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9167A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89167A CN107489167A CN201710788297.6A CN201710788297A CN107489167A CN 107489167 A CN107489167 A CN 107489167A CN 201710788297 A CN201710788297 A CN 201710788297A CN 107489167 A CN107489167 A CN 1074891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ing lane
- socket
- bellmouth
- joint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管廊插口和管廊承口,管廊承口包裹于管廊插口的外侧并形成变形缝,管廊承口的外侧形成有迎水坡面,迎水坡面铺设有防水保护层,管廊承口的端部露于管廊插口的外侧并设有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与防水保护层连结成一体;变形缝中设有填缝材料、嵌缝材料和橡胶止水带;管廊插口和管廊承口的内侧沿变形缝设有封闭变形缝的接水盒。本发明解决纵向超长的管廊容易出现沉降而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控制节段间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增强了结构可靠性,确保管廊内部各安装管道线缆的平稳安全运行,避免后期产生更大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通过将城市原有的地上地下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归纳入廊,可解决城市“空中蜘蛛网”,减少道路开挖避免“马路拉链”等问题。能够集约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保障管线安全,释放地下空间。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减少管线与城市绿化的矛盾,优美了城市环境。是符合国家的绿色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向。
由于地下管廊结构具有纵向超长的特点,为防止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对结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其构造提出了如下要求:综合管廊结构在纵向应当设置变形缝,现浇混凝土管廊变形缝的最大间距为30m,变形缝宽度不小于30mm,且应在变形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填缝材料和嵌缝材料等止水构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或潜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纵向超长的管廊容易出现沉降而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变形缝处的防排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包括管廊插口和管廊承口,所述管廊承口包裹于所述管廊插口的外侧并形成变形缝,所述管廊承口的外侧形成有迎水坡面,所述迎水坡面铺设有防水保护层,所述管廊承口的端部露于所述管廊插口的外侧并设有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所述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与所述防水保护层连结成一体;所述变形缝中设有填缝材料、嵌缝材料和橡胶止水带;所述管廊插口和所述管廊承口的内侧沿所述变形缝设有封闭所述变形缝的接水盒。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迎水破面包括倾斜段和平直段,所述倾斜段自所述管廊承口的远离所述管廊插口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管廊插口的一侧逐渐向外倾斜凸起,所述平直段结合于所述倾斜段的凸起一侧。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包括层叠的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和局部加强层。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位于管廊顶板和管廊侧板的管廊承口的端部铺设有聚苯板保护层,位于管廊底板的管廊承口的端部填充有细石混凝土。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连续铺设于管廊底板上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的外侧并包覆于所述细石混凝土的外侧。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填缝材料填充于所述变形缝中,所述嵌缝材料封堵于所述填缝材料的两侧;所述填缝材料为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所述嵌缝材料为双组份聚硫密封膏。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为钢边橡胶止水带,热熔连接于管廊配筋。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接水盒沿管廊顶板和管廊侧板上的变形缝连续设置且于两端形成排水口,管廊底板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水口的集水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施工方法,其包括步骤:
施工变形缝处的前段管廊,于前段管廊的端部设置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配筋和模板;
于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配筋上连接橡胶止水带;
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
于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粘贴填缝材料;
