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5963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5963B
CN107405963B CN201680016081.1A CN201680016081A CN107405963B CN 107405963 B CN107405963 B CN 107405963B CN 201680016081 A CN201680016081 A CN 201680016081A CN 107405963 B CN107405963 B CN 107405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groove
circumferential
block
circumferenti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6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5963A (zh
Inventor
松永翠
山口正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5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5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60C11/0309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8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e.g. heat shields
    • B60C23/19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e.g. heat shields for dissipating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6Circumferential grooves with zigzag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3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为了提高周向花纹沟的散热性,并且从而提高周向花纹沟提供的胎面部上的冷却效果,该轮胎的花纹块(31)各自具有:第一壁面(32),其从侧向花纹沟(14)朝第一周向花纹沟(11)打开的位置朝向气流的上游侧(G)形成;第二壁面(33),其从侧向花纹沟(14)朝第二周向花纹沟(12)打开的位置朝向气流的上游侧(G)形成;以及花纹块角部(35),其形成在侧向花纹沟(14)朝第二周向花纹沟(12)打开的位置处。从上游侧(G)处的花纹块(31)的第二壁面(33)伸出的假想面(37)与下游侧(H)处的花纹块(31)的花纹块角部(35)相交或者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12)内在轮胎的宽度方向(K)上远离花纹块角部(35)的位置。在第一壁面(32)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宽度(W)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逐渐增大。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胎面部设置有多个花纹块的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在各种轮胎(例如,重载用轮胎)的胎面部上形成具有多个花纹块的块状花纹。在安装有这种轮胎的车辆的行驶期间,由于轮胎的胎面部中构件的变形,在胎面部中产生应变。另外,胎面部因橡胶的粘弹性而发热,因此胎面部的温度升高。胎面部的应变和温度是影响胎面部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胎面部的耐久性,需要应对胎面部中产生的应变及温度升高。
为了应对这一点,在常规轮胎中,主要通过在胎面部中加入增强构件或者通过提高胎面部的刚性来抑制胎面部中应变的产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轮胎中构件数量及轮胎重量的增加,轮胎的成本可能升高。因此,针对胎面部的耐久性,要求通过冷却胎面部来抑制温度升高。另外,根据胎面部的内部结构或轮胎的使用条件,胎面部的冷却可能在胎面部中的特定周向花纹沟的周边部中更重要,也要求实现这种需求。
这里,在设置有多个花纹块的轮胎中,通常多个花纹块设置在多条周向花纹沟之间,并且在花纹块之间形成有多条侧向花纹沟。在这种轮胎中,通过周向花纹沟中产生的气流来促进散热并冷却胎面部。然而,难以通过控制周向花纹沟中的气流来调节周向花纹沟的散热性。因此,在特定周向花纹沟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花纹块的轮胎中,与多个花纹块之间的周向花纹沟相比,在多个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周向花纹沟中有时可能出现增强的散热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提高多个花纹块之间的周向花纹沟提供的胎面部的冷却效果,因此难以提高周向花纹沟的散热性。
具体地,在胎面中心部中,需要加厚胎面橡胶来改进其磨损寿命,因而应对温度升高变得重要。然而,在胎面中心部中的周向花纹沟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花纹块的轮胎中,与胎面中心部上的周向花纹沟相比,在多个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周向花纹沟中有时可能出现增强的散热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提高胎面中心部中的周向花纹沟提供的胎面部的冷却效果。因此,难以抑制胎面中心部上胎面部的温度升高。
此外,已经已知一种胎面部的温度升高受到形成在肩部花纹块列中的块状花纹沟的抑制的轮胎(参见专利文献1)。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常规轮胎中,要求块状花纹沟沿轮胎周向方向形成在花纹块的胎面中。因此,根据花纹块的形状或花纹块的所需性能,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形成块状花纹沟。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第2010-12599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常见问题而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周向花纹沟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花纹块的轮胎中增强周向花纹沟的散热性并且提高周向花纹沟提供的胎面部的冷却效果。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轮胎,其包括:第一周向花纹沟;与第一周向花纹沟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邻接的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朝第一周向花纹沟和第二周向花纹沟打开的多条侧向花纹沟;以及胎面部上通过第一周向花纹沟、第二周向花纹沟和多条侧向花纹沟分割的多个花纹块。在车辆的行驶期间,在第一周向花纹沟和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中产生与轮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气流。多个花纹块中的每个花纹块都具有:第一壁面,其从气流下游侧的侧向花纹沟朝第一周向花纹沟打开的位置朝向气流的上游侧形成;第二壁面,其从气流下游侧的侧向花纹沟朝第二周向花纹沟打开的位置朝向气流的上游侧形成;以及花纹块角部,其形成在气流上游侧的侧向花纹沟朝第二周向花纹沟打开的位置处。当观察在轮胎周向方向上邻接的、气流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个花纹块时,通过在气流的下游侧延长上游侧的花纹块的第二壁面所得到的假想面与下游侧的花纹块的花纹块角部相交或者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中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远离该花纹块角部的位置。第一周向花纹沟的沟宽度在花纹块的第一壁面处朝气流的下游侧逐渐增大。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周向花纹沟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花纹块的轮胎中,可以增强周向花纹沟的散热性,由此可以提高周向花纹沟提供的胎面部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形成为弧形形状的第二花纹块角部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轮胎的花纹块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轮胎的花纹块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轮胎的花纹块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图7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轮胎的花纹块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轮胎的花纹块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轮胎的花纹块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传统品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并且
