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0913A - 保护元件 - Google Patents

保护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0913A
CN107430913A CN201680019038.0A CN201680019038A CN107430913A CN 107430913 A CN107430913 A CN 107430913A CN 201680019038 A CN201680019038 A CN 201680019038A CN 107430913 A CN107430913 A CN 107430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tc
protection element
main surface
ele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90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井正明
泷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Electronics Co Ltd (japan)
Littelfuse Japan GK
Original Assignee
Lite Electronics Co Ltd (jap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Electronics Co Ltd (japan) filed Critical Lite Electronics Co Ltd (japan)
Publication of CN107430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0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02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01Mounting; Sup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14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 H01C1/1406Terminals or electrodes formed on resistive elements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14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 H01C1/142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the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being coated on the resis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 H01C17/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coating resistive material on a base
    • H01C17/06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coating resistive material on a base by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serigraph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04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having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1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voltage responsive, i.e. var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01Mounting; Supporting
    • H01C1/012Mounting; Supporting the base extending along and imparting rigidity or reinforcement to the resis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6PT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 Details Of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护元件,包括: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分层的PTC元件、位于PTC元件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和位于PTC元件的第二主表面的第二电极,并且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为彼此相对并且所述PTC元件插入其间,并且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Description

保护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元件。
背景技术
当在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中发生异常时,例如过量电流被提供给设备或设备达到异常高温时,使用各种类型的保护元件来切断到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的电流。这些保护元件包括双金属元件、温度熔断元件和正温度系数(PTC)元件。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No.6,051,814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当PTC元件并入要保护的设备时,PTC元件使用堵缝、螺钉或螺栓固定。当以这种方式固定PTC元件时,将恒定压力施加到PTC元件,并且PTC元件被防止膨胀。结果,元件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可能会损坏。
为此,采用了各种对策来减少施加于PTC元件的压力。例如,在PTC元件和诸如螺钉的紧固构件之间布置有树脂垫圈以减轻施加到PTC元件的压力。PTC元件也使用诸如弹簧的弹性构件来固定,以减轻施加到PTC元件上的压力(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使用这些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施加在PTC元件上的压力,但是它们有时会阻止PTC元件的运行。具体地,电阻值下降,额定电压下降,并且在运行期间断路响应性下降。例如,通常,PTC元件的电阻值在高温(如130℃)下比在室温下高几百倍。然而,当PTC元件遭受压力时,它只会上升数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PTC元件,其可以并入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中,而不会损害PTC元件的预期功能。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开始相信:当PTC元件的温度甚至在压力下升高时,通过设计PTC元件使得大量的电流不会流过经受压力的PTC元件的部分,可以获得期望的电阻增加率。因此,本发明人研究了PTC元件,其中电流没有流过由于紧固而受到压力的PTC元件的部分。结果,他们发现,期望PTC元件可以通过下列而获得:在不具有电极的PTC元件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提供一部分,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将主表面上的电极与由于紧固而受到压力的部分进行电分离。基于该发现产生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保护元件,包括:
分层的PTC元件,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和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二主表面上的第二电极;
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为彼此相对并且所述PTC元件插入其间;和
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包括该保护元件的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固定保护元件的方法,包括:
分层的PTC元件,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和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二主表面上的第二电极,
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为彼此相对并且所述PTC元件插入其间,和
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该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元件通过针对所述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沿所述PTC元件的厚度方向施加的压力来固定。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电极布置在PTC元件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以便与由于紧固而受到压力的部分电气分离,即使PTC元件已经被紧固而不采取措施来减轻压力时,PTC元件的预期功能也可以实现,并且还可以减少对PTC元件的损坏风险。
附图简述
图1(a)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从第一电极8观察保护元件1a的顶视图。图1(b)是沿着线x-x在厚度方向保护元件1a的剖视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保护元件中用于解释电流流动的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保护元件1b的剖视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保护元件1c的剖视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保护元件1d的剖视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保护元件1e的剖视图。
图7(a)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从第一电极8观察保护元件11a的顶视图。图7(b)是沿着线x-x在厚度方向保护元件11a的剖视图。
图8是在其已经固定后示出图7中保护元件11a的剖视图。
图9(a)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从第一电极8观察保护元件11b的顶视图。图9(b)是沿着线x-x在厚度方向保护元件11b的剖视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插座31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中插座31的放大透视图,示出彼此分离的多种元件。
图12是从下面观察图10的插座31中绝缘隔离44的透视图。
图13(a)至(c)是通过下面例子中使用的螺栓经历压力的PTC元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是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保护元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元件1a包括具有第一主表面2和第二主表面4的分层的PTC元件6、位于PTC元件6的第一主表面2上的第一电极8、位于PTC元件6的第二主表面4上的第二电极10。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定位的至少一部分经由PTC元件6彼此相对。第一电极8覆盖PTC元件的第一主表面2的一部分,PTC元件6的第一主表面2具有暴露部分12。换言之,第一主表面有一部分不被第一电极8覆盖。请注意,在本发明中,暴露部分12不被诸如第一电极之类的导电材料覆盖,但可被诸如保护涂层之类的绝缘材料覆盖。
用于本发明的聚合物PTC元件是一种聚合物PTC元件。该元素通常通过挤出由分散在聚合物(聚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等)中的导电填料(炭黑、镍合金等)组成的导电组合物,然后将挤出的产品切割成预定尺寸来获得。在一个方面,PTC元件可以是在至少一个主表面上具有薄层压电极(箔电极)的所谓聚合物PTC元件。当聚合物PTC元件在高温条件下膨胀时,分散在整个元件中的导电填料颗粒之间的距离增加,电阻值上升。
对于PTC元件6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在0.01和5mm之间,优选为在0.05mm和3mm之间,更优选为在0.1mm和1mm之间。
构成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对构成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们是导电材料即可。实例包括诸如镍、不锈钢、铜、铝、锡或钛的导电金属,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
在本发明中,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可由两层或多层导电材料层组成,如导电金属层。
保护元件1a经由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连接到其他电气元件。因此,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流过保护元件1a的电流经由夹在电极之间的PTC元件的部分在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之间流动,几乎没有任何电流到达对应于暴露部分12的PTC元件的部分。
保护元件1a通过使用堵缝或螺钉固定至少部分暴露部分12而安装在设备中。结果,暴露部分12受到压力以便在厚度方向上压缩PTC元件,但是具有第一电极8的部分不受压力。
当保护元件1a运行时,即PTC元件变热并膨胀时,PTC元件在与遭受压力的暴露部分12相对应的部分中不能充分膨胀,但是PTC元件可以在与不受压力的第一电极8相对应的部分中充分膨胀,并且该部分中的电阻值可以显著增加。因此,第一电极8与第二电极10之间的电流路径基本上被阻挡,流过保护元件1a的电流被阻断。请注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电流可能会流经。
