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6897B -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76897B CN102776897B CN201210298277.8A CN201210298277A CN102776897B CN 102776897 B CN102776897 B CN 102776897B CN 201210298277 A CN201210298277 A CN 201210298277A CN 102776897 B CN102776897 B CN 1027768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oncrete
- aproll
- apron
- construction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41000681094 Zingel asper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7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4746 geotexti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5000008733 Citrus aurantifoli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5000015450 Tilia cordat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5000011941 Tilia x europa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571 lim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2221 Olecranon Proces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74 oint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1100001004 fissure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456 HOTAI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861 calcium hydr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476 Body Wat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13 Elbo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calcium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a]=O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194 food seasoning agen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1 spa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I2O3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0800 Allium ursin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AXCZMVOFGPJBDE-UHFFFAOYSA-L Calc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H-].[Ca+2] AXCZMVOFGPJBDE-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1376 Crepitatio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19758 Cyti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0904 Freezing phenomen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282 Nail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495 Sarothamnus scopar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SMYKVLBUSSNXMV-UHFFFAOYSA-J aluminum;tetra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H-].[OH-].[OH-].[Al+3] SMYKVLBUSSNXMV-UHFFFAOYSA-J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28 anti-freez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116 calcium hydr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20 calcium hydr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70 cla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3 curry powd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fe2+ Chemical compound [Fe+2]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050 feed intak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O-]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22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81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首先在三七灰土层上表面加设土工布层,然后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设置鹰嘴状槽,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设置界面剂处理层,然后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并形成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最后在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下方设置耐碱网格布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室外水分的渗入,在使用8~10年期间,不会出现冻裂现象,经久耐用性,寿命周期达到普通散水的2~3倍,节省后期维修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散水施工方法及结构,尤其涉及室外地面未做硬化处理的房屋建筑工程的室外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的庆阳市,由于黄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是各种建筑、道路等建筑物的主要承载体。但是,相当一部分建筑物散水和地面、路面,在寒冬季节负气温影响下,出现大幅度隆胀。土体经过反复冻融过程以后,土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冻融循环后土样的孔隙度比冻前增加,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湿陷变形呈线性增加。其总冻胀变形量变化在10~30cm不等,甚者可超过40cm。如此大的冻胀变形,几乎没有建筑物可以承受。并且在压实黄土的密度变小的双重影响下,其湿陷变形更加明显,这一特征经常威胁与破坏工程建筑的正常运营和使用。
