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1506A -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1506A
CN107261506A CN201710450404.4A CN201710450404A CN107261506A CN 107261506 A CN107261506 A CN 107261506A CN 201710450404 A CN201710450404 A CN 201710450404A CN 107261506 A CN107261506 A CN 107261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hank
thigh
le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04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1506B (zh
Inventor
熊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4504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61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61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1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1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1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19/00Toy animals for riding
    • A63G19/20Toy animals for riding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19/00Toy animals for riding
    • A63G19/18Toy animals for riding made to travel by pacing

Landscapes

  • Toy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包括欧式车体、机械马,机械马通过马鞍、笼套呈纵向连接在欧式车体的车杠上,机械马包括马头、马身、右前腿、左前腿、左后腿、右后腿、转向装置、驱动装置,马头与马身连接处设置有笼套,右前腿、左前腿分别设置在马身前端两侧,左后腿、右后腿、分别设置在马身后端两侧,马身内腔分别设置有驱动装置及转向装置。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右前腿、左后腿作向前曲膝、抬起、迈步的动作,另一侧的左前腿、右后腿延时作向前曲膝、抬起、迈步的动作,并可保持平稳的同真马一样逼真的行走效果,保证乘坐乘客的舒适感,同时驱动装置及转向装置结构简单、动作灵活、运行稳定性高,同时适于大范围、大规模的市场化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娱乐观光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背景技术
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即人坐在车上由机械马来拉车的一种娱乐工具,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088834 Y,授权公告日2008.7.23,发明名称为:电动机器马车;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390304 Y,授权公告日2010.1.27,发明名称为:一种机械马车。作为一种娱乐工具,现有的仿真机械马车具备同真马一样的行走效果,给娱乐的人们带来了欢乐。但现有的机械马车普遍存在结构组成复杂、仿真机械马运行稳定性不高,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方便操控,结构稳定性较低,动作不灵活,使其很难大范围、大规模的市场化推广。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使其结构简单、动作灵活、运行稳定性高,同时适于大范围、大规模的市场化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包括欧式车体、机械马,所述机械马通过马鞍、笼套呈纵向连接在欧式车体的车杠上。所述欧式车体包括轿厢、操作台、车底盘、驾驶座位、脚踏板、后挡泥板、前挡泥板、车杠、缰绳、马鞍、笼套、前车轮、前轮弹簧、后车轮、后轮弹簧。
所述车底盘前端固定连接有车杠,所述轿厢固定设置在车底盘上,其轿厢前侧下部固定设置有驾驶座位在车底盘上,其轿厢下方固定设置有脚踏板,所述驾驶座位上方固定设置有操作台,所述前挡泥板固定设置在驾驶座位、操作台前方的车底盘上,所述后挡泥板固定设置在轿厢后方的车底盘上,所述前车轮通过前轮弹簧固定设置在车底盘前端下侧,所述后车轮通过后轮弹簧固定设置在车底盘后端下侧。
所述机械马包括马头、马身、右前腿、左前腿、左后腿、右后腿、转向装置、驱动装置,所述马头上设置有銮铃,其马头与马身连接处设置有笼套,其马身后端设置有马尾,所述右前腿、左前腿分别设置在马身前端两侧,所述左后腿、右后腿、分别设置在马身后端两侧,所述马身内腔分别设置有呈纵向设置的驱动装置、及呈竖直方向设置的转向装置。
所述马身由前侧板、后侧板呈纵向前后分割设置、通过转向装置、驱动装置将其连接连接在一起,其左右两侧呈纵向平行设置的前侧板分别通过呈横向设置的前隔板、前竖直隔板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其左右两侧呈纵向平行设置的后侧板分别通过呈横向设置的后隔板、电机隔板、电机座板、后竖直隔板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前竖直隔板呈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前侧板后端下侧边缘处,其前竖直隔板后侧面呈竖直方向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固定安装有呈横向设置的上U型座、下U型座,所述后竖直隔板呈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后侧板前端边缘处,其后竖直隔板上部前侧面呈水平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上支撑板、后支撑座,其后竖直隔板下端部呈水平方向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板,并且电机座板的前部呈伸出后侧板前端边缘处设置。
所述马头后上端角设置有马头安装孔、并通过马头销轴将其可转动安装在马身前侧板的前上端角处,所述马头后下端角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安装在马头后下端角处设置的弹簧座上,其后端安装在前侧板的前下端角处设置的另一个弹簧座上,使得机械马行走过程中,马头在其自身重力和弹簧弹性力作用下、以马头销轴为转动圆心在0-10°转角范围内,马头实现上下重复移动,由此还可带动銮铃发出铃声提示行人注意。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前直角转向器、前铰链联轴器、后铰链联轴器、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电机链轮、双排传动链、转向器链轮、后直角转向器、旋转臂、转轴,并且所述前直角转向器、前铰链联轴器、后铰链联轴器、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电机链轮、双排传动链、转向器链轮、后直角转向器呈纵向同轴设置。
