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5357A - 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5357A
CN107435357A CN201710235552.4A CN201710235552A CN107435357A CN 107435357 A CN107435357 A CN 107435357A CN 201710235552 A CN201710235552 A CN 201710235552A CN 107435357 A CN107435357 A CN 107435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hoto detector
conductive member
discharge devic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355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家令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35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5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1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electrically, e.g. by a photo-cell; also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or lowering seat and cover and/or for swiveling the bowl
    • E03D5/105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electrically, e.g. by a photo-cell; also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or lowering seat and cover and/or for swiveling the bowl touchless, e.g. using sens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5Arrangements of devices on wash-basins, baths, sinks, or the like for remote control of taps
    • E03C1/055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s, e.g. with push buttons, control panels or the like
    • E03C1/057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s, e.g. with push buttons, control panels or the like touchless, i.e. using sens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1/0271Housings; Attachments or accessories for phot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1/04Optical or mechanical part supplementary adjustable parts
    • G01J1/0407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otherwise, e.g. manifolds, windows, holograms, gratings
    • G01J1/0429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otherwise, e.g. manifolds, windows, holograms, gratings using polarisation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12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one transmitter and one receiv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2001/0276Prot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其通过简单结构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具备:吐水部,具有吐出水的吐水口;给水路,从给水源向所述吐水口引导水;开闭阀,开闭所述给水路;光电传感器,投射检测光,接受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输出对应于所述反射光受光量的接收信号;及控制部,根据所述接收信号检测出对象物的有无,根据对所述对象物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开闭阀的开闭,其特征为,所述光电传感器具有:传感器本体,具有投射所述检测光的投光元件、接受所述反射光的受光元件;及导电构件,以片状形成,在覆盖所述受光元件前方的同时,具有对所述检测光、所述反射光的透光性与导电性,导通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基准电位。

Description

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形态一般涉及一种吐水装置及用于该吐水装置的光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吐水装置,通过用光电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手等对象物而驱动开闭阀,从而自动控制吐止水。将这样的吐水装置例如应用于水栓装置、小便器或大便器等。
光电传感器具有:投射红外线等检测光的投光元件;及接受由对象物反射的检测光的反射光的受光元件,输出对应于受光元件受光量的接收信号。吐水装置例如当接收信号超过规定阈值时开始吐水,当不足阈值时停止吐水。
光电传感器中,通过用屏蔽构件覆盖投光元件、受光元件等传感器本体的周围,从而抑制从外部射入的电磁干扰的影响(例如专利文献1)。屏蔽构件例如使用铜、铝等导电材料。屏蔽构件导通于传感器本体的基准电位(例如零电位)。由此,抑制电磁干扰射入传感器本体。
光电传感器中,关于受光元件的前方,由于会遮挡反射光,因此无法用金属等遮光性导电材料覆盖。因此,有时会因从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而输出的接收信号变得不稳定。接收信号的意想不到的变动在吐水装置中会成为误吐水的要因,对象物并不存在时有可能吐水,或者相反地对象物存在时有可能并不吐水。
另外,如果为了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而结构变复杂,则会带来光电传感器的制造成本增加。因此,在光电传感器及使用该光电传感器的吐水装置中,优选通过简单结构来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
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开平6-661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问题的认识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其通过简单结构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
第1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具备:吐水部,具有吐出水的吐水口;给水路,从给水源向所述吐水口引导水;开闭阀,开闭所述给水路;光电传感器,投射检测光,接受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输出对应于所述反射光受光量的接收信号;及控制部,根据所述接收信号检测出对象物的有无,根据对所述对象物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开闭阀的开闭,其特征为,所述光电传感器具有:传感器本体,具有投射所述检测光的投光元件、接受所述反射光的受光元件;及导电构件,以片状形成,在覆盖所述受光元件前方的同时,具有对所述检测光、所述反射光的透光性与导电性,导通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基准电位。
根据该吐水装置,通过导电构件能够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另外,只是将片状的导电构件配置在受光元件前方即可,也能够抑制结构变复杂。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其通过简单结构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