在优选方面中,暴露部分12的宽度d1大于PTC元件6的厚度t。通过以这种方式扩大暴露部分12的宽度,第一电极8与由于紧固而受到压力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8与第二电极10之间的距离,可以可靠地防止从第一电极8流向受压部分的电流。
在本实施方案中,暴露部分12位于PTC元件的端部。通过使暴露部分更靠近PTC元件的端部,可以进一步扩大第一电极8的面积,并且可以提高保护元件1a的额定电流。
在本实施例的保护元件中,PTC元件暴露在与用于固定元件的螺钉等紧固构件接触的位置。因为没有金属层,电流不太可能流入紧固构件,并且更牢固地固定。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因为各种修改是可能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保护元件1b在PTC元件6的两端都有一个暴露部分12。通过在两端提供暴露部分,元件可以固定在两个位置,从而更牢固地固定。保护元件1b中的其余配置与保护元件1a的配置相同。
如本实施方案所示,本发明的保护元件不限于一个暴露部分12,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暴露部分。对于这个位置也没有特别的限制。
在另外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保护元件1c在第一主表面2上也有第一金属层14。第一金属层14沿暴露部分12运行,并与第一电极8分开。保护元件1c被固定在第一金属层14的一部分中。通过提供固定元件的金属层,可以提高固定部分的刚度,并且可以更稳定地确保元件。保护元件1c的其余部分类似于保护元件1a。
对构成第一金属层14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它可以由与第一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在优选方面中,暴露部分12的宽度d2大于PTC元件6的厚度t。通过以这种方式扩大暴露部分12的宽度,第一电极8与第一金属层1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8与第二电极10之间的距离,可以可靠地防止从第一电极8到第一金属层14的电流流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5所示,保护元件1d在第二主表面4的第一表面2上具有暴露部分12的一部分16。通过安排在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中相互反对的暴露部分,可以可靠地防止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流向该部分的电流。保护元件1d的其余部分类似于保护元件1a。
如本实施方案所示,如果本发明的保护元件中的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经由PTC元件与第一电极相对,则其余部分可以布置在第二主表面上的任何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6所示,保护元件1e在第一主表面2上有第一金属层14,第二主表面上有第二金属层18。第一金属层14和第二金属层18彼此相对定位,沿暴露部分12和暴露部分16运行,并与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保持分离。保护元件1e被固定在第一金属层14和第二金属层18的一部分中。通过提供固定元件的金属层,可以提高固定部分的刚度,并且可以更稳定地确保元件。保护元件1e的其余部分类似于保护元件1d。
对构成第二金属层18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它可以由与第二电极10相同的材料制成。
在优选方面中,暴露部分12和暴露部分16的宽度d3大于PTC元件6的厚度t。通过以这种方式扩大暴露部分12和暴露部分16的宽度,第一电极8与第一金属层14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电极10与第二金属层18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可靠地防止从第一电极8到第一金属层14或从第二电极10到第二金属层8的电流流动。
图1至图6所示的保护元件的平面形状(从PTC元件的第一主表面观察时的形状)为矩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形状。本发明的保护元件的平面形状可以有任何形状。例如,本发明的保护元件可以在PTC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开口,优选地形成环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7(a)和图7(b)所示,保护元件11a具有环形PTC元件6、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其开口在厚度方向上穿过。第一电极8、PTC元件6和第二电极10顺序堆叠,使得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中的圆形开口的中心线位于在PTC元件6的开口的中心轴上。换言之,第一电极8、PTC元件6和第二电极10的圆形开口是同心的。
第一电极8的内径大于PTC元件6和第二电极10的内径。(这里,内径是环内的圆形开口的直径)因此,在保护元件11a中,第一电极8不完全覆盖PTC元件6的第一主表面2,并且第一主表面的部分12保持暴露在保护元件11a的顶部。第二电极10的内径和外径与PTC元件6的内径和外径尺寸相同。因此,第二电极10完全覆盖PTC元件6的第二主表面4。
如图8所示,保护元件11a可以通过诸如螺钉(或螺栓)22的紧固构件固定到诸如电气元件24的另一构件。更具体地,PTC元件6通过保护元件11a的暴露部分12中的螺钉22的头部向下按压,以固定保护元件11a。用于固定元件的力仅作用在PTC元件6与螺钉22的接触表面上,并且不会对其余部分起作用(例如,具有第一电极8的部分)。
当保护元件11a的温度升高时,PTC元件6试图扩大。与螺钉22接触的部分不能由于螺钉22的压力而膨胀,但是没有受到螺钉22的压力的部分,也就是说,第一电极8的部分可以膨胀。流过保护元件11a的电流经由PTC元件6(或相反)从第一电极8流向第二电极10,但不流入固定部分(暴露部分12)。在第一电极8和第二电极10之间插入的部分中的PTC元件膨胀,基本上阻挡流向保护元件11a的电流。
当保护元件为环形时,对于PTC元件6的外径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预期用途进行选择。实例包括5mm至100mm、10mm至50mm以及15mm至25mm。
对PTC元件6的内径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优选为
在上述保护元件1a至1e的情况中,下保护元件11a上的许多变化是可能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9(a)和图9(b)所示,保护元件11b在第一主表面2上具有第一金属层14。第一金属层14是环形的。第一金属层14的内径与PTC元件6的内径尺寸相同,但是外径小于第一电极8的内径。第一金属层14由暴露部分12与第一电极8分开。因此,如图9(a)所示,当从第一电极侧观察保护元件11b时,第一金属层14、暴露部分12和第一电极8以该顺序存在于圆环里面。保护元件11b中的其余配置与保护元件11a的配置相同。
在另外实施方案中,暴露部分可以以与上述保护元件1d相同的方式在保护元件11a的第二主表面中提供。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暴露部分和第二金属层可以以与上述保护元件1e相同的方式提供在保护元件11b的第二主表面中。