所述前直角转向器前侧面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前隔板上,其左右两侧输出轴分别穿过前侧板,其后侧输出轴插装固定安装在前铰链联轴器前端内、并通过销轴进行固定,所述前铰链联轴器后端呈外花键连接方式、插装安装在后铰链联轴器呈内花键连接方式的前端内,使得前铰链联轴器、后铰链联轴器处于周向固定、轴向可伸缩移动的安装连接方式,其目的是用于转向时的动力传递;
所述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前侧面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呈竖直方向设置的电机隔板上,其前输出轴穿过电机隔板、插装固定安装在后铰链联轴器的后端内、并通过销轴进行固定,其后输出轴轴端固定安装有电机链轮;
所述后直角转向器后侧面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后隔板上,其左右两侧输出轴分别穿过后侧板,其前输出轴轴端固定安装有转向器链轮,所述转向器链轮前侧面与电机链轮后侧面接触在一起、并通过双排传动链环向连接,使得转向器链轮、电机链轮、双排传动链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目的是用于调节右前腿和左后腿,左前腿和右后腿在同步行走时,保证右前腿和左后腿在地面上,左前腿和右后腿抬离地面高度在60-80mm范围内,满足行走要求;
所述转向器链轮、电机链轮在调节时,首先,右前腿和左后腿同时落在地面上,然后,转动转向器链轮,调节左前腿和右后腿抬离地面高度70±2mm,使得转向器链轮、电机链轮的链齿呈轴向对齐后、安装双排传动链环向连接,使其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满足迈步行走要求;
所述前直角转向器两侧输出轴轴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180°±2°设置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设置的转轴;所述后直角转向器两侧输出轴轴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180°±2°设置的另一组旋转臂,所述另一组旋转臂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设置的另一组转轴。
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直流电机、涡轮蜗杆减速机、转向轴,所述转向直流电机前端固定安装有涡轮蜗杆减速机组成无输出轴的涡轮蜗杆减速电机,并且涡轮蜗杆减速机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电机座板前端下侧面上,所述涡轮蜗杆减速机及电机座板前端呈纵向插装在下U型座中,同时后支撑座呈纵向插装在上U型座中,所述转向轴沿竖直方向依次穿过上支撑板、上U型座上侧板、后支撑座、上U型座下侧板、下U型座上侧板、电机座板、涡轮蜗杆减速机、下U型座下侧板分别设置的安装孔后,其转向轴通过平键及键槽分别于上支撑板、后支撑座、涡轮蜗杆减速机组成紧配合连接,同时转向轴通过平键及键槽分别于上U型座上侧板、上U型座下侧板、下U型座上侧板、下U型座下侧板组成紧配合连接,其转向轴轴向固定分别通过上下两端安装的轴用弹型挡圈进行定位;所述转向装置用于机械马直线行走时可在-45°~+45°转向角度范围内实现转向行走。
所述小腿杆一端呈三角状的三角形连接端、另一端呈板状的板状连接端的组合体结构设置,所述三角形连接端外端设置有小腿杆孔B、小腿杆孔C、并且沿着小腿杆孔B、小腿杆孔C中心距方向设置有小腿杆豁槽,所述板状连接端外端设置有小腿杆孔A。
所述小腿拉杆呈板状结构设置,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小拉杆孔A、小拉杆孔B,其小拉杆孔A端设置有与小拉杆孔A呈垂直方向设置的拉杆豁槽,其小拉杆孔B,其小拉杆孔B 一侧设置有与拉杆豁槽同方向设置的拉杆斜槽。
所述大腿拉杆呈板状结构设置,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大拉杆孔A、大拉杆孔B。
所述前大腿杆呈板状结构设置,其一端分别设置有前大腿孔B、前大腿孔C,另一端设置有前大腿孔A,其长度方向纵向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长度方向轴线呈30°夹角左上右下斜向设置的长条孔状前大腿滑槽,其目的是用于左前腿销轴、左后腿销轴滑动定位支撑。
所述后大腿杆呈板状结构设置,其一端分别设置有后大腿孔B、后大腿孔C,另一端设置有后大腿孔A,其长度方向纵向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长度方向轴线呈30°夹角左下右上斜向设置的长条孔状后大腿滑槽,其目的是用于左后腿销轴、右后腿销轴滑动定位支撑。
所述前蹄上侧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前蹄孔A、前蹄孔B,并且沿着前蹄孔A、前蹄孔B中心距方向设置有前蹄斜槽。
所述后蹄上侧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后蹄孔A、后蹄孔B,并且沿着后蹄孔A、后蹄孔B中心距方向设置有后蹄斜槽。
所述左前腿包括第一件小腿杆、第一件小腿拉杆、第一件大腿拉杆、第一件前大腿杆、第一件前蹄,所述第一件小腿杆的板状连接端穿过第一件小腿拉杆的拉杆斜槽后、其端部插入第一件前蹄的前蹄斜槽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与第一件前蹄的前蹄孔A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小腿拉杆的小拉杆孔B端部插入第一件前蹄的前蹄斜槽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 与第一件前蹄的前蹄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小腿杆的三角形连接端的小腿杆孔B与第一件大腿杆的前大腿孔B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与第一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B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A与前侧板下侧边缘设置的前左侧板孔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孔A通过连接螺栓与左前腿的转轴轴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滑槽套装在左侧的前侧板下侧设置的左前腿销轴上。