施工所述变形缝处的后段管廊,于后段管廊的端部设置对接的管廊插口或管廊承口,使橡胶止水带和填缝材料连接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中;同时,对接后的管廊承口位于管廊插口的外侧,管廊承口的外侧形成有迎水坡面,管廊承口的端部露于所述管廊插口的外侧;
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的两侧填堵嵌缝材料;
于所述管廊承口的所述迎水坡面铺设防水保护层;
于所述管廊承口的端部设置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并使所述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与所述防水保护层连结成一体。
本发明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步骤中,于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内侧沿所述变形缝预留第一接水槽;
在所述于后段管廊的端部设置对接的管廊插口或管廊承口的步骤中,于后段管廊的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内侧沿所述变形缝预留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与所述第二接水槽相贯通;
并且,在所述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的两侧填堵嵌缝材料的步骤之后,于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中安装接水盒,并利用所述接水盒封闭所述变形缝的侧部。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承插变形缝施工方法解决了纵向超长的管廊容易出现沉降或而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控制了节段间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增强了结构可靠性,确保了管廊内部各安装管道线缆的平稳安全运行,避免了后期产生更大维护成本。
(2)将钢边橡胶止水带与管廊配筋捆扎定位,钢边橡胶止水带热熔连接后进行加固,为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定位和浇筑时防止偏移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解决了钢边橡胶止水带与管廊之间的偏位问题。
(3)管廊承插变形缝节点的嵌缝材料采用了聚硫密封膏,增强了此处的防水保障,并且对渗水可能性更大的底板外侧可改设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通过不同部位采取适宜的嵌缝材料,保证了承插口的细部防渗漏效果。
(4)为了对承插变形缝这一重要的特殊节点对防水质量进行充分的保障。顶板变形缝外防水采用:外先铺设一层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后,再加铺设了一层局部加强层,并在管廊承口的端部外侧加设一层聚苯板保护层,严格做到了多道设防,材料取优,工艺保障,确保了管廊承插口节点部位的防水效果。
(5)创新性的在承插变形缝预留了接水槽,增设了接水盒,体现了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的防水工程理念,提前为后期出现渗漏隐患时制定了简便合理的预防措施。充分考虑了管廊承插变形缝的这一特殊节点的防水质量保证及控制难度,为管廊的使用年限从治理渗漏水方面加强了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三舱地下综合管廊的横断面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三舱地下综合管廊的部分纵断及承插变形缝位置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单舱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的构造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的剖面构造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在管廊顶板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在管廊底板中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在管廊侧板中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中的接水盒构造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具有纵向超长的特点,且全部采用现浇,配套设施包括供电、消防、照明及自控、排水、通风、逃生等配套系统,入廊管线有给水、污水、雨水、热水、供冷、电力、电信、燃气八种,并设置必要的管线进出口部、进排风井、控制中心、阀门扩大室等特殊节点。管廊断面分为单舱、双舱、三舱、四舱布设,标准段结构最小尺寸一般为单舱达3.2m×3.6m,最大尺寸为四舱达11.2m×3.8m。本实施例采用矩形断面,横断面以三舱管廊1为例,详见示意图图1。管廊1节段之间的变形缝10的分布参见示意图图2所示。
管廊1混凝土采用C30(抗渗等级P6),保护层厚度在管廊1迎水坡面111一侧约50mm,其他部位约40mm。管廊1按照30m一段设置变形缝10进行分节,缝的宽度一般为30mm。变形缝10处做成承插口接头,管廊承口11位于大桩号侧,管廊插口12位于小桩号侧,承插变形缝10内外构造大样详见图3和图4所示。
配合图5~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主要包括管廊插口12和管廊承口11,其中,管廊承口11安全包裹于管廊插口12的外侧并形成变形缝10,变形缝10的纵断面呈“L”型或倒“L型”,管廊承口11的外侧形成有迎水坡面111,迎水坡面111铺设有防水保护层,管廊承口11的端部113露于管廊插口12的外侧并设有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与防水保护层连结成一体。变形缝10中设有填缝材料132、嵌缝材料133和橡胶止水带131;管廊插口12和管廊承口11的内侧沿变形缝10设有封闭变形缝10的接水盒14。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管廊承口11外侧的迎水破面111进一步包括倾斜段和平直段112,且倾斜段自管廊承口11的远离管廊插口12的一侧向其靠近管廊插口12的一侧逐渐向外倾斜凸起,平直段112结合于倾斜段的凸起一侧,即靠近管廊插口12的一侧,利用向外凸起的迎水破面111抵挡地下水,对位于背水面的管廊承口11和管廊插口12的接口起到遮蔽作用,可从根本上防止地下室自管廊承口11和管廊插口12的接口侵入管廊内部。