图13是示出传统品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轮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为车辆用的充气轮胎(例如,重载用的轮胎或客车用的轮胎),并且由通常的轮胎组成构件形成为具有已知结构。即,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位于这对胎圈部的轮胎径向方向的外侧的一对侧壁部、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以及位于胎面部与这对侧壁部之间的一对肩部。此外,该轮胎包括一对胎圈芯、设置在这对胎圈芯之间的胎体、设置在胎体的外周侧的带束以及具有预定的胎面花纹的胎面橡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并且示意性示出了胎面部2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一部分。
注意,轮胎1是指定了车辆向前运动期间的旋转方向的轮胎,并且该轮胎在车辆向前运动期间在轮胎旋转方向R上旋转。轮胎旋转方向R对应于轮胎1的胎面花纹被指定。轮胎1安装到车辆上,从而匹配轮胎旋转方向R。另外,轮胎1的胎面中心部3是胎面部2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中心部分,并且轮胎赤道面位于胎面中心部3上。轮胎1的肩部4位于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外侧。
如所示,轮胎1在胎面部2中包括多条周向花纹沟(第一周向花纹沟11、第二周向花纹沟12)、多条横花纹沟13、多条侧向花纹沟14和多个花纹块列(肩部花纹块列20、控制花纹块列30)。周向花纹沟11和周向花纹沟12中的每一个都是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延伸的主花纹沟(周向方向主花纹沟),并且沿轮胎周向方向S连续形成。此外,在胎面部2中形成的多条周向花纹沟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是散热性应该被提高的周向花纹沟。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与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侧邻接,以帮助提高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第一周向花纹沟11设置在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并且与其两侧的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构成一组周向花纹沟。
轮胎1包括各自包括一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两组周向花纹沟,共有两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三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两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形成在胎面中心部3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侧,并且每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都设置在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三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一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形成在胎面中心部3上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设置在两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内侧。另外,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每一个都在胎面中心部3的两侧形成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与肩部4(胎面端部)之间,并且都设置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外侧。位于胎面中心部3上的第二周向花纹沟12设置在两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之间,并且与该两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每一个构成一组周向花纹沟。两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胎面中心部3上的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与肩部4一侧的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
胎面部2通过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分割,使得在胎面部2上形成多个花纹块列(两个肩部花纹块列20和四个控制花纹块列30)。肩部花纹块列20和控制花纹块列30是沿轮胎周向方向S延伸的陆部,并且各自具有多个花纹块21和31。
肩部花纹块列20具有多条横花纹沟13并且在胎面部2中设置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最外侧。横花纹沟13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延伸,并且从第二周向花纹沟12形成到肩部4。肩部花纹块列20的多个花纹块21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顺序地设置,并且横花纹沟13形成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邻接的花纹块21之间。另外,横花纹沟13形成在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肩部4一侧并且朝第二周向花纹沟12打开。轮胎1包括形成在每条横花纹沟13内的凸起部15。凸起部15从横花纹沟13的沟底部突出并且连接横花纹沟13两侧的沟壁(花纹块21的壁面)。这里,凸起部15是拉杆。通过凸起部15,横花纹沟13的至少一部分比第二周向花纹沟12更浅。
控制花纹块列30是用于控制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气流的花纹块列,并且形成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与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此外,控制花纹块列30具有多条侧向花纹沟14并且设置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侧。多条侧向花纹沟14是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延伸的宽度方向花纹沟,并且在每个控制花纹块列30中从第一周向花纹沟11形成到第二周向花纹沟12。此外,多条侧向花纹沟14形成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与每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并且朝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打开。
控制花纹块列30的多个花纹块31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顺序地设置,并且侧向花纹沟14形成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邻接的花纹块31之间。多条侧向花纹沟14形成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个方向上从第一周向花纹沟11伸出。此外,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侧向花纹沟14沿轮胎周向方向S交替设置并且交替地朝第一周向花纹沟11打开。
