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1906A - 一种双排式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排式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1906A
CN107471906A CN201710864718.9A CN201710864718A CN107471906A CN 107471906 A CN107471906 A CN 107471906A CN 201710864718 A CN201710864718 A CN 201710864718A CN 107471906 A CN107471906 A CN 107471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ouble
main shaft
row type
typ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47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8647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1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1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1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1/00Units comprising multiple wheels arranged side by side; Wheels having more than one rim or capable of carrying more than one tyre
    • B60B11/02Units of separate wheels mounted for independent or coupled ro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式车轮,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毂,每个轮毂上均设置胎体;所述轮毂的中心位置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轮毂之间通过环形分布的N根连杆进行连接,每个连接件上都设置通孔,两个通孔的轴线共线,其中N≥3;还包括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通孔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式车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轮稳定性有待提升的问题,实现提高车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双排式车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排式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各种车型中。现有技术中的车轮结构早已固定,都是轮毂或轮辐配上胎体的结构。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轮胎是车辆上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1、支持车辆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车的负荷,并传递其他方向的力和力矩;2、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和路面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与汽车悬架共同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并衰减由此而产生的振动;3、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
车辆轮胎按胎体结构不同可分为充气轮胎和实心轮胎。现代车辆绝大多数采用充气轮胎。按胎内空气压力的高低,充气轮胎可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三种。各类车辆普遍采用低压胎。充气轮胎按组成结构不同,又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种。按轮胎内部帘布层和缓冲层的排列方式不同,轮胎又可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两种。轮胎不仅是汽车需要,对于电动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所有车辆而言,轮胎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技术中,车轮的结构早已经固定在人们的思维中,都是每个车轮上单独设置一圈轮胎。对于机动车、电瓶车而言,现有的车轮都是侧面封闭式的轮胎结构,侧向风阻大、在高速侧向风力的作用下,容易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对于自行车而言,现有的车轮又都是使用钢丝连接在轮毂内,导致强度与承载有限。因此现有的车轮稳定性还具有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式车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轮稳定性有待提升的问题,实现提高车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排式车轮,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毂,每个轮毂上均设置胎体;所述轮毂的中心位置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轮毂之间通过环形分布的N根连杆进行连接,每个连接件上都设置通孔,两个通孔的轴线共线,其中N≥3;还包括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通孔内。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机动车、电瓶车而言,现有的车轮都是侧面封闭式的轮胎结构,侧向风阻大、在高速侧向风力的作用下,容易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对于自行车而言,现有的车轮又都是使用钢丝连接在轮毂内,导致强度与承载有限,因此现有的车轮稳定性有待提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排式车轮,本结构中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毂,每个轮毂上均设置胎体,轮毂的中心位置设置连接件,用于设置通孔便于主轴插入。轮毂与连接件之间通过环形分布的N跟连杆进行连接,通过连杆确保轮毂与连接件构成整体,同时通过主轴,确保两侧的轮毂也构成整体。连杆环形分布,使得轮毂的应力分布均匀稳定。本发明首先通过环形分布的N根连杆连接轮毂与连接件,与侧面封闭式的轮胎相比,能够极大的降低侧向风阻,由于相邻两根连杆之间具有间隙,两个轮毂之间也没有其他设备,因此即使在高速侧向风力的作用下,由于车轮两侧完全通透,因此其侧向风阻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解决了行驶过程中发生偏移的问题。其次,相较于使用钢丝连接在轮毂内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两个并排的轮毂,因此具有两组连杆,相较于传统的钢丝连接方式,由两组连杆进行支撑与承载,不管是自身的结构强度、还是承载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因此解决了传统的自行车车轮结构无法适用于电动车、电动自行车中使用的问题。因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人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车、机动车等各种车辆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种车辆的车轮无法通用的问题,同时在抵抗侧向风阻、提高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提高。