160外部的电阻RISET的一端相连,电阻RISET的另一端接地。
参考电流源电路162用于提供一个参考电流IFB_full,该参考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IFB_full=VISET_full/RISET*KISET_full 公式一
其中,VISET_full是电压值固定不变的参考电压;KISET_full是固定参数,KISET_full由参考电流源电路162中电子元件的电气性能所决定。显然,由于VISET_full、RISET、KISET_full三个参数均为固定值,所以该参考电流源电路162所提供的参考电流的电流值也是固定值。
此外,背光电源芯片160的一个引脚与电源VBAT相连,另一个引脚接地。
背光光源180通常是背光LED。背光光源180的一端与电源VBAT相连,另一端与背光电源芯片160中的输出引脚OUT相连。
在工作时,背光控制器120根据预定的背光控制策略生成期望亮度值。该期望亮度值是背光控制器120期望背光光源180所发出的背光亮度。比如,该预定的背光控制策略是:在环境光亮度变暗时,调低期望亮度值;在环境光亮度变亮时,调高期望亮度值。
该期望亮度值通常采用9比特或者11比特的二进制数来表示,并且存储在一个背光寄存器Reg_Iset中。本实施例中以9比特表示为例,期望亮度值是000000000,也即十进制的0;或者,期望亮度值是111111111,也即十进制的511。需要说明的是,期望亮度值仅为亮度级别或亮度档位的示意方式,与实际物理量中的亮度值并不等同。
然后,背光控制器120在预先存储的“期望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中,查询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该“期望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存储在存储器140中。表一示例性地示出了“期望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下文中均以十进制来表示期望亮度值。
表一
Figure GDA0002309040080000051
Figure GDA0002309040080000061
显然,由于期望亮度值的取值范围为[0,511],而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为[1%,100%],所以相邻两个期望亮度值之间的占空比调节步长约为0.19%。背光控制器120向背光电源芯片160的输入引脚发送符合该占空比的PWM信号。比如,期望亮度值为4,则背光控制器120向背光电源芯片160的输入引脚发送占空比为1.76%的PWM信号。
背光电源芯片160在接收到该PWM信号后,以参考电流为基准,根据PWM信号的占空比生成驱动电流。该驱动电流的电流大小与PWM信号的占空比呈正比例关系。驱动电流的电流值计算公式如下:
IFBX=IFB_full*Duty。 公式2
其中,IFB_full是参考电流,Duty是占空比。
比如,PWM信号的占空比为1%,参考电流是20mA,则驱动电流=20mA*1%=0.2mA;又比如,PWM信号的占空比为100%,参考电流是20mA,则驱动电流=20mA*100%=20mA。
受限于背光电源芯片160的物理性能,背光电源芯片160所能接收的最小占空比约为1%,所以背光电源芯片160所能输出的最小驱动电流约等于:1%*参考电流,最大驱动电流约等于:100%*参考电流,也即驱动电流的电流值调节范围为[1%*IFB_ful,100%*IFB_ful],结合表一的示意性举例,该电流值调节范围为[2mA,20mA]。显然,该电流值调节范围比较有限。
由于驱动电流的电流值调节范围比较有限,在某些暗光条件下,即便采用最小驱动电流来驱动背光光源180,背光电源180所发出的背光仍然会非常强烈,从而刺激用户的眼睛。同理,在某些亮光条件下,即便采用最大驱动电流来驱动背光光源180,背光电源180所发出的背光仍然比较弱,无法看清液晶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
另外,该电流值调节范围内的最大调节步数是512步,相邻两个背光亮度值之间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变化约为:0.19%*参考电流。
根据上述公式二可知,驱动电流的电流值与参考电流有关。为了获得电流值更小的驱动电流或者电流值更大的驱动电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改变参考电流,从而获得电流值取值范围更大的驱动电流的技术方案。另外,结合上述公式一可知,如果要改变参考电流,可以改变电阻RISET的阻值。基于上述思路,提供有如下实施例。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控制器220、存储器240、背光电源芯片260、可调电阻电路270和背光光源280。
背光控制器22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者,背光控制器220也可以是图形处理器(英文: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或者,背光控制器220也可以是LCD驱动集成电路(英文: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rive IC)。
存储器240中存储有背光控制器220的可执行指令。存储器24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背光电源芯片260,包括:输入引脚IN、用于设置参考电流的设置引脚ISET和输出引脚OUT。背光电源芯片260的内部还包括有:参考电流源电路262。
输入引脚IN与背光控制器220相连。在工作时,背光控制器220用于向输入引脚IN发送PWM信号。
可调电阻电路270的一端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可调电阻电路270的另一端接地。可调电阻电路270包括第一电阻支路272和第二电阻支路274,第一电阻支路272的阻值不同于第二电阻支路274的阻值。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2示出了第一电阻支路272和第二电阻支路274,但这并不构成对其数量的限定。例如,图3A还示出了包括其他电阻支路的多个电阻支路。
可调电阻电路270包括:控制端C1。该控制端C1与背光控制器220相连。在需要改变驱动电流的调节范围时,背光控制器220用于向控制端C1发送切换信号。
控制端C1用于接收切换信号,根据切换信号将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电阻支路从第一电阻支路272切换为第二电阻支路274。由于背光电源芯片260中包括有参考电流源电路262,该参考电流源电路用于提供参考电流262。在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电阻支路的阻值发生改变时,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参考电流的电流值也会发生改变。其中,参考电流的大小和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电阻支路的阻值呈反比例关系。
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输出引脚OUT与背光光源460的一端相连。背光电源460通常是背光LED。可选地,背光光源460的另一端与电源VBAT相连。
可选地,上述背光电源芯片260和可调电阻电路270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主板上,该主板上通常还设置有背光控制器220、存储器240以及其它电子器件。背光电源芯片260为设置在主板上的一块集成电路芯片。背光电源芯片260通过主板上的导电线路与可调电阻电路270电性相连。
可选地,设置引脚ISET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满量程设置引脚,但均为用于设置参考电流的引脚。本实施例对设置引脚ISET的名称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参考图3A,其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可调电阻电路270的结构示意图。该可调电阻电路270包括:选择开关271、第一电阻支路272和第二电阻支路274。
选择开关271包括:控制端C1和选择端C2。
控制端C1用于与背光控制器220相连。
选择端C2,用于根据控制端C1接收到的切换信号,将设置引脚ISET与第一电阻支路272和第二电阻支路272中的一条电阻支路相连。
可选地,在亮光条件下,选择端C2根据控制端C1接收到的切换信号,将设置引脚ISET与阻值较小的电阻支路相连,使得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参考电流的电流值为较大的电流值,从而在同等占空比条件下输出较大的驱动电流,得到更高的背光亮度;在暗光条件下,选择端C2根据控制端C1接收到的切换信号,将设置引脚ISET与阻值较大的电阻支路相连,使得背光电源芯片270中的参考电流的电流值为较小的电流值,从而在同等占空比条件下输出较小的驱动电流,得到更低的背光亮度。
