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6210A - 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6210A
CN107406210A CN201680015114.0A CN201680015114A CN107406210A CN 107406210 A CN107406210 A CN 107406210A CN 201680015114 A CN201680015114 A CN 201680015114A CN 107406210 A CN107406210 A CN 107406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sheet element
roller
width
roll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51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木实
柳成镇
野元博文
藤井幸司
中川大五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6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6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32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 B65H23/038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by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02Advancing webs by friction 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204Sens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 B65H23/0208Sens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with an element engaging the edge of the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1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 B65H23/18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in connection with running-web
    • B65H23/188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in connection with running-web and controlling web t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65H2515/31Tensile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65H2515/31Tensile forces
    • B65H2515/314Tension profile, i.e. distribution of tension, e.g. across the material feeding direction or along diameter of web roll

Landscapes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辊构件一边支承片构件一边输送该片构件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将由支承于辊构件的片构件施加于所述辊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进行检测;基于所述多个分力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调整为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成为预定的平衡。

Description

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2015年5月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95687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通过引用编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利用辊构件支承并输送例如膜等片构件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
作为在该输送方法中使用的辊构件,可列举出由于驱动旋转而将片构件向下游侧输送的驱动辊、以及随着片构件的移动而自由旋转的用作从动辊的辊构件等。这些驱动辊和从动辊能分别单独使用,也能用作构成为使它们形成夹持部分的一对夹持辊。
在这种辊构件中,通常以辊构件的旋转轴与前后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辊构件平行、且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式精度良好地设置有这些辊构件。
不过,由于辊构件的设置的平行不良、风等外部主要原因引起的片构件输送的紊乱、因片构件的厚度的偏差引起的其面方向的重量偏差、因片构件的自重引起的挠曲、片构件的弹性变形这样的原因而导致片构件的宽度方向的张力变得不均匀。其结果,片构件曲折移动。另外,若张力的不均匀变大,则片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未施加张力的一侧(单侧)从辊构件浮起。因此片构件在辊构件上滑移,其结果,会产生片构件的背面的损伤、褶皱、卷绕不良等不良情况。
因此,为了抑制这样的不良情况,提出了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其中,对例如从片构件施加于辊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张力的偏差进行检测,基于所获得的检测结果使辊构件以其宽度方向中央为中心回转。根据该片构件的输送方法,能够均匀地控制在输送片构件之际的张力平衡(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47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即使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也存在无法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之际的张力偏差的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之际的张力偏差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对在利用辊构件输送片构件之际施加于辊构件的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从片构件的比与辊构件接触的部分靠上游侧的部分(朝向辊构件的部分)施加于辊构件的张力和从下游侧的部分(远离辊构件的部分)施加于辊构件的张力彼此不同。
而且,基于该见解,对在使用了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片材输送方法的情况下无法充分且均匀地控制张力偏差的理由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彻底查明上述偏差无法充分且均匀地控制的原因在于,在专利文献1中,分别将施加于辊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侧的力整体上作为一个力进行检测。即、彻底查明上述偏差无法充分且均匀地控制的原因在于,将来自上游侧的部分的张力和来自下游侧的张力作为一个合力进行检测。