此外,本发明用于车辆中时,由于每个车轮都具有两个轮毂、两个胎体,因此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分为了两部分,两个轮毂之间的部分不受力,使得一个车轮即构成了双胎结构,从而使得单独一个车轮也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辆使用,该类车辆前后两个车轮均使用本发明中的结构,能够使得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能够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够自行稳定的保持直立,使得驾驶人员在路口等待红绿灯或其他临时停车的情况时,无需将双腿从车上放至地面、无需使用双腿进行支撑以维持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稳定直立,以此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员的方便与轻松程度;同时在需要停靠时,也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调整脚架才能够使得车辆稳定放置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时的方便程度,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此外,本发明由于有两个各自独立的胎体,因此在遇到爆胎等突发情况时,若其中一个胎体破损,还能够由另一个胎体单独受力,使得车辆能够继续正常行驶一定距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突然爆胎时,驾驶员来不及紧急制动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极大的提供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从而确保行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优选的,所述通孔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主轴的两端设置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主轴与通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本发明的拆卸,在局部损坏时能够单独更换一侧的轮毂或胎体。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两端均设置有套设在主轴上的螺帽。通过两端的螺帽对主轴进行稳固,确保主轴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震送,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紧固性。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直径2~5cm。连杆直径低于2cm时,连杆所能提供的强度与承载能力较低,增强强度的效果有限;连杆直径大于5cm后,连杆过粗表面积过大,虽然具有更佳的强度与承载能力,但是在降低风阻方面的效果开始明显变弱。因此为了确保本发明的通用性,本优选方案中将连杆直径控制在2~5cm之间,确保连杆能够在提高强度与降低风阻取得最佳平衡,使得本优选方案具有最佳的通用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传动装置。即是通过传动装置将车辆行驶的动力传递至主轴,使得主轴转动,从而带动主轴两端的轮毂、胎体进行转动。本方案中的传动装置根据具体用于机动车、电动车、非机动车等不同类型而进行设置,采用现有的传动装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为链条盘。通过套设在主轴上的链条盘,使得本方案特别适用于非机动车的使用。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轴转动的电机。由电机带动主轴进行转动,以此实现车轮的滚动,电机设置位置不做限定,以能够驱动主轴转动为准,使用过程中将电机固定在各种车辆的机架或底盘上即可。
优选的,还包括与任意一个连接件相连的刹车装置。通过刹车装置对连接件进行制动,由于连接件与轮毂连接,因此即能够对两个轮毂同时进行制动,实现对本发明的制动功能。
优选的,所述刹车装置为刹车鼓或刹盘。通过刹车鼓与刹盘均能实现快速的制动。
优选的,两个轮毂之间的距离为10~20cm。确保本发明具有合适的体积,避免间距过大导致体积过大,从而更加适用于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辆使用。同时避免两个轮毂之间距离小于10cm而导致稳定性不足,确保能够单独进行直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双排式车轮,通过环形分布的N根连杆连接轮毂与连接件,与侧面封闭式的轮胎相比,能够极大的降低侧向风阻,由于相邻两根连杆之间具有间隙,两个轮毂之间也没有其他设备,因此即使在高速侧向风力的作用下,由于车轮两侧完全通透,因此其侧向风阻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解决了行驶过程中发生侧向偏移的问题。
2、本发明一种双排式车轮,相较于使用钢丝连接在轮毂内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两个并排的轮毂,因此具有两组连杆,相较于传统的钢丝连接方式,由两组连杆进行支撑与承载,不管是自身的结构强度、还是承载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因此能够适用于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等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种车辆的车轮无法通用的问题。
3、本发明一种双排式车轮,由于每个车轮都具有两个轮毂、两个胎体,因此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分为了两部分,两个轮毂之间的部分不受力,使得一个车轮即构成了双胎结构,从而使得单独一个车轮也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使得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能够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够自行稳定的保持直立,使得驾驶人员在路口等待红绿灯或其他临时停车的情况时,无需将双腿从车上放至地面、无需使用双腿进行支撑以维持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稳定直立,以此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员的方便与轻松程度;同时在需要停靠时,也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调整脚架才能够使得车辆稳定放置的问题。
4、本发明一种双排式车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突然爆胎时,驾驶员来不及紧急制动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极大的提供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从而确保行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单个轮毂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轮毂,2-连接件,3-连杆,4-主轴,5-胎体,6-螺帽,7-传动装置,8-刹车装置,9-通孔,10-凸起部,1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毂1,每个轮毂1上均设置胎体5;所述轮毂1的中心位置设置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与轮毂1之间通过环形分布的七根连杆3进行连接,每个连接件2上都设置通孔9,两个通孔9的轴线共线;还包括与所述通孔9相匹配的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通孔9内。本实施例通过环形分布的七根连杆连接轮毂1与连接件2,与侧面封闭式的轮胎相比,能够极大的降低侧向风阻,由于相邻两根连杆之间具有间隙,两个轮毂1之间也没有其他设备,因此即使在高速侧向风力的作用下,由于车轮两侧完全通透,因此其侧向风阻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解决了行驶过程中发生侧向偏移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钢丝连接方式,由两组连杆进行支撑与承载,不管是自身的结构强度、还是承载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因此能够适用于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等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种车辆的车轮无法通用的问题。由于每个车轮都具有两个轮毂1、两个胎体5,因此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分为了两部分,两个轮毂1之间的部分不受力,使得一个车轮即构成了双胎结构,从而使得单独一个车轮也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使得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能够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够自行稳定的保持直立,使得驾驶人员在路口等待红绿灯或其他临时停车的情况时,无需将双腿从车上放至地面、无需使用双腿进行支撑以维持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稳定直立,以此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员的方便与轻松程度;同时在需要停靠时,也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调整脚架才能够使得车辆稳定放置的问题。