进一步的,在管廊承口11的迎水破面111铺设防水保护层:采用先铺设一层约1.5mm厚的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151后,再铺设一层局部加强层152,该局部加强层152亦可采用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主要是在阴阳拐角等薄弱部位加铺防水卷材,对阴阳拐角等薄弱部位进行局部防渗漏加强。在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151和局部加强层152的外侧可再包覆一层砂浆层,进行加强保护。并且,在位于管廊顶板和管廊侧板的管廊承口11的端部113铺设一层约50mm厚聚苯板保护层153,如图5和图7所示。在位于管廊底板的管廊承口11的端部填充C15细石混凝土154,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防水保护层连续铺设于管廊底板上的管廊承口11和管廊插口12的外侧并包覆于细石混凝土154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的橡胶止水带131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350mm×8mm-30mm,其中,350mm指的是钢边橡胶止水带最左端到最右端的尺寸,包含钢边,8mm-30mm指的是钢边止水带的厚度。钢边橡胶止水带交圈、闭合,采用专用热熔焊接机与管廊配筋热熔连接。填缝材料132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优选为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填充于变形缝10中间。嵌缝材料133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尺寸30mm×30mm),填堵于填缝材料132的两侧边沿处。在管廊底板的变形缝两侧的嵌缝材料133可代替用遇水膨胀橡胶条(尺寸30mm×30mm),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对管廊底板的变形缝外侧的防渗水效果更好。
接水盒14沿管廊顶板和管廊侧板上的变形缝连续设置且于两端形成排水口,管廊底板设置有连通排水口的集水槽141,排水槽可拆卸设置于管廊底板上,在积水达一定量时,可拆下集水槽141进行卸水;也可在集水槽141上设置排水管道和排水阀,在积水达一定量时,打开排水阀,利用排水管道进行卸排水。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承插变形缝施工方法解决了纵向超长的管廊容易出现沉降或而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控制了节段间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增强了结构可靠性,确保了管廊内部各安装管道线缆的平稳安全运行,避免了后期产生更大维护成本。
(2)将钢边橡胶止水带与管廊配筋捆扎定位,钢边橡胶止水带热熔连接后进行加固,为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定位和浇筑时防止偏移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解决了钢边橡胶止水带与管廊之间的偏位问题。
(3)管廊承插变形缝节点的嵌缝材料采用了聚硫密封膏,增强了此处的防水保障,并且对渗水可能性更大的底板外侧可改设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通过不同部位采取适宜的嵌缝材料,保证了承插口的细部防渗漏效果。
(4)为了对承插变形缝这一重要的特殊节点对防水质量进行充分的保障。顶板变形缝外防水采用:外先铺设一层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后,再加铺设了一层局部加强层,并在管廊承口的端部外侧加设一层聚苯板保护层,严格做到了多道设防,材料取优,工艺保障,确保了管廊承插口节点部位的防水效果。
(5)创新性的在承插变形缝预留了接水槽,增设了接水盒,体现了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的防水工程理念,提前为后期出现渗漏隐患时制定了简便合理的预防措施。充分考虑了管廊承插变形缝的这一特殊节点的防水质量保证及控制难度,为管廊的使用年限从治理渗漏水方面加强了保证。
参阅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施工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施工变形缝处的前段管廊,于前段管廊的端部设置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配筋和模板;
步骤102:于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配筋上连接橡胶止水带;
步骤103:浇筑混凝土形成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
步骤104:于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粘贴填缝材料;
步骤105:施工变形缝处的后段管廊,于后段管廊的端部设置对接的管廊插口或管廊承口,使橡胶止水带和填缝材料连接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中;同时,对接后的管廊承口位于管廊插口的外侧,管廊承口的外侧形成有迎水坡面,管廊承口的端部露于管廊插口的外侧;
步骤106: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的两侧填堵嵌缝材料;
步骤107:于管廊承口的迎水坡面铺设防水保护层;以及
步骤108:于管廊承口的端部设置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并使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与防水保护层连结成一体。
进一步的,配合图5和图7所示,在步骤103:浇筑混凝土形成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步骤中,还包括步骤:于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内侧沿变形缝预留第一接水槽;
在步骤105:于后段管廊的端部设置对接的管廊插口或管廊承口的步骤中,还包括步骤:于后段管廊的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内侧沿变形缝预留第二接水槽,第一接水槽与第二接水槽相贯通;
