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317A -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317A
CN102431317A CN2011102724678A CN201110272467A CN102431317A CN 102431317 A CN102431317 A CN 102431317A CN 2011102724678 A CN2011102724678 A CN 2011102724678A CN 201110272467 A CN201110272467 A CN 201110272467A CN 102431317 A CN102431317 A CN 102431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ink
pressing force
roller
jet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24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兼古佳明
近藤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31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22Clamps or grippers
    • B41J13/223Clamps or grippers on rotatable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保持辊、输送装置、保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翻转装置以及控制器。上述保持辊将记录介质保持在表面的同时旋转。上述保持装置将上述记录介质按压在上述保持辊的表面上并使上述记录介质保持在上述保持辊的表面上。上述控制器控制在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时,以第一按压力将上述记录介质按向上述保持辊,在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了图像之后,通过上述翻转装置使上述记录介质翻转后,在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时,以小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将上述记录介质按向上述保持辊。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0年9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384046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如下的喷墨记录装置:在将记录介质保持在保持辊的表面的状态下使保持辊旋转从而沿保持辊的外周输送纸张等记录介质,并利用设置于保持辊的外周部分的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该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具有例如按压机构、吸附机构(attractionmechanism)的保持装置,将记录介质按压在保持辊的表面使其贴紧,将记录介质吸附在保持辊的表面上,从而使记录介质保持在保持辊的表面上。
在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还存在如下的双面印刷的喷墨装置:设置有用于使记录介质翻转的翻转装置,在记录介质的一个主面上形成图像之后,使记录介质的正反面翻转后再次使其保持在保持辊的表面上,以在另一个主面上形成图像。在双面印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将供给了油墨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按向保持辊。此时,如果将记录介质按向保持辊的按压力较大,则导致油墨会转印到保持辊上,从而引起图像质量降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保持辊,将记录介质保持在表面的同时旋转;输送装置,用于沿包括所述保持辊的外周部分的输送路径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保持装置,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压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使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向保持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翻转装置,用于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正反面翻转;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时,以第一按压力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向所述保持辊,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了图像之后,通过所述翻转装置使所述记录介质翻转后,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时,以小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向所述保持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上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CPU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进行说明。在各图中放大、缩小或省略概略地示出了适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上述喷墨记录装置1的系统的框图。
如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例如是在输送记录介质即纸张P的同时进行图像形成等各种处理的装置。喷墨记录装置1包括:构成轮廓的框体(housing)10、设置于框体10内部的作为纸张供给部的供纸盒11、设置在框体10上部的作为排出部的排纸托盘12、将纸张P保持在外表面上并旋转的保持辊(鼓)13、沿从供纸盒11通过保持辊13的外周到达排纸托盘12形成的规定的输送路径A1输送纸张P的输送装置14、以及使从保持辊13剥离的纸张P的正反面翻转后再次供给保持辊13的表面的翻转装置18。
在保持辊13的外周部分,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设置有用于将纸张P按压在保持辊13的外表面以使保持辊13的表面(外周面)吸附并保持纸张P的保持装置15、用于在保持于保持辊13的外表面上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6、用于对纸张P进行除电并从保持辊13将其剥离的除电剥离装置17、以及用于清洁保持辊13的清洁装置19。
输送装置14具有沿输送路径A1设置的多个引导部件21~23和多个输送用辊24~29。作为输送用辊而设置有拾取辊24、供纸辊对25、定位辊对26、分离辊对27、输送辊对28以及排出辊对29。这些输送用辊24~29通过输送用电机71的驱动而进行旋转,从而将纸张P沿输送路径A1向下游侧输送。
