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1048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1048A
CN107531048A CN201680026410.0A CN201680026410A CN107531048A CN 107531048 A CN107531048 A CN 107531048A CN 201680026410 A CN201680026410 A CN 201680026410A CN 107531048 A CN107531048 A CN 107531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ink
unit
discharge
top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64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谷丰明
水谷敏幸
高林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531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1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3Supplying ink in a solid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transparent or white coloured liquids, e.g. proces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2Reducing apparatus footprint, e.g. wall-mounted or vertically arrang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025/008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print heads placed around a dr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外涂层的小型的喷墨记录装置。具备:吐出单元,进行针对记录介质吐出形成图像的颜色材料和外涂层材料的吐出动作;定影单元,使通过吐出单元吐出到记录介质上的外涂层材料定影而形成记录介质的外涂层;翻转单元,使记录介质的表背翻转;以及控制单元,在使吐出单元针对记录介质的一个面在预定的吐出位置进行吐出动作之后使定影单元在一个面上形成外涂层,使翻转单元翻转在一个面上形成有外涂层的记录介质的表背,在使吐出单元针对记录介质的另一个面在预定的吐出位置进行吐出动作之后使定影单元在另一个面上形成外涂层。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如下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通过从具有多个喷嘴的吐出单元的该喷嘴针对记录介质吐出墨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另外,在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有如下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针对记录介质除了吐出形成记录图像的墨以外还吐出外涂层(overcoat)材料,并使该外涂层材料定影到记录介质,从而形成外涂层(例如专利文献1)。通过在记录介质形成外涂层,能够保护记录介质的表面或者对记录介质赋予适当的光泽。
在通过喷墨记录装置在记录介质的两面记录图像的情况下,最好在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外涂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记述:使用进行印刷以及漆的涂敷(外涂层的形成)的两个部件,在通过一个部件针对记录介质的一个面进行印刷以及漆的涂敷之后,通过片材翻转部件使记录介质的表背翻转,之后,通过另一部件针对记录介质的另一个面进行印刷以及漆的涂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5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104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如果在喷墨记录装置中设置针对记录介质的两面分别形成外涂层的独立的吐出单元,则存在装置变得大型,容易导致高成本化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外涂层的小型的喷墨记录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方案1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
吐出单元,进行针对记录介质吐出形成图像的颜色材料和外涂层材料的吐出动作;
定影单元,使通过所述吐出单元吐出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外涂层材料定影而形成该记录介质的外涂层;
翻转单元,使记录介质的表背翻转;以及
控制单元,在使所述吐出单元针对记录介质的一个面在预定的吐出位置进行所述吐出动作之后,使所述定影单元在该一个面上形成外涂层,使所述翻转单元翻转在所述一个面上形成有所述外涂层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表背,在使所述吐出单元针对该记录介质的与所述一个面相反侧的另一个面在所述预定的吐出位置进行所述吐出动作之后,使所述定影单元在该另一个面上形成外涂层。
方案2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单元照射使所述外涂层材料硬化而定影的能量射线。
方案3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或者2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吐出单元吐出通过所述定影单元与所述外涂层材料一起定影的颜色材料。
方案4记载的发明在方案3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单元照射使所述颜色材料以及外涂层材料硬化而定影的能量射线。
方案5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存积在所述吐出单元的所述颜色材料进行加热的颜色材料加热单元,
所述颜色材料具有在常温下为凝胶状并且通过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特性,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向所述记录介质吐出通过所述颜色材料加热单元加热后的溶胶状的颜色材料。
方案6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5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存积在所述吐出单元的所述外涂层材料进行加热的外涂层材料加热单元,
所述外涂层材料具有在常温下为凝胶状并且通过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特性,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向所述记录介质吐出通过所述外涂层材料加热单元加热后的溶胶状的外涂层材料。
方案7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6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吐出单元针对记录介质吐出颜色材料之后,通过该吐出单元针对该记录介质吐出外涂层材料。
方案8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7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以覆盖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由该吐出单元吐出的颜色材料的每预定面积的量小于预定的基准吐出量的范围的方式吐出外涂层材料。