并且,在步骤106: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的两侧填堵嵌缝材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于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中安装接水盒,并利用接水盒封闭变形缝的侧部。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下面针对具体工况下的管廊变形缝结构的防水要求,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变形缝防水细节构造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承插变形缝结构的防水等级可达二级,具体指标如下: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超过0.2m2。
管廊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因此防水质量尤为重要,关乎其使用寿命。特别是在承插变形缝这种特殊节点的部位,结构和防水细部构造等施工质量均难于控制,易导致渗漏隐患的出现。在方案和施工过程中都应当充分研究考虑并采取适宜措施以解决该处质量问题。
(1)承插口处结构自防水施工质量
地下管廊防水工程重点在于结构自防水,即通过提高管廊结构自身的混凝土施工的密实性来实现其防水功能。然而承插口处构造不规则,并且主要采用铝模进行施工,铝模在工厂提前预制加工,形状和尺寸偏差不易调整,该处结构质量不易保证。因此如何保证承插口处模板安装平整、钢筋绑扎顺直、定位准确以及承插口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完成后的结构平整度,是保障承插口防水质量的重要环节。
(2)承插口处细部构造防水施工质量
承插变形缝处防水细部构造材料类别较繁杂,施工细节多,具体施工中操作困难、细节处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细节部位。因此选择怎样的防水材料和铺贴工艺比较适宜,以及如何做好变形缝细部防水构造从而为承插口的防水质量增添保障是该处施工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针对承插式变形缝施工情况
(一)承插变形缝处细部构造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采用专用熔接工具连接,熔接前需准备好熔接接头、熔接模具、生胶片、橡胶与钢片连接剂、打磨工具、干净布等,熔接方法如下:
1)将钢边橡胶止水带两头,即直线段与十字接头连接端各大约100mm处的橡胶割掉,用砂轮将钢边打磨光滑。
2)将钢边橡胶止水带需要熔接的两端头搭接处中间留下长30~40mm的空间用于接头熔接、干净生胶片的连接。生胶片若占有灰尘须用布或打磨机清理。
3)在已打磨光滑的钢边两面涂刷橡胶与金属粘结剂。在加工打磨钢板橡胶止水带连接端头的同时预热橡胶止水带的熔接模具,预热时间按电热丝的发热功率约在30分钟。将模具温度控制在140~150℃度之间。当温度计显示模具温度已到140~150℃即可下一步。
4)按模具的对中孔洞,轻轻放置熔接模具的顶模。在安放模具顶模的过程中要避免生胶片和熔接端头的跑位,如果过程中钢边橡胶止水带需熔接的两端头跑位,需重复此步骤,确保熔接两端头的正确位置。
5)用千斤顶将安放好的顶模具加压。第一次千斤顶加压压力不要过大大,加压至模具顶模和底模之间距离在2cm左右。待熔接钢边橡胶止水带的生胶片硫化一段时间,约5~10分钟后再进行千斤顶的二次加压,二次加压将模具缝隙加压至设计钢边橡胶止水带断面。加压后,保持模具温度在140~150℃之间,时间约20~30分钟即可开模。
6)开模如发现生胶片熔合不饱满,存在缺胶、开裂、分层等现象需重新进行钢板橡胶止水带的端头热熔接。将已熔接好的钢边止水带的钢边连接处用钉子或钢丝连接好,或将此接头连接处的钢边焊接牢固。放置至温度降至常温后,将熔接后的钢边橡胶止水带开始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施工缝处的加固安装。
(2)钢边橡胶止水带两侧的钢带安装时,钢边橡胶止水带在转角处应按R的半径要求转弯,并保持钢带平整,使钢带与混凝土有效的结合,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止水带在运输时要妥善保护好,贮藏时应通风,避免油污和阳光直射。先将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按设计要求,放在规定的部位。利用钢边橡胶止水带两边的安装孔,用铁丝将钢边橡胶止水带与管廊钢筋网捆扎定位,止水带定位时两侧钢带应高于中间的橡胶止水带形成U字型安装。模板应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施工,安装在钢边止水带的中间橡胶O型环上下两面间的平面上,模板要牢固,谨防混凝土浇灌振捣时模板移位。
(3)安装好的钢边橡胶止水带在施工时一定要保护和支撑好,混凝土浇筑前,检查钢边止水带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固,清理变形缝周围垃圾、杂物。
(4)承插变形缝止水带附近混凝土浇捣时,采用和易性较好的混凝土,避免止水带周围骨料集中,加强变形缝处的混凝土振捣,保证变形缝处止水带上下两侧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同时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挤偏、不振脱止水带接头和压扁止水带。在浇捣止水带附近要细微振捣,尤其在水平部分,止水带下缘的混凝土要更细微,使混凝土中的气泡从钢边橡胶止水带翼下跑出来,当混凝土捣面超过止水带平面后,可以剪断铁丝,使止水带呈水平状态。
(5)承插变形缝处接水盒施工:接水盒14布置在变形缝的四周,按照设计要求预留出30cm的接水槽,采用约1.0mm厚的不锈钢板制作U型的接水盒,制作时接水盒形状尺寸准确按照图纸设计加工成型。配合图9所示,在两边填充双组份聚硫密封膏16并用膨胀螺栓161和水泥钉162进行压边,将接水盒14的侧边压合于接水槽中,并做好防渗水处理,水泥钉162间隔设置,间距约为300mm,膨胀螺栓间隔设置,间距约为1.2m。保证接水盒的定位准确以及安装牢固。
(6)承插变形缝嵌缝材料施工:顶板和外墙变形缝使用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进行填缝,管廊顶板及侧板的外墙变形缝内、外侧端口涂抹双组份30mm×30mm厚聚硫密封膏(管廊底板外侧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施工时应当严格选用正确的设计材料进行嵌缝施工,并配合使用相关填缝器具。缝内填塞的聚硫密封膏饱满、密实、填平缝边,轻放直径为30mm的聚乙烯泡沫棒17使其紧靠聚硫密封膏,如图5和图7所示,往缝内轻轻压入2mm-3mm,确保缝内填塞的聚硫密封膏饱满、密实、填平缝边。