在输送路径A1上的定位辊对26的夹持处附近设置有用于检测纸张P的前端位置的纸张位置传感器57。此外还设置有由用户可以设定各种项目的操作面板55。另外,在喷墨记录装置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喷墨记录装置1内的温度的作为温度检测部的温度传感器58。除此之外,在各部位配置有用于监视纸张输送状况的传感器等。
保持辊13包括旋转轴13a、用导体即铝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框架31、以及形成在圆筒框架31的表面上的薄的绝缘层32,保持辊13构成为在轴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圆筒状。圆筒框架31接地,作为通过带电辊37带电时的反电极而将电位保持为0V。保持辊13通过在将纸张P保持在其表面上的状态下旋转来输送纸张P。这里,通过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沿外周向顺时针方向输送纸张P。
保持装置15包括:用于将纸张P按向保持辊13的按压装置33、以及相对于输送纸张P的方向在按压装置33的下游侧利用带电的静电力将纸张P吸附在保持辊13上的吸附装置34。
按压装置33包括旋转轴35c、与保持辊13的下方的表面相对配置的按压辊35(按压部件)、以及驱动按压辊35的后述按压电机36。
按压辊35例如包括从旋转轴到外周面的距离呈多阶段变化的凸轮。按压辊35根据其旋转角度可以在以下三种状态间转换:用第一按压力按压保持辊13的表面的第一状态、用小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按压的第二状态、以及通过与保持辊13分离以解除按压力的第三状态。
将施加在按压辊35和保持辊13之间的负荷设定为纸张P不变形且图像质量不下降的适当值。在纸张P通过保持辊13与按压辊25之间的夹持部时,纸张P被按压辊35按向保持辊13,从而纸张P在展平褶皱的同时与保持辊13的表面贴紧。
为了防止带电后的纸张P的电荷通过按压辊35泄漏,而用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层35b覆盖按压辊35的凸轮(cam)35a的外周面。
吸附装置34具有与按压辊35的下游侧相邻配置的带电辊37。带电辊37具有与旋转轴13a平行地延伸且能带电的金属制的带电轴37a和形成在带电轴37a的外周的表层部37b,带电辊37与保持辊13的表面相对配置。可以转换向带电辊37供应电荷的供给状态,并且带电辊37可以在与保持辊13的表面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一旦在带电辊37接近保持辊13的状态下向带电辊37供电,则带电辊37与接地的圆筒框架31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产生将纸张P吸附在保持辊13的方向上的静电力(带电)。通过该静电力使纸张P吸附在保持辊13的表面上。
图像形成装置16具有在带电辊37的下游侧与保持辊13的表面的上方部分相对配置的多个喷墨头39c、39m、39y、39b。在此分别设置有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这四种颜色的喷墨头39c、39m、39y、39b。四种颜色的喷墨头39c、39m、39y、39b从以规定的间距设置的喷嘴向纸张P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
除电剥离装置17包括:用于对纸张P进行除电的除电装置41、和用于在除电后从保持辊13的表面剥离纸张P的剥离装置42。
除电装置41设置在输送纸张的方向上的图像形成装置16的下游侧,除电装置41包括能带电的除电辊43。除电装置41处于通过供应电荷对纸张P进行除电,从而解除吸附力且易于使纸张P从保持辊13剥离的状态。
剥离装置42设置在除电装置41的下游侧,剥离装置42具有可以进行转动动作(移动)的分离爪(separation claw)45。分离爪45可以在插入纸张P与保持辊13之间的剥离位置和从保持辊13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转动,其在配置于剥离位置的状态下将纸张P从保持辊13的表面剥离。此外,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处于剥离位置的状态,用实线表示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清洁装置19设置在剥离装置17的下游侧,清洁装置19具有可以在与保持辊13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从保持辊退避的分离位置进行移动动作的清洁部件19a和使清洁部件19a动作的清洁电机19b。在清洁部件19a与保持辊13的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保持辊13进行旋转,从而通过清洁部件19a清洁保持辊13的表面。
翻转装置18设置在剥离装置42的下游侧,翻转装置18使被剥离装置42剥离的纸张P翻转后再次提供到保持辊13的表面上。翻转装置18例如沿使纸张P前后方向相反转向的规定的翻转路径引导输送纸张P,从而使纸张P翻转。
如图2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包括作为控制器的CPU(中央控制装置)51、存储各种程序等的ROM(只读存储器)52、临时存储各种可变数据、图像等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3、输入来自外部的数据或向外部输出数据的接口(I/F)54。
喷墨记录装置1包括:控制与作为输送用辊的辊24~29连接的输送辊电机71的输送电机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1、控制与保持辊15连接的保持辊旋转电机72的保持辊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2、控制与按压辊34连接的按压电机36的按压电机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3、控制与吸附装置34连接的带电螺线管74和与带电辊37连接的带电辊电机75的吸附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4、控制喷墨头39c、39m、39y、39b的图像形成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5、控制与分离爪45连接的除电螺线管76的除电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6、控制与分离爪45连接的剥离电机77的剥离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7、控制与翻转装置18连接的翻转电机78的翻转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8、控制与清洁部件19a连接的清洁电机79的清洁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9、传感器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80、以及控制操作面板55的操作面板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56。
以下,参照表示CPU 51的控制步骤的图3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CPU 51检测各种条件(动作1)。条件除了是否需要双面印字以外,还包括例如印字率、颜色、印字速度、图像形成的分辨率、纸张P的厚度、喷墨记录装置1内的温度等。根据由传感器57检测到的信息或从接口54输入的信息来检测这些条件。