方案9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7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以覆盖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未由该吐出单元吐出颜色材料的范围的方式吐出外涂层材料。
方案10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8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以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由该吐出单元吐出的颜色材料的量越多的区域越使外涂层材料的吐出量少的方式吐出外涂层材料。
方案11记载的发明在方案1~10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备搬送记录介质的搬送单元,
所述吐出单元针对通过所述搬送单元搬送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吐出动作,
所述定影单元使通过所述搬送单元搬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外涂层材料定影而形成所述外涂层。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得到能够在记录介质的两面形成外涂层的小型的喷墨记录装置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主要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记录处理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变形例2中的针对记录介质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的吐出量的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2:外部装置;10:供纸部;11:供纸盘;12:介质供给部;20:图像记录部;21:搬送鼓;21a:搬送面;22:交接部件;23:加热部;24、24Y、24M、24C、24K、24T:头部件;241:记录头驱动部;242:记录头;243:墨加热部;25:定影部;26:递送部;27:翻转部;30:排纸部;31:排纸盘;40:控制部;41:CPU;42:RAM;43:ROM;44:存储部;51:搬送驱动部;52:接口;53:总线;HU:头部件群;P: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与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相关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
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供纸部10、图像记录部20、排纸部30以及控制部40(图2)。喷墨记录装置1在控制部40的控制下,将收纳在供纸部10中的记录介质P搬送到图像记录部20,用图像记录部20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将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搬送到排纸部30。作为记录介质P,除了普通纸、涂层纸这样的纸以外,还能够使用布料或者片状的树脂等能够使吐出到表面的墨(后述彩色墨以及透明墨)定影的各种介质。
供纸部10具有:供纸盘11,收纳记录介质P;以及介质供给部12,从供纸盘11向图像记录部20搬送并供给记录介质P。
介质供给部12具备内侧被2个辊121、122支承的轮状的带123。介质供给部12通过在带123上载置有记录介质P的状态下使辊121、122旋转来搬送记录介质P。
图像记录部20具有搬送鼓21(搬送单元)、交接部件22、加热部23、包括头部件24Y、24M、24C、24K、24T(以下将它们分别还简称为头部件24)的头部件群HU(吐出单元)、定影部25(定影单元)、递送部26以及翻转部27(翻转单元)等。
搬送鼓21在作为圆柱面状的外周面的搬送面21a上载置并保持记录介质P,在预定的搬送方向上搬送。搬送鼓21通过在将记录介质P保持于搬送面21a上的状态下,绕在与搬送方向正交且与图1的图面垂直的宽度方向(以下记载为X方向)上延伸的搬送面21a的旋转轴旋转,从而在沿着搬送面21a的搬送方向(以下记载为Y方向)上搬送记录介质P。搬送鼓21具备用于在其搬送面21a上保持记录介质P的未图示的爪部以及吸气部。记录介质P通过其端部被爪部按压、并且被吸气部吸引到搬送面21a,从而被保持到搬送面21a。
搬送鼓21与用于使搬送鼓21旋转的未图示的搬送鼓马达连接,旋转与搬送鼓马达的旋转量成比例的角度。
交接部件22将通过供纸部10的介质供给部12搬送的记录介质P交给搬送鼓21。交接部件22设置于供纸部10的介质供给部12与搬送鼓21之间的位置,用摆臂部221保持并抬起从介质供给部12搬送来的记录介质P的一端,经由交接鼓222交给搬送鼓21。
加热部23设置于交接鼓222的搬送方向下游侧,对旋转的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和/或该搬送面21a上的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加热部23例如具有红外线加热器等,根据从CPU41(图2)供给的控制信号,对红外线加热器通电而发热。加热部23对未载置记录介质P而进行旋转动作的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进行加热,以使载置在搬送面21a上的记录介质P由于从搬送面21a传递的热成为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的方式对搬送面21a进行加热。另外,在将记录介质P载置在搬送面21a上而搬送时,以使该记录介质P成为上述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的方式对该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在此,从例如如吐出到记录介质P上而定影的墨具有充分的光泽的记录介质P的温度范围,适当选择预定的温度范围的下限,从例如如吐出到记录介质P上的墨迅速地固化的记录介质P的温度范围,适当选择预定的温度范围的上限。此外,加热部23也可以设置于交接鼓222的搬送方向上游侧。
头部件群HU根据在搬送面21a上保持有记录介质P的搬送鼓21的旋转,进行针对记录介质P吐出形成图像的有色的墨(以下还记载为彩色墨(颜色材料))以及无色透明的墨(以下还记载为透明墨(外涂层材料))的吐出动作。详细而言,构成头部件群HU的头部件24中的头部件24Y、24M、24C、24K分别吐出形成图像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彩色墨。另外,头部件24T对记录介质P中的可能由喷墨记录装置1形成图像的区域(以下记载为图像形成区域)整体吐出无色透明(T)的透明墨。该透明墨被硬化而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从而形成无色透明的外涂层。上述图像形成区域既可以是记录介质P中的除了端部附近的余白以外的区域,也可以是记录介质P的整体。使墨吐出面相对搬送面21a隔开预定的距离来配置各头部件24。另外,头部件群HU是以使头部件24Y、24M、24C、24K、24T从记录介质P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依次以预定的间隔排列的方式排列而构成的。
此外,由透明墨以及硬化后的透明墨构成的外涂层也可以未必是无色透明。
各头部件24具备:多个(例如4个)记录头242(图2),在与记录介质P的搬送方向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正交)的方向上分别排列有多个记录元件;以及记录头驱动部241,驱动记录头242。
记录头驱动部241具有:驱动电路,针对各记录头242提供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驱动波形的电压信号;以及驱动控制电路,对该驱动电路在适合的定时供给图像数据。
记录头242中包含的记录元件的各个包括:压力室,存积墨;压电元件,设置于压力室的壁面;以及喷嘴。在从记录头驱动部241的驱动电路对压电元件施加使该压电元件变形动作的驱动波形的电压信号时,根据该电压信号,压力室内的压力变化,从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吐出墨。