(7)承插变形缝处外防水施工:在顶板变形缝外先铺设一层1.5mm厚的交叉层压膜湿铺防水卷层后,然后再铺设一层局部加强层,并在承口端外侧加设一层50mm厚聚苯板保护层。外防水卷材施工时应注意基层已符合以下条件,并办理验收、工作面移交手续:①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②各种预埋件已安装并固定完毕;③基层表面杂物、油污、浮砂,凸出表面的石子、砂浆疙瘩等应清理干净,清扫工作必须在施工中随时进行,并用1:2.5水泥砂浆修补平整表面。
外防水卷材铺贴时应做到相邻卷材平行搭接,长短边搭接宽度100mm,搭接接缝错开;严格落实辊压、排气,做好卷材搭接、收头密封,进行重力压边。铺贴完成后进行自检及验收:检查卷材防水层破损、空鼓、折皱等现象,搭接边及收口是否牢固。对管廊变形缝这种防水薄弱环节,进行蓄水试验,对有缺陷的部位予以修补。
(二)承插口处管廊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在模板接缝处,采用粘贴双面胶条的方法防止漏浆,漏浆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毛细空隙加大,在毛细孔内形成渗水通路;加固模板的对拉螺栓,应焊接止水片,止水片与螺栓应围焊严密,不得有针孔、烧透、夹渣等现象,拆模后,应将螺栓外漏部分全部割除,其留出的凹槽用防水砂浆封堵严密,并在迎水面刷防水涂料。
(2)钢筋定位准确,设置好定位钢筋。做好钢筋与防水细部构造预埋和设置的穿插,在钢筋与细部防水构造打架处对钢筋进行微调,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等细部防水构造的位置准确。钢筋施工时预留出接水槽的位置。
(3)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选用早期强度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安定性必须合格,以防水泥凝固过程中收缩不均匀引起裂缝;通过试验室试配确定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提高密实度,增强混凝土和易性和流动性,降低水泥早期的水化热,减少裂缝的产生,降低混凝土收缩裂缝,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施工中应随时抽查。做好混凝土供应协调工作,按现场实际施工速度与混凝土供应站沟通好混凝土供应速度,现场严禁二次加水搅拌。
(4)做好管廊混凝土浇筑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劳动力情况和振捣设备数量,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防止因浇筑速度过快而出现漏振情况。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如必须留置施工缝,应有可靠的止水措施。
(5)加强混凝土养护。抗渗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混凝土终凝前(正常气温下一般3小时左右),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刮去后,用铁抹子反复抹压2遍,将表面的毛细孔封闭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浇水保湿养护。
(三)承插变形缝处钢边橡胶止水带质量控制要点
(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重合,中埋式止水带应处在接头断面中部位置。固定止水带时,只能在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止水带自身部分。
(2)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3)止水带接头必须粘接良好,粘接前应做好接头表面的清刷与打毛,采用专用热熔连接机热熔粘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值得注意的是,止水带接头有不加任何处理的所谓搭接是绝对不允许的。
(4)在浇捣靠近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捣的冲击力(浇捣冲击力与振捣器功率密切相关,作业人员应详细了解其功率),避免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以免由于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如果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否则在接缝变形和水压时橡胶止水带所能抵抗外力的能力就会大幅度降低。同时还必须充分震捣,保证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的紧密结合,施工中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四)承插变形缝处铝模质量控制要点
(1)涂刷脱模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
(2)按照配模设计检查可调钢支撑等支架的规格、间距、垂直度、插销直径等。对销钉、对拉螺栓、定位撑条、承接模板和斜撑的预埋螺栓等的数量、位置进行检查。
(3)模板安装做到:接缝应平整、严密、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模板拼缝不得过大,以免漏浆,造成承插变形缝处混凝土出现麻面,板安装后采用防水胶带将模板拼缝处封实。模板拼缝也不能过于严密,以免模板热胀冷缩容易翘曲变形。
(4)每铺完一个施工区段的模板后应立即校核其平整度,以后不能再调整。
支架拆除时,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除支撑。
(5)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洞安装准确,允许偏差如表1所示。
表1 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洞允许偏差
(五)承插变形缝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钢边橡胶止水带周围的混凝土做到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每次浇筑,由专人在监理的监督下,会同自建搅拌站代表共同随机抽样留置各种强度试块,并送试验室养护和进行现场同条件养护。
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不仅会引起表面收缩开裂,而且会影响混凝土的表面强度。因此,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进行表面处理。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杠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磨光机压实进行二次收面处理,表面拉毛。要加强混凝土浇筑前的预防措施及浇筑过程中的监控,加强对承插口表面混凝土平整度的控制
