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9417B -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9417B
CN107339417B CN201611147157.2A CN201611147157A CN107339417B CN 107339417 B CN107339417 B CN 107339417B CN 201611147157 A CN201611147157 A CN 201611147157A CN 107339417 B CN107339417 B CN 107339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engine
speed
torque
sta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471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39417A (zh
Inventor
张金超
周兵兵
左波涛
涂安全
罗贤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1471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9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9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9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39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9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6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 F16H59/72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gearing status dependent on oil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viscos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4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comprising signals other than signals for actuating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车辆处于起步状态时;获取变速箱油温值、道路坡度值以及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是否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是,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否,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通过本发明,提高了车辆起步响应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双离合变速器相比较其他自动变速器拥有换档速度快、换档过程平顺、动力传递效率高、省油的优点,因此,双离合变速器在整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
起步工况在车辆驾驶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起步反应慢,过程中同步的时间长,使离合器的发热量增加,从而影响到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如果在起步过程中控制的不够精确,不仅会导致车辆加速不连续,发动机在起步过程中可能出现“飞车”(由于丢了负载使得转速不受控制飞高)或者转速过低或者熄火的风险。
起步指车辆从静止状态或不踩油门“潜行”状态开始,油门开度超过一定限值车辆加速到离合器滑摩率小于设定值时结束,其中滑摩率=(离合器输入轴转速-离合器输出轴转速)/输入轴转速的值,从离合器的状态来说起步就是离合器输出轴转速与发动机转速同步的过程。
起步过程从控制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发动机转速迅速拉升至目标转速附近(小于目标转速某一参考值),使发动机拥有足够的扭矩,以驱动车辆;第二阶段是通过精确的控制发动机转速接近等于目标转速,使离合器输出轴转速与输入轴转速(等同于发动机转速)同步,使车辆拥有不断线性加速向前的能力。
具体地,如图1所示,现技术方案中发动机目标转速Nt’的计算是依据驾驶员油门开度信号查表得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根据的当前发动机转速EngN’和发动机目标转速Nt’差值大于第一参考值δ’,向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出转速请求,并完成第一阶段的转速上升过程,在第二阶段的控制过程中通过对离合器请求扭矩和发动机扭矩的控制,使当前档位的离合器输出轴转速与发动机转速完成同步即实际滑摩率小于或等于起步判定滑摩率,至此车辆起步完成。
现有技术对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起步控制存在以下三点缺陷:
(1)车辆上坡起步时响应时间长,起步慢,离合器存在温度上升太快、温度过高的风险,且主观驾驶性变差;
(2)在变速器油温低温起步时响应时间长,平顺性较热机时差;
(3)转速请求的控制时间较长,第一阶段完成的时间长、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控制方法及系统,以缩短车辆起步响应时间,并提高响应精度。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包括:
车辆处于起步状态时,获取变速箱油温值、道路坡度值;
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
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
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是否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
如果是,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
如果否,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
优选地,所述起步状态包括:
当前油门开度值大于设定开度值,当前车速值小于设定速度值以及当前档位值为一档或倒档。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包括:
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发动机期望转速;
根据所述道路坡度值确定坡度增益系数;
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所述起步判定转速值;
将所述发动机期望转速与所述坡度增益系数相乘得到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
优选地,所述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包括:
实时获取发动机水温值以及发动机飞轮端扭矩;
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值确定水温增益系数;
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油温增益系数;
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目标转速确定起步增益系数;
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水温增益系数、所述油温增益系数以及所述起步增益系数相乘得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
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
优选地,所述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包括:
将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作为当前转速差;
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比例项系数;
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积分项系数;
将所述比例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比例项扭矩;
将所述积分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积分项扭矩;
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比例项扭矩以及所述积分项扭矩三者相加得到最终扭矩;
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最终扭矩。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温度传感器、坡度传感器、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分别通过CAN总线连接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所述油箱温度传感器、所述坡度传感器以及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分别与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油箱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内,用于采集变速箱油温值;所述坡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所处道路坡度值;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确定车辆处于起步状态时,获取变速箱油温值、道路坡度值以及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获取油门开度值;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