如上所述,轮胎1包括多个花纹块31以及设置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侧的多条侧向花纹沟14。多个花纹块31和多条侧向花纹沟14设置在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多条侧向花纹沟14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彼此分开设置并且跨过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的控制花纹块列30。多个花纹块31在胎面部2上通过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和多条侧向花纹沟14分割,并且当从轮胎径向方向上的外侧观察时,每个花纹块31都形成为预定的多边形形状。
轮胎1被安装到车辆上,并且随着车辆行驶(向前运动)而在轮胎旋转方向R上旋转。在车辆向前运动提供的车辆行驶(轮胎旋转)期间,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产生预定方向上的气流。气流是通过轮胎1的旋转所产生的相对空气流动(风),并且在与轮胎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上产生。图1所示的箭头F是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产生的气流的方向。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产生相同方向的气流。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通过形成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与每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的控制花纹块列30的多个花纹块31,气流受到控制并且调节了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散热性。因此,提高了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散热性的调节。
图2是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并且示出了在图1顺时针旋转90°的状态下位于一侧(图1的左侧)的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位于另一侧(图1的右侧)的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各自与位于上述一侧的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具有相同构造,这将在下面描述。
如所示,轮胎1包括一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设置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侧的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多个花纹块31中的每个花纹块31都具有位于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一侧的第一壁面32、位于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一侧的第二壁面33、位于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一侧的第一花纹块角部34以及位于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一侧的第二花纹块角部35。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参见气流方向F),空气从气流的上游侧G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流动并冷却胎面部2。
花纹块31的第一壁面32从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朝第一周向花纹沟11打开的位置朝向气流的上游侧G形成。花纹块31的第二壁面33从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朝第二周向花纹沟12打开的位置朝向气流的上游侧G形成。第一壁面32位于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并且第二壁面33位于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这里,第一壁面32是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倾斜的弧形表面。第一壁面32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向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另外,第一壁面32是弯曲成弓形的凸出表面,并且平滑地连接到其周围的花纹块31的壁面。在花纹块31的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一侧,第一壁面32朝向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弯曲。与之相反,第二壁面33是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向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沟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的平面。第二壁面33向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的第一周向花纹沟11倾斜。
花纹块31的第一花纹块角部34是花纹块31的、形成在气流上游侧G的侧向花纹沟14朝第一周向花纹沟11打开的位置处的角部,并且形成在花纹块31在侧向花纹沟14中的壁面与花纹块31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壁面彼此相交的位置处。花纹块31的第二花纹块角部35是花纹块31的、形成在气流上游侧G的侧向花纹沟14朝第二周向花纹沟12打开的位置处的角部,并且形成在花纹块31在侧向花纹沟14中的壁面与花纹块31在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壁面彼此相交的位置处。在第一花纹块角部34和第二花纹块角部35处,花纹块31的壁面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形成为边界。
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在花纹块31的第一壁面32处朝气流的下游侧H(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逐渐增大。在观察轮胎周向方向S上邻接的、气流上游侧G和下游侧H的两个花纹块31时,从上游侧G的花纹块31的第一壁面32伸出的假想面(第一假想面)36延伸到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第一假想面36是通过假想地延长气流的下游侧H的第一壁面32得到的延长面(假想延长面)并且从第一壁面32平滑地延续,以形成与第一壁面32相同的平面。在控制花纹块列30的所有花纹块31中,上游侧G的花纹块31的第一假想面36朝向两个花纹块31之间的侧向花纹沟14(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延伸,而不与下游侧H的花纹块31的第一花纹块角部34相交。第一假想面36穿过侧向花纹沟14并且与下游侧H的花纹块31(花纹块31的壁面)在侧向花纹沟14中相交。可替代地,第一假想面36穿过侧向花纹沟14并且延伸到第二周向花纹沟12。
当观察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邻接的、气流上游侧G和下游侧H的两个花纹块31时,从上游侧G的花纹块31的第二壁面33伸出的假想面(第二假想面)37位于两个花纹块31之间的侧向花纹沟14(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外侧。第二假想面37是通过假想地延长气流下游侧H第二壁面33得到的延长面(假想延长面)并且从第二壁面33平滑地延续,以形成与第二壁面33相同的平面。另外,第二假想面37朝向下游侧H的花纹块31延伸,并且沿第二周向花纹沟12设置。在控制花纹块列30的所有花纹块31中,上游侧G的花纹块31的第二假想面37与下游侧H的花纹块31的第二花纹块角部35相交。可替代地,第二假想面37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偏离第二花纹块角部35,并且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分割下游侧H的花纹块31的位置。在第二假想面37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位置时,第二假想面37在气流下游侧H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远离第二花纹块角部35的位置。另外,第二假想面37与下游侧H的花纹块31(花纹块31的壁面)在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相交。