由于黄土的湿陷性和受冬季、雨季室外水体的渗透,散水下土体含水量控制不严格,使得散水下土体含水量增加,在受到冬季温度负温作用下,基体冻胀,造成散水开裂,破坏严重。相当一部分建筑物散水在使用2~3年后,要将全部散水拆除,重新浇筑。
一般的建筑工程中,设计单位只是设计了散水的厚度、宽度及坡度,对外沿没有提出加强防水的措施。常规做法是按照设计厚度一次浇筑成型,在施工中很难控制其平整度,而且,有的工程在后期施工正值雨季,造成散水基层土方含水量超标,冬季受温度影响,散水无法承受其胀裂产生的应力,发生开裂及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水分渗入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水分渗入的散水防沉防裂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施工准备:进行基层处理和灰土的配合;
⑵室外土方回填:进行基坑底或基槽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和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⑶散水垫层施工:垫层采用三七灰土层;
⑷铺设土工布:在所述三七灰土层的表面,采用人工滚铺的方法铺设土工布层;
⑸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在所述土工布层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40~60mm厚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
⑹鹰嘴部分的构建: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向下挖200~300mm深、80~100mm宽的鹰嘴状槽;
⑺表面清理:将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
⑻支模板:在所述鹰嘴状槽的上部外沿支设模板;
⑼刷界面处理剂:在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涂抹界面处理剂,形成界面剂处理层;
⑽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在所述界面剂处理层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40~60mm厚的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同时在所述鹰嘴状槽内浇筑混凝土且一次成型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
⑾压设耐碱网格布和散水抹面:将耐碱网格布拍入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下方4~6mm处,然后进行散水抹面施工;
⑿沥青砂浆灌缝、修整、养护:做伸缩缝,伸缩缝采用柔性沥青油膏填塞,或采用沥青砂浆填满密实;在覆盖养护期定期淋水,保持锯末湿润。
本发明所述步骤⑷中,所述土工布层的铺设采用搭接、缝合或焊接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步骤⑼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界面处理剂:水为3:1~5:1。
按质量百分比计,本发明所述步骤⑸和⑽中的混凝土中均添加占水泥用量10~13%的微膨胀剂。
本发明所述土工布层搭接、缝合或焊接的宽度为0.10~0.25m。
本发明所述微膨胀剂为UEA膨胀剂。
本发明所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20~40秒,出盘温度为20℃~30℃,浇筑时所述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为1.8~2.0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水防沉防裂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墙体外的三七灰土层和第一层混凝土散水,所述三七灰土层的表面铺设有土工布层,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设有界面剂处理层,所述界面剂处理层的表面浇筑有第二层混凝土散水,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铺设有耐碱网格布;所述三七灰土层、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和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设有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
所述耐碱网格布层位于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下方4~6mm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散水分两次施工完成,第一次在工程施工期铺设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这样可以防止施工期间的雨水渗入。随着时间延续,到后期再铺设第二层混凝土散水,下层土体经历了雨季和冬季的沉降、冻融,沉降量已基本稳定,含水率已经下降,可以有效的控制基底土遇水湿陷、沉降等引起的变形。
2、由于在混凝土散水外沿部位设置了一道深度为200~300 mm、宽度为80~100mm的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可以有效的阻止外部雨雪水渗入散水下部,预防冬季产生冻胀应力后胀裂散水,防止黄土层浸水出现的湿陷性。鹰嘴部位不仅具有防水作用,而且鹰嘴部位构造增加了散水外沿的强度,可以防止因车辆碾压及其他外力对散水的破坏。
3、在三七灰土层上表面加设了土工布层,增加了散水抗拉能力,并起到水平隔离作用,使散水整体强度大大提高,抵抗了外界应力对散水的破坏。
4、在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面层加设耐碱网格布层,增强了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抗拉、抗裂能力,可以有效避免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层的整体表面张力收缩以及外力引起的开裂。
5、为了使上下两层混凝土散水之间能够更好的粘结,在第二层混凝土散水浇筑之前,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表面涂刷界面剂,形成界面剂处理层,从而增强了上下两层混凝土散水结合处的粘结力。
6、在混凝土中掺加10~13%的微膨胀剂,有利于补偿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增加散水的结构强度,有效的防止雨水、雪水等外来水体从散水外沿渗入基础,造成建筑物散水部位的异常裂缝、开裂,甚至大面积破坏的现象,起到保护楼体结构安全和提高室外散水强度的作用。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室外水分的渗入,在使用8~10年期间,不会出现冻裂现象,经久耐用性,寿命周期达到普通散水的2~3倍,节省后期维修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七灰土层,2-土工布层,3-第一层混凝土散水,4-界面剂处理层,5-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6-第二层混凝土散水,7-耐碱网格布层,8-外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施工准备