所述右前腿包括第二件小腿杆、第二件小腿拉杆、第二件大腿拉杆、第二件前大腿杆、第二件前蹄,所述第二件小腿杆的板状连接端穿过第二件小腿拉杆的拉杆斜槽后、其端部插入第二件前蹄的前蹄斜槽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与第二件前蹄的前蹄孔A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小腿拉杆的小拉杆孔B端部插入第二件前蹄的前蹄斜槽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 与第二件前蹄的前蹄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小腿杆的三角形连接端的小腿杆孔B与第二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孔B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与第二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B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A与前侧板下侧边缘设置的前右侧板孔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孔A通过连接螺栓与右前腿的转轴轴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滑槽套装在右侧的前侧板下侧设置的右前腿销轴上。
所述左后腿包括第三件小腿杆、第三件小腿拉杆、第三件大腿拉杆、第一件后大腿杆、第一件后蹄,所述第三件小腿杆的板状连接端穿过第三件小腿拉杆的拉杆斜槽后、其端部插入第一件后蹄的后蹄斜槽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与第一件后蹄的后蹄孔B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件小腿拉杆的小拉杆孔B端部插入第一件后蹄的后蹄斜槽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 与第一件后蹄的后蹄孔A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件小腿杆的三角形连接端的小腿杆孔B与第一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孔B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与第三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B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A与左侧的后侧板后下侧边缘设置的后左侧板孔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孔A通过连接螺栓与左后腿的转轴轴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滑槽套装在左侧的后侧板后下侧设置的左后腿销轴上。
所述右后腿包括第四件小腿杆、第四件小腿拉杆、第四件大腿拉杆、第二件后大腿杆、第二件后蹄,所述第四件小腿杆的板状连接端穿过第四件小腿拉杆的拉杆斜槽后、其端部插入第二件后蹄后蹄斜槽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与第二件后蹄的后蹄孔B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件小腿拉杆的小拉杆孔B端部插入第二件后蹄的后蹄斜槽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与第二件后蹄的后蹄孔A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件小腿杆的三角形连接端的小腿杆孔B与第二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孔B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与第四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B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A与左侧的后侧板后下侧边缘设置的后右侧板孔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孔A通过连接螺栓与右后腿的转轴轴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滑槽套装在右侧的后侧板后下侧设置的右后腿销轴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包括欧式车体、机械马,机械马通过马鞍、笼套呈纵向连接在欧式车体的车杠上,机械马包括马头、马身、右前腿、左前腿、左后腿、右后腿、转向装置、驱动装置,马头与马身连接处设置有笼套,右前腿、左前腿分别设置在马身前端两侧,左后腿、右后腿、分别设置在马身后端两侧,马身内腔分别设置有驱动装置及转向装置。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右前腿、左后腿作向前曲膝、抬起、迈步的动作,另一侧的左前腿、右后腿延时作向前曲膝、抬起、迈步的动作,并可保持平稳的同真马一样逼真的行走效果,保证乘坐乘客的舒适感,同时驱动装置及转向装置结构简单、动作灵活、运行稳定性高,同时适于大范围、大规模的市场化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械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欧式车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面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小腿杆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小腿拉杆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大腿拉杆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前大腿杆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后大腿杆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前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c)为加装胶底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后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右视图、(c)为加装胶底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左侧前后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右侧前后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前后腿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上”、“下”、“左”、“右”、“前”、“后”只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定义的示例性方向,如图1所示,纸面上侧方向为“上”,纸面下侧方向为“下”,纸面左侧方向为“前”,纸面右侧方向为“后”,纸面后侧方向为“右”,纸面前侧方向为“左”,纸面左右方向为“纵向”,纸面前后方向为“横向”。