保证已浇好的砼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砼产生收缩裂缝,做好砼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应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以免影响混凝土色泽一致。顶板、侧墙采用覆盖一层透水土工布洒水自然养护的方法,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并应在砼浇筑完毕后12h左右进行,洒水效果以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对已完成的混凝土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确保混凝土表面不被污染及破坏。
承插变形缝处混凝土不应出现外观质量缺陷。缺陷检查内容如下表2所示
表2 承插口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六)承插变形缝处外防水卷材施工。
(1)承插口基面一定要坚实、平整、清洁、干燥无明水,无疏松麻面、无浮杂污物;阴阳角做成顺直的圆弧形。水泥素浆涂刮后应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水泥浆中的水分散失影响粘结质量。防水卷材铺贴时,在卷材收口处应临时密封(可用胶带或加厚水泥砂浆密封),以防止立墙收头处水份过快散失。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尽快组织验收,及时隐蔽,不宜长时间暴晒。防水层在未做保护层前,不得在防水层上进行其他施工作业或堆放物品。承插口变形缝处外防水卷材质量验收标准如下表3所示。
表3 承插变形缝外防水质量验收标准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承插口变形缝施工方法解决了纵向超长的管廊容易出现沉降或而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控制了节段间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增强了结构可靠性,确保了管廊内部各安装管道线缆的平稳安全运行,避免了后期产生更大维护成本。
(2)由于变形缝处构造较为复杂,细部防水构造多。钢边橡胶止水带与加强钢筋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偏位,如果不采取措施,将增加止水带的位移量,对防水效果和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均易产生不利影响。为此,采取了,铁丝将钢边橡胶止水带与钢筋网捆扎定位,止水带定位时两侧钢带应高于中间的橡胶止水带形成U字型安装,配合橡胶止水带热熔连接后进行加固,为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定位和浇筑时防止偏移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解决了此偏位问题。
(3)管廊承插变形缝节点的嵌缝材料采用了聚硫密封膏,增强了此处的防水保障,并且对渗水可能性更大的底板外侧改设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通过不同部位采取适宜的嵌缝材料,保证了承插口的细部防渗漏效果。
(4)为了对承插变形缝这一重要的特殊节点对防水质量进行充分的保障。顶板变形缝外防水采用:外先铺设一层1.5mm厚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后后,再加铺设了一层局部加强层,并在承口端外侧加设一层50mm厚聚苯板保护层。严格做到了多道设防,材料取优,工艺保障,确保了管廊承插口节点部位的防水效果。
(5)承插口底板防水卷材施工采用了预铺反粘施工工艺,即卷材施工时将粘结面铺在上面(粘面朝上),然后将主体结构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卷材粘结面上,待混凝土凝固后,卷材与结构混凝土便产生较强的粘附力,对杜绝工程窜水渗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承插口外墙和顶板防水卷材采用湿铺法工艺,即利用防水卷材自身的自粘胶料与水泥浆料形成超强的粘结性,该施工方法使防水卷材与基层反应并粘结牢固,配合XPS挤塑板进行保护,保障了卷材的粘结强度和使用年限。
(6)管廊结构回填前对于承插口部位进行采取了砌砖蓄水试验,能够及时发现防水质量缺陷并进行修补,避免了后期管廊肥槽回填后再进行修补时费用高、难度大的问题。
(7)创新性的在承插口预留了接水槽,增设了接水盒,体现了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的防水工程理念,提前为后期出现渗漏隐患时制定了简便合理的预防措施。充分考虑了管廊承插变形缝的这一特殊节点的防水质量保证及控制难度,为管廊的使用年限从治理渗漏水方面加强了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插口和管廊承口,所述管廊承口包裹于所述管廊插口的外侧并形成变形缝,所述管廊承口的外侧形成有迎水坡面,所述迎水坡面铺设有防水保护层,所述管廊承口的端部露于所述管廊插口的外侧并设有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所述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与所述防水保护层连结成一体;所述变形缝中设有填缝材料、嵌缝材料和橡胶止水带;所述管廊插口和所述管廊承口的内侧沿所述变形缝设有封闭所述变形缝的接水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破面包括倾斜段和平直段,所述倾斜段自所述管廊承口的远离所述管廊插口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管廊插口的一侧逐渐向外倾斜凸起,所述平直段结合于所述倾斜段的凸起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包括层叠的交叉层压膜防水卷材和局部加强层。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管廊顶板和管廊侧板的管廊承口的端部铺设有聚苯板保护层,位于管廊底板的管廊承口的端部填充有细石混凝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连续铺设于管廊底板上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的外侧并包覆于所述细石混凝土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缝材料填充于所述变形缝中,所述嵌缝材料封堵于所述填缝材料的两侧;所述填缝材料为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所述嵌缝材料为双组份聚硫密封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为钢边橡胶止水带,热熔连接于管廊配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盒沿管廊顶板和管廊侧板上的变形缝连续设置且于两端形成排水口,管廊底板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水口的集水槽。