可选地,控制端C1是符合通用标准输入输出(英文: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简称:GPIO)的控制端C1。
可选地,可调电阻电路270中的电阻支路为两条。但也可以视实施例需求而设置三条、四条甚至更多,本实施例对可调电阻电路270中的电阻支路的条数不做限定。
可选地,可调电阻电路270通过集成化的可变电阻器件实现。
可选地,可调电阻电路270中的电阻支路通过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实现。
示意性地,结合参考图3B,其示出了使用串联电路实现可调电阻电路270的结构示意图。可调电阻电路270包括:选择开关271、串联的第一电阻RISET1和第二电阻RISET2
第一电阻RISET1和第二电阻RISET2形成第二电阻支路274;第二电阻RISET2形成第一电阻支路272。
其中,第二电阻RISET2的一端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第二电阻RISET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ISET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ISET1的另一端接地。根据控制端C1接收到的切换信号,选择开关271中的选择端C2闭合时,将设置引脚ISET与第二电阻支路274相连;选择开关271中的选择端C2开启时,将设置引脚ISET与第一电阻支路272相连。
示意性地,结合参考图3C,其示出了使用并联电路实现可调电阻支路270的结构示意图。可调电阻电路270包括选择开关271、并联的第三电阻RISET1和第四电阻RISET2
第三电阻RISET1形成第一电阻支路272;第四电阻RISET2形成第二电阻支路274。第三电阻RISET1和第四电阻RISET2具有不同的阻值。
其中,第三电阻RISET1和第四电阻RISET2的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ISET1和第四电阻RISET2的另一端通过选择开关271的选择端C2和设置引脚ISET相连。根据控制端C1接收到的切换信号,选择开关271中的选择端与第三电阻RISET1相连时,将设置引脚ISET与第一电阻支路272相连;选择开关271中的选择端与第四电阻RISET2相连时,将设置引脚ISET与第二电阻支路274相连。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见的是,可调电阻电路270的实现方式存在多种。本实施例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可调电阻电路270的两种实现方式,但不对可调电阻电路270的具体实现方式作出限定。
根据公式二可知,在占空比的取值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参考电流的电流值发生改变后,驱动电流的电流值调节范围会增加,由图1所示的一个电流值调节范围[最小占空比*IFB_ful,最大占空比*IFB_ful]变为两个电流值调节范围[最小占空比1*I1,最大占空比1*I1]和[最小占空比2*I2,最大占空比2*I2]。I1是设置引脚ISET与第一电阻支路272相连时的参考电流,I2是设置引脚ISET与第二电阻支路274相连时的参考电流。
设第一电阻支路272的阻值为R1,第二电阻支路274的阻值为R2。
为了让电流值调节范围[最小占空比1*I1,最大占空比1*I1]中的最大驱动电流小于或等于电流值调节范围[最小占空比2*I2,最大占空比2*I2]中的最小驱动电流,也即,最大占空比1*I1≤最小占空比2*I2,结合公式1可知,R1和R2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R1≥R2*最大占空比2/最小占空比1
或者,为了让电流值调节范围[最小占空比1*I1,最大占空比1*I1]中的最小驱动电流大于或等于[最小占空比2*I2,最大占空比2*I2]中的最大驱动电流,也即,最小占空比1*I1≥最大占空比2*I2,结合公式1可知,R1和R2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R1≤R2*最小占空比1/最大占空比2
需要说明的是,最小占空比1和最小占空比2通常是相同的,均为1%。但是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最小占空比1和最小占空比2可以取不同的值,比如最小占空比1=10%,最小占空比2=1%。同理,最大占空比1和最大占空比2通常是相同的,均为100%。但是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最大占空比1和最大占空比2可以取不同的值,比如最大占空比1=100%,最大占空比2=90%。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本实施例中仅以最小占空比1和最小占空比2是相同的,均为1%;最大占空比1和最大占空比2通常是相同的,均为100%来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以R1=R2*最大占空比2/最小占空比1来举例说明。设VISET_full=1.229V,KISET_full=1030,R1=6340K,R2=63.4K。则与第一电阻支路272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为[0.002mA,0.2mA],与第二电阻支路274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为[0.2mA,20mA]。
为了实现使用可调电阻电路270中的两个电阻支路来进行背光调节。存储器240中可以存储有三张对应表。这三张对应表分别是:期望亮度值与子表亮度值之间的总对应表、第一“子表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和第二“子表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其中,第一“子表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可简称为第一对应表;第二“子表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可简称为第二对应表。容易理解的是,对应表只是为了说明对应关系,该对应表的表现形式也不限定为表。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三张对应表也是为了方便理解和说明,但并不构成对其数量的限定,这三张对应表也可以集成在一张表上。
期望亮度值与子表亮度值之间的总对应表,可简称为总表。总表中的期望亮度值中的一部分取值区间内的期望亮度值与第一对应表中的子表亮度值对应,也即,一部分取值区间内的期望亮度值与第一电阻支路对应;总表中的期望亮度值中的另一部分取值区间内的期望亮度值与第二对应表中的子表亮度值对应,也即,另一部分取值区间内的期望亮度值与第二电阻支路对应。示意性的总表如表二所示:
表二
Figure GDA0002309040080000091
Figure GDA0002309040080000101
在表二中,当期望亮度值为0到255时与第一电阻支路对应,且此时期望亮度值与第一对应表中的子表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子表亮度值=期望亮度值/255*511的取整值;当期望亮度值为256到511时与第二电阻支路对应,且此时期望亮度值与第二对应表中的子表亮度值的对应关系为:子表亮度值=(期望亮度值-256)/255*511的取整值。
第一对应表是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设置引脚ISET与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实际使用的“子表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示意性的第一对应表如表三所示。
表三
Figure GDA0002309040080000102
第二“期望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可简称为第二对应表。第二对应表是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设置引脚与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所需要使用的“期望亮度值-占空比”对应表。示意性的第二对应表如表四所示。
表四
Figure GDA0002309040080000103
背光控制器220调节背光时的具体方式如下:
在电子设备200开机时,背光控制器220从背光寄存器Reg_Iset中读取默认的期望亮度值(预先配置的值或上次关机时的值)。比如,该期望亮度值是259,该期望亮度值259在总表中与第二对应表中的子表亮度值6对应,也即该期望亮度值259与第二电阻支路274对应。则背光控制器220控制可调电阻电路270中的第二电阻支路274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同时,背光控制器220在第二对应表中查询与子表亮度值6所对应的占空比为2.14%,则背光控制器220向背光电源芯片260的输入引脚IN发送占空比为2.14%的PWM信号。此时,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参考电流为20mA,通过输出引脚OUT输出20*2.14%=4.28mA的驱动电流,背光光源280根据4.28mA的驱动电流向外输出背光。
在电子设备200的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三种因素导致期望亮度值发生变化:
第一,用户手动设置改变期望亮度值;
在电子设备的设置界面中提供有背光亮度的调节控件。该调节控件通常是拖动调节控件,包括一个按钮420和一个拖动条440,如图4所示。用户通过拖动按钮420位于拖动条440的不同位置,实现对期望亮度值的改变。
第二,应用程序根据自身的控制逻辑改变期望亮度值;
背光控制器220对期望亮度值的调节属于操作系统层级的控制,在操作系统上还存在应用层,应用程运行有各种应用程序,比如:即时通信程序、电子书阅读程序、电话程序、短信息程序等。应用程序会根据自身的控制逻辑改变期望亮度值。比如,应用程序是电子书阅读程度,在夜间阅读模式下,将期望亮度值修改为50;又比如,应用程序是电话程序,在通话模式下,将期望亮度值修改为0。
第三,操作系统根据环境光强度改变期望亮度值。
电子设备上通常还设置有光传感器,通过光传感器采集环境光强度。操作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光强度改变期望亮度值,比如:在环境光强度为A时,设置期望亮度值为100;在环境光强度为B时,设置期望亮度值为200。
本实施例中对期望亮度值的改变方式不做限定。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默认的期望亮度值259被用户手动修改为258。则背光控制器220在总表中查询出与期望亮度值258对应的子表亮度值是第二对应表中的4,也即与期望亮度值258对应的电阻支路是第二电阻支路274。由于此时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是第二电阻支路274,并不需要进行切换。背光控制器220在第二对应表中查询出与子表亮度值4对应的占空比为1.76%,则背光控制器220向背光电源芯片260的输入引脚IN发送占空比为1.76%的PWM信号。此时,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参考电流为20mA,通过输出引脚OUT输出20*1.76%=0.352mA的驱动电流,背光光源280根据0.352mA的驱动电流向外输出背光。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默认的期望亮度值259被用户手动修改为50。则背光控制器220在总表中查询出与期望亮度值50对应的子表亮度值是第一对应表中的100,也即与期望亮度值50对应的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272。由于此时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是第二电阻支路274,所以背光控制器220需要将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第二电阻支路274切换为第一电阻支路272。背光控制器220先向可调电阻电路270的控制端C1发送切换信号,可调电阻电路270在接收到切换信号后将设置引脚ISET与第一电阻支路272相连。背光控制器220再在第一对应表中查询出与子表亮度值100对应的占空比为20%,则背光控制器220向背光电源芯片260的输入引脚IN发送占空比为20%的PWM信号。此时,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参考电流为0.2mA,通过输出引脚OUT输出0.2*20%=0.04mA的驱动电流,背光光源280根据0.04mA的驱动电流向外输出背光。
如果期望亮度值又被用户手动从50修改为260,则背光控制器220在总表中查询出与期望亮度值260对应的子表亮度值是第二对应表中的8,也即与期望亮度值260对应的电阻支路是第二电阻支路274。由于此时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是第一电阻支路272,所以背光控制器220需要将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的第一电阻支路272切换为第二电阻支路274。背光控制器220先向可调电阻电路270的控制端C1发送切换信号,可调电阻电路270在接收到切换信号后将第二电阻支路274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背光控制器220再在第二对应表中查询出与子表亮度值8对应的占空比为2.52%,则背光控制器220向背光电源芯片260的输入引脚IN发送占空比为2.52%的PWM信号。此时,背光电源芯片260中的参考电流为20mA,通过输出引脚OUT输出20*2.52%=0.504mA的驱动电流,背光光源280根据0.504mA的驱动电流向外输出背光。
但是工程师在试验中发现,将期望亮度值从50直接切换到260时,由于驱动电流是从0.04mA突变到0.504mA,改变幅度达到了十多倍,所以从用户来看,背光是闪烁后突然变亮的,背光的闪烁现象不仅刺激用户的眼睛,而且会加速损耗背光光源280的物理寿命。在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电流需要逐渐变化,以便用户的眼睛能够更好地适应背光变化过程,且保护背光光源280的物理寿命。
具体来讲,如果期望亮度值被用户手动从50修改为260,则背光控制器220在总表中查询出与期望亮度值50对应的子表亮度值是第一对应表中的100,与期望亮度值260对应的子表亮度值是第二对应表中的8。
背光控制器220在发送切换信号前,先将切换前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增加至最大占空比1 100%,具体如下:
背光控制器220先将子表亮度值从第一对应表中的100加1,得到子表亮度值101,从第一对应表中查询出与子表亮度值101对应的占空比为20.19%,向输入引脚IN发送占空比为20.19%的PWM信号,此时驱动电流为0.04038mA;
背光控制器220再将子表亮度值从第一对应表中的101加1,得到子表亮度值102,从第一对应表中查询出与子表亮度值102对应的占空比为20.38%,向输入引脚IN发送输出占空比为20.38%的PWM信号,此时驱动电流为0.04076mA;
背光控制器220再将子表亮度值从第一对应表中的102加1,得到子表亮度值103,从第一对应表中查询出与子表亮度值103对应的占空比为20.57%,向输入引脚IN发送输出占空比为20.57%的PWM信号,此时驱动电流为0.04114mA;
依次类推,直至背光控制器220将子表亮度值逐次加1至第一对应表中的最大值511,输出占空比为100%的PWM信号,此时驱动电流为0.2mA,如图5所示。
背光控制器220在发送切换信号后,还需要将切换后输出的PWM信号的从最小占空比2逐渐增加至与期望亮度值260对应的占空比2.52%。具体如下:
在子表亮度值增大至第一对应表中的最大值511后,背光控制器220向可调电阻电路270的控制端C1发送切换信号,可调电阻电路270在接收到切换信号后将第二电阻支路274与设置引脚ISET相连。在从第一电阻支路272切换为第二电阻支路274后,背光控制器220将子表亮度值更新为第二对应表中的最小子表亮度值0,从第二对应表中查询出与子表亮度值0对应的占空比为最小占空比2=1%,向输入引脚IN发送输出占空比为1%的PWM信号,此时驱动电流为0.2mA;
背光控制器220将子表亮度值从第二对应表中0加1后,得到子表亮度值1,从第二对应表中查询出与子表亮度值1对应的占空比为1.19%,向输入引脚IN发送输出占空比为1.19%的PWM信号,此时驱动电流为0.238mA;
依次类推,直至背光控制器220将子表亮度值逐次加1至第二对应表中的子表亮度值8,向输入引脚IN发送占空比为2.52%的PWM信号,此时驱动电流为0.504mA。
显然,驱动电流是从0.04mA、0.04038mA、0.04076mA,…….,0.2mA,0.238mA,……,逐渐增大至0.504mA。从用户角度来看,背光是逐渐变亮的。不仅没有闪烁现象,而且能够保护背光光源280的物理寿命。