第2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1发明中,所述光电传感器还具有:内部壳,保持所述传感器本体;及导电性屏蔽构件,包围所述传感器本体与所述内部壳,所述屏蔽构件具有导通于所述导电构件的舌片部。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通过屏蔽构件抑制电磁干扰射入传感器本体。另外,通过设置舌片部,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结构导通导电构件与屏蔽构件。例如,能够不进行锡焊、配线而导通导电构件与屏蔽构件。即,屏蔽构件不仅抑制电磁干扰射入,而且也发挥用于使导通构件导通于基准电位的作用,1个构件发挥2个作用。
第3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2发明中,在所述内部壳的外面上,设置有收容所述舌片部的凹部。
根据该吐水装置,通过在内部壳的外面设置凹部,从而能够抑制舌片部比内部壳的外面更突出,能够抑制光电传感器整体大小变大。
第4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2或第3发明中,所述光电传感器还具有筒体,其包围所述受光元件,具有导电性与对所述检测光、所述反射光的遮光性,所述筒体导通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基准电位,与所述传感器本体一起被所述内部壳所保持,所述屏蔽构件进一步包围所述筒体。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进一步抑制电磁干扰射入受光元件。而且,由于筒体具有遮光性,因此能够抑制从投光元件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发生乱反射而直接射入受光元件。
第5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1~第4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导电构件介由具有弹性、导电性的弹性体导通于所述基准电位,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投光元件与所述受光元件之间。
根据该吐水装置,通过弹性体能够更加确实地使导电构件导通于基准电位。在通过接触使导电构件导通于基准电位时,虽然优选尽可能加大导电构件与接触构件的接触面积,但是因接触导电构件的接触构件的形状、材料而难以加大接触面积,实际上有可能成为1点接触而接触状态变得不稳定。例如,当在与基准电位的导通上使用屏蔽构件时,如果导电构件与屏蔽构件都是由完全平坦的面所构成,则能够加大接触面积,但是实际上难以形成完全平坦的面,会发生细微的歪斜及表面粗糙。这样,虽然简单一看两者好像是导通的,但是实际上成为1点接触,因振动、温度变化等而其导通有可能断开。于是,通过使用具有弹性的弹性体,从而能够加大接触面积,能够更加确实地使导电构件导通于基准电位。另外,通过将弹性体设置在投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从而能够用弹性体遮挡从投光元件朝向受光元件的乱反射光。能够抑制从投光元件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发生乱反射而直接射入受光元件。
第6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5发明中,在从所述前方观察所述受光元件的状态下,所述弹性体包围所述受光元件。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投光元件或外部的乱反射光等意想不到地射入受光元件。
第7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5或第6发明中,所述导电构件及所述弹性体中的一方具有导电性粘着层,介由所述粘着层导通。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提高导电构件与弹性体的组装性。另外,能够更加确实地使导电构件与弹性体接触。能够更加确实地使导电构件与弹性体导通。
第8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1~第7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导电构件只覆盖所述受光元件的前方。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抑制伴随透过导电构件而检测光发生衰减,能够向外部投射强度更高的检测光。虽然导电构件的理想的透过率为100%,但是实际上难以做成100%,检测光因透过导电构件而发光强度降低。但是,屏蔽性要求高的部位是受光元件与受光电路周边,虽然投光元件的周边并不被屏蔽,但是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屏蔽性有时也会充分。此时,通过导电构件屏蔽投光元件前方的必要性降低,只对受光元件前方进行屏蔽即可。即,能够保持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屏蔽强度,同时能够向外部投射强度更高的检测光。
第9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1~第7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导电构件覆盖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前方,同时具有使所述投光元件露出的开口部。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抑制伴随透过导电构件而检测光发生衰减,能够向外部投射强度更高的检测光。虽然导电构件的理想的透过率为100%,但是实际上难以做成100%,检测光因透过导电构件而发光强度降低。但是,屏蔽性要求高的部位是受光元件与受光电路周边,虽然投光元件的周边并不被屏蔽,但是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屏蔽性有时也会充分。此时,通过导电构件屏蔽投光元件前方的必要性降低,只对受光元件前方进行屏蔽即可。即,能够保持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屏蔽强度,同时能够向外部投射强度更高的检测光。
第10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1~第9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导电构件具有:透光性基板部;及透光性导电膜,设置在所述基板部的一个面上,从所述前方观察所述导电构件的形状不同于在将所述导电膜朝向所述受光元件侧时与在将所述导电膜朝向所述受光元件的相反侧时。
根据该吐水装置,当只在基板部的一个面上设置导电膜时,能够决定导电构件的唯一安装方向,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性。能够抑制将导电构件安装成方向相反。
第11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1~第10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光电传感器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导电构件前方的偏振构件。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抑制伴随镜面反射光射入而发生误吐水。
第12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11发明中,所述偏振构件与所述导电构件呈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能够提高组装性。
第13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1~第7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中,所述导电构件覆盖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前方,同时具有设置在与所述投光元件和所述受光元件之间的部分相对的位置的槽部。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通过槽部抑制在导电构件上发生乱反射的光射入受光元件。能够抑制从投光元件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发生乱反射而直接射入受光元件。
第14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2发明中,所述内部壳具有:前面,在所述投光元件与所述受光元件之间延伸;及槽部,设置于所述前面。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通过槽部抑制在导电构件上发生乱反射的光射入受光元件。能够抑制从投光元件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发生乱反射而直接射入受光元件。
第15发明是一种吐水装置,其特征为,第3发明中,所述内部壳具有在所述投光元件与所述受光元件之间延伸的前面,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前面。
根据该吐水装置,能够抑制舌片部比内部壳的前面更突出,能够抑制光电传感器整体大小变大,同时能够通过凹部抑制在导电构件上发生乱反射的光射入受光元件。