所述变速箱控制单元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并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是否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是,对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否,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
优选地,所述起步状态包括:
当前油门开度值大于设定开度值,当前车速值小于设定速度值以及当前档位值为一档或倒档。
优选地,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确定车辆处于起步状态后,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发动机期望转速;
根据所述道路坡度值确定坡度增益系数;
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所述起步判定转速值;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使所述发动机期望转速与所述坡度增益系数相乘得到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水温传感器;
所述水温传感器放置在发动机水箱中,用于采集发动机水箱水温值;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后,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实时获取发动机水温值以及发动机飞轮端扭矩;
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值确定水温增益系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油温增益系数,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目标转速确定起步增益系数;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水温增益系数、所述油温增益系数以及所述起步增益系数相乘得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并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
优选地,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之后,判断滑摩率是否小于设定滑摩率值;如果否,使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为转速差,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比例项系数,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积分项系数,将所述比例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比例项扭矩,将所述积分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积分项扭矩,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比例项扭矩以及所述积分项扭矩三者相加得到最终扭矩,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最终扭矩,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确认车辆处于起步状态时,获取变速箱油温值、道路坡度值以及油门开度值,并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与所述道路坡度值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通过当前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目标转速的比较,确认是否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如果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通过本发明,在发动机目标转速计算过程中增加了变速箱油温与道路坡度的修正,使在低温、上坡的工况下可获得更高的发动机目标转速和扭矩,同时通过第一阶段扭矩控制,可以使双离合变速器获得更快的响应和更好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变速器起步控制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图。
附图中标记:
Nt’、发动机目标转速 EngN’、当前发动机转速 δ’、第一参考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开始。
步骤102: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起步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103;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02。
具体地,所述起步状态包括:
当前油门开度值大于设定开度值,当前车速值小于设定速度值以及当前档位值为一档或倒档。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开度值、设定速度值以及挡位值可以由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特性进行设置,比如,设定开度值为2%,设定速度值为20km/h。
步骤103:获取变速箱油温值、道路坡度值。
步骤104: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包括:
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发动机期望转速;根据所述道路坡度值确定坡度增益系数;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所述起步判定转速值;将所述发动机期望转速与所述坡度增益系数相乘得到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
进一步,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查找期望转速表得到发动机期望转速;根据所述道路坡度值查找坡度增益表得到坡度增益系数;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值查找判定转速表得到所述起步判定转速值。
需要说明的是,期望转速表,坡度增益表以及判定转速表均是通过标定确定。
具体地,为了防止发动机转速被低温整车阻力和负载反拖导致转速下降,在相同油门开度,变速箱油温值越低,期望转速越高;同样,相同温度,油门开度越大,转速越高,而油门开度小时,希望起步越快;油门开度大时,起步过程车辆扭矩更大,性能更好。进而可以获得如表1所示反映变速箱油温值(℃)、油门开度值以及发动机期望转速(r/min)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期望转速表,例如,根据表1可知,在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为20℃,且当前油门开度值为60时,发动机期望转速为1850r/min。
表1
具体地,为了在上坡起步时,在第一阶段扭矩控制中,使发动机获得更高的转速和更大的爬坡性能。进而可以获得如表2所示反映道路坡度值以及坡度增益系数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坡度增益表,例如,根据表2可知,在当前道路坡度值为5时,坡度增益系数为1。
表2
道路坡度值 -10 -5 1 3 5 10 20
坡度增益系数 0.95 1 1 1 1 1.18 1.3
具体地,为了使发动机转速较高的前提下,更早进入第二阶段扭矩控制,在油门开度较大时,目标转速与当前转速的差值越大越好。进而可以获得如表3所示反映油门开度值以及起步判定转速值(r/min)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判定转速表,例如,根据表3可知,在当前油门开度值为60时,起步判定转速值为-100r/min。
表3
油门开度值 0 10 30 60 100
起步判定转速值 -60 -70 -80 -100 -150
步骤105: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转速可以由发动机控制器提供。
步骤106: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是否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是,执行步骤107;否则,执行步骤108。
步骤107: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返回执行步骤106。
具体地,所述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包括:
实时获取发动机水温值以及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值确定水温增益系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油温增益系数;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目标转速确定起步增益系数;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水温增益系数、所述油温增益系数以及所述起步增益系数相乘得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由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实现流程控制,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计算得到离合器期望扭矩之后,可以将该离合器期望扭矩转换为电流值向双离合变速器输出。
进一步,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值查找水温增益表得到水温增益系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查找油温增益表得到油温增益系数;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目标转速查找起步增益表得到起步增益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水温增益表、油温增益表以及起步增益表均是通标定确定。
