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1927A - 用于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1927A
CN107531927A CN201580078770.0A CN201580078770A CN107531927A CN 107531927 A CN107531927 A CN 107531927A CN 201580078770 A CN201580078770 A CN 201580078770A CN 107531927 A CN107531927 A CN 107531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e
mixture
film
presen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87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洛伦佐·德·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n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n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n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n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1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1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其中硅酮处理步骤与膜的挤出同时发生(“在线”)。

Description

用于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PET膜的硅酮处理由这样的方法构成,其中膜用硅酮混合物铺展以产生粘附到膜表面的硅酮聚合物的层。硅酮处理的PET膜广泛用于许多应用领域,特别是它们充当用于释放各种类型的粘合剂的支撑体如标签和胶带。特别地,硅酮处理的膜具有与它们进行粘附的粘合剂的受控释放分离的性质,而不改变粘合剂本身的化学物理性质。
背景技术
目前,硅酮处理的PET膜的生产通过两种挤出方法进行:“在线(in-line)”方法,其中硅酮化合物的混合物在膜上的铺展与膜的实际挤出同时进行,和“离线(off-line)”方法,其中硅酮的混合物在膜上的铺展在膜的挤出结束时进行。
详细地,硅酮处理的PET膜的“在线”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i)纵向拉伸熔融PET的铸件,以获得在纵向上拉伸的膜;
(ii)将步骤(i)中获得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iii)将硅酮混合物在步骤(ii)中获得的膜上铺展;
(iv)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的方向成直角)在步骤(iii)中获得的膜,以获得在两个方向上拉伸的膜;
(v)使步骤(iv)中获得的膜达到170℃至280℃的温度持续3至30秒的时间;
(vi)将步骤(v)中获得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硅酮处理的PET膜的“离线”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i)纵向拉伸熔融PET的铸件,以获得在纵向上拉伸的膜;
(ii)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的方向成直角)在步骤(i)中获得的膜,以获得在两个方向上拉伸的膜;
(iii)使步骤(ii)中获得的膜达到170℃至280℃的温度持续3至30秒的时间;
(iv)将步骤(iii)中获得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v)将硅酮混合物在步骤(iv)中获得的膜上铺展。
在“在线”方法和“离线”方法二者中的横向拉伸结束时进行的将PET膜加热到170℃至280℃的温度持续3至30秒的步骤用于实现PET的结晶及其随后的热稳定。
“在线”方法相比于“离线”方法明显地更实用,因为与PET膜的挤出同时进行硅酮处理允许更好的操作实用性同时还节省时间。
此外,在PET膜的热稳定之前涂覆硅酮层使得可以获得硅酮层在PET表面上的更好的粘附性,因此可以获得硅酮化膜的更好的耐受性(resistance)。
对于“在线”和“离线”二者生产硅酮处理的PET膜,已知使用包含硅酮的水性混合物,将其铺展在PET膜上。
然而,水性混合物具有很难溶解硅酮(其是疏水性分子)的缺点;实际上,只有少数几种硅酮能够溶解在水性介质中。
为了调节硅酮的疏水性质和水性介质的亲水性质,已知向硅酮/水性混合物(例如二醇和酯)中添加添加剂如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润湿剂。这些添加剂赋予硅酮乳液在水性介质中的更高的稳定性,并且它们确保了这种乳液在PET膜上的良好润湿性和铺展。
因此,这种添加剂对于硅酮的水性混合物的配制是重要的。然而,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这种添加剂不能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进行将降低它们在成品中的化学活性的聚合。
此外,由于它们是两亲性分子,因此添加剂与它们与其非极性部分结合的硅酮以及与硅酮处理的PET膜与其偶联的粘合剂二者化学相容。
这导致引发在硅酮-粘合剂界面处的化学相互作用,这产生不期望的影响,例如将粘合剂锚定到硅酮的层上和/或增加从粘合剂中释放硅酮的力。
这些影响导致硅酮-粘合剂体系的不稳定性,随时间改变其化学物理性质。
另一方面,由于硅酮可溶于非极性有机介质中,因此使用基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硅酮混合物似乎是明显有利的。
然而,基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只能在“离线”方法中使用,因为当将PET膜进行横向拉伸时,这种溶剂必须不能存在。
实际上,在横向拉伸发生的温度(80-110℃)下,膜表面上存在这样的溶剂将会产生严重的爆炸危险。
因此,使用基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硅酮混合物目前不可能用于硅酮处理的PET膜的“在线”生产,而是局限于“离线”生产,如前所述,其更不方便和更不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提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硅酮处理的PET膜的方法,同时消除缺点并克服已知技术的局限性。