头部件24Y、24M、24C、24K的记录头驱动部241根据与记录的图像的Y、M、C、K的各颜色成分相关的图像数据,驱动记录头242。另外,头部件24T的记录头驱动部241根据仅由与墨的吐出对应的数据构成的图像数据(固体图像数据),驱动记录头242。因此,从头部件24T,在记录介质P上的各位置处,吐出均匀的量的透明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具有大致均匀的厚度的外涂层。
头部件24中包含的记录元件的关于X方向的配置范围覆盖由搬送鼓21保持并搬送的记录介质P中的图像形成区域的X方向的宽度,头部件24在图像的记录时相对搬送鼓21被固定位置来被使用。即,喷墨记录装置1是单通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
作为从记录元件的喷嘴吐出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例如使用根据温度不同而相变化为凝胶状或者溶胶状并通过照射紫外线等光(能量射线)而硬化的光硬化性的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常温下为凝胶状且通过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头部件24具备墨加热部243(图2)(颜色材料加热单元、外涂层材料加热单元),该墨加热部243对头部件24内的未图示的墨存积部中存积的墨以及从墨存积部供给到记录头242内的墨进行加热。该墨加热部243根据从控制部40的CPU41(图2)供给的控制信号而动作,将头部件24内的墨加热到该墨成为溶胶状的温度。记录头242吐出被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墨。另一方面,搬送面21a上的记录介质P的温度成为如被吐出的墨成为凝胶状的温度。因此,在由墨加热部243加热后的溶胶状的墨被吐出到记录介质P时,被吐出的墨在记录介质P上被冷却,从而迅速地成为凝胶状并固化。
作为彩色墨,使用例如包含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胶凝剂以及着色剂的墨。其中的光聚合性化合物是通过被照射紫外线等光而引起聚合反应的化合物。另外,光聚合引发剂是用于使上述聚合反应引发的化合物。另外,胶凝剂是具有如下性质的化合物,即,在彩色墨被加热而成为溶胶化温度以上时在彩色墨中溶解而使彩色墨溶胶化,在彩色墨被冷却而成为凝胶化温度以下时形成交联构造或者形成纤维状会合体而使彩色墨凝胶化。另外,着色剂包含与该彩色墨相关的颜色的颜料或者染料。
作为透明墨,使用例如包含上述彩色墨的构成要素中的除了着色剂以外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以及胶凝剂的墨。透明墨中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以及胶凝剂的组成既可以与彩色墨中的组成相同,也可以为了硬化的样式、凝胶化温度、溶胶化温度的调整等而从彩色墨中的组成适当变更。
硬化而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的透明墨(外涂层)保护记录介质P的表面,对记录介质P赋予适当的光泽。另外,除了包含着色剂这点以外具有与透明墨同样的组成的彩色墨也在硬化而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时,与外涂层同样地保护记录介质P的表面,对记录介质P赋予适当的光泽。
定影部25具有在X方向上横跨搬送鼓21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配置的发光部,进行从该发光部针对载置在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的记录介质P照射紫外线等光来使吐出到记录介质P上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硬化而在记录介质P上定影的定影动作。定影部25按照基于从控制部40的CPU41供给的控制信号的定时以及照射量,从发光部照射光。定影部25配置于头部件群HU的搬送方向下游侧。
作为定影部25的发光部,例如使用荧光管(低压汞灯、杀菌灯)、冷阴极管、紫外激光器、具有几百Pa至1MPa的动作压力的低压、中压、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
递送部26具有:轮状的带263,内侧被2个辊261、262支承;以及圆筒状的交接鼓264,将记录介质P从搬送鼓21交接给带263,将由交接鼓264从搬送鼓21交接到带263上的记录介质P利用带263搬送并送出到排纸部30。
翻转部27在使记录介质P的表背翻转的情况下在CPU41的控制下动作,使从交接鼓264交来的记录介质P的表背翻转而再次交给搬送鼓21,载置到搬送面21a上。翻转部27具备第1鼓271、第2鼓272以及带环273。
在翻转部27中,记录介质P从图1中的绕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交接鼓274交接到图1中的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第1鼓271,接着依次提交到图1中的绕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第2鼓272、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带环273。在记录介质P的后端到达第2鼓272与带环273的夹持部附近时,带环273的旋转方向被变更为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记录介质P在交接鼓222的搬送方向上游侧被载置到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上。通过翻转部27载置到搬送面21a上的记录介质P在形成有图像的面抵接到搬送面21a的状态下被再次保持到搬送鼓21。
此外,翻转部27的结构不限于上述,能够从能够使记录介质P的表背翻转而提交给搬送鼓21的各种结构适当选择。
排纸部30具有载置通过递送部26从图像记录部20送出的记录介质P的板状的排纸盘31。
图2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1的主要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具有CPU41(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RAM42(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43(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存储部44的控制部40;加热部23;驱动头部件24的记录头242的记录头驱动部241;对头部件24的墨进行加热的墨加热部243;定影部25;搬送驱动部51;接口52;以及总线53等。
CPU41读出存储在ROM43中的各种控制用的程序、设定数据并存储到RAM42,执行该程序来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由此,CPU41对喷墨记录装置1的整体动作进行总体控制。
RAM42对CPU41提供作业用的存储器空间,存储临时数据。此外,RAM4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ROM43保存由CPU41执行的各种控制用的程序、设定数据等。此外,也可以代替ROM43而使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存储器等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存储部44由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在存储部44中,存储经由接口52从外部装置2输入的与图像记录相关的命令(以下记载为图像记录命令)以及与图像记录命令相关的图像数据。在图像记录命令中,包括表示针对记录介质P的单面以及两面的哪一个进行图像的记录的数据。此外,图像记录命令以及图像数据也可以存储到RAM42。