具体地,在发动机水温处于低温时,为了使离合器期望扭矩较小,从而使发动机转速上升更快。进而可以获得如表4所示反映发动机水温值(℃)以及水温增益系数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水温增益表,例如,根据表4可知,在当前发动机水温值为50℃时,水温增益系数为0.9492。
表4
发动机水温值 -40 -20 0 10 20 30 40 50 70 90
水温增益系数 0.6992 0.75 0.8007 0.8515 0.8984 0.8984 0.8984 0.9492 1 1
具体地,为了保证在油温增益系数大于1时,发动机目标转速较高,以及在油温较高,发动机起步工作转速保持在较低区间。进而可以获得如表5所示反映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油温增益系数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油温增益表,例如,根据表5可知,在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为40℃时,油温增益系数为1。
表5
变速箱油温值 -30 -20 -10 0 10 20 30 40 60 90 120
油温增益系数 1.2 1.1 1.1 1.05 1.05 1.05 1 1 1 1 0.9
具体地,为了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离合器扭矩逐渐增加。进而可以获得如表6所示反映当前发动机转速(r/min)、目标转速(r/min)以及起步增益系数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起步增益表,例如,根据表6可知,在当前发动机转速为800r/min、目标转速为1300r/min时,起步增益系数为0.089。
表6
步骤108: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
具体地,所述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包括:
将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作为当前转速差;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比例项系数;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积分项系数;将所述比例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比例项扭矩;将所述积分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积分项扭矩;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比例项扭矩以及所述积分项扭矩三者相加得到最终扭矩;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最终扭矩。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由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实现流程控制,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计算得到最终扭矩之后,可以将该最终扭矩转换为电流值向双离合变速器输出。
进一步,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查找比例系数表得到比例项系数;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查找积分系数表得到积分项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比例系数表与积分系数表通过标定确定。
具体地,在变速箱油温值较低时,发动机转转速也较低,为了防止在较低变速箱油温值并且离合器扭矩较大时,发动机转速下跌过快。进而可以获得如表7所示反映转速差(r/min)、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比例项系数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比例系数表,例如,根据表7可知,在当前转速差为200r/min、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为-20℃时,比例项系数为0.03226。
表7
具体地,在变速箱油温值较低时,发动机转转速也较低,为了防止在较低变速箱油温值并且离合器扭矩较大时,发动机转速下跌过快。进而可以获得如表8所示反映转速差(r/min)、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以及积分项系数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积分系数表,例如,根据表8可知,在当前转速差为200r/min、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为-20℃时,比例项系数为0.035156。
表8
步骤109:判断滑摩率是否小于设定滑摩率值;如果是,执行步骤110;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08。
具体地,滑摩率=(双离合变速器输入轴转速-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双离合变速器输入轴转速;进一步,双离合变速器输入轴转速相当于发动机转速,变速箱控制单元通过对滑摩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转速是否与发动机转速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滑摩率值可以由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通过标定确定,比如,设定滑摩率值为0.0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在发动机目标转速计算中填加了对变速箱油温、道路坡度的修正,从而在低温、上坡的工况下可以获得较其他工况更高的发动机目标转速和扭矩,使车辆获得更快的响应;在起步过程的第一阶段中,采用扭矩的控制方式,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发动机扭矩以驱动车辆;在起步过程的第二阶段中,采用扭矩的控制方式,可以使当前发动机转速更准确的接近发动机目标转速。总之,本发明在不增加任何硬件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合理优化起步控制逻辑,保证了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快速起步能力。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油箱温度传感器、坡度传感器、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分别通过CAN总线连接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所述油箱温度传感器、所述坡度传感器以及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分别与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油箱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内,用于采集变速箱油温值;所述坡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所处道路坡度值;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确定车辆处于起步状态时,获取变速箱油温值、道路坡度值以及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获取油门开度值;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所述变速箱控制单元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并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是否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是,对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否,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起步状态包括:当前油门开度值大于设定开度值,当前车速值小于设定速度值以及当前档位值为一档或倒档。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车速供给单元通过CAN总线为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提供当前车辆的车速值,具体地,车速供给单元可以是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也可以是车辆防抱(锁)死刹车系统(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车辆换挡机构采集挡位值,并将该挡位值传送给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开度值、设定速度值以及挡位值可以由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特性进行设置,比如,设定开度值为2%,设定速度值为20km/h。
在本发明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确定车辆处于起步状态后,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发动机期望转速;根据所述道路坡度值确定坡度增益系数;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所述起步判定转速值;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使所述发动机期望转速与所述坡度增益系数相乘得到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