并且,基于这些见解,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如下内容:通过将施加于辊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侧的力之差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的分力进行检测,能够比以往精度更良好地检测。而且,发现了如下内容:通过对如此精度良好地检测到的宽度方向两端侧的分力进行调整,以使如此精度良好地检测到的宽度方向两端侧的分力成为预定的平衡,能够充分地去除张力偏差的原因。另外,由此,能够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之际的张力偏差,其结果,发现能比以往更均匀地控制张力偏差,以至于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是一种利用辊构件一边支承片构件一边输送该片构件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将由支承于所述辊构件的所述片构件施加于所述辊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进行检测;
基于所述多个分力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成为预定的平衡。
另外,在上述构成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调整中,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之差变小。在此,对应的分力之差是指相互对应的方向的分力之差。
另外,在上述构成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中,优选的是,
至少由第1辊构件和配置于该第1辊构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的第2辊构件一边支承所述片构件一边输送所述片构件,
在所述检测中,对所述第1辊构件的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进行检测,
在所述调整中,通过对所述第1辊构件和所述第2辊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配置进行调整,来对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成为所述预定的平衡。
另外,在上述构成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中,优选的是,
所述辊构件是被旋转驱动力驱动的驱动辊。
另外,在上述构成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检测中,将从沿着彼此不同的三个方向的三个力和以该各方向为轴线而绕该轴线旋转的三个转矩这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作为所述多个方向上的分力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片构件,其具备:
辊构件,其一边支承所述片构件一边将该片构件向下游侧输送;
检测部,其将由支承于所述辊构件的所述片构件施加于所述辊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侧的力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进行检测;
调整部,其基于所述多个分力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侧的分力调整为所述宽度方向两端侧的分力成为预定的平衡。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调整部构成为,对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对应的分力之差变小。在此,对应的分力之差是指相互对应的方向的分力之差。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中,优选的是,
作为所述辊构件,具备第1辊构件和配置于该第1辊构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的第2辊构件,
所述检测部对所述第1辊构件的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进行检测,
所述调整部构成为,通过对所述第1辊构件和所述第2辊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配置进行调整,来对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成为所述预定的平衡。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中,优选的是,
所述辊构件是被旋转驱动力驱动的驱动辊。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部构成为,将从沿着彼此不同的三个方向的三个力和以该各方向为轴线而绕该轴线旋转的三个转矩这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作为所述多个分力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输送装置的检测部和调整部周边的概略局部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输送装置的检测部和调整部周边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输送装置中由检测部检测的力的方向的概略侧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输送装置中能由检测部测定的力的方向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输送装置的检测部和调整部周边的概略局部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具备:
供给部3,其从卷绕带状的片构件30而成的卷筒体31放出片构件30而向所期望的位置A供给;
回收部5,其将在所期望的位置A经过了所期望的处理的片构件30卷绕而作为辊体33回收;
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其配置于供给部3与位置A之间,一边支承片构件30一边将该片构件30向下游侧输送;
两个检测部21、21’,其将由片构件30施加于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分力(在此,在一端侧是两个分力F1、F2、在另一端侧是两个分力F1’、F2’)进行检测;
调整部23,其基于由检测部21、21’检测到的分力F1、F2、F1’、F2’的检测结果将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和分力F1’、F2’(即、一端侧的分力F1、F2和另一端侧的分力F1’、F2’)调整为预定的平衡;
控制部25,其基于由检测部21、21’检测到的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利用调整部23使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和分力F1’、F2’调整成预定的平衡。
另外,第2辊构件8配置于第1辊构件7的下游侧。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部23基于由检测部21、21’检测到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调整,以使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变小。
另外,控制部25基于由检测部21、21’检测到的分力F1、F2、分力F1’、F2’利用调整部23对第1辊构件7的配置进行调整。
此外,优选的是,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分别是比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中央靠近各两端的区域。
片构件30呈带状,只要是以由第1辊构件7的表面和第2辊构件8的表面支承、并输送的方式具有挠性的构件,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片构件30,可列举出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的片构件。
供给部3用于从片构件30卷绕成卷状而成的卷筒体31放出片构件30。作为该供给部3,可列举出例如放出装置等。
回收部5用于将在所期望的位置A实施了所期望的处理的片构件30卷绕而作为卷筒体33进行回收。作为该回收部5,可列举出例如卷绕装置等。