基层处理:基层采用三七灰土层,为防止因含水量过大,冬季冻裂,要少量洒水,含水率控制在16~19%之间,可以有效的消除厚大黄土层的湿陷性。应清除基层表面的杂物,表面不应有积水。
灰土:严格控制灰土配合比、粒径、含水量、有机杂质含量等指标。
(1)消石灰采用生石灰块,使用前3~4天予以消解,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土料宜采用就地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3)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为3:7。
二、室外土方回填
施工工艺:基坑底或基槽底的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1)填土前将基坑底或基槽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基槽回填,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除干净。
(2)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回填土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使用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5)深浅两基坑底或基槽底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的距离不小于1.0m。
(6)基坑底或基槽底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
(7)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时,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由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回填细粒料。
(8)回填土每层填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9)雨、冬期施工
①基坑底或基槽底或管沟的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底或基槽底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现场应有防雨排水措施。
②冬期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50%,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铺填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管沟底至管顶0.5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内房心、基坑(槽)或管沟不得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
③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并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三、散水垫层施工
垫层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垫层是三七灰土层。
四、铺设土工布
在三七灰土层1的表面,采用人工滚铺的方法铺设土工布层2。
(1)土工布铺设的作用
土工布具有优秀的过滤、隔离、加固防护作用,具有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的特性,在三七灰土层1表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层2后,加强了基体的强度,可以抵抗冬季和夏季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碱性腐蚀也有一定的抵抗性,能起到很好的过滤、隔离、加筋、防护等功效。
土工布在使用时应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土工布的力学性指标如表1。
表1:土工布的力学性指标
(2)土工布层铺设的技术要求:
①用人工滚铺;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
②土工布的铺设通常用搭接、缝合和焊接几种方法。搭接宽度为200mm,缝合或焊接的宽度为100mm。针对长期外露的土工布,则应焊接或缝合。
③土工布层的缝合:所有的缝合必须要连续进行(例如,点缝是不允许的)。在重叠之前,土工布必须重叠最少100mm,最小缝针距离织边(材料暴露的边缘)至少是25mm。缝好的土工布接缝最少包括1行又线锁口链形缝法。用于缝合的线应为最小张力超过60N的树脂材料,并有与土工布相当或超出的抗化学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任何缝好的土工布上的“漏针”,必须在受到影响的地方重新缝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在安装后,土壤、颗粒物质或外来物质进入土工布层。土工布的搭接根据地形及使用功能可分为自然搭接、缝接或焊接。
④在施工中,土工布采用自然搭接、缝接或热风焊接。热风焊接是首选的长丝土工布的连接方法,即用热风枪对两片布的连接瞬间高温加热,使其部分达到融熔状态,并立即使用一定的外力使其牢牢地粘合在一起。在潮湿(雨雪天)天气不能进行热粘连接的情况下,土工布应采取缝合连接法,即用专用缝纫机进行双线缝合连接,且采用防化学紫外线的缝合线。缝合时最小宽度10cm,自然搭接时最小宽度为20cm、热风焊接时最小宽度为20cm。
⑤ 对于缝接,要采用质量与土工布相同的缝合线,缝合线要采用抗化学破坏和紫外光照射能力更强的材质。
⑥ 土工布铺设完毕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下道工序。
(3)土工布层施工的施工操作要点
①基层检查:检查基层是否平整、坚实,如有异物,应事先处理妥善。 ②试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土工布的尺寸,裁剪后予以试铺,裁剪尺寸应准确。
③对搭接部位进行缝合时,缝合线应平直,针脚应均匀。缝合后应检查土工布是否铺设平整。
④如存在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
五、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散水
在土工布层2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50mm厚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
散水常规的做法是按照设计要求一次浇筑成型,本发明中是先浇筑50mm厚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作为施工的临时散水。浇筑时,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宽度比原设计散水宽度减少100mm。先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可以防止楼体四周在施工期间的水分渗入。