进一步,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查找期望转速表得到发动机期望转速;根据所述道路坡度值查找坡度增益表得到坡度增益系数;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值查找判定转速表得到所述起步判定转速值。
需要说明的是,期望转速表,坡度增益表以及判定转速表均是通过标定确定。
具体地,为了防止发动机转速被低温整车阻力和负载反拖导致转速下降,在相同油门开度,变速箱油温值越低,期望转速越高;同样,相同温度,油门开度越大,转速越高,而油门开度小时,希望起步越快;油门开度大时,起步过程车辆扭矩更大,性能更好。进而可以获得如表1所示反映变速箱油温值(℃)、油门开度值以及发动机期望转速(r/min)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期望转速表,例如,根据表1可知,在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为20℃,且当前油门开度值为60时,发动机期望转速为1850r/min。
具体地,为了在上坡起步时,在第一阶段扭矩控制中,使发动机获得更高的转速和更大的爬坡性能。进而可以获得如表2所示反映道路坡度值以及坡度增益系数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坡度增益表,例如,根据表2可知,在当前道路坡度值为5时,坡度增益系数为1。
具体地,为了使发动机转速较高的前提下,更早进入第二阶段扭矩控制,在油门开度较大时,目标转速与当前转速的差值越大越好。进而可以获得如表3所示反映油门开度值以及起步判定转速值(r/min)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判定转速表,例如,根据表3可知,在当前油门开度值为60时,起步判定转速值为-100r/min。
本发明系统另一实施例中,还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水温传感器。
所述水温传感器放置在发动机水箱中,用于采集发动机水箱水温值。
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后,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实时获取发动机水温值以及发动机飞轮端扭矩;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值确定水温增益系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油温增益系数,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目标转速确定起步增益系数;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水温增益系数、所述油温增益系数以及所述起步增益系数相乘得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并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
进一步,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值查找水温增益表得到水温增益系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查找油温增益表得到油温增益系数,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目标转速查找起步增益表得到起步增益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水温增益表、油温增益表以及起步增益表均是通标定确定。
具体地,在发动机水温处于低温时,为了使离合器期望扭矩较小,从而使发动机转速上升更快。进而可以获得如表4所示反映发动机水温值(℃)以及水温增益系数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水温增益表,例如,根据表4可知,在当前发动机水温值为50℃时,水温增益系数为0.9492。
具体地,为了保证在油温增益系数大于1时,发动机目标转速较高,以及在油温较高,发动机起步工作转速保持在较低区间。进而可以获得如表5所示反映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油温增益系数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油温增益表,例如,根据表5可知,在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为40℃时,油温增益系数为1。
具体地,为了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离合器扭矩逐渐增加。进而可以获得如表6所示反映当前发动机转速(r/min)、目标转速(r/min)以及起步增益系数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起步增益表,例如,根据表6可知,在当前发动机转速为800r/min、目标转速为1300r/min时,起步增益系数为0.089。
进一步,在本发明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之后,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之后,判断滑摩率是否小于设定滑摩率值;如果否,使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为转速差,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比例项系数,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积分项系数,将所述比例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比例项扭矩,将所述积分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积分项扭矩,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比例项扭矩以及所述积分项扭矩三者相加得到最终扭矩,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最终扭矩,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
进一步,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查找比例系数表得到比例项系数,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查找积分系数表得到积分项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比例系数表与积分系数表通过标定确定。
具体地,在变速箱油温值较低时,发动机转转速也较低,为了防止在较低变速箱油温值并且离合器扭矩较大时,发动机转速下跌过快。进而可以获得如表7所示反映转速差(r/min)、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比例项系数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比例系数表,例如,根据表7可知,在当前转速差为200r/min、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为-20℃时,比例项系数为0.03226。
具体地,在变速箱油温值较低时,发动机转转速也较低,为了防止在较低变速箱油温值并且离合器扭矩较大时,发动机转速下跌过快。进而可以获得如表8所示反映转速差(r/min)、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以及积分项系数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积分系数表,例如,根据表8可知,在当前转速差为200r/min、当前变速箱油温值为-20℃时,比例项系数为0.035156。
具体地,滑摩率=(双离合变速器输入轴转速-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双离合变速器输入轴转速;变速箱控制单元通过对滑摩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转速是否与发动机转速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滑摩率值可以由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通过标定确定,比如,设定滑摩率值为0.0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在不增加任何硬件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合理优化起步控制逻辑,保证了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快速起步能力。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处于起步状态时,获取变速箱油温值、道路坡度值;
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
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
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是否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
如果是,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
如果否,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
所述起步状态包括:
当前油门开度值大于设定开度值,当前车速值小于设定速度值以及当前档位值为一档或倒档;
所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包括:
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发动机期望转速;
根据所述道路坡度值确定坡度增益系数;
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所述起步判定转速值;
将所述发动机期望转速与所述坡度增益系数相乘得到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包括:
实时获取发动机水温值以及发动机飞轮端扭矩;
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值确定水温增益系数;
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油温增益系数;