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用于输送膜等片构件30。具体而言,在图1的形态中,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用于将片构件30向例如在该片构件30上形成涂布膜的涂布位置这样的所期望的位置A输送。
此外,在其他的形态中,也可以是,例如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配置于位置A与回收部5之间,用于从位置A向回收部5进行输送。
另外,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构成为可旋转,具体而言,在来自未图示的驱动部的驱动下旋转、或追随膜的移动而旋转。
作为该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可列举出如下辊等:驱动辊,其具备辊部,该辊部被驱动旋转而将片构件30向下游侧输送;和从动辊,其具备辊部,该辊部随着片构件30的移动而自由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是从动辊的形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由检测部21、21’检测。该第1辊构件7具有轴芯部11和以轴芯部11为中心而相对于该轴芯部11旋转的辊部13,通过利用辊部13的表面一边与片构件30接触一边以轴芯部11为中心旋转,从而使片构件30向下游侧移动。
此外,第1辊构件7的辊部13也可以与轴芯部11一起旋转。
另外,第1辊构件7配置于如下位置:片构件30的比与第1辊构件7接触的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和片构件30的比与第1辊构件7接触的接触部分S靠下游侧的部分30b彼此呈预定的角度而交叉的位置(参照图4)。
检测部21、21’构成为,将由片构件30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与该第1辊构件7垂直的方向、且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F1、F2、分力F1’、F2’在各自的端侧检测。另外,检测部21、21’构成为,分别对与片构件30的上游侧的部分30a平行的方向的分力F1、F1’、和与下游侧的部分30b平行的方向的分力F2、F2’进行检测。
在此,如图4所示,对于轴芯部1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11a、11b,由于从片构件30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张力T1、以及从片构件30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下游侧的部分30b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张力T2而对第1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11a、11b分别施加力。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部21、21’使由于这些张力T1、T2而施加于各端部11a、11b的合计的力分解成朝向与轴芯部11垂直的方向、且与片构件30中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和片构件30中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下游侧的部分30b分别平行的两个方向而对各方向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此外,分力F1、F2由端部11a侧的检测部21检测,分力F1’、F2’由端部11b侧的检测部21’检测。
此外,在沿着第1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观察时(如图4那样观察时),与上游侧的部分30a平行的方向相当于接触部分S的上游侧端缘处的片构件30和第1辊构件7的切线的方向,与下游侧的部分30b平行的方向相当于接触部分S的下游侧端缘处的片构件30和第1辊构件7的切线的方向。
该检测部21、21’只要能检测上述多个分力F1、F2、分力F1’、F2’,就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如图5所示,作为检测部21、21’,能采用6分力负荷传感器,该6分力负荷传感器将从沿着彼此不同的任意的三个方向(a方向、b方向、c方向)的三个力〔(Fa、Fb、Fc)、(Fa’、Fb’、Fc’)〕、以及以该各方向为轴线而绕该轴线旋转的三个转矩〔(Ma、Mb、Mc)、(Ma’、Mb’、Mc’)〕这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作为所述多个方向上的分力进行检测。
该6分力负荷传感器能够将例如上述6个力中的、b方向的力Fb、Fb’、c方向的力Fc、Fc’分别作为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
此外,虽没有图示,但在采用了6分力负荷传感器作为检测部21’的情况下,利用该6分力负荷传感器,对于检测部21,与图5所示同样地,从沿着彼此不同的任意的三个方向(a方向、b方向、c方向)的三个力(Fa’、Fb’、Fc’)、以及以该各方向为轴线而绕该轴线旋转的三个转矩(Ma’、Mb’、Mc’)这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能作为所述多个方向上的分力进行检测。
该6分力负荷传感器以与第1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11a、11b的端缘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有两个。由此,对轴芯部1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11a、11b处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将该分力F1、F2、分力F1’、F2’分别设为第1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
在此,在使用6分力负荷传感器作为检测部21、21’的情况下,对采用了这样的三个前提成立的形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1)检测轴线(要检测的方向的轴线)的各轴线(Fa、Fb、Fc)、(Fa’、Fb’、Fc’)间的相对角度已知;
(2)片构件30中的比与第1辊构件7接触的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进入侧)的部分30a与构件30中的比与第1辊构件7接触的接触部分S靠下游侧(出侧)的部分30b所成的相对角度也已知;
(3)检测部21、21’所受到的载荷中的、从除了片构件30以外受到的载荷不因片构件30的有无而变化。
在该情况下,在由检测部21、21’检测的6成分的载荷(力)中,除了含有从片构件30受到的载荷(力)之外,还含有由于检测轴线间的相对角度而产生的载荷(力)、检测部21、21’的载荷(力)这样的从除了片构件30以外受到的载荷(外力矢量),在含有这些来自除了片构件30以外的载荷的状态下,分别在6成分中形成有合力矢量。
因此,检测部21、21’在6成分的各成分中通过从合力矢量减去外力矢量,算出各成分中的仅因从片构件30的上游侧的部分30a和下游侧的部分30b受到的张力引起的载荷(力)。
另外,在此,设定为该6成分中的、〔(Fb、Fc)、(Fb’、Fc’)〕的2成分的分力F1、F2、分力F1’、F2’向控制部25发送,利用该控制部25进行控制。
此外,在上述(1)中的各轴线间的相对角度被变更、或上述(2)中的上游侧的部分30a与下游侧的部分30b所成的相对角度被变更、或(3)中的产生了来自其他载荷对片构件30进一步的影响的情况下,根据这些状态调整从上述合力矢量减去的外力矢量,由此,检测部21、21’设定成仅算出(提取)因片构件30的张力引起的载荷即可。
另外,检测部21、21’将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作为电子数据向控制部25发送。
调整部23构成为,基于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对分力F1、F2和分力F1’、F2’进行调整,以使分力F1、F2和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在此,作为成为预定的平衡的情况,采用对应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定值(处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另外,调整部23除了进行调整以使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定值(处于容许范围内)之外,还如此进行调整,以使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定值,且进一步调整,以使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变小。另外,调整部23调整第1辊构件7的配置。