记录头驱动部241根据从CPU41供给的控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使记录头242进行墨的吐出。详细而言,在从CPU41被供给控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时,记录头驱动部241的驱动控制电路使驱动电路向记录头242的记录元件的压电元件输出驱动波形的电压信号,使记录头242进行吐出动作或者非吐出动作,吐出动作是从记录元件的喷嘴吐出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量的墨的动作,非吐出动作是在图像数据与墨的非吐出对应的情况或在图像记录动作结束之后开始下一次图像记录动作之前执行的不吐出墨的动作。
搬送驱动部51根据从CPU41供给的控制信号,对搬送鼓21的搬送鼓马达供给驱动信号,使搬送鼓21以预定的速度以及定时旋转。另外,搬送驱动部51根据从CPU41供给的控制信号,对用于使介质供给部12、交接部件22以及递送部26动作的马达供给驱动信号,将记录介质P向搬送鼓21提供以及从搬送鼓21排出。另外,搬送驱动部51根据从CPU41供给的控制信号,使翻转部27的第1鼓271、第2鼓272以及带环273动作,通过翻转部27使记录介质P的表背翻转。
接口52是在与外部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单元,由例如各种串行接口、各种并行接口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构成。
外部装置2例如是个人计算机,经由接口52将图像记录命令以及图像数据等供给到控制部40。
接下来,说明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针对记录介质P的两面的图像的记录动作以及外涂层的形成动作。
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在指示针对记录介质P的两面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命令以及与该图像记录命令相关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控制部40时,根据该图像数据,针对记录介质P的表面(一个面),在配置有头部件群HU的预定的吐出位置处,通过头部件24Y、24M、24C、24K吐出形成图像的彩色墨来记录图像,并且通过头部件24T,对图像形成区域整体吐出透明墨。然后,通过定影部25使彩色墨以及透明墨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在记录介质P的表面形成由硬化后的透明墨构成的外涂层。接下来,通过翻转部27使该记录介质P的表背翻转而载置到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然后,根据通过图像记录命令表示的图像数据,针对记录介质P的背面(另一个面),在上述预定的吐出位置处,通过头部件24Y、24M、24C、24K,吐出形成图像的彩色墨而记录图像,并且通过头部件24T,对图像形成区域整体吐出透明墨。然后,通过定影部25使这些彩色墨以及透明墨定影到记录介质P,在记录介质P的背面形成由硬化后的透明墨构成的外涂层。
这样,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通过一个搬送鼓21、头部件24以及定影部25针对记录介质P的表面以及背面的各个面记录图像,形成外涂层。
接下来,说明由喷墨记录装置1执行的图像记录处理的由CPU41实施的控制次序。
图3是示出图像记录处理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例如,在指示针对记录介质P的两面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命令以及与该图像相关的图像数据从外部装置2经由接口52输入到控制部40的情况下,执行该图像记录处理。
在该图像记录处理开始之前,头部件24内的墨通过墨加热部243被加热到与墨的类别对应的预定的设定温度。另外,搬送鼓21的旋转动作开始,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通过加热部23被加热到预定的设定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件24内的墨被加热到80℃,搬送面21a被加热到45℃。
在图像记录处理开始后,CPU41根据输入的图像记录命令以及图像数据,使供纸部10以及图像记录部20的各部动作,使头部件群HU针对由搬送鼓21搬送的记录介质P的表面吐出彩色墨以及透明墨(步骤S1)。详细而言,CPU41对搬送驱动部51供给控制信号,使介质供给部12以及交接部件22将记录介质P搬送到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上并保持于搬送鼓21,使搬送鼓21搬送记录介质P。然后,CPU41将与图像记录命令相关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信号供给到记录头驱动部241,在与搬送鼓21的旋转对应的适合的定时,使记录头驱动部241将驱动波形的电压信号输出到记录头242,从而使得从头部件24的记录头242向由搬送鼓21搬送的记录介质P的表面吐出墨。在此,CPU41根据图像数据,使头部件24Y、24M、24C、24K吐出形成图像的彩色墨来记录图像,接下来,根据固体图像数据,使头部件24T对图像形成区域整体吐出透明墨。
CPU41使定影部25在与搬送鼓21的旋转对应的适合的定时,针对被搬送到与定影部25对置的位置的记录介质P照射紫外线而使记录介质P上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硬化,定影到记录介质P的表面(步骤S2)。由此,在记录介质P的表面形成由硬化后的透明墨构成的外涂层。
CPU41使翻转部27翻转在表面形成有外涂层的记录介质P的表背,并使翻转部27将该记录介质P载置到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上(步骤S3)。详细而言,CPU41对搬送驱动部51供给控制信号来使交接鼓264、以及翻转部27的第1鼓271、第2鼓272及带环273动作,使翻转部27翻转搬送面21a上的记录介质P的表背,并载置到该搬送面21a中的交接鼓222的搬送方向上游侧。
CPU41根据输入的图像记录命令以及图像数据,使供纸部10以及图像记录部20的各部动作,使头部件群HU针对由搬送鼓21搬送的记录介质P的背面吐出彩色墨以及透明墨(步骤S4)。步骤S4的处理除了根据背面用的图像数据吐出墨这点以外与步骤S1的处理相同。
CPU41使定影部25针对被搬送到与定影部25对置的位置的记录介质P照射紫外线来使记录介质P上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硬化,定影到记录介质P的背面(步骤S5)。由此,在记录介质P的背面形成由硬化后的透明墨构成的外涂层。
CPU41对搬送驱动部51供给控制信号来使递送部26动作,将在表背两面分别记录有图像并形成有外涂层的记录介质P搬送到排纸部30进行排纸(步骤S6)。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头部件群HU,进行针对记录介质P吐出形成图像的彩色墨和透明墨的吐出动作;定影部25,进行使由头部件群HU吐出到记录介质P上的透明墨定影而形成记录介质P的外涂层的定影动作;翻转部27,使记录介质P的表背翻转;以及CPU41,CPU41在使头部件群HU针对记录介质P的一个面在预定的吐出位置进行吐出动作之后,使定影部25在该一个面上形成外涂层,使翻转部27翻转在一个面上形成有外涂层的记录介质P的表背,使头部件群HU在针对该记录介质P的与一个面相反侧的另一个面在预定的吐出位置进行吐出动作之后,使定影部25在该另一个面上形成外涂层(控制单元)。通过这样的处理由一个头部件群HU以及定影部25针对记录介质P的一个面以及另一个面的各个面进行图像的记录以及外涂层的形成,从而能够使在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的记录以及外涂层的形成的喷墨记录装置1成为小型并且低成本的结构。
另外,定影部25照射使透明墨硬化而定影的能量射线。其结果,通过非接触的方法不会对透明墨造成不需要的影响而能够容易地使透明墨硬化而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
另外,头部件群HU吐出通过定影部25与透明墨一起定影的彩色墨。由此,无需设置用于使彩色墨以及透明墨分别定影的独立的定影单元,所以能够使喷墨记录装置1成为更小型并且低成本的结构,并且能够高效地进行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的定影。