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理解,也可以其它方式定义“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同样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术语“第一件”、“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仅用于描述件数序号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附图所示制作本发明,包括欧式车体1、轿厢11、操作台12、车底盘13、驾驶座位131、脚踏板132、后挡泥板133、前挡泥板134、车杠14、缰绳15、马鞍16、笼套17、前车轮18、前轮弹簧181、后车轮19、后轮弹簧191、机械马2、马头21、銮铃211、马头销轴212、马头安装孔213、弹簧214、弹簧座215、马身22、前侧板221、前左侧板孔 2211、前右侧板孔2212、后侧板222、后左侧板孔2221、后右侧板孔2222、前隔板223、后隔板224、电机隔板225、电机座板226、后竖直隔板227、后支撑座2271、上支撑板2272、前竖直隔板228、上U型座2281、下U型座2282、右前腿23、右前腿销轴231、左前腿24、左前腿销轴241、左后腿25、左后腿销轴251、右后腿26、右后腿销轴261、转向装置27、转向直流电机271、涡轮蜗杆减速机272、转向轴273、驱动装置28、前直角转向器281、前铰链联轴器282、后铰链联轴器283、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84、电机链轮285、双排传动链286、转向器链轮287、后直角转向器288、旋转臂289、转轴 2891、小腿杆31、三角形连接端311、板状连接端312、小腿杆孔A313、小腿杆孔B314、小腿杆孔C315、小腿杆豁槽316、小腿拉杆32、拉杆豁槽321、拉杆斜槽322、小拉杆孔 A323、小拉杆孔B324、大腿拉杆33、大拉杆孔A331、大拉杆孔B332、前大腿杆34、前大腿滑槽341、前大腿孔A342、前大腿孔B343、前大腿孔C344、后大腿杆35、后大腿滑槽351、后大腿孔A352、后大腿孔B353、后大腿孔C354、前蹄36、前蹄孔A361、前蹄孔B362、前蹄斜槽363、后蹄37、后蹄孔A371、后蹄孔B372、后蹄斜槽373。
如图1-图4所示,所述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包括欧式车体1、机械马2,所述机械马2通过马鞍16、笼套17呈纵向连接在欧式车体1的车杠14上。
所述欧式车体1包括轿厢11、操作台12、车底盘13、驾驶座位131、脚踏板132、后挡泥板133、前挡泥板134、车杠14、缰绳15、马鞍16、笼套17、前车轮18、前轮弹簧 181、后车轮19、后轮弹簧191。
所述车底盘13前端固定连接有车杠14,所述轿厢11固定设置在车底盘13上,其轿厢11前侧下部固定设置有驾驶座位131在车底盘13上,其轿厢11下方固定设置有脚踏板132,所述驾驶座位131上方固定设置有操作台12,所述前挡泥板134固定设置在驾驶座位131、操作台12前方的车底盘13上,所述后挡泥板133固定设置在轿厢11后方的车底盘13上,所述前车轮18通过前轮弹簧181固定设置在车底盘13前端下侧,所述后车轮 19通过后轮弹簧191固定设置在车底盘13后端下侧。
所述机械马2包括马头21、马身22、右前腿23、左前腿24、左后腿25、右后腿26、转向装置27、驱动装置28,所述马头21上设置有銮铃211,其马头21与马身22连接处设置有笼套17,其马身22后端设置有马尾,所述右前腿23、左前腿24分别设置在马身 22前端两侧,所述左后腿25、右后腿26、分别设置在马身22后端两侧,所述马身22内腔分别设置有呈纵向设置的驱动装置28、及呈竖直方向设置的转向装置27。
如图5-图7所示,所述马身22由前侧板221、后侧板222呈纵向前后分割设置、通过转向装置27、驱动装置28将其连接连接在一起,其左右两侧呈纵向平行设置的前侧板 221分别通过呈横向设置的前隔板223、前竖直隔板228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其左右两侧呈纵向平行设置的后侧板222分别通过呈横向设置的后隔板224、电机隔板225、电机座板226、后竖直隔板227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前竖直隔板228呈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前侧板221后端下侧边缘处,其前竖直隔板228后侧面呈竖直方向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固定安装有呈横向设置的上U型座2281、下U型座2282,所述后竖直隔板227呈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后侧板222前端边缘处,其后竖直隔板227上部前侧面呈水平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上支撑板2272、后支撑座2271,其后竖直隔板227下端部呈水平方向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板226,并且电机座板226的前部呈伸出后侧板222前端边缘处设置。
所述马头21后上端角设置有马头安装孔213、并通过马头销轴212将其可转动安装在马身22前侧板221的前上端角处,所述马头21后下端角设置有弹簧214,所述弹簧214 前端安装在马头21后下端角处设置的弹簧座215上,其后端安装在前侧板221的前下端角处设置的另一个弹簧座215上,使得机械马2行走过程中,马头21在其自身重力和弹簧弹性力作用下、以马头销轴212为转动圆心在0-10°转角范围内,马头21实现上下重复移动,由此还可带动銮铃211发出铃声提示行人注意。
所述驱动装置28包括前直角转向器281、前铰链联轴器282、后铰链联轴器283、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84、电机链轮285、双排传动链286、转向器链轮287、后直角转向器288、旋转臂289、转轴2891,并且所述前直角转向器281、前铰链联轴器282、后铰链联轴器283、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84、电机链轮285、双排传动链286、转向器链轮287、后直角转向器288呈纵向同轴设置。
所述前直角转向器281前侧面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前隔板223 上,其左右两侧输出轴分别穿过前侧板221,其后侧输出轴插装固定安装在前铰链联轴器 282前端内、并通过销轴进行固定,所述前铰链联轴器282后端呈外花键连接方式、插装安装在后铰链联轴器283呈内花键连接方式的前端内,使得前铰链联轴器282、后铰链联轴器283处于周向固定、轴向可伸缩移动的安装连接方式,其目的是用于转向时的动力传递;
所述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84前侧面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呈竖直方向设置的电机隔板225上,其前输出轴穿过电机隔板225、插装固定安装在后铰链联轴器283的后端内、并通过销轴进行固定,其后输出轴轴端固定安装有电机链轮285;