在所示实施例中,PTC元件的外轮廓和内轮廓(即开口)的形状是圆形的,但与另一种形状如椭圆形或多边形(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等)组合。PTC元件中的开口不一定是在PTC元件的中心。例如,可以在PTC元件的外周部分。
本发明的保护元件可以分别制造PTC元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然后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在另一种方法中,PTC元件的主表面可以完全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覆盖,并且可以使用蚀刻、喷砂或切割器去除与暴露部分相对应的位置中的电极。
本发明的保护元件可以使用螺钉或堵缝安装在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上。与焊接、焊接和使用粘合剂相比,这使得保护元件更容易附着和拆卸。另外,由于连接部分不必加热,所以可以使用耐热性低的部件。结果,本发明可用作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中的保护元件,包括点烟器插座、吸尘器和冰箱。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例如包括上述本发明的保护元件的插座。
以下是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关于插座的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插座31具有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结构。具体地,插座31包括:
插座主体部分32,
设置在插座主体部分32的外底部表面34上的本发明保护元件11b,使得第二电极10接触外底部表面34,
设置在保护元件11b的第一电极8上的端子42,
绝缘隔离44,具有设置在端子42上的突出部分40,以和端子42的主表面分开,
设置在绝缘隔离44上的端子46,和
设置在插座主体部分32的内底部表面上的绝缘构件48,
它们通过下列固定:从所述绝缘构件48侧插入端子46侧以免与所述保护元件11b接触的螺栓52、和定位在端子46侧上的螺母54。
在插座31中,端子46(螺母54)和螺栓52电连接以形成电流路径。当端子46电连接电源(未示出)的正极(或负极)时,螺栓52用作插座31的正极(或负极)。端子46和螺栓52之间的电连接可以直接或通过螺母54。此外,端子42、第一电极8、PTC元件6、第二电极10和插座主体部分32电连接以形成电流路径。当端子42连接到电源的负极(或正极)时,插座主体部分32作为插座31的负极(或正极)。
插座主体部分3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这可以根据预期用途来选择。
由于插座主体部分32用作端子,所以插座主体部分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对所使用的导电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实例包括镍、不锈钢、铁、铜、铝、锡、钛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
端子42可以具有允许其连接到诸如电源的其他电气元件的任何形状。在本实施方案中,端子42电连接到保护元件11b中的第一电极8。端子42优选地使用导电粘合剂或焊料连接到第一电极8。
绝缘隔离44用于将保护元件11b与端子46电隔离。绝缘隔离44在底面具有突出部分40(图12),突出部分通过端子42中的开口,到达第一金属层14,并通过按下第一金属层14来保护保护元件11b。
绝缘隔离44由突出部分40保持,绝缘隔离层44的底面部分与端子42分离。因此,绝缘隔离44的突出部分40的高度大于端子42的总厚度。绝缘隔离44的突出部分的高度与端子42的厚度之间的差异必须大于PTC元件6在跳闸时增加的厚度,因此优选为10μm以上,优选为10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500μm以上。
构成绝缘隔离层44的材料只要是绝缘即可,没有特别限定。然而,绝缘树脂是优选的。绝缘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例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具体实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氟基树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ABS合金树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弹性体。
端子46可以具有允许其连接到诸如电源的其他电气元件的任何形状。在本实施方案中,端子46位于绝缘隔离区44的凹部中。
绝缘构件48用于将螺栓52与插座主体部分32电分离。
构成绝缘构件48的材料只要是绝缘性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然而,绝缘树脂是优选的。绝缘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例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具体实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氟基树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ABS合金树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弹性体。
绝缘构件48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实现其将螺栓52与插座主体部分32电分离的功能即可。
螺栓(螺钉)52被布置为以免与所述保护元件接触11b和插座主体部分32。螺母52直接或通过螺母54与端子46电连接。螺母52用作连接到另一电气元件的端子。
由于螺栓52用作端子,所以它由导电材料制成。对所使用的导电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实例包括镍、不锈钢、铁、铜、铝、锡、钛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
构成螺母54的材料优选为导电材料。可以使用构成螺栓52的相同材料。
本发明的保护元件优选通过下列固定或安装:针对保护元件的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沿着PTC元件的厚度方向施加压力。
因此,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固定或安装上述保护元件的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固定或安装保护元件的方法,包括:
分层的PTC元件,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和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二主表面上的第二电极,
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为彼此相对并且所述PTC元件插入其间,和
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保护元件通过下列固定或安装:针对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沿着PTC元件的厚度方向施加压力。