例如,根据用户的设定输入,通过接口54检测纸张P的厚度、双面印刷或单面印刷的印刷模式、图像形成的分辨率、颜色模式等条件。
并且,根据印字的图像信息、分辨率等信息,确定印字率、颜色、印字率的条件。另外,通过传感器57、58检测纸张P的位置、装置内的温度等条件。
然后,CPU 51进行供纸处理(动作2)。在供纸处理中,通过旋转驱动作为输送用辊的拾取辊24、供纸辊对25以及定位辊对26,从而从装载在供纸盒11中的纸摞将一张纸张P沿输送路径A1输送,提供到保持辊13的表面上。CPU 51使保持辊13旋转(动作3)。
CPU 51根据在动作1中检测到的是否需要双面印字的条件,判断本次的图像形成是否是正面(第一面)(动作4)。如果CPU 51判断出本次的图像形成是正面(动作4为是),则设定使按压辊35用第一按压力按压保持辊13(动作5)。如果CPU 51判断出本次的图像形成不是正面、即是反面(第二面)(动作4为否),则进行调整处理的设定,使第一按压辊35用小于(低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按压保持辊13(动作6)。
参考图4对动作6的第二按压力的调整处理进行说明。在此基于在动作1检测到的来自传感器57、接口54的信息,根据各种条件,调整第二按压力。
首先,CPU 51设定小于(低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动作20)。
然后,CPU 51判断印字率(动作21)。并且,如果CPU 51判断为印字率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动作21为是),则将第二按压力调整为比基准值更低,其中该基准值被设定为小于第一按压力的值(动作22)。另一方面,如果CPU 51判断为低于阈值(动作21为否),则不进行调整仍然按照基准值进入动作23。
然后,CPU 51判断印字速度(动作23)。并且,如果CPU 51判断为印字率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动作23为是),则进一步调整降低第二按压力(动作24)。如果CPU 51判断为低于阈值(动作23为否),则不进行调整而进入动作25。
然后,CPU 51判断印字颜色(动作25)。在颜色判断处理中,如果判断例如是对图像质量影响大的青色或黑色的单色模式(或如果判断为印字率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动作25为是),则将第二按压力调低(动作26)。而如果是其他颜色(动作25为否),则不进行调整而进入动作27。虽然仅以单色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在彩色的情况下如果判断为印字率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处理。
然后,CPU 51判断图像形成的分辨率(动作27)。并且,如果判断为分辨率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动作27为是),则将第二按压力进一步调低(动作28)。另一方面,如果CPU 51判断为低于阈值(动作27为否),则不进行调整而进入动作29。
然后,CPU 51判断纸张P的厚度(动作29)。并且,如果CPU 51判断为纸张P的厚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薄(动作29为是),则将第二按压力进一步调低(动作30)。另一方面,如果CPU 51判断为比阈值厚(动作29为否),则不进行调整而进入动作31。
然后,CPU 51判断装置内的温度(动作31)。并且,如果CPU 51判断为装置内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动作31为是),则将第二按压力调低(动作32)。如果判断为低于阈值(动作31为否),则不进行调整。通过以上内容完成第二按压力的调整处理,将第二按压力调整为与各种条件相应的适当值。
返回到图3继续进行说明。CPU 51向按压电机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器)63指示使按压辊35用在动作5或动作6中确定的按压力按压保持辊13(动作7)。
例如,如果是使翻转前的纸张P的正面朝外的状态,则由于将按压辊35的负荷设定成第一按压力,因此按压辊35的位置被设为第一状态。由定位辊对25输送的纸张P首先通过按压辊35在将褶皱等凹凸展平的同时卷曲贴紧在保持辊13上。然后,纸张P通过按压辊35与保持辊13之间的夹持处后立即进入到下游侧的带电辊37的夹持处。
然后,CPU 51指示吸附控制驱动电路64在带电辊37与保持辊13之间的夹持处产生静电力以进行吸附(动作8)。作为带电的定时(timing),设定为例如通过保持辊13的旋转使纸张P即将到达带电辊37之前带电。被吸附保持的纸张P通过保持辊13的旋转直接被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6。
然后,CPU 51向按压电机控制驱动电路63指示在纸张P的后端部移动到按压辊35的下游侧的规定定时使按压辊35退避(动作9)。
接着,CPU 51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动作10)。在图像形成处理中,CPU 51向图像形成控制驱动电路65指示通过各喷墨头39c、39m、39y、39b向纸张P的表面喷出油墨以进行印字。此时,根据例如分辨率、印字模式等各种条件形成图像。根据需要,在吸附了纸张P的状态下使保持辊13旋转几圈,重复多次喷墨头39c、39m、39y、39b的图像形成动作。例如根据喷墨头39c、39m、39y、39b的喷嘴间距和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所需的旋转数和喷出次数。另外,当在吸附了纸张P的状态下使保持辊13旋转几圈时,剥离装置17的分离爪45、清洁装置19的清洁部件19a被设定在退避位置,以便允许输送纸张P。
在图像形成处理结束后,CPU 51驱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6的下游侧的除电装置41(动作11)。由此,对纸张P进行除电,解除静电吸附力。然后,CPU 51驱动下游侧的剥离装置42(动作12)。从而将纸张P从保持辊13的表面剥离。
然后,CPU 51判断是否需要翻转纸张P(动作13)。如果CPU 51判断为无需翻转纸张P(动作13为否),则进行排纸处理(动作14)。在例如单面印刷设定时、双面印刷设定时正反两面的图像形成已结束后,判断为不需要翻转。排纸处理是通过切换分离辊27而将纸张P导向与上方的排纸托盘12相连的输送路径,并通过输送辊对28、排纸辊对29向排纸托盘12排出纸张P。
另一方面,如果CPU 51判断为需要翻转纸张(动作13为是),则指示翻转装置18进行翻转处理(动作15)。翻转处理是如下的处理:通过切换分离辊27而将纸张P导向与翻转装置18相连的输送路径A1,并通过翻转装置18翻转纸张的正反面。在翻转装置18,例如临时收容纸张P,并通过将其导向从后端转向的翻转路径来使翻转纸张P的正反面。
进行了翻转处理之后,CPU 51返回动作3。然后,CPU 51再次进行上述动作3及动作3之后的处理。由于在翻转处理之后,纸张P的反面成为外侧,因此CPU 51在动作4中判断为否。CPU 51通过动作6进行负荷为第二按压力的处理。然后,CPU 51在动作7,虽然由于形成图像而将油墨附着在了纸张P的表面,但也可以通过将翻转处理后的按压力设定得较低来防止油墨的转印或纸张P的变形以及移位。对反面的图像形成处理结束后,由于不需要翻转,因此CPU 51判断为无需翻转(动作13为否)而进行排纸处理(动作14)。