在多层建筑施工中,完成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后,即可浇筑室外散水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作为搭设主体脚手架的支撑面,这样可以提高脚手架支撑面的平整度、坚实度,节约平整脚手架基底所需的费用。提前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减少了散水部位泥土污染,能有效保持现场卫生,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污染。
本发明使用的混凝土与常规的一致,在混凝土中添加占水泥用量12%的UEA膨胀剂,有利于补偿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微结构更加致密,对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提高有利,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混凝土的强度C15,配合比水泥:水:砂:石=1:3.12:4.87:0.71,砂体积用量0.53m3,碎石0.83m3。
水泥:九连山普通硅酸盐32.5级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实验报告。砂中含泥量不大于1%;石子粒径0.5~3cm,含泥量不大于1%。混凝土原材料的含泥量控制:石子≤2%,砂≤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30~50mm。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和《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对添加微膨胀剂的混凝土生产、使用进行验收,严格控制原材料合格,保证室外散水的抗裂性能。
(1)掺膨胀剂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膨胀剂: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标准的规定。膨胀剂运到工地应进行限制膨胀率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②水泥:应符合现行通用水泥国家标准,不得使用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和高铝水泥。
③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胶凝材料量最少用量(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的总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胶凝材料量最少用量
膨胀混凝土种类 | 胶凝材料最少用量(kg/ m3) |
补偿收缩混凝土 | 300 |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 | 350 |
自应力混凝土 | 500 |
B、水胶比不宜大于0.5。
C、用于有抗渗要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不小于320 kg/m3,当掺入掺合料时,其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80kg/m3。
D、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3%,不宜小于6%;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5%,不宜小于10%。
(2)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的浇筑:
①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如果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其坍落度控制在130~150mm;采用现场搅拌,浇筑时的坍落度为30mm左右。应设置伸缩缝,并按要求进行。
②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12%的UEA膨胀剂。严格按照实验室实验要求的强度等级,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现场施工配合比。
③混凝土按确定的配合比,投料顺序应为石子→水泥→砂,并控制加水量和混凝土的坍落度,搅拌必须均匀。
④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作业,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水泥的初凝前,间歇最长时间应按照所用水泥品种、当日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如果间歇时间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做到捣实压平,不显接头槎。
⑤混凝土铺设后应振捣密实。振实方法,一般采用平板振动器。在鹰嘴部位,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逐点移动,不得漏振,做到均匀振实。
⑥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铺设厚度,利用建筑物的室外标高控制线,弹出第一层混凝土散水上表面控制线,铺设混凝土时虚铺厚度比控制线高出15mm,振实后混凝土上表面和控制线必须保持同一平面。如有高低不平的部位,及时铲除或补填,并再次振捣密实。
⑦分隔缝设置:浇筑混凝土应按规定设置好分隔、伸缩缝,建筑物连接处沿墙体通长方向应设置纵向分隔缝,房屋转角处应设置45°角伸缩缝,沿散水长度方向应设置横向伸缩缝,其间距宜按各地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距为6m。分隔、伸缩缝宜做成平头缝,深度贯通面层和混凝土垫层。所有缝宽应为20mm,一般采用柔性沥青油膏,或沥青砂浆填满密实。
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重视养护工作,宜在12h内用草帘等加以覆盖并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常温条件下养护5~7天。冬期施工要覆盖保温防冻的材料。
(3)掺加UEA膨胀剂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
①现拌工地或搅拌站必须按确定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投料,计量装置必须准确,膨胀剂不能少掺,否则达不到补偿收缩的要求,但也不能超量掺加,否则将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作用。
②掺加UEA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秒,出盘混凝土温度为30℃,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为2米。振捣要均匀,密实,不漏振,不欠振,不过振。
③掺加UEA膨胀剂的混凝土终凝前要注意进行二次抹面,防止表面沉缩裂缝的出现。
④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十分重要,应根据气温情况,及时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外露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天;负温施工要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于5℃,浇筑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⑤掺膨胀剂的的混凝土浇筑完后,在冬季要尽早作防水层和保温层。