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目标转速确定起步增益系数;
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水温增益系数、所述油温增益系数以及所述起步增益系数相乘得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
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包括:
将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作为当前转速差;
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比例项系数;
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积分项系数;
将所述比例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比例项扭矩;
将所述积分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积分项扭矩;
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比例项扭矩以及所述积分项扭矩三者相加得到最终扭矩;
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最终扭矩。
4.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温度传感器、坡度传感器、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分别通过CAN总线连接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所述油箱温度传感器、所述坡度传感器以及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分别与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油箱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内,用于采集变速箱油温值;所述坡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所处道路坡度值;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确定车辆处于起步状态时,获取变速箱油温值、道路坡度值以及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获取油门开度值;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所述道路坡度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目标转速;
所述变速箱控制单元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获取当前发动机转速,并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是否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是,对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一阶段扭矩控制,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如果否,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第二阶段扭矩控制,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
所述起步状态包括:
当前油门开度值大于设定开度值,当前车速值小于设定速度值以及当前档位值为一档或倒档;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确定车辆处于起步状态后,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以及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发动机期望转速;
根据所述道路坡度值确定坡度增益系数;
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值确定所述起步判定转速值;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使所述发动机期望转速与所述坡度增益系数相乘得到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水温传感器;
所述水温传感器放置在发动机水箱中,用于采集发动机水箱水温值;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判断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大于起步判定转速值后,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实时获取发动机水温值以及发动机飞轮端扭矩;
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值确定水温增益系数,根据所述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油温增益系数,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与目标转速确定起步增益系数;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水温增益系数、所述油温增益系数以及所述起步增益系数相乘得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并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离合器期望扭矩值,直到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在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小于起步判定转速值之后,判断滑摩率是否小于设定滑摩率值;如果否,使当前发动机转速与所述发动机目标转速的差值为转速差,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比例项系数,根据当前转速差与当前变速箱油温值确定积分项系数,将所述比例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比例项扭矩,将所述积分项系数与所述转速差相乘得到积分项扭矩,将所述发动机飞轮端扭矩、所述比例项扭矩以及所述积分项扭矩三者相加得到最终扭矩,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向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出所述最终扭矩,直到滑摩率小于设定滑摩率值为止。
CN201611147157.2A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339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7157.2A CN107339417B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7157.2A CN107339417B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9417A CN107339417A (zh) 2017-11-10
CN107339417B true CN107339417B (zh) 2019-05-21

Family

ID=6022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7157.2A Active CN107339417B (zh) 2016-12-13 2016-12-13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94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9726B (zh) * 2018-08-15 2020-05-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模式高挡位起步及停车挡位保持的控制方法
CN109027218A (zh) * 2018-08-21 2018-12-1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起步控制方法
CN109578576B (zh) * 2018-12-13 2020-05-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起步换挡扭矩交替控制方法
CN111322388B (zh) * 2018-12-14 2023-03-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9624964B (zh) * 2018-12-17 2020-12-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起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126805A (zh) * 2019-04-23 2019-08-16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起步离合pid闭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159743B (zh) * 2019-04-29 2020-11-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车amt发动机与离合器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法