在上述轮胎1中,第二假想面37与第二花纹块角部35相交或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位置,因此已沿第二壁面33流过的空气变得难以容易地流入侧向花纹沟14中。因此,空气从第二周向花纹沟12到侧向花纹沟14和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流入受到抑制,并且阻止了空气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发生逆流、涡流和停滞。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空气不受从侧向花纹沟14流入的空气干扰,并且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朝向下游侧H平滑地流动。伴随于此,作为冷却介质的空气的流率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增大,并且促进胎面部2的冷却。另外,由于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气流偏离第二花纹块角部35,因此第二花纹块角部35处的空气的压力升高受到抑制。
由于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在第一壁面32处逐渐增大,因此第一壁面32周围的空气压力朝气流的下游侧H逐渐变低。伴随于此,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空气从第一壁面32的上游侧G朝向第一壁面32的周边被拉动,因而使气流加速。另外,由于气流撞击第一花纹块角部34,因此空气压力在第一花纹块角部34处升高。结果,在侧向花纹沟14中,空气在第一花纹块角部34处的压力变得比空气在第二花纹块角部35处的压力更高,因此空气从第一花纹块角部34朝向第二花纹块角部35流动。因此,产生从第一周向花纹沟11朝向侧向花纹沟14的气流,因此从侧向花纹沟14到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空气流入受到抑制。此外,进一步加速了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气流。通过位于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侧的第二周向花纹沟12和多个花纹块31,气流被集中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因此更进一步加速了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气流。
如上所述,在轮胎1中,可以通过控制车辆行驶期间的气流来调节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散热性。此外,可以通过使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气流加速来促进散热。因此,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可以得到增强,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周向花纹沟11提供的胎面部2的冷却效果。伴随于此,可以通过冷却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胎面部2以及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周边部来抑制胎面部2的温度升高。也可以通过降低胎面部2中容易出现发热的带束周围的温度来有效地提高胎面部2的耐久性。此外,由于可以加厚胎面部2的胎面橡胶,因此可提高轮胎1的磨损寿命。
当第一假想面36朝向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延伸时,沿着第一壁面32流动的空气容易流入侧向花纹沟14中。另外,第一壁面32朝向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倾斜,因此空气容易从第一周向花纹沟11朝向侧向花纹沟14流动。当第一壁面32是弧形表面时,空气沿着第一壁面32平滑地流动,并且容易产生指向侧向花纹沟14的气流。因此,可以可靠地降低第一壁面32周围的空气压力,并且可以进一步加速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气流。
当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比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更宽时,从第二周向花纹沟12流入的空气增加,因此容易出现空气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逆流。以相同的方式,当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沟宽度比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更宽时,容易出现空气朝向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逆流,因此可能影响第一周向花纹沟11提供的冷却效果。因此,优选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比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更宽,并且优选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比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沟宽度更宽。因此,可以更确实地抑制空气的逆流。另外,由于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比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沟宽度更宽,因此空气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流率增大,由此可以促进第一周向花纹沟11提供的冷却效果。
只要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至少在第一壁面32上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逐渐增大其就是可允许的。因此,除了第一壁面32之外,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可以在第一壁面32的上游侧G处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逐渐增加。另外,在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与肩部4之间,可以在不形成横花纹沟13的情况下设置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延伸的肋。第一花纹块角部34和第二花纹块角部35可以是形成为弯折形状的角部或者可以是形成为弧形形状的角部。
图3是示出形成为弧形形状的第二花纹块角部35的平面图。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第二假想面37穿过假想交叉位置38,并且与所示出的第二花纹块角部35相交。假想交叉位置38是从第二花纹块角部35两侧的花纹块31的壁面31A和31B伸出的假想面彼此相交的位置。一个壁面31A是花纹块31在侧向花纹沟14中的壁面,另一个壁面31B是花纹块31在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壁面。通过使第二花纹块角部35形成弧形形状,空气容易从侧向花纹沟14流向第二周向花纹沟12。
随后,将描述花纹块的另一个示例。下述花纹块中的每一个都是花纹块31的形状的一部分发生改变并且产生与上述效果类似效果的示例。在每个花纹块中,与花纹块31中相同的名称被给予与花纹块31相同的构造,并且将省略对每个构造的详细说明。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省略与已经描述的要素相同的要素的说明。
图4至图6是示出轮胎1的花纹块41、51和61的平面图,并且类似于图2示出了包括花纹块41、51和61的胎面花纹的一部分。