第16发明是一种光电传感器,其特征为,具备:传感器本体:具有投射检测光的投光元件、接受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的受光元件,输出对应于所述反射光受光量的接收信号;及导电构件,以片状形成,在覆盖所述受光元件前方的同时,具有对所述检测光、所述反射光的透光性与导电性,导通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基准电位。
根据该光电传感器,能够通过导电构件来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另外,只是将片状的导电构件配置在受光元件前方即可,也能够抑制结构变复杂。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光电传感器,其通过简单结构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其通过简单结构抑制从受光元件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及图3(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本体及内部壳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壳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5(a)~图5(c)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构件及弹性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a)~图6(d)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构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7(a)及图7(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及示意图。
图8(a)及图8(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壳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及示意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厕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厕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水栓装置;11-洗脸盆;12-洗脸台;13-水栓(吐水部);13a-吐水口;14-给水路;15-排水路;16-电磁阀(开闭阀);17-连接电缆;18-光电传感器;20-控制部;30-传感器本体;32-筒体;34、64-内部壳;36、66-屏蔽构件;38、68-弹性体;40、70-导电构件;42、72-偏振片;44、74-传感器壳;46-粘着层;50-基板;52-投光元件;54-受光元件;100、200-冲厕装置;102-大便器;202-小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水栓装置10(吐水装置)检测对象物(人体、物体等)而自动进行吐止水,对安装于洗脸台的洗脸盆11进行吐止水。
洗脸盆11设置于洗脸台12上面。洗脸台12上设置有构成吐水口的水栓13(吐水部),吐水口用于向洗脸盆11的盆面11a吐出水。水栓13具有吐出水的吐水口13a,水栓13被设置成从该吐水口13a吐出的水吐出到洗脸盆11的盆面11a内。
从水栓13的吐水口13a吐出的水被给水路14供给。给水路14将从自来水管等给水源供给的水引导至吐水口13a。洗脸盆11上连接有排水路15。排水路15排出从吐水口13a吐出到洗脸盆11的盆面11a内的水。
水栓装置10具备电磁阀16(开闭阀)、光电传感器18、控制部20。光电传感器18分离于控制部20。光电传感器18例如收容在水栓13内部。光电传感器18例如在水栓13顶端部设置于吐水口13a上方。
电磁阀16及控制部20例如收容在洗脸台下侧。电磁阀16及控制部20例如收容在设置于洗脸台12下方的柜子(省略图示)内。
通过连接电缆17连接光电传感器18与控制部20。控制部20例如介由连接电缆17向光电传感器18提供电源电压,介由连接电缆17控制光电传感器18。
电磁阀16设置于给水路14并对给水路14进行开闭。当电磁阀16打开时,处于从给水路14供给的水从吐水口13a吐出的吐水状态,当电磁阀16关闭时,处于从给水路14供给的水不会从吐水口13a吐出的止水状态。
电磁阀16连接于控制部20,控制部20通过驱动电磁阀16来控制开/闭动作。电磁阀16根据来自控制部20的控制信号进行电控制,对给水路14进行开闭。这样,电磁阀16作为对从吐水口13a吐出的水的给水路14进行开闭的给水阀而发挥功能。
电磁阀16是所谓称为保持式电磁阀的自我保持型电磁阀(保持式电磁阀),通过向圆筒形线圈的一个方向通电而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进行动作(打开动作),之后即使切断向圆筒形线圈的通电,也保持打开状态,通过向圆筒形线圈的另一个方向通电而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进行动作(关闭动作),之后即使切断向圆筒形线圈的通电,也保持关闭状态。给水路14的开闭并不局限于电磁阀16,还可以是根据控制部20的控制而可开闭给水路14的其他开闭阀机构。
光电传感器18检测接近吐水口13a的对象物(手等)。该吐水口13a的吐水去处为光电传感器18的检测区域。光电传感器18通过投射检测光并接受从人体等对象物反射的检测光的反射光,从而检测出对象物的位置、活动等。
光电传感器18例如将红外线作为检测光而进行投射。检测光例如也可以是可视光等。并且,“红外线”是例如波长为0.7μm以上、1000μm以下的光。
光电传感器18设置在水栓13的吐水口13a附近的内部,被配置成朝着洗脸台的使用者侧(图1的左侧)投射检测光。由此,光电传感器18能够检测出人体接近吐水口13a的情况,或接近吐水口13a的人体朝着吐水口13a伸出手的情况等。
光电传感器18将对应于反射光受光量的接收信号介由连接电缆17输入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根据从光电传感器18输入的接收信号检测出对象物的有无。控制部20例如根据接收信号检测出对象物的位置、活动等。之后,控制部20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电磁阀16的开/闭动作。另外,控制部20向光电传感器18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光电传感器18的传感检测工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0具备电磁阀16、光电传感器18、控制部20,控制部20根据光电传感器18的接收信号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电磁阀16的开/闭动作。由此,根据对接近吐水口13a的对象物的检测结果(洗脸台使用者的活动等)进行吐水。控制部20根据对对象物的探测出而进行吐水,根据对对象物的未探测出而停止吐水。即,水栓装置10中,在使用者将手等伸出到吐水口13a附近期间,自动进行吐水。
另外,光电传感器18并不是始终工作,而是由控制部20进行控制,以便在必要的时刻进行传感检测工作。由此,能够降低光电传感器18的耗电。控制部20例如以使用者感觉不到不便的程度降低光电传感器18的传感检测工作的频率。由此,能够实现水栓装置10整体的低耗电化。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所示,光电传感器18具有传感器本体30、筒体32、内部壳34、屏蔽构件36、弹性体38、导电构件40、偏振片42(偏振构件)、传感器壳44。
传感器本体30具有基板50、投光元件52、受光元件54。投光元件52及受光元件54安装于基板50。另外,基板50上例如设置有驱动投光元件52的投光电路、驱动受光元件54的受光电路等。
投光元件52投射检测光。投光元件52例如投射非偏振(自然光)红外线。投光元件52例如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发光元件。投光元件52朝着前方投射检测光。以下,将投光元件52投射检测光的方向作为“前方”,与此相反的方向作为“后方”。
受光元件54接受反射光。受光元件54被设置成可接受从前方射入的反射光。受光元件54例如与投光元件52被排列设置,与投光元件52实际上朝向相同方向。即,受光元件54被设置成朝向前方。受光元件54的光轴与投光元件52的光轴大致平行。由此,由对象物等反射的从前方朝向后方前进的反射光射入受光元件54。受光元件54例如使用对红外线具有灵敏度的光敏晶体管或光电二极管。传感器本体30向控制部20输出对应于反射光受光量的接收信号。
筒体32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受光元件54穿通于筒体32。由此,筒体32包围受光元件54。筒体32围绕以前后方向为轴的轴包围受光元件54。换言之,筒体32包围受光元件54侧方。
筒体32具有导电性。筒体32例如使用铜、铝等金属材料。筒体32例如是金属管。从而,筒体32对于检测光及反射光具有遮光性。筒体32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例如零电位)。换言之,筒体32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实际上被设定为相同电位。筒体32例如在包围受光元件54的状态下锡焊于基板50,由于电连接于基板50的基准电位图形,因此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