同时,用户对暗光环境下的背光变化很敏感,但是由于第一对应表中的相邻两个驱动电流之间的调节步长是0.00038mA,第二对应表中的相邻两个驱动电流之间的调节步长是0.038mA,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较低背光亮度时的调节步长相比在较高背光亮度时的调节步长要小,用户不容易察觉到相邻两个驱动电流之间的变化。也即,在较低背光亮度时的背光渐变过程更加细腻和柔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背光调节过程可以由较小的期望亮度值调节为较大的期望亮度值,也可以由较大的期望亮度值调节为较小的期望亮度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背光电源芯片的设置引脚与可调电阻电路相连,由可调电阻电路根据切换信号将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从第一电阻支路切换为第二电阻支路,从而改变背光电源芯片中的参考电流,进而改变驱动电流的电流值调节范围;解决了受限于背光电源芯片的硬件性能,背光电源芯片只能在有限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导致背光LED输出的亮度也属于有限亮度范围;达到了通过不同电阻支路改变背光电源中的参考电流,从而实现在更多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使得背光强度达到更低亮度或更高亮度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通过令R1=R2*最大占空比2/最小占空比1,或者,R1=R2*最小占空比1/最大占空比2,使得第一电阻支路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和第二电阻支路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能够合并为一个连续的电流值调节范围,从而实现一个变化范围较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该变化范围较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使得将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之间进行切换时,没有闪烁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通过在期望亮度值从第一子表亮度值变化为第二子表亮度值的过程中,将第一子表亮度值逐渐加1或逐渐减1后渐变至第二子表亮度值,使得驱动电流是逐渐变化的,背光也是逐渐变化的,以便用户的眼睛能够更好地适应背光变化过程,而且保护背光光源的物理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通过在较低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让相邻两个驱动电流之间的调节步长更小,使得即便用户对暗光环境下的背光变化很敏感,也不容易察觉到相邻两个驱动电流之间的变化。也即,在较低背光亮度时的背光渐变过程更加细腻和柔和。
结合图5可知,由于第一对应表和第二对应表都存在512个子表亮度值,所以背光控制器220具有在1024个亮度级别上调节背光亮度的能力。但是存储器240中需要存储三个表:总表、第一对应表和第二对应表。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总表、第一对应表和第二对应表能够整合为一个表。若背光寄存器依然为9比特,则该表如表五所示:
表五
Figure GDA0002309040080000131
Figure GDA0002309040080000141
此时,相邻两个占空比之间的调节步长从0.19%改变为0.38,背光控制器220仅可以在512个亮度级别上调节背光亮度。其中,期望亮度值[0,255]对应的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期望亮度值[256,511]对应的电阻支路是第二电阻支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R1和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R2不同,第一电阻支路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和第二电阻支路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第一,两个电流值调节范围互不相交。此时,R1>R2*最大占空比2/最小占空比1;或者,R1<R2*最小占空比1/最大占空比2。比如,第一电阻电路272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是[0.0015mA,0.15mA],第二电阻支路274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是[0.16mA,16mA]。可选地,当两个电流值调节范围之间的范围较小时,比如0.15mA和0.16mA之间仅相差0.01mA时,两个电阻支路切换时的驱动电流跳变比较弱,用户难以观察到该跳变。
第二,两个电流值调节范围在边界值上相交。此时,R1=R2*最大占空比2/最小占空比1;或者,R1=R2*最小占空比1/最大占空比2。比如,第一电阻电路272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是[0.0015mA,0.15mA],第二电阻支路274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是[0.15mA,15mA]。两个电阻支路切换时的驱动电流不存在跳变,也即两个电流值调节范围可以连接成为一个连续的电流值调节范围。
第三,两个电流值调节范围在一段区间上相交,比如,第一电阻电路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是[0.0015mA,0.15mA],第二电阻支路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是[0.10mA,10mA]。此时,通过预先在对应表中改变某一个电流值调节范围的最小占空比和/或最大占空比,能够使得两个电流值调节范围互不相交,或者仅在边界值上相交。比如,通过改变第二电阻支路的最小占空比,使得第二电阻支路所对应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变为[0.15mA,10mA]。
对上述背光控制器进行背光调节时的方法进行总结。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如上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控制器220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取期望亮度值,期望亮度值用于表示期望背光光源发出的背光亮度;
在电子设备开机时,期望亮度值为默认的期望亮度值;
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期望亮度值的改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三种方式:
第一,用户手动设置改变期望亮度值;
第二,应用程序根据自身的控制逻辑改变期望亮度值;
第三,操作系统根据环境光强度改变期望亮度值。
步骤602,确定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中的一个;
背光控制器通过查询表二示出的总表,或者表五示出的对应表,确定出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
步骤603,当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时,向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切换信号;
步骤604,向背光电源芯片发送PWM信号,该PWM信号的占空比与期望亮度值对应;
背光控制器通过查询表三示出的第一对应表,或者查询表四示出的第二对应表,或者表五示出的对应表,确定与该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然后,背光控制器向背光电源芯片的输入引脚IN发送符合该占空比的PWM信号。
背光电源芯片用于以参考电流为基准,根据PWM信号的占空比生成驱动电流,向背光光源发送驱动电流,背光光源用于根据驱动电流发出背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通过由背光控制器获取期望亮度值,在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时,向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切换信号,由可调电阻电路根据切换信号将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在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之间切换,从而改变背光电源芯片中的参考电流,由于驱动电流是基于参考电流产生的,所以进而会改变驱动电流的电流值调节范围;解决了受限于背光电源芯片的硬件性能,背光电源芯片只能在有限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导致背光光源输出的亮度也属于有限亮度范围的问题;达到了通过不同电阻支路改变背光电源中的参考电流,从而实现在更大的电流值调节范围内输出驱动电流,使得背光强度达到更低亮度或更高亮度的效果。