图4中所示的花纹块41具有第一壁面42、第二壁面43、第一花纹块角部44和第二花纹块角部45。第一假想面46是从第一壁面42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假想面47是从第二壁面43伸出的延长面。这里,只有第一壁面42与花纹块31的第一壁面32不同。花纹块41的第一壁面42是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倾斜的平面。第一壁面42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向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在该第一壁面42中,空气可以容易地从第一周向花纹沟11朝向侧向花纹沟14流动。因此,可以可靠地降低第一壁面42周围的空气压力,并且可以进一步加速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气流。
在图5所示的花纹块51中,在从轮胎径向方向上的外侧观察花纹块51的平面图中,花纹块51相对于穿过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中心的中心线58形成为线对称。因此,花纹块51在中心线58两侧的每一侧上都具有第一壁面52、第二壁面53、第一花纹块角部54和第二花纹块角部55。另外,第一假想面56是从中心线58两侧的每个第一壁面52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假想面57是从中心线58两侧的每个第二壁面53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壁面53是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下游侧H向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沟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倾斜的平面。两个第二壁面53彼此在中心线58上相交。在该花纹块51中,轮胎旋转方向R可以设定在轮胎周向方向S的两个方向上。即,即使气流方向F变为相反方向,花纹块51也满足类似于花纹块31的条件,并且以与花纹块31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因此,在要安装轮胎时没有必要指定轮胎旋转方向R,因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在图6所示的花纹块61中,在从轮胎径向方向上的外侧观察花纹块61的平面图中,通过与花纹块51相同的方式,花纹块61相对于穿过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中心的中心线68形成为线对称。因此,花纹块61在中心线68两侧的每一侧上都具有第一壁面62、第二壁面63、第一花纹块角部64和第二花纹块角部65。此外,第一假想面66是从中心线68两侧的每个第一壁面62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假想面57是从中心线68两侧的每个第二壁面63伸出的延长面。花纹块61的第一壁面62是通过与花纹块41的第一壁面42相同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向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倾斜的平面。第二壁面63是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向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沟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倾斜的平面。两个第二壁面63彼此在中心线68上相交。在该花纹块61中,通过与花纹块51相同的方式,轮胎旋转方向R可以设定在轮胎周向方向S的两个方向上。即,即使气流方向F变为相反方向,花纹块61也满足类似于花纹块31的条件,并且产生与花纹块31类似的作用。因此,在要安装轮胎时没有必要指定轮胎旋转方向R,因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包括两组周向花纹沟并且其中每组包括一条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轮胎1的示例。轮胎1只必须包括至少一组周向花纹沟。因此,可以在轮胎1上形成一组周向花纹沟,或者可以在轮胎1上形成多于一组的周向花纹沟。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5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并且类似于图1示意性示出了胎面部2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一部分。图8是示出图7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并且示出了在图7顺时针旋转90°的状态下的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之间的一部分。
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一部分发生改变且产生与轮胎1类似的效果的示例。在轮胎5中,与轮胎1中相同的名称被给予与轮胎1相同的构造,并且将省略每个构造的详细说明。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省略与已经描述的要素相同的要素的说明。
如所示,轮胎5在胎面部2中包括一条周向花纹沟11、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多条横花纹沟13、多条侧向花纹沟14、两个肩部花纹块列20和两个控制花纹块列30。第一周向花纹沟11设置在胎面中心部3上,并且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与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侧邻接。第一周向花纹沟11是胎面部2的中心周向花纹沟,并且设置在两条周向花纹沟12之间。第二周向花纹沟12是形成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外侧的外侧周向花纹沟,并且设置在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与肩部4(胎面端部)之间。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各自设置在胎面中心部3和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两侧,并且各自设置在胎面中心部3与肩部4之间。
肩部花纹块列20具有多条横花纹沟13和多个花纹块21。控制花纹块列30具有多条侧向花纹沟14和多个花纹块31。这里,控制花纹块列30是中心花纹块列并且设置在胎面部2的包括胎面中心部3的中心区域上。两个控制花纹块列30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各自设置在胎面中心部3和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两侧。多条侧向花纹沟14从第一周向花纹沟11朝向其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两个外侧延伸。第一周向花纹沟11沿着多个花纹块31的胎面中心部3一侧的壁面延伸。第二周向花纹沟12沿着多个花纹块31的肩部4一侧的壁面延伸。
轮胎5的花纹块31与图2所示的轮胎1的花纹块31具有相同的构造。多个花纹块31中的每个花纹块31都具有胎面中心部3一侧(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内侧)的第一壁面32、肩部4一侧(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外侧)的第二壁面33、胎面中心部3一侧的第一花纹块角部34以及肩部4一侧的第二花纹块角部35。第一假想面36是从第一壁面32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假想面37是从第二壁面33伸出的延长面。第一壁面32是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向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外侧(肩部4一侧)倾斜的弧形表面。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在花纹块31的第一壁面32处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逐渐增大。