在该目的中,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使用基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硅酮混合物,通过“在线”方法提供硅酮处理的PET膜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通过“在线”方法提供硅酮处理的PET膜的方法,同时防止在横向拉伸的步骤期间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存在相关的爆炸危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使用具有与硅酮相容的化学性质的材料通过“在线”方法提供硅酮处理的PET膜的方法,以保留最终产品的物理可变性,其与可使用的各种类型的硅酮相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通过“在线”方法提供硅酮处理的PET膜的方法,其中可调节受控释放分离效果用于不同化学性质和组成的粘合剂。
本质上,本发明旨在提供组合“在线”和“离线”方法的优点的方法,特别地第一为操作实用性,且第二为通过使用基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硅酮混合物提供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靠、易于实现和低成本的方法,并且利用常见的常规系统。
该目的以及在下文将变得更加明显的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用于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来实现,其中硅酮处理与膜的挤出同时发生,其包括以下步骤:
(i)将熔融PET铸件纵向拉伸;
(ii)将步骤(i)中获得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iii)在冷却的膜上铺展硅酮混合物;
(iv)将涂覆有硅酮混合物的PET膜加热至20℃至70℃的温度持续1至15秒的时间;
(v)将步骤(iv)中获得的PET膜横向拉伸;
(vi)将步骤(v)中获得的膜加热至170℃至280℃的温度持续3至30秒的时间;
(vii)将步骤(vi)中获得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包含:
(a)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1%至50%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和/或一种或多种硅酮预聚物;
(b)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50%至95%的一种或多种非极性有机溶剂,所述非极性有机溶剂具有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
(c)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0.1%至5%的一种或多种交联剂;和
(d)40至80ppm的催化性铂(catalytic platinum)(II),其中所述催化性铂(II)为复合形式(complexed form)。
在本发明中,术语“硅酮混合物”、“硅酮的混合物”和“含硅酮的混合物”用于表示包含溶解在一种或多种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的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的溶液。
另一方面,参考已知技术,术语“水性混合物”用于表示包含溶解在水性介质中的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的溶液。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使用术语“纵向拉伸”(或“MDO拉伸”)和“横向拉伸(lateral stretching)”(或“TDO拉伸”或“横向上拉伸(transverse stretching)”),其具有通常归属于它们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含义;纵向和横向(lateral)(或横向上(transverse))彼此垂直。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遵循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选但非排除性的实施方案以及用于PET膜的硅酮处理的硅酮混合物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
如上所述,用于本发明的方法的硅酮混合物包含:
(a)一种或多种单体和/或一种或多种硅酮预聚物;
(b)一种或多种非极性有机溶剂,所述非极性有机溶剂具有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
(c)一种或多种交联剂;和
(d)复合形式的催化性铂(II)。
如前所述,使用非极性有机溶剂使得可以溶解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硅酮(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的形式)。
举例来说,在可用于本发明的硅酮中,我们可举出具有包括1至10个碳原子,优选包括1至6个碳原子的长度的侧链的聚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重复体(multiple)。
进一步优选使用在侧链上具有一个或多个乙烯基的硅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可以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5%至30%的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
更优选地,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可以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10%至25%的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
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在PET膜上原位聚合,形成粘附到PET表面上的硅酮聚合物的层。
聚合通过加成反应进行,其中已知的是,在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上以不同数量存在的乙烯基端基与存在于交联剂的链上的SiH基团结合。