优选上述预定值(容许范围)设定在对应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的平均值的5%以下。
在图1的形态中,与第1辊构件7的两端部区域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两个调整部23。
如图1~图3所示,调整部23具备:
支轴部23a,其配置于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两端部11a、11b的上方;
臂部23b,其一端部与该支轴部23a连结成为能相对于支轴部23a旋转,另一端部能以该支轴部23a为中心摆动;
活塞部23c,其与臂部23b的上述另一端部连结;
气缸缸部23d,其通过使活塞部23c突出和没入,来使臂部23b摆动,例如气缸等。
另外,调整部23通过利用缸部23d使活塞部23c从该缸部23d突出,从而使轴芯部11的各端部11a、11b向远离缸部23d的方向移动。即、调整部23在片构件30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所延伸的方向上使轴芯部11的各端部11a、11b向片构件30的移动方向下游侧移动。
另一方面,调整部23通过利用缸部23d使活塞部23c没入缸部23d而使轴芯部11的各端部11a、11b向缸部23d靠近的方向移动。即、调整部23在片构件30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所延伸的方向上使轴芯部11的各端部11a、11b向片构件30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移动。
如此,调整部23通过使轴芯部11的两端部11a、11b移动,来调整第1辊构件7的配置,由此,缩小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对应的分力彼此之差)而使片构件30的张力平衡充分地均匀。
另外,调整部23基于来自控制部25的指令使活塞部23c相对于缸部23d突出和没入,如上所述对第1辊构件7的配置进行调整。
控制部25构成为,基于检测部21、21’的检测结果(分力F1、F2、分力F1’、F2’)利用调整部23进行调整,以使分力F1、F2和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
具体而言,控制部25能够通过例如如随后叙述那样调整以检测到的分力F1、F2、分力F1’、F2’为检测的对象的第1辊构件7的配置、或者还调整例如配置于第1辊构件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辊构件(在此,是下游侧的第2辊构件8)的配置,来对这些分力进行调整,以使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25通过利用调整部23对第1辊构件7的配置进行调整,能够分别缩小对应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
另外,控制部25具有算出所接收到的分力F1、F2分别与分力F1’、F2’之差的功能、以及进行调整以使该差的绝对值小于预定值的功能,进而具有利用调整部23调整第1辊构件7的配置(即、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两端部11a、11b的位置)以使该差尽可能小的功能。
作为该控制部25,可列举出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等。
接下来,对使用了上述输送装置1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是利用第1辊构件7一边支承片构件30一边输送片构件30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其具备如下工序:
将由支承于第1辊构件7的片构件30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与该第1辊构件7垂直的方向、且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F1、F2、分力F1’、F2’分别进行检测(检测工序);
基于所述多个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上述预定的平衡的(调整工序)。
另外,在此,利用第1辊构件7和配置于该第1辊构件7的下游侧的第2辊构件8输送片构件30。
另外,在此,作为调整工序,基于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调整第1辊构件7的配置,以使对应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变小。
具体而言,在输送装置1中,由供给部3从卷筒体31放出片构件30,由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向所期望的位置A输送。
此时,实施将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与第1构件7垂直的方向、且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述b方向和c方向)上的分力F1、F2、分力F1’、F2’而进行检测的检测工序。
更具体而言,在检测工序中,利用作为检测部21、21’的6分力负荷传感器分别检测与片构件30中的与上述上游侧的部分30a平行的方向(上述b方向)的分力F1、F1’和与上述下游侧的部分30b平行的方向(上述c方向)的分力F2、F2’,将检测结果(分力F1、F2、分力F1’、F2’)作为电子数据向控制部25发送。
接下来,在调整工序中,利用控制部25使调整部23工作,以使所接收到的分力F1、F2和分力F1’、F2’成为预先设定好的预定的平衡。
具体而言,利用控制部25算出所接收到的分力F1、F2分别与分力F1’、F2’之差,使调整部23工作,以使该差的绝对值小于预定值,进而使该差的绝对值小于预定值的同时使该差的绝对值尽可能小,利用调整部23调整第1辊构件7的配置(即、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两端部11a、11b的位置)。
更具体而言,在例如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一个端部(第1端部)11a这一侧的第1分力F1(或第2分力F2)比另一个端部(第2端部)11b这一侧的第3分力F1’(或第4分力F2’)大而由此算出来第1分力F1(或第2分力F2)与第3分力F1’(或第4分力F2’)之差的绝对值是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利用控制部25使位于第1端部11a这一侧(检测部21的侧)的调整部23的活塞部23c没入缸部23d,使轴芯部11的第1端部11a在上述上游侧的部分30a的延伸方向上向片构件30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移动。另一方面,在第1分力F1(或第2分力F2)比第3分力F1’(或第4分力F2’)小而由此算出来第1分力F1(或第2分力F2)与第3分力F1’(或第4分力F2’)之差的绝对值是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第1端部11a这一侧的调整部23的活塞部23c从缸部23d突出而使轴芯部11的第1端部11a向上述移动方向下游侧移动。如此一来,分别缩小第1分力F1、第2分力F2与第3分力F1’、第4分力F2’之差。由此,将片构件3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第1分力F1、第2分力F2与第3分力F1’、第4分力F2’调整成预定的平衡。
