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7383B -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7383B
CN107487383B CN201710453370.4A CN201710453370A CN107487383B CN 107487383 B CN107487383 B CN 107487383B CN 201710453370 A CN201710453370 A CN 201710453370A CN 107487383 B CN107487383 B CN 107487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mounting
mounting bracket
longitudinal beam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33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7383A (zh
Inventor
曾榕
张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533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7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7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其中,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上纵梁(10)上的安装部(21)和从所述安装部(21)向前延伸并位于所述上纵梁(10)前方的悬臂部(22),所述安装部(21)和所述悬臂部(22)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翼子板(30)的安装点(23)。仅在上纵梁上设置一个具有多个安装点的安装支架即可以固定翼子板,提高了翼子板的安装精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翼子板安装调整的工艺难度,使得翼子板和周围的发动机罩、大灯等零件的间隙均匀。此外,由于安装支架的悬臂部位于上纵梁的前端,可以安装较大尺寸的翼子板,提高了翼子板的安装刚度。

Description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机舱顶部设置有上纵梁,在与前方障碍物碰撞时,上纵梁受到撞击后变形。上纵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支架,每个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点以用于固定车辆的翼子板。在将翼子板安装到白车身上时,由于每个安装支架都是单独定位,相对的位置尺寸公差累积较大,所以翼子板需要有更大的调节量,以保证和周边零件的间隙均匀美观。此外,现在造型的趋势是翼子板尺寸越来越大,其最前端的安装点远离上纵梁的前端,形成一个较长的悬臂结构,安装点刚度较低,用户用手按压翼子板前端时可以看到有明显变形,影响客户感受。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使用该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白车身,以及使用该白车身的车辆,以解决翼子板安装时误差大,调节量大,安装刚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上纵梁上的安装部和从所述安装部向前延伸并位于所述上纵梁前方的悬臂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悬臂部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翼子板的安装点。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顶面和从所述顶面的边部向下延伸形成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上纵梁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顶面和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至少为两个,且在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上纵梁上的安装平面和从所述安装平面向外凸出的凸起面。
可选地,所述安装平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焊点以将所述连接板焊接在所述上纵梁上。
可选地,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车身装饰件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点包括焊接螺母。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白车身,包括上纵梁和固定在所述上纵梁上的用于安装翼子板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根据以上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
可选地,所述上纵梁形成为前端向下弯曲的弯折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白车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仅在上纵梁上设置一个具有多个安装点的安装支架即可以固定翼子板,提高了翼子板的安装精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翼子板安装调整的工艺难度,使得翼子板和周围的发动机罩、大灯等零件的间隙均匀。此外,由于安装支架的悬臂部位于上纵梁的前端,可以安装较大尺寸的翼子板,提高了翼子板的安装刚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翼子板安装支架将翼子板固定在上纵梁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将翼子板固定在上纵梁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相关技术中上纵梁与前方障碍物碰撞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上纵梁与前方障碍物碰撞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上纵梁 21 安装部
22 悬臂部 23 安装点
24 安装孔 211 顶面
212 连接板 2121 安装平面
2122 凸起面 2123 焊点
30 翼子板 201 第一安装支架
202 第二安装支架 40 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等均是相对于车辆的方向而定义的,“内”“外”也是针对车辆本身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
车辆在装配过程中,需要通过支架将翼子板安装到上纵梁上,如图1所示,在相关技术中,上纵梁10上固定有第一安装支架201和第二安装支架202,第一安装支架201和第二安装支架202上分别具有用于安装翼子板30的安装点。参照图2和图3,本公开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上纵梁10上的安装部21和从安装部21向前延伸并位于上纵梁10前方的悬臂部22,安装部21和悬臂部22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翼子板30的安装点23。在图3中,为了更好地体现结构,用虚线将安装部21和悬臂部22隔开,在实际结构中,安装部21和悬臂部2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这样,仅在上纵梁10上设置一个具有多个安装点23的安装支架即可以固定翼子板30,减小翼子板30安装在多个安装点23时的累积误差,提高了翼子板30的安装精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翼子板30安装调整的工艺难度,使得翼子板30和周围的发动机罩、大灯等零件的间隙均匀。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方便工人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此外,由于安装支架的悬臂部22位于上纵梁10的前端,可以安装较大尺寸的翼子板30,提高了翼子板30的安装刚度。
其中,上述的安装点23可以包括焊接螺母。具体地,焊接螺母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翼子板30可以螺纹连接在焊接螺母上,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方便翼子板30的拆卸更换等。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安装部21可以包括顶面211和从顶面211的边部向下延伸形成的连接板212,连接板212固定在上纵梁10的外侧,具体地可以固定在上纵梁20的外板上。通过调整连接板212的尺寸,可以适应性地调整连接板212与上纵梁10的连接刚度。在这种情况下,安装点23可以形成在顶面211上,安装部21仅通过连接板212固定在上纵梁10上。如图3所示,连接板212与顶面211可以一体成型,即,可以形成为弯折成型的一体式结构,结构稳固。安装部21的顶面211向前延伸形成为悬臂部22,悬臂部22上的安装点23也形成在其上端面,与安装部上21的安装点23对应,以方便安装翼子板30,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和图3所示,悬臂部22的上端面和顶面211可以共用同一平面,方便零件的加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板212至少为两个,且在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可以提高连接板212的连接刚度。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上纵梁10以及翼子板30的尺寸设计多个连接板212,以保证翼子板30能够稳固地安装在上纵梁10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板212包括用于固定在上纵梁上的安装平面2121和从安装平面2121向外凸出的凸起面2122,凸起面2122可以作为连接板212的加强筋,可以提高安装支架整体的刚度。
安装平面2121固定在上纵梁10的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在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平面2121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焊点2123以使连接板212焊接在上纵梁10上。如图3所示,焊点2123可以均布在安装平面2121上,以避免连接板212上应力集中,影响结构稳定性。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翼子板安装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车身装饰件的安装孔24。即,在装配时,将适当的车身装饰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由于安装支架固定在上纵梁10上,与车身位置固定,使得车身装饰件的位置固定,安装精度较高。上述的车身装饰件可以为发动机机舱的通风盖板和机舱盖板塑料件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其他装饰件。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白车身以及使用该白车身的车辆,其中白车身包括上纵梁10和固定在上纵梁10的用于安装翼子板30的安装支架等,该安装支架为上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和车辆的部分有益效果在上述关于翼子板安装支架的说明中阐述,这里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上纵梁10可以形成为前端向下弯曲的弯折梁。具体地,参照图4,在相关技术中,如图中虚线部分所标记,上纵梁10为直梁,其前端的高度较高,当与前方高度较低的障碍物40碰撞时,接触区域可以如图中的A所示;参照图5,如图中虚线部分所标记,本公开提供的上纵梁10可以为弯折梁,其前端的高度较低,当与前方高度较低的障碍物40碰撞时,接触区域可以如图中的B所示。再如,障碍物40可以为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中的壁障,参照图4,在相关技术中,上纵梁10与壁障的接触区域为A部分,上纵梁10与壁障在高度方向上的碰撞重合量较少;参照图5,本公开提供的上纵梁10与壁障的接触区域为B部分,上纵梁10与壁障在高度方向上的碰撞重合量较大。这样,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上纵梁10的前端高度较低,当车辆与前方碰撞时,上纵梁10与前方障碍物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提高了碰撞性能,整车抗撞击能力得以提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是指,ENCAP(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和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等国际上主要的汽车安全评价组织规定的车辆碰撞试验,在试验中,试验车辆40%重叠固定可变形壁障,并以一定速度正面冲击固定可变形壁障,偏置碰撞车辆与可变形壁障碰撞的重叠宽度为40%车宽±20mm的范围内。具体的实验内容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上纵梁(10)上的安装部(21)和从所述安装部(21)向前延伸并位于所述上纵梁(10)前方的悬臂部(22),所述安装部(21)和所述悬臂部(22)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翼子板(30)的安装点(23),所述安装部(21)包括顶面(211)和从所述顶面(211)的边部向下延伸形成的连接板(212),所述连接板(212)固定在所述上纵梁(10)的外侧,所述连接板(212)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上纵梁上的安装平面(2121)和从所述安装平面(2121)向外凸出的凸起面(2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211)和所述连接板(21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2)至少为两个,且在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2121)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焊点(2123)以将所述连接板焊接在所述上纵梁(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车身装饰件的安装孔(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点(23)包括焊接螺母。
7.一种白车身,包括上纵梁(10)和固定在所述上纵梁(10)上的用于安装翼子板(30)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10)形成为前端向下弯曲的弯折梁。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白车身。
CN201710453370.4A 2017-06-15 2017-06-15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Active CN107487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3370.4A CN107487383B (zh) 2017-06-15 2017-06-15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3370.4A CN107487383B (zh) 2017-06-15 2017-06-15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383A CN107487383A (zh) 2017-12-19
CN107487383B true CN107487383B (zh) 2020-02-14