为了使背光亮度不发生突变,避免闪烁现象的产生,背光控制器还可以在背光切换过程中对驱动电流进行渐变调节。
由于存在R1>R2,R1<R2两种阻值情形,以及将较小的期望亮度值调节为较大的期望亮度值,将较大的期望亮度值调节为较小的期望亮度值两种调节情形,总共有四种可能的实施例:
第一种实施例,R1>R2,从与第一电阻支路对应的一个较小的期望亮度值,调节至与第二电阻支路对应的一个较大的期望亮度值;
第二种实施例,R1<R2,从与第一电阻支路对应的一个较大的期望亮度值,调节至与第二电阻支路对应的一个较小的期望亮度值;
第三种实施例,R1>R2,从与第二电阻支路对应的一个较大的期望亮度值,调节至与第一电阻支路对应的一个较小的期望亮度值;
第四种实施例,R1<R2,从与第二电阻支路对应的一个较小的期望亮度值,调节至与第一电阻支路对应的一个较大的期望亮度值。
请参考图7A,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如上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控制器220执行,用于实现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背光调节。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获取期望亮度值,期望亮度值用于表示期望背光光源发出的背光亮度;
在电子设备开机时,期望亮度值为默认的期望亮度值;
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期望亮度值的改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三种方式:
第一,用户手动设置改变期望亮度值;
第二,应用程序根据自身的控制逻辑改变期望亮度值;
第三,操作系统根据环境光强度改变期望亮度值。
步骤702,确定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中的一个;
背光控制器通过查询表二示出的总表,或者表五示出的对应表,确定出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
步骤703,当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且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增加至最大占空比1
最大占空比1是设置引脚与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背光控制器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增加至最大占空比1时所使用的调节步长不限。该调节步长可以是两个相邻的子表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之差,比如表三或表四中示出的0.19%;也可以是两个相邻的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之差,比如表五中示出的0.38%,或者其它可能的值。
步骤704,向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切换信号;
在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时,该切换信号用于触发可调电阻电路将第二电阻支路与设置引脚相连;
在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二电阻支路时,该切换信号用于触发可调电阻电路将第一电阻支路与设置引脚相连。
步骤705,查询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
背光控制器在总表、第一对应表和第二对应表中查询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或者,背光控制器在表五示出的对应表中查询出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
步骤706,在切换后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二电阻支路且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从最小占空比2逐渐增加至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
最小占空比2是设置引脚与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
背光控制器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最小占空比2逐渐增加至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时所使用的调节步长不限。该调节步长可以是两个相邻的子表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之差,比如表三或表四中示出的0.19%;也可以是两个相邻的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之差,比如表五中示出的0.38%,或者其它可能的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调节方法,通过步骤703能够使得PWM信号在发送切换信号之前是逐渐变化的,不会引发背光亮度的突变,避免背光亮度的闪烁现象。通过步骤706能够使得PWM信号在发送切换信号之后是逐渐变化的,不会引发背光亮度的突变,避免背光亮度的闪烁现象。
同理,对于第二种实施例,可将上述步骤703可替代实现成为步骤703a,将上述步骤706可替代实现成为步骤706a,如图7B所示:
步骤703a,当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且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减小至最小占空比1
最小占空比1是设置引脚与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步骤706a,在切换后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二电阻支路且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从最大占空比2逐渐减小至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
最大占空比2是设置引脚与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同理,对于第三种实施例,可将上述步骤703可替代实现成为步骤703b,将上述步骤706可替代实现成为步骤706b,如图7c所示:
步骤703b,当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二电阻支路且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减小至最小占空比2
最小占空比2是设置引脚与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
步骤706b,在切换后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且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从最大占空比1逐渐减小至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
最大占空比1是设置引脚与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同理,对于第四种实施例,可将上述步骤703可替代实现成为步骤703c,将上述步骤706可替代实现成为步骤706c,如图7C所示:
步骤703c,当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二电阻支路且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增大至最大占空比2
最大占空比2是设置引脚与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步骤706c,在切换后与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第一电阻支路且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最小占空比1逐渐增大至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占空比。