另一方面,在例如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另一个端部(第2端部)11b这一侧的第3分力F1’(或第4分力F2’)比一个端部(第1端部)11a这一侧的第1分力F1(或第2分力F2)大而由此算出来第1分力F1(或第2分力F2)与第3分力F1’(或第4分力F2’)之差的绝对值是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利用控制部25使位于第2端部11b这一侧(检测部21’这一侧)的调整部23的活塞部23c没入缸部23d,而使轴芯部11的第2端部11b在上述上游侧的部分30a的延伸方向上向片构件30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移动。另一方面,在第3分力F1’(或第4分力F2’)比第1分力F1(或第2分力F2)小而由此算出来第1分力F1(或第2分力F2)与第3分力F1’(或第4分力F2’)之差的绝对值是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第2端部11b这一侧的调整部23的活塞部23c从缸部23d突出而使轴芯部11的第2端部11b向上述移动方向下游侧移动。如此一来,分别缩小第1分力F1、第2分力F2与第3分力F1’、第4分力F2’之差。由此,将片构件3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第1分力F1、第2分力F2和第3分力F1’、第4分力F2’调整成预定的平衡。
另外,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例如,也可以是,将上述两个调整部23中的、一个调整部23的活塞部23c和另一个调整部23的活塞部23c这两者的突出和没入适当组合来对第1辊构件7的配置进行调整。
并且,在如此片构件3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被调整成预定的平衡的状态下,片构件30被第1辊构件7、进而被第2辊构件8向所期望的位置A输送。在对片构件30在位置A处实施了所期望的处理之后,片构件30被回收部5从位置A卷绕而作为卷筒体33进行回收。
作为位置A,可列举出例如进行向片构件30涂敷涂布液的涂布的位置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用于输送片构件30,其具备:
辊构件(第1辊构件)7,其一边支承片构件30一边将该片构件30向下游侧输送;
检测部21、21’,其将由支承于辊构件7的片构件30施加于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在此,在一端侧是两个分力F1、F2、在另一端侧是两个分力F1’、F2’)分别进行检测;
调整部23,其基于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以使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由片构件30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多个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比以往更精度良好地检测成为片构件30的张力偏差的原因的施加于辊构件的力。
并且,基于如此精度良好地检测到的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以使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和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能够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30之际的张力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中,调整部23构成为,对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调整,以使它们的差变小。
根据该结构,调整部23进行调整,以使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变小,从而能够更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30之际的张力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中,
作为辊构件7、8,具备第1辊构件7和配置于该第1辊构件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的第2辊构件8,
检测部21、21’对第1辊构件7的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
调整部23构成为,通过调整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中的至少一个(在此,是第1辊构件7)的配置,来对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调整,以使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上述预定的平衡。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片构件30由第1辊构件7和配置于该第1辊构件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在此,是下游侧)的第2辊构件8至少一边支承一边输送。另外,检测部21、21’对第1辊构件7的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调整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中的至少一个的配置(在此,是第1辊构件7),来对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调整,以使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能够更充分地抑制输送片构件30之际的张力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中,检测部21、21’构成为,将从沿着彼此不同的三个方向的三个力〔(Fa、Fb、Fc)、(Fa’、Fb’、Fc’)〕、以及以该各方向为轴线而绕该轴线旋转的三个转矩〔(Ma、Mb、Mc)、(Ma’、Mb’、Mc’)〕这6个力中选择的上述多个力Fb、Fc和多个力Fb’、Fc’作为上述多个分力F1、F2和分力F1’、F2’进行检测。
根据该结构,检测部21、21’对从上述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Fb、Fc、多个力Fb’、Fc’进行检测而对多个方向上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测定,从而能够简单且可靠地测定各分力F1、F2、各分力F1’、F2’。
因而,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充分地抑制片构件30的张力偏差。
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是由辊构件(在此,是第1辊构件)7一边支承片构件30一边输送片构件30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将由支承于辊构件7的片构件30施加于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在此,在一端侧是两个分力F1、F2、在另一端侧是两个分力F1’、F2’)分别进行检测;
基于多个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以使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将由片构件30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多个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能够比以往更精度良好地检测成为片构件30的张力偏差的原因的施加于辊构件的力。
并且,基于如此精度良好地检测到的分力F1、F2、分力F1’、F2’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以使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和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能够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30之际的张力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中,在上述调整中,调整成以使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变小。