所述后直角转向器288后侧面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后隔板224 上,其左右两侧输出轴分别穿过后侧板222,其前输出轴轴端固定安装有转向器链轮287,所述转向器链轮287前侧面与电机链轮285后侧面接触在一起、并通过双排传动链286环向连接,使得转向器链轮287、电机链轮285、双排传动链286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目的是用于调节右前腿23和左后腿25,左前腿24和右后腿26在同步行走时,保证右前腿23 和左后腿25在地面上,左前腿24和右后腿26抬离地面高度在60-80mm范围内,满足行走要求;
所述转向器链轮287、电机链轮285在调节时,首先,右前腿23和左后腿25同时落在地面上,然后,转动转向器链轮287,调节左前腿24和右后腿26抬离地面高度70±2mm,使得转向器链轮287、电机链轮285的链齿呈轴向对齐后、安装双排传动链286环向连接,使其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满足迈步行走要求;
所述前直角转向器281两侧输出轴轴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180°±2°设置的旋转臂289,所述旋转臂28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设置的转轴2891;所述后直角转向器288两侧输出轴轴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180°±2°设置的另一组旋转臂289,所述另一组旋转臂28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设置的另一组转轴2891。
所述转向装置27包括转向直流电机271、涡轮蜗杆减速机272、转向轴273,所述转向直流电机271前端固定安装有涡轮蜗杆减速机27组成无输出轴的涡轮蜗杆减速电机,并且涡轮蜗杆减速机27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电机座板226前端下侧面上,所述涡轮蜗杆减速机27及电机座板226前端呈纵向插装在下U型座2282中,同时后支撑座2271 呈纵向插装在上U型座2281中,所述转向轴273沿竖直方向依次穿过上支撑板2272、上 U型座2281上侧板、后支撑座2271、上U型座2281下侧板、下U型座2282上侧板、电机座板226、涡轮蜗杆减速机27、下U型座2282下侧板分别设置的安装孔后,其转向轴 273通过平键及键槽分别于上支撑板2272、后支撑座2271、涡轮蜗杆减速机27组成紧配合连接,同时转向轴273通过平键及键槽分别于上U型座2281上侧板、上U型座2281 下侧板、下U型座2282上侧板、下U型座2282下侧板组成紧配合连接,其转向轴273 轴向固定分别通过上下两端安装的轴用弹型挡圈进行定位;所述转向装置27用于机械马2 直线行走时可在-45°~+45°转向角度范围内实现转向行走。
如图8所示,所述小腿杆31一端呈三角状的三角形连接端311、另一端呈板状的板状连接端312的组合体结构设置,所述三角形连接端311外端设置有小腿杆孔B314、小腿杆孔C315、并且沿着小腿杆孔B314、小腿杆孔C315中心距方向设置有小腿杆豁槽316,所述板状连接端312外端设置有小腿杆孔A313。
如图9所示,所述小腿拉杆32呈板状结构设置,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小拉杆孔A323、小拉杆孔B324,其小拉杆孔A323端设置有与小拉杆孔A323呈垂直方向设置的拉杆豁槽321,其小拉杆孔B324,其小拉杆孔B324一侧设置有与拉杆豁槽321同方向设置的拉杆斜槽322。
如图10所示,所述大腿拉杆33呈板状结构设置,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大拉杆孔A331、大拉杆孔B332。
如图11所示,所述前大腿杆34呈板状结构设置,其一端分别设置有前大腿孔B343、前大腿孔C344,另一端设置有前大腿孔A342,其长度方向纵向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长度方向轴线呈30°夹角左上右下斜向设置的长条孔状前大腿滑槽341,其目的是用于左前腿销轴241、左后腿销轴251滑动定位支撑。
如图12所示,所述后大腿杆35呈板状结构设置,其一端分别设置有后大腿孔B353、后大腿孔C354,另一端设置有后大腿孔A352,其长度方向纵向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其长度方向轴线呈30°夹角左下右上斜向设置的长条孔状后大腿滑槽351,其目的是用于左后腿销轴251、右后腿销轴261滑动定位支撑。
如图13所示,所述前蹄36上侧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前蹄孔A361、前蹄孔B362,并且沿着前蹄孔A361、前蹄孔B362中心距方向设置有前蹄斜槽363。
如图14所示,所述后蹄37上侧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后蹄孔A371、后蹄孔B372,并且沿着后蹄孔A371、后蹄孔B372中心距方向设置有后蹄斜槽373。
如图15-图17所示,所述左前腿24包括第一件小腿杆31、第一件小腿拉杆32、第一件大腿拉杆33、第一件前大腿杆34、第一件前蹄36,所述第一件小腿杆31的板状连接端 312穿过第一件小腿拉杆32的拉杆斜槽322后、其端部插入第一件前蹄36的前蹄斜槽363 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313与第一件前蹄36的前蹄孔A361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小腿拉杆32的小拉杆孔B324端部插入第一件前蹄36的前蹄斜槽363中,其端部小拉杆孔 B324与第一件前蹄36的前蹄孔B362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小腿杆31的三角形连接端311的小腿杆孔B314与第一件大腿杆34的前大腿孔B343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315与第一件大腿拉杆33的大拉杆孔B332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大腿拉杆33的大拉杆孔A331与前侧板221下侧边缘设置的前左侧板孔2211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前大腿杆34的前大腿孔A342通过连接螺栓与左前腿的转轴2891轴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前大腿杆34的前大腿滑槽341套装在左侧的前侧板221下侧设置的左前腿销轴241上。
所述右前腿23包括第二件小腿杆31、第二件小腿拉杆32、第二件大腿拉杆33、第二件前大腿杆34、第二件前蹄36,所述第二件小腿杆31的板状连接端312穿过第二件小腿拉杆32的拉杆斜槽322后、其端部插入第二件前蹄36的前蹄斜槽363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313与第二件前蹄36的前蹄孔A361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小腿拉杆32的小拉杆孔B324端部插入第二件前蹄36的前蹄斜槽363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324与第二件前蹄 36的前蹄孔B362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小腿杆31的三角形连接端311的小腿杆孔B314与第二件前大腿杆34的前大腿孔B343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315与第二件大腿拉杆33的大拉杆孔B332 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大腿拉杆33的大拉杆孔A331与前侧板221下侧边缘设置的前右侧板孔2212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前大腿杆34的前大腿孔A342通过连接螺栓与右前腿的转轴2891轴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前大腿杆34的前大腿滑槽341套装在右侧的前侧板221下侧设置的右前腿销轴231上。