交联剂(cross-linking agent)(通常还称为“交联物(cross-linker)”)是能够在硅酮的不同直链之间(或在同一链的不同点之间)形成键的分子,其中形成具有“网”结构的聚合物。
基于所使用的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的类型可变化的交联剂的性质是硅酮聚合物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
作为交联剂的实例,我们可举出甲基硅烷及其多重结构(multiple structure)。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反应性差的交联剂,即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具有高百分含量的难以接近的SiH基团的交联剂;这种交联剂的实例是以名称V24或V88市售的那些。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交联剂可以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0.5%至2.5%的总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
存在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混合物中的非极性有机溶剂选自具有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的那些。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这种非极性有机溶剂可独立地选自由具有6至15个碳原子,优选为6至10个碳原子的芳族烃类,具有6至15个碳原子,优选为6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烃类,具有3至6个碳原子,优选为3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酮类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组。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可以是庚烷。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可以是甲基乙基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可以是庚烷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可以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70%至90%的总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铺展硅酮混合物的步骤之后,使PET膜承受20℃至70℃的温度下持续1至15秒的时间。
在这些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非极性有机溶剂从铺展在PET膜上的硅酮混合物蒸发,从而防止在80℃至110℃的温度下进行的后续的横向拉伸步骤中发生危险爆炸。
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的复合形式的催化性铂(II)的作用是充当导致硅酮聚合的加成反应的催化剂。
铂(II)在催化中有活性;然而,它以复合形式进行其作用,因为复合物使其在混合物中稳定。
因此,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催化剂”用于是指复合形式的铂(II),即铂(II)的复合物。
此外,应当理解,以ppm表示的铂(II)的量是指催化性铂(II),即,是指活性形式,而不考虑复合物。
优选地,铂(II)的复合物可选自可溶于在混合物中使用的溶剂的那些。
此外,优选地,铂(II)的这种复合物可选自不含胺和硫化物的那些。
铂(II)的复合物在低于50℃的温度下是无活性的,而它们在50℃至120℃的温度下实现它们的催化活性。
催化性铂(II)可优选以40ppm至60ppm的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如前述的复合物的形式)中。
更优选地,它可以等于60ppm的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硅酮混合物可进一步包含基于硅酮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等于或低于20%的总量的复合形式的催化性铂(II)的一种或多种抑制剂。
通过有助于防止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的聚合直到横向拉伸步骤的结束,铂(II)的复合物的抑制剂的存在以实际水平提供了另一个优点。
实际上,为了提供侧向拉伸将涂覆有硅酮混合物的PET膜加热到80-110℃的温度活化了铂(II)的复合物,从而开始聚合反应。
然而,可取的是在横向拉伸之前防止聚合发生,以防止拉紧PET膜的机械作用导致聚合的层的破损,并因此粘附在膜的表面上的刚性硅酮的破损。
实际上,这种破损将使PET膜的表面区域不被硅酮覆盖,因此在粘合剂的释放中不是活性的,这是膜被预期的任务。
为了克服该问题,能够在硅酮混合物中使用少量的催化性铂(II)(不大于80ppm),或者向硅酮混合物添加铂(II)的复合物的抑制剂。
铂(II)复合物的抑制剂是能够与这种复合物相互作用的分子,使得它们对试剂无反应性,因此在聚合中无活性。
因此,在这种抑制剂的存在下,硅酮的聚合基本上被抑制。
在硅酮混合物中使用的抑制剂具有在100℃至110℃的温度下蒸发的特征。
因此,在为侧向拉伸所设想的温度下(80-110℃),抑制剂开始蒸发,留下混合物并留下活性形式的铂(II)复合物:在这种条件下开始聚合反应。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铂(II)复合物的抑制剂可以基于硅酮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等于或低于10%的总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在甚至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这种抑制剂可以基于硅酮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等于或低于5%的总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用于本发明的抑制剂可以是有机酸酯,更优选为马来酸酯。