根据该结构,调整成以使与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F1、F2与分力F1’、F2’之差变小,从而能够更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30之际的张力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中,将片构件30至少由第1辊构件7和配置于该第1辊构件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的第2辊构件8一边支承一边输送,在上述检测中,对第1辊构件7的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在上述调整中,通过调整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中的至少一个(在此,是第1辊构件7)的配置,来对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调整,以使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上述预定的平衡。
根据该结构,对第1辊构件7的上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检测,调整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中的至少一个的配置(在此,是第1辊构件7),来对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调整,以使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能够更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30之际的张力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中,在上述检测中,将从沿着彼此不同的三个方向的三个力〔(Fa、Fb、Fc)、(Fa’、Fb’、Fc’)〕、以及和以该各方向为轴线而绕轴线该旋转的三个转矩〔(Ma、Mb、Mc)、(Ma’、Mb’、Mc’)〕这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Fb、Fc和多个力Fb’、Fc’作为上述多个分力F1、F2和分力F1’、F2’进行检测。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从上述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Fb、Fc、多个力Fb’、Fc’进行检测,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对各分力F1、F2、各分力F1’、F2’进行测定。
因而,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充分地抑制片构件30的张力偏差。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和输送方法进行说明。
此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通用的部分标注通用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说明。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1还具备配置成与第1辊构件7形成夹持部分的第3辊构件9。另外,输送装置1构成为,通过使第1辊构件7按压于第3辊构件9,来形成上述夹持部分。
另外,采用了驱动辊作为第1辊构件7,采用了从动辊作为第3辊构件9。
另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由于从片构件30中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张力T1和从下游侧的部分30b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张力T2之外,还由于从第1辊构件7施加于第3辊构件9的压接力N,力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11a、11b。
另外,压接力N设定得比张力T1大,由此,第1辊构件7被压接于第3辊构件9。
另外,作为检测部21、21’的6分力负荷传感器将由于这些张力T1、T2、和压接力N而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轴芯部11的各端部11a、11b的合计的力分解成沿着与轴芯部11垂直的方向、且分别与片构件30中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和片构件30中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下游侧的部分30b平行的两个方向(即、b轴向和c轴向)来进行检测。更详细而言,该6分力负荷传感器在各端部11a、11b处对包含各方向(b轴向、c轴向)的分力F1、F2的合力Ft1、Ft2、包含各方向(b轴向、c轴向)的分力F1’、F2’的合力Ft1’、Ft2’进行检测。
并且,控制部25从由检测部21、21’检测到的各方向(b轴向、c轴向)的合力Ft1、Ft2、合力Ft1’、Ft2’分别减去因压接力N引起的各方向(b轴向、c轴向)的力而算出因来自片构件30的张力T1、T2引起的分力F1、F2、分力F1’、分力F2’。
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中的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在使用了该输送装置1的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中,由上述的第1辊构件7和第3辊构件9夹持片构件30并向下游侧输送。
另外,利用上述的检测部21、21’将由于张力T1、T2和压接力N而施加于各端部11a、11b的合计的力沿着上述b轴向和c轴向分解而对包含各方向的分力F1、F2的合力Ft1、Ft2、包含各方向的分力F1’、F2’的合力Ft1’、Ft2’进行检测。
并且,利用控制部25从合力Ft1、Ft2、合力Ft1’、Ft2’减去因压接力N引起的力而算出分力F1、F2、分力F1’、F2’,进行调整,以使该分力F1、F2、分力F1’、F2’成为预定的平衡。
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中的其他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中,第1辊构件7是被旋转驱动力驱动的驱动辊23。
根据该结构,在相对于自由旋转的从动辊而言更易于对片构件30的倾斜造成影响的驱动辊中,能抑制该倾斜,因此,更加有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中,第1辊构件7是被旋转驱动力驱动的驱动辊23。
根据该结构,与上述同样,在相对于自由旋转的从动辊而言更易于对片构件30的倾斜造成影响的驱动辊中,能抑制该倾斜,因此,更加有用。
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充分地抑制在输送片构件30之际的张力偏差的片构件30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1。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的片构件30的输送装置1和输送方法如上所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意图的范围内中适当进行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第2辊构件8,但也能够采用不使用该第2辊构件8的形态。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形态:对于该第2辊构件8,也与上述同样地,对其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结果利用调整部调整第2辊构件8的配置,以使上述分力彼此的差变小。