内部壳34保持传感器本体30。另外,在该例子中,内部壳34一起保持筒体32与传感器本体30。内部壳34例如是绝缘性的。另外,内部壳34例如对于投光元件52投射的检测光具有遮光性。内部壳34例如使用黑色的树脂材料。
内部壳34例如具有如下内部空间,其对应于传感器本体30及筒体32的形状而形成且朝着后方开口。内部壳34通过使传感器本体30及筒体32从后方侧穿通内部空间,从而保持传感器本体30及筒体32。
另外,内部壳34具有:朝向前方的前面34a;及设置于前面34a的一对开口34b、34c。开口34b使穿通于内部空间的投光元件52露出在前方。开口34c使穿通于内部空间的受光元件54露出于前方。由此,检测光介由开口34b从内部壳34内射出,反射光介由开口34c射入内部壳34内。
屏蔽构件36包围传感器本体30及内部壳34。在该例子中,屏蔽构件36进一步包围筒体32。屏蔽构件36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屏蔽构件36围绕以前后方向为轴的轴包围传感器本体30、内部壳34及筒体32。另外,屏蔽构件36在包围各部分的状态下露出开口34b、34c。即,屏蔽构件36使投光元件52及受光元件54露出于前方。
屏蔽构件36具有导电性。屏蔽构件36例如使用铜、铝等金属材料。从而,屏蔽构件36对于检测光及反射光具有遮光性。屏蔽构件36既可以是板金,还可以是卷绕在内部壳34周面上的金属带等。
屏蔽构件36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屏蔽构件36例如通过锡焊、配线等电连接于基板50的基准电位图形,由此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
这样,用屏蔽构件36包围传感器本体30。由此,抑制来自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电磁干扰射入传感器本体30。另外,在该例子中,在屏蔽构件36内,筒体32只对受光元件54进一步进行包围。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电磁干扰射入受光元件54。
另外,屏蔽构件36具有折弯部36a。折弯部36a从屏蔽构件36的后端朝着后方延伸。折弯部36a通过在用屏蔽构件36包围内部壳34之后折弯,从而覆盖受光元件54的后方。由此,也能够抑制电磁干扰从后方射入受光元件54。
并且,当仅通过屏蔽构件36就能够得到充分的电磁屏蔽性时,还可以省略筒体32及折弯部36a。这样,根据需要而设置筒体32及折弯部36a且可省略。
而且,屏蔽构件36并不需要完全包围传感器本体30,只要是可得到充分的电磁屏蔽性的范围,则还可以省略一部分包围部分。例如,要求较强屏蔽性的部位是受光元件54与受光电路周边,即使并不屏蔽投光元件52周边,作为光电传感器18的屏蔽性有时也会充分。此时,即使并不用屏蔽构件36包围投光元件54周边也不会有问题。即,在可确保光电传感器18的屏蔽性的范围内,用屏蔽构件36包围传感器本体30即可。
另外,屏蔽构件36具有舌片部36b。舌片部36b设置在屏蔽构件36前端并向内侧折弯。舌片部36b例如在屏蔽构件36包围内部壳34的状态下,接触内部壳34的前面34a。舌片部36b配置在不与开口34b、34c重叠的位置。例如在从前方观察的状态下,舌片部36b设置在开口34b、34c之间。换言之,在从前方观察的状态下,舌片部36b设置在投光元件52与受光元件54之间。
弹性体38具有弹性与导电性。弹性体38例如呈海绵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弹力。换言之,弹性体38是具有缓冲性的缓冲电极。弹性体38例如使用导电性无纺织布。弹性体38例如还可以是导电性橡胶、导电性弹簧等。
在该例子中,弹性体38的形状与内部壳34的前面34a的形状实际上相同。弹性体38接触内部壳34的前面34a及屏蔽构件36的舌片部36b。由此,弹性体38介由屏蔽构件36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
弹性体38具有一对开口38a、38b。开口38a使内部壳34的开口34b及投光元件52露出于前方。开口38b使内部壳34的开口34c及受光元件54露出于前方。换言之,在通过开口38a从前方观察的状态下,弹性体38包围投光元件52。在通过开口38b从前方观察的状态下,弹性体38包围受光元件54。
在从前方观察的状态下,弹性体38的一部分设置在投光元件52与受光元件54之间。弹性体38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可以是在从前方观察的状态下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投光元件52与受光元件54之间的任意形状。弹性体38例如还可以呈只设置在投光元件52与受光元件54之间部分的形状。
导电构件40以片状形成,覆盖受光元件54的前方。在该例子中,导电构件40的形状与内部壳34的前面34a的形状实际上相同。由此,导电构件40覆盖传感器本体30整体的前方。导电构件40设置在弹性体38的前方,介由弹性体38设置在内部壳34的前面34a上。
导电构件40具有对于检测光、反射光的透光性与导电性。导电构件40例如是透明的。换言之,导电构件40是透明电极。从投光元件52投射的检测光透过导电构件40向前方前进,反射光透过导电构件40射入受光元件54。导电构件40例如使用ITO(Indium-Titanium-Oxide)等。导电构件40的材料可以是具有透光性、导电性的任意材料。例如,还可以将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上以格子状形成金属线的构件作为导电构件40来加以使用。导电构件40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即可,还可以在一部分上具有遮光性部分。
导电构件40接触弹性体38。由此,导电构件40介由弹性体38及屏蔽构件36的舌片部36b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这样,屏蔽构件36的舌片部36b用于与导电构件40的导通上。
在该例子中,在导电构件40与屏蔽构件36的舌片部36b之间设置弹性体38。由此,例如可以提高导电构件40与舌片部36b的贴紧性。例如,能够使导电构件40更加确实地导通于基准电位。在将导电构件40直接接触舌片部36b的状态下,当可得到适当导通时,还可以省略弹性体38。根据需要设置弹性体38且可省略。使导电构件40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可以是任意方法。
这样,在传感器本体30的前方设置透光性导电构件40,使导电构件40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这样,也能够抑制从前方射入传感器本体30(受光元件54)的电磁干扰。
在该例子中,导电构件40呈平面片状,配置成大致正交于前后方向。换言之,导电构件40配置成大致正交于投光元件52的光轴及受光元件54的光轴。由此,例如能够简化导电构件40的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来抑制从前方射入传感器本体30的电磁干扰。
另外,通过使导电构件40大致正交于投光元件52的光轴,从而能够抑制在导电构件40的表面上产生检测光反射。同样,通过使导电构件40大致正交于受光元件54的光轴,从而能够抑制在导电构件40的表面上产生反射光反射。即,能够提高从投光元件52投射的光的利用效率。
偏振片42设置在导电构件40的前方。换言之,偏振片42设置在导电构件40与传感器壳44之间。偏振片42具有:覆盖投光元件52前方的第1区域42a;及覆盖受光元件54前方的第2区域42b。第1区域42a仅使从投光元件52投射的非偏振红外线(检测光)中的第1偏振光成分透过。第2区域42b仅使反射光中的第2偏振光成分透过。第1偏振光是例如垂直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第2偏振光是例如水平方向的直线偏振光。此时,第2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1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相同。第1偏振光及第2偏振光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可以是任意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另外,第2偏振光并不局限于正交于第1偏振光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可以是不同于第1偏振光偏振方向的任意偏振方向的直线偏振光。
例如,通过透过偏振片42的第1区域42a,从而检测光成为垂直方向的直线偏振光。人体上的反射是扩散反射。因此,当检测光被人体反射时,反射光成为非偏振光。从而,此时,包含于反射光的水平方向的直线偏振光成分通过偏振片42的第2区域42b而射入受光元件54。由此,可检测出对象物。
另一方面,当检测光被金属制的洗脸盆11等镜面反射时,偏振状态被维持。因此,抑制垂直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反射光射入第2区域42b而透过。由此,能够抑制因镜面反射而比较高强度的反射光射入受光元件54而误成为探测状态。
这样,能够通过设置偏振片42来抑制伴随镜面反射而发生误吐水。另外,此时将偏振片42设置在导电构件40前方。由此,即使伴随透过导电构件40而发生偏振紊乱,也能够将镜面反射对误吐水的影响抑制成实际上与不存在导电构件40的状态相同程度。即,从投光元件52投射的非偏振红外线在刚要透过偏振片42的第1区域42a之前为止,即使发生紊乱也不产生影响,被反射物反射的红外线在透过偏振片42的第2区域42b之后,即使发生紊乱也不产生影响。