当硅酮混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铂(II)复合物的抑制剂时,可增加存在于混合物中的催化性铂(II)的总量,最高达120ppm的最大值。
如上所述,在硅酮混合物中添加铂(II)复合物的抑制剂的替代方案是使用不大于80ppm的量的催化性铂(II)。
在其中硅酮混合物不包含铂(II)复合物的抑制剂的实施方案中,除了使用不超过80ppm的量的催化性铂(II)之外,可以使用反应性差的交联剂,例如如V24或V88。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具有至多65ppm的量的催化性铂(II)的V24交联剂。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具有至多60ppm,更优选为至多50ppm的量的催化性铂(II)的V88交联剂。
在所描述的两种情况下,在铂(II)复合物的抑制剂的存在和不存在的两种情况下,本发明中使用的催化性铂(II)的量低于通常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那些以获得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的完全聚合(即100-150ppm,通常为120ppm)。
这取决于硅酮的完全聚合发生在PET的热稳定步骤中的事实,其中操作温度为170℃至280℃。
由于已知高温会增加聚合反应的速度,因此可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结果在节约方面具有优势。
除了上述举出和讨论的组分之外,硅酮混合物还可以可选地包含一种或多种粘合促进剂,即能够改进聚合后硅酮的分离能力的分子。
用于本发明的粘合促进剂是硅酮添加剂,例如像甲氧基-硅氧烷、甲氧基-硅烷、官能化硅烷、乙酰基-硅氧烷及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粘合促进剂可以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等于或低于5%的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更优选地,粘合促进剂可以基于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等于或低于2.5%的量存在于硅酮混合物中。
因此,总结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熔融PET的铸件纵向拉伸:在该步骤结束时,获得已在纵向拉伸的膜;
(ii)将步骤(i)中获得的纵向拉伸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iii)在冷却的膜上铺展硅酮混合物,所述硅酮混合物包含:(a)一种或多种单体和/或一种或多种硅酮预聚物,(b)一种或多种非极性有机溶剂,其具有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c)一种或多种交联剂,(d)复合形式的催化性铂(II);
(iv)将涂覆有硅酮混合物的PET膜加热至20℃至70℃的温度持续1至15秒的时间:该步骤在横向拉伸之前除去非极性有机溶剂,这需要这种溶剂可能爆炸的温度;
(v)横向拉伸(垂直于纵向拉伸):在该步骤结束时,获得已在纵向和横向二者拉伸的硅酮化膜。在该步骤期间,催化剂被活化;
(vi)使步骤(iv)中获得的膜达到170℃至280℃的温度持续3至30秒的时间:在该步骤中,完成硅酮的聚合,并且同时PET结晶,变成热稳定的;
(vii)将热稳定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尽管硅酮处理的膜的一些特殊应用可能需要以0.15至10g/m2的膜的量铺展硅酮混合物,但通常将硅酮混合物以4至6g/m2的膜的量铺展在纵向拉伸的PET膜的表面上。这种量的新鲜混合物的铺展将获得干燥后,0.3至1.2g/m2的膜的硅酮层的最大基重。
然而,横向拉伸需要相对于原始尺寸横向延长膜约3.3倍,并且降低PET膜的厚度和涂覆的硅酮层的厚度二者约3.3倍。
因此,在横向拉伸后,最终产品上的硅酮层的最大基重0.1至0.4g/m2的膜。
可使用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已知和使用的用于挤出PET膜并用硅酮混合物铺展它们的系统来进行本发明的方法:例如,可使用转轮凹版滚筒(rotogravure cylinder)以6至30g/cm3,优选6至15.5g/cm3且甚至更优选8.5至15.5g/cm3的铺展滚筒的比容积进行硅酮混合物的铺展。
实际上,已经发现,本发明的方法完全达到了设定的目标和目的。特别地,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硅酮的性质(一种重要的特征)来制备具有不同化学物理性质的“在线”硅酮处理的PET膜,以获得针对每种类型的粘合剂的所需的控制释放。
由于在硅酮混合物中使用能够溶解不同化学类型(因此具有不同的化学物理性质)的硅酮(以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的形式)的非极性有机溶剂,因此获得了该结果。
进而,可通过提供以下步骤实现使用非极性有机溶剂:将涂有硅酮混合物的PET膜加热至20-70℃的温度持续1至15秒的时间,与具有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的非极性有机溶剂的适当选择组合。
此外,本发明的方法是有益的,因为通过“在线”进行硅酮处理,它确保硅酮处理的步骤在横向拉伸的步骤之前(因此在膜的热稳定之前)发生。
在被硅酮化之后使膜进行热稳定的事实确保将硅酮层更好地锚定到PET表面上。
此外,由于横向拉伸使膜的横向尺寸增加三倍,因此在这种步骤之前将硅酮混合物涂覆在膜上(这是“在线”方法中发生的)在快速性和易于涂覆方面提供了勿庸置疑的优点,因为它使得可以在较小的支撑体上工作。
如此构想的方法易被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此外,所有的细节可被其它等效元件代替,其对应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在线”硅酮处理方法的两个实施例。
为了示例性目的给出的硅酮混合物的两种制剂具有本申请的文字中描述的化学物理特性。
交联剂(为V88类型)具有1.2至1.45的SiH基团的活性含量,以及连接存在于单体和/或硅酮预聚物上的乙烯基的平均快速的反应动力学。
催化性铂(II)的浓度明显低于通常在标准聚合反应期间使用的120ppm。
此外,具有转轮凹版滚筒的铺展系统使得可以稍后在纵向拉伸的PET膜上涂覆硅酮,其在干燥后的(即,干燥的)的基重为0.5至0.8g/m2
一旦横向拉伸也已经完成,所得的PET膜将具有硅酮涂层,其基重为0.15至0.3g/m2,旨在对其涂覆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硅酮处理的膜的理想值。
对于具有从粘合剂载体的稳定分离能力的硅酮化PET膜,硅酮层实际上必须具有0.05至0.5g/m2的厚度。