最小占空比1是设置引脚与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背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电路包括:背光电源芯片和可调电阻电路;
所述背光电源芯片,包括:用于设置参考电流的设置引脚、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
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支路和第二电阻支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具有不同的电阻值,用于产生不同的所述参考电流;
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控制端,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切换信号,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将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在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之间切换;
所述背光电源芯片,用于以所述参考电流为基准,根据所述输入引脚接收到的脉宽调制PWM信号的占空比生成驱动电流;通过所述输出引脚输出所述驱动电流,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背光光源发送背光;
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R1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R2满足如下条件:
R1≥R2*最大占空比2/最小占空比1
或者,R1≤R2*最小占空比1/最大占空比2
其中,所述最小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所述最小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选择开关和至少两条电阻支路;所述至少两条电阻支路中的任意一条电阻支路为所述第一电阻支路,所述至少两条电阻支路中的另一条电阻支路为所述第二电阻支路;
所述选择开关包括:所述控制端和选择端;
所述选择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端接收到的所述切换信号,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将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在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形成所述第一电阻支路;所述第二电阻形成所述第二电阻支路;
或,
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形成所述第二电阻支路;所述第二电阻形成所述第一电阻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形成所述第一电阻支路;
所述第四电阻形成所述第二电阻支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背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信号是背光控制器在与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时发送的;
所述期望亮度值用于表示期望所述背光光源发出的背光亮度。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背光控制器、存储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背光电路和背光光源;所述存储器与所述背光控制器相连,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背光控制器的可执行程序;
所述背光控制器与所述背光电路中的所述背光电源芯片的所述输入引脚相连,用于向所述背光电源芯片发送所述脉宽调制PWM信号;所述背光控制器还与所述背光电路中的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所述控制端相连,用于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发送所述切换信号;
所述背光电路中的所述背光电源芯片的所述输出引脚与所述背光光源相连;所述背光光源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电流发出背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控制器是:中央处理器CPU或图像处理器GPU或液晶屏驱动集成电路Drive IC。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控制器用于:
获取期望亮度值,所述期望亮度值用于表示期望所述背光光源发出的背光亮度;
确定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所述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中的一个;
当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时,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所述切换信号;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向所述背光电源芯片发送所述PWM信号,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在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所述切换信号之前,若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增加至最大占空比1,所述最大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或,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在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所述切换信号之前,若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减小至最小占空比1,所述最小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
或,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在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所述切换信号之前,若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减小至最小占空比2,所述最小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
或,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在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所述切换信号之前,若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增大至最大占空比2,所述最大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查询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所述占空比;在切换后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所述PWM信号从最小占空比2逐渐增加至所述占空比,所述最小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
或,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查询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所述占空比;在切换后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所述PWM信号从最大占空比2逐渐减小至所述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2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或,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查询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所述占空比;在切换后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所述PWM信号从最大占空比1逐渐减小至所述占空比,所述最大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大占空比;