第1偏振光及第2偏振光并不局限于直线偏振光,还可以是圆偏振光及椭圆偏振光等。在圆偏振光及椭圆偏振光中,当发生镜面反射时,偏振状态颠倒。例如,当右圆偏振光发生镜面反射时,成为左圆偏振光。从而,当使用圆偏振光及椭圆偏振光时,第2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1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实际上相同。例如,第1区域42a与第2区域42b成为右圆偏振光的偏振片。当检测光发生扩散反射时,包含于非偏振光反射光的右圆偏振光成分透过第2区域42b,可检测出对象物。另一方面,当检测光发生镜面反射时,左圆偏振光反射光被第2区域42b切断。由此,与直线偏振光时同样,抑制伴随镜面反射而发生误吐水。
在该例子中,设置有具有第1区域42a与第2区域42b的1个偏振片42。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排列设置具有第1区域42a的偏振片与具有第2区域42b的偏振片这2个偏振片。另外,第1区域42a的形成及第2区域42b的形成并不局限于偏振片,还可以是透过及切断规定偏振光的任意偏振构件。
传感器壳44呈朝着后方开口的大致开口箱状。换言之,传感器壳44呈一端封闭的筒状。传感器壳44在内部空间中收容传感器本体30、筒体32、内部壳34、屏蔽构件36、弹性体38、导电构件40及偏振片42等各部分。传感器壳44在内部例如收容上述各部分的整体。从而,在组装各部分之后的光电传感器18的外形形状与传感器壳44的外形形状实际上相同。传感器壳44例如在冲击、尘埃及水滴(水蒸气)等中保护各部分。换言之,传感器壳44是外装罩。
传感器壳44具有对于检测光及反射光的透光性。传感器壳44例如使用透明的树脂材料等。并且,传感器壳44并不需要整体具有透光性,至少检测光及反射光透过部分具有透光性即可。
在该例子中,为了在圆筒状的水栓13内部有效配置光电传感器18,根据水栓13的曲率,内部壳34、屏蔽构件36、弹性体38、导电构件40、偏振片42及传感器壳44的各部分以圆弧状弯曲的形状形成。内部壳34、屏蔽构件36、弹性体38、导电构件40、偏振片42及传感器壳44的各部分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可以是任意形状。
图3(a)及图3(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本体及内部壳的剖视图。
图3(a)表示在内部壳34保持传感器本体30之前的状态,图3(b)表示内部壳34保持传感器本体30的状态。
如图3(a)及图3(b)所示,内部壳34具有筒状部34d。筒状部34d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围绕以前后方向为轴的轴包围投光元件52。换言之,筒状部34d围绕投光元件52的光轴包围投光元件52。换言之,开口34b是筒状部34d前方侧的开口端。开口34b位于比在被内部壳34保持的状态下的投光元件52前端更靠前方的位置。
如前所述,内部壳34例如具有对投光元件52投射的检测光的遮光性。这样,用遮光性内部壳34包围投光元件52。由此,能够抑制检测光朝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侧方)。例如,能够抑制在光电传感器18(传感器壳44)内受光元件54直接接受检测光。
例如,在将光电传感器18配置于水栓13内的吐水口13a附近时,由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有可能经由金属制水栓13从前方射入光电传感器18。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装置10及光电传感器18中,通过导电构件40能够抑制从受光元件54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即使在将光电传感器18配置在水栓13内时,也能够抑制电磁干扰介由水栓13从前方射入受光元件54。
本申请发明者通过锐意研究的结果得到了如下知识,在光电传感器18中受光元件54最容易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从而,通过至少覆盖受光元件54的前方,从而能够抑制传感器本体30中的电磁干扰影响。另外,光电传感器18中,导电构件40覆盖传感器本体30整体的前方。此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对于传感器本体30的电磁干扰影响。
另外,只是将片状的导电构件40配置在受光元件54前方即可,还可以抑制结构变复杂。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抑制从受光元件54前方射入的电磁干扰。
另外,在水栓装置10及光电传感器18中,能够通过屏蔽构件36抑制电磁干扰射入传感器本体30。例如,能够抑制电磁干扰射入设置于基板50的受光电路而接收信号发生变动。另外,通过设置舌片部36b,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来导通导电构件40与屏蔽构件36。例如,能够不进行锡焊、配线来导通导电构件40与屏蔽构件36。即,屏蔽构件40不仅抑制电磁干扰射入,而且也发挥用于使导电构件40导通于基准电位的作用,1个构件发挥2个作用。
另外,在水栓装置10及光电传感器18中,筒体32包围受光元件54,屏蔽构件36进一步包围筒体32。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电磁干扰射入受光元件54。而且,由于筒体32具有遮光性,因此能够抑制从投光元件52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发生乱反射而直接射入受光元件54。
另外,在水栓装置10及光电传感器18中,导电构件40介由具有弹性、导电性的弹性体38导通于传感器本体30的基准电位。由此,通过弹性体38能够更加确实地使导电构件40导通于基准电位。当通过接触使导电构件40导通于基准电位时,虽然优选尽可能加大导电构件40与接触构件的接触面积,但是担心因接触导电构件40的接触构件的形状、材料而难以加大接触面积,实际上有可能成为1点接触而接触状态变得不稳定。例如,当在与基准电位的导通上使用屏蔽构件36时,如果导电构件40与屏蔽构件36都是由完全平坦的面所构成,则能够加大接触面积,但是实际上难以形成完全平坦的面,会发生细微的歪斜及表面粗糙。这样,虽然简单一看两者好像是导通的,但是实际上成为1点接触,因振动、温度变化等而其导通有可能断开。于是,通过使用具有弹性的弹性体38,从而能够加大接触面积,能够更加确实地使导电构件40导通于基准电位。另外,通过在从前方观察的状态下将弹性体38设置在投光元件52与受光元件54之间,从而能够用弹性体38遮挡从投光元件52朝向受光元件54的乱反射光。能够抑制从投光元件52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发生乱反射而直接射入受光元件54。
另外,在水栓装置10及光电传感器18中,在从前方观察的状态下,弹性体38包围受光元件54。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投光元件52或外部的乱反射光等意想不到地射入受光元件54。
另外,在水栓装置10及光电传感器18中,由于具有设置在导电构件40前方的偏振片42,因此如上所述,能够抑制伴随镜面反射光射入而发生误吐水。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壳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在该例子中,内部壳34具有凹部34e。凹部34e设置于内部壳34的前面34a。凹部34e收容屏蔽构件36的舌片部36b。
凹部34e的深度(离前面34a的距离)对应于舌片部36b的厚度。凹部34e的深度实际上与舌片部36b的厚度相同。舌片部36b的厚度为例如0.1mm以上、0.5mm以下。另外,从前方观察凹部34e的状态实际上相同于从前方观察舌片部36b的形状。
这样,通过将凹部34e设置于内部壳34的前面34a,从而能够抑制舌片部36b比内部壳34的前面34a更突出。例如,能够抑制光电传感器18整体大小变大。在该例子中,能够抑制光电传感器18的前后方向长度变长。
并且,屏蔽构件36中设置舌片部36b的位置可以是可与导电构件40导通的任意位置。凹部34e并不局限于内部壳34的前面34a,可以是对应于舌片部36e位置的内部壳34外面的任意位置。
图5(a)~图5(c)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构件及弹性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如图5(a)所示,在该例子中,在导电构件40与弹性体38之间设置有粘着层46。粘着层46在具有粘着性的同时具有导电性。而且,粘着层46具有对检测光及反射光的透光性。导电构件40及弹性体38介由粘着层46互相粘贴,同时介由粘着层46互相导通。
这样,通过设置粘着层46,从而例如能够提高导电构件40与弹性体38的组装性。另外,能够使导电构件40与弹性体38更加确实地接触。能够使导电构件40与弹性体38更加确实地导通。
将粘着层46既可以如图5(b)所示地设置于导电构件40,也可以如图5(c)所示地设置于弹性体38。将粘着层46设置于导电构件40及弹性体38的至少一方即可。
图6(a)~图6(d)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构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如图6(a)所示,在该例子中,导电构件40只覆盖受光元件54的前方。这样,导电构件40还可以并不一定覆盖投光元件52的前方。此时,能够抑制伴随透过导电构件40而检测光发生衰减,能够向外部投射强度更高的检测光。虽然导电构件40的理想的透过率为100%,但是实际上难以做成100%,检测光因透过导电构件40而发光强度降低。但是,屏蔽性要求高的部位是受光元件54与受光电路周边,即使投光元件52的周边并不被屏蔽,但是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屏蔽性有时也会充分。此时,通过导电构件40屏蔽投光元件52前方的必要性降低,只对受光元件54前方进行屏蔽即可。即,能够保持作为光电传感器18的屏蔽强度,同时能够向外部投射强度更高的检测光。