在花纹块31的胎面中心部3一侧上,第一壁面32朝向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弯曲。第二壁面33是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向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内侧(胎面中心部3一侧)倾斜的平面。当观察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邻接的、气流上游侧G和下游侧H的两个花纹块31时,上游侧G的花纹块31的第一假想面36延伸到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外侧。在控制花纹块列30的所有花纹块31中,第一假想面36朝向两个花纹块31之间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延伸。上游侧G的花纹块31的第二假想面37与下游侧H的花纹块31的第二花纹块角部35相交,或者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位于该第二花纹块角部35的外侧(肩部4一侧)的位置。在第二假想面37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的位置时,第二假想面37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中在轮胎宽度方向K上远离第二花纹块角部35的位置。
在轮胎5中,位于胎面中心部3上的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可以得到提高,因此可以提高第一周向花纹沟11提供的胎面部2的冷却效果。伴随于此,可以通过冷却胎面中心部3中的胎面部2以及胎面中心部3的周边部来抑制胎面部2的温度升高。例如,关于胎面部2的耐久性,由于可以抑制胎面部2中分离的发生,因此可以提高胎面部2的抗分离性。
除了第一周向花纹沟11和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12,可以在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与肩部4之间形成一条或多条周向花纹沟。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花纹块列或肋设置在第二周向花纹沟12与肩部4之间。另外,可以在轮胎5的控制花纹块列30中设置图4至图6所示的花纹块41、51和61,而不是花纹块31。
随后,将描述花纹块的其他示例。下述花纹块中的每一个都是花纹块31的形状的一部分发生改变并且产生与上述效果类似效果的示例。在每个花纹块中,与花纹块31中相同的名称被给予与花纹块31相同的构造,并且将省略对每个构造的详细说明。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省略与已经描述的要素相同的要素的说明。
图9至图11是示出轮胎5的花纹块41、71和81的平面图,并且类似于图8示出了包括花纹块41、71和81的胎面花纹的一部分。
图9中所示的花纹块41与图4所示的花纹块41具有相同的构造。花纹块41具有第一壁面42、第二壁面43、第一花纹块角部44以及第二花纹块角部45。第一假想面46是从第一壁面42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假想面47是从第二壁面43伸出的延长面。花纹块41的第一壁面42是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向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外侧(肩部4一侧)倾斜的平面。第一壁面42朝向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倾斜。在该第一壁面42中,空气可以容易地从第一周向花纹沟11朝向侧向花纹沟14流动。因此,可以可靠地降低第一壁面42周围的空气压力,并且可以进一步加速第一周向花纹沟11中的气流。
在图10所示的花纹块71中,在从轮胎径向方向上的外侧观察花纹块71的平面图中,花纹块71相对于穿过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中心的中心线78形成为线对称。因此,花纹块71在中心线78的两侧的每一侧上都具有第一壁面72、第二壁面73、第一花纹块角部74和第二花纹块角部75。另外,第一假想面76是从中心线78两侧的每个第一壁面72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假想面77是从中心线78两侧的每个第二壁面73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壁面73是凹入花纹块71中的弧形表面,并且两个第二壁面73彼此在中心线78上相交。在该花纹块71中,轮胎旋转方向R可以设定在轮胎周向方向S的两个方向上。即,即使气流方向F变为相反方向,花纹块71也满足类似于花纹块31的条件,并且以与花纹块31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因此,在要安装轮胎时没有必要指定轮胎旋转方向R,因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在图11所示的花纹块81中,在从轮胎径向方向上的外侧观察花纹块81的平面图中,花纹块81通过与花纹块71相同的方式相对于穿过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中心的中心线88形成为线对称。因此,花纹块81在中心线88的两侧的每一侧上都具有第一壁面82、第二壁面83、第一花纹块角部84和第二花纹块角部85。此外,第一假想面86是从中心线88两侧的每个第一壁面82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假想面87是从中心线88两侧的每个第二壁面83伸出的延长面。第二壁面83是凹入花纹块81中的弧形表面,并且两个第二壁面83彼此在中心线88上相交。花纹块81的第一壁面82是通过与花纹块41的第一壁面42相同的方式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S、朝向气流的下游侧H向轮胎宽度方向K上的外侧倾斜的平面。第一壁面82朝向气流下游侧H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倾斜。在该花纹块81中,通过与花纹块71相同的方式,轮胎旋转方向R可以设定在轮胎周向方向S的两个方向上。即,即使气流方向F变为相反方向,花纹块81也满足类似于花纹块31的条件,并且产生与花纹块31类似的作用。因此,在要安装轮胎时没有必要指定轮胎旋转方向R,因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在轮胎1是重载用轮胎(例如,卡车/公共汽车用的轮胎)时,胎面部2的发热量往往更大。因此,本发明适于重载用轮胎。然而,本发明可以用于除了重载用轮胎之外的各种轮胎。
(轮胎试验)
为了证实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效果,制造了两种实施例的轮胎(称为实施品1、2)和传统例的轮胎(称为传统品1),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施品1、2中的每一个都在控制花纹块列30中包括图5所示的多个花纹块51。在实施品2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比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更宽,并且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比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沟宽度更宽。即,在实施品2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整体比侧向花纹沟14的最宽部分更宽,并且侧向花纹沟14整体比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最宽部分更宽。实施品1的沟宽度的条件与实施品2的沟宽度的条件不同。具体地,在实施品1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最宽部分比侧向花纹沟14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更宽,并且侧向花纹沟14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形成为具有相等的沟宽度。传统品1与实施品1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花纹块列30的多个花纹块。
图12是示出传统品1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并且类似于图5示出了胎面花纹的一部分。
如所示,在传统品1的轮胎90A中,在控制花纹块列30的花纹块91从轮胎径向方向上的外侧观察时的平面图中,花纹块91相对于穿过轮胎周向方向S上的中心的中心线98形成为线对称。此外,花纹块91在中心线98的两侧的每一侧都具有第一壁面92、第二壁面93、第一花纹块角部94和第二花纹块角部95。第二假想面97是从中心线98两侧的每个第二壁面93伸出的延长面。当观察在轮胎周向方向S上邻接的、气流上游侧G和下游侧H的两个花纹块时91时,上游侧G的花纹块91的第二假想面97朝向两个花纹块91之间的侧向花纹沟14的内侧延伸,并且与下游侧H的花纹块91在侧向花纹沟14中相交。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在第一壁面92处为恒定宽度。
在下述条件下使用实施品1、2和传统品1进行转鼓耐久性测试:
轮胎尺寸:11R22.5
轮胎宽度:7.50
轮胎载荷:2740kgf(=26.9kN)