本申请要求优先权的意大利专利申请号MI2015A000550(102015902344627)中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其中所述硅酮处理与所述膜的挤出同时发生,其包括以下步骤:
(i)将熔融PET铸件纵向拉伸;
(ii)将步骤(i)中获得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iii)在冷却的膜上铺展硅酮混合物;
(iv)将涂覆有所述硅酮混合物的PET膜加热至20℃至70℃的温度持续1至15秒的时间;
(v)将步骤(iv)中获得的PET膜横向拉伸;
(vi)将步骤(v)中获得的膜加热至170℃至280℃的温度持续3至30秒的时间;
(vii)将步骤(vi)中获得的膜冷却至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包含:
(a)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1%至50%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和/或一种或多种硅酮预聚物;
(b)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50%至95%的一种或多种非极性有机溶剂,所述非极性有机溶剂具有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
(c)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0.1%至5%的一种或多种交联剂;和
(d)40至80ppm的催化性铂(II),其中所述催化性铂(II)为复合的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中存在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单体和/或一种或多种硅酮预聚物独立地选自由具有包含1至10个碳原子的长度的侧链的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和它们的重复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中存在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单体和/或一种或多种硅酮预聚物在侧链上具有一个或多个乙烯基。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中存在的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的一种或多种非极性有机溶剂独立地选自由具有6至15个碳原子的芳族烃类、具有6至1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烃类、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酮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中存在的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的非极性有机溶剂选自由庚烷、甲基乙基酮、以及庚烷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物构成的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单体和/或一种或多种硅酮预聚物以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5%至30%的总量存在于所述硅酮混合物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50℃至120℃的沸点以及在20℃下测量的2至30kPa的蒸气压的一种或多种非极性有机溶剂以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70%至90%的总量存在于所述硅酮混合物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交联剂以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0.5%至2.5%的总量存在于所述硅酮混合物中。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还包含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等于或低于20%的总量的复合形式的催化性铂(II)的一种或多种抑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形式的催化性铂(II)的一种或多种抑制剂以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等于或低于10%的总量存在于所述硅酮混合物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形式的催化性铂(II)的一种或多种抑制剂独立地选自由有机酸酯构成的组。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包含最高达120ppm的最大值的复合形式的催化性铂(II)。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酮混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粘合促进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粘合促进剂是独立地选自由甲氧基硅氧烷、甲氧基硅烷、官能化硅烷、乙酰基硅氧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组的硅酮添加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合促进剂以基于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按重量计等于或低于5%的总量存在于所述硅酮混合物中。
CN201580078770.0A 2015-04-16 2015-12-30 用于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 Pending CN1075319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I2015A000550A ITMI20150550A1 (it) 2015-04-16 2015-04-16 Procedimento per la siliconatura di pellicole di polietilene tereftalato (pet).