此外,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突然爆胎时,驾驶员来不及紧急制动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极大的提供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从而确保行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实施例2: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通孔9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主轴4的两端设置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主轴4与通孔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通孔9的两端均设置有套设在主轴4上的螺帽6。所述连杆3的直径为3cm。还包括固定在主轴4上的传动装置7。所述传动装置7为链条盘。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轴4转动的电机11,所述电机11设置在主轴4上,电机11的两端输出轴分别与主轴的两侧连接;还包括与任意一个连接件2相连的刹车装置8。所述刹车装置8为刹车鼓或刹盘。两个轮毂1之间的距离为15cm。本实施例还在主轴4上设置两个对称于主轴4中点的凸起部10,用于提高主轴4的平衡性与稳定性,确保应力稳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毂(1),每个轮毂(1)上均设置胎体(5);所述轮毂(1)的中心位置设置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与轮毂(1)之间通过环形分布的N根连杆(3)进行连接,每个连接件(2)上都设置通孔(9),两个通孔(9)的轴线共线,其中N≥3;还包括与所述通孔(9)相匹配的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通孔(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主轴(4)的两端设置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主轴(4)与通孔(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的两端均设置有套设在主轴(4)上的螺帽(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直径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主轴(4)上的传动装置(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7)为链条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轴(4)转动的电机(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任意一个连接件(2)相连的刹车装置(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8)为刹车鼓或刹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式车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轮毂(1)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CN201710864718.9A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双排式车轮 Pending CN107471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4718.9A CN107471906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双排式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4718.9A CN107471906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双排式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1906A true CN107471906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587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4718.9A Pending CN107471906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双排式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190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56656A1 (fr) * 1983-12-14 1985-06-21 Amara Mohand Accessoire automobile de securite anti-crevaison, anti-blocage de roues, anti-derapage
CN1966287A (zh) * 2005-11-17 2007-05-23 珍妮有限公司 滚动组件
CN200942680Y (zh) * 2006-02-05 2007-09-05 毛立荣 平衡式载重车轮
CN202826962U (zh) * 2012-10-16 2013-03-27 周丹 双辐板双胎同毂车轮
CN104908517A (zh) * 2015-05-26 2015-09-16 福建海西防护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公路铁路两用轮胎
CN105082872A (zh) * 2014-05-20 2015-11-25 胡吉安 一种新型车轮
CN207156833U (zh) * 2017-09-22 2018-03-30 甘泉龙 一种双排式车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56656A1 (fr) * 1983-12-14 1985-06-21 Amara Mohand Accessoire automobile de securite anti-crevaison, anti-blocage de roues, anti-derapage
CN1966287A (zh) * 2005-11-17 2007-05-23 珍妮有限公司 滚动组件
CN200942680Y (zh) * 2006-02-05 2007-09-05 毛立荣 平衡式载重车轮
CN202826962U (zh) * 2012-10-16 2013-03-27 周丹 双辐板双胎同毂车轮
CN105082872A (zh) * 2014-05-20 2015-11-25 胡吉安 一种新型车轮
CN104908517A (zh) * 2015-05-26 2015-09-16 福建海西防护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公路铁路两用轮胎
CN207156833U (zh) * 2017-09-22 2018-03-30 甘泉龙 一种双排式车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3953B (zh) 具备独立转向和轮边驱动的汽车单轮装置及控制方法
WO2021203774A1 (zh) 一种爆胎后稳定车身的平衡装置
CN106042766A (zh) 无气轮胎及汽车
CN107054073A (zh) 一种双级行星减速轮毂直驱装置
CN205769428U (zh) 一种轮胎运输设备
CN207156833U (zh) 一种双排式车轮
CN204250250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
CN104512195A (zh) 减震车轮
CN210364101U (zh) 一种半主动阻尼可调驾驶室悬置系统
CN207156834U (zh) 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
CN107471906A (zh) 一种双排式车轮
CN100355590C (zh) 安全轮
CN206394359U (zh) 一种轮毂总成
CN206678783U (zh) 一种双级行星减速轮毂直驱装置
CN105752243A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
CN212708946U (zh) 链接车轮驱动发电机的万向节伸缩传动轴
CN211969149U (zh) 车辆及其驱动机构
CN107471907A (zh) 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
CN209955680U (zh) 一种用于商用车的轮毂电机的悬架装置
CN205800669U (zh) 一种轮胎
CN101879926A (zh)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CN2866303Y (zh) 四轮电动摩托车
CN207523369U (zh) 一种可防止夹带石块的突起的充气轮胎
CN10953236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下摆臂
CN205344506U (zh) 一种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总成平板化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