⑥混凝土浇筑以阶梯式推进,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⑦在计划浇筑区段内连续浇筑混凝土,不得中断。
⑧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于UEA膨胀混凝土结构,宜从顶部设水管喷淋,拆模时间不宜少于3d,拆膜后宜用湿麻袋、草袋、塑料薄膜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d;
B.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期应不少于14d。
六、鹰嘴部分的构建
从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的外沿向下挖200~300mm深、80~100宽的鹰嘴状槽。
七、表面清理
将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这样可以增加第一层混凝土散水与第二层混凝土散水之间的粘结力。
八、支模板
在鹰嘴状槽的上部外沿支设模板。支设模板时,按照图纸设计尺寸进行支设,保证模板不漏浆,构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支设的位置实际上就是设计散水的外沿部位。
九、刷界面处理剂
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的表面涂抹界面处理剂,形成界面剂处理层4,界面剂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混凝土之间粘结力。
界面处理剂的外观:干粉状产品应均匀一致,不应有结块现象。液状产品经搅拌后应呈均匀状态,不应有块状沉淀。界面处理剂的物理力学性能见表3。
表3:界面处理剂的物理力学性能
界面处理剂的处理: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之前,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的表面涂抹一层界面处理剂,可取代传统混凝土表面的凿毛工序或取代以液体胶为粘结剂的聚合物砂浆,更大地增强新旧混凝土之间及混凝土与抹灰砂浆的粘结力。
其具体方法如下:
(1)基层处理
①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表面如沾有较重油污、粉尘,必须清除干净。
②夏季施工或墙较干燥,施工前必须先湿润。
(2)施工中涂抹界面处理剂的方法:
①按质量百分比计,以界面处理剂:水=4:1的比例搅拌调至奶油状,静止15分钟,界面处理剂会变稠,此时可稍加点水调匀,即可使用。
②将搅拌均匀后的界面处理剂用刷子或扫帚涂抹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上,使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表面形成凹凸状,厚度约2mm左右,待10~30分钟(视气温而异)后,即可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原浆收光。
(3)用量1~2kg/m2。
十、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散水
在界面剂处理层4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50mm厚的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同时在鹰嘴状槽内浇筑混凝土且一次成型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大量的水分渗入散水下基层中,致使部分土质含水率高达23%左右,雨水及外界水分通过土粒孔隙深入地下是斜向成30度分布,冬季室外温度为-10℃~-20℃,含水率过大的基层,在负温情况下会产生巨大的膨胀应力,涨裂楼体周围散水。在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的外沿设置一道鹰嘴状槽,浇筑混凝土以后一次成型形成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该构造具有阻挡外部水分渗入楼体基础部位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阻止散水下60度夹角范围内基层土体的含水量。由于鹰嘴部分是竖向结构,可以挡住外部水分的渗入,水分渗入时是沿着散水60度夹角范围渗入的,增加的鹰嘴部位,竖向延长了结构挡水体系,具有很好的防水作用。鹰嘴部位不仅具有防水作用,而且鹰嘴部位构造增加了散水外沿的强度,可以防止因车辆碾压及其他外力对散水的破坏。
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材料和工序控制与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一致。重点对以下方面加强控制:
当鹰嘴部位浇筑厚度超过200mm时,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宜采用小直径的振捣棒,振点控制在有效振捣范围内,不得出现漏振部位。捣密实后宜用木抹子将垫层表面搓平。在浇筑鹰嘴部位,要严格控制鹰嘴部位的混凝土密实度,保证鹰嘴部位的有效截面尺寸。
十一、压设耐碱网格布和散水抹面
在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的表面下方5mm处拍入耐碱网格布,然后进行散水抹面施工。
耐碱网格布具有优良的耐碱性,经久耐用;高抗拉强度和抗变形性,防裂纹;不变质,不起泡沫;具有质轻、高强、耐温、耐碱、防水、耐腐蚀、抗龟裂、尺寸稳定等特点。标准JG158-2004中规定,玻纤网经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均不得小于1250N/50 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不得小于90%,每平方米重量≥160克。
耐碱网格布作为散水面层时,施工要点是:耐碱网格布拍入在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表面下方5mm处,表面不得出现耐碱网格布外露的部位。同时,埋深不得超过6mm,要确保面层全面覆盖,不得出现漏铺的现象。耐碱网格布到散水分隔缝处,边缘裁割要整齐,施工完成不得外漏耐碱网格布。
散水抹面施工要细致,散水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应在耐碱网格布铺设后随即进行,先用木抹子均匀搓打一遍,使面层材料均匀、紧密,抹压平整,以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压光应在水泥初凝后、终凝前完成,将表面压实、压平整;第三遍压光主要是消除抹痕的闭塞细毛孔,进一步将表面压实、压光滑,但切忌在水泥终凝后压光。
十二、沥青砂浆灌缝、修整
做伸缩缝,伸缩缝采用柔性沥青油膏填塞,或采用沥青砂浆填满密实;在覆盖养护期定期淋水,保持锯末湿润。
伸缩缝做法:先根据伸缩缝留置规定,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划好留缝的具体位置,配置分隔模板:一般选用厚度为15mm的木板,宽度(支设后的置放高度)可控制在和散水厚度(垫层加面层)相同,至垫层表面为宜。在模板接触混凝土部位,事先钉设一层油毡纸或塑料布。待水泥终凝后,常温下一般4~5h就可起出分隔模板,周转使用。规划伸缩缝留设位置时,应避开落水管位置,让屋面排水不能正对着伸缩缝冲刷。落水管下部靠近散水处要安设排水弯头,以减少屋面排水对散水表面的冲击力。若在排水弯头前方散水表面增设水簸箕效果会更好。