轮胎内压:700kPa
转鼓速度:65km/h
测试期间的温度:38℃
在测试中,使实施品1、2和传统品1与转鼓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对实施品1、2和传统品1施加相同的载荷。在该状态下,旋转转鼓,并且实施品1、2和传统品1通过转鼓旋转(带动运动)。由此,测量实施品1、2和传统品1的带束足以耐受的运行距离,并对实施品1、2和传统品1的带束耐久性进行评价。此外,在实施品1、2和传统品1中测量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底部处的传热率,并评价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
[表1]
实施品1 实施品2 传统品1
第一周向花纹沟的沟底部处的传热率 150 153 100
由运行距离表示的带束耐久性 115 120 100
表1示出了实施品1、2和传统品1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以传统品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并且指明数值越大性能越高。
如表1所示,实施品1的传热率(150)和实施品2的传热率(153)显著高于传统品1的传热率。因此,得知的是在实施品1、2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得到提高。此外,实施品1的带束耐久性(115)和实施品2的带束耐久性(120)高于传统品1的带束耐久性。得知的是在实施品1、2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提供的冷却效果变得更高,并且带束耐久性得到增强。实施品2的传热率高于实施品1的传热率,并且实施品2的带束耐久性高于实施品1的带束耐久性。由此得知的是在实施品2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被提高,因此第一周向花纹沟11提供的冷却效果变得更高。
为了证实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5的效果,制造了两种实施例的轮胎(称为实施品3、4)和传统例的轮胎(称为传统品2),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施品3、4中的每一个都在控制花纹块列30中包括图10所示的多个花纹块71。在实施品4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宽度W比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更宽,并且侧向花纹沟14的沟宽度比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沟宽度更宽。即,在实施品4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整体比侧向花纹沟14的最宽部分更宽,并且侧向花纹沟14整体比第二周向花纹沟12的最宽部分更宽。实施品3的沟宽度的条件与实施品4的沟宽度的条件不同。具体地,在实施品3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最宽部分比侧向花纹沟14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更宽,并且侧向花纹沟14和第二周向花纹沟12形成为具有相等的沟宽度。传统品2与实施品3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花纹块列30的多个花纹块。
图13是示出传统品2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并且类似于图10示出了胎面花纹的一部分。
如所示,在传统品2的轮胎90B中,花纹块91与图12所示的轮胎90A的花纹块91具有相同的构造。
在与上述实施品1、2和传统品1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实施品3、4和传统品2进行转鼓耐久性测试。在该测试中,测量实施品3、4和传统品2的带束足以耐受的运行距离,并对实施品3、4和传统品2的带束耐久性进行评价。另外,测量在实施品3、4和传统品2的胎面部2中出现分离的运行距离,并且评价实施品3、4和传统品2的胎面部2的抗分离性。此外,在实施品3、4和传统品2中测量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沟底部处的传热率,并评价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
[表2]
实施品3 实施品4 传统品2
第一周向花纹沟的沟底部处的传热率 150 153 100
由运行距离表示的抗分离性 120 130 100
由运行距离表示的带束耐久性 112 112 100
表2示出了实施品3、4和传统品2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以传统品2为100的指数来表示,并且指明数值越大性能越高。
如表2所示,实施品3的传热率(150)和实施品4的传热率(153)显著高于传统品2的传热率。因此,得知的是在实施品3、4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得到提高。此外,实施品3的抗分离性(120)和实施品4的抗分离性(130)高于传统品2的抗分离性。此外,实施品3的带束耐久性(112)和实施品4的带束耐久性(112)高于传统品2的带束耐久性。得知的是在实施品3、4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提供的冷却效果变得更高,并且抗分离性和带束耐久性得到增强。
实施品4的传热率高于实施品3的传热率。此外,实施品4的抗分离性高于实施品3的抗分离性,并且实施品4的带束耐久性等于实施品3的带束耐久性。由此得知的是在实施品4中,第一周向花纹沟11的散热性得到提高,因此第一周向花纹沟11提供的冷却效果变得更高。
附图标记列表
1···轮胎、2···胎面部、3···胎面中心部、4···肩部、5···轮胎、11···第一周向花纹沟、12···第二周向花纹沟、13···横花纹沟、14···侧向花纹沟、15···凸起部、20···肩部花纹块列、21···花纹块、30···控制花纹块列、31···花纹块、32···第一壁面、33···第二壁面、34···第一花纹块角部、35···第二花纹块角部、36···第一假想面、37···第二假想面、38···假想交叉位置、41···花纹块、42···第一壁面、43···第二壁面、44···第一花纹块角部、45···第二花纹块角部、46···第一假想面、47···第二假想面、51···花纹块、52···第一壁面、53···第二壁面、54···第一花纹块角部、55···第二花纹块角部、56···第一假想面、57···第二假想面、58···中心线、61···花纹块、62···第一壁面、63···第二壁面、64···第一花纹块角部、65···第二花纹块角部、66···第一假想面、67···第二假想面、68···中心线、71···花纹块、72···第一壁面、73···第二壁面、74···第一花纹块角部、75···第二花纹块角部、76···第一假想面、77···第二假想面、78···中心线、81···花纹块、82···第一壁面、83···第二壁面、84···第一花纹块角部、85···第二花纹块角部、86···第一假想面、87···第二假想面、88···中心线、F···气流方向、G···上游侧、H···下游侧、K···轮胎宽度方向、R···轮胎旋转方向、S···轮胎周向方向、W···沟宽度。

Claims (7)

1.一种轮胎,其包括:
一条第一周向花纹沟;
与第一周向花纹沟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邻接的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
朝第一周向花纹沟和第二周向花纹沟打开的多条侧向花纹沟;以及
胎面部上的多个花纹块,其通过第一周向花纹沟、第二周向花纹沟和多条侧向花纹沟分割,在车辆的行驶期间,在第一周向花纹沟和两条第二周向花纹沟中产生与轮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气流;其中
多个花纹块和多条侧向花纹沟形成于第一周向花纹沟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
多个花纹块中的每个花纹块都具有:
第一壁面,其从气流下游侧的侧向花纹沟朝第一周向花纹沟打开的位置朝向气流的上游侧形成;
第二壁面,其从气流下游侧的侧向花纹沟朝第二周向花纹沟打开的位置朝向气流的上游侧形成;以及
花纹块角部,其形成在气流上游侧的侧向花纹沟朝第二周向花纹沟打开的位置处;并且
当观察在轮胎周向方向上邻接的、气流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个花纹块时,通过在气流的下游侧延长上游侧的花纹块的第二壁面所得到的假想面穿过第二周向花纹沟中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远离下游侧的花纹块的花纹块角部的位置,在第二周向花纹沟中与下游侧的花纹块相交;并且