另外,定影部25照射使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硬化而定影的能量射线。其结果,通过非接触的方法不会对透明墨造成不需要的影响而能够容易地使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硬化而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对在头部件群HU的头部件24Y、24M、24C、24K中存积的彩色墨进行加热的墨加热部243,彩色墨具有在常温下是凝胶状并且通过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特性,CPU41使头部件群HU的头部件24Y、24M、24C、24K向记录介质P吐出由墨加热部243加热后的溶胶状的彩色墨(控制单元)。根据这样的结构,吐出到记录介质P的彩色墨通过被冷却到凝胶化温度以下而成为凝胶状,所以能够抑制由于不同的颜色的彩色墨的液体汇聚、彩色墨和透明墨的液体汇聚所引起的记录图像的画质降低。特别是,在记录介质P的表面为凝胶化温度以下的温度的情况下被吐出的彩色墨被迅速地冷却而成为凝胶状,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记录图像的画质降低。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对在头部件群HU的头部件24T中存积的透明墨进行加热的墨加热部243,透明墨具有在常温下是凝胶状并且通过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特性,CPU41使头部件群HU的头部件24T向记录介质P吐出由墨加热部243加热后的溶胶状的透明墨(控制单元)。由此,吐出到记录介质P的透明墨通过被冷却到凝胶化温度以下而成为凝胶状,所以吐出的透明墨不易在记录介质P上流动,能够在期望的区域形成外涂层。另外,能够抑制彩色墨和透明墨的液体汇聚所引起的记录图像的画质降低。特别是,在记录介质P的表面为凝胶化温度以下的温度的情况下吐出的透明墨被迅速地冷却而成为凝胶状,所以能够更准确地在期望的区域形成外涂层,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记录图像的画质降低。
另外,在通过头部件24Y、24M、24C、24K针对记录介质P吐出彩色墨之后,通过头部件24T针对记录介质P吐出透明墨。由此,能够通过由硬化后的透明墨构成的外涂层覆盖并保护记录介质P的表面以及记录介质P上的彩色墨的表面,并且通过外涂层能够对记录介质P中的外涂层的形成区域赋予光泽。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搬送记录介质P的搬送鼓21,头部件群HU针对由搬送鼓21搬送的记录介质P进行吐出动作,定影部25使由搬送鼓21搬送的记录介质P上的透明墨定影而形成外涂层。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一个搬送鼓21、头部件群HU以及定影部25,针对记录介质P的一个面以及另一个面的各个面进行图像的记录以及外涂层的形成,从而能够使在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的记录以及外涂层的形成的喷墨记录装置1成为小型并且低成本的结构。
(变形例1)
接下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该变形例1在通过头部件24T仅针对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区域中的一部分吐出透明墨这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其它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以下,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点。
在本变形例1中,以覆盖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区域中的由头部件24Y、24M、24C、24K吐出的彩色墨的每预定面积的量小于预定的基准吐出量的范围的方式,通过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在此,上述预定的基准吐出量例如在如能充分得到吐出到记录介质P上并硬化的彩色墨所起到的记录介质P的保护效果的每预定面积的彩色墨的吐出量的范围内适当设定。该预定的基准吐出量的值越低,透明墨的使用量越减少。另外,上述预定面积可以设为将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区域划分成多个等面积的区域的情况下的一个区域的面积,例如可以设为和与记录图像相关的图像数据的1个像素对应的区域的面积。为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透明墨的吐出,例如掩蔽在透明墨的吐出中使用的固体图像数据中的特定的部分,根据该掩蔽后的固体图像数据,通过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即可。在此,设特定的部分为和Y、M、C、K的图像数据中的与对应的像素相关的图像数据的合计是与上述基准吐出量对应的值以上(图像数据的值越大则墨的吐出量越多的数据体系的情况)的部分对应的部分。
另外,在本变形例1的其它方式中,以覆盖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区域中的由头部件24Y、24M、24C、24K未吐出彩色墨的范围的方式,通过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为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透明墨的吐出,例如掩蔽在透明墨的吐出中使用的固体图像数据中的特定的部分,根据该掩蔽后的固体图像数据,通过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即可。在此,设特定的部分为和Y、M、C、K的图像数据中的与对应的像素相关的图像数据的至少1个成为与墨的吐出对应的数据的部分对应的部分。此外,在该情况下,针对除了被吐出彩色墨的全部范围以外的区域吐出透明墨,但也可以代替此方式,采用针对除了被吐出彩色墨的一部分范围以外的区域吐出透明墨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以覆盖未被吐出彩色墨的范围的方式吐出透明墨,并且针对包括彩色墨的吐出范围的周缘部的区域吐出透明墨。
如以上所述,在本变形例1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中,CPU41使头部件24T以覆盖能够在记录介质P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由头部件24Y、24M、24C、24K吐出的彩色墨的每预定面积的量小于预定的基准吐出量的范围的方式吐出透明墨(控制单元)。其结果,能够降低透明墨的消耗量,并且利用硬化后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的至少一方保护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各位置。另外,相比于对记录介质P的图像形成区域的整体吐出透明墨的方式,能够使由彩色墨以及透明墨构成的墨的厚度变得更均匀,并且,其结果,能够使记录介质P的光泽变得更均匀。
另外,CPU41使头部件24T以覆盖能够在记录介质P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由头部件24Y、24M、24C、24K未吐出彩色墨的范围的方式吐出透明墨(控制单元)。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透明墨的消耗量。
(变形例2)
接下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该变形例2在以记录介质P中的由头部件24Y、24M、24C、24K吐出的彩色墨的量越多的区域越使透明墨的吐出量少的方式通过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这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其它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以下,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点。
图4是示出本变形例2中的针对记录介质P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的吐出量的例子的图。