如图6(b)所示,在该例子中,导电构件40覆盖传感器本体30的前方,同时具有使投光元件52露出的开口部40a。这样,还可以在覆盖传感器本体30前方的同时通过开口部40a使投光元件52露出。此时,与图6(a)的情况同样,能够抑制伴随透过导电构件40而检测光发生衰减,能够向外部投射强度更高的检测光。
另外,在该例子中,例如将导电构件40对齐内部壳34的前面34a而配置即可,与图6(a)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导电构件40的组装性。另外,在投光元件52的前方部分,能够抑制在弹性体38与偏振片42之间产生间隙而偏振片42发生抖动等。
图6(b)中,示出了贯通孔状的开口部40a。开口部40a的形状例如还可以是缺口状。
如图6(c)所示,在该例子中,导电构件40具有:透光性基板部40b;及透光性导电膜40c,设置在基板部40b的一个面上。基板部40b例如使用透明树脂材料。基板部40b是绝缘性的。导电膜40c例如使用ITO膜。这样,导电构件40还可以是仅单面具有导电性。此时,例如能够抑制导电构件40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仅使导电构件40的单面具有导电性时,例如图6(a)、图6(b)所示,从前方观察导电构件40的形状在将导电膜40c朝向受光元件54侧时和在将导电膜40c朝向受光元件54的相反侧时不同。
由此,即使仅在基板部40b的一个面上设置导电膜40c时,也能够决定导电构件40的唯一安装朝向,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性。能够抑制将导电构件40安装成方向相反。
如图6(d)所示,在该例子中,导电构件40还具有第1偏振膜40d、第2偏振膜40e。第1偏振膜40d及第2偏振膜40e设置在基板部40b的另一个面上。第1偏振膜40d覆盖投光元件52的前方。第2偏振膜40e覆盖受光元件54的前方。第1偏振膜40d的功能与偏振片42的第1区域42a的功能实际上相同。第2偏振膜40e的功能与偏振片42的第2区域42b的功能实际上相同。即,在该例子中,偏振片42与导电构件40呈一体地形成。换言之,在该例子中,导电构件40具有偏振片42的功能。
这样,还可以将偏振片42与导电构件40呈一体地形成。由此,能够减少光电传感器18的部件数量,能够提高组装性。
图7(a)及图7(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及示意图。
如图7(a)及图7(b)所示,在该例子中,导电构件40覆盖传感器本体30的前方,同时具有设置在与投光元件52和受光元件54之间的部分相对的位置的槽部40f。并且,为了方便,图7(b)中简化图示了内部壳34。
槽部40f例如设置在与投光元件52及受光元件54相对的面上。另外,槽部40f例如在与投光元件52、受光元件54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这样,通过设置槽部40f,从而例如能够用槽部40f改变在导电构件40与内部壳34之间发生乱反射的光的前进方向。这样,如图7(b)所示,能够抑制在导电构件40上发生乱反射的光射入受光元件54。能够抑制从投光元件52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发生乱反射而直接射入受光元件54。
图8(a)及图8(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壳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及示意图。
如图8(a)及图8(b)所示,在该例子中,内部壳34具有:前面34a,在投光元件52与受光元件54之间延伸;及槽部34f,设置于前面34a。槽部34f例如在与投光元件52、受光元件54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图7(b)同样,图8(b)中简化图示了内部壳34。
这样,如图8(b)所示,通过设置槽部34f,从而能够抑制导电构件40上发生乱反射的光射入受光元件54。能够抑制从投光元件52投射的光的一部分发生乱反射而直接射入受光元件54。
另外,如关于图4的说明,当将收容屏蔽构件36的舌片部36b的凹部34e设置于内部壳34的前面34a时,通过将凹部34e配置在投光元件52与受光元件54之间,从而还可以使凹部34e具有收容舌片部36b的功能,与抑制乱反射光射入受光元件54的功能。
此时,能够抑制舌片部36b比内部壳34的前面34a更突出,能够抑制光电传感器18整体大小变大,同时能够通过凹部34e抑制在导电构件40上发生乱反射的光射入受光元件54。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9所示,光电传感器18具有传感器本体30、内部壳64、屏蔽构件66、弹性体68、导电构件70、偏振片72、传感器壳74。
在该例子中,内部壳64、屏蔽构件66及传感器壳74呈大致长方体状。另外,弹性体68、导电构件70及偏振片72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在该例子中,光电传感器18呈大致长方体状。
除了外形形状以外,内部壳64、屏蔽构件66、弹性体68、导电构件70、偏振片72及传感器壳74实际上分别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部壳34、屏蔽构件36、弹性体38、导电构件40、偏振片42及传感器壳44相同。从而,省略对内部壳64、屏蔽构件66、弹性体68、导电构件70、偏振片72及传感器壳74的详细说明。
这样,光电传感器18的外形形状还可以是大致长方体状。光电传感器18的外形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
第2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厕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冲厕装置100(吐水装置)具备大便器102、给水路14、电磁阀16(开闭阀)、光电传感器18、控制部20。并且,关于实际上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水栓装置10相同的功能、结构,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大便器102具有:凹状盆部;及向盆部吐出清洗水的吐水口(省略图示)。大便器102如下,通过从吐水口向盆部内吐出介由给水路14供给的清洗水,从而冲洗排泄到盆部内的污物等。即,在该例子中,大便器102作为吐水部而发挥功能。换言之,大便器102是西式坐便器。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光电传感器18具有传感器本体30、导电构件40等。光电传感器18检测使用者的手等对象物,将检测结果输入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例如响应光电传感器18对对象物的检测情况而规定时间打开电磁阀16,从而自动进行对大便器102的清洗。控制部20例如还可以如下,当光电传感器18的检测结果从检测出对象物的状态切换到未检测出的状态时,进行对大便器102的清洗。即,控制部20还可以响应使用者离开大便器102的活动而进行对大便器102的清洗。
在这样构成的冲厕装置100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将导电构件40设置在受光元件54前方。由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0同样,即使在冲厕装置100中,也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抑制从受光元件54的前方射入电磁干扰。
第3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厕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冲厕装置200(吐水装置)具备小便器202、给水路14、电磁阀16(开闭阀)、光电传感器18、控制部20。
小便器202具有:凹状盆部;及向盆部吐出清洗水的吐水口(省略图示)。小便器202如下,通过从吐水口向盆部内吐出介由给水路14供给的清洗水,从而冲洗盆部表面。即,在该例子中,小便器202作为吐水部而发挥功能。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光电传感器18具有传感器本体30、导电构件40等。光电传感器18检测使用者的身体等对象物,将检测结果输入到控制部20。控制部20例如如下,当光电传感器18的检测结果从检测出对象物的状态切换到未检测出的状态时,进行对小便器202的清洗。
在这样构成的冲厕装置200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将导电构件40设置在受光元件54前方。由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10同样,即使在冲厕装置200中,也能够通过简单结构抑制从受光元件54的前方射入电磁干扰。