ITMI2015A000550 2015-04-16
PCT/EP2015/081421 WO2016165796A1 (en) 2015-04-16 2015-12-30 Method for preparing silicone-treated film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1927A true CN107531927A (zh) 2018-01-02

Family

ID=5376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8770.0A Pending CN107531927A (zh) 2015-04-16 2015-12-30 用于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18973A1 (zh)
EP (1) EP3283295B1 (zh)
KR (1) KR102411259B1 (zh)
CN (1) CN107531927A (zh)
AR (1) AR104087A1 (zh)
CA (1) CA2982628A1 (zh)
ES (1) ES2774454T3 (zh)
IT (1) ITMI20150550A1 (zh)
PL (1) PL3283295T3 (zh)
TW (1) TWI689535B (zh)
WO (1) WO20161657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25368A1 (de) 2021-09-30 2023-03-30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Gmbh Biaxial orientierte Polyesterfolie die ein post consumer oder post industrial Regenerat aus einer beschichteten Polyesterfolie enthält und Prozess zur Herstellung der Folie und des Regenera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9540A2 (en) * 1995-10-17 1997-04-23 Hoechst Diafoil Company Silicone release coated polyester film
EP0811668A2 (en) * 1996-06-05 1997-12-10 Teijin Limited Silicone release film
EP0864415A2 (en) * 1997-03-11 1998-09-16 Hoechst Diafoil Company In-line method for laminating silicone-coated polyester film to paper, and laminate produced thereby
TW555643B (en) * 2000-07-19 2003-10-01 Lintec Corp Process for inline producing biaxially oriented releasing film
WO2003099556A1 (fr) * 2002-05-27 2003-12-04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Film detachable
WO2005087493A1 (ja) * 2004-03-16 2005-09-22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rporation グリーンシート成形用離型フィル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5935A (en) * 1992-03-31 1995-05-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meric release film
US5932352A (en) * 1995-11-21 1999-08-03 Higgins; David Edward Release film
US6613430B2 (en) * 2000-09-07 2003-09-02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Llc Release coated polymer film
WO2007094441A1 (ja) * 2006-02-16 2007-08-23 Toray Industries, Inc. 成形用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GB0616021D0 (en) * 2006-08-14 2006-09-20 Dow Corning Silicone release coating compositions
EP2794722A1 (en) * 2011-12-20 2014-10-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latinum-catalyzed condensation-cure silicone systems
JP6221315B2 (ja) * 2013-04-11 2017-11-0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9540A2 (en) * 1995-10-17 1997-04-23 Hoechst Diafoil Company Silicone release coated polyester film
EP0811668A2 (en) * 1996-06-05 1997-12-10 Teijin Limited Silicone release film
EP0864415A2 (en) * 1997-03-11 1998-09-16 Hoechst Diafoil Company In-line method for laminating silicone-coated polyester film to paper, and laminate produced thereby
TW555643B (en) * 2000-07-19 2003-10-01 Lintec Corp Process for inline producing biaxially oriented releasing film
WO2003099556A1 (fr) * 2002-05-27 2003-12-04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Film detachable
WO2005087493A1 (ja) * 2004-03-16 2005-09-22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rporation グリーンシート成形用離型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83295A1 (en) 2018-02-21
KR20170138469A (ko) 2017-12-15
TW201638165A (zh) 2016-11-01
PL3283295T3 (pl) 2020-06-01
TWI689535B (zh) 2020-04-01
ES2774454T3 (es) 2020-07-21
US20180118973A1 (en) 2018-05-03
CA2982628A1 (en) 2016-10-20
AR104087A1 (es) 2017-06-28
EP3283295B1 (en) 2019-11-20
WO2016165796A1 (en) 2016-10-20
ITMI20150550A1 (it) 2016-10-16
KR102411259B1 (ko)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7231B (zh) 憎水改性缔合型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704160B (zh) 聚合物之製造方法
JP2015232137A (ja) 水性分散液および溶融押出成形品に使用する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コポリマー
CN103626910B (zh) 一种固体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4281A (zh) 一种乳液型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8902B (zh) 光活性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2352163A (zh) 一种涂布用防粘性丙烯酸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298A (zh) 一种丙烯酸酯乳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531927A (zh) 用于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硅酮处理的膜的方法
CN109072548B (zh) 涂覆方法
CN101965377B (zh) 剥离膜
CN101104660A (zh) 用于滤色器保护膜的单溶液型热固性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滤色器
CN109790255A (zh) 聚合物水分散体及其作为固墨底漆的用途
KR102021926B1 (ko) 고화 및 수중 부상이 방지된 피복 입상 비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365553A (zh) 热转印pet膜紫外光固化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5353A (zh) 一种水溶液聚合自乳化法制备聚合物纳米胶束的方法
CN106459430B (zh) 用于制备基于环氧树脂组合物的诸如预浸料坯的成品和半成品的方法以及用于其的组合物
CN105505291A (zh) 一种扩展有机硅压敏胶黏剂稳定性的方法
CN104704071A (zh) 剥离层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299B (zh) 一种含酯键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623738A (zh) 一种苯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67255A (zh) 分布在水介质中的液滴
JP2572982B2 (ja) アクリル系吸水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830002042B1 (ko) 종이광택 코우트용 수분산 중합체 조성물
JP2002249703A (ja) 接着用アンカーコート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