在优选方面中,接受施加的压力的位置是距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距离大于所述PTC元件的厚度的位置。通过在该处施加压力,可以更可靠地防止通过PTC元件上的压力作用的地方从第一电极流向第二电极。
本发明参照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说明,因为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实施例1
PTC元件中的第一电极的一部分,其外径为21mm,内径为8.3mm(样品A、图13(a)),使用切割器切割以产生PTC元件,其中内部第一电极的直径为12mm,PTC元件和第二电极的内径为8.3mm(样品B、图13(b))。
类似地,使用切割器切除第一电极的一部分和第二电极的一部分,以产生PTC元件,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内径为12mm,内部PTC元件的直径为8.3mm(样品C、图13(c))。
样品A-C通过螺栓26(头直径:8.0mm)、垫圈28(外径:9.9mm)和六角螺母30(对角距离:8.1mm;表面之间的宽度:7.0mm)紧固,如图13(紧固力矩:1kgf),并测定各样品的耐温特性。为了控制目的,在紧固之前测量样品A和样品B的耐温特性。(25℃)和之后(175℃)跳闸时的各样品的电阻值如下表所示。
[表1]
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与样品B和样品C相比,样品A在跳闸期间电阻值的上升小得多。由于样品A中的电极被PTC元件的主表面覆盖并且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极的顶部上,所以认为电极抑制PTC元件的膨胀。因为样品B和样品C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与施加压力部分分离,所以这不会阻止PTC元件的膨胀,导致与原来相似的电阻值。
工业实用性
为了作为端子或电子设备的通用保护元件,本发明的保护元件可以使用螺钉或堵缝安装在各种端子或电子设备上。
附图标记
1a-1e:保护元件
2:第一主表面
4:第二主表面
6:PTC元件
8:第一电极
10:第二电极
11a,11b:保护元件
12:暴露部分
14:第一金属层
16:暴露部分
18:第二金属层
22:螺钉
24:电气元伴
26:螺栓
28:垫圈
30:螺母
31:插座
32:插座主体部分
34:外底部表面
40:突出部分
42:端子
44:绝缘隔离
46:端子
48:绝缘构件
52:螺栓
54:螺母

Claims (18)

1.保护元件,包括:
分层的PTC元件,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和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二主表面上的第二电极,
所述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为彼此相对并且所述PTC元件插入其间;和
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相对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部分暴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元件,还包括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第一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从所述第一电极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距离大于所述PTC元件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还包括所述第二主表面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从所述第二电极到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距离大于所述PTC元件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所述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端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端部区域,并且所述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沿着所述第一金属层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所述PTC元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所述PTC元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是环形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所述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沿所述PTC元件的内边缘部分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沿所述PTC元件的内边缘部分定位,并且所述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沿着所述第一金属层定位。
13.电子设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
14.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
15.插座,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主体部分,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元件设置在所述插座主体部分的外底部表面,使得所述第二电极接触所述外底部表面,
设置在所述保护元件的第一电极上的端子,
绝缘隔离,具有设置在所述端子上的突出部分以和所述端子的主表面分开,
设置在所述绝缘隔离上的另外端子,和
设置在所述插座主体部分的内底部表面上的绝缘构件,
它们通过下列固定:从所述绝缘构件侧插入另外端子侧以免与所述保护元件接触的螺栓、和定位在另外端子侧上的螺母。
17.一种固定保护元件的方法,包括:
分层的PTC元件,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和位于所述PTC元件的第二主表面上的第二电极,
所述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为彼此相对并且所述PTC元件插入其间,和
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通过针对所述第一主表面的暴露部分沿所述PTC元件的厚度方向施加的压力来固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接受施加的压力的位置是距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距离大于所述PTC元件的厚度的位置。
CN201680019038.0A 2015-04-24 2016-04-22 保护元件 Pending CN1074309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9286 2015-04-24
JP2015-089286 2015-04-24
PCT/JP2016/062771 WO2016171257A1 (ja) 2015-04-24 2016-04-22 保護素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0913A true CN107430913A (zh) 2017-12-01