所述左后腿25包括第三件小腿杆31、第三件小腿拉杆32、第三件大腿拉杆33、第一件后大腿杆35、第一件后蹄37,所述第三件小腿杆31的板状连接端312穿过第三件小腿拉杆32的拉杆斜槽322后、其端部插入第一件后蹄37的后蹄斜槽373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313与第一件后蹄37的后蹄孔B372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件小腿拉杆32的小拉杆孔B324端部插入第一件后蹄37的后蹄斜槽373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324与第一件后蹄 37的后蹄孔A371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件小腿杆31的三角形连接端311的小腿杆孔B314与第一件后大腿杆35的后大腿孔B353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315与第三件大腿拉杆33的大拉杆孔B332 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件大腿拉杆33的大拉杆孔A331与左侧的后侧板222后下侧边缘设置的后左侧板孔2221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后大腿杆35的后大腿孔A352通过连接螺栓与左后腿的转轴2891轴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件后大腿杆35的后大腿滑槽351 套装在左侧的后侧板222后下侧设置的左后腿销轴251上。
所述右后腿26包括第四件小腿杆31、第四件小腿拉杆32、第四件大腿拉杆33、第二件后大腿杆35、第二件后蹄37,所述第四件小腿杆31的板状连接端312穿过第四件小腿拉杆32的拉杆斜槽322后、其端部插入第二件后蹄37的后蹄斜槽373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313与第二件后蹄37的后蹄孔B372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件小腿拉杆32的小拉杆孔B324端部插入第二件后蹄37的后蹄斜槽373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324与第二件后蹄 37的后蹄孔A371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件小腿杆31的三角形连接端311的小腿杆孔B314与第二件后大腿杆35的后大腿孔B353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315与第四件大腿拉杆33的大拉杆孔B332 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件大腿拉杆33的大拉杆孔A331与左侧的后侧板222后下侧边缘设置的后右侧板孔2222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后大腿杆35的后大腿孔A352通过连接螺栓与右后腿的转轴2891轴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件后大腿杆35的后大腿滑槽351 套装在右侧的后侧板222后下侧设置的右后腿销轴261上。
本发明行走过程如下:
在操作台12上、启动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84按钮,使得本发明前直角转向器281、后直角转向器288在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84的作用下,带动其两侧输出轴端安装的旋转臂289旋转,从而带动转轴2891呈圆周轨迹旋转动作,带动前大腿杆34、后大腿杆35在同向往复摆动,而前大腿杆34的前大腿滑槽341、后大腿杆35的后大腿滑槽351分别在左前腿销轴241、右前腿销轴231、左后腿销轴251、右后腿销轴261滑动支撑下动作,在前大腿杆34、后大腿杆35带动下,右前腿23、左后腿25同时作向前曲膝、抬起、迈步的动作,之后随着旋转臂289旋转,右前腿23的前蹄36、左后腿25的后蹄 37放下落地,另一侧的左前腿24、右后腿26同时作向前曲膝、抬起、迈步的动作,之后随着旋转臂289旋转,左前腿24的前蹄36、右后腿26的后蹄37放下落地,从而带动右前腿23、左前腿24、左后腿25、右后腿26配合行走。本发明通过直流电机271、涡轮蜗杆减速机272带动转向装置27实现直线行走时的-45°~+45°转向角度范围内转向行走。另外,在操作台12上、反向启动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84即可实现本发明倒退后移行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包括欧式车体、机械马,所述机械马通过马鞍、笼套连接在欧式车体的车杠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马包括马头、马身、右前腿、左前腿、左后腿、右后腿、转向装置、驱动装置,所述马头上设置有銮铃,其马头与马身连接处设置有笼套,所述右前腿、左前腿分别设置在马身前端两侧,所述左后腿、右后腿、分别设置在马身后端两侧,所述马身内腔分别设置有呈纵向设置的驱动装置、及呈竖直方向设置的转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头后上端角设置有马头安装孔、并通过马头销轴将其可转动安装在马身前侧板的前上端角处,所述马头后下端角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安装在马头后下端角处设置的弹簧座上,其后端安装在前侧板的前下端角处设置的另一个弹簧座上,使得机械马行走过程中,马头在其自身重力和弹簧弹性力作用下、以马头销轴为转动圆心在0-10°转角范围内,马头实现上下重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前直角转向器、前铰链联轴器、后铰链联轴器、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电机链轮、双排传动链、转向器链轮、后直角转向器、旋转臂、转轴;
所述前直角转向器固定安装在前隔板上,其左右两侧输出轴分别穿过前侧板,其后侧输出轴插装固定安装在前铰链联轴器前端内、并通过销轴进行固定,所述前铰链联轴器后端呈外花键连接方式、插装安装在后铰链联轴器呈内花键连接方式的前端内;
所述双输出轴涡轮蜗杆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隔板上,其前输出轴穿过电机隔板、插装固定安装在后铰链联轴器的后端内、并通过销轴进行固定,其后输出轴轴端固定安装有电机链轮;