第一周向花纹沟的沟宽度在花纹块的第一壁面处朝气流的下游侧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当观察在轮胎周向方向上邻接的、气流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个花纹块时,通过在气流的下游侧延长上游侧的花纹块的第一壁面所得到的假想面朝向所述两个花纹块之间的侧向花纹沟的内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花纹块的第一壁面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朝向气流下游侧的侧向花纹沟的内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花纹块的第一壁面为朝向气流下游侧的侧向花纹沟的内侧弯曲的弧形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花纹块的第一壁面为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朝向气流下游侧的侧向花纹沟的内侧倾斜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第一周向花纹沟设置在胎面中心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第一周向花纹沟的沟宽度比侧向花纹沟的沟宽度更宽;并且
侧向花纹沟的沟宽度比第二周向花纹沟的沟宽度更宽。
CN201680016081.1A 2015-03-18 2016-02-26 轮胎 Active CN1074059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4692 2015-03-18
JP2015-054692 2015-03-18
JP2015-075905 2015-04-02
JP2015075905 2015-04-02
PCT/JP2016/055958 WO2016147843A1 (ja) 2015-03-18 2016-02-26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5963A CN107405963A (zh) 2017-11-28
CN107405963B true CN107405963B (zh) 2020-01-07

Family

ID=56918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6081.1A Active CN107405963B (zh) 2015-03-18 2016-02-26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43738A1 (zh)
EP (1) EP3248811B1 (zh)
JP (1) JP6717803B2 (zh)
CN (1) CN107405963B (zh)
WO (1) WO201614784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8615A (ja) * 1998-10-07 2000-04-18 Bridgestone Corp 方向性傾斜溝を備えた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7106314A (ja) * 2005-10-14 2007-04-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216545B2 (ja) * 2001-09-17 2009-01-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905912A (zh) * 2010-05-20 2013-01-3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重载轮胎
CN103158444A (zh) * 2011-12-19 2013-06-19 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载重汽车轮胎胎面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6204A (ja) * 1998-04-01 1999-10-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45886B2 (ja) * 2003-08-28 2009-10-1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回転方向を指定されたブロック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000883A (ja) * 2008-06-19 2010-01-0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2227321B (zh) * 2008-11-27 2015-07-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2016501777A (ja) * 2012-12-20 2016-01-21 ブリヂストン アメリカズ タイヤ オペレーションズ、 エルエルシー タイヤ熱交換特徴
JP5805123B2 (ja) * 2013-03-13 2015-11-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20442B2 (ja) * 2013-08-23 2015-11-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25930B2 (ja) * 2014-07-15 2018-11-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8615A (ja) * 1998-10-07 2000-04-18 Bridgestone Corp 方向性傾斜溝を備えた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216545B2 (ja) * 2001-09-17 2009-01-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7106314A (ja) * 2005-10-14 2007-04-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905912A (zh) * 2010-05-20 2013-01-3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重载轮胎
CN103158444A (zh) * 2011-12-19 2013-06-19 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载重汽车轮胎胎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48811A1 (en) 2017-11-29
EP3248811A4 (en) 2018-08-15
JPWO2016147843A1 (ja) 2018-01-11
US20180043738A1 (en) 2018-02-15
EP3248811B1 (en) 2019-08-28
WO2016147843A1 (ja) 2016-09-22
CN107405963A (zh) 2017-11-28
JP6717803B2 (ja) 202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805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4899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9361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12461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US20140332133A1 (en) Heavy duty tire
US10800120B2 (en) Tyre mol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yre, and tyre
JP643376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18913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4162607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536224B (zh) 轮胎
EP3248812B1 (en) Tire
CN107405963B (zh) 轮胎
JP201321627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17802B2 (ja) タイヤ
WO2014167859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1437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88309B2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EP3312024B1 (en) Tire for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