在图4的上部所示的记录介质P中,利用头部件24K吐出黑色的墨而在图像形成区域R中记录单色图像。该图像包括黑色的区域R1、针对区域R1在+X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灰色的区域R2~R5、以及包含于图像形成区域R并且包围区域R1~R5的白色的区域R6。另外,区域R2~R5各自的内部的亮度均匀、并且亮度从区域R2到区域R5递减。
图4下部所示的图是示出在图4上部的记录介质P中的X方向的A-A线上的各位置针对记录介质P吐出的黑色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的量的图。在该图中,用斜线部Vk的高度表示X方向的各位置处的由头部件24K吐出黑色的彩色墨的吐出量,用空白部Vt的高度表示该各位置处的由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的吐出量。
黑色的彩色墨的吐出量具有在与区域R1对应的位置处最多、且从与区域R1对应的位置到与区域R5对应的位置递减的分布。另外,在区域R1~R5各自的内部,黑色的彩色墨的吐出量恒定。另外,在与区域R6对应的位置处,未吐出黑色的彩色墨。
根据区域R1~R6的各个区域中的黑色的彩色墨的吐出量,决定区域R1~R6的各个区域中的透明墨的吐出量,在各区域中,黑色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的吐出量的合计为吐出量V,被设为恒定的量。因此,与区域R6对应的位置处的透明墨的吐出量被设为吐出量V。
为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透明墨的吐出,根据Y、M、C、K的图像数据的与对应的像素相关的数据,设定例如在透明墨的吐出中使用的透明墨用图像数据中的与Y、M、C、K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对应的像素的数据,根据得到的透明墨用图像数据,通过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即可。在此,将与透明墨用图像数据的像素相关的数据设为从与上述吐出量V对应的预定的值减去Y、M、C、K的图像数据的与对应的像素相关的数据之和而得到的值即可。
由此,相比于不依赖于彩色墨的吐出量而在记录介质P上的各位置处吐出均匀的量的透明墨的上述实施方式,在记录介质P上的各位置处吐出的由彩色墨以及透明墨构成的墨的厚度变得更均匀。其结果,由硬化后的透明墨构成的外涂层的表面的高度变得更均匀。
此外,在上述中,以记录仅由黑色的彩色墨构成的单色图像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记录由其它颜色构成的单色图像。另外,也可以吐出多个颜色的彩色墨来记录彩色图像。在该情况下,以在图像形成区域的各位置处使所有颜色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的吐出量的合计为恒定的方式,设定透明墨的吐出量。
另外,本变形例2也可以与变形例1组合。即,也可以在记录介质P中的吐出的彩色墨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小于预定值的区域,通过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以彩色墨的量越多的位置,使透明墨的吐出量越少的方式,通过头部件24T吐出透明墨。
如以上所述,在本变形例2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中,CPU41使头部件24T以能够在记录介质P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由头部件24Y、24M、24C、24K吐出的彩色墨的量越多的区域越使透明墨的吐出量少的方式针对该记录介质P吐出透明墨(控制单元)。由此,相比于使记录介质P的各位置处的透明墨的吐出量为恒定的方式,能够使记录介质P中的由彩色墨以及透明墨构成的墨的厚度变得更均匀。另外,其结果,能够使记录介质P的光泽变得更均匀。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使用通过定影部25使彩色墨以及透明墨定影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定影部25仅使透明墨定影的方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置用于使彩色墨定影的独立的定影部。另外,在例如彩色墨是具有在吐出到记录介质P时渗透到该记录介质P而不流动的性质的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用于使彩色墨定影的定影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以使用相变化为凝胶状或者溶胶状的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彩色墨也可以使用相变化为凝胶状或者溶胶状的墨,作为透明墨也可以使用不引起该相变化的墨。由此,彩色墨在被吐出到记录介质P并被冷却时固化,所以即使在与该固化后的彩色墨重叠地吐出透明墨的情况下,也抑制产生彩色墨和透明墨的液体汇聚的不良现象。由此,能够扩大透明墨的组成的选择范围。
另外,作为彩色墨,也可以使用不引起上述相变化的墨。作为该情况的透明墨,考虑与彩色墨之间的液体汇聚产生容易度、向记录介质P吐出后的流动性等,能够从引起上述相变化的墨以及不引起该相变化的墨中适当选择。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使用在记录介质P的背面进行图像的记录以及外涂层的形成的情况下将通过翻转部27使表背翻转后的记录介质P相对搬送鼓21的搬送面21a中的头部件群HU载置于搬送方向上游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表背被翻转的记录介质P载置到搬送面21a的任意的位置,并使搬送鼓21旋转直至记录介质P被搬送到与头部件24对置的位置。另外,在能够使搬送鼓21绕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搬送鼓21反向旋转,将记录介质P搬送到与头部件24对置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使用通过从定影部25照射紫外线等光来使彩色墨以及透明墨硬化并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方式:作为彩色墨和/或透明墨使用具有热硬化性的墨,并从定影部25照射作为能量射线的红外线(热线),从而对彩色墨和/或透明墨进行加热而使其硬化并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
另外,定影部25也可以不采用照射能量射线的结构,而采用例如通过进行送风从而使墨的溶剂汽化而使该墨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作为搬送单元,以搬送鼓21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搬送单元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具有通过被2个辊支承并根据辊的旋转而环绕2个辊的周围而相对辊移动的带,在该带的搬送面上载置记录介质P。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使用针对通过搬送鼓21的旋转而移动的记录介质P进行利用头部件群HU的吐出动作以及利用定影部25的定影动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进行利用头部件群HU的吐出动作和/或利用定影部25的定影动作的情况下,使搬送鼓21的旋转临时停止。这样,在通过搬送鼓21搬送的记录介质P中,还包括在旋转停止的搬送鼓21中保持的记录介质P。
另外,记录介质P也可以未必通过搬送单元搬送。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在针对载置在预定的介质载置部上的记录介质P的表面进行利用头部件群HU的吐出动作以及利用定影部25的定影动作之后,通过翻转单元使记录介质P的表背翻转,之后针对上述介质载置部上的记录介质P的背面进行利用头部件群HU的吐出动作以及利用定影部25的定影动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以单通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一边使记录头扫描一边进行图像的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括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和其均等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喷墨记录装置。