另外,片构件30中的比与第1辊构件7接触的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和片构件30中的比与第1辊构件7接触的接触部分S靠下游侧的部分30b所成的角度并没有特别限定,既可以以它们位于彼此垂直的位置的方式配置,也可以不垂直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与片构件30中的比与第1辊构件7接触的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和片构件30中的比与第1辊构件7接触的接触部分S靠下游侧的部分30b分别平行的两个方向的分力F1、F2、和分力F1’、F2’进行了检测,但检测的分力的方向并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第1辊构件7的下游侧配置第2辊构件8的形态,但既可以在第1辊构件7的上游侧配置第2辊构件,也可以在上游侧和下游侧这两侧配置第2辊构件。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第1辊构件7的配置,来将分力F1、F2和分力F1’、F2’调整成预定的平衡,但为了调整成预定的平衡,既可以调整第2辊构件8的配置,也可以调整第1辊构件7和第2辊构件8这两者的配置。而且,在第2辊构件配置于第1辊构件7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情况下,为了调整成预定的平衡,也可以调整三个辊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配置。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辊构件的配置来将分力F1、F2和分力F1’、F2’调整成预定的平衡,但只要能够将分力F1、F2和分力F1’、F2’调整成预定的平衡,其调整手段就不限定于调整辊构件的配置。
也可以是,例如,利用空气减振器、空气喷嘴向片构件3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吹送空气,利用其风压将片构件3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分力F1、F2、分力F1’、F2’调整成预定的平衡。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利用加热装置等对片构件3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加热,将片构件3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分力F1、F2、分力F1’、F2’调整成预定的平衡。
另外,作为调整辊构件的配置的形态,也可以采用调整辊构件的倾斜的形态。
另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形态:例如,具备两个辊构件7,片构件30分别从该两个辊构件7向位置A供给,在位置A,使用层叠装置50将两个片构件30层叠来形成层叠体35,该层叠装置50具备彼此形成夹持部分的一对层叠用辊51。在该情况下,片输送装置1具备向该位置A输送两个片构件30的第1辊构件7,片输送方法也可以采用利用第1辊构件7向该位置A输送片构件的形态。
另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形态:例如、片输送装置1具备以与第1辊构件7形成夹持部分的方式配置的第3辊构件9,第1辊构件7构成为,被按压于第3辊构件9,从而形成上述夹持部分,第1辊构件7是从动辊,第3辊构件9是能够将片构件30卷绕而作为卷筒体33进行回收的驱动辊(卷绕辊)。在该形态中,与前述的第2实施方式同样,由于从片构件30中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上游侧的部分30a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张力T1和从片构件30中的比上述接触部分S靠下游侧的部分30b施加于第1辊构件7的张力T2、从第1辊构件7施加于第3辊构件9的压接力N,力施加于第1辊构件7。另外,张力T2由于第3辊构件9的卷绕而产生。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装置;3、供给部;5、回收部;7、第1辊构件;8、第2辊构件;9、第3辊构件;11、轴芯部;11a、11b、端部;13、辊部;21、检测部;23、调整部;23a、支轴部;23b、臂部;23c、活塞部;23d、缸部;25、控制部;30、片构件。

Claims (10)

1.一种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其是利用辊构件一边支承片构件一边输送该片构件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其中,
该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将由支承于所述辊构件的所述片构件施加于所述辊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进行检测;
基于所述多个分力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调整为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成为预定的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其中,
在所述调整中,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之差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其中,
至少由第1辊构件和配置于该第1辊构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的第2辊构件一边支承所述片构件一边输送所述片构件,
在所述检测中,对所述第1辊构件的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进行检测,
在所述调整中,通过对所述第1辊构件和所述第2辊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配置进行调整,从而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调整为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成为所述预定的平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其中,
所述辊构件是被旋转驱动力驱动的驱动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其中,
在所述检测中,将从沿着彼此不同的三个方向的三个力和以该各方向为轴线而绕该轴线旋转的三个转矩这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作为所述多个方向上的分力进行检测。
6.一种片构件的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片构件,其具备:
辊构件,其一边支承所述片构件一边将该片构件向下游侧输送;
检测部,其将由支承于所述辊构件的所述片构件施加于所述辊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力作为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进行检测;
调整部,其基于所述多个分力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调整为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成为预定的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部对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对应的分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对应的分力之差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辊构件,具备第1辊构件和配置于该第1辊构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的第2辊构件,
所述检测部对所述第1辊构件的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进行检测,
所述调整部构成为,通过对所述第1辊构件和所述第2辊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配置进行调整,从而将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调整为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区域的分力成为所述预定的平衡。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辊构件是被旋转驱动力驱动的驱动辊。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构件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构成为,将从沿着彼此不同的三个方向的三个力和以该各方向为轴线而绕该轴线旋转的三个转矩这6个力中选择的多个力作为所述多个方向上的分力进行检测。