或,
所述背光控制器,还用于查询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所述占空比;在切换后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且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支路的阻值时,将当前输出的所述PWM信号从最小占空比1逐渐增大至所述占空比,所述最小占空比1是所述设置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支路相连时的最小占空比。
11.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背光控制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期望亮度值,所述期望亮度值用于表示期望所述背光光源发出的背光亮度;
确定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所述电阻支路是所述第一电阻支路和所述第二电阻支路中的一个;
当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的电阻支路和与所述设置引脚相连的电阻支路不同时,向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控制端发送切换信号;
向所述背光电源芯片发送所述PWM信号,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与所述期望亮度值对应;所述背光电源芯片用于以所述参考电流为基准,根据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生成驱动电流,向所述背光光源发送所述驱动电流,所述背光光源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电流发出背光。
CN201580071170.1A 2015-12-09 2015-12-09 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 Active CN1075338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6869 WO2017096567A1 (zh) 2015-12-09 2015-12-09 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3827A CN107533827A (zh) 2018-01-02
CN107533827B true CN107533827B (zh) 2020-04-28

Family

ID=59012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1170.1A Active CN107533827B (zh) 2015-12-09 2015-12-09 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9472B2 (zh)
EP (1) EP3376493B8 (zh)
JP (1) JP6606288B2 (zh)
KR (1) KR102115873B1 (zh)
CN (1) CN107533827B (zh)
WO (1) WO20170965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313A (zh) * 2020-06-17 2020-08-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机补光的控制电路和摄像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5510B (zh) * 2018-09-11 2021-04-02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显示装置和接地电阻调节方法
CN109671401B (zh) * 2019-01-30 2023-10-27 上海灿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屏闪功能的背光驱动芯片
CN110636670B (zh) * 2019-09-20 2022-07-19 开发晶照明(厦门)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
CN111223457B (zh) * 2019-11-06 2023-06-30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驱动电路与显示装置
CN113192465A (zh) * 2021-03-30 2021-07-30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网联设备的显示屏背光电路及控制方法
KR20230071561A (ko) * 2021-11-16 2023-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6903B1 (ko) * 2001-09-27 2008-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0735480B1 (ko) * 2005-06-30 2007-07-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정전류 제어기능을 갖는 백라이트용 led 구동회로
JP2007294341A (ja) 2006-04-27 2007-11-08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バックライト制御回路
JP4046752B2 (ja) * 2006-05-09 2008-0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装置及びこの電源回路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7696964B2 (en) * 2006-06-09 2010-04-13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LED backlight for LCD with color uniformity recalibration over lifetime
KR20080017191A (ko) * 2006-08-21 2008-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의 밝기 조절 회로
JP2009044081A (ja) 2007-08-10 2009-02-26 Rohm Co Ltd 駆動装置
TWI430705B (zh) 2009-09-16 2014-03-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發光二極體的驅動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I516167B (zh) 2010-03-09 2016-01-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裝置、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KR20120020843A (ko) * 2010-08-31 2012-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에 구비된 백라이트를 구동하는 구동회로장치
US8537099B2 (en) * 2010-09-08 2013-09-1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Dynamic voltage supply for LCD timing controller
CN102404440B (zh) 2010-09-17 2014-01-1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调节背光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CN201893106U (zh) 2010-11-17 2011-07-06 苏州冠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源的驱动控制电路