Claims (11)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吐出单元,进行针对记录介质吐出形成图像的颜色材料和外涂层材料的吐出动作;
定影单元,使通过所述吐出单元吐出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外涂层材料定影而形成该记录介质的外涂层;
翻转单元,使记录介质的表背翻转;以及
控制单元,在使所述吐出单元针对记录介质的一个面在预定的吐出位置进行所述吐出动作之后,使所述定影单元在该一个面上形成外涂层,使所述翻转单元翻转在所述一个面上形成有所述外涂层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表背,在使所述吐出单元针对该记录介质的与所述一个面相反侧的另一个面在所述预定的吐出位置进行所述吐出动作之后,使所述定影单元在该另一个面上形成外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单元照射使所述外涂层材料硬化而定影的能量射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吐出单元吐出通过所述定影单元与所述外涂层材料一起定影的颜色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单元照射使所述颜色材料以及外涂层材料硬化而定影的能量射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存积在所述吐出单元的所述颜色材料进行加热的颜色材料加热单元,
所述颜色材料具有在常温下为凝胶状并且通过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特性,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向所述记录介质吐出通过所述颜色材料加热单元加热后的溶胶状的颜色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存积在所述吐出单元的所述外涂层材料进行加热的外涂层材料加热单元,
所述外涂层材料具有在常温下为凝胶状并且通过加热而成为溶胶状的特性,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向所述记录介质吐出通过所述外涂层材料加热单元加热后的溶胶状的外涂层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吐出单元针对记录介质吐出颜色材料之后,通过该吐出单元针对该记录介质吐出外涂层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以覆盖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由该吐出单元吐出的颜色材料的每预定面积的量小于预定的基准吐出量的范围的方式吐出外涂层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以覆盖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未由该吐出单元吐出颜色材料的范围的方式吐出外涂层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吐出单元以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中的由该吐出单元吐出的颜色材料的量越多的区域越使外涂层材料的吐出量少的方式吐出外涂层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搬送记录介质的搬送单元,
所述吐出单元针对通过所述搬送单元搬送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吐出动作,
所述定影单元使通过所述搬送单元搬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外涂层材料定影而形成所述外涂层。
CN201680026410.0A 2015-05-11 2016-05-09 喷墨记录装置 Pending CN1075310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6176 2015-05-11
JP2015096176 2015-05-11
PCT/JP2016/063691 WO2016181914A1 (ja) 2015-05-11 2016-05-09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1048A true CN107531048A (zh) 2018-01-02

Family

ID=57248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6410.0A Pending CN107531048A (zh) 2015-05-11 2016-05-09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6783B2 (zh)
EP (1) EP3296110B1 (zh)
JP (1) JP6658746B2 (zh)
CN (1) CN107531048A (zh)
WO (1) WO20161819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5968B2 (ja) * 2017-07-04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681726B1 (de) * 2017-10-13 2022-11-16 Koenig & Bauer AG Bogendruckmaschin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2116A (zh) * 1999-03-01 2002-03-27 格姆普拉斯公司 用于卡片型存储介质的图形打印机,用于所述存储介质的图形打印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070013759A1 (en) * 2005-07-15 2007-01-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15676A (zh) * 2005-08-16 2007-02-21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及使用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CN101941331A (zh) * 2009-07-02 2011-0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431317A (zh) * 2010-09-17 2012-05-02 株式会社东芝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US20130075968A1 (en) * 2011-09-26 2013-03-28 Xerox Corporation Horizontal straight-line duplex imaging architecture
JP2013215995A (ja) * 2012-04-09 2013-10-24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103373084A (zh) * 2012-04-24 2013-10-30 小森公司 数字印刷设备
CN103373082A (zh) * 2012-04-27 2013-10-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8622A (ja) * 2002-09-12 2004-04-02 Seiko Epson Corp オーバーコート形成装置及びターゲットの搬送方法
JP2007245511A (ja) * 2006-03-15 2007-09-27 Fujifilm Corp 両面印字方法及び両面印字用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018711A (ja) * 2006-06-14 2008-01-3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JP5604790B2 (ja) * 2009-02-04 2014-10-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US8096649B2 (en) * 2009-11-24 2012-01-17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conditioning coating