9.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施工变形缝处的前段管廊,于前段管廊的端部设置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配筋和模板;
于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配筋上连接橡胶止水带;
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
于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粘贴填缝材料;
施工所述变形缝处的后段管廊,于后段管廊的端部设置对接的管廊插口或管廊承口,使橡胶止水带和填缝材料连接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中;同时,对接后的管廊承口位于管廊插口的外侧,管廊承口的外侧形成有迎水坡面,管廊承口的端部露于所述管廊插口的外侧;
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的两侧填堵嵌缝材料;
于所述管廊承口的所述迎水坡面铺设防水保护层;以及
于所述管廊承口的端部设置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并使所述聚苯板保护层和/或填充有细石混凝土与所述防水保护层连结成一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步骤中,于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内侧沿所述变形缝预留第一接水槽;
在所述于后段管廊的端部设置对接的管廊插口或管廊承口的步骤中,于后段管廊的所述管廊承口或管廊插口的内侧沿所述变形缝预留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一接水槽与所述第二接水槽相贯通;
并且,在所述于对接后的管廊承口和管廊插口之间的变形缝的两侧填堵嵌缝材料的步骤之后,于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中安装接水盒,并利用所述接水盒封闭所述变形缝的侧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88297.6A CN107489167A (zh) | 2017-09-05 | 2017-09-05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88297.6A CN107489167A (zh) | 2017-09-05 | 2017-09-05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89167A true CN107489167A (zh) | 2017-12-19 |
Family
ID=60651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88297.6A Pending CN107489167A (zh) | 2017-09-05 | 2017-09-05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89167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4165A (zh) * | 2018-01-24 | 2018-06-01 | 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底板防水节点 |
CN108385723A (zh) * | 2018-03-26 | 2018-08-10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管廊变形缝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8678002A (zh) * | 2018-05-02 | 2018-10-19 | 湘潭大学 | 一种预制拼装管廊结构 |
CN110878700A (zh) * | 2019-12-05 | 2020-03-13 | 福建鑫远建工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058488A (zh) * | 2020-01-13 | 2020-04-24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地下管廊变形缝防水方法 |
CN111764429A (zh) * | 2020-06-10 | 2020-10-13 |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管廊梯形插口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764428A (zh) * | 2020-06-10 | 2020-10-13 |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695807A (zh) * | 2020-12-11 | 2021-04-23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橡胶止水带的后植安装方法 |
CN112726663A (zh) * | 2020-12-25 | 2021-04-30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预制综合管廊现浇段连接施工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828A (ja) * | 1992-02-21 | 1995-01-06 | Shimizu Corp | 地中コンクリート構築物の目地構造 |
CN105401605A (zh) * | 2015-11-24 | 2016-03-16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525632A (zh) * | 2016-02-05 | 2016-04-27 | 青岛润国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承插口防水构造 |