Family

ID=6064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3370.4A Active CN107487383B (zh) 2017-06-15 2017-06-15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7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0821B (zh) * 2022-04-06 2024-03-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轮罩结构及车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68151U (zh) * 2013-06-05 2013-11-06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集成型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04276214A (zh) * 2013-07-08 2015-01-14 铃木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204488963U (zh) * 2015-03-27 2015-07-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身结构
CN105946983A (zh) * 2016-06-17 2016-09-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3850B1 (fr) * 2000-09-13 2003-02-14 Peguform France Ensemble de pieces de robe de carrosserie pour un vehicule avec element de fix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68151U (zh) * 2013-06-05 2013-11-06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集成型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04276214A (zh) * 2013-07-08 2015-01-14 铃木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204488963U (zh) * 2015-03-27 2015-07-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身结构
CN105946983A (zh) * 2016-06-17 2016-09-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383A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87771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6824199B2 (en) Fender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085625B (zh) 车辆前部结构
CN103221265B (zh) 车身构造
KR100844712B1 (ko) 차량의 카울 사이드부 보강구조
CN104540724A (zh) 包括在碰撞情况下受控变形的翼子板支承件的车辆结构
CN102556172A (zh) 翼子板托架和车体前部构造
CN106184403A (zh) 车辆前部构造
US10173731B2 (en) Side chassis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811327B2 (ja) 自動車のフェンダパネル支持構造
CN102470756B (zh) 机动车仪表板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机动车
JP2007326454A (ja) 車両用フェンダパネル取付構造
CN107487383B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以及车辆
CN109562774B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柱的支承组件和带有这样的支承组件的车辆
US10053038B2 (en) Front carriage for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bumper covering
CN109664948B (zh) 车辆前部构造
US9783152B2 (en) Vehicle impact reduction structure
JP6288037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114865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照灯的紧固部件
JP2019107987A (ja) 車体前部の構造
CN103237716B (zh) 车体前部的结构
WO2012073682A1 (ja) 車体前部の構造
US872097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JP4354331B2 (ja) 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US20190176732A1 (en) Front bumper arrangement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Fender mounting bracket, BIW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