JP2012119069A (ja) 2010-11-29 2012-06-21 Funai Electric Co Ltd LED(LightEmittingDiode)点灯回路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30102406A (ko) * 2012-03-07 2013-09-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N103426406A (zh) * 2012-05-24 2013-12-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器
JP2014026006A (ja) 2012-07-24 2014-02-06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CN102855849B (zh) 2012-09-20 2015-05-0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背光驱动电流控制装置
CN103945590B (zh) 2013-01-18 2016-07-13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模块及其驱动方法
CN104006324A (zh) 2013-02-25 2014-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含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KR102116367B1 (ko) 2013-09-03 2020-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광원 구동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3680444B (zh) 2013-12-06 2016-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升压转换器及应用其的背光源led驱动装置
JP6448283B2 (ja) * 2014-02-24 2019-01-09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US9699836B2 (en) * 2014-06-18 2017-07-04 Farhad Bahrehmand Multifunctional universal LED driver
CN203950537U (zh) 2014-07-17 2014-11-19 江苏迈特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源的驱动控制电路
CN104299603B (zh) 2014-10-24 2018-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装置、方法、led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US9741956B2 (en) * 2014-11-25 2017-08-2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pparatus
CN104505034B (zh) * 2014-12-18 2017-04-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背光源驱动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313A (zh) * 2020-06-17 2020-08-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机补光的控制电路和摄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01495A (ja) 2019-01-17
CN107533827A (zh) 2018-01-02
EP3376493A1 (en) 2018-09-19
EP3376493B1 (en) 2021-05-05
WO2017096567A1 (zh) 2017-06-15
EP3376493B8 (en) 2021-06-30
US20180368220A1 (en) 2018-12-20
KR20180090364A (ko) 2018-08-10
JP6606288B2 (ja) 2019-11-13
KR102115873B1 (ko) 2020-05-27
EP3376493A4 (en) 2018-11-07
US10499472B2 (en)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3827B (zh) 背光电路、电子设备及背光调节方法
US2021032732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brightness adjustment method for display apparatus
CN101256308B (zh) 背光单元、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46399B (zh) 一种显示亮度调节模组及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KR10229822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백라이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8564924B (zh) 背光调节电路及背光调节方法
US10178732B2 (en) Backlight unit,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50294615A1 (en) Light Source Driving Circuit of Light Emitting Semiconductor and Backlight Module
JP2015088709A (ja) Led駆動回路,led駆動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4080245A (zh) 控制信号生成装置和音频信号处理装置
WO2019201021A1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KR20190032689A (ko) 휘도 조절이 가능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900947B2 (en) Backlight, regulation method thereof, regul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189712B (zh) 一种背光模组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493810A (zh)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电源管理芯片、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070080399A (ko) 주변조도에 따른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백라이트 제어방법 및장치
US10825403B2 (en) Light emission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 emission control method
US2016037416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638049B2 (en) Driv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ing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CN105810154A (zh) Led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led背光驱动方法
CN210443247U (zh) Led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2750404B (zh) 指示灯和背光灯的亮度调节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963379B (zh) 电子装置及其发光模块驱动电路
CN110580884B (zh)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KR100768855B1 (ko) 이동단말기의 동작상태 표시 회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