伸缩缝填塞采用柔性沥青油膏,或沥青砂浆填满密实。散水坡与主体结构之间出现的缝隙,采用无齿锯沿着裂缝锯成深20mm,宽15mm的沟槽,清扫干净,内嵌填密封材料堵严密。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水防沉防裂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墙体8外的三七灰土层1和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三七灰土层1的表面铺设有土工布层2,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的表面涂刷有界面剂处理层4,界面剂处理层4的表面浇筑有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的表面下方5mm处铺设有耐碱网格布7;三七灰土层1、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和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浇筑有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5。
本发明的应用实例:
1、庆阳市建设大厦位于庆阳市西峰新区南二路,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工程于2005年招标,散水设计为C20混凝土浇筑,宽1.8m。该工程散水在浇筑过程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在散水外沿下加设了一道宽度10cm、深度30cm的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该工程于2008年4月15日经各参建主体正式竣工验收合格。至今室外散水仍然完好无损,而且也无雨水雪水渗入地沟的现象。
2、庆阳市惠源公司22#住宅楼工程室外散水为C15普通混凝土浇筑,宽1.5m。该工程散水在浇筑过程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在散水外沿下加设了一道宽度10cm、深度30cm的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工程于2009年3月竣工,目前散水表面平整、无任何裂缝现象,在公司10年和11年两次质量回访中,通过沉降观测,未发现异常沉降现象。对车辆容易碾压的部位,经检查,未出现任何裂纹。其防水性能和强度要求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施工准备:进行基层处理和灰土的配合;
⑵室外土方回填:进行基坑底或基槽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和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⑶散水垫层施工:垫层采用三七灰土层;
⑷铺设土工布:在所述三七灰土层的表面,采用人工滚铺的方法铺设土工布层;
⑸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散水:在所述土工布层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40~60mm厚的第一层混凝土散水;
⑹鹰嘴部分的构建:从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外沿向下挖200~300mm深、80~100mm宽的鹰嘴状槽;
⑺表面清理:将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
⑻支模板:在所述鹰嘴状槽的上部外沿支设模板;
⑼刷界面处理剂:在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涂抹界面处理剂,形成界面剂处理层;
⑽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在所述界面剂处理层的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40~60mm厚的第二层混凝土散水,同时在所述鹰嘴状槽内浇筑混凝土且一次成型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
⑾压设耐碱网格布和散水抹面:将耐碱网格布拍入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的表面下方4~6mm处,然后进行散水抹面施工;
⑿沥青砂浆灌缝、修整、养护:做伸缩缝,伸缩缝采用柔性沥青油膏填塞,或采用沥青砂浆填满密实;在覆盖养护期定期淋水,保持锯末湿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⑷中,所述土工布层的铺设采用搭接、缝合或焊接的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⑼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界面处理剂中,干粉界面处理剂:水为3: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⑸和⑽中的混凝土中均添加占水泥用量10~13%的微膨胀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层搭接、缝合或焊接的宽度为0.10~0.25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膨胀剂为UEA膨胀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20~40秒,出盘温度为20℃~30℃,浇筑时所述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为1.8~2.0m。
8.一种散水防沉防裂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墙体(8)外的三七灰土层(1)和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七灰土层(1)的表面铺设有土工布层(2),所述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的表面设有界面剂处理层(4),所述界面剂处理层(4)的表面浇筑有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的表面铺设有耐碱网格布层(7);所述三七灰土层(1)、第一层混凝土散水(3)和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的外沿设有鹰嘴状混凝土现浇带(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散水防沉防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碱网格布层(7)位于所述第二层混凝土散水(6)的表面下方4~6mm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8277.8A CN102776897B (zh) | 2012-08-21 | 2012-08-21 |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8277.8A CN102776897B (zh) | 2012-08-21 | 2012-08-21 |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6897A CN102776897A (zh) | 2012-11-14 |
CN102776897B true CN102776897B (zh) | 2014-09-10 |
Family