Family

ID=57143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9038.0A Pending CN107430913A (zh) 2015-04-24 2016-04-22 保护元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82769A1 (zh)
EP (1) EP3288042A4 (zh)
JP (1) JPWO2016171257A1 (zh)
KR (1) KR20170138416A (zh)
CN (1) CN107430913A (zh)
TW (1) TW201703064A (zh)
WO (1) WO201617125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0045A (zh) * 2019-03-07 2020-10-02 力特电子(日本)有限责任公司 封口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10472A1 (de) * 2017-06-22 2018-12-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Varistor mit Durchlegierungsoptimier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33479Y1 (zh) * 1968-05-21 1972-10-09
JPS62238602A (ja) * 1986-04-09 1987-10-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正特性磁器半導体
JPH0436202U (zh) * 1990-07-20 1992-03-26
JPH06333706A (ja) * 1993-05-21 1994-12-02 Murata Mfg Co Ltd サーミスタ装置
CN1343364A (zh) * 1999-03-08 2002-04-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片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JP2012133947A (ja) * 2010-12-20 2012-07-12 Fdk Tottori Co Ltd 外付けptc素子ユニット及び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2128B2 (ja) * 1991-10-17 1999-04-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圧依存性非直線抵抗体磁器素子
US5852397A (en) * 1992-07-09 1998-12-22 Raychem Corporation Electrical devices
US20060152330A1 (en) * 2005-01-12 2006-07-13 Jong-Sung Kang PTC current limiting device having molding part made of insulating material
KR20150055216A (ko) * 2013-11-12 2015-05-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및 그 케이스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33479Y1 (zh) * 1968-05-21 1972-10-09
JPS62238602A (ja) * 1986-04-09 1987-10-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正特性磁器半導体
JPH0436202U (zh) * 1990-07-20 1992-03-26
JPH06333706A (ja) * 1993-05-21 1994-12-02 Murata Mfg Co Ltd サーミスタ装置
CN1343364A (zh) * 1999-03-08 2002-04-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片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JP2012133947A (ja) * 2010-12-20 2012-07-12 Fdk Tottori Co Ltd 外付けptc素子ユニット及び電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0045A (zh) * 2019-03-07 2020-10-02 力特电子(日本)有限责任公司 封口体
CN111740045B (zh) * 2019-03-07 2024-02-13 力特电子(日本)有限责任公司 封口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88042A1 (en) 2018-02-28
WO2016171257A1 (ja) 2016-10-27
EP3288042A4 (en) 2018-12-05
TW201703064A (zh) 2017-01-16
US20180082769A1 (en) 2018-03-22
KR20170138416A (ko) 2017-12-15
JPWO2016171257A1 (ja)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7974B2 (ja) 二次電池
KR101772266B1 (ko) 우수한 전기차단성을 구비한 이차전지용 캡조립체 및 그 이차전지
WO1997006538A1 (en) Ptc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using the same
US1083331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EP2933856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a current distribution member
TWI620367B (zh) 封口體
US9257694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a lead tab with injection material
US10177505B2 (en) Protection element
US20120214060A1 (en) Lead member
TW201705158A (zh) 過電流保護元件
CN107430913A (zh) 保护元件
KR102173754B1 (ko) 이차전지 및 그러한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CN105938891A (zh) 具有连接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WO2016093015A1 (ja) 電極
KR101726937B1 (ko) 이차전지용 캡조립체 및 그 이차전지
JP6779228B2 (ja) Ptc素子
JP3878733B2 (ja) 電池における温度ヒュ−ズの内付け構造及び温度ヒュ−ズ
WO2017056988A1 (ja) 保護素子
JP6903615B2 (ja) 感温ペレット型温度ヒューズ
JP6395484B2 (ja) 正極リード、アルカリ二次電池
JP2023147084A (ja)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JPH11204006A (ja) 温度ヒュ−ズ
JP2008300405A (ja) 電子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