CN201680015114.0A 2015-05-08 2016-05-02 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Pending CN1074062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5687 2015-05-08
JP2015095687A JP2016210561A (ja) 2015-05-08 2015-05-08 シート部材の搬送方法及び搬送装置
PCT/JP2016/063593 WO2016181886A1 (ja) 2015-05-08 2016-05-02 シート部材の搬送方法及び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6210A true CN107406210A (zh) 2017-11-28

Family

ID=57248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5114.0A Pending CN107406210A (zh) 2015-05-08 2016-05-02 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70704A1 (zh)
JP (1) JP2016210561A (zh)
KR (1) KR20180004705A (zh)
CN (1) CN107406210A (zh)
TW (1) TW201700382A (zh)
WO (1) WO20161818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484A (zh) * 2018-03-20 2019-10-0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搬运系统及张力调节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74559B2 (en) * 2016-11-10 2020-02-25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efining and implementing performance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for applications and hos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infrastructure
JP2018122946A (ja) * 2017-01-30 2018-08-0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搬送装置
JP6918539B2 (ja) * 2017-03-26 2021-08-1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材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材処理方法
CN107161741A (zh) * 2017-06-07 2017-09-15 瑞安市嘉利特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切纸机的防卷式纸张输送定位装置
CN107161768A (zh) * 2017-06-07 2017-09-15 瑞安市嘉利特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覆膜机的纸张拉断停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740U (ja) * 1983-06-24 1985-01-1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帯状走行物の蛇行修正装置
JPS60184636A (ja) * 1984-02-29 1985-09-20 Nisshin Steel Co Ltd 鋼帯の張力検出装置
JPH0361248A (ja) * 1989-07-31 1991-03-18 Toshiba Chem Corp 長尺フィルムの左右張力補正装置
JP2000263118A (ja) * 1999-03-12 2000-09-26 Hitachi Ltd ピンチロール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蛇行制御方法並びに熱間圧延設備
JP4909583B2 (ja) * 2005-12-16 2012-04-04 株式会社昭和測器 多軸力ロードセル
JP2008044787A (ja) * 2006-07-20 2008-02-28 Nitto Denko Corp フィルム搬送方法、フィルム搬送装置、フィルム及びシート状製造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484A (zh) * 2018-03-20 2019-10-0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搬运系统及张力调节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10561A (ja) 2016-12-15
WO2016181886A1 (ja) 2016-11-17
US20180170704A1 (en) 2018-06-21
KR20180004705A (ko) 2018-01-12
TW201700382A (zh) 2017-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6210A (zh) 片构件的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JP4636117B2 (ja) 蛇行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蛇行制御方法
JPS63132047A (ja) ウェブの横方向位置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90123225A1 (en) Stress release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ckaging film of flexible photovoltaic module
CN110304484B (zh) 搬运系统及张力调节单元
JP2017056421A (ja) 塗工装置および塗工方法
JP2010143704A (ja) ニップローラー
CN107010439B (zh) 一种无纺布母卷放卷装置
JP6486350B2 (ja) 積層装置
KR101140673B1 (ko) 원단의 자동 절단 및 포장시스템
CN101683935B (zh) 软板输送导正装置与方法
CN113148736B (zh) 叠片机张力控制方法、张力控制装置及叠片机
CN106540863A (zh) 涂敷装置
US9677971B2 (en) Tire testing machine
IT201800005787A1 (it) Macchina per testare film plastici estensibili per il confezionamento
CN207353393U (zh) 入料纠偏装置及电芯卷制设备
CN106129477B (zh) 辊压装置及辊压方法
JP2012046261A (ja) 巻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巻取装置
JP2009046285A (ja) ウェブ搬送方向変更機構
KR101633984B1 (ko) 컨베이어 장치
CN105792522A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纠偏方法和装置
US20140116851A1 (en) Conveyor apparatus
JP2008216215A (ja) シート状物湾曲測定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状物湾曲測定方法
CN107428484A (zh) 引导的带施加器
CN106163782B (zh) 轮胎结构构件的供给装置及轮胎结构构件的供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