在将纸张P剥离后,利用设置在更下游侧的清洁部件19清洁保持辊13的表面。保持辊13在与清洁部件19抵接的状态下旋转,从而清洁保持辊13的表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1和喷墨记录方法,由于在对通过图像形成而向表面供应了油墨的纸张P进行翻转处理后再次使保持辊13保持纸张P时将按压力设定得较小,因此可以防止向表面供应的油墨转印到保持辊13上,且可以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一般经过了图像形成工序的纸张P易于由于吸湿而变形,因此在图像形成工序之后再次将其按压在保持辊13上时,如果按压力大,则导致有时纸张P向输送方向伸长或者卷曲等而变形,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一次图像形成后的纸张P的按压力设定得较小来抑制变形,且可以防止移位、卡纸,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例如印字率高、印字速度快、温度高、纸张P薄等情况下,尤其是在第一次的表面油墨不容易干的状况下,由于进一步将第二次的反面的按压力调整得较低,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纸张P变形或移位、油墨的转印等不良情况。
另外,由于按压辊35、带电辊37、分离爪45、清洁部件19a都可与保持辊13的表面接触分离,因此可以防止图像形成后与图像面抵接,且可以防止纸张P的破损或图像质量降低。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按压力的调整处理,虽然例示出了以按照印字率、颜色、印字速度、分辨率、纸张厚度、温度的条件依次进行判断处理的情况,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省略上述调整动作,还可以省略所例举的多个条件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根据其他条件进行调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按压装置33,虽然例示出了以具有可以根据转动角度多层次地调整按压力的凸轮的结构的情况,但并不仅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持装置15,虽然例示出了以具有按压装置33和吸附装置34的结构的情况,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保持装置也可以是具有带电按压辊(带电按压部件)的结构,其中该带电按压辊(带电按压部件)能够构成为带电且构成为能够将纸张P按压在保持辊13上。也就是说,带电按压辊具有金属制的且可以多层次地移动的轴部,带电按压辊还兼备带电吸附功能和按压功能。在使该带电按压辊带电的状态下将纸张夹在中间从外侧按在保持辊13上,从而可以在产生静电力的同时进行按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出了以产生静电力并使纸张P吸附在保持辊13上的吸附装置34的情况,但并不仅限于此。除此之外,即使是通过负压吸附进行的吸附等其他结构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虽然已经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其他方式来体现,在不超出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或变形。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涵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宗旨的这些方式或变形。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示出的,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用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只要在不脱离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均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要点内,同时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记载的发明以及与其同等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持辊,将记录介质保持在表面的同时旋转;
输送装置,用于沿包括所述保持辊的外周部分的输送路径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保持装置,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压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使所述记录介质保持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
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向保持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
翻转装置,用于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正反面翻转;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时,以第一按压力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向所述保持辊,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了图像之后,通过所述翻转装置使所述记录介质翻转后,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时,以小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向所述保持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装置包括:
按压装置,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向所述保持辊并使其贴紧;以及
吸附装置,用于使记录介质吸附在所述保持辊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装置和所述吸附装置形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凸轮,与所述保持辊的表面相对配置且根据转动角度转换与保持辊的接触分离状态,
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凸轮的转动角度来调整对所述保持辊的所述按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装置包括:按压部件,与所述保持辊的表面相对配置且构成为能沿与所述保持辊接触分离的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器通过调整所述按压部件的位置来调整对所述保持辊的所述按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印字率高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包括:多个喷墨头,分别供给青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多种颜色的油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印字的颜色,在用青色或黑色进行印字时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高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内的温度,