所述后直角转向器固定安装在后隔板上,其左右两侧输出轴分别穿过后侧板,其前输出轴轴端固定安装有转向器链轮,所述转向器链轮前侧面与电机链轮后侧面接触在一起、并通过双排传动链环向连接,使得转向器链轮、电机链轮、双排传动链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前直角转向器两侧输出轴轴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180°±2°设置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设置的转轴;
所述后直角转向器两侧输出轴轴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180°±2°设置的另一组旋转臂,所述另一组旋转臂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反向设置的另一组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直流电机、涡轮蜗杆减速机、转向轴,
所述转向直流电机前端固定安装有涡轮蜗杆减速机组成无输出轴的涡轮蜗杆减速电机,并且涡轮蜗杆减速机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电机座板前端下侧面上,
所述涡轮蜗杆减速机及电机座板前端呈纵向插装在下U型座中,同时后支撑座呈纵向插装在上U型座中,
所述转向轴沿竖直方向依次穿过上支撑板、上U型座上侧板、后支撑座、上U型座下侧板、下U型座上侧板、电机座板、涡轮蜗杆减速机、下U型座下侧板分别设置的安装孔后,其转向轴通过平键及键槽分别于上支撑板、后支撑座、涡轮蜗杆减速机组成紧配合连接,同时转向轴通过平键及键槽分别于上U型座上侧板、上U型座下侧板、下U型座上侧板、下U型座下侧板组成紧配合连接,其转向轴轴向固定分别通过上下两端安装的轴用弹型挡圈进行定位,
所述转向装置用于机械马直线行走时可在-45°~+45°转向角度范围内实现转向行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前腿包括第一件小腿杆、第一件小腿拉杆、第一件大腿拉杆、第一件前大腿杆、第一件前蹄,
所述第一件小腿杆的板状连接端穿过第一件小腿拉杆的拉杆斜槽后、其端部插入第一件前蹄的前蹄斜槽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与第一件前蹄的前蹄孔A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小腿拉杆的小拉杆孔B端部插入第一件前蹄的前蹄斜槽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与第一件前蹄的前蹄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小腿杆的三角形连接端的小腿杆孔B与第一件大腿杆的前大腿孔B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与第一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A与前侧板下侧边缘设置的前左侧板孔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孔A通过连接螺栓与左前腿的转轴轴端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滑槽套装在左侧的前侧板下侧设置的左前腿销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前腿包括第二件小腿杆、第二件小腿拉杆、第二件大腿拉杆、第二件前大腿杆、第二件前蹄,
所述第二件小腿杆的板状连接端穿过第二件小腿拉杆的拉杆斜槽后、其端部插入第二件前蹄的前蹄斜槽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与第二件前蹄的前蹄孔A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小腿拉杆的小拉杆孔B端部插入第二件前蹄的前蹄斜槽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与第二件前蹄的前蹄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小腿杆的三角形连接端的小腿杆孔B与第二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孔B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与第二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A与前侧板下侧边缘设置的前右侧板孔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孔A通过连接螺栓与右前腿的转轴轴端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前大腿杆的前大腿滑槽套装在右侧的前侧板下侧设置的右前腿销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后腿包括第三件小腿杆、第三件小腿拉杆、第三件大腿拉杆、第一件后大腿杆、第一件后蹄,
所述第三件小腿杆的板状连接端穿过第三件小腿拉杆的拉杆斜槽后、其端部插入第一件后蹄的后蹄斜槽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与第一件后蹄的后蹄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件小腿拉杆的小拉杆孔B端部插入第一件后蹄的后蹄斜槽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与第一件后蹄的后蹄孔A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件小腿杆的三角形连接端的小腿杆孔B与第一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孔B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与第三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A与左侧的后侧板后下侧边缘设置的后左侧板孔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孔A通过连接螺栓与左后腿的转轴轴端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滑槽套装在左侧的后侧板后下侧设置的左后腿销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后腿包括第四件小腿杆、第四件小腿拉杆、第四件大腿拉杆、第二件后大腿杆、第二件后蹄,
所述第四件小腿杆的板状连接端穿过第四件小腿拉杆的拉杆斜槽后、其端部插入第二件后蹄后蹄斜槽中,其端部小腿杆孔A与第二件后蹄的后蹄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件小腿拉杆的小拉杆孔B端部插入第二件后蹄的后蹄斜槽中,其端部小拉杆孔B与第二件后蹄的后蹄孔A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件小腿杆的三角形连接端的小腿杆孔B与第二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孔B铰连接在一起,其小腿杆孔C与第四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B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件大腿拉杆的大拉杆孔A与左侧的后侧板后下侧边缘设置的后右侧板孔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孔A通过连接螺栓与右后腿的转轴轴端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件后大腿杆的后大腿滑槽套装在右侧的后侧板后下侧设置的右后腿销轴上。