CN111173628B (zh) * 2019-07-29 2022-10-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0539749B (zh) * 2019-08-12 2021-10-08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车辆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389891B (zh) * 2020-03-12 2022-08-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变速器的低温起步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2128272B (zh) * 2020-10-20 2021-12-28 湘潭大学 一种离合器滑摩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503115B (zh) * 2020-11-26 2021-12-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起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96489B (zh) * 2020-12-07 2022-03-08 安徽建筑大学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610686B (zh) * 2020-12-11 2021-11-3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起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628396B (zh) * 2020-12-16 2022-08-30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箱过台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36682B (zh) * 2021-05-31 2023-03-31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的滑磨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202921A (zh) * 2021-05-31 2021-08-03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dct车型坡路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车辆
CN113606330B (zh) * 2021-08-18 2022-09-0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方法
CN113858943B (zh) * 2021-08-30 2023-03-2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起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864361A (zh) * 2021-10-18 2021-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低温起步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车辆
CN114526372A (zh) * 2022-03-10 2022-05-24 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控制系统电磁阀标定方法及装载机
CN114922966A (zh) * 2022-05-11 2022-08-1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amt变速器起步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5095652B (zh) * 2022-05-16 2023-09-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dct车型低变速器油温起步舒适性的ems控制方法
CN114962623B (zh) * 2022-05-17 2023-09-15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起步控制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57752B (zh) * 2022-07-29 2024-05-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7226A (zh) * 2014-01-23 2014-04-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大脚模式起步控制方法
CN103807323A (zh) * 2014-02-18 2014-05-2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正常起步控制方法
CN104246318A (zh) * 2012-04-23 2014-12-24 加特可株式会社 车辆的起步控制装置及起步控制方法
JP5698998B2 (ja) * 2011-02-09 2015-04-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4619974A (zh) * 2012-09-10 2015-05-1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安装有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辆的怠速停止控制装置
EP2974930A1 (en) * 2013-03-12 2016-01-2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control device and motorcy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8998B2 (ja) * 2011-02-09 2015-04-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4246318A (zh) * 2012-04-23 2014-12-24 加特可株式会社 车辆的起步控制装置及起步控制方法
CN104619974A (zh) * 2012-09-10 2015-05-1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安装有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辆的怠速停止控制装置
EP2974930A1 (en) * 2013-03-12 2016-01-2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control device and motorcycle
CN103727226A (zh) * 2014-01-23 2014-04-1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大脚模式起步控制方法
CN103807323A (zh) * 2014-02-18 2014-05-2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正常起步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9417A (zh) 2017-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417B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起步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40136064A1 (en) Touch point searching method for clutch
CN105221733B (zh) 离合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US7660661B2 (en) Fuel injection control device
US757876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97382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ngine disconnect clutch torque
US8463515B2 (en) Real time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torque converter clutch feed forward pressure for ECCC control
US92426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orque converter clutch in a multi-mode powertrain system
CN112677958B (zh) 一种车辆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7269827B (zh) 扭矩转换器离合器滑移控制
US20090186743A1 (en) Vehicle Launch Using a Transmission Input Clutch
US10094317B2 (en) Adaptive control of motor vehicle powertrain
CN108382389B (zh)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方法及系统
CN111002971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型发动机启动离合器扭矩控制方法
US10175143B2 (en) Display of a meter during an upshift
US10221943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ehicle
CN104755731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8278359A (zh) 变速箱低温蠕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04628A (zh) 车辆起步控制装置及起步控制方法
US20190152480A1 (en) Hybrid powertrain system and operation with transfer case in low gear
JP2012047254A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6062431B (zh) 车辆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23526A (zh) 车辆的锁止离合器控制装置及锁止离合器控制方法
CN104204627A (zh) 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JP6423393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