这样,吐水装置既可以是水栓装置,也可以是用于大便器的冲厕装置,还可以是用于小便器的冲厕装置。吐水装置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检测对象物而控制吐止水的任意吐水装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内容。关于前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追加适当设计变更的发明,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则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水栓装置10、冲厕装置100、200等所具备的各要素的形状、尺寸、材质、配置等并不局限于例示的内容,而是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前述的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只要技术上可行,则可进行组合,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则对这些进行组合的发明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吐水装置,具备:
吐水部,具有吐出水的吐水口;
给水路,从给水源向所述吐水口引导水;
开闭阀,开闭所述给水路;
光电传感器,投射检测光,接受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输出对应于所述反射光受光量的接收信号;
及控制部,根据所述接收信号检测出对象物的有无,根据对所述对象物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开闭阀的开闭,其特征为,
所述光电传感器具有:
传感器本体,具有投射所述检测光的投光元件、接受所述反射光的受光元件;
及导电构件,以片状形成,在覆盖所述受光元件前方的同时,具有对所述检测光、所述反射光的透光性与导电性,导通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基准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光电传感器还具有:
内部壳,保持所述传感器本体;
及导电性屏蔽构件,包围所述传感器本体与所述内部壳,
所述屏蔽构件具有导通于所述导电构件的舌片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内部壳的外面上,设置有收容所述舌片部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光电传感器还具有筒体,其包围所述受光元件,具有导电性与对所述检测光、所述反射光的遮光性,
所述筒体导通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基准电位,与所述传感器本体一起被所述内部壳所保持,
所述屏蔽构件进一步包围所述筒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1项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导电构件介由具有弹性、导电性的弹性体导通于所述基准电位,
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投光元件与所述受光元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在从所述前方观察所述受光元件的状态下,所述弹性体包围所述受光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导电构件及所述弹性体中的一方具有导电性粘着层,介由所述粘着层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1项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导电构件只覆盖所述受光元件的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1项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导电构件覆盖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前方,同时具有使所述投光元件露出的开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1项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导电构件具有:透光性基板部;及透光性导电膜,设置在所述基板部的一个面上,
从所述前方观察所述导电构件的形状不同于在将所述导电膜朝向所述受光元件侧时与在将所述导电膜朝向所述受光元件的相反侧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1项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光电传感器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导电构件前方的偏振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偏振构件与所述导电构件呈一体地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1项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导电构件覆盖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前方,同时具有设置在与所述投光元件和所述受光元件之间的部分相对的位置的槽部。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内部壳具有:前面,在所述投光元件与所述受光元件之间延伸;及槽部,设置于所述前面。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内部壳具有在所述投光元件与所述受光元件之间延伸的前面,
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前面。
16.一种光电传感器,其特征为,具备:
传感器本体:具有投射检测光的投光元件、接受所述检测光的反射光的受光元件,输出对应于所述反射光受光量的接收信号;
及导电构件,以片状形成,在覆盖所述受光元件前方的同时,具有对所述检测光、所述反射光的透光性与导电性,导通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基准电位。
CN201710235552.4A 2016-05-13 2017-04-12 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 Pending CN1074353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7266A JP6784933B2 (ja) 2016-05-13 2016-05-13 吐水装置及び光電センサ
JP2016-097266 2016-05-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5357A true CN107435357A (zh) 2017-12-05

Family

ID=58698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5552.4A Pending CN107435357A (zh) 2016-05-13 2017-04-12 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2789B2 (zh)
EP (1) EP3243966B1 (zh)
JP (1) JP6784933B2 (zh)
CN (1) CN10743535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5337A (zh) * 2020-01-23 2020-06-19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冲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771233A (zh) * 2019-08-30 2021-05-07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以及排泄物感测装置
CN113760108A (zh) * 2020-06-02 2021-12-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开关以及操作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25117A (ko) * 2015-04-21 2016-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마트 수도 밸브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714338A1 (de) * 2017-11-23 2020-09-30 Oblamatik AG Vorrichtung mit steuerbarem ventil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ventils
WO2019155458A1 (en) * 2018-02-06 2019-08-15 Oryx Vision Ltd. Prevention of sensors' damage in optical systems
DE102019104234A1 (de) * 2019-02-20 2020-08-20 Grohe Ag Sanitärarmatur mit einer lichtdurchlässigen Beschichtung
JP7340145B2 (ja) * 2019-03-29 2023-09-07 Toto株式会社 吐水装置