US9499703B2 (en) 2009-11-30 2016-11-22 Konica Minolta, Inc. Ink-jet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nk-jet ink set
JP2011143628A (ja) 2010-01-15 2011-07-2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紙の印刷方法および両面印刷装置
JP2011161822A (ja) * 2010-02-10 2011-08-25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方法
WO2011122062A1 (ja) * 2010-03-31 2011-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61742A (ja) * 2010-09-16 2012-03-29 Ricoh Co Ltd 連続紙用画像形成装置、連続紙用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030979B2 (ja) 2012-04-25 2016-11-24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202425B2 (ja) * 2012-04-25 2017-09-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デジタル印刷機
JP6217339B2 (ja) * 2013-11-20 2017-10-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210438A (ja) * 2014-06-27 2014-11-13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シート印刷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2116A (zh) * 1999-03-01 2002-03-27 格姆普拉斯公司 用于卡片型存储介质的图形打印机,用于所述存储介质的图形打印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070013759A1 (en) * 2005-07-15 2007-01-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15676A (zh) * 2005-08-16 2007-02-21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及使用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CN101941331A (zh) * 2009-07-02 2011-0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431317A (zh) * 2010-09-17 2012-05-02 株式会社东芝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US20130075968A1 (en) * 2011-09-26 2013-03-28 Xerox Corporation Horizontal straight-line duplex imaging architecture
JP2013215995A (ja) * 2012-04-09 2013-10-24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103373084A (zh) * 2012-04-24 2013-10-30 小森公司 数字印刷设备
CN103373082A (zh) * 2012-04-27 2013-10-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6110A4 (en) 2018-05-09
JP6658746B2 (ja) 2020-03-04
EP3296110A1 (en) 2018-03-21
WO2016181914A1 (ja) 2016-11-17
EP3296110B1 (en) 2020-07-15
JPWO2016181914A1 (ja) 2018-03-01
US10166783B2 (en) 2019-01-01
US20180141346A1 (en)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4137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6511778B2 (ja) 印刷装置
JP20071121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66580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40430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7531048A (zh) 喷墨记录装置
EP333008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qu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08025550A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排墨调整方法
CN109715406A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不良喷嘴的检测方法
US8960849B2 (en) Method for analyzing positional deviation of head modules,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inkjet head
JP2011126208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18910B (zh) 液体喷射设备和控制设备
JP200709878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90120309A1 (en) In-line multi-colored clothing printer
EP3351386B1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7925708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JPH07263845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WO2015182345A1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画像記録プログラム、補正情報生成装置、補正情報生成方法、及び補正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
JP5315805B2 (ja) 印刷物製造方法、及び、プリンタ
CN111347797B (zh) 记录方法、油墨组以及印刷装置
CN102205730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3230695A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7107613A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358787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22039065A1 (ja) ヘッド制御装置、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液体吐出装置、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