-
2017
- 2017-09-05 CN CN201710788297.6A patent/CN10748916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828A (ja) * | 1992-02-21 | 1995-01-06 | Shimizu Corp | 地中コンクリート構築物の目地構造 |
CN105401605A (zh) * | 2015-11-24 | 2016-03-16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525632A (zh) * | 2016-02-05 | 2016-04-27 | 青岛润国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承插口防水构造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曾宏强等: "现浇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4165A (zh) * | 2018-01-24 | 2018-06-01 | 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底板防水节点 |
CN108385723A (zh) * | 2018-03-26 | 2018-08-10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管廊变形缝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8678002A (zh) * | 2018-05-02 | 2018-10-19 | 湘潭大学 | 一种预制拼装管廊结构 |
CN110878700A (zh) * | 2019-12-05 | 2020-03-13 | 福建鑫远建工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058488A (zh) * | 2020-01-13 | 2020-04-24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地下管廊变形缝防水方法 |
CN111764429A (zh) * | 2020-06-10 | 2020-10-13 |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管廊梯形插口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764428A (zh) * | 2020-06-10 | 2020-10-13 |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梯形承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695807A (zh) * | 2020-12-11 | 2021-04-23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橡胶止水带的后植安装方法 |
CN112695807B (zh) * | 2020-12-11 | 2022-07-01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橡胶止水带的后植安装方法 |
CN112726663A (zh) * | 2020-12-25 | 2021-04-30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预制综合管廊现浇段连接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89167A (zh)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承插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868959B (zh) | 一种高铁无砟轨道线路快速修复的方法 | |
CN207987983U (zh) |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主体施工缝及后浇带的防水结构 | |
CN107587557A (zh) | 室外给水工程施工方法 | |
CN108397200B (zh) | 地铁车站隧道连接段结构后做式施工方法 | |
CN104514216B (zh) | 一种填方渠道抗冻胀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9736847A (zh) | 一次性浇筑混凝土仰拱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776897B (zh) |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 |
CN106640154A (zh) | 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裂缝渗水处治方法及结构 | |
CN104482298B (zh) | 一种hdpe钢塑复合螺旋缠绕排水管安装施工方法 | |
CN108166397A (zh) | 铁路框架桥施工方法 | |
CN212003197U (zh) | 地铁车站洞门环梁防渗引流施工结构 | |
CN101906768A (zh)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施工方法 | |
CN105019919A (zh) | 用于传输流体的隧洞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988440A (zh) |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721936U (zh) | 地下管廊伸缩缝的防水结构体系 | |
CN110056015A (zh) | 凹式加强型抗浮锚杆防水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457571B (zh) | 地面变形缝修补的施工方法 | |
CN110761316B (zh) | 装配式基础环梁预制方法及应用该产品的储罐施工方法 | |
CN104264700A (zh) | 一种地下建筑轻型降水井点后浇带的防渗漏施工方法 | |
CN102425228A (zh) | 多功能环保型可移动水槽 | |
CN104846935B (zh) | 高位水池渗漏治理改造方法 | |
CN204827469U (zh) | 用于传输流体的隧洞 | |
CN205804419U (zh) | 砼腰梁嵌入结构侧墙的榫式接头防水结构 | |
CN212129250U (zh) | 高水位基础后浇带增设收集槽施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