在检测到的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内的温度高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厚度比阈值薄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图像的分辨率高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12.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将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作为外侧的状态下,以第一按压力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压并保持在旋转的保持辊的表面上;
向被所述保持辊保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
在形成了所述图像之后,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正反面翻转;
以小于第一按压力的第二按压力,将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二面按压并保持在所述保持辊的表面上;以及
向被所述保持辊保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二面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印字率高于阈值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图像时,供给青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多种颜色油墨,
根据所述各种颜色的印字率,在用青色或黑色进行印字时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高于阈值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装置内的温度,
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阈值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所述记录介质的厚度,
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厚度比阈值薄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图像的分辨率高于阈值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二按压力。
CN2011102724678A 2010-09-17 2011-09-14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Pending CN1024313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404610P 2010-09-17 2010-09-17
US61/384,046 2010-09-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317A true CN102431317A (zh) 2012-05-02

Family

ID=45817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24678A Pending CN102431317A (zh) 2010-09-17 2011-09-14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69111A1 (zh)
JP (1) JP2012061857A (zh)
CN (1) CN10243131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5932A (zh) * 2016-03-09 2017-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07531048A (zh) * 2015-05-11 2018-01-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9661618A (zh) * 2016-09-02 2019-04-19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部分干燥的喷墨介质调节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2181A (en) * 1978-12-29 1981-06-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with duplex printed sheet output
US5016865A (en) * 1988-01-13 1991-05-21 Seiko Instruments Inc. Sheet feeding device for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6438352B1 (en) * 1998-05-24 2002-08-20 Indigo N.V. Printing system
US20050040587A1 (en) * 2002-06-04 2005-02-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uble feed detection method and double feed detection apparatus of sheet materials
US20050184447A1 (en) * 2004-02-24 2005-08-25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CN1990241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方法和喷墨打印装置
US20070257418A1 (en) * 2003-03-24 2007-11-08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sheet transport device
CN101125495A (zh) * 2006-08-16 2008-02-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US20080179822A1 (en) * 2007-01-26 2008-07-3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Duplex document reader
JP2010064374A (ja) * 2008-09-11 2010-03-25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