ID=47121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982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6897B (zh) | 2012-08-21 | 2012-08-21 |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7689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4390A (zh) * | 2014-11-27 | 2015-05-06 |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一种防火保温墙体处的散水施工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45024B (zh) * | 2015-09-23 | 2020-11-03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高回渗降水深井的封堵方法 |
CN107201702A (zh) * | 2016-03-17 | 2017-09-26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对流调控全壁通风透气式冻土通风路堤 |
CN106149766A (zh) * | 2016-06-25 | 2016-11-23 | 贺州学院 | 一种地下空间防水措施的方法 |
CN107119784A (zh) * | 2017-03-15 | 2017-09-01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一种防沉降活塞式落水井 |
CN113062363A (zh) * | 2021-03-30 | 2021-07-02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冬季室外散水施工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389340B (de) * | 1988-03-15 | 1989-11-27 | Kunz Hans Gmbh | Sicherheits-schachtverschluss |
DE19646517A1 (de) * | 1996-11-12 | 1998-05-14 | Melior Gmbh | Gasdichtungssystem, insbesondere gegen CKW-belastete Bodenluft |
CN102345352A (zh) * | 2010-07-29 | 2012-02-08 | 齐齐哈尔龙铁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建筑外墙多层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
CN202247963U (zh) * | 2011-10-20 | 2012-05-30 | 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 | 房屋散水结构 |
-
2012
- 2012-08-21 CN CN201210298277.8A patent/CN10277689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389340B (de) * | 1988-03-15 | 1989-11-27 | Kunz Hans Gmbh | Sicherheits-schachtverschluss |
DE19646517A1 (de) * | 1996-11-12 | 1998-05-14 | Melior Gmbh | Gasdichtungssystem, insbesondere gegen CKW-belastete Bodenluft |
CN102345352A (zh) * | 2010-07-29 | 2012-02-08 | 齐齐哈尔龙铁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建筑外墙多层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
CN202247963U (zh) * | 2011-10-20 | 2012-05-30 | 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 | 房屋散水结构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4390A (zh) * | 2014-11-27 | 2015-05-06 |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一种防火保温墙体处的散水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6897A (zh) | 2012-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76897B (zh) | 一种散水防沉防裂施工方法及结构 | |
CN103321257A (zh) |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抗裂防渗施工方法 | |
CN106192907B (zh) | 增设胶凝砂砾石结构层的150m~3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方法 | |
CN207987983U (zh) |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主体施工缝及后浇带的防水结构 | |
CN105201025B (zh) | 地下室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190844A (zh) | 一种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的防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6759126B (zh) | 一种边坡支护排水渠的施工方法 | |
CN104929365B (zh) | 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卸料平台复合式面层施工工艺 | |
CN106676987A (zh) | 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片块石‑通风板复合路基的施工方法 | |
CN106812219A (zh) | 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 | |
CN111535322B (zh) | 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 | |
CN110776293A (zh) | 一种油污收集池防油渗混凝土施工方法 | |
CN111350268A (zh) | 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的建造方法 | |
CN102535493B (zh) | 一种倒置式基础梁的施工方法 | |
CN108867709A (zh) | 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 |
CN100547204C (zh) | 屋顶防漏技术 | |
CN213115347U (zh) | 一种防潮地面 | |
CN108385614A (zh) | 一种抗浮托力的混凝土护面板施工方法 | |
CN103061352A (zh) | 盐湖地区桥梁基础混凝土防腐蚀结构与施工方法 | |
CN100523394C (zh) | 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 | |
CN113186768A (zh) | 提高既有线拆除框构后路基回填质量工法 | |
CN112411577A (zh) | 应用于综合管廊回填的新型施工方法 | |
CN112900455A (zh) | 一种超厚观景台陶粒聚苯板填埋的施工方法 | |
CN110439014A (zh) | 一种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812151A (zh) | 一种风塔基础的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