CN201710450404.4A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Active CN107261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0404.4A CN107261506B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0404.4A CN107261506B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1506A true CN107261506A (zh) 2017-10-20
CN107261506B CN107261506B (zh) 2023-07-25

Family

ID=6006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0404.4A Active CN107261506B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615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7521A (zh) * 2018-06-26 2018-11-20 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雪橇的机器犬
WO2021056620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唐山维数科技有限公司 行走机器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5653A1 (en) * 2001-03-07 2002-09-12 Fagan Joseph S. Rocking cycle
CN201088834Y (zh) * 2007-11-03 2008-07-23 韦奋 电动机器马车
CN201390304Y (zh) * 2009-04-02 2010-01-27 郑圣明 一种机械马车
KR20100009573U (ko) * 2009-03-19 2010-09-29 이종인 승마 배터리 전동카
CN102895783A (zh) * 2012-10-10 2013-01-3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轮-腿混合型机械马
CN207024612U (zh) * 2017-06-15 2018-02-23 熊克斌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CN108126346A (zh) * 2018-01-04 2018-06-08 常州工学院 一种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健身器
CN108379848A (zh) * 2018-04-12 2018-08-10 江南大学 四足行走观光马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5653A1 (en) * 2001-03-07 2002-09-12 Fagan Joseph S. Rocking cycle
CN201088834Y (zh) * 2007-11-03 2008-07-23 韦奋 电动机器马车
KR20100009573U (ko) * 2009-03-19 2010-09-29 이종인 승마 배터리 전동카
CN201390304Y (zh) * 2009-04-02 2010-01-27 郑圣明 一种机械马车
CN102895783A (zh) * 2012-10-10 2013-01-3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轮-腿混合型机械马
CN207024612U (zh) * 2017-06-15 2018-02-23 熊克斌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CN108126346A (zh) * 2018-01-04 2018-06-08 常州工学院 一种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健身器
CN108379848A (zh) * 2018-04-12 2018-08-10 江南大学 四足行走观光马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7521A (zh) * 2018-06-26 2018-11-20 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雪橇的机器犬
WO2021056620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唐山维数科技有限公司 行走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1506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0631B (zh) 特别是用于飞机的机轮驱动系统
CN107261506A (zh)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CN204150096U (zh) 双转向系统电动车
CN207024612U (zh) 一种娱乐观光机械马车
CN106335317A (zh) 儿童三轮车安全前轮
CN205661503U (zh) 一种用于手推车防倒滑与可减速的制动装置
CN106005088B (zh) 一种拉车机器人
CN206678838U (zh) 儿童座椅的一键解锁装置
CN201825196U (zh)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CN205095403U (zh) 具有站立式旋转功能的玩具车
CN201619593U (zh) 多功能童车
CN102069835B (zh) 儿童手推车
CN202806938U (zh) 汽车底盘线车身吊具
CN104149904B (zh) 折叠车的折叠机构
CN203126817U (zh) 一种新型制动踏板结构
CN203318590U (zh) 一种具有电动辅助动力的差速正三轮躺车
CN204701742U (zh) 双翼式踩踏装置
CN202400135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0793451U (zh) 一种电动车防侧翻装置及防侧翻电动三轮车
CN203974837U (zh) 煤矿平巷人车车箱体连接装置
CN102774448A (zh) 汽车底盘线车身吊具
CN205549533U (zh) 一种儿童摇马
CN202115658U (zh) 折叠自行车
CN206501954U (zh) 母婴自行车
CN206394357U (zh) 一种无轮毂车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