US20100150636A1 (en) * 2008-12-11 2010-06-17 Nisca Corporation Sheet collecting method, sheet correcting apparatus,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5129B2 (en) * 2009-03-31 2011-12-13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rinting throughput and print quality by evaluating image content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2181A (en) * 1978-12-29 1981-06-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with duplex printed sheet output
US5016865A (en) * 1988-01-13 1991-05-21 Seiko Instruments Inc. Sheet feeding device for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6438352B1 (en) * 1998-05-24 2002-08-20 Indigo N.V. Printing system
US20050040587A1 (en) * 2002-06-04 2005-02-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uble feed detection method and double feed detection apparatus of sheet materials
US20070257418A1 (en) * 2003-03-24 2007-11-08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sheet transport device
US20050184447A1 (en) * 2004-02-24 2005-08-25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CN1990241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方法和喷墨打印装置
CN101125495A (zh) * 2006-08-16 2008-02-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US20080179822A1 (en) * 2007-01-26 2008-07-3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Duplex document reader
JP2010064374A (ja) * 2008-09-11 2010-03-25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
US20100150636A1 (en) * 2008-12-11 2010-06-17 Nisca Corporation Sheet collecting method, sheet correcting apparatus,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048A (zh) * 2015-05-11 2018-01-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7175932A (zh) * 2016-03-09 2017-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11660684A (zh) * 2016-03-09 2020-09-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09661618A (zh) * 2016-09-02 2019-04-19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部分干燥的喷墨介质调节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61857A (ja) 2012-03-29
US20120069111A1 (en) 201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6895B2 (en) Ink-jet printer
EP1744980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52600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7344238B2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KR20060115592A (ko) 다수의 트랜스픽싱 모드를 가지는 잉크 제트 프린터
CN102431317A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JP5306175B2 (ja) 記録媒体搬送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83719A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568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43456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833927B2 (en) Printer having skewed transfix roller to reduce torque disturbances
CN102416776A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0229489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67600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1025016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110316221A1 (en) Recording medium hol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H1019358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6084677A (ja) 画像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記録装置並びに画像定着方法
JP348402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媒体搬送装置
JP200409841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19223A (ja) 記録装置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JP200717590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102029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1019370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1025016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