JP7329172B2 (ja) * 2019-03-29 2023-08-18 Toto株式会社 吐水装置
JP7371489B2 (ja) 2019-12-25 2023-10-31 Toto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ケース付きの光電センサを備えた吐水装置
US11578477B2 (en) * 2020-01-30 2023-02-14 Jason Alan Appler Configurable collaborative communal culinary workspa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3982A (zh) * 2001-09-27 2004-12-08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自动水龙头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728402A (zh) * 2008-10-24 2010-06-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传感器
CN101858758A (zh) * 2009-04-13 2010-10-13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器
WO2016051854A1 (ja) * 2014-09-29 2016-04-07 株式会社Lixil 自動水栓およびキッチ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4314A (en) * 1986-01-22 1991-01-15 Water-Matic Corporation Automatic fluid-flow control system
JPS62133624A (ja) * 1985-12-04 1987-06-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電スイツチ
JPH0614380Y2 (ja) * 1987-04-25 1994-04-1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受光装置のシ−ルド構造
JPH07311279A (ja) * 1994-05-19 1995-11-28 Tokai Rika Co Ltd 物体検出装置
JP2000331577A (ja) * 1999-05-18 2000-11-30 Omron Corp 光電センサ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67594A (ja) * 2000-03-17 2001-09-28 Keyence Corp 光学装置
JP4048891B2 (ja) * 2002-09-25 2008-02-20 Toto株式会社 自動水栓装置
JP3900300B2 (ja) * 2004-03-15 2007-04-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電センサ用検出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電センサ
JP4457734B2 (ja) * 2004-04-08 2010-04-28 Toto株式会社 自動吐水装置
US20060016994A1 (en) * 2004-07-22 2006-01-26 Suresh Basoor System and method to prevent cross-talk between a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DE102007015424A1 (de) * 2007-03-30 2008-10-09 Schell Gmbh & Co. Kg Berührungslos steuerbare Waschtischarmatur
JP2009299293A (ja) * 2008-06-10 2009-12-24 Toto Ltd 自動水栓装置
JP2013076272A (ja) * 2011-09-30 2013-04-25 Toto Ltd 自動水栓装置
JP5990800B2 (ja) * 2012-09-28 2016-09-14 株式会社Lixil 人体検知センサ及び自動水栓
JP6802521B2 (ja) * 2016-10-13 2020-12-16 Toto株式会社 水周り器具に使用する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3982A (zh) * 2001-09-27 2004-12-08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自动水龙头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728402A (zh) * 2008-10-24 2010-06-09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传感器
CN101858758A (zh) * 2009-04-13 2010-10-13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器
WO2016051854A1 (ja) * 2014-09-29 2016-04-07 株式会社Lixil 自動水栓およびキッチ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233A (zh) * 2019-08-30 2021-05-07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以及排泄物感测装置
CN111305337A (zh) * 2020-01-23 2020-06-19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冲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760108A (zh) * 2020-06-02 2021-12-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开关以及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43966B1 (en) 2018-12-05
US10392789B2 (en) 2019-08-27
JP2017203348A (ja) 2017-11-16
EP3243966A1 (en) 2017-11-15
JP6784933B2 (ja) 2020-11-18
US20170328048A1 (en) 2017-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5357A (zh) 吐水装置及光电传感器
CN105074518B (zh) 基于tir的投影型光学触摸系统中的改善
CN204155595U (zh) 电子设备和检测落在电子设备上的环境光的装置
CN205809294U (zh) 距离感测装置
TWI292549B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EP1134006B1 (fr) Dispositif de détection et de signalisation de touches en escrime
CN108289626A (zh) 光电体积描记设备
US7940190B2 (en) Smoke detector
BRPI0416728A (pt) protetor de colchão, e, núcleo de colchão
AU2012311991A1 (en) Detonator assembly
JP5110264B2 (ja) 光電式防護装置
CN109171653A (zh) 光体积描记装置、电子设备
ES2107841T3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detectar e identificar cables electricos.
CN108712525A (zh) 移动终端
CN106137124B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光学感测模组
CN207924688U (zh) 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
JPS6050422A (ja) 液体検知センサ
US9329079B2 (en) Reflector having a detector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light beam against the reflector and to indicate a state of alignment used in a reflex mode detection device
TWI629463B (zh) Water quality sensor
JPH0365604A (ja) 光学センサ装置
JP5923688B2 (ja) カード起動型スイッチボックス
JP7329172B2 (ja) 吐水装置
FR2693846A1 (fr) Prise électrique de sécurité à déteection magnétique.
CN110568446A (zh) 一种光电类反射式信息传感器
TWM285